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56经计算44种智时,不算入无明支的4种。

为什么扣掉无明支?


David Chiou:

本经所说的四十四种智,即是十二因缘扣掉“无明”后的十一支,每一支以四圣谛观之,11 x 4 = 44。

为什么扣掉“无明”?因为“无明”可说是在其余每一支当中,除去“无明”就是“明”、就是“(四十四种)智”。

依本经所说,禅修中可轮流以四圣谛一次观一支因缘。


阿建:

我个人想法,为何不将无明算入的理由是:在12因缘的四谛观中,总是要往上追到其中一个缘起支的因,那么就可以反问:无明有没有因呢? 其实,无明也是触境不正思惟而产生,而触境不正思惟,在触⇒受⇒爱这边已包括,故整个12因缘到无明就已完整,故在前11支的追寻前一支的因时, 就都包含了12因缘中所有对因的追寻。

无须再从无明因往上追,否则就会产生之前经文舍利弗尊者所喝斥的:

“云何行如实知?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无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灭如实知?无明灭是行灭,如是行灭如实知。云何行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如前说。摩诃拘𫄨罗!是名圣弟子行如实知,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知,于我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摩诃拘𫄨罗复问尊者舍利弗:“唯有此法,更有余耶?”

舍利弗答言:“摩诃拘𫄨罗!汝何为逐,汝终不能究竟诸论,得其边际⑭,若圣弟子断除无明而生明,何须更求?”

一旦断除无明而生明,就不用再问了,而断除无明而生明,在每一缘起支的四谛观法,都可以达到,显得在无明再往上追就变成论议了。


Russ Wang:

除了无明之外,其他十一支都是缘生法,所以对这十一支的如实知,就是法住智。至于解脱于无明,是因为涅槃智,而不是法住智,所以只说四十四种智。


Philosopher:

“行”支的集、灭即与“无明”相关,若参照下一经(第357经,说七十七种智)的形式来看,的确不需要额外再列“无明”支的分析,纵使要分析“无明”支也如同前面大家的分析,已包含在其余十一支中了。


David Chiou:

以下是论典中的看法: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一一〇:

问:此中,何故不说知无明智等耶?

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复次,若法有支所摄,以有支为因,是有支果者,此中说之。无明虽亦有支所摄,而不以有支为因,亦非有支果,故此不说。

复次,若依此法具起四智,此中说之。依无明但起三智,不起缘有支集智,故此不说。

好几部论(包含《大毗婆沙论》、《瑜伽师地论》、《大乘义章》等)中都说无明没有因,然而根据《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34经:“无明有因、有缘、有缚。何等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谓无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CBETA, T02, no. 99, p. 92, b29-c3) ,也就是说无明以不正思惟为因。这些论的主张似乎不尽正确,会不会有点将无明导向成一神论的“第一因”这种无法探讨的事物,而非从身心上能观照而超越的对象了?

因此以上《大毗婆沙论》的解说还没有同学们的推论来得合理。

《大乘义章》卷四:

次辨四十四智差别。四十四智,如成实说:此犹是前七方便中,初四门观。就十二缘为此四观故,有四十四智差别。

十二因缘次第相生,因果相属有十一对。就此十一,从末寻本,逆以推之。

先就老死对生为四:一观老死苦。二观老死集。三观老死灭。四观老死道。次第逆推,乃至行支。对前无明,亦有此四。所谓观行苦、行集、行灭及行灭道。无明望前,更无集因,所以不说。何故逆观?据果寻因,顺谛观故(此三门竟)。

《大乘义章》解释为何是十一支的原因,和 Philosopher 的看法类似。

 
agama/研討_為什麼四十四種智中扣掉無明支.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1412038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