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bstsai
标题 Re: 请问 “厌离” 的情绪为何?

发信人: hol@Lion (奇哉众生), 信区: BudaHelp
杂阿含经中常提到 :
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于现在识厌离。欲正向灭尽....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
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
有。

想请问的是, “厌离” 不也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吗? 佛陀不是教我们不要执著,
为什么会要我们厌离这个, 厌离那个呢?

这是古时译经时词意和现在不同的关系,”厌离” 是脱离、解脱的意思,这两个字通常并用,以代表 “脱离” 的意思,并不含有 “讨厌” 的现代意味。

例如 “厌离食味”,是说 “不再执著于食物的条件” 而不是说 “讨厌吃饭”。又如:老迦叶说猎人 “亦不厌离如此恶事”, 指的是猎人不 “舍弃” 打猎的恶业。

厌离这两字并没有情绪上的负面意义,它只是 “平叙” 词。厌离有时也和 “不乐” 相并对照使用。不乐也是 “不执著于..” “舍弃..” 的意思。佛典中的古汉语意和今语有些相差很多,厌离一词还算好的。咱们可举一些例子看看:

  • [利益]除了”增益” 的意思外,另一个意思是 “吉利”。
  • [力自]尽心力的..。“佛初出时,(大爱道姨妈)力自育养。”
  • [宣令]是通知。[宣叙]却是 “显露”。“日照天下其德有三...二曰五色杂类,宣叙其形。”
  • [消息]
    1. 问候。“善知识亦有四辈...三者日往消息之。”
    2. 休息。“今日得如是适身饮时,且可小停,消息四大,然后当往奉觐世尊。”
    3. 消灭。“吉凶灾厄,永世消息。”
  • [行澡](饭后)请人用水洗手和洗脸。(和 “洗澡” 无关)。
  • [不面]未曾谋面。“维摩诘言:劳乎文殊师利,不面在昔,辱来相见。”
  • [修好]美好。“池上有树..绝大修好。”
  • [出处]出门远行。“悉达在家,若其远游,车有四品...于今出处,何所驾乘?”
  • [出意]随意。“譬如幻师,出意为化。”

经中许多古汉语都要前后对照才能明白它在说些什么。有些解经者有时还会弄出一些很难明白的词汇出来,因而许多的 “论、疏” 著就让人越读越迷糊,个中学问也就更大了。


作者 bstea888vip (工中)
标题 Re: 古汉语佛教用词略谈

大德佩服你的研究,真的读佛经就常为古汉语伤脑筋!!
有一次听某位法师曾说过所谓古汉语应是较接近河洛话
就好比此次讨论的[厌离]如果以台语的口语来说,就比较可以理解
厌离的厌在台语里常有的比喻就是[天天吃一样的东西 ,吃到厌]
所以厌离并无负面的情绪,应可解释为对一件事物的了解,然后对其欲爱自然不乐
所以在阿含经中常可看到[厌离欲],如杂阿含70
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尚无常,况复现在色!多闻圣弟子如是观察已,
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灭尽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果熟悉台语的文法及语意对于读佛经有很大的帮助
好比大德所举例的词句,如以台语来读就容易理解
譬如杂阿含里说四正断: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
就好比第一断断,如以现行国语读来就觉莫名
但是以台语读来就很顺畅并能马上理解其意,因为断音在台语本就有两个读音


作者:abstsai
标题:解脱知见

杂阿含经里常见这个句型:
如:T02n0099_p0002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
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同学们常以为厌是讨厌的意思,把这句看成只要我讨厌色受想行识,讨厌了就不会觉得有什可乐的,不觉得有什可乐的之后就解脱了,知道自己已证得了解脱的智慧。那就我这一生已完成了,梵行就确立了,所该作的都已作了,自己明白不会再来轮回了。

一切就那么简单:只要讨厌远离了,那就是证道了(成了阿罗汉)。是如此吗?有这么简单吗?

