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摩竭国和跋祇国位于印度的东北方,两国隔着恒河。右侧古印度地图东边的“摩揭陀国”和“跋祇国”即这两国。
悉达多太子出家行经摩竭国时,摩竭国的频婆娑罗王见到悉达多太子很欢喜,预约他成道后到王舍城接受供养,因此成为第一位听佛说法的国王,如法治化,国力愈来愈强盛。
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结交恶友提波达多,囚禁父母而篡位,继承了国力强盛的摩竭国,并吞周遭各小国。阿阇世王后来因杀害父亲频婆娑罗王的业报而全身长疮,在佛前忏悔后得痊愈,并皈依于佛陀。
跋祇国则是由离车等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首都是毘舍离,许多人民信奉佛法,颇为富强。
佛陀晚年时,摩竭国的国王是阿阇世王,他仍保有扩张国土的野心,眼红于恒河对岸跋祇国的富强,就想要征服对方。不过由于曾见识佛陀的种种智慧及神通,因此在出兵跋祇国前,派遣大臣禹舍向佛陀咨询。
战事一触即发,究竟阿阇世王会战胜还是战败,还是会两败俱伤呢?佛陀会如何回答阿阇世王的咨询呢?
本经记载了这则历史以及当时佛陀的开示。
如是我闻:
是时,摩竭①ⓔ王阿阇世②ⓕ欲伐跋祇③ⓖ,王自念言:“彼虽勇健,人众豪强,以我取彼,未足为难ⓗ。”时,阿阇世王命婆罗门大臣禹舍④ⓘ,而告之曰:“汝诣耆阇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礼世尊足,问讯⑤世尊:‘起居轻利⑥,游步⑦强耶?’又白世尊:‘跋祇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⑧世尊何所诫敕⑨?’若有教诫,汝善忆念,勿有遗漏,如所闻说。如来所言,终不虚妄。”
大臣禹舍受王教已,即乘宝车诣耆阇崛山,到所止处,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毕,一面坐,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阇世稽首佛足⑩,敬问殷勤:‘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又白世尊:‘跋祇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世尊何所诫敕?’”
让国家长治久安的七法
尔时,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汝闻跋祇国人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不?”
答曰:“闻之。”
佛告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奉法晓忌,不违礼度⑪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孝事父母,敬顺师长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恭于宗庙⑫,致敬鬼神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於戏笑,言不及邪⑬不?”
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祇国人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惓ⓛ不?”答曰:“闻之。”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
时,大臣禹舍白佛言:“彼国人民,若行一法,犹不可图,况复具七?国事多故,今ⓜ请辞还归⑭。”
佛言:“可,宜知是时。”时,禹舍即从座起,遶佛三匝,揖让⑮而退。
让僧团不坏的不退法
对曰:“唯然。”即诣罗阅祇城,集诸比丘,尽会讲堂,白世尊曰:“诸比丘已集,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诣法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七不退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曰数相集会,讲论正义⑱,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二曰上下和同,敬顺无违,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三曰奉法晓忌,不违制度,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四曰若有比丘力能护众,多诸知识,宜敬事之⑲,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五曰念护心意,孝ⓝ敬为首,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六曰净修梵行,不随欲态,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七曰先人后己,不贪名利,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
