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55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①住波罗利弗妒路②国,尊者阿难③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罗利弗妒路鸡林精舍④。
入定时可不觉知外境时,尊者迦摩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⑤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难:“奇哉!尊者阿难!有眼有色、有耳有声、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触、有意有法,而有比丘⑥有是等法,能不觉知⑦。云何?尊者阿难!彼比丘为有想⑧不觉知,为无想故不觉知?”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觉知,况复无想。”
复问尊者阿难:“何等为有想于有而不觉知⑨?”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⑩,有觉有观⑪,离生喜乐⑫,初禅具足住⑬。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如是第二⑭、第三⑮、第四禅⑯,空入处⑰、识入处⑱、无所有入处⑲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
“云何无想有法而不觉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忆念,无想心三昧⑳身作证具足住㉑,是名比丘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尊者迦摩比丘复问尊者阿难:“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㉒,世尊㉓说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㉔。”
[校勘]
ⓐ “涌”,宋本作“勇”。[*]
[注解]
① 佛:觉者;自觉觉他的人。又译为佛陀。
② 波罗利弗妒路:古代印度都市名,佛灭后的阿育王将摩竭提国的首都从王舍城迁都至此,位于恒河左岸,即当今印度的巴特那巿所在。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摩竭提国又称为波罗利弗妒路国。另译为“波吒利弗多罗”、“巴连弗邑”、“华氏城”。
③ 阿难:比丘名,以“多闻第一”闻名。“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担任佛陀侍者达二十五年。
④ 鸡林精舍:佛陀的道场之一,位于波罗利弗妒路城东南,佛灭后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为国家级寺院。又译为“鸡雀精舍”、“鸡雀寺”、“鸡园”、“鸡林园”。
⑤ 问讯:问候请安。
⑥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⑦ 有是等法,能不觉知:在有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有耳朵也有耳朵可听到的声境等等)的状况下,能够不知觉。其中“法”指事物,“觉知”即知觉、感知,例如看到、听到等等。
⑧ 有想:有认知。“想”是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
⑨ 有想于有而不觉知:对于存在的事物有认知,却能够(对外境)不知觉。其中“有”指存在(的事物)。
⑩ 离欲、恶不善法: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
⑪ 有觉有观:“觉”与“观”两者皆有。“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时将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⑫ 离生喜乐: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⑬ 具足住:进入(达成)并保持着。又译为“成就游”。
⑭ 第二(禅):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⑮ 第三(禅):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⑯ 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⑰ 空入处: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又译为“无量空入处”、“空处”、“空无边处”。
⑱ 识入处: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又译为“无量识入处”、“识处”、“识无边处”。
⑲ 无所有入处: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又译为“无所有处”。
⑳ 无想心三昧:即“无相心三昧”,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详见卷三第80经、卷十八第502经。其中“三昧”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摩提”、“三摩地”,义译为“等持”、“定”。
㉑ 身作证具足住:亲身体证且已稳固。
㉒ 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不会躁动而冲出定境、不会沉没而丧失定境,完成解脱而稳固,稳固而完成解脱。
㉓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㉔ 智果、智功德:(带来)出世间智慧的成就、出世间智慧的功用。此句的“智”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完全智”。
㉕ 正士:追寻正道的人。
㉖ 随喜:见到他人的言行,而随之心生欢喜。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入定后,由于专心,除了所专注的对象外,没有知觉到其他外境。例如专注在所缘上,因此没听到外界的噪音。即使在定中仍有想阴认知的作用,但不觉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等存在的事物(有法),本经描述为“有想于有而不觉知”。本经以“初禅”至“无所有入处”的定境为例,对应的南传经文则是举“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的定境为例。
无相三昧是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在无相三昧中,对于存在的事物不去认知取相、心中不浮现对应的相,没有“想于有法”,自然也不知觉外境,而“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佛教的“无相三昧”是一种止观融合并行的修法,契合于佛法的“无相三昧”能够生起究竟解脱的智慧,也就是“智果、智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