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 卷十七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LearnNew.bbs@bbs.ccu.edu.tw (LN),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长阿含经 卷十七 发信站: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Fri Jul 5 07:54:32 1996)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csie.nctu!news.cc.nctu!suncc.ccu!Feeling 来 源: LearnNew.bbs@bbs.ccu.edu.tw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二七)第三分沙门果经第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祗耆旧童子□ 婆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 时王阿□世韦提希子。以十五日月满时。 命一夫人而告之曰。今夜清明与昼无异。 当何所为作。夫人白王言。今十五日夜月 满时与昼无异。宜沐发澡浴。与诸□女五 欲自娱。时王又命第一太子优耶婆陀。而告 之曰。今夜月十五日月满时与昼无异。当 何所施作。太子白王言。今夜十五日月满时 与昼无异。宜集四兵与共谋议伐於边逆。 1-107上 然後还此共相娱乐。时王又命勇健大将而 告之曰。今十五日月满时。其夜清明与昼无 异。当何所为作。大将白言。今夜清明与昼无 异。宣集四兵案所天平知有逆顺。时 王又命雨舍婆罗门而告之曰。今十五日月 满时。其夜清明与昼无异。当诣何等沙门 婆罗门所能开悟我心。时雨舍白言。今夜 清明与昼无异。有不兰迦叶。於大众中 而为导首。多有知识。名称远闻。犹如大海 多所容受。众所供养。大王。宜往诣彼问 讯。王若见者心或开悟。王又命雨舍弟须尼 陀而告之曰。今夜清明与昼无异。宜诣何 等沙门婆罗门所能开悟我心。须尼陀白言。 今夜清明与昼无异。有末伽梨瞿舍利。於 大众中而为导首。多有知识名称远闻。犹 如大海无不容受。众所供养。大王。宜往 诣彼问讯王若见者心或开悟。王又命典作 大臣而告之曰。今夜清明与昼无异。当诣 何等沙门婆罗门所能开悟我心。典作大臣 白言。有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於大众中而 为导首。多有知识。名称远闻。犹如大海无 不容受。众所供养。大王。宜往诣彼问讯。 王若见者心或开悟。王又命伽罗守门将而 告之曰。今夜清明与昼无异。当诣何等沙 门婆罗门所能开悟我心。伽罗守门将白言。 有婆浮陀伽旃那。於大众中而为导首。多 有知识。名称远闻。犹如大海无不容受。众 所供养。大王。宜往诣彼问讯。王若见者心 或开悟。王叉命优陀夷漫提子而告之曰。 1-107下 今夜清明与昼无异。当诣何等沙门婆罗 门所能开悟我心。优陀夷白言。有散若夷 昆罗梨沸。於大众中而为导首。多所知识。 名称远闻。犹如大海无不容受。众所供养。 大王。宜往诣彼问讯。王若见者心或开悟。 王又命弟无畏。而告之曰。今夜清明与昼 无异。 1当诣何等沙门婆罗门所能开悟我 心。弟无畏白言。有尼乾子於大众中而 为导首。多所知识。名称远闻。犹如大海无 不容受。众所供养大王。宜往诣彼问讯。 王若见者心或开悟。王又命寿命童子。而告 之曰。今夜清明与昼无异。当诣何等沙门 婆罗门所开悟我心。寿命童子白言。有 佛世尊今在我□婆园中。大王。宜往诣彼 问讯。王若见者心必开悟。王敕寿命言。严 我所乘宝象及馀五百白象。耆旧受教即 严王象及五百象讫白王言。严驾已备唯愿 知时。阿□世王自乘宝象。使五百夫人乘 五百牝象。手各执炬现王威严。出罗阅□ 欲诣佛所。小行进路告寿命曰。汝今诳我 陷固於我。引我大众欲与冤家。寿命白 言。大王。我不敢欺王。不敢陷固引王大众 以与冤□。王但前进必获福庆。时王小复 前进告寿命。汝欺诳我陷固於我。欲 引我众持与冤家。如是再三。所以者何。彼 有大众千二百五十人。寂然无声将有谋 也。寿命复再三白言。大王。我不敢斯诳陷固 引王大众持与冤家。王但前进必获福庆。 所以者何。彼沙门法常乐闲静是以无声。 1-108上 王但前进。园林已现。阿□世王到园门下 象。解剑退盖。去五威仪。步入园门。告寿 命曰。今佛世尊为在何所。寿命报言。大王。 今佛在高堂上前有明灯。世尊处师子座 南面而坐。王小前进自见世尊。尔时阿□ 世王往诺讲堂所。於外洗足然後上堂。默 然四顾生欢喜心。口自发言。今诸沙门寂然 静默止观具足。愿使我太子优婆耶亦止 观成就与此无异。尔时世尊告阿□世王 曰。汝念子故曰自发言。愿使太平优婆耶 亦止观成就与此无异。汝可前坐。