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杂阿含经》“夜叉相应”的内容为卷四十九第1319~1324经和本卷第1325~1330经,是和夜叉众有关的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优婆夷ⓐ①子,受八支斋②,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③。 1)
尔时,优婆夷即说偈言:
“十四十五日, 及月分八日④,
神通瑞应月⑤, 八支善正受,
受持于斋戒, 不为鬼所持,
我昔数咨问, 世尊作是说。”
尔时,彼鬼即说偈言:
“十四十五日, 及月分八日,
神足瑞应月, 八支修正受。
斋肃清净住, 戒得ⓑ善守护,
不为鬼戏弄, 善哉从佛闻。
汝当说言放, 我当放汝子,
诸有慢缓业, 染污⑥行苦行。
梵行不清净, 终不得大果,
譬如拔葌ⓒ草⑦, 执缓则伤手。
沙门行恶触, 当堕地狱中,
譬如拔葌[*]草, 急捉ⓓ不伤手。
沙门善摄持, 则到般涅槃。”
时,彼鬼神即放优婆夷子。尔时,优婆夷说偈告子言:
“子汝今听我, 说彼鬼神说,
若有慢缓业, 秽污修苦行。
不清净梵行, 彼不得大果,
譬如拔葌草, 执缓则伤手。
沙门起恶触, 当堕地狱中,
如急执葌草, 则不伤其手。
沙门善执护, 逮得般涅槃。”
时,彼优婆夷子如是觉悟已,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⑧,心不得乐,还归自家,母遥见子,而说偈言:
“迈世而出家, 何为还聚落,
烧舍急出财⑨, 岂还投火中?”
其子比丘说偈答言:
“但念母命终, 存亡不相见,
故来还瞻视, 何见子不欢。”
时,母优婆夷复说偈ⓔ言:
“舍欲而出家, 还欲服食之,
是故我忧悲, 恐随魔自在。”
是时,优婆夷如是、如是发悟其子;如是,其子还空闲处,精勤思惟,断除一切烦恼结缚,得阿罗汉果证。
ⓐ “优婆夷”,巴利本作 Upāsika。
ⓑ “得”,大正藏原为“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得”。
ⓒ “葌”,大正藏原为“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葌”。[*]
ⓓ “捉”,明本作“提”。
ⓔ “复说偈”,大正藏原为“说偈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复说偈”。
① 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② 八支斋:效法阿罗汉无贪、瞋、痴,戒除“杀生、偷盗、淫欲、妄语、饮酒、涂香歌舞、坐卧高广大床、非时食”。又译为“八关斋”。
③ 为鬼神所持:被鬼神所控制,而身不由己、心不自在。例如被鬼神所干扰或附身。
④ 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佛陀时代,印度一般宗教都有于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举行布萨集会的习惯。佛陀也因应此一宗教活动而成立布萨制。
⑤ 神通瑞应月:农历一、五、九月三个长斋月,这三个月中四天王天以神足通视察人间善恶,所以称神变月。又译为“神足月”、“神变之月”、“神变月”。
⑥ 染污:烦恼之别称。又作杂染、染。
⑦ 葌草:“葌”,“菅”之异体字,音同“间”。芒草,叶片边缘粗糙可割伤人。
⑧ 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基于正信从家出离,出家修行。
⑨ 烧舍急出财:如同火烧房屋而抢搬屋内的财物一样急。
本经中说斋日为“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为何其他经中说六斋日呢?
因为古印度历法中一个月分白半(上半月)、黑半(下半月),白半黑半各自的第八、十四、十五日为斋日,因此一个月中总共有六齐日。
如是我闻:
时,阿腊鬼集会诸鬼神。时,有竭昙鬼见世尊在阿腊鬼住处夜宿。见已,至阿腊鬼所,语阿腊鬼言:“聚落主!汝获大利,如来宿汝住处。”
阿腊鬼言:“生人今日在我舍住耶?今当令知,为是如来?为非如来?”
时,阿腊鬼诸鬼神聚会毕,还归自家,语世尊曰:“出去!沙门!”
尔时,世尊以他家故,即出其舍。
阿腊鬼复言:“沙门!来入!”佛即还入。以灭慢故,如是再三。
时,阿腊鬼第四复语世尊言:“沙门!出去!”
尔时,世尊语阿腊鬼言:“聚落主!已三见请,今不复出。”
阿腊鬼言:“今问沙门,沙门答我,能令我喜者善;不能令我喜者,我当坏其心,裂其胸,亦令热血从其面出,执持两手掷著恒水彼岸!”
世尊告言:“聚落主!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有能坏我心,裂我胸,令我热血从面而出,执持两手掷著恒水彼岸者。然,聚落主!汝今但问,当为汝说。令汝心喜。”
时,阿腊鬼说偈问佛:
“说何等名为, 胜士夫③事物?
行于何等法, 得安乐果报?
何等为美味? 云何寿中胜?”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净信④为最胜, 士夫之事物,
行法得乐果, 解脱味中上,
智慧除老死, 是为寿中胜。”
时,阿腊鬼复说偈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持戒名称流。” 如上所说偈。
时,阿腊鬼复说偈言:
“几法起世间? 几法相顺可?
世几法取受? 世几法损减?”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世六法⑦等起, 六法相顺可,
世六法取受, 世六法损减。”
阿腊鬼复说偈问佛:
“谁能度诸流, 昼夜勤方便?
无攀无住处, 孰能不沉没?”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 智慧善正受,
正念内思惟, 能度难度流。
不乐于五欲, 亦超度色爱,
无攀无住处, 是能不没溺。”
时,阿腊鬼复说偈问佛:
“以何法度流? 以何度大海?
以何舍离苦? 以何得清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以信度河流, 不放逸度海,
精进能断ⓑ苦, 以慧得清净。
汝当更问余, 沙门梵志法,
其法无有过, 真谛⑧施调伏。”
时,阿腊鬼复说偈问佛:
“何烦更问余, 沙门梵志法,
即曰最胜士, 以显大法炬。
于彼竭昙摩, 常当报其恩,
告我等正觉, 无上道ⓒ御师。
我即日当行, 从村而至村,
亲侍等正觉, 听受所说法。”
佛说此经已,阿腊鬼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阿腊鬼”,巴利本作 Āḷavaka yakkha。
ⓑ “断”,大正藏原为“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断”。
ⓒ “道”,大正藏原为“导”,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道”。
① 摩竭提: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陀”。
② 阿腊鬼:夜叉名。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译为“旷野夜叉”,相当的南传经文译为“阿罗婆迦夜叉”。
③ 士夫:人。音译为“补特伽罗”。
④ 净信:坚固的信心。
⑤ 名称:名望与称誉。
⑥ 如上所说偈:如前面的偈子所说。可参考卷四十八第1282经:“持戒得名称,布施得大财,真实德流闻,恩惠得善友”(CBETA, T02, no. 99, p. 353, a14-15)
⑦ 六法:六根(对六境)生起了(我们的)世间。
⑧ 真谛:真理;真实。
卷十三第304经“六六法”:六个项目为一组,共六组,即“六根”的每一根,依“根、境、识、触、受、爱”六事解说,又作“六分别六入处”。
“世六法等起”一偈,可参考 yifertw.blogspot.tw/2008/04/1326-3.html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叔迦罗ⓐ比丘尼住王园比丘尼众中,为王舍城诸人恭敬供养,如阿罗汉。
又于一时,王舍城人于一吉星日①欢集大会,即于是日阙不供养。有一鬼神,敬重彼比丘尼故,至王舍城里巷之中,家家说偈:
“王舍城人民, 醉酒眠ⓑ睡卧,
不勤供养彼, 叔迦比丘尼。
