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因缘相应 (2/3)]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因缘相应”,是跟十二因缘相关的经文。

(三四三)[0093b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浮弥比丘住耆阇崛山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浮弥所,共相问讯庆慰,共相问讯庆慰已,退坐一面,语尊者浮弥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尊者浮弥语诸外道出家:“随汝所问,当为汝说。”

时,诸外道出家问尊者浮弥:“苦乐自作耶?”

尊者浮弥答言:“诸外道出家说苦乐自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复问:“苦乐他作耶?”

答言:“苦乐他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复问:“苦乐自他作耶?”

答言:“苦乐自他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复问:“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答言:“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者,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诸外道出家复问:“云何?尊者浮弥苦乐自作耶?说言无记。苦乐他作耶?说言无记。苦乐自他作耶?说言无记。苦乐非自非他无因作耶?说言无记。今沙门瞿昙说苦乐云何生?”

尊者浮弥答言:“诸外道出家,世尊说苦乐从缘起生。”

时,诸外道出家闻尊者浮弥所说,心不欢喜,呵责而去。

尔时,尊者舍利弗去尊者浮弥不远,坐一树下。

尔时,尊者浮弥知诸外道出家去已,往诣尊者舍利弗所,到已,与舍利弗面相庆慰。庆慰已,以彼诸外道出家所问事,具白尊者舍利弗:“我作此答,得不谤毁世尊?如说说不?如法说不?为是随顺法行法,得无为余因法论者来难诘呵责不?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浮弥!汝之所说,实如佛说,不谤如来,如说说、如法说、法行法说,不为余因论义者来难诘呵责。所以者何苦乐从缘起生世尊说苦乐从缘起生故。尊者浮弥!彼诸沙门、婆罗门所问苦乐自作者,彼亦从因起生;言不从缘起生者,无有是处。苦乐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说者,彼亦从缘起生;若言不从缘生者,无有是处。尊者浮弥!彼沙门、婆罗门所说苦乐自作者,亦缘触生;若言不从触生者,无有是处。苦乐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者,彼亦缘触生,若言不缘触生者,无有是处。”

尔时,尊者阿难去舍利弗不远,坐一树下,闻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浮弥所论说事。闻已,从座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以尊者浮弥与尊者舍利弗共论说一一具白世尊。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阿难!尊者舍利弗有来问者,能随时答。善哉,舍利弗!有应时智故,有来问者,能随时答。若我声闻,有随时问者,应随时答,如舍利弗所说。

“阿难!我昔时住王舍城山中仙人住处,有诸外道出家以如是义、如是句、如是味来问于我,我为斯等以如是义、如是句、如是味而为记说,如尊者舍利弗所说。

“阿难!若诸沙门、婆罗门苦乐自作,我即往彼问言:‘汝实作是说苦乐自作耶?’彼答我言:‘如是。’我即问言:‘汝能坚执持此义,言是真实,余则愚者,我所不许。所以者何?我说苦乐所起异于此。’彼若问我:‘云何瞿昙所说,苦乐所起异者?’我当答言:‘从其缘起而生苦乐。如是说苦乐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者,我亦往彼所说如上。’”

阿难白佛:“如世尊所说义,我已解知,有生故有老死,非缘余;有生故有老死,乃至无明故有行,非缘余;有无明故有行,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与”,元、明二本作“以”。[*]

“非”,大正藏原为“亦”,今依据前后文改作“非”。

“因”,大正藏原为“缘”,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因”。

大正藏无“乐”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浮弥: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守持三衣,不离食、息”第一。

缘起:由因缘(种种条件)而生起。

如说说不?如法说不?为是随顺法行法,得无为余因法论者来难诘呵责不:是否如实际上所说地而说?是否契合正法而说?是否依著正确顺序地说,而能够不被其他论说因缘的人所问倒、责备?

法行法说:依著一个法、接下来该作的法(行法)合于顺序的说;指所说是正确的。又译为“法次法说”。

无有是处:没有这样的情形。

应时智:在适当的时机说正确话的智慧。

仙人住处:传说远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

如是义、如是句、如是味:这样的义理、这样的词句、这样的文句。这里“味”的原梵文一字多义,唐代以后新译作“文”。

记说:决定说;确定说。

非缘余:不是由因缘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一切都从因缘生,连外道错误的知见也有其因缘。

《长阿含经》卷十四第21经梵动经就列举了外道产生错误知见的因缘,举例来说,这个世界刚成立时,有众生投生到梵天,成为梵天以下第一个众生。其他的众生后来才投生到这个世界,第一个众生因此认为自己是第一因、造物主,这是生起常见论的一种因缘。

而在佛教来看,一个行星系为一世界,宇宙中有无数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外道的见解是基于对于时间、空间的有限观察而作的错误推论。

本经举例“苦乐(受)”是缘于“触”而生,而根据卷十二第288经,不只“苦乐”是因缘而生,连“老死”、“生”等等十二因缘的每一环节,也都不是自作、不是他作,而是缘起所生。

有同学就提问:“佛教不是认为人的境遇是自作自受吗?为何这些经文中佛陀却不说自作自受?”

后世所谓因果“自作自受”,经中原文其实只是强调若有人有动机而造业,自然会受到业报,如《中阿含经》卷三〈业相应品2〉第15经思经:“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CBETA, T01, no. 26, p. 437, b26-28)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是可以说因果自作自受。但从究竟出世间法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只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造业受报的背后并没有一个永恒的“自我”在“自作自受”,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不变实体。

[进阶辨正]

研讨:“从因起生”跟“第一因”的不同

研讨:“如是味”的“味”作何解?

