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增壹阿含经卷第六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利养品第十三

导读

(一)[0571a2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受人利养甚为不易,令人不得至无为。所以然者,若修罗陀比丘不贪利养者,终不于我法中,舍三法衣而作居家。

“修罗陀比丘本阿练若行;到时乞食,一处一坐,或正中食,树下露坐,乐闲居处[*],著五纳衣,或持三衣,或乐间,懃身苦形,行此头陀

“是时,修罗陀比丘常受满呼国王供养,以百味食,日来给与。尔时,彼比丘意染此食,渐舍阿练若行:到时乞食,一处一坐,正中食,树下露坐,闲居之处,著五纳衣,或持三衣,或乐冢间,懃身苦体。尽舍此已,去三法衣,还为白衣,屠牛杀生,不可称计,身坏命终,生地狱中。是故,诸比丘!当以此方便,知利养甚重,令人不得至无上正真之道。若未生利养心,制令不生,已生,求方便使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含”,圣本作“鋡”。*

(东晋…译)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昙摩难提译【宋】【元】,=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明】,〔东晋…译〕-【圣】

大正藏在“处”字之前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本”,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本”。

“懃”,宋、元、明三本作“勤”。

“形”,大正藏原为“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形”。

“满呼”,大正藏原为“蒲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满呼”。

大正藏在“食”字之前有一“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生”,圣本作“羊”。

大正藏无“是故”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当”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心”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已”,圣本作“以”。

[注解]

修罗陀:比丘名,曾行头陀行并有神通,提婆达兜也曾向他学习神通,参见《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七〈放牛品 49〉。后来贪著于供养,终至还俗出家,以屠牛为业。

满呼:优婆塞名,是跋耆国(首都毘舍离)的国王,离车族人。他可能是曾在毘舍离城北边建立重阁讲堂的菩提王子,或菩提王子的长辈。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跋耆国的满呼国王用盛大的美味佳肴供养修罗陀比丘,修罗陀比丘却因为这些供养而堕落;与跋耆国敌对的摩竭提国的阿阇世王,也用盛大的美味佳肴供养提婆达兜,提婆达兜却因为这些供养而堕落。另一方面,这些施主们也供养了许多圣僧,这些圣僧因此精进修行而证阿罗汉。

是否能成道,修行在个人,而不是由护法施主(对立的施主,都造就了圣者以及恶人)、法脉传承(提婆达兜和修罗陀比丘都是佛陀弟子)、身世血统(提婆达兜是佛陀的堂弟、阿难的哥哥)等外在因素所能断定。

[进阶辨正]

研讨:满呼国王

(二)[0571b17]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我证汝等成果神通,诸漏得尽。云何为一法?所谓味欲。是故,诸比丘!当灭此味欲,我证汝等成神通果,诸漏得尽。”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众生著此味,  死堕恶趣中;
 今当舍此欲,  便成阿罗汉。

“是故,诸比丘!常当舍此味着之想。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汝等成果”四字。

宋、元、明三本无“故”字。

宋、元、明三本无“果”字。

[注解]

味欲:爱着于欲望的滋味。

著此味:爱着于其滋味。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什么是“味欲”

(三)[0571b28]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于舍卫城内,有一长者,适丧一子,甚爱敬念,未曾能舍。彼见子死,便生狂惑,周旋往来,不停一处。若见人时,便作是语:“颇有见我儿乎?”

尔时,彼人渐渐往至祇洹精舍,到世尊所,在一面住。尔时,彼人白世尊曰:“瞿昙沙门!颇见我儿乎?”

世尊告长者曰:“何故颜貌不悦,诸根错乱?”

尔时,长者报瞿昙曰:“焉得不尔。所以然者,我今唯有一子,舍我无常。甚爱敬念,未曾离目前;哀愍彼子,故令我生狂。我今问沙门,见我儿耶?”

世尊告曰:“如是,长者!如汝所问,生、老、病、死,世之常法;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子舍汝无常,岂得不念乎。”

尔时,彼人闻世尊所说,不入其怀,便舍退去。前行见人,复作是语:“沙门瞿昙说斯言曰:‘恩爱分别,便有快乐。’如沙门所说,尔不?”

前人对曰:“恩爱别离,有何乐哉?”

当于尔时,去舍卫城不远,有众多人而共博戏。尔时,彼人便作是念:“此诸男子聪明智慧,无事不知,我今当以此义问彼诸人。”尔时,即诣博戏所,问众人曰:“沙门瞿昙向我说曰:‘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此者快乐。’诸人等今于意云何?”

是时,诸博戏者报斯人曰:“恩爱别离,有何乐哉?言快乐者,此义不然。”

是时,众人便作是念:“审知如来言终不虚妄。云何恩爱别离,当有乐耶?此义不然。”

尔时,彼人入舍卫城,至宫门外称:“沙门瞿昙而作是教:‘恩爱别离、怨憎之会,此者快乐。’”尔时,舍卫城及中宫内,普传此语,靡不周遍

时,大王波斯匿摩利夫人,共在高楼之上相娱乐戏。尔时,王波斯匿告摩利夫人曰:“沙门瞿昙审有斯语:‘恩爱别离、怨憎之会,此皆快乐。’”

夫人报曰:“吾不从如来闻此言教,设当如来有此教者,事亦不虚。”

王波斯匿告曰:“犹如师教弟子:‘为是、舍是。’弟子报言:‘如是,大师!’汝今摩利亦复如是,彼瞿昙沙门虽作是说,汝应作是言:‘如是不异,无有虚妄。’然卿速去,不须在吾前立。”

尔时,摩利夫人语竹膊婆罗门曰:“汝今往诣祇洹[*]精舍,到如来所,持我名字,礼世尊足,复以此义具白世尊云:‘舍卫城内及中宫人有此言论,沙门瞿昙言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快乐。不审世尊有此教耶?’若世尊有所言说者,汝善承受,还向我说。”

是时,竹膊婆罗门受夫人教敕,寻往至祇洹[*]精舍。到世尊所,共相问讯。共相问讯已,在一面坐。

时,彼梵志白世尊曰:“摩利夫人礼世尊足,问讯如来居轻利游步康强乎?训化盲冥,得无劳耶?”复作是语:“此舍卫城内普传此言:‘沙门瞿昙而作是教:“恩爱别离、怨憎之会,此乐快哉!”’不审世尊有是言教耶?”

