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沙门ⓑ释道安撰ⓒ
四阿含义同,中阿含首以明其旨,不复重序也①。增壹阿含者,比法条贯以数相次也。数终十,令加其一,故曰增一也;且数数皆增,以增为义也。其为法也,多录禁律,绳墨切厉,乃度世检括也。外国岩岫之士、江海之人,于四阿含多咏味兹焉。
有外国沙门昙摩难提者,兜佉勒国人也,龆齓出家,孰与广闻,诵二阿含,温故日新,周行诸国,无土不涉。以秦建元二十年来诣长安,外国乡人咸皆善之,武威太守赵文业求令出焉。佛念译传,昙嵩笔受,岁在甲申夏出ⓓ,至来年春乃讫,为四十一卷,分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无遗忘,下部十五卷失其录偈也。余与法和共考正之,僧䂮ⓔ②、僧茂助校漏失,四十日乃了。此年有阿城之役,伐鼓近郊,而正专在斯业之中。全具二阿含一百卷③、鞞婆沙、婆和须蜜、僧伽罗刹,传此五大经。自法东流,出经之优者也。四阿含四十应真之所集也,十人撰一部,题其起尽,为录偈焉④,惧法留世久,遗逸散落也。
斯土前出诸经班班,有其中者,今为二阿含,各为新录一卷,全其故目,注其得失,使见经寻之差易也。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经。凡诸学士撰此二阿含,其中往往有律语,外国不通与沙弥⑤、白衣共视也。而今已后,幸共护之,使与律同,此乃兹邦之急者也。斯谆谆之诲,幸勿藐藐听也。广见而不知护禁,乃是学士通中创也⑥。中本起康孟祥出,出大爱道品⑦,乃不知是禁经,比丘尼法甚ⓕ慊切真,割而去之,此乃是大鄙可痛恨者也。此二经有力道士⑧乃能见,当以着心焉,如其轻忽不以为意者,幸我同志鸣鼓攻之可也。ⓖ
ⓐ “经”,宋本作“经卷第一”。
ⓑ “晋沙门”,宋、元二本无“晋沙门”三字。
ⓒ “撰”,宋、元二本作“作”。
ⓓ “出”,宋本作“乃”。
ⓔ “僧䂮”,宋本作“僧略”。
ⓕ “甚”,宋本作“堪”。
ⓖ 高丽藏无此增壹阿含经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① 中阿含首以明其旨,不复重序也:我在《中阿含经》前面所作的序已经说明(阿含的意义),在这里就不重复了。道安法师曾为《中阿含经》作序,然而《中阿含经》有两个译本,道安法师这边所指的是昙摩难提法师的旧译,不是后来由僧伽提婆法师增补的新译,现存新译《中阿含经》的前面没有道安法师序。
② 䂮:读音同“略”。
③ 全具二阿含一百卷:《中阿含经》、《增壹阿含经》加起来共一百卷。其中旧译《中阿含经》五十九卷、旧译《增壹阿含经》四十一卷。后来由僧伽提婆法师增补《中阿含经》为六十卷、《增壹阿含经》为五十一卷。
④ 四阿含四十应真之所集也,十人撰一部,题其起尽,为录偈焉:四部《阿含经》是由四十位阿罗汉集成的,十个人撰写一部,将其头尾关键字收录为摄颂(结集经典时弟子将关键名词编成偈颂的形式,以避免遗漏、并协助忆念)。这里可能不是指口语传承时期的佛经结集,而或许是在后来将口语传承写下为文字的阶段。
⑤ 沙弥: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男子。
⑥ 广见而不知护禁,乃是学士通中创也:广泛阅读,却不知要持戒,这是读书人普遍有的问题。
⑦ 中本起康孟祥出,出大爱道品:由康孟祥所译出的《中本起经》第九品是〈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等同《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 5〉第116经瞿昙弥经。“瞿昙弥”即大爱道比丘尼,该经记载比丘尼戒律中八敬法的缘起。
⑧ 道士:有道之士,即修行人。中国早年称呼佛教僧众为道士,直到北魏太武帝独尊神仙道术士为天师,术士建立道教并迫害佛教,这个称谓才改为道教所用。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自归①能仁②第七ⓕ仙③, 演说贤圣无上轨;
永在生死长流河, 世尊④今为度黎庶⑤。
尊长迦叶及圣众ⓖ⑥, 贤哲阿难无量闻;
善逝⑦泥洹ⓗ供舍利, 从拘夷国至摩竭⑧。
迦叶端思行四等⑨, 此众生类坠五道;
正觉演道今去世, 忆尊巧训怀悲泣。
迦叶思惟正法本, 云何流布久在世?
