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①,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②。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如法念處。身念處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④,屈伸低仰ⓘ,儀容庠序⑤,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⑥。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絣ⓙ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猶二力士捉一羸人,處處旋捉ⓚ,自在打鍛。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覺ⓛ一切身⑦息入,覺ⓜ一切身息出,覺[*]止身行⑧息入,覺[*]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⑨,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團ⓞ,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樂⑩,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如山泉,清淨不濁,充滿流溢,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無喜生樂⑪,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彼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⑫,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⑬。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觀相,善憶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⑭。如是比丘善受觀相,善憶所念。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毛ⓠ、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蔓ⓣ菁⑮、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毛[*]、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剝皮布地於ⓥ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鴟所啄,豺狼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⑯青色,爛腐餘ⓧ半,骨鎖ⓨ在地,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腨ⓩ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末Ⓐ,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身如身者,是謂觀身如身念處。
「受念處云何觀覺如覺念處?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⑰、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覺Ⓒ、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是謂觀覺如覺念處。
「心念處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法念處云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⑱,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五蓋也。
「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擇Ⓔ法、精進、喜、息、定。比丘者,內實有捨覺支知有捨覺支如真,內實無捨覺支知無捨覺支如真,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是謂觀法如法念處。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須臾頃立⑲、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昇進。」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念處經第二竟Ⓗ(三千一百三十七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八千六百九字)Ⓙ(第二小土城誦)Ⓚ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拘樓瘦」,巴利本作 Kurūsu。
ⓓ 「劍磨瑟曇」,巴利本作 Kammāsadhamma。
ⓔ 「四念處」,巴利本作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a。
ⓕ 「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十四字,大正藏原為「如是觀覺、心、法」,宋、元二本作「如是覺心觀法」,明本作「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今依據明本補上。
ⓖ 「寤」,大正藏原為「寐」,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寤」。
ⓗ 「知」,元、明二本作「如」。
ⓘ 「仰」,大正藏原為「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仰」。
ⓙ 「絣」,大正藏原為「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絣」。
ⓚ 「旋捉」,大正藏原為「捉旋」,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旋捉」。
ⓛ 「覺」,大正藏原為「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覺」。[*]
ⓜ 「覺」,大正藏原為「學」,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覺」。[*]
ⓝ 「漬」,宋本作「清」。
ⓞ 「團」,大正藏原為「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團」。
ⓟ 「有」,大正藏原為「見」,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有」。
ⓠ 「毛」,大正藏原為「髦」,今依據明本改作「毛」。[*]
ⓡ 「麁細」,宋本作「塵網」。[*]
ⓢ 「痰」,大正藏原為「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痰」。[*]
ⓣ 「蔓」,宋本作「蒿」,元、明二本作「菘」。
ⓤ 「牛」,元、明二本作「生」。
ⓥ 「於地」,大正藏原為「地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地」。
ⓦ 「埋」,宋本作「理」。
ⓧ 「餘」,大正藏原為「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餘」。
ⓨ 「鎖」,大正藏原為「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鎖」。
ⓩ 「腨」,大正藏原為「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 「末」,大正藏原為「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末」。
Ⓑ 「今我」,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 大正藏無「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 大正藏無「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有餘」,巴利本作 Upādisesa。
Ⓖ 「阿那含」,巴利本作 Anāgamin。
Ⓗ 明本無「念處經第二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三千一百三十七字」八字。
Ⓙ 宋、元、明三本無「八千六百九字」三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註解]
① 羸:衰弱。讀音同「雷」。
② 無上正盡之覺:佛陀的智慧,又譯為「無上正等正覺」。
③ 眠寤:睡醒。
④ 正知出入,善觀分別:清楚覺知自己的每個行為舉止。
⑤ 庠序:安詳肅穆。「庠」通「詳」。
⑥ 治斷滅止:特指滅止惡念,可參考卷20的:《中阿含經》卷20〈2 長壽王品〉:「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CBETA, T01, no. 26, p. 555, a24-25)
⑦ 覺一切身:覺察著一切身。
⑧ 覺止身行:使身行寧靜著。
⑨ 離生喜樂: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指初禪的境界。按:《中阿含經》將初禪至四禪的層次列於身念處的段落,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及南傳經文,則都將初禪至四禪的層次列於法念處的段落。
⑩ 定生喜樂:依定而生起喜與樂,指第二禪的境界。
⑪ 無喜生樂:停止了喜,但還保有樂,指第三禪的境界。
⑫ 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達成並保持著以清淨的心全心投入而遍滿一切的境界,指第四禪的境界。「成就遊」指達成並保持著,「意解」在這裡可能同「勝解」,可指全心投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後住於(由捨而念遍淨的)第四禪」。
⑬ 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被很大件的衣服,從頭到腳完全包覆。「肘」是長度單位,由手肘到中指頂端的距離,約四十多公分,「七肘衣」將近三公尺長。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白布從頭(將身體)完全罩住」。
