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杂阿含经》“帝释相应”的内容为卷38第1104~1120经和本卷第1222~1225经,是和天帝释有关的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斗战,阿修罗胜,诸天不如。时,天帝释军坏退散,极生恐怖,乘车北驰,还归天宫。
“须弥山①下道迳丛林,林下有金翅鸟②巢,多有金翅鸟子。尔时,帝释恐车马过,践杀鸟子,告御者言:‘可回车还,勿杀鸟子。’御者白王:‘阿修罗军后来逐人,若回还者,为彼所困。’帝释告言:‘宁当回还为阿修罗杀,不以军众蹈杀众生。’于道,御者转乘南向。阿修罗军遥见帝释转乘而还,谓为战策,即还退走,众大恐怖,坏阵流散,归阿修罗宫。”
佛告诸比丘:“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以慈心③故,威力摧伏阿修罗军,亦常赞叹慈心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修慈心,亦应赞叹慈心功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须弥山:佛经所载此世界最高的山。
② 金翅鸟:佛经所载世界上最大的鸟,展翅有三百多万里,以吃地龙(鳄鱼之类)维生,一般人见不到,是天龙八部之一。音译为“迦楼罗”、“迦留罗”。
③ 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王舍城中有一士夫①,贫穷辛苦,而于ⓑ佛、法、僧,受持禁戒②,多闻广学,力行惠施,正见成就③。彼身坏命终,得生天上,生三十三天,有三事胜于余三十三天。何等为三?一者天寿④,二者天色⑤,三者天名称⑥。诸三十三ⓒ天见是天子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天名称胜。
余诸天见已,往诣天帝释所,作如是言:“憍尸迦⑦当知,有一天子始生此天,于先诸天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及天名称。”
时,天帝释告彼天子:“诸仁者!我见此人于王舍城作一士夫,贫穷辛苦,于如来法、律得信向心,乃至正见成就。身坏命终,来生此天,于诸三十三天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及天名称。”时,天帝释即说偈言:
“正信于如来, 决定不倾动,
受持真实戒, 圣戒无厌者。
于佛心清净, 成就于正见,
当知非贫苦, 不空而自活。
故于佛法僧, 当生清净信,
智ⓓ慧力增明, 思念佛正教。”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迦兰陀”,巴利本作 Kalandaka。
ⓑ “于”,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三”,元本作“二”。
ⓓ “智”,圣本作“知”。
① 士夫:人。音译为“补特伽罗”。
② 禁戒:戒律,例如五戒。
③ 正见成就:具足正确的见解。此处的“正见”可能特指“世间正见”,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9经:“正见成就,不颠倒见,有施、说,有报,有福,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世阿罗汉于此世他世现法自知作证。”(CBETA, T02, no. 99, p. 272, a3-6) 详见卷四的导读。
④ 天寿:
⑤ 天色:
⑥ 天名称:
⑦ 憍尸迦:天帝释的姓。
本经所载的穷人,修行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天)当中的前五个,具有正确的见解,因而升天,而且较其他天众来得殊胜。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①中。尔时,王舍城人普设大会,悉为请种种异道。
有事遮罗迦外道者作是念:“我今请ⓑ遮罗迦外ⓒ道天,先作福田。”或有事外道出家者,有事尼干子道者,有事老弟子者,有事火ⓓ弟子者,有事佛弟子僧者,咸作是念:“今当令佛面前僧,先作福田。”
时,天帝释作是念:“莫令王舍城诸人舍佛面前僧,而奉事余道,求索福田。我当疾往,为王舍城人建立福田。”即化作大婆罗门,仪容严整,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众前后导从,持金斗ⓔ伞盖,至王舍城,诣诸处处大众会中。
诸ⓕ王舍城一切士女②咸ⓖ作是念:“但当观望此大婆罗门所奉事处,我当从彼而先供养,为良福田。”
时,天帝释知王舍城一切士女心之所念,驾乘导从,迳诣耆阇崛山,至于门外,除去五饰,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善分别显示, 一切法彼岸,
悉度诸恐怖, 故稽首瞿昙。