尔时,世尊告竹膊婆罗门曰:“于此舍卫城内,有一长者丧失一子,彼念此子,狂惑失性,东西驰走,见人便问:‘谁见我子?’然,婆罗门!恩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此皆无有欢乐。昔日此舍卫城中,复有一人老母无常,亦复狂惑不识东西;复有一人[*]老父无常;亦复有兄弟姊妹皆悉无常。彼见此无常之变,生狂失性不识东西。婆罗门!昔日此舍卫城中有一人,新迎妇,端正无双。尔时,彼人未经几时,便自贫匮。时,彼妇父母见此人贫,便生此念:‘吾当夺彼嫁与余人。’彼人窃闻妇家父母欲夺吾妇,更嫁与余人。尔时,彼人衣里带利刀,便往至妇家,尔时,彼妇在墙外纺作。是时,彼人往至妇父母所问:‘我妇今为所在?’妇父母报言:‘卿妇在墙外阴中纺作。’尔时,彼人便往至妇所。到已,问妇曰:‘云卿父母欲夺汝更余嫁耶?’妇报言:‘信有此语,然我不乐闻此言也。’尔时,彼人即拔利剑,取妇刺杀,复取利剑,自刺其腹,并作是语:‘我二人俱取死。’婆罗门!当以此方便,知恩爱别离、怨憎会苦,此皆愁忧,实不可言。”

尔时,竹膊婆罗门白世尊曰:“如是。世尊!有此诸恼,实苦不乐。所以然者,昔我有一子,舍我无常。昼夜追忆,不离心怀。时我念儿,心意狂惑,驰走东西,见人便问:‘谁见我儿?’沙门瞿昙今所说者,诚如所言。国事烦多,欲还所止。”

世尊告曰:“今正是时。”

竹膊婆罗门即从座起,遶佛三而去。至摩利夫人所,以此因缘具白夫人。

时,摩利夫人复至波斯匿王所,到已,白大王曰:“今欲有所问,唯愿大王事事见报!云何,大王!为念流离王子不?”

王报言:“甚念!哀愍不去心首。”

夫人问曰:“若当王子有迁变者,大王!为有忧耶?”

王复报曰:“如是,夫人!如汝所言。”

夫人问曰:“大王当知,恩爱别离,皆兴愁想。云何,大王!为念伊罗王子?”

王报言:“我甚爱敬。”

夫人问曰:“大王!若当王子有迁变者,有愁忧耶?”

王报言:“甚有愁忧。”

夫人报言:“当以此方便知,恩爱别离,无有欢乐。云何,大王!念萨罗陀刹利种不?”

王报言:“甚爱敬念。”

夫人言:“云何,大王!若使萨罗陀夫人有变易者,大王为有忧耶?”

王报言:“吾有愁忧。”

夫人言:“大王!当知恩爱别离,此皆是苦。”

夫人言:“王念我不?”

王言:“我爱念汝。”

夫人言:“设当我身有变易者,大王有愁忧乎?”

王言:“设汝身有变易,便有愁忧。”

“大王!当以此方便知,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无欢乐心。”

夫人言:“云何,大王!念迦尸拘萨罗人民乎?”

王言:“我甚爱念迦尸、拘萨罗人民。”

夫人言:“迦尸、拘萨罗人民设当变易者,大王有愁忧乎?”

王言:“迦尸、拘萨罗人民当有变易者,我命不存,况言愁忧乎?所以然者,我因迦尸、拘萨罗国人民力,当得自存。以此方便,知命尚不存,何况不生愁忧乎?”

夫人言:“以此知之,恩爱别离,皆有此苦,无有欢乐。”

尔时,王波斯匿右膝着地,叉手合掌而向世尊!作是说:“甚奇!甚奇!彼世尊而说此法。若当彼沙门瞿昙来者,尔乃得共言论。”复语夫人:“自今以后,当更看汝胜于常日,所著服饰与吾无异。”

尔时,世尊闻摩利夫人与大王立此论本,告诸比丘:“摩利夫人甚大聪明,设当王波斯匿问我此语者,我亦当以此义向彼王说之,如夫人向王所说而无有异。”又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得证优婆斯,笃信牢固,所谓摩利夫人是。”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洹”,明本作“桓”。*

大正藏无“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在“舍”字之后有一“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无“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分别”,圣本作“别离”。

“审实”,大正藏原为“为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审实”。

“会”,圣本作“合会”。

“众”,大正藏原为“彼”,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众”。

大正藏无“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宋、元、明三本无“何”字。

大正藏在“尔”字之前有“当于”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摩利~Mallika.

“别离”,大正藏原为“离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别离”。

“乐”,圣本作“乐也”。

竹膊~Nāḷijaṅgha.

“礼世尊”,大正藏原为“跪如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礼世尊”。

“有所言”,大正藏原为“所有”,圣本作“有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所言”。

圣本无“共”字。

“起”,大正藏原为“兴”,今依据圣本改作“起”。

“强”,圣本作“彊”。

大正藏无“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匮”,大正藏原为“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匮”。

圣本无“父”字。

“彼”,大正藏原为“女更”,圣本为“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人”,大正藏原为“家”,圣本作“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人”。

大正藏在“尔”字之前有“当于”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所”,大正藏原为“家”,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所”。

大正藏无“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宋、元、明三本无“在”字。

“汝”,圣本作“我妇”。

“也”,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也”。

宋、元、明三本无“其”字。

大正藏在“作”字之前有一“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愁忧”,宋、元、明三本作“忧愁”。

“所”,圣本作“来”。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大正藏在“至”字之前有“往来”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流离”,大正藏原为“琉璃”,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流离”。

流离~Vajīrī.

