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 卷十二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LearnNew.bbs@bbs.ccu.edu.tw (LN),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长阿含经 卷十二
发信站: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Fri Jul  5 07:48:56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csie.nctu!news.cc.nctu!suncc.ccu!Feeling
来  源: LearnNew.bbs@bbs.ccu.edu.tw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二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十七)第二分清净经第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缅□优婆
塞林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沙
弥周那在波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钵。
渐诣迦维罗卫缅□园中。至阿难所头面礼
足於一面立。白阿难言。波波城内有尼乾
子命终未久。其诸弟子分为二分。各共诤讼。
而相毁骂无复上下。迭相求短竞其知见。
我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真正汝为邪见。
以前著後以後著前。颠倒错乱。无有法
则。我所为妙。汝所言非。汝有所疑当谘问
我。大德阿难。时彼国人民事尼乾者。闻诤
讼已生厌患心。阿难语周那沙弥曰。我等
有言欲启世尊。今共汝往宣启此事。若世
尊有所戒敕当共奉行。尔时沙弥周那闻
阿难语已。即共诣世尊。头面礼足在一面
立。尔时阿难白世尊曰。此沙弥周那。在波
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钵渐来至此。礼我
足语我言。波波国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                  1-73上
诸弟子分为二分。各共诤讼。面相毁骂无复
上下。迭相求短竞其知见。我能知是。汝不
能知。我行真正。汝为邪见。以前著後以後
著前。颠倒错乱无有法则。我所言是。汝所
言非。汝有所疑当谘问我。时彼国人民
事尼乾者。闻诤讼已。生厌患心。世尊告
周那沙弥曰。如是周那。彼非法中不足听
闻。此非三耶三佛所说。犹如朽塔难可污
色。彼虽有师尽怀邪见。虽复有法尽不真
正。不足听采不能出要。非是三耶三佛所
说。犹如故塔不可污也。彼诸弟子有不
顺其法。舍彼异见行於正见。周那。若有人
来语彼弟子。诸贤。汝师法正当於中行。何
以舍离。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则二俱失道
获无量罪。所以者何。彼虽有法。然不真正
故。周那。若师不邪见其法真正。善可听采
能得出要。三耶三佛所说。譬如新塔易可
污色。然诸弟子於此法中。不能勤修不
能成就。舍平等道入於邪见。若有人来语
彼弟子。诸贤。汝师法正当於中行。何以舍
离入於邪见。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则二俱
见真正获无量福。所以者何。其法真正。佛
告周那。彼虽有师然怀邪见。虽复有法尽
不真正。不足听采不能出要。非三耶三
佛所说。犹如朽塔不可污色。彼诸弟子法
法成就。随顺其行起诸邪见。周那。若有人
来语其弟子言。汝师法正汝所行是。今所
修行勤苦如是。应於现法成就道果。彼诸
弟子信受其言者。则二俱失道获无量罪。                  1-73中
以者何。以法不真正故。周那。若师不邪
见。其法真正。善可听采能得出要。三耶三
佛所说。譬如新塔易为污色。又其弟子法
法成就。随顺修行而生正见。若有人来语
其弟子言。汝师法正汝所行是。今所修行
勤苦如是。应於现法一成就道果。彼诸弟子
信受其言。二俱正见获无量福。所以者何。
法真正故。周那。或有导师出世使弟子生
忧。或有导师出世使弟子无忧。云何导师
出世使弟子生忧。周那。导师新出世间成
道未久。其法具足梵行清净。如实真要而不
布现。然彼导师速取灭度。其诸弟子不得
修行。皆愁忧言。师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
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竟不布现。而今导师
便速灭度。我等弟子不得修行。是为导师
出世弟子愁忧。云何导师出世弟子不忧。
谓导师出世。其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
而广流布。然後导师方取灭度。其诸弟子皆
得修行不怀忧。言师初出世成道未久。其
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而不布现。而
今导师便速灭度。使我弟子不得修行。如
是周那。导师出世弟子无忧。佛告周那。此
支成就梵行。谓导师出世。出家未久。名闻
未广。是谓梵行支不具足。周那。导师出世
出家既久。名闻广远。是谓梵行支具足满。
周那。导师出世。出家既久。名闻亦广。而诸弟
子未受训诲。未具梵行。未至安处。未获
已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说。有异论起不
能如法而往灭之。未能变化成神通证。是                  1-73下
为梵行。支不具足。周那。导师出世。出家
既久。名闻亦广。而诸弟子尽受教训。梵行具
足。至安隐处已获己利。又能受法分别演
说。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
证。是为梵行支具足满。周那。导师出世。出
家亦久。名闻亦广。诸比丘尼未受训诲。未
至安处未获己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说。
异论起不能以法如实除灭。未能变化
