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杂阿含经卷第七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见相应 (2/2)]

《杂阿含经》“见相应”的内容为卷六第133~138经及本卷第139~171经,阐述:

(一三九)[0042c15]

如是我闻:

一时,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何所,何所见,若未起忧、悲、恼、苦令起,已起忧、悲、恼、苦重令增广?”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有故,色起,色系、著故,于色见我,未起忧、悲、恼、苦[*]令起,已起忧、悲、恼、苦[*]重令增广。亦复如是。诸比丘,于意云何?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曰:“无常,世尊!”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著、见我,若未起忧、悲、恼、苦[*]令起,已起忧、悲、恼、苦[*]重令增广。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若复见、闻、觉、识起、求、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见有我、有世间、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变易,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复见有非此世我、非此世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狐疑断,于法、僧狐疑断。

“是名,比丘!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身、口、意业三恶道正使放逸,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恼、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恼”。[*]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见有”,大正藏原为“有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见有”。

[注解]

起、求、忆:所生起的、所寻求的、所忆念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所(获)得、所(寻)求、心之所思惟”。

[读经拾得]

本经意义同卷六第133经,注解也可参见该经。

(一四〇、一四一)[0043a16]

次经亦如是。差别者,苦、集、灭、道狐疑断。

次经亦如是。差别者,佛、法、僧、苦、集、灭、道狐疑断。

 

 

(一四二)[0043a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未起我、我所、我慢系着使起,已起我、我所、我慢系着使重令增广?”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所”字。

 

[对应经典]

 

(一四三、一四四)[0043a27]

第二、第三经亦复如上。

 

 

(一四五)[0043a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若未起有漏、障碍、烧然、忧、悲、恼、苦生,已起有漏、障碍、烧然、忧、悲、恼、苦重令增广?”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一四六)[0043b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若三受世间转?”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于”,大正藏原为“形”,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注解]

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对应经典]

 

(一四七)[0043b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三苦世间转?”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注解]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指身心的苦,“坏苦”指事物毁坏或乐受消失的苦,“行苦”指无常即是苦。

[读经拾得]

搭配上一经的“三受”来看,三受会有三苦,因此说“观受是苦”、“诸​受皆苦”。

(一四八)[0043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世八法世间转?”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注解]

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种世间法。另译为“世间八法”、“八风”。

[读经拾得]

民间小说相传,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次提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颇为得意,遣书僮送给他的好友佛印禅师。

禅师看了诗,挥毫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

苏东坡打开回文一看,竟然是“放屁”两个字,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渡江到了金山寺,谁知佛印禅师已外出云游去了。而禅师的门板上贴了一个联子,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这则故事不见于史传,然而也反应了佛经中所说的八风,早已为民间所熟悉。

唯有于五阴离我见、舍欲贪,才能不为八风所动。

(一四九)[0043b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我胜、我等、我卑’?”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注解]

我胜、我等、我卑:我认为我比别人强、我认为我跟别人差不多、我认为我比别人差。

[对应经典]

 

(一五〇)[0043b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有胜我者、有等我者、有卑我者’?”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对应经典]

 

(一五一)[0043c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无胜我者、无等我者、无卑我者’?”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对应经典]

 

[导读:外道的见解]

古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认为有“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寻真我。另外还有六种主要的外道,是反对婆罗门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称为“外道六师”。

不管是婆罗门教的追寻真我,或是外道六师,都是错误的见解,佛弟子由于知道正法,而能不受这些邪见所缚,有了正确的见解,才会有正确的行为,并达成解脱。

外道六师是:

  1. 富兰那迦叶: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可说是无因果、无道德论者。(例如第162经所述的邪见。)
  2. 末迦梨瞿舍利子: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无论愚智,都要轮回受诸苦乐,直到八万四千大劫后,就自然得到解脱。因此也否定因果论,认为人所作的善事恶事都是徒然。可说是宿命论者。(例如第155、163经所述的邪见。)
  3.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认为人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造成,死后还归地、水、火、风,全部败坏,一了百了,没有来生。作善作恶都没有报应,所以不须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乐,而否定道德。可说是顺世派、唯物快乐主义者。(例如第154、156经所述的邪见。)
  4. 迦罗拘陀迦栴延:认为众生的存在有七种成分是真实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成分不必靠任何条件产生,而能安住不变。因此,纵使用刀砍头,也不会死,因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过罢了。因此也没有挥刀的人,也没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恶观念、道德观念。可说是无因论的实有论者。(例如第161经所述的邪见。)
  5. 先阇那毘罗胝子:认为所谓真理只不过是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于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类似中国的“白马非马论”。可说是怀疑论、不可知论者。(例如第164经所述的邪见。)
  6. 尼揵子: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其余五派相比,较类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在卷五、卷二十一等卷中都有相关记载。)

