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觉支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三十七道品讲义--舍觉支
发信站: 兴大天枢资讯网 (Sat Nov 11 10:12:46 1995)
转信站: Feeling!news.nchu!Pivot
来  源: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
             □                                        □
             □        三  十  七  道  品  讲  义      □
             □                                        □
             □                        释  证  严  著  □
             □□□□□□□□□□□□□□□□□□□□□□


             □□□□□□□□□□□□□□□□□□□□□□
             □                                        □
             □    第    五、    舍     觉     支      □
             □                                        □
             □□□□□□□□□□□□□□□□□□□□□□



       人身有四大元素,生老病死都因「四大」变化祖合而起。最近天气较热,天气闷

   热竟然也会感冒著凉,这都是冷热不调和,也可以说是太大意、太粗心,因天热而贪

   凉,贪凉则易著凉。这都是因为人身生理不调和,所以招致「四大」不平衡。

       「四大」调和,身心才会正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求法也是一样,必定要求得心

   念能够平稳均衡。


           『 舍  离  所  见  念  著  之  境 ,

              善  能  觉  了 ,

              虚  伪  不  实 ,

              永  不  追  忆 ,

              故  名  舍  觉  分 。 』


       「舍」是舍离,要舍离什麽呢?就是要舍离所见念著的境界。日常生活中的六根

   与外界的六尘接触,产生了意识的念著,就是所谓的观念。例如眼睛看外面的境界时

   ,眼根与外界的色尘接触而产生心念,这就是念著。人的心念意识有六种,即眼、耳

   、鼻、舌、身、意,眼睛看的留在心中,耳朵听到、身体接触到的都留在心中,总之

   日常生活中与外界尘境会合的心念,常常无法将其抹除掉,这就叫做执著的心。





                § 亲  情  也  是  烦  恼  之  根  本 §


       就以现在的社会形态来说,许多人有追求的欲念,他们的心向著财、色、名、食

   、睡不断地追逐,有的年轻人血气方刚、身强体健,没有机会去接触好的环境及善事

   ,又容易受到诱惑而做坏事。为人家长及父母者,为了子女无正当职业,本来就已经

   很烦恼,而这些心爱的子女又行为不正当,更是令他们痛苦、难堪。

       报上报导一则新闻,刊载飙车青少年的父母有三类型的心态———有一位父亲得

   知儿子要在台南一宽广的道路上飙车,时间是某天晚上。当天黄昏,他就提早到现场

   去,手中提了一个袋子,站在路中央等他的儿子。等那些飙车的年轻人都到齐时,他

   就仔细看儿子是否有出现,好不容易,终於让他找到了。他一看到牵著机车的儿子,

   就跑到车前,一把抓住儿子的胸部,然後从布袋中拿出一把菜刀问儿子说:「你爱命

   还是爱玩?你若爱玩就没命,你若爱命就别玩,看你要不要跟我回家?」这位父亲为

   了爱儿子而在大众面前拿著刀、扯住儿子的衣领,问他要命还是要玩?这是一位父亲

   的烦恼心态。

       另外有一位妇女的儿子,在飙车时与人相撞受伤,她一听到自己的儿子受伤入院

   ,就赶紧到医院照顾他。幸而只是受了轻伤,但许多人不断责备他不该赌命、不该飙

   车,这位母亲一到医院病房,就把众人请走,以万般的爱念扶著儿子说:「儿子,你

   以後不要这样,不要再去飙车赌命...。」

       她一面拿毛巾擦儿子的脸,一面又抱著儿子,表现出万般慈母的爱心,而且还泪

   流满面。这是父母为子女飙车而表现出的另一种心态,这位母亲并不责怪自己的儿子

   与不良少年□混、扰乱社会,她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

       还有一位也是慈母型的。她一看到儿子骑摩托车,就双脚跪下,将儿子的车拉住

   ,对他说:「儿子!你是我的心肝,你不要去,万一你撞到人或被人撞到,妈妈的命

   会跟著你去!我的心会碎,儿子,求求你不要去啊!」

       这也是烦恼,子女们不能了解父母的爱心,却以血气之勇,在社会上表现所谓的

   「英雄」、「勇夫」,这是年轻人本身的烦恼,也导致父母为心爱的子女生起烦恼心

   ,这些都是现在社会上的烦恼型态。





                   § 心  病  还  需  心  药  解 §


       过去的人极有孝道的观念,「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很深厚,而现代社

   会的家庭已经不如往昔,取了一位媳妇等於嫁出去一个儿子。家□的子女未取未嫁时

   享尽天伦之乐,等到男有分、女有归时,就只剩下两个孤单的老人,万一其中一人遭

   不幸,便只剩下一个孤单的老人,当他有病痛身苦的时候,不知有谁来看顾、谁来关

   心?

