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法中的“正见”有“世间正见”,及“出世间正见”。
出世间正见就如前三卷所解说的像是“四圣谛”等圣人所见,能让人彻底解脱、没有烦恼执著、离苦得乐,解脱轮回。
世间正见则是处世要用的,虽然不能让人完全没有烦恼执著,但也能让人离苦得乐,往生善处。
《中阿含经》有整理世间正见的内容,如下表所列:
正见 | 解说 |
---|---|
有施 | 布施是善的 |
有斋 | 供养是善的 |
有咒说 | 咒愿(祝福)是善的 |
有善恶行 | 有善行、有恶行 |
有善恶业报 | 有善业报、有恶业报 |
有此世彼世 | 有轮回 |
有父有母 | 有父母(要孝顺) |
有众生受生世间 | 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 |
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 | 有办法证得涅槃 |
有世间正见,才能够少犯恶业,业障减轻,而作为出世间正见修习的基础。
在解脱之前,我们仍无法出离善业恶业,因此必须去恶向善,纵使还不能解脱,也要往生善处,而不要招致恶报。
《杂阿含经》“婆罗门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第四十二卷第1151~1163经、第四卷全卷、和第四十四卷第1178~1187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婆罗门(贵族或知识分子)的互动和说法,本卷即记载了佛陀和婆罗门们关于世间正见的讨论。
如是我闻: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①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是,为多福不?”
佛告郁多罗:“实有多福。所以者何?若有如法乞求,供养父母,令其安乐,除苦恼者,实有大福。”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如法ⓑ于父母, 恭敬修供养,
现世名称流②, 命终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年少郁多罗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乐”,宋、元、明三本作“安乐”。
ⓑ “法”,大正藏原为“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① 如法:依照正法。
② 现世名称流:在今生有好的名声流传。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优波迦,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诸婆罗门常称叹邪盛①大会,沙门瞿昙亦复称叹邪盛大会不?”
佛告优波迦:“我不一向称叹,或有邪盛大会可称叹,或有邪盛大会不可称叹。”
优波迦白佛:“何等邪盛大会可称叹?何等邪盛大会不可称叹?”
佛告优波迦:“若邪盛大会系群少特牛②、水特③、水牸④,及诸羊犊⑤、小小众生,悉皆伤杀,逼迫苦切⑥;仆使作人⑦,鞭笞恐怛⑧,悲泣号呼;不喜不乐,众苦作役⑨。如是等邪盛大会,我不称叹,以造大难故。若复大会不系缚群牛,乃至不令众生辛苦作役者,如是邪盛大会,我所称叹,以不造大难故。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马ⓐ祀等大会, 造诸大难事,
如是等邪盛, 大仙⑩不称叹。
系缚诸众生, 杀害微细虫,
是非为正会, 大仙不随顺。
若不害众生, 造作众难者,
是等名ⓑ正会, 大仙随称叹。
惠施修供养, 为应法⑪邪盛,
施者清净心, 梵行⑫良福田⑬。
如是大会者, 是则罗汉会,
是会得大果, 诸天皆欢喜。
自行恭敬请, 自手而施与,
彼我悉清净, 是施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 信心应解脱,
无罪乐世间, 智者往生彼。”
佛说此经已,优波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马”,元、明二本作“祠”。
ⓑ “等名”,宋、元、明三本作“名等”。
① 邪盛:祭祀。
② 系群少特牛:繋缚成群年幼的公牛。
③ 特:公牛。
④ 牸:母牛。
⑤ 犊:小牛。
⑥ 苦切:残害。
⑦ 仆使作人:仆人、工人。“作人”指作劳动工作的人。
⑧ 恐怛:惊恐畏惧。“怛”指畏惧。
⑨ 众苦作役:做种种辛苦的差事。
⑩ 大仙:此处指佛陀,譬喻佛陀是超凡的仙人中最尊贵的。
⑪ 应法:与法相应。也就是“如法”。
⑫ 梵行:清净的修行。此处指清净的修行人。
⑬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养应当供养的修行人能获得福报,如同农夫在田中播种,往后则能收成。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广说如上。差别者,谓随说异偈言:
“无为无诸难①, 邪盛时清净,
如法随顺行, 摄护诸梵行。
馨香归世界, 超过诸凡鄙②,
佛于邪盛善, 称叹此邪盛。
惠施修供养, 邪盛随所应,
净信平等施, 梵行良福田。
彼作如是施, 是施罗汉田③,
如是广大施, 诸天所称叹。
自行恭敬请, 自手而供养,
等摄自他故, 邪盛得大果。
慧者如是施, 净信心解脱,
于无罪世界, 智者往生彼。”
佛说此经已,优波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① 无为无诸难:无各种使众生受苦难的行为。
② 凡鄙:平庸、鄙陋(的人或事)。
③ 罗汉田:即福田。因为阿罗汉是众生应当供养的修行人,也就是福田。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阇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①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②安及现法乐?”