佛告诸ⓞ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二者乐于静默,不好多言。三者少于睡眠,无有昏昧。四者不为群党,言无益事⑳。五者不以无德而自称誉。六者不与恶人而为伴党㉑。七者乐于山林闲静独处。如是比丘!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有信,信于如来、至真、正ⓟ觉,十号具足。二者知惭,耻于己阙㉒。三者知愧,羞为恶行。四者多闻㉓,其所受持,上中下善,义味深奥,清净无秽,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灭恶修善,勤习不舍。六者昔所学习,忆念不忘。七者修习智慧,知生灭法㉔,趣贤圣要,尽诸苦本㉕。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敬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六者敬顺父母,七者敬不放逸㉖。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观身不净㉗,二者观食不净㉘,三者不乐世间㉙,四者常念死想㉚,五者起无常想㉛,六者无常苦想㉜,七者苦无我想㉝。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修念觉意㉞ⓤ,闲静无欲,出要无为㉟。二者修法觉意㊱。三者修精进觉意㊲。四者修喜觉意㊳。五者修猗觉意㊴。六者修定觉意㊵。七者修护觉意㊶。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六?一者身常行慈,不害众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恶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怀增ⓥ损。四者得净利养,与众共之,平等无二。五者持贤圣戒,无有阙漏㊷,亦无垢秽,必定不动。六者见贤圣道,以尽苦际。如是六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告比丘:“复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念佛㊸,二者念法㊹,三者念僧㊺,四者念戒㊻,五者念施㊼,六者念天㊽。修此六念,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尔时,世尊于罗阅祇随宜㊾住已,告阿难言:“汝等皆严㊿,吾欲诣竹园⑴。”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摩竭,次到竹园,往堂上坐,与诸比丘说戒、定、慧。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脱⑵ ,尽于三漏——欲漏⑶、有漏⑷、无明漏⑸。已得解脱生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⑹。
尔时,世尊于竹园随宜住已,告阿难曰:“汝等皆严,当诣巴陵弗ⓦⓧ城⑺。”
佛陀为巴陵弗城人民说法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摩竭,次到巴陵弗[*]城,巴陵ⓨ树下坐。
时,诸ⓩ清信士⑻闻佛与诸大众远来至此巴陵Ⓐ树下,即共出城,遥见世尊在巴陵[*]树下,容貌端正,诸根寂定。善调第一,譬犹大龙。如Ⓑ水清澄,无有尘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见已欢喜,渐到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诸清信士闻佛说法,即白佛言:“我欲归依佛、法、圣众⑼,唯愿世尊哀愍,听许⑽为优婆塞⑾,自今已后,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奉戒不忘Ⓒ。明欲设供,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垂愍屈顾。”
尔时,世尊默然许可。诸清信士见佛默然,即从座起,遶佛三匝,作礼而归。寻为如来起大堂舍,平治处所,扫洒烧香,严敷宝座。供设既办,往白世尊:“所设已具,唯圣知时。”
于是,世尊即从座起,着衣持钵,与大众俱诣彼讲堂,澡手洗足,处中而坐。时,诸比丘在左面坐,诸清信士在右面坐。尔时,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财,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又告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凡夫持戒的五个功德一者诸有所求,辄⑿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时,夜已半,告诸清Ⓓ信士,宜各还归。诸清信士即承佛教,遶佛三匝,礼足而归。
尔时,世尊于后夜明相⒀出时,至闲静处,天眼⒁清彻,见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神、下神亦封宅地。是时,世尊即还讲堂,就座而坐,世尊知而Ⓔ故问阿难:“谁造此巴陵弗城?”