最尊种种吐言教, 总持怀抱不漏失。
谁有此力集众法, 在在处处因缘本?
今此众中智慧士, 阿难贤善ⓘ无量闻。
即击揵椎ⓙ集四部, 比丘⑩八万四千众,
尽得罗汉心解脱, 已ⓚ脱缚着处福田。
迦叶哀愍于世故, 加忆尊恩过去报;
世尊授法付阿难, 愿布演法长在ⓛ世。
云何次第不失绪? 三阿僧祇⑪集法宝,
使后四部得闻法, 已闻便得离众苦。
阿难便辞吾不堪, 诸法甚深若干种,
岂敢分别如来教, 佛法功德无量智!
今尊迦叶能堪任, 世雄以法付耆旧;
大迦叶今为众人, 如来在世请半坐。
迦叶报言虽有是, 年衰朽老多忘失,
汝今总持智慧业, 能使法本恒在世。
我今有三清净眼⑫, 亦复能知他心智⑬,
一切众生种种类, 无有能胜尊阿难。
梵天下降及帝释, 护世四王⑭及诸天,
弥勒兜率ⓜ⑮寻来集, 菩萨数亿不可计。
弥勒梵释及四王, 皆悉叉手⑯而启白:
一切诸法佛⑰所印, 阿难是我法之器。
若使不欲法存者, 便为坏败如来教;
愿存本要为众生, 得济危厄度众难!
释师出世寿极短, 肉体虽逝法身在;
当令法本不断绝, 阿难勿辞时说法!
迦叶最尊及圣众, 弥勒梵释及四王,
哀请阿难时发言, 使如来教不灭尽。
阿难仁和四等具, 意转入微师子吼,
顾眄四部瞻虚空, 悲泣挥泪不自胜。
便奋光明和颜ⓝ色, 普照众生如日初;
弥勒睹⑱光及释梵, 叉十⑲希ⓞ闻无上法。
四部寂静专一心, 欲得闻法意不乱;
尊长迦叶及圣众, 直视睹颜目不眴⑳。
时阿难说经无量, 谁能备具为一聚?
我今当为作三分, 造立十经为一偈。
契经一分律二分, 阿毘昙㉑经为ⓟ三分;
过去三佛皆三分: 契经、律、法为三藏。
契经今当分四段, 先ⓠ名增一、二名中,
三名曰长多璎珞㉒, 杂经在后为四分。
尊者阿难作是念: 如来法身不败坏,
永存于世不断绝, 天人得闻成道果。
或有一法义亦深, 难持难诵不可忆;
我今当集此ⓡ法义, 一一相从不失绪。
亦有二法还就二, 三法就三如连珠,
四法就四五亦然, 五法次六六次七,
八法义广九次第, 十法从十至十一;
如是法宝终不忘, 亦恒处世久存在,
于大众中集此法, 即时阿难昇于ⓢ座;
弥勒称善快哉说, 诸法义合宜配之。
更有诸法宜分部, 世尊所说各各异;
菩萨发意趣大乘, 如来说此种种别。
人尊说六度无极㉓: 布施、持戒、忍、精进、
禅、智慧力如月初, 逮ⓣ度无极观ⓤ诸法。
诸有勇猛施头目, 身体血肉无所惜,
妻妾国财及男女, 此名檀度㉔不应弃ⓥ。
戒度无极如金刚, 不毁不犯无漏失,
持心护戒如坏㉕瓶, 此名戒度不应弃[*]。
或有人来截手足, 不起瞋恚忍力强ⓦ,
如海含容无增减, 此名忍度不应弃[*]。
诸有造作善恶行, 身口意三无厌足,
妨人诸行不至道, 此名进度不应弃[*]。
诸有坐禅出入息, 心意坚固无乱念,
正使地动ⓧ身不倾, 此名禅度不应弃。
以智慧力知尘数, 劫数兆载不可称,
书䟽㉖数业ⓨ㉗意不乱, 此名智度不应弃。
诸法甚深论空理, 难明难了不可观,
将来后进怀狐疑, 此菩萨德不应弃。
阿难自陈有是念: 菩萨之行愚不信,
除诸罗汉信解脱, 尔乃有信无犹豫。
四部之众发道意, 及诸一切众生类;
彼有牢信不狐疑, 集此诸法为一分。
弥勒称善快哉说, 发趣大乘意甚广;
或有诸法断结使, 或有诸法成道果。
阿难说曰此云何? 我见如来演此法,
亦有不从如来闻, 此法岂非当有疑?