时阿□ 世王即前头面礼佛足於一面坐。而白佛 言。今世有所问。若有闲暇乃敢请问。佛言。 大王。欲有问者便可问也。阿□世王白佛 言。世尊如今人乘象马车。习刀牟剑弓矢 兵仗战斗之法。王子力士大力士僮使皮 师剃发师织□师车师瓦师竹师苇师。皆以 种种伎术以自存生自恣娱乐。父母妻子 奴仆僮使其相娱乐。如此营生。现有果报。 今诸沙门现存所修现得果报不。佛告王曰 汝颇曾诣诸沙门婆罗门所。问如此义不。 正白佛言。我曾诣沙门婆罗门所。问如是 义。我念一时至不兰迦叶所问言。如人乘 象马车习於兵法。乃至种种营生。现有果 报。今此众现存修道。现得果报不。彼不兰 迦叶报我言。王若自作若教人作。研伐残害 煮灸切割。恼乱众生愁忧啼哭。杀生偷盗□ 逸妄语。逾墙劫夺放火为烧断道为恶。大 王。行如此事非为恶也。大王。若以利剑 1-108中 脔割一切众生以为肉聚弥满世间。此非 为恶亦无罪报。於□水南脔割众生亦 无有恶报。於□水北岸为大施会施一切 众。利人等利亦无福报。王白佛言。犹如有 人问瓜报李问李报瓜。彼亦如是。我问 现得报不。而彼答彼无罪福报。我即自念 言。我是刹利王水浇头种。无缘杀出家人 系缚驱遣。时我怀忿结心。作此念已即便 舍去。又白佛言。我於一时至末伽梨拘舍 梨所问言。如今人乘象马车习於兵法。乃 至种种营生皆现有果报。今者此众现在修 道。现得报不。彼报我言。大王。无施无与 无祭祀法。亦无善恶无善恶报。无有今 世。亦无後世。无父无毋。无天无化无众 生。世无沙门婆罗门平等行者。亦无今世 後世自身作证布现他人。诸言有者。皆是 虚妄。世尊。犹如有人问瓜报李问李报 瓜。彼亦如是。我问现得报不。彼乃以无义 答。我即自念言。我是刹利王水浇头种。无 缘杀出家人系缚驱遗。时我怀忿结心。作 此念已即便舍去。又白佛言。我於一时至 阿夷陀翅舍钦婆罗所问言。大德。如人乘 象马车习於兵法。乃至种种营生皆现有 果报。今者此众现在修道。现得报不。彼报 我言。受四大人取命终者。地大还归地。水 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 诸根归空。若人死时床舆举身置於冢间。 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为灰土。若愚若智 取命终者。皆悉坏败为断灭法。世尊。犹如 1-108下 有人问李瓜报。彼亦如是。我问现得报 不。而彼答我以断灭。我即念言。我是刹利 王水浇头种。无缘杀出家人系缚驱遗。时 我怀念结心。作此念已即便舍去。又白佛 言。我昔一时。至彼浮陀伽旃延所问言。 大德。如人乘象马车习於兵法。乃至种种 营生皆现有果报。今者此众现存修道得 报不。彼答我言。大王。无力无精进人无力无 方便。无因无缘众生染著。无因无缘众生清 净。一切众生有命之类。皆悉无力不得自 在。无有雠定在数中。於此六生中受 诸苦乐。犹如问李瓜报问瓜李报。彼亦如 是。我问现得报不。彼已无力答我。我即自 念言。我是刹利王水浇头种无缘杀出家人 系缚驱道。时我怀念结心。作此念已即便 舍去。又白佛言。我昔一时至散若□罗梨子 所问言。大德。如人乘象马车习於兵法。乃 至种种营生皆现有果报。今者此众现在修 道。现得报不。彼答我言。大王。现有沙门果 报。问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 此事非异非不异。大王。现无沙门果报。问 如是。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非 异非不异。大王。现有无沙门果报。问如是。 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非异非不 异。大王。现非有非无沙门果报。问如是。 答此事如是。此事实此事异。此事非异非 不异。世尊。犹如人问李瓜报问瓜李报。彼 亦如是。我问现得报不。而彼异论答我。我 即自念言。我是刹利水浇头种。无缘杀出 1-109上 家人繁缚驱遗。时我怀忿结心。作是念已 即便舍去。又白佛言。我昔一时至尼乾子 所问言。大德。犹如人乘象马车。乃至种种 营生现有果报。今者此众现在修道现得报 不。彼报我言。大王。我是一切智一切见人尽 知无馀。若行若住坐卧觉悟无馀。智常现在 前。世尊。犹如人问李瓜报问瓜李报。彼亦 如是。我问现得报不。而彼答我以一切智。 我即自念言。我是刹利王水浇头种。无缘杀 出家人繁缚驱遗。时我怀忿结心。作此念 已即便舍去。是故世尊。今我来此问如是 义。如人乘象马车习於兵法。乃至种种营 生皆现有果报。今者沙门现在修道现得报 不。佛告阿□世王曰。我今还问王。随意所 答。云何大王。王家僮使内外作人。皆见王 於十五日月满时。沐发澡浴在高殿上。与 诸□女共相娱乐。作此念言。咄哉行之果 报乃至是乎。此王阿□世。以十五日月满 时。沐发澡浴於高殿上与诸□女五欲自 娱。谁能知此。乃是行报者。彼於後时剃 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平等法。云 何大王。