除了外道六师外,当时百家争鸣,对于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种不正确的见解,称为“外道六十二见”,可归纳为以下八类:

  1. 常论:主张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人死后自我再生于来世而以现状相续,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常见”,“灵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常见,则是婆罗门教的“梵我如一”,认为我与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体的,因此而不灭。(参见第152、153、166、167经,以及第168经部分所述的邪见。)
  2. 半常半无常论:主张大梵(造物主、大我)是常,众生则是无常的。(参见第165经以及第169经部分所述的邪见。)
  3. 有边无边论:执著认为宇宙有边界、没有边界、既有边界也没有边界、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等。(参见第168经部分,以及第169经所述的邪见。)
  4. 异问异答:问东答西,对事全无定见,专为不可捉摸之说。(外道六师中的先阇那毘罗胝子也是其中一种。)
  5. 无因论:主张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其中有一派认为万物没有任何原因即产生,另一派认为万物都是自然产生,没有其他的原因。(参见第157、158、159经,以及第169经部分所述的邪见。)
  6. 死后有想论、无想论、非想非非想论:讨论众生于未来死后是否仍保有感觉、认识、意志、思考等意识作用,属于执著未来所起之常见或断见。(参见第171经部分所述的邪见。)
  7. 断灭论:主张死后断灭,归于无有。(参见第171经所述的邪见,而外道六师中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也属于其中一种。)
  8. 现世涅槃论:以不究竟的快乐,认为是究竟的涅槃。例如主张五欲的快乐是最高的境界,或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或第四禅为最高的境界。(参见第170经所述的邪见。)

佛陀证悟后发现这些见解都是基于身见、基于爱欲、基于有限的观察或臆测而误认的,因此无法趋向解脱。初果圣者即已断身见、戒取、疑,而超越这些邪见。

佛法离于“常见”与“断见”这二边,说着十二因缘的中道。

(一五二)[0043c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变易法,如尔安住’?”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注解]

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变易法,如尔安住:人的自我不灭,世界也常住不变,人死后自我再生于来世而以现状相续,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常见”,“灵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见的一种。

[对应经典]

 

(一五三)[0043c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我、彼,一切不二、不异、不灭’?”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灭”,宋、元、明三本作“减”。

[注解]

我、彼,一切不二、不异、不灭:这是婆罗门教所谓的“梵我如一”,认为我与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体的,因此而不灭。其中的“彼”即是指“大梵”(造物主、大我)。

 

(一五四)[0043c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会无说,无善趣恶趣业报,无此世、他世,无母、无父、无众生、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见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注解]

无施:布施没有善报。

无会:供养没有善报。

无说:咒愿(祝福他人)没有善报。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否定因果论,是佛教“世间正见”的相反。关于“世间正见”,可参考卷四的导读。

(一五五)[0044a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无力、无精进、无力精进无士夫方便、无士夫精勤、无士夫方便精勤无自作、无他作、无自他作;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神,无方便、无力、无势、无精进、无堪能,定分、相续、转变,受苦乐六趣’?”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注解]

无力、无精进、无力精进:任何能力都是徒劳的、任何精进努力都是徒劳的、任何能力与精进努力都是徒劳的。

无士夫方便、无士夫精勤、无士夫方便精勤:人们用什么方法都是徒劳的、人们如何的精进努力都是徒劳的、人们用什么方法精进努力都是徒劳的。

无自作、无他作、无自他作:自己所作都是徒劳的、他人(例如梵天)所作都是徒劳的、自己及他人所作都是徒劳的。

六趣:由于业因的不同,众生往生所趣向的六种地方,分别为天趣、人趣、阿修罗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又译为“六道”。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张的宿命论,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

(一五六)[0044a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诸众生此世活,死后断坏无所有四大和合士夫,身命终时,地归地、水归水、火归火、风归风,根随空转,舆床第五四人持死人往塜间,乃至未烧可知,烧然已,骨白鸽色立慢者知施,黠慧者知受。若说有者,彼一切虚诳妄说,若愚若智,死后他世,俱断坏无所有’?”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第五”,宋、元、明三本作“弟子”。

“高”,元、明二本作“憍”。

[注解]

舆床:火化死人前,用以摆放死人的床。

四人持死人往塜间:四个人各抬一角,将在舆床上的死人抬往墓地。(四个人搬运尸体,而舆床是第五个搬运者,所以前句称“舆床第五”。)

未烧可知,烧然已,骨白鸽色立:还没有火化前,就知道火化后会变成一堆如白鸽颜色的白骨。

高慢者知施,黠慧者知受:骄傲自大的人才会去布施,聪明的人则会向别人拿东西。也就只看物质的层面,认为拿到东西才赚到。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之一“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主张的唯物论、断灭论。认为人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造成,死后还归地、水、火、风,全部败坏,一了百了,没有来生。

这样的唯物论也是现代普遍的一种看法,认为一切就只是物质的运作而已。

(一五七)[0044a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众生烦恼,无因无缘’?”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中的“无因论”之一,主张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

(一五八)[0044a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众生清净,无因无缘’?”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中的“无因论”之一,主张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

(一五九)[0044b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众生无知无见,无因无缘’?”