善修诸根故, 名曰叔迦罗,
善说离垢法, 涅槃清凉②处。
随顺听所说, 终日乐无厌,
乘听法智慧, 得度生死流。
犹如海商人, 依附力马王③。”
时,一优婆塞以衣布施叔迦罗比丘尼,复有优婆塞以食供养。
时,彼鬼神即说偈言:
“智慧优婆塞ⓒ, 获福利丰多,
施叔迦罗衣, 离诸烦恼故。
智慧优婆塞, 获福利丰多,
施叔迦罗食, 离诸积聚故④。”
时,彼鬼神说斯偈已,即没不现。
ⓐ “叔迦罗”,巴利本作 Sukkā。
ⓑ “眠”,明本作“惛”。
ⓒ “优婆塞”,巴利本作 Upāsaka。
① 吉星日:良辰吉日,通常是依星宿位置而选择。
② 清凉:无恼热,即涅槃之意。
③ 犹如海商人,依附力马王:犹如迷航于海上,被罗刹女所迷惑而即将被吃掉的商人,依靠着马王的乘载而得以出脱。参见《中阿含经》卷三十四〈大品1〉第136经商人求财经、《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一〈马王品45〉第1经。
④ 离诸积聚故:因为能够离于五阴等积聚而解脱。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因为比丘尼)断除于爱结”,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施主的果报为)脱离一切系缚”。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毘罗比丘尼住王舍城王园比丘尼众中,为王舍城诸人民,于吉星日集聚大会,当斯之日,毘罗比丘尼无人供养。
时,有鬼神敬重毘罗比丘尼,即入王舍城,处处里巷四衢①道头而说偈言:
“王舍城人民, 醉酒惛睡眠ⓐ,
毘罗比丘尼, 无人供养者。
毘罗比丘尼, 勇猛修诸根,
善说离垢尘ⓑ, 涅槃清凉法。
皆随顺所说, 终日爱ⓒ无厌,
乘听法智慧, 得度生死流。”
时,有一优婆塞持衣布施毘罗比丘尼,复有一优婆塞以食供养。
时,彼鬼神而说偈言:
“智慧优婆塞, 今获多福利,
以ⓓ衣施断缚, 毘罗比丘尼。
智慧优婆塞, 今获多福利,
食施毘罗尼, 离诸和合故②。”
时,彼鬼神说偈已,即没不现。
ⓐ “眠”,大正藏原为“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眠”。
ⓑ “垢尘”,圣本作“尘垢”。
ⓒ “爱”,大正藏原为“乐”,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爱”。
ⓓ “以”,圣本作“已”。
① 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② 离诸和合故:对照上一经(第一三二七经),应该是与“离诸积聚故”意思相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娑多耆利ⓐ天神、酰魔波低ⓑ天神共作约誓:“若其宫中有宝物出者,必当相语;不相语者,得违约罪。”
时,酰魔波低天神宫中有未曾有宝,波昙摩①华出,华有千叶,大如车轮,金色宝茎。
时,酰魔波低天神遣使告语娑多耆利:“聚落主!今我宫中忽生未曾有宝,波昙摩ⓒ花,华有千叶,大如车轮,金色宝茎,可来观看!”
娑多耆利天神遣使诣酰魔波低舍,告言:“聚落主!用是波昙摩百千为?今我宫中有未曾有宝,大波昙摩出,所谓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②,汝便可来奉事供养!”
时,酰魔波低天神即与五百眷属往诣娑多耆利天神所,说偈问言:
“十五日良时③, 天夜遇欢会,
当说受何斋, 从何ⓓ罗汉受。”
时,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今日佛世尊, 在摩竭胜国,
住于王舍城, 迦兰陀竹园,
演说微妙法, 灭除众生苦,
苦苦及苦集, 苦灭尽作证,
[[八圣]]④出苦道, [[安隐]]⑤趣涅槃,\\
当往设供养, 我罗汉世尊。”
酰魔波低说偈问言:
“彼妙ⓔ心愿乐, 慈济众生不,
彼于受不受, 心想平等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彼妙愿慈心, 度一切众生,
于诸受不受, 心想常平等。”
时,酰魔波低说偈问言:
“为具足明达⑥, 已行成就不,
诸漏永灭尽, 不受后有耶?”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明达善具足, 正行已成就,
诸漏永已尽, 不复受后有。”
酰魔ⓕ波低说偈问言:
“牟尼意行满, 及身口业耶?
明行悉具足, 以法赞叹耶?”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具足牟尼心, 及业身口满,
明行悉具足, 以法而赞叹。”
酰魔[*]波低说偈问言:
“远离于害生, 不与不取不,
为远于放荡, 不离禅思不?”
娑多耆利复说偈言:
“常不害众生, 不与不妄取,
远离于放荡, 日夜常思禅。”
酰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为不乐五欲, 心不浊乱不,
有清净法眼, 灭尽愚痴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心常不乐欲, 亦无浊乱心,
佛法眼清净, 愚痴尽无余。”
酰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至诚不妄语, 麁涩ⓖ言无有,
得无别离说, 无不诚说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至诚不妄语, 亦无麁涩[*]言,
不离他亲厚ⓗ, 常说如法言。”
酰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为持清净戒, 正念寂灭不,
具足等解脱, 如来大智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净戒悉具足, 正念常寂静,
等解脱成就, 得如来大智。”
酰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明达悉具足, 正行已清净,
所有诸漏尽, 不复受后有。”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明达悉具足, 正行已清净,
一切诸漏尽, 无复后生有。”
酰魔波低复说偈言:
“牟尼善心具, 及身口业迹,
明行悉成就, 故赞叹其法。”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牟尼善心具, 及身口业迹,
明行悉成就, 赞叹于其法ⓘ。”
酰魔波低复说偈言:
“伊尼延鹿𨄔ⓙ⑦, 仙人之胜相,
少食舍身贪, 牟尼处林禅,
汝今当共行, 敬礼彼瞿昙。”
时,有百千鬼神眷属围绕,娑多耆利、酰魔波低速至佛所ⓚ礼拜供养,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敬礼,而说偈言:
“伊尼延鹿𨄔ⓛ, 仙人之胜相,
少食无贪嗜, 牟尼乐林禅。
我等今故来, 请问于瞿昙,
师子独游步, 大ⓜ龙无恐畏。
今故来请问, 牟尼愿决疑,
云何得出苦? 云何苦解脱?
唯愿说解脱, 苦于何所灭?”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世五欲功德, 及说第六意,
于彼欲无贪, 解脱一切苦。
如是从苦出, 如是解脱苦,
今答汝所问, 苦从此而灭。”
娑多耆利、酰魔波低复说偈问佛:
“泉从何转还, 恶道何不转,
世间诸苦乐, 于何而灭尽?”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眼耳鼻舌身, 及以意入处,
于彼名及色, 永灭尽无余。
于彼泉转还, 于彼道不转,
于后ⓝ苦及乐, 得无余灭尽。”
娑多耆利、酰魔波低复说偈问佛:
“世间几法起? 几法世和合?
几法取受世? 几法令世灭?”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六法起世间, 六法世和合,
六法取受世ⓞ, 六法世损减ⓟ。”
娑多耆利、酰魔波低复说偈问佛ⓠ:
“云何度诸流, 日夜勤方便,
无攀无住处, 而不溺深渊?”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 智慧善正受,
如思惟系念, 是能度深渊。
不乐诸欲想, 亦超色诸结,
无攀无住处, 不溺于深渊。”
娑多耆利、酰魔波低复说偈问佛:
“何法度诸流? 以何度大海?
