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许多人都曾听过“无明”这个词,但到底什么是无明?
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没有什么智慧?对于四圣谛不了解,不知道五阴及六入处的无常、苦、空、非我,而迷昧于其中,就是无明。没有世间及出世间的正见,对于佛、法、僧没有知见,就是无明。
或许有人会问:“我现在知道五阴及六入处都是无常、苦、空、非我的,我也有正见,是不是就没了无明?”严格说来,概念上的“知道”,和禅定的“如实知”,是有距离的,必须要证知了,才是如实知。另外,当下有智慧,就可能去除当下的一些无明,不过若要解脱,必须有实修的功夫,每个当下都能够洞察(“无间等”),那么就真的能断除无明了。
本卷第256~258经即有解说什么是“无明”,下表则整理了《阿含经》中不同经文对“无明”的定义:
经 | 卷 | 经号 | 无明的定义 |
杂阿含经 | 九 | 251 | 六触入处无常、生灭法不如实知、不见、不无间等、愚痴、无明、大冥。 |
杂阿含经 | 十 | 256 | 五受阴无常、磨灭法、生灭法不如实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 |
杂阿含经 | 十 | 257 | 五受阴、五受阴集、灭、道迹不如实知、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不明。 |
杂阿含经 | 十 | 258 | 五受阴、五受阴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不无间等、若暗、若愚。 |
杂阿含经 | 十八 | 490 | 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中际无知;佛、法、僧宝无知,苦、集、灭、道无知;善、不善、无记无知,内无知、外无知,若于彼彼事无知暗障。 |
杂阿含经 | 二十八 | 750 | 无知,于善、不善法不如实知,有罪、无罪,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不如实知。 |
增壹阿含经 | 四十六 | 49-5 | 不知苦,不知习,不知尽,不知道。 |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阴相应”,是解说五阴的相关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𫄨罗在耆阇崛山。
时,尊者拘𫄨罗晡时从禅起,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种种相娱悦已,却坐一面。
时,尊者摩诃拘𫄨罗语舍利弗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我说不?”
舍利弗言:“随仁所问,知者当说。”
摩诃拘𫄨罗问舍利弗言:“所谓无明。云何是无明?谁有此无明?”
舍利弗答言:“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
“何所不知?”
“谓色无常,色无常如实不知,色磨灭法①,色磨灭法如实不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不知。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不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不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不知。摩诃拘𫄨罗,于此五受阴如实不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
又问:“舍利弗!所谓明者,云何为明?谁有此明?”
舍利弗言:“摩诃拘𫄨罗!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
又问:“何所知?”
“谓知色无常,知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知。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法如实知,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知。拘𫄨罗!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① 磨灭法:属于会消散的事物。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𫄨罗在耆阇崛山。
时,摩诃拘𫄨罗晡时从禅起,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种种相娱悦已,却坐一面。
时,尊者摩诃拘𫄨罗语舍利弗言:“欲有所问,宁有少暇为我说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说。”
摩诃拘𫄨罗问舍利弗言:“所谓无明,复云何为无明?谁有此无明?”
舍利弗答言:“无明者谓不知,不知者是无明。”
“何所不知?”
“谓色不如实知,色集①、色灭②、色灭道迹③不如实知。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识灭、识灭道迹不如实知。摩诃拘𫄨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不明,是名无明,成就此者,名有无明。”
又问舍利弗:“云何为明?谁有此明?”
舍利弗言:“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明。”
又问:“何所知?”
舍利弗言:“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如实知。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灭、识灭道迹如实知。拘𫄨罗!于此五受阴如实知、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是二正士各闻所说,展转随喜,从坐而起,各还本处。
① 色集:色的起因。
② 色灭:色的止息、解脱。
③ 色灭道迹:解脱色的正确道路。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𫄨罗在耆阇崛山。
时,摩诃拘𫄨罗晡时从禅起,诣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相娱悦已,却坐一面。
时,摩诃拘𫄨罗语舍利弗:“欲有所问,仁者宁有闲暇见答以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时,摩诃拘𫄨罗语舍利弗言:“所谓无明,无明者为何谓耶?谁有此无明?”
舍利弗言:“不知,是无明。”
“不知何等?”
“谓色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摩诃拘𫄨罗!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不无间等、若暗、若愚,是名无明,成就此法者,名有无明。”又问:“明者。云何为明?谁有此明?”
舍利弗言:“知者是明。”
“为何所知?”
舍利弗言:“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摩诃拘𫄨罗,于此五受阴如实知、如实见、明、觉、慧、无间等,是名为明,成就此者,名为有明。”
时,二正士各闻所说,欢喜而去。
ⓐ “离”,宋、元、明三本作“离如是”。
ⓑ 宋、元、明三本无“如是”二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共摩诃拘𫄨罗在耆阇崛山。
摩诃拘𫄨罗晡时从禅起,诣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相娱悦已,却坐一面。
时,摩诃拘𫄨罗语舍利弗:“欲有所问,仁者宁有闲暇见答以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思惟何等法能够得无间等法时,摩诃拘𫄨罗问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云何方便求①?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②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陀洹果③证。”
又问:“舍利弗!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④证者,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𫄨罗!已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亦当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证。”
摩诃拘𫄨罗又问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⑤证者,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𫄨罗!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证。”
摩诃拘𫄨罗又问舍利弗言:“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⑥证者,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𫄨罗!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法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
摩诃拘𫄨罗又问舍利弗:“得阿罗汉果证已,复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摩诃拘𫄨罗!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⑦。”
时,二正士各闻所说,欢喜而去。
ⓐ 大正藏无“摩诃拘𫄨罗又问舍利弗言:‘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𫄨罗,得阿那含果证’”四十五字,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补上。
① 云何方便求:有什么方法可以求(无间等法)?
