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比丘尼相应]

《杂阿含经》“比丘尼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198~1207经,记载比丘尼众在禅修时,魔波旬如何以似是而非的话试图干扰其修行,而有正见的比丘尼则如何一一退魔。

(一一九八)[0325c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阿腊毘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时,阿腊毘比丘尼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衣钵,洗足,持尼师坛,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禅。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弟子阿腊毘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持尼师坛,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禅。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诣彼比丘尼所,语比丘尼言:“阿姨!欲何处去?”

比丘尼答言:“贤者!到远离处去。”

时,魔波旬即说偈言:

“世间无有出,  用求远离为,
 还服食五欲,  勿令后变悔。”

时,阿腊毘比丘尼作是念:“是谁?欲恐怖我。为是人耶?为非人耶?奸狡人耶?”

心即念言:“此必恶魔欲乱我耳。”觉知已,而说偈言:

“世间有出要,  我自知所得,
 鄙下之恶魔,  汝不知其道。
 譬如利刀害,  五欲亦如是,
 譬如斩肉刑,  苦受阴亦然。
 如汝向所说,  服乐五欲者,
 是则不可乐,  大恐怖之处。
 离一切喜乐,  舍诸大暗冥,
 以灭尽作证,  安住离诸漏。
 觉知汝恶魔,  寻即自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彼阿腊毘比丘尼已知我心。”愁忧不乐,即没不现。

[校勘]

“阿腊毘”,巴利本作 Aḷavikā。

“魔波旬”,巴利本作 Māra pāpimant。

“刑”,大正藏原为“形”,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刑”。

[注解]

阿姨:对年长女性的尊称。

出要:出离;离欲。

苦受阴:会产生苦的五受阴。 案:也可以解释为受阴中苦受的部分,但这个解释比较狭义,故解释为产生苦的五受阴(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

[对应经典]

 

(一一九九)[0326a1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苏摩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右肩上,至安陀林坐禅。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苏摩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檀,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禅。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苏摩比丘尼所,问言:“阿姨!欲至何所?”

答言:“贤者!欲至远离处去。”

时,魔波旬即说偈言:

仙人所住处,  是处甚难得,
 非彼二指智,  能得到彼处。”

时,苏摩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等?欲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作此思惟已,决定智生,知是恶魔来欲娆乱,即说偈言:

应以定慧而非男女相评断人心入于正受,  女形复何为,
 智或若生已,  逮得无上法。
 若于男女想,  心不得俱离,
 彼即随魔说,  汝应往语彼
 离于一切苦,  舍一切暗冥,
 逮得灭尽证,  安住诸漏尽。
 觉知汝恶魔,  即自磨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苏摩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悔,即没不现。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右”字。

“安”,圣本作“女”。

“恶魔”,宋本作“应”,元、明、圣三本作“应去”。

宋、元、明、圣四本无“即自磨灭去”五字。

“念”,宋、元、明、圣四本作“念即时磨灭去”。

[注解]

尼师檀:坐时或卧时垫在身下,以保持衣服干净的长方形布。又音译为尼师坛,义译为敷具、坐具。

仙人:超凡的修行人。

二指智:少许的智慧。南传的注释书解释女人以两根手指取线而割断,或探试煮饭是否熟了,因此以二指智批评女人的智慧只能做针线活。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又译为“等至”,音译为“三摩钵底”。

语彼:告诉他。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不管佛弟子的出身为何,佛陀都善护念佛弟子,鼓励他们精进,纵使目标看似遥远,佛陀总会解说一步步的次第让弟子能日渐增上。魔波旬则反之,主张目标遥远所以应该放弃。

(一二〇〇)[0326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至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于一树下结跏趺坐,入正受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于一树下结跏趺坐,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所,而说偈言:

“汝何丧其子,  涕泣忧愁貌,
 独坐于树下,  何求于男子?”

时,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作是念:“为谁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者?”如是思惟,生决定智知:“恶魔波旬来娆我耳。”即说偈言:

“无边际诸子,  一切皆亡失,
 此则男子,  已度男子表
 不恼不忧愁,  佛教作已作,
 一切离爱苦,  舍一切暗冥。
 已灭尽作证,  安隐尽诸漏,
 已知汝弊魔,  于此自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已知我心。”愁忧苦恼,即没不现。

[校勘]

“吉离舍瞿昙弥”,巴利本作 Kisā-gotamī。

“坛”,圣本作“檀”。[*]

“昼”,圣本作“尽”。[*]

圣本无“食”字。

“智知”,大正藏原为“智”,宋、元、明三本作“智知”,圣本作“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智知”。。

“爱”,宋、元、明三本作“忧”。

[注解]

边:尽头。

已度男子表:已经超越了对于男子表相的执著。

[对应经典]

 

(一二〇一)[0326c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优钵罗色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优钵罗色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优钵罗色比丘尼所,而说偈言:

妙华坚固树,  依止其树下,
 独一无等侣,  不畏恶人耶?”