阿难白佛:“此是禹舍大臣所造,以防御跋祇国Ⓕ。”
佛告阿难:“造此城者,正得天意,吾于后夜明相出时,至闲静处,以天眼见诸大天神Ⓖ各封宅地,中、下诸神亦封宅地。阿难!上等的天神守护上等的人民当知诸大天神[*]所封宅地,有人居者Ⓗ,安乐炽盛。中神所封,中人所居;下神所封,下人所居。功德多少,各随所止。阿难!此处贤人所居,商贾所集,国法真实Ⓘ,无有欺罔,此城最胜,诸方所推,不可破坏。此城久后若欲坏时,必以三事:一者大水,二者大火,三者中人与外人谋,乃坏此城。”
时,巴陵弗诸清信士通夜供办,时到白佛:“食具已办,唯圣知时。”时,清信士即便施设,手自斟酌⒂,食讫行水,别取小床⒃Ⓙ敷在佛前坐。
尔时,世尊即示之曰:“今汝此处贤智所居,多持戒者,净修梵行,善神欢喜。”即为咒愿⒄:“可敬知敬,可事知事,博施兼爱,有慈愍⒅心,诸天所称⒆,常与善俱,不与恶会。”
尔时,世尊为说法已,即从座起,大众围遶,侍送而还。大臣禹舍从佛后行,时,作是念:“今沙门瞿昙出此城门,即名此门为瞿昙门。又观如来所渡河处,即名此处为瞿昙河Ⓚ。”尔时,世尊出巴陵弗城,至于水边,时,水岸上人民众多,中有乘船渡者,或有乘筏,或有乘桴⒇而渡河者。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忽至彼岸。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佛为海船师, 法桥渡河津➊;
大乘导Ⓛ之舆, 一切渡天人。
亦为自解结, 渡岸得升仙;
都使诸弟子, 缚解得涅槃。”
ⓐ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原为“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圣本无“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十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初”,宋、元、明三本作“之一”。
ⓒ “罗阅城”,巴利本作 Rājagaha。
ⓓ “耆阇崛”,巴利本作 Gijjhakūṭa。
ⓔ “摩竭”,巴利本作 Māgagha。
ⓕ “阿阇世”,巴利本作 Ajātasattu。
ⓖ “跋祇”,巴利本作 Vajjī。
ⓗ “难”,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难”。
ⓘ “禹舍”,巴利本作 Vassakāra。
ⓙ “阿难”,巴利本作 Ananda。
ⓚ “增盛”,大正藏原为“增上”,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增盛”。[*]
ⓛ “倦”,大正藏原为“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 宋、元、明、圣四本无“今”字。
ⓝ “孝”,圣本作“存”。
ⓞ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正”,明本作“至”。
ⓠ “有”,大正藏原为“于”,高丽藏、圣本二本作“有”,今依据高丽藏、圣本二本改作“有”。
ⓡ 大正藏在“七”字之后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无”,圣本作“何谓为法增长无”。
ⓣ 圣本无“何谓七法”四字。
ⓤ “觉意”,巴利本作 Sambojjhañga。
ⓥ “增”,大正藏原为“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增”。
ⓦ “巴陵弗”,明本作“巴连弗”。[*]
ⓧ “巴陵弗”,巴利本作 Pāṭaligāma。
ⓨ “巴陵”,宋、元、明三本作“巴连”。
ⓩ 宋、元、明三本无“诸”字。
Ⓐ “巴陵”,明本作“巴连”。[*]
Ⓑ “如”,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如”。
Ⓒ “忘”,宋、元、明三本作“妄”。
Ⓓ 大正藏无“清”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而”,大正藏原为“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 大正藏无“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天神”,大正藏原为“神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天神”。[*]
Ⓗ “者”,元本作“诸”。
Ⓘ “实”,圣本作“宝”。
Ⓙ 大正藏无“床”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河”,圣本作“津”。
Ⓛ “导”,大正藏原为“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导”。
【注解可参见 agama2: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五 的注解以加入 】
① 摩竭: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提”、“摩竭陀”。
② 阿阇世:优婆塞名,摩竭提国的国王,父亲是频婆娑罗王,母亲是韦提希夫人,在怀胎时命相师都说此儿会害其父,因此名为阿阇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结怨”。长大后被立为太子,却结交恶友提波达多,囚禁父母,自立为王,并吞诸小国,并与波斯匿王交战数次。后因杀害父亲频婆娑罗王的业报而全身长疮,在佛前忏悔后得痊愈,并皈依于佛陀,成为佛教的大护法,并在佛灭后护持五百罗汉的结集经典。
③ 跋祇: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国的北方,当今印度东北部,是由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首都是毘舍离。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种族名。又译为跋耆、拔耆、跋阇。
④ 禹舍:优婆塞名,是摩竭国阿阇世王的大臣,以建筑巴陵弗城防御跋耆而闻名。又译为“婆利迦”、“雨势”、“雨舍”。
⑤ 问讯:问候请安。
⑥ 起居轻利:生活起居轻安适意。
⑦ 游步:走起路来。
⑧ 不审:不知道。
⑨ 诫敕:劝告、吩咐。
⑩ 稽首佛足:以头顶礼佛陀的脚(五体投地、最高礼法)。
⑪ 礼度:礼节法度。
⑫ 宗庙:奉祀祖先的宫室。
⑬ 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於戏笑,言不及邪:妇女洁身自爱而不邪淫,也不会有人以淫秽言词调戏他人妻女。其中“闺门”为内室的门,借指妇女、妻子。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不以力势而犯他妇、他童女耶?”