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未具足。周那。导师
出世。出家亦久。名闻亦广。诸比丘尼尽受教
训。梵行具足。至安隐处已获已利。复能受
法分别演说。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
足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具足满。周那。诸
优婆塞优婆夷广修梵行。乃至变化具足成
神通证。亦复如是。周那。若导师不在世。无
有名闻利养损减。则梵行支不具足满。若
导师在世名闻利养皆悉具足无有损减。则
梵行文支为具足满。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
皆悉具足。而诸比丘名闻利养不能具足。是
为梵行支不具足。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
具足无损。诸比丘众亦复具足。则梵行支
为具足满。比丘尼众亦复如是。周那。我出
家久。名闻广远。我诸比丘已受教诫。到安
隐处自获己利。复能受法为人说法。有
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证。诸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亦如是。周那。
我以广流布梵行。乃至变化具足成神通证。
周那。一切世间所有导师。不见有得名闻
利养如我如来至真等正觉者也。周那。诸                  1-74上
世间所有徒众。不见有名闻利养如我众
也。周那。若欲正说者。当言见不可见。云
何见不可见。一切梵行清净具足宣示布现。
是名见不可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郁
头蓝子。在大众中而作是说。有见不见。云
何名见不见。如刀可见刃不可见。诸比丘
彼子乃引凡夫无识之言。以为譬喻。如是
周那。若欲正说者。当言见不见。云何见
不见。汝当正欲说言。一切梵行清净具足
宣示流布。是不可见。周那。彼相续法不具
足而可得。不相续法具足而不可得。周那。
诸法中梵行。酪酥中醍醐。尔时世尊告诸
比丘。我於是法躬自作证。谓四念处四神
足四意断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
汝等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
乳。於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
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作是言。彼所
说句不正义理不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
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诸贤。我
句如是汝句如是。我义如是汝义如是。何
者为胜何者为负。若彼比丘报言我句如是
我义如是。汝句如是汝义如是。汝句亦胜
汝义亦胜。彼比丘说此。亦不得非亦不得
是。当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
是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受同一师同一
乳於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安
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是言。
彼所说句不正义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
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                  1-74中
句如是汝句如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若
彼比丘报言。我句如是汝句如是汝句亦胜。
彼比丘说此。亦不得言是不得言非。当
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尽共
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於如来
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安乐已。若有
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是言。彼所说句正
义不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
当语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义如是汝义
如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若彼报言。我义
如是汝义如是。汝义而胜。彼比丘说此已。
亦不得言是亦不得言非。当谏彼比丘。
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比丘尽共和合
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於如来正
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安乐已。若有比
丘说法。中有比丘。作如是言。彼所说句正
义正。比丘闻已不得言非。当称赞彼言。
汝所言是汝所言是。是故比丘。於十二部经
自身作证当广流布。一曰贯经。二曰□夜经。
三曰受记经。四曰偈经。五曰法句经。六曰相
应经。七曰本缘经。八曰天本经。九曰广经。十
曰未曾有经。十一曰譬喻经。十二曰大教经。
当善受持称量观察广演分布。诸比丘。我
所制衣。若冢间衣若长者衣□贱衣。此衣足
障寒暑蚊虻。足蔽四体。诸比丘。我所制食。
若乞食。若居士食。此食自足。若身苦恼众患
切已。恐遂至死故听此食。知足而已。诸比
丘。我所制住处。若在树下若在露地。若在
房内若楼阁上。若在窟内若在种种住处。                  1-74下
此处自足为障寒暑风雨蚊虻。下至闲静
