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 Practice Guide and Translations 书摘分享本书是无著比丘根据《入出息念经》各译本以及自己修习的经验,整理出来经上所教的安那般那念修法,其依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入出息相应54〉第1经一法经所整理的十六个步骤简化条列如下:
0.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使念建立在前; mindful breathing in/out 觉知吸气、觉知呼气
5. experiencing joy & breathing in/out 体验喜 & 呼吸
9. experienc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体验心 & 呼吸
13.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 breathing in/out 随观无常 & 呼吸 本书可线上下载PDF阅读,也可自Amazon或博客来购买,尚无中文版。 安那般那念的禅修引导语音档可见BCBS网站(英文)。其实这语音档的内容可说就是本书重点中的重点了。对于有参与禅九的同学,还可以见到一个解说的视频,大体上也就是根据语音档的内容多作说明,书中所写则更为详尽。因此对于没有时间阅读全书的人,可以先仔细研究经文及该经的“读经拾得”后,根据语音档练习,不清楚的地方再翻查书中解说。 以下每一章的内容,第一篇是经文中佛陀对修安那般那念该步骤的指示(英译),接下来则为 2019、2021 年无著比丘带领的安那般那念禅九中,相关的开示或讨论摘要笔记(在第803经“读经拾得”有的基础解说就不重复记了)。建议最少在照着禅修引导语音档练习后,才看笔记,比较能知道在讨论什么。(以下作者若为 “Ven. Analayo”,是无著比丘以英文讲述后,笔者个人抄下的中文笔记,若有疏失欢迎告知,以便更正。) 第一章:念与呼吸(预备步骤)Here gone to a forest or to the root of a tree or to an empty hut, one sits down, having folded the legs crosswise, keeping the body erect, and having established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mindful one breathes in and mindful one breathes out. Ven. Analayo:
“having established mindfulness to the fore”(系念在前)在其他经文也常见,例如: 因此 “having established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是指活在当下,这个“在前”只是讲“当下”的比喻,照经文意义来看并不是指特定的位置。当然若就摄心的方便来说,要圈一个位置也无不可,那就是教打坐的禅师各自采用的方便了。 Ven. Analayo: 有的宗派教观呼吸是完全依赖“身触”(身体的触觉),其实“身体的感觉”和“呼吸”不完全相同。身体的感觉就像指月的手指,可以指向呼吸,但不是呼吸本身。就《安那般那念经》(《杂阿含经》第803经)所教而言,是要看到呼吸(月亮)而不是身触(手指)。如果是依《杂阿含经》第803经所教的安那般那念,那么要留意目标是“呼吸”而不单是“身触”。 修安那般那念时如果过度集中在身触,有的人会太抓紧身触,而在难以抓紧时生瞋。若有这种状况的人,可试着不要紧盯集中在身触,而是较宽广地觉知呼吸。 Q: 无著比丘说:“入出息念不只在触受上,而是在呼吸上,触受只是指月指。”但不透过触受,我怎么知道呼吸? A: 并不是不感觉触受,而是以较开放、接纳、不狭碍的视野来看着呼吸,不是只针对触受而排斥其他觉知,或限制视野在触受上,而是以较开放的心来专注呼吸。 guest: 无著比丘禅修导引语音档中,英文: “And coming right to the present moment, we make mindfulness predominant, bringing it to the fore.” “make mindfulness predominant” 中文是“让念在心中具有主导地位”,但在《念住经》或《入出息念经》都没有“让念在心中具有主导地位”这个步骤呀,为什么会多出这一步? David Chiou: 依照经典,这边的确是指让心念安住于当前,也就是经中说的:“使念建立在前”或“系念在前”。 “系念在前 = 念住在当前 = mindfulness to the fore”的“前”可以解为“当前”,也就是当下,这在梵巴、中文、甚至是台语中,印度人及华人都能理解“当前”可指“当下”,可能两千年来这种用法就融入在彼此文化中了。