(三四四)[0094b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𫄨罗住耆阇崛山。

时,尊者摩诃拘𫄨罗晡时从禅定起,诣舍利弗所,共相庆慰,共相庆慰已,退坐一面,语尊者舍利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𫄨罗:“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尊者摩诃拘𫄨罗语尊者舍利弗言:“多闻圣弟子于此法、律,成就何法,名为见具足,直见成就,成就于佛不坏净,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𫄨罗:“多闻圣弟子于不善法如实知、不善根如实知、善法如实知、善根如实知。

不善法不善根如实知云何不善法如实知?不善身业、口业、意业,是名不善法,如是不善法如实知。云何不善根如实知?三不善根——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是名不善根,如是不善根如实知。

善法善根如实知云何善法如实知?善身业、口业、意业,是名善法,如是善法如实知。云何善根如实知?谓三善根——无贪、无恚、无痴——是名三善根,如是善根如实知。

“尊者摩诃拘𫄨罗!如是多闻圣弟子不善法如实知、不善根如实知、善法如实知、善根如实知,故于此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𫄨罗语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言:“有。若多闻圣弟子于食如实知,食、食灭、食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于食如实知?谓四食。何等为四?一者麁抟,二者细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是名为食,如是食如实知。云何食集如实知?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是名食集,如是食集如实知。云何食灭如实知?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无余断、舍、、尽、欲、灭、息、没,是名食灭,如是食灭如实知。云何食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食灭道迹,如是食灭道迹如实知。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食如实知、食集如实知、食灭如实知、食灭道迹如实知,是故多闻圣弟子于正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𫄨罗复问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摩诃拘𫄨罗!复更有余。多闻圣弟子于如实知、漏[*]集如实知、漏[*]灭如实知、漏[*]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有漏[*]如实知?谓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是名漏[*],如是漏[*]如实知。云何漏[*]集如实知?无明集是漏[*]集,是名漏[*]集如实知。云何漏[*]灭如实知?无明灭是漏[*]灭,如是漏[*]灭如实知。云何漏[*]灭道迹如实知?谓八正道,如前说,如是漏[*]灭道迹如实知。

“若多闻圣弟子于漏[*]如实知、漏[*]集如实知、漏[*]灭如实知、漏[*]灭道迹如实知,故多闻圣弟子于此法、律正见具足,乃至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𫄨罗问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𫄨罗:“亦更有余。多闻圣弟子于苦如实知、苦集如实知、苦灭如实知、苦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苦如实知?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怨憎会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如是苦如实知。云何苦集如实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染,是名苦集,如是苦集如实知。云何苦灭如实知?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染著无余断,乃至息、没,是名苦灭,如是苦灭如实知。云何苦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如上说,是名苦灭道迹,如是苦灭道迹如实知。

“多闻圣弟子如是苦如实知,苦集、苦灭、苦灭道迹如实知,如是圣弟子于我法、律具足正见,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复问尊者舍利弗:“正有此法,复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答言:“更有余。谓多闻圣弟子老死如实知、老死集如实知、老死灭如实知、老死灭道迹如实知,如前分别经说。云何老死集如实知?生集是老死集,生灭是老死灭。老死灭道迹,谓八正道,如前说。多闻圣弟子于此老死如实知,乃至老死灭道迹如实知,如是圣弟子于我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如是六入处名色、行,圣弟子于行如实知,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行如实知?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无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灭如实知?无明灭是行灭,如是行灭如实知。云何行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如前说。摩诃拘𫄨罗!是名圣弟子行如实知,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知,于我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摩诃拘𫄨罗复问尊者舍利弗:“唯有此法,更有余耶?”

舍利弗答言:“摩诃拘𫄨罗!汝何为逐,汝终不能究竟诸论,得其边际。若圣弟子断除无明而生,何须更求?

时,二正士共论义已,各还本处。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定”字。

“且”,大正藏原为“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且”。

“律”,大正藏在校勘栏同时记载明本无“律”字及明本作“律者”。

“抟”,宋、元二本作“摧”。

“是”,宋、元、明三本作“实知”。

“言”,宋、元、明三本作“语”。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漏”,大正藏原为“病”,今依据相当的《中阿含经》及南传经文和《瑜伽师地论》改作“漏”。[*]

“染”,大正藏原为“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染”。

“法”,大正藏原为“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法”。

“更”,宋、元、明三本作“亦更”。

“死”,宋、元、明三本作“死老死”。

“者”,元本作“老”。

[注解]

见具足:拥有正确的知见。

不坏净:坚固不动摇的信心。

四食:四类能长养身心的食物。

麁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抟”读音同“团”。又译为“抟食”、“揣食”。

细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细触食。又译为“触食”。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系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当来有爱:对未来存在的渴爱;导致来生的渴爱。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喜、贪俱:伴随着喜爱、贪欲。

彼彼乐着:到处喜爱、执著。“彼”指“那个、那里”,“彼彼”引申为“到处”的意思。

无余断:彻底地断除。又译为“永断无余”。

欲漏:欲贪引起的烦恼;欲界众生的烦恼。其中“漏”是“烦恼”的意思。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

无明漏:无明的烦恼;没有智慧、让众生不能出离生死的烦恼。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怨憎会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说五受阴苦:出生的苦、衰老的苦、疾病的苦、死亡的苦、和所爱的人分离的苦、和憎恨的仇家遇上的苦、想要的得不到的苦,像这些简而言之是有执著的五阴的苦。这八项合称“八苦”。

边际:尽头。

正士:追寻正道的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要证初果,就必须如实知不善法与不善根、善法与善根、食、漏、苦、十二因缘以及其中各支的集、灭、道。

[进阶辨正]

研讨:第344经校勘

研讨:苦圣谛和五受阴的苦

(三四五)[0095b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如我所说,波罗延那阿逸多所问

“‘若得诸法教,  若复种种学
  具威仪及行,  为我分别说。’

“舍利弗!何等为?何等为法数?”

