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LearnNew.bbs@bbs.ccu.edu.tw (LN),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发信站: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Wed Oct 16 07:21:14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ee.ntit!spring!news.cc.nctu!suncc.ccu!Feeling
来  源: LearnNew.bbs@bbs.ccu.edu.tw

大正卷二.七八五下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东晋□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十不善品第四十八
(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
众生。修行杀生。广布杀生。种地狱罪饿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寿命极短
。所以然者。由害他命。若有众生盗他物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
恒遭贫匮。食不充口。衣不盖形。皆由
****************************************************************
大正卷二.七八六上
盗故。劫夺物者。即断他命根。若有众生。好喜贪□。种三恶道。若生人
中。门不贞良。窃盗淫□。若有众生妄语者。种地狱罪。若生人中。为人
所轻。言不信受。为人所贱。所以然者。皆由前世妄语所致。若有众生两
舌者。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心恒不定。常怀愁忧。所以然者。由彼
人两头传虚言故。若有众生粗言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为人丑弊
。常喜骂呼。所以然者。由彼人言不专正之所致也。若有众生斗乱彼此。
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多诸怨憎。亲亲离散。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斗
乱之所致也。若有众生嫉妒者。种三恶道。设生人中。乏诸衣裳。所以然
者。由彼人起贪嫉故。若有众生起害意。种三恶道。设生人中。恒多虚妄
。不解至理。心乱不定。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恚怒所致也。无有慈仁。若
有众生。行邪见者。种三恶道。若生人中。乃在边地。不生中国。不睹三
尊道法之义。或复聋盲□哑。身形不正。不解善法。恶法之报。所以然者
。皆由前世无信根故。亦不信沙门婆罗门父母兄弟。比丘当知。由此十恶
之报。致此殃衅。是故比丘。当离十恶。修行正见。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十五日说戒时将
诸比丘。前後围□。往诣普会讲堂。尔时世尊默然观察。诸圣众寂寞不语
。是时阿难白佛言。今日
****************************************************************
大正卷二.七八六中
圣众尽集讲堂。唯然世尊。当与诸比丘说禁戒。尔时世尊亦默然不语。是
时阿难须臾复白佛言。今正是时宜说禁戒。初夜欲尽。尔时世尊复默不语
。尔时阿难须臾复白佛言。中夜欲竟。众僧劳顿。唯愿世尊以时说戒。尔
时世尊复默然不语。是时阿难须臾复白佛言。後夜欲尽。唯愿世尊以时说
戒。佛告阿难。众中不净者故不说戒。今听上座。使说禁戒。若僧上座。
不堪任说戒者。听持律说禁戒。若无持律者。其能诵戒通利者。当唱之使
说戒。自今已後。如来更不说戒。众中不净。如来於中说戒。彼人头破为
七分。如彼酬罗果无异。是时阿难悲泣交集。并作是说。圣众今日便为孤
穷。如来正法去何速疾。不净之人出何速疾。是时大目乾连便作是念。此
众中何等毁法之人。在此众中乃令如来不说禁戒。是时大目乾连入三昧定
。遍观圣众心中瑕秽。尔时目连见马师。满宿二比丘在众会中。是时目连
即从座起。至彼比丘所。而告之曰。汝等速起。离此座中。如来见讥。由
卿等故。如来不说禁戒。尔时二比丘默然不语。是时目连复再三告曰。汝
等速起。不须住此。是时彼比丘默然不对。是时目连即前捉手将至门外。
还取门闭。前白佛言。不净比丘。已将在外。唯然世尊时说禁戒。佛告目
连。止止目连。如来更不与比丘说戒。如来所说言不有二。还诣座所。是
时目连复白佛言。今此众中已生
****************************************************************
大正卷二.七八六下
瑕秽。我不堪任行维那法。唯愿世尊更差馀人。尔时世尊默然可之。是时
目连头面礼世尊足。还就本座。是时阿难白世尊言。□婆尸如来出现世时
圣众多少。为经几时乃生瑕秽。乃至迦叶弟子多少。云何说戒。佛告阿难
。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婆尸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世间。尔时三会圣
众。初一会时比丘有百千六万八千圣众。第二会时十六万圣众。第三会时
十万圣众。皆是阿罗汉。彼佛寿八万四千岁。百岁之中圣众清净。彼佛恒
以一偈为禁戒
    忍辱为第一    佛说无为最    不以剃须发    害他为沙门
是时彼佛以此一偈。百岁之中而为禁戒已生瑕秽。便立禁戒。复於三十一
