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本愿念佛集11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bodhi.bbs@bbs.nchu.edu.tw (必堕无间),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选择本愿念佛集11 发信站: 兴大天枢资讯网 (Wed Mar 13 09:38:11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csie.nctu!news.cc.nctu!news.nchu!Pivot 来 源: bodhi.bbs@bbs.nchu.edu.tw (必堕无间) 第十一章 赞叹念佛章 □□□约对杂善赞叹念佛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 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同经《疏》云: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以来,正显念佛三味 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比类,即有其五: 一明专念弥陀佛名。 二明指赞能念之人。 三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希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 陀利为喻。言「芬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 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若「 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 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四明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到彼长时 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尘岂赊。 私问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等,虽约念佛者而赞叹之,释 家何有云:「实非杂善,得为比类」,相对杂善,独叹念佛乎? 答曰:文中虽隐,义意是明。所以知者,此经既说,定散诸善, 并念佛行;而於其中,独标念佛,喻芬陀利。非待杂善,云何能显念 佛功超馀善诸行,然则「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者,是待恶而所美 也。言「人中妙好人者」,是待□恶而所称也。言「人中上上人」者 ,是待下下而所赞也。言「人中希有人」者,是待常有而所叹也。言 「人中最胜人」者,是待最劣而所褒也。 问曰:既以念佛名「上上者」,何故不说於上上品中,至下下品 而说念佛乎? 答曰:岂前不云:「念佛之行,广亘九品」,即前所引《往生要 集》云:「随其胜劣,应分九品」是也。加之下品下生是五逆重罪之 人也,而能除灭逆罪,馀行所不堪;唯有念佛之力,堪能灭於重罪, 故为极恶最下之人,而说极善最上之法。例如彼无明渊源之病,非中 道府藏之药即不能治;今此五逆重病渊源,亦此念佛灵药府藏,非此 药者,何治此病。故弘法大师《二教论》引《六波罗蜜经》云:「第 三法宝者,所谓过去,无量诸佛,所说正法,及我今所说,所谓八万 四千,诸妙法蕴,乃至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 子,一闻於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咀缆,二毗奈耶,三阿□ 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 度,而为说之。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寂,修静虑者,而为彼 说素咀缆藏。若彼有青,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 ,而为彼说□奈耶藏。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通,循环研□, 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达磨藏。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 离於我法,执著分别,而为彼说般若波罗密多藏。若彼有情,不能受 持契经、调伏、对法、般若,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 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销灭,速疾解脱,顿悟 涅般,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 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 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 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 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盘,安乐法身。」此中五无间罪 者,是五逆罪也,即非醍醐妙药者,五无间病,甚为难疗。念佛亦然 ,往生教中,念佛三昧,是如总持,亦如醍醐,若非念佛三昧醍醐之 药者,五逆深重病,甚为难治。应知。 问曰:若尔者,下品上生,是十恶轻罪之人,何故说念佛乎? 答曰:念佛三昧,重罪尚灭,何况轻罪哉!馀行不然,或有灭轻 而不灭重,或有消一而不消二。念佛不然,轻重兼灭,一切遍治;譬 如阿伽陀药,遍治一切病,故以念佛为王三昧。凡九品配当是一往义 。五逆回心,通於上上;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 ,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一法各有九品,若约 品即九九八十一品也。加之迦才云:「众生起行,即有千殊,往生见 土,亦有万别也。」莫见一往文而起封执。 其中念佛,是即胜行。故引芬陀利,以为其喻,譬意应知。 加之念佛行者,观音势至,如影与形,暂不舍离,馀行不尔。 又念佛者,舍命已後,决定往生,极乐世界,馀行不定。 凡流五种嘉誉,蒙二尊影护,此是「现益」也。亦往生净土,乃 至成佛,此是「当益」也。 又道绰禅师於念佛一行,立「始终两益」。《安乐集》云: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言「终益」者 :依《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戴永劫,亦有灭度 ,般涅盘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接引十方,其佛灭度,亦 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 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即是其终益也。 当知念佛,有如此等,「现当」二世,「始终」两益,应知。 -- 遍知一切苦,永断生死流....... i am no bodhi □ bodhi Ξ Origin: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