设我言见此义非, 于将来众便有虚;
今称诸经闻如是, 佛处所在城国土,
波罗捺ⓩ国初说法, 摩竭国降三迦叶;
释翅㉘、拘萨㉙、迦尸㉚国, 瞻波㉛、拘留Ⓐ㉜、毘舍离㉝。
天宫、龙㉞宫、阿须伦㉟, 乾沓和㊱等拘尸㊲城;
正使不得说经处, 当称原本在舍卫。
吾所从闻一时事, 佛在舍卫及弟子,
祇桓Ⓑ精舍修善业, 孤独长者所施园。
时佛在中告比丘: 当修一法专一心,
思惟一法无放逸㊳。 云何一法?谓念佛,
法念、僧念及戒念, 施念去想Ⓒ次天念,
息念、安般及身念, 死念除乱谓十念。
此名十念更有十, 次后当称尊弟子;
初化拘邻㊴真佛子, 最后小者名须拔Ⓓ㊵。
以此方便㊶了一法, 二从二法三从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一之法无不了㊷。
从一增一至诸法, 义丰慧广不可尽;
一一契经义亦深, 是故名曰增壹含。
今寻一法难明了, 难持难晓不可明;
比丘自称功德业, 今当称之尊第一Ⓔ。
犹如陶家所造器, 随意所作无狐疑;
如是阿含[*]增一法, 三乘教化无差别。
佛经微妙极甚深, 能除结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 能净三眼Ⓕ除三垢㊸。
其有专心持增一, 便为总持如来藏;
正使今身不尽结, 后生便得高才智。
若有书写经卷者, 缯彩㊹花盖持供养,
此福无量不可计, 以此法宝难遇故。
说此语时地大动, 雨天香华Ⓖ至于Ⓗ膝,
诸天在空叹善哉! 上尊所说尽顺义Ⓘ。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毘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㊺, 及诸契经为杂藏。
安处佛语终不异, 因缘本末皆随顺;
弥勒诸天皆称善, 释迦文经得久存。
弥勒寻起手执华, 欢喜持用散阿难;
此经真实如来说, 使阿难寻道果成。
是时,尊者阿难及梵天将诸梵迦夷天㊻,皆来会集;化自在天㊼将诸营从,皆来会聚;他化自在天㊽将诸营从,皆悉来会;兜术天王将诸Ⓙ天之众,皆来会聚;艳天㊾将诸营从,悉来会聚;释提桓因㊿将诸三十三天,皆来会聚Ⓚ;提头赖吒Ⓛ天王⑴将乾沓和等,悉来会聚;毘留勒Ⓜ叉天Ⓝ王⑵将诸厌鬼Ⓞ,悉来会聚;毘留跛叉Ⓟ天王Ⓠ⑶将诸龙众,悉来会聚;毘沙门天王⑷Ⓡ将阅叉⑸、罗刹⑹众,悉来会聚。
是时,弥勒大士告贤劫中诸菩萨等:“卿等劝励Ⓢ诸族姓子⑺、族姓女,讽诵⑻受持增一尊法,广演流布,使天、人奉行。”
说是语时,诸天、世人、乾沓和、阿须伦、伽留罗Ⓣ⑼、摩休勒Ⓤ⑽、甄陀罗⑾等,各各白言:“我等尽共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受持增一尊法,广演流布,终不中绝。”
时,尊者阿难告优多罗曰:“我今以此增一阿含[*]嘱累于Ⓥ汝,善讽诵读,莫令漏减,所以者何?其有轻慢此尊经者,便为堕落为凡夫行。何以故?此,优多罗!增一阿含[*],出三十七道品⑿之教,及诸法皆由此生。”
时,大迦叶问阿难曰:“云何,阿难!增一阿含[*]乃能出生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诸法皆由此生?”