时,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中的“无因论”之一,主张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

(一六〇)[0044b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

时,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言”。

[注解]

如是说:此处可能有经文脱落,原文可能为“如是说:‘众生智见,无因无缘’”。(参考《杂阿含经论会编》,印顺法师著)

[对应经典]

(一六一)[0044b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谓七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不杀、不动、坚实。何等为七?所谓地身、水身、火身、风身、乐、苦、命。此七种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不杀、不动、坚实、不转、不变、不相逼迫。若福、若恶、若福恶,若苦、若乐、若苦乐,若士枭士首,亦不逼迫世间。若命、若身、七身间间容刀往返,亦不害命,于彼无杀、无杀者,无系、无系者,无念、无念者,无教、无教者’?”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注解]

七身:外道六师“迦罗拘陀迦栴延”所主张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元素。

非作:不是被制造出来的。

非作所作:不是被制造出来的东西所制造出来的。

非化:不是化生创造出来的。

士枭士首:一人(士)砍掉(枭)另一人(士)的头(首)。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迦罗拘陀迦栴延”的主张,认为众生的存在有七种成分是真实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成分不必靠任何条件产生,而能安住不变。因此,纵使用刀砍头,也不会死,因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过罢了。因此也没有挥刀的人,也没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恶观念、道德观念,也是一种唯物论。

此邪见所认为的“七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意指外道认为这七种成分是最根本的元素,既不是由别的东西直接产生、也不会由别的东西辗转产生,因此这七种元素是不会消灭的。

(一六二)[0044b2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作、教作,断、教断,煮、教煮,杀、教杀,害众生、盗他财、行邪淫、知言妄语、饮酒、穿墙、断、偷夺,复道害村、害城、害人民,以极利剑轮,斫截作大肉聚,作如是学:“彼非恶因缘,亦非招恶。于恒水南杀害而去,恒水北作大会而来,彼非因缘福恶,亦非招福恶。惠施、调伏、护持、行利同利,于此所作,亦非作福”’?”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剬”,大正藏原为“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剬”。

[注解]

煮、教煮:用汤煮(众生),或教唆他人用汤煮(众生)。也就是凌虐众生。

鏁:古字,同“锁”。

复道:僭伏于道路旁,伺机拦路抢劫。此处“复”是“伏”的意思。

剬割:割断。“剬”是截断的意思。

恒水:恒河。

作大会:举办祭典大会。

行利:行善利益他人,而摄引归于正道。四摄法之一。

同利:与他人同甘共苦,借机给予启发,摄引归于正道。四摄法之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富兰那迦叶”等所说,无道德论,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

(一六三)[0044c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于此十四百千生门、六十千六百五业、三业、二业、一业、半业、六十二道迹、六十二内劫、百二十泥黎、百三十根、三十六贪界、四十九千家、四十九千金翅鸟家、四十九千邪命外道、四十九千外道出家、七想劫、七无想劫、七阿修罗、七毘舍遮、七天、七人、七百海、七梦、七百梦、七、七百崄、七觉、七百觉、六生、十增进、八大士地,于此八万四千大劫,若愚若智,往来经历,究竟苦边彼无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我常持戒,受诸苦行,修诸梵行,不熟业者令熟,已熟业者弃舍,进退不可知。”此苦乐常住,生死定量,譬如缕丸著空中,渐渐来下,至地自住。如是八万四千大劫生死定量,亦复如是’?”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黎”,宋、元、明三本作“犁”。

“海”,宋、元、明三本作“人”。

“若”,宋、元二本作“苦”。

“掷”,宋、元、明三本作“掉”。

[注解]

生门:诞生的生命型态。此经所述的外道认为轮回过所有这些生命型态后,自然会解脱。

泥黎:地狱。

毘舍遮:食人精气或血肉之恶鬼。

崄:“险”的异体字。

大士地:高贵的地位。

彼无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没有修行人这么说;这么说的就不是修行人。

熟业:成熟的业报。

缕丸:将线缠起来而成的小球。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张的宿命论,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经历过所有这些轮回,自然就会解脱。

本经中“我常持戒,受诸苦行,修诸梵行,不熟业者令熟,已熟业者弃舍,进退不可知”所述的,不管是苦行外道也好、佛教也好,都与宿命论主张的一切自有定数相冲突,于是被此类外道拿来当攻击的对象:就说一切都有定数了,还要持戒、修苦行、梵行做什么?所以这类外道认为“无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