时,优钵罗色比丘尼作是念:“为何等人?欲恐怖我?为是人?为非人?为奸狡人?”如是思惟,即得觉知:“必是恶魔波旬欲乱我耳。”即说偈言:

“设使有百千,  皆是奸狡人,
 如汝等恶魔,  来至我所者,
 不能动毛发,  不畏汝恶魔。”

魔复说偈言:

“我今入汝腹,  住于内藏中,
 或住两眉间,  汝不能见我。”

时,优钵罗色比丘尼复说偈言:

“我心有大力,  善修习神通,
 大缚已解脱,  不畏汝恶魔。
 我已吐三垢,  恐怖之根本,
 住于不恐地,  不畏于魔军。
 于一切爱喜,  离一切暗冥,
 已证于寂灭,  安住诸漏尽。
 觉知汝恶魔,  自当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优钵罗色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愁,即没不现。

[校勘]

“优钵罗色”,巴利本作 Uppalavaṇṇā。

“爱”,圣本作“受”。[*]

[注解]

妙华坚固树:一棵盛开花朵的沙罗树。案:在汉译杂阿含中只提到优钵罗色比丘坐在一棵树下,对应的南传经文则提到那是盛开花朵的沙罗树下。

三垢:贪、瞋、痴,又译为“三毒”。

[对应经典]

 

(一二〇二)[0327a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尸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尸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到尸罗比丘尼前而说偈言:

“众生云何生?  谁为其作者?
 众生何处起,  去复至何所?”

尸罗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人?欲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作是思惟已,即生知觉:“此是恶魔欲作留难。”即说偈言:

“汝谓有众生,  此则恶魔见,
 唯有空阴聚,  无是众生者。
 如和合众材,  世名之为车,
 诸阴因缘合,  假名为众生。
 其生则苦生,  住亦即苦住,
 无余法生苦,  苦生苦自灭。
 于一切爱苦,  离一切暗冥,
 已证于寂灭,  安住诸漏尽。
 已知汝恶魔,  则自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尸罗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校勘]

“汝”,圣本作“女”。

“于”,大正藏原为“舍”,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于”。

“爱”,宋、元、明三本作“忧”。[*]

“知”,宋、元二本作“为”。

[注解]

空阴聚:不实的五阴的积聚。

无余法生苦:苦的生起,都是五阴因缘和合所生,没有其他的原因了。

[对应经典]

 

(一二〇三)[0327b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毘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毘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当往彼,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毘罗比丘尼所而说偈言:

“云何作此形?  谁为其作者?
 此形何处起?  形去至何所?”

毘罗比丘尼作是念:“是何人来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如是思惟,即得知觉:“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此形不自造,  亦非他所作,
 因缘会而生,  缘散即磨灭。
 如世诸种子,  因大地而生,
 因地水火风,  阴界入亦然。
 因缘和合生,  缘离则磨灭,
 舍一切爱[*]苦,  离一切暗冥。
 已证于寂灭,  安住诸漏尽,
 恶魔以知汝,  即自磨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毘罗比丘尼已知我心。”生大忧戚,即没不现。

 

[注解]

此形:这个形体、身体。

阴界入:五阴、十八界、十二入。

[对应经典]

 

(一二〇四)[0327c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毘阇耶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

时,魔波旬作是念:“此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弟子毘阇耶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其前而说偈言:

“汝今年幼少,  我亦是年少,
 当共于此处,  作五种音乐
 而共相娱乐,  用是禅思为?

时,毘阇耶比丘尼作是念:“此何等人?欲恐怖我。为是人耶?为非人耶?为奸狡人耶?”如是思惟已,即得知觉:“是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歌舞作众伎,  种种相娱乐,
 今悉已惠汝,  非我之所须。
 若寂灭正受,  及天人五欲,
 一切持相与,  亦非我所须。
 舍一切喜乐,  离一切暗冥,
 寂灭以作证,  安住诸漏尽。
 已知汝恶魔,  当自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是毘阇耶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校勘]

“伎”,元、明二本作“妓”。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乐”,大正藏原为“欢”,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乐”。

[注解]

五种音乐:单面鼓、双面鼓、弦乐器、打击乐器、吹奏乐器。

用是禅思为:禅思又有什么用呢?

今悉已惠汝:这些全都赠与你。

若寂灭正受: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人间一切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危脆易破碎,对此污秽身,我唯耻厌恶,拔除爱欲根”。

[对应经典]

 

(一二〇五)[0328a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遮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至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洗足毕,举衣钵,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遮罗比丘尼前而说偈言:

“觉受生为乐,  生服受五欲,
 为谁教授汝,  令厌离于生。”

时,遮罗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人?欲作恐怖?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而来至此,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生者必有死,  生则受诸苦,
 鞭打诸恼苦,  一切缘生有。
 当断一切苦,  超越一切生,
 慧眼观圣谛,  牟尼所说法。
 苦苦苦集,  灭尽离诸苦,
 修习八正道,  安隐趣涅槃。
 大师平等法,  我欣乐彼法,
 我知彼法故,  不复乐受生。
 一切离爱[*]喜,  舍一切暗冥,
 寂灭以作证,  安住诸漏尽。
 觉知汝恶魔,  自当消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遮罗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校勘]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授”,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授”。

“至”,宋、元、明、圣四本作“到”。

“集”,宋、元、明三本作“业”。

[注解]

遮罗:比丘尼名,是舍利弗的妹妹。舍利弗家有四兄弟、三姊妹出家学佛,三姊妹包括遮罗、优波遮罗、尸利沙遮罗。

苦苦:(术语)梵语Duḥkha-duḥkhatā之译。三苦之一。苦众生身心之苦,从饥饿疾病风雨寒热鞭打劳役等苦缘而生之苦也。大乘义章三曰:“从彼苦缘逼而生恼,名为苦苦。刀杖等缘能生内恼,说之为苦。从苦生苦,故曰苦苦。”法界次第中之下曰:“苦受从苦缘生,情觉是苦,即苦苦也。”

苦集:(术语)四谛之二。苦者业烦恼之结果生死之苦患,即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其集成生死苦果之业烦恼谓之集,即生死之原因也。

八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大师平等法:佛陀所教的没有执著的法。

[对应经典]

 

(一二〇六)[0328b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优波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优波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今当往,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优波遮罗比丘尼所而说偈言:

“三十三天上,  炎魔兜率陀
 化乐他自在,  发愿得往生。”

优波遮罗比丘尼作是念:“此何等人?欲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是奸狡人?”自思觉悟:“必是恶魔欲作娆乱。”而说偈言:

“三十三天上,  炎魔兜率陀
 化乐他自在,  斯等诸天上。
 不离有为行,  故随魔自在,
 一切诸世间,  悉是众行聚
 一切诸世间,  悉皆动摇法
 一切诸世间,  苦火常炽然。
 一切诸世间,  悉皆烟尘起,
 不动亦不摇,  不习近凡夫。
 不堕于魔趣,  于是处娱乐,
 离一切爱苦,  舍一切暗冥。
 寂灭以作证,  安住诸漏尽,
 已觉汝恶魔,  则自磨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优波遮罗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校勘]

“炎魔”,巴利本作 Yāmā。

“兜率陀”,巴利本作 Tusitā。

“化乐”,巴利本作 Nimmānaratin。

“他自在”,巴利本作 [Paranimmita-]Vasavattin。

“堕”,大正藏原为“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堕”。

“爱”,宋、元、明三本作“忧”。

“戚”,大正藏原作“寂”,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戚”。

[注解]

优波遮罗:比丘尼名,是舍利弗的妹妹。又译为“波罗遮罗”、“优波折罗”。

炎魔: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译为“夜摩天”、“焰摩天”。

兜率陀: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译为“兜率天”、“兜率哆天”,义译为“知足天”。

众行聚:众多因缘和合的会聚。此处的“行”指“有为法”,也就是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

动摇法:会转变更易、无常的事物。案: apajjalitaṃ 从 calati 来 这个字是 (移)动,摇动.aor.cali,caliṃsu; pp.calita; caus.cāleti,caleti 使(移)动,摇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十念中有“念天”,系念诸天的身口意三业清净,而精进修行。但佛弟子的终极目标是解脱轮回,而不是往生天界。

(一二〇七)[0328c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尸利沙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

时,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门瞿昙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尸利沙遮罗比丘尼亦住舍卫国王园比丘尼众中,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持尼师坛[*],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树下,入昼[*]正受。我当往彼,为作留难。”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到尸利沙遮罗比丘尼所而作是言:“阿姨!汝乐何等诸道?”

比丘尼答言:“我都无所乐。”

时,魔波旬即说偈言:

“汝何所咨受,  剃头作沙门?
 身着袈裟衣,  而作出家相,
 不乐于诸道,  而守愚痴住。”

时,尸利沙遮罗比丘尼作是念:“此何等人?欲恐怖我。为人?为非人?为奸狡人?”如是思惟已,即自知觉:“恶魔波旬欲作娆乱。”即说偈言:

“此法外诸道,  诸见所缠缚,
 缚于诸见已,  常随魔自在
 若生释种家,  禀无比大师
 能伏诸魔怨,  不为彼所伏。
 清净一切脱,  道眼普观察
 一切智悉知,  最胜离诸漏。
 彼则我大师,  我唯乐彼法,
 我入彼法已,  得远离寂灭。
 离一切爱喜,  舍一切暗冥
 寂灭以作证,  安住诸漏尽。
 已知汝恶魔,  如是自灭去。”

时,魔波旬作是念:“尸利沙遮罗比丘尼已知我心。”内怀忧戚,即没不现。

[校勘]

大正藏无“即”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暗冥”,圣本作“耶导”。

[注解]

尸利沙遮罗:比丘尼名,是舍利弗的妹妹。

常随魔自在:总是受到魔(五欲烦恼)的使役。

若生释种家,禀无比大师:如果能成为佛陀的弟子,承蒙佛陀的教导。

道眼普观察:以能够分别真伪的眼力洞察一切。

[对应经典]

 

[导读:婆耆舍尊者;婆耆舍相应 (1/2)]

婆耆舍尊者是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诗人,常以即兴的诗偈赞叹三宝。

《杂阿含经》“婆耆舍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1208~1221经和卷三十六第993~994经,收录有婆耆舍尊者所作诗偈的经文。

从这些记载也可见到婆耆舍尊者的修学历程,从赞佛、赞僧,到观察自己的心念并舍去恶念,乃至亲自证得三明,甚至卷三十六中他圆寂前也不忘说偈,不愧是佛陀称赞能造偈颂的诗人兼修行人。

(一二〇八)[0329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瞻婆揭伽侧。

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坐。月初出时。时,有尊者婆耆舍于大众中,作是念:“我今欲于佛前叹月譬偈。”作是念已,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

佛告婆耆舍:“欲说者便说。”

时,尊者婆耆舍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如月停虚空,  明净无云翳,
 光炎明晖曜,  普照于十方。
 如来亦如是,  慧光照世间,
 功德善名称,  周遍满十方。”

尊者婆耆舍说是偈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校勘]

“瞻婆”,巴利本作 Campā。

“揭伽”,巴利本作 Gaggarā。

“婆耆舍”巴利本作 Vaṅgīsa。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注解]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鸯伽国的首都,位于恒河南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鸯伽国又称为瞻波国,为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陀国的东北边,曾隶属于摩竭陀国。又译为“瞻波”、“占波”。

揭伽池:瞻婆国的莲花池名,池旁的树林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场所之一。又译为“伽伽池”。

婆耆舍:比丘名,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诗人,常以即兴的诗偈赞叹三宝,佛陀称赞他“能造偈颂叹如来德”、“言论辩了而无疑滞”第一。又译作“婆耆奢”、“鹏耆舍”、“傍耆舍”。

[对应经典]

 

