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803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如何修安那般那念满足四念处“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身念处“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受念处“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心念处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法念处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圣本无“想”字。

“安那般那念”,巴利本作 Ānāpānasati。

“聚”,大正藏原为“娶”,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聚”。

“慧”,明本作“恚”。

“切”,大正藏原为“心”,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切”。

“喜”,宋、元二本作“善”。

“心”,大正藏原为“身”,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心”。

[注解]

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好好地修习念身,守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好好地将心稳定地系着。

空露地:室外空旷的地方。

系念面前:心念专注于当前;心念连续不断地系于当前。

度诸疑惑:超越种种疑惑。

于诸善法心得决定:对于种种善法,心中十分确定,不会犹豫迟疑。

内息:吸气。又译为“入息”。

系念善学:心念专注(于吸气),好好地修学。

外息:呼气。又译为“出息”。

觉知一切身:觉知全身,例如呼吸对全身的影响。“觉知”是觉察知道,也就是体验的意思。“一切身”是全身,可解为整个身体,也有解为呼吸的整个过程。

觉知一切身行息:觉知全身的活动平息,例如全身或呼吸达到平静、轻松。“身行”是身体的活动,包含呼吸。

觉知心行:觉知心的活动,例如各种妄念,或是由乐受可能引生的贪心或患得患失。其中“心行”即“心所有法”,指五阴中的受、想、行阴。

觉知心行息:觉知心的活动平息。

觉知心:觉知心的知道的功能。按:前面“心行”指的受、想、行阴较活跃,这里“心”所指的识阴则是单纯的识知、知道。先前较活跃的心的活动已停止了,显露出“心”本身。

觉知心悦:觉知心的悦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令心悦”。

觉知心定:觉知心的安定。“定”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令心定”。

觉知心解脱:觉知心的解脱,例如舍离五盖而解脱于欲界,达到初禅;舍离觉、观(寻、伺)而解脱于初禅,达到第二禅;舍离三结而解脱于世俗,证得初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令心解脱”。

观察无常:观察五阴迁流变化,例如色是身体的呼与吸,受是对呼吸苦乐的感受,想是对呼吸长短的认知,行是意志专注于呼吸不散乱,识是对呼吸的觉知,都是生灭无常的。

观察断:观察(无常所以无我,也没有烦恼是我所拥有的,而)舍断烦恼。

观察无欲:观察(因为无常、舍断烦恼,而)离贪,无欲爱、色爱、无色爱。

观察灭:观察(因为无常、舍断烦恼、无欲,而)灭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与四念处

经藏中对于入出息念的教学,以本经所列的步骤最为详细,先由觉知吸气与呼气、呼吸的长短、呼吸与全身、全身平静轻松的“身念处”,次修觉知喜、乐、心的活动、心的活动平息的“受念处”,再修觉知心、心悦、心定、心解脱的“心念处”,最后达成观察无常、断、无欲、灭的“法念处”。

第810经也提到这十六个步骤和四念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后世的论师们将本经的文字区分为十六个步骤,以方便记忆,由于经文本身并没有一一标示十六个步骤,不同论师所区分出的步骤都不太相同,上图也只是其中一种编号法。大原则都是由较粗显的目标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目标,如同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也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

初学者可以将十六个步骤的关键字,例如:“觉知进出、觉知长短、觉知全身、平息身行……观察舍离”背起来,以方便打坐时依序练习。

  • 入出息念的入门方法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一个步骤比一个步骤微细,可在每一个步骤熟悉后,练习下一个步骤。熟悉后才进入下一个步骤,可避免心念太粗而不易觉察较微细的目标;在熟悉后进入更微细的步骤,也可避免永远停留在同一步骤所可能造成的无聊感。

本经微言大义,十六个步骤对于不同修行阶段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应用,因此各宗派、传承就发展出不同的实修法。以下仅依经文介绍一种适合初学者的方法:

准备阶段

“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

平日要持戒及守护根门,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打坐才能有所进展。

日常生活中可以“念身”,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例如走路时,觉知正在走路;站着时,觉知正在站着;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或外境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而守护根门。“念身”的修法,详见卷二十四的“导读”及“读经拾得”。

打坐前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三拜,有助于收摄心念,这也是以六念中的“念佛”来收摄身心。

“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

在不易有噪音干扰、不会有人打扰的地方打坐。

“端身正坐”