现代也有一些前世今生的思想,承认有轮回的存在,表示轮回本身就是学习、就是修行,经历轮回自然就会到更高的境界。这种思想虽然通常是鼓励积极、正向的思考,但也接近于“经历过所有这些轮回,自然就会解脱”的见解。佛陀则表示轮回不一定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轮回再久也不会自然解脱,端看所造的业而决定轮回的去向。

(一六四)[0045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风不吹、火不燃、水不流、箭不射、怀妊不产、乳不𤛓、日月若出若没、若明若暗不可知’?”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𤛓”,大正藏原为“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𤛓”。

[注解]

怀妊:怀孕。

𤛓:挤牛、羊乳,读音同“克”。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先阇那毘罗胝子”主张的不可知论,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如同“白马非马论”一般。

[进阶辨正]

(一六五)[0045a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为众生父’?”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父”,明本作“及”。

[注解]

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为众生父:大梵(造物主、大我)是无所不能、恒常永存的,创造了万事万物,是众生的天父。这也是外道六十二见的“常见”或“半常半无常论”的主张。

 

(一六六)[0045a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色是我,余则虚名;无色是我,余则虚名;色非色是我,余则虚名;非色非无色是我,余则虚名;我有边,余则虚名;我无边,余则虚名;我有边无边,余则虚名;我非有边非无边,余则虚名。一想、种种想、多想、无量想,我一向乐、一向苦、若苦、乐、不苦不乐,余则虚名’?”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色”。

“若”,宋、元、明三本作“不”。

宋、元、明三本无“乐、不苦”三字。

[注解]

色非色是我,余则虚名:色(物质)与非色(精神)组成了“我”,其他的都是假的。

一向乐:永远都是安乐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基于“我见”而生起各种错误知见的一些列举。

(一六七)[0045a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色是我,余则妄想;非色、非非色是我,余则妄想;我有边,余则妄想;我无边,余则妄想;我非有边非无边,余则妄想。我一想、种种想、少想、无量想,我一向乐、一向苦,若苦、乐、不苦不乐’?”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若”字。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基于“我见”而生起各种错误知见的一些列举。

(一六八)[0045b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我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常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世有边世无边世有边无边世非有边非无边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注解]

我世间常:我和宇宙的主体是永恒不变的。

世间无常:宇宙的主体是无常的,会消失而一了百了(断灭论)。

世间常无常:宇宙的主体是常也是无常。

世间非常非无常:宇宙的主体不是常也不是无常。

世有边:宇宙有边界。

世无边:宇宙没有边界。

世有边无边:宇宙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

世非有边非无边:宇宙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

命即是身: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另译为“彼命彼身”、“是命是身”。

命异身异: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即“十四无记”,佛陀不予回答的问题。

要如何正确地看待“十四无记”的问题?可参见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离于有、无的二边,离于断、常的二边,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

有同学会问说:“十四无记有‘世间无常’,佛教也认为‘世间无常’呀?”其实两者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实际的意义却不一样。十四无记所说的“世间无常”是将宇宙(世间)视为一个主体、大我,认为这个主体是无常,会消失而一了百了,属于断灭论。佛教所说的“世间无常”则是基于因缘的分析,描述人世间的迁流变化,而非有一个主体、大我。

至于“如来死后有”等问题,则可参见卷五第106经“导读”的说明。

关于佛教对于“十四无记”的看法,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五第106经、卷十六第408经、卷三十二第905经、卷三十四第962经,《中阿含经》卷六十第220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8经欢喜经。

(一六九)[0045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我常、世间我无常、世间我常无常、世间我非常非无常;我苦常、我苦无常、我苦常无常、我苦非常非无常;世间我自作、世间我他作、世间我自作他作、世间我非自作非他作、非自非他无因作;世间我苦自作、世间我苦他作、世间我苦自他作、世间我苦非自非他无因作’?”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注解]

自作:自己所作。指世间苦乐等一切,都是我自己所作的。例如“常见”执著认为常住不变的“我”造作了一切。

他作:他人所作。指世间苦乐等一切,都是他人(例如造物主大梵天)所作的。例如执著认为大梵(造物主、大我)创造一切。

自作他作:部分是自己所作,部分是他人所作。

无因作:没有原因而自然发生。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的“常见”及“半常半无常论”的一些列举,都是以“我”为中心,而对世间的本质进行臆测。佛教则是从缘起来看世间,了知世间因缘生、因缘灭,而不是以“我”为中心。

(一七〇)[0045b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若无五欲娱乐,是则见法般涅槃;若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第四禅,是第一义般涅槃’?”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作”字。