(一二〇九)[0329b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

尔时,尊者阿若憍陈如久住空闲阿练若处,来诣佛所,稽首佛足,以面掩佛足上,而说是言:“久不见世尊,久不见善逝。”

尔时,尊者婆耆舍在于会中,作是念:“我今当于尊者阿若憍陈如面前,以上座譬而赞叹之。”作此念已,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

佛告婆耆舍:“欲说时便说。”

时,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上座之上座,  尊者憍陈如,
 已度已超越,  得安乐正受。
 于阿练若处,  常乐于远离,
 声闻之所应,  大师正法教。
 一切悉皆陈,  正受不放逸,
 大德力三明,  他心智明了。
 上座憍陈如,  护持佛法教
 增上恭敬心,  头面礼佛足。”

尊者婆耆舍说是语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校勘]

“阿若憍陈如”,巴利本作 Aññāsi-Koṇḍañña。

“婆耆舍”,巴利本作 Vangīsa。

“会”,圣本作“舍”。

“教”,大正藏原为“财”,今依据明本改作“教”。

[注解]

阿若憍陈如:比丘名,以“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闻名,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当中第一位证果的。又译为“阿若拘邻”。

阿练若: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又译为“阿兰若”、“空闲”、“空闲处”、“无事”。

声闻:从佛听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译为“弟子”。

大德力三明::有大威德力而且具三明。

头面礼佛足:五体(两肘、两膝、头额)投地,以头碰触佛陀的脚或地面的最高礼法。

[对应经典]

 

(一二一〇)[0329b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

时,尊者舍利弗在供养堂,有众多比丘集会而为说法,句味满足,辩才简净,易解乐闻,不碍不断,深义显现。彼诸比丘专至乐听,尊重忆念,一心侧听。

时,尊者婆耆舍在于会中,作是念:“我当于尊者舍利弗面前说偈赞叹。”作是念已,即起,合掌白尊者舍利弗:“我欲有所说。”

舍利弗告言:“随所乐说。”

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善能略说法,  令众广开解,
 贤优婆提舍,  于大众宣畅。
 当所说法时,  咽喉出美声,
 悦乐爱念声,  调和渐进声。
 闻声皆欣乐,  专念不移转。”

尊者婆耆舍说此语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校勘]

“碍”,大正藏原为“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碍”。

“婆”,圣本作“波”。

[注解]

不阂不断

略说法:深入浅出地说法。

优婆提舍:舍利弗俗家父亲的名字,人们有时也会从父名而以之称呼舍利弗。义译为“论议”。此处一语双关。

[对应经典]

 

(一二一一)[0329c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那伽山侧,五百比丘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尊者大目揵连观大众心,一切皆悉解脱贪欲。时,尊者婆耆舍于大众中,作是念:“我今当于世尊及比丘僧面前说偈赞叹。”作是念已,即从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

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

时,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导师无上士,  住那伽山侧,
 五百比丘众,  亲奉于大师。
 尊者大目连,  神通谛明了,
 观彼大众心
,  悉皆离贪欲。
 如是具足度,  牟尼度彼岸,
 持此最后身,  我今稽首礼。”

尊者婆耆舍说是语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校勘]

“那伽”,巴利本作 Nāga。

“牟尼”,巴利本作 Muni。

[注解]

所作已作: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

神通谛明了,观彼大众心:以神通真实不虚、明明白白地观察那众人的内心。“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

具足度:此处指具备满足了解脱的条件。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一切皆具足”。??

最后身:生死轮回中最后一世的身体。

[对应经典]

 

(一二一二)[0330a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夏安居,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除有结,正智心善解脱,除一比丘,谓尊者阿难,世尊记说彼现法当得无知证。

尔时,世尊临十五日月食受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诸比丘:“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持后边身,为大医师,拔诸剑刺。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持此后边身,无上医师,能拔剑刺。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当怀受我,莫令我若身、若口、若心有可嫌责事。”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众会中,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世尊向者作如是言:‘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持最后身,无上大医,能拔剑刺。汝为我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诸比丘,当怀受我,莫令我身、口、心有可嫌责。’我等不见世尊身、口、心有可嫌责事。所以者何?世尊不调伏者能令调伏,不寂静者能令寂静,不稣息者能令稣息,不般涅槃者能令般涅槃。如来知道,如来说道,如来向道,然后声闻成就,随道、宗道,奉受师教,如其教授,正向欣乐真如善法。

“我于世尊都不见有可嫌责身、口、心行。我今于世尊所,乞愿怀受见闻疑罪,若身、口、心有嫌责事。”

佛告舍利弗:“我不见汝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所以者何?汝舍利弗持戒多闻,少欲知足,修行远离,精勤方便,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明利智慧、出要智慧、厌离智慧、大智慧、广智慧、深智慧、无比智慧,智实成就,示、教、照、喜,亦常赞叹示、教、照、喜,为众说法,未曾疲倦。

“譬如转轮圣王,第一长子应受灌顶而未灌顶,已住灌顶仪法,如父之法,所可转者亦当随转。汝今如是,为我长子,应受灌顶而未灌顶,住于仪法,我所应转法轮,汝亦随转,得无所起,尽诸有漏,心善解脱。如是,舍利弗!我于汝所,都无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我无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此五百诸比丘得无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耶?”

佛告舍利弗:“我于此五百比丘亦不见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所以者何?此五百比丘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除一比丘,谓尊者阿难,我记说彼于现法中得无知证。是故,诸五百比丘我不见其有身、口、心见闻疑罪可嫌责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五百比丘既无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然此中几比丘得三明?几比丘俱解脱?几比丘慧解脱?”