云何舍离苦? 云何得清净?”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正住ⓡ度河ⓢ流, 不放逸度海,
精进能断苦, 智慧得清净。”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汝可更问余, 沙门梵志法,
真实施调伏, 除此更无法。”
酰魔波低复说偈言:
“更余何所问, 沙门梵志法,
大精进今日, 已具善开导。
我今当报彼, 娑多耆利恩,
能以导御师, 告语于我等。
我当诣村村, 家家而随佛,
承事礼供养, 从佛闻正法。
此百千鬼神, 悉合掌恭敬,
一切归依佛, 牟尼之大师。
得无上之名, 必见真实义,
成就大智慧, 于欲不染著。
慧者当观察, 救护世间者,
得贤圣道迹, 是则大仙人。”
佛说是经已,娑多耆利、酰魔波低及诸眷属ⓣ五百鬼神闻佛所说,皆大欢喜,随喜礼佛而去。
ⓐ “娑多耆利”,巴利本作 Sātāgira。
ⓑ “酰魔波低”,巴利本作 Hemavata。
ⓒ “摩”,大正藏原为“魔”,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摩”。
ⓓ “何”,大正藏原为“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何”。
ⓔ “妙”,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妙”。
ⓕ “魔”,大正藏原为“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魔”。[*]
ⓖ “涩”,圣本作“惚”。[*]
ⓗ “厚”,圣本作“友”。
ⓘ 宋、元、明三本无“娑多耆利说偈答言:“牟尼善心具,及身口业迹,明行悉成就,赞叹于其法。””二十八字。
ⓙ “𨄔”,大正藏原为“[跳-兆+尃]”,今依据经文改作“𨄔”。
ⓚ “所”,大正藏原为“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所”。
ⓛ “𨄔”,大正藏原为“[跳-兆+尃]”,今依据经文改作“𨄔”。
ⓜ “大”,宋、明二本作“天”。
ⓝ “后”,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后”。
ⓞ “受世”,宋本作“世后”。
ⓟ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减”。
ⓠ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住”,大正藏原为“信”,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住”。
ⓢ “河”,圣本作“诸”。
ⓣ “属”,大正藏原为“族”,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属”。
① 波昙摩:paduma的音译,义译为“莲、莲花、红莲花、赤莲”。
② 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些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 简称“如来十号”,是对佛陀的尊称。
③ 十五日良时:古印度宗教习俗,十五日为斋戒布萨日。
④ 八圣:即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圣者的道路。又译为“八正道”。
⑤ 安隐:安稳。
⑥ 明达:三明及三达。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则叫做三达。明是明了的意思,达是通达的意思。
⑦ 伊尼延鹿𨄔:为佛三十二相之一。伊尼延,为鹿王之名,一般作,股肉之意,此作大腿解。此句喻佛陀大腿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腿,纤好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是ⓐ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住耆阇崛山中。
时,尊者舍利弗新剃须发。时,有伽吒及优波伽吒鬼。优波伽吒鬼见尊者舍利弗新剃须发,语伽吒鬼言:“我今当往打彼沙门头。”
伽吒鬼言:“汝优波伽吒,莫作是语!此沙门大德大力,汝莫长夜得大不饶益苦!”如是再三说。
时,优波伽吒鬼再三不随ⓑ伽吒鬼语,即以手打尊者舍利弗头。打已,寻自唤言ⓒ:“烧我!伽吒!煮我!伽吒!”再三唤已,陷入地中,堕阿毘地狱①。
尊者舍利弗心坚住不动、离染着心、不以瞋报,因此不苦痛尊者大目揵连闻尊者舍利弗为鬼所打声已,即往诣尊者舍利弗所,问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苦痛可忍不?”
尊者舍利弗答言:“尊者大目揵连!虽复苦痛,意能堪忍,不至大苦。”
尊者大目揵连语尊者舍利弗言:“奇哉!尊者舍利弗!真为大德大力,此鬼若以手打耆阇崛山者,能令碎如糠糩ⓓ②,况复打人而不苦痛?”
尔时,尊者舍利弗语尊者大目揵连:“我实不大苦痛。”
时,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共相慰劳。
时,世尊以天耳闻其语声,闻已即说偈言:
“其心如刚石, 坚住不倾动ⓔ,
染着心已离, 瞋者不反报,
若如此修心, 何有苦痛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是”,大正藏原为“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 “随”,大正藏原为“用”,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随”。
ⓒ “唤言”,圣本作“言唤”。
ⓓ “糩”,大正藏原为“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糩”。
ⓔ “动”,宋本作“转”。
ⓕ “处”,大正藏原为“忧”,今依据圣本改作“处”。
① 阿毘地狱:音译“阿鼻地狱、阿鼻旨地狱、阿毗地狱、阿毘地狱”,即“无间地狱”,八热地狱之第八,此地狱的众生,受苦无间断,直到业报尽而往生他处为止。
② 糠糩:指粗糠般散掉。“糠”、“糩”都指谷物的外壳。
本经记载优波伽吒鬼没事攻击舍利弗,卷四十九第1324经也有记载针毛鬼试图找佛陀的麻烦,但被佛陀所避开。有的鬼神遇人会不分青红皂白而找麻烦,因此要敬鬼神而远之。
《杂阿含经》“林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331~1362经,记录林中曾发生的一些事,例如林中的天神勉励比丘精进修行的事件。
c.f. 天人对佛弟子的帮忙 (连结已失效 ywliu)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于拘萨罗①国人间游行,住一林中夏安居。彼林中有天神住,知十五日诸比丘受岁②,极生忧戚。
有余天神语彼天神言:“汝何卒生愁忧苦恼?汝当欢喜诸比丘持戒清净,今日受岁。”
林中天神答言:“我知比丘今日受岁,不同无羞外道受岁,然精进比丘受岁,持衣钵,明日至余处去,此林当空。”
比丘去后,林中天神而说偈言:
“今我心不乐, 但见空林树,
清净心说法, 多闻诸比丘,
瞿昙之弟子, 今悉何处去?”
时,有异天子而说偈言:
“有至摩伽陀, 有至拘萨罗,
亦至金刚地ⓐ③, 处处修远离,
犹如野禽兽, 随所乐而游。”
ⓐ “金刚地”,巴利本作 Vajja-bhūmi。
①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② 受岁:僧团雨季安居的最后一天检讨会议(自恣)之后,比丘、比丘尼的僧腊(出家年资)即增加一岁,谓之“受岁”,或作“受新岁”。
③ 金刚地:跋耆族的金刚国有个城名“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跋耆”。《中阿含经》卷九〈未曾有法品4〉第36经地动经:“一时,佛游金刚国,城名曰地。”(CBETA, T01, no. 26, p. 477, b24)
增一阿含、第二十四卷第五经: 受岁三业净 身口意所作 两两比丘对 自陈所作短 还自称名字 今日众受岁 我亦净意受 唯愿原其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国人间,止住一林中,入昼ⓐ正受,身体疲极,夜则睡眠。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于空林中入昼[*]正受,夜著睡眠,我今当往觉悟之。”
尔时,天神往至比丘前,而说偈言:
“比丘汝起起, 何以著睡眠?
睡眠有何利? 病时何不眠?
利刺刺身时, 云何得睡眠?
汝本舍非家, 出家之所欲。
当如本所欲, 日夜求增进,
莫得堕ⓑ睡眠, 令心不自在。
无常不恒欲ⓒ, 迷醉于愚夫,
余人悉被缚, 汝今已解脱。
正信而出家, 何以著睡眠?
已调伏贪欲, 其心得解脱。
具足胜妙智, 出家何故眠,
勤精进正受, 常修坚固力。
专求般涅槃, 云何而睡眠?
ⓓ起明断无明, 灭尽诸有漏。
调彼后边身, 云何著睡眠?”
时,彼天神说是偈时,彼比丘闻其所说,专精思惟,得阿罗汉。
ⓐ “昼”,圣本作“尽”。[*]
ⓑ “堕”,圣本作“随”。
ⓒ “无常,不恒,欲”巴利本作 Aniccā, addhuvā, kāmā。
ⓓ 大正藏在此处校勘作“圣本于‘起明断无明,灭尽诸有漏。调彼后边身,云何著睡眠’作长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住林中,入昼[*]正受,心起不善觉①,依于恶贪②。
时,彼林中住止天神作是念ⓐ:“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昼[*]正受,心生不善觉,依于恶贪,我今当往开悟之。”
时,彼天神即说偈言:
“其心欲远离, 止ⓑ于空闲林,
放心随外缘, 乱想而流驰。
调伏乐世心, 常乐心解脱,
当舍不乐心, 执受安乐住。
思非于正念, 莫着我我所,
如以尘头染, 是着极难遣。
莫令染ⓒ乐着, 欲心所浊乱,
如释君驰象ⓓ③, 奋迅去尘秽。
比丘于自身, 正念除尘垢,
尘者谓贪欲, 非世间尘土,
黠慧明智者, 当悟彼诸尘,
于如来法律, 持心莫放逸。
尘垢谓瞋恚, 非世间尘土,
黠慧明智者, 当悟彼诸尘,
于如来法律, 持心莫放逸。
尘垢谓愚痴, 非世间尘土,
明智黠慧者, 当舍彼诸尘,
于如来法律, 持心莫放逸。”
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彼比丘闻其所说,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 “念”,宋、元、明三本作“念此”。
ⓑ “止”,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止”。
ⓒ “染”,圣本作“深”。
ⓓ “象”,宋本作“马”。
ⓔ 大正藏在“恼”字之下有一“心”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① 不善觉:不好的念头。这里“觉”是“寻”的旧译,是投向的注意力。 ② 恶贪:严重的贪欲。
③ 如释君驰象:解读为“如一头(为抖落身上尘土)被松绑而飞奔的象”,《别译杂阿含经》与相当的南传经文都作“振翅的鸟”。
1087 经波旬也问过佛陀为什么要睡眠,两经对读也很有意思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9.html#一〇八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入[*]昼正受,起不正思惟。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昼正受,而起不正思惟,我今当往ⓐ方便善觉悟之。”
时,彼天神而说偈言:
“何不正思惟, 觉ⓑ观所寝ⓒ食①?
