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以上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五阴有以下特性:
既然五阴都有无常、苦、空、非我的本质,执著于五阴而引起烦恼,实在不智。于是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认清真相,断除烦恼执著,解脱生死轮回,获得真正的自由。
第一次读《杂阿含经》的同学可能难以完全理解五阴的区分及彼此间的关系,那么只要先知道:
以这样的概念,大致了解经中所解析身心运作的本质,先抓住大方向即可。以后再回过头来细读经文,自然就能渐渐领会经文的完整意义。
《杂阿含经》“阴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一、十、三、二、五,当中佛陀教导我们五阴的运作、五阴的本质、执著五阴造成的后果、不执著五阴而能解脱。
佛教的经典都是由佛弟子们结集而成,因此在经典的一开始,通常会说“如是我闻”,表示这部经是结集者亲自听闻的。最著名的结集者,就是被佛陀称赞“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他的故事在许多经典中会一一提到。
佛经在开头也会记载此部经发生的地点。《杂阿含经》的第1经,发生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是当时著名的大国,佛教中许多精彩的事件发生在这里,之后我们也将一一读到。
佛陀教导弟子:“应该认清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是无常的,这样则是正确的见解。依正确的见解而修行,则能舍弃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喜爱和贪欲则可消除,心就能解脱。”
如果了知自己的身体以及贪著的物品,是会变化、毁坏、消失的,就不会那么的执著。能接受它们都是无常的事实,就是开启智慧的第一步。
举个粗浅的例子:花瓶若打破了,智者会将之清扫干净,从容善后;但愚者则会心痛不已、哀哀惨叫。这是因为智者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无常的,在花瓶未破时就知道无法永远拥有花瓶;在花瓶破时,自然也不会痛心,而能以智慧行事,心就不会被花瓶所役使。
也要认清心理的各个层面都是无常的。不论是感受、取相、造作、识知外境的心,都是无常的。
例如目前是受苦还是受乐,也是无常的。因此不会执著于快乐,而沉迷于声色犬马,甚至为了要快乐而牺牲健康。
真正深入的观察,则要在禅修中一一体验,能在实修中没有了贪欲,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而不只是口头禅。
心解脱的人,若要自己证知,则有能力作证:“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此经文中讲“无常”的观法,皆可以“苦”、“空”、“非我”替代入。举例而言:
如是我闻:
当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尔时,世尊③告诸比丘④:“当观色⑤无常⑥,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⑦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⑧、想⑨、行⑩、识⑪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⑫。’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⑬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舍卫: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该国的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叫做拘萨罗国,为方便区分,后来就将首都名作为国号,称作舍卫国。在当今印度北部近尼泊尔处。
② 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是须达多长者的绰号,因为他乐善好施,常常救济孤独无依的人,因此被称为给孤独长者。
③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④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⑤ 色: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例如身体。
⑥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⑦ 喜、贪:喜爱、贪欲。
⑧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⑨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语言。
⑩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⑪ 识:识知;觉知。
⑫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⑬ 苦、空、非我:苦:受到逼迫。空: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非我:不是“我”,又译为“无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①,观ⓐ色无常如实知②。所以者何③?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观”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本无“色”字。
ⓒ 宋本无“知”字。
① 正思惟:正确的思惟;如理的思惟。
② 如实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③ 所以者何:为何会这样呢?