初学打坐的坐姿,只要背打直、身体放松即可。可以席地盘腿坐,也可以坐椅子上。脚掌和膝盖要保持温暖,所以一般会用毯子盖着。

盘腿坐时,臀部要坐上适当高度的蒲团,让臀部高于膝盖(髋关节高于膝关节)。腿盘起来,腰提起来、不要弯腰驼背,能确保呼吸顺畅。双手掌心向上,一手放在另一手上地交叠,放在肚脐下方,手背自然搁在大腿或脚上。

坐椅子上的人,则将两手自然平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所坐的椅子,椅面要和地面平行,以四支椅脚稳稳地支持椅面。椅面的高度要使得坐着时大腿和小腿呈直角,并且脚掌平贴在地面上。为了维持清醒及呼吸顺畅,坐时腰要挺起来,背部直立不要靠着椅背。

然后在不弯腰驼背的前提下,全身从上到下依次放松各处的肌肉,尤其要留意放松眼睛、肩膀、小腹这三处打坐时容易紧张的地方。保持放松很重要,也是许多人常忽略的重点。

“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

心念专注于当前,远离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对于已根据卷二十四所载修习四念处,而体验过“正念”或“念住”的人,可先回味正念的体验,进而提起正念,心念专注于当前。

根据本经所载,五盖淡薄后修入出息念较容易进步。如何去除五盖?前面卷二十六第704经的“读经拾得”有观察五盖的例子,卷二十四第608经第611经第616经的“导读”或“读经拾得”有修四念处以对治五盖的方法,卷二十七第715经提到削弱五盖的法门,例如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心观对治瞋恚。

五盖是打坐进展的重要指标,万一在打坐时有神奇的境界出现,但五盖却愈来愈强,那是修行偏差的警讯,请务必亲赴教授禅坐的寺院询问,以调整修行的心态及方法。

身念处阶段

1. 觉知呼吸进出:“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

觉知吸气,知道吸进了空气,觉知呼气,知道呼出了空气。

练习吸气时觉知吸气,呼气时觉知呼气,了了分明。

2. 觉知呼吸长短:“息长息短”

觉知吸气与呼气的长短。

开始练习时,通常先进行一次深长的呼吸,在吸满空气后才将空气吐出。这是长的呼吸,好好观察长呼吸的过程,以及长呼吸带给身体什么影响,以能分辨长呼吸的状态。

深长的呼吸后,让身体自然呼吸,不要控制呼吸,观察呼吸自然变成较短、较轻柔的呼吸。

呼吸的长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知道相对的长短即可。在这过程中要带着好奇心观察,有助于减少分心,也是在培养择法觉支。

觉知呼吸的长短。吸气长时觉知吸气长,呼气长时觉知呼气长,吸气短时觉知吸气短,呼气短时觉知呼气短,每一次吸气及呼气都清楚知道长短,了了分明。

这前两个步骤是单纯修定的阶段,自下个步骤开始则不只一个所缘(专注的对象),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个所缘境,因此不单是修定的方法了,而是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的方法,端看修行者着重在止或观。

3. 呼吸时觉知全身:“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

觉知全身的状态,包含呼吸对全身的影响。此时觉知的范围较宽阔,主要放在全身,同时也延伸到呼吸上。

这也是卷二十四的导读及读经拾得中提到的“念身”在坐姿的应用。平日如果有在行、住、坐、卧练习“念身”的人,日常生活中心念虽然主要放在做事上,也可时时将对身体的觉知摆在背景,将心淡淡地定锚在身体,打坐在进入较深定境前也可以将对身体的觉知摆在背景;在这个步骤时,则心念主要放在对身体的觉知,呼吸则摆在背景,也可说将呼吸及觉知全身的优先级对调。不论是对身体的觉知或对呼吸的觉知,自然都是较宽阔的觉知的一部分。

十六个步骤都要有对呼吸的觉知:在前两个步骤,心念专注于呼吸上,在这个步骤则心念主要放在觉知全身,对呼吸的觉知则自这个步骤开始逐渐退居辅助的角色,但后续各步骤仍然要隐隐地觉知呼吸的变化。

4. 呼吸时平息身行:“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全身后将任何的紧张、僵硬、酸疼等等都放松、放下,深度放松,而可达到身体的平静、轻松。