阿难报言:“如是,如是,尊者迦叶!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皆由此生;且置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时,尊者阿难便说此偈: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净。是故,迦叶!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净。”
迦叶问曰:“云何,阿难!增壹阿含[*]独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余四阿含[*]亦复出生乎”?
阿难报言:“且置。迦叶!四阿含[*]义,一偈之中,尽具足诸佛之教,及辟支佛、声闻之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云何,迦叶!戒清净者,意岂不净乎?意清净者,则无Ⓧ颠倒;以无颠倒,愚惑想灭,诸三十七道品之Ⓨ果便得成就。以Ⓩ成道果,岂非诸法乎?”
迦叶问曰:“云何,阿难!以此增一付授优多罗,不嘱累余比丘一切诸法乎?”
阿难报言:“增一阿含[*]则是诸法,诸法则是增一阿含[*],一无有二。”
迦叶问曰:“以何等故,以此增一阿含[*]嘱累优多罗,不嘱累余比丘乎?”
阿难报曰:“迦叶当知,昔者九十一劫,毘婆尸⒀如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尔时,此优多罗比丘名曰伊俱优多罗⒜,尔时彼佛以增一之法嘱累此人,使讽诵读。自此以[*]后三十一劫,次复有佛名式诘⒁如来、至真、等正觉。尔时,此优多罗比丘名目伽优多罗。式诘如来复以此法嘱累其人,使讽诵读。即彼三十一劫中,毘舍婆⒝⒂如来、至真、等正觉,复出于世。尔时,此优多罗比丘名龙优多罗,复以此法嘱累其人,使讽诵读。
“迦叶当知,此贤劫中有拘留孙⒃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尔时,优多罗比丘名雷电优多罗,复以此法嘱累其人,使讽诵读。此贤劫中次复有佛,名拘那含[*]牟尼⒞⒄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尔时,优多罗比丘名天优多罗,复以此法嘱累其人,使讽诵读。此贤劫中次复有佛,名迦叶⒅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尔时,优多罗比丘名梵优多罗,复以此法嘱累其人,使讽诵读。
“迦叶当知,今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今此比丘名优多罗,释迦文佛虽般涅槃,比丘阿难犹存于世。世尊以法尽⒟嘱累我,我今复以此法授与优多罗。所以者何?当观其器,察知原本,然后授法。何以故?过去世⒠时于此贤劫中,拘留孙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⒆,出现于世。尔时,有王名摩诃提婆,以法治化,未曾阿曲,寿命极长,端正⒡无双,世之希有,八万四千岁中于童子身而自游戏,八万四千岁中以太子身以法治化,八万四千岁中复以王法治化天下。
“迦叶当知,尔时世尊游甘梨园中,食后如昔常⒢法中庭经行,我及侍者,尔时世尊便笑,口出五色光。我见已,前长跪白世尊曰:‘佛不妄笑,愿闻本末。如来、至真、等正觉,终不妄笑。’尔时,迦叶!佛告我言:‘过去世时于此贤劫中,有如来名拘留孙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复于⒤此处为诸弟子而广说法。复次,于此贤劫中,复有拘那含[*]牟尼[*]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尔时彼佛亦于此处而广说法。次复,此贤劫中迦叶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迦叶如来亦于此处而广说法。’