时,尊者舍利弗默然不答,第二、第三亦复默然。

佛言:“真实,舍利弗!”

舍利弗白佛言:“真实,世尊!世尊!比丘真实者,厌、离欲、灭尽向。食集生,彼比丘以食故,生厌、离欲、灭尽向。彼食灭,是真实灭,觉知已,彼比丘厌、离欲、灭尽向,是名为学。”

“复次,真实,舍利弗!”

舍利弗白佛言:“真实,世尊!世尊!若比丘真实者,厌、离欲、灭尽,不起诸心善解脱。彼从食集生,若真实即是灭尽,觉知此已,比丘于灭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数法。”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比丘于真实生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数。”如是说已,世尊即起,入室坐禅。

尔时,尊者舍利弗知世尊去已,不久,语诸比丘:“诸尊!我不能辩世尊初问,是故我默念住。世尊须臾复为作发喜问,我即开解如此之义,正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夜,异句异味问斯义者,我亦悉能,乃至七夜,以异句异味而解说之。”

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舍利弗作奇特未曾有说,于大众中,一向师子吼言:‘我于世尊初问,都不能辩,乃至三问默然无答。世尊寻复作发喜问,我即开解,正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夜,异句异味问斯义者,我亦悉能,乃至七夜,异句异味而解说之。’”

佛告比丘:“彼舍利弗比丘实能于我一日一夜,乃至异句异味,七夜所问义中悉能,乃至七夜,异句异味而解说之。所以者何?舍利弗比丘善入法界故。”

佛说此经已,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那”,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杨郁文老师建议改作“那”。

“波罗延那阿逸多所问”,巴利本作 Pārāyana, Ajitapañha。

“数”,元、明二本作“故”。

“正”,宋本作“政”。

[注解]

波罗延那阿逸多所问:经名,“波罗延那”是音译,义译为“到彼岸”,是十六位婆罗门学徒与佛陀的问答集。“阿逸多”是十六位婆罗门学徒中第一位发问的。此经相当于南传《小部尼柯耶.经集》〈彼岸道品5〉第56经阿逸多学生婆罗门所问经,此事件也记录于《贤愚经》卷十二〈波婆离品50〉。

得诸法教:证得佛法的教导。这里特指阿罗汉(证得佛法的教导的无学圣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为“凡已体悟法者”,《瑜伽师地论》译为“诸善说法”,《大智度论》译为“诸数法人”。

种种学:即种种“学人”,佛弟子中尚未证阿罗汉的圣者,还有法须修学,因此称为“学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为“凡个个有学”,《瑜伽师地论》译为“及有学异类”,《大智度论》译为“种种诸学人”。

若得诸法教,若复种种学,具威仪及行,为我分别说:请问已证得佛法的教导的人(阿罗汉),或是几种有学,会具有怎样的威仪及行为呢?请为我分别解说。此偈相当于南传《小部尼柯耶.经集》〈彼岸道品5〉第56经阿逸多学生婆罗门所问经第1038颂。

学:即“学人”。

法数:佛法的法则,同义于前文的“法教”。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了知诸法的人”,南传注释书解说为“阿罗汉”。

真实:相当的南传经文为“这是已生者”,相当的《大智度论》译文为“有生不?”。此词巴利文Bhūta一字多义,例如“真实、生物、鬼神、已生者”等等。南传注释书认为这里意指(已生者)五蕴,菩提比丘进一步解释,因为“阿罗汉(得诸法教)”、“有学(种种学)”有多种解释方式,因此等到佛陀提示他以“五蕴”的角度来解释,舍利弗才开始回答。

作发喜问:鼓励而给予提示。

异句异味:不同的词句、不同的文句。

师子吼:以百兽之王狮子的吼声,形容圣者说法内容真实且具震撼力。

法界:正法的境界、范围。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说“舍利弗比丘善入法界”,以实修证入正法的境界,也是“入法界”的基本定义。

[进阶辨正]

研讨:波罗延那阿逸多所问的问答

(三四六)[0095c1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世间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等正觉不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应、等正觉知见,说正法、律。以世间有老、病、死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知有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正法、律。

“以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老、病、死。何等为三?谓贪、恚、痴。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贪、恚、痴。何等为三?谓身见戒取。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身见、戒取、疑。何等为三?谓不正思惟习近邪道,及懈怠心。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不正思惟、习近邪道及懈怠心。何等为三?谓失念不正知乱心。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失念、不正知、乱心。何等为三?谓、不律仪、不学戒。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掉、不律仪、不学戒。何等为三?谓不信、难教、懈怠。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不信、难教、懒堕。何等为三?谓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何等为三?谓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复有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何等为三?谓无、无、放逸,此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

“所以者何?无惭无愧是不离贪瞋痴老病死的开始以无惭、无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习恶知识,习恶知识故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难教、戾语、懒堕,懒堕故掉、不律仪、不学戒,不学戒故失念、不正知、乱心,乱心故不正思惟、习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见、戒取、疑,疑故不离贪、恚、痴,不离贪、恚、痴故不堪能离老、病、死。

“断三法故,堪能离老、病、死。云何三?谓贪、恚、痴,此三法断已,堪能离老、病、死。复三法断故,堪能离贪、恚、痴。云何三?谓身见、戒取、疑,此三法断故,堪能离贪、恚、痴。复三法断故,堪能离身见、戒取、疑。云何为三?谓不正思惟、习近邪道、起懈怠心,此三法断故,堪能离身见、戒取、疑。复三法断故,堪能离不正思惟、习近邪道及懈怠心。云何为三?谓失念心、不正知、乱心,此三法断故,堪能离不正思惟、习近邪道及心懈怠。复三法断故,堪能离失念心、不正知、乱心。何等为三?谓掉、不律仪、犯戒,此三法断故,堪能离失念心、不正知、乱心。复有三法断故,堪能离掉、不律仪、犯戒。云何三?谓不信、难教、懒堕,此三法断故,堪能离掉、不律仪、犯戒。复有三法断故,堪能离不信、难教、懒堕。云何为三?谓不欲见圣、不乐闻法、好求人短,此三法断故,堪能离不信、难教、懒堕。复三法断故,堪能离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好求人短。云何为三?谓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此三法断故,离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好求人短。复有三法断故,堪能离不恭敬、戾语、习恶知识。云何三?谓无惭、无愧、放逸。