       若是看得开、想得透的人,就不会觉得烦恼痛苦,认为自己来人间做人,高高兴

   兴地来,欢欢喜喜的做,只有付出不求代价,心满意足。有的人若是子女不孝,加上

   孤家寡人身体又有病痛时,心□就会想,过去自己多麽疼爱子女们,如今生病了,结

   果儿女不来探望,媳妇也不来慰问....除了身体上的病苦外,心理上又多了一层

   烦恼。

       若能看开这些事,了解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责任完毕後就不想再讨回

   什麽代价,如此,病痛只是身体上的病,也不会再多添烦恼心病。

       我们有一位来自台北的热心委员,因肾脏病入院,前天才出院,昨天他跟我说,

   在医院住院的那几天,他看到一位未满三十岁的妇女,浑身都是病,这个年轻的妇女

   并非真的身体有病,而是心理有病,一天到晚喊这边痛、那边痛。她先生常来看她,

   她还是不满足,常常想寻死。

       这位委员就告诉她:「你已经很好命了,先生每天都来看你,你应该满足才对。

   像我有好几个儿子,他们都有事业、家庭,没空来看我,我也看得很开。」人就是要

   这样才对,如果在病中又加上心病,就会非常痛苦,若能看得开,就能早日挥复健康

   。




           § 人  生  犹  如  「 凤  阳  婆 」  走  绳  索§


       所谓「舍觉支」的「舍」,是说我们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都不

   可以把心念停留在过去,不客时常讨人情。我们必须了解人来世间本来就是要相互负

   责,看得开就没有痛苦,所以说「舍离所见念著之境」。

       我们在人生这几十年□所见到的、听到的、或是我们身体所感触的一切,都要将

   其舍除断离。要将昨日之事忘记,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的心要注意在今日的道念

   ,这样叫做专心,若一直停滞在昨天、过去,就称为杂念,或是念著之心,这样就非

   常痛苦了。

       总之,我们要把握今天的时间,注意自己今日的行动,是「道心」;忘记昨日种

   种,不去计较是非,就称做「舍离所见念著之境」。

       若能舍离念著之境,则「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觉了就是分别,「

   善能觉了」就是能用我们的智慧和智识分别真伪之法,明辨虚实。我们既然对外在境

   界的真实与虚伪能辨别清楚,怎麽会做错事?怎麽会说错话呢?所以我们必须保持「

   庄敬自强」,「专一心念」的心态,来面对今日的真实人生,这就是「善能觉了,虚

   伪不实」。

       又「永不追忆」———追忆就是回顾过去,人生在世,处处充满危机,我们要时

   时谨慎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莫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像走在结冰

   的水面上,若不谨慎,则这层薄冰便会破裂,使人沉溺水中。

       我们为人处世,要像凤阳婆走绳索一样。一条绳子架在空中,人从这一头走到那

   一边,若重心不稳便会掉下去,要如何走才能安全地走过呢?日本时代的马戏团,都

   有空中走绳索的表演,有些年纪较长的人可能看过,一条很长的绳子绑在高处,表演

   的人手持一把雨伞,脚踩在绳子上,慢慢地从这边走到那边。

       表演者能成功地从绳子的这边走到另一边,只凭藉两种方法:一是手持雨伞以平

   衡身体的重量;另一个方法则是靠他的专心—— 一心不乱。心念专一,眼睛直视前

   方,他只能全神贯注地看著绳子的尽头,不能回头看走过的绳索。

       我们学佛就是要这样,专心一意,守在今日,前瞻未来,过去的就应该让它过去

   ,不可返头回顾,追忆过去。人若常常追忆过去,就会很痛苦,痛苦就会不甘心,不

   甘心就会怨恨,怨恨一起就会生出□毒的心态。

       所以,我们要学得永不追忆过去的那念心,照顾守护好今日、未来的道心,这就

   是「舍觉支」。



--
        □□□□ 愿 消 三 障 诸 烦 恼  □□□□
        □□□□  愿 得 智 慧 真 明 了  □□□□
        □□□□  普 愿 业 障 悉 消 除  □□□□
        □□□□  世 世 常 行 菩 萨 道  □□□□
Ξ Origin: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FROM: 140.120.149.35]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