大王遥见此人来宁复起念言。是 我仆使不耶。王白佛言。不也世尊。若见彼 来当起迎请坐。佛言。此岂非沙门现得报 耶。王言。如是世尊。此是现得沙门报也。复 次大王。若王界内寄居客人食王禀赐。见 王於十五日月满时。沐发澡浴於高殿上 与诸彩女五欲自娱。彼作是念。咄哉彼行之 报乃如是耶。谁能知此乃是行报者。彼 1-109中 於後时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 平等法。云何大王。大王若遥见此人来宁 复起念言。是我客民食我禀赐耶。王言不 也。若我见其远来。当起迎礼敬问讯请坐。 云何大王。此非沙门现得果报耶。王言。 如是。现得沙门报也。复次大王。如来至真 等正觉出现於世。入我法者乃至三明灭 诸暗冥生大智明。所谓漏尽智证。所以者 何。斯由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诤不放逸 故。云何大王。此非沙门现在果报也。王报 言。如是世尊。实是沙门现在果报。尔时阿□ 世王即从坐起。头面礼佛足。白佛言。唯愿 世尊。受我悔过我为狂愚痴冥无识。我父 摩竭瓶沙王。以法治化无有偏枉。而我迷 惑五欲实害父王。唯愿世尊。加哀慈愍受 我悔过。佛告王曰。汝愚冥无识但自悔过。 汝迷於五欲乃害父王。今世贤圣法中能 悔过者即自饶益。吾愍汝故受汝悔过。尔时 阿□世王礼世尊足已。还一面坐。佛为说法 示教利喜。王闻佛教已。即白佛言我今归 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听我於正法中为 优婆塞。自今已後尽形寿不杀不盗不□不 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及诸大众明受我请。尔 时世尊默然许可。时王见佛默然受请已。 即起礼佛绕三匝而还。其去未久。佛告诸 比丘言。此阿□世王。过罪损减已拔重咎。 若阿□世王不杀父者。即当於此坐上得 法眼净。而阿□世王今自悔过。罪咎损减已 拔重咎。时阿□世王至於中路。告寿命童 1-109下 子言。善哉善哉。汝今於我多所饶益。汝先 称说如来指授开发。然後将我诣世尊所。 得蒙开悟。深识汝恩终不遗忘。时王还 宫办诸肴膳种种饮食。明日时到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与众弟子千二百五十 人俱。往诣王宫就座而坐。时王手自斟酌 供佛及僧。食讫去钵行澡水毕。礼世尊足 白言。我今再三悔过。我为狂愚痴冥无识。 我父摩竭瓶沙王。以法治化无有偏狂。而 我迷於五欲实害父王。唯愿世尊。加哀慈 愍受我悔过。佛告王曰。汝愚冥无识迷於 五欲乃害父王。今於贤圣法中。能悔过者 即自饶益。吾今愍汝受汝悔过。时王礼佛 足已。取一小座於佛前坐。佛为说法示教 利喜。王闻佛教已。又白佛言。我今再三归 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听我於正法中 为优婆塞。自今已後尽形寿不杀不盗不 □不欺不饮酒。尔时世尊为阿□世王说法 示教利喜已。从坐起而去。尔时阿□世王 及寿命童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二八)佛说长阿含第三分布吒婆楼经第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 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清旦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世尊念 言。今日乞食於时为早。今我宁可往至布 吒婆楼梵志林中观看。须时至当乞食。尔 时世尊即诣梵志林中。时布吒婆楼梵志遥 见佛来。即起迎言。善来沙门瞿昙。久不来 此。今以何缘。而能屈顾可前就座。尔时世 1-110上 尊即就其座告布吒婆楼曰。汝等集此何 所作为。为何讲说。梵志白佛言。世尊。昨日 多有梵志沙门婆罗门集此婆罗门堂。说 如是事相违逆论。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 言。人无因无缘而想生。无因无缘而想灭。 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瞿昙。或有 梵志作是说。由命有想生。由命有想灭。 彼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瞿昙。或 有梵志作是说。如先所言无有是处。有 大鬼神有大威力。彼持想去。彼持想来。彼 持想去则想灭。彼持想来则想生。我因是 故生念。念沙门瞿昙先知此义必能善知 想知灭定。尔时世尊告梵志曰。彼诸论者 皆有过咎。言无因无缘而有想生。无因无 缘而有想灭。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 灭。或言因命想生因命想灭。