在家四法得现法安乐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③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④具足、正命具足。
“方便具足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⑤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⑥。于彼彼⑦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守护具足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⑧,自手执作⑨,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⑩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⑪,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
“善知识具足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⑫、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⑬;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正命具足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⑭,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⑮。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如是,婆罗门!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
在家四法得后世安乐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信具足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戒具足何等戒具足?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⑯,是名戒具足。
“施具足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⑰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⑱,常自手与⑲,乐修行舍⑳,等心行施㉑,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慧具足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集ⓙ、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乐。”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方便建诸业, 积集能守护,
知识善男子, 正命以自活。
净信戒具足, 惠施离悭垢[*],
净除于迷ⓚ道, 得后世安乐。
若处于居家, 成就于八法,
审谛尊㉒所说, 等正觉所知。
现法得安隐, 现法喜乐住,
后世喜乐住。”
佛说此经已,郁阇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守”,宋本作“谓守”。
ⓑ “令”,宋、元、明三本作“不令”。
ⓒ “亡”,明本作“忘”。
ⓓ “善”,宋、元、明三本作“不善”。
ⓔ “秤”,宋、元、明三本作“称”。
ⓕ “果”,宋、元、明三本作“华”。
ⓖ “贪”,宋、元、明三本作“食”。
ⓗ “能”,明本作“皆”。
ⓘ “垢”,宋、元、明三本作“妒”。[*]
ⓙ “集”,大正藏原为“习”,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集”。[*]
ⓚ “迷”,大正藏原为“速”,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迷”。
① 俗人:在家人。
② 现法:这一生。
③ 方便:努力;可达成目标的方法。
④ 善知识:字面的意思是“好的朋友”,在佛教中特指能帮助众生舍恶修善的人。
⑤ 工巧业处:技能、行业。
⑥ 书疏算画:书写、注疏、算术、绘画。
⑦ 彼彼:那些。
⑧ 方便所得:努力而得到的(钱财谷物等)。
⑨ 自手执作:亲自动手执掌作事。
⑩ 劫:灾难。
⑪ 不爱念者辄取:不喜欢的人总是拿走。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不生恶子”,南传经文作“惹人厌的继承人”。
⑫ 落度:堕落不节制;行为狂放,不受拘束。
⑬ 凶险:凶狠奸险。
⑭ 周圆掌护:掌握得很周到。
⑮ 人皆名为优昙钵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人们都说这像是聚果榕的果子,种子被挖掉而无后了;(乱花钱的人)在愚痴和贪欲下,不管以后如何。“优昙钵”即聚果榕,为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果实如同无花果般为隐花果,因此人们认为它不开花而结果,印度古代以优昙钵开出花朵(基因突变)引申为极为稀有的意思。聚果榕由榕小蜂授粉,果实内常有许多榕小蜂,因此采收时通常先剖开,刮干净种子(以及其中的榕小蜂)后曝晒制作成干。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则有说者言:‘此善男子食财如优昙钵果之食。’”
⑯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人畜、不偷窃、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不说谎、不喝酒,合称为“五戒”,是在家人修学佛法要受持的基本戒律。
⑰ 悭垢:“悭”是吝啬,“垢”是污秽。吝啬是一种心中的污秽,因此称作悭垢。
⑱ 解脱施:没有执著的施舍。
⑲ 自手与:亲手施与。
⑳ 乐修行舍:乐于修行施舍;以布施锻炼自己能欢喜地舍离、放下。
㉑ 等心行施:以平等的心而施舍。例如不计较谁施舍较多而嫉妒、谁施舍较少而鄙视、施舍谁较有功德而大小眼。
㉒ 审谛尊:明白道理的尊者,指佛陀。
本经中佛陀教导在家众,如何在现世、未来世,都能安乐:
关于“正命具足”一段所说的“等入等出”,有的同学会质疑那是不是就不储蓄了?其实不是的,这段是指量入为出、量力而为,避免花的钱比赚的多(出多入少),或是吝啬、舍不得花钱(入多出少)。佛陀在其余经中有更详细的说明,例如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83经、《中阿含经》〈善生经〉、《长阿含经》〈善生经〉中,都有列举在家人可将收入做饮食维生、置产营生、投资求利、储蓄备用的配置。
如是我闻:
尔时,舍卫国有憍慢③婆罗门止住④,父母种姓⑤俱净,无瑕点ⓐ能说者,七世相承悉皆清净;为婆罗门师,言论通达,诸论记典悉了万名,解法优劣,分别ⓑ诸字,悉知万事久远本末因缘ⓒ,句句记说⑥,容貌端正。或生志高、族姓志高⑦、容色志高、聪明志高、财富志高,不敬父母、诸尊、师长。闻沙门瞿昙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作是念:“我当往彼沙门瞿昙所,若有所说,我当共论;无所说者,默然而还。”
时,憍慢婆罗门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手执金瓶,往见世尊。至于园门,下车步进。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围遶⑧说法,不时顾念憍慢婆罗门。
时,憍慢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不顾念我,且当还去。”
尔时,世尊知憍慢婆罗门心念,而说偈言:
“憍慢既来此, 不善更增慢⑨,
向以义故来, 应转增其义⑩。”
时,憍慢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欲修敬礼。
尔时,世尊告憍慢婆罗门:“止!止!不须作礼,心净已足。”
时,诸大众咸各高声唱言:“奇哉!世尊!大德大力。今此憍慢婆罗门恃生憍慢、族姓憍慢、容色憍慢、聪明憍慢、财富憍慢,不敬父母、诸尊、师长,今于沙门瞿昙所谦卑下下,欲接足礼。”
时,憍慢婆罗门于大众前唱令静默,而说偈言:
“云何不起慢? 云何起恭敬?
云何善慰喻ⓓ⑪? 云何善供养?”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父母及长兄, 和尚ⓔ⑫诸师长,
及诸尊重者, 所不应生慢。
应当善恭敬, 谦下而问讯,
尽心而奉事, 兼设诸供养。
离贪恚痴心, 漏尽阿罗汉,
正智善解脱, 伏诸憍慢心。
于此贤圣等, 合掌稽首礼。”
尔时,世尊为憍慢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⑬。如佛世尊次第⑭说法,说布施、持戒、生天功德,爱欲味患、烦恼⑮,清净、出要、远离,诸清净分⑯……如是广说,如白净衣无诸黑恶,速受染色。憍慢婆罗门即ⓕ于座上解四圣谛⑰——苦、集[*]、灭、道,得无间等⑱。
时,憍慢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⑲,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⑳不?”