本经中“于色当正思惟”是指什么?就是下一句话“观色无常如实知”。其余经中也有更详细的说明,例如《杂阿含经》卷十第259经中,舍利弗尊者说要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CBETA, T02, no. 99, p. 65, b14-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①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越生、老、病、死怖。诸比丘!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越:超越。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①;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不明、不离欲。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
“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贪爱色的话,即是贪爱苦。(因为色是无常、“苦”、空、非我的。)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无常及苦、空 非我、正思惟
无知等四种 及于色喜乐①
ⓐ 宋、元、明三本无“于”字。
① 无常及苦空,非我正思惟,无知等四种,及于色喜乐:此颂是将《杂阿含经》第1经至第7经的关键名词整理出来,以方便记忆。佛陀在世时,说法皆由弟子背诵而流传,结集经典时弟子将关键名词编成偈颂的形式,以避免遗漏、并协助忆念。这叫做“摄颂”。《杂阿含经》中通常是以每十经为一颂,第1经其实是四本经(无常、苦、空、非我)的合并,所以此摄颂其实也含括十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三世的五阴都是无常、苦、空、非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①灭尽。如是,过去、未来受、想、行、识无常,况现在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识,不欣未来识,于现在识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欣”,大正藏原为“欲”,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欣”,如此即与后文“不欣未来识”前后呼应。
① 正向:正确地趣向。
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认为“有我”,即有灵魂之类,具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特性。
而佛陀悟道时,发现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一般人执著于有“我”的见解(“我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反而造成业与轮回,造成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如果有“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这个“我”应该是不会变的,不会变也就不应该有苦(受逼迫)。但实际上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①。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元、明三本无“者”字。[*]
ⓑ 大正藏无“正”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① 我所:我所拥有的。
除了从逻辑上分析外,也可从生活中体会此经所说的道理,例如:
和此经同义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第120经说无常经中则有写道:“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修习三十七道品,无碍正思正念”(CBETA, T01, no. 26, p. 609, c10-11)。“当观色无常”后,还须搭配实际的修行(道品),而不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才能真实正观。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我说是等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五阴因缘而生,都是无常、苦、空、非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①、若缘②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③?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如是,诸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④:‘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因:原因;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
② 缘:外缘;资助因的间接条件。
③ 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造成色的原因及外缘,也是无常的。由无常的原因及外缘而产生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色,怎么会是恒常的。
④ 解脱知见:知道自己已证得了解脱的智慧。
本经中说“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表示由无常的东西组合起来的成品,自然也是无常的。
例如一栋大楼,它的组成是水泥、钢筋、砖头、木板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是永恒的,有一天会败坏,因此这些东西组合起来的大楼也不是永恒的。
同理,佛陀说我们认为的“我”,是由五阴组合起来的,我们要观察这些组合物是不是无常的?若是,则组合起来的“我”也是无常的。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
“如是,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我说是等为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味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众生于色不味①者,则不染②于色;以众生于色味故,则有染著。如是众生于受、想、行、识不味者,彼众生则不染于识;以众生味受、想、行、识故,彼众生染著于识。
患“诸比丘!若色于众生不为患③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色,以色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色④。如是受、想、行、识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识;以受、想、行、识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识。
离“诸比丘!若色于众生无出离⑤者,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色;以色于众生有出离故,彼诸众生出离于色⑥。如是受、想、行、识于众生无出离者,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识。以受、想、行、识于众生有出离故,彼诸众生出离于识。
“诸比丘!若我于此五受阴⑦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⑧、沙门、婆罗门⑨、天、人众中,不脱、不出、不离,永住颠倒⑩,亦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⑪。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证得脱、得出、得离、得解脱结缚,永不住颠倒,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味:爱着于其滋味。
