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人是透过六入处看世界的,所接触的都是六入处所感知的世界。因此佛陀说六入处因缘是“世间”(本卷第230经),十二入处是“一切”(卷十三第319经),十二入处因缘生“一切有”(卷十三第320经)、“一切法”(卷十三第321经)。
佛陀更进一步地分析,世间是危脆败坏的(本卷第231经),世间是空(本卷第232经)、一切无常、苦、空、非我、贪瞋痴火烧然……(卷八第196、197经)。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里里外外,何处不如此呢?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六入处相应”,是解说六入处的相关经文。
如是我闻:
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
佛告三弥离提:“六入处因缘是世间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
“三弥离提!若无彼眼、无色、无眼识、无眼触、无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无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者,则无世间,亦不施设①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灭则触灭,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灭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世间。如是众生、如是魔,亦如是说。
ⓐ “世间”,巴利本作 Loka。
① 施设:安立;描述。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
佛告三弥离提:“危脆败坏,是名世间。云何危脆败坏?三弥离提!眼是危脆败坏法①,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一切亦是危脆败坏。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说危脆败坏法,名为世间。”
佛说此经已,三弥离提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法:事物。“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
《佛说八大人觉经》:“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CBETA, T17, no. 779, p. 715, b7-8)
以本经中佛陀所解说的“世间”来看,前后呼应,的确是无常及危脆。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空①,云何名为世间空?”
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②,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③,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佛说此经已,三弥离提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世间空:由感官及外境交织而构成的世间,是虚幻不实的。
② 常、恒、不变易法空:世人以为恒常、不变的“我”,也不是实有的。其中“常、恒、不变易法”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所主张“我”的特性。相当的南传经文为“我空”。
③ 此性自尔:性质本来如此。
中国古代曾有一些论师说小乘是“我空、法不空”,而大乘是“我法皆空”。然而佛陀在《阿含经》就已开示了世间空的道理,可见一些论师说《阿含经》是小乘经的判教,恐怕有些误会。
另一方面,有些刚开始读经的初学者,因为南传相当于北传《杂阿含经》卷一“无常、苦、空、非我”的《相应部尼柯耶》经文是说“无常、苦、非我”,而误以为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完全不讲“空”,五阴、六根不“空”。其实,南传《相应部尼柯耶》也有经文清楚载明五阴、六根是“空”,例如本经相对应的南传经文: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六处相应35〉第85经空经。
而诸如《杂阿含经》卷五第110经:“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CBETA, T02, no. 99, p. 35, b4-5),相对应的南传经文为“如理思惟;五受阴无常、苦、病、痈、刺、痛、病、他、坏、空、无我”,其中“病……坏”可以解为是说明“苦”的,因此南传经文也同义于“无常、苦、空、非我”。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譬喻相应20〉第7经楔子经则记载,佛陀以鼓的朽坏为喻,说明“如来所说甚深、义之甚深、出世间、与空有关的经典”将被比丘们所忽略进而消失,也是佛法的式微。
由本经来看,佛教所说的“空”和“无我、无我所”是一体的二面。
很多的宗派论战,如同佛陀说的“瞎子摸象”比喻,摸到象鼻的,就说摸到象牙的不对,各各共诤。佛子还是要深入经藏,放下偏见,自洲自依、法洲法依,愿解如来真实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世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灭道迹。谛听,善思。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著无余断④,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
“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元、明三本无“世间”二字。
① 当来有爱:对未来存在的渴爱;导致来生的渴爱。其中的“有”即是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② 喜、贪俱:伴随着喜爱、贪欲。
③ 彼彼集著:到处贪著。又译为“彼彼乐着”、“彼彼染著”。
④ 无余断:彻底地断除。又译为“永断无余”。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说有人行到世界边①者,我亦不说不行到世界边而究竟苦边者。”如是说已,入室坐禅。
时,众多比丘,世尊去后,即共议言:“世尊向者略说法言:‘我不说有人行到世界边者,我亦不说不行到世界边而得究竟苦边者。’如是说已,入室坐禅。我等今于世尊略说法中未解其义,是中诸尊,谁有堪能于世尊略说法中,广为我等说其义者。”
复作是言:“唯有尊者阿难,聪慧总持,而常给侍世尊左右,世尊赞叹多闻梵行,堪为我等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说其义,今当往诣尊者阿难所,请求令说。”时,众多比丘往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已,于一面坐。具以上事广问阿难,尔时,阿难告诸比丘:“谛听,善思,今当为说。若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此等皆入世间数②。诸尊!谓眼是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是等悉入世间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界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③。”
尔时,尊者阿难复说偈言:
“非是游ⓐ步者, 能到世界边,
不到世界边, 不能免众苦,
是故牟尼④尊, 名知世间者,
能到世界边, 诸梵行已立,
世界边唯有, 正智能谛了⑤,
觉慧达世间, 故说度彼岸。
“如是,诸尊!向者世尊略说法已,入室坐禅,我今为汝分别广说。”
尊者阿难说是法已,众多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 “游”,宋本作“旋”。
① 有人行到世间边:有人行走到达世界的边际。
② 世间数:世间的种种。
③ 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知道世间是什么、被世间所尊重、度脱世间而到彼岸。
④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圣贤,在这里特指释迦牟尼佛。
⑤ 世界边唯有正智能谛了:只有具有正智,才能真实地了解世间的边际。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师、有近住弟子①,则苦独住,无师、无近住弟子,则乐独住。
“云何有师、有近住弟子,则苦独住?缘眼、色,生恶不善觉,贪、恚、痴俱,若彼比丘行此法者,是名有师,若于此边住者,是名近住弟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有师、有近住弟子,常苦独住。
“云何无师、无近住弟子,常乐独住ⓐ?缘眼、色,生恶不善觉,贪、恚、痴俱,彼比丘不行②,是名无师。不依彼住,是名无近住弟子。是名无师、无近住弟子,常乐独住。若彼比丘无师、无近住弟子者,我说彼得梵行福。所以者何?无师、无近住弟子,比丘于我建立梵行,能正尽苦,究竟苦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住”,元本作“往”。
① 近住弟子:受持八关斋戒、住在寺院里的弟子。
② 不行:不作前述“缘眼、色,生恶不善觉,贪、恚、痴俱”的行为。
依据菩提比丘的注解,在巴利语中“师(阿阇梨)”和“行”(南传作“袭击”)可以是一语双关,“弟子(内住者)”和“边住”(南传作“住于他之内”)也可以是一语双关。另外,出家律中有“谏习近住法”(不应亲近恶友朋党,共同作恶或互相掩饰),和“近住(弟子)”字面或许也算相关。因此本经倒不是指“师”、“近住弟子”本身是不好的。
六入处是感知外境的入口,如果从六入处起了贪著,就会导致十二因缘的相续。因此佛经中常讲“善护根门”,就是将六根(六入处)比喻为一扇门,把关得好,就不会遭小偷;如果门户洞开,不加以守护,家产就有危险了。
对于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有警觉心,不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就是智慧。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持尼师坛ⓐ①,入林中,昼日坐禅。时,舍利弗从禅觉,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佛告舍利弗:“汝从何来?”
舍利弗答言:“世尊!从林中昼日坐禅来。”
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禅住?”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②禅住。”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③禅住而坐禅。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
“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著不?’
“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彼比丘亦复如是,当起增上勤欲方便,系念修学。
“若比丘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
佛说此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坛”,大正藏原为“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坛”。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座”。
本经中佛陀教导比丘如何在入世应对的行、住、坐、卧间,收摄心念,无有爱念染著,以作为入禅定的准备。当今社会的应对更为复杂,更需要在平日自净其意,修习禅定才能有成就。
对于在家居士而言,可在斋日受持八关斋戒,练习一日一夜学阿罗汉,“身在家、心出家”的修习。
如是我闻:
时,有长者名郁瞿娄ⓐ①,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故有一比丘见法般涅槃②?何故比丘不得见法般涅槃?”