初学时只需要能放松即可,在五盖愈来愈少、身心愈来愈安定后,自然能愈来愈平静、轻松。

呼吸时觉知全身平静、轻松,了了分明。

受念处阶段

5. 呼吸时觉知喜

五盖淡薄,身体平静、轻松后,心中自然会渐渐感受到欢喜。

初学时只须要试着静心感受到丝毫的、隐约的欢喜即可,例如活在当下的喜。如果心中还无法在修入出息念时自然生起欢喜,可以用邀请欢喜、迎来欢喜的柔软心态来生起欢喜,或是忆念曾作的善行来生起欢喜,或是忆念这十六个步骤正是佛陀本人常修行的方法(参见本卷第807经)而欢喜。只要所生起的欢喜是非世俗的、不是从五欲引起的即可,只要能激起一丝欢喜就可以。

从四念处的层次来看,这时已提升到觉知感受的层次,也就是受念处的层次。受念处的这四个步骤,让修行者觉知当下的感受,以及这些感受如何影响心的活动。受念处包含了觉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何这几个步骤只提到觉知乐受?可能是因为在这步骤前,经由修行而减轻了五盖、身体平静、轻松了,因此相对之下乐受较明显。

呼吸时觉知欢喜的感受,了了分明。

6. 呼吸时觉知乐

感受欢喜后,不执著在欢喜上,能生起更轻柔的快乐。

一个技巧是知足自然能生起轻柔的快乐(即“知足常乐”),而且纵使在前一步骤无法生起欢喜时,也不必灰心,只要知足于现况,自然有知足之乐。

呼吸时觉知快乐的感受,了了分明。

7. 呼吸时觉知心行

先前第三步骤时已将呼吸放至背景,此时将上个步骤的乐受也放至背景,犹如在心中腾出一片空间,然后看着这心中的活动。

像旁观者般轻松地看着这些心的活动或妄念,不参与其中、也不需因为有妄念而生气,就像一位母亲看着小孩玩沙堆,堆了又拆、拆了又堆,就只是旁观著,不跟着一起玩沙堆。

我们不须要和妄念作战,只要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追着妄念跑、不将妄念视为“我的”妄念而执著不放,就能在呼吸以及快乐的隐隐陪伴下,用放松的态度看着心中的活动终究有如船过水无痕。

对于顺利掌握这个步骤的修行者,在背景的乐受也是一个有用的工具:每当我们参与到妄念中、追着妄念跑,就不再如放松的旁观者,就不再活在当下了,乐受也会消失,因此提醒我们回到旁观者轻松客观的立场。另一方面,在妄念较严重的状态下,可以先观察心在活动时的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为感受比较单纯,可避免直接觉知所有心的活动但妄念太多时,念头跟着妄念跑不停。

呼吸时觉知心的活动,了了分明。

8. 呼吸时平息心行

客观地看着心中的活动后,妄念或念头会自然渐渐沉淀,内心达到轻安(平静、轻松)。

步骤4是让身体平静、轻松,这步骤则是让内心平静、轻松。

《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经念经讲述在谷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让牛跑进田地内乱吃、乱撞,就像我们要断除贪、瞋、痴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祸患。但在谷物收成后,田地一片干净,牧牛人就可以在树下轻松坐着,这就像没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时的状态,是很开阔的、现前的心,是放松的、放下的。

呼吸时觉知心的活动平息,了了分明。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中有喜、乐、轻安产生,让人愈修愈快乐,因此就会多加修习,这也是一种以奖励为基础的学习过程(reward-based learning)。因此对修行过程中的快乐,只要不是世俗的快乐或五欲,不必急着立刻放下,可以适当地享受修行的过程,虽然最终这快乐也要放下。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中都要有对呼吸的觉知。前两个步骤觉知完全专注在呼吸上,之后的各个步骤还是要有对呼吸的觉知,但愈接近入定时,心的专注会愈来愈单一,相对之下呼吸持续变换的韵律则逐渐淡化为背景。虽然淡化为背景,但对呼吸变换的觉知持续提示无常的特性,有助于培养我们对无常的体会。

心念处阶段

9. 呼吸时觉知心

前一个步骤“平息心行”中,妄念已自然渐渐沉淀,心不随境转后,主要剩下纯粹的知道的功能,如同南传《中部尼柯耶》〈根本法门品1〉 第10经念住经所说的:“纯粹的知和持续的念”。