诸人普设会, 欲求大功德,
各各设大施, 常愿有余果。
愿为设ⓗ福田, 今期ⓘ施果成。”
“帝释大自在, 天王之所问。
于耆阇崛山, 大师为记说,
诸人ⓙ普设会, 欲求大功德。
各各设大施, 常愿有余果,
今当说福田, 施得大果处。
正向者有四, 四圣住于果,
是名僧福田, 明行定具足。
僧福田增广, 无量逾③大海,
调人师弟子, 照明显正法。
斯等善供养, 施僧良福田,
于僧良福田, 佛说得大果。
以僧离五盖, 清净应赞叹,
施彼最上田, 少施收大利。
是故诸人者, 当施僧福田,
增得胜妙法, 明行定相应。
供此珍宝僧, 施主心欢喜,
起于三种心, 施衣服饮食。
离尘垢剑刺, 超度诸恶趣,
躬自行启请, 自手平等与。
自利亦利他, 是施获大利,
慧ⓚ者如是施, 净信心解脱。
无罪安乐施, 乘智往生彼。”
时,天帝释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为佛作礼,即没不现。
尔时,王舍城诸人民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供食ⓛ。”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是王舍城人民知世尊默然受其请已,作礼而归,到诸大ⓜ会处,具饮食,布置床座,晨朝遣使,白佛:“时到,唯愿知时。”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着衣持钵,至大会所,于大众前敷座而坐。
王舍城人知佛坐定,自行种种丰美饮食。食已ⓝ,洗钵澡漱ⓞ④毕,还复本座,听佛说法。
尔时,世尊为王舍城人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 “王舍城耆阇崛山”,巴利本作 Rājagaha Gijjhakūṭa pabbata。
ⓑ “请”,圣本作“得”。
ⓒ 大正藏无“外”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火”,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火”。
ⓔ “斗”,圣本作“升”。
ⓕ “诸”,宋、元、明、圣四本作“语”。
ⓖ “咸”,圣本作“皆”。
ⓗ “设”,大正藏原为“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设”。
ⓘ “今期”,大正藏原为“令斯”,宋、元、明三本作“今期”,圣本作“今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今期”。
ⓙ “人”,明本作“天”。
ⓚ “慧”,大正藏原为“慈”,今依据圣本及高丽藏二本改作“慧”。
ⓛ “食”,大正藏原为“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食”。
ⓜ “大”,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大”。
ⓝ “已”,大正藏原为“讫”,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已”。
ⓞ “漱”,圣本作“嗽”。
① 耆阇崛山:为音译,义译为“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竭提国王舍城东北角。
② 士女:
③ 逾:越过、超过。同“逾”。
④ 澡漱:洗手、漱口。
在供养大会的节庆中,天帝释化身作大婆罗门,让见到外道就拜的婆婆妈妈,看到他的排场而跟着他去供养佛陀。
依据本经记载,天帝释能化身为实体的人,许多经中也有高级的天众化身为一般人的记载,可见民间附身乩童才能和人沟通的,通常不是高级的天众或菩萨。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广说如上说。差别者:时,天帝释说异偈,而问佛言:
“今请问瞿昙, 微密深妙慧,
世尊之所体, 无障碍知见。”
① 如上广说:即“如上面之详细说明”,为经文与前面相同时之简略,“上”可能指上一经,也可能指前面之经文,南传经文作“中略”。
《杂阿含经》“刹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1226~1240经和卷四十二第1145~1150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刹利众(掌管政治及军事的国王及武士阶级)的互动和说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闻世尊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自记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①,诸人传者,得非虚妄过长说耶?为如说说、如法说、随顺法说②耶?非是他人损同法者,于其问答生厌薄处耶?”