佛告长者:“若有比丘眼识于色,爱念染著,以爱念染著故,常依于识;为彼缚故,若彼取故,不得见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若比丘眼识于色,不爱乐染著,不爱乐染著者,不依于识,不触、不着、不取故,此诸比丘得见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
“是故,长者!有比丘得见法般涅槃者,有不得见法般涅槃者。”
如长ⓑ者所问经,如是阿难所问经及佛自为诸比丘所说经,亦如上说。
ⓐ “郁瞿娄”,巴利本作 Ugga。
ⓑ “者。如长”,宋、元二本作“长如是”。
① 郁瞿娄: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名,是舍卫城的长者,身在家而心中学习出家法,详见《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② 见法般涅槃:当生证得解脱涅槃。另译为“现法涅槃”、“现法般涅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眼识生?何因何缘耳、鼻、舌、身、意识生?”
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身触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 大正藏无“身触因缘”四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结所系①法及结②法。云何结所系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结所系法。云何结法?谓欲贪,是名结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结所系:结使(烦恼)所系缚的。
② 结:结使;烦恼。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所取法①及取法。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所取法:所会执著的事物。
不能善护根门,六根执著六境的结果,就是无法解脱、沉溺于轮回。因此佛陀常教导比丘,不要像凡夫般,沉迷于五欲,否则就白出家了。此经就是佛陀警告比丘们的开示。
那时,佛陀告诉比丘们:“比丘啊,即使是愚痴无闻的俗人,宁可拿烧红炙热的铜条来烧自己的眼睛,让眼睛烧起来,也不要以眼识去执取显著或微细的各种影像。为什么呢?因为执取各种影像,最终会导致堕于恶道,像铁球沉入水中。”
这边说的“眼识取于色相”,有二种层次:
通常1要在禅定中才能训练关掉,而2则是在行住坐卧间都能以正念避免执取。
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是如此,就不一一重复解说了。
“比丘们,睡眠是愚痴地过活、是虚度生命,没有利益、没有福报,但是比丘们宁可睡眠,也不要对色相而生起思想;若生起思想的话,就会生起贪欲缠缚、瞋恚争辩,使得众人得不到利益、不能利益世间。”
佛陀之前比喻说宁可破坏眼、耳、鼻、舌、身,也不要执著于色、声、香、味、触。那意根呢?意根是无形的,不像前五根能用物理手段破坏,因此这边以睡眠来比喻宁可减少意根的作用,也不要执著。
这里说“不于彼色而起觉想”,为什么在谈意根的时候提到“色”?如同上段导读中2提到的,意根所认知的,是前一刹那的六根所传来的讯息(例如眼见色),执著了就会有后续的思想。所谓“意根”识知“法”,六根所传来的讯息都是“法”。
“若起觉想者,必生缠缚诤讼”,其中“起觉想”是痴,“缠缚”是贪,“诤讼”是瞋。
“有智慧的佛弟子要作这样的学习:‘我今天宁可以炽热的铁枪穿刺眼睛,也不要以眼识执取色相,堕入三恶道,长夜受苦。我从今天开始应当正确的思惟:“观察眼根是无常的、是因缘造作的有为法、是缘于心而生的法;而眼根所接触的色境、眼根接触色境生起的眼识、由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生起的眼触,而由眼触缘生的感受,内心觉得苦、乐、不苦不乐,这些都是无常的、是因缘造作的有为法、是缘于心而生的法。”’对耳、鼻、舌、身等入处也都要作这样的学习。”
本段讲多闻圣弟子对于前五根该有的正思惟,下段则讲对于第六根(意根)该有的正思惟:
“有智慧的佛弟子作这样的学习:‘睡眠是愚痴地过活、是虚度生命,没有利益、没有福报,我不该贪睡,也不要对六境生起思想,若生起思想的话,就会生起贪欲缠缚、瞋恚争辩,使得众人得不到利益、不能安乐。”
睡眠中,虽然前五根关闭了,意根的作用也减弱,但作梦时意根仍能运作。前面佛陀曾打比方说“宁当睡眠,不于彼色而起觉想”,但当然用功修行的佛弟子,并不会贪睡,醒时也尽量避免意根起觉想。
“有智慧的佛弟子作这样的观察的话,于眼根厌足、不再执著,而眼根所接触的色境、眼根接触色境生起的眼识、由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生起的眼触,而由眼触缘生的感受,内心觉得苦、乐、不苦不乐,也都厌足,而不爱乐,不爱乐而能自在解脱。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比丘!宁以火烧热铜筹①,以烧其目,令其炽ⓐ然,不以眼识,取于色相②、取随形好③。所以者何?取于色相、取随形好故,堕恶趣中,如沈铁丸。”
“愚痴无闻凡夫,宁烧铁锥,以钻其耳,不以耳识,取其声相、取随声好。所以者何?耳识取声相、取随声好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沈铁丸。”
“愚痴无闻凡夫,宁以利刀,断截其鼻,不以鼻识,取于香相、取随香好。所以者何?以取香相、取随香好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沈铁丸。”
“愚痴无闻凡夫,宁以利刀,断截其舌,不以舌识,取于味相、取随味好。所以者何?以取味相、随味好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沈铁丸。”
“愚痴无闻凡夫,宁以刚铁利枪,以刺其身,不以身识,取于触相及随触好。所以者何?以取触相及随触好故,身坏命终,堕恶趣中,如沈铁丸。”
“诸比丘!睡眠者是愚痴活、是痴ⓒ命,无利、无福,然诸比丘宁当睡眠,不于彼色而起觉想④;若起觉想者,必生缠缚诤讼,能令多众起于非义,不能饶益安乐天人。”
“彼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今宁以炽然铁枪以贯其目,不以眼识取于色相,堕三恶趣,长夜受苦。我从今日当正思惟:“观眼无常、有为、心缘生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有为、心缘生法。”’耳、鼻、舌、身入处当如是学:‘宁以铁枪贯其身体,不以身识取于触相及随触好故,堕三恶道。我从今日当正思惟:“观身无常、有为、心缘生法,若触、身识、身触、身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有为、心缘生法。”’”
“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睡眠者是愚痴活、痴[*]命,无果、无利、无福,我当不眠,亦不起觉想,起想者生于缠缚诤讼,令多人非义饶益⑤,不得安乐。’”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眼生厌,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炽”,宋、元、明三本作“烧”。
ⓑ “趣”,明本作“道”。
ⓒ “痴”,宋、元、明三本作“癖”。[*]
ⓓ 宋、元、明三本无“身触”二字。
① 筹:以竹、木、铜、铁等材料作成的细棒,多用于僧团举行布萨或灭诤时,计算僧众人数或是表决。
② 色相:显而易见的形貌特征。显而易见的表征称为“相”,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称为“随……好”。例如说佛陀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即指在相法上来看佛陀有“纤长指相”等三十二种显而易见的庄严相貌,“每个指头都妙好”等八十种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形貌特征。
③ 随形好:微细、不易立刻辨识的美好形貌特征。
④ 觉想:思想。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作“意有所念,欲坏圣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思考能导致别人在受到控制下破僧的想法”。
⑤ 非义饶益:对真义的获得没有帮助。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眼不知、不识、不断、不离欲,不堪能正尽苦;于眼若知、若识、若断、若离欲,堪能正尽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眼四经,如是乃至意二十四经如上说。
“魔”是音译“魔罗”的简称,有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的意思,让人在世间不得解脱的恶势力自然就可称为魔。