劫中。有佛名试诘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於世。尔时亦复三会圣众。初一
会时有十六万圣众。第二会时十四万圣众。第三会时十万圣众。彼佛尔时
八十年中清净无瑕秽。亦说一偈
    若眼见非邪    慧者护不著    弃捐於众恶    在世为黠慧
尔时彼佛八十年中说此一偈。後有瑕秽。更立禁戒。尔时试诘佛寿七万岁
。於彼劫中。复有佛出现世间。名曰□舍罗婆。三会圣众。初会之时十万
圣众。尽是罗汉。第二会时八万罗汉。第三会时七万罗汉。诸漏已尽。□
舍罗婆如来七十年中无瑕秽。尔时复以一偈半为禁戒
****************************************************************
大正卷二.七八七上
    不害亦不非    奉行於大戒    於食知止足    床座亦复然
    执志为专一    是则诸佛教
七十年中以此一偈半为禁戒。後有瑕秽。更立禁戒。□舍罗婆如来寿七万
岁。於此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曰拘楼孙如来。出现世间。尔时二会圣众
。初会之时七万圣众。皆是阿罗汉。第二会时六万阿罗汉。彼佛尔时六十
年中无有瑕秽。彼佛尔时以二偈以为禁戒
    譬如蜂采华    其色甚香洁    以味惠施他    道士游聚落
    不诽谛於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六十年中说此二偈。以为禁戒。自此己来。以有瑕秽。便立禁戒。彼佛寿
六万岁。於此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曰拘那含牟尼如来至真等正觉。尔时二
会圣众。初会之时六十万圣众。皆是阿罗汉。第二会时四十万圣众。皆是
阿罗汉。尔时彼佛四十年中无有瑕秽。以一偈为禁戒
    执志莫轻戏    当学尊寂道    贤者无愁忧    常灭志所念
四十年中说此一偈。以为禁戒。自此已来。便有瑕秽。更立禁戒。彼佛寿
四万岁。於此贤劫有佛。名为迦叶。出现世间。尔时彼佛亦二会圣众。初
会之时四十万众。第二会时三十万众。皆是阿罗汉。二十年中无有瑕秽。
恒以一偈。以为禁戒
****************************************************************
大正卷二.七八七中
    一切恶莫作    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    是则诸佛教
二十年中说此一偈。以为禁戒。犯禁之後。更立制限。尔时迦叶寿二万岁
。我今如来出现於世。一会圣众千二百五十人。十二年中无有瑕秽。亦以
一偈为禁戒
    护口意清净    身行亦清净    净此三行迹    修行仙人道
十二年中说此偈以为禁戒。以生犯律之人。转有二百五十戒。自今已後众
僧集会。启白如律。诸贤咸听。今十五日说戒。今僧忍者。众僧和合。说
禁戒以启此已。设有比丘有所说者。不应说戒。各共默然。若无语者。应
为说戒。乃至说戒序後。复当问诸贤。谁不清净。如是再三。谁清净者。
清净者。默然持之。然今人寿命极短。尽寿不过百年。是故阿难。善受持
之。尔时阿难白世尊言。过去久远诸佛世尊。寿命极长。犯律者少。无有
瑕秽。然今人民寿命为极短少。不过十十。过去诸佛灭度之後。有遗法住
世。为经几时。佛告阿难。过去诸佛灭度之後。法不久存。阿难白佛言。
设如来度之後。正法存世当经几时。佛告阿难曰。我灭度之後。法当久存
。迦叶佛灭度後。遗法住七日中。汝今阿难。如来弟子为少。莫作是观。
东方弟子无数亿千。南方弟子无数亿千。是故阿难。当建此意。我释迦文
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此是其义。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闻佛
****************************************************************
大正卷二.七八七下
所说。欢喜奉行

(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
阿难偏露右肩。右膝著地。白世尊言。如来玄鉴。无事不察。当来过去现
在三世皆悉明了。诸过去诸佛姓字名号弟子菩萨翼从多少。皆悉知之。一
劫百劫若无数劫。悉观察知。亦复知国王大臣人民姓字。斯能分别。如今
现在国界若干。亦复明了。将来久远弥勒出现。至真等正觉。欲闻其变。
弟子翼从佛境丰乐。为经几时。佛告阿难。汝还就座。听我所说。弥勒出
现。国土丰乐。弟子多少。善思念之。执在心怀。是时阿难从佛受教。即
还就座。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将来久远於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鸡头。东
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尔时城中有
龙王名曰水光。夜雨泽香。昼则清和。是时鸡头城中有罗刹鬼名曰叶华。
所行顺法。不违正教。伺人民寝寐之後。除去秽恶诸不净者。又以香汁而
□其地。极为香净。阿难当知。尔时阎浮地东西南北十万由旬。诸山河石
壁皆自消灭。四大海水各据一方。时阎浮地极为平整。如镜清明。举阎净
地内。□食丰贱。人民炽盛。多诸珍宝。诸村落相近。鸡鸣相接。是时弊
花果树枯竭。秽恶亦自消灭。其馀甘美果树。香气殊好者。皆生乎地。尔
时时气和适。四时顺节。人身之中无有百八之患。贪欲□恚愚痴不大殷勤
。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言辞一类。无有差
****************************************************************
大正卷二.七八八上