“所以者何?惭愧、不放逸、善知识、不求人短、乃至断老病死的次第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世间”二字。

宋、元、明三本无“应”字。

“复”,宋、元、明三本作“复有”。

[注解]

不爱、不念、不可意:不喜欢、不惦记、不思念。

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邪道:通往邪报的道路,即邪见……邪定等诸邪道会导致地狱、畜生、饿鬼等诸邪报。

失念:失去正念;失去专注力。

不正知:对过去、现在、未来等不能正确的观察,以致不知道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

乱心:心散乱。

掉:即“掉举”,内心躁动不安。

戾语:说话忤逆、不顺从。“戾”读作“利”,违背、凶狠暴烈。

惭:羞耻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惭愧”二字中,“惭”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耻,例如“自惭形秽”。)

愧: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惭愧”二字中,“愧”较重著在面对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对父母”。)

顺语:说话顺从。为“戾语”的反义词。

为善知识:亲近能教导众生舍恶修善的人。“为”在这里指“与、同”,意义同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为”。“善知识”是能教导众生舍恶修善的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导向解脱与背离解脱的关键差别,在于是否有“惭愧”,次第如下:

  1. 惭愧。
  2. 不放逸。
  3. 恭敬顺语、为善知识。
  4. 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
  5. 生信、顺语、精进。
  6. 不掉、住律仪、学戒。
  7. 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
  8. 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
  9. 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
  10. 不起贪、恚、痴。
  11. 堪能断老、病、死。


[进阶辨正]

研讨:《阿含经》讲惭愧、忏悔

[导读:四禅]

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对象而不散乱,在佛经中最常提到的禅定是“四禅”,其定义整理于下表中:

层次 定义 白话
初禅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第二禅 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
第三禅 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 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
第四禅 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 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


四禅的要点略为解释如下:

初禅:

在初禅的定义中,“离欲、恶不善法”是初禅的成果,也是达成初禅的条件之一。要达成初禅还有其它的条件,约略地说如卷二十四第624经:“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正见),具足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然后修四念处。”(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经文中提到“有觉有观”,其中的“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当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例如呼吸)而达到初禅后,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第二禅

在初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随着功力渐深,渐渐地,“寻”、“伺”显得是刻意、多余的扰动,因此放下了初禅的“寻”、“伺”,则能进入第二禅。

此时内心更加地澄净(“内净”),达成专注、纯一的心(“一心”)。这时的定力能产生喜乐,又胜过初禅的喜乐。

第三禅

在第二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渐渐发现先前定力所生的“喜”能让人执著,执著于“喜”则因无常而有忧,所以放下“喜”心,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清澈的觉知)、正知(清晰的理解)中,则能入于第三禅。

这时一方面内心安住在“舍”,一方面体验到比粗糙的“喜”更胜妙的“乐”,这是第三禅的境界。

第四禅

在第三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除了先前已经放下的“喜”外,渐渐连第三禅的“乐”也都彻底放下,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成就第四禅。

有许多修定的方法可以让人达到初禅甚至第四禅的层次,例如观呼吸、四无量心、念佛、观想等等各种法门。前文已用“观呼吸”法门举过例子,在此就不赘述,而再举其他法门的例子。

以念佛法门为例,修念佛法门的人,持戒清净、善护根门,离于感官的欲乐,也远离了种种恶的、不善的事情后,将心念投向念佛法门中专注的对象,即是“寻”;接着持续地专注在对象上,即是“伺”。日久功深,“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能逐步提升定境。

若是修以观想来收摄心念的法门,以观想火珠为例,初禅可有稳定的火珠,第二禅时火珠会变成圆月,没有火焰闪动,第三禅则完全没有珠,只有一片淡淡的光而保持稳定,此时意识是清醒的,正念、正知的。

佛教同时着重“定”与“慧”,修止可得定,修观可得慧,止观俱修而能解脱。

实务上,除了止观融合并行的修法外,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止后修观,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观后修止,不同法门的次第有所差异。以先着重修止后修观的法门为例,在修行次地上先着重修止,具备了初禅甚至第四禅的定力之后,再以定力为基础修观、进而证悟。

(三四七)[0096b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若王、大臣、婆罗门、长者、居士及余世人所共恭敬、尊重、供养,佛及诸声闻众大得利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都不恭敬、尊重、供养众邪异道衣被、饮食、卧具、汤药。

尔时,众多异道聚会未曾讲堂,作如是论:“我等昔来常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余一切之所奉事,恭敬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今悉断绝,但恭敬供养沙门瞿昙、声闻大众衣被、饮食、卧具、汤药。今此众中,谁有智慧、大力,堪能密往诣彼沙门瞿昙众中出家,闻彼法已,来还广说,我等当复用彼闻法化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令其信乐,可得还复供养如前?”