六入处是世间,六入处的染著,障碍人的慧命、使人沉于生死,自然就是魔的势力范围。
接下来这几经中,佛陀告诉我们魔是如何能让人无法解脱: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比丘于眼味①者,当知是沙门、婆罗门不得自在脱于魔手,魔缚所缚,入于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于眼不味者,当知是沙门、婆ⓐ罗门不随于魔,脱于魔手,不入魔系。”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味,如是欢喜、赞叹、染著、坚住②、爱乐、憎嫉,亦如是说。
ⓐ “婆”,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婆”。
① 味:爱着于其滋味。
② 坚住:稳固地保持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魔钩。云何为六?眼味着①色,是则魔钩,耳味着声,是则魔钩,鼻味着香,是则魔钩,舌味着味,是则魔钩,身味着触,是则魔钩,意味着法,是则魔钩。若沙门、婆罗门眼味着色者,当知是沙门、婆罗门魔钩钩其咽,于魔不得自在。”
秽说净说,广ⓐ说如上。
ⓐ “广”,宋、元、明三本作“魔”。
① 味着:爱乐贪著。
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语亦善,中语亦善,后语亦善,善义善味③,纯一满净,清白梵行,谓四品④法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四品法经?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著,比丘见已,欢喜、赞叹、乐着、坚住,有眼识色不可爱、不可念、不可乐着、苦厌。比丘见已,瞋恚、嫌薄⑤。如是比丘于魔不得自在,乃至不得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著,比丘见已,知喜不赞叹、不乐着坚实,有眼识色不可爱、念、乐、著,比丘见已,不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不随魔,自在,乃至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比丘四品法经。”
ⓐ “駮”,大正藏原为“驳”,今依据高丽藏改作“駮”。
① 拘留搜:在拘留国中。其中“拘留”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恒河上游西岸,相当于现今的德里所在,“搜”为地方的复数语尾。又译为“拘楼瘦”、“拘留沙”、“拘流沙”。
② 调伏駮牛聚落:地名,是佛陀教化游历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译为“调牛聚落”、“杂色牧牛聚落”、“法行城”,音译为“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剑摩瑟昙拘楼都邑”、“劫摩沙住处”。
③ 善义善味:意义正确,文句正确。
④ 品:项目;主题。
⑤ 嫌薄:嫌弃、轻视。
本经的“四品法”是:
也就是说:
前两项是凡夫的境界,后两项是圣者的境界。借着守护根门、离于执著等日常修持,而能转凡入圣。
无论是本经、无漏法经、律仪、守护根门,都教导我们:于可念六境不生贪,于不可念六境不生瞋。
这不但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禅修时也很好用,例如坐了一炷好香,或体验到好的境界,若要进阶到更高的层次,则可训练自己不起贪心。若坐得全身酸痛,或周围环境吵闹,也不要因此生气,反而可训练自己远离瞋心。
毕竟佛弟子修行的最重要目的并不在于求得特别高深的禅境或神通,而在于断除贪瞋痴。
因此,不管是可爱或不可爱的境界,都可以是修行的好道场。
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
尔时,天魔波旬ⓐ作是念:“沙门瞿昙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我今当往乱其道意。”
时,魔波旬化作御车像ⓑ类①,执杖觅牛,著弊衣,蓬头乱发,手脚剥裂,手执牛杖,至世尊前问言:“瞿昙!见我牛不?”
世尊作是念:“此是恶魔,欲来乱我。”即告魔言:“恶魔!何处有牛?何用牛为?”
魔作是念:“沙门瞿昙知我是魔。”而白佛言:“瞿昙!眼触入处,是我所乘。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是我所乘。”
复问:“瞿昙!欲何所之?”
世尊能到魔所到不了的没有六触入处的地方佛告恶魔:“汝有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彼无眼触入处,无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汝所不到,我往到彼。”
尔时,天魔波旬即说偈言:
“若常有我者, 彼悉是我所,
一切悉属我, 瞿昙何所之。”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言有我者, 彼说我则非,
是故知波旬, 即自堕负处。”
魔复说偈言:
世尊复说偈答言:
“若有离魔者, 问度彼岸道,
为彼平等说, 真实永无余,
时习不放逸, 永离魔自在。”
魔复说偈言:
“有石似段肉, 饿乌来欲食,
彼作软美想, 欲以补饥虚,
竟不得其味, 折觜②而腾虚,
我今犹如乌, 瞿昙如石生,
不入愧而去, 犹乌陵虚逝。”
内心怀愁毒,即彼没不现。
ⓐ “天魔波旬”,巴利本作 Māra pāpimant。
ⓑ “像”,大正藏原为“象”,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像”。
① 御车像类:驾车的这类人。
② 觜:鸟嘴。
天魔波旬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之一,只要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触入处的地方,放眼所见都是他的势力范围,而问佛陀:“看你能跑到哪儿?”
佛陀回答:“你有六触入处的势力范围,但没六触入处的地方你就到不了了,而我就到那边。”
“六触入处”直翻是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过程、时空、或情境。若是在无明的状态下的“六触”,就是“六触入处”,也就是“无明触”,会造成轮回,在魔王的掌握中。若有智慧,在根境识会遇时不因六触而心意动摇,也就是“明触”,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自然不在魔王的领地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眼习近①于色,则随ⓐ魔所自在,乃至不得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若沙门、婆罗门眼不习近于色,不随魔,自在,乃至得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习近,如是系、著,如是味,如是邻、聚,若使、受持、系着、我所、求、欲,淳、浓、不舍,亦如上说。
ⓐ “随”,宋、元、明三本作“为”。
① 习近:亲近。
本卷最后这八经,是佛和佛弟子在世间行走时,关于六入处的应机讨论,从各层面探讨六入处:
如是我闻:
尔时,尊者阿难往诣尊者大纯陀③所,共相问讯已,于一面坐。
尔时,尊者阿难语尊者纯陀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尊者纯陀语尊者阿难言:“随仁所问,知者当答。”
尊者阿难问尊者纯陀:“如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四大造色,施设显露④,此四大色非我,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亦复说识非我耶?”
尊者纯陀语尊者阿难言:“仁者最为多闻,我从远来诣尊者所,为问此法故,今日,尊者!唯愿为说此义。”
尊者阿难语纯陀言:“我今问尊者,随意见答。尊者纯陀!为有眼、有色、有眼识不?”
答言:“有。”
尊者阿难复问:“为缘眼及色,生眼识不?”
答言:“如是。”
尊者阿难复问:“缘ⓑ眼及色生眼识,彼因、彼缘,为常、为无常?”
答言:“无常。”
尊者阿难又问:“彼因、彼缘生眼识,彼因、彼缘无常变易时,彼识住耶?”
答曰:“不也,尊者阿难!”
尊者阿难复问:“于意云何?彼法若生、若灭可知,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尊者阿难!”
“耳、鼻、舌、身……意、法,于意云何?有意、有法、有意识不?”
答曰:“有,尊者阿难!”
复问:“为缘意及法,生意识不?”
答曰:“如是,尊者阿难!”
复问:“若意缘法生意识,彼因、彼缘,为常、为无常?”
答曰:“无常,尊者阿难!”
复问:“若因、若缘生意识,彼因、彼缘无常变易时,意识住耶?”
答曰:“不也,尊者阿难!”
复问:“于意云何?彼法若生、若灭可知,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阿难!”