想有去来。 来则想生去则想灭。或有言。无有是处。 有大鬼神彼持想来彼持想去。持来则想 生。持去则想灭。如此言者皆有过咎。所以 者何。梵志。有因缘而想生。有因缘而想灭。 若如来出现於世。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有 人於弗法中出家为道。乃至灭五盖覆蔽 心者。除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 乐入初禅。先灭欲想生喜乐想。梵志。以 此故知。有因缘想生。有因缘想灭。灭有觉 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 禅。梵志。彼初禅想灭二禅想生。以是故知。 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喜修护。专念 一心。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清净入三 1-110中 禅。梵志。彼二禅想灭三禅想生。以是故知。 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苦舍乐先灭 忧喜。护念清净入第四禅。梵志。彼三禅想 灭四禅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 缘想生。舍一切色想。灭恚不念异想入 空处。梵志。一切色想灭空处想生。以是故 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越一切空处 入识处。梵志。彼空处想灭识处想生。故知 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越一切识处入 不用处。梵志。彼识处想灭不用处想生。以是 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不用处。 入有想无想处。梵志。彼不用处想灭。有想 无想处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 缘想生。彼舍有想无想处。入想知灭定。梵 志。彼有想无想处想灭。入想知灭定。以是 故知。有因缘想生有因缘想灭。彼得此想 已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善。彼作是念 时。彼微妙想不灭更□想生。彼复念言。我 今宁可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为念 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灭□想不生。彼不 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灭□想不生时。 即入想知灭定。云何梵志。汝从本已来颇 曾闻此次第灭想因缘不。梵志白佛言。从 本已来信自不闻如是次第灭想因缘。又 白佛言。我今生念。谓此有想此无想。或复 有想此想已。彼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 善。彼作是念时。微妙想不灭□想更生。彼 复念言。我今宁可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彼 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灭□想不 1-110下 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灭□想 不生时。即入想知灭定。佛告梵志言。善哉 善哉。此是贤圣法中次第想灭想定。梵志复 白佛言。此诸想中何者为无上想。佛告梵 志。不用处想为无上。梵志又白佛言。诸想 中何者为第一无上想。佛言。诸想诸言无 想。於其中间能次第得想知灭定者。是为 第一无上想。梵志又问。为一想为多想。佛 言。有一想无多想。梵志又问。先有想生然 後智。先有智生然後想。为想智一时俱生 耶。佛言。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梵志 又问。想即是我耶。佛告梵志。汝说何等人是 我。梵志白佛言。我不说人是我。我自说色 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哺成长。衣服庄严 无常磨灭法。我说此人是我。佛告梵志。汝 言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哺长成。衣服 庄严无常磨灭法。说此人是我。梵志。且置 此我。世人想生人想灭。梵志言。我不说人 是我。我说欲界天是我。佛言。且置欲界天 是我。但人想生人想灭。梵志言。我不说人 是我。