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本经《十上经》和前一经《众集经》类似,都是将重要法义依数字而整理。本经和前一经的不同,在于将名相整理出十类的脉络: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鸯伽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诣瞻婆ⓑ城,止宿伽伽ⓒ池①侧。
以十五日月满时,世尊在露地坐,大众围遶,竟夜②说法,告舍利弗ⓓ:“今者四方诸比丘集,皆各精勤,捐ⓔ除睡眠ⓕ,欲闻说法,吾患背痛,欲小ⓖ止息,卿今可为诸比丘说法。”
时,舍利弗受佛教已,尔时世尊即四褺ⓗ僧伽梨,偃右胁卧如师子,累足而卧。
尔时,耆年③舍利弗告诸比丘:“今我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具足,梵行清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时,诸比丘受教而听。舍利弗告诸比丘:“有十上法,除众结缚,得至泥洹ⓘ,尽于苦际,又能具足五百五十法,今当分别,汝等善听。诸比丘!有一成法④ⓙ、一修法⑤、一觉法⑥、一灭法⑦、一退法⑧、一增法⑨、一难解法⑩、一生法⑪、一知法⑫、一证法⑬。云何一成法[*]?谓于诸善法能不放逸。云何一修法?谓常自念身⑭。云何一觉法?谓有漏触⑮。云何一灭法?谓是我慢⑯。云何一退法?谓不ⓚ恶露观⑰。云何一增法?谓ⓛ恶露观。云何一难解法?谓无间定⑱。云何一生法?谓有漏解脱⑲。云何一知法?谓诸众生皆仰食存。云何一证法?谓无碍心解脱⑳。
“又有二成法[*]、二修法、二觉法、二灭法、二退法、二增法、二难解法、二生法、二知法、二证法。云何二成法[*]?谓知惭、知愧。云何二修法?谓止㉑与观㉒。云何二觉法?谓名㉓与色㉔。云何二灭法?谓无明、爱㉕。云何二退法?谓毁戒、破见㉖。云何二增法?戒具、见具㉗。云何二难解法?有因有缘,众生生垢;有因有缘,众生得净㉘。云何二生法?尽智、无生智。云何二知法?谓是处、非处㉙。云何二证法?谓明㉚与解脱。
“又有三成法[*]、三修法、三觉法、三灭法、三退法、三增法、三难解法、三生法、三知法、三证法。云何三成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耳闻法音,三者法法成就㉛ⓜ。云何三修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云何三觉法?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云何三灭法?谓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云何三退法?谓三不善根: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云何三增法?谓三善根:无贪善根、无恚善根、无痴善根。云何三难解法?谓三难解:贤圣难解、闻法难解、如来ⓠ难解。云何三生法?谓三相:息止相、精进相、舍离ⓡ相。云何三知法?谓三出要界: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无色界;舍离一切诸有为法,彼名为尽ⓢ。云何三证法?谓三明:宿命智、天眼智、漏尽智。诸比丘!是为三十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四成法[*]、四修法、四觉法、四灭法、四退法、四增法、四难解法、四生法、四知法、四证法。云何四成法[*]?谓四ⓣ轮ⓤ法㉜:一者住中国㉝,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谨慎ⓥ,四者宿植善本。云何四修法?谓四念处: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云何四觉法?谓四食:抟食、触食、念食、识食。云何四灭法?谓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
“云何四退法?谓四扼ⓨ: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云何四增法?谓四无扼[*]:无欲扼[*]、无有扼[*]、无见扼[*]、无无明扼[*]。云何四难解法?谓有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云何四生法?谓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云何四知法?谓四辩才:法辩、义辩、辞辩、应辩Ⓑ。云何四证法?谓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诸比丘!是为四十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五成法[*]、五修法、五觉法、五灭法、五退法、五增法、五难解法、五生法、五知法、五证法。云何五成法[*]?谓五灭尽枝Ⓔ:一者信佛、如来、至真,十号具足;二者无病,身常安隐;三者质直无有谀谄,直趣如来涅槃径路Ⓕ;四者专心不乱,讽诵不忘;五者善于观察法之起灭,以贤圣行尽于苦本。云何五修法?谓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五觉法?谓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五灭法?谓五盖: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云何五退法?谓五心碍结:一者比丘疑佛,疑佛已,则不亲近,不亲近已,则不恭敬,是为初心碍结;又比丘于法、于众、于戒,有穿漏行、不真正行、为污染行,不亲近戒,亦不恭敬,是为四心碍结;又复比丘于梵行人生恶害Ⓗ心,心不喜乐,以麁恶言而毁骂之,是为五心碍结。云何五增法?谓五喜本㉞:一悦、二念、三猗Ⓘ、四乐、五定。
“云何五难解法?谓五解脱入㉟:若比丘精勤不懈,乐闲静处,专念一心,未解得解,未尽得尽,未安得安。何谓五?若比丘闻佛说法,或闻梵行者说,或闻师长说,思惟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便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隐,身心安隐已,则得禅定,得禅定已,得如实智,是为初解脱入。于是,比丘闻法欢喜已Ⓙ,受持讽诵,亦复欢喜,为他人说,亦复欢喜,思惟分别,亦复欢喜,于法得定,亦复如是。
“云何五生法?谓贤圣五智定㊱:一者修三昧现乐后乐㊲,生内外智㊳。二者贤圣无爱㊴,生内外智。三者诸佛贤圣之所修行,生内外智。四者猗[*]寂灭相,独而无侣㊵,而生内外智。五者于三昧一心入、一心起㊶,生内外智。云何五知法?谓五出要界:一者比丘于欲不乐、不念㊷,亦不亲近,但念出要,乐于远离,亲近不怠,其心调柔,出要离欲,因欲起漏亦尽舍灭,而得解脱,是为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出要、身见出要,亦复如是。云何五证法?谓五无学聚㊸:无学戒聚、定聚、慧聚、解脱聚、解脱知见聚,是为五十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六成法[*]、六修法、六觉法、六灭法、六退法、六增法、六难解法、六生法、六知法、六证法。云何六成法[*]?谓六重法㊹:若有比丘修六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㊺。云何六?于是,比丘身常行慈,敬梵行者,住仁爱心,名曰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复次,比丘口慈、意慈,以法得养及钵中余,与人共之,不怀彼此。复次,比丘圣所行戒,不犯不毁,无有染污,智者所称,善具足持,成就定意㊻。复次,比丘成就贤圣出要,平等尽苦㊼,正见及诸梵行,是名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不杂。