尊者阿难语纯陀言:“是故,尊者!而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识亦无常。譬如士夫持斧入山,见芭蕉树,谓堪材用,断根、截叶、斫⑤杖ⓒ、剥皮,求其坚实,剥至于尽,都无坚处。正观识无常、无可取、无所著如是多闻圣弟子正观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当正观时,都无可取,无可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与”,元、明二本作“以”。[*]
ⓑ “缘”,大正藏原为“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缘”。
ⓒ “截叶、斫杖”,大正藏原为“截斫叶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截叶、斫杖”。
ⓓ “二”,大正藏原为“一”,今依据高丽藏改作“二”。
① 波吒利弗多罗:古代印度都市名,佛灭后的阿育王将摩竭提国的首都从王舍城迁都至此,位于恒河左岸,即当今印度的巴特那巿所在。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摩竭提国又称为波吒利弗多罗国。另译为“波罗利弗妒路”、“巴连弗邑”、“华氏城”。
② 鸡林园:佛陀的道场之一,位于波吒利弗多罗城东南,佛灭后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为国家级寺院。又译为“鸡林精舍”、“鸡雀寺”、“鸡园”。
③ 大纯陀:比丘名,七岁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灭外道六十二见后证得阿罗汉果,参见《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 47〉第9经。又译为“大均头”、“纯陀”、“大纯陀”、“周那”、“大周那”、“摩诃周那”。舍利弗家中有四兄弟随佛出家,包括舍利弗、纯陀、优波先那、离越。
④ 施设显露:加以描述,让人能清楚的了解。
⑤ 斫:以刀斧砍削。读音同“浊”。
⑥ 展转随喜:互相为彼此高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诣尊者舍利弗所,语尊者舍利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解说不?”
舍利弗言:“随仁所问,知者当答。”
尊者阿难问尊者舍利弗:“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更有余不?”
尊者舍利弗语阿难言:“莫作此问:‘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更有余不?’”
阿难又问尊者舍利弗:“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无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答阿难言:“亦复不应作如是问:‘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无有余耶?’”
阿难复问尊者舍利弗:“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余无余、非有余非无余耶?”
尊者舍利弗答阿难言:“此亦不应作如此问:‘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余无余、非有余非无余耶?’”
尊者阿难又问舍利弗:“如尊者所说:‘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有无亦不应说,非有非无亦不应说。’此语有何义?”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难:“六入处尽,不谈有余无余,而是得涅槃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余耶?此则虚言。无余耶?此则虚言。有余无余耶?此则虚言。非有余非无余耶?此则虚言。若言六触入处尽,离欲、灭、息、没已,离诸虚伪,得般涅槃,此则佛说。”
时,二正士展转随喜,各还本处。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尊者摩诃拘𫄨罗晡时从禅觉,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语舍利弗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已ⓑ不?”
尊者舍利弗语摩诃拘𫄨罗:“随仁所问,知者当答。”
尊者摩诃拘𫄨罗问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眼系色耶?色系眼耶?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意系法耶?法系意耶?”
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诃拘𫄨罗言:“欲贪系根境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尊者摩诃拘𫄨罗!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尊者摩诃拘𫄨罗!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轭鞅缚系,人问言:‘为黑牛系白牛,为白牛系黑牛。’为等问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
“如是,尊者摩诃拘𫄨罗!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
“尊者摩诃拘𫄨罗!若眼系色,若色系眼,乃至若意系法,若法系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以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尽苦边。
“尊者摩诃拘𫄨罗!世尊ⓒ眼见色若好、若恶,不起欲贪,其余众生眼若见色若好、若恶,则起欲贪,是故世尊说当断欲贪,则心解脱,乃至意、法亦复如是。”
时,二正士展转随喜,各还本处。
ⓐ “摩诃拘𫄨罗”,巴利本作 Mahākoṭṭhika。
ⓑ “已”,元、明二本作“以”。[*]
ⓒ “尊”,宋、元、明三本作“尊说”。
① 摩诃拘𫄨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得四辩才,触难答对”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从佛出家前又被称为“长爪梵志”。“摩诃”为音译,义译为“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称,例如用以和资历较浅的同姓名人士区分。
是什么让人玩物丧志?
有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同样一个东西,某些人就迷,某些人就不迷。为什么会迷,而无法放下?
本经讲“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人不一定就会被物所绑住,物也不一定就会被人所绑住。“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由于有欲贪的关系,才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如果没有欲贪,就不会被物所役了,海阔天空,自由自在。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𫄨罗俱在耆阇崛山中。
尊者摩诃拘𫄨罗晡时从禅觉,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语尊者舍利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已[*]不?”
舍利弗言:“随仁所问,知者当答。”
什么是无明尊者摩诃拘𫄨罗问尊者舍利弗言:“谓无明者。云何为无明?”
尊者舍利弗言:“所谓无知,无知者是为无明。云何无知?谓眼无常不如实知,是名无知,眼生灭法不如实知,是名无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是,尊者摩诃拘𫄨罗!于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①、不见、不无间等、愚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
什么是明尊者摩诃拘𫄨罗又问尊者舍利弗:“所谓明者。云何为明?”
舍利弗言:“所谓为知,知者是明,为何所知?谓眼无常、眼无常如实知,眼生灭法、眼生灭法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尊者摩诃拘𫄨罗!于此六触入处如实知、见、明、觉、悟、慧、无间等,是名为明。”
时,二正士各闻所说,展转随喜,各还其所。
ⓐ “暗”,宋、元、明三本作“痴”。
① 如实不知:不能如其原貌地了知;不能契合真理地了知。
各经中关于“无明”的定义的整理,可参见卷十的导读。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比丘名优波先那①,住王舍城寒林②中塜间蛇头岩下迦陵伽行处。时,尊者优波先那独一于内坐禅。
时,有恶毒蛇长尺许,于上石间堕优波先那身上,优波先那唤舍利弗:“语诸比丘,毒蛇堕我身上,我身中毒,汝等驶来,扶持我身,出置于外,莫令于内身坏碎,如糠糩ⓐ聚③。”
时,尊者舍利弗于近处,住一树下,闻优波先那语,即诣优波先那所,语优波先那言:“我今观汝色貌,诸根不异于常,而言中毒,持我身出,莫令散坏,如糠糩[*]聚,竟为云何?”
优波先那语舍利弗言:“若当有言:‘我眼是我、我所。耳、鼻、舌、身、意,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所。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是我、我所。地界④,地界是我、我所。水、火、风、空、识界,水、火、风、空、识界是我、我所。色阴,色阴是我、我所。受、想、行、识阴,受、想、行、识阴是我、我所’者,面色诸根应有变异。我今不尔,眼非我、我所;乃至识阴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诸根无有变异。”
舍利弗言:“如是,优波先那!汝若长夜离我、我所、我慢系着使,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永不复起,云何面色诸根当有变异。”
时,舍利弗即周匝扶持优波先那身出于窟外,优波先那身中毒碎坏,如聚糠糩[*]。
时,舍利弗即说偈言:
“久植ⓑ⑤诸梵行, 善修八圣道,
欢喜而舍寿, 犹如弃毒钵。
久植[*]诸梵行, 善修八圣道,
欢喜而舍寿, 如人重病愈。
久植[*]诸梵行, 善修八圣道,
如出火烧宅, 临死无忧悔,
久植[*]诸梵行, 善修八圣道,
以慧观世间, 犹如秽草木,
不复更求余, 余亦不相续。”
时,尊者舍利弗供养优波先那尸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优波先那有小恶毒蛇,如治眼筹⑥,堕其身上,其身即坏,如聚糠糩[*]。”
慈悲化诸恶,三宝解众毒佛告舍利弗:“若优波先那诵此偈者,则不中毒,身亦不坏,如聚糠糩[*]。”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诵何等偈?何等辞句?”