纯粹的知是一般人未曾有的体验,能让人惊奇于其澄静。初学者虽然达不到这样的状态,仍然可以试着体验妄念渐渐沉淀后,较为纯粹的觉知,而任何的念头也都是心所变现的一部分。

呼吸时觉知心,了了分明。

10. 呼吸时觉知心悦

在纯粹觉知的心中自然有悦乐,此时只要留意悦乐的这个面向,即可觉知心的悦乐,甚至增进悦乐。

步骤5的“喜”、步骤6的“乐”,以及本步骤的“悦”,都属于乐受,差别在于步骤5的“喜”较活跃、步骤6的“乐”较轻柔,本步骤的“悦”则更深层、静止。

呼吸时觉知心的悦乐,了了分明。

11. 呼吸时觉知心定

纯粹觉知而有悦乐的心,自然能安定,此时只要留意定的这个面向,即可觉知心的安定、统一,甚至增进心的安定、统一。

呼吸时觉知心的安定,了了分明。

12. 呼吸时觉知心解脱

放下执著,觉知心解脱于执著。

这里的“解脱”可以有两种方向,一种是解脱于“我”,放下对自我的执著,“有呼吸但没有一个自我在呼吸”。另一种是进入更深的定,例如初禅时心解脱了五盖,二禅时心解脱了寻与伺,三禅时心解脱了喜,四禅时心解脱了乐。

两种方向皆可,平日可以“解脱于我”来练习,而如果要入定,则以进入更深的定来练习。

呼吸时练习放下,觉知心解脱于执著,了了分明。

前面“受念处阶段”步骤4至8中已经觉知过喜、乐、心的活动、心的活动平息,而在“心念处阶段”步骤9至12的觉知心、心悦、心定、心解脱。两个阶段在体会的性质上有相似处,差别在于“受念处阶段”只看感受或感受直接引生的心的活动,即五阴中的受、想、行阴;而“心念处阶段”时内心已更澄静,觉知的的层次也更细致,即五阴中的识阴,因此是由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的过程。

法念处阶段

13. 呼吸时观察无常

观察事物的无常、迁流变化。

观察的对象可以是呼吸,也可以是五阴或一切事物。

以五阴作观察的对象为例,可一一观察五阴的无常,例如色阴是身体的呼与吸,包含了第1至4步骤的对象;受阴是对呼吸苦乐的感受,乃至第5、6步骤的喜、乐等感受;想阴是对呼吸的认知,行阴是意志专注于呼吸,想阴、行阴包含了第7、8步骤心的活动;识阴是对呼吸的觉知,包含了第9至12步骤的对象。

这些都迁流变化,也都是因缘而生、有条件才能成立,条件改变就会变化乃至消灭,因此观察并觉悟无常。

呼吸时观察无常,了了分明。

14. 呼吸时观察断

既然无常,也就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我,自然也没有烦恼是我所拥有的,而舍断烦恼,放下身见、戒禁取见、疑结等烦恼。

呼吸时观察断烦恼,了了分明。

15. 呼吸时观察无欲

既然无常、舍断烦恼,即可厌离,体悟到没有什么好执著的,而能离贪,无欲爱、色爱、无色爱。

前面步骤对于无常的体悟愈深、对于舍断的实践愈扎实,这一步骤的无欲愈彻底。

呼吸时观察无欲,了了分明。

16. 呼吸时观察灭

所有当前的感官经历都会灭去,所有事物也都会灭去、终止。

以呼吸为例,呼吸很快就灭去,一下就没有了,而且如果呼吸停止,没多久生命也会终结。

因为无常、舍断烦恼、无欲,而灭苦,涅槃寂灭。

呼吸时观察寂灭,了了分明。

第14至16步骤可以对应到其他经中所提的“四法本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行苦,涅槃寂灭。相当于“三法印”加上“一切行苦”,也有人称为“四法印”。如此契合真理地修观能解脱烦恼、证得涅槃。

南传的对应经文在第14至16步骤的次序和《杂阿含经》不同,而是“随观无常,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弃舍”,可对应到其他经中所提“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也可以成为一种修行的次第,能让人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证知四圣谛。法念处的这四个步骤依南传次第的修法,可参见线上版的“进阶辨正”。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