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为方便阅读,我将本讨论串中依南传《相应部尼柯耶》次第的修法标示为绿色,依北传《杂阿含经》次第的修法则为黑色。)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03经:“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CBETA, T02, no. 99, p. 206, b9-11)

法念处的这四个步骤(全部16个步骤中的第13~16步骤),北传《杂阿含经》和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次第不同,各自成为一个体系。

北传《杂阿含经》的次第是: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次第是:随观无常,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弃舍。

《修行道地经》中的次第和南传《相应部尼柯耶》一样:见无常则知,若无欲则知,观寂然即知,见道趣即知。

无著比丘教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经文次第的逻辑是:

  1. “依远离”观无常;
  2. 既然无常,感受到事物一直在变的刺痛、无常让人难受的部分(苦),难以执著,而能“依离欲”,让无常洗去欲望;
  3. 既然离欲,而观察事物的灭去、终止,“依灭”,以平衡凡夫只想要“生”的倾向;
  4. 由于无常、无欲、灭,因此“向于舍”,舍离、放下。

另一方面,“依灭”也是造作,在“向于舍”的阶段连“依灭”都舍去,放下造作才能见涅槃。“依灭”是故意看事物的终结,像冲浪时站上波浪的顶端看,而“向于舍”则不执著一切,潜入其中。这四个步骤可以说出世的力道越来越强、解脱地越来越彻底。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这四个步骤可对应到其他经中所提到:“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能让人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证知四圣谛。(c.f.无著比丘引用《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所说。)无著比丘提到其中“远离”的部分或许可说因为在本经一开始观呼吸的准备阶段已远离了,因此以更深入的“无常”取代。另外他提到“随观无常、随观离欲、随观灭”也许可以对应到“无常、苦、无我”,这前三项能让修行人获得 knowledge(智),第四项能让修行人获得freedom(解脱), knowledge and freedom 就是安那般那念的目的。

北传《杂阿含经》的这四个步骤和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次序不同,虽然和南传有相近的文字,但经中说明很少,不能确保字面相同意义就相同。请问有人曾看过精确的定义吗?该如何注解呢?


Satipatthana Shi:

北传《杂阿含经》第803经当中的“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可参考以下经论:

《摩诃僧祇律》卷4:“入息无常时知入息无常、出息无常时知出息无常、入息断时知入息断、出息断时知出息断、入息无欲时知入息无欲、出息无欲时知出息无欲、入息灭时知入息灭、出息灭时知出息灭。如是阿难!作是念者,名为快乐善学不极厌身,令诸贤圣久住于世利益天人。”佛告诸比丘:“依止毘舍离比丘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为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若比丘自手夺人命,求持刀与杀者,教死、叹死:‘咄男子!用恶活为?死胜生。’如是意、如是想,方便叹誉死、快令彼死,非余者,是比丘波罗夷,不应共住。””(CBETA, T22, no. 1425, pp. 254c29-255a11)

《达摩多罗禅经》卷1:“观察无常、断,离欲与灭尽,出息入息灭,是名修行胜(此四相似法念处)。如是十六行,”(CBETA, T15, no. 618, p. 302b11-13)

《成实论》卷14:“行者如是心寂定故生无常行,以无常行断诸烦恼,是名断行。烦恼断故心则厌离,是名离行。以心离故得一切灭,是名灭行。如是次第得解脱,故名十六行念出入息。”

《瑜伽师地论》卷27:“彼于诸盖障修道者,心已解脱,余有随眠复应当断。为断彼故,起道现前,谓于诸行无常法性,极善精恳,如理观察,是故念言: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又彼先时,或依下三静虑,或依未至依定,已于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无常随观,复于毘钵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钵舍那熏修心已,于诸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云何诸界?所谓三界: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界。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断界。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名为灭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静、安隐、无患,修奢摩他、毘钵舍那,彼由修习、多修习故,从余修道所断烦恼心得解脱,是故念言:于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如是彼于见、修所断一切烦恼皆永断故,成阿罗汉,诸漏永尽,此后更无所应作事,于所决择已得究竟,是名十六胜行”。”(CBETA, Y31, no. 30, pp. 409a11-411a8)

《修行道地经》卷5:“何谓数息见无常即知?见诸喘息皆无有常是为出息;入息如是。何谓出息无欲即知?见息起灭,如是离欲,是为观离欲出息即知;入息如是。何谓观寂灭数息即知?其息出时观见灭尽,是为观寂出息即知;入息如是。何谓见趣道数息即自知?见息出灭处,睹是以后心即离尘,以离无欲弃于三处志即解脱,将护此意是为数息。出息入息如是,为十六将胜之说。”(CBETA, T15, no. 606, pp. 216c21-217a1)

