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David Chiou

“无我”的严谨定义是“没有恒常不变的真我”吗?

很多同学会想:“我在没读佛经之前就认为没有‘恒常不变的真我’呀!”甚至在现代除了特定宗教信徒,很少人会认为有“恒常不变的真我”,那难道大家都符合佛法说的“无我”甚至悟道了吗?

上周读经班讨论到这个议题。现代在为初学者解释“无我”时,一种说法是“没有恒常不变的真我”。这是学术上的一种解释,因为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认为“有我”,即有灵魂之类,具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特性。而佛陀是反对婆罗门教的这类概念,因此学术上解释“无我”为“没有恒常不变的真我”。

这个解释是合理且易懂的,作为对初学者的教学很适合。但要了解这是一种“解释”,而不是严谨的经典“原文”。经典原文,不论南北传的三藏,毕竟都是讲“无我”、“非我”,白话直译是“没有我”,而不仅限于“无真我”、“没有恒常不变的真我”。

在佛教来看,不须要等到永恒才知道“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就不同了,上一秒和下一秒的我就不同了,甚至当下就是“无我”才对。

当下就“无我”,才是佛教说的圣者现证、现观无我的本意。

佛教的“无我”不仅在于“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我”,对圣者来说是现证“没有我”(而只有因缘生灭)的,没有了自我的误认、没有了自我的执著。这是直观、现证的境界,不必要逻辑上安立一个“恒常不变的真我”然后说没有那“恒常不变的真我”。

对于修证婆罗门教而天人合一、经历到和梵天的大我合为一体,而以为是恒常不变的真我的人,佛教的“无我”的确是指出“没有恒常不变的真我”。作为对初学者的解释,为了方便理解,的确也可以解说“无我”是“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我”,让初学者不致于一下子难以接受。但若严格来探究,依经、依律来作严谨的定义,的确南北传经律中都没有将“无我”仅限于“没有恒常不变的真我”,而是“没有我”才是佛经原文的直译。

佛陀说圣者所没有的这个“我”不仅限于“恒常不变的真我”,更是我们日常生活自以为的那个“我”,例如把身体当作我的那个“我”,把身心当作我的那个“我”,爱面子的那个“我”,自我保护的那个“我”,认为死后返归大地的那个“我”,把大小周天甚至宇宙当作我的那个“我”,佛陀说这些通通都是“无我”的,而圣者是要现观这些通通都是“没有我”的,自然就没有了因“我”而起的种种烦恼乃至轮回。白话来讲,“本来没有我”,但众生通通执著“有我”而轮回生死。

另一方面,“无我”也不是“我=无”,那是断灭见。因此说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

就逻辑上的分析,可以将五阴作系统化的分析,发现身心都是一直因缘变化,全部的身心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没有永存不变的成分。进阶来说,则是体证当下即无我。当然,这就不是嘴皮子了,不只是逻辑了,而是要依戒、定、慧的修学而真正破我见、破我执才能体证的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From: 乔瑟夫

“无我”的严谨定义是“没有恒常不变的真我”吗?....哪么”我”是什么定义?!(看到题目的反思)


From: David Chiou

乔瑟夫大德问道,“我”是什么定义?

如果就经中来看,凡夫是以身心的一部分或整体,或任何能感知甚至形而上的东西当作是“我”,抓着这个“我”的分别而执著,而有人、我的分别,合于“我”意的产生贪,于“我”有冲突的即生瞋,而生出种种执著。


From: Cheng Soon Lee

我有几个意见大家讨论一下:

(一)““恒常不变的真我””也一样不必限于婆罗门教的教义。其他宗教说的灵魂、永生等等,也是适用。

(二)《阿含经》的典型句子都是以“无常”开头,如“观色无常。。。”,正观无常可以契入无我,而有常见则绝对不行。一个有我见的人,一个寻求涅槃境界的人(这里的涅槃包括外道说的永恒安隐的境界),如果逼他把这个所谓的“我”的相貌写下来的话,他必然要落入“恒常不变”里头,而不会结论“我是无常的”。

(三)在理论上,如果非要一个有我见的人描述所谓的“我”的相貌的话,““恒常不变””应该会出现。这样的“我”不必限于是婆罗门教的教义。

(四)另有一类众生认为死后一了百了,这是断灭见。虽然他已经不承认有““恒常不变的真我””,但是,这一类的人倒是不适合直接说“无我”,反倒要说缘起、因果业报等。不然,既然死了一了百了,还需要修行做什么呢?


From: David Chiou

回复 Cheng Soon Lee 大德所言,“恒常不变的真我”是“我见”没错,但“我见”却不仅限于“恒常不变的真我”。

举例来说,将身体当作是我(色是我),这也是一种“我见”,这种见解当中并没有恒常不灭的概念,但的的确确有我见、我执。

再举个例子,笛卡儿说的“我思故我在”,没思的时候就没有我,有思的时候就有我,这也是明显的“我见”,但不是“恒常不变的自我”。

因此将“无我”解为“没有恒常不变的真我”不能说是错误,但的确是局限了“无我”的本意,而且的确不是经典中的原始说法,而只是一种解释方式。


From: Cheng Soon Lee

我同意“我见”却不仅限于“恒常不变的真我”。我想要说的是,当一个人想到解脱、想要涅槃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人的“我见”一定包括“恒常不变”这一个相貌。

把身体当作是我的人,他会结论死后就没有我,那么修行来做什么?同样的,笛卡儿说的“我思故我在”这个想法,他也不会去想要修行得解脱。


From: David Chiou

Cheng Soon Lee 大德所说算是以“无常想”能引至“无我想”的意思 :-) 所谓“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不过照经中说,也有“把身体当作是我的人”自认为在修行,像外道六十二见中的“现世涅槃论”的外道将人世间的感官五欲就当作是最高的快乐及涅槃,因此追求快乐的生活。这种人非常多啊,虽然离佛教的修行还差得远,但他们也自认为在修行 :Q

 
agama/研討_無我_僅限於_沒有恆常不變的真我_嗎.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5570187568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