“哀”,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哀”。

“耶”,大正藏原为“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耶”。

“曰”,大正藏原为“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想”,圣本作“相”。

伊罗王子~Viḍūḍabha senāpati.

“不”,大正藏原为“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萨…种~Vāsabhā khattiyā.

“萨罗陀”,宋、元、明三本作“萨罗”。

宋、元、明三本无“我”字。

迦…民~Kāsi-kosalā.

“奇”,圣本作“奇快哉”。

大正藏在“得”字之前有一“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注解]

祇洹精舍:即“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其中“洹”读音同“还”,是梵语中“林”的音译。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诸根:这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各种感官。

舍我无常:离我而去,不见了。

恩爱别离苦:和所爱的离别是苦。

怨憎会苦:遇见怨恨厌恶的对象是苦。

岂得不念乎:怎么能不想念(而难过)呢?这句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愁悲苦忧恼为由爱生、由爱起”。

不入其怀:不能为他所接受。

恩爱分别,便有快乐:和所爱的离别,就会快乐。(可能是因为长者不愿面对现实,而曲解佛陀说的“恩爱别离是世间常法”,将常法就视为快乐。)相当的《中阿含经》和南传经文则都是讲若爱生时,便生忧恼。

审:推究。

博戏:古代一种赌博游戏,玩法是依照所掷骰子的点数,决定双方下棋的权利(顺序??),后泛指一般的赌博游戏。

靡不周遍:没有人没听说过的。

波斯匿: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城主、拘萨罗国的国王,相传与佛陀同年纪。年长后继承王位,早年暴恶无信,后来因末利夫人的引导,笃信佛法,治理拘萨罗国及迦尸国,国威强盛。他将妹妹为韦提希夫人嫁给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女儿胜鬘夫人嫁给阿逾阇国友称王。又译为“胜军”。

摩利:优婆夷名,即“末利夫人”,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王后,佛陀称赞她“供养如来”第一。她原为贵族,父亲过世后沦为舍卫城内释迦族人摩呵男的婢女,名为黄头,常守末利园,一天见到佛陀入城乞食,即供养佛陀,并且发愿回向能脱离婢女的身分而成为王妃。一次波斯匿王出外游猎,为避暑而至末利园,受到她接待到荫凉的地方,让波斯匿王很欢喜,最后并娶她为王妃。因为是从末利园请来的,而称为末利夫人。她接引波斯匿王信佛,让原先暴恶无信的波斯匿王变成虔诚的佛弟子。

告摩利夫人曰……事亦不虚: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语末利皇后曰:‘我闻瞿昙作如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末利皇后闻已,白曰:‘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告末利妃言:‘末利!“愁悲苦忧恼为由爱生、由爱而起”,此为沙门瞿昙之所说。’‘大王!若为由世尊所说,则其当甚以为然。’”。

竹膊:波斯匿王的大臣。又译为“那利鸯伽”。

教敕:命令。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净的修行)的人,音译为“婆罗门”,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起居轻利:生活起居轻松便利。

游步康强:走起路来健康强壮。

训化盲冥,得无劳耶:教育启发迷昧的众生,不会辛苦吧?

未经几时:没过多久。

贫匮:贫穷匮乏。

纺作:织布。

阴中:阴影底下;阴凉的地方。

欲还所止:便请辞回去了。

匝:环绕一圈称为一匝。

迦尸: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拘萨罗国东南,中印度北部。迦尸国在佛世时由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统治,但过去曾为独立的国家,和拘萨罗国征战,因此当时人们通常仍将之独立列为一国。又译为“伽尸”。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尔乃得共言论:这样子的话应该和他交谈。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翻译得较不通顺,建议同学们可阅读对应经典:《中阿含经》卷六十〈例品 4〉第216经爱生经,逻辑较为容易理解。

综合《中阿含经》及本经的描述,有位长者的儿子死了,这位长者不肯面对现实,发了疯一直要找他儿子……找到佛陀那边,佛陀跟他说由爱故生忧,这是自然的。长者听不进去,认为由爱故生乐才对。

这位长者不仅掉头而去,还在城内到处和人说,让全城的人都议论纷纷,为何释迦牟尼佛说这种没有常识的话?传到了波斯匿王耳里,他就找信佛的王妃末利(摩利)夫人问问。……

末利夫人于是问波斯匿王爱不爱儿子?儿子哪天过世了,波斯匿王会不会伤心?

当然会。

末利夫人接着问波斯匿王爱不爱妃子、爱不爱国土人民?当然爱。哪天这些消逝时,波斯匿王不会伤心吗?

于是波斯匿王终于听懂了,觉得佛陀说得有道理。末利夫人作结道:“恩爱别离,皆有此苦”,她对波斯匿王生活化的说法,后来也被佛陀所认可。


本经显示在享乐时即已造了苦因。这个概念更深入的阐释,可见《杂阿含经》关于当下的缘起的经文。【待举例卷数或经数。】

读完本经,我们自己也可想想:

自己最爱、最珍视的是什么?

自己最爱的人事物,能永存吗?

如果迟早会失去,就得要有能放得下的气度,否则世间迟早会逼我们不得不放下。

若连最爱的人事物都能放下,其他的事物又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那么,打坐时的妄念,又为什么不能放下?