② 染:染著、执著。
③ 患:祸患。
④ 若色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色,以色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色:如果色对于众生没有过患,那些众生不应该厌离色,因为色对于众生有过患,那些众生则厌离于色。举例而言,如果美色不可能造成任何的麻烦,就不应该有人觉得美色可能是个麻烦,但实际上美色会让人放不下、美色是无常的、甚至可能有人被美色欺骗而破财,也就是美色可能有过患,因此有人厌离美色、不贪著美色。
⑤ 出离:解脱束缚。
⑥ 以色于众生有出离故,彼诸众生出离于色:因为众生有可能解脱色的束缚,所以那些众生解脱色的束缚。
⑦ 五受阴:色、受、想、行、识合称“五阴”,有执著的五阴,又称为“五受阴”。参见卷二第55、58经。又译为“五盛阴”、“五取蕴”。
⑧ 梵:梵天,初禅天之一,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
⑨ 沙门、婆罗门:修行人的统称。
⑩ 颠倒:违反真理的见解。
⑪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色味:漂亮的东西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受味:舒服的感受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想味:取相清晰,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行味:造作而成功,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识味:正确的识别,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什么是爱着于“识味”?以打坐时来举例,明明是要练习专注在打坐的方法上、放下其它一切,但是脑袋一直转、停不下来,也算是因为染著于识,无法放下。
色患:漂亮的东西会毁坏。 受患:舒服的感受会消逝。 想患:取相不一定清晰。 行患:造作可能失败。 识患:识别可能错误。
色离:见美不贪著,见丑不嫌恶。 受离:受苦不生瞋,受乐不忘形。 想离:心中不管浮现什么相,都不贪著。 行离:自己的意志是否能贯彻、都不起烦恼。 识离:不管识别正确或错误,都不执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昔于色味有求有行①,若于色味随顺②觉,则ⓐ于色味以智慧如实见。如是于受、想、行、识味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味ⓑ随顺觉,则于识味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患有求有行,若于色患随顺觉,则于色患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患ⓒ有求有行,若于识患随顺觉,则于识患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离有求有行,若于色离ⓓ随顺觉,则于色离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离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离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离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离、不出,永住颠倒,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已ⓕ脱、已[*]离、已[*]出,永不住颠倒,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过去四种说 厌离及解脱
二种说因缘 味亦复二种
ⓐ 宋、元、明三本无“则”字。
ⓑ 宋本无“味”字。
ⓒ 宋本无“患”字。
ⓓ 大正藏无“离”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 大正藏在“天”字之后有一“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已”。[*]
① 有求有行:从事于寻求。“求”是“寻求”,“行”在这里指“从事于”。
② 随顺:依从。举例来说,“随顺父母的教导”即“依从(随着、顺着)父母的教导”。
“色离”应该能够离于苦,为什么于“色离”也要随顺觉?
《中阿含经》卷十八〈长寿王品2〉第75经净不动道经:“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乐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CBETA, T01, no. 26, p. 543, a16-20)
原来只要有执著,纵使只是执著于色离,就没办法般涅槃。这不是在字面上了解就可以,而是要实证的了。
我们之所以不是圣人,是因为我们的心中有许多“结使”(烦恼),就像绳子上打的结一般,一个一个绑住自己的结,要一个一个的解开。
要能超越生死,自然就不应该随着这些烦恼执著的使唤。
一个一个结解开了,结自然就不见了,解脱了。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①来诣②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当为我略说法要④,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⑤,修不放逸⑥。修不放逸已,当复思惟;所以善男子⑦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⑧,为究竟无上梵行⑨,现法作证⑩:‘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说此言,云:‘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如是说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⑪,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⑫;若随死者,为取所缚⑬ 。比丘!若不随使使,则不随使死;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⑭!”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⑮?”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随使使、色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为取所缚。
“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
“比丘!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在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即成罗汉⑯,心得解脱。
ⓐ 宋、元、明三本无“尔”字。
① 异比丘: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比丘。
② 诣:拜访。
③ 稽首佛足,却住一面:以头顶礼佛陀的脚(五体投地、最高礼法),然后退下,停留在旁边。
④ 法要:正法的摘要。
⑤ 独一静处:独自处在安静的地方。
⑥ 不放逸:不怠惰。
⑦ 善男子:信佛的好男人。
⑧ 信家非家、出家:基于正信从家出离,出家修行。其中“信家非家”可诠释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终的归宿”。又译为“正信非家,出家学道”。
⑨ 为究竟无上梵行:为了成就无上的清净修行。
⑩ 现法作证:这一生就体证。
⑪ 谛听:仔细地听。
⑫ 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若被结使(烦恼)役使的人,就会随着结使而流转生死。“使”有“驱役”的意思;烦恼可以驱役人,“使”就引申为“烦恼”。第一个“使”是名词“结使”,第二个“使”是动词“役使”。
⑬ 为取所缚:被执著所缠缚,而不得解脱。“取”的意思是执取、执著。
⑭ 知已,世尊!知已,善逝:知道了,世间所尊重的觉者!知道了,彻底的到彼岸的觉者!