别。如彼郁单曰人。而无有异。是时阎浮地内人民大小皆同一向。无若干
之差别也。彼时男女之类意欲大小便。地自然开。事讫之後。地复还合。
尔时阎浮地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裹。极为香美。食无患若。所谓金银珍
宝车磲玛瑙真珠虎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是时人民手执此宝自相谓言
。昔者之人由此宝故。各相伤害。系闭牢狱。更无数苦恼。如今此宝与瓦
石同流。无人守护。尔时法王出现。名曰□□。正法治化。七宝成就。所
谓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守藏之宝。是谓七宝。领此阎
浮地内。不以刀杖。自然靡伏。如今阿难。四珍之藏。乾陀越国伊罗钵宝
藏。多诸珍琦异物。不可称计。第二弥梯罗国般绸大藏。亦多珍宝。第三
须赖吒大国有宝藏。亦多珍宝。第四婆罗柰□□有大藏。多诸珍宝。不可
称计。此四大藏自然应现。诸守藏人各来白王。唯愿大王以此宝藏之物。
惠施贪穷。尔时□□大王得此宝已。亦复不省录之。意无财物之想。时阎
浮地内自然树上生衣。极细柔软。人取著之。如今郁单曰人自然树上生衣
。而无有异。尔时彼王有大臣。名曰修梵摩。是王少小同好。王甚爱敬。
又且颜貌端正。不长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是时修梵摩
有妻。名曰梵摩越。玉女中最极为殊妙。如天帝妃。口作优钵莲花香。身
作□檀香。诸妇人八十四态。永无复有。亦无疾病乱想之念。尔时弥勒菩
萨於
****************************************************************
大正卷二.七八八中
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
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下。是时修梵
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
。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然後出适。
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去鸡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
华。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当其夜半
。弥勒出家。即其夜成无上道。时三千大千刹土。六变震动。地神各各相
告曰。今弥勒已成佛。转至闻四天王宫。弥勒已成佛道。转转闻彻三十三
天。焰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声展转乃至梵天。弥勒已成
佛道。尔时魔名大将以法治化。闻如来名教音响之声。欢喜踊跃。不能自
胜。七日七夜不眠不寐。是时魔王将欲界无数天人。至弥勒佛所。恭敬礼
拜。弥勒圣尊与诸天渐渐说法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欲不净想。出要为妙。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已发心欢喜。诸佛世尊常所说法
。苦集尽道。悉与诸天人广分别其义。尔时座上八万四千天子诸尘垢尽。
得法眼净。尔时。大将魔王告彼界人民之类曰。汝等速出家。所以然者。
弥勒今日已度彼岸。亦当度汝等使至彼岸。尔时鸡头城中长者。名曰善财
。闻魔王教令。又闻佛音响。将八万四千众。至弥勒佛所。头面礼足。在
一
****************************************************************
大正卷二.七八八下
面坐。尔时弥勒渐与说法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
不净想。出要为妙。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心开意解。如诸佛世尊常所说法。
苦集尽道。与诸人民广分别义。尔时座上八万四千人。诸尘垢尽。得法眼
净。是时善财与八万四千人等。即前白佛。求索出家。善修梵行。尽成阿
罗汉道。尔时弥勒初会八万四千阿罗汉。是时□□王闻弥勒已成佛道。便
往至佛所。欲得闻法。时弥勒与说法。初善中善竟善。义理深邃。尔时大
王复於异时立太子。赐剃头师珍宝。复以杂宝与诸梵志。将八万四千众。
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尽成道果。得阿罗汉。是时修梵摩大长者闻弥勒已
成佛道。将八万四千梵志之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得阿罗汉。唯修梵
摩一人。断三结使。必尽苦际。是时佛母梵摩越复将八万四千□女之众。
往至佛所。求作沙门。是时诸女人尽得罗汉。唯有梵摩越一人。断三结使
。成须陀洹。尔时诸刹利妇闻弥勒如来出现世间。成等正觉。数千万众往
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各各生心。求作沙门。出家学道。或有越
次取证。或有不取证者。尔时阿难。其不越次取证者。尽是奉法之人。患
厌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尔时弥勒当说三乘之教。如我其今日弟子之中。大
迦叶者行十二头陀。过去诸佛所善修梵行。此人常佐弥勒。劝化人民。尔
时迦叶去如来不远。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