[导读:五阴无我]

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以上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凡夫执著认为有“我”的范畴,不出色、受、想、行、识这五阴。举例而言,就“色”(例如身体)与“我”的关系,凡夫可能误认:

这些见解的逻辑关系,如以下图例所示:

(如果初学者一时看不懂这些逻辑关系,只要知道凡夫通常认为宇宙及身心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也就是不管以上五阴的图怎么画,凡夫都会划出一块认为是恒常不变的“我”,但都是错误的见解。)

佛陀悟道时,发现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例如人的身体属于色阴,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内的细胞早因新陈代谢而不一样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迁流变化的,没有恒常不变的色阴。心理也是如此,刹那生灭,更没有恒常不变的“我”。

凡夫执著于有“我”的见解(“身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反而造成业与轮回,造成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四)[0573a01]

闻如是:

一时,佛在拔祇尸收摩罗鬼林鹿园中。

尔时,那忧罗公长者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须臾,退坐白世尊曰:“我今年朽,加复抱病,多诸忧恼,唯愿世尊随时教训,使众生类长夜获安隐。”

尔时,世尊告长者曰:“如汝所言,身多畏痛,何可恃怙?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长者当知,其有依凭此身者,正可见须臾之乐;此是愚心,非智者所贵。是故,长者!虽身有病,令心无病。如是,长者!当作是学。”

尔时,长者闻说斯言,从座[*]起,礼世尊足,便退而去。尔时,长者复作是念:“我今可往至尊者舍利弗所而问斯义。”是时,舍利弗去彼不远,在树下坐。是时,那优罗公往至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舍利弗问长者曰:“如今长者颜貌和悦,诸根寂静,必有所因。长者!故当从佛闻法耶?”

时,长者白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颜貌焉得不和悦乎?所以然者,向者世尊以甘露之法,溉灌胸怀。”

舍利弗言:“云何,长者!以甘露之法,溉灌胸怀?”

长者报言:“舍利弗!我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我白世尊曰:‘年朽长大,恒抱疾病,多诸苦痛,不可称计,唯愿世尊分别此身,普使众生,长获安隐!’尔时,世尊便告我言:‘如是,长者!此身多诸衰苦,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长者当知,其有恃怙此身者,正可有斯须臾之乐,不知长夜受苦无量。是故,长者!此身虽有患,令心无患。如是,长者!当作是学。’世尊以此甘露之法,而见溉灌。”

舍利弗言:“云何,长者!更不重问如来此义乎:‘云何身有患心有患?云何身有病心无病?’”

长者白舍利弗言:“实无此辩重问世尊,身有患心有患,身有患心无患。尊者舍利弗必有此辩,愿具分别。”

舍利弗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与汝广演其义。”

对曰:“如是。舍利弗!”从彼受教。

舍利弗告长者曰:“于是,长者!凡夫之人不见圣人,不受圣教,不顺其训;亦不见善知识,不与善知识从事。彼计色为我,色是我所,我是色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彼色、我色合会一处,彼色、我色[*]以集一处,色便败坏,迁移不停,于中复起愁忧苦恼。痛、想、行、识,皆观我有识,识中有我,我中有识,彼识、我识合会一处。彼识、我识[*]以会一处,识便败坏,迁移不停,于中复起愁忧苦恼。如是,长者!是为身亦有患,心亦有患。”

长者问舍利弗曰:“云何身有患、心无患耶?”

舍利弗言:“于是,长者!如何生病而心不病贤圣弟子承事圣贤,修行禁法,与善知识从事,亲近善知识。彼亦不观我有色;不见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不见色是我所,我是色所。彼色迁转不住,彼色[*]以移易,不生愁忧、苦恼、忧色之患。亦复不见痛、想、行、识,不见识中有我,我中有识;亦不见识我所,亦不见我所识。彼识、我识以会一处,识便败坏,于中不起愁忧、苦恼。如是,长者!是为[*]身有患而心无患。是故,长者!当作是习,遗身去心,亦无染著如是,长者!当作是学。”

尔时,那忧罗公闻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拔祇~Bhagga.

“收”,大正藏原为“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收”。

尸收摩罗~Suṃsumāragira.

那忧罗公~Nakulapitā.

大正藏无“见”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在“智”字之后有一“慧”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身”,大正藏原为“心”,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身”。

“病”,宋、元、明三本作“痛”。

大正藏无“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是时”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曰如今长者”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在“舍”字之前有“于是”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苦痛”,宋、元、明三本作“苦恼”。

“长获”,大正藏原为“获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长获”。

“衰”,宋、元、明三本作“畏”。

大正藏无“臾”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令”,大正藏原为“当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有”,大正藏原为“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义”,圣本作“谊”。

圣本无“舍利弗从彼”五字。

圣本无“于是长者”四字。

“会”,宋、元、明三本作“在”。

大正藏无“是为”二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色”,宋本作“邑”,元、明二本作“悒”。

大正藏无“如是”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忧”,宋、元、明、圣四本作“优”。

[注解]

拔祇: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提国的北方,当今印度东北部,是由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首都是毘舍离。又译为拔耆、跋耆、跋祇、跋阇、婆祇。

尸收摩罗山:地名,山下有许多村落。其中“尸收摩罗”是鳄鱼的音译。又译为失收摩罗山、设首婆罗山。

鬼林鹿园:阴森的茂密森林中有许多鹿的地方。又译为“鹿野深林”、“恐怖稠林禽兽之处”。

须臾:片刻;短时间。

恃怙:依靠、凭借。

从事:交往。

彼色、我色合会一处,彼色、我色以集一处,色便败坏,迁移不停:那个物质(色境)和我的物质(眼睛)聚合在一起,那个物质和我的物质聚合在一起后,物质接着还是会衰败毁壤、无常变化不停。可对照《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73经所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承事:听从、事奉。

禁法:指戒律。

遗身去心,亦无染著:纵使丢弃了身体、去除了心灵,都不会贪染执著于身心。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舍利弗尊者教长者如何“身苦而心不苦”的方法,是极为简化的修行次第,包含:

  1. 亲近善士(也包含听闻正法)。
  2. 持戒。
  3. 修无我而不执著。

待整理: c.f. 《杂阿含经》卷5第107经“读经拾得”中生病时的修法。

[导读:四圣谛]

(五)[0573c01]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与数千万众,前后围遶而为说法。尔时,江侧婆罗门身负重担,便往至世尊所。到已舍担,一面在世尊所,默然而住。尔时,彼婆罗门作是思惟:“今日沙门瞿昙与数千万众,前后围遶而为说法。我今清净,与沙门瞿昙等无有异。所以然者,沙门瞿昙食好粮,种种肴馔,今我食以自济命。”

