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这张图是学习自无著比丘所著《念住--通往证悟的直接之道》一书的附图,根据《杂阿含经》的经文略作文字上的调整,特此致谢。

身念处的前两步骤,无著比丘的书上是分为 1. 长的气息 2. 短的气息。

照中文《杂阿含经》的句子来看,如果分为 1. 体验气息的进出 2. 体验气息的长短 更顺。

对实修没什么影响,只是分类的不同。上图是依无著比丘的书,而无著比丘是依南传的观点,将长、短拆为两步。不知道有没有人见过其他法师或经论的不同拆法,可以分享或提出想法的?


David Chiou:

佛使比丘的书上也是从观长、短开始算。南传的大念住经身念住部分和《杂阿含经》第803经的文字很相近,也没有编号。

CBETA查不同的论中拆成16个步骤的分类也不同,不过实作的内容大同小异。

《成实论》卷14〈道谛聚〉:“阿那波那十六行。谓念出入息,若长若短,念息遍身,除诸身行。觉喜,觉乐,觉心行,除心行念出入息。觉心,令心喜,令心摄,令心解脱念出入息。随无常,观随断、离、灭观。”(CBETA, T32, no. 1646, p. 355, c16-19)

《瑜伽师地论》卷27:“云何名为十六胜行。谓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若长若短。于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于觉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出息。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于觉了喜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于觉了喜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出息。于觉了乐入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于觉了乐出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出息。于觉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于觉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于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出息。于觉了心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于觉了心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出息。于喜悦心入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于喜悦心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出息。于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于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出息。于解脱心入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于解脱心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出息于无常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于无常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出息。于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于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出息。于离欲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于离欲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出息。于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入息。于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出息。”(CBETA, T30, no. 1579, p. 432, a28-b28)

《大智度论》卷11〈序品 1〉:“出入息中复有十六行:一、观入息,二、观出息,三、观息长息短,四、观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者、受诸心行,九、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散坏,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CBETA, T25, no. 1509, p. 138, a10-15)

《法界次第初门》卷1:“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长短 四知息遍身 五除诸身行 六受喜 七受乐 八受诸心行 九心作喜 十心作摄 十一心作解脱 十二观无常 十三观出散 十四观离欲 十五观灭 十六观弃舍”(CBETA, T46, no. 1925, p. 673, c2-6)

只有《大智度论》和《法界次第初门》直接标示为十六个步骤,不过和较常见的四念处各对应至四个步骤的分类法差别较大,不是四念处各四个,一方面和经文较无法句句搭配,另一方面似乎也是作者较有自信而删掉了一些他认为不重要或是重复的步骤,例如《杂阿含经》的“平静身行”、“平静心行”这两个步骤只留一个,我大概可理解他这样分类的原理,虽然个人觉得这样较松散 :P

单纯考量《杂阿含经》第803经本身的经文,将此经搭配的示意图调整如下:


Satipatthana Shi:

根据《大毘婆沙论》的说法:念入出息是总相,念短入出息等是别相。所以长息、短息是分为二个阶段。

修行系念在入出息上,随着心念越来越专注、寂静,心由粗转细时,依据《大毘婆沙论》和《成实论》,这时入出息也随着心寂止而由短转长。所以长息、短息分二个阶段,在实际修行上来说,是从呼吸的长、短,来明辨身心的粗、细。

就修行的体验来说,心由粗转细时,呼吸变细时,有行者的经历是由短到长,但也有行者的经验是由长到短。论典解说、他人经验都只是参考,重点是明辨自心由粗转细时,清楚觉知自己呼吸的长与短。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6:“应知此中念入出息者是总。念短入出息等是别。”(CBETA, T27, no. 1545, p. 136b8-12)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6:“问入出息。为先短后长为先长后短耶。答先短后长。云何知然。如施设论说。菩萨初入定时其息速疾。久入定已息便安住。如人担重经崄难处其息速疾。后至平道息便安住。故入出息先短后长。”(CBETA, T27, no. 1545, p. 136a22-27)

《成实论》卷14:“问曰:云何名息长短?答曰:如人上山,若担重疲乏故息短。行者亦尔,在麁心中尔时则短。麁心者,所谓躁疾散乱心也。息长者,行者在细心中则息长。所以者何?随心细故息亦随细,如即此人疲极止故息[*]则随细,尔时则长息。”(CBETA, T32, no. 1646, p. 355c20-25)


David Chiou:

感谢 Satipatthana Shi 的指导。

息长、息短分两个步骤也合理,不过如果我作 devil’s advocate ,印象中较多人认为打坐进入状况后气息会增长,那么顺序应该是 1. 息短 2. 息长,但经论中都是息长、息短这样的顺序,刚好相反 :Q (您也有提到也有论中认为气息是会变短,那么就符合这顺序,只是我个人觉得进入状况后气息会变长比较直觉。)