懈息之处。诸比丘。我所制药。若大小便。酥
油蜜黑石蜜。此药自足。若身生苦恼众患切
已。恐遂至死故听此药。佛言。或有外道梵
志来作是语。沙门释子以众乐自娱。若有
此言。当如是报。汝等莫作此言。谓沙门释
子以众乐自娱。所以者何。有乐自娱如来
呵责。有乐自娱如来称誉。若外道梵志问言。
何乐自娱瞿昙呵责。设有此语。汝等当报。
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著。云何为五。
眼知色。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耳闻声鼻知
香舌知味身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
著。诸贤。犹是五欲缘生喜乐。此是如来至
真等正觉之所呵责也。犹如有人故杀众
生自以为乐。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呵
责。犹如有人私窃偷盗自以为乐。此为如
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犯於梵行自以为
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故作妄
语自以为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
人放荡自恣。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
人行外苦行非是如来所说正行。自以为
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诸比丘。呵责五欲
功德人所贪著。云何为五。眼知色。可爱
可乐人所贪著。耳闻声鼻知香舌知味身
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著。如此诸乐沙门
释子无如此乐。犹如有人故杀众生以此
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此乐。犹如有人公为
盗贼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
有人犯於梵行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                    1-75上
是乐。犹如有人故作妄语自以为乐。沙门
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放荡自恣自以
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行外
苦行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若外
道梵志作如是问何乐自娱。沙门瞿昙之
所称誉。诸比丘。彼若有此言。汝等当答彼
言。诸贤。有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著。
云何为五。眼知色乃至意知法。可爱可
乐人所贪著。诸贤。五欲因缘生乐当速除
灭。犹如有人故杀众生自以为乐。有如
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公为盗贼自以
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犯
於梵行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
如有人故为妄语自以为乐。有如此乐
应速除灭。犹如有人放荡自恣自以为乐。
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行外苦
行自以为乐。有如是乐应速除灭。犹如
有人去离贪欲。无复恶法。有觉有观。离生
喜乐入初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
人灭於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入第二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
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一心
入第三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乐尽苦尽
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
如是乐者佛所称誉。若有外道梵志作如
是问。汝等於此乐中求几果功德。应答彼
言。此乐当有七果功德。云何为七。於现法
中得成道证。正使不成临命终时当成
道证。若临命终复不成者当尽五下结。中                  1-75中
间般涅盘。生彼般涅盘。行般涅盘。无行般涅
盘。上流阿迦尼吒股涅盘。诸贤。是为此乐
有七功德。诸贤。若比丘在学地欲上求
安隐处。未除五盖。云何为五。贪欲盖□恚
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彼学比丘方欲上
求。求安隐处未灭五盖。於四念处不能
精勤。於七觉意不能勤修。欲得上人法贤
圣智慧增盛。求欲知欲见者。无有是处。
诸贤。学地比丘欲上求求安隐处。能灭五
盖贪欲盖□恚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於四
意处又能精勤。於七觉意如实修行。欲
得上人法贤圣智慧增上。求欲知欲见者。
则有是处。诸贤。若有比丘漏尽阿罗汉。所
作已办舍於重担。自获己利尽诸有结使。
正智解脱不为九事。云何为九。一者不杀。二
者不盗。三者不□。四者不妄语。五者不舍道。
六者不随欲。七者不随恚。八者不随怖。九者
不随痴。诸贤。是为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
於重担。自获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得解远
离九事。或有外道梵志作是说言。沙门释
子有不住法应报彼言。诸贤。莫作是说。沙
门释子有不住法。所以者何。沙门释子。其
法常住不可动转。譬如门阃常住不动。沙
门释子亦复如是。其法常住无有移动。或