“云何六修法?谓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云何六觉法?谓六内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云何六灭法?谓六爱:色爱、声爱、香ⓂⓃ、味、触、法爱。云何六退法?谓六不敬法: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云何六增法?谓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云何六难解法?谓六无上㊽:见无上、闻无上、利养无上、戒无上、恭敬无上、念无上。云何六生法?谓六等法㊾:于是,比丘眼见色无忧无喜,住舍专念,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不喜不忧,住舍专念。
“云何六知法?谓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瞋恚。’余比丘言:‘汝勿作此言,勿谤如来,如来不作是说,欲使修慈解脱更生瞋恚者,无有是处。佛言:除瞋恚已,然后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脱,生憎嫉心;行喜解脱,生忧恼心;行舍解脱,生憎爱心;行无我行,生狐疑心;行无想行,生众乱想。’亦复如是。云何六证法?谓六神通:一者神足通证,二者天耳通证,三者知他心通证,四者宿命通证,五者天眼通证,六者漏尽通证。是为六十法。诸比丘!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七成法[*]、七修法、七觉法、七灭法、七退法、七增法、七难解法、七生法、七知法、七证法。云何七成法[*]?谓七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是Ⓟ为七财。云何七修法?谓七觉意。于是,比丘修念觉意,依无欲、依寂灭、依远离㊿;修法、修精进、修喜、修猗、修定、修舍,依无欲、依寂灭、依远离。
“云何七觉法?谓七识住处:若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识住。复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识住。复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识住。复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识住。或有众生,空处住,是五识住,或识处住,是六识住。或不用处住,是七识住。云何七灭法?谓七使法⑴:欲爱使、有爱使、见使、慢使、瞋恚使、无明使、疑使。
“云何七退法Ⓡ?谓七非法:谓Ⓢ比丘无信、无惭、无愧、少闻、懈堕、多忘、无智。云何七增法?谓七正法:于是,比丘有信、有惭、有愧、多闻、不懈堕、强记⑵、有智。云何七难解法?谓七正善法⑶:于是,比丘好义、好法、好知时、好知足、好自摄、好集众、好分别人。云何七生法?谓七想:不净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
“云何七知法?谓七勤:勤于戒行、勤灭贪欲、勤破邪见、勤于多闻、勤于精进、勤于正念、勤于禅定。云何七证法?谓七漏尽力⑷:于是,漏尽比丘于一切诸苦、集⑸、灭、味⑹、过⑺、出要,如实知见⑻。观欲如火坑,亦如刀剑,知欲见欲,不贪于欲,心不住欲。漏尽比丘逆顺观察,如实觉知,如实见已,世间贪嫉、恶不善法不漏不起,修四念处,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多修多行。诸比丘!是为七十法,如实不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觉法、八灭法、八退法、八增法、八难解法、八生法、八知法、八证法。云何八成法[*]?谓八因缘:不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云何为八?于是,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师长,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惭愧心,有爱有敬,是谓初因缘,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复次,依世尊住,随时请问,此法云何Ⓣ?义何所趣?时,诸尊长即为开演甚深义理,是为二因缘。既闻法已,身心乐静,是为三因缘。既乐静已,不为遮道无益杂论,彼到众中,或自说法,或请他说,犹复不舍贤圣默然,是为四因缘。多闻广博,守持不忘,诸法深奥Ⓤ,上中下善,义味谛诚Ⓥ,梵行具足,闻已入心,见不流动⑼,是为五因缘。修习精勤,灭恶增Ⓦ善,勉力堪任⑽,不舍斯法,是为六因缘。有以智慧知起灭法,贤圣所趣,能尽苦际,是为七因缘。观五受阴,生相、灭相,此色、色集、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识集、识灭,是为八因缘。未得梵行而有智,得梵行已智增多。
“云何八修法?谓贤圣八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八觉法?谓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云何八灭法?谓八邪: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云何八退法?谓八懈怠⑾法,何谓八懈怠?比丘乞食不得Ⓩ,便作是念:‘我于今日下村乞食不得,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初懈怠。懈怠比丘得食既足,复作是念:‘我朝入村乞食,得食过足,身体沉重,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寝息。’懈怠比丘即便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懈怠比丘设少执事,便作是念:‘我今日执事,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寝息。’懈怠比丘即便寝息。懈怠比丘设欲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必有疲极,今者不得坐禅、经行,当豫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懈怠比丘设少行来⑿,便作是念:‘我朝行来,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我今宜当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懈怠比丘设欲少行,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必有疲极,今者不得坐禅、经行,当豫⒀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六懈怠比丘。设遇小患⒁,便作是念:‘我得重病,困笃⒂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当须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懈怠比丘所患已瘥⒃⒝,复作是念:‘我病瘥[*]未久,身体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宜自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云何八增法?谓八不怠。