另一方面,拆成 1. 气息进出 2. 气息长短,也可以有以下解释:

身念处的四个步骤可训练对身体由粗显至细致的觉知,由第一步简单觉知吸气与呼气,到第二步增加对呼吸长、短的觉知,觉知呼吸长短时可说要能分辨呼吸的开始与结束,或是要能分辨对应于呼吸长短的身体变化。在第三步则完全地觉知呼吸的开始、中间、结束各阶段,更敏锐地增加觉知的细节。其实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也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

《瑜伽师地论》在对应段落的句型结构可以解释为觉知气息进出、觉知气息长短分别是1、2步骤,也可以解释为“若长”、“若短”分别是1、2步骤:

《瑜伽师地论》卷27:“云何名为十六胜行。1谓于念入息我今能学念于入息。于念出息我今能学念于出息。2若长若短。3于觉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于觉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出息。4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5于觉了喜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于觉了喜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出息。6于觉了乐入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于觉了乐出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出息。7于觉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于觉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8于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于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出息。9于觉了心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于觉了心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出息。10于喜悦心入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于喜悦心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出息。11于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于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出息。12于解脱心入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于解脱心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出息于无常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13于无常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出息。14于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于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出息。15于离欲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于离欲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出息。16于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入息。于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灭随观出息。”(CBETA, T30, no. 1579, p. 432, a28-b28)

南传经文的顺序则是先提到“具念”地吸气、呼气,然后“了知”长、短,然后“学习”体验一切身等等,南传传统上是从“了知”开始算十六步骤,但依经文本身不见得能断定“具念地吸气、呼气”包不包含在十六步骤内。

Anyway, 不管前两步骤是分为“觉知进出、觉知长短”或“觉知息长、觉知息短”,都是初学时收摄心念的方式,有一个方法可依循就可以了,倒不影响实际的修行,毕竟各论对这段经文的标号解读及差异本来就较大。就像现在修安般时大多数会在观呼吸(随息)前加上数数字(数息)的步骤,即是在心念更粗的状况下的前方便。

至于如何分为十六步骤较适合作为《好读》的内容,还得想想……


Satipatthana Shi:

十六胜行有垂直的解法,也有水平的解法。“垂直”我是指说第一个步骤是第二个步骤的基础,第二个步骤是第三个步骤的基础。“水平”是指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是可以平行进行的,不一定要有前者才有后者。

无著比丘就是垂直的解法,在他的书中有列出各种区分为16步骤的方法,你的方法也是其中一种。但南传经文不支持这种区分。

北传论中就有水平的解法,参见《瑜珈师地论》及《成实论》。

突然想到16行融合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叙述方法,可以五盖为分水岭,在去除五盖前用水平线叙述16行,而去除五盖后用垂直线叙述16行。也就是16行可以是水平线的对治法,也可以是垂直线成就喜、乐、定的状态。16行不好叙述,您参考看看!

David Chiou:

分享一下,在无著比丘带的安般禅九上,他列示的步骤比他的书中详细:

0.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mindful breathing in/out
1. breathing in/out long
2. breathing in/out short
3. experiencing the whole body & breathing in/out
4. calming bodily activity & breathing in/out

5. experiencing joy & breathing in/out
6. experiencing happiness & breathing in/out
7. experiencing mental activity & breathing in/out
8. calming mental activity & breathing in/out

9. experienc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10. gladden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11. concentrat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12. liberat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13.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 breathing in/out
14. contemplating dispassion & breathing in/out
15. contemplating cessation & breathing in/out
16. contemplating letting go & breathing in/out

根据无著比丘在《入出息念:禅修指南》第二章,这边有两种解读,两种解读都可行,修行者可自行选择适合当时心的状态的方法:

“第一种解读会意味着我们应该先觉知长的呼吸,然后转向短的呼吸。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可以透过在一开始刻意深呼吸一口气,然后看着它如何自然地变短。但是如果采取另一种解读,我们应该只觉知气息的长度,留意它或长或短,而不改变它。”

支持第一种解读的看法:
“《念住经》(Satipaṭṭhāna-sutta, MN 10)有一个在其他对应经文中找不到的譬喻,描述了入出息念最初两个步骤的操作,所用的例子可以认为表达了这两步在某种程度上有刻意的影响在。”

支持第二种解读的看法:
“依据《杂阿含经》的叙述,具念地吸气和呼气后,禅修者的任务是去辨别呼吸的长度。这只需要把注意力转向呼吸的长度,然后决定这相较之下是长的或短的,而不需要刻意深呼吸一口气以确保呼吸是先长然后变短。”

另外,台湾相关的学术论文供有意研究者参考: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2/bj97617.htm

 
agama/研討_十六勝行中身念處的項目及編號.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3/25 17:3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61849403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