有外道梵志作是说言。沙门瞿昙。尽知过
去世事。不知未来事。彼比丘。彼异学梵志
智异智观亦异所言虚妄。如来於彼过去事。
若在目前无不知见。於未来世生於道
智过去世事虚妄不实不足喜乐。无所利                    1-75下
益。佛则不记。或过去事有实无可喜乐。无
所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而
无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有
所利益。如来尽知然後记之。未来现在亦复
如是。如来於过去未来现在。应时语实语义
语利语法语律语无有虚也。佛於初夜成
最正觉及末後夜。於其中间有所言说尽
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
如所说。故名如来。以何等义名等正觉。
佛所知见所灭所觉。佛尽觉知。故名等
正觉。或有外道梵志作如是说。世间常存
唯此为实。馀者虚妄。或复说言。此世无常
唯此为实。馀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有常
无常唯此为实。馀者虚妄。或复有言。此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唯此为实馀者虚妄。或
复有言。此世间有边唯此为实。馀者为虚
妄。或复有言。世间无边唯此为实。馀者
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有边无边唯此为实。
馀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非有边非无
边唯此为实。馀者虚妄。或复有言。是命
是身此实馀虚。或复有言。非命非身此实
馀虚。或复有言。命异身异此实馀虚。或复
有言。非异命非异身此实馀虚。或复有言。
如来终此实馀虚。或复有言。如来不终此
实馀虚。或复有言。如来终不终此窦馀虚。或
复有言。如来非终非不终。此实馀虚。诸有
此见。名本生本见。今为汝记。谓此世常
存。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唯此为实馀者虚
妄。是为本见本生为汝记之。所谓未见                    1-76上
未生者我亦记之。何者未见未生。我所记
者。色是我。从想有终。此实馀虚。无色是我。
从想有终。亦有色亦无色是我。从想有终。
非有色非无色是我。从想有终。我有边。我
无边。我有边无边。我非有边非无边。从想
有终。我有乐。从想有终。我无乐。从想有
终。我有苦乐。从想有终。我无苦乐。从想有
终。一想是我。从想有终。种种想是我。从想
有终。少想是我。从想有终。无量想是我。从
想有终。此实馀虚。是为邪见本见本生。我
之所记。或有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论有
如是见。此世常存此实馀虚。乃至无量想是
我。此实馀虚。彼沙门婆罗门。复作如是说
如是见此实馀者虚妄。当报彼言。汝实作
此论。云何此世常存此实馀虚耶。如此语
者佛所不许。所以者何。此诸见中各有结
使。我以理推。诸沙门婆罗门中。无与我等
者。况欲出过。此诸邪见但有言耳。不中共
论。乃至无量想是我。亦复如是。或有沙门
婆罗门作是说。此世间自造。复有沙门婆
罗门言。此世间他造。或复有言。自造他造。
或复有言。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有。彼沙
门婆罗门。言世间自造者。是沙门婆罗门
皆因触因缘。若离触因而能说者。无有是
处。所以者何。由六入身故生触。由触故生
受。由受故生。爱。由爱故生取。由取故生
有。由有故生生。由生故有老死忧悲苦恼
大患阴集。若无六入则无触。无触则无受。
无受则无爱。无爱则无取。无取则无有。                  1-76中
有则无生。无生则无老死忧悲苦恼大
患阴集。又言此世间他造。又言此世间自造
他造。又言此世间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
有。亦复如是。因触而有。无触则无。佛告诸
比丘。若欲灭此诸邪恶见者。於四念处当
修三行。云何比丘灭此诸恶。於四念处当
修三行。比丘谓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
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
不忘。除世贪忧。内外身身观忆念不忘。除
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为灭众恶
法。於四念处。三种修行。有八解脱。云何为
八。色观色初解脱。内有色想外观色二解
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有对想住空
处四解脱。舍空处住识处五解脱。舍识
处住不用处六解脱。舍不用处住有想无
想处七解脱。灭尽定八解脱。尔时阿难在世
尊後执扇扇佛即偏露右肩右膝著地。
叉手白佛言。甚奇世尊。此法清净微妙第一
当云何名。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经名为
清净。汝当清净持之。尔时阿难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
(十八)佛说长阿含第二分自欢喜经第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那难陀城波波利□
婆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长老
舍利弗於闲静处默自念言。我心决定知过
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力。
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时舍利
弗从静室起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
坐。白佛言。向於静室默自思念。过去未来                1-76上
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
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佛告舍利弗。
