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93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尔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在于学地①,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世尊!彼当ⓑ云何修习,多修习住,于此法、律得诸漏尽②,无漏心解脱、慧解脱③,现法自知作证④:‘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摩诃男:“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彼于尔时,当修六念⑤,乃至进ⓒ得涅槃。譬如饥人,身体羸⑥瘦,得美味食,身体肥泽。如是,比丘住在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修六随念,乃至疾得安隐涅槃⑦。
“何等六念?谓圣弟子念佛念如来事,如来⑧、应⑨、等正觉⑩、明行足⑪、善逝⑫、世间解⑬、无上士⑭、调御丈夫⑮、天人师⑯、佛⑰世尊⑱。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其心正直⑲,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⑳;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㉑;身猗[*]息已,觉受乐㉒;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崄众生中,无诸罣ⓔ碍㉓ⓕ,入法流水㉔ⓖ,乃至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法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㉕。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熏,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僧念于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㉖,行随顺法,有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此是四双八辈㉗贤圣,是名世尊弟子僧,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所应奉迎,承事供养,为良福田。圣弟子如是念僧事时,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僧所熏,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戒自念净戒,不坏戒、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不他取戒、善护戒、明者称誉戒、智者不厌戒㉘。圣弟子如是念戒时,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戒所熏,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施自念施事,我得善利,于悭垢众生中而得离悭垢处㉙,于非家行解脱施㉚,常自手施,乐行舍法㉛,具足等施㉜。圣弟子如是念施时,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施所熏,昇进涅槃。
“复次,圣弟子念天念诸天事,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若有正信心者,于此命终,生彼诸天,我亦当行此正信;彼得净戒、施、闻、舍、慧,于此命终,生彼诸天,我今亦当行此戒、施、闻、慧。圣弟子如是念天事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其心正直,缘彼诸天。彼圣弟子如是直心㉝者,得深法利、得深义利、得彼诸天饶益随喜;随喜已,生欣悦;欣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得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处凶崄众生中,无诸罣[*]碍[*],入法水流。念天所熏故,昇进涅槃。
“摩诃男!若比丘住于学地,欲求上升安乐涅槃。如是多修习,疾得涅槃者,于正法、律速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释氏摩诃男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作礼而去。
[校勘]
ⓐ 圣本无“进道”二字。
ⓑ “当”,圣本作“常”。
ⓒ “进”,圣本作“集”。
ⓓ 宋、元、明、圣四本无“觉”字。
ⓔ “罣”,宋、圣二本作“罪”。[*]
ⓕ “碍”,大正藏原为“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碍”。[*]
ⓖ “流水”,圣本作“水流”。
ⓗ “待”,宋、元、明三本作“得”。
ⓘ “直”,圣本作“值”。
[注解]
① 学地:在修学戒定慧的“有学”阶段。佛弟子中尚未证阿罗汉的圣者,还有法须修学,因此称为“有学”。(阿罗汉则是“无学”,已毕业了。)
② 得诸漏尽:得以将所有的烦恼都断尽。
③ 慧解脱:以智慧断除烦恼而解脱。
④ 现法自知作证:这一生就体证。
⑤ 羸:衰弱。读音同“雷”。
⑥ 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又译为“六随念”、“六念处”。
⑦ 疾得安隐涅槃:快速地得到安乐而平稳无事的解脱。
⑧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之一,如来十号是: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古来对于如何断句为如来十号,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合理的看法为,“世尊”是佛弟子对佛陀的尊称、对佛德性的总称,因此算十号之外的总称。)
⑨ 应:应受人、天的供养。另译作“应供”,音译“阿罗汉”。
⑩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
⑪ 明行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行为(戒、定等)皆圆满具足。
⑫ 善逝:彻底地到达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
⑬ 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的事理。
⑭ 无上士:至高无上的人。
⑮ 调御丈夫:能调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让他们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⑯ 天人师:天与人的导师。
⑰ 佛:觉者;自觉觉他的人。又译为佛陀。
⑱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梵文原文音译为“婆伽梵”、“婆伽婆”,是佛陀德性的总称,一字多义,经中常单译为“世尊”、旧译“众祐”。
⑲ 其心正直:心地清净质直,没有虚假。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唯有清净质直之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彼心其时即依如来而质直”。
⑳ 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对于佛说的正法或对于佛陀,会随之心生欢喜。
