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觉支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三十七道品讲义--舍觉支
发信站: 兴大天枢资讯网 (Sat Nov 11 10:12:46 1995)
转信站: Feeling!news.nchu!Pivot
来 源: iuo.bbs@bbs.nchu.edu.tw (晓逸)
□□□□□□□□□□□□□□□□□□□□□□
□ □
□ 三 十 七 道 品 讲 义 □
□ □
□ 释 证 严 著 □
□□□□□□□□□□□□□□□□□□□□□□
□□□□□□□□□□□□□□□□□□□□□□
□ □
□ 第 五、 舍 觉 支 □
□ □
□□□□□□□□□□□□□□□□□□□□□□
人身有四大元素,生老病死都因「四大」变化祖合而起。最近天气较热,天气闷
热竟然也会感冒著凉,这都是冷热不调和,也可以说是太大意、太粗心,因天热而贪
凉,贪凉则易著凉。这都是因为人身生理不调和,所以招致「四大」不平衡。
「四大」调和,身心才会正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求法也是一样,必定要求得心
念能够平稳均衡。
『 舍 离 所 见 念 著 之 境 ,
善 能 觉 了 ,
虚 伪 不 实 ,
永 不 追 忆 ,
故 名 舍 觉 分 。 』
「舍」是舍离,要舍离什麽呢?就是要舍离所见念著的境界。日常生活中的六根
与外界的六尘接触,产生了意识的念著,就是所谓的观念。例如眼睛看外面的境界时
,眼根与外界的色尘接触而产生心念,这就是念著。人的心念意识有六种,即眼、耳
、鼻、舌、身、意,眼睛看的留在心中,耳朵听到、身体接触到的都留在心中,总之
日常生活中与外界尘境会合的心念,常常无法将其抹除掉,这就叫做执著的心。
§ 亲 情 也 是 烦 恼 之 根 本 §
就以现在的社会形态来说,许多人有追求的欲念,他们的心向著财、色、名、食
、睡不断地追逐,有的年轻人血气方刚、身强体健,没有机会去接触好的环境及善事
,又容易受到诱惑而做坏事。为人家长及父母者,为了子女无正当职业,本来就已经
很烦恼,而这些心爱的子女又行为不正当,更是令他们痛苦、难堪。
报上报导一则新闻,刊载飙车青少年的父母有三类型的心态———有一位父亲得
知儿子要在台南一宽广的道路上飙车,时间是某天晚上。当天黄昏,他就提早到现场
去,手中提了一个袋子,站在路中央等他的儿子。等那些飙车的年轻人都到齐时,他
就仔细看儿子是否有出现,好不容易,终於让他找到了。他一看到牵著机车的儿子,
就跑到车前,一把抓住儿子的胸部,然後从布袋中拿出一把菜刀问儿子说:「你爱命
还是爱玩?你若爱玩就没命,你若爱命就别玩,看你要不要跟我回家?」这位父亲为
了爱儿子而在大众面前拿著刀、扯住儿子的衣领,问他要命还是要玩?这是一位父亲
的烦恼心态。
另外有一位妇女的儿子,在飙车时与人相撞受伤,她一听到自己的儿子受伤入院
,就赶紧到医院照顾他。幸而只是受了轻伤,但许多人不断责备他不该赌命、不该飙
车,这位母亲一到医院病房,就把众人请走,以万般的爱念扶著儿子说:「儿子,你
以後不要这样,不要再去飙车赌命...。」
她一面拿毛巾擦儿子的脸,一面又抱著儿子,表现出万般慈母的爱心,而且还泪
流满面。这是父母为子女飙车而表现出的另一种心态,这位母亲并不责怪自己的儿子
与不良少年□混、扰乱社会,她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
还有一位也是慈母型的。她一看到儿子骑摩托车,就双脚跪下,将儿子的车拉住
,对他说:「儿子!你是我的心肝,你不要去,万一你撞到人或被人撞到,妈妈的命
会跟著你去!我的心会碎,儿子,求求你不要去啊!」
这也是烦恼,子女们不能了解父母的爱心,却以血气之勇,在社会上表现所谓的
「英雄」、「勇夫」,这是年轻人本身的烦恼,也导致父母为心爱的子女生起烦恼心
,这些都是现在社会上的烦恼型态。
§ 心 病 还 需 心 药 解 §
过去的人极有孝道的观念,「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很深厚,而现代社
会的家庭已经不如往昔,取了一位媳妇等於嫁出去一个儿子。家□的子女未取未嫁时
享尽天伦之乐,等到男有分、女有归时,就只剩下两个孤单的老人,万一其中一人遭
不幸,便只剩下一个孤单的老人,当他有病痛身苦的时候,不知有谁来看顾、谁来关
心?