尔时,世尊[*]以知婆罗门心中所念,告诸比丘:“其有众生以二十一结染着心者,当观彼人必堕恶趣,不生善处。二十一心结让人堕恶趣云何为二十一结?瞋心结、恚害心结、睡眠心结、调戏心结、疑是心结、怒为心结、忌为心结、恼为心结、嫉为心结、憎为心结、无惭心结、无愧心结、幻为心结、奸为心结、伪为心结、诤为心结、憍为心结、慢为心结,妒为心结、增上慢为心结、贪为心结。诸比丘!若有人有此二十一结染着心者,当观其人必堕恶趣,不生善处。犹如白新衣,久久朽故,多诸尘垢,意欲染成其色,青、黄、赤、黑终不得成。何以故?以有尘垢故。如是,比丘!若有人以此二十一结染着心者,当观其人必堕恶趣,不生善处。

“设复有人无此二十一结染着心者,当知斯人必生天上,不堕地狱中。犹如新净白㲲[*],随意欲作何色,青、黄、赤、黑,必成其色,终不败坏。所以然者,以其净故。此亦如是,其有无此二十一结染着心者,当观其人必生天上,不堕恶趣。

“若彼贤圣弟子起瞋心结,观已,便能息之。起恚害心结、起睡眠心结、起调戏心结、起疑心结、起怒心结、起忌心结、起恼心结、起嫉[*]心结、起憎心结、起无惭心结、起无愧心结、起幻心结、起奸心结、起伪心结、起诤心结、起憍心结、起慢心结、起妒心结、起增上慢心结、起贪心结。

“若彼贤圣弟子无瞋、无恚、无有愚惑,心意和悦,以慈心普满一方而自娱乐,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四维上下,于一切中、亦一切世间,以无量无限、不可称计,心无恚怒而自游戏。以此慈心,遍满其中,得欢喜已,心意便正。

“复以悲心普满一方而自娱乐,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四维上下,于一切中,亦一切[*]世间,以无量无限、不可称计,心无恚怒而自游戏。以此悲心,遍满其中,得欢喜已,心意便正。

“复以喜心普满一方而自娱乐,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四维上下,于一切中,亦一切[*]世间,以无量无限、不可称计,心无恚怒而自游戏。以此喜心,遍满其中,得欢喜已,心意便正。

“复以护心普满一方而自娱乐,二方、三方、四方亦尔,四维上下,于一切中,亦一切[*]世间,以无量无限、不可称计,心无恚怒而自游戏。以此护心,遍满其中,得欢喜已,心意便正。

“便于如来所成于信,根本不移,竖高显幢,不可移动。诸天、龙、神、阿须伦、沙门、婆罗门,或世人民,于中得欢喜,心意便正。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于中得欢喜,心意便正,亦复成就于法。如来法者,甚为清净,不可移动,人所爱敬。如是智者当作是观,便于中而得欢喜,亦复成就于众。如来圣众甚为清净,性行纯和,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圣众者,四双八辈,此是如来圣众,可爱可贵,实可承事。于中得欢喜,心意便正。

“彼复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诸结便尽,亦无沾污,性行柔软,逮于神通,便得自识无量宿命事,所从来处,靡不知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成败劫、不成败劫、成败不成败劫、无数成败劫、无数不成败劫,我曾在彼,字某、名某、姓某,如是生、如是食、受如是苦乐,受命长短,从彼终生彼间,从彼终生此间。如是自识无数宿命事。

“复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知众生心所念之事。彼复以天眼观众生类,有生者、有终者,善色、丑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随众生行所作果报,皆悉知之。或有众生,身行恶、口行恶、心行恶,诽谤贤圣,造邪见行,身坏命终,生三恶道,趣泥黎中。或复有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诽谤贤圣,正见、无有邪见,身坏命终,生天上善处。是谓清净天眼观众生类:有生者、有终者,善色、丑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随众生行所作果报,皆悉知之。

“彼复以此三昧,心清净无瑕秽,无有结使,心性柔软,逮于神通。复以漏尽通而自娱乐。彼观此苦,如实知之;复观,复观苦尽,复观苦出要,如实知之。彼作是观已,欲漏心得解脱,有漏心、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如是,比丘!贤圣弟子心得解脱,虽复食粳粮、善美种种肴膳,抟若须弥,终无有罪。所以然者,以无欲、尽爱故,以无瞋、尽恚故,以无愚痴、尽愚痴故,是谓比丘中比丘!则内极沐浴已。”

尔时,江侧婆罗门白世尊曰:“瞿昙沙门!可往至孙陀罗江侧沐浴。”

世尊告曰:“云何,婆罗门!名之为孙陀罗江水?”

婆罗门曰:“孙陀罗江水是福之深渊,世之光明,其有人物在彼河水浴者,一切诸恶皆悉除尽。”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此身无数劫,  经历彼河浴;
 及诸小池,  靡不悉周遍。
 愚者常乐彼,  行不清净;
 宿罪内充躯,  彼河焉能救?
 净者常快乐,  禁戒清亦快;
 清者作清行,  彼愿必果成。
 设护不与取,  行慈不杀生;
 守诚不妄语,  心等无增减。
 汝今于此浴,  必获安隐处;
 彼河何所至,  犹盲投乎冥。”

尔时,婆罗门白世尊曰:“止!止!瞿昙!犹如者得伸,暗者见明,迷者示道,于暗室然明,无目者为作眼目。如是,沙门瞿昙!无数方便说此妙法,愿听为道。”

尔时,江侧婆罗门即得作道,受具足戒。所以族姓子,出家学道,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是时,尊者孙陀罗谛利即成阿罗汉。