佛告憍慢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 “瑕点”,宋、元、明三本作“偷盗”。
ⓑ “别”,大正藏原为“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别”。
ⓒ 大正藏无“字悉知万事久远本末因缘”十一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喻”,大正藏原为“谕”,宋版则为“豫”,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喻”。
ⓔ “尚”,宋、元二本作“上”。
ⓕ “即”,大正藏原为“则”,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即”。
ⓖ “静”,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静”。
①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② 人间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游行”、“行脚”。
③ 憍慢:婆罗门名。憍慢即骄傲、傲慢。
④ 止住:居住。
⑤ 种姓:家世;血统;阶级。
⑥ 记说:记忆不忘而解说。
⑦ 族姓志高:自恃血统高贵。“志高”即趾高气扬。
⑧ 围遶:围绕。
⑨ 慢:傲慢。
⑩ 向以义故来,应转增其义:你是因为义理(或利益)而来的,应该要进而增大它。
⑪ 慰喻:慰劳开导。
⑫ 和尚:弟子对师父的尊称,为音译,又译为“和上”,义译为“亲教师”。
⑬ 示、教、照、喜: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又称为“示、教、利、喜”,即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
⑭ 次第:照次序的。
⑮ 爱欲味患、烦恼:爱欲让人起贪著的祸患和烦恼。
⑯ 清净、出要、远离,诸清净分:清净、出离、远离等等清净的说法。其中“清净”、“出要”、“远离”并列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诸清净分”指“各种清净的部分(说法)”。
⑰ 四圣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即“苦、集、灭、道”。“苦”是说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说明苦的起因,“灭”是说明苦的止息,“道”是说明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
⑱ 无间等:洞察。没有任何间隔、差距地以智慧观察。又译作“现观”。
⑲ 见法、得法、知法、入法:看见(理解)了正法、证得了正法、了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证初果者对正法体悟的情境。
⑳ 受具足: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长身ⓐ婆罗门,作如是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特、牸、水牛及诸羊犊、种种小虫悉皆系缚,办诸饮食、广行布施,种种外道从诸国国皆悉来集邪盛会所。
时,长身婆罗门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作是念:“我今办邪盛大会,所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来至会所。我今当往沙门瞿昙所问邪盛法,莫令我作邪盛大会,分数①中有所短少。”作是念已,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执金澡瓶,出舍卫城,诣世尊所,恭敬承事②。至精舍门,下车步进,至于佛前,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今欲作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皆悉来至邪盛会所。又闻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我今故来请问瞿昙邪盛大会法诸物分数,莫令我所作邪盛大会诸分数之中有所短少。”
佛告婆罗门:“或有一邪盛大会主行施作福而生于罪,为三刀剑之所刻削,得不善果报。何等三?谓身刀剑、口刀剑、意刀剑。
“何等为意刀剑生诸苦报?如一会主造作大会,作是思惟:‘我作邪盛大会,当杀尔所少壮特牛,尔所水特、水牸,尔所羊犊及种种诸虫。’是名意刀剑生诸苦报。如是施主虽念作种种布施、种种供养,实生于罪。
“云何为口刀剑生诸苦报?有一会主造作大会,作如是教:‘我今作邪盛大会,汝等当杀尔所少壮特牛,乃至杀害尔所微细虫。’是名口刀剑生诸苦报,大会主虽作是布施、供养,实生于罪。
“云何为身刀剑生诸苦报?谓有一大会主造作大会,自手伤杀尔所特牛,乃至杀害种种细虫,是名身刀剑生诸苦报。彼大会主虽作是念种种布施、种种供养,实生于罪。
“然婆罗门当勤供养三火,随时恭敬,礼拜奉事,施其安乐。何等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何者为根本火ⓑ?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其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养父母,令得安乐,是名根本火。何故名为根本?若善男子从彼而生,所谓父母,故名根本。善男子以崇本故,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以安乐。
“何等为居家火?善男子随时育养ⓒ,施以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给妻子、宗亲、眷属、仆使、佣客,随时给与,恭敬施安,是名家火。何故名家ⓓ?其善男子处于居家,乐则同乐,苦则同苦,在所为作皆相顺从,故名为家ⓔ。是故善男子随时供给,施与安乐。
“何等名田火?善男子随时恭敬,尊重供养,施其安乐?谓善男子方便得财,手足勤劳,如法所得,奉事供养诸沙门、婆罗门,善能调伏贪、恚、痴者,如是等沙门、婆罗门,建立福田,崇向增进,乐分乐报,未来生天,是名田火。何故名田?为世福田,谓为应供③,是故名田。是善男子随时恭敬,奉事供养,施其安乐。”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根本及居家, 应供福田火,
是火增供养, 充足安隐乐。
无罪乐世间, 慧者往生彼,
如法财复会, 供养所应养。
供养应养故, 生天得名称。
“然,婆罗门!今善男子先ⓕ所供养三火应断令灭。何等为三?谓贪欲火、瞋恚火、愚痴火。所以者何?若贪火不断不灭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现法得罪,后世得罪,现法后世得罪,缘彼而生心法忧苦,恚火、痴火亦复如是。婆罗门!若善男子事积薪④火,随时辛苦,随时然,随时灭火因缘受苦。”
尔时,长身婆罗门默然而住⑤。
时,有婆罗门子名郁多罗,于会中坐。
长身婆罗门须臾⑥默然,思惟已,告郁多罗:“汝能往至邪盛会所,放彼系柱特牛及诸众生受系缚者,悉皆ⓖ放不?而告之言:‘长身婆罗门语汝:“随意自在,山泽旷野,食不断草,饮净流水,四方风中受诸快乐。”’”
郁多罗白言:“随大师教。”即往彼邪盛会所放诸众生,而告之言:“长身婆罗门语汝:‘随其所乐,山泽旷野,饮水食草,四风自适。’”
尔时,世尊知郁多罗。知已,为长身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律,世尊说法先后,说戒、说施及生天功德,爱欲味患,出要、清净、烦恼清净,开示显现ⓗ。譬如鲜净白㲲⑦易受染色,长身婆罗门亦复如是。即于座上见四真谛⑧,得无间等。
时,长身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我从今日尽其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为优婆塞,证知我。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饭食。”尔时,世尊默然而许。
时,长身婆罗门知佛受请已,为佛作礼,右绕三匝⑨而去。长身婆罗门还邪盛处,作ⓚ诸供办净美好者,布置床座,遣使请佛,白言:“时到,惟圣知时。”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大众围绕,往到长身婆罗门会所,大众前坐。
时,长身婆罗门知世尊坐定已,手自供养种种饮食。食已,澡漱⑩洗钵毕,别敷卑床⑪,于大众前端坐听法。
尔时,世尊为长身婆罗门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 “长身”,巴利本作 Uggatasarīra。
ⓑ “火”,宋本作“内”。
ⓒ “养”,宋、元、明三本作“善”。
ⓓ “家”,宋、元、明三本作“家火”。
ⓔ “家”,宋、元、明三本作“我”。
ⓕ “先”,宋、元、明三本作“善”。
ⓖ “皆”,宋、元、明三本作“开”。
ⓗ “显现”,大正藏原为“现显”,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显现”。
ⓘ “整”,宋本作“正”。
ⓙ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 “作”,大正藏原为“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作”。
① 分数:部分、数量。
② 承事:听从、侍奉。
③ 应供:应该接受供养。
④ 薪:柴草。
⑤ 默然而住:不发一语,保持沉默。
⑥ 须臾:片刻;短时间。
⑦ 㲲:细致的棉布。读音同“叠”。
⑧ 四真谛:即“四圣谛”,苦、集、灭、道。
⑨ 匝:环绕一圈称为一匝。
⑩ 澡漱:洗手、漱口。
⑪ 卑床:矮的座位。
长生婆罗门准备杀生进行祭祀大会,佛陀告诉他杀生这些身、口、意的恶业反而会有恶报。婆罗门教有事火(投供物入火中祭天)的修法,佛陀也因势利导以“火”为喻,告诉长生婆罗门应该要供养父母、家庭、修行人这三把火。同时还要灭了贪、瞋、痴三把火。
长身婆罗门领悟到杀生是错的,而放生时,希望他们:“随意自在,山泽旷野,食不断草,饮净流水,四方风中,受诸快乐。”不是为了自己而放生,而是为了让他们解脱系缚、生活快乐而放生。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僧迦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不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罗门:“譬犹如月。”
婆罗门复问:“善男子云何可知?”