“云何八精进?比丘入村乞食,不得食还,即作是念:‘我身体轻便,少于睡眠⒟,宜可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是为初精进比丘。乞食得足,便作是念:‘我今入村,乞食饱满,气力充足,宜勤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有执事,便作是念:‘我向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欲⒠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设有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欲行来,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设遇患时,便作⒢是念:‘我得重病或能命终,今宜精进。’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患得小瘥[*],复作是念:‘我病初瘥[*],或更增动,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坐禅、经行,是为八。
“云何八难解法?谓八不闲妨修梵行⒄。云何八?如来、至真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有人生地狱中,是为不闲处,不得修梵行。如来、至真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而有众生在畜生中、饿鬼中、长寿天中、边地无识、无佛法处,是为不闲处,不得修梵行。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或有众生生于中国,而有邪见,怀颠倒心,恶行成就⒣,必入地狱,是为不闲处,不得修梵行。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或有众生生于中国,聋、盲、喑痖⒅,不得闻法、修行梵行⒤,是为不闲处,不得修行梵行⒥。如来、至真、等正觉不出世间,无有能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而有众生生于中国,彼⒦诸根具足,堪受圣教,而不值佛,不得修行梵行,是为八不闲。
“云何八生法?谓八大人觉⒆:道当少欲,多欲非道;道当知足,无厌非道;道当闲静,乐众非道;道当自守,戯笑非道;道当精进,懈怠非道;道当专念,多忘非道;道当定意,乱意非道;道当智慧,愚痴非道。云何八知法?谓八除入⒇: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丑,常观常念,是为初除入。内有色想,观外色无量,若好若丑,常观常念,是为二除入。内无色想,外观色少,若好若丑,常观常念,是为三除入。内无色想,外观色无量,若好若丑,常观常念,是为四除入。内无色想,外观色青,青色、青光、青见,譬如青莲华,亦如青波罗奈⒧⒨衣,纯一青色、青光、青见,作如是想,常观常念,是为五除入。内无色想,外观色黄,黄色、黄光、黄见,譬如黄华、黄波罗奈[*]衣,黄色、黄光、黄见,常念常观,作如是想,是为六除入。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赤色、赤光、赤见,譬如赤华、赤波罗奈[*]衣,纯一赤色、赤光、赤见,常观常念,作如是想,是为七除入。内无色想,观外⒩色白,白色、白光、白见,譬如白华、白波罗奈[*]衣,纯一白色、白光、白见,常观常念,作如是想,是为八除入。
“云何八证法?谓八解脱:内有色想,观外⒪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瞋恚想,住空处,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住想知灭,八解脱。诸比丘!是为八十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九成法[*]、九修法、九觉法、九灭法、九退法、九增法、九难解法、九生法、九知法、九证法。云何九成法[*]?谓九净灭支➊⒬法:戒净灭支➋[*]、心净灭支➌[*]、见净灭支➍[*]、度疑净灭支➎[*]、分别净灭支➏[*]、道净灭支➐[*]、除净灭支➑[*]、无欲净灭支➒[*]、解脱净灭支➓[*]。云何九修法?谓九喜本⓫:一喜,二爱,三悦,四乐,五定,六如实知,七除舍,八无欲,九解脱。
“云何九觉法?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或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居。
“云何九灭法?谓九爱本⓬: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着,因着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云何九退法?谓九恼法⓭:有人已侵恼我,今侵恼我,当侵恼我;我所爱者,已侵恼,今侵恼,当侵恼;我所憎⒮者,已爱敬,今爱敬,当爱敬。云何九增法?谓九⒯无恼:彼已侵我,我恼何益?已不生恼,今不生恼,当不生恼;我所爱者,彼已侵恼,我恼何益?已不生恼,今不生恼,当不生恼;我所憎者,彼已爱敬,我恼何益?已不生恼,今不生恼,当不生恼。
“云何九难解法?谓九梵行⓮:若比丘有信而不持戒,则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闻,则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不能说法,则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不能养众,则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不能于大众中广演法言,则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能于大众广演法言,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能在大众广演法言,而不得四禅,则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能于大众广演法言,又得四禅,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在大众中广演法言,又得四禅,不于八解脱逆顺游行,则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于大众中广演法言,具足四禅,于八解脱逆顺游行,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在大众中广演法言,得四禅,于八解脱逆顺游行,然不能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则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能在大众广演法言,成就四禅,于八解脱逆顺游行,舍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则梵行具足。