大正藏无“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五欲: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见法般涅槃:当生证得解脱涅槃,另译为“现法涅槃”、“现法般涅槃”。

离欲、恶不善法: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

有觉有观:“觉”与“观”两者皆有。“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时将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离生喜乐: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初禅:色界的四个禅定层次的第一个层次;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第四禅:色界的四个禅定层次的第四个层次;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而达到的禅定境界。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即是外道六十二见的“现世涅槃论”,有的认为能离开世间的五欲娱乐就是永远的烦恼的止息,有的认为四禅是永远的烦恼的止息。而佛陀发现,纵使是四禅也是因缘生灭的。

[进阶辨正]

(一七一)[0045c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若麁四大色断坏、无所有,是名我正断;若复我欲界断坏、死后无所有,是名我正断;若复我色界死后断坏、无所有,是名我正断;若得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我死后断坏、无所有,是名我正断’?”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后”字。

[注解]

我正断:我就完全断灭了。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天道的欲界诸天以下统称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他化自在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色界:离于淫欲和食欲,身体及宫殿等物质(色)相当殊胜精致的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类,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空入处: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一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空入处”、“空处”、“空无边处”。

识入处: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二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识入处”、“识处”、“识无边处”。

无所有入处: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又译为“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入处:没有一般粗重的想阴,但想阴仍未真正断尽的定境。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处已几乎没有想阴,但又不能说断尽想阴。是无色界天的最高层次。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的“死后有想论、无想论、非想非非想论”及“断灭论”的一些列举。

[导读:断除对五阴执著的方法;断知相应 (2/2)]

《杂阿含经》“断知相应”的内容为卷六第130~132经及本卷第172~187经,当中佛陀教导我们如何因舍断而彻底地了知五阴。

佛陀说的舍断五阴,不是要人举刀自杀,而是断除对五阴的执著、断除十二因缘的锁链。那要如何才能断除对五阴的执着呢?在第174~186经中,佛陀为我们谆谆教诲,举了很多方法,在前几卷许多已经提过了:

  1. 亲近善知识:第174、175经
  2. 修习三十七道品:第176~183经
  3. 修习(四圣谛的)道谛:第184经
  4. 修习无贪、无瞋、无痴的教说:第185、187经
  5. 修习止、观:第186经

(一七二)[0045c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法无常者当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何法无常?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以义饶益,长夜安乐:以真义带来帮助,长久得到安稳快乐。

[进阶辨正]

什么是“以义饶益”

研讨:“义”的意思

(一七三)[0045c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过去无常法当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云何过去无常法?过去色是无常法,过去欲是无常法,彼法当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未来、现在、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过去未来、过去未来现在。

[读经拾得]

本经的各小经将过去、未来、现在(的各种排列组合)的五阴都一一表示为无常法而应断。例如不管是记忆中的、或是宿命通回忆的过去五阴,都是无常、不应该执著的;希求于未来的、或是天眼通预见的未来五阴,也是无常、不应该执著的。

这些经文和《杂阿含经》中常见的以下经文也相通:“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色爱除已,心善解脱。”(CBETA, T02, no. 99, p. 4, c26-29)

[进阶辨正]

研讨:《杂阿含经》第173经提到“过去未来”等五阴要如何理解

(一七四)[0045c2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为断无常法故,当求大师。云何是无常法?谓色是无常法;为断彼法,当求大师。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过去、未来、现在、过去未来、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过去未来现在,当求大师,八种经如是。种种教随顺、安、广安、周普安、导、广导、究竟导、说、广说、随顺说、第二伴、真知识、同意、愍、悲、崇义、崇安慰、乐、崇触、崇安隐、欲、精进、方便、广方便、堪能方便、坚固、强、健、勇猛、身心勇猛、难伏、摄受常学、不放逸、修、思惟、念、觉、知、明、慧、辩、思量、梵行、如意念处正懃、念身、正忆念一一八经,亦如上说。如断义,如是知义、尽义、吐义、止义、舍义亦如是。

[校勘]

“是”,明本作“此”。

大正藏无“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过去未来”十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心”,大正藏原为“八”,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心”。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注解]

如是,过去……八种经如是:如同本经所讲的“断无常法”,还有“断过去无常法”……等八种经文(七种有时间的标示,加上原经共八种)。

种种教随顺……一一八经,亦如上说:如同本经所讲的“为断无常法故,当求大师”,还有“为种种教随顺故,当求大师”……等法,每一法各有八篇经文(前述的过去……等八种)。

 

[进阶辨正]

研讨:《杂阿含经》第174经校勘

[导读:如救头燃]

曾参与寺院晚课的人,大多听过〈普贤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此偈后半段的意义可参见以下的经文。