⑭ 国事多故,今请辞还归:国家公务还有许多事要处理,现在便请辞先回去了。
⑮ 揖让:拱手行礼以表示谦让。
⑯ 罗阅祇:“王舍城”的音译,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
⑰ 左右:附近。
⑱ 数相集会,讲论正义:经常开会讨论正事。
⑲ 比丘力能护众,多诸知识,宜敬事之:应该恭敬侍奉有能力以佛法护念大众,因此有许多人亲近为友的比丘。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长老上尊俱学梵行,比丘悉共宗敬、恭奉、供养,于彼闻教则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恭敬、尊重、尊敬、崇敬那些有经验且已长久出家之上座比丘、僧团父、僧团领导者,并且认为应该听他们的”。
⑳ 不为群党,言无益事:不成群结党、谈论无益的事。
㉑ 伴党:伙伴。
㉒ 耻于己阙:羞耻于自己的缺点。
㉓ 多闻:多听闻佛法而受持。
㉔ 生灭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由因缘离散而消灭的事物;有生就有灭。
㉕ 趣贤圣要,尽诸苦本:朝向贤圣的解脱之道修行,断尽苦的根源。按:“趣贤圣要”即四圣谛的道谛,“尽诸苦本”即四圣谛的灭谛。
㉖ 不放逸:不怠惰。
㉗ 观身不净:观察身体是由皮肤、不同的血肉器官、乃至骨头等等所组成的,而得知美丽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实是不净的。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
㉘ 观食不净:观察四食(麤抟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只为了活命而不贪著,因此舍断而彻底地了知四食,详见《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73经。
㉙ 不乐世间:观察世间一切没有什么可爱乐贪著的。又译为“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㉚ 死想:观察死亡必然会发生,我必定会死,而且人命呼吸间,随时可能死亡。又译为“随死念”、“念死”、“死随念”。
㉛ 无常想:观察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缘生灭。又译为“一切行无常想”。
㉜ 无常苦想:观察事物无常变异所以会有身心苦恼。参见《杂阿含经》卷一第9经:“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㉝ 苦无我想:观察事物会受到逼迫苦恼,不得自在,并没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㉞ 念觉意: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其中“念”是专注清楚,“觉”即觉悟。又译为“念觉支”、“念觉分”。按:这一段的“念觉意”至“护觉意”这七个即“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二十七。
㉟ 闲静无欲,出要无为:远离世俗、舍离欲望、导向寂灭、放下一切执著。又译为“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按:知“苦”而依远离、断“集”而依无欲、证“灭”而依灭、修“道”而向于舍。相对来看,即修行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不是为了满足欲望、不是为了拥有更多、不会再加深执著,否则是修错了方向。
㊱ 法觉意: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又译为“择法觉支”、“择法觉分”。
㊲ 精进觉意:勇猛精勤修行。又译为“精进觉支”、“精进觉分”。
㊳ 喜觉意: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又译为“喜觉支”、“喜觉分”。
㊴ 猗觉意: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猗觉支”、“猗觉分”、“除觉分”、“轻安觉分”。