不过经文中没有详细解释无常、断、无欲、灭的意涵。其中的“断、无欲、灭”是三解脱界, 以下经文有说明:

《杂阿含经》第464经: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5-c1)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15经:“何等为舍觉分不食?有三界,谓断界无欲界灭界,于彼不思惟,未起舍觉分不起,已起舍觉分令退,是名舍觉分不食。”(CBETA, T02, no. 99, p. 192, c3-6)

AN 10:60的十想
阿难!什么是舍断想呢?阿难!这里,比丘不忍受已生起的欲寻,使它走到舍断、除去、作终结、不存在,不忍受已生起的恶意寻,使它走到舍断、除去、作终结、不存在,不忍受已生起的加害寻,使它走到舍断、除去、作终结、不存在,不忍受已生起的恶不善法,使它走到舍断、除去、作终结、不存在,阿难!这被称为舍断想。
阿难!什么是离贪想呢?阿难!这里,比丘到林野,或树下,或空屋,像这样深虑:‘这是寂静的,这是胜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断念,渴爱的灭尽、离贪、涅槃。’阿难!这被称为离贪想。
阿难!什么是灭想呢?阿难!这里,比丘到林野,或树下,或空屋,像这样深虑:‘这是寂静的,这是胜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断念,渴爱的灭尽、、涅槃。’阿难!这被称为灭想。

不过上述经文没有很清楚地厘清三者的不同,《杂阿含经》第464经中“断界”的“断一切行”和“灭界”的“一切行灭”相近,AN 10:60 中“离贪”和“灭”的叙述几乎一样。详细定义得再仔细找其他的资料。

这四个也是“十想”当中的内容:

《中阿含83经》卷20〈长寿王品 2〉:“世尊告曰:“大目揵连!比丘若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者,彼此觉观无常、观兴衰、观断、观无欲、观灭、观舍。彼此觉观无常、观兴衰、观、观无欲、观、观舍已,不受此世;因不受世已,便不疲劳;因不疲劳已,便般涅槃,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大目揵连!如是比丘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CBETA, T01, no. 26, p. 560, b4-12)


Satipatthana Shi:

尝试综合各种解说,试着写出贴近《杂阿含464经》的法随观。既然是尝试,就可以修改,我的看法是照北传经文来解说,主要是依经解经。您就参考看看吧!

《杂阿含经》第464经: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5-c1)

  • 随观无常:观察五阴迁流变化,例如色是身体呼吸的生灭,受是对呼吸苦乐的感受,想是对呼吸长短的认知,行是意志专注于呼吸不散乱,识是对呼吸的觉知,如是观五阴呼吸生灭无常。
  • 随观断:观察五阴生灭无常、苦、无我,舍断身见、戒禁取、疑等烦恼。
  • 随观无欲:观五阴无常生厌离不执取,离欲而断欲爱、色爱、无色爱,渴爱灭得解脱。
  • 随观灭:作意涅槃,以涅槃为所缘,断一切烦恼,一切依灭,诸苦灭尽。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28:“学无常观出息、学无常观入息,学离欲观出息、学离欲观入息,学灭观出息、学灭观入息,学出世观出息、学出世观入息。……
何谓学无常观出息、学无常观入息?何谓无常想?如比丘或在树下露处,如是思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实人若想忆想,是名无常想。”(CBETA, T28, no. 1548, p. 709b26-29)

《成实论》卷14〈道谛聚〉:“行者如是心寂定故生无常行。以无常行断诸烦恼。是名行。烦恼断故心则厌离。是名行。以心离故得一切灭。是名行。如是次第得解脱。故名十六行念出入息。”(CBETA, T32, no. 1646, p. 356, a10-14)

《瑜伽师地论》卷27:“彼于诸盖障修道者,心已解脱,余有随眠复应当断。为断彼故,起道现前,谓于诸行无常法性,极善精恳,如理观察,是故念言: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又彼先时,或依下三静虑,或依未至依定,已于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无常随观,复于毘钵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钵舍那熏修心已,于诸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云何诸界?所谓三界: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界。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界。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名为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静、安隐、无患,修奢摩他、毘钵舍那,彼由修习、多修习故,从余修道所断烦恼心得解脱,是故念言:于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如是彼于见、修所断一切烦恼皆永断故,成阿罗汉,诸漏永尽,此后更无所应作事,于所决择已得究竟,是名十六胜行”。”(CBETA, Y31, no. 30, pp. 409a11-411a8)

《瑜伽师地论》卷85:“又于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于无欲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离欲。于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CBETA, T30, no. 1579, p. 775, a17-21)


David Chiou:

感谢您提供那么详实的回应。我还没仔细研究,先想到一个表面的问题:

单从字面上来看,“断(烦恼)”比起“无欲”还来得难,通常的次第似乎是反过来,请问为什么第803经中“断”在“无欲”之前呢?