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脱,余者慧解脱。舍利弗,此诸比丘离诸飘转,无有皮肤,真实坚固。”

时,尊者婆耆舍在众会中,作是念:“我今当于世尊及大众面前叹说怀受偈。”作是念已,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右膝着地,合掌白佛:“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

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

时,婆耆舍即说偈言:

“十五清净日,  其众五百人,
 断除一切结,  有尽大仙人。
 清净相习近,  清净广解脱,
 不更受诸有,  生死已永绝。
 所作者已作,  得一切漏尽,
 五盖已云除,  拔刺根本爱[*]。
 师子无所畏,  离一切有余,
 害诸有怨结,  超越有余境。
 诸有漏怨敌,  皆悉已潜伏,
 犹如转轮王,  怀受诸眷属。
 慈心广宣化,  海内悉奉用,
 能伏魔怨敌,  为无上导师。
 信敬心奉事,  三明老死灭,
 为法之真子,  无有飘转患。
 拔诸烦恼刺,  敬礼日种。”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实”,大正藏原为“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实”。

“未”,圣本作“来”。

“应”,大正藏原为“邻”,今依据圣本改作“应”。

圣本无“法轮”二字。

大正藏在“此”字之下有一“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怀”,圣本作“听”。

“起”,大正藏原为“超”,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起”。

[注解]

无知:这里特指“无”学圣者的了“知”;没有仍须知道的法。

月食受:依据律制,在雨季结夏安居的最后一天,比丘会邀请僧团的其他比丘恣意指出自己的过失,若有犯戒则发露忏悔,以得清净,此时也会受新岁。又译为“怀受”、“自恣”、“请请”、“受岁”。

敷座:铺设座位。

后边身:生死轮回中最后一世的身体。

得法余财:得佛法。此处以(有形财产之外的)其余财富指称佛法。

怀受:邀请(僧众)对我的过失提出告诫。同“月食受”。

可嫌责事:令人不满而可责备之事。

捷疾:敏捷、迅速。

明利:聪明锐利。

厌离:舍弃。

应受灌顶而未灌顶:“灌顶”为古印度国王即位时的登基仪式,此处指第一长子应继承但尚未继承王位。

离诸飘转,无有皮肤,真实坚固:离于烦恼,不肤浅,真材实料。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离诸尘垢,无有腐败,悉皆贞实”,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无枝无叶,亦无节戾,清净真实,得正住立”,相当的南传经文无这几个字。

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日种: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印度神话传说释迦族的远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后甘蔗经过日晒裂开而出生,因此称为“日种”、“甘蔗种”。音译为“瞿昙”。

胤:后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说“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CBETA, T02, no. 99, p. 330, a13-14),其余经中也有说清净的僧众是佛真子,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第121经:“谓汝等辈是我真子,从口而生,法法所化,汝当教化,转相教诃。”(CBETA, T01, no. 26, p. 610, a17-18)

后代有论师以《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3〉:“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CBETA, T09, no. 262, p. 10, c13-14) 衍生主张佛陀的声闻弟子不是佛子,菩萨才是佛真子,这恐怕是种误解。

[进阶辨正]

研讨:由“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谈阿含至法华之一气呵成

(一二一三)[0330c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尼拘律想住于野禽兽住处,尊者婆耆舍出家未久。有如是威仪:依聚落城邑住,晨朝着衣持钵,于彼聚落城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摄心系念。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毕,入室坐禅,速从禅觉,不着乞食而彼无有随时教授、无有教诫者,心不安乐,周圆隐覆,如是深住

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不得利,难得非易得。我不随时得教授、教诫[*],不得欣乐,周圆隐覆心住。我今当赞叹自厌之偈。”即说偈言:

“当舍乐不乐,  及一切贪觉,
 于无所作,  离染名比丘。
 于六觉心想,  驰骋于世间,
 恶不善隐覆,  不能去皮肤
 秽污乐于心,  是不名比丘。
 有余缚所缚,  见闻觉识俱,
 于欲觉悟者,  彼处不复染,
 如是不染者,  是则为牟尼。
 大地及虚空,  世间诸色像,
 斯皆磨灭法,  寂然自决定。
 法器久修习,  而得三摩提
 不触不谄伪,  其心极专至。
 彼圣久涅槃,  系念待时灭。”

时,尊者婆耆舍说自厌离偈,心自开觉,于不乐等开觉已,欣乐心住。

[校勘]

“想”,大正藏原为“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想”。

“尼拘律想”,巴利本作 Nigrodha-Kappa。

“旷”,圣本作“广”。

“诫”,圣本作“戒”。[*]

“我”,宋、元、明三本作“非”。

“偈”,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邻”,圣本作“怜”。

“三摩提”,巴利本作 Samāhita。

“开”,圣本作“闻”。

[注解]

尼拘律想:比丘名,是婆耆舍尊者的老师(参见本卷第1221经),本名“想”,因为在尼拘律树下证得阿罗汉而得到“尼拘律”称号。又译为“尼瞿陀劫波”。

旷野禽兽住处:古印度国名、城名,在舍卫城以南二百多公里的恒河沿岸,位于佛陀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的路途中。又译为“旷野”,音译为“阿逻鞞”、“阿罗毘”。

速从禅觉,不着乞食:很快从禅定中起来,不贪著吃饭。此句《杂阿含经》的经文可能有讹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至夕夜,或至翌日早(拖钵前)皆不出户门”。

而彼无有随时教授、无有教诫者,心不安乐,周圆隐覆,如是深住:尼拘律想尊者没有时常教授佛法、教诫婆耆舍比丘,因此婆耆舍比丘的心没有得到安乐,心被烦恼所覆盖,深陷在这样的状况下。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其时尊者婆耆沙生不快,贪欲污其心”。