善哉善哉。汝能於佛前说如是语。一向受持
正师子吼。馀沙门婆罗门无及汝者。云何舍
利弗。汝能知过去诸佛心中所念。彼佛有如
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脱如是解
脱堂不。对曰不知。云何舍利弗。汝能知当
来诸佛心中所念。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
智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堂不。答日不知。
云何舍利弗。如我今如来至真等正觉心中
所念。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如是解脱如
是解脱堂。汝能知不。答曰不知。又告舍利
弗。过去未来现在如来至真等正觉心中所
念。汝不能知。何故决定作是念。因何事生
是念。一向坚持而师子吼。馀沙门婆罗门。若
闻汝言我决定知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
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与如来无所著
等正觉等者。当不信汝言。舍利弗白佛言。
我於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心中所念。我不能
知。佛总相法我则能知。如来为我说法转
高转妙。说黑白法缘无缘法照无照法。如
来所说转高转妙。我闻法已。知一一法於法
究竟。信如来至真等正觉。信如来法善可
分别。信如来众苦灭成就。诸善法中此为
最上。世尊智慧无馀。神通无馀。诸世间所有
沙门婆罗门。无有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
其上。世尊说法复有上者。谓制法。制法者。
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
意八贤圣道。是为无上制。智慧无馀。神通无              1-77上
馀。诸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皆无有与如
来等者。况欲出其上者。世尊说法又有上
者。谓制诸入。诸入者。谓眼色耳声鼻香舌
味身触意法。如过去如来至真等正觉亦制
此入。所谓眼色乃至意法。正使未来如来至
真等正觉亦制此入。所谓眼色乃至意法。今
我如来至真等正觉亦制此入。所谓眼色乃
至意法。此法无上无能过者。智慧无馀。神通
无馀。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
者。况欲出其上。世尊说法又有上者。谓识
入胎。入胎者。一谓乱入胎乱住乱出。二者不
乱入乱住乱出。三者不乱入不乱住而乱出。四
者不乱入不乱住不乱出。彼不乱入不乱住
不乱出者。入胎之上。此法无上。智慧无馀。神
通无馀。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
等者。况欲出其上。如来说法复有上者。所
谓道也。所谓道者。诸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
便入定慧意三昧。随三昧心修念觉意。依
欲依离依灭尽依出要法精进喜猗定舍
觉意。依欲依离依灭尽依出要。此法最上。
智慧无馀。神通无馀。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
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如来说法复
有上者。所谓为灭。灭者谓苦灭迟得。二俱
卑陋。苦灭速得。唯苦卑陋。乐灭迟得。唯迟卑
陋。乐灭速得。然不广普。以不广普。故名卑
陋。如今如来乐灭速得。而复广普。乃至天
人见神变化。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
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
漏。心解脱慧解脱。於现法中自身作证。生                1-77中
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後有。是
为如来说无上灭。此法无上。智慧无馀。神通
无馀。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
者。况欲出其上。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言
清净。言清净者。世尊於诸沙门婆罗门。不
说无益虚妄之言。言不求胜。亦不朋党。所
言柔和。不失时节。言不虚发。是为言清
净。此法无上。智慧无馀。神通无馀。诸世间
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
上。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见定。彼见定者。
谓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
随三昧心。观头至足观足至头皮肤内外。
但有不净发毛爪甲。肝肺肠胃脾肾五
脏。汗肪髓脑屎尿涕澡泪臭。不净无一可
贪。是初见定。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
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唯
观白骨及与牙齿。是为二见定。诸沙门婆罗
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
皮肉外诸不净及白骨。唯观心识在何处
住。为在今世。为在後世。今世不断後世不
断。今世不解脱後世不解脱。是为三见定。诸
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
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及除白骨。复重观
识。识在後世不在今世。今世断後世不断。
今世解脱後世不解脱。是为四见定。诸有沙
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
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及除白骨。复重观识。