佛告大王:“彼如是说,是真谛说,非为虚妄。如说说、如法说、随顺法说,非是他人损同法者,于其问答生厌薄处。所以者何?大王!我今实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波斯匿王白佛言:“虽复世尊作如是说,我犹故不信。所以者何?此间有诸宿重沙门、婆罗门,所谓富兰那迦叶ⓓ③、末迦利瞿舍梨子ⓔ④、删阇耶毘罗胝ⓕ子ⓖ⑤、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⑥、尼乾陀若提子⑦,彼等不自说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得世尊幼小年少,出家未久,而便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大王:“有四种虽小而不可轻。何等为四?刹利王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龙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小火虽微而不可轻、比丘幼小而不可轻。”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刹利形相具, 贵族发名称,
虽复年幼稚, 智者所不轻。
此必居王位, 顾念生怨害ⓙ,
是故难可轻, 应生大恭敬。
善求自护⑧者, 自护如护命,
以平等自护, 而等护于命。
聚落及空处, 见彼幼龙者,
莫以小蛇故, 而生轻慢想。
杂色小龙形, 亦应令安乐,
轻蛇无士女, 悉为毒所害。
是故自护者, 当如护己命,
以斯善护己, 而等护于彼。
猛火之所食, 虽小食无限,
小烛亦能烧, 足薪则弥广。
从微渐进烧, 尽聚落城邑,
是故自护者, 当如护己命。
以斯善护己, 而等护于彼,
盛火之所焚, 百卉荡烧尽。
灭已不盈缩, 戒火还复生,
若轻毁比丘, 受持净戒火。
烧身及子孙, 众灾流百世,
如烧多罗树, 无有生长期。
是故当自护, 如自护己命,
以斯善自护, 而等护于彼。
刹利形相具, 幼龙及小火,
比丘具净戒, 不应起轻想。
是故当自护, 如自护己命,
以斯善自护, 而等护于彼。”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波斯匿王”,巴利本作 Pasenadi。
ⓑ “拘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巴利本作 Anuttara sammāsambodhi。
ⓓ “富兰那迦叶”,巴利本作 Purāṇa-Kassapa。
ⓔ “末迦利瞿舍梨子”,巴利本作 Makkhali-Gosāla。
ⓕ “胝”,圣本作“低”。
ⓖ “删阇耶毘罗胝子”,巴利本作 Sañjaya-Belaṭṭhiputta。
ⓗ “阿耆多枳舍钦婆罗”,巴利本作 Ajita-Kesakambala。
ⓘ “迦罗拘陀迦栴延”,巴利本作 Kakudha-Kaccāyana。
ⓙ “害”,圣本作“苦”。
①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② 如说说、如法说、随顺法说:如实际上所说的而说,契合正法而说,依从正法来说。指所说是正确的。
③ 富兰那迦叶:外道六师之一,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可说是无因果、无道德论者。又译为“不兰迦叶”。
④ 末迦利瞿舍梨子:外道六师之一,主张一切皆是命定,苦乐于轮回中不增不减,轮回的时间尽了自然得解脱,被称为“邪命外道”。 另译为“末迦利瞿舍梨子、末迦梨瞿舍利子、末迦利憍舍梨、摩息迦利瞿舍利子、瞿耶楼”。
⑤ 删阇耶毘罗胝子:外道六师之一。认为所谓真理只不过是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于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如同中国的“白马非马论”一般。可说是怀疑论、不可知论者。又译为“删阇耶毘罗坻子”、“散阇耶毘罗胝子”、“散若夷毘罗梨沸”、“先阇那毘罗胝子”、“娑若鞞罗迟子”、“萨若毘耶梨弗”、“先比卢持”。
⑥ 迦罗拘陀迦栴延:外道六师之一,认为众生的存在有七种成分是真实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成分不必靠任何条件产生,而能安住不变。因此,纵使用刀砍头,也不会死,因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过罢了。因此也没有挥刀的人,也没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恶观念、道德观念。可说是无因论的实有论者。又译为“伽拘罗迦毡延”、“婆浮陀伽旃那”、“波休迦栴”。
⑦ 尼乾陀若提子:外道六师之一。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其余五派相比,较类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又译为“尼揵陀若提子”、“尼干子”、“尼揵子”、“尼揵连陀阇提弗多罗”。
⑧ 自护:另译为“自防护”,“守护自己的根门”、“守护自己的心”的意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有祖母,极所敬重,忽尔命终。出城阇维①,供养舍利毕,弊衣乱发,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从何所来,弊衣乱发?”
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我亡祖母,极所敬重,舍我命终,出城于ⓐ外阇维,供养毕,来诣世尊。”
佛告大王:“极爱重敬念祖亲耶?”