****************************************************************
大正卷二.七八九上
在前。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年向八十馀。然今如来有四大
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君
屠钵汉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盘。须吾法
没尽。然後乃当般涅盘。大迦叶亦不应般涅盘。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
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佛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摩竭国界
□提村中。大迦叶於彼山中住。又弥勒如来将无数千人众。前後围□。往
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诸鬼神当与开门。使得见迦叶禅窟。是时弥勒伸右
手指示迦叶。告诸人民。过去久远释迦文佛弟子。名曰迦叶。今日现在。
头陀苦行最为第一。是时诸人民见已。叹未曾有。无数百千众生。诸尘垢
尽。得法眼净。或复有众生。见迦叶身已。此名为最初之会。九十六亿人
。皆得阿罗汉。斯等之人皆是我弟子。所以然者。悉由受我教训之所致也
。亦由四事因缘。惠施。仁爱。利人。等利。尔时阿难。弥勒如来当取迦
叶僧迦梨著之。是时迦叶身体奄然星散。是时弥勒复取种种香华。供养迦
叶。所以然者。诸佛世尊有恭敬心於正法故。弥勒亦由我所受正法化。得
成无上正真之道。阿难当知。弥勒佛第二会时有九十四亿人。皆是阿罗汉
。亦复是我遗教弟子。行四事供养之所致也。又弥勒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
。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尔时比丘姓号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
日诸声闻
****************************************************************
大正卷二.七八九中
皆称释迦弟子。尔时弥勒与诸弟子说法。汝等比丘。当思惟无常之想。乐
有苦想。计我无我想。实有空想。色变之想。青瘀之想。膨胀之想。食不
消想。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此十想者。皆是
过去释迦文佛与汝等说。令得尽有漏。心得解脱。若复此众中释迦文佛弟
子。过去时修於梵行。来至我所。或於释迦文佛所。奉持其法。来至我所
。或复於释迦文佛所。供养三宝。来至我所。或於释迦文佛所。弹指之顷
。修於善本。来至此间。或於释迦文佛所。行四等心。来至此者。或於释
迦文佛所。受持五戒。三自归。来至我所。或於释迦文佛所。起神寺庙。
来至我所。或於释迦文佛所。补给故寺。来至我所。或於释迦文佛所。受
八关斋法。来至我所。或於释迦文佛所。香花供养。来至此者。或复於彼
闻佛法。悲泣堕泪。来至我所。或复於释迦文佛。专意听法。来至我所。
复尽形寿善修梵行。来至我所。或复书读讽诵。来至我所者。承事供养。
来至我所者。是时弥勒便说此偈
    增益戒闻德    禅及思惟业    善修於梵行    而来至我所
    劝施发欢心    修行心原本    意无若干想    皆来至我所
    或发平等心    承事於诸佛    饭食与圣众    皆来至我所
    或诵戒契经    善习与人说    炽然於法本    今来至我所
****************************************************************
大正卷二.七八九下
    释种善能化    供养诸舍利    承事法供养    今来至我所
    若有书写经    颁宣於素上    其有供养经    皆来至我所
    缯彩及众物    供养於神寺    自称南无佛    皆来至我所
    供养於现在    诸佛过去者    禅定正平等    亦无有增减
    是故於佛法    承事於圣众    专心事三宝    必至无为处
阿难当知。弥勒如来在彼众中当说此偈尔时众中诸天人民思惟此十想。十
一#6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弥勒如来千岁之中。众僧无有瑕秽。尔时恒  #6:女+亥
以一偈。以为禁戒
    口意不行恶    身亦无所犯    当除此三行    速脱生死渊
过千岁之後。当有犯戒之人。遂复立戒。弥勒如来当寿八万四千岁。般涅
盘後。遗法当存八万四千岁。所以然者。尔时众生皆是利根。其有善男子
善女人。欲得见弥勒佛。及三会声闻众。及鸡头城。及见□怯王。并四大
藏珍宝者。欲食自然粳米。并著自然衣裳。身坏命终生天上者。彼善男子
善女人。当勤加精进。无生懈怠。亦当供养诸法师承事。名华捣香种种供
养无令有失。如是阿难。当作是学。尔时阿难及诸大会闻佛所说。欢善奉
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
--

                    □□□□□□□□
                    □  圆 觉 经  □
                    □□□□□□□□   嘉义
                                       ^^^^是地名也是动词
Ξ Origin: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FROM: 140.123.1.240]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