时,有人言:“有一年少,名曰须深,聪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门瞿昙众中出家,听彼法已,来还宣说。”

时,诸外道诣须深所,而作是言:“我今日大众聚集未曾讲堂,作如是论:‘我等先来为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诸世人之所恭敬奉事,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今悉断绝,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诸世间悉共奉事沙门瞿昙、声闻大众。我此众中,谁有聪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门瞿昙众中出家学道,闻彼法已,来还宣说,化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令我此众还得恭敬、尊重、供养?’其中有言:‘唯有须深聪明黠慧,堪能密往瞿昙法中出家学道,闻彼说法,悉能受持,来还宣说。’是故我等故来相请,仁者当行。”

时,彼须深默然受请,诣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众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经行。尔时,须深诣众多比丘,而作是言:“诸尊!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时,众多比丘彼须深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此外道须深欲求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

尔时,世尊知外道须深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当度彼外道须深,令得出家。”时,诸比丘愿度须深。

出家已经半月,有一比丘语须深言:“须深当知,我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须深语比丘言:“尊者!云何?学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不起诸,心善解脱耶?”

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若复寂静解脱起色、无色,身作证具足住,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言:“不也,须深!”

须深复问:“云何?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脱也。”

作是说已,众多比丘各从座起而去。

尔时,须深知众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诸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得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作是思惟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众多比丘于我面前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即问彼尊者:‘得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彼答我言:‘不也,须深!’我即问言:‘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入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彼答我言:‘得慧解脱。’作此说已,各从座起而去。我今问世尊:‘云何彼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不得正受,而复说言:“自知作证”?’”

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佛告须深:“我今问汝,随意答我。须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

须深答曰:“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耶?”

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

佛告须深:“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耶?”

须深白佛言:“如是,世尊!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

“如是,乃至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耶?”

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

佛告须深:“作如是知、如是见者,为有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具足住不?”

须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尔时,须深见法得法,觉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心得无畏,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悔过,我于正法中盗密出家,是故悔过。”

盗法、盗密的定义佛告须深:“云何于正法中盗密出家?”

须深白佛言:“世尊!有众多外道来诣我所,语我言:‘须深当知,我等先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余世人恭敬供养,而今断绝,悉共供养沙门瞿昙、声闻大众。汝今密往沙门瞿昙、声闻众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还来宣说我等,当以彼闻法教化世间,令彼恭敬供养如初。’是故,世尊!我于正法、律中盗密出家,今日悔过,唯愿世尊听我悔过,以哀愍故。”

佛告须深:“受汝悔过,汝当具说:‘我昔愚痴、不善、无智,于正法、律盗密出家,今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

佛告须深:“今当说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国王有防逻者,捉捕盗贼,缚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盗,愿王处罪。’王言:‘罪人去,反缚两手,恶声宣令,周遍国中,然后将出城外刑罪人处,遍身四体,以百矛。’彼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人,反缚两手,恶声宣唱,周遍城邑,将出城外刑罪人处,遍身四体,劖以百矛。日中,王问:‘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复敕臣:‘复劖百矛。’至日晡时,复劖百矛,彼犹不死。”

佛告须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宁有完处如手掌不?”

须深白佛:“无也,世尊!”

复问须深:“时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缘,受苦极苦剧不?”

须深白佛:“极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难堪,况三百矛,当可堪忍?”

佛告须深:“此尚可耳,若于正法、律盗密出家,盗受持法,为人宣说,当受苦痛倍过于彼。”

佛说是法时,外道须深漏尽意解,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力”,宋、元、明三本作“士”。

宋、元、明三本无“欲”字。

明本无“须深”二字。

“住”,大正藏原为“法”,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住”。[*]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宣”,大正藏原为“宜”,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宣”。

“无”,宋、元、明三本作“不”。

[注解]

利养:财利等能滋养身体的物品。

露地:户外没有遮蔽物的地方。

受具足: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

将:率领。读音同“匠”。

离欲、恶不善法: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

有觉有观:“觉”与“观”两者皆有。“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时将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离生喜乐: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具足初禅:充份达成初禅。

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充份达成第二禅。

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充份达成第三禅。

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充份达成第四禅。

起色:超越色。“起”疑为“超”之误。

身作证具足住:亲身体证且已稳固。其中“具足住”是达成并保持着的意思。

慧解脱:以智慧断除烦恼而解脱。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又译为“等至”,音译为“三摩钵底”。

法住:真理的稳固性;因缘法是定律。

哀愍故:因为悲悯的缘故。

将:拿、持。读音同“江”。

劖:刺。读音同“缠”。

漏尽意解:断尽烦恼而心得解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须深被外道派作间谍,而以偷盗之心出家,这才是“盗法”、“盗密”,此定义与当今世俗一些人误以为“未经上师灌顶而修法是盗法”的说法不同。

经中常讲阿罗汉是无学圣者,心解脱、慧解脱,圆满三学(戒、定、慧),具足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在修学上,诸如《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64经都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以慧观入手而解脱烦恼的阿罗汉自然也应成就定力。

然而本经提到有比丘没证初禅却说:“我是慧解脱也。”造成了千年来不同宗派的论师对于慧解脱阿罗汉的禅定能力的争议。

就经、律的层级来看,同样记载本事件的《摩诃僧祇律》、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经文,都不是讲该比丘没有初禅至四禅,而是讲他没有神通和四无色定,因此没有违反其他经中所说的阿罗汉定慧兼具。

学术界一般认为《杂阿含经》由上座部的“说一切有部”所传,《相应部尼柯耶》由上座部的“分别说部”所传,而《摩诃僧祇律》由大众部所传,后两者的部派差距大,此处记载却一致,而与《杂阿含经》此处不同,因此一种合理的推论是此处相当的南传经文及《摩诃僧祇律》的记载可能较贴近史实。

另一方面,对此段经文见解歧异的论师多也主张慧解脱阿罗汉有一定程度的禅定能力,差别只在于定力的高低。

[进阶辨正]