“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的意思我们应由它的真意来看,厌字的反义词是“不厌”,它的意思是“保有,喜爱”,如荀子仲尼篇:“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如:礼论:“礼者,谨于吉凶不相厌者也。”不相厌也就是“不敢放弃”(礼)的意思。

唐代的语词大多取自汉代古传,”厌”字即是放遮,舍去的意思,不是现代(轻描淡写)的讨厌的意思而已。

修行者要能舍弃“色受想行识”之后,才能不乐于色受想行识,这个“不乐”又好像只要不觉得有乐趣的乐就好了,其实不是这样,当我们拾弃了色受想行识之后是自然就没有乐可言了。

生盲者,从没“色”的经验,因为他看不见,我们请他看3D电影时,他是没有任何乐可言的,因此,修行者只要有任何的色受想行识的感受,要说能不乐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识”这一项,有了识,就一定会有分别心,那一定有乐。例如吃素的人以为自己已经对吃解脱了,殊不知,当他吃到一块肉时便痛苦不堪,只有吃素才能使他“乐”,他无法舍弃吃素食的快乐或是吃肉的痛苦,或反之。

如果只要“讨厌了”就“解脱了”,那满街就都是阿罗汉了。

只有真正“舍弃了色受想行识”的人,才能明白什么是解脱,而解脱知见才会发生,他才会明白什么是解脱,也就是具有解脱的智慧。

能解脱者,才能有清净梵行,我们常以为梵行是一般的守戒叫梵行,其实也不对,梵行是没有任何染著的行为,也就是舍弃了色受想行识之后的行为,那就是“得空”了。

解脱知见就是知道空的秘密,也就是证入了空境,即是涅槃。中文的“梵”字是因为佛经翻译而造的字,梵行如果只是守戒的清净行,则在当时就会译为戒行已立,而不会译为梵行已立。

杂阿含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只是提网式的列句而已,内容是包含了深秘的行法的。

如何舍弃色受想行识?这才是同学们要苦思的地方。


作者:DavidChiou
标题:Re: 名词:厌

厌:不想再有。也就是不再执著或贪得无“厌”。


作者: maha

上网 Google 了一下,果然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正在读“论《杂阿含经》之“厌离”(nibbidā)/张云凯”( http://www.fgu.edu.tw/~buddhist/chinese/paper_20/08.pdf )......


作者:乔瑟夫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 圣严法师经典名句(我觉得圣严法师见解真的高深)


作者:凡僧云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厌,有两类意思。满足的意思,现代人很少用,古人则比较常用,如上面的那句。

《杂阿含经》的翻译用字,我觉得在当时是恰当的,只是因为时代的变迁,时人对文字使用和理解的无常变迁,所以造成今人不易理解古人之意。


作者:Heaven Chou

庄春江在南北传对译中的解释:

“厌离;厌(SA);厌患(AA)”,南传作“厌”(nibbindati,名词nibbidā),菩提比丘长老在《中部》英译为“(由沉迷中)清醒”(disenchant, disenchantment),但在《相应部》则英译为“(经验)厌恶;(经验)反感”(experiences revulsion),在《增支部》中又改回“(由沉迷中)清醒”(disenchant),译者2003年7月在美国新泽西州同净兰若(bodhi monastery)私下面询长老为何使用不同的译词时,他表示,前者的程度不足,后者太过,真正的意思应该介于这两者之间,但英文没有恰如其分的字可以对译。


作者:Ke Bowen

厌离肯定不是瞋 因为最基本的观缘起 对于受 就是 乐受不贪 苦受不瞋 不苦不乐受不痴。 节录杂阿含470经:

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作者:吴宝原

是啊,怀念 abstsai!不过他在这串讨论中说:“唐代的语词大多取自汉代古传,‘厌’字即是放遮、舍去的意思,不是现代(轻描淡写)的讨厌的意思而已。”如果从《汉语大词典》的用例来看——1.嫌弃;憎恶;厌烦。《论语‧宪问》:“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个不厌其取。”——出自《论语》,可见得“厌”的“讨厌义”很早很早就出现了,不是现代才有的。