佛即为舍利弗而说偈言:
“常慈念于彼, 坚固赖吒罗⑦,
慈伊罗槃那, 尸婆弗多罗,
钦婆罗上马, 亦慈迦拘吒,
及彼黑瞿昙, 难徒ⓒ跋难陀。
慈悲于无足, 及以二足者,
四足与多足, 亦悉起慈悲,
慈悲于诸龙, 依于水陆者,
慈一切众生, 有畏ⓓ及无畏[*],
安乐于一切, 亦离烦恼生,
欲令一切贤, 一切莫生恶。
常住蛇头岩, 众恶不来集,
凶害恶毒蛇, 能害众生命,
如此真谛⑧言, 无上大师说,
我今诵习此, 大师真实语,
一切诸恶毒, 不ⓔ能害我身。
贪欲瞋恚痴, 世间之三毒,
如此三恶毒ⓕ, 永除名佛宝,
法宝灭众毒, 僧宝亦无余,
破坏凶恶毒, 摄受护善人,
佛破一切毒, 汝蛇毒今破。”
故说是咒术章句,所谓:
“坞耽婆隶 耽婆隶 耽ⓖ陆婆ⓗ婆耽陆 㮈渧 肃㮈渧 枳ⓘ跋渧 文那移 三摩移 檀谛 尼罗枳施ⓙ 婆罗拘閇坞隶 坞娱隶 悉波诃ⓚ”
“舍利弗!优波先那善男子尔时说此偈,说此章句者,蛇毒不能中其身,身亦不坏,如糠糩[*]聚。”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优波ⓛ先那未曾闻此偈,未曾闻此咒术章句,世尊今日说此,正为当来世耳。”
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 “糩”,大正藏原为“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糩”。[*]
ⓑ “植”,大正藏原为“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 “徒”,元、明二本作“陀”。
ⓓ “畏”,大正藏原为“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畏”。[*]
ⓔ “不”,大正藏原为“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 “恶毒”,大正藏原为“毒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恶毒”。
ⓖ “耽”,大正藏原为“航”,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耽”。
ⓗ “婆”,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婆”。
ⓘ “枳”,大正藏原为“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枳”。
ⓙ 宋、元、明三本在“施”字之后没有空格。
ⓚ “诃”,大正藏原为“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诃”。
ⓛ “波”,大正藏原为“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① 优波先那:比丘名,是舍利弗尊者的弟弟。
② 寒林: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场所之一,位于王舍城北方。称作寒林是因为林木多而较凉,也是弃尸的树林,而让一般人恐惧而发凉。
③ 身坏碎,如糠糩聚:身体败坏崩解,如同一把粗糠般散掉。“糠”、“糩”都指谷物的外壳。
④ 地界:物质及物理现象中的坚固性。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有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
⑤ 植:建立。
⑥ 治眼筹:治疗眼疾的小竹片,这里形容蛇的大小如同治眼疾的小竹片。
⑦ 坚固赖吒罗:蛇或龙的名字。其后的伊罗槃那等也都是蛇或龙名。
⑧ 真谛:真实。
此经偈中的“出火烧宅”,即后世以“出三界火宅”譬喻解脱,在《阿含经》中的出处。
本经在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对应经文没有偈诵和对蛇的护咒,因此有些人断言偈诵和对蛇的护咒是北传《杂阿含经》所增添的。殊不知此经护咒的部分,在南传是归类于律藏:南传律藏《小品》〈小事犍度5〉第6条对蛇之护咒。也就是说护咒并非北传所增添,而是在南传被归入律藏中。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同部派的经律分类不同,基于生活上遇到的状况而制订的律仪,许多是收录于律藏。此外,不同部派所传的《四分律》、《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随勇尊者经》、南传《蕴护卫经》等经律也有记载本经中的事件,这些经律都有说护咒,且与本经的偈诵部分相似,但有半数不包含拼音的“坞耽婆隶”该句。
然而并不是念咒语就不会被蛇咬,重点是“慈一切众生”、“亦离烦恼生”的慈三昧,并祈请三宝加护,如同本经偈中所说。另外像《增壹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24〉第5经中也有记载佛陀以慈三昧渐除毒龙的瞋心,降伏了毒龙,不受毒龙所害,要防小蛇侵害自然是小事一桩。在本经中,佛陀毫不藏私的分享以慈三昧对治毒龙毒蛇的行法,这是实际可行的慈三昧的应用,而不是迷信或外道法。以优波先那比丘的修行,若当初知此行法,自然“则不中毒,身亦不坏”了。若有人只会诵咒却无慈心,妄想靠咒语就不被蛇咬,那无非是画虎类犬,学了皮毛却忘了根本,恐怕就没什么效果了。
佛陀在刚开始弘法时只教核心法义,大多弟子则很快地证果。但当弟子人数大增、素质不一后,为了让不同根器的弟子都能修行解脱,而施设不同的法门,对于弟子的律制也随须求而调整。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09经、南传《相应部尼柯耶》54相应9经载道,佛陀早期教导比丘打坐以不净观为主,但后来有比丘福慧不足,修不净观后过度厌世而自杀,因此佛陀改教比丘较温和的安那般那(观呼吸)法门。另外像《中阿含经》卷五十第193经、南传《中部尼柯耶》第21经记载,佛陀曾制戒要求比丘日中一食,每天只吃正午一餐,以节省耗费在吃饭的时间,精进修行。但后来可能因为不是每位弟子都适合日中一食,而放宽为过午不食,也就是今日的比丘戒的内容。
咒语的议题也是如此,早期佛弟子很快就能证果,没有了身见也就不会想要趋吉避凶,《中阿含经》卷四十七〈心品3〉第181经多界经中佛陀即表示圣者不会持咒外求离苦。当时婆罗门教常以咒术办事或变神通,但佛陀则要弟子专心修习戒定慧,纵有神通也不在俗人前展示。但当弟子人数众多后,《四分律》卷二十七、卷三十、南传律藏《大分别》〈波逸提49〉皆记载,有比丘尼习诵各种外道咒术,或以咒术赚钱,因此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尼持诵外道咒术、或以咒术维持生计,同时佛陀也许可以咒语排除于世间的修行的阻碍,例如《四分律》卷二十七:“若诵治毒咒,以护身故,无犯。”、卷三十:“为自护,不以为活命,无犯。”南传律藏《大分别》〈波逸提49〉:“学忆持、为守护而学咒文……不犯也”。
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2经阿吒曩胝经中毘沙门天王众发愿守护四众排除恶鬼神造成的障碍,表示若四众需要四天王天守护以避免非人的侵扰时,可以持诵此经,此经的北传译本《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9经大会经则音译四天王天部众的名字,称为结咒。《佛说灌顶经》卷六也以这些名号作为咒语,并解说这咒语是“为诸凡夫(而不是圣者)而演说”,召请四天王天及其降伏的八部众,以排除恶鬼神所扰。实务上,很多护咒的内容即是皈依三宝并召请护法龙天守护。
这些咒语原本的巴利语或梵语都是有实际意涵的,由三宝的真实语或诸天的护持而有其功效,很多译师会义译一遍、音译一遍,而后人常以为音译才是咒语。依《五分律》卷十八等等律制,比丘在接受饮食供养后,要咒愿为施主祈福,说法后也要咒愿回向。《四分律》卷二十一等经律即记载佛陀本人在最初成道,接受商贾供养后,即咒愿回向之:“所为布施者,必获其利义;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九〈六重品37〉第4经等经中佛说咒愿有六德,《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41经则显示这些回向确实能为施主带来利益。《中阿含经》卷四〈业相应品2〉第20经波罗牢经、《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第124经八难经等经则表示“有咒说”是世间正见之一。
实务上,除了北传有持咒的行法,南传《大护卫经》 也包含许多经,记载各种护咒。南传比丘在出家、接受布施、诵戒日、结夏安居日等场合有念诵护卫经的传统,许多寺院则将护卫经列入每日的课诵。在家众们则有在各婚丧喜庆场合邀请僧众念诵护卫经祈福回向的习俗,也常见以咒语诵念而修定的方法。南传《弥兰陀王问经》则记载并认可防护咒的使用,显示了上座部佛教自初期即有咒语的使用。《香光庄严》杂志第37期所翻译的〈消灾佛教〉一文,则以学术角度描述当今缅甸寺院持诵咒语的普遍情形。