不在今世不在後世。二俱断二俱解脱。是
为五见定。此法无上。智慧无馀。神通无馀。              1-77下
世间沙门婆罗门。无与如来等者。况欲
出其上。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说常法。常
法者。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
随三昧心忆识世间二十成劫败劫。彼作
是言。世间常存此为真实。馀者虚妄。所以者
何。由我忆识故知有此成劫败劫。其馀过
去我所不知。未来成败我亦不知。此人朝
暮以无智说言。世间常存唯此为实。馀者
为虚。是为初常法。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
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识四十成劫
败劫。彼作是言。此世间常此为真实。馀者
虚妄。所以者何。以我忆识故知成劫败劫。
我复能过是知过去成劫败劫。我不知
未来劫之成败。此说知始不说知终。此人
朝暮以无智诳世间常存唯此真实。馀者
虚妄。此是二常法。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
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识八十成劫败劫。
彼言此世间常。馀者虚妄。所以者何。以我
忆识故知有成劫败劫。复过是知过去成
劫败劫。未来劫之成败我亦悉知。此人朝暮
以无智说言。世间常存唯此为实。馀者虚
妄。是为三常存法。此法无上。智慧无馀。神通
无馀。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能与如来
等者。况欲出其上。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
观察。观察者。谓有沙门婆罗门以想观察。
他心尔趣此心尔趣。彼心作是想时。或虚或
实。是为一观察。诸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
察。或闻诸天及非人语。而语彼言。汝心如
是。汝心如是。此亦或实或虚。是二观察。或              1-78上
有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察。亦不闻诸天
及非人语。自观己身又听他言。语彼人言。
心如是汝心如是。此亦有实有虚。是为
三观察。或有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察。亦
不闻诸天及非人语。又不自观观他。除觉
观已得定意三昧。观察他心而语彼言。汝
心如是汝心如是。如是观察则为真实。是
为四观察。此法无上。智慧无馀。神通无馀。诸
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
出其上。如来说法复有上者。所谓教诫。教
诫者。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有漏成无
漏。心解脱。智慧解脱。於现法中自身作证。
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是
为初教诫。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五下
结。於彼灭度。不还此世。是为二教诫。或
时有人不违教诫。三结尽。薄□怒痴。得
斯陀含还至此世而取灭度。是为三教诫。
或时有人不违教诫。三结尽。得须陀洹。
极七往返必成道果。不堕恶趣。是为四教
诫。此法无上。智慧无馀。神通无馀。诸世间
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
上。如来说法复有上者。为他说法使戒清
净。戒清净者。有诸沙门婆罗门所语至诚
无有两舌。常自敬肃捐除睡眠。不怀邪谄
口不妄言。不为世人记於吉凶。不自称说
从他所得。以示於人更求他利。坐禅修智
辩才无碍。专念不乱。精勤不怠。此法无上。
智慧无馀。神通无馀。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
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如来说法复                  1-78中
有上者。谓解脱智。谓解脱智者。世尊。由他
因缘内自思惟言。此人是须陀洹。此是斯陀
含。此是阿那含。此是阿罗汉。此法无上。智慧
无馀。神通无馀。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
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如来说法复有
上者。谓自识宿命智证。诸沙门婆罗门种种
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自忆往昔无
数世事。一生二生乃至百千生成劫败劫。如
是无数我於某处生。名字如是种姓如是。
寿命如是。饮食如是。苦乐如是。从此生彼
从彼生此。若干种相。自忆宿命无数劫事。
昼夜常念本所经历。此是色此是无色。此是
想此是无想。此是非无想尽忆尽知。此法无
上。智慧无馀。神通无馀。诸世间沙门婆罗门。
无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如来说法复
有上者。谓天眼智。天眼智者。诸沙门婆罗
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观诸
众生。死者生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
丑。随其所行尽见尽知。或有众生。成就身
恶行口恶行意恶行。诽谤贤圣信邪倒见。
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
言善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
终生天人中。以天眼净观诸众生。如实知
见。此法无上。智慧无馀。神通无馀。诸世间沙
门婆罗门。无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如
来说法复有上者。谓神足证。神足证者。诸