㊵ 定觉意:入定而不散乱。又译为“定觉支”、“定觉分”。
㊶ 护觉意: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又译为“舍觉支”、“舍觉分”。
㊷ 阙漏:缺失。
㊸ 念佛:忆念佛陀(的智慧或成就)。
㊹ 念法:忆念佛法。
㊺ 念僧:忆念四双八辈的智慧及成就。又作“念众”。
㊻ 念戒:忆念圣戒。
㊼ 念施:忆念布施。
㊽ 念天:忆念天众(因为行善而往生天道)。
㊾ 随宜:就其所宜;随着因缘而适当地应对。
㊿ 严:装束;整装。
⑴ 竹园:佛陀的道场之一,为迦兰陀长者所拥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场,是佛教最早盖的寺院。又译为“竹林加兰哆园”、“竹林精舍”。
⑵ 等解脱:完全的解脱。
⑶ 欲漏:欲贪引起的烦恼;欲界众生的烦恼。其中“漏”是“烦恼”的意思。
⑷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
⑸ 无明漏:无明的烦恼;没有智慧、让众生不能出离生死的烦恼。
⑹ 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⑺ 巴陵弗城:古代印度都市名,佛灭后的阿育王将摩竭提国的首都从王舍城迁都至此,位于恒河左岸,即当今印度的巴特那巿所在。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摩竭提国又称为巴连弗国。另译为“波吒利弗多罗”、“波罗利弗妒路”、“华氏城”。
⑻ 清信士:在家的男性佛教徒。音译为“优婆塞”。
⑼ 归依佛、法、圣众:归向、依靠佛陀、佛法、贤圣僧众,也就是“三皈依”。按:学佛要接受三皈依,相当于上学前先向学校注册。
⑽ 听许:允许。
⑾ 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⑿ 辄:“辄”的异体字。
⒀ 明相:日出前,东边的天空开始亮起来的景像。
⒁ 天眼:能见到不论远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译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⒂ 斟酌:斟是倒酒,酌是饮酒。这里是指居士为佛陀及来应供的比丘僧亲手布菜,或倒饮用水等。
⒃ 小床:矮的座位。
⒄ 咒愿:祈福。
⒅ 慈愍:慈爱怜悯。
⒆ 称:赞颂、赞誉。
⒇ 桴:木、竹编排成的简易水上载具。读音同“浮”。
➊ 河津:津,渡口。河津指河边的渡口。
待加上:
阿阇世王在出兵跋祇国前,派大臣禹舍向佛陀咨询。
佛陀询问阿难尊者,跋祇国人是否具有以下七法:
阿难尊者一一给予肯定的回复。大臣禹舍听了后回报阿阇世王,阿阇世王就打消了侵略的计划,改攻为守,在恒河此岸建立了巴陵弗城。
跋祇国人的七法中,前三者为良好的政治(众人之事),包括勤劳地集会沟通论政,为国事而同心协力,并且遵守法规。
后四者则让人在世间安身立命,恭敬父母和师长而有助于传承社会经验,恭敬祖先和鬼神而慎终追远,不邪淫而能有稳固的家庭,恭敬修行人而植下福田。
另一方面,这七法也显示了国家的凝聚力,从人民之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法规、个人与长辈、个人与鬼神、个人与异性、到个人与出家人间,如果都有凝聚力,自然能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国家。
在说了能让国家不败的七法后,佛陀也说了能让僧团不坏的七不退法,第一组为:
这七项大致为跋祇的七法升华为僧团应用的版本,前三者关于僧团事务的处理,后四者关于出世的修习。
本经所提到能让国家及僧团不败的七法,各对应经典内容不尽相同,整理比对列表如下:
跋耆国人的七法:
经典 | 《中阿含经》 | 《长阿含经》 | 南传《长部尼柯耶》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经》 |
---|---|---|---|---|---|
主题名 | 七不衰法 | 七法 | 七不衰退法 | 七不衰退法 | 七法 |
1 | 数数集会,多聚集 | 数相集会,讲议正事 | 有经常的集合、时常的集合 | (同左) | 尽集一处而不散 |
2 | 共俱集会,俱作跋耆事,共俱起 | 君臣和顺,上下相敬 | 和合地集合、和合地结束、和合地作跋耆人应该做的事 | (同左) | 上下和顺 |