“尔时,迦叶!我于佛前长跪白佛言:‘愿令⒥释迦文佛亦于此处,与诸弟子具足说法,此处便为四如来金刚之座,恒不断绝。’
“尔时,迦叶!释迦文佛即⒦于彼坐,便告我言:‘阿难!昔者此坐,贤劫之中有王出世,名摩诃提婆。乃至八万四千岁以王法教化,训之以德,经历年岁⒧,便告劫比⒨⒇言:“若见我首有白发者,便时告吾。”尔时,彼人闻王教令,复经数年,见王首上有白发生,便前长跪白大王曰:“大王当知,首上已⒩生白发。”时王告彼人言:“捉取金镊,拔吾白发,著吾手中。”尔时,彼人受王教令,便执金镊,前拔白发。
“尔时,大王见白发已,便说此偈⒪:
“‘于今我首上, 已[*]生衰耗毛;
天使已[*]来至, 宜当⒫时出家。
“‘我今已食人中之福,宜当自勉升天之德,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离于众苦。’
“尔时,王摩诃提婆便告第一太子,名曰长寿:‘卿今知不?吾首已⒬生白发,意欲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离于众苦。汝绍吾位,以法治化,勿令有失,违吾言教,造凡夫行。所以然者,若有斯人,违吾言者,便为凡夫之行。夫⒭➊凡夫者⒮,长处三涂➋、八难之中。’尔时,王摩诃提婆以王之位授太子已,复以财宝赐与劫比,便于彼处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离于众苦。于八万四千岁善修梵行,行四等心,慈、悲、喜、护,身逝命终,生梵天上。
“时,长寿王忆父王教,未曾暂舍。以法治化,无有阿曲,未经旬日,便复得作转轮圣王➌,七宝具足。所谓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藏宝、典兵宝,是谓七宝。复有千子,勇猛智慧,能除众苦,统领四方。
“时,长寿王以前王法,如上作偈:
“‘⒯于今我首上, 已生衰耗毛; 天使已来至, 宜当时出家。
“‘我今已食人中之福,宜当自勉升天之德,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离于众苦。’
“时,长寿王告第一太子善观曰:‘卿今知不?吾已首上生白发,意欲剃除须发,著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离于众苦。汝绍吾位,以法治化,勿令有失,违吾言教,造凡夫行。所以然者,若有斯人,违吾言者,为凡夫之行。夫凡夫者,长处三涂、八难之中。’时,王长寿八万四千岁善修梵行,行四等心,慈、悲、喜、护,身逝命终,生梵天上。时,王善观忆父王教,未曾暂舍,以法治化,无有阿曲。
“迦叶!知不?尔时摩诃提婆,岂异人乎?莫作是观,尔时王者,今释迦文是;时长寿王者,今阿难身是;尔时善观者,今优多罗比丘是;恒受王法未曾舍忘,亦不断绝。时,善观王复兴父王敕,以法治化,不断王教。所以然者,以父王教,难得违故。”
尔时,尊者阿难便说偈曰:
“‘敬法奉所尊, 不忘本恩报;
复能崇三业, 智者之所贵!’
“我观此义已,以此增一阿含[*]授与优多罗比丘。何以故?一切诸法皆有所由。”
时,尊者阿难告优多罗曰:“汝前作转轮圣王时,不失王教,今复以此法而相嘱累,不失正教,莫作凡夫之行。汝今当知,若有违失如来善教者,便堕凡夫地中。何以故?时,王摩诃提婆不得至竟解脱之地,未得解脱至安隐➍处;虽受梵天福报,犹不至究竟;如来善业,乃名究竟安隐之处,快乐无极,天、人所敬,必得涅槃。以是之故,优多罗!当奉持此法,讽诵读念:莫令缺漏。”
尔时,阿难便说偈言⒰:
“于法当念故, 如来由是生;
法兴成正觉, 辟支罗汉道。
法能除众苦, 亦能成果实;
念法不离心, 今报后亦受。
若欲成佛者, 犹如释迦文;
受持三藏法, 句逗不错乱。
三藏虽难得⒱, 义理不可穷;
当诵四阿含[*], 便断天人径。
阿含[*]虽难诵, 经义不可尽;
戒律勿令失, 此是如来宝。
禁律亦难持, 阿含[*]亦复然;
牢持阿毘昙, 便降外道术。
宣畅阿毘昙, 其义亦难持;
当诵三阿含[*], 不失经句逗。
契经阿毘昙, 戒律流布世;
天人得奉行, 便生安隐处⒲。
设无契经法, 亦复无戒律;
如盲投于冥, 何时当见明?