(也有的部派论师将这边的“当前”解为物理位置上的前面,只是两种选项之一。) 但是英文里面没有“当前=当下”这种理解,”to the fore” 在英文中讲得就是在前面(物理位置),绝对不是指 now、绝不是指 present moment。无著比丘将 “to the fore” 解为 “当前”,为了让西方读者能接受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跟念住的关系,所以很有创意地采用 “predominant” 这个字,透过这个字的拉丁字根 pre 是 “前” 的方式让西方读者比较顺得能接受 “to the fore” 跟 “念住” 的关系,但其实原经文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完全针对英文的方便。 这个只针对英文的方便,译为中文就比较古怪了,因为 predominant 译为中文后字根自然是无法翻译的,意义上就比较生硬。 在中文里,如果是我自己写的文章,就直接照汉译经文翻译为“念住在当前”就搞定了,完全不需要额外的“让念处于主导地位”这个新添的步骤。然而无著比丘曾要求大家翻译他的文章必须一对一的翻译(这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很多句子背后是一对一对应到经文的,不明究理的译者采用意译会常常错译),加上先前无著比丘闭关一整年,也无法询问他是否中文版可省略英文版特殊添加的这个步骤,所以就还是译为中文了。还是说得通,只是经教底子特别扎实的读者就会觉得怎么多出一个额外的步骤,其实只是为了英文读者添加的步骤。 第二章:身念住(第1-4步骤)Breathing in long, one understands: ‘I breathe in long’; breathing out long, one understands, ‘I breathe out long.’ Breathing in short, one understands: ‘I breathe in short’; breathing out short, one understands: ‘I breathe out short.’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the whole bod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the whole body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alming bodily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alming boldly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out.’ Ven. Analayo: “息长、息短”是“觉知吸气与呼气的长短”,那么是要先注意长的呼吸,然后再注意短的呼吸,还是注意每一个呼吸的长短? 根据巴利经文,两种都说得通,不同的禅师教法不同,学术上对于“先注意长的呼吸,然后再注意短的呼吸”或是“注意每一个呼吸的长短”没有定论,不过对于实修上来说,能够帮助心念专注就可以了。 在开始练习时,可以先进行一次深长的呼吸,在吸满空气后才将空气吐出。这是长的呼吸,好好观察长呼吸的过程,以及长呼吸带给身体什么影响,以能分辨长呼吸的状态。深长的呼吸后,让身体自然呼吸,不要控制呼吸,观察呼吸自然变成较短、较轻柔的呼吸。 呼吸的长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知道相对的长短即可。在这过程中要带着好奇心观察,有助于减少分心,也是在培育择法觉支。 如果心念已较清明,例如是在连续修习安那般那念当中,第二次、第三次走这十六个步骤的流程,心已清明了,那么就不要刻意拉长呼吸,单纯觉知呼吸长或短即可。 Ven. Analayo: 经中这十六个步骤可以让我们探索不同形式的觉知: “觉知呼吸的进、出(念于内息、念于外息);觉知呼吸的长、短(息长息短)” vs. “觉知全身加上呼吸在背景(觉知一切身入息、觉知一切身出息)” 前者较集中,后者则是对全身的觉知在前景、呼吸在背景、较宽阔的觉知。 至于觉知要多集中、或是多宽阔?这就有赖我们的好朋友“念”来依据当下的状况加以判断了。 Q: 觉知时有“前景”、“背景”(peripheral awareness)的分别(例如 embodied awareness 在日生活时作为背景,或是安那般那念第二步骤至第三步骤时的前景、背景互换),从字面上来看,是独立的两个觉知吗?他修起来时觉得是连成一体放射状的觉知,而不是两个独立的东西。 无著比丘回答说这位同学说的对,他最早时就是用整体的觉知来说明,但大家都听不懂,因此翻找心理学的书籍,向认知心理学借用了 peripheral awareness 这个词,这样才比较多人听得懂。 他用 peripheral awareness 这个词是用来表达 open up 的概念,经中所教正念的觉知不是蒙着头只看一焦点。 