② 所应处:所应该要做的。
③ 须陀洹果:见到真理,而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初果,又称为预流果。
④ 斯陀含果: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的圣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称为一来果。
⑤ 阿那含果: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的圣人,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称为不还果。
⑥ 阿罗汉果: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⑦ 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为了(让尚未证阿罗汉的人)得到未得的、证到未证的,(让阿罗汉)当生保持在安乐中。
本经从正面列举,什么“是所应处”:“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
卷一第17经则从反面列举,什么是“非汝所应”:“色者非汝所应,宜速断除。如是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宜速断除。”(CBETA, T02, no. 99, p. 3, c19-21)
本经中舍利弗说:“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
关于“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这点,在《杂阿含经》外其余的译本略有出入: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蕴相应22〉 第122经持戒者经:“阿罗汉应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苦、病、痈、刺、痛、病、他、坏、空、无我。友!阿罗汉不再有更进一步应作的,或对已作的增加什么。然而修习此诸法,多修习者,则资于现法乐住、正念正知。”(CBETA, N15, no. 6, p. 240, a7-10 // PTS.S.3.168 - PTS.S.3.169)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34〉第1经:“诸比丘问曰:‘阿罗汉比丘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报言:‘汝等所问何甚过乎?阿罗汉比丘所作已过,更不造行,有漏心得解脱,不向五趣生死之海,更不受有、有所造作。是故,诸贤!持戒比丘、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当思惟此五盛阴。’”(CBETA, T02, no. 125, p. 690, a5-11)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六〈摄事分〉:“若已证得阿罗汉果,更无未得为得乃至未证为证故,正勤修习但为现法乐住。”(CBETA, T30, no. 1579, p. 779, b22-24)
关于阿罗汉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或是阿罗汉修四念住,是南北传各经都一致的,例如:
《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43经:“尊者阿那律语比丘言:‘若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修四念处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CBETA, T02, no. 99, p. 141, a21-25)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阿那律相应52〉第5经荆棘(林)经第二:“无学之比丘,应具足四念处而住。何为四念处耶?友!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CBETA, N18, no. 6, p. 146, a14-p. 147, a2 // PTS.S.5.299)
如是我闻:
尔时,尊者舍利弗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已,却坐一面。
时,尊者舍利弗问尊者阿难言:“欲有所问,仁者宁有闲暇见答以不?”
阿难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舍利弗言:“阿难!所谓灭者。云何为灭ⓐ?谁有此灭?”
阿难言:“舍利弗!五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①,是无常、灭法,彼法灭故,是名为灭。云何为五?所谓色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彼法灭故,是名为灭。如是受、想、行、识,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彼法灭故,是名为灭。”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阿难!如汝所说,此五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彼法灭故,是名为灭。云何为五?所谓色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彼法灭故,是名为灭。如是受、想、行、识,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彼法灭故,是名为灭。阿难!此五受阴,若非本行所作、本所思愿者。云何可灭?阿难!以五受阴是本行所作、本所思愿,是无常、灭法,彼法灭故,是名为灭。”
时,二正士各闻所说,欢喜而去。
ⓐ “灭”,宋、元、明三本作“灭耶”。
① 本行所作、本所思愿:过去的造作、意愿所形成。
如是我闻:
时,尊者阿难告诸比丘:“尊者富留那弥多罗尼子ⓐ③年少初出家时,常说深法④,作如是言:‘阿难!生法计是我,非不生ⓑ⑤。阿难!云何于生法计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我,非不生。受、想、行、识生,生是我,非不生。譬如士夫手执明镜及净水镜,自见面生,生故见,非不生⑥。是故,阿难,色生,生故计是我,非不生。如是受、想、行、识生,生故计是我,非不生。
“云何?阿难!色是常耶?为无常耶?’答曰:‘无常。’
“又问:‘无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复计我、异我、相在不?’答曰:‘不也。’‘如是受、想、行、识为是常耶?为无常耶?’答曰:‘无常。’‘若无常,是苦耶?’答曰:‘是苦。’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复计我、异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如实观察不⑦?如是观者,圣弟子于色生厌、离欲、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诸比丘当知,彼尊者于我有大饶益,我从彼尊者所闻法已,远尘离垢⑧,得法眼净⑨。我从是来,常以此法为四众⑩说,非余外道沙门、婆罗门出家者说。”
ⓐ “富留那弥多罗尼子”,巴利本作 Puṇṇa Mantāṇiputta。
ⓑ “生法计是我非不生”,巴利本作 Upādāya asm-ti hoti no anupādāya。
① 拘睒弥: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蹉国(拔沙国)的首都,相当于现今的 Kosam,位于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蹉国又称为拘睒弥国。另译为“俱睒弥”、“拘舍弥”、“拘深”。
② 瞿师罗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瞿师罗长者所布施。另译为“瞿沙罗园”、“瞿师园”。
③ 富留那弥多罗尼子:比丘名,以“说法第一”闻名,佛陀称赞他“能广说法,分别义理”。又译为“富楼那”、“满慈子”、“满愿子”。
④ 年少初出家时,常说深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我们刚出家时对我们多所饶益”。汉译疑为“常为年少初出家说深法”之误。
⑤ 生法计是我,非不生:由于有“生法”便会思量认为有我,如果“不生”的话便不会思量认为有我。其中“生法”指由于执著、因缘而“生”,例如十二因缘最后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本经中则特指因缘生起五阴。“不生”即没有执著、没有生起的因缘。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执著才有我见”,其中巴利文“执著”也有“依靠”的意涵,而用双关语作后文的“依靠镜子才能见到自己的脸”的比喻。
⑥ 自见面生,生故见,非不生:自己见到脸在镜子中出现,(依靠镜子)所以才见得到(我);如果没(依靠镜子)出现自己的脸,就见不到(我)了。
⑦ 如实观察不:是否如实观察?印顺法师则认为此处“不”是误衍,可删除,那么就不是问句。
⑧ 远尘离垢: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断了见惑而得正见,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⑨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⑩ 四众: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执著而陷入因缘生起五阴而有“我见”,如同有镜子而可在镜中看到自己。
如实观五阴无常、无我,断除因缘的锁链,就不会有“我见”。
许多人执著于世间的有,认为自己的灵魂、或造物主、或万物,可以永恒的存在。这种见解,称为“常见”,或是“世间有”。
也有人执著于世间的无,认为杀人放火都没关系,反正人死后就一了百了,只是早死晚死的差别。这种见解,称为“断见”,或是“世间无”。
佛陀则告诉我们,执著于“世间有”、“世间无”都不能解脱,要观世间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为了知世间是因缘而生,所以不执著“无”,因为了知世间会因缘而灭,所以不执著“有”。所以有此千古名言:“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即出自本卷第262经,以及卷十二第301经。
阐陀长老是悉达多太子(佛陀未修行前的身分)出家修道时,驾马车载太子出城的仆从。他后来随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贵族,傲慢而且常犯戒,一直没有证果。阐陀长老也曾因犯戒而被僧团默摈(大家都不跟他交谈),他诚心忏悔过错,放下身段,认真修学佛法,而再次被大家接受。
有天阐陀长老向其他比丘请教佛法:
比丘们回答:“物质及精神都是无常的,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一切的事物都没有‘我’,涅槃是寂灭的。”这也就是“三法印”的内容。
阐陀长老在僧团这么久,也知道这三法印,但是他质疑,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寂、不可得的,学佛的这个我又是谁?