佛告婆罗门:“譬犹如月。”
婆罗门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
佛告婆罗门:“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系亦失,日夜消减ⓐ,乃至不现。如是,有人于如来所,得信寂ⓑ心,受持净戒,善学多闻,损己布施,正见真实。于如来所净信、持戒、惠施、多闻、正见真实ⓒ已,然后退失,于戒、闻、施、正见悉皆忘失,日夜消减[*],乃至须臾,一切忘失。
“复次,婆罗门!若善男子不习近①善知识,不数闻法②,不正思惟,身行恶行,口行恶行,意行恶行。行恶因缘故,身坏命终,堕恶趣③泥梨ⓓ④中。如是,婆罗门!不善男子其譬如月。”
婆罗门白佛:“云何善男子其譬如月?”
佛告婆罗门:“譬如明月净分光明,色泽日夜增明,乃至月满,一切圆净。如是,善男子于如来法、律⑤得净信心,乃至正见真净增明,戒增、施增、闻增、慧增,日夜增长;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闻说正法,内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化生天上。婆罗门!是故善男子譬如月。”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譬如月无垢, 周行于虚空,
一切诸ⓔ星中, 其光最盛明。
净信亦如是, 戒闻离悭施,
于诸悭世间, 其施特明显。”
佛说此经已,僧迦罗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 “寂”,大正藏原为“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寂”。
ⓒ “实”,大正藏原为“直”,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实”。
ⓓ “梨”,宋、元、明三本作“犁”。
ⓔ “诸”,大正藏原为“小”,宋版则为“示”,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诸”。
① 习近:亲近。
② 不数闻法:不常听闻佛法。
③ 恶趣:坏的往生处,即地狱、饿鬼、畜牲三恶道。
④ 泥梨:“地狱”的音译。
⑤ 法、律:佛法、戒律。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生闻①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闻瞿昙说言:‘唯应施我,不应施余人;施我得大果,非施余人而得大果。应施我弟子,不应施余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报,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云何,瞿昙!作是语者,为实说耶?非为谤毁瞿昙乎?为如说说②、如法说③耶ⓐ?法次法说④,不为余人以同法来诃责耶?”
佛告婆罗门:“彼如是说者,谤毁我耳。非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不致他人来以同法呵责。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说:‘应施于我,不应施余;施我得大果报,非施余人得大果报。应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报,非施余弟子得大果报。’然,婆罗门!我作如是说ⓑ者,作二种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⑤。婆罗门乃至士夫,以洗器余食著于净地,令彼处众生即得利乐,我说斯等亦入福门,况复施人?婆罗门!然我复说:‘施持戒者得果报,不同犯戒。’”
生闻婆罗门白佛言:“如是,瞿昙!我亦如是说,施持戒者得大果报,非施犯戒。”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黑若有白, 若赤若有色,
梨ⓒ杂⑥及金色, 纯黄及鸽色,
如是等牸牛, 生ⓓ犊姝好者,
丁壮力具足, 调善行捷疾,
但使堪运重, 不问本生色,
人亦复如是, 各随彼彼生,
刹利⑦婆罗门, 毘舍⑧首陀罗⑨,
旃陀罗⑩下贱, 所生悉不同,
但使持净戒, 离重担烦恼,
纯一修梵行, 漏尽阿罗汉,
于ⓔ世间善逝, 施彼得大果,
愚者无智慧, 未尝闻正法,
施彼无大果, 不近善友故,
若习善知识, 如来及声闻,
清净信善逝, 根生坚固力,
所往ⓕ之善趣⑪, 及生大姓家,
究竟般涅槃ⓖ, 大仙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耶”,宋、元、明三本作“非”。
ⓑ “说”,宋、元、明三本作“语”。
ⓒ “梨”,大正藏原为“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梨”。
ⓓ “生”,大正藏原为“牛”,今依据高丽藏改作“生”。
ⓔ “于”,宋本作“施”。
ⓕ “往”,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往”。
ⓖ “槃”,大正藏原为“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槃”。
① 生闻:不曾听过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闻”指听过。
② 如说说:如实际上所说的而说。
③ 如法说:契合正法而说。
④ 法次法说:依著一个法、下一个法(次法)合于顺序的说;指所说是正确的。
⑤ 障施者施、障受者利:障碍施主的布施,障碍受施者的利益。
⑥ 梨杂:斑驳杂色。
⑦ 刹利: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阶级,掌管政治及军事。又译为“刹帝利”。
⑧ 毘舍: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中产阶级,从事农牧工商。又译为“鞞舍”、“居士种”。
⑨ 首陀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奴隶阶级,为工人、农奴。又译为“工师种”。
⑩ 旃陀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四姓之下的贱民阶级,最被轻视,以屠杀为业。
⑪ 善趣:好的往生处,即天、人等善道。
佛陀并没有说施佛教才能得福,但有说施持戒的人得福较多。
在《中阿含经》卷四十七〈心品3〉第180经瞿昙弥经 (CBETA, T01, no. 26, p. 722, a19-c21),佛陀则有进一步说明“七施众”(供养圣众得大福)、“十四私施”(供养圣人得大福,尤其是解脱者)、及“三净施”(施者或受者是清净的,因此布施清净),有兴趣深究的同学可参照该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有异婆罗门①,年耆根熟②,执杖持钵,家家乞食。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汝今云何年耆根熟,拄ⓐ杖持钵,家家乞食?”婆罗门白佛:“瞿昙!我家中所有财物悉付其子,为子娶妻,然后舍家,是故拄[*]杖持钵,家家乞食。”
佛告婆罗门:“汝能于我所受诵一偈,还归于众中,为儿说耶?”