当舍不正念, 专修于正受。
尊ⓓ崇佛法僧, 及自持净戒,
常生随喜心, 喜乐转胜进②。
以心欢喜故, 速究竟苦边。”
时,彼天神说偈劝发已,彼比丘专精思惟,尽诸烦恼,得阿罗汉。
ⓐ “往”,宋、元二本作“生”。
ⓑ “觉”,圣本作“学”。
ⓒ “寝”,宋本作“使”。
ⓓ “尊”,大正藏原为“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尊”。
① 觉观所寝食:于寝食之间的日常生活处寻伺???
② 胜进:向上进步、向其他殊胜之修行境地前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于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入昼[*]正受。时,彼比丘日中时,不乐心生,而说偈言:
“于此日中时, 众鸟悉静默,
空野忽有声, 令我心恐怖。”
时,彼林中住止天神而说偈言:
“于今日中时, 众鸟悉寂静,
空野忽有声, 应汝不乐心,
汝当舍不乐, 专乐修正受。”
时,彼天子说偈觉悟彼比丘已,时,彼比丘专精思惟,舍除烦恼,得阿罗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有天神名阇邻尼ⓐ,是尊者阿那律陀本ⓑ善知识①,往诣尊者阿那律陀所。到阿那律所,而ⓒ说偈言:
“汝今可发愿, 愿还生本处,
三十三天上, 五欲乐悉备。
百种诸音乐, 常以自欢嬉ⓓ,
每至睡眠时, 音乐以觉悟。
诸天玉女众, 昼夜侍左右。”
尊者阿那律陀ⓔ说偈答言:
“诸天玉女众, 此皆大苦聚,
以彼颠倒想, 系着有身见。
诸求生彼者, 斯亦是大苦,
阇邻尼当知, 我不愿生彼。
生死已永尽, 不受后有故。”
尊者阿那律说是语时,阇邻尼天子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 “阇邻尼”,巴利本作 Jālinī。
ⓑ “陀本”,圣本作“宿命”。
ⓒ 大正藏无“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嬉”,大正藏原为“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嬉”。
ⓔ 宋、元、明、圣四本无“陀”字。
① 是尊者阿那律陀本善知识:是阿那律陀尊者过去的好朋友。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及南传经文则都记载此位天神是阿那律陀尊者投生人间前在天界的妻子。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比丘在拘萨罗人间,林中止住,勤诵经、勤讲说,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已,不复精勤诵说。
时,有天神,止彼林中者,而说偈言:
“比丘汝先时, 昼夜勤诵习,
常为诸比丘, 共论决定义。
汝今于法句ⓑ①, 寂然无所说,
不与诸比丘, 共论决定义。”
时,彼比丘说偈答言:
“本未应离欲, 心常乐法句,
既ⓒ离欲相应, 诵说事已毕。
先知道已备, 用闻见道为ⓓ,
世间诸闻见, 无如ⓔ悉放舍②。”
时,彼天神闻比丘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 “勤”,圣本作“进”。
ⓑ “法句”,巴利本作 Dhammapāda。
ⓒ “既”,宋本作“即”。
ⓓ “用闻见道为”,巴利本作 Yaṃ kiñci diṭṭhaṃ va sutaṃ va mutaṃ。
ⓔ “如”,大正藏原为“知”,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如”。
① 法句:佛法的偈句。
② 先知道已备,用闻见道为,世间诸闻见,无如悉放舍:需要知晓的道都已经具备,还需要见道、闻道做什么?世间的各种闻见,不如全部把它放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止一林中。时,彼比丘有眼患,受师教,应嗅钵昙摩ⓐ花。时,彼比丘受师教已,往至钵昙摩池侧,于池岸边,迎ⓑ风而坐,随风嗅香。
时,有天神,主此池者,语比丘言:“何以盗华?汝今便是盗香贼也!”
尔时,比丘说偈答言:
“不坏亦不夺, 远住随嗅香,
汝今何故言, 我是盗香贼?”
尔时,天神复说偈言:
“不求而不ⓒ舍①, 世间名为贼,
汝今人不与, 而自一向取,
是则名世间, 真实盗香贼。”
时,有一士夫取彼藕根,重负而去。
尔时,比丘为彼天神而说偈言:
“如今彼士夫, 断截分陀利②,
拔根重负去, 便是奸狡人,
汝何故不遮, 而言我盗香。”
时,彼天神说偈答言:
“狂乱奸狡人, 犹如乳母衣③,
何足加其言, 且ⓓ堪与汝语。
袈裟污不现, 黑衣墨不污,
奸狡凶恶人, 世间不与语。
蝇脚污素帛, 明者小过现,
如墨点珂贝, 虽小悉皆现。
常从彼求净, 无结离烦恼,
如毛发之恶, 人见如泰山。”
时,彼比丘复说偈言:
“善哉善哉说, 以义安慰我,
ⓔ汝可常为我, 数数说斯偈。”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我非汝买奴, 亦非人与汝,
何为常随汝, 数数相告语,
汝今自当ⓕ知, 彼彼饶益事。”
时,彼天子说是偈已,彼比丘闻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 “钵昙摩”,巴利本作 Paduma。
ⓑ “迎”,圣本作“逆”。
ⓒ “不”,宋本作“自”。
ⓓ “且”,大正藏原为“宜”,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且”。
ⓔ 大正藏在此处校勘作“圣本在‘汝可常为我,数数说斯偈’作长行”。
ⓕ “自当”,圣本作“当自”。
① 不求而不舍:未向主人求取、主人也未施舍予你。
② 分陀利:白莲花。
③ 乳母衣:奶妈喂奶时穿的衣服;深色耐脏。
天神对比丘的标准较高,见到比丘嗅花香,或许是觉得比丘于根触境染著,而斥之为盗香贼。至于拔走整株莲藕的凡夫,天神反而不理他。
后来比丘虚心受教,要天神时时提醒他,天神则呛说:“我又不是你的奴隶,干嘛要时时提醒你!你自己应该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益的事吧!”许多世人祈求神佛保祐,不应验时又抱怨为什么神佛不保祐我?其实如同本经中天神所说,天神不欠人们什么,人们也不应有不合理的期待。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十力迦叶①住王舍城仙人窟中。时,有猎师名曰尺只,去十力迦叶不远,张网捕鹿。尔时,十力迦叶为彼猎师哀愍②说法。时,彼猎师不解所说。时,十力迦叶即以神力,指端火然,彼犹不悟。
尔时,仙人窟中住止天神而说偈言:
“深山中猎师, 少智盲无目,
何为非时说③, 薄德无辩慧,
所闻亦不解, 明中亦无见,
于诸善胜法, 愚痴莫能了,
正使烧十指, 彼终不见谛。”
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尊者十力迦叶即默然住。
① 十力迦叶:比丘名,可能为五比丘之一的“婆破”尊者的另译。
② 哀愍:悲悯。
③ 非时说:时机不适当的说法。
世尊是应机说法而因材施教的,所以并没有和谁诤论的必要,也不会强拉着人来听法。《杂阿含经》卷2第37经提到,佛陀随缘应和世间智者合乎佛法的部分,而不应和其不合乎佛法的部分。然而若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就没办法了。
如《长阿含经》卷八第9经众集经提到的“五喜解脱”的第(3)。这五者,每一种都能让人得禅定,进而解脱。
(1) 闻法欢喜。
(2) 受持讽诵,亦复欢喜。
(3) 为他人说,亦复欢喜。
(4) 思惟分别,亦复欢喜。
(5) 于法得定,亦复欢喜。
《杂阿含经》卷8第200经也提到,世尊见罗睺罗还没有心解脱、慧解脱,就叫尊者先去为别人解说“五阴”;解说过后,还没解脱,就再为人解说“六入”;再没解脱,就再为人说“缘起”。而后尊者继续独一静处,专精思惟,终于圆满证得阿罗汉。
本经中,十力迦叶尊者对那位正在造恶业,后必受恶报的猎人生起同情心,想为他说法,可惜当时猎人完全听不进去,显然并不是说法的最佳时机。
菩萨四摄法:《杂阿含经》卷26第668经提到,最好的菩萨四摄法包括了:(1)法施,(2)爱语,(3)行利,(4)同利。其中的(2)爱语就是当“善男子乐闻”时,能“应时说法”,而不是不观察时机,硬要对牛弹琴。
四法句:另外,《杂阿含经》卷45第1218经也提到,为人说法的原则,应该依照“四法句”:(1)善说,(2)爱说,(3)谛说,(4)法说。
对照到同经中婆耆舍尊者的偈,“四法句”的涵义可能接近于:
(1)善说:所说的法,不会令自己恼迫,也不会让对方不安。
(2)爱说:所说的法,能劝使对方欢喜而离恶。
(3)谛说:所说的法,是实实在在,自己知道才说的。(??)