近年一些学者为了避免迷信的观感,而在重新翻译南传相关经律时将“护卫咒”一词翻译为“护卫经”,虽然古代通常翻译为“咒”。南传寺院通常以巴利语持诵护卫咒,而不是以翻译后的本土语言为主,这和北传的相关行法也有类似处。至于南传有人认为其护咒行法较纯,北传也有人认为其持咒行法较强,这些宗派观点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咒语是祝福而不是保证,《阿含经》没有否定咒语在世间能有效果,但更强调修习四圣谛而解脱的核心法义,毕竟若因为咒语而增强了贪瞋痴,那离解脱就愈来愈远。像《长阿含经》卷十四第21经梵动经及各律中都禁止比丘以咒术求取名闻利养,现世也有很多沉迷咒术而走上歧路的例子。把握住佛教的核心、勤修戒定慧以求解脱才是最重要的。
诸天愿意帮忙四众排除障碍以利修行,但解脱则必须由行者自己达成。如同本经偈中所说,慈悲能化解诸恶,三宝能化解三毒,善修八正道,才能得到出世间的解脱。
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优陀夷ⓐ①往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拘槃荼ⓑ聚落,到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②菴罗园中住。
时,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有诸年少弟子,游行采樵③,至菴罗园中,见尊者优陀夷坐一树下,容貌端正,诸根寂静④,心意安谛,成就第一调伏⑤。见已,往诣其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时,优陀夷为诸年少种种说法,劝励已,默然而住,彼诸年少闻尊者优陀夷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时,诸年少担持束薪,还至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所,置薪束于地,诣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所,白言:“我和上ⓒ尼⑥,当知菴罗园中有沙门优陀夷,姓瞿昙氏,依于彼住,极善说法。”
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语诸年少言:“汝可往请沙门优陀夷瞿昙氏,明日于此饭食。”
时,诸年少弟子受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教已,往诣尊者优陀夷所,白优陀夷言:“尊者当知,我和上[*]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请尊者优陀夷明旦饭食。”
时,优陀夷默然受请。
时,彼诸年少知优陀夷受请已,还归和上[*]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所,白言:“和上[*]尼!我以和上[*]尼语,请尊者优陀夷,尊者优陀夷默然受请,和上[*]尼自知时。”
尔时,尊者优陀夷夜过晨朝,着衣持钵,往诣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舍。时,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遥见尊者优陀夷来,疾敷床座,请令就坐,设种种饮食,自手供养,丰美满足。食已,澡漱ⓓ、洗钵讫,还就本座。
时,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知食已讫,著好革屣,以衣覆头,别施高床,现起轻相,慠慢而坐⑦,语优陀夷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优陀夷答言:“姊妹!今是非时⑧。”作此语已,从坐起去。
如是。明日诸弟子复至菴罗园采樵听法,还复白和上[*]尼,和上[*]尼复遣诣请食,如前三返ⓔ,乃至请法,答言:“非时。”不为说法。
诸年少弟子复白和上[*]尼,菴罗园中沙门优陀夷极善说法。
和上[*]尼答言:“我亦知彼极善说法,再三请来,设食问法,常言非时,不说而去。”
诸弟子言和上[*]尼:“著好革屣,以衣覆头,不恭敬坐,彼云何说?所以者何?彼尊者优陀夷以敬法故,不说而去。”
和上[*]尼答言:“若如是者,更为我请彼。”
诸弟子受教,更请供养如前。时,和上[*]尼知食讫已,脱革屣,整衣服,更坐卑床⑨,恭敬白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优陀夷答言:“汝今宜问,当为汝说。”
彼即问言:“有沙门、婆罗门说苦乐自作⑩,复有说言苦乐他作⑪,复有说言苦乐自他作⑫,复有说言苦乐非自非他作⑬。尊者!复云何?”
尊者优陀夷答言:“姊妹!阿罗诃ⓕ⑭说苦乐异生⑮,非如是说。”
婆罗门尼复问:“其义云何?”
优陀夷答言:“阿罗诃说:‘从其因缘,生诸苦乐。’”
优陀夷复语婆罗门尼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于意云何?有眼不?”
答言:“有。”
“有色不?”
答言:“有。”
“有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
答言:“如是,尊者优陀夷!”
优陀夷复问:“有耳、鼻、舌、身、意、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
答言:“如是,尊者优陀夷!”
优陀夷言:“此是阿罗诃说:‘从其因缘,生于苦乐。’”
婆罗门尼言:“尊者优陀夷!如是阿罗诃说:‘从其因缘,生苦乐’耶?”
优陀夷答言:“如是,婆罗门尼!”
婆罗门尼复问:“沙门!云何阿罗诃说:‘因缘生苦、乐、不苦不乐灭’⑯?”
优陀夷答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罗门尼!一切眼、一切时灭无余⑰,犹有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
答言:“无也,沙门!”
“如是,耳、鼻、舌、身、意,一切时灭永尽无余,犹有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
答言:“无也,沙门!”
“如是,婆罗门尼!是为阿罗诃说:‘因缘生苦、乐、不苦不乐灭。’”
尊者优陀夷说是法时,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毘纽迦旃延氏婆罗门尼见法、得法、知法、入法⑱,度疑惑,不由于他入佛教法,于法得无所畏。从座ⓗ起,整衣服,恭敬合掌,白尊者优陀夷:“我今日超入决定⑲,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从今日尽寿归依三宝。”
尔时,优陀夷为婆罗门尼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
ⓐ “优陀夷”,巴利本作 Udāyī。
ⓑ “拘槃荼”,大正藏原为“拘磐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槃荼”。巴利本作 Kāmaṇḍāya。
ⓒ “上”,明本作“尚”。[*]
ⓓ “漱”,大正藏原为“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漱”。
ⓔ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 “阿罗诃”,巴利本作 Arahanta。
ⓖ “触”,宋、元、明三本作“触意触”。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① 优陀夷:比丘名,迦毗罗卫国国师的儿子,未出家前净饭王请他带悉达多太子娱乐,劝悉达多太子打消出家的念头。佛陀成道后,跟随佛陀出家,证阿罗汉。佛陀在回家乡前先派遣优陀夷尊者回国,度化了原先不喜欢出家人的净饭王,使得释迦族人及全城的人民热烈迎接佛陀进城,佛陀称赞他“善能劝导、福度人民”第一。又译为“优陀耶”。
② 婆罗门尼: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祭司阶级的女性。
③ 游行采樵:四处行走捡柴。
④ 诸根寂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安定详和。
⑤ 成就第一调伏:具有最好的身口意的训练。
⑥ 和上尼:女师父。“和上”即“和尚”,义译为“亲教师”,是弟子对师父的尊称。
⑦ 著好革屣,以衣覆头,别施高床,现起轻相,慠慢而坐:穿着好皮鞋,拿衣物覆盖头部,另摆一张高的座位(自己坐),露出轻视的样子,傲慢地坐着。
⑧ 非时:不是适当的时机。
⑨ 卑床:矮的座位。
⑩ 自作:自己所作。指世间苦乐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例如“常见论”执著认为恒常不变的自我造作了一切。
⑪ 他作:他人所作。指世间苦乐等一切,都是他人(例如造物主大梵天)所作的。例如执著认为大梵(造物主、大我)创造一切。
⑫ 自他作:部分是自己所作,部分是他人所作。
⑬ 非自非他作:没有原因而自然发生。
⑭ 阿罗诃:“阿罗汉”的另译,也是如来十号之一,义译为“应供”。
⑮ 苦乐异生:苦乐产生的原因和前述不同。
⑯ 云何阿罗诃说:‘因缘生苦、乐、不苦不乐灭’:阿罗汉是怎么解说“因缘而生的苦、乐、不苦不乐的息灭”?