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极敬重爱恋。世尊!若国土所有象马七宝,乃至国位,悉持与人,能救祖母命者,悉当与之。既不能救,生死长辞,悲恋忧苦,不自堪胜。曾闻世尊所说:‘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皆死,无不穷尽,无有出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说。”
佛言:“大王!如是,如是,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辄死,终归穷尽,无有一生而不死者。”
佛告大王:“正使婆罗门大姓、刹利大姓、长者大姓,生者皆死,无不死者。正使刹利大王灌顶居位,王四天下,得力自在,于诸敌国无不降伏,终归有极,无不死者。若复,大王!生长寿天,王于天宫,自在快乐,终亦归尽,无不死者。若复,大王!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离诸重担,所作已作,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归尽,舍身涅槃。若复缘觉②善调善寂ⓒ,尽此身命,终归涅槃,诸佛世尊十力③具足,四无所畏④,胜师子吼,终亦舍身,取般涅槃。以如是比,大王当知,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有生辄死,终归磨灭,无不死者。”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一切众生类, 有命终归死,
各随业所趣, 善恶果自受。
恶业堕地狱, 为善上升天,
修习胜妙道, 漏尽般涅槃。
如来及缘觉, 佛声闻弟子,
会当舍身命⑤, 何况俗凡夫。”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城于”,大正藏原为“于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城于”。
ⓑ 大正藏无“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寂”,圣本作“家”。
① 阇维:为音译,即火葬。又译为“荼毘”。
② 缘觉:没有老师教导,自己观因缘而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又译为“独觉”、“辟支佛”。
③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1)处、非处智力: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2)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或成就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5)种种意解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6)种种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8)宿住随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忆念自己及众生的过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众生未来世的往生去处,以及导致往生这些去处的善恶因缘。(10)漏尽智力:完全自知自证得漏尽,断尽烦恼。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4经。
④ 四无所畏:佛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畏惧的自信,而勇猛安稳:(1)正等觉无畏、(2)漏永尽无畏、(3)说障法无畏、(4)说出道无畏。又译为“四无畏”。
⑤ 会当舍身命:时间到了,便会舍去生命。“会”指适、值。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云何为自念①?云何为不自念?”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念。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念。”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独一思惟,作是念:‘云何为自念?云何为不自念?’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念。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念。’”
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念。彼虽自谓:‘为自爱念。’而实非自念。所以者何?无有恶知识所作恶不念者,所不念不爱者,所不爱所作如其自为自己所作者②,是故斯等为不自念。
“若复,大王!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念,斯等自谓:‘不自爱惜己身。’然其斯等实为自念。所以者何?无有善友,于善友所作念者,念作爱者,爱作如ⓐ自为己所作者,是故斯等则为自念③。”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谓为自念者, 不应造恶行,
终不因恶行, 令己ⓑ得安乐。
谓为自念者, 终不造恶行,
造诸善业者, 令己ⓒ得安乐。
若自爱念者, 善护而自护,
如善护国王, 外防边境城。
若自爱念者, 极善自宝藏,
如善守之王, 内防边境城。
如是自宝藏, 刹那④无间缺,
刹那缺致忧, 恶道长受苦。”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如”,圣本作“知”。
ⓑ “己”,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己”。
ⓒ “己”,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己”。
① 自念:自重自爱。
② 无有恶知识所作恶不念者,所不念不爱者,所不爱所作如其自为自己所作者:没有坏人所作的坏的、不自重的事、所不自重自爱的事、所讨厌而做的事,像坏人自己对自己所做的(坏)事那么严重。(因为造恶业一定会害到自己。)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彼为恶者,虽有怨仇,不必速能有所伤害;自造恶业,毁害甚深,是以自作恶业,名为不爱己。又有为己故,作杀盗淫,是为损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因为不可爱者会对不可爱者作的,如他们以自己对自己作的一样”。
③ 无有善友,于善友所作念者,念作爱者,爱作如自为己所作者,是故斯等则为自念:XXX
④ 刹那:极短的时间;古印度的时间单位,相当于七十五分之一秒。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如是念:“云何自护?云何不自护?”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护。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护。”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而作是念:‘云何为自护?云何为不自护?’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护。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护。’”
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护,而彼自谓能自防护。象军、马军、车军、步军以自防护,虽谓自护,实非自护。所以者何?虽护于外,不护于内。是故,大王!名不自护。大王!若复有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护。彼虽不以象、马、车、步四军自防,而实自护。所以者何?护其内者,名善自护,非谓防外。”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善护于身口, 及意一切业,
惭愧而自防, 是名善守护。”
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少有人得胜妙财利能不放逸,能不贪著,能于众生不起恶行。世多有人得胜妙财利起于放逸,增其贪著,起诸邪行。”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世间少有人得胜妙财,能于财利不起放逸,不起贪著,不作邪行。世多有人得胜妙财而起放逸,生于贪著,多起邪行。’”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少有人得胜妙财利能不贪著,不起放逸,不起邪行。世多有人得胜妙财利,于财放逸,而起贪著,起诸邪行。大王当知,彼诸世人得胜财利,于财放逸,而起贪著,作邪行者,是ⓑ愚痴人,长夜①当得不饶益苦②。大王!譬如猎师、猎师弟子,空野林中张网施羂ⓒ③,多杀禽兽,困苦众生,恶业增广。如是,世人得胜妙财利,于财放逸,而起贪著,造诸邪行,亦复如是。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贪欲于胜财ⓓ, 为贪所迷醉,
狂乱不自觉, 犹如捕猎者,
缘斯放逸故, 当受大苦报。”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住”,宋、元、明三本作“在”。
ⓑ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羂”,圣本作“𦊰”。
ⓓ “胜财”,圣本作“财物”。
① 长夜:长时间。
② 不饶益苦:没有利益、带来苦恼。
③ 羂:捕捉鸟兽的网。读音同“倦”。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罗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陷阱”。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于正殿上自观察王事,见胜①刹利大姓、见胜婆罗门大姓、见胜长者大姓因贪欲故,欺诈妄语,即作是念:“止此断事②,息此断事!我更不复亲临断事;我有贤子,当令断事。云何自见此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为贪欲故,欺诈妄语?”
