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stron.bbs@sparc20.ee.cycu.edu.tw (好想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历史 发信站: Another Netscape News Server User (Mon Sep 8 17:00:31 1997) 转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aidebbs!news.yzit!news 来 源: sparc20.ee.cycu.edu.tw 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历史悠久、文物丰富的国家,几千年来 中国人不论在产业技术、行为伦理、统治方式、文艺创作,或人生 指引等方面都有特殊的创造,这些都构成所谓「中国文化」的一部 分,其中有不少是对人类社会贝有正面意义的。 「文化」是什麽? 恐怕是一个言人人殊的问题。但我们可以确 定的,吃米饭是一种文化,和吃面包不同; 使用筷子是一种文化, 和使用刀叉不同。衣服是一种文化.衣著不抛头露面和袒胸露腹是 截然不同的穿衣文化。推而广之,复杂紧密和简单疏远的亲属关系 也是不同的文化, 如英语世界的uncle,中国人则有伯父、叔父、 堂伯、堂叔、舅父、姑父、姨父等等之分.连带的互相对待的行为 准则以及权利义务关系也都有所不同。人民拥有比较高度自由自主 的国家当然和独裁专制的国家不同,这是政治文化的不同。再看精 神层面,祭祀的仪式、崇拜的对象,和相关的义理,种种差异即是 文化的下同。 文化的内容虽然林林总总,但终归於生活力式,用筷子吃米 饭,亲戚朋友层层叠叠的人际网路,在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政府 之下过生活,政治虽专制,但宗教信仰却拥有相当的自由,这些生 活方式便是中国文化。一般人不会特意察觉自己「文化」的存在, 只有在与不同民族、下同文化接触时,才感受到。尤其是自己这套 生活力式不能适应外来文化冲击时,更容易激起对自己文化的反 省,中国近现代面临的新情势就是最显著的例子,於是不断有人追 问什麽是「中国文化」?过去发生的「东西文化论战」.我们看到 不少人还企图以一两个简单的概念,来囊括时空极其广裹,内容极 其复杂的中国文化.也有人不断地想努力改造中国文化或维护中国 文化,结果都不太容易达到目的.这是什麽缘故呢?如果我们能从 历史去考察,也许会得到一些答案。 因此,我们这本(中国文化史)不想卷入过去那些抽象的争 论.只想顺著时间的轨迹.告诉大家中国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具体存 在,它有本质性的、比较少变的成分,也有因时代情境而损益的部 分。孔子说过:「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 益可知也;其後继周者,虽百世亦可知也。」把他说的「礼」,改 成「文化」,是再恰当不过的。在西潮冲击下的中国文化,不是你 想让她「全盘西化」,她就全盘西化起来,也不是你想挡住浪潮, 她的传统就能维持得住。文化问题还是脱离不了孔子说的因革损 益.那些可损,那些应益.我们在浪潮中的人不可能完全没有选择 权.完全被动,读历史多少可以培养一点选择的眼光,对日後文化 的发展或许可以发挥一点导引作用。 从文化发展的观点看,我将过去所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粗略地 分成两段.前一段称作「古典」,大约在西元前2500年到西元前 500年; 後一段称作「传统」,大约在西元前200年到西元二十世 纪。两段之间隔著一个转型期,约有三、五百年之久。所谓古典 期,基本上符合传统历史所说的五帝和夏商周三代,而传统期即是 秦汉以下统一王朝的时代。这两期的时间大致相当.各有两千来 年,再加上中间的过渡,就凑成我们常说的五千年中华文化。当然 今日考古学还能告诉我们早於古典期的各类型和各个阶段的文化, 我们如果以中国地区人类开始过定居的村落生活算起,这段时间至 少也有四、五千年,可以称作「原始期」。原始期的社会组合是村 落.古典期开始有国家,以城为中心连同附近的村落,我们称作城 邦,传统期则是统一的帝国。所以我们站在「现代」回顾过去将近 万年的中国史,最简单的历史分期法便是距今四千五百年前的「原 始农庄」,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典邦国」和最後的一段「传统帝 国」。 