以是嘱累汝, 并及四部众,
当持勿轻慢, 于释迦文佛⒳!”
尊者阿难说是语时,天地六反震动,诸尊神天在虚空中,手执天华而散尊者阿难上,及散四部之众。一切天、龙、鬼神、乾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摩休勒等,皆怀欢喜而悉叹曰:“善哉,善哉,尊者阿难!上中下言,悉无不善,于法当恭敬。诚如所说,诸天、世人无不从法而得成就。若有行恶,便堕地狱、饿鬼、畜生。”
尔时,尊者阿难于四部众中而师子吼,劝一切人,奉行此法。尔时,座上三万天、人得法眼净。尔时,四部之众、诸天、世人,闻尊者所说,欢喜奉行。
ⓐ “含”,圣本作“鋡”。[*]
ⓑ “增壹阿含”,巴利文作 Ekottara-Āgama。本经对应的南传经典是“增支部尼柯耶”,巴利文是 Aṅguttara-Nikāya。
ⓒ “经卷”,宋本作“序品”。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十三字,宋本作“前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元本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明本作“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圣本无此段文字。[*]
ⓔ 宋本无“序品第一”四字。
ⓕ “七”,圣本作“一”。
ⓖ “圣众”,大正藏原为“众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圣众”。
ⓗ “洹”,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明本改作“洹”。
ⓘ “贤善”,宋、元、明三本作“贤哲”。
ⓙ “揵椎”,宋本作“揵捶”,圣本作“揵推”。
ⓚ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在”,大正藏原为“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在”。
ⓜ “率”,大正藏原为“术”,今依据圣本改作“率”。
ⓝ “颜”,大正藏原为“频”,今依据前后文改作“颜”。
ⓞ “叉十希”,大正藏原为“收舍迟”,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叉十希”。
ⓟ “为”,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
ⓠ “先”,大正藏原为“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先”。
ⓡ “此”,大正藏原为“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 “于”,大正藏原为“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逮”,宋本作“还”。
ⓤ “观”,大正藏原为“睹”,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观”。
ⓥ “弃”,圣本作“并”。[*]
ⓦ “强”,圣本作“彊”。
ⓧ “动”,圣本作“狱”。
ⓨ “数业”,大正藏原为“业聚”,今依据圣本改作“数业”。
ⓩ “波罗捺”,宋、元、明三本作“波罗奈”。
Ⓐ “拘留”,大正藏原为“句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留”。
Ⓑ “祇桓”,宋、元、明三本作“祇洹”。
Ⓒ “想”,大正藏原为“相”,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想”。
Ⓓ “须拔”,元、明二本作“须跋”。
Ⓔ “第一”,宋、元、明三本作“弟子”。
Ⓕ “三眼”,宋、元、明三本作“二眠”。
Ⓖ “香华”,大正藏原为“华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香华”。
Ⓗ “于”,圣本作“乎”。
Ⓘ “义”,大正藏原为“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义”。
Ⓙ “诸”,宋、元、明三本作“诸兜率诸”。
Ⓚ “皆来会聚”,大正藏原为“众悉来集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皆来会聚”。
Ⓛ “提头赖吒”,宋本作“提地赖吒”。
Ⓜ “勒”,圣本作“博”。
Ⓝ 圣本无“天”字。
Ⓞ “厌鬼”,宋、元二本作“魇鬼”,明本作“魔鬼”。
Ⓟ “毘留跛叉”,宋、元、明三本作“毘留波叉”,圣本作“毘留勒叉”。
Ⓠ “天王”,宋本作“火龙王”。
Ⓡ “毘沙门天王”,宋、元、明三本作“毘沙罗门王”。
Ⓢ “励”,圣本作“厉”。
Ⓣ “伽留罗”,宋、元、明三本作“迦流罗”。
Ⓤ “摩休勒”,大正藏原为“摩睺勒”,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摩休勒”。
Ⓥ 宋、元、明三本无“于”字。
Ⓦ “之”,宋、元、明、圣四本作“足”。
Ⓧ “无”,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无”。
Ⓨ 大正藏无“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 “优多罗”,宋、元二本作“忧多罗”。
⒝ “毘舍婆”,宋、元、明三本作“毘舍罗”。
⒞ 大正藏无“牟尼”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在“尽”字之后有一“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无“世”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正”,圣本作“政”。