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
三昧心作无数神力。能变一身为无数身。
以无数身合为一身。石壁无碍。於虚空中                  1-78下
结加趺坐。犹如飞鸟。出入於地犹如在
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火。如火积燃。以
手扪日月立至梵天。若沙门婆罗门称是
神足者。当报彼言。有此神足非为不有。
此神足者。卑贱下劣凡夫所行。非是贤圣
之所修习。若比丘。於诸世间爱色不染舍
离此已如所应行。斯乃名为贤圣神足。於
无喜色亦不憎恶。舍离此已如所应行。
斯乃名曰贤圣神足。於诸世间爱色不爱色
二俱舍已。修平等护专念不忘。斯乃名曰贤
圣神足。犹如世尊精进勇猛有大智慧。有
知有觉得第一觉。故名等觉。世尊。今亦不
乐於欲。不乐卑贱凡夫所习。亦不劳勤受
诸苦恼。世尊。若欲除弊恶法。有觉有观。离
生喜乐游於初禅。如是便能除弊恶法。有
觉有观。离生喜乐游於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亦
复如是。精进勇猛有大智慧。有知有觉得
第一觉。故名等觉。佛告舍利弗。若有外道
异学来问汝言。过去沙门婆罗门。与沙门
瞿昙等不。汝当云何答。彼复问言。未来沙
门婆罗门。与沙门瞿昙等不。汝当云何答。
彼复问言。现在沙门婆罗门。与沙门瞿昙
等不。汝当云何答。时舍利弗白佛言。设有
是问过去沙门婆罗门与佛等不。当答
言有。设问未来沙门婆罗门瞿昙等不。当答
言有。设问现在沙门婆罗门与佛等不。当
答言无。佛告舍利弗。彼外道梵志或复问
言。汝何故或言有或言无。汝当云何答。舍
利弗言。我当报彼。过去三耶三佛与如来                  1-79上
等。未来三耶三佛与如来等。我躬从佛闻。
欲使现在有三耶三佛与如来等者。无有
是处。世尊。我如所闻依法顺法作如是
答。将无答耶。佛言如是答依法顺法不违
也。所以然者。过去三耶三佛与我等。未来
三耶三佛与我等。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
无有是处。尔时尊者郁陀夷。在世尊後
执扇扇佛。佛告之曰。郁陀夷。汝当观世尊
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
欲知足不乐在欲。郁陀夷。若馀沙门婆罗
门。於此法中能勤苦得一法者。彼便当竖
幡告四远言。如来今者少欲知足。今观如
来少欲知足。如来有大神力有大威德。不
用在欲。尔时尊者郁陀夷。正衣服偏露右
肩右膝著地。叉手白佛言。甚奇世尊。少
有少欲知足如世尊者。世尊。有大神力有
大威德。不用在欲。若复有馀沙门婆罗门
於此法中能勤苦得一法者。便能竖幡告
四远言。世尊。今者少欲知足。舍利弗。当为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数说此法。彼
若於佛法僧於道有疑者。闻说此法无
复疑网。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当为诸比
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数说此法。所以者
何。彼於佛法僧於道有疑者。闻汝所说
当得开解。对曰。唯然世尊。时舍利弗即便
数数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法。
以自清净故。故名清净经。尔时舍利弗闻
佛所说。欢喜奉行
***********************************************************
(十九)佛说长阿含第二分大会经第十五                    1-79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翅提国迦维林中。
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尽是罗汉。复有十
方诸神妙天皆来集会。礼敬如来及比丘僧。
时四净居天即於天上各自念言。今者世尊。
在释翅提迦维林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
俱。尽得阿罗汉。复有十方诸神妙天皆来
集会。礼敬如来及比丘僧。我等今者亦可
往共诣世尊所。各当以偈称赞如来。时四
净居天。犹如力士屈伸臂顷。於彼天没
至释翅提迦维林中。尔时四净居天到已头
面礼足在一面立。时一净居天即於佛前
以偈赞曰
  今日大众会   诸天神普集
   皆为法故来   欲礼无上众
说此偈已退一面立。时一净居天复作颂
曰
  比丘见众秽   端心自防护
   欲如海吞流   智者护诸根
说是偈已退一面立。时一净居天复作颂
曰
    断刺平爱坑   及填无明堑
    独游清净场   如善象调御
说此偈已退一面立。时一净居天复作颂
曰
    诸归依佛者   终不堕恶趣
    舍此人中形   受天清净身
尔时四净居天说此偈已。世尊印可。即礼
佛足绕佛三匝忽然不现。其去未久。佛告
诸比丘。今者诸天大集。今者诸天大集。十方              1-79下
诸神妙天。无不来此礼觐如来及比丘僧。
诸比丘。过去诸如来至真等正觉。亦有诸天
大集如我今日。当来诸如来至真等正觉。亦
有诸天大集如我今日。诸比丘。今者诸天
大集。十方诸神妙天。无不来此礼觐如来
及比丘僧。亦当称彼名号为其说偈。比丘
当知
   诸依地山谷   隐藏见可畏
    身著纯白衣   洁净无垢秽
    天人闻此已   皆归於梵天
    今我称其名   次第无错谬
    诸天众今来   比丘汝当知
    世间凡人智   百中不见一
  何由乃能见   鬼神七万众
   若见十万鬼   犹不见一边
    何况诸鬼神   周遍於天下
地神有七千。悦叉若干种。皆有神足形貌
色像名称。怀欢喜心来到比丘众林中。时
有雪山神将六千鬼悦叉若干种。皆有神
足形貌色像名称。怀欢喜心来到比丘众林
中。有一舍罗神将三千鬼悦叉若干种。皆
有神足形貌色像名称。怀欢喜心来到比丘众
林中。此万六千鬼神悦叉若干种。皆有
神足形貌色像名称怀欢喜心来到比丘众
林中。复有□波蜜神住在马国。将五百
鬼皆有神足威德。复有金□罗神住王舍
城□富罗山。将无数鬼神恭敬围绕。复有
东方提头赖吒天王领乾沓#l神有大威德。             #l:上和下心
九十一子尽字因陀罗。皆有大神力。南                    1-80上
方□楼敕天王领诸龙王有大威德。有九