我自说色界天是我。佛言。且置色界 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灭。梵志言。我不说 人是我。我自说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 处无色天是我。佛言。且置空处识处无所有 处有想无想处无色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 灭。梵志白佛言。云何瞿昙。我宁可得知人 想生人想灭不。佛告梵志。汝欲知入想生 人想灭者。甚难甚难。所以者何。汝异见异习 异忍异受依异法故。梵志白佛言。如是瞿 1-111上 昙。我异见异习异忍异受。依异法故。欲知 人想生人想灭者。甚难甚难。所以者何。我 我世间有常此实馀虚。我世间无常此实馀虚。 我世间有常无常此实馀虚。我世间非有常 非无常此实馀虚。我世间有边此置馀虚。我 世间无边此实馀虚。我世间有边无边此实 馀虚。我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馀虚。是命 是身此实馀虚。命异身异此实馀虚。身命非 异非不异此实馀虚。无命无身此实馀虚。如 来终此实馀虚。如来不终此实馀虚。如来终 不终此实馀虚。如来非终非不终此实馀虚。 佛告梵志。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 我所不记。梵志白佛言。瞿昙。何故不记。我 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尽不记耶。 佛言。此不与义合。不与法合。非梵行。非 无欲。非无为。非寂灭。非止息。非正觉。非 沙门。非泥洹。是故不记。梵志又问。云何为 义合法合。云何为梵行初。云何无为。云何无 欲。云何寂灭。云何止息。云何正觉。云何沙 门。云何泥洹。云何名记。佛告梵志。我记苦 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所以者何。此是义合 法合。梵行初首。无欲无为寂灭止息正觉沙 门泥洹。是故我记。尔时世尊为梵志说法示 教利喜已。即从坐而去。佛去未久。其後诸 馀梵志语布吒婆楼梵志曰。汝何故听瞿昙 沙门所说语语。印可瞿昙言。我及世间有 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 不记。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门瞿 昙如是所说。布吒婆楼报诸梵志言。沙门 1-111中 瞿昙所说。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 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我亦不印可此言。 但彼沙门瞿昙。依法住以法而言以法出 离。我当何由违此智言。沙门瞿昙。如此微 妙法言。不可违也。时布吒婆楼梵志。又於 异时共象首舍利弗诣世尊所。问讯已 一面坐。象首舍利弗礼佛而坐。梵志白佛 言。佛先在我所时去未久。其後诸馀梵志 语我言。汝何故听沙门瞿昙所说语语印 可瞿昙言。我世间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 不合义故不记。汝何故即可是言。我等不 可沙门瞿昙如是所说。我报彼言。沙门瞿 昙所说。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 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我亦不印可此言。但 彼沙门瞿昙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 离。我等何由违此智言。沙门瞿昙微妙法言 不可违也。佛告梵志曰。诸梵志言。汝何故 听沙门瞿昙所说语语印可。此言有咎。所 以者何。我所说法。有决定记不决定记。云何 名不决定记。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 非不终。我亦说此言。而不决定记。所以然 者此不与义合不与法合梵行初。非无 欲非无为非寂灭非止息非正觉非沙 门非泥洹。是故梵志。我虽说此言而不决 定记。云何名为决定记。我记苦谛苦集苦灭 苦出要谛。所以者何。此与法合义合。是梵行 初首。无定无记。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於 一处世间无欲无为寂灭止息正觉沙门泥 洹。是故我说决定记。梵志。或有沙门婆罗 1-111下 门於一处世间一向说乐。我语彼言。汝等 审说一处世间一向乐耶。彼报我言。如是。 我又说彼言。汝知见一处世间一向乐耶。 彼答我言。不知不见。我复语彼言。一处世 间诸天一向乐。汝会见不。彼报我言。不知 不见。