⒢ “常”,宋本作“当”。
⒣ 宋、元、明、圣四本无“至真”二字。
⒤ 圣本无“复于”二字。
⒥ 大正藏在“令”字之后有一“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年岁”,宋、元、明三本作“年数”。
⒨ “比”,圣本作“北”。[*]
⒩ “已”,圣本作“以”。[*]
⒪ “便说此偈”,宋、元、明三本作“说偈曰”。
⒫ “当”,圣本作“应”。
⒬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 大正藏无“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者”,圣本作“行者”。
⒯ “于今我首上…便说偈曰”二百九十九字高丽藏本无,大正藏参考宋、元、明三本置于卷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言”,大正藏原为“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 “得”,大正藏原为“持”,今依据宋本改作“得”。
⒲ “天人得奉行,便生安隐处”,宋、元、明三本作“便生安隐处,天人得奉行”。
⒳ “佛”,大正藏原为“尼”,今依据明本改作“佛”。
⒴ “迦留罗”,大正藏原为“加留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迦留罗”。
① 自归:自己归依。
② 能仁:指释迦牟尼佛,为“牟尼”的义译。
③ 第七仙: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过去七佛的第七位。
④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⑤ 黎庶:众生。
⑥ 圣众:证果的圣人、僧众。
⑦ 善逝:指佛陀。“善逝”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之一,意思是彻底地到达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此处以这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⑧ 摩竭: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提”、“摩竭陀”。
⑨ 四等:慈、悲、喜、护(舍)四无量心。又译为“四等心”。
⑩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⑪ 阿僧祇:数目字,10^(7.1^31),比喻极大的数目。又译为“无央数”、“无数”。在此为“阿僧祇劫”的简写,指极长的时间。
⑫ 三清净眼:肉眼、慧眼、天眼。
⑬ 知他心智:知道他人心里在想什么的神通。又译为“他心智”。
⑭ 护世四王:四天王居住于须弥山半山腰,各自守护其天下,因此名为护世。
⑮ 兜率: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译为“兜率天”、“兜率陀天”,义译为“知足”。
⑯ 叉手:双手在胸前合而为一,表示恭敬。又译为“合十”、“合掌”、“叉十”。
⑰ 佛:觉者;自觉觉他的人。又译为佛陀。
⑱ 睹:“睹”的异体字,看见。
⑲ 叉十:双手在胸前合而为一,表示恭敬。又译为“合十”、“合掌”、“叉手”。
⑳ 目不眴:目不转睛、眼睛一眨也不眨。“眴”为眼动,读音同“眩”。
㉑ 阿毘昙:为音译,义译为“论”,指为阐明法义的问答论议,后来也指佛弟子对经的论述,和经、律合称三藏。又译作“阿毘达磨”。
㉒ 璎珞:以玉编缀的饰品,通常挂在脖子上。
㉓ 度无极:又作波罗蜜多、度,意为到彼岸。
㉔ 檀度:布施度,为六度之一。
㉕ 坏:用土封塞空隙,读音同“陪”。
㉖ 书䟽:写书信、奏章。“䟽”为“疏”之异体字,读音为ㄕㄨˋ。
㉗ 数业:计算等维生的方法。
㉘ 释翅:古代中印度国名、城名,位于当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译为“迦毘罗越”、“迦毘罗卫”、“迦维罗卫”。
㉙ 拘萨: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拘萨罗”、“憍萨罗”。
㉚ 迦尸: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拘萨罗国东南,中印度北部。又译为“伽尸”。
㉛ 瞻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鸯伽国的首都,位于恒河南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鸯伽国又称为瞻波国,为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陀国的东北边,曾隶属于摩竭陀国。又译为“瞻婆”、“占波”。
㉜ 拘留: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恒河上游西岸,相当于现今的德里所在。又译为“拘留搜”、“居楼”。
㉝ 毘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耶离”、“鞞舍离”、“广严城”。
㉞ 龙:形状似蛇、能呼风唤雨的众生,有福报但由于瞋或痴而堕龙身。 ㉟ 阿须伦:即“阿修罗”,喜爱战斗的众生,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