大家怎么讲他都不听,最后他想起了名闻十方的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为人温文儒雅,人缘好、又是“多闻第一”,一定能解答他的疑惑。于是他就造访阿难尊者,请教这个问题。阿难尊者也很高兴阐陀能放下身段,来请教佛法:
阿难尊者先是称赞阐陀长老能承认自己的怀疑,把问题摊开来问,而不是虚伪的装作了解。
由于阿难尊者的鼓励,阐陀长老很欢喜,而心甘情愿的聆听阿难的解说。
阿难尊者就举了他曾听到佛陀教导“议论第一”的摩诃迦旃延尊者的内容,来教导阐陀长老:世间的人执著于“有”或“无”这二边,都是因为内心执著外境,而起的错误见解。
如果能够完全的不执著自我,在苦生起时了知、在苦还灭时了知,不怀疑、不困惑、不依赖他人就能自知,这样就是正确的见解:因为了知世间是因缘而生,所以不执著“无”,因为了知世间会因缘而灭,所以不执著“有”。
这也就是佛陀离于“有”与“无”二边,而说的“中道”。所谓:这里存在,所以那里存在;这里生起,所以那里生起;也就是十二因缘的集起乃至消灭。
由于明白缘起法,知道如果有无明、贪爱,就会有生死轮回,因此不会误以为世间是“无”的。另一方面,如果灭除无明、贪爱,生死轮回就可以止息了,因此也不会执著世间是“有”的。
借由这番开示,阐陀长老终于彻底了解了无我法及因缘法!
同样的一句话,阐陀在证道前不喜欢听,但经过阿难的解说后,他了解其意义,而发现佛说的的确是没错的,因此不再有我见,只见到因缘法的真理。
如是我闻:
一时,有众多上座比丘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佛般泥洹①未久。
时,长老阐陀②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食已,还摄③衣钵,洗足已,持户钩④,从林至林,从房至房,从经行处至经行处,处处请诸比丘言:“当教授我,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我当如法知、如法观。”
时,诸比丘语阐陀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阐陀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阐陀复言:“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阐陀复言:“是中谁复有力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复作是念:“尊者阿难今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曾供养亲觐世尊,佛所赞叹,诸梵行者皆悉识知。彼必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
时,阐陀过此夜已,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食已,还摄举⑤卧具,摄卧具已,持衣钵诣拘睒弥国,渐渐游行到拘睒弥国,摄举衣钵,洗足已,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已,却坐一面。
时,阐陀语尊者阿难言:“一时,诸上座比丘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时,我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食已,还摄衣钵,洗足已,持户钩,从林至林,从房至房,从经行处至经行处,处处见诸比丘,而请之言:‘当教授我,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时,诸比丘为我说法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我尔时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我尔时作是念:‘是中谁复有力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我时复作是念:‘尊者阿难今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曾供养亲觐世尊,佛所赞叹,诸梵行者皆悉知识。彼必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善哉,尊者阿难今当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
时,尊者阿难语阐陀言:“善哉,阐陀!我意大喜,我庆仁者能于梵行人前,无所覆藏,破虚伪刺。阐陀!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⑥。汝今堪受胜妙法,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阐陀作是念:“我今欢喜得胜妙心、得踊悦心,我今堪能受胜妙法。”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⑦。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正观集灭,则不落有无二边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⑧,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⑨,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阐陀比丘见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师教法,得无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难言:“正应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识教授教诫说法。我今从尊者阿难所,闻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槃,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不复见我,唯见正法。”
时,阿难语阐陀言:“汝今得大善利,于甚深佛法中,得圣慧眼ⓔ⑩。”
时,二正士展转随喜,从座[*]而起,各还本处。
ⓐ “波……野苑”,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Isipatana Migadāya。
ⓑ “恼、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恼”。[*]
ⓒ “灭”,宋、元、明三本作“灭灭”。
ⓓ “寂悉”,大正藏原为“悉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寂悉”。
ⓔ “眼”,宋、元、明三本作“明”。
ⓕ 输屡那三经出自第一卷终 (No.30-32)。
ⓖ “间等”,宋、元、明三本作“闻苦”。
① 般泥洹:完全涅槃,特指解脱者肉身的死亡。义译为“圆寂”、“入灭”。其中“泥洹”又译为“涅槃”。
② 阐陀:悉达多太子出家修道时,驾马车载太子出城的仆从。佛陀成道六年后,随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贵族而轻贱诸比丘,爱骂人,是结党不守戒律的六位恶比丘之一。佛灭度后从阿难学道,终证阿罗汉。又译为“车匿”。
③ 摄:整理。
④ 户钩:门钥匙。又译为“户钥”。
⑤ 摄举:整理、放置。
⑥ 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一切形成物都不能永恒存在,一切存在的现象都没有实有、不变、独存的成分,究竟之处为一切都止息了的涅槃。此即可用来鉴别是否为佛法的“三法印”。
⑦ 计著:计较;执著。
⑧ 中道: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观念或行为。
⑨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有了这个因此而有那个,这个生起因此那个生起。指十二因缘的各支相依生起,终究造成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也说明一切身心乃至生命的现象是由因缘所生,并非没有起因而独自存在。
⑩ 圣慧眼:圣者所具有洞察真相的智慧的眼力。
阐陀比丘的疑问是:“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寂、不可得的,学佛的这个我又是谁?”