Satipatthana Shi:

《杂阿含经》卷12:“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缘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CBETA, T02, no. 99, p. 85b7-9)

初果断身见、戒禁取、疑,四果阿罗汉断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可见断欲爱、色爱、无色爱的“无欲”,比“断”身见、戒禁取、疑的烦恼还难,所以经中“断”在“无欲”之前。

随观断、无欲、灭,在究竟的层次,可以涅槃为所缘而修观,可参考“寂止随念”(汉译“念休息”)的说明:

《清净道论》卷8:“寂止随念安般念之后,所举示是欲修习寂止随念者,于静居而禅思:“诸比丘!法虽唯有为〔法〕、无为法,彼等〔于有为无为之〕诸法中,称离贪是最胜。即〔离贪者是〕憍之破碎、渴之调伏、阿赖耶(执著)之破坏、轮回之断灭、爱之灭尽、离贪、灭、涅槃。”如斯称为一切苦之寂止,应随念涅槃之德。”[AN 4.34]……
〔寂止随念之修习法〕
如斯依憍之破碎性等之德随念寂止彼〔瑜伽者〕,其无贪所缠之心,无瞋〔所缠之心〕,无痴所缠之心。而其时彼之心,关于寂止为端正等,由说佛随念等同方法而镇伏〔五〕盖,于一刹那生起诸禅支。而于〔此所得之禅定〕,寂止之德甚深故,又〔彼心〕倾向于种种类德之随念,不证安止〔定〕唯达近行〔定〕之禅。此由随念寂止之德而生起故,称为寂止随念。
又六随念,此〔寂止随念〕唯圣弟子所证得。虽如斯尊重寂止而凡夫亦应作意〔寂止随念〕。然,心由闻亦信乐寂止。”(CBETA, N68, no. 35, pp. 111a11-112a3 // PTS.Vism.294)

论藏对于这三者的说明如下:

《阿毘达磨发智论》卷1:“
如世尊说:“有三界。谓:断界、离界、灭界。”
云何断界?答:除爱结,余结断,名断界。
云何离界?答:爱结断,名离界。
云何灭界?答:诸余顺结法断,名灭界。
诸断界是离界耶?答:如是。设离界;是断界耶?答:如是。
诸断界是灭界耶?答:如是。设灭界,是断界耶?答:如是。
诸离界是灭界耶?答:如是。设灭界,是离界耶?答:如是。”
(CBETA, T26, no. 1544, pp. 922c24-923a1)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9:“问断离灭界体是无为无因无果。云何乃说若奢摩他毘钵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种界而得解脱。答彼契经于缘涅槃胜解以界声说。谓修行者虽加行时精进勇猛修习止观二种资粮。若于涅槃不起胜解决定趣证。毕竟不能断诸烦恼心得解脱。故缘涅槃胜解名界。依此界故心得解脱。如彼经说。尔时阿难问名上座。何等断故名为断界。何等离故名为离界。何等灭故名为灭界。名上座言。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CBETA, T27, no. 1545, p. 148b8-19)

《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5〈分别贤圣品 6〉:“无为说三界  离界唯离贪 断界断余结  灭界灭彼事
论曰。断等三界。即分前说无为解脱以为自体。言离界者。谓但离贪。言断界者。谓断余结。言灭界者。谓灭所余贪等随眠所随增事故。经说三界即无为解脱。”(CBETA, T29, no. 1558, p. 134, a21-26)


David Chiou:

原来如此,看来这边的“无欲”不只是“无欲贪(欲界的贪爱)”,而是“无贪”,没有三界的一切贪爱,因此不会比起“断(烦恼)”来得简单 f^^


David Chiou:

佛学辞典中引用各论的一些说明如下,也搜集上来,比较杂乱,只是作为参考资料:

瑜伽十三卷十二页云:如是修习奢摩他毘钵舍那已;于诸界中而得解脱。见道所断诸行断故;名为断界。

二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谓见道所断诸行断故;名为断界。

三解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断界者:谓断见道所断诸行。

四解 发智论一卷十九页云:云何断界?答:除爱结,余结断;名断界。

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一)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二)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三)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毘婆沙论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顺正理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

