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55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①住波羅利弗妬路②國,尊者阿難③及尊者迦摩亦在波羅利弗妬路雞林精舍④。
入定時可不覺知外境時,尊者迦摩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⑤慰勞已,於一面坐,語尊者阿難:「奇哉!尊者阿難!有眼有色、有耳有聲、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觸、有意有法,而有比丘⑥有是等法,能不覺知⑦。云何?尊者阿難!彼比丘為有想⑧不覺知,為無想故不覺知?」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覺知,況復無想。」
復問尊者阿難:「何等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⑨?」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⑩,有覺有觀⑪,離生喜樂⑫,初禪具足住⑬。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如是第二⑭、第三⑮、第四禪⑯,空入處⑰、識入處⑱、無所有入處⑲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覺知。」
「云何無想有法而不覺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⑳身作證具足住㉑,是名比丘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尊者迦摩比丘復問尊者阿難:「若比丘無想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㉒,世尊㉓說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無想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此是智果、智功德㉔。」
[校勘]
ⓐ 「涌」,宋本作「勇」。[*]
[註解]
① 佛:覺者;自覺覺他的人。又譯為佛陀。
② 波羅利弗妬路:古代印度都市名,佛滅後的阿育王將摩竭提國的首都從王舍城遷都至此,位於恆河左岸,即當今印度的巴特那巿所在。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摩竭提國又稱為波羅利弗妬路國。另譯為「波吒利弗多羅」、「巴連弗邑」、「華氏城」。
③ 阿難:比丘名,以「多聞第一」聞名。「阿難」是「阿難陀」的簡稱。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擔任佛陀侍者達二十五年。
④ 雞林精舍:佛陀的道場之一,位於波羅利弗妬路城東南,佛滅後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為國家級寺院。又譯為「鷄雀精舍」、「雞雀寺」、「雞園」、「雞林園」。
⑤ 問訊:問候請安。
⑥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⑦ 有是等法,能不覺知:在有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有耳朵也有耳朵可聽到的聲境等等)的狀況下,能夠不知覺。其中「法」指事物,「覺知」即知覺、感知,例如看到、聽到等等。
⑧ 有想:有認知。「想」是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
⑨ 有想於有而不覺知:對於存在的事物有認知,卻能夠(對外境)不知覺。其中「有」指存在(的事物)。
⑩ 離欲、惡不善法: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
⑪ 有覺有觀:「覺」與「觀」兩者皆有。「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⑫ 離生喜樂: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⑬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⑭ 第二(禪):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⑮ 第三(禪):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⑯ 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⑰ 空入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量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⑱ 識入處: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⑲ 無所有入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所有處」。
⑳ 無想心三昧:即「無相心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詳見卷三第80經、卷十八第502經。其中「三昧」是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提」、「三摩地」,義譯為「等持」、「定」。
㉑ 身作證具足住:親身體證且已穩固。
㉒ 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不會躁動而衝出定境、不會沉沒而喪失定境,完成解脫而穩固,穩固而完成解脫。
㉓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稱佛陀為「世尊」。
㉔ 智果、智功德:(帶來)出世間智慧的成就、出世間智慧的功用。此句的「智」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完全智」。
㉕ 正士:追尋正道的人。
㉖ 隨喜:見到他人的言行,而隨之心生歡喜。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入定後,由於專心,除了所專注的對象外,沒有知覺到其他外境。例如專注在所緣上,因此沒聽到外界的噪音。即使在定中仍有想陰認知的作用,但不覺知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等存在的事物(有法),本經描述為「有想於有而不覺知」。本經以「初禪」至「無所有入處」的定境為例,對應的南傳經文則是舉「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的定境為例。
無相三昧是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在無相三昧中,對於存在的事物不去認知取相、心中不浮現對應的相,沒有「想於有法」,自然也不知覺外境,而「無想於有法而不覺知」。
佛教的「無相三昧」是一種止觀融合並行的修法,契合於佛法的「無相三昧」能夠生起究竟解脫的智慧,也就是「智果、智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