(一七五)[0046a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除断灭;为断无常火故,勤求大师。断何等无常故勤求大师?谓断色无常故勤求大师,断受、想、行、识无常故勤求大师。”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断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如是八种救头然譬经,如上广说。如求大师,如是求种种教、随顺教,如上广说。如断义,如是知义、尽义、吐义、止义、舍义、灭义、没义,亦复如是。

[注解]

火烧头衣:火烧到头发和衣服。

增上欲:加强的意愿。

然:同“燃”。

[进阶辨正]

研讨:普愿警众偈

(一七六)[0046b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为断无常故,当随修内身身观住。何等法无常?谓色无常,为断彼故,当随修[*]内身身观住。如是受、想、行、识无常,为断彼故,当随修[*]内身身观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色无常,未来色、现在色、过去未来色、过去现在色、未来现在色、过去未来现在色无常,断彼故,当随修[*]内身身观住。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随修[*]内身身观住八种,如是外身身观、内外身身观、内受受观、外受受观、内外受受观、内心心观、外心心观、内外心心观、内法法观、外法法观、内外法法观住一一八经,亦如上说。

如断无常义,修四念处;如是知义、尽义、吐义、止义、舍义、灭义、没义故,随修[*]四念处,亦如上说。

[校勘]

“修”,宋、元、明三本作“顺”。[*]

大正藏无“内”字,宋、元、明三本“内”字在第一个“身”字后,今依据前后文在“身”字前补上。

宋、元、明三本无“止义”二字。

[注解]

内身身观住:正念安住在身体内,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身观住”是“四念处”中“身念处”的另译。“内身”指自身以内。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为他人、也有解为身外的物理世界(也如自身是由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

内外身:自身以内及以外(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内受:自身的感受。

外受:他人的感受。

内外受:自身及他人的感受(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内心:自己的心念。

外心:他人的心念。

内外心:自己及他人的心念(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内法:自己的诸法。

外法:他人的诸法。

内外法:自己及他人的诸法(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读经拾得]

四念处是依据身、受、心、法而实修,参见卷二十四的说明。

[进阶辨正]

什么是“内外心、内外法”

(一七七)[0046b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断,为断无常火故,随修内身身观住。云何为断无常火故,随修[*]内身身观住?谓色无常,为断彼故,随修内身身观住。受、想、行、识无常,为断彼故,随修内身身观住……”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如内身身观住八经,如是外身身观八经、内外身身观八经如上说。

如身念处二十四经,如是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二十四经如上说。

如当断无常九十六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一一九十六经,亦如上说。

 

(一七八)[0046c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已生恶不善法当断,起欲、精勤、摄心令增长。断何等无常法故,已生恶不善法为断故,起欲、方便、摄心增进?谓色无常故,受、想、行、识无常当断故,已生恶不善法令断,起欲、方便、摄心增进……”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经,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八经,亦如上说。

如已生恶不善法当断故,如是未生恶不善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广故,起欲、方便、摄心增进八经,亦如上说。

如当断无常三十二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一一三十二经,广说如上。

[校勘]

“起”,宋、元、明三本作“当起”。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以四正勤四正断)精进努力:(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而断无常。

《杂阿含经》的“正勤相应”在千年的传抄中已佚失,所以对此主题的探讨要多参考其他经典及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对应经卷。

(一七九)[0047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燃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当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当断何等法无常?谓当断色无常,当断受、想、行、识无常故,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如经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八经,亦如上说。

如修欲定,如是精进定意定思惟定亦如是。如当断三十二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一一三十二经,亦如上说。

[校勘]

“尊”,明本作“增”。

“断”,宋、元、明三本作“断断”。[*]

宋、元、明三本无“过去未来现在无常”八字。

宋、元、明三本无“亦”字。[*]

[注解]

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意欲”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其中“欲定”是指由(对禅定的、圣果的)意愿、欲望而引发的禅定;“断行”可解为断除各种造作,也可解为勤奋努力(即行于“四正断”);“如意足”又译为“神足”,即神通的基础。又译为“欲定心成就断如意足”、“欲定如意足”、“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欲定精勤不懈灭行成就以修神足”、“自在三昧行尽神足”、“自在三昧神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欲定勤行成就神足”。

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精进”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精进定”又译为“勤定”。

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心念专注”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意定”又译为“心定”。

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慧观”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思惟定”又译为“观定”、“诫三昧”。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应修行四如意足,精勤禅定成就神通,而断无常。

《杂阿含经》的“如意足相应”在千年的传抄中已佚失,因此对此主题的探讨要多参考其他经典及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对应经卷。

四如意足中:

  1. “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是依成就如意足。
  2. “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是依成就如意足。
  3. “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可依例如无量心三昧(慈喜舍四无量心)成就如意足。
  4. “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是依成就如意足。

依悲、智、愿、行所引发的禅定而成就神通、解脱,也是四如意足。

[进阶辨正]