除了本经中阿难不偏不倚的解说外,《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35经中佛陀也作了深入的说明:“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有兴趣深究的同学可在之后读该经时,仔细思考。
本经中“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
这句话,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然而我的心不跃入于一切行的止(定),一切依著的舍弃,渴爱的灭尽、褪去、停止、涅槃;也没有获得自信、安稳、胜解。相反地,生起了战栗与执著,心退转而想:‘那谁是我的自我?’但见法者是不会这样的。”
南传的经文指出阐陀比丘尚未达成实证的定、慧,因此而有疑问。
我们纵使观念都理解且接受了,仍然必须经由止、观来实证,才是真正的没有疑惑。
佛陀不仅能解说深奥的义理,也会用譬喻深入浅出的让弟子抓到重点。
本卷接下来的各经,记录佛陀在解说五阴时,举各种譬喻,帮助弟子理解法义。
如是我闻:
尔时,佛告诸比丘:“我以知见③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云何以知见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不修习三十七道品,不能得漏尽解脱“不修方便随顺成就,而用心求④:‘令ⓐ我诸漏尽,心得解脱。’当知彼比丘终不能得漏尽解脱。所以者何?不修习故,不修习ⓑ何等?谓不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⑤、力⑥、觉⑦、道⑧。譬如伏鸡⑨,生子众多,不能随时荫馏ⓒ⑩,消息冷暖⑪,而欲令子以觜⑫、以爪啄卵自生,安隐出㲉⑬,当知彼子无有自力,堪能方便以觜、以爪安隐出㲉。所以者何?以彼鸡母不能随时荫馏[*],冷暖长养子故。
“如是,比丘不勤修习随顺成就,而欲令得漏尽解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不修习故。不修何等?谓不修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若比丘修习随顺成就者,虽不欲令漏尽解脱,而彼比丘自然漏尽,心得解脱。所以者何?以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如彼伏鸡善养其子,随时荫馏[*],冷暖得所,正ⓓ复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诸子自能方便安隐出㲉。所以者何?以彼伏鸡随时荫馏,冷暖得所故。
“如是,比丘善修方便,正[*]复不欲漏尽解脱,而彼比丘自然漏尽⑭,心得解脱。所以者何?以勤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譬如巧师⑮、巧师弟子,手执斧柯⑯,捉⑰之不已,渐渐微尽手指处现⑱,然彼不觉斧柯微尽而尽处现。
三十七道品修习多修习,自然水到渠成“如是,比丘精勤修习随顺成就,不自知见今日尔所漏尽,明日尔所漏尽,然彼比丘知有漏尽。所以者何?以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譬如大舶,在于海边,经夏六月,风飘日暴⑲,藤缀⑳渐断。
“如是,比丘精勤修习随顺成就,一切结缚、使、烦恼、缠㉑,渐得解脱。所以者何?善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
说是法时,六十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令”,宋本作“今”。
ⓑ 宋、元、明三本无“习”字。
ⓒ “馏”,宋本作“留”,元、明二本作“鹨”。[*]
ⓓ “正”,宋本作“政”。[*]
① 拘留: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恒河上游西岸,相当于现今的德里所在。又译为“拘楼”、“拘流”。
② 杂色牧牛聚落:地名,是佛陀教化游历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译为“调牛聚落”、“调伏駮牛聚落”、“法行城”,音译为“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剑摩瑟昙拘楼都邑”、“劫摩沙住处”。
③ 知见:了知、见到。也就是经文常见的“如实知、如实见”。
④ 不修方便随顺成就,而用心求:若不精进地依照修法的顺序修习,而只是在心里空想。
⑤ 根:五根。
⑥ 力:五力。
⑦ 觉:七觉分。
⑧ 道:八圣道。
⑨ 伏鸡:孵蛋的母鸡。
⑩ 荫馏:覆盖加温,指孵蛋。
⑪ 消息冷暖:照顾每颗蛋的冷、暖状态。“消”是减少,“息”是生长、增加,“消息”是“(视情况)适当地减少或增加”,引申为“照顾”的意思。
⑫ 觜:嘴。
⑬ 㲉:蛋壳。
⑭ 正复不欲漏尽解脱,而彼比丘自然漏尽:纵使没有想要断尽烦恼得解脱,自然也会断尽烦恼得解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即使没有生起这样的希求:‘喔,希望我的心以不执著而解脱于诸烦恼。’但他的心以不执著而解脱于诸烦恼。”
⑮ 巧师:工巧之师,指各种手工艺技术巧妙的师傅。
⑯ 斧柯:斧头的握柄。
⑰ 捉:操持使用。
⑱ 渐渐微尽手指处现:斧柄被手指握住的地方会渐渐磨损,久而久之,斧柄上手指的握痕就愈来愈明显。
⑲ 风飘日暴:风吹日晒。
⑳ 藤缀:系住船舶的绳子。呼应下文的“结缚、使、烦恼、缠”。
㉑ 结缚、使、烦恼、缠:结缚、使、缠都是指烦恼。结缚与缠有绑结、系缚、绕捆的意思,使得身心不能解脱;烦恼差使众生不能出离,所以比喻为使。
有同学问:“本经中说‘若比丘修习随顺成就者,虽不欲令漏尽解脱,而彼比丘自然漏尽,心得解脱’,和《杂阿含经》第561、564经所说的‘依(善法)欲断爱’,是否有冲突呢?修行是要依欲断欲,还是要自然成就?”
在修行的开始的确是依(善法)欲断爱,有想要修行的动机,才会修行。本经中所要表达的是只要精进修行于三十七道品,自然能断尽烦恼,纵使没有想断尽烦恼、也会自然断尽烦恼,因此本经并没有要求佛弟子故意不想要断尽烦恼。另一方面,修行的成就也是急不得的,如同佛陀在前面卷九第254经向二十亿耳尊者说的“弹琴喻”:“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CBETA, T02, no. 99, p. 62, c16-18)。有正确的动机、用对了方法后,就日复一日的练习,自然会渐渐开花结果。
“修行”是从作中学,日起有功的。只要按照有效的方法与步骤,每天练习,偶然回头一看,或许会惊喜的发现,原来已经默默前进这么远了。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于禅中思惟,作是念:“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是比丘晡时从禅起,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禅中思惟,作是念:‘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耶?’今白ⓑ世尊,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颇有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尔时,世尊手执小土抟①,告彼比丘言:“汝见我手中土抟不?”