⑮ 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你如何根据我精简的说法,阐释其意义?(佛陀要这位比丘举一反三做解释,来看他是否真的已了解了。)
⑯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即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所问如上,差别者①:“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②;若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若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
“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如是,世尊!我于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如是,乃至得阿罗汉,心得解脱。
ⓐ “增”,宋本作“增不增”。
① 所问如上,差别者:所提的问题跟前一经雷同,差别的地方如下。
② 增诸数:增加了种种状况(使得人们更不得解脱)。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异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①,合掌②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住不放逸;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学道,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身作证③:‘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说:‘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于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汝如是说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非汝所应④之法⑤,宜速断除。断彼法者,以义饶益,长夜安乐⑥。”
时,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应,宜速断除;受、想、行、识非我所应,宜速断除。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是故,世尊!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者非汝所应,宜速断除。如是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宜速断除。断除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成阿罗汉,心得解脱。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永乐北藏改作“座”。
① 偏袒右肩:将袈裟挂于左肩,而露出右肩,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长者的方式之一,因这样子方便做杂务,代表当事人愿意为长者服务。
② 合掌:双手在胸前合而为一,表示恭敬。又译为“合十”、“叉手”、“叉十”。
③ 身作证:亲身体证。
④ 非汝所应:不是你所该倚靠(对应)的。也就是不可靠。
⑤ 法:事物。“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
⑥ 以义饶益,长夜安乐:以真义带来帮助,长久得到安稳快乐。
本经从反面列举,什么是“非汝所应”:“色者非汝所应,宜速断除。如是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宜速断除。”
卷十第259经则有从正面列举,什么“是所应处”:“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CBETA, T02, no. 99, p. 65, b14-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为佛作礼,却住一面,而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作如是说:‘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耶?”
时,彼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若非汝所应,亦非余人所应,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非我所应,亦非余人所应,是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非我、非我所应,亦非余人所应,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是故,我于如来①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比丘!色非我、非我所应,亦非余人所应,是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非我、非我所应,亦非余人所应,是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精勤修习,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①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的称号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实不变。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从座[*]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说:‘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结所系①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是结所系法,是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结所系法,是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是故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是结所系法,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是结所系法,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① 结所系:结使(烦恼)所系缚的。
深经亦如是说①。
① 深经亦如是说:有一部经叫做“深经”,和前经有相同的说法。这里“深”疑为“染”字形相似之误,也就是前经内容的“结所系”可以“染”代入,而成为一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从座[*]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说:‘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动摇①时,则为魔②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③。”
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五阴不动摇,得解脱于魔比丘白佛言:“世尊!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④。如是受、想、行、识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是故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若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如是受、想、行、识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 宋、元、明三本无“则”字。
ⓑ 宋、元、明三本无“时”字。
① 动摇:心动。
② 魔:害人智慧与性命、障碍善事者。
③ 波旬:恶魔的名字,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一位天主。
④ 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被色所役使时,即被恶魔所缠缚;如果不被色役使,即不被恶魔缠缚。
若真能不被色受想行识所动摇,自然不受魔扰。《杂阿含经》卷三十九有许多实例,佛陀教导弟子面对魔扰的终极方法,就是观五阴无常,而不动摇、不系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比丘名劫波ⓐ,来诣佛所,头面礼足①,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比丘心得善解脱。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脱?”
尔时,世尊告劫波曰:“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心善解脱②。善哉,劫波!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劫波!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③、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④。色爱除已,心善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识爱即除。识爱除已,我说心善解脱。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脱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所以者何?爱欲断故。爱欲断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
时,劫波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
尔时,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心善解脱,成阿罗汉。
ⓐ “劫波”,巴利本作 Kappa。
① 头面礼足:五体(两肘、两膝、头额)投地,以头碰触受礼者的脚或地面的最高礼法。
② 心善解脱:心彻底地解脱。
③ 麁:“粗”的异体字,容易辨识者(不必然是形体粗大者)。
④ 色爱即除:对于物质及物理世界现象的贪爱即可消除。
佛教说“无我”,我们所认知的“我”其实是由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
凡夫则执著认为在五阴中有“我”。举例而言,就“身体”与“我”的关系而言,凡夫可能误认:
以上三类认为有“我”的见解,佛经中称为“色是我”、“色异我”、“相在”,这几个名词详细的逻辑定义及探讨,在卷五第109经会进一步说明。
佛陀则发现五阴都是因缘生灭的,一切的身心运作中没有不变的自我。
修证无我的智慧,才能彻底地放下自我(无我),也不挂念身外之物(无我所),去除贡高我慢、爱欲等结使的束缚。
如是我闻:
尔时,尊者罗睺罗ⓐ③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④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⑤,能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⑥?”