作者:Ke Bowen

事实上 把经典的一个词抽出来 用古汉语的意思来解释分析 也只是一个参考 就如很多人提出来的 一字多义非常普遍 甚至 用同一个词 每个人的意思在程度上也不精确的相同(文字本身就是约定俗成 并非先有精确定义) 再加上 经典本来就是翻译的 两种语言 很多词不一定有精确的对应 是故要理解 阿含的厌离 或是说 从这么许多的意思中选一个较接近的说法 还是得从经典的上下文 前后经 甚至整部经 去做揣摩


作者:DavidChiou

随喜大家精彩的讨论。

佛陀在进一步的厘清时,的确是有表示贪、瞋都是要离的。而像《杂阿含经》第282经这样的概念,也是佛教一致的概念,例如:《中阿含经》卷18〈2 长寿王品〉:“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不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阿难!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乐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CBETA, T01, no. 26, p. 543, a15-20)

但这种是有高度的实修境界,对于一般人,连舍离都做不到,要谈“厌、不厌离俱舍”或是“连舍也不执著”这样的层次,就实在还有些距离 :)


From: Linus Hsao

‘厌离’的意义应该还不需要去翻那么多大部头的论著才能了解。世尊说‘依义不依语’,由阿含经其 他地方的前后文,也就是依经解经,就可知道‘厌离’的意义和瞋无关。

《杂阿含经》卷34:“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行无常,一切行不恒、不安、变易之法。诸比丘!于一切行当生厌离、求乐、解脱。” (CBETA, T02, no. 99, p.243, b14-16)

也就是说世尊解释为何需要厌离,因为诸行无常,一切随时会变坏,既然该”产品”随时会坏那就不用当宝紧紧抱着,丢了就是。

起世经也有相同用法。

《起世经》卷9〈11 世住品〉:““诸比丘!云何世间住已转坏。诸比丘!当于彼时,无量时长远时,天下亢旱无复雨泽,所有草木,一切干枯,无复遗余。譬如苇荻乘青刈之,不得雨 水,干枯朽坏,无复遗余。如是如是,诸比丘!天久不雨,一切草木,悉皆干枯,亦复如是。诸比丘!诸行亦尔,一切无常,不久住、不坚牢、不自在,破 坏之法,应当厌离,速求解脱。” (CBETA, T01, no. 24, p. 354, c29-p. 355, a7)

这样用法还满多的就是。


From: Ke Bowen

如果以 雪山偈 来看: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或许也可以做小小的对应。原文的 厌离 写在正观无常之后,对照偈子,大概是离开 生灭法的阶段。所以这个厌离应该是指离开生灭,而瞋也是一种生灭法。


From: Ke Bowen

这个问题有另外一个本质就是能否”以欲止欲”的问题。(这里说的第一个欲是类似善法欲,不同某些密所说的) 我觉得后期有些论典或论师容易说阿含不够究竟,除了某些看起来较为”负面的词”,”以欲止欲”也是常会提到的问题。这有些论断其实都落入”想当然耳”或是”或许会”的推论。因为欲是无常的,所以只要是按照正确的法次法向,以欲止欲应该也是没有问题。 这个跟筏喻也有点相呼应。不知各位先进看法如何。 我提出一篇经文以供参考: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61.htm 杂阿含561经 agama.buddhason.org


From: 吴宝原

“一般而言,说到‘厌离’就会联想到‘出离心’,但与此意涵截然不同的‘厌离’,为何大量地出现在说一切有部传承之《杂阿含经》中?究竟该经所指之厌离为何?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正在读这篇: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s/11/chbs1106.pdf


From: David Chiou

回 Ke Bowen 所说,“以(对禅定、圣果的)意欲,来止(恶不善的)欲”,的确是一种方法,如 Ke Bowen 所列经中所说。再者,三十七道品当中的“四如意足”第一个就是“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其中“欲定”的意思就是以想要成就禅定、圣果的动机来修定,因此“以欲止欲”是三十七道品中就有的一个项目了,算是常见的作法。

后来的翻译可能是为了避免此“欲”彼“欲”混淆,似乎比较常改用“愿”来替代第一个“欲”了。佛弟子发“愿”得圣果,以愿止欲。


From: 乔瑟夫

佛教不会教你”让你死气沈沈”的过日子,假使这一世无法解脱,下一世(或许很多世以后),”无常”总是会让你有”机会”的,但自己是否知道机会来了?所以要”观五蕴(色/受想行识)无常”......*我自己的解读....


