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DC

上周读经班讨论到一个通常是初学者提出的议题:

《杂阿含经》卷一的无常、苦、空、非我,在南传的《相应部尼柯耶》的对应经文通常作无常、苦、非我,而没有提到“空”。

曾见初读尼柯耶的人因此断言“啊,《杂阿含经》此处有提到空,应该是爱谈空的大乘信徒加上空的说法啦!”其实这说法是不合理的。

为什么不合理?因为众所周知,《杂阿含经》是由“说一切有部”这个部派所传,这个部派在历史上是所谓空宗的死对头,“说一切有”一般认为是指三世实有,常被其它部派攻击此部派执著“有”,像龙树为了跟这种“说一切有”的说法对打而努力讲“空”。

因此若有认为“说一切有部”的传抄将经文加了“空”的叙述,在学术上是不合理的,不管“说一切有部”的论点为何,起码就立场上不会有什么动机故意去添加所谓“空”的。持平而论,甚至南传的“分别说部”将此处经文“空”去除的可能性还比起“说一切有部”将“空”加进去的可能性高些,因为史上一些人认为“分别说部”认为现在有,而过去、未来无(这点没有定论)。

另一方面,《杂阿含经》的对比南传的《相应部尼柯耶》,在传抄中误加入“说一切有”概念的注释的词句(注释混入经文)也只有一只手可以数出来的那几处而已,可见传抄当中除了一些抄写意外,是还蛮忠于原著的,不太可能一整卷都故意加了自己部派所反对的见解。此处经文的差异,不像是有意的差异,只能说各传抄的词句有出入罢了。

有同学提到《法句经》也有这现象,北传的有提到“空”,南传的则同样的经文没有“空”。《法句经》北传有不同部派的四个译本,南传则是分别说部所传,我没有对比过,也无法评论,有兴趣的同学或许可帮忙查一查。

当然,在义理上,《阿含经》并不讲断灭空,而是缘起性空,无作者、无受者的空,这跟后世很多自命为空的说法不同。这边纯粹只是解释一下为何通常是初学者而不是老参在看重《杂阿含经》第一卷和《相应部尼柯耶》的这点差异 :)


From: Cheng Soon Lee

《空之探究》:“空是通于无我无我所的,如经说“世间空”是:“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间”“空诸行”是:“无我我所”。这可见无我是空,无我所也是空。但说一切有部,以为空就是无我(我所),只是说明上有些不同,如‘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九(大正二七‧四五上──中)说:“有说……谓空行相义不决定,以一切法有义故空,约他性故;有义故不空,约自性故。非我行相无不决定,以约自他俱无我故。由此尊者世友说言:我不定说诸法皆空,定说一切法皆无我”。这是说一切有部的正义。说一切法无我,是确定的,彻底的,因为不论什么法,即法异法,都非是我,所以一切法决定是无我的。说诸法皆空──一切皆空,这是不能依文取义的。这一见解,是依‘中阿含经’‘小空经’的。如说鹿子母堂空,是说鹿子母堂中没有牛、羊、人、物,不是说鹿子母堂也没有。鹿子母堂自性是不空的,空的是鹿子母堂内的人物。这名为“他性空”,就是约他性说空,约自性说不空。依此来说空、无我,无我是了义说,一切法是无我的。“诸法皆空”是不了义说,空是无我,我空而法是有──不空的。

‘相应部’多说“无常,苦,无我”(无我所),‘杂阿含经’多说“无常,苦,空,无我”。说一切有部立十六行相,无常、苦、空、无我,是苦谛的四行相。在十六行相中,空与无我,是二种不同的行相,差别是:“非我行相对治我见,空行相对治我所见”。这是论师的一种解说,如依经文,空那里只是无我所呢!”( Y 38p107~108 )