研讨:为什么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研讨:“四禅”定义的经文比对

研讨:初禅的条件

研讨:第四禅在南北传的不同解释

研讨:在经、律的层级看《杂阿含经》第347经的慧解脱争议

研讨:佛随念与念佛法门是否能达初禅

(三四八)[0098a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知先佛住处,能转梵轮,于大众中震师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诸比丘!此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乃至其人悉善显现。如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足令善男子正信、出家,方便修习,不放逸住,于正法、律精勤苦行,皮筋骨立,血肉枯竭;若其未得所当得者,不舍殷勤精进,方便坚固堪能。

所以者何?懈怠苦住,能生种种恶不善法,当来有结炽然增长,于未来世生、老、病、死,退其大义故。精进乐独住者,不生种种恶不善法、当来有结、炽然苦报,不于未来世增长生、老、病、死,大义满足,得成第一教法之场。所谓大师面前,亲承说法,寂灭涅槃,菩提正向善逝正觉

是故,比丘!声闻弟子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当观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学。我今出家,不愚不惑,有果有乐;诸所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当如是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血”,宋、元、明三本作“而”。

“老”,宋本作“者”。

宋、元、明三本无“自他”二字。

[注解]

十种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1)处、非处智力: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2)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或成就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5)种种意解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6)种种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8)宿住随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忆念自己及众生的过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众生未来世的往生去处,以及导致往生这些去处的善恶因缘。(10)漏尽智力:完全自知自证得漏尽,断尽烦恼。又译为“十力”。详见卷二十六第684经

四无畏:佛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畏惧的自信,而勇猛安稳:(1)正等觉无畏、(2)漏永尽无畏、(3)说障法无畏、(4)说出道无畏。又译为“四无所畏”。

知先佛住处:知道过去诸佛所证得而安住的真理。

梵轮:即“法轮”,指佛法。佛法能摧破众生的烦恼,犹如巨轮能碾压经过的地方,又不停滞于一地,辗转传人,有如车轮,所以比喻为“法轮”,佛法清净广大,因此又称“梵轮”。

殷勤:勤奋。

懈怠苦住:懈怠的人住于苦。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怠惰者住于苦”。

有结:后有(轮回、不得解脱)的束缚。

退其大义:退减自己的重大利益。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疏忽自己的大利益”。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告诉弟子们:“当观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学。”声闻弟子努力修行,可以自利及利他。

一般认为佛教主张不享乐、不自苦的中道,然而也有许多经提到佛教的苦行,例如本经提到:“于正法、律精勤苦行”。

佛教的苦行是依于正见,修行时所遭遇到的苦,但修行者由于对于苦、苦集、苦灭的追寻理解而实践苦灭之道时,有其坚定的信念,因此以坚定的态度去面对、超越修行的苦。这当中又包括为了勤修戒、定、慧而自然要吃的苦,例如持戒而不享乐、例如打坐的腿痛等等;另外则是像头陀行(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炼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超出佛陀对一般出家人的要求,但为了砥励心志、为了去除执著、为了正法久住,而给自己的训练。

外道的苦行则是自找苦吃,误以为让自己多受苦就可以解脱,不知道四圣谛、不行于八正道,无法达到苦灭的目标。

[进阶辨正]

(三四九)[0098b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来比丘,善出家、善得己利,旷世时时得生圣处,诸根具足,不愚不痴,不须手语,好说、恶说堪能解义。我今于此世作佛——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说法寂灭、涅槃、菩提正向、善逝、等正觉。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诸比丘!难得之处已得,生于圣处,诸根具足,乃至纯大苦聚集,纯大苦灭。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如是出家,不愚不痴,有果有乐,有乐果报;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是故,比丘!当如是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善来比丘:来(出家)得真好,比丘啊!

明行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行为(戒、定等)皆圆满具足。

善逝:彻底地到达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

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的事理。

无上士:至高无上的人。

调御丈夫:能调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让他们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天人师:天与人的导师。

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些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古来对于如何断句为如来十号,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合理的看法为,“世尊”是佛弟子对佛陀的尊称、对佛德性的总称,因此算十号之外的总称。)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难得之处已得,生于圣处,诸根具足”,同于《增壹阿含经》卷40〈九众生居品44〉:“如来出现世间,甚为难值,人身难得,生正国中,亦复难遭”(CBETA, T02, no. 125, p. 767, a23-24),应该是后世所谓“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中土难生”的概念,在《阿含经》的出处。“佛法难闻”在本经中是以十二因缘作为代表。

(三五〇)[0098b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多闻圣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无故此无?何所灭故此灭?’然彼多闻圣弟子知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要表达的是多闻圣弟子已经没有了对于因缘的疑惑,已经自己证知因缘的道理。

(三五一)[0098c01]

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那罗、尊者茂师罗、尊者殊胜、尊者阿难住舍卫国象耳池侧。

尔时,尊者那罗语尊者茂师罗言:“有异信、异欲、异闻、异行觉想、异见审谛忍,有如是正自觉知见生,所谓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尊者茂师罗言:“有异信、异欲、异闻、异行觉想、异见审谛忍,有如是正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生故有老死,不异生有老死。如是说有。”

“尊者茂师罗!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寂灭、涅槃耶?”

尊者茂师罗答言:“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寂灭、涅槃。”

复问:“尊者茂师罗!有灭则寂灭、涅槃,说者汝今便是阿罗汉,诸漏尽耶?”

尊者茂师罗默然不答,第二、第三问亦默然不答。

尔时,尊者殊胜语尊者茂师罗:“汝今且止,我当为汝答尊者那罗。”

尊者茂师罗言:“我今且止,汝为我答。”

尔时,尊者殊胜语尊者那罗:“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槃。”

时,尊者那罗问尊者殊胜言:“有异信,乃至异忍,得自觉知见生,所谓有灭则寂灭、涅槃者,汝今便是漏尽阿罗汉耶?”

尊者殊胜言:“我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非漏尽阿罗汉也。”

尊者那罗言:“所说不同,前后相违,如尊者所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复言非漏尽阿罗汉耶?”