时,波斯匿王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殿上自断王事,见诸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为贪利故,欺诈妄语。世尊!我见是事已,作是念:‘我从今日,止此断事,息此断事;我有贤子,当令其断。不亲自见此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缘贪利故,欺诈妄语。’”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彼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因贪利故,欺诈妄语,彼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大王当知,譬如渔ⓐ师、渔[*]师弟子,于河溪谷截流张网,残杀众生,令遭大苦。如是,大王!彼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因贪利故,欺诈妄语,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于财起贪欲, 贪欲所迷醉,
狂乱不自觉, 犹如渔ⓑ捕者,
缘斯恶业故, 当受剧苦报。”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渔”,宋、元、明三本作“鱼”。[*]
ⓑ “渔”,宋、元、明、圣四本作“鱼”。
① 胜:XXX
② 断事:裁断事务;法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舍卫国有长者,名摩诃男,多财巨富,藏积真金至百千亿,况复余财!世尊!摩诃男长者如是巨富,作如是食用:食麤①碎米、食豆羹、食腐败姜,著麤布衣、单皮革屣,乘羸败车,戴树叶盖,未曾闻其供养施与沙门、婆罗门,给恤贫苦、行路顿乏、诸乞匃者;闭门而食,莫令沙门、婆罗门、贫穷、行路、诸乞匃者见之。”
佛告波斯匿王:“此非正士,得胜财利,不自受用,不知供养父母,供给妻子、宗亲、眷属,恤诸仆使,施与知识,不知随时供诸ⓐ沙门、婆罗门,种胜福田,崇向胜处,长受安乐,未来生天。得胜财物,不知广用,收其大利。大王!譬如旷野湖池聚水,无有受用、洗浴、饮者,即于泽ⓑ中煎熬消尽。如是,不善士夫得胜财物,乃至不广受用,收其大利,如彼池水。
“大王!有善男子得胜财利,快乐受用,供养父母,供给妻子、宗亲、眷属,给恤仆使,施诸知识,时时供养沙门、婆罗门,种胜福田,崇向胜处,未来生天。得胜钱财,能广受用,倍收大利。譬如,大王!聚落、城郭边有池水,澄净清凉,树林荫覆,令人受ⓒ乐,多众受用,乃至禽兽。如是,善男子得胜妙财ⓓ,自供快乐,供养父母,乃至种胜福田,广收大利。”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旷野湖池水, 清凉极ⓔ鲜净,
无有受用者, 即于彼消尽。
如是胜妙财, 恶士夫所得,
不能自受用, 亦不供恤彼。
徒自苦积聚, 聚已而自丧,
慧者得胜财, 能自乐受用。
广施作功德, 及与亲眷属,
随所应给与, 如牛王领众。
施与及受用, 不失所应者,
乘理而寿终, 生天受福乐。”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诸”,大正藏原为“给”,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诸”。
ⓑ “泽”,圣本作“宅”。
ⓒ “受”,圣本作“爱”。
ⓓ “财”,圣本作“则”。
ⓔ “极”,明本作“及”。
① 麤:“粗”的异体字。
本经中佛陀将人的财产譬喻为池水,无常而总有消失的一天。若不能在福报仍在时好好运用,嘉惠周遭的人,多多布施以累积未来修行的福报资粮,就完全是浪费资源。在家五法“信、戒、施、闻、慧”当中即有“施”,正确的布施,也就是利用今生的福报来修行,造未来的生天、解脱善因。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舍卫国有长者,名摩诃男,命终无有儿息。波斯匿王以无子、无亲属之财,悉入王家①。波斯匿王日日挍阅②财物,身蒙尘土,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从何所来?身蒙尘土,似有疲倦ⓐ。”
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此国长者摩诃男,命终有无子之财,悉入王家。瞻视料理,致令疲劳,尘土坌身,从其舍来。”
佛问波斯匿王:“彼摩诃男长者大富多财耶?”