(4)法说:所说的法,是依照正法律,而能顺趣于涅槃的。
示、教、照、喜:示、教、照、喜,是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又称为“示、教、利、喜”: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尊者金刚子ⓐ,住巴连弗邑①一处林中。时,巴连弗邑人民夏四月过,作憍牟尼②大会。
时,尊者金刚子闻世间大会,生不乐心,而说偈言:
“独一处空林, 犹如弃枯木,
夏时四月满, 世间乐庄严,
普观诸世间, 甚ⓑ苦无过我。”
尔时,林中住止天神即说偈言:
“独一处空林, 犹如弃枯木,
为三十三天③, 心常所愿乐,
犹如地狱中, 仰思生人道。”
时,金刚子为彼天神所劝发已,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 “金刚子”,巴利本作 Vajjiputta。
ⓑ “甚”,大正藏原为“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甚”。
① 巴连弗邑:古代印度都市名,佛灭后的阿育王将摩竭提国的首都从王舍城迁都至此,位于恒河左岸,即当今印度的巴特那巿所在。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摩竭提国又称为巴连弗国。另译为“波吒利弗多罗”、“波罗利弗妒路”、“华氏城”。
② 憍牟尼:为音译,义译为“月光”,古印度的节庆日,在一年中月亮最圆的那一夜(印度历八月三十日,相当于农历九月十五日),人们会彻夜庆祝,类似中秋节。另译为“满迦低月”。
③ 三十三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于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又称为“忉利天”。
四部阿含中,“金刚子尊者”似乎只有一位,所以这位有可能就是《中阿含经》卷八〈未曾有法品4〉第33经侍者经当中那位金刚子尊者。
金刚子尊者在佛涅槃后,入和阿难尊者类似的定而观察其心,知道阿难尊者还未解脱,就劝勉阿难尊者:“山林静思惟,涅槃令入心,瞿昙禅无乱,不久息迹证。”阿难尊者依此修行,果然不久就证得阿罗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唯好乐持戒,不能增长上进功德。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于林中,唯乐持戒,不能增修上进功德,今我当作方便而发悟之。”即说偈言:
“非一向持戒, 及修习多闻,
独静禅三昧①, 闲居修远离。
比丘偏猗ⓐ息②, 终不得漏尽,
平等正觉乐, 远非凡夫辈。”
时,彼比丘为ⓑ天神劝进已,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 “猗”,大正藏原为“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猗”。
ⓑ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① 禅三昧:即禅那与三昧之并称。禅那,思惟修习;三昧,定。
② 猗息:轻松安稳,又译为“轻安”。“猗”是轻松美好的意思,读音同“依”;“息”是休息、停止的意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尊者那迦达多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有在家、出家常相亲近。
时,彼林中住止ⓐ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于林中,与诸在家ⓑ、出家周旋亲数①,我今当往方便发悟。”而说偈言ⓒ:
“比丘旦早出, 迫暮而还林,
道俗相习近, 苦乐必同安。
恐起家放逸②, 而随魔自在。”
时,那迦达多比丘为彼天神如是、如是开觉已。如是、如是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 “住止”,大正藏原为“止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住止”。
ⓑ “家”,明本作“人”。
ⓒ 明本无“偈言”二字。
① 亲数:亲近。
② 恐起家放逸:恐生起世俗居家放逸的念头。
僧、俗之间常常亲近交游,对照到《杂阿含经》卷43第1174经,这就是“人取”,也是《杂阿含经》卷20第551经的“习近相赞叹”。这是阻碍涅槃的因素之一,所以世尊并不赞成,而要比丘们小心远离,而“独一静处,专精思惟”。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言语嬉戏,终日散乱,心不得定,纵诸根门,驰骋六境。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见是比丘身ⓐ不摄威仪,心不欣悦,而说偈言:
“此先有瞿昙, 正命弟子众,
无常心乞食, 无常受床卧,
观世无常故, 得究竟苦边,
今有难养众①, 沙门所居止,
处处求饮食, 遍游于他家,
望ⓑ财而出家, 无真沙门欲,
垂著僧伽梨②, 如老牛曳尾。”
尔时,比丘语天神言:“汝欲厌我耶?”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不指其名姓, 不非称其人,
而总向彼众, 说其不善者,
疏漏相现者, 方便说其过,
勤修精进者, 归依恭敬礼。”
彼诸比丘为天神劝发已,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 大正藏无“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望”,宋、圣二本作“亡”。
① 难养众:
②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所必须穿着。
* 什么是沙门的欲望呢?
沙门的欲望就是“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
《杂阿含经》卷18第497经 沙门利.沙门欲。欲断不善法。欲修善法。于此不善法当断。善法当修。精勤方便。 善自防护。系念思惟。不放逸行。应当学。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彼比丘与长者妇女嬉戏,起恶名声。
时,彼比丘作是念:“我今不类,共他妇女起恶名声,我今欲于此林中自杀。”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思念:“不善不类,此比丘不坏、无过,而于林中欲自杀身,我今当往ⓑ方便开悟。”
异比丘忏悔,天神说偈劝勉时,彼天神化作长者女身,语比丘言:“于诸巷路四衢道中,世间诸人为我及汝起恶名声,言我与汝共相习近①,作不正事。已有恶名,今可还俗,共相娱乐。”
比丘答言:“以彼里巷四衢道中,为我与汝起恶名声,共相习近,为不正事。我今且自杀身!”
时,彼天神还复天身,而说偈言:
“虽闻多恶名, 苦行者忍之,
不应苦自害ⓒ, 亦不应起恼。
闻声恐怖者, 是则林中兽,
是轻躁众生, 不成出家法。
仁者当堪耐, 不中住恶声,
执心坚住者, 是则出家法。
不由他人语, 令汝成劫贼,
亦不由他语, 令汝得罗汉。
如汝自知已, 诸天亦复知。”
尔时,比丘为彼天神所开悟已,专精思惟,断除烦恼,得阿罗汉。
ⓐ “住”,大正藏原为“在”,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住”。
ⓑ “往”,大正藏原为“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往”。
ⓒ “害”,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害”。
① 习近:亲近。
本经说明,招致不好的名声时,不要随之起烦恼。
我们并不会因为其他人讲的话,就成为恶人。
也不会因为其他人讲的话,就成为善人。
要有自知之明,专心一志,朝目标迈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尊者见多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著粪扫衣。时,梵天王与七百梵天乘其宫殿,来诣尊者见多比丘所,恭敬礼事。
时,有天神,住彼林中者,而说偈言:
“观彼寂诸根, 能感善供养,
具足三明达①, 得不倾动法,
度一切方便, 少事粪扫衣,
七百梵天子, 乘宫来奉诣ⓐ,
见生死有边②, 今礼度有岸。”
时,彼天神说偈赞叹见多比丘已,即没不现。
ⓐ “诣”,圣本作“诸”。
① 三明达:具足指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而达于无学位,除尽愚暗。
② 生死有边:指最后生之阿罗汉。
《杂阿含经》卷48第1284经中的六位广大天宫宫女,来地球时也是“乘其宫殿”,若被人类看见的话,应该会说是那是飞碟吧。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时,彼比丘身体疲极,夜著睡眠。
时,有天神,住ⓐ彼林中者,而觉悟之,即说偈言:
“可起起比丘, 何故著睡眠?
