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觉支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三十七道品讲义--轻安觉支 发信站: 兴大天枢资讯网 (Thu Nov 9 08:44:29 1995) 转信站: Feeling!news.nchu!Pivot 来 源: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 □ □ □ 三 十 七 道 品 讲 义 □ □ □ □ 释 证 严 著 □ □□□□□□□□□□□□□□□□□□□□□□ □□□□□□□□□□□□□□□□□□□□□□□□□□□□□ □ □ □ 第 四、 除 觉 支 ——— 轻 安 觉 支 □ □ □ □□□□□□□□□□□□□□□□□□□□□□□□□□□□□ 要回复原来清净的本性,必定要扫除种种烦恼。 『 断 除 诸 见 烦 恼 之 时 , 善 能 觉 了 , 除 去 虚 伪 之 法 , 增 长 诸 真 正 善 根 , 故 名 除 觉 支 。』 所谓「断除诸见烦恼」,是说种种见解、烦恼都要将它扫除、断离。烦恼即是心 所起的喜、怒、哀、乐,世俗人每当发生事情时都产生烦恼,烦恼是世俗的粗相,是 患得患失之心。 富有的人患失,经商的人也患失,怕失去钱财,怕生意失败,失去赚钱的机会. ...,这种患失的心理就是烦恼。地位愈高的人,患失之心愈重,他时时刻刻都烦 恼失去权势与地位。子女多的人也有很多烦恼,子女求学时,怕他学历比不上人家, 就要他受高等教育。希望子女学历高,却又担忧台湾升学压力与竞争激烈,於是将子 女送到国外求学,一部份子女在台湾,一部份子女送到国外,照顾国外的子女时,就 挂念台湾的子女;要留在台湾,却又担忧国外的子女。一个家庭,家人各分东西,顾 此失彼,这也称为烦恼。 有钱、有地位、有子女的人,患得患失;没钱、没子女、没地位的人,也有患得 患失的烦恼,整日想著如何赚钱,怎样得到子孙,怎麽求取名利地位....。总之 ,不论是拥有或没有的人,都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这就是烦恼,就是世俗人有无、 增减的烦恼。 学佛者所谓的烦恼比上述的情形更严重,有形无形都是烦恼、起心动念无不是烦 恼。种种烦恼非常微细,心思不能专一是烦恼,「昏沉」、「掉举」也是烦恼。 何谓掉举?就是在拜佛、打坐、诵经时,无论如何用功修持,精神都不能集中, 老是向外奔驰,这叫做掉举。有些人别人在诵经,他眼睛就慢慢合起来,最後便睡著 了。常常有人念经念到打盹,静坐时,打瞌睡的人更多,也有人拜佛拜到睡著的;这 就是昏沉,这也是一种烦恼。 心不能专一,不断往外奔驰,是烦恼,想用功却昏沉瞌睡,也叫做烦恼。总而言 之,烦恼是千头万绪的,修行时昏沉、心不专一就会有烦恼,何况是平时的日常生活 ,心思无法统一都会起烦恼,所以佛法中所谓的烦恼是非常微细的。 烦恼有粗相的烦恼,也有细相的烦恼,无论是世俗的烦恼,或者是佛法中所谓的 烦恼,既然学佛求道,就必须将其一一断除,训练心思安然自在,无有喜怒怨憎爱的 分别,无有我怨恨的人,要有平等的爱心;有平等的大爱就不会生特别的爱意,也不 会起特别的怨恨心,如此就能心情平静,去除欲念,也不会产生患得患失的恼乱心, 所以我们必定要好好断除这些烦恼。 有的事情该发生的就会发生,要以欢喜心去接受,不该得到的,就不必太刻意去 追求,若能如此,便可安然自在、断除烦恼,达到这个境界时,就称为「善能觉了」 。 「善」字的意思是适度、刚刚好,不偏不倚、不极端,爱得不会太过分,也不会 产生怨恨心,在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别心,对自己所爱的人,能以智慧断除占有的感情 ,对自己不爱的人或不投缘的人,能尽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对待人。若能善解善恶 ,好好分析所爱的人事物,就可以做到怨亲平等,这就是「善解」。没有爱怨的心, 就是适中、恰恰好,不会爱得过分或恨得太深,能平等地对待万事万物,就称为「善 能觉了」。 一切的法,是用来修心,一切的物质,是用来帮助生活;「足心之物」,是指任 何物质只要能发挥其用途,就应该心满意足。例如居住的地方只要能避风雨,身穿的 衣服只要夏能遮体、冬能保暖,吃的食物只要营养充足,就应该觉得满足,以知足之 心来看待世间物质,也可以称为「善能觉了」。 若能看透世间的物质与爱欲,自然能「除去虚伪之法」。一切的虚伪都是起於欲 心染著,为了求取名利,所以不得不虚伪;若能够用坦然的心态来接受日常的现实生 活,就不必以虚伪之心去对待他人。 学佛者必定要时时秉持诚与实的心理,这样才能去除虚伪,除了日常生活要去除 虚名与虚利之外,我们所求所学的法,一定要合於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在现实的人生 □踏踏实实地发挥自己的功能,这才是真正的实法。绝对不可迷信,在宗教的枝节上 求取幻相;应该在踏实的人生中体会佛法的智慧,如此则法不虚伪。 