From: Cheng Soon Lee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相应部’处处说无常、苦、无我;‘杂阿含经’处处说无常、苦、空、无我,或以为“空”是说一切有部所增的。然‘杂阿含经’说:“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与此相当的‘相应部’经,这样说:“如理思惟;五取蕴无常、苦、病、痈、刺、痛、病、他、坏、空、无我”。病……坏,都是说明苦的;可见无常、苦、空、非我,显然也是‘相应部’所曾说的。”( Y 30pb58 )


From: 乔瑟夫

参考:南传在某个时间点就封闭起来了,北传的部分还在update中(也融入非一切有部外ex.经量部)


From: DC

回乔瑟夫,南传是单纯的分别说部,但也不能说封闭起来,而是在巴辣甘波布王时将非分别说部尼柯耶的经典及看法都删除了。北传到中国后,因为中国古代对训诂、文字的着重,在文字的变动记录上是较完整的,在译经之后一般就不敢在没记录下动文字了,而南传一直到近代还在集结五尼柯耶作修饰。这些是见仁见智了。


From: 庆光

参看: http://wiki.sutta.org/index.php?title=%E7%A9%BA...... 空 - 上座部佛教百科


From: DC

上座部佛教百科的“空”的解释中,“关于“空”与大乘各派不同观点的比较”这一段菩提比丘说过那是他很久以前不了解北传或大乘法义下所说的,因此当时没有答应翻为中文,表示以后有时间还要改写,中文现在的翻译是大陆人自行翻译的,但菩提比丘并没有认同。

就北传经典来看,该段所说的“不二论”的确是有问题,只能说是某些宗派或论师主张的不二论,但和北传经典是有些背离的。另一方面,“不二论”跟“空”是二个不同的议题,上座部佛教百科在此条目将之混为一谈了。


From: Cheng Soon Lee

“不二“只能在第一义谛上说,“空“则二谛都可以说。不二和空有关联,但是的确不能混为一谈。大乘不在世俗谛上说不二,如果不明白这点,就会有上座部佛教百科wiki文里面似是而非的责难了。


From: Ming-Hong Bai

提供一点个人意见:

“空”不但是佛陀所说的教法,而且是重要的教法之一。三解脱门是以“空门”为首。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譬喻相应20〉第7经楔子经则记载,佛陀以鼓的朽坏为喻,说明佛法的消失,必是先从“与空有关的经典”开始消失:

比丘们!未来世比丘们必将是:当那些被如来所说甚深、义之甚深、出世间、与空有关的经典被说时,他们将不想要听、不倾耳、不用心了知,也将不认为那些法应该被学习、应该被熟背。

From: Anderson Chang

发现卷一是把[苦空非我]放在一起注。让我突然想到性空法师曾说过苦的巴利文字义, 找了一下周师兄网站刚好有放。

如果性空法师的理解正确,(身为外国人也没有必要偏袒大乘)那么台湾南传说Nikaya 只讲无常苦无我,或许是因为在巴利文中,空已经包含在苦的意思里面了,才没有特意标出来。

而译杂阿含时另外标出来,或许就只是译经大德的个人取舍。

总之我个人认为某些台湾版南传在打的这一点,可能是一个巧合。

魏晋之后所译大乘经典常有空义,

反对大乘—>大乘讲空—>杂阿含有空—>所以杂阿含掺水

其实去缅甸时有听过比丘讲到空。我不懂缅文,但在缅甸有个好处,如果巴利文字汇懂的够多,交流不会很困难。那时他的主题就是sunnya ,听他一直在反复讲”sunnya”如何如何。

但这似乎是台湾巴利文基本教义派,有点刻意去忽视的地方了。 (没有攻击的意思)

P.s. 只是有感而发,而且也还不确定性空法师讲的kha 字根意思是否真是空。

四圣谛- 周邦信笔记本 - Sites - Google

https://sites.google.com/site/zhoubx/buddhism/4nobel-truth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2003 性空法师

在巴利文里, 苦是dukkha, du是不好, kha是虚空, 所以苦称为“不好的虚空”; 乐是sukha, su 是好, kha 是虚空, 因此乐称 ...

 
agama/研討_雜阿含經_提到_空_的經文不像是北傳所妄加.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09370899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