睡眠有何义? 修禅莫睡眠。”
时,彼比丘说偈答言:
“不肯当云何? 懈怠少方便,
缘尽四体羸, 夜则著睡眠①。”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且汝当执守, 勿ⓑ声而大呼②,
汝已得修闲, 莫令其退没。”
时,彼比丘说偈答言:
“我当用汝语, 精勤修方便,
不为彼睡眠, 数数覆其心。”
时,彼天神如是、如是觉悟彼比丘。时,彼比丘专精方便,断诸烦恼,得阿罗汉。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汝岂能自起, 专精勤方便,
不为众魔军, 厌汝令睡眠。”
时,彼比丘说偈答言:
“从今当七夜, 当ⓒ坐正思惟,
其身生喜乐, 无一处不满,
初夜③观宿命, 中夜天眼④净,
后夜除无明, 见众生苦乐,
上中下形类, 善色及恶色,
知何业因缘, 而受斯果报,
若士夫所作, 所作还自见,
善者见其善, 恶者自见恶。”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我知先一切, 比丘十四人,
皆是须陀洹⑤, 悉得禅正受,
来到此林中, 当得阿罗汉,
见汝一懈怠, 仰卧著睡眠,
莫令住凡夫, 故方便觉悟。”
尔时,比丘复说偈言:
“善哉汝天神, 以义安慰我,
至诚见开觉, 令我尽诸漏。”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
“比丘应如是, 信非家出家,
抱愚而出家⑥, 逮得见清净。
我今摄受汝ⓓ, 常ⓔ尽寿命思,
若汝疾病时, 我当与良药⑦。”
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即没不现。
ⓐ “住”,圣本作“依”。
ⓑ “勿”,宋、元、明、圣四本作“物”。
ⓒ “当”,元、明二本作“常”。
ⓓ “汝”,大正藏原为“法”,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汝”。
ⓔ “常”,大正藏原为“当”,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常”。
ⓕ “神”,圣本作“子”。
① 不肯当云何?懈怠少方便,缘尽四体羸,夜则著睡眠:纵使我想要不睡觉,又能怎样才能不懒惰、不精进?我没有好的身体条件,四肢都衰弱,晚上则容易执著在睡眠上。
② 勿声而大呼:不要(贪著睡眠而)大声打呼。
③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古印度将一天分为八时,即昼四时、夜四时。夜四时为初夜、中夜、中夜后、后夜。(案:古印度有两种计时系统,一种是一天八时,一种是一天六时,在此采用一天八时的系统。)
④ 天眼:能见到不论远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译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⑤ 须陀洹:见到真理,而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初果,又称为预流果。
⑥ 抱愚而出家:(未出家时)还没有解脱智慧,因此而出家。
⑦ 我今摄受汝,常尽寿命思,若汝疾病时,我当与良药:我除了今日引导你,在我此生也会常想到:如果你生病时,我会供养良药。
这位比丘身体不是很好,然而在天神的督促下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天神也发愿尽形寿的护持这位比丘的身体健康。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舍利弗在拘萨罗人间,依一聚落,止住田侧。时,尊者舍利弗于晨朝时着衣持钵,入村乞食。
时,有一尼揵子①饮酒狂醉,持一瓶酒从聚落出,见尊者舍利弗,而说偈言:
“米膏②熏我身, 持米膏一瓶,
山地草树木, 视之一金色。”
尔时,尊者舍利弗作是念:“作此ⓐ恶声,是恶邪物,而说是偈,我岂不能以偈答之?”时,尊者舍利弗即说偈言:
“无想味所熏, 持空三昧瓶,
山地草树木, 视之如涕唾。”
ⓐ “此”,圣本作“是”。
① 尼揵子:“尼揵”外道的门徒。“尼揵”特点为修裸形涂灰等苦行,教主是本卷先前提到的“尼揵陀若提子”。“揵”也作“犍”。
② 米膏:浓稠的米酒。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得他心智,烦恼有余① 。去林下ⓐ不远有井,有饮野干,罐ⓑ钩ⓒ钩颈②。
时,彼野干作诸方便求脱,而自念言:“天遂欲明,田夫或出,当恐怖我。汝汲水罐[*],怖我已久,可令我ⓓ脱?”
时,彼比丘知彼野干心之所念,而说偈言:
“如来慧日出, 离林说空法,
心久恐怖我, 今可放令去。”
时,彼比丘自教授已,一切结尽,得阿罗汉。
ⓐ 大正藏无“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罐”,圣本作“灌”。[*]
ⓒ “钩”,大正藏原为“拘”,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钩”。
ⓓ “令我”,圣本作“放我令”。
① 得他心智,烦恼有余:指这位异比丘修得了他心通,但尚未断尽烦恼成为阿罗汉。
② 有饮野干,罐钩钩颈:有一只饮水的胡狼,颈子被水罐卡住了。野干即胡狼,又名豺狼、狐狼,是犬科动物,生物分类上与狼较近而有狐的外表。
一只野干因为想要喝水,结果把自己的颈子困在水桶中,此时附近刚好有一位修得他心通的比丘,借着自己的神通,观察著野干心中的恐惧与哀求:“天就要亮了,到时巡田的农夫就会发现我。你这水罐已经令我恐惧这么久了,可不可以放我走?”
我们也像野干一样,因为贪著执取,结果被这颗心所困住,心中生起的妄想、情绪总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恒转如瀑流,好心情就算想留也留不住,当坏心情上来时,却怎么赶也赶不走,只能日日夜夜随着这个心起舞、不得安宁。 卷二第33经中,佛陀曾与弟子分析过五阴的本质:以色阴为例,如果这个色身是我的话,那么我该有完全的自主能力,想要色身怎样、色身就应该按照我的控制而成为那样。正因为色身之中没有我,所以身体才会成为我们不想要的样子,比如说不够高、太胖、常生病、有老死。色身如此,这颗心也一样,都只是因缘生灭的变异法,是无常的、是苦的、既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自然也没有受到这颗心摆布的道理。
或许正是如此的思维著空性,比丘以旭日般的智慧照见了心的真实面目,不再受其指使与恐吓,一直以来由这颗心所带来的忧恼也从此断灭,断灭已,无所著,无所著已,住于安乐,终而断尽所有烦恼,成了一位阿罗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一林中。
时,有天神,依彼林者,见佛行迹,低头谛观,修于佛念。时,有优楼鸟①住于道中,行欲蹈佛足迹。
尔时,天神即说偈言:
“汝今优楼鸟, 团目②栖③树间,
莫乱如来迹, 坏我念佛境。”
时,彼天神说此偈已,默然念佛。
① 优楼鸟:可能为“优楼迦”的别译名。优楼迦,译为“鸺鹠”(音“休留”),为鸱鸮(音“吃消”)科鸺鹠属鸟类。俗称为小猫头鹰。???
② 团目:“团”为“抟”、“圆”之义。此处意指“睁大(圆)眼睛”。???