佛告罗睺罗:“善哉,善哉,能问如来:‘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耶。”
罗睺罗白佛言:“如是,世尊!”
观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佛告罗睺罗:“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罗睺罗!当观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⑦、不相在⑧,如是平等慧正观。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如是,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者,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罗睺罗!比丘若如是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者,比丘是名断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⑨。”
时,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罗睺罗”,巴利本作 Rāhula。
ⓑ 大正藏无“能”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①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
② 迦兰陀竹园:佛陀的道场之一,为迦兰陀长者所拥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场,是佛教最早盖的寺院。又译为“竹林加兰哆园”、“竹林精舍”。
③ 罗睺罗:比丘名,以严持戒律、精进修道闻名,誉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儿子,又译为“罗云”。
④ 云何知、云何见:如何知道、如何见解?
⑤ 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我这个“有识的身体”及“身外的一切境界、形相”。
⑥ 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去除“有恒常不变的自我”、“自我所拥有的”等见解,解脱“自我中心、傲慢”烦恼的束缚。例如去除“识身是恒常不变的自我,而身外的境界是自我所拥有的”这类见解。
⑦ (色)异我:色之外有我。(而色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
⑧ (色、我)相在:我处于色之中,或色处于我之中。
⑨ 断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断除爱欲的执著,转化各个结使(烦恼),不偏不倚地洞察(没有间隔、差距地以智慧观察),彻底地断尽了苦。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罗睺罗:“比丘!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罗睺罗白佛言:“世尊为法主、为导、为覆。善哉,世尊当为诸比丘演说此义,诸比丘从佛闻已,当受持奉行。”
佛告罗睺罗:“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罗睺罗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罗睺罗:“当观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
“罗睺罗!比丘如是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着者,超越疑心,远离诸相,寂静解脱,是名比丘断除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时,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使、增诸数 非我、非彼 结系、动摇
劫波所问 亦罗睺罗 所问二经
ⓐ “迦”,大正藏原为“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众生对“我”的执著,不仅限于婆罗门教说的“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更是日常生活自以为的那个“我”,例如把身体当作我(色是我)的那个“我”、把身心当作我(五阴是我)的那个“我”、爱面子的那个“我”、自我保护的那个“我”、天人合一把大自然当作我的那个“我”,众生都执著“有我”而轮回生死,圣者则体证到这些都只是因缘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自然就没有了因“我”而起的种种烦恼乃至轮回。
另一方面,“无我”也不是说“我等于无”,那是断灭见,在卷二会说明那是另一种错误的见解。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为佛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多闻①,云何为多闻?”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问我多闻义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当知,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说多闻。”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 “谛听”,宋、元、明三本作“谛听谛听”。
① 多闻:多听闻佛法而受持。在此经中特别指出是多听闻“五受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法师,云何名为法师?”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法次法向ⓐ①,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于ⓑ受、想、行、识,于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 “法次法向”,巴利本作 Dhammānudhammapaṭipanna。
ⓑ 大正藏无“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① 法次法向:依著一个修行“法”、下一个修行法(“次法”)的实践方“向”顺序修行。又译为“向法次法”、“如说修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得见法涅槃①,云何比丘得见法涅槃?”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见法涅槃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②,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识,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 宋、元、明三本无“于识”二字。[*]
ⓑ “去”,明本作“退”。
① 见法涅槃:当生达到涅槃(灭除烦恼、生死)。又译为“现法涅槃”、“见法般涅槃”。
② 漏:烦恼。一般人由眼、耳等感官,时常流漏烦恼而不停止,所以以漏譬喻烦恼。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名三蜜ⓐ离提,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说法师。云何名为说法师ⓑ?”
佛告比丘:“汝今欲知说法师义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于色说厌、离欲、灭尽,是名说法师。如是于受、想、行、识,于识[*]说厌、离欲、灭尽,是名说法师。”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多闻、善说法 向法及涅槃
三蜜[*]离提问 云何说法师
ⓐ “蜜”,宋、元、明三本作“密”。[*]
ⓑ “说法师”,巴利本作 Dhammakathika。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③,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尊者舍利弗,问讯④起居已,却坐一面⑤,语舍利弗言:“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无常色、变易、不安隐色言:‘我胜、我等、我劣ⓒ⑥。’何故沙门、婆罗门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若沙门、婆罗门于无常、变易、不安隐受、想、行、识而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故沙门、婆罗门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
“若沙门、婆罗门于无常色、不安隐色、变易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⑦而不见真实?于无常、变易、不安隐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而不见真实?”