婆罗门白佛:“能受,瞿昙!”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子心欢喜, 为子聚财物,
亦为娉其妻, 而自舍出家。
边鄙田舍儿, 违负于其父ⓑ,
人形罗刹③心, 弃舍于尊老,
老马无复用, 则夺其䵃ⓒ④麦,
儿少而父老, 家家行乞食,
曲杖ⓓ为最胜, 非子为ⓔ恩爱,
为我防恶牛, 危ⓕ险地得安,
能却凶暴狗, 扶ⓖ我暗处行,
避深坑空井, 草木棘刺ⓗ林,
凭杖威力故, 峙立不堕落。”
时,婆罗门从世尊受斯偈已,还归婆罗门大众中为子而说。先白大众:“听我所说。”然后诵偈……如上广说。其子愧怖,即抱其父ⓘ,还将入家,摩身洗浴,覆以青衣被,立为家主。
时,婆罗门作是念:“我今得胜族姓,是沙门瞿昙恩。我经所说:‘为师者如师供养,为和尚ⓙ者如和尚[*]供养。’我今所得,皆沙门瞿昙力,即是我师,我今当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昙。”
时,婆罗门持上妙衣,至世尊所,面前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今居家成就,是瞿昙力。我经记说:‘为师者以师供养,为和尚[*]者以和尚[*]供养。’今日瞿昙即为我师,愿受此衣,哀愍故。”
世尊即受,为哀愍故。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说种种法,示、教、照、喜。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拄”,大正藏原为“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拄”。[*]
ⓑ “其父”,宋、元、明三本作“父母”。
ⓒ “䵃”,宋、元、明三本作“𪍿”。
ⓓ “杖”,宋本作“秘”。
ⓔ “为”,宋、元、明三本作“离”。
ⓕ “危”,大正藏原为“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危”。
ⓖ “扶”,宋本作“抉”。
ⓗ “刺”,大正藏原为“剌”,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刺”。
ⓘ “父”,大正藏原为“文”,今依据宋、元、明、丽四本改作“父”。
ⓙ “尚”,宋、元二本作“上”。[*]
① 异婆罗门: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婆罗门。
②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③ 罗刹:恶鬼的总名。
④ 䵃:大麦。
本经中的婆罗门溺爱儿子,给他所有的财物、娶妻成家后,自己离家靠乞食维生,儿子却没想到要照顾年事已高的父亲。经中“曲杖为最胜……峙立不堕落”一段,是描述这位老婆罗门可以依赖拐杖,暗指他的儿子连拐杖都不如。儿子听了,赶快把父亲接回家了。
本经的对应经典中,则都描述是儿子娶妻时把财物拿走、赶走父亲,较本经所述更为不孝。偈诵的意义则与本经相同,结局也一样。
在印度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五十岁后要将家业交给儿子,自己离家修行苦行,乞食维生。这个家庭也算是照着习俗做,但这位老婆罗门却不见得适合修行,只是受苦,他儿子也不关心父亲。佛陀则不受限于婆罗门教习俗,将他们导向“应孝顺父母”的世间正见上,点醒了老婆罗门的儿子。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时,有异婆罗门年耆根熟,摄①杖持钵,家家乞食。彼婆罗门遥见世尊而作是念:“沙门瞿昙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亦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与瞿昙俱是比丘。”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所谓比丘者, 非但以乞食,
受持在家法, 是何名比丘。
于功德过恶, 俱离修正行,
其心无所畏, 是则名比丘。”
佛说是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① 摄:提起;牵提。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一那罗ⓐ聚落,住一那罗林中。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入一那ⓑ罗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①作饮食处。”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②耕田,为作饮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白言:“瞿昙!我今ⓔ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佛告婆罗门:“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婆罗门白佛:“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若轭③、若鞅④、若縻ⓕ⑤、若镵⑥、若鞭⑦,而今瞿昙说言:‘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
“自说耕田者, 而不见其耕,
为我说耕田, 令我知耕法。”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心为种子, 苦行为时雨,
智慧为犁ⓖ轭, 惭愧心为辕⑧,
正念自守护, 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 如ⓘ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 乐住无懈怠ⓚ,
精进无ⓛ废ⓜ荒, 安隐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⑨, 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 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 不还受诸有。”
佛陀不因说法而受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善耕田!瞿昙!极善耕田!瞿昙!”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心转增信,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说偈得故。即说偈言:
“不因说法故, 受彼食而食ⓝ。”
如是广说,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⑩。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瞿昙!今以此食安著何处?”