⑰ 灭无余:灭除而没有残余。
⑱ 见法、得法、知法、入法:看见(理解)了正法、证得了正法、了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证初果者对正法体悟的情境。
⑲ 超入决定:超越一般次第地有决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尊者二十亿耳独静禅思③,而作是念:“于世尊弟子精勤声闻中,我在其数,然我今日未尽诸漏,我是名族姓子④,多饶财宝,我ⓑ今宁可还受五欲,广行施作福。”
尔时,世尊知二十亿耳心之所念,告一比丘,汝等今往二十亿耳所,告言:“世尊呼汝。”
是一比丘受佛教已,往诣二十亿耳所,语言:“世尊呼汝。”
二十亿耳闻彼比丘称大师命,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尔时,世尊告二十亿耳,汝实独静禅思作是念:“世尊精勤修学声闻中,我在其数,而今未得漏尽解脱。我是名族姓子,又多钱财,我宁可还俗,受五欲乐,广施作福耶?”
时,二十亿耳作是念:“世尊已知我心。”惊怖毛竖,白佛言:“实尔,世尊!”
佛告二十亿耳:“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二十亿耳!汝在俗时,善弹琴不?”
答言:“如是,世尊!”
弹琴不缓不急之喻复问:“于意云何?汝弹琴时,若急其弦,得作微妙和雅音不?”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云何?若缓其弦,宁发微妙和雅音不?”
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云何善调琴弦,不缓不急,然后发妙和雅音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二十亿耳:“精进太急,增其掉悔⑤,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著⑥、莫放逸、莫取相⑦。”
时,尊者二十亿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尊者二十亿耳常念世尊说弹琴譬,独静禅思。如上所说,乃至漏尽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尔时,尊者二十亿耳得阿罗汉,内觉解脱喜乐,作是念:“我今应往问讯世尊。”
尔时,尊者二十亿耳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于世尊法中得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解脱,当于尔时解脱六处⑧。云何为六?离欲解脱、离恚解脱、远离解脱⑨、爱尽解脱、诸取解脱、心不忘念解脱⑩。
“世尊!若有依少信心而言离欲解脱,此非所应⑪;贪、恚、痴尽,是名真实离欲解脱。
“若复有人依少持戒而言我得离恚解脱,此亦不应;贪、恚、痴尽,是名真实离恚ⓒ解脱。
“若复有人依于修习利养远离而言远离解脱,是亦不应;贪、恚、痴尽,是真实远离解脱。
“贪、恚、痴尽,亦名离爱,亦名离取,亦名离忘念解脱。如是,世尊!若诸比丘未得罗汉,未尽诸漏,于此六处不得解脱。
“若复比丘在于学地,未得增上乐⑫,涅槃习向心住⑬,尔时成就学戒⑭,成就学根⑮,后时当得漏尽、无漏心解脱,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当于尔时得无学⑯戒,得无学诸根。譬如婴童愚小仰卧,尔时成就童子诸根,彼于后时渐渐增长,诸根成就,当于尔时成就长者诸根。在学地者亦复如是,未得增上安乐,乃至成就无学戒、无学诸根。
“若眼常识色,终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⑰,观察生灭,乃至无常。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意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譬如村邑近大石山,不断、不坏、不穿,一向厚密,假使四方风吹,不能动摇、不能穿过。阿罗汉六根识六境,不妨解脱彼无学者亦复如是,眼常识色,乃至意常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
尔时,二十亿耳重说偈言:
“离欲心解脱, 无恚脱亦然,
远离心解脱, 贪爱永无余。
诸取心解脱, 及意不忘念,
晓了入处生, 于彼心解脱。
彼心解脱者, 比丘意止息,
诸所作已作, 更不作所作。
犹如大石山, 四风不能动。
色声香味触, 及法之好恶,
六入处常对, 不能动其心。
心常住坚固, 谛观法生灭。”
尊者二十亿耳说是法时,大师心悦,诸多闻梵行者闻尊者二十亿耳所说,皆大欢喜。尔时,尊者二十亿耳闻佛说法,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解脱者以智记说,而不会自己称赞自己尔时,世尊知二十亿耳去不久,告诸比丘:“善心解脱者,应如是记说⑱,如二十亿耳以智记说,亦不自举⑲,亦不下他,正说其义;非如增上慢⑳者,不得其义,而自称叹得过人法㉑,自取损减。”
ⓐ “二十亿耳”,巴利本作 Soṇa。
ⓑ 元、明二本无“我”字。
ⓒ 大正藏无“离恚”二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① 二十亿耳:比丘名,以“精进第一”闻名。音译为“输屡那”。
② 菩提分法:成就菩提(觉悟)的各分支方法,通常指“三十七道品”(三十七类成就菩提的方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③ 禅思:独坐而专心思惟。
④ 族姓子:婆罗门大族的子弟。
⑤ 掉悔:心浮动静不下来。“掉”又译为“掉举”,心浮动不安;“悔”即“追悔”,于所作的事心怀忧恼。
⑥ 莫著:不要黏着不放;不要过度(精进太急)。
⑦ 莫取相:不要执著表相。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汝当分别此时,观察此相”,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通达诸根的平衡,并且请在那里取相”。
⑧ 解脱六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胜解六处”。接下来的“离欲解脱”等六个,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离欲胜解”等。“胜解”指深刻而坚定的理解。
⑨ 远离解脱:远离于世间而解脱。
⑩ 心不忘念解脱:有智慧(离于痴)而解脱。
⑪ 若有依少信心而言离欲解脱,此非所应:如果有人只依靠少许的信心就说能离欲而解脱,这是不应该的。
⑫ 增上乐:提升的快乐,指解脱乐。
⑬ 涅槃习向心住:心意稳定地趋向涅槃。
⑭ 学戒:“有学”的戒律。四向四果中,除阿罗汉外的四向三果,都是“有学”。(阿罗汉则是“无学”,已毕业了。)
⑮ 学根:“有学”的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⑯ 无学:阿罗汉已无惑可断、毕业了,因此称为“无学”。
⑰ 内修无量善解脱:内心(持续地保持这样的)修持,广大无量(而不随来自六境的冲击起波动),完全不受束缚。
⑱ 记说:决定说;确定说。例如佛弟子记说自己证得的果位,即指此弟子确知地说出自己证得的果位。
⑲ 自举:自己抬举自己;骄傲自大。
⑳ 增上慢:未得未证而自认为已得已证。
㉑ 过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
译本 | 总称 | 1 | 2 | 3 | 4 | 5 | 6 |
《杂阿含经》第254经 | 解脱六处 | 离欲解脱 | 离恚解脱 | 远离解脱 | 爱尽解脱 | 诸取解脱 | 心不忘念解脱 |
《中阿含经》第123经 | 乐此六处 | 乐于无欲 | 乐于无诤 | 乐于远离 | 乐于爱尽 | 乐于受尽 | 乐心不移动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6集第55经 | 倾心于六件事 / 胜解六处 | 倾心于离欲 | 倾心于不加害 | 倾心于独居 | 倾心于渴爱的灭尽 | 倾心于执取的灭尽 | 倾心于无痴 |
我们将尊者二十亿耳领悟的解脱六处,和阿罗汉的资格作个比较,可发现如下连结:
也就是说尊者二十亿耳的领悟,也满足证得阿罗汉的资格。
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摩诃迦旃延ⓐ①住阿磐ⓑ提ⓒ②国湿摩陀江侧,猕猴室ⓓ阿练若ⓔ③窟。有鲁酰遮ⓕ婆罗门,恭敬承事,如罗汉法。
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晨朝着衣持钵,入猕猴室聚落,次行乞食,乞食还,举衣钵,洗足已,入室坐禅。
时,鲁酰遮婆罗门有诸年少弟子,游行采薪,至尊者摩诃迦旃延窟边,共戏笑言:“此中剃发沙门④住,是黑暗人,非世胜人,而鲁酰遮婆罗门尊重供养,如罗汉法。”
时,尊者摩诃迦旃延语诸年少言:“年少!年少!莫作声。”
诸年少ⓖ言终,不敢复言。
如是再三,语犹不止。
于是尊者摩诃迦旃延出户外,语诸年少言:“年少!年少!汝等莫语。我今当为汝等说法,汝等且听。”
诸年少言:“诺,唯愿说法,我当听受。”
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即说偈言:
“古昔婆罗门, 修习胜妙戒,
得生宿命智, 娱乐真谛禅,
常住于慈悲, 关闭诸根门⑤,
调伏于口过, 古昔行如是。
舍本真实行, 而存虚伪事,
守族姓放逸⑥, 从诸根六境,
自饿⑦居冢间, 三浴ⓗ诵三典⑧,
不守护根门, 犹如梦得宝。
编发衣皮褐, 戒盗灰坌身⑨,
麁衣以蔽形, 执杖ⓘ持水瓶,
假形婆罗门, 以求于利养。
善摄护其身, 澄净离尘垢,
不恼于众生, 是道婆罗门。”
尔时,诸年少婆罗门瞋恚不喜,语尊者摩诃迦旃延:“谤我经典,毁坏所说,骂辱婆罗门。”执持薪束,还鲁酰遮婆罗门所,语鲁酰遮婆罗门言:“和上[*]知不?彼摩诃迦旃延诽谤经典,毁呰⑩言说,骂辱婆罗门。”
鲁酰遮婆罗门语诸年少:“诸年少!莫作是语。所以者何?摩诃迦旃延宿重戒德,不应谤毁经典,毁呰言说,骂婆罗门。”
诸年少言:“和上[*]不信我言,当自往看。”
时,鲁酰遮婆罗门不信诸年少语,往诣摩诃迦旃延,共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语摩诃迦旃延言:“我诸年少弟子来到此不?”
