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巴的胜观〉(下)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grace@Lion (善护念), 信区: BudaMagazine 标 题: 〈噶玛巴的胜观〉(下) 发信站: 狮子吼站 (Fri Dec 17 13:40:25 1999) 转信站: Lion 陈履安的书房 〈噶玛巴的胜观〉(下) 大乘的修行则是要设法除去小乘这种微细的心灵依赖。至於要如何 达到这个目标呢?答案则是更一步的出离,也就是我们要把观修的目的, 如解脱轮回,获某种体悟以及找到一个依靠处等的想法完全抛弃。同样的 ,它不能仅依知性上的了解就能达到,我们还必须经由禅修的训练,始能 渐次达成。 大乘的修法称为「娄炯Lojong」,也就是指修心或心的训练而言, 它又包含相对与绝对两个层面。绝对的修法包括持续的禅修,而经由 此修行,行者会逐渐熟悉无我和无缘的层面,此称为绝对菩提心。菩提 心意指证觉的心。此时行者对於舞动和活跃的心绪不再像之前那样感到 畏惧,因为他逐渐能体会到充满一切体验中无所依缘的特质--不论是 轮回或涅盘。这可助我们消除对轮涅的二元之见,并生起无住的体验, 也就是一种无所依缘的状态。和绝对修行不可分的是一种相对的修行, 也称为相对菩提心。在此行者藉由动禅和其他人一起工作。相对修行 依於绝对修行中所生起的观力和信心,以利益众生为目标,加以实践 上的行动。 这项修行包括不断抛弃自我的领域,同时尽可能的帮助他人。也就 是我们不但不应该责怪别人,反需更要将过失由自己承担;不但不回避 众生的困苦,反更要代众生受苦;不但不求自己的利益一切众生,尤其 要令一切众生脱离轮回大苦。经过此等刻苦的修行後,我们将体会到通常 此种自我为中心的求生本能,可以被一种更为广大具义的事所超越,而将 个人的心灵依赖全部抛弃,一切仅为解脱众生而努力。如此行者可以在 日常生活的行动中达到如同在坐禅中所达到的无住境界,完全无所依凭。 噶玛巴的大乘修行指的就是这种训练。 在属於噶玛巴的传承中,小乘和大乘法是修行金刚乘的前行基础。 大、小乘均强调出离,此外,大乘更发现无住和无所住缘。然而由佛教 中最高教义的金刚乘观点来看,我们发现其本身亦为一种微细的执著。 在一种极细的形式下,心中仍有一种分别、选择和曲解的情况发生。 因此任何体悟必须以「无住」而评断之,若缺乏无住的特质,则依大乘 观点来说,此仍为心灵上的缺失,我们必须以空性的正观修正它。因为 在金刚乘看来,此与小乘雷同,将导致产生二元之见,只是它是在一 个更为微细的层面而已。伟大的金刚乘诗人萨惹哈对於上面的论点曾 有如下的譬喻:「只修习空性而无法享用净化後之六识的人,正有如 一只鸟由船上飞起,在空中环绕一阵後,又落回船上一样。」 学习金刚乘必须更进一步出离,需要认识大乘对空性的微细执著, 并愿意舍离对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分别,甚至对「无住」这个概念也要 澈底消除。如果这些都能全部做到的话,那麽所剩的又是什麽呢? 就是了悟本身了--一种毫无主观、概念、希求、评断和分别等的了悟。 了悟本身赤裸裸的自然显出其特在的意象和纹理。在金刚乘的传承中, 如实了悟的境界具有如下几项特性,即当下性、空性、光明性和灿烂性 。当下性来自小乘的修行。在看到了了悟本身和自己思想上的差别後, 行者可将心住於当下,不再活於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希求中。空性则 来自大乘的训练,在此行者学习如何不再去追求一个坚实的依缘处。 光明性和灿烂性则来自金刚乘的修习。世界之所以光明是因为当行者 对事物不再起妄时,世界就显得十分生动活泼,而其之所以灿烂则因为 世界是神圣的,同时充满著庄严和力量。 和小乘及大乘相同,欲了悟金刚乘者,亦必须经过踏实和刻苦的 修行。金刚乘在修行上也有绝对(无相)和相对(有相)两个层面。无相 修行包括了持续修定的「无相禅修」,以求更彻底的了悟空性。而有 相的修行则包含两类,一是坐禅(坐中修),另一则是动禅(动中修)。 以上两类均与金刚乘的本尊有关,现在略释如下: 在金刚乘中藉由修大乘法所启发的无缘智慧被赋予一个可观想的 形象,令行者能直接与此智慧产生因缘,而超越自我的束缚。此即将 自己观想成为本尊,其次再将外在的世界观想成为本尊的净土以示其 庄严性。接著再观自化的本尊与外在现象的本尊的净土乃合一不二, 也就是自己的内在世界与外在观象是无分别的,它们仅是指同一实相 的两种显现而已。 金刚乘的有相修行方面,不论是坐禅或动禅,自己和外境皆被观成 本尊和本尊的净土。由於本尊均具有相与无相两个层面,因此其修行也 结合了有相与无相的两种修行方式。金刚乘道在於开展绝对的了悟,也 即是对本尊的如实之性有更坚定的信心和虔诚,在有相与无相上完全没有 染污而究竟圆满。 在此,我们应该了解「胜观」是什麽。其实它就是一种我们心中最 深处的无缘智慧,以及现界之神圣性的显现。见到本尊乃表示我们见到 了存在的基本层面。当我们的自心起惑迷时,本尊给予我们更深的智慧 ;当我们的心对世界起惑迷时,本尊示予我们一切万物之纯一与庄严的 本貌。每一位噶玛巴和金刚乘的本尊之所以有这样深的关系,乃因噶玛 巴表现了人类的根本庄严和世界的善美。我们可以看到噶玛巴如何指导 其弟子证悟佛法的教理,也看到他们如何消除社会上的政治动乱和痛苦 ,使其回复於和谐和相互尊敬的快乐中。由於历代噶玛巴见到众生和世 界的美善,因此他们怀抱理想,要在社会和政治上实践。本尊乃是一种 无缘、无我之智,以及一切现象尔如是的展现,而由於噶玛巴与本尊之 间的关系,所以得他们拥有实现这些理想的资源。 因此,噶玛巴的胜观就是能见到一切现象诸法当下之实相的深奥观力 ,此观力建立在小乘、大乘和金刚的修行之上。而无我智之如是性,以及 现象诸法之神圣性则给予噶玛巴的胜观无尽的力量和意义。历代噶玛巴的 任务是要将世界的本貌开启出来,也即是教导众生其美善之本质,以及 尊敬一切事物之本然的神圣性。而使噶玛巴成为如稀有难得之人的原因 就是来自此胜观,以及欲证得此胜观的种种修行。 ------------------------------------------------ 本文出自 化育文教基金会1999 10,11月份「善有善报」 http://www.hwayue.org/chen/tung11-5.htm -- 旧酒没 新醅泼 老瓦盆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吟和 他出一对鸡 我出一个鹅 □快活 《四块玉》--□适 关汉卿 Ξ 狮子吼站 版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典电子化讨论版 - 三藏经典电子化结集中 BudaTech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