尔时,尊者孙陀罗谛利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侧”,圣本作“测”。

大正藏无“往”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宋、元、明三本无“彼”字。

“肴”,圣本作“豪”。

“果”,大正藏原为“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果”。*

“嫉”,大正藏原为“疾”,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嫉”。*

“增”,宋、元、明三本作“憎”。

“㲲”,圣本作“叠”。*

宋、元、明三本无“垢”字。

大正藏在“瞋”字之后有一“恚”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大正藏在“中”字之后有“一切”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亦”,宋、明二本作“亦尔”。

大正藏在“切”字之后有“一切”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无量无限”,大正藏原为“无限无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无量无限”。

大正藏在“中”字之后有“一切”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大正藏在“中”字之后有“一切”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大正藏在“中”字之后有“一切”二字,今依据圣本删去。

大正藏在“信”字之后有一“根”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竖”,宋本作“坚”,圣本作“竖”。

“成”,大正藏原为“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成”。

智=知【宋】【元】【明】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为“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就〕-【宋】

  宋本无“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就”字,今依据宋本删去。

戒+(戒)【宋】【元】【明】

  “戒”,宋、元、明三本作“戒戒”。
  大正藏无“戒”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爱=敬【宋】【元】【明】

  “爱”,宋、元、明三本作“敬”。
  “敬”,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敬”。

便=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为“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沾=玷【元】【明】

  “沾”,元、明二本作“玷”。
  “玷”,大正藏原为“沾”,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玷”。

姓=性【圣】

  “姓”,圣本作“性”。
  “性”,大正藏原为“姓”,今依据圣本改作“性”。

受命=寿命【宋】【元】【明】

  “受命”,宋、元、明三本作“寿命”。
  “寿命”,大正藏原为“受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寿命”。

大正藏在“造”字之前有“邪见”二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泥黎=泥犁【明】

  “泥黎”,明本作“泥犁”。
  “泥犁”,大正藏原为“泥黎”,今依据明本改作“泥犁”。

意=心【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为“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心”。

习=集【圣】

  “习”,圣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圣本改作“集”。

〔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无“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抟=椯【圣】

  “抟”,圣本作“椯”。
  “椯”,大正藏原为“抟”,今依据圣本改作“椯”。

无欲尽爱=无欲爱尽欲爱【宋】【元】【明】

  “无欲尽爱”,宋、元、明三本作“无欲爱尽欲爱”。
  “无欲爱尽欲爱”,大正藏原为“无欲尽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无欲爱尽欲爱”。

无瞋尽恚=无瞋恚尽瞋恚【宋】【元】【明】

  “无瞋尽恚”,宋、元、明三本作“无瞋恚尽瞋恚”。
  “无瞋恚尽瞋恚”,大正藏原为“无瞋尽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无瞋恚尽瞋恚”。

(白世尊)+曰【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白世尊曰”。
  大正藏无“白世尊”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经=迳【圣】

  “经”,圣本作“迳”。
  “迳”,大正藏原为“经”,今依据圣本改作“迳”。

救=沐【宋】【元】【明】

  “救”,宋、元、明三本作“沐”。
  “沐”,大正藏原为“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沐”。

乎=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为“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軁=偻【宋】【元】【明】,=𦝼【圣】

  ????

示=视【圣】

  “示”,圣本作“视”。
  “视”,大正藏原为“示”,今依据圣本改作“视”。

作=为【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为”。
  “为”,大正藏原为“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为”。

[注解]

江侧婆罗门:也译作“孙陀罗谛利”,见此经末。

粳:稻米。读音同“庚”。

果蓏:瓜果。“蓏”读音同“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结的果实。

㲲:细致的棉布。读音同“叠”。

法法成就:每一法都达成。

瑕秽:瑕疵。原指玉的斑痕、杂质,比喻事物的缺点或人的过失、恶行。

苦习:“苦集”的另译,指苦的集起,即四圣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苦、集、灭、道”中的集谛。

苦尽:“苦灭”的另译,指苦的止息,也就是“涅槃”,即四圣谛中的灭谛。

孙陀罗江:河名,流经拘萨罗国。“孙陀罗”是音译,义译为好、可爱。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为“多水河”。

陂:池塘、湖泊。读音同“皮”。

暗:即“暗”。

軁:(背脊)弯曲。读音同“楼”。

族姓子:原义为婆罗门大族的子弟,引申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译为“善男子”。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人生在世有林林总总的烦恼,这些烦恼有多少种呢?

经中常提到三毒、五盖、本经中则提出二十一心结。是怎么将烦恼区分为这么多种呢?

其实这些数字并不神秘,而有其背后的脉络可循:

佛陀表示所有烦恼都是由无明(无智)而来,由于无明而执著于自我,因此有种种的烦恼,若能觉悟就没烦恼了。

若要再分类,凡夫因为无明、没有智慧(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我所喜爱的,就起;我所喜爱的得不到、有违逆我的,就生。就这样区分出贪、瞋、痴这“三毒”。

除此之外,经中对烦恼也有更多种类的列举,像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五盖”,是要在禅坐时训练去除的。五盖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就感官接触外境时的应对来看,追逐为贪欲盖,排斥为瞋恚盖。就自心状态的高低来看,沉闷怠惰是睡眠盖,浮动不安是掉悔盖。自心犹豫不明则是盖。如下图所示:

本经则进一步细分出二十一心结,其脉络如下图所示:

(以上各心结间的关系,有的见仁见智,在不同的部派分类略有不同。)

在更高的层次,甚至连善心都要能超越,《大日经》中即罗列一百六十种须要超越才能解脱的心。

从一念无明,到三毒、五盖、二十一心结、百六十相续心,这些列举或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像本经相当的南传经文就列出十六个心结(南传称作“随杂染”),而不是二十一个。

无论列举或区分为多少种的烦恼,都是为了让我们训练自己由粗至细能一一认出、如实知每个当下心的状态,进而解脱烦恼。

本经提到的二十一心结,在不同的译本中翻译不同,列举的项目也不太相同,整理如下表:

经典 名称 内涵
《增壹阿含经》13.5 二十一心结 瞋、恚害、睡眠、调戏、疑、怒、忌、恼、嫉、憎、无惭、无愧、幻、奸、伪、诤、憍、慢,妒、增上慢、贪
中部7经/衣服经(根本法门品) 心的随杂染 贪婪、邪贪;恶意;愤怒;怨恨;藏恶;欺瞒;嫉妒;悭吝;伪诈;狡猾;顽固;激情;慢;极慢;憍慢;放逸
《中阿含经》秽品第93经水净梵志经 二十一心秽 邪见、非法欲、恶贪、邪法、贪、恚、睡眠、调悔、疑惑、瞋缠、不语结(覆藏罪)、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大慢、憍慠、放逸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二十一意著结 邪见意著、非法欲、欺世间、邪法、贪、瞋恚、懈怠睡眠、调戏、无耻、疑、瞋恨恚、悭、嫉、不舍、谀谄、幻、无羞、无耻、妒嫉、增上妒嫉、放逸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19:“何谓非法欲染?若母师妻等作欲染行,是名非法欲染。”(大正28,651a5-6)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9:“云何恶贪?谓于他财物及所摄受,起贪等贪,执藏、防护、坚著、爱染,是名恶贪。”(大正26,497a13-15)。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19:“何谓恶贪?若于他物财赂、妻子等,欲令我有贪欲染贪著,是名恶贪。”(大正28,651a3-5)。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19:“何谓贪?若于自物财赂妻子等,贪欲染贪著,是名贪。”(大正28,651 a2-3)。

本经提到了一个极为简化的修行次第:

四念处的心念处 → 四念处的法念处(去除二十一心结) → 四无量心 → 四不坏净 → 三明。

本经并非细说修行次第的经文,而着重在以佛法的合理对比外道的无智,因此这个次第只是一个例子,并非唯一的标准。

四念处中的心念处,即觉知当下的心念是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等等状态,客观地觉知心念的变化。熟练后,可以扩展到觉知心的更多种类状态,例如本经提到的二十一心结。自己从日常生活中主观地、涉入地生起各种心,改为客观地觉察各种心,看着心念的起灭,而能渐渐地不被念头带着走,乃至觉察心念无常的本质。

[进阶辨正]

明行成为.善逝 or 明行成、为善逝 ??

(六)[0575a05]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五百人俱。

尔时,释提桓因日时已过,向暮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尔时,释提桓因即以偈颂问如来义:

“能说能宣布,  度流成无漏;
 以度[*]生死渊,  今问瞿昙义。
 我观此众生,  所作福祐业;
 造行若干种,  施谁福最尊。
 尊今灵鹫山,  唯愿演此义;
 知释意所趣,  亦为施者宣。”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四趣造福无,  四果具足成;
 诸学得迹人,  宜信奉其法。
 无欲亦无恚,  愚尽成无漏;
 尽度一切渊,  施彼成大果。
 诸此众生类,  所作福德业;
 造行若干种,  施僧获福多。
 此众度无量,  犹海出珍宝;
 圣众亦如是,  演慧光明法。
 拘翼彼善处,  能施众僧者;
 获福不可计,  最胜之所说。”

尔时,释提桓因闻佛所说已,即礼佛足,便于彼退而去。尔时,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S. 11. 2. 6. Yajamāna.

罗阅城耆阇崛山~Rājagaha Gijjhakūṭa-pabbata.

释提桓因~Sakka devānaminda.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住”,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住”。

“度”,大正藏原为“渡”,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度”。*

大正藏无“尔时世尊以偈答曰”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宜=直【宋】【元】【明】

  “宜”,宋、元、明三本作“直”。
  “直”,大正藏原为“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直”。

诸此=此诸【宋】【元】【明】

  “诸此”,宋、元、明三本作“此诸”。
  “此诸”,大正藏原为“诸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诸”。

度=广【圣】

  “度”,圣本作“广”。
  “广”,大正藏原为“度”,今依据圣本改作“广”。

“拘翼”,大正藏原为“瞿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翼”。

[注解]

释提桓因: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忉利天,又译为三十三天)的天主。

四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四个往生处。阿修罗道的众生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德性不足所以果报有缺陷,因此经中有时也将阿修罗道算入恶道中。

造福无:造善因而得福的话,则不会(往生四趣)。

拘翼:天帝释过去世身为人时的姓,清净布施而得到成为天主的果报。又译为“憍尸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帝释天询问施谁能得到最大的果报?

佛陀回答他,施圣众可得到最大的果报。

本经及下一经都是由天帝释请法,让佛弟子知道如何能离苦得乐。另外,《杂阿含经》卷四十及四十六有“帝释相应”的内容,有更多天帝释相关的记载及问答。

(七)[0575a29]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五百人俱。

尔时,尊者须菩提亦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侧,别作静屋而坐禅思。尔时,尊者须菩提身得苦患,甚为沉重,便作是念:“我此苦痛为从何生?复从何灭?为至何所?”尔时,尊者须菩提便于露地而敷坐具,直身正意,专精一心,结跏趺坐思惟诸入,欲害苦痛

尔时,释提桓因知尊者须菩提所念,便以偈敕波遮旬曰:

“善业脱诸缚,  居在灵鹫山;
 今得极重患,  乐空诸根定。
 速来往问疾,  省上尊颜;
 既得获大福,  种德莫过是。”

时,波遮旬对曰:“如是。尊者!”