③ 栖:停留、休息。通“栖”。
本经中的天神以佛的足迹为所缘境修念佛,佛世时几乎没有佛像,当时的习俗是以佛的足迹、菩提树等代表佛陀,因此天神不希望鸟来乱佛足迹,就像后世的人不喜欢佛像被乱动。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依波ⓐ吒利树下住止。
时,有天神依彼林中住,即说偈言:
“今日风卒起, 吹波[*]吒利树①,
落波吒利花, 供养于如来。”
时,彼天神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 “波”,宋、元、明三本作“彼”。[*]
ⓑ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① 波吒利树:羽叶楸,为紫薇科羽叶楸属落叶乔木,是毗婆尸佛的成道树。又译为波波罗树、波罗利华树。
佛处林中,而风吹花落,恰似天女散花。本经中的天神可说是“落花水面皆文章”。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住支提山①侧,皆是阿练若比丘②,著粪扫衣③,常行乞食。
时,山神,依彼山住者,而说偈言:
“孔雀文绣身④, 处鞞提酰山,
随时出妙声, 觉乞食比丘。
孔雀文绣身, 处鞞提酰山,
随时出妙声, 觉粪扫衣者。
孔雀文绣身, 处鞞提酰山,
随时出妙声, 觉依树坐者。”
时,彼天神说此偈已,即默然住。
① 支提山:王舍城北方的山名,迦兰陀竹园即位于支提山侧。
② 阿练若比丘:离开聚落,寂静而修行的出家人。其中“阿练若”指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
③ 粪扫衣:捡拾被丢弃的衣物,清洗后缝制成的衣服。又译作“纳衣”。穿粪扫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头陀行(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炼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之一。
④ 孔雀文绣身:孔雀身上(的羽毛)有着锦绣的花纹。
孔雀的鸣叫很洪亮,有的人听了甚至会觉得太大声而起瞋心。然而对修行人来说,洪亮的声音一方面有警醒的效果,一方面也是修观的对象,而不会瞋心以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住支提山,一切皆修阿兰ⓐ若行①,著粪扫衣,常行乞食。尔时,那娑佉多河岸崩,杀三营事比丘② 。
时,支提山住天神而说偈言:
“乞食阿兰若, 慎莫营造立③ ,
不见佉多河, 傍岸卒崩倒。
压杀彼造立, 营事三比丘,
粪扫衣比丘, 慎莫营造立。
不见佉多河, 傍岸卒崩倒,
压杀彼造立, 营事三比丘。
依树下比丘, 慎莫营造立,
不见佉多河, 傍岸卒崩倒。
压杀彼造立, 营事三比丘。”
时,彼天神说此ⓑ偈已,即默然住。
ⓐ “兰”,大正藏原为“练”,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兰”。
ⓑ 宋、元、明三本无“此”字。
① 阿兰若行:
② 营事比丘:主事的出家人。
③ 慎莫营造立:切勿为大兴土木而损伤生命。佛制比丘不应在山野砍伐大树以建筑僧舍,以避免打扰树上居住的生灵。
以下各经记录了俗人说偈以抒发自身的烦恼,内容依所处的情境而不同;比丘说偈则化烦恼为菩提,反映了修行佛法的体悟。两相对照,颇富趣味。
面对各种世间情境及烦恼,修行人都能如理思惟,不但不被外境所转,还能反思而精进修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住频陀山。
尔时,山林大火卒起,举山洞然①。时,有俗人而说偈言:
“今此频陀山, 大火洞炽然,
焚烧彼竹林, 亦烧竹花ⓐ实。”
时,有ⓑ比丘作是念:“今彼俗人能说此偈,我今何不说偈答之?”即说偈言:
“一切有炽然, 无慧能救灭,
焚烧诸受欲, 亦烧不作苦②。”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 “花”,大正藏原为“苑”,宋、圣二本作“怨”,元本作“花”,明本作“华”,今依据元本改作“花”。
ⓑ “有”,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① 举山洞然:整座山上都是熊熊燃烧的火光。
② 一切有炽然,无慧能救灭,焚烧诸受欲,亦烧不作苦:一切的存在如同火烧般逼迫身心。要靠空的智慧才能救度灭火。智慧能够焚烧对各种感受而起的欲望,也能够烧除无明的苦。按:这里的“无慧”不是专有名词,只是为了和前句的“有”字对应,而以“无”表达“空”的意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在恒河侧,住一林中。
时,有一族姓女①,常为舅姑所责,至恒水岸边,而说偈言:
“恒水我今欲, 随流徐入海②,
不复令舅姑③, 数数见嫌责。”
时,彼比丘见族姓女,闻其说偈,作是念:“彼族姓女尚能说偈,我今何为不说偈答耶?”即说偈言:
“净信我今欲, 随彼八圣水,
徐流入涅槃, 不见魔自在④。”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① 族姓女:良家妇人。
② 恒水我今欲,随流徐入海:我现在想要顺着恒河的流水慢慢漂到大海。
③ 舅姑:舅是指公公,姑是指婆婆,唐时的用法。
④ 不见魔自在:不随顺于魔的控制、不来到魔的控制下。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去ⓐ林ⓑ不远,有种瓜ⓒ田。
时,有盗者夜偷其瓜,见月欲出,而说偈言:
“明月汝莫出, 待我断其瓜[*],
我持瓜[*]去已, 任汝现不现。”
时,彼比丘作是念:“彼盗瓜[*]者尚能说偈,我岂不能说偈答耶?”即说偈言:
“恶魔汝莫出, 待我断烦恼,
断彼烦恼已, 任汝出不出。”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 “去”,元本作“云”。
ⓑ “林”,圣本作“井”。[*]
ⓒ “瓜”,圣本作“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有沙弥而说偈言ⓑⓒ:
“云何名为常? 乞食则为常。
云何为无常? 僧食为无常。
云何名为直? 唯因陀罗幢①。
云何名为曲? 曲者唯见钩。”
时,彼比丘作是ⓓ念:“此沙弥能说斯偈,我今何不说偈而答?”即说偈言:
“云何名为常? 常者唯涅槃。
云何为无常? 谓诸有为法②。
云何名为直? 谓圣八正道。
云何名为曲? 曲者唯恶径。”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① 因陀罗幢:即“因陀罗柱”,城门前的柱状纪念碑,例如阿育王石柱一类。“因陀罗”即帝释天的音译,意译作天主、帝。
② 有为法:因缘所生法,亦即变动而不常住的世界现象。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舍利弗弟子,服药已,寻即①食粥。
时,尊者舍利弗到瓦师舍,从乞瓦瓯ⓐ②。时,彼瓦师即说偈言:
“云何得名胜③? 而不施一钱。
云何胜实德? 于财无所减。”
尔时,舍利弗说偈答言:
“若不食肉者, 而施彼以肉,
诸修梵行者, 施之以女色,
不坐高床者, 施以高广床,
于彼临行者, 施以息止处,
如是等施与, 于财不损减,
是则名有ⓑ誉, 而不舍一钱,
实德名称流, 于财无所减。”
时,彼瓦师复说偈言:
“汝今舍利弗, 所说实为善,
今施汝百瓯[*], 非余亦不得④。”
尊者舍利弗说偈答言:
“彼三十三天, 炎摩ⓒ兜率陀,
化乐诸天人, 及他化自在,
瓦钵信以得⑤, 而汝不生信。”
尊者舍利弗说此偈已,于瓦师ⓓ舍默然出去。
ⓐ “瓯”,圣本作“𫭟”。
ⓑ “名有”,大正藏原为“有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名有”。
ⓒ “摩”,大正藏原为“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 “师”,宋、元、明、圣四本作“钵”。
① 寻即:接着立刻。比丘有三瓦器:应器用来吃饭、药器用来吃药、澡器用来洗身。此经中舍利弗的弟子只有一瓦器,因此吃饭吃药用同一个,而须要再一个瓦器。
② 瓯:开口宽敞的碗,例如:盆、盂、钵(钵)。
③ 名胜:名望。
④ 非余亦不得:你不这样(一次取一百个瓦器)的话,就一个也拿不到。
⑤ 瓦钵信以得:如果是以信心布施瓦钵即能得到(前述各种升天的福报)。
为了让生病的弟子有瓦钵(瓯)可以使用,舍利弗来到了制作瓦器的瓦师门前乞钵。这位瓦师心理虽然吝于布施、却又觊觎著布施的好处,所以问舍利弗说:有没有什么情况,可以得到布施的名声功德、却又不因布施而减损财物?