十一子亦字因陀罗有大神力。西方□楼
博叉天王领诸鸠盘茶鬼有大威德。有九
十一子亦字因陀罗有大神力。北方天王名
□沙门领诸悦叉鬼有大威德。有九十一
子亦字因陀罗有大神力。此四天王护持
世者。有大威德。身放光明来诣迦维林中。
时世尊欲降其幻伪虚妄之心故结咒曰
摩拘楼罗摩拘楼罗□楼罗。□楼罗旃
陀那加摩世致。迦尼延豆。尼延豆。波那
庐鸣呼奴奴。主。提婆苏暮。摩头罗。支多罗
斯那。乾沓波。那罗主。□尼沙。尸呵。无
莲陀罗。鼻波蜜多罗。树尘陀罗。那闾尼
呵。斗浮楼。输支婆迹婆
如是诸王乾沓婆及罗刹。皆有神足形貌色
像。怀欢喜心来诣比丘众林中。尔时世尊
复结咒曰
阿醯。那陀瑟。那头。□舍离沙呵。带叉蛇婆
提。提头赖吒。帝婆沙呵。若利耶加□罗
摄波那伽。阿陀伽摩。天提伽。伊罗婆陀。
摩呵那伽。□摩那伽多陀伽陀馀。那伽罗
□。婆呵沙呵。叉奇提。婆提罗帝婆提罗帝。
□枚大迹□。□呵四婆咛。阿婆婆四。质多
罗。速和尼那。求四多。阿婆由。那伽罗除阿
四。修跋罗萨帝奴阿伽。佛陀□。失罗咛。婆耶
忧罗头婆延楼。素盘菟佛头。舍罗#1。伽类楼         #1:上少下免
尔时世尊为阿修罗。而结咒曰
□陀跋□呵谛。三物第。阿修罗。阿失陀。婆
延地。婆三婆四。伊弟阿陀。提婆。摩天地。伽            1-80中
黎妙。摩呵□摩。阿修罗。陀那□罗陀。□摩质
兜楼。修质谛丽。婆罗呵黎。无夷连那婆。舍黎
阿细。跋黎弗多罗那。萨□。□楼耶那那迷。萨
那迷谛。婆黎细如。罗耶跋兜楼伊呵□婆
罗迷三。摩由伊。陀那。跋陀若。比丘那。三弥
涕。泥拔。尔时世尊复为诸天。而结咒曰
浮。提婆 |犁醯陛。提豫。婆由。多陀#1跋           #1:上少下免
楼#1跋楼尼。世帝苏弥。耶舍阿头。弥多罗婆。       #1:上少下免
伽罗那移婆阿逻提婆。摩天梯与。陀舍提
舍。伽予。萨□。那难多罗婆跋那。伊地盘大
雠地盘那盘大。耶舍卑#1。暮陀婆那阿醯□           #1:上少下免
大。比丘那婆朱弟婆尼。□弩提步舍伽利。
阿醯地勇迷。那刹帝隶富罗息几大阿陀蔓
陀罗婆罗□□大苏婆尼□提婆。阿陀□
陀。富罗翅支大。苏黎耶苏婆尼□提婆阿
陀苏提耶富罗翅大。摩伽陀婆苏因图庐阿
头释拘富罗大庐。叔伽伽罗摩罗那阿大。□
摩尼婆。鸣婆提奇呵。波罗无呵□婆罗微
阿尼。萨陀摩多阿呵黎弥沙阿尼钵雠#1。             #1:上少下免
叹奴阿庐余提舍阿醯跋沙。赊摩。摩呵赊
摩。摩#1沙阿。摩#1多摩。乞陀波头□阿。           #1:上少下免
陀摩#1波头□阿醯阿罗夜提婆阿陀黎陀               #1:上少下免
夜婆私。波罗摩诃波罗阿陀提婆摩天梯
夜。差摩兜率陀。夜摩。伽沙尼阿。尼蓝□。蓝
婆折帝。树提那摩伊□。念摩罗提。阿陀醯波
罗念弥大。阿醯提婆提婆□兰提。阿奇。尸
吁波。摩阿粟吒庐耶。鸣摩。浮浮尼婆私
遮婆陀暮。阿周陀。阿尼输豆檀耶#1。阿头           #1:上少下免
阿逻□沙门伊□。此是六十种天。尔时世尊                1-81上
复为六十八五通婆罗门而结咒曰
耶梨沙耶何醯要大婆尼伽□罗跋兜□
地□#1阿头差暮萨提鸯□□地牟尼阿头闭             #1:上少下免
□耶差伽尸梨沙婆呵若#1阿头梵摩提婆               #1:上少下免
提那婆□地牟尼阿头拘萨梨伊尼庐摩□
逻鸯祗逻野般□阿楼呜猿头摩诃罗
野阿拘提楼□#1阿头六闭俱萨梨阿楼伽               #1:上少下免
陵倚伽夷罗檀醯罪否符野福都卢梨□先
陀步阿头提那伽否婆。呵移伽耶罗野多
陀阿伽度婆罗蔓陀#1迦牧罗野阿头因陀罗             #1:上少下免
楼迷迦符陀庐慕摩伽醯阿敕伤俱卑予
阿头醯兰若伽否□梨味余梨多他阿伽度阿
醯婆好罗子弥都卢多陀阿伽度婆斯佛离
首陀罗罗予多陀阿伽度伊梨耶差摩诃罗
予先阿步多陀阿伽度般□婆予婆梨地翅
阿罗予多陀阿伽度郁阿兰摩诃罗予
便被婆梨摩梨输婆醯大那摩阿盘地苦摩
梨罗予阿具斯利陀那婆地阿头翅□罗予
户伊昵弥昵摩呵罗予复婆楼多。陀阿伽
度跋陀婆利摩呵罗予俱萨梨摩提输尸汉提
苫婆梨罗予修陀罗楼多他阿伽度阿
呵因头楼阿头摩罗予余苏利与他□地提步
阿呵□利四阿头恒阿耶楼婆罗目遮耶暮
阿夷#1阿头一摩耶舍枇那婆差摩罗予何梨             #1:上少下免
□度余枇度钵支余是数波那路摩苏罗予耶
赐多由醯兰若苏盘那□愁度致夜数罗舍波
罗□陀郁陀婆呵婆□婆呵婆婆谋。娑呵沙
贪覆赊大赊法□沙丽罗陀那摩般枝#m多               #m:病-丙+(上臼下成)
罗乾沓婆沙呵婆萨多提苏□罗予阿醯                      1-81中
□#m比丘三弥地婆尼地婆尼                         #m:病-丙+(上臼下成)
时复有千五通婆罗门。如来亦为结咒。
时此世界第一梵王及诸梵天皆有神通。有
一梵童子名曰提舍。有大神力复有十
方馀梵天王各与眷属围绕而来。复越千
世界有大梵王见诸大众在世尊所。寻与
眷属围绕而来。尔时魔王见诸大众在世尊
所。怀毒害心即自念言。我当将诸鬼兵往
坏彼众围绕。尽取不令有遗。时即召四兵
以手拍车声如霹雳。诸有见者无不惊
怖。放大风雨雷电霹雳。向迦维林围绕
大众。佛告诸比丘乐此众者。汝等当如。今
日魔众怀恶而来。於是颂曰
  汝今当敬顺   建立於佛法
    当灭此魔众   如象坏花聚
  专念无放逸   具足於净戒
    定意自念惟   善护其志意
    若於正法中   能不放逸者
   则度老死地   永尽诸苦本
  诸弟子闻已   当勤加精进
    超度於众欲   一毛不倾动
    此众为最胜   有大智名闻
   弟子皆勇猛   为众之所敬
尔时诸天神鬼五通仙人皆集迦维园中。见
魔所为怪未曾有。佛说此法时八万四千
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诸天龙鬼神阿修
罗迦楼罗真陀罗摩#7罗伽。人与非人闻               #7:目+侯
佛所说。欢喜奉行
***********************************************************
--
                     方寸之间....展现你的~~~~耐 心~~~~
                                           ~~~~细 心~~~~




Ξ Origin: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FROM: 140.123.1.240]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