⑭ 善受觀相,善憶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對於所觀的對象,好好地掌握、好好地憶念,有如觀察他人般客觀地觀察自己,坐著時觀察躺著的身體,躺著時觀察坐著的身體。這可以解為以智慧觀察行、住、坐、臥,例如改變姿勢時覺知正在改變姿勢,觀察身體從躺著變成坐著時,不論躺或坐都是無常的;或是修空三昧的人,在行、住、坐、臥當中觀察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暫態,所以本質皆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慧善加掌握、善加作意、善加領會、善加洞察前後想」。
⑮ 蔓菁:蕪菁、大頭菜。
⑯ 如本見息道骸骨:如同之前所見墓地裡的屍體骨駭。「息道」又譯為「息止道」,指墓地。「本見」指「原來所見;之前所見」,因為修不淨觀時,需先到墓地觀看屍體,記住其不淨的模樣,然後回去取相作觀,所以說「本見」。
⑰ 樂食:世俗的樂。這裡「食」指「世俗的」。
⑱ 內結:內心的結縛(煩惱)。
⑲ 須臾頃立:片刻將心穩固(於四念處上)。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名為「念處經」,其中身念處的部分和《中阿含經》卷二十〈長壽王品 2〉第81經念身經大同小異。
修習四念處,能斷五蓋、培養七覺支,最終將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 本經列舉四念處的許多方法:
- 身念處的修法:
- 行、住、坐、臥、睡、醒時,清楚覺知自己處於行、住、坐、臥、睡、醒的狀態。
- 清楚覺知自己的每個行為舉止,並且留意出家的威儀。
- 如果生起不善念,應專注於其他有關善的相,使得不善念被捨斷。
- 如果生起不善念,觀呼吸以心止心,使得不善念被捨斷。
- 清楚覺知吸氣、呼氣、吸氣長、呼氣長、吸氣短、呼氣短;吸氣時覺察著一切身、呼氣時覺察著一切身、吸氣時使身行寧靜、呼氣時使身行寧靜。
- 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 依定而生起喜與樂。
- 停止了喜,但還保有樂。
- 以清淨光心擴散至全身。
- 修光明心,使得心不為黑暗所覆蓋。
- 清楚觀察見到的景象。
- 觀察身體的各個部位充滿不淨之物。
- 觀察身體中的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 觀察死屍腐爛敗壞、骨骸四散,思維自己的身體也將會如此。
- 受念處的修法:
- 當感受到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 當感受到身體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身體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 當感受到心理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心理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 當感受到有世俗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有世俗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 當感受到沒有世俗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沒有世俗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 當感受到有欲望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有欲望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 當感受到沒有欲望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時,立即清楚覺知沒有欲望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 心念處的修法:
- 當有貪欲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貪欲的心念;當沒有貪欲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貪欲的心念。
- 當有瞋恚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瞋恚的心念;當沒有瞋恚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瞋恚的心念。
- 當有愚癡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愚癡的心念;當沒有愚癡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愚癡的心念。
- 當有汙穢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汙穢的心念;當沒有汙穢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汙穢的心念。
- 當有聚合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聚合的心念;當有散亂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散亂的心念。
- 當有高上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高上的心念;當有低下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低下的心念。
- 當有狹小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狹小的心念;當有廣大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廣大的心念。
- 當有修行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有修行的心念;當沒有修行的心念時,清楚覺知沒有修行的心念。
- 當有定心時,清楚覺知有定心;當沒有定心時,清楚覺知沒有定心。
- 當有未解脫心時,清楚覺知有未解脫心;當有解脫心時,清楚覺知有解脫心。
- 法念處的修法:
- 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而有煩惱時,清楚覺知有煩惱;沒有煩惱時,清楚覺知沒有煩惱;原本沒有煩惱而生起煩惱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煩惱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 有貪欲時,清楚覺知有貪欲;沒有貪欲時,清楚覺知沒有貪欲;原本沒有貪欲而生起貪欲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貪欲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 有瞋恚時,清楚覺知有瞋恚;沒有瞋恚時,清楚覺知沒有瞋恚;原本沒有瞋恚而生起瞋恚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瞋恚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 有昏沉時,清楚覺知有昏沉;沒有昏沉時,清楚覺知沒有昏沉;原本沒有昏沉而生起昏沉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昏沉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 有調悔時,清楚覺知有調悔;沒有調悔時,清楚覺知沒有調悔;原本沒有調悔而生起調悔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調悔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 有疑惑時,清楚覺知有疑惑;沒有疑惑時,清楚覺知沒有疑惑;原本沒有疑惑而生起疑惑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疑惑而消滅不再生起時,清楚覺知到。
- 有念覺支時,清楚覺知有念覺支;沒有念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念覺支;原本沒有念覺支而生起念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念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 有擇法覺支時,清楚覺知有擇法覺支;沒有擇法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擇法覺支;原本沒有擇法覺支而生起擇法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擇法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 有精進覺支時,清楚覺知有精進覺支;沒有精進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精進覺支;原本沒有精進覺支而生起精進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精進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 有喜覺支時,清楚覺知有喜覺支;沒有喜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喜覺支;原本沒有喜覺支而生起喜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喜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 有輕安覺支時,清楚覺知有輕安覺支;沒有輕安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輕安覺支;原本沒有輕安覺支而生起輕安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輕安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 有定覺支時,清楚覺知有定覺支;沒有定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定覺支;原本沒有定覺支而生起定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定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 有捨覺支時,清楚覺知有捨覺支;沒有捨覺支時,清楚覺知沒有捨覺支;原本沒有捨覺支而生起捨覺支時,清楚覺知到;已經生起捨覺支便保持不衰退、轉修增廣,清楚覺知到。
- 身念處的修法:
本經提到:「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光明禪相」可參見卷十七〈長壽王品 2〉第72經長壽王本起經,念光明想的修法可進一步參考南傳《相應部尼科耶》〈神足相應51〉第20經解析經:
【節錄該經的讀經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