尔时,释提桓因将五百天人及波遮旬,譬如士夫屈伸臂顷,便从三十三天没,来至灵鹫山中,离尊者须菩提不远,复以此偈语波遮旬曰:

“汝今觉善业,  乐禅三昧定;
 柔和清净音,  令使从禅起。”

波遮旬对曰:“如是。”

尔时,波遮旬从释提桓因闻语已,便调琉璃之琴,前至须菩提所,便以此偈叹须菩提曰:

“结尽永无余,  诸念不错乱
 诸尘垢悉尽,  愿速从禅觉。
 心息度[*]有河,  降魔度诸结;
 功德如大海,  愿速从定起。
 眼净如莲花,  诸秽永不着;
 无归与作归,  空定速时起。
 度[*]四流无为,  善解无老病;
 以脱有为灾,  唯尊时定觉。
 五百天在上,  释主躬自来;
 欲觐圣尊颜,  解空速时起。”

尔时,尊者须菩提即从座起,复叹波遮旬曰:“善哉!波遮旬!汝今音与琴合,琴与[*]音合,而无有异。然[*]琴[*]音不离歌[*]音,歌[*]音不离[*]琴[*]音,二声共合,乃成妙声。”

尔时,释提桓因便往至尊者须菩提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释提桓白须菩提言:“云何善业所抱患苦有增损乎?今此身痛为从何生?身生耶?意生乎?”

尔时,尊者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善哉!拘翼法法自生,法法自灭;法法相动,法法自息。犹如,拘翼!有毒药,复有害毒药。天帝释!此亦如是,法法相乱,法法自息。法能生法,黑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天帝释!贪欲病者用不净治,瞋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痴病者用智慧治。如是,释提桓因!一切皆归于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所有皆归于空,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无士、无夫,无形、无像,无男、无女。犹如,释提桓因!风坏大树,枝叶雕落;雷雹坏苗,华果[*]初茂,无水自萎;天降时雨,生苗得存。如是,天帝释!法法相乱,法法自定,我本所患疼痛苦恼,今日已除,无复患苦。”

是时,释提桓因白须菩提言:“我亦有愁忧苦恼,今闻此法无复有愁忧。众事猥多,欲还天上。已亦有事及诸天事,皆悉猥多。”

时,须菩提言:“今正是时,宜可时去。”

是时,释提桓因即从座[*]起,前礼须菩提足,遶三匝而去。

是时,尊者须菩提便说此偈:

“能仁说此语,  根本悉具足;
 智者获安隐,  闻法息诸病。”

尔时,释提桓因闻尊者须菩提所说,欢喜奉行。

 调达及二经  皮及师利
 竹䏝.孙陀利  善业.释提桓

增壹阿含[*]经卷第六

[校勘]

“静屋”,大正藏原为“屋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静屋”。

“坐”,大正藏原为“自”,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坐”。

“上尊”,大正藏原为“尊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上尊”。

“令”,大正藏原为“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起”,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起”。

“琉”,圣本作“流”。

“错乱”,宋、元、明三本作“乱错”。

“尊”,元、明二本作“愿”。

“主”,大正藏原为“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主”。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波遮旬”,大正藏原为“波旬”,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波遮旬”。

音=声【宋】【元】【明】*

  “音”,宋、元、明三本作“声”。
  “声”,大正藏原为“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声”。

琴=笒【圣】*

  “琴”,圣本作“笒”。
  “笒”,大正藏原为“琴”,今依据圣本改作“笒”。

“声”,大正藏原为“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声”。

妙声=妙音【宋】【元】【明】

  “妙声”,宋、元、明三本作“妙音”。
  “妙音”,大正藏原为“妙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妙音”。

〔因〕-【宋】【元】

  宋、元二本无“因”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后有一“因”字,今依据宋、元二本删去。

白=曰【元】

  “白”,元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为“白”,今依据元本改作“曰”。

“痛”,大正藏原为“病”,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痛”。

(法能灭法)+黑【宋】【元】【明】

  “黑”,宋、元、明三本作“法能灭法黑”。
  大正藏无“法能灭法”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雷=雪【圣】

  “雷”,圣本作“雪”。
  “雪”,大正藏原为“雷”,今依据圣本改作“雪”。

已=以【圣】

  “已”,圣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师利”,大正藏原为“利师”,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师利”。

圣本在“六”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

须菩提:比丘名,以“解空第一”闻名。

露地:户外没有遮蔽物的地方。

思惟诸入,欲害苦痛:思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可对外境反应的感官)的本质,想要去除苦痛。

波遮旬:一位执乐神(天龙八部中的乾闼婆神)的名字,常为天帝释演奏音乐,参见《长阿含经》卷十第14经释提桓因问经。又译为“般遮翼”,义译为“五结”、“五髻”。

觐:访谒。(拜望、省候尊者或长辈。)

法法自生,法法自灭;法法相动,法法自息:万事万物自然(依据因缘而)生起,也就自然会(依据因缘而)消灭;万事万物互相影响,也就(在生起的条件消失时)自然会消失。

法法相乱,法法自息:万事万物互相干扰,也就(在生起的条件消失时)自然会消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须菩提尊者是解空第一,本经记载他在某个程度上也能将病苦给空了。

须菩提尊者是如何能将病苦给空了?

本经记载他打坐后观察六入处苦从何来,而得以将痛苦给去除。

经中说“法能生法,黑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可见善于解空者,更能了解因缘的关系,也能适切地对治。

有同学提问:“‘法法相乱’和‘法法自息’,是否会矛盾呢?”

“法法自息”讲得是因缘观所说事物会因缘生就会因缘灭,因此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

“法法相乱”讲得是事物彼此会由因缘而互相影响,也是因缘观。

佛教的因缘观是说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缘而生,其形成的条件消失了,自然也就因缘而灭。因缘组成的事物所造就的事物,也仍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此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乃至自我。

因此这全句“法法自生,法法自灭;法法相动,法法自息……法法相乱,法法自息”其实都是在讲因缘观,没有矛盾。

本经说“一切所有皆归于空,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无士、无夫,无形、无像,无男、无女”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CBETA, T08, no. 235, p. 750, b7) 相通。

[总结:利养品第十三]

本品各经看似各有各的重点,然后背后还是有些脉络可循:

第一、二经都是讲由小恶或小善可以滚雪球成大恶或大善,因此警惕我们要注意起心动念。

第三经讲凡夫不肯面对现实,而招致苦果,第四经则是学佛人面对现实,反而能够不苦。

第五、六、七经表达了不管现在是苦或是乐,学佛人都能够得到后世乐,甚至当下就观空以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