比丘白佛:“已见,世尊!”
“比丘!如是少土,我不可得②。若我可得者,则是常、恒、不变易、正住法。”
佛告比丘:“我自忆宿命,长夜③修福,得诸胜妙可爱果报之事。曾于七年中,修习慈心④,经七劫⑤成坏,不还此世。七劫坏时生光音天⑥,七劫成时还生梵世⑦,空宫殿中作大梵王⑧,无胜、无上,领千世界。从是以ⓒ后,复三十六反,作天帝释⑨。复百千反,作转轮圣王⑩,领四天下⑪,正法治化,七宝具足,所谓轮宝⑫、象宝⑬、马宝⑭、摩尼宝⑮、玉女宝⑯、主藏臣宝⑰、主兵臣宝⑱;千子具足,皆悉勇健;于四海内,其地平正,无诸毒刺,不威、不迫,以法调伏。
“灌顶王⑲法有八万四千龙象,皆以众宝庄严而挍餝⑳之,宝网覆上,建立宝幢㉑,布萨象王最为导首,朝、晡二时自会殿前。我时念言:‘是大群象,日日再反往来,蹈杀众生无数,愿令四万二千象百年一来。’即如所愿,八万四千象中,四万二千象百年一至。
“灌顶王法复有八万四千匹马,亦以ⓓ纯金为诸乘具,金网覆上,婆罗马王ⓔ为其导首。
“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四种宝车,所谓金车、银车、琉璃车、颇梨㉒车,师子、虎、豹皮、杂色钦婆罗㉓以为覆衬ⓕ㉔,跋求毗阇耶难提音声之车为其导首。
“灌顶王法领八万四千城,安隐丰乐,人民炽盛,拘舍婆提ⓖ城ⓗ而为上首。
“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四种宫殿,所谓金、银、琉璃、颇梨、摩尼琉璃,由诃㉕而为上首。
“比丘,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四种宝床,所谓金、银、琉璃、颇梨,种种缯褥㉖、氍氀、毾㲪㉗、迦陵伽ⓘ㉘卧具以敷其上,安置丹枕。
“复次,比丘!灌顶王法复有八万四千四种衣服,所谓迦尸细ⓙ衣㉙、刍摩ⓚ衣㉚、头鸠罗ⓛ衣㉛、拘沾婆ⓜ衣㉜。
“复次,比丘!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玉女,所谓刹利女、似刹利女,况复余女。
“复次,比丘!灌顶王法有八万四千饮ⓝ食,众味具足。比丘!八万四千玉女中,唯以一人以为给侍;八万四千宝衣,唯著一衣;八万四千宝床,唯卧一床;八万四千宫殿,唯处一殿;八万四千城,唯居一城,名拘舍婆提;八万四千宝车,唯乘一车,名毘阇耶难提瞿沙ⓞ,出城游观;八万四千宝马,唯乘一马,名婆罗诃,毛尾绀色㉝;八万四千龙象,唯乘一象,名布萨陀ⓟ,出城游观。
“比丘!此是何等业报,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种业报,云何为三?一者布施,二者调伏,三者修道。比丘当知,凡夫染习五欲,无有厌足,圣人智慧成满,而常知足。比丘!一切诸行,过去尽灭、过去变易,彼自然众具及以名称,皆悉磨灭。是故,比丘!永息诸行,厌离、断欲、解脱。比丘!色为常?无常?”
比丘白佛言:“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宁复于中计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如是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
比丘白佛言:“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宁复于中计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比丘!于色当生厌离、厌、离欲、解脱。如是于受、想、行、识,当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常念土抟譬教授,独一静处,精勤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为究竟无上梵行,见法自知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尊者亦自知法,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 宋、元、明三本无“尔”字。
ⓑ “白”,大正藏原为“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白”。
ⓒ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 “以”,明本作“如”。
ⓔ “婆罗马王”,巴利本作 Valāhaka-assarāja。
ⓕ “衬”,宋、元、明三本作“儭”。
ⓖ “拘舍婆提”,巴利本作 Kusāvatī。
ⓗ “城”,大正藏原为“王”,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城”。
ⓘ “迦陵伽”,巴利本作 Kadalimiga。
ⓙ “迦尸细”,巴利本作 Koseyya(?)。
ⓚ “刍摩”,巴利本作 Khoma(?)。
ⓛ “头鸠罗”,巴利本作 Kappāsika(?)。
ⓜ “拘沾婆”,巴利本作 Kambala(?)。
ⓝ “饮”,宋、元、明三本作“釜”。
ⓞ “毘阇耶难提瞿沙”,巴利本作 Vejayantaratha。
ⓟ “布萨陀”,巴利本作 Uposatha。
ⓠ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 “心得”,宋本作“心故”,元、明二本作“故心”。
① 土抟:一团土。“抟”读音同“团”。
② 如是少土,我不可得:就连这个小小土团,我也不可能永远保有,因为一切有形的东西,终有磨灭变化的一天。
③ 长夜:长时间。
④ 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
⑤ 劫:时间单位,代表极长的时间。
⑥ 光音天:色界二禅天的最高天。光音天人不用口语沟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称为“光音”。坏劫开始的时候,宇宙发生大火灾,将光音天之下全部烧毁,但无法烧到光音天,此时光音天之下的各界众生会辗转生于光音天。
⑦ 梵世:色界初禅天的统称,由上而下可分为: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
⑧ 大梵王:色界初禅天当中最高层大梵天的天主,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众,被后来往生梵天的天众尊为天主。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又译为“梵天王”、“大梵天”、“大梵王”、“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⑨ 天帝释:欲界六天当中,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的天主。
⑩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圣王。又译为“转轮王”。
⑪ 四天下:古代印度人认为人间分成东南西北四大洲,称为四天下。
⑫ 轮宝:转轮王的宝器,能在转轮王前飞行引导,使转轮王所向无敌。
⑬ 象宝:能日行千里的白象王。
⑭ 马宝:能日行千里的紫马王。
⑮ 摩尼宝:纯净无瑕的夜明珠。
⑯ 玉女宝:体态秾纤合度,性情端正温柔的美女。
⑰ 主藏臣宝:天生能见得到地中宝藏的大臣。
⑱ 主兵臣宝:勇健又有智谋,善于统领军队的大臣。
⑲ 灌顶王:完成登基仪式的国王。古代印度国王即位时,以海水灌顶,作为登基仪式。
⑳ 挍餝:装饰。
㉒ 颇梨:玻璃。
㉓ 钦婆罗:毛织品。
㉔ 覆衬:覆盖或装饰车子作为衬里的皮布。
㉕ 由诃:庄严,宫殿名。另译为“大正楼”。
㉖ 缯褥:以丝织成,供坐卧的垫子。
㉗ 氍氀、毾㲪:毛织的地毯、席子。
㉘ 迦陵伽:鹿名,皮毛名贵,可制为加工品。
㉙ 迦尸细衣:丝绸衣。另译为“缯衣”。
㉚ 刍摩衣:麻衣。另译为“初摩衣”。
㉛ 头鸠罗衣:棉衣。另译为“劫贝衣”。
㉜ 拘沾婆衣:羊毛衣。
㉝ 绀色:深青而微红的颜色,类似紫色。
世尊说过,即使只有一念之间对众生修习慈心三昧,已有无量福报,何况佛陀过去世连续七年修习慈心三昧。
然而世间无常、五阴无我,无论有多少福报,终究有耗尽的一天。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阿毘陀处ⓐ恒河①侧。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五阴无坚实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谛观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如是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无云、无雨,日盛中时,野马②流动ⓒ,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马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坚固材,执持利斧,入于山林,见大芭蕉ⓓ③树,佣直长大,即伐其根,斩截其峯④,叶叶次剥,都无坚实,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诸行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幻师ⓕ⑤、若幻师弟子,于四衢道⑥头,幻作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幻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识无坚实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焰ⓖ⑦, 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 日种⑧姓尊说。