研讨:四如意足的“断行”是断什么行

研讨: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和无量心三昧有何关系

(一八〇)[0047a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当修信根。断何等无常法?谓当断色无常,当断受、想、行、识无常故,修信根……”如是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亦如上说。

如信根八经,如是修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八经,亦如上说。

如当断四十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四十经,亦如上说。

[校勘]

“当”,宋本作“常”。

[注解]

信根:对佛、法、僧、戒的信心。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因此称为“根”。

精进根:勇猛精勤修行。

念根:修习四念处而不忘。

定根:入定而不散乱。

慧根:智慧。

[读经拾得]

五根是五种能转迷为悟的能力,详见卷二十六。

(一八一)[0047b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当修信力。断何等无常故,当修信力?谓断色无常故,当修信力,断受、想、行、识无常故,当修信力……”如是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八经,亦[*]如上说。

如信力,如是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八经,亦如上说。

如当断四十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一一四十经,亦如上说。

[校勘]

“力”,宋、元、明三本作“力断”。

[注解]

信力:对佛、法、僧、戒的净信,能破邪信。

精进力:彻底地断恶生善,能破懈怠。

念力:修习四念处而不忘,能破邪念。

定力:入四禅等定境,能破散乱。

慧力:证得四圣谛的智慧,能破无明。

[读经拾得]

五力是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详见卷二十六。

(一八二)[0047b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为断无常火故,修念觉分。断何等法无常故,修念觉分?谓断色无常,修念觉分,当断受、想、行、识无常,修念觉分……”如是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八经如上说。

如念觉分八经,如是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一一八经,亦如上说。

如当断五十六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一一五十六经如上说。

[校勘]

宋、元、明三本在“分”字下尚有“念觉分”三字。

[注解]

念觉分: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其中“念”是专注清楚,“觉”即觉悟,“分”即部分、分支。“念觉分”即“觉悟的念的要素(部分)”,由修习四念处而成。

择法觉分: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精进觉分:勇猛精勤修行。

喜觉分: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

除觉分: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猗觉分、轻安觉分。

舍觉分: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定觉分:入定而不散乱。

[读经拾得]

七觉分是觉悟的七个要素,详见卷二十六、二十七。

(一八三)[0047c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当正见。断何等无常火故,当修正见,断色无常故,当修正见,断受、想、行、识无常故,当修正见……”如是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亦如上说。

如正见八经,如是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一一八经,亦如上说。

如当断六十四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一一六十四经,亦如上说。

[校勘]

“当”,宋、元、明三本作“常”。

大正藏在“火”字之前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读经拾得]

八正道是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详见卷二十八。

(一八四)[0047c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无余。为断无常火故,当修苦习尽道。断何等无常法故,当修苦习[*]尽道?谓断色无常故,当修苦习[*]尽道;断受、想、行、识无常故,当修苦习[*]尽道……”如是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亦如上说。

如苦习[*]尽道八经,如是苦尽道乐非尽道乐尽道一一八经,亦如上说。

如当断三十二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一一三十二经,亦如上说。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火”字。[*]

“习”,元、明二本作“集”。[*]

[注解]

苦习尽道:灭除“苦的集(习)起”的途径,也就是四圣谛的“道”谛。

苦尽道:灭除苦的途径,也就是四圣谛的“道”谛。

乐非尽道:灭除非乐(苦及不苦不乐)的途径,也就是四圣谛的“道”谛。

乐尽道:灭除乐(受而涅槃)的途径,也就是四圣谛的“道”谛。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应修习(四圣谛的)道谛,而断无常。

[进阶辨正]

什么是“苦习尽道、苦尽道、乐非尽道、乐尽道”

(一八五)[0048a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无余。为断无常火故,当修无贪法句。断何等法无常故,当修无贪法句?谓当断色无常故,修无贪法句,断受、想、行、识无常故,修无贪法句……”如是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亦如上说。

如当修无贪法句八经,如是无恚、无痴诸句正句法句一一八经如上说。

如当断二十四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一一二十四经,亦如上说。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尽”字。

[注解]

无贪法句:离贪的教说。“法句”是表达正法教说的词句,常为偈颂形式。

 

(一八六)[0048b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

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

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当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当修止。断何等法无常故,当修?谓断色无常故,当修止;断受、想、行、识无常故,当修止……”如是广说,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亦如上说。