3 | 未施设者不更施设,本所施设而不改易,旧跋耆法善奉行 | 奉法晓忌,不违礼度 | 不安立没被安立的,不断绝已被安立的,依往昔跋耆人所安立的法受持后转起 | (同左) | 不从此间而传至彼,亦复不从彼间传来至此 |
4 | 不以力势而犯他妇、他童女 | 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於戏笑,言不及邪 | 不对良家妇人、良家少女强拉后强迫同居 | (同左) | 不淫他,着他女人色 |
5 | 有名德尊重者,悉共宗敬、恭奉、供养,于彼闻教则受 | 孝事父母,敬顺师长 | 恭敬、尊重、尊敬、崇敬那些跋耆的跋耆大老,并且认为应该听他们的 | (同左) | 供养沙门、婆罗门,承事礼敬梵行人 |
6 | 所有旧寺,悉共修饰,遵奉、供养、礼事,本之所施常作不废,本之所为不减损 | 恭于宗庙,致敬鬼神 | 恭敬、尊重、尊敬、崇敬那些跋耆的跋耆塔庙,[不论]内部与外部,不使先前所施与、先前所作合法的供物衰损 | (同左) | 不贪着他财宝 |
7 | 悉共拥护诸阿罗诃,极大爱敬,常愿未来阿罗诃者而欲令来,既已来者乐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 | 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惓 | 对阿罗汉如法地善安排守护、防护、保护[以考量]:是否未来过的阿罗汉会来跋耆,已来过的阿罗汉会在跋耆住于安乐 | (同左) | 皆同一心,不向神寺,专精其意 |
结果 | 跋耆必胜,则为不衰 | 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 | 跋耆的增长应该可以被预期,而非减损 | (同左) | 不为他国所坏 |
比丘的七不退法:
经典 | 《中阿含经》 | 《长阿含经》 | 南传《长部尼柯耶》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经》 |
---|---|---|---|---|---|
主题名 | 七不衰法 | 七不退法 | 七不衰退法 | (同左) | 七不退转法 |
1 | 数数集会,多聚集 | 数相集会,讲论正义 | 有经常的集合、时常的集合 | (同左) | 共集一处,皆共和顺,上下相奉 |
2 | 共齐集会,俱作众事,共俱起 | 上下和同,敬顺无违 | 和合地集合、和合地结束、和合地作比丘应该做的事 | (同左) | 众僧和合顺从其教 |
3 | 未施设事不更施设,本所施设而不改易,我所说戒善奉行 | 奉法晓忌,不违制度 | 不安立没被安立的,不断绝已被安立的,依所安立的学处受持后转起 | (同左) | N/A |
4 | 此‘未来有爱,喜、欲共俱,爱乐彼彼’有起不随 | 净修梵行,不随欲态 | 不受已生起、导致再有的渴爱影响 | (同左) | 不讽诵杂书,终日策役其情意 |
5 | 有长老上尊俱学梵行,比丘悉共宗敬、恭奉、供养,于彼闻教则受 | 若有比丘力能护众,多诸知识,宜敬事之 | 恭敬、尊重、尊敬、崇敬那些有经验且已长久出家之上座比丘、僧团父、僧团领导者,并且认为应该听他们的 | (同左) | N/A |
6 | 有无事处山林高岩,闲居静处,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宴坐,乐住不离 | 念护心意,孝敬为首 | 是林野住处的期待者 | (同左) | 不学算术,亦不使人习之,乐闲静之处,修习其法 |
7 | 悉共拥护诸梵行者,至重爱敬,常愿未来诸梵行者而欲令来,既已来者乐恒久住,常使不乏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 | 先人后己,不贪名利 | 自己提起正念:是否未来过的美善同梵行者会来,已来过的美善同梵行者会住于安乐 | (同左) | N/A |
结果 | 比丘必胜,则法不衰 | 长幼和顺,法不可坏 | 比丘们的增长应该可以被预期,而非减损 | (同左) | 转进于上,修诸善法而不退转,亦不为魔所得便 |
其中《增壹阿含经》有三法似乎对应到其它经后续的七不衰法中。
以下各表格中的“主题名”及“结果”皆承继上表,因此不赘录。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二:
经典 | 《中阿含经》 | 《长阿含经》 | 南传《长部尼柯耶》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经》 |