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罗门!汝持此食著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时,婆罗门即持此食著无虫水中,水即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如热铁ⓟ丸投于冷水,啾啾作声。如是彼食投著无虫水中,烟起涌沸,啾啾作声。
时ⓠ,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实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饮食神变⑪如是。”
时,彼婆罗门见食瑞应⑫,信心转增,白佛言:“瞿昙!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彼即出家已,独静思惟;所以族姓子⑬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 “一那罗”,巴利本作 Ekanālā。
ⓑ “那”,大正藏原为“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那”。
ⓒ “太”,大正藏原为“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太”。
ⓓ “耕田婆罗豆婆遮”,巴利本作 Kasibhāradvāja。
ⓔ “今”,明本作“见”。
ⓕ “縻”,宋、元、明三本作“系”。
ⓖ “犁”,大正藏原为“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犁”。
ⓗ “包”,宋、元、明三本作“保”。
ⓘ “如”,大正藏原为“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 “真”,宋本作“直”,元、明二本作“其”。
ⓚ “无懈怠”,大正藏原为“为懈息”,今依据宋本改作“无懈怠”。
ⓛ “无”,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明二本改作“无”。
ⓜ “废”,宋本作“痴”。
ⓝ 宋、元、明三本在“食”字后有“但为利益他,说法不受食。”十字。
ⓞ “火”,宋本作“大”。
ⓟ 大正藏无“铁”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明三本无“时”字。
① 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以耕田维生、种姓是豆婆遮的婆罗门。《别译杂阿含经》译为“耕作婆罗门名豆罗阇”。
② 犁:耕田时用牛拉的翻土器具。
③ 轭:在车衡两端扼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曲木。
④ 鞅:套在牛、马颈上的皮带。
⑤ 縻:牵引牛的绳子。读音同“迷”。
⑥ 镵:犁地掘土的一种铁器。读音同“禅”。
⑦ 鞭:驱策牛、马用的鞭子。
⑧ 辕:车前用来套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左右各一。
⑨ 转还:轮回。
⑩ 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如同《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7经中佛陀为火与婆罗门所做的开示。
⑪ 神变:神奇的变化。
⑫ 瑞应:吉祥的应验。
⑬ 族姓子:原义为婆罗门大族的子弟,引申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译为“善男子”。
《杂阿含经》中有几则记载,佛陀若因说偈而得到原本不信佛的人的供养,则不接受这个供养,以表示佛陀不是为了求取供养而说偈的。
而见到食瑞应相(食著无虫水后烟起涌沸)的婆罗门们,各人反应不同:有些直接生起信心,要求出家;也有些吓到,赶紧回去拜拜收惊。
从这一经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佛陀接受供养的原则:不以说法来换取供养。
不过,这个原则并不是说法之后就不能接受供养;佛陀也曾在说法之后,默然接受食物供养。例如《杂阿含经》第1030经记载:有一次给孤独长者生病,佛陀前去探病,并且为长者说三受及四不坏净等法。说法后,长者请佛陀留下来接受食物供养,佛陀默然接受长者的邀请。
若细心去体会,会发现这两者情况大不相同:在第1030经中,给孤独长者平时就信仰佛法并供养三宝;而在本经中情况是,邀请者原本不信佛法,也不想供养三宝。但在佛陀说法之后,才相信佛法而发心供养。由这两个情况的差异,可以体会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供养是“因偈得食”。
另外,在《别译杂阿含经》卷五第99经中,则记载了佛陀“因偈得食,则不受”的原则:
“先无惠施情, 说法而后与,
如斯之饮食, 不应为受取。
常法封如是, 故我不应食,
所以不受者, 为说法偈故。”(CBETA, T02, no. 100, p. 409, a25-28)
相关记载可参考本经、本卷第102经、卷四十二第1157经、卷四十四第1184经,以及《别译杂阿含经》卷五第9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
时,有尊者名曰净天ⓐ,在鞞提诃①国人间游行,至弥𫄨罗城②菴罗园中。时,尊者净天晨朝着衣持钵,入弥𫄨罗城乞食。次第乞食③,到自本家④。时,净天母年老,在中堂持食祀火⑤,求生梵天⑥,不觉尊者净天在门外立。
时,毘沙门天王⑦于尊者净天所极生敬信。时,毘沙门天王,诸夜叉⑧导从,乘虚而行,见尊者净天在门外立。又见其母手擎饮食,在中堂上供养祀火,不见其子在外门立。见已,从空中下,至净天母前,而说偈言:
“此婆罗门尼⑨, 梵天极辽远,
为求彼生故, 于此祠祀火。
此非梵天道, 何为徒祀此?
汝婆罗门尼, 净天住门外,
垢秽永无余, 是则天中天⑩,
萧然无所有, 独一不兼资,
为乞食入舍, 所应供养者,
净天善修身, 人天良福田。
远离一切恶, 不为染所染,
德同于梵天, 形在人间住,
不着一切法, 如彼淳熟龙⑪,
比丘正念住, 其心善解脱,
应奉以初揣ⓑ⑫, 是则上福田。
应以正ⓒ信心, 及时速施与,
当预建立洲⑬, 令未来安乐。
汝观此牟尼, 已渡ⓓ苦海流,
是故当信心, 及时速施与,
当预建立洲, 令未来安乐,
毘沙门天王, 开发彼令舍。”
时,尊者净天即为其母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复道⑭而去。
ⓐ “净天”,巴利本作 Brahmadeva。
ⓑ “揣”,大正藏原为“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揣”。
ⓒ “正”,宋、元、明三本作“净”。
ⓓ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① 鞞提诃:古代印度国名,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北部,当今印度北部,与北方离车族等共八个国家同盟为十六大国之一的“跋祇”共和国。另译为“鞞陀提”。
② 弥𫄨罗城:鞞提诃国的首都。又译为“弥梯罗城”、“弥萨罗城”。
③ 次第乞食:依著次序一家一家地托钵乞求食物。又译为“次第行乞”、“次行乞食”。
④ 到自本家:到了自己出家前的俗家。
⑤ 祀火:投谷物、酥油等供物入火中祭祀供养,以图升天,是印度古代外道修法之一。
⑥ 梵天:婆罗门教认为的造物主。佛教中则认为梵天为初禅天之一,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
⑦ 毘沙门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门天的天王。此天率领夜叉、罗刹等二神众守护道场、听闻佛法,因此又称为“多闻天王”。
⑧ 夜叉:义译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类或守护正法的鬼类,行动极为迅速。
⑨ 婆罗门尼:婆罗门阶级的女性。此处指在家的女性修行人。
⑩ 天中天:人崇敬天,而天又崇敬圣人,因此尊称佛或圣人为天中天。
⑪ 淳熟龙:指受过调教,温驯成熟的龙。
⑫ 初揣:最先享用的食物。“揣”是握、抓的意思,而古印度用手抓食物吃,因此也称为揣。
⑬ 洲:水上的陆块,引申为“依靠”的意思。
⑭ 复道:照原先来的道路回去。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面前问讯,相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①”时,婆罗门即说偈言:
“佛者是世间, 超渡[*]之胜名,
为是父母制, 名之为佛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见过去世, 如是见未来,
亦见现在世, 一切行起灭。
明智所了知, 所应修已修,
应断悉已断, 是故名为佛。
历劫②求选择, 纯苦无暂乐,
生者悉磨灭, 远离息尘垢,
拔诸使刺本③, 等觉故名佛。”
佛说偈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① 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是父母为你取名为佛?还是婆罗门为你取名为佛?
