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读经班共笔]杂阿含卷二十一经文638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杂阿含638经》参考:纯陀沙弥的前世今生 作者: root (root) 时间: Sat Apr 19 23:30:29 2008 纯陀沙弥是谁?纯陀沙弥又译为均提沙弥,是舍利弗的侍者。 这是有一段故事的,请看以下经律异相 (卷22)的记载。这段故事在 大方便佛报恩经 (卷3)中也有记载。 提供作为杂阿含经 (卷24)(六三八)的参考。 经律异相 (卷22) 均提沙弥出家并前身因缘三 佛在舍卫国。尔时尊者舍利弗。昼夜三时天眼观视。谁应度者辄往度之。 时有估客欲诣他国(报恩经云摩提二国中间有五百贾客)其诸商人共将一狗 (报恩经云白狗)至於中路。众贾顿息狗便盗肉。於时众人便共打狗。而折 其脚弃置空野舍之而去。时舍利弗天眼见狗。挛癖在地饥困垂死。飞至狗 所以食施与。狗济馀命心甚欢喜。时舍利弗。即为此狗说微妙法。狗便命 终。生舍卫国婆罗门家。时舍利弗。独行乞食。婆罗门见而问之言。尊者 独行无沙弥耶。舍利弗言。我无沙弥。闻卿有子。当用见与。婆罗门曰。 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孩幼。不任使令。比前长大当用相与。时舍利 弗。即戢在心。至年七岁复来求之。时婆罗门令儿出家。舍利弗将至□洹。 渐为说法。心意开解得阿罗汉(报恩经云佛言善来须发自落袈裟著身)均提 沙弥既始得道。自以智力观过去世。见前身作一饿狗。蒙和上恩今得人身。 并获道果。欣心内发。而自念言。我蒙师恩得脱诸苦。今当尽身供给所须 永作沙弥。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诸比丘集在一处。时年少比丘音声清雅。 善巧赞呗。有一比丘。年高耆老音声浊钝。不能经呗。每自出声而自娱乐。 老比丘者已得罗汉。于时年少比丘而呵之言。今汝长老声如狗吠。时老比 丘。便呼年少。汝识我不。年少答曰。我大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比丘上座。 答言。我今已得阿罗汉。年少惶怖自责忏悔。犹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 出家持净戒故。今得见我蒙得解脱(出贤愚经第十二卷)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返回 作者: yfan (享受带小孩的乐趣) 时间: Sun Apr 20 17:50:45 2008 ※ 引述《root (root)》之铭言: > 丘。便呼年少。汝识我不。年少答曰。我大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比丘上座。 > 答言。我今已得阿罗汉。年少惶怖自责忏悔。犹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 > 出家持净戒故。今得见我蒙得解脱(出贤愚经第十二卷) 每次听到这种故事,我总是很疑惑,这儿有两个问题想请教 1、有没有造业最大的应该是心念,这里年少比丘骂人,但他不知道对方是阿罗汉 这样也会得到骂阿罗汉的果报吗? 2、马上忏悔还会常受狗身??为何呢? 谢谢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返回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时间: Sun Apr 20 22:10:01 2008 ※ 引述《yfan (享受带小孩的乐趣)》之铭言: > > 丘。便呼年少。汝识我不。年少答曰。我大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比丘上座。 > > 答言。我今已得阿罗汉。年少惶怖自责忏悔。犹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 > > 出家持净戒故。今得见我蒙得解脱(出贤愚经第十二卷) > 每次听到这种故事,我总是很疑惑,这儿有两个问题想请教 > 1、有没有造业最大的应该是心念,这里年少比丘骂人,但他不知道对方是阿罗汉 > 这样也会得到骂阿罗汉的果报吗? 都有影响。就像一样的心念,对著小白骂,跟对著警察署长骂,後果可能 不太相同。伤人,伤一般人,跟出佛身血或是父母身血,後者业报是无间地狱。 而且此比丘知道对方是上座比丘,并非不知对方有在僧团的身份,散布口 业的同时,也可能会让人对三宝产生误会。 比丘在僧团□会骂老比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许这事情只是压死他 的最後一根稻草,累积的这类毁谤他人的业力,加起来让他五百世常受狗身。 > 2、马上忏悔还会常受狗身??为何呢? 忏悔不一定能忏清净,尤其我们凡夫更是有口无心,不能「永不更造」的 话,总是会有业果发动的时候。若没有及时证得阿罗汉,善业恶业通常还是分 开报,只是重受与轻受的不同。 所以经中说:於微细罪,生大怖畏。谁知道一个微细罪长期累积起来,若 再加上蝴蝶效应,以後会造成什麽样的影响 :Q 君子慎独呀。 而我们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总有造地狱恶业的时候,因此还是解脱为要。