除了学习实际的教育之外,最好能以身作则,将自己的经验及所了解的道理教导 他人,若能如此,就是「除去虚伪之法,增长诸真正善根」。虚伪的法若是去除,真 正的善根就能生长起来,这就叫做「除觉支」。 § 能 「 除 烦 恼 」 便 得 轻 安 § 「除觉支」也可以称为「轻安觉支」,「除」是「除去烦恼」,烦恼去除之後, 就能得到身心轻安。 『 谓 断 身 心 □ 重 烦 恼 , 使 身 心 轻 利 安 通 , 故 名 轻 安 。 』 打坐、念佛,如何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境界呢?身心轻安就是最高的修行境界。并 非在打坐时看到佛、菩萨,看到什麽西方的境界,就是入禅;打坐是为了定心,心若 能定则轻;身心轻安、无有□重的烦恼,就是我们用功的最上乘境界。 所以「止观」中说:「法界次第,名为知觉。」法界即十法界,修行时,若能自 地狱、饿鬼、畜生,一直往上精进,达到佛的最上乘境界,必定已将一层一层的烦恼 除掉,因此「轻安」又名「除觉支」。 除去烦恼,就是断身心□重烦恼,身心□重的烦恼即身、口、意的烦恼。身体有 三种烦恼业———杀、盗、淫;口有四种烦恼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 (意)也有三种烦恼业,叫做贪、□、痴。这十种烦恼若现形出来,就会造十种恶业 ,我们学佛就是要好好去除身、口、意十种烦恼,如此才能免除十恶重业。 § 一 个 老 比 丘 的 故 事 § 佛陀在世时,循循善诱地教育弟子,细心耐心地开导众生。与佛同世的人,有些 还是很愚钝,不容易接受佛的教育,他们觉得佛的教理是很难体会的。 佛在世时,有位比丘年纪很大,跟随佛陀已经好几年,仍不能把佛陀的教理深深 植入心中,精神无法专注,有时昏沉、有时掉举,打坐时,常常打盹睡著,心思散乱 不专,所以他根本无法接受佛陀的教法。 有一天,佛陀看到他,就问他这几年来的修行心得,他很坦白地向佛陀说:「一 无所得」,佛陀对他非常慈悲,特别以两句偈言传授给他,佛说: 『 身 口 摄 意 , 心 莫 非 犯 , 如 是 行 者 , 得 度 西 域 。』 并嘱付他牢牢记住,要常常身口摄意,守好口业;时时专心,统摄意念,守好意业, 绝不可犯非法之事;若能善加修行,注意身、口、意,则必能得度。 这位老修行者得到佛陀的开示後,就专心一意,反覆背诵这两句简单的偈语,心 惟口诵,没多久就背得非常纯熟了。有天佛陀又遇见他,便问他:「有没有背熟?是 否了解?」他说:「我虽然已经背熟了,却不明白其中的含意。」 佛陀就开示他:「人的烦恼都是由身、口、意而来,所以身、口、意会造作十恶 业,修行应该好好观察身、口、意,时时照拂我们的心念,心一起意念就赶紧自我警 惕,若能如此,就可做到『意起则灭』。心起贪欲时,若不尽速灭除欲念,身体马上 会表现出行为而造业;心生□恚时,对人就有怒意、怨恨,而口便会随之造恶业。」 一切的行为、造作,无不是从心而起,所以佛陀教他要好好守持身、口、意。 这位老修行者除了能反覆诵持佛陀的教法之外,此时,他的心意已经完全启开了 ,原来佛陀千篇万论都是在教导我们身不犯错、口不造恶,意念清净,这就是所谓的 「轻安」,如此即可得道。 当初佛在世时,除了比丘僧团外,尚有比丘尼的团体,比丘尼在另外一所精舍修 行。那时有一个五百位比丘尼的团体,佛陀为了传授她们教法,每日派遣一位已开悟 的老比丘前去为她们说法。当这位老修行者已经开悟时,佛陀便派他去教导那些比丘 尼。 比丘尼们知道他过去非常愚痴,佛陀讲授教法时,他总是在打盹,不知佛陀为何 途然派他来?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暗地□议论纷纷,最後商议说:「好吧!佛陀既然 派他来,我们就好好地作弄他,以各种问题来刁难他,让他出糗。」 隔天,他非常慎重其事地来到比丘尼僧团的精舍,那些比丘尼见到他来,都以八 敬法的恭敬形式来迎接他。表面上恭敬地接待,供养之後,就请他上座说法,老修行 者便为她们开示佛法。出乎她们意料之外,这位比丘竟能将佛陀传授给他的几句偈文 ,发挥得淋漓尽致,把防患身口意业的佛法阐述得非常透彻,使那些比丘尼连反驳的 机会都没有。 他那麽安然自在,能以一偈来说法,说服那些原想刁难他的比丘尼僧团。过去佛 陀派遣这麽多的比丘去教授那些比丘尼,皆无法调伏她们的烦恼,而这位以前不能深 体佛法的老比丘,经佛陀的特别开示後,拳拳服膺诵持一偈,就能说服五百位想刁难 他的比丘尼,这就叫做心专意解,也可以说是去除了烦恼,得到身心上的轻利安通。 所以教法不必听太多,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这就是真法、就是真正的善 根;能够使人除去烦恼的教法,无不是产生善根的真正妙理。 -- □□□□ 愿 消 三 障 诸 烦 恼 □□□□ □□□□ 愿 得 智 慧 真 明 了 □□□□ □□□□ 普 愿 业 障 悉 消 除 □□□□ □□□□ 世 世 常 行 菩 萨 道 □□□□ Ξ Origin: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