又问彼言。 1彼一处世间诸天汝颇共坐 起言语精进修定不耶。答我言不。我又问彼 言。彼一处世间诸天一向乐者。颇会来语汝 言汝所行质直。当生彼一向乐天。我以所 行质直。故得生彼共受乐耶。彼答我言。不 也。我又问彼言。汝能於已身起必化作他 四大身。身体具足诸根无阙不。彼答我言。 不能。云何梵志。彼沙门婆罗门所言为是诚 实为应法不。梵志白佛言。此非诚实为 非法言。佛告梵志。如有人言。我与彼端正 女人交通。称赞□女。馀人问言。汝识彼女 不。为在何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 不知。又问。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 不。答曰。不知。又问。汝识彼女父母及其姓 字不。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刹利 女。为是婆罗门居士首陀罗女耶。答曰。不 知。又问。汝知彼女为长短□细黑白好丑 耶。答曰。不知。云何梵志。此人所说为诚实 不。答曰。不也。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亦复如 是。无有真实。梵志犹如有人立梯空地。馀 人问言。立梯用为。答曰。我欲上堂。又问。堂 何所在。答曰。不知云何梵志。彼立梯者岂 非虚妄耶。答曰。如是。彼实虚妄。佛言。诸 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虚妄无实。佛告布吒 1-112上 婆楼。汝言我身色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哺 成长。衣服庄严无常磨灭。以此为我者。我 说此为染污为清净为得解。汝意或谓染 污法不可灭。清净法不可生。常在苦中 勿作是念。何以故。染污法可灭尽。清净法 可出生处。安乐地欢喜爱乐。专念一心智 慧增广。梵志。我於欲界天空处识处不用 处有想无想处天。说为染污亦说清净亦 说得解。汝意或谓染污法不可灭。清净法 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所以者何。 染污可灭净法可生。处安乐地欢喜爱乐。 专念一心智慧增广。尔时象首舍利弗白言。 世尊。当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复有欲 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 处天身。一时有不。世尊。当有欲界天身时。 复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色界天身空处 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处天身。一时有不。 世尊。常有色界天身时。复有欲界入身四 大诸根。及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 想无想处天身。一时有不。如是至有想无想 处天身时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 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天身。一时 有不。佛告象首舍利弗。若有欲界人身四大 诸根。尔时正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非欲界 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 处天身。如是乃至有有想无想处天身时。 尔时正有想无想处天身无有欲界人身 四大诸很。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 无所有处天身。象首。譬如牛乳。乳变为酪 1-112中 酪为生酥。生酥为熟酥。熟酥为醍醐。 醍醐为第一。象首。当有乳时唯名为乳。不 名为酪酥醍醐。如是展转。至醍醐时唯名 醍醐。不名为乳不名酪酥。象首。此亦如 是。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无有欲界 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有想无想处天身。如是 展转有有想无想处天身时。唯有有想无想 处天身。无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 身色界天身乃至无所有天身。象首。於汝意 云何。若有人问汝言。若有过去身时有未 来现在身。一时有不。有未来身时有过去 现在身。一时有不。有现在身时有过去未 来身。一时有不。设有此问者。汝云何报。象 首言。设有如是问者。我当报言。