波斯匿王白佛:“大富,世尊!钱财甚多,百千巨亿金银ⓑ宝物,况复余财!世尊!彼摩诃男在世之时,麤衣恶食……”如上广说。
佛告波斯匿王:“彼摩诃男过去世时,遇多迦罗尸弃辟支佛ⓒ,施一饭食,非净信心,不恭敬与,不自手与,施后变悔,言:‘此饭食自可供给我诸仆使,无辜持用,施于ⓓ沙门!’由是施福,七反往生三十三天,七反生此舍卫国中最胜族姓,最富钱财。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手自与,不恭敬与,施后随悔故,在所生处,虽得财富,犹故受用麤衣、麤食、麤弊卧具、屋舍、车乘,初不尝得③上妙色、声、香、味、触,以自安身。
“复次,大王!时,彼摩诃男长者杀其异母兄,取其财物,缘斯罪故,经百千岁,堕地狱中,彼余罪报生舍卫国,七反受身,常以无子,财没入王家。大王!摩诃男长者今此寿终,过去施报尽,于此身,以彼悭贪,于财放逸,因造过恶,于此命终已,堕地狱受极苦恼。”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摩诃男长者命终已,入地狱受苦痛耶?”
佛言:“如是,大王!已入地狱。”
时,波斯匿王念彼垂ⓔ泣,以衣拭泪,而说偈言:
“财物真金宝, 象马庄严具,
奴婢ⓕ诸僮使, 及诸田宅等。
一切皆遗弃, 裸神独游往,
福运数已穷, 永舍于人身。
彼今何所有, 何所持而去,
于何事不舍, 如影之随形。”
尔时,世尊即ⓖ说偈答王ⓗ:
“唯有罪福业, 若人已作者,
是则己之有, 彼则常持去。
生死未曾舍, 如影之随形,
如人少资粮, 涉远遭苦难。
不修功德者, 必经ⓘ恶道苦,
如人丰资粮, 安乐以远游。
修德淳厚者, 善趣长受乐,
如人远游行, 岁久安隐归。
宗亲善知识, 欢乐欣集会,
善修功德者, 此没生他世。
彼诸亲眷属, 见则心欢喜,
是故当修福, 积集期ⓙ永久。
福德能为人, 建立他世乐,
福德天所叹, 等修正行故。
现世人不毁, 终则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倦”,大正藏原为“惓”,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倦”。
ⓑ “银”,大正藏原为“钱”,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银”。
ⓒ “多迦罗尸弃辟支佛”,巴利本作 Tagarasikkhi paccekabuddha。
ⓓ “于”,明本作“与”。
ⓔ “垂”,大正藏原为“悲”,宋、元、明三本作“垂”,圣本作“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垂”。
ⓕ “婢”,大正藏原为“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婢”。
ⓖ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王”,大正藏原为“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王”。
ⓘ “经”,圣本作“迳”。
ⓙ “期”,圣本作“斯”。
① 悉入王家:纳入国库。
② 挍阅:检视、清点。
③ 初不尝得:从来不曾得到。这里的“初”是从来、始终的意思,用于否定句。
从本经可见佛陀不主张在家居士过度节俭以自苦,而是要正确地使用财物,以自利利他;反之,像摩诃男长者的过度节俭以自苦是“非净信心,不恭敬与,不自手与,施后变悔”而造成的恶报。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波斯匿王普设大会,为大会故,以千特牛①行列系柱ⓐ,集众供具②,远集一切诸异外道,悉来聚集波斯匿王大会之处。
时,有众多比丘亦ⓑ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波斯匿王普设大会……如上广说,乃至种种外道皆悉来集。闻已,乞食毕,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众多比丘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波斯匿王普设大会……”如上广说,乃至种种异道集于会所。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日日ⓒ设大会, 乃至百千数,
不如正信佛, 十六分之一。
如是信法僧, 慈念于众生,
彼大会之福, 十六不及一。
若人于世间, 亿ⓓ年设福业,
于真ⓔ心敬礼, 四分不及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柱”,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柱”。
ⓑ 圣本无“亦”字。
ⓒ “日日”,大正藏原为“月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日日”。
ⓓ “亿”,圣本作“竟”。
ⓔ “真”,大正藏原为“直”,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真”。