若是看得开、想得透的人,就不会觉得烦恼痛苦,认为自己来人间做人,高高兴
兴地来,欢欢喜喜的做,只有付出不求代价,心满意足。有的人若是子女不孝,加上
孤家寡人身体又有病痛时,心□就会想,过去自己多麽疼爱子女们,如今生病了,结
果儿女不来探望,媳妇也不来慰问....除了身体上的病苦外,心理上又多了一层
烦恼。
若能看开这些事,了解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责任完毕後就不想再讨回
什麽代价,如此,病痛只是身体上的病,也不会再多添烦恼心病。
我们有一位来自台北的热心委员,因肾脏病入院,前天才出院,昨天他跟我说,
在医院住院的那几天,他看到一位未满三十岁的妇女,浑身都是病,这个年轻的妇女
并非真的身体有病,而是心理有病,一天到晚喊这边痛、那边痛。她先生常来看她,
她还是不满足,常常想寻死。
这位委员就告诉她:「你已经很好命了,先生每天都来看你,你应该满足才对。
像我有好几个儿子,他们都有事业、家庭,没空来看我,我也看得很开。」人就是要
这样才对,如果在病中又加上心病,就会非常痛苦,若能看得开,就能早日挥复健康
。
§ 人 生 犹 如 「 凤 阳 婆 」 走 绳 索§
所谓「舍觉支」的「舍」,是说我们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都不
可以把心念停留在过去,不客时常讨人情。我们必须了解人来世间本来就是要相互负
责,看得开就没有痛苦,所以说「舍离所见念著之境」。
我们在人生这几十年□所见到的、听到的、或是我们身体所感触的一切,都要将
其舍除断离。要将昨日之事忘记,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的心要注意在今日的道念
,这样叫做专心,若一直停滞在昨天、过去,就称为杂念,或是念著之心,这样就非
常痛苦了。
总之,我们要把握今天的时间,注意自己今日的行动,是「道心」;忘记昨日种
种,不去计较是非,就称做「舍离所见念著之境」。
若能舍离念著之境,则「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觉了就是分别,「
善能觉了」就是能用我们的智慧和智识分别真伪之法,明辨虚实。我们既然对外在境
界的真实与虚伪能辨别清楚,怎麽会做错事?怎麽会说错话呢?所以我们必须保持「
庄敬自强」,「专一心念」的心态,来面对今日的真实人生,这就是「善能觉了,虚
伪不实」。
又「永不追忆」———追忆就是回顾过去,人生在世,处处充满危机,我们要时
时谨慎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莫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像走在结冰
的水面上,若不谨慎,则这层薄冰便会破裂,使人沉溺水中。
我们为人处世,要像凤阳婆走绳索一样。一条绳子架在空中,人从这一头走到那
一边,若重心不稳便会掉下去,要如何走才能安全地走过呢?日本时代的马戏团,都
有空中走绳索的表演,有些年纪较长的人可能看过,一条很长的绳子绑在高处,表演
的人手持一把雨伞,脚踩在绳子上,慢慢地从这边走到那边。
表演者能成功地从绳子的这边走到另一边,只凭藉两种方法:一是手持雨伞以平
衡身体的重量;另一个方法则是靠他的专心—— 一心不乱。心念专一,眼睛直视前
方,他只能全神贯注地看著绳子的尽头,不能回头看走过的绳索。
我们学佛就是要这样,专心一意,守在今日,前瞻未来,过去的就应该让它过去
,不可返头回顾,追忆过去。人若常常追忆过去,就会很痛苦,痛苦就会不甘心,不
甘心就会怨恨,怨恨一起就会生出□毒的心态。
所以,我们要学得永不追忆过去的那念心,照顾守护好今日、未来的道心,这就
是「舍觉支」。
--
□□□□ 愿 消 三 障 诸 烦 恼 □□□□
□□□□ 愿 得 智 慧 真 明 了 □□□□
□□□□ 普 愿 业 障 悉 消 除 □□□□
□□□□ 世 世 常 行 菩 萨 道 □□□□
Ξ Origin: 中兴大学天枢资讯网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