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返回 作者: sici1 (七月) 时间: Mon Apr 21 08:22:34 2008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yfan (享受带小孩的乐趣)》之铭言: > > 2、马上忏悔还会常受狗身??为何呢? > 忏悔不一定能忏清净,尤其我们凡夫更是有口无心,不能「永不更造」的 > 话,总是会有业果发动的时候。若没有及时证得阿罗汉,善业恶业通常还是分 > 开报,只是重受与轻受的不同。 root引文是: 「年少惶怖自责忏悔。犹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净戒故。今得见我 蒙得解脱(出贤愚经第十二卷)」 曾经看过其它类似的故事,除了马上忏悔外,甚至下半辈子都在忏悔, 後来就随业受报去了。受报完了,由於之前的忏悔功德。而这里指「由 其出家持净戒故」,......道理相同的是,并不是如想像中那样容易... 所以「生大怖畏」,是应该的,一般人因为不知道,所以认为可以一下 子就解决了,事实并非如此。 其次,善业恶业「不一定」是"看"起来分开报,可说是,也可说不是,看什麽 角度去看。病人生病,受大痛苦,这是恶报;医生治疗,能不能遇到良 医,善予良药,这是善报。由於善报跟恶报可以「同步」进行,才能有 「轻受」的可能,比如生病很痛苦,能有福报得到治疗,就不会那麽痛 苦。分开报,看从什麽角度看。 苦报轻受还有一个观点是,承担,就是承担自己从前所做,勇敢接受时, 苦受多少会「少一些」。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返回 作者: donut (donut) 时间: Mon Apr 21 20:03:15 2008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yfan (享受带小孩的乐趣)》之铭言: > 都有影响。就像一样的心念,对著小白骂,跟对著警察署长骂,後果可能 > 不太相同。伤人,伤一般人,跟出佛身血或是父母身血,後者业报是无间地狱。 如果帮某人取外号,例如、低淘(猪头),那这样称呼其外号会不会很惨啊?? 如果很惨,会怎样惨法? 那改称"可爱的低淘" 还会受报吗?? .....以上该不会是所谓的细微罪吧(惊!~)~~~~~~~ > 而且此比丘知道对方是上座比丘,并非不知对方有在僧团的身份,散布口 > 业的同时,也可能会让人对三宝产生误会。 骂老人家,把人家气中风...这不受报都难吧。 > > 2、马上忏悔还会常受狗身??为何呢? > 所以经中说:於微细罪,生大怖畏。谁知道一个微细罪长期累积起来,若 > 再加上蝴蝶效应,以後会造成什麽样的影响 :Q 君子慎独呀。 > 而我们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总有造地狱恶业的时候,因此还是解脱为要。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细微罪,不易觉察,等累积到ㄧ大串,就可怕了!~~ @@ 嗯~~~还是多说好话、多做好事!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返回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时间: Tue Apr 22 16:30:42 2008 ※ 引述《donut (donut)》之铭言: > > 都有影响。就像一样的心念,对著小白骂,跟对著警察署长骂,後果可能 > > 不太相同。伤人,伤一般人,跟出佛身血或是父母身血,後者业报是无间地狱。 > 如果帮某人取外号,例如、低淘(猪头),那这样称呼其外号会不会很惨啊?? > 如果很惨,会怎样惨法? 那改称"可爱的低淘" 还会受报吗?? 没概念,不过这不是好习惯吧。 > > 而且此比丘知道对方是上座比丘,并非不知对方有在僧团的身份,散布口 > > 业的同时,也可能会让人对三宝产生误会。 > 骂老人家,把人家气中风...这不受报都难吧。 上座比丘不会气中风,不过恶口的人自己会招致业报 :Q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返回 作者: donut (donut) 时间: Tue Apr 22 21:46:16 2008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donut (donut)》之铭言: > > > 都有影响。就像一样的心念,对著小白骂,跟对著警察署长骂,後果可能 > > > 不太相同。伤人,伤一般人,跟出佛身血或是父母身血,後者业报是无间地狱。 > > 如果帮某人取外号,例如、低淘(猪头),那这样称呼其外号会不会很惨啊?? > > 如果很惨,会怎样惨法? 那改称"可爱的低淘" 还会受报吗?? > 没概念,不过这不是好习惯吧。 是的~大人! 小的知错了! :P 我不会再说低淘~低淘~XD > > > 而且此比丘知道对方是上座比丘,并非不知对方有在僧团的身份,散布口 > > > 业的同时,也可能会让人对三宝产生误会。 > > 骂老人家,把人家气中风...这不受报都难吧。 > 上座比丘不会气中风,不过恶口的人自己会招致业报 :Q > Have a nice day! 惊!~~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