如修止八经,如是修八经,亦如上说。

如当断十六经,如是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一一十六经,亦如上说。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受、想、行、识亦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正观者,于色生,受、想、行、识生厌;厌已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如是动摇、旋转、尫瘵、破坏、飘疾、朽败、危顿、不恒、不安、变易、恼苦、灾患、魔邪、魔势、魔器,如沫、如泡、如芭蕉、如幻,微劣、贪嗜、杀摽、刀剑、疾、相残、损减、衰耗、系缚、搥打、恶疮、痈疽、利刺、烦恼、谪罚、阴盖、过患、处愁、戚、恶知识,苦、空、非我、非我所,怨家、连、非义、非安慰,热恼、无荫、无洲、无覆、无依、无护,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忧悲法、恼苦法、无力法、羸劣法、不可欲法、诱引法、将养法、有苦法、有杀法、有恼法、有热法、有相法、有吹法、有取法、深崄法、难涩法、不正法、凶暴法、有贪法、有恚法、有痴法、不住法、烧然法、罣阂法、灾法、集法、灭法、骨聚法、肉段法、执炬法、火坑法,如毒蛇、如梦借、如树果、如屠牛者、如杀人者、如触露、如淹水、如驶流、如织缕、如轮涉水、如跳杖、如毒瓶、如毒身、如毒华、如毒果[*]、烦恼动。如是,比丘!乃至断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乃至灭没,当修止观。

“断何等法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乃至灭没,修止观?谓断色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乃至灭没,故修止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阂”,宋、元、明三本作“碍”。

“梦”,宋、元、明三本作“梦如”。

“假”,大正藏原为“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假”。

“果”,宋、元二本作“菓”。[*]

“涉”,大正藏原为“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涉”。

“杖”,宋、元、明三本作“状”。

宋、元、明三本无“丘”字。

宋、元、明三本无“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十八字。

[注解]

尫瘵:又弱又病。“尫”是“弱”,“瘵”是“病”。

妒:“妒”的异体字。

谪罚:责罚。

驶流:迅速的水流。

跳杖:跳起的杖子。参见《杂阿含经》卷十六第430、431经及卷三十四第954经所说,掷杖空中不是杖头、就是杖尾、杖腹落地,比喻轮回当中一定曾堕地狱道、畜生道、或饿鬼道。

[读经拾得]

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不只是概念,更是需要实证的。实证的修法,最常见的就是“止观”:“止”是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例如专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与思虑,可以培养“定”;“观”是洞察,例如观无常,可以培养“慧”。止、观配合,则可以实证真理。

[进阶辨正]

什么是“跳杖”

(一八七)[0048c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以成就一法故,不复堪任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常。何等为一法成就?谓贪欲一法成就,不堪能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常。何等一法成就?谓无贪欲成就,无贪欲法者,堪能知色无常,堪能知受、想、行、识无常。”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亲不亲、明不明、识不识、察不察、量不量、覆不覆、种不种、掩不掩、映翳不映翳亦如是。

“如是知,如是识解,受、求、辩、独证,亦复如是。

“如贪,如是恚、痴、瞋、恨、、执、嫉、悭、幻、谄、无惭、无愧、、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憍慢、放逸、矜高、曲伪相规、利诱、利恶、欲多、欲常、欲不敬、恶口、恶知识、不忍贪、嗜下贪、恶贪,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欲爱、瞋恚、睡眠、掉悔、疑、惛悴蹁蹮赑屃、懒、乱想、不正忆、身浊、不直、不软、不异、欲觉恚觉害觉、亲觉、国土觉、轻易觉、爱他家觉、愁忧恼苦[*],于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灭色作证。

“何等为一法?所谓恼苦,以恼苦映翳故,不堪任于色灭尽作证,不堪任于受、想、行、识灭尽作证。一法不映翳故,堪任于色灭尽作证,堪任于受、想、行、识灭尽作证。

“何等一法?谓恼苦,此一法不映翳故,堪任于色灭尽作证,堪任于受、想、行、识灭尽作证。”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成就不”,宋、元、明三本作“不成就”。

大正藏无“映”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而明本则作“暎”字。

“辩”,宋、元二本作“辨”。

“如”,元、明二本作“如是”。

“伪”,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伪”。

“下”,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下”。

“赑屃”,宋本作“[阿-可+鼻]欷”。

[注解]

映翳:遮蔽。

呰:毁谤。

增上慢:未得未证而自认为已得已证。

边见:偏于一边的见解,包括常见(认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的见解,又称为“有见”)及断见(断灭的见解,又称为“无见”)。

见取:执著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掉悔:心浮动静不下来。“掉”又译为“掉举”,心浮动不安;“悔”即“追悔”,于所作的事心怀忧恼。

惛悴:昏乱、忧伤。

蹁蹮:行走摇晃不稳的样子。

赑屃:用力的样子。

欲觉:欲贪的念头。又译为“欲寻”。

恚觉:生气的念头。又译为“恚寻”。

害觉:加害别人的念头。又译为“害寻”。

[读经拾得]

贪欲炽盛时,就会失去智慧,而不能够知道五阴无常。其余各种执著炽盛时也是如此。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