不过一般讲历史总是详近而略远,本书也不例外。本书把中国 文化的发展分作四篇,第一篇古代包括上面说的原始和古典两大段 落,还有传统的初期。中国历史文化经历几次根本性的转型,如开 始过村落定居生活的「新石器革命」,开始出现国家的「城市革 命」,以及开始形成中央政府集权体制的帝国,都在本书的古代篇 内完成。中国文化最根本的质素,如礼的规□、家族伦常、帝制政 府、小农户的基础社会以及超自然信仰也都可以在本篇找到答案。 西元前第三个世纪中期从村落转为国家,西元前第一个世纪後 半期从城邦转为帝国.这两次转变基本上是以中国社会内部的动力 为主的,但到西元第三世纪,转变的动力则有相当大的外来成分。 外来民族加入中国的社会与政冶,外来思想、学说、信仰渗入中区 各阶层的人心,外来文物与生活风尚传染到中国社会各角落。西元 第三世纪到第九世纪这六百年的中古时代,本书第二篇,从长距离 的文化角度来观察,是中国自古典以来长期定型的本土文化受到外 来文化所产生的文化大革新,中国文化加添许多新成分,尤其佛 教,剃头跌足(而非如原来的衣冠礼乐)、出家解脱(而非如原来 的家族绵延)、礼佛不拜帝(而非如原来的皇帝至尊),还有轮 迥、地狱的死後世界观等等.都和中国原来的文化极不相同,但 却能并存下来。 总之, 中古文化更加多元化了。 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文化层层相因,前代对後代多少总有一些 影响,一般来说,时代邻近者影响深,时代悬隔者影响浅。譬如 现代中国人的起居,使用桌子,生用椅子,这是宋代以来才形成 的新文化.所以我们今日不能适应孔子、杜甫席地而坐的生活方 式了。大家也知道现在台湾教育最大的病根是升学主义和文凭主 义作祟,用传统的话说就是重视科举功名。科举虽然起於惰代, 但闭困人的思想则是宋代以後的事。本书第三篇的近世从宋到清 朝盛世,大约西元900~1800年,属於中国传统两千年的後期,与 我们现代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和中古以前的传统有较大的差别. 可以称作「新传统」。新传统文化的特色带有浓厚的士人性和庶 民性。科举考试制造一个坚固的士大夫阶层,他们是社会中坚, 也占据整个官僚体制,在皇帝意旨之下与皇帝「共治天下」。而 人们在开放的新型城市享受多彩多姿的休□生活,儒家道德透过 各种休□媒介如说书、 戏曲而深入人心。 中国近世九百年社会阶层并不僵化,上下阶层的流动相当频 繁,人民的活动力也很出色,但在中央集权政府的专制格局中, 求知识的唯一出路是做官,整个文化是比较缺乏创造力的。到了 +九世纪,这个古老帝国的旧文化面对西方大力冲击时,便暴露 种种的不调适,借用一句俗话: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国人过去漳 一百五十年手忙脚乱的窘相几乎是本书第四篇近现代的最佳写照。 中国从世界中心变成「远东」,中国文化从辉煌文明变成贫弱息 的「野蛮」, 中国人从脾脱四周小国到处处不如人,不能不说是 天旋地转的大变化。这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步步丧失过去的莒 信,但也一步步在寻找新的立足点.摸索一种新的文化□□也就 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有一派看法,把文化视同生命体,也会经历生、老、病、死 的过程。就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文化曾经衰微过,但不曾灭亡。 无可讳言的,现在的中国人正赶上中国文化退潮的流水,一味美 中国文化,即使别有苦心,恐怕也难免「色厉而内任」的流弊。 中国人应该客观面对事实,才是健康的态度。对待文化的态度, 终归还是孔子那句老话,因革损益,中国文化既有第一次文化大 革新的经验,也应该有能力吸收近现代外来的文化,加以消化, 而注入传统文化之中。这是就整个中国文化而言,但对於即将进 入二十一世纪住在台湾的人们来说,对中国文化或许还有另外一 份更复杂的心情,读者诸君,你到底抱著什麽样的心情呢? 请先 看看我们这本(中国文化史)再说吧。 -- ※ Origin: 中原电机心站 ◆ From: 203.68.199.12 -- Origin: 中原电机心站 bbs.ee.cycu.edu.tw (140.135.12.1)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