“云何九生法?谓九想:不净想、观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尽想⓯、无欲想⓰。云何九知法?谓九异法:因界⒵异、生触异。因触异、生受异。因受异、生想异。因想异、生集异。因集异、生欲异。因欲异、生利异。因利异、生求异。因求异、生烦恼异。🄐云何九证法?谓九尽⓱:若入初禅,则声刺🄑灭。入第二禅,则觉观刺🄒灭。入第三禅,则喜刺灭。入第四禅,则出入息刺灭。入空处,则色想刺灭。入识处,则空想刺灭。入不用处,则识想刺灭。入有想无想处,则不用想刺灭。入灭尽定,则想受刺灭。诸比丘!是为九十法,如实不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十成法[*]、十修法、十觉法、十灭法、十退法、十增法、十难解法、十生法、十知法、十证法。云何十成法[*]?谓十救法:一者比丘二百五十戒具,威仪亦具,见有小罪,生大怖畏,平等学戒,心无倾斜🄓。二者得善知识。三者言语中正,多所合🄔受。四者好求善法,分布不吝⓲。五者诸梵行人有所施设⓳,辄往佐助⓴,不以为劳,难为能为,亦教人为。六者多闻,闻便能持,未曾有忘。七者精进🄕,灭不善法,增长善法。八者常自专念,无有他想,忆本善行,若在目前。九者智慧成就,观法生灭,以贤圣律而断苦本。十者乐于闲居,专念思惟,于禅中间无有调戏。
“云何十修法?谓十正行: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云何十觉法?谓十色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云何十灭法?谓十邪行: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云何十退法?谓十不善行迹:身杀、盗、淫,口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贪取、嫉妒、邪见。云何十增法?谓十善行:身不杀、盗、淫,口不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不贪取、嫉妒、邪见。云何十难解法?谓十贤圣居➀:一者比丘除灭五枝➁,二者成就六枝➂,三者舍一➃,四者依四➄,五者灭异谛➅,六者胜妙求➆,七者无浊🄗想➇,八者身行已立➈,九者心解脱,十者慧解脱。
“云何十生法?谓十称誉处➉:若比丘自得信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得信者。自持戒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持戒者。自少欲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少欲者。自知足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知足者。自乐闲静,为他人说,亦复称叹乐闲静者。自多闻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多闻者。自精进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精进者。自专念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专念者。自得禅定,为他人说,亦复称叹得禅定者。自得智慧,为他人说,亦复称叹得智慧者。
“云何十知法?谓十灭法:正见之人能灭邪见,诸缘邪见,起无数恶,亦尽除灭⓵。诸因正见,生无数善,尽得成就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正智之人能灭邪智,诸因邪智,起无数恶,悉皆🄘除灭;诸因正智,起无数善法,尽得成就。云何十证法?谓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诸比丘!是为百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尔时,舍利弗佛所印可,诸比丘闻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
ⓐ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原为“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圣本无“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十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瞻婆”,巴利本作 Campā。
ⓒ “伽伽”,巴利本作 Gaggarā。
ⓓ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 “捐”,圣本作“损”。
ⓕ “睡眠”,大正藏原为“眠睡”,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睡眠”。[*]
ⓖ “小”,大正藏原为“少”,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小”。
ⓗ “褺”,大正藏原为“牒”,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褺”。
ⓘ “泥洹”,巴利本作 Nibbāna。
ⓙ “成法”,宋、元、明三本作“多成法”。[*]
ⓚ 宋、元、明三本无“不”字。
ⓛ “谓”,宋、元、明三本作“谓不”。
ⓜ “法法成就”,宋、元、明三本作“非恶露观”。
ⓝ “三昧”,巴利本作 Samādhi。
ⓞ “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宋、元、明三本作“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
ⓟ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宋、元、明三本作“生处:欲处、色处、无色处”。
ⓠ “贤圣难解、闻法难解、如来”,宋、元、明三本作“三摩提相难解、三摩提住相难解、三摩提起相”。
ⓡ “三相:息止相、精进相、舍离相”,宋、元、明三本作“空、无相、无作”。
ⓢ “出要界: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无色界;舍离一切诸有为法,彼名为尽”,宋、元、明三本作“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 “四”,宋、元、明三本作“四天人”。
ⓤ “轮”,宋、元二本作“轮备悉具有天人四轮回转生长庄满于诸善”,明本作“轮备悉具有天人四轮回转生长庄严于诸善”。
ⓥ “自谨慎”,宋、元、明三本作“宿曾发精愿”。
ⓦ “我”,宋、元、明三本作“见”。
ⓧ “见”,宋、元、明三本作“我”。
ⓨ “扼”,宋、元、明三本作“枙”。[*]
ⓩ “集”,宋本作“习”。