From: Linus Hsao

刚好相反,了解诸行无常,心不随贪欲而动,生活的可轻安多了。我还是马照跑舞照跳啤酒照喝,但是没马没舞没啤酒时我也是轻安。认识我的人就会知道了柳~~


From: 吴宝原

张云凯这篇论文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s/11/chbs1106.pdf 在结论所提出“世间厌离”与“出世间厌离”,对我而言是很满意的答案。

这论文的研究方法也值得学习:

* 找出北传汉译《杂阿含》经文中“厌离”及“厌”的出处。 * 找出南传尼柯耶的相对应处。 * 参考南传的语义来分析北传“厌离”的意义。

如果我们学养足、时间够,能如此扎实的探讨问题该有多好~

另外,论文中大量引用 CBETA 电子佛典集成;身为 CBETA 一员,与有荣焉!


From: Heaven Chou

我是觉得, 依杂阿含第一经来看, “离贪” 原本就不是等于 “厌离” , 一个是方法, 一个是目标, 二者原本就不相同, 不知为何要如此说?

而讨论中有人提到 282 经与第 1 经的差异问题, 不过我看了一下, 282 经有提到三种情况.

  1. 无上修根
  2. 贤圣修根
  3. 学见迹 (行道的有学人)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82.htm

对于尚未证阿罗汉的有学人而言, 厌离还是必要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 282 经并不会与第 1 经有什么矛盾或冲突哩.


From: 吴宝原

相较第1经,这个第282经对于“厌”说得比较细:

  1. 无上修根=⇒修如来厌离、不厌离
  2. 贤圣修根=⇒离厌、不厌
  3. 学见迹(行道的有学人)=⇒厌恶

或许可以说,上述的1是“出世间厌离”(也就是第1经的厌离),2,3则是“世间厌离”。


From: Heaven Chou

根据杂阿含第1经的次第, 我觉得它的 “厌离” 不像是出世间厌离, 它是在心解脱之前, 所以我觉得它应该属于有学人的程度, 也就是第三种=⇒厌恶.

不过 “厌恶” 似乎太严重了, 正如庄春江引用菩提比丘的解释, 它是介于“(经验)厌恶;(经验)反感”(experiences revulsion),与“(由沉迷中)清醒”(disenchant) 二者之间.


From: 周靖山

依杂阿含209经“……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脱,….”,其实“厌离”很简单地说就是“心不染著”。我们说“厌离”五欲,也可说“不染著”五欲。

因“心不染著”则心不会“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则“眼、色缘,不生眼识,不生可意,不生不可意,则余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厌离”俱有惭、有愧,知一切法无常、苦、无我不起贪执与噌恼之义。“心不染著”亦是其义。


From: 乔瑟夫

相较第1经,这个第282经对于“厌”说得比较细....这些问题与根器(利;钝),有人利根加上福德好,因缘好....一读到第一经就开悟了


From: Ke Bowen

刚刚读了杂阿含282经,我是这样理解的:

1. 无上修根,指的是佛法中修根的方法。就是在六入缘触,触缘受的时候,若是生起苦必须修习不厌离、正念、正智,生起乐受必须修习厌离、正念、正智。乃至于达到最后对于受,厌、不厌俱离,舍心住、正念、正智。这边的厌与不厌,是为了达到舍。因为我们对乐受会抓取,所以佛陀说对于乐受要修厌;我们对于苦受会逃离,佛陀说对于苦受要修不厌。等于是在对治贪跟瞋,保持对于受的正念正智而没有太多的爱恨。所以如果翻译成讨厌,是有点奇怪。