因此在安那般那念的十六步骤中,第三步骤时“觉知全身”,并将呼吸放至“背景”,并不是指将“觉知呼吸”和“觉知全身”拆开来、将呼吸独立出去放至背景,并没有二分法的意思,呼吸也是觉知、体验的一部分。而是指觉知主要放在全身上,并延伸至呼吸。 关于全身的觉知(embodied awareness)这种较宽广的、开放的觉知,在之前修四念处时有较多探讨,可见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 Practice Guide 书摘分享。 Q: 修安那般那念时,背景是只有呼吸,还是仍可以有 embodied awareness? 无著比丘答到仍有 embodied awareness,只是较呼吸又在更远的背景。由于大多人连将呼吸放在背景都有些困难,甚至觉得超过一个东西在背景就不堪负荷,因此在教学上他才没有在教安那般那念时提到要继续保持 embodied awareness。 Ven. Analayo: 关于“觉知一切身入息”(的巴利对应经文),解为“在吸气时,觉知全身”是较通用的解法。 在中国有禅修派别解读为“觉知渗透到身体所有上下器官组织、达到手指脚趾当中的空气”,无著比丘个人认为虽然这是种强大而能将心念定锚于身体的方式,但可能不适合作为本经这句话的标准解法,因为后面“心念住”对应的经文有“觉知心行(入息)”(的巴利对应经文),照这解法的话会变成“觉知渗透到心理当中的空气”,但事实上空气无法进入心识当中。 Ven. Analayo: “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的最后一个字“息”,有解为身体轻安,也有论(例如《清净道论》)解为呼吸停了(第四禅的情况)。 无著比丘个人的看法:这边巴利文及汉文经文都是讲到“身行息”同时吸气、呼气(例如汉译为“觉知一切身行息 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 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巴利经文亦同),在同时吸气、呼气的状况下,解为“呼吸停了”会有矛盾:怎么会在吸气、呼气的同时、呼吸是停止的? 再者,这里只在十六步骤中的第四步骤,解为“呼吸停了”似乎跳太快了。四禅照理来说是在第十一步骤“觉知心定”之后达成的应用之一,且此经是《安那般那“念”经》,不是《安那般那“定”经》。不是说观呼吸不能修四禅,只是这里看来不是指四禅的状况,不需要将此段经文缩减为仅限四禅。 因此他认为解为身体轻安,在此经中是较合理的解法。 Ven. Analayo: 后续每个步骤仍都要觉知呼吸的变化(在背景)。 第三章:受念住(第5-8步骤)One trains: ‘experiencing jo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joy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happiness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happiness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mental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mental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alming mental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alming mental activity I shall breathe out.’ Ven. Analayo: 初学时只须要试着静心感受到丝毫的、隐隐的欢喜即可,例如活在当下的喜。如果心中还无法在观呼吸时自然生起欢喜,可以用邀请欢喜、迎来欢喜的柔软心态来生起欢喜,或是忆念曾作的善行来生起欢喜,或是忆念这十六个步骤正是佛陀本人常修行的方法(参见《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07经)而欢喜。只要所生起的欢喜是非世俗的、不是从五欲引起的即可,只要能激起一丝欢喜就可以。 Ven. Analayo: 知足自然能生起轻柔的快乐(即“知足常乐”),而且纵使在前一步骤无法生起欢喜时,也不必灰心,只要知足于现况,自然有知足之乐。 Ven. Analayo: 在“觉知心行”阶段,看着念头而到能“平息心行”时,有三种状况:
实务上有1即可,提到后两种只是在Q&A中针对同学提问的讨论。 Q: 我学到一招,借由让嘴角微笑扬起来,可以让心中感到一些喜,这样就能体验喜。我想了解要如何加强这个喜,以及它和乐、悦等的关系。 A: 修行念住及入出息念并不是为了塑造出某种经验,而是为了如实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因此“体验喜”也尽量让它自然地生起喜,不需要用太过人为的方式去制造喜,顶多留意到生起喜的因缘,例如行善的喜、忆念佛陀也常修入出息念等等。 现在很多修禅那求入定的人也是,都想要获得禅那,好像那是一个靶子,瞄准了就要射中,以获得禅那。 如何让拿着的一杯水静止?不论怎么拿那杯水,水都不会静止,只有将它放下,才会静止。 我们修行不是要获取什么,而是放下什么。不像猎人瞄准并射下猎物的心态,而是像园丁洒下种子后耐心让它自己生长的心态。 Q: 如何判断感觉到的乐受是“喜”,还是别的东西?是偏向身体的感觉,还是心理的感觉?要怎么精确定义? A: 这就要靠修习。 不管是偏向身体或心理都没关系,“喜”自然渐渐可导引到更“轻安”、更安定的心,这就是继续练习来发现的。(十六步骤从“体验喜”到“体验乐”到“体验心行”到“平静心行”。) 更重要的是“喜”不是来自于感官欲望,而是非世俗的、善的原因。 这不是用概念、文字、或定义来谈的,而是靠修习。 Murphy Chen: The Satipaṭṭhāna-sutta itself has a simile to illustrate this exercise — simile of the turner. The turner at the lathe who knows whether they are making a long turn, or a short turn. The turner simile actually only illustrates the first two steps, (1) long and (2) short breath, no? 这里提到的比喻是什么? 没有弄懂. David Chiou: 《念住经》的这段经文是:“如同熟练的车床师或他的学徒,当他做一个长转时,他知道做一个长转。或当他做一个短转时,他知道:‘我做一个短转。’同样地,吸气长时,他知道:吸气长。’(接续如上文) Murphy Chen: 嗯嗯,原本以为现代才有车床,查了一下,原来古代就有车床了: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65a5opq.html 第四章:心念住(第9-12步骤)One trains: ‘experienc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experienc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gladden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gladden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oncentrat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centrat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liberat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liberating the mind I shall breathe out.’ Ven. Analayo: 认出五盖,通常就不会被五盖整个挟持而无法自拔,那么五盖也就不那么严重了。 Ven. Analayo: “觉知心”的“心”是 knowing part of the mind,也就是“识”。也是 passive, receptive part of the mind。 而不是前一步骤“平息心行”已沉淀的受、想、行阴, active part of the mind (mental activities). Ven. Analayo: 许多同学仍然不知如何“觉知心”,无著比丘拍掌以举例:拍掌当下,听到了,一瞬间之后才开始想。 在听到了后那个就是心的觉知功能(识)。 许多人由于捉摸不到心,要很用力去“觉知心”,这样的用力使得我们无法 abide (住于)“觉知心”。 因此可 sit back、relax (退一步海阔天空、放松)。有这样状况的人,一个技巧是在每次吐气时“觉知心”+放松。因为吐气通常放松。 Q: 许多同学觉得愈抓不到心、愈用力去想,然后头部发涨。 A: 太过习惯认定“心”是“脑”的人,有的在心念住时气结于头、头部僵硬像是气卡在头上,因为心念住时意念放在头部:
Ven. Analayo: “觉知心”后,心的悦、定本有,只要留意即可发现。有如堕落人间的光音天人,光音天是有悦、定的(但仍有无明),因食地肥过度粗重而陷于人间。 Ven. Analayo: Samadi(三昧)这个词,巴利文直译是 to be together,无著比丘的体会是 bring together、embrace ,类似中文的“统一”(unification)。 早期的英文翻译 concentration 好似只专注一个焦点而排斥所有其它的事物,无著比丘觉得不是很好的翻译。 举例而言,经中很常见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是无边无际的,不宜用只专注一个焦点而排斥所有其它的事物的方法来入定。将三昧解为只专注一个焦点的焦点,在修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时就会转得很硬(类似在物质中挖洞以看到空),其实空和识本来就是没有边际的,不须要硬转。 他觉得好的三昧修法以及状态是包容(inclusive)的,而不是排斥(exclusive)的。(不是说用排斥法修定的人不能得定,只是多一个选择。) Ven. Analayo: 从《阿含经》及《尼柯耶》来看,入定并不须要禅相(例如光明禅相),禅相只是副产品。四阿含及巴利经中只有这一处出现禅相的使用。 再者,《中阿含经》(《中部尼柯耶》)提到的光明禅相,是用来辅助判断,例如专注力退失时则光明消失,而不是像论中当作所缘来使用。 修安般念时,有的人在受念住时即可能发生光明禅相,或是在“觉知心”时发生光明禅相。“让心悦”时更亮,“让心定”时更稳定。 Ven. Analayo: “让心解脱”可以解为 1) 入定,也可以解为 2) 观慧。 1) 若要入定,可以在“让心解脱”这步骤 “放下”,如尼柯耶经文所说: “by making letting go the object, one gains unification of the mind.” 这时要 letting go of control of trying to interfere,让入定自然发生。(详细解说见书中。) 如果一定要系统化方法的人,则可参考初禅五支:寻、思、喜、乐、心一境性。寻是将心摆在其上,思是将心继续摆在、支持其上。喜、乐、心一境性,则可用邀请入心的心态,或是单纯知道其现前即可。 更重要的是,出定时可作观:刚才的经验也无常。 2) 若要在“让心解脱”这步骤修观慧,则解脱于我:I, me, mine, just drop it. 有呼吸但没有呼吸者,也就是空观。 也可无 “我” 以入定。入定时无法观无常,但先前稳固的无我理解是可能陪着入定的。 “让心解脱”也可以结合入定、观慧这两种方式来进行。 Ven. Analayo: 那般十六步骤中,每四个一组,都是邀请、自我探寻,例如:
更细地来说,每组的第一个步骤是个探寻(inquiry),每组的第四个步骤是完成探寻或回复。每组前面的步骤没修好、或是太快跳过,就会影响后面的步骤、在后面较吃力。 这十六个步骤是要应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来应用在自己身上。 Ven. Analayo: 修行要找到对自己适合的 “中间之道”, 不过度严苛地要求自己,要能如实接受自己的缺点。 Ven. Analayo: 在安全、安心的环境下才适合打坐,要跟家人沟通在打坐时如何叫我们的方法,避免家人用粗鲁的方式造成惊吓,那么可能会对往后的打坐造成阴影。 Q: 痛、甚至疾病造成的剧痛,造成无法 mindful,怎么办? A:
Q: “体验心”的时候,心一直在那边,心(识)是连续的,一直在知道,似乎不是无常的。如何知道心是无常的? A: 可以持续地观察心的无常。心是连续的,不代表心是不变的。连续的东西也能一直变化,就像是一条河,所有河水都是一直在变化的,但是连续的。或是像我们在火车上,脚底下的火车其实是移动的,但我们没在跑步,但能隐隐觉察是在移动的。 就原理上来说,如果心是恒常的,那么我们能知的心永不变,永远就只能知道同一件事了。 就实验来说,可以观察一下看东西的眼识,以及听东西的耳识。是否眼识、耳识不太一样?这就是心(识)看似连续,但其实不太一样的例子。(发问者很聪明,接下来说但他感觉不到意识的不一样。) 另一种方式则是从因缘来看,缘眼、色生眼识……缘意、法生意识,没有六根或六境,就不会有新的意识,因为有因果的变化,自然就不会是无常的。 Murphy Chen: 从 day 3, day 4 的说明, 心 = 受想行识
David Chiou:
几年前我注解803经并且与无著比丘教法对照时也觉得这两步连接到心念住去了。 在学理上,“觉知心行”和“平息心行”主要是觉知“心所”(受蕴、想蕴、行蕴),有了感受后生起认知,然后有各种心行(包含思考 thoughts;thoughts 通常在佛经用语中归类于行蕴)。因此也不仅是想蕴,而是受蕴、想蕴、行蕴。因此安般十六步骤的这两个步骤,算是受念住、心念住都有碰到,只是被《安那般那念经》归类到受念住。 从论藏来看,虽然不同的论对于这经内容如何切成十六个步骤,各自有各自的切法,但我印象中对于“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这两个步骤,还是都切到“受念住”的阶段。所以就看禅师如何在实修上从受蕴带出这两个阶段的修法了。 无著比丘教的修法中,将“觉知心行”和受蕴连接的技巧是: 在妄念较严重的状态下,可以先观察这些体验中的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为感受比较单纯,可避免直接觉知所有心的活动但妄念太多时,念头跟着妄念跑不停。 也就是从感受引生染著(或有染著的感受)、感受没有引生染著(或没有染著的感受),这样子“觉知心行”这个步骤也算是基于受念住,只是更进一步也连接到心念住。 