邻:邻近的人事物,也就是能攀缘的人事物。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烦恼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林”。

于六觉心想:心念投向于色、声、香、味、触、法而起各种想法。此处的“觉”为“寻”的旧译。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第六意出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而依止六十者有寻”。

恶不善隐覆,不能去皮肤:隐藏覆盖自己恶的、不善的事情,而不能发露(表白自己所犯的过失)忏悔。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经文无这句。

见闻觉识:看、听、感觉、知道。又译为“见、闻、觉、知”,其中“见”是眼识的作用,“闻”是耳识的作用,“觉”是鼻舌身三识的作用,“识(知)”是意识的作用。

三摩提: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昧,义译为正定、正受。

彼圣久涅槃,系念待时灭:这样的圣人久已灭除烦恼,正念系心直到灭度的时候。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虽求念存身,为有所利益,若能如是者,同彼入涅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贤达寂静道,牟尼依涅槃,以灭除烦恼,待般涅槃时”。

[对应经典]

 

(一二一四)[0331a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陀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以尊者婆耆舍为伴。时,尊者婆耆舍见女人有上妙色,见已,贪欲心起。

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今得不利,得苦非得乐,我今见年少女人有妙绝之色,贪欲心生。今为生厌离故,而说偈言:

“贪欲所覆故,  炽然烧我心,
 令尊者阿难,  为我灭贪火。
 慈心哀愍故,  方便为我说。”

尊者阿难说偈答言:

“以彼颠倒想,  炽然烧其心,
 远离于净想,  长养贪欲者。
 当修不净观,  常一心正受,
 速灭贪欲火,  莫令烧其心。
 谛观察诸行,  苦空非有我
 系念正观身,  多修习厌离。
 修习于无相,  灭除慢使
 得慢无间等,  究竟于苦边。”

尊者阿难说是语时,尊者婆耆舍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令”,大正藏原为“今”,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令”。

“有我”,圣本作“我有”。

“憍”,宋、元、明三本作“高”。[*]

“边”,宋、圣二本作“道”。

[注解]

不净观:观察身体是由皮肤、不同的血肉器官、乃至骨头组成的,而得知美丽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实是不净的。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

憍慢使:??

慢无间等:洞察而完全地破除我慢。又译为“正慢无间等”、“正无间等”。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婆耆舍尊者和阿难尊者一起在舍卫城乞食,路上见到容貌极美的女子,生起了贪欲心。

婆耆舍尊者察觉到自己的心念,心想: “我现在心念杂乱,是苦,不是乐。”

婆耆舍尊者请阿难尊者为自己说偈以灭贪欲之火。

阿难尊者说道: “修不净观,置心于一处而不动,能够快速灭除贪欲之火,避免使得心念杂乱。

(如实 有打错字吗?)如时地观察世间的一切人事物,皆是因缘生因缘灭,皆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实质的存在,亦非恒常不变。

把心念专注于观察身体的觉受,厌离于一切烦恼,不执著于一切的现象,灭除骄傲、傲慢,无间断地去除自我中心的执著,如此能够究竟出脱于苦。”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七〈邪聚品35〉第9经则包含本经记载事件的后续,也就是婆耆舍尊者成功地调伏性欲。

[进阶辨正]

什么是“慢无间等”

(一二一五)[0331b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长者请佛及僧就其舍食。入其舍已,尊者婆耆舍直日住守,请其食分。

时,有众多长者妇女从聚落出,往诣精舍。时,尊者婆耆舍见年少女人容色端正,贪欲心起。

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今不利,不得利,得苦不得乐,见他女人容色端正,贪欲心生。我今当说厌离偈。”念已,而说偈言:

“我已得出离,  非家而出家,
 贪欲随逐我,  如牛念他苗。
 当如大将子,  大力执强弓,
 能破彼重阵,  一人摧伏千。
 今于日种胤,  面前闻所说,
 正趣涅槃道,  决定心乐住。
 如是不放逸,  寂灭正受住,
 无能于我心,  幻惑欺诳者。
 决定善观察,  安住于正法,
 正使无量数,  欲来欺惑我。
 如是等恶魔,  莫能见于我。”

时,尊者婆耆舍说是偈已,心得安住。

 

[注解]

[对应经典]

 

(一二一六)[0331c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婆耆舍自以智慧堪能善说,于彼聪明梵行所生憍[*]慢心,即自心念:“我不利,不得利,得苦不得乐,我自以智慧轻慢于彼聪明梵行者,我今当说能生厌离偈。”即说偈言:

瞿昙莫生慢,  断慢令无余,
 莫起慢觉想,  莫退生变悔。
 莫隐覆于他,  埿犁杀慢堕
 正受能除忧,  见道住正道。
 其心得喜乐,  见道自摄持,
 是故无碍辩,  清净离诸盖。
 断一切诸慢,  起一切明处,
 正念于三明,  神足他心智。”

时,尊者婆耆舍说此生厌离偈已,心得清净。

[校勘]

“彼”,大正藏原为“法”,今依据明本改作“彼”。

“埿犁杀慢堕”,巴利本作 Māngatā nirayam upapannā。

“碍”,圣本作“阂”。

[注解]

我不利,不得利:XXX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此处婆耆舍尊者以佛子自许,而以佛陀的族姓称呼自己。

埿犁杀慢堕:地狱是慢心害人堕入的。“埿犁”是地狱的音译。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皆为慢所害,为害堕地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慢杀害,跌落地狱”。

神足: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又译为“神足通”、“如意足”。

他心: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的神通。

[对应经典]

 

(一二一七)[0331c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婆耆舍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独一思惟,不放逸住,专修自业,逮得三明,身作证。