周匝谛思惟, 正念善观察,
无实不坚固, 无有我我所。
于此苦阴身, 大智分别说,
离于三法者, 身为成弃物,
寿暖及诸识⑨, 离此余身分⑩,
永弃丘冢间, 如木无识想。
此身常如是, 幻伪ⓗ诱愚夫。
如杀如毒刺, 无有坚固者。
比丘勤修习, 观察此阴身,
昼夜常专精, 正智系念住,
有为行长息, 永得清凉处。”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阿毘陀处”,巴利本作 Ayyojjhā。
ⓑ “苦”,明本作“若”。
ⓒ “野马(流动)”,巴利本作 Marīcikā。
ⓓ “芭蕉”,巴利本作 Kadalī。
ⓔ 宋、元、明三本无“时”字。
ⓕ “幻师”,巴利本作 Māyākāro。
ⓖ “焰”,宋本作“炎”。
ⓗ “伪”,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伪”。
① 恒河:南亚的一条主要河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西部,流经印度北部及孟加拉。
② 野马:太阳照射地面,空气受热而产生对流,或是火焰周围空气受热而扰动的现象,远看像奔腾不停的野马或波动的水面(海市蜃楼之类),走近时即不见了。又译为“阳焰”。
③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树干由树叶的叶柄延展变形、互相紧密包围,形成外表像茎的形状。但如果将茎从外向内,层层剥开,最后是中空的,不像一般树干有实心可当木材。
④ 峯:芭蕉树的顶端。
⑤ 幻师:魔术师。
⑥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读音同“渠”。
⑦ 焰:“阳焰”的简称,为“野马”的另译。
⑧ 日种: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印度神话传说释迦族的远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后甘蔗经过日晒裂开而出生,因此称为“日种”、“甘蔗种”。音译为“瞿昙”。
⑨ 寿暖及诸识:寿命(业力造成的生命持续期间)、体温(肉体)、心识(精神)。这三个须互相依持,生命才得以持续。
⑩ 身分:身体的部分。
这些譬喻也成为各经典中对于缘生法的譬喻的基础,例如: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①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有时长久不雨,地之所生百谷草木,皆悉枯干。诸比丘!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诸比丘!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须弥山王②皆悉崩落,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有时长夜此大地悉皆败坏,而众生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长夜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比丘!譬如狗子系柱,彼系不断,长夜绕柱,轮回而转。如是,比丘!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识而转。诸比丘!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故,不随识转。不随转故,脱于色,脱于受、想、行、识,我说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以”,宋本作“已”。
① 爱结:贪爱的烦恼。
② 须弥山王:佛经所载此世界最高的山。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不离五阴,如狗系柱而转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诸比丘!譬如狗绳系着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如是凡愚众生,于色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于色,随色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如是受、想、行、识,随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识。
“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瞋恚、愚痴所[*]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①。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
“是故,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诸比丘!长夜心贪欲所染,瞋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当知,汝见嗟兰那鸟②种种杂色不?”
答言:“曾见,世尊!”
佛告比丘:“心净故众生净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瞋恚、愚痴种种,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③,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
“如是,比丘!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于色不如实知故,乐着于色;乐着色故,复生未来诸色。如是凡愚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故,乐着于识;乐着识故,复生未来诸识。当生未来色、受、想、行、识故,于色不解脱,受、想、行、识不解脱,我说彼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有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乐着于色;以不乐着故,不生未来色。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故,不染著于识;不乐着故,不生未来诸识。不乐着于色、受、想、行、识故,于色得解脱,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等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所”,大正藏原为“使”,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所”。[*]
① 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我不曾见过有众生的颜色缤纷多样更胜于斑色鸟,但心的多样更胜过斑色鸟。
② 嗟兰那鸟:一种毛色斑杂的鸟。相当的南传经文例子不同,举例为“嗟兰那(德行)图”,是某个婆罗门宗派表示各种不同善恶行对应善恶业报的彩色图说,可拿着到处传教的。
③ 善治素地:善于在干净的平面上作画。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河水从山涧出,彼水深驶,其流激注,多所漂没。其河两岸,生杂草木,大水所偃,顺靡水边,众人涉渡,多为水所漂,随流没溺,遇浪近岸,手援草木,草木复断,还随水漂。
“如是,比丘!若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乐着于色,言色是我,彼色随断①。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故,乐着于识,言识是我,识复随断。
“若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乐着于色。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故,不乐着识;不乐着故,如是自知,得般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在”,明本作“住”。
ⓑ 宋、元、明三本无“色”字。
① 彼色随断:所执著的色若断坏,自己就受影响。(如同在水中漂流时,抓住河边的杂草杂木而希望不要被冲走,但只要草木断了,人就被冲走。)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非汝所应法,当尽舍离,舍彼法已,长夜安乐。比丘!何等法非汝所应,当速舍离,如是色、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当尽舍离,断彼法已,长夜安乐。譬如祇桓①林中树木,有人斫伐枝条,担持而去,汝等亦不忧戚。所以者何?以彼树木非我、非我所。
“如是,比丘!非汝所应者,当尽舍离,舍离已,长夜安乐。何等非汝所应,色非汝所应,当尽舍离,舍离已,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当速舍离,舍彼法已,长夜安乐。诸比丘!色为常耶?为无常耶?”