2. 贤圣修根,指的是阿罗汉的成就(已修习无上修根)。他们在无上修根的方法中,对于受已经可以”生已尽灭,是则寂灭,是则胜妙,所谓为舍。” 因为舍心住成就,所以,厌、不厌俱离。

3. 学见迹的弟子,因为未到舍心住(未完成修习无上修根),未成就阿罗汉,所以应该惭、耻、厌恶。这边的厌恶我觉得不太像是对受(或五阴)起厌恶,我觉得应该跟惭、耻一起看,是对于所作未办的厌恶。所以应该于无上修根的方法多修习。因此经中最后说: “汝等当作所作,广说如箧毒蛇经。” 刚好这部经是说不放逸的。依照经典的定义,未成阿罗汉都是放逸。

突然有点觉得厌离的本意不重要了 :Q 一段的经文比较重要 0.0


Ken Su:

版主在部落格贴文中陆续指出,某些“译词”虽然汉字完全相同,可能因译者不同,其实是译自不同梵、巴利用语而具有不同意涵。即使是同一梵文、巴利用语,在汉译经典中,也发现同一经典采用不同译语的情况。因此,版主建议“跨语言文本对照阅读已经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对于有心传播阿含经典、解说阿含经典、诠释阿含经典的学佛者,凭着汉字的表面字义、文意来开讲经义,已经是完全不合时宜。

这些词义的厘清,不仅是解说经文的意思,有时,也与禅修的重点环环相扣。

在参访过程,法师讲解“身念住”不仅仅是,于身俱念,对身上的某些部位、姿势、动作了了分明,而且是“藉身念明了‘诸法’的如实‘本质 nature’”,所以,身念住的修习,不仅有观呼吸、观行住坐卧、观动作,还有观三十一身分、观四大、观腐尸。由观身而察觉“受”,由感知“受”而察觉“心”,知“心”知非我、无常而观法,由“法念住”而导向觉悟、解脱涅槃。

经由提问,法师也解说了“厌离 nibbidā”、“舍 upekkhā”、“远离vossagga(舍弃)”等字汇。

《杂阿含1经》卷1:“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CBETA, T02, no. 99, p. 1, a10-11)

此处“厌离 nibbidā”代表“不感兴趣、不抱期待”,即是“于此不生执著 free from attachment”。

有人问:“此处厌离是代表‘disgusting厌恶’吗?”

法师说:“如此解释是对经文‘严重的’误解。这应该是像一朵花,凋萎,然后自然地凋谢;不是‘强烈的厌恶’或‘厌恶’。”

法师说:“‘舍 upekkhā’是‘平衡 balance’,不仅仅是‘放下 let go’,“舍弃 give it away”,而更是一种平衡。”

《杂阿含经》卷7:“如念觉分…,如是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CBETA, T02, no. 99, p. 47, c6-7)

上一次“法谈”时,法师与性空法师(Dharmadipa)都一再强调,任何禅修的进展都需要“远离vossagga(舍弃)”现有的阶段,“远离vossagga(舍弃)”是“定根”的必要条件。

对我而言,《阿毘达磨法蕴足论》的解说,似乎要比《杂阿含647经》、《杂阿含659经》与《增壹阿含46.8经》来得实用。

yifertw.blogspot.tw/2012/04/blog-post.html

《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10〈17 根品〉:“云何定根?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根。”(CBETA, T26, no. 1537, p. 499, c7-9)

《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卷8〈6 辩摄等品〉:“定根云何?谓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诸念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坚住’,不乱不散,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根。”(CBETA, T26, no. 1542, p. 723, b17-19)

《杂阿含647经》卷26:“何等为定根?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定根。”(CBETA, T02, no. 99, p. 182, c7-9)

《杂阿含659经》卷26:“何等为定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CBETA, T02, no. 99, p. 184, a15-16)

《增壹阿含46.8经》卷42〈46 结禁品〉:“彼云何名为定根。所谓定根者,心中无错乱,无若干想,恒专精一意,是谓名为三昧根。”(CBETA, T02, no. 125, p. 779, b4-6)

 
agama/研討_厭離不是負面情緒.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19219970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