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独一静处思惟,不放逸住,专修自业,起于三明,身作证,今当说偈赞叹三明。”即说偈言:

“本欲心狂惑,  聚落及家家
 游行遇见佛,  授我殊胜法。
 瞿昙哀愍故,  为我说正法,
 闻法得净信,  舍非家出家。
 闻彼说法已,  正住于法教,
 勤方便系念,  坚固常堪能。
 逮得于三明,  于佛教已作,
 世尊善显示,  日种苗胤说。
 为生盲众生,  开其出要门,
 苦苦及苦因,  苦灭尽作证。
 八圣离苦道,  安乐趣涅槃,
 善义善句味,  梵行无过上。
 世尊善显示,  涅槃济众生。”

 

[注解]

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尽明(漏尽神通)。

聚落及家家:从聚落到聚落、从一家到另一家。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经历诸城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从村到村,从城到城”。

[对应经典]

 

(一二一八)[0332a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法句。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

贤圣善说法,  是则为最上。
 爱[*]说非不爱  是则为第二。
 谛说非虚妄  是则第三说。
 法说不异言  是则为第四。

“诸比丘!是名说四法句。”

尔时,尊者婆耆舍于众会中,作是念:“世尊于四众中说四法句,我当以四种赞叹称誉随喜。”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

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

时,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若善说法者,  于己不恼迫,
 亦不恐怖他,  是则为善说。
 所说爱[*]说者,  说令彼欢喜,
 不令彼为恶,  是则为爱[*]说。
 谛说知甘露,  谛说知无上,
 谛义说法说,  正士建立处。
 如佛所说法,  安隐涅槃道,
 灭除一切苦,  是名善说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贤圣”,明本作“圣贤”。

[注解]

四法句:具备四法的文句。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四句偈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四支具足之语”。

善说:适当的话,而非恼迫自己或恐怖他人的话。

爱说非不爱:让人欢喜的话,而非让人厌恶的话。

谛说非虚妄:真实语,而非虚妄之言。

法说不异言:合于佛法的话,而非外道之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表示说法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中,以善说(适当的话)为第一,而不是以谛说(真理)为第一。

也可说要优先以对方(听法者)的立场来看,听的人能接受的说法,才有实际的效果。否则若在不当的时机、对不适当的人宣说真理,对方不只无法接受,甚至可能因此而谤法,说法就失去了正面的意义。

[进阶辨正]

研讨:善说最上

(一二一九)[0332b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那伽山侧,与千比丘俱,皆是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尔时,尊者婆耆舍住王舍城寒林丘塜间,作是念:“今世尊住王舍城那伽山侧,与千比丘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我今当往,各别赞叹世尊及比丘僧。”作是念已,即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而说偈言:

“无上之导师,  住那伽山侧,
 千比丘眷属,  奉事于如来。
 大师广说法,  清凉涅槃道,
 专听清白法,  正觉之所说。
 正觉尊所敬,  处于大众中,
 德阴之大龙,  仙人之上首。
 兴功德密云,  普雨声闻众,
 起于昼[*]正受,  来奉觐大师。
 弟子婆耆舍,  稽首而顶礼。

“世尊!欲有所说。唯然,善逝!欲有所说。”

佛告婆耆舍:“随汝所说,莫先思惟。”

时,婆耆舍即说偈言:

波旬起微恶,  潜制令速灭,
 能掩障诸魔,  令自觉知过

 观察解结缚,  分别清白法,
 明照如日月,  为诸异道王。
 超出智作证,  演说第一法,
 出烦恼诸流,  说道无量种。
 建立于甘露,  见谛真实法
 如是随顺道,  如是师难得。
 建立甘露道,  见谛崇远离,
 世尊善说法,  能除人阴盖
 明见于诸法,  为调伏随学。”

尊者婆耆舍说是偈已,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校勘]

“作”,宋、元、明三本作“办”。

“己”,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后文改作“己”。

“觐”,圣本作“现”。

“顶”,宋、元、明三本作“现”。

[注解]

寒林: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场所之一,位于王舍城北方。称作寒林是因为林木多而较凉,也是弃尸的树林,而让一般人恐惧而发凉。

丘塜:坟墓;坟堆。

清白法:巴利本作 dhamma(法)。

随汝所说,莫先思惟:就随你的意而说,不需要先思考准备。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婆耆沙!此等偈乃汝以前所作耶?或汝立即忆起者耶?’‘世尊!此等偈非以前之作,乃我当今立即所现。’‘然则,婆耆沙!既非以前所作者,即更再多说’”。

波旬起微恶,潜制令速灭,能掩障诸魔,令自觉知过:?

真实法:正法;真实的教义。

阴盖:指“五盖”,即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随学:效法;模仿。

[对应经典]

 

(一二二〇)[0332c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为比丘众说四圣谛相应法,谓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

时,尊者婆耆舍在会中,作是念:“我今当于世尊面前赞叹拔箭之譬。”如是念已,即从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言:“唯然,世尊!欲有所说。唯然,善逝!欲有所说。”

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

时,尊者婆耆舍即说偈言:

“我今敬礼佛,  哀愍诸众生,
 第一拔利箭,  善解治众病。
 迦露医投药,  波睺罗治药
 及彼瞻婆耆,  耆婆医疗病
 或有病小瘥,  名为善治病,
 后时病还发,  抱病遂至死。
 正觉大医王,  善投众生药,
 究竟除众苦,  不复受诸有。
 乃至百千种,  那由他病数,
 佛悉为疗治,  究竟于苦边。
 诸医来会者,  我今悉告汝,
 得甘露法药,  随所乐而服。
 第一拔利箭,  善觉知众病,
 治中之最上,  故稽首瞿昙。”