尊者殊胜语尊者那罗言:“今当说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旷野路边有井,无绳无罐,得取其水。时,有行人,热渴所逼,绕井求觅,无绳无罐,谛观井水,如实知见,而不触身。如是,我说有灭则寂灭、涅槃,而自不得漏尽阿罗汉。

尔时,尊者阿难语尊者那罗言:“彼尊者殊胜所说,汝复云何?”

尊者那罗语尊者阿难言:“尊者殊胜善说真实,知复何言。”

时,彼正士各各说已,从座起去。

[校勘]

“那罗”,巴利本作 Nārada。

“茂师罗”,巴利本作 Musīla。

“殊胜”,巴利本作 Saviṭṭha。

“阿难”,巴利本作 Ānanda。

[注解]

那罗:比丘名,以“能降伏龙,使奉三尊”闻名。

异信、异欲、异闻、异行觉想、异见审谛忍:除了信仰以外、除了(自己的)偏好以外、除了(古老的)口传以外、除了理性深思以外、除了深思后接受的见解以外。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载即有名的“井水喻”,茂师罗尊者已能自证知见十二因缘、也知涅槃的存在,但还不是漏尽阿罗汉,如同看到了井水,但还没触碰到井水。

后世的论师对此各有不同的解读,而推测茂师罗尊者已证三果或初果。

[导读:六入处与轮回]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如何能让人陷于生死轮回中呢?可见十二因缘第五至十二支的分析:

(5) 六入处:(观察五阴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
(6) 触:(感官、识、外境的)接触。
(7) 受:(接触后产生)感受。
(8) 爱:(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9) 取:(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10) 有:(因为执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11) 生:(生命存在而)出生,例如众生的出生、身心的产生。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出生后,自然会有)衰灭及苦果。

以下第352至354经,都表示要如实知这几支及其集、灭、道,才是真修行人。

(三五二)[0099a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法不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彼非沙门、沙门数,非婆罗门婆罗门数,彼亦非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云何法不如实知?云何法集不如实知?云何法灭不如实知?云何法灭道迹不如实知?谓于老死法不如实知,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不如实知。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不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不如实知。如是诸法不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法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沙门之沙门数、婆罗门之婆罗门数。彼以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何等法如实知?何等法集、法灭、法灭道迹如实知?谓老死法如实知,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知。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如是诸法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如实知。”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沙门数:在修行人之中;真正的修行人。“沙门”在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婆罗门数:在修行人之中;真正的修行人。“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佛陀则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沙门义:修行的目标。

沙门之沙门数:修行人当中真正的修行人;修行人当中最优秀的修行人。这个表达方式类似“高手中的高手”,以重复词强调特点。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在形式上为“逆观十二因缘”,例如第十二支“老死”的集是“生”,因此追到第十一支,这样一路往回追到第五支“六入处”。

[进阶辨正]

研讨:“义”的意思

(三五三)[0099b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法不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非沙门之沙门数,非婆罗门之婆罗门数,彼亦非沙门义、非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何等法不如实知?何等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谓六入处法不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不如实知,而于触如实知者,无有是处,触集、触灭、触灭道迹如实知者,无有是处。如是受、爱、取、有、生、老、死如实知者,无有是处。

“若沙门、婆罗门于六入处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者,于触如实知,斯有是处。如是受、爱、取、有、生、老、死如实知者,斯有是处。”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和前一经的差别,主要在于前一经的形式上为“逆观十二因缘”,从第十二支往回追到第五支,而本经的形式上为“顺观十二因缘”,从第五支分析到第十二支。

佛陀表示修行人如果不如实知六入处法、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就不能如实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及其集、灭、道等因缘,也就不是真修行人。

人的生活无非是透过六入处交织而成,有自省的真修行人,自然对于六入处影响身心的因缘会有透彻的观察及了解,修行也才能得力。

(三五四)[0099b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诸沙门、婆罗门于六入处不如实知,而欲超度触者,无有是处,触集、触灭、触灭道迹超度者,无有是处。如是超度受、爱、取、有、生、老、死者,无有是处,超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者,无有是处。若沙门、婆罗门于六入处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而超度触者,斯有是处。如是超度受、爱、取、有、生、老、死者,斯有是处,乃至超度老死灭道迹者,斯有是处。”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老死,乃至六入处三经。

如是老死,乃至行三经,亦如是说。

[注解]

超度:超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依本经所说,如实知一支因缘,才能超脱接下来的因缘,因此实务上在禅修中可一次观一个环节。

如实知各缘起支及其集、灭、道等因缘,才能超脱老死。

各缘起支的集、灭、道是什么?可见下一经的举例说明。

(三五五)[0099c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觉知老死,觉知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是,乃至当觉知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

“云何当觉知老死?觉知缘生故有老死,如是老死觉知。云何老死集?生集是老死集,如是老死集觉知。云何老死灭觉知?谓生灭是老死灭,如是老死灭觉知。云何老死灭道迹觉知?谓八圣道是老死灭道迹,如是老死灭道迹觉知……乃至云何行觉知?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觉知。云何行集觉知?谓无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觉知。云何行灭觉知?无明灭是行灭,如是行灭觉知。云何行灭道迹觉知?谓八圣道是行灭道迹,如是行灭道迹觉知。”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五六)[0099c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十四种智。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十四种智?谓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灭智、老死灭道迹智。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智,行集智、行灭智、行灭道迹智,是名四十四种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四十四种智,可由 11 乘上 4 而数出,针对十二因缘扣掉“无明”后的十一支,对于每一支及其集、灭、道的四种智。

为什么扣掉“无明”?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根据卷十三第334经所说,“无明”的集是“不正思惟”,已包含在“无明”以外的的十一支中,例如“触”时不正思惟,便是“无明触”。广义地,说十二因缘的每支都包含无明,因此在以四圣谛正观前十一支时已含摄。

依本经所说,禅修中可轮流以四圣谛一次观一支因缘。

[进阶辨正]

研讨:为什么四十四种智中扣掉无明支?

