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咒持法一问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From: abstsai
>寄件人: goodman@Lion (愿为善男子)
> 1. 一天之中持楞严咒是否有较合适的时间呢? (之前习惯於夜晚1.2点睡前持咒)
由经上得知,楞严咒的缘起是为阿难的受困而来的,这些都和日常所处的环
境有关系,因此寺院中把此咒作为清晨早课持诵之用,以便於在全天的活动中不
受到环境的诱惑。
行者也以在清晨上班前持诵较好,如此可以消除全天里所受到的种种障难,
让我们作事时较能不沾恶缘。
> 2. 持咒速度是依个人习惯, 或者有特别的方式, 以楞严咒这样的长咒来说,
> 应该用怎麽样的速度持诵呢?
就用一般的读诵速度,像是念书一样就可。像是早课录音带一样的速度就可
以。不必快,因为此咒虽名为咒,但是其实更像是祈祷文。以诚意心读诵才更有
意思。
> 3. 楞严的愿心为何? 如何与首楞严的愿心相应?
此咒的咒心主要在於坐道场而想弘法的人,我们由经上可知,弘法的定义不
限於出家人,而是发弘誓愿者,相成佛者都是此咒的咒心所持。
此咒的咒心参见《卷七》:
<<<<<<<<<<<<<<<<<<<<<<<<<<<<<<<<<<<<<<<<<<<<<<<<<<<<<<<<<<<<<<<<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
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
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於微尘国,转大法轮。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於
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末成,亦於十方,蒙佛授记。十方如来,依此咒
心,能於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音哑、怨憎
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
难、王难、狱难、风火水难、□渴、贫穷,应念销散。(下略)
>>>>>>>>>>>>>>>>>>>>>>>>>>>>>>>>>>>>>>>>>>>>>>>>>>>>>>>>>>>>>>>>>
也就是要有体解大道、毕竟成佛的决心。
> 4. 其他持此咒上的建议, 谢谢.
这一咒的作用很奇妙,因为它的作用不必由持诵者自身来发动,经上
只有轻描淡写的写到“由文殊持此咒,解救了阿难”,这里有一大密法未
曾批露(这也是楞严经被归为密教部的主因),那就是文殊如何将此咒的咒
心发挥到阿难的身上? 这是很有意思的思维。
同时注意到,阿难受困是受到梵天的术法魔力所致,阿难被救,但他
从头到尾没听到此咒,是回到世尊处後才要求世尊重说的。经上写到:
<<<<<<<<<<<<<<<<<<<<<<<<<<<<<<<<<<<<<<<<<<<<<<<<<<<<<<<<<<<<<<<<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骄爱,求多闻故,末证
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
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问末亲闻。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
会诸修行辈,未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於时会中,一
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
梵天法就是事火法,以火供为主的各种外道术法,其中包括了“和合”
术,也就是网路上常见到的“男女和合术法,锁情符..”之类的。这种法
术在各宗教都有。
楞严咒能像三菱镜解析光线一样,将魔法的真相显示出来,也就是让
行者开智慧,洞悉各种诱因的背後目的,从而由受惑的心境中醒悟过来,
因此经上示现由文殊持此咒救阿难,文殊代表智慧,阿难代表行者。
因此持诵此咒时,祈请诸佛加被,希望自己能智慧日长,能洞悉魔考,
能为人造福..总之和诸佛的大愿一样,这才是楞严咒心本意。
From: goodman
==> 於 老小子 (abstsai@Lion) 文中述及:
: > 2. 持咒速度是依个人习惯, 或者有特别的方式, 以楞严咒这样的长咒来说,
: > 应该用怎麽样的速度持诵呢?
: 就用一般的读诵速度,像是念书一样就可。像是早课录音带一样的速度就可
: 以。不必快,因为此咒虽名为咒,但是其实更像是祈祷文。以诚意心读诵才更有
: 意思。
再请教老师一下, 如果是像在莲因寺早课的那种速度, 我觉得是非常快了,
一般寺院我不清楚是否也是这个速度? 对我而言要更慢. 不知此咒是否适合平稳
缓慢的持诵?
另外我将咒文比对忏公的大悲咒梵音後, 发现有些句子的念法可以参酌, 因
此我的念法是中文梵文参杂而自成一格, 还蛮顺的就是了:Q
: > 3. 楞严的愿心为何? 如何与首楞严的愿心相应?
: 此咒的咒心主要在於坐道场而想弘法的人,我们由经上可知,弘法的定义不
: 限於出家人,而是发弘誓愿者,相成佛者都是此咒的咒心所持。
: 因此持诵此咒时,祈请诸佛加被,希望自己能智慧日长,能洞悉魔考,
: 能为人造福..总之和诸佛的大愿一样,这才是楞严咒心本意。
再请教, 楞严咒前面的祷文有: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於此去泥洹"
此是世尊和地藏的愿力
而祷文後面又有:
"令我早登无上觉, 於十方界坐道场"
则为直至成佛的愿力 (与经文所说相应)
我一直无法将这两者融合起来, 不知道关键在哪里? 请教老师.
From: abstsai
>发信人: goodman@Lion (愿为善男子), 信区: BudaHelp wrote:
>再请教老师一下, 如果是像在莲因寺早课的那种速度, 我觉得是非常快了,
>一般寺院我不清楚是否也是这个速度? 对我而言要更慢. 不知此咒是否适合平>>稳缓慢的□□w?
刚练习时当然可以,一旦习惯了就会像寺里的速度一样。慢慢来。
>另外我将咒文比对忏公的大悲咒梵音後, 发现有些句子的念法可以参酌, 因
>此我的念法是中文梵文参杂而自成一格, 还蛮顺的就是了:Q
没关系。句子的念法最後也无法统一,就连现在的国语和狗蚁
也都分不清。
> 再请教, 楞严咒前面的祷文有:
>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於此去泥洹"
> 此是世尊和地藏的愿力
>
> 而祷文後面又有:
> "令我早登无上觉, 於十方界坐道场"
> 则为直至成佛的愿力 (与经文所说相应)
>
> 我一直无法将这两者融合起来, 不知道关键在哪里? 请教老师.
是的,因为楞严为那些入世弘法(才会如阿难的受难)行者所说,
故以度人为先。但是度人的能力在哪?
因此楞严大咒为行者求得智慧,然後才可以有广长舌,才有方便法,
才能实行大弘愿,才能度众。
因此实质的心态上,先得智慧,然後可以行道无碍,前者是菩萨道,
後者则功德圆满後成佛,因此可以“阶段”来看,而不必合而为一。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