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读经班共笔]杂阿含卷二十一经文600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600经

Heaven:


T02n0099_p0160c02(00)□ 难度难可忍  沙门无知故(修行出家的方法非常难行,有一部
份沙门因为无知,智慧不够,或者方法不对)
T02n0099_p0160c03(00)□ 多起诸艰难  重钝溺沈没(起了很多艰难,因为智慧不够,
陷在陷溺里)
T02n0099_p0160c04(00)□ 心随觉自在  数数溺沈没(心随外境到处纷飞,随五官到处
跑,陷在沈溺中无法专心修定)
T02n0099_p0160c05(00)□ 沙门云何行  善摄护其心(沙门要如何行来摄护他的心?)

T02n0099_p0160c06(00)□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T02n0099_p0160c07(00)□ 如龟善方便  以壳自藏六(就像龟把头尾跟四肢收藏起来,
善护六根,收摄六根)
T02n0099_p0160c08(00)□ 比丘习禅思  善摄诸觉想(比丘学习禅思,把各种纷飞妄想
,以禅思的方法收摄起来)
T02n0099_p0160c09(00)□ 其心无所依  他莫能恐怖(这样可以达到没有恐怖的境界)

T02n0099_p0160c10(00)□ 是则自隐密  无能诽谤者(这样就不会做出让人毁谤的事,
自己也可以出离恐怖的轮回)


这经主要是说,要收摄六根,修习禅定,才能脱离天人所提到的这些沈溺。


Magelinus:

关於十缚,Heaven提到别译阿含翻译为五种,会不会译经时有可能简化, 所以同样的事, 有
时可能原本是十种但只略说五种, 被翻译的人写成五缚.
讲的是同样的事,用十种讲就是十缚,用五种讲就是五缚。最近的经文都是天众修行者看人
间修行者,天子提到出家没什麽好的,世尊所说沙门法,沙门行是很艰难的,至少要伏诸根
,但是心随觉自在,就像平常打坐一开始心浮动像猴子跳来跳去,所以数数溺沈没,我们的
心常沈溺於妄想中。从天众的角度来思考会比较不一样。


Heaven:

关於十缚,别译杂阿含翻译为这五种, 原文:

 睡卧厌频申  频申而不乐
 饮食不调适  并心下狭劣
指各种盖覆,而出禅可以克五盖。巴利文版本没提到有几种。

有同学问为什麽天人这麽关心众生?我认为有些天人过去是在人间修行的,所以上到天界,
就有根基会去观察,但有些人就不会。佛陀在人间就是很稀有难得的事,有些天子来听佛陀
说法很高兴,佛陀走了,他们又继续享受天界的生活,佛陀说这是常常看到的现象,人间也
是这样,痛苦就修行,痛苦走了就忘记了。


Magelinus:

我认为会关心地上人的天子,是因为他们是离人间比较近的天界,例如四天王天或忉利天,
有很多宫庙供很多神,这些神本身是要救世的,他们有入世的想法,会关心地上的人,但有
些事情他们无法了解,不知道什麽是痛,有些事情他们会觉得奇怪。


某位师兄问:

别译杂阿含原始的经文是巴利文,中文是直接从巴利文翻译过来的吗?


Heaven:

听说是从同一个底本翻译过来的,只是不同人的翻译,巴利文经文从印度流传到锡兰,南传
版本来自锡兰,北传是从梵文翻译过成中文。


David:

别译杂阿含的翻译年代是三秦时代,杂阿含稍微晚一点


Magelinus:

世尊说法这麽多年,大正藏薄薄两本,不可能完全记载完,把阿含经当作是修行的指标,印
象中阿含是说咒近????的。39:12


Heaven:  39:26

很多小经与阿含有关,一开始是由五百大阿罗汉结集出来,大家覆诵经文,但也有人覆诵自
己的版本,添加入很多东西。经典出处时代的一个判断方法是看参与者,看世尊身边有多少
弟子,二百五十人的是早期,几千万人的是後期了。


Cathy:

经上记载世尊说法时,有两千五百人俱,或一万两千五百人俱,这些人数纪录有特别意义吗
?


Heaven:

我认为是记载当时大约的人数,记录实况。


Magelinus:

世尊说法遍及三界,三界弟子都有,各修行有成的行者,由各地方取出这些经典,透过各种
方法记录这些法。增一阿含其中有一卷弟子品,记载很多世尊的弟子,每一个都有他特殊的
地方,这些弟子算一算就有不少。

因为世尊说法遍及人天界,在天界说的法不一定在人间集结。以法华经来说,跟现在看到的
不太一样,这不是人间集结的,而为人类集结的经典是应当读的。


Cathy:

地藏经是如何结集的?


Magelinus:

1.参与说法的弟子集结的

2.天界会记录

3.礼佛入定後,回到世尊说法的地方

结经如何取出经典?每个世界都会有人纪录世尊的法,不断有人会从人界到别世界带回来,
以现世来讲,世尊曾经预示,以沙门道修法,修行有成者,一直递减,现在社会除了沙门法
外,有菩萨道的方式,而菩萨道比较接近三界共通。


David:

就杂阿含中佐证天界回传的可能性,可以参考世尊教法咐嘱天、人护持流传,这是在杂阿含
第25卷640经。


Cathy: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
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阿逸多是佛还是菩萨?


师兄:阿逸多是弥勒菩萨。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