上次的四念住禅七中,一位韩国教授 Prof. Kim 就有问到能否直接将《念住经》中所载四念住的修法与入出息念的修法直接结合,一对一地对应到入出息念。无著比丘回答说虽然入出息念的步骤也可区分为四念住,但两者间并不是完全只有一对一的关系,要修入出息念的话还是以《入出息念经》中的十六个步骤为主来修,而不需将《念住经》的修法完全一对一地应用上去。 无著比丘的教学中,建议先练四念住到一定程度,五盖轻了、已建立了念,才修入出息念(如《安那般那念经》第一段所述,在开始修入出息念前“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会比较有效率。而如果已念住的人,就不见得需要这个方便:“在妄念较严重的状态下,可以先观察这些体验中的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第五章:法念住(第13-16步骤)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dispassion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dispassion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cessation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cessation I shall breathe out.’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letting go I shall breathe in’; one trains: ‘contemplating letting go I shall breathe out.’ Ven. Analayo: 三法印中,本经着重在“无常”,“苦”只有第14步骤有直接触及。 Ven. Analayo: 经中的“无常”是开始 → 持续 → 结束,后世南北传都有论师主张刹那生灭,实修上则依经中所述即可,不须看到刹那生灭。 当定义一切(包含物质)都刹那生灭时,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生命如何连续等等,因此南传提出 bhavanga-citta 有分心,北传提出阿赖耶识,作为衔接之用。如果从《阿含经》及《尼柯耶》的角度,开始 → 持续 → 结束 就能在修行中观察了。 Ven. Analayo: 七觉支是7个awakening factors,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则是 awakening themes。 Ven. Analayo: 实修上,建议先一次走过十六个步骤,然后即可依自己的创意弹性调整,看是要修哪组。可让心在喜欢的、觉得适合当时状况的步骤待满时间。另一方面,对于已熟练的人,也可在某些步骤只待个呼吸就过去了。 除了修完十六步最后作七觉支的分析外,也可以任一组当中的第四个时,作与七觉支的分析,例如:
建议每次的打坐最后都要以法念住作结尾(如果跳到其他组,最后也接着法念住)。 Ven. Analayo: 有坚决解脱意志的人,可以多在定中待久些,不必怕定力影响慧观,因为不会永久待在定中,迟早会发现执著。 Ven. Analayo: 《杂阿含经》第803经所教的安那般那念十六步骤(十六胜行),相对于南传《大念处经》所教(不净观、四界分别观等以修四念处),是较进阶的修法,如果能五盖淡薄再修,比较能掌握。 举例来说: 《大念处经》教我们认出五盖、以及对治五盖的方法;第803经则在一开始就要求“远离五盖烦恼于心”。 《大念处经》在身念处的部分有较具挑战性的修法,例如不净观、腐尸观等等,能让我们先对治以为身体是净的误解;第803经则直接“觉知一切身行息”,让身体轻安,不再特别强调身不净等等基础概念。 《大念处经》要我们认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第803经则因为五盖已淡薄,可以直接“觉知喜、觉知乐”,主要看乐受了。 《大念处经》要我们认出世俗的与非世俗的受;第803经则是以非世俗的乐受来帮助修行,这须要有《大念处经》的基础。 《大念处经》教我们认出心的状态是有无贪、瞋、痴、定、解脱;第803经则直接“觉知心、觉知心乐、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只提到认出心的状态有无定、解脱。 《大念处经》教我们认出七觉支;第810经则表明第803经的安那般那念修法可令七觉支满足,实务上十六胜行的每个念处也都可培养七觉支。 Ven. Analayo: 初果见过一次涅槃,解构了所见的世间,因此而无身见。 涅槃无法言语形容,因此不同论师各自表述,无著比丘个人认为勉强可说是“有意识地体验意识的灭尽”。 Murphy Chen:
Day5 提到了 “the four insight themes”