㉑ 猗息:轻松安稳,又译为“轻安”。“猗”是轻松美好的意思,读音同“依”;“息”是休息、停止的意思。
㉒ 觉受乐:感受到乐受;感受到安乐。按:这是指心中暂时放下粗重的烦恼,轻松安稳时,自然能生起乐受,例如念佛之乐。
㉓ 彼圣弟子于凶崄众生中,无诸罣碍:这样念佛的圣弟子纵使面对凶恶的冤家,心中也不会有所牵挂。其中“崄”是“险”的异体字,“罣碍”指心中有所牵挂,“罣”音义同“挂”。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怨家及己亲族,于此二人,无怨憎想,心常平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圣弟子在不平坦的世代中住于得到平坦的;在有瞋害的世代中住于无瞋害的”。
㉔ 入法流水:进入佛法解脱之流中,即“入流”,也就是证得初果。
㉕ 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当生就能灭除如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即时、不须等待,就在这里马上可以看到,亲自体证。按:这是形容佛法特质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详见本经线上“进阶辨正”中的比对。
㉖ 善向、正向、直向、诚向:朝着良善的方向、正确的方向、正直的方向、真实的方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依善而行、依正直而行、依真理而行、如法而行”。
㉗ 四双八辈:四组共八种圣人,即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洹向、斯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㉘ 不坏戒、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不他取戒、善护戒、明者称誉戒、智者不厌戒:不毁坏戒、不缺少戒、不污染戒、只为解脱(不夹杂其他世间的目的)而持戒、不执取与解脱无关的禁戒、完善保护戒、明白人会称叹的戒、智者不会嫌恶的戒。
㉙ 我得善利,于悭垢众生中而得离悭垢处:我真是受益良多,虽然生为有吝啬心的众生之一,但是能够解脱于吝啬。
㉚ 于非家行解脱施:为了身在家而心不为家所系缚,而没有执着地施舍。又译为“住于非家,修解脱施”。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住舍心中,于一切物,心无悋惜,持用布施”,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是自由施舍者”。
㉛ 乐行舍法:乐于修行施舍;以布施锻炼自己能欢喜地舍离、放下。
㉜ 等施:平等地布施。又译为“等心行施”、“等心普施”、“平等心而以惠施”。
㉝ 直心:心地清净质直,没有虚假。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记载的念佛行法
《杂阿含经》本卷及卷二十、三十所记载的念佛是“念如来事”,并以如来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例。卷三十第857经并强调最好行、住、坐、卧随时念佛。
《增壹阿含经》卷二记载念佛是以观如来形象入手,思惟佛的功德,如五分法身(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及觉他的层面。在实作上是以坐姿念佛为主。
其中《杂阿含经》的念如来十号,或许是后世持名念佛的本源;《增壹阿含经》的观如来形象,或许是后世观想念佛的本源;《杂阿含经》卷五十第1349经甚至提到天神观佛陀的足迹以念佛。各经所载可说是相通的,次第无非是以持名或者观佛形象,带入对佛功德的思惟(十号是说觉者的功德,五分法身是说无学圣者的功德),基于此而成就念住。
- 僧宝的定义
本经定义“念僧”的“僧”为“四双八辈贤圣”,也就是所有的圣众,而不只单一位师父。贤圣自然戒行清净,并且定、慧都有所成就,而不会成为错误的榜样。
- 天人并没有真正地解脱,为何要“念天”?
天人虽然尚未解脱,但在清净的程度、福报、甚至定力上还是远胜于一般人,也是来世善有善报的好例子。也有天人会帮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圣者,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经记载未来佛弥勒菩萨现在位于兜率天。
念天的重点在于忆念天人的德性,念有信、戒、施、闻、慧的修行人命终得生天上,因此我也要有信、戒、施、闻、慧,有为者亦若是。
念天如同六念当中任何一个,可以让人不起恶念、放下粗重的烦恼,进而使心正直、获得轻安,甚至得定,乃至因定发慧。以“念施”为例,布施本身不等于解脱,但可以清净施作为入手处,清净心意,而获得更高的成就。
- “六念”与“四不坏净”互相成就
对佛、法、僧的净信以及圣戒成就,是修行的方法(念佛、法、僧、戒),修到圆满也是修行的成就(初果得四不坏净):
- 六念中的前四念,可成就四不坏净:本经中六念中前四念的经文,和《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48经、“不坏净相应”中的经文,几乎一模一样。
- 可依四不坏净修习六念:《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4经:“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汝当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
- 由“六念”而“修满五法”得禅定
本经内容呼应于《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82经所说:“若使圣弟子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得远离五法,修满五法。云何远离五法?谓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舍、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养忧,是名五法远离。云何修满五法?谓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
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这五法能得禅定,也就是本经中的“随喜心……欢悦……身猗息……觉受乐……心定”。
- 由“六念”而完成“七觉支”
本经显示了修六念可依次达成觉悟的要素“七觉支”,乃至涅槃。以“念佛”为例:
- 念觉支: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
- 喜觉支: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
- 猗觉支:欢悦已,身猗息;
- 定觉支:身猗息已,觉受乐;受乐已,其心定;
- 舍觉支: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崄众生中,无诸罣碍,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以上经文描述了由六念而生起七觉支的次第关系。
关于七觉支的解说,可参见《杂阿含经》“觉支相应”的经文,尤其是卷二十六第711经对于七觉支次第的说明。
- 修习六念是为了证得涅槃
佛陀说修习六念的目的是让人不起贪欲、瞋恚、愚痴,进而昇进涅槃。因此在实际修行六念时,可检视自身的贪瞋痴有无增减,以确认自己是否仍修行在正道上。
举例来说,若修念佛而贪瞋痴渐渐减轻,则是在正确的道路上;但若修念佛时过度执著在表相上而加重了贪、瞋或痴,例如心向于佛却容易对眼前的人事物起瞋心,那么恐怕过度执著在手段上却忘掉了目的,应仔细审视、修正自己的修行,莫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