尊者婆耆舍说是语时,诸比丘闻其所说,皆大欢喜。

[校勘]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治药”,圣本作“医药”。

“病”,圣本作“治”。

“瘥”,大正藏原为“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注解]

四圣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即“苦、集、灭、道”。“苦”是说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说明苦的起因,“灭”是说明苦的止息,“道”是说明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

相应:这里指与眼、耳、鼻、舌、身、意相应。

苦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受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苦集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苦灭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烦恼熄灭的涅槃。

苦灭道迹圣谛:圣者所证的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迦露:古印度名医的名字。

波睺罗:名医的名字,另音译作“婆呼卢”。

瞻婆耆: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译作“瞻毘”,和“耆婆”为两位名医。

耆婆:优婆塞名,王舍城的良医。又译为“耆域”、“耆婆伽”。

那由他:数目字,十的二十八次方,比喻相当大的数目。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研讨:说说不可说

(一二二一)[0333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尊者尼拘律想住于旷野禽兽之处,疾病委笃,尊者婆耆舍为看病人,瞻视供养。

彼尊者尼拘律想以疾病故,遂般涅槃。

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和尚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我今当求其相。”

尔时,尊者婆耆舍供养尊者尼拘律想舍利已,持衣钵,向王舍城。次第到王舍城,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而说偈言:

“我今礼大师,  等正觉无减
 于此现法中,  一切疑网断。
 旷野住比丘,  命终般涅槃,
 威仪摄诸根,  大德称于世。
 世尊为制名,  名尼拘律想,
 我今问世尊,  彼不动解脱。
 精进勤方便,  功德为我说,
 我为释迦种,  世尊法弟子。
 及余皆欲知,  圆道眼所说,
 我等住于此,  一切皆欲闻。
 世尊为大师,  无上救世间,
 断疑大牟尼,  智慧已具备
 圆照神道眼,  光明显四众,
 犹如天帝释,  曜三十三天。
 诸贪欲疑惑,  皆从无明起,
 若得遇如来,  断灭悉无余。
 世尊神道眼,  世间为最上,
 灭除众生愚,  如风飘游尘。
 一切诸世间,  烦恼覆隐没,
 诸余悉无有,  明目如佛者。
 慧光照一切,  令同大精进,
 唯愿大智尊,  当为众记说。
 言出微妙声,  我等专心听,
 柔软音演说,  诸世间普闻。
 犹如热渴逼,  求索清凉水,
 如佛无减知,  我等亦求知。”

尊者婆耆舍复说偈言:

“今闻无上士,  记说其功德,
 不空修梵行,  我闻大欢喜。
 如说随说得,  顺牟尼弟子
 灭生死长縻,  虚伪幻化缚。
 以见世尊故,  能断除诸爱,
 度生死彼岸,  不复受诸有。”

佛说此经已,尊者婆耆舍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尼拘律想”,巴利本作 Nigrodha-Kappa。

“和尚”,大正藏原为“和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和尚”。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备”,宋、圣二本作“修”。

“愚”,大正藏原为“遇”,高丽藏作“愚”,宋、元、明、圣四本作“过”,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愚”。

“诸”,大正藏原为“设”,今依据明、圣二本改作“诸”。

“减”,圣本作“灭”。

[注解]

有余涅槃:在这里特别形容阿那含果,指阿那含果圣人已不再生于人间,只有余留天界剩余生命,迟早会在天界证得涅槃。案:“有余涅槃”通常形容入灭前的阿罗汉,因为还在人间行走的阿罗汉已断绝一切烦恼及未来生死的起因,只余有今生果报的身体,但在《阿含经》中也有用来形容阿那含果圣人,如本经所述。

当求其相:应当求证这个问题(尊者尼拘律想是有余或无余涅盘?)的真相(答案)。

如说随说得,顺牟尼弟子:随着佛陀的说法而获得益处,而佛陀也会依照弟子的根性而因材施教。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涅槃”是音译,义译是灭、寂灭、灭度。“有余涅槃”是有残余东西的寂灭,“无余涅槃”是没有残余东西的寂灭。

“有余涅槃”通常指阿罗汉圣者还没有灭度前在人间行走:由于还有“身体”,因此有的经中也称灭度前的阿罗汉圣者是“有余涅槃”,是证涅槃,能解脱而且也有解脱智慧了,但还有身体即“有残余东西”的涅槃。

但本经的汉译本中,尼拘律想尊者已经去世了,所以婆耆舍尊者所问“我和上为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当中的“有余涅槃”若解释为尚未入灭的阿罗汉圣者,则说不通。

一种解读是这里汉译者以“有余涅槃”形容第三果阿那含圣者,因为三果圣者断尽了任何跟欲界的牵连,永不还生于人世间,又称“不还果”,原则上是往生于净居天(又称为不还天)然后于净居天证阿罗汉果。由于所有来人间的业报已寂灭,但还有残余在净居天的天身,或许因此在《阿含经》中有时也形容为“有余涅槃”,例如《增壹阿含经》卷七〈火灭品 16〉第2经:“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是谓名为有余涅槃界。”(CBETA, T02, no. 125, p. 579, a15-17)

至于证得阿罗汉的圣者,证得彻底的解脱,完全没有烦恼了,因此是“什么都没有残余的涅槃”,即“无余涅槃”。

因此“有余涅槃”在本经中不算专有名词,而是用“有余”(有残余东西)作形容词。后来佛经的翻译名词统一后,则会以“有余依”形容阿那含圣者,“有余涅槃”形容入灭前的阿罗汉。

[进阶辨正]

什么是“有余涅槃”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校勘]

圣本在“五”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