② 劫:时间单位,代表极长的时间。
③ 拔诸使刺本:拔除一切烦恼利刺的根本。“使”指结使、烦恼。
“天龙八部”是指人类以外的八种守护佛法的众生: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略为介绍如下:
1. 天:受善报而生于天界的众生。天界可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三大类。其中和人间一样在欲界的欲界天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2. 龙:形状似蛇、能呼风唤雨的众生,有福报但由于瞋或痴而堕龙身。其中最高级的为龙王,分为法行龙王(善龙)及非法行龙王(恶龙)两类。法行龙王能让天下风调雨顺,非法行龙王则会造成疾疫及水灾。
3. 夜叉:义译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类或守护正法的鬼类,行动极为迅速,有地行(在地面奔驰)、虚空(在天空飞行)及宫观飞行(有宫殿娱乐)等三种。《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319经即有记载佛陀及弟子们经过夜叉住处,受其招待而夜宿。
4. 乾闼婆:义译香神,很会弹琴,是音乐神。不食酒肉,以香气为食,其身也有香气。嗅觉敏感的修行者有时闻到一阵不知来处的檀香味,即可能是有乾闼婆经过。
5. 阿修罗:喜爱战斗的众生,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阿修罗有许多种,散布于天道、鬼道、畜道等各处,因此佛经中有时说众生分为“五道”即是指将“六道”中的“阿修罗道”并入其余各道中。阿修罗道爱喝酒却没有酒,男性三头六臂,女性则极为艳丽,因此阿修罗常与天界战斗以抢酒,天界若战胜则赢得美女。帝释天的第一天后是舍脂阿修罗女,极为美艳,《杂阿含经》卷四十第1106经即记载帝释天的名号之一叫舍脂钵低(舍脂的老公)。
6. 迦楼罗:义译金翅鸟,以吃龙维生。体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万里,但是人类肉眼见不到,相传因此有些外道将金翅鸟认为是有翅膀的天使。
7. 紧那罗:义译歌神,是头上长角的人形天众,其男性马头人身,很会唱歌,女性则是很漂亮的人形,很会跳舞。紧那罗的音乐极为动听,听的人会情不禁的起舞、修行人也暂时没有了神通。紧那罗与乾闼婆都常在诸天的法会奏乐,而也有许多紧那罗女嫁给乾闼婆。
8. 摩睺罗伽:义译大蟒神,蛇头人身。瞋心重、善谄媚。相传一心想求神通的学者若得其加持,容易神通精进但瞋心变重,若无法容许异己,则离正道日远。其礼佛方式如同蛇类的腹行。
八部众定期在人间巡查,和人类接近的机会较多,其中守护佛法的则为护法神,否则可为恶鬼神。在佛寺常可见到四大天王塑像的脚下各踏着两个鬼众,也是被降伏而顺从的部众。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有从ⓐ迦帝ⓑ聚落、堕鸠罗ⓒⓓ聚落二村中间,一树下坐,入昼ⓔ正受①。
时,有豆磨ⓕ种姓婆罗门②随彼道行,寻佛后来,见佛脚迹千辐轮相③,印文④显现,齐辐圆辋⑤,众好满足。见已,作是念:“我未曾见人间有如是足迹,今当随迹以求其人。”即寻脚迹至于佛所,见ⓖ世尊坐一树下,入昼[*]正受,严容绝世,诸根澄静,其心寂定,第一调伏⑥,止ⓗ⑦观⑧成就,光相巍巍,犹若金山。见已,白言:“为是天耶?”
佛告婆罗门:“我非天也。”
“为龙⑨、夜叉、乾闼婆⑩、阿修罗⑪、迦楼罗⑫、紧那罗⑬、摩睺罗伽⑭、人、非人等?”
佛告婆罗门:“我非龙乃至人、非人也。”
婆罗门白佛:“若言非天、非龙,乃至非人、非非人,为是何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天龙乾闼婆, 紧那罗夜叉,
无善阿修罗⑮, 诸摩睺罗伽,
人与非人等, 悉由烦恼生,
如是烦恼漏, 一切我已舍,
已破已磨灭, 如芬ⓘ陀利⑯生,
虽生于水中, 而未曾著水,
我虽生世间, 不为世间著,
历劫常选择, 纯苦无暂乐,
一切有为行, 悉皆生灭故,
离垢不倾动, 已拔诸剑刺,
究竟生死际ⓙ, 故名为佛陀。”
佛说此经已,豆摩种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路而去。
ⓐ “从”,永乐北藏作“徙”。
ⓑ “有从迦帝”,巴利本作 Ukkaṭṭha。
ⓒ “堕鸠罗”,永乐北藏作“随鸠罗”,大正藏校勘有“堕鸠罗=随鸠罗”,但未注明版本。
ⓓ “堕鸠罗”,巴利本作 Setavya。
ⓔ “昼”,大正藏原为“尽”,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昼”。[*]
ⓕ “豆磨”,巴利本作 Doṇa。
ⓖ 大正藏在“见”字之前有一“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止”,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止”。
ⓘ “芬”,宋、元、明三本作“分”。
ⓙ “际”,大正藏原为“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际”。
① 入昼正受:在白天入定。“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
② 豆磨种姓婆罗门:族姓是“豆磨”的一位婆罗门。
③ 千辐轮相:脚掌有许多分明的纹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辐”是车轮中连接轴心和圆外框的直木。
④ 印文:印纹,指千辐轮相的脚纹。
⑤ 齐辐圆辋:脚掌纹路整齐而圆整。“辋”是车轮的圆外框。
⑥ 第一调伏:具备最好的身口意的训练。
⑦ 止: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⑧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⑨ 龙:形状似蛇、能呼风唤雨的众生,有福报但由于瞋或痴而堕龙身。
⑩ 乾闼婆:义译香神,很会弹琴,是音乐神。不食酒肉,以香气为食,其身也有香气。又译为“乾沓和”、“揵沓和”。
⑪ 阿修罗:喜爱战斗的众生,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又译为“阿须伦”。
⑫ 迦楼罗:义译金翅鸟,以吃地龙(鳄鱼之类)维生。体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万里。又译为“迦留罗”。
⑬ 紧那罗:义译歌神,是头上长角的人形天众。又译为“甄陀罗”。
⑭ 摩睺罗伽:义译大蟒神,蛇头人身。瞋心重、善谄媚。又译为“摩休勒”。
⑮ 无善阿修罗:即阿修罗,“无善”是因偈子的字数须要而摆入的形容词。阿修罗偶尔也译为“无善神”。
⑯ 芬陀利:白莲花。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舍。
时,婆罗门手执木杓,盛诸饮食,供养火具①,住于门边,遥见佛来。见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领群特ⓐ②,慎勿近我门!”