舍利弗知道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于是如实客观的陈述给瓦师听:如果布施的资具,因为种种缘故,对方不能接受,同样可以获得功德与好名声,而且从结果来看,一毛钱也没有花费。舍利弗未说出口的前提,乃是布施者必须出于净信的动机而布施,而非故意为难。举例而言,就好像有些人不知道龟苓膏是以金钱龟的龟板为原料,基于一番好意,拿来给吃素的人补身体,吃素的人只能心领而不会接受。像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布施者因为拿回了龟苓膏而没有减损一毛钱,但是因为他的心意,确实能够得到好名声与布施的功德。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虽然舍利弗只是客观的陈述事实,但瓦师贪吝熏心,耳朵却听到了免钱的方法,于是跟舍利弗说,“今施汝百瓯,非余亦不得”意思是说,我现在布施你一百个瓦器,但你必须一次拿整整一百个,不然不要拿。瓦师算计舍利弗不会拿所需之外的瓦钵,因此不会接受,这么一来,就能不花费一毛钱而得到名声与功德了。听到瓦师这么说,舍利弗也只好默然的离开瓦师的屋舍。
舍利弗尊者有一个习惯,在托钵时,会先在居士门外入灭尽定,出定后才向居士乞食,为的是让布施者得到更广大的利益。如果经中的瓦师能以净信心布施瓦钵,那么布施舍利弗瓦钵的功德,便得以让他得生于三十三天、炎魔、兜率,乃至他化自在天,很可惜瓦师不信因果,不明白布施的发心才是重点,而以算计之心来布施,结果错过了真正的大利益。
《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999经:“净信心惠施,此世及后世,随其所至处,福报常影随。”而在此经中,可见到舍利弗尊者如何点出布施发心的重要性,以及瓦师如何错过天大的福报。
(From Russ Sep.19,21
有关于舍利弗托钵前入灭尽定一事的出处,询问过开印阿阇梨,是出自于南传的长老偈(注:长老偈可能还没有汉本。),另外在注释书中也有。
除了舍利弗尊者,也记载其他大弟子在托钵前也会入各种定,目的都是为了让布施者得到更大的福报。开仁长老提供了《成实论》中的资料说明这么做的原因:
《成实论》卷1〈福田品 11〉:“又经中说:“谁施主家有持戒比丘,受供养已,入无量定,是施主家得无量福。”众中有入无量三昧、无相三昧、无动三昧,能令施主得无量报,故名福田。”(CBETA, T32, no. 1646, p. 247, a5-9)
《成实论》卷8〈三障品 106〉:“问曰:经中亦言:若比丘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无量定,以是因缘故此檀越得无量福。若以是因缘而得福者,云何不得罪耶?答曰:若是比丘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无量定,檀越施福自得增长,不得定福。如田良故所收必多,薄则收少。如是福田良故,施报则大,薄则福少。不以受者为福、为罪,而施者得分。是故不以罪福因缘而得罪福。彼虽为因缘,而罪福要由自起三业。”(CBETA, T32, no. 1646, p. 299, b1-10)
《成实论》卷13〈道谛聚〉:“又经中说:若人受檀越供已,入无量定。是檀越以此因缘得无量福。起灭定者,缘泥洹心是名无量。此灭亦是无量,得无量福,故能得现报。”(CBETA, T32, no. 1646, p. 346, a6-10)
舍利弗偈子中提到的是正面的行为,而该偈也提到“不食肉”,可见不食肉是正面的。另一方面,律制比丘乞食时不能挑食物,因此不食肉在佛教中一般不是硬性规定,只是千百种正面的行为之一,不应为此与人冲突而造业。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有贫士夫在于林[*]侧,作如是悕望①思惟,而说偈言:
“若得猪一头, 美酒满一瓶,
盛ⓐ持瓯[*]一枚, 人数数持与,
若得如是者, 当复何所忧。”
时,彼比丘作是念:“此贫士夫尚能说偈,我今何以不说?”即说偈言:
“若得佛法僧, 比丘善说法,
我不病常闻, 不畏众魔怨②。”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去ⓑ。
ⓐ “盛”,圣本作“成”。
ⓑ “去”,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去”。
① 悕望:同“希望”。
② 我不病常闻,不畏众魔怨:我不会厌倦常常听闻佛法,这样的话就算面对各种魔与怨敌来烦扰,也不会害怕。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彼比丘作如是思惟:“若得好劫贝①,长七肘②,广二肘,作衣已,乐修善法。”
时,有天神,依彼林者,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于林中,作是思惟,希ⓐ望好衣。”
时,天神化作全身骨鏁③,于彼比丘前舞,而说偈言:
“比丘思劫贝, 七肘广六尺,
昼则如是想, 知夜何所思?”
时,彼比丘即生恐怖,其身战悚,而说偈言:
“止止不须㲲[*], 今著粪扫衣,
昼见骨鏁舞, 知夜复何见?”
时,彼比丘心惊怖已,即正思惟,专精修习,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 “希”,大正藏原为“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希”。
① 劫贝:棉花的音译,在这里指棉花所织的布。
② 肘:长度单位,由手肘到中指顶端的距离,约四十多公分。
③ 骨鏁:相连的枯骨、骷髅。“鏁”是“锁”的古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时,有一女人于夜暗中,天时微雨,电光睒照,于林中过,欲诣他男子,倒深泥中,珂ⓐ钏①断坏,华璎ⓑ②散落。时,彼女人而说偈言:
“头发悉散解, 花璎[*]落深泥,
镮ⓒ钏③悉破坏, 丈夫何所著④。”
时,彼比丘作是念:“女ⓓ人尚能说偈,我岂不能说偈答之?
“烦恼悉断坏, 度生死淤泥,
著缠悉散坏ⓔ, 十方尊⑤见我。”
时,彼比丘说偈已,即默然而ⓕ住。
ⓐ “珂”,大正藏原为“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珂”。
ⓑ “璎”,圣本作“缨”。[*]
ⓒ “镮”,圣本作“环”。
ⓓ “女”,圣本作“是女”。
ⓔ “坏”,大正藏原为“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坏”。
ⓕ 宋、元、明、圣四本无“而”字。[*]
① 珂钏:“珂”读音同“科”,为一种次于玉的美石。“钏”读音同“串” ,指佩戴在手腕上之环形饰物,俗称为“手镯”。珂钏就是指戴在手腕上的玉镯子。
② 华璎:“华”通“花”,“璎”读音同“婴”,华璎指的是颈部佩戴的花饰。
③ 环钏:“环”是指玉石雕琢成中央有孔的圆形玉器或泛称圆圈形的东西。“环钏”或“珂钏”所指的都是可以佩戴在手腕的饰物,只有材质上的差异。
④ 丈夫何所著:“著”,这里读ㄓㄠˊ, “丈夫何所著”是说男子或自己的先生就不会想接触、碰触她了。
⑤ 十方尊:为十方所尊崇,指世尊而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于河侧一林树间。
时,有丈夫与妇相随,度河住于岸边,弹琴嬉戏,而说偈言:
“爱念而放逸, 逍遥青树间,
流水流且清, 琴声极和美,
春气调适游, 快乐何过是ⓐ①。”
时,彼比丘作是念:“彼士夫尚能说偈,我岂不能说偈答之?
“受持清净戒, 爱念等正觉,
沐浴三解脱②, 善以极清凉,
入ⓑ道具庄严, 快乐岂过是。”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即默然而[*]住。
ⓐ “过是”,大正藏原为“是过”,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过是”。
ⓑ “入”,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入”。
① 快乐何过是:有什么比这更快乐?
② 三解脱:又称三空、三三昧,即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三种之禅定。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有天神见诸鸽鸟而说偈言:
“鸽鸟当积聚, 胡麻米粟ⓐ等,
于山顶树上, 高显作巢ⓑ窟,
当若ⓒ天雨时, 安极饮食宿ⓓ。”
时,彼比丘作是念:“彼亦觉悟我。”即说偈言:
“凡夫积善法, 恭敬于三宝,
身坏命终时, 资神心安乐①。”
时,彼比丘说此偈已,以即觉悟,专精思惟,除诸烦恼,得阿罗汉ⓔ。
ⓐ “粟”,圣本作“谷”。
ⓑ “巢”,圣本作“樔”。
ⓒ “当若”,大正藏原为“若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当若”。
ⓓ “宿”,圣本作“息”。
ⓔ 圣本在“汉”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① 资神心安乐:“资”指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