有过去 身时唯是过去身。无未来现在。有未来身 时唯是未来身。无过去现在。有现在身时 唯是现在身。无过去未来身。象首。此亦如 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无欲界天身 色界天身乃至有想无想处天身。如是展转 至有想无想处天身时。无有欲界人身四 大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至不用处天 身。复次象首。若有人问汝言。汝曾有过去 已灭不。未来当生不。现在今有不。设有是 问者。汝当云何答。象首白佛言。若有是问 者。当答彼言。我曾有过去已灭。非不有 也。有未来当生。非不有也。现在今有非 不有也。佛言。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 四大诸根时。无欲界天身乃至有想无想天 身。如是展转至有想无想天身时。无有欲 1-112下 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乃至无所有处 天身。尔时象首白佛言。世尊。我今归依佛 归依法归依僧。听我於正法中为优婆 塞。 1自今已後尽形寿不杀不盗不□不欺不 饮酒。时布吒婆楼梵志白佛言。我得於佛 法中出家受戒不。佛告梵志。若有异学欲 於我法中出家为道者。先四月观察称众 人意。然後乃得出家受戒。虽有是法亦观 入耳。梵志白佛言。诸有异学欲於佛法中 出众受戒者。先当四月观察称众人意。然 後乃得出家受戒。如我今者。乃能於佛法 中四岁观察称众人意。然後乃望出家受 戒。佛告梵志。我先语汝。虽有是法当观 其人。时彼梵志即於正法中得出家受戒。 如是不久以信坚固净修梵行。於现法中 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所作已辨不受後有 即成阿罗汉。尔时布吒婆楼闻佛所说。欢喜 奉行 *********************************************************** (二九)佛说长阿含第三分露遮经第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与 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往诣婆罗婆 提婆罗门村北户舍婆林中止宿。时有婆 罗门名日露遮。住婆罗林中。其村丰乐人 民炽盛。波斯匿王即封此村。与婆罗门以 为梵分。此婆罗门七世已来父毋真正。不 为他人之所轻毁。异典三部飒诵通利。种 种经书尽能分别。又能善於大人相法瞻 侯吉凶祭祀仪礼。闻沙门瞿昙释种子出 家成道。 1於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尸舍婆 1-113上 林中。有大名称流闻天下。如来至真等正 觉十号具足。 1於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 罗门众中。自身作证与他说法。上中下善义 味具足。梵行清净。如此真人宜往觐现。我 今宁可往共相见。时婆罗门即出彼村。诣 尸舍婆林中至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佛为 说法示教利喜。婆罗门闻法已白佛言。唯愿 世尊及诸大众。明受我请。尔时世尊默然受 请。彼婆罗门见佛默然知已许可。即从坐 起绕佛而去。去佛不远便起恶见言。诸沙 门婆罗门多知善法多所证成。不应为他 人说。但自知休与他说为。譬如有人坏故 狱已更造新狱。斯是贪恶不善法耳。时婆罗 门还至婆罗林已。即於其夜具办种种肴 膳饮食。时到语剃头师言。汝持我声诣 尸舍婆林中。白沙门瞿昙。日时已到宜知 是时。剃头师受教即行往到佛所礼世 尊足白。时已到宜知是时。尔时世尊即著 衣持钵。从诸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诣婆 罗林。剃头师侍从世尊。偏露有臂长跪叉 手。白佛言。彼露遮婆罗门去佛不远生恶 见言。诸有沙门婆罗门多知善法多所证 者。不应为他人说。但自知休与他说为。 譬如有人坏故狱已更造新狱。斯是贪恶 不善法耳。唯愿世尊。除其恶见。佛告剃头 师曰。此是小事易开化耳。尔时世尊至婆 罗门舍就座而坐。时婆罗门以种种甘膳。 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讫去钵行澡水毕。 取一小床於佛前坐。佛告露遮。汝昨去 1-113中 我不远生恶见言。诸沙门婆罗门多知善 法多所证者。不应为他人说。乃至贪恶不 善法。实有是言耶。露遮言尔。实有此事。佛 告露遮。汝勿复尔生此恶见。所以者何。世 有三师可以自诫。云何为三。一者剃除须 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现法中可以 除烦恼。又可增益得上人法。而於现法中 不除烦恼。