诸比丘白佛言:“无常,世尊!”
“比丘!无常者,为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佛告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有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如是受、想、行、识为是常耶?无常耶?”
答言:“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佛告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有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比丘!是故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圣弟子观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是观时,于诸世间无所取著②;无所取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非”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① 祇桓:“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
② 取著:执取;执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无常想①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②、色爱③、无色爱④、掉⑤、慢⑥、无明。譬如田夫⑦,于夏末秋初深耕其地,发荄断草⑧。如是,比丘!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比丘!如人刈⑨草,手揽其端,举而抖擞,萎枯悉落,取其长者。如是,比丘!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菴罗ⓐ果⑩著树,猛风摇条,果悉堕落。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楼阁,中心坚固,众材所依,摄受不散。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一切众生迹,象迹为大,能摄受故。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阎浮提一切诸河,悉趣ⓑ大海,其大海者,最为第一,悉摄受故。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日出,能除一切世间暗冥。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转轮圣王,于诸小王最上、最胜。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常修习无常想能建立无我想,而能离无明诸比丘!云何修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若比丘于空露地⑪、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佛说是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菴罗”,巴利本作 Amba。
ⓑ “趣”,大正藏原为“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① 无常想:观察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缘生灭。又译为“一切行无常想”。
② 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
③ 色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
④ 无色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例如对于无色界的受、想、行、识的渴爱。
⑤ 掉:即“掉举”,内心躁动不安。
⑥ 慢:傲慢。
⑦ 田夫:农夫。
⑧ 发荄断草:斩草除根。“荄”读作“该”,“发荄”是“除根”的意思。
⑨ 刈:割取。读作“易”。
⑩ 菴罗果:芒果。
⑪ 空露地:室外空旷的地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比丘名曰低舍①,与众多比丘集于食堂②,语诸比丘言:“诸尊!我不分别于法,不乐修梵行,多乐睡眠,疑惑于法。”
尔时,众中有一比丘,往诣佛所,礼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低舍比丘以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唱言:‘我不能分别于法,不乐修梵行,多乐睡眠,疑惑于法。’”
佛告比丘:“是低舍比丘是愚痴人,不守根门③,饮食不知量,初夜④、后夜⑤,心不觉悟,懈怠懒惰,不勤精进,不善观察思惟善法;彼于分别法,心乐修梵行,离诸睡眠,于正法中离诸疑惑,无有是处。若当比丘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觉悟精进,观察善法,乐分别法,乐修梵行,离于睡眠,心不疑法,斯有是处。”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语低舍比丘言:“大师呼汝。”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前礼佛足,诣ⓐ低舍所,而作是言:“长老低舍!世尊呼汝。”低舍闻命,诣世尊所,稽首礼足,却住一面。
尔时,世尊语低舍比丘言:“汝低舍!实与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是唱言:‘诸长老!我不能分别于法,不乐修ⓑ梵行,多乐睡眠,疑惑于法’耶?”低舍白佛:“实尔,世尊!”
佛问低舍:“我今问汝,随汝意答。于意云何?若于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彼色若变、若异。于汝意云何?当起忧、悲、恼、苦[*]为不耶?”
低舍白佛:“如是,世尊!若于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彼色若变、若异,实起忧、悲、恼、苦[*]。世尊!实尔不异。”
佛告低舍:“善哉,善哉,低舍!正应如是,不离贪欲说法⑥。低舍!于受、想、行、识,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彼识若变、若异,于汝意云何?当起忧、悲、恼、苦[*]为不耶?”
低舍白佛:“如是,世尊!于识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彼识若变、若异,实起忧、悲、恼、苦[*]。世尊!实尔不异。”
佛告低舍:“善哉,善哉,正应如是,识不离贪欲说法。”
佛告低舍:“于意云何?若于色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彼色若变、若异时,当生忧、悲、恼、苦[*]耶?”
低舍白佛:“不也,世尊!”
“如是不异。于意云何?受、想、行、识,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彼识若变、若异,当生忧、悲、恼、苦[*]耶?”