Ⓐ “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宋本作“苦智、习智、灭智、道智”,元、明二本作“苦智、集智、灭智、道智”。
Ⓑ “四辩才:法辩、义辩、辞辩、应辩”,宋、元、明三本作“知小、知大、知无量、知无边法”。
Ⓒ “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大正藏未标明何部大藏经作“有法须身证有法须念证有法须眼证有法须慧证”。
Ⓓ “虚”,大正藏原为“空”,今依据高丽藏、宋、明、圣四本改作“虚”。
Ⓔ 宋本无“枝”字。
Ⓕ 宋本无“径路”二字。
Ⓖ “掉”,宋、元、明三本作“调”。
Ⓗ “害”,大正藏原为“向”,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害”。
Ⓘ “猗”,宋本作“倚”。[*]
Ⓙ 大正藏无“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圣四本无“念”字。
Ⓛ “天”,宋、元、明、圣四本作“天念”。
Ⓜ “香”,宋、元、明三本作“香爱”。
Ⓝ 大正藏在“香”字之后有一“爱”字,今依据高丽藏删去。
Ⓞ “敬”,大正藏原为“法”,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改作“敬”。
Ⓟ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圣四本无“是”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法”字。
Ⓢ “谓”,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谓”。
Ⓣ “何”,大正藏原为“所”,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改作“何”。
Ⓤ “法深奥”,宋、元、明三本作“深奥法”。
Ⓥ “谛诚”,宋、元、明三本作“诚谛”。
Ⓦ “增”,大正藏原为“僧”,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改作“增”
Ⓧ 大正藏无“此识”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志”,大正藏原为“思”,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志”。[*]
Ⓩ 大正藏在“得”字之后有一“食”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圣本无“寻”字。
⒝ “瘥”,大正藏原为“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瘥”。[*]
⒞ 宋、元、明三本无“能”字。
⒟ “眠”,圣本作“卧”。
⒠ “欲”,宋、元、明三本作“应”。
⒡ “明”,宋、元、明三本作“朝”。
⒢ “作”,圣本作“生”。
⒣ “就”,圣本作“熟”。
⒤ 宋、元、明三本无“修行梵行”四字。
⒥ “不闲处,不得修行梵行”,大正藏原为“不闲”,宋、元、明三本作“不闲处,不得修行梵行”,圣本无“不闲处,不得修行梵行”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闲处,不得修行梵行”。
⒦ 宋、元、明三本无“彼”字。
⒧ “波罗奈”,大正藏原为“波罗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罗奈”。[*]
⒨ “波罗奈”,巴利本作 Bārāna。
⒩ “观外”,大正藏原为“外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观外”。
⒪ “内有色想,观外”,大正藏原为“色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内有色想,观外”。
⒫ “无”,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无”。
⒬ “支”,大正藏原为“枝”,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支”。[*]
⒭ 元本无“干”字。
⒮ “憎”,宋、元二本作“增”。
⒯ 大正藏无“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若”字。
⒱ 宋、元、明三本无“有”字。
⒲ “有多闻”,大正藏原为“多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多闻”。
⒳ “若”,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 大正藏无“不净”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因界”,大正藏原为“生果异、因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因界”。
🄐 大正藏在“生烦恼异”后有“因烦恼异”四字,今依宋、元、明三本删去。
🄑 “刺”,大正藏原为“剌”,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刺”。
🄒 “刺”,大正藏原为“剌”,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刺”。
🄓 “斜”,大正藏原为“邪”,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斜”。
🄔 “合”,大正藏原为“含”,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合”。
🄕 “进”,宋、元、明三本作“勤”。
🄖 “智”,大正藏原为“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智”。
🄗 “浊”,明本作“漏”。
🄘 “悉皆”,宋、元、明三本作“皆悉”。
🄙 大正藏在此校勘标示“三本以欢喜奉行为卷第九终,第二分以下为卷第十”,三本指宋、元、明三本,三本以第十经一经为卷第九,并将第十一经列入第十卷。查碛砂藏、永乐北藏、万历嘉兴藏、福州藏四藏皆将“(一一)佛说长阿含第二分增一经第七”列在第十卷内。
① 伽伽池:名为伽伽罗的睡莲池。
② 竟夜:整夜。
③ 耆年:长老??。
④ 成法:助益修行的法。
⑤ 修法:应该修行的法。
⑥ 觉法:应该觉悟的法。
⑦ 灭法:应该灭除的法。
⑧ 退法:使修行退步的法。
⑨ 增法:使修行进步的法。
⑩ 难解法:深奥的法。
⑪ 生法:应该使其产生、发生的法。
⑫ 知法:应该了解的法。
⑬ 证法:应该证知的法。
⑭ 念身:系念在身体上,觉知当下身体的状态或本质。又译为“身至念”。
⑮ 有漏触:引起烦恼的触。
⑯ 我慢:自我中心、傲慢;因为认为五阴有我而有的傲慢。
⑰ 恶露观:即“不净观”,以心念专注观察身体各组成成分的不净,可以对治贪欲。“恶露”指不干净的。
⑱ 无间定:没有任何间隔、差距地以智慧观察的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无间断的定;直接的定”。
⑲ 有漏解脱:不为名闻利养所动之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动摇之智”。??
⑳ 无碍心解脱:不可动摇的心解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动心解脱”。??