不得上人法。己业未成。而为 弟子说法。其诸弟子不恭敬承事由复依止 与共同住。露遮。彼诸弟子语师言。师今剃 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现法中可 得除众烦恼。得上人胜法。而今於现法中 不能除烦恼。不得上人胜法。己业未成而 为弟子说法。使诸弟子不复恭敬承事供 养。但共依止同住而已。佛言。露遮。犹如有 人坏故狱已更造新狱。斯则名为贪浊恶 法。是为一师可以自诫。是为贤圣戒律戒 仪戒时戒。又告露遮。第二师者。剃除须发 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现法中可得除众 烦恼。不可增益得上人法。而於现法中 不能除众烦恼。虽复少多得上人胜法。已 业未成而为弟子说法。其诸弟子不恭敬 承事。由复依止与共同住。露遮。彼诸弟子语 师言。师今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 於现法中得除众烦恼。得上人法而今 於现法中。不能除众烦恼虽复少多得上 人法。己利未成而为弟子说法。使诸弟子 不复恭敬承事供养。但共依止同住而已。佛 言。露遮。犹如有人在他後行手摩他背。此 1-113下 则名为贪浊恶法。是为二师可以自诫。是 为贤圣戒律戒仪戒时戒。又告露遮。第三 师者。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现 法中可除烦恼。又可增益得上人法。而於 现法中不能除众烦恼。虽复少多得上人 法。己利未成而为弟子说法。其诸弟子恭 敬承事依止同住。露遮。彼诸弟子语师言。 师今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於现 法中可得除众烦恼。少多得上人法。而今 於现法中不能除众烦恼。虽复少多得上 人法。己利未成。而为弟子说法。诸弟子恭 敬承事共止同住。佛言。露遮。犹如有人舍 己禾稼锄他田苗。此则名为贪浊恶法。是 为三师可以自诫。是为贤圣戒律戒仪戒 时戒。露遮。有一世尊不在世间不可倾动。 云何为一。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於世。乃 至得三明除灭无明生智慧明。去诸□冥 出大法光。所谓漏尽智证。所以者何。斯由 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居之所得也。露遮。 是为第一世尊不在世间不可倾动。露遮。 有四沙门果。何者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 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云何露遮。有人闻 法应得此四沙门果。若有人遮言。勿为说 法。设用其言者彼人闻法得果以不。答曰。 不得。又问。若不得果得生天不。答曰。不 得。又问。遮他说法。使不得果不得生天。 为是善心为不善心耶。答曰。不善。又问。不 善心者。为生善趣为堕恶趣。答曰。生恶 趣。露遮。犹如有人语波斯匿王言王所有 1-114上 国土其中财物王尽自用。勿给馀人。云何露 遮。若用彼人言者。当断馀人供不。答曰。 当断。又问。断他供者。为是善何为不善 心。答曰。不善心。又问。不善心者。为生善趣 为堕恶道耶。答曰。堕恶道。露遮。彼亦如 是有人闻法。应得四沙门果。若有人言勿 为说法。设用其言者。彼人闻法得果不。答 曰不得。又问。若不得果得生天不。答曰。 不得。又问。遮他说法使不得道果不 得生天。彼为是善心为不善心耶。答曰。不 善。又问。不善必者。当生善趣为堕恶道 耶。答日。堕恶道。露遮。若有人语汝言。彼 波罗婆提村封所有财物。露遮。自用勿给 人物。当自用与他何为。云何露遮。设用彼 言者。当断馀人供不。答曰。当断。又问教 人断他供者。为是善心为不善心耶。答 曰不善。又问。不善心者。为生善趣为堕恶 道耶。答曰。堕恶道。露遮。彼亦如是。有人 闻法应得四沙门果。若有人言勿为说法。 设用其言者。彼人闻法得果不。答曰。不得。 又问。若不得果得生天不。答曰。不得。又 问。遮他说法使不得果。不得生天。为是 善何为不善於耶。答曰。不善。又问。不善心 者。为生善趣为堕恶道耶。答曰。堕恶 道。尔时露遮婆罗门白佛言。我归依佛归 依法归依僧。愿听我於正法中为优婆塞。 自今已後尽形寿不杀不盗不□不欺不饮 酒。佛说法已。时露遮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 奉行 1-114中 *********************************************************** -- 方寸之间....展现你的~~~~耐 心~~~~ ~~~~细 心~~~~ Ξ Origin: 中正大学寂寞芳心小站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