㊱ 乾沓和:八部众之一,很会弹琴,是音乐神。不食酒肉,以香气为食,其身也有香气。又译为“乾闼婆”。
㊲ 拘尸:古代印度末罗国的城名,在中印度的东北方,佛陀在这城的娑罗园双树间圆寂。又作拘尸那竭、拘夷那竭、鸠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㊳ 无放逸:不怠惰。
㊴ 拘邻:比丘名,以“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闻名,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当中第一位证果的。又译为“憍陈如”。
㊵ 须拔:比丘名,是佛陀灭度前最后一位亲自教导而证得阿罗汉果的弟子。又译为“须跋陀罗”。
㊶ 方便:方法。
㊷ 二从二法三从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之法无不了:
㊸ 三垢:贪、瞋、痴,又译为“三毒”。
㊹ 缯彩:彩色丝织品。
㊺ 玄邃:奥妙深远。
㊻ 梵迦夷天:色界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的通称,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又译为“梵身天”。
㊼ 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第五天。此天天人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出五欲的境界而自娱乐,因此称为“化自在”。又译为“化乐天”。
㊽ 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能以较其低的天所变化出的欲境,自由拿来给自己娱乐,因此称为“他化自在”。
㊾ 艳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译为“炎摩天”、“焰摩天”、“夜摩天”。
㊿ 释提桓因: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忉利天,又译为三十三天)的天主。
⑴ 提头赖吒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欲界六天的第一天(四天王天)中,东方提头赖吒天的天王。此天率领乾闼婆、毘舍阇等二神众护持国土,安抚众生,因此又称为“持国天”。又译为“帙栗帝罗色吒罗天王”。
⑵ 毘留勒叉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南方毘琉璃天(毘楼勒迦天)的天王。此天率领领鸠槃荼、薜荔多等二神众助人善根增长,因此又称为“增长天王”。又译为“毘楼勒迦天王”。
⑶ 毘留跛叉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西方毘留跛叉天的天王。此天率领龙、富单那等二神众,常以净天眼观察护持阎浮提众生,因此又称为“广目天王”。又译为“毘楼匐叉天王”、“毘留博叉天王”。
⑷ 毘沙门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门天的天王。此天率领夜叉、罗刹等二神众守护道场、听闻佛法,因此又称为“多闻天王”。
⑸ 阅叉:即“夜叉”,义译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类或守护正法的鬼类,行动极为迅速。
⑹ 罗刹:食人血肉的恶鬼。
⑺ 族姓子:原义为婆罗门大族的子弟,引申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译为“善男子”。
⑻ 讽诵:出声读诵经文、偈颂。
⑼ 伽留罗:义译金翅鸟,以吃地龙(鳄鱼之类)维生。体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万里。又译为“迦楼罗”。
⑽ 摩休勒:义译大蟒神,蛇头人身。瞋心重、善谄媚。又译为“摩睺罗伽”。
⑾ 甄陀罗:义译歌神,是头上长角的人形天众,有美妙音声能作歌舞。又译为“紧那罗”。
⑿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类成就涅槃的方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又译为“三十七品”。
⒀ 毘婆尸:过去七佛中,第一位的佛名。“过去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觉者。
⒁ 式诘:过去七佛中,第二位的佛名。又译为“尸弃”。
⒂ 毘舍婆:过去七佛中,第三位的佛名。又译为“毘舍罗婆”、“毘湿波浮”。
⒃ 拘留孙:过去七佛中,第四位的佛名。又译为“拘楼孙”、“迦罗迦孙提”。
⒄ 拘那含牟尼:过去七佛中,第五位的佛名。又译为“拘那含”、“迦那迦牟尼”。
⒅ 迦叶:过去七佛中,第六位的佛名。
⒆ 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如来十号。“至真”又译为“应供”,指应该接受供养的完美的人,“等正觉”指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
⒇ 劫比:人名,也作“劫北”,为国王的理发师或侍者。
➊ 夫:发语词,无意义,读音为“福”。
➋ 三涂: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其中“涂”通“途”,即道路。
➌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王”。
➍ 安隐: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