① 特牛:公牛。
② 供具:供养给三宝的物品,例如衣被、饮食、卧具、汤药等。
波斯匿王以上千只公牛作祭祀的大会,即卷四第93经提到的“邪盛大会”。第93经提到若对祭祀大会上杀伤众生,则反而是造作罪业。《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二〈利益存亡品7〉也说道:“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CBETA, T13, no. 412, p. 784, a17-20)
然而本经中佛陀并没有指责波斯匿王,而是说明净信三宝及慈心的功德远远大于祭祀大会。第93经中佛陀也没有责备长身婆罗门,而是客观地分析善业与恶业,长身婆罗门知道了善恶业的差别,有了智慧,就不再作杀生祭祀的愚行了。佛陀的应对,也是显正自然破邪的好例子。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忿诸国人,多所囚执,若刹利、若婆罗门、若鞞舍①、若首陀罗②、若旃陀罗③,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皆被录④,或鏁、或杻ⓐ械ⓑ、或以绳缚。
时,有众多比丘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波斯匿王多所摄录,乃至或鏁、或缚,乞食毕,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波斯匿王多所收录,乃至鏁缚。”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绳鏁杻械, 名曰坚固缚,
染污心顾念, 钱财宝妻子,
是缚长且固, 虽缓难可脱,
慧者不顾念, 世间五欲乐,
是则断诸缚, 安隐永超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杻”,宋、元、明三本作“持”。
ⓑ 宋本无“械”字。
ⓒ “出”,大正藏原为“世”,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出”。
① 鞞舍: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中产阶级,从事农牧工商。又译为“毘舍”。
② 首陀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奴隶阶级,为工人、农奴。又译为“工师种”。
③ 旃陀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四姓之下的贱民阶级,最被轻视,以屠杀为业。
④ 录:关到牢狱中。
佛陀会依据听众而应机说法,以让听众得到利益:对于在家人,佛陀常劝导要好好理财、好好善待周遭的人、敬老尊贤等等,这在《长阿含经》卷十一第16经善生经有详细的说明,至今仍适用。
如第1233经是对波斯匿王所说,所以赞叹修福、生天;而此经是对比丘所说,则赞叹解脱世间的五欲。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摩竭提ⓐ①国阿阇世王韦提希子ⓑ共相违背。摩竭提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起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来至拘萨罗ⓒ国。波斯匿王闻阿阇世王韦提希子四种军至,亦集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出共斗战。阿阇世王四军得胜,波斯匿王四军不如,退败星散,单车驰走,还舍卫城。
时,有众多比丘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摩竭提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起四种军,来至拘萨罗国;波斯匿王起四种军出共斗战,波斯匿王四军不如,退败星散,波斯匿王恐怖狼狈,单车驰走,还舍卫城。闻已,乞食毕,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众多比丘入城乞食,闻摩竭提王ⓓ阿阇世王韦提希子起四种军……”如是广说②,乃至“单车驰走,还舍卫城。”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战胜增怨敌, 败苦卧不安,
胜败二俱舍, 卧觉寂静乐。”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摩竭提”,巴利本作 Māgadha。
ⓑ “阿阇世王韦提希子”,巴利本作 Ajātasattu Vedehiputta rājā。
ⓒ “拘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 “王”,大正藏原为“主”,今依据明本改作“王”。
① 摩竭提: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陀”。
② 如是广说:XXX 如上广说的意思吗?