断界,指断烦恼(特指九结之中,贪以外之瞋等八结)而得择灭;离界,指离系缚(特指贪结)而得择灭;灭界,指断灭生死(特指与烦恼有密接不离关系之诸事象,即烦恼之所随增事)而得择灭。

断界、离界、灭界。此三界皆以无为解脱(择灭无为)为体。即于九结(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之中,离贪结而得择灭,称为离界;断除贪以外之八结而得择灭,称为断界;灭贪等所随增之事而得择灭,称为灭界。此系依据世俗之理而有三界之异,若约实义而言,则其体并无差别。其中断、离二界由断烦恼而得,灭界系依灭惑所缘之境事而得。以上为小乘之说。此外,三界名义之解释有数种说法,据大毘婆沙论卷二十九载,有谓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或谓爱结断者称为离界,无明结断者称为断界,诸余结断者称为灭界;亦有说若八结及此相应并生等断称为断界,若爱结及此相应并生等断称为离界,若诸余顺结法及此相应并生等断称为灭界等。又大乘唯识宗则谓断界乃断见道所断之诸行,离界乃离修道所断之诸行,灭界乃灭所依所摄之诸行。〔杂阿含经卷十七、大毘婆沙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显宗论卷二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参阅“三界”584) p6567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八页云:经说三界,谓断离灭。以何为体?差别云何?颂曰:无为说三界。离界唯离贪。断界断余结。灭界灭彼事。论曰:断等三界,即分前说无为解脱以为自体。言离界者,谓但离贪。言断界者,谓断余结,言灭界者,谓灭所余贪等随眠所随增事。故经说三界即无为解脱。

谓断界、离界、灭界,是名三界。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五页云:云何断界?答:除爱结,余结断,名断界。云何离界?答:爱结断,名离界。云何灭界?答:诸余顺结法断,名灭界。此中先约阿毘达磨,依世俗理,说三界别。近对治道,有差别故。余结断者:余八结断。顺结法者:谓除九结,余有漏法。是名一种三界差别。复有说者:若八结,及此相应,并生等断;名断界。若爱结,及此相应,并生等断;名离界。若诸余顺结法,及此相应,并生等断;名灭界。即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名顺结法。复有说者,若无明结断,名断界。若爱结断,名离界。若诸余结断,名灭界。复有说者,或有诸法,能缚非能染,彼断、名断界。或有诸法,能缚亦能染,彼断、名离界。或有诸法,非能缚非能染,而是所缚,是所染,彼断、名灭界。复有说者,或有诸法,是能系;非能染。彼断、名断界。或有诸法,是能系;是能染。彼断、名离界。或有诸法,非能系,非能染;而是所系,所染。彼断、名灭界。有余师说:唯诸随眠,有自性断。问: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品类足说,复云何通?如说:云何所断法?答:一切有漏法。云何遍知法?答:一切有漏法。彼作是答:若诸随眠,缘八结起;彼断、名断界。若诸随眠,缘爱结起;彼断、名离界。若诸随眠,缘余法起;彼断、名灭界。评曰:彼不应作是说。诸有漏法,先被系缚。离系缚时,皆得断故。有作是说:唯爱随眠,有自性断。问:若尔;前说契经及论,当云何通?彼作是答:若爱随眠,缘八结起;彼断、名断界。若爱随眠,缘爱结起;彼断、名离界。若爱随眠,缘余法起;彼断、名灭界。评曰:彼不应作是说。诸有漏法,先被系缚。离系缚时,皆得断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烦恼体断,名断界。于境离系,名离界。弃诸重担,名灭界。胁尊者言:无系缚,系缚息;名断界。无染污,染污息;名离界。无彼果,彼果息;名灭界。尊者设摩达多说曰:诸烦恼断,名断界。无贪治贪,名离界。果相续灭,名灭界。尊者左取,作是说言:相续断故,名断界。于缘离系,名离界。离执受故,名灭界。复有说者,过去烦恼断故,名断界。现在烦恼断故,名离界。未来烦恼断故,名灭界。如烦恼断,蕴断、亦尔。复有说者,苦受断故,名断界。乐受断故,名离界。不苦不乐受断故,名灭界。如三受断,顺三受法断,亦尔。复有说者,若苦苦断,名断界。若坏苦断,名离界。若行苦断,名灭界。复有说者,若欲界断,名断界。若色界断,名离界。若无色界断,名灭界。如是等说,皆依世俗,随就一门,辩三界别;皆非胜义。


David Chiou:

从究竟的角度可以无为法为所缘,的确是一种合理的解法。

从次第的角度来看,参考相关经论,想到以下这种比较容易理解的练习次第,一并修饰注解:

  • 观察无常:观察五阴迁流变化,例如色是身体的呼与吸,受是对呼吸苦乐的感受,想是对呼吸长短、粗细的认知,行是意志专注于呼吸不散乱,识是对呼吸相关色受想行的觉知,都是生灭无常的。
  • 观察断:观察(无常所以无我,也没有烦恼是我所拥有的,而)舍断烦恼。
  • 观察无欲:观察(因为无常、舍断烦恼,而)离贪,无欲爱、色爱、无色爱。
  • 观察灭:观察(因为无常、舍断烦恼、无欲,而)灭苦。

北传《杂阿含经》的这四个步骤可对应到其他经中说的四法印或四法本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行苦、涅槃寂灭。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 31〉第4经所说的“四法本”:“有梵志四人集在一处,欲得免死,各归所奔,故不免死。一人在空,一人入海水,一人入山腹中,一人入地,皆共同死。是故,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本。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谓初法本,当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谓第二法本,当共思惟。一切法无我,此第三法本,当共思惟。灭尽为涅槃,是谓第四法本,当共思惟。”(CBETA, T02, no. 125, p. 668, b28-c7)

《增壹阿含经》卷36〈八难品 42〉:“四事之教。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谓一法;一切行苦,是谓二法,一切行无我,是谓三法;涅槃为灭尽,是谓第四法本”(CBETA, T02, no. 125, p. 749, a8-11)

至于论中说“(一)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二)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三)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所谓“断界”不包含断贪、“离界”才断贪、“灭界”则灭所有无记等烦恼,我想到一种可能帮助理解的例子,不一定正确:

13观察“无常”而知道没什么是永存的,要舍离、放下,因此就14观察“断”,只要观察到烦恼就断除之。这是主动的去舍断烦恼、对治烦恼,也就是一种基于善法欲的造作以持续断除不善法,而不是真正已断尽烦恼。

“断”久了,已能去除所有不善法,就准备连善法欲也可以放下了,因此15观察“无欲”,将贪欲和善法欲通通放下。

从“无欲”继续增进,达到涅槃的层次,就可16观察“灭”了。


David Chiou:

若依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随观无常,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弃舍”次第来修,以下是个人笔记无著比丘所教的练习法,供作参考:

13. 呼吸时随观无常

观察事物的无常、迁流变化。

观察的对象可以是呼吸,也可以是五阴,也可以泛指事物。

如果要细分为五阴作观察的对象,可一一观察五阴的无常,其中色阴包含了呼吸及第1至4步骤的对象,受阴可包括第5、6步骤的喜、乐等感受,想阴、行阴、识阴包含了第7至12步骤的各心理现象。

14. 呼吸时随观离欲

既然无常,感受到事物一直在变的刺痛,难以执著,而能离欲。

前一步骤对于无常的体悟越深,这一步骤的离欲越彻底。

15. 呼吸时随观灭

凡夫只想要“生”,一直在生出新的造作、新的业、新的轮回。在“依灭”的阶段,刻意观察事物的灭去、终止,以平衡凡夫只想要“生”的倾向。

所有当前的感官经历都会灭去,所有事物也都会灭去。

16. 呼吸时随观弃舍

由于无常、离欲、灭,因此“向于舍”,舍离、放下。

“依灭”是刻意去观事物的终结,这是种 push,故意去这么观。但只要有 push、只要故意、只要造作,就见不到涅槃。因此“依灭”就像乘风破浪,站上浪的顶端来看整个浪的全局,但要见涅槃,则要连这个乘风破浪的造作都舍去,因此“向于舍”,没有任何的造作,放下造作才能见涅槃。也因此悟道从来不是做什么事的直接结果,只能让其自然发生。在这阶段时能做的只有放舍一切然后顺其自然 (Just Below)。

这四个步骤可以说出世的力道越来越强、解脱地越来越彻底。

如果打坐在较易受干扰的情况下,为了容易专心,法念处的四个步骤也可以呼吸为观察的对象,将吸气或呼气各区分为开始、中间、结束三阶段:

  • 13. 观察无常:观察吸气的开始、中间、结束,呼气的开始、中间、结束。
  • 14. 观察离欲:观察吸气及呼气的中间、结束。
  • 15. 观察灭:观察吸气及呼气的结束。呼吸在很短的时间内灭去,一下就没有了,而且如果呼吸停止,没多久生命也会终结。
  • 16. 观察舍离:观察两次呼吸之间。
 
agama/研討_十六勝行最後四個的次第及意義.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10/29 11:2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07728385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