佛告婆罗门:“汝知领群特、领群特法耶?”
婆罗门言:“我不知领群特,亦不知领群特法,沙门瞿昙知领群特及领群特法不?”
佛言:“我善知是领群特及领群特法。”
是时,婆罗门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请佛令坐,白言:“瞿昙!为我说领群特及领群特法。”
佛即就座为说偈言:
“瞋恚心怀恨, 隐覆诸过恶,
犯戒起恶见, 虚伪不真实,
如是等士夫, 当知领群特。
憋ⓑ暴贪悋惜, 恶欲悭谄伪,
无惭无愧心, 当知领群特。
一生二生者③, 一切皆杀害,
无有慈愍心, 是为领群特。
若杀缚椎ⓒ打, 聚落及城邑,
无道以切责, 当知领群特。
住止及行路, 为众之导首,
苦切诸群下, 恐怛ⓓ相迫愶④,
取利以供己, 当知领群特。
聚落及空地, 有主无主物,
掠护ⓔ为己有, 当知领群特。
自弃薄其妻, 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爱, 当知领群特。
内外诸亲属, 同心善知识,
侵掠彼所受ⓕ, 当知领群特。
妄语欺诳人, 诈取无证财,
他索而不还, 当知领群特。
为己亦为他, 举责及财与ⓖ,
或复顺他语, 妄语为他证,
如是妄语者, 当知领群特。
作恶不善业, 无有人知者,
隐讳覆藏恶, 当知领群特。
若人问其义, 而答以非义,
颠倒欺诳人, 当知领群特。
实空无所有, 而轻毁智者,
愚痴为利故, 当知领群特。
高慢自称举, 毁坏于他人,
是极卑鄙慢, 当知领群特。
自造诸过恶, 移过诬他人,
妄语谤清白, 当知领群特。
前受他利养, 他若ⓗ来诣己,
无有敬报心, 当知领群特。
沙门婆罗门, 如法来乞求,
呵责而不与, 当知领群特。
若父母年老, 少壮气已谢,
不勤加奉养, 当知领群特。
父母诸尊长, 兄弟亲眷属⑤,
实非阿罗汉, 自显罗汉德,
世间之大贼⑥, 当知领群特。
初上ⓘ种姓生, 习婆罗门典,
而于其中间, 习行诸恶业,
不以胜生故, 障呵责恶道,
现法受呵责, 后世堕恶道,
生旃陀罗家, 世称须陀夷⑦,
名闻遍天下, 旃陀罗所无,
婆罗门刹利, 大姓所供养,
乘于净天道, 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处障, 令不生梵天,
现法善名誉ⓚ, 后世生善趣,
二生汝当知, 如我所显示,
不以所生故, 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为婆罗门,
业为领群特, 业为婆罗门。”
婆罗门白佛言:
“如是大精进, 如是大牟尼⑧,
不以所生故, 名为领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为婆罗门,
业故领群特, 业故婆罗门。”
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转得信心,以满钵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说偈得故,偈如上说。
时,事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见食瑞应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独静思惟,如前说,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得阿罗汉,心善解脱,自觉喜乐,即ⓞ说偈言:
“非道求清净, 供养祠祀火,
不识清净道, 犹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乐, 出家受具足,
逮得于三明⑨, 佛所教已作。
先婆罗门难, 今为婆罗门,
沐浴离尘垢, 度诸天彼岸。”
ⓐ “领群特”,巴利本作 Vasalaka。
ⓑ “憋”,宋、元、明三本作“弊”。
ⓒ “椎”,宋、元二本作“捶”,明本作“槌”。
ⓓ “怛”,宋、元、明三本作“恒”。
ⓔ “护”,宋、元、明三本作“诋”。
ⓕ “受”,元、明二本作“爱”。
ⓖ “财与”,宋、元、明三本作“与责”。
ⓗ “若”,大正藏原为“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若”。
ⓘ “初上”,宋、元二本作“和上”,明本作“和尚”。
ⓙ “直”,宋、元、明三本作“真”。
ⓚ “誉”,宋本作“举”。
ⓛ “事火婆罗豆婆遮”,巴利本作 Aggikabhāradvāja。
ⓜ “于”,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宋、元、明三本无“戒”字。
ⓞ “即”,宋、元、明三本作“而”。
① 火具:引火生火的器具。
② 领群特:领群的特牛(公牛)。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旃陀罗”(贱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贱民”。
③ 一生二生者:胎生和卵生的众生。
④ 迫愶:胁迫;以威势相逼迫。“愶”通“胁”。
⑤ 父母诸尊长,兄弟亲眷属:这边疑有阙漏,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为“父母兄弟及姊妹,骂詈恶口无逊弟”,指对亲属的恶口。
⑥ 实非阿罗汉,自显罗汉德,世间之大贼:其实不是解脱的圣人,却大妄语自称是解脱的圣人,这是欺世盗名的大贼。
⑦ 须陀夷:比丘名,七岁时和佛问答流利,因此佛陀破例允许他未满二十岁即受具足戒。出身旃陀罗(贱民)种姓。又译为“须陀延”、“苏陀夷”。
⑧ 大牟尼:寂静的圣者,指佛陀。“牟尼”是“寂静”的意思。
⑨ 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尽明(漏尽神通)。
此经此卷,国、宋二本文义全同,皆有十九经,总二十五纸。丹本有十五经,若依宋藏式ⓐ写之,可成二十七纸。又其文义与国、宋二本全别,未知去取。今捡国、宋本经,则下流函中,此经第四十二卷耳。宋藏错将彼卷重刊于此,为初四卷,国亦仍之者,错也。故令去彼,取此丹本经焉ⓑ。
ⓐ “式”,大正藏原为“或”,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式”。
ⓑ 宋、元、明三本无“此经……经焉”一百零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