㉑ 止: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㉒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㉓ 名:“受、想、行、识”四阴,即所有心理的运作,没有形体而只能用名字来诠释,因此称作“名”。
㉔ 色:即色阴,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㉕ 爱:(对于结所系法的)贪爱。
㉖ 破见:毁坏正见。
㉗ 戒具、见具:持守净戒、具有正见。参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4经:“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清净身、口、意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㉘ 有因有缘,众生生垢;有因有缘,众生得净:有因缘(条件)使得众生有垢;有因缘(条件)使得众生清净。参见《杂阿含经》卷三第81经:“有因、有缘众生有垢,有因、有缘众生清净”,卷二十六第711经:“有因、有缘众生烦恼,有因、有缘众生清净”。
㉙ 是处、非处:处,道理。知道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
㉚ 明:智慧;彻底明白佛法。“无明”的对称。参考《杂阿含经》卷二十九810经。
㉛ 法法成就:每一法都达成。
㉜ 四轮法:四个轮转天上人间不堕恶趣的条件。?? c.f. 吉祥经,增支部4集31经/轮经
㉝ 中国:有佛法流传的地方。
㉞ 五喜本:五个增加喜悦的特质??(按:巴利本此处为五根)
㉟ 五解脱入:五个依之修行能获得解脱的途径:(1)从师长听闻佛法、(2)读诵佛法、(3)为他人解说佛法、(4)依法修观、(5)修止。因此而能正确地理解佛法,因为正确地理解佛法而能欢悦,因为欢悦而能欢喜,因为欢喜而能轻安,因为轻安而能觉乐,因为觉乐而能心定,因为心定而能发起智慧乃至解脱。又译作“五解脱处”。
中阿含经对应翻译: 阿难!我本为汝说五解脱处,若比丘、比丘尼因此故,未解脱心得解脱,未尽诸漏得尽无余,未得无上涅槃得无上涅槃,云何为五?阿难!世尊为比丘、比丘尼说法,诸智梵行者亦为比丘、比丘尼说法。阿难!若世尊为比丘、比丘尼说法,诸智梵行者亦为比丘、比丘尼说法,彼闻法已,便知法解义;彼因知法解义故,便得欢悦;因欢悦故,便得欢喜;因欢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觉乐;因觉乐故,便得心定。阿难!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故,便得厌;因厌故,便得无欲;因无欲故,便得解脱;因解脱故,便得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谓:第一解脱处。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脱心得解脱,未尽诸漏得尽无余,未得无上涅槃得无上涅槃。
㊱ 贤圣五智定:具备五种智慧的贤圣定/修贤圣定而生起的五种智慧??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页云:如契经说:如来成就五圣智三摩地。云何为五?一者、有内证智生,知此三摩地、是圣离染。二者、有内证智生,知此三摩地、非愚者所近,是智者所赞。三者、有内证智生,知此三摩地、现乐后乐。四者、有内证智生,知此三摩地、寂静微妙,是止息道,令心一趣,有所证得。五者、有内证智生,知此三摩地、正念故入;正念故出。问:此五圣智三摩地、谁几智性?答:此五皆是世俗智性。有作是说:皆八智性。谓除灭智,及他心智。尊者妙音,作如是说:皆六智性。谓除苦、集、灭、他心智。评曰:如是所说,虽亦有理;然契经中说此五种,一切皆是世俗智性。皆知定事有差别故。问:此五圣智三摩地、何力所摄?答:皆处非处智力所摄。
十增经 (八)哪些是应该使之生出的五法呢?正定五智:‘此定有现乐在与未来乐之果报。’就生起各自的智;‘此定是圣的、精神的。’就生起各自的智;‘此定不被劣恶人实行。’就生起各自的智;‘此定是寂静的、胜妙的、已得安息的、已达统一的、不进入被有行折伏后妨碍状态的。’就生起各自的智;‘我具念地进、出此定。’就生起各自的智,这些是应该使之生出的五法。
㊲ 修三昧现乐后乐:修习三昧有当下生起的乐,以及未来的乐果。
㊳ 内外智:由定所生的智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各自的智”。??
㊴ 贤圣无爱:贤圣的、超越对世俗事物的贪爱。
㊵ 猗寂灭相,独而无侣: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个定是寂静的、胜妙的、得安息的、到达专一性的、不进入被有行折伏后妨碍状态的”。
㊶ 于三昧一心入、一心起: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具念地进、出此定”。??
㊷ 不乐、不念:不感到快乐、不惦记。
㊸ 五无学聚: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包括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又作“五分法身”。
㊹ 六重法:六种比丘让人敬重的法。身口意慈;不吝分享托钵所得;持守圣戒;成就梵行。
㊺ 独行无杂:所行一致,无有杂染;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合一、一致性”。??
㊻ 定意:得初禅至第四禅。(Ref(七四)中阿含长寿王品八念经第三的读经拾得)??
㊼ 平等尽苦:彻底地断尽所有的苦。
㊽ 六无上:??六无上对应经文:增支部6集30经/无上经(详细解释)、增支部6集140经、增支部6集8经
㊾ 六等法:六根对六境不起贪喜或排斥,专心一意安住在舍心上。
㊿ 依无欲、依寂灭、依远离:??
⑴ 七使法:七种驱使人、让人不能休息的烦恼。又译为 “七使”、“七随眠”。
⑵ 强记:记忆力特强。
⑶ 七正善法:??
⑷ 七漏尽定:??