答言:“到此。”
“少多与共言语不?”
答云:“与共言语。”
鲁酰遮婆罗门言:“汝与诸年少共语⑪,今可为我尽说是。”
摩诃迦旃延即为广说。时,鲁酰遮婆罗门亦复瞋恚,心得不喜,语摩诃迦旃延:“我先不信诸年少语,今摩诃迦旃延真实诽谤经典,毁呰而说,骂辱婆罗门。”作此语已,小默然住⑫。须臾,复语摩诃迦旃延:“仁者所说‘门’。何等为‘门’?”
摩诃迦旃延言:“善哉,善哉,婆罗门!所问如法,我今当为汝说‘门’。婆罗门!眼是门,以见色故。耳、鼻、舌、身、意是门,以识法故。”
婆罗门言:“奇哉!摩诃迦旃延!我问其门,即说其门,如摩诃迦旃延所说不守护门。云何不守护门?”
摩诃迦旃延言:“善哉,善哉,婆罗门!问不守护门,是如法问,今当为汝说不守护门。
“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缘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不住身念处⑬,故于心解脱、慧解脱无如实知。于彼起种种恶不善法,不得无余灭尽,于心解脱、慧解脱妨碍,不得满足;心解脱、慧解脱不满故,身满恶行,不得休息⑭,心不寂静,以不寂静故,于其根门则不调伏、不守护、不修习。如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
鲁酰遮婆罗门言:“奇哉!奇哉!摩诃迦旃延!我问不守护门,即为我说不守护门。摩诃迦旃延!云何复名善守护门?”
摩诃迦旃延语婆罗门言ⓙ:“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善守护门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守护门义。
“多闻圣弟子眼见色已,于可念色不起缘著,不可念色不起瞋恚;常摄其心住身念处,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⑮,于彼所起恶不善法寂灭无余,于心解脱、慧解脱而得满足;解脱满足已,身触恶行悉得休息,心得正念,是名初门善调伏守护修习。如眼及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
鲁酰遮婆罗门言:“奇哉!摩诃迦旃延!我问守护门ⓛ义,即为我说守护门义。譬如士夫求毒药草反ⓜ得甘露⑯,今我如是,瞋恚而来至此座坐,而摩诃迦旃延以大法雨,雨我身中,如雨甘露。摩诃迦旃延!家中多事,今请还家。”
摩诃迦旃延言:“婆罗门!宜知是时。”
时,鲁酰遮婆罗门闻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 “摩诃迦旃延”,巴利本作 Mahā-kaccāna。
ⓑ “磐”,宋、元、明三本作“盘”。
ⓒ “阿磐提”,巴利本作 Avantī。
ⓓ “猕猴室”,巴利本作 Makkarakaṭe。
ⓔ “阿练若”,巴利本作 Arañña。
ⓕ “鲁酰遮”,巴利本作 Lohicca。
ⓖ “年少”,大正藏原为“少年”,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年少”。
ⓗ “浴”,大正藏原为“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浴”。
ⓘ “杖”,元本作“林”。
ⓙ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 “哉”,宋、元、明三本作“哉言”。
ⓛ “门”,大正藏原为“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门”。
ⓜ “反”,宋、元、明三本作“乃”。
① 摩诃迦旃延:比丘名,以“善解经律,而能论义”闻名。又作“大迦旃延”。
② 阿磐提: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西印度。是摩诃迦旃延的祖国。又译为“阿槃提”。
③ 阿练若: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又译为“阿兰若”、“空闲”、“空闲处”、“无事”。
④ 剃发沙门:佛教的出家人剃除须发,与外道的蓄须发不同,因此有时外道称佛教出家人为剃发沙门。
⑤ 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外境进入身心的门户,因此称为根门。
⑥ 守族姓放逸:自视出身高贵而行为放逸。
⑦ 自饿:指自饿外道长久忍受饥饿的苦行。
⑧ 三典:婆罗门教传统的三种吠陀经典:梨俱、沙摩、夜柔。
⑨ 灰坌身:指以灰涂身的苦行。
⑩ 呰:毁谤。
⑪ 共语:交谈。
⑫ 默然住:保持静默不语。
⑬ 身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⑭ 休息:止息。
⑮ 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依无量心(慈、悲、喜、舍)三昧,离欲得到心解脱,断无明得到智慧的解脱,契合真理地了知。
⑯ 甘露: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
本经中,外道少年骂尊者摩诃迦旃延“是黑暗人,非世胜人”,可能会让一些人误以为摩诃迦旃延尊者出身种姓差。而摩诃迦旃延尊者的回复中,也只提到种姓不可恃。
实际上,“迦旃延”这个种姓为婆罗门十八姓之一;而依据《佛本行集经》〈那罗陀出家品〉,摩诃迦旃延出生于巨富人家,父亲富有到成为国师,而摩诃迦旃延学婆罗门教到处是第一名,成为仙人的接班人,并且在仙人过世后被视为仙人,只是仍贪名闻利养,最后因为无法回答别人的问题,去找佛陀,听了佛法而证道。
虽然他出身婆罗门贵族,却完全没见到他说“我的种姓比你尊贵得多”来回复外道少年的污辱,反而是一贯的认为四姓无别、种姓平等,贵族不可恃,而以论议佛法改变对方,可见尊者的确对佛法有彻底的了解,论议第一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
本经中一开始提到“鲁酰遮婆罗门,恭敬承事,如罗汉法”,或许鲁酰遮婆罗门一开始即是敬重摩诃迦旃延出身婆罗门贵族,且从佛出家前为婆罗门中最尊贵者,因此而恭敬承事他的。直到听了摩诃迦旃延尊者的论议,才对佛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对佛法产生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