“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输屡那!若无常,为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于意云何?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
答言:“无常。”
“若无常,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识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舍利弗说是经已,长者子输屡那远尘离垢⑧,得法眼净⑨。时,长者子输屡那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⑩。从座ⓕ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为优婆塞⑪。我从今日已,尽寿命,清净归依三宝⑫。”
时,长者子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 “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巴利本作 Rājagaha Veḷuvana Kalandakanivāpa。
ⓑ “输屡那”,巴利本作 Soṇa。
ⓒ “我胜、我等、我劣”,巴利本作 Seyyo ham asmīti Sadiso hamasmīti Hīno hamasmīti。
ⓓ “苦耶”,元本作“若苦”。
ⓔ “苦”,元本作“若”。[*]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而”,宋、元、明三本作“已”。
①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闻名。又译为“舍利子”,因为他的母亲名叫“舍利”。
② 耆阇崛山:为音译,义译为“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角。
③ 输屡那:为音译,义译为“二十亿耳”,善弹琴。后来出家证得阿罗汉,成为尊者二十亿耳,以“精进第一”闻名。
④ 问讯:问候请安。
⑤ 却坐一面:在一旁坐下。又译为“退坐一面”。
⑥ 于无常色,变易、不安隐色,言:“我胜、我等、我劣”:在无常的、变化的、不安稳的色上,说“我较优越”,或认为“我是等同的”,或认为“我较差”。
⑦ 计:思量分别。
⑧ 远尘离垢: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断了见惑而得正见,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⑨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⑩ 无所畏:了然于心,有自信而无所畏惧。
⑪ 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⑫ 三宝:佛陀、佛法、圣众(僧)的合称。
修行人一定是谦虚的,不过“无我”并不仅仅是“谦虚”,此经中提到的“我胜、我等、我劣”都是基于“我见”而有的比较。
在前面的经文中,佛陀说明了身心的无常、苦、空、非我的本质。而身心的苦是从何而来?能如何解脱?
这就是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四圣谛”),苦、集、灭、道:
了知四圣谛的原理后,在实际的修行中,辨明身心让人爱着的滋味(“味”),了知身心无常、苦、变易的祸患(“患”),不贪爱身心则可以出离于祸患(“离”)。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
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时,舍利弗谓:“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色不如实知,色集①不如实知,色灭②不如实知,色灭道迹③不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不堪能断色。如是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不如实知,识灭不如实知,识灭道迹不如实知故,不堪能断识。
“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色集如实知,色灭如实知,色灭道迹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断色。如是,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如实知,识灭如实知,识灭道迹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断识。
“输屡那!于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又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舍利弗言:“若色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宁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如是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又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宁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圣弟子于色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圣弟子于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时,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已,去。
ⓐ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① 色集:色的生起、因缘。
② 色灭:色的止息、解脱。
③ 色灭道迹:解脱色的正确道路。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
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时,舍利弗告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色不如实知,色集不如实知,色灭不如实知,色味不如实知,色患不如实知,色离不如实知故,不堪能超越色。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不如实知,识灭不如实知,识味不如实知,识患不如实知,识离不如实知故,此沙门、婆罗门不堪能超越识。
“若沙门、婆罗门于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超越色。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超越ⓐ识。
“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无常者,为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色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宁有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于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
答言:“无常。”
“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宁有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输屡那!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输屡那!圣弟子于此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观,于诸世间无所摄受;无摄受者,则无所著;无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长者子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 “越”,宋、元、明三本作“越于”。
五受阴与苦、集、灭、道的关系,进一步解说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二第41经(CBETA, T02, no. 99, p. 9b)。
卷一的内容,从第1经开始就展现了整体的脉络。将卷一各经对应到第1经,可归纳出以下关系:
其他各经亦可整理如下,补充第1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