(三五七)[0099c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十七种智。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七十七种智?生缘老死智;非余生缘老死智;过去生缘老死智;非余过去生缘老死智;未来生缘老死智;非余未来生缘老死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灭法断知智。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缘行智;非余无明缘行智;过去无明缘行智;非余过去无明缘行智;未来无明缘行智;非余未来无明缘行智;及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无欲法、灭法断智,是名七十七种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非余生缘老死:没有“生”,也就没有“老死”。

法住智:(体会)缘起法住(于一切)的智慧,也就是前述的六个智慧。

心所缘生:由心(识)的条件而生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七十七种智,可由 11 乘上 7 而数出,针对十二因缘中由一支缘生下一支的十一种关系,观察思维每一种关系的七种智:

  1. “有这支才有下支”智。
  2. “没有这支就没有下支”智。
  3. “过去有这支才有下支”智。
  4. “过去没有这支就没有下支”智。
  5. “未来有这支才有下支”智。
  6. “未来没有这支就没有下支”智。
  7. “法住智(也是)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灭法断知”智。

相当的南传经文中,第七种智是“对于缘起法的体会(法住智;前六智)也是无常、不能执著的”。

南传注释书也表示这是指“了解法住智也是无常的”,而称之为“对观智的反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佛陀问须菩提:“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后来佛陀更说:“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8, no. 235, p. 751, a20-21)

以上这段经文与本经七十七种智中的“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灭法断知”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相同的义理在《阿含经》时而可见,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44〉:“漏尽阿罗汉[……]至于涅槃,不着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坏淫、怒、痴之所致也。”(CBETA, T02, no. 125, p. 766, b5-10)

(三五八)[0100a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增法、减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增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是名增法。云何减法?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所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减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增法、减法。如是生法、变易法、集法、灭法如上说。

如当说三经,有应当知三经如上说。

[校勘]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减”。

[对应经典]

 

[导读:思量]

许多禅师教导弟子不要有“分别心”。在《阿含经》的用词中,“分别”却通常是正面的词汇,代表解析,有分别才能分辨种种正见及邪见。佛陀一再教导弟子要善分别诸法,若不能善分别,反而是“痴”。

在《阿含经》中,“思量”、“计”这些词的意义接近后世论师说的“分别心”一词,接下来第359、360、361经中说:“若思量、若妄想者,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CBETA, T02, no. 99, p. 100, b3-6)

这原理在于基于有“我”的思量,而有对于五阴的执著,陷于十二因缘的锁链。

卷八也有相关的说明,第226经中佛陀教我们如何“断一切计”,也可以说是断除分别心:断除分别心绝非没有知觉、没有智慧、不懂拣择,而是断除“是我、异我、相在”的“我见”,没有了我、我所的错误分别,而能于一切事不执著。第227经讲“不计住”,不应该思量“是我、异我、相在”的“我见”,才能无所执取、无所染著,才能如卷二第39经等经所说的“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CBETA, T02, no. 99, p. 9, a18-19),也就是由“不计住”而“识无所住”,才能解脱。

这正应和了本卷接下来几经所说的:“若不思量、不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CBETA, T02, no. 99, p. 100, a26-29)

(三五九)[0100a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不思量、不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思量:思虑、量度。其中“思”即意志活动、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见的一种行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意图”。

彼使攀缘识住:那烦恼是“识”攀缘而生长的依止处。这语法可参见卷二第39经的“四识住”。其中“使”指烦恼,烦恼能驱使人,因此又称“使”。“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缘识住”于相当的南传经文中作“凡意图,凡计划,凡有烦恼潜在趋势者,则有那识存续的根据地;当有根据地时,就有识的依止处”。

攀缘识住:识所攀缘而生长的依止处,即烦恼。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三六〇)[0100b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不思量、无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集”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无明、行 → 识 → 名色 → [……] → 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三六一)[0100b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思量、有妄想,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则有往来;有往来故,则有生死;有生死故,则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不思量、无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则无往来;无往来故,则无生死;无生死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导读:佛法之所以为佛法]

佛法之所以为佛法,而不同于外道法,在于可实证的核心法义。常见外道采用佛教的名词或仪轨,但核心义理迥异于佛教;若是佛教的名词或仪轨,自然会呼应佛教的核心法义。

佛陀在接下来的第362~364经,以及卷十五第365经、卷一第25~29经中,都解释了同样的名词,比如“多闻”、“法次法向”。在卷一中的说明,强调听闻、宣说、或实证于五阴生厌、离欲、灭尽;接下来的这几经则强调听闻、宣说、或实证十二因缘的厌、离欲、灭尽,也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虽然切入的点不同,都相应于佛教的核心法义。

(三六二)[0100b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多闻比丘。云何如来施设多闻比丘?”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多闻比丘’,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若有比丘闻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法,是名多闻比丘。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生厌、离欲、灭尽法,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施设多闻比丘。”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六三)[0100c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谓说法比丘,云何说法比丘?云何如来施设说法比丘?”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说法比丘’,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若有比丘说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法,是名说法比丘。如是说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是生厌、离欲、灭尽法,是名说法比丘。诸比丘!是名如来施设说法比丘。”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三六四)[0100c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谓法、次法向。诸比丘,云何名为法、次[*]法向?”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若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如是生,乃至行,生厌、离欲、灭尽向,是名法、次[*]法向。诸比丘!是名如来施设法、次[*]法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次”,宋本作“以”。[*]

[对应经典]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

[校勘]

明本无“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