南传对应经文: (十)哪些是应该被作证的七法呢?七诸漏已尽之力:学友们!这里,诸漏已尽的比丘以正确之慧善见一切行是无常的,学友们!凡诸漏已尽的比丘以正确之慧善见一切行是无常的者,这是诸漏已尽的比丘之力,由于此力,比丘自称漏的灭尽:‘我的诸漏被灭尽。’ 再者,学友们!这里,诸漏已尽的比丘以正确之慧善见欲如炭火坑,学友们!凡……(中略)‘我的诸漏被灭尽。’ 再者,学友们!这里,诸漏已尽比丘的心是倾向远离的、斜向远离的、坡斜向远离的、在远离上的、极乐于离欲的、从能被一切漏住立的法终结的,学友们!凡……(中略)‘我的诸漏被灭尽。’ 再者,学友们!这里,诸漏已尽的比丘已修习、已善修习四念住,学友们!凡……(中略)‘我的诸漏被灭尽。’ 再者,学友们!这里,诸漏已尽的比丘已修习、已善修习五根,学友们!凡……(中略)‘我的诸漏被灭尽。’ 再者,学友们!这里,诸漏已尽的比丘已修习、已善修习七觉支,学友们!凡……(中略)‘我的诸漏被灭尽。’ 再者,学友们!这里,诸漏已尽的比丘已修习、已善修习八支圣道,学友们!凡诸漏已尽的比丘已修习、已善修习八支圣道者,这是诸漏已尽的比丘之力,由于此力,比丘自称漏的灭尽:‘我的诸漏被灭尽。’这些是应该被作证的七法。
⑸ 集:集起;生起。
⑹ 味:快乐的滋味,能让人回味、爱着。
⑺ 过:过患。
⑻ 如实知见: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见到。又译为“如实知、如实见”。
⑼ 见不流动:不轻易改变见解。
⑽ 堪任:能够担当、有热忱。
⑾ 八懈怠:八个心存懈怠的人找借口的例子。详见《增支部尼柯耶》集8〈双品8〉|第80经。
⑿ 行来:往来。
⒀ 豫:事先,通“预”。
⒁ 患:这边指生病的意思。
⒂ 困笃:病势沉重。
⒃ 瘥:病痊愈。
⒄ 八不闲妨修梵行:八种难以修学佛法的地方、状况。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寿命极长的天界,例如色界最高天“无想天”的寿命五百大劫,无色界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劫)、边地无佛法处、或虽然生在中国(有佛法流传的地区)却怀有邪见、生在中国而聋盲喑痖、不遇如来。详见《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2〉第124经、《增壹阿含经》〈八难品42〉第1经、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8〈居士品3〉第29经。
⒅ 喑痖:不能说话,指哑巴。
⒆ 八大人觉:八种有成就的人的念头:(1)少欲觉、(2)知足觉、(3)闲静觉、(4)自守觉、(5)精进觉、(6)专念觉、(7)定意觉、(8)智慧觉,详见《中阿含经》卷十八〔长寿王品 7〕第74经念经。又译作“大人之念”、“大人八念”,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八种大丈夫的思惟、想法”。
⒇ 八除入:发起胜知胜见以征服对色的贪爱的八种禅定方法。通常前四除处可用不净观来修,后四除处则转换为净观。又译为“八除处”、“八胜处”。
➊ 九净灭支:九种彻底清净的要素。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九种遍净勤奋支”按:南传的“九成法”和“九修法”与北传相比内容对调。
➋ 戒净灭支:持戒清净。
➌ 心净灭支:禅定心清净,指正确地证得禅定。
➍ 见净灭支:知见清净;见解清净。可以解为断除“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也有解为如实知四圣谛。
➎ 度疑净灭支:清除对于真理、三宝的怀疑犹豫。度疑是超越、克服了疑惑。
➏ 分别净灭支:对于正道、邪道辨识清楚明白。
➐ 道净灭支:知道修行的道路,清楚明白。
➑ 除净灭支:清楚明白修道终点的智慧。??
➒ 无欲净灭支:??
➓ 解脱净灭支:??
⓫ 九喜本:九种本于欢喜而生的法:(如理作意、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心生欢喜而喜爱修行,喜爱修行而欣悦轻安,欣悦轻安而安乐,安乐而能得定,得定而能如实知,如实知而能舍离,舍离而无欲,无欲而解脱,类似的次第参见《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5〉第43经不思经。又译为“九喜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九个根植于如理作意的法:当如理作意时,则欣悦被生起;对喜悦者,喜被生起;对意喜者,身变得宁静;身已宁静者感受乐;对有乐者,心入定;在心得定时,如实知、见;如实知、见者厌;厌者离染,从离贪被解脱”。
⓬ 九爱本:九种本于爱而生的法:因为渴爱而有寻求,因为寻求而有获得,因为获得而有处置,因为处置而有欲贪,因为欲贪而有执著,因为执著而有嫉妒,因为嫉妒而有防卫,因为防卫而有保护。详见《长阿含经》卷十第13经大缘方便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九个根植于渴爱的法:缘于渴爱而有遍求;缘于遍求而有得到;缘于得到而有决断;缘于决断而有欲贪;缘于欲贪而有取著;缘于取著而持有;缘于持有而有悭吝;缘于悭吝而有守护;因为守护之故而有拿杖、拿刀、斗诤、异执、诤论、指责、离间语、妄语等种种恶不善法生成”。
⓭ 九恼法:九种引生嫌恨的情况:认为有人(1)已经找我麻烦、(2)正在找我麻烦、(3)将要找我麻烦、(4)已经找我所喜爱的(人事物的)麻烦、(5)正在找我喜爱的(人事物的)麻烦、(6)将要找我喜爱的(人事物的)麻烦、(7)已经帮助我所讨厌的(人事物)、(8)正在帮助我所讨厌的(人事物)、(9)将要帮助我所讨厌的(人事物)。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九种嫌恨事”。
⓮ 九梵行:??