相当于安般念第 13-16 步骤. (依远离除外, 因为依远离已经是安般念的前提) Kathy: 看到大家的讨论,有几个随后的问题出来。 1. 上次的七天念住禅修,和这次要翻译的十六个步骤的修法,都讲到 达到awakening, 那么似乎是两者可以单独修。当然很明显的是,两者的所缘境不同,十六步骤以入出息为门进身受心法观 2. 这两个修法,从无著比丘的两本书来看,似乎都是讲到awakening 为止,似乎即可作为见道的修行,也可继续作为修道的修行 3. 五停心观对治五盖,其中就有用安那般那念来对治散乱心,用五停心观对治了五盖后,就可以正式修四念住了。在无著比丘的念住:禅修指南里,对治五盖是放在法念住里的。这就是不同的教法了。 所以,对于先学习了不同的教法的人,似乎还是需要有一个大致的对应关系。不过佛法的修行不是机械的,怎么对应,需不需要对应,放弃之前所学,还是自己融汇(融汇需要智慧,融汇不好的话,反倒出问题),还是完全学习新的方法? ? 另,《瑜伽师地论》对安那般那念的解释,非常有次第和清晰。它解释安那般那念先后有五个次第的修习;1 算数修习,2 悟入诸蕴修习,3悟入缘起修习,4 悟入圣谛修习,5,十六胜行修习。十六胜行是划在了修道。所以从入出息念这里为门,可以见道,可以修道,最终成就四果(因为这是在声闻地,所以讲到四果为止)。算数修习这里就是对治散乱心,成就比如九心住 Murphy Chen:
无著比丘在 day1 有回答到这个问题 David Chiou:
因为经上说四念住是修定的基础(八正道中“正念”生“正定”,七觉支中也是“念觉支”→……→“定觉支”),因此无著比丘建议先修四念住而能念住(《安那般那念经》前行的“系念面前”)、五盖较轻(《安那般那念经》前行的“远离五盖烦恼于心”),才修定,比较有效率。 个人的经验是,一般强调修定的方法所缘较微细,而且通常愈微细的所缘能成就愈高的定境,但在五盖粗重的情况下,所缘愈细愈难专注、愈容易分心,更难入门。而四念住的过程是从较粗重的所缘(身)渐进至较精细的所缘(心、法),因此能收摄心念至利于修定的状态。(不过当然,广义的四念住则含摄一切佛教修法,这边只是指狭义的四念住修法。) 其实经上也强调持戒是修四念住的基础,《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4、628、636、637经强调修行四念处前要先持戒、有正见,清净身、口、意三业,修四念处才能有所成就。这些合起来的次第也就是 戒→四念住→定。 所以无著比丘也很强调持戒及善护根门。 另一方面,当能念住后,经上也说哪种方法都能导向觉悟,像《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就列了各式各样的修法都能成从念觉支入手,完成七觉支:
所以在五盖较轻的情况下,的确也是可以单独修的。 David Chiou: 无著比丘带的 path program 三种禅七(四念住 → 入出息念 → 四无量心与空)最后都是 awakening。愈进阶的课程,心、法的部分切得愈细,多修习进阶的部分。 以无著比丘教四念住与入出息念这两者来比较,如同先前 Murphy 提出的,安那般那念在“觉知心行”(还在受念住的阶段)就切入心了,比起四念住的受念住时来得深入:在修四念住的受念住时,受的有贪(经中所谓“食受”)与受的无贪(“无食受”)有点像是顺便观察的,而在修入出息念时,直接就看各种心行,只在定力不够时才退回只看感受。再者,《入出息念》在心念住的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识蕴,精细的程度上通常超过修四念住时心念住(看有无贪瞋痴心)的层次。 根器特利、过去世修够多的人,在修四念住的法念住阶段就能悟道,也就不用学其他的方法了。例如默照禅就蛮像无著比丘所教法念住的部分的修法,没有很多的步骤,就直观到悟道。(但也很多人就卡在那边一直过不去,这时如果有更细部的步骤能慢慢爬,比较不会灰心。) 修四念住还没悟道的人,就继续修其他的方法,把功夫打得更深。例如入出息念将识蕴看得更透彻、加深定力,也提高修毗婆舍那时有所突破的几率。 David Chiou:
随喜 Kathy 犀利的观察。这的确是不同修行系统的不同次第,可能也有名词定义的不同。 我们以前也有些相关的讨论。 无著比丘教的是依经的系统,他在《念住:通往证悟的直接之道》以及《从比较的观点看念住的实修方法》的“五盖”(或“诸盖”)章节,有列出将五盖的修习列在法念住的各经文依据,如果对相关经文有兴趣的话也可参考。 倒不能说哪种系统才是对的或错的,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
感谢 Kathy 分享《瑜伽师地论》的解释。 的确,蛮多论中都有教算数的数息法,在后世也成为主流。无著比丘提过阿含经及尼柯耶中却没有算数的方法。照经载来看,佛世时在初步收心的阶段较常采用(狭义的)四念住修法,然后接安般十六胜行。 不过每个人适合的方法不同,就看哪种方法对自己较有效率了。我自己从四念住接安般十六胜行,比起从数息到随息来得顺,不知其他人的经验如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