低舍答曰:“不也,世尊!如是不异。”
佛告低舍:“善哉,善哉,低舍!今当说譬,夫ⓓ智慧者,以譬得解。如二士夫共伴行一路,一善知路,一不知路,其不知者语知路者,作如是言:‘我欲诣某城、某村、某聚落,当示我路。’时,知路者即示彼路,语言:‘士夫!从此道去,前见二道,舍左从右前行,复有坑涧渠流,复当舍左从右,复有丛林,复当舍左从右。汝当如是渐渐前行,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其譬如是:不知路者,譬愚痴凡夫。其知路者,譬如来、应、等正觉。前二路者,谓众生狐疑。左路者,三不善法——贪、恚、害觉⑦。其右路者,谓三善觉——出要离欲觉、不瞋觉、不ⓔ害觉。前行左路者,谓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⑧、邪方便、邪念、邪定。前行右路者,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坑涧渠流者,谓瞋恚、覆障、忧、悲。丛林者,谓五欲功德也。城者,谓般涅槃。”
佛告低舍:“佛为大师,为诸声闻所作已作,如今当作哀愍悲念,以义安乐,皆悉已作。汝等今日,当作所作,当于树下,或空露地、山岩窟宅,敷草为座,善思正念,修不放逸,莫令久后心有悔恨,我今教汝。”
尔时,低舍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诣”,宋、元、明三本作“往诣”。
ⓑ 大正藏无“修”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爱”,宋本作“忧”。
ⓓ “夫”,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夫”。
ⓔ “不”,宋本作“入”。
① 低舍:比丘名,自恃为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表弟而不受劝诫,是佛陀形容为“暂出还没”堕于恶趣的比丘之一。又译为“低沙”。
② 食堂:饭厅。
③ 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外境进入身心的门户,因此称为根门。
④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约晚间六点至九点。古印度将一天分为八时,即昼四时、夜四时。夜四时为初夜、中夜、中夜后、后夜。(案:古印度有两种计时系统,一种是一天八时,一种是一天六时,在此采用一天八时的系统。)
⑤ 后夜:夜晚的最后四分之一,约凌晨三点至六点。
⑥ 正应如是,不离贪欲说法:未离贪的情形,的确应该是这样。
⑦ 害觉:加害别人的念头。“觉”在这里指念头,也是“有觉有观(有寻有伺)”的“觉(寻)”,把心投向目标。禅定时心投向专注的目标,日常生活里心则投向各种不同的目标。
⑧ 邪命:不正当的谋生。
佛经中常有“行于正道”、“误入险道”的比喻,本经中解说了这比喻在修行上的意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众中有少诤事①,世尊责诸比丘故,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食已,出,摄举衣钵,洗足,入安陀林②,坐一树下,独静思惟,作是念:“众中有少诤事,我责诸比丘,然彼众中多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见大师,或起悔心,愁忧不乐。我已长夜于诸比丘生哀愍心,今当复还,摄取彼众,以哀愍故。”
时,大梵王知佛心念,如力士③屈伸臂顷④,从梵天没,住于佛前,而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责诸比丘,以少诤事故,于彼众中多有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见大师,或起悔心,愁忧不乐。世尊长夜哀愍,摄受众僧,善哉,世尊!愿今当还摄诸比丘。”
尔时,世尊心已垂愍梵天故,默然而许。时,大梵天知佛世尊默然已许,为佛作礼,右遶三匝,忽然不现。
尔时世尊,大梵天王还去未久,即还祇树给孤独园。敷尼师坛ⓐ,敛ⓑ身正坐⑤,表现微相⑥,令诸比丘敢来奉见。时,诸比丘来诣佛所,怀ⓒ惭愧色,前礼佛足,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出家的目的出家之人,卑下活命,剃发持钵,家家乞食,如被禁ⓓ咒⑦。所以然者,为求胜义⑧故,为度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究竟苦边故。诸善男子!汝不为王贼所使、非负债人、不为恐怖、不为失命而出家,正为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汝等不为此而出家耶?”
比丘白佛:“实尔,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比丘为如是胜义而出家。云何于中犹复有一愚痴凡夫,而起贪欲,极生染著,瞋恚凶暴,懈怠下劣,失念⑨不定,诸根迷乱?譬如士夫从暗而入暗,从冥入冥,从粪厕出复堕粪厕,以血洗血,舍离诸恶还复取恶。我说此譬,凡愚比丘亦复如是。又复譬如焚尸火𣕊ⓔ⑩,捐弃塜间,不为樵伐之所采拾⑪。我说此譬,愚痴凡夫比丘而起贪欲,极生染著,瞋恚凶暴,懈怠下劣,失念不定,诸根散乱,亦复如是。
“比丘!有三不善觉法。何等为三?贪觉、恚觉、害觉,此三觉由想而起。云何想?想有无量种种,贪想、恚想、害想,诸不善觉从此而生。比丘!贪想、恚想、害想、贪觉、恚觉、害觉,及无量种种不善。云何究竟灭尽?于四念处系心,住无相ⓕ三昧⑫,修习多修习,恶不善法从是而灭,无余永尽,正以此法。
“善男子、善女人信乐⑬出家,修习无相三昧,修习多修习已,住甘露门,乃ⓖ至究竟甘露涅槃⑭。我不说此甘露涅槃,依三见者。何等为三?有一种见如是如是说:‘命则是身。’复有如是见:‘命异身异。’又作是说:‘色是我,无二无异,长存不变。’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世间颇有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者?’思惟已,都不见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者。我若取色,即有罪过;若取受、想、行、识,则有罪过。作是知已,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无所取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应说、小土抟ⓗ 泡沫、二无知
河流、祇ⓘ林、树 低舍、责诸想
ⓐ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 “敛”,大正藏原为“𣫍”,今依据明本改作“敛”。
ⓒ “怀”,元本作“坏”。
ⓓ “禁”,大正藏原为“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禁”。
ⓔ “𣕊”,宋本作“[火*(暴-(日/共)+夭)]”。
ⓕ “相”,明本作“想”。
ⓖ “乃”,宋本作“及”。
ⓗ “抟”,宋、元二本作“揣”。
ⓘ “祇”,宋本作“我”。
① 少诤事:小争执。
② 安陀林:是音译,义译为寒林,因为林木多而较凉,也是弃尸的树林,而让一般人恐惧而发凉。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场所之一,位于王舍城北方。
③ 力士:大力士;有力的人。
④ 屈伸臂顷:弯曲再伸直手臂那么短的时间。
⑤ 敛身正坐:收敛身体而端正地坐着。“敛”是“敛”的异体字。
⑥ 表现微相:展现细微的相。比对其余经典及南传相当经文,此处特指“使用神通”。
⑦ 如被禁咒:如同被人下诅咒,行为受到制约般。
⑧ 胜义:最高的真理。是“世俗”的对称。
⑨ 失念:心散乱。
⑩ 火𣕊:燃火的薪柴。
⑪ 不为樵伐之所采拾:(焚烧尸体烧剩而丢弃在墓地间的柴)没有砍柴的人想要捡来用。
⑫ 无相三昧: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详见卷三第80经、卷十八第502经。
⑬ 信乐:确信和爱乐。
⑭ 甘露涅槃:解脱的涅槃。“甘露”是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譬喻为“解脱”,因为解脱的圣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