⓯ 尽想:观灭尽烦恼,止息一切苦的涅槃。
⓰ 无欲想:观无爱欲能离烦恼生死。
⓱ 九尽:诸受渐次寂灭的九个阶段,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七474经。
⓲ 好求善法,分布不吝:喜好学习善法,且不吝分享、流传。“吝”是“吝”的异体字。
⓳ 施设:办理(事务)。
⓴ 佐助:辅助;帮助。
➀ 十贤圣居:十个贤圣所居住的境界,也就是心中没有烦恼的境界。详见《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
➁ 除灭五枝:断除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➂ 成就六枝:成就对六根的守护;当六根对六境时,不喜不忧而安住于舍,有正念、正知。
➃ 舍一:以正念守护心。
➄ 依四:依于四种事;《成实论》表示可解读四种事为着粪扫衣、常行乞食、依树下坐、服陈弃药,也可解读为熟思而远离(恶象、恶马等)、熟思而习近(衣服、饮食等)、熟思而除遣(散乱、疲劳等)、熟思而忍受(寒热等)。相当的南传经文解释为后者。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解释作四神足。
➅ 灭异谛:舍弃外道以为真实的各种邪见。
➆ 胜妙求:超越种种的希求、执著。相当的《杂阿含经》经文作“离诸求”或“离四衢”,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
➇ 无浊想:舍断欲贪的念头(欲觉)、生气的念头(恚觉)、加害的念头(害觉)。
➈ 身行已立:该以身体做的事已达到了,可解为达到并住于第四禅。
➉ 十称誉处:十个应自己奉行、为他人说、并称赞他人奉行的谈论主题:(1)得信、(2)持戒、(3)少欲、(4)知足、(5)乐闲静、(6)多闻、(7)精进、(8)专念、(9)得禅定、(10)得智慧。按:佛陀鼓励比丘谈论这十个主题,而不要去谈论国王、盗贼、大臣等等世俗乱七八糟的主题,详见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0〈双品7〉第70经。
⓵ 诸缘邪见,起无数恶,亦尽除灭:各种由于有邪见而生起的无数种恶法,也都完全除去、消灭。
“八懈怠”和“八精进”的例子值得我们一一反省,例如乞不到食,懈怠的人觉得饿肚子没力气而休息,精进的人觉得饿肚子身体轻便而修行;吃饱了饭,懈怠的人觉得吃饱了想睡而休息,精进的人觉得吃饱有力气而修行;身体生病,懈怠的人觉得身体差不适合修行而休息,精进的人觉知无常及苦而修行。诸如此类,正如俗话说:“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修行进退要看我们自己的心态。
本经列举十类法,每一类又一一列举了一法至十法,整理如下表所示,其中咖啡色者表示在《众集经》中曾经提过的法:
十上法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
成法 (助益修行的法) | 于诸善法能不放逸 | 知惭、知愧 | 亲近善友、耳闻法音、法法成就 | 四轮法(住中国、近善友、自谨慎、宿植善本) | 五灭尽枝 | 六重法 | 七财 | 八因缘 | 九净灭支 | 十救 |
修法 (应该修行的法) | 常自念身 | 止与观 | 三三昧 | 四念处 | 五根 | 六念 | 七觉意 | 贤圣八道 | 九喜本 | 十正行 |
觉法 (应该看透的法) | 有漏触 | 名与色 |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 四食 | 五受阴 | 六内入 | 七识住处 | 世八法 | 九众生居 | 十色入 |
灭法 (应该灭除的法) | 我慢 | 无明、爱 | 欲爱、有爱、无有爱 | 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 | 五盖 | 六爱 | 七使 | 八邪 | 九爱本 | 十邪行 |
退法 (使修行退步的法) | 不恶露观 | 毁戒、破见 | 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 | 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 | 五心碍结 | 六不敬法 | 七非法 | 八懈怠 | 九恼 | 十不善行迹 |
增法 (使修行进步的法) | 恶露观 | 戒具、见具 | 无贪善根、无恚善根、无痴善根 | 无欲扼、无有扼、无见扼、无无明扼 | 五喜本 | 六敬法 | 七正法 | 八精进 | 九无恼 | 十善行 |
难解法 (深奥的法) | 无间定 | 有因有缘,众生生垢;有因有缘,众生得净 | 贤圣难解、闻法难解、如来难解 | 四圣谛 | 五解脱入 | 六无上 | 七正善 | 八不闲妨修梵行 | 九梵行 | 十贤圣居 |
生法 (应该使其产生、发生的法) | 有漏解脱 | 尽智、无生智 | 息止相、精进相、舍离相 | 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 | 贤圣五智定 | 六等法 | 七想 | 八大人觉 | 九想 | 十称誉处 |
知法 (应该了解的法) | 诸众生皆仰食存 | 是处、非处 | 三出要界(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无色界、舍离一切诸有为法彼名为尽) | 四辩才(法辩、义辩、辞辩、应辩) | 五出要界 | 六出要界 | 七勤 | 八除入 | 九异 | 十灭 |
证法 (应该证知的法) | 无碍心解脱 | 明、解脱 | 三明 | 四沙门果 | 五无学聚 | 六神通 | 七漏尽力 | 八解脱 | 九尽 | 十无学 |
经文中是对应此表格从上到下纵向的说明,而我们阅读时也可以试着从左到右横向的阅读。
关于本经所提到的法数,可透过底下所列的参考经典,帮助理解:
一法
二法
三法
四法
五法
六法
七法
八法
九法
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