本经说明,若战胜对方,会增加对方的怨恨;若战争失败,则会寝食难安。放下对于胜负的执著,才能够自在安乐。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与摩竭提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共相违背。摩竭提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起四种军,来至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倍兴四军,出共斗战。
波斯匿王四种军胜,阿阇世王四种军退,摧伏星散。波斯匿王悉皆虏掠阿阇世王象马、车乘、钱财宝物,生擒ⓐ阿阇世王身,载以同车,俱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此是阿阇世王韦提希子,长夜于我无怨恨人而生怨结,于好人所而作不好①;然其是我善友之子,当放令还国。”
佛告波斯匿王:“善哉,大王!放其令去,令汝长夜安乐饶益。”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乃至力自在, 能广虏掠彼,
助怨在力增, 倍收己ⓑ他利②。”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及阿阇世王韦提希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擒”,大正藏原为“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擒”。
ⓑ “己”,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己”。
① 于我无怨恨人而生怨结,于好人所而作不好:XXX
② 助怨在力增,倍收己他利:能够为怨敌着想是基于更强的力量,让自己及他人双双收到利益。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经文无此句。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①。此法是善知识、善伴党②,非是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为善知识,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
“大王!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阿难陀比丘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③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我时告言:‘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④,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赞叹不放逸⑤, 是则佛正教,
修禅不放逸, 逮得证诸漏ⓐ。”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漏”,圣本作“满”。
① 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当生就能灭除如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不须等待时令季节,正确地趣向(涅槃),就在这里当下看到,亲自能体证。
② 善知识、善伴党:好朋友、好伙伴。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
③ 半梵行:只有部分清净修行的人;没有完全清净修行的人。
④ 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完全清净地修行。
⑤ 不放逸:不怠惰。
世尊对波斯匿王所忆念的这件事,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6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颇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后世愿满足、现法后世愿满足不?”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颇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后世愿满足、现法后世愿满足不?’”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有一法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得后世愿满足、得现法后世愿满足,谓不放逸善法。不放逸善法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得后世愿满足、得现法后世ⓑ愿满足。
“大王!譬如世间所作麁业①,彼一切皆依于地而得建立。不放逸善法亦复如是。修习多修习,得现法愿满足、得后世ⓒ愿满足、得现法后法愿满足。如力。如是种子、根、坚ⓓ、陆、水、足、行、师子、舍宅,亦如是说。是故,大王!当住不放逸,当依不放逸。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已,夫人当作是念:‘大王住不放逸、依不放逸,我今亦当如是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如是夫人,如是大臣、太子、猛将亦如是。国土人民应当念:‘大王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夫人、太子、大臣、猛将住不放逸、依不放逸,我等亦应如是住不放逸、依不放逸。’大王!若住不放逸、依不放逸者,则能自护。夫人、婇ⓔ女亦能自保,库ⓕ藏财宝增长丰实。”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称誉不放逸, 毁呰ⓖ②放逸者,
帝释不放逸, 能主忉利天。
称誉不放逸, 毁呰[*]放逸者,
不放逸具足, 摄持于二义:
一者现法利, 二后世亦然,
是名无间等, 甚深智慧者③。”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大正藏在“足”字之下有一“得”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世”,宋、元、明三本作“法”。
ⓒ “世”,宋、圣二本作“法”。
ⓓ “坚”,宋、元、圣三本作“坚坚”。
ⓔ “婇”,圣本作“彩”。
ⓕ “库”,大正藏原为“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库”。
ⓖ “呰”,明本作“訾”。[*]
① 麁业:农业。
② 呰:毁谤。
③ 是名无间等,甚深智慧者:(不放逸具足的人)叫做有洞察的甚深智慧的人。“无间等”即洞察,即没有任何间隔、差距地以智慧观察,又译作“现观”。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是名为健夫,明哲之所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现观利益的坚固者被称为‘贤智者’”。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此有三法,一切世间所不爱念。何等为三?谓老、病、死。如是三法,一切世间所不爱念。若无此三法世间所不爱者,诸ⓐ佛世尊不出于世,世间亦不知有诸佛如来所觉知法为人广说。以有此三法世间所不爱念,谓老、病、死故,诸佛如来出兴于世,世间知有诸佛如来所觉知法广宣说者。”波斯匿王作是念已,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其所念,广白世尊。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此有三法,世间所不爱念,谓老、病、死,乃至世间知有如来所觉知法为人广说。”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王所乘宝车, 终归有朽坏,
此身亦复然, 迁移会归老。
唯如来正法, 无有衰老相,
禀斯正法者, 永到安隐处。
恒ⓑ凡鄙衰老, 丑弊恶形类,
衰老来ⓒ践蹈, 迷魅愚夫心。
若人寿百岁, 常虑死随至,
老病竞追逐, 伺便辄加害。”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诸”,明本作“谓”。
ⓑ “恒”,大正藏原为“但”,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恒”。
ⓒ “来”,圣本作“未”。
ⓓ 圣本在“去”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