---|---|---|---|---|---|
1 | 不行于业,不乐于业,不习业 | 乐于少事,不好多为 | 是不乐于做事者、不爱好做事者、不乐于致力做事者 | (同左) | 不着事务 |
2 | 不行哗说,不乐哗说,不习哗说 | 乐于静默,不好多言 | 是不乐于谈论者、不爱好谈论者、不乐于致力谈论者 | (同左) | N/A |
3 | 不行聚会,不乐聚会,不习聚会 | 不为群党,言无益事 | 是不乐于聚会者、不爱好聚会者、不乐于致力聚会者 | (同左) | N/A |
4 | 不行杂合,不乐杂合,不习杂合 | 不与恶人而为伴党 | 没有恶朋友、恶伴侣、恶同志者 | (同左) | N/A |
5 | 不行睡眠,不乐睡眠,不习睡眠 | 少于睡眠,无有昏昧 | 是不乐于睡眠者、不爱好睡眠者、不乐于致力睡眠者 | (同左) | 勤修其法,除去睡眠,恒自警寤 |
6 | 不为利,不为誉,不为他人行梵行 | 不以无德而自称誉 | 是不恶欲求者,不受恶欲求支配者 | (同左) | 不修世荣 |
7 | 不为暂尔,不为德胜,于其中间舍方便,令德胜 | 乐于山林闲静独处 | 不以低量的胜智停留在终结的中途 | (同左) | N/A |
这七者着重在与周遭的互动,清净且不引生五盖。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三:
经典 | 《中阿含经》 | 《长阿含经》 | 南传《长部尼柯耶》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经》 |
---|---|---|---|---|---|
1 | 信财 | 有信,信于如来、至真、正觉,十号具足 | 是有信者 | (同左) | N/A |
2 | 戒财 | 精勤苦行,灭恶修善,勤习不舍 | 是活力已被发动者 | (同左) | N/A |
3 | 惭财 | 知惭,耻于己阙 | 是有惭者 | (同左) | N/A |
4 | 愧财 | 知愧,羞为恶行 | 是有愧者 | (同左) | N/A |
5 | 博闻财 | 多闻,其所受持,上中下善,义味深奥,清净无秽,梵行具足 | 是多闻者 | (同左) | N/A |
6 | 施财 | 昔所学习,忆念不忘 | 是念已现起者 | (同左) | N/A |
7 | 慧财 | 修习智慧,知生灭法,趣贤圣要,尽诸苦本 | 是有慧者 | (同左) | N/A |
这七个即所谓的在家五法(信、精进、念、定、慧)加上惭、愧。“在家五法”是学佛的基础,详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27经;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详见《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
这七个在《长阿含经》卷九称为“七增法”。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四:
经典 | 《中阿含经》 | 《长阿含经》 | 南传《长部尼柯耶》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经》 |
---|---|---|---|---|---|
1 | 比丘恭敬、极重供养、奉事佛 | 敬佛 | N/A | N/A | N/A |
2 | 比丘恭敬、极重供养、奉事法 | 敬法 | N/A | N/A | N/A |
3 | 比丘恭敬、极重供养、奉事众 | 敬僧 | N/A | N/A | N/A |
4 | 比丘恭敬、极重供养、奉事戒 | 敬戒 | N/A | N/A | N/A |
5 | 比丘恭敬、极重供养、奉事不放逸 | 敬不放逸 | N/A | N/A | N/A |
6 | 比丘恭敬、极重供养、奉事供给 | 敬顺父母 | N/A | N/A | N/A |
7 | 比丘恭敬、极重供养、奉事定 | 敬定 | N/A | N/A | N/A |
前四个为四不坏净的对象,第五个“不放逸”为一切善法之本,第六个为奉事长养我们的父母师长,第七个定作为发慧的凭借。
这七个都能长养法身慧命,因此应当恭敬。除了“不放逸”以外的六个,在《长阿含经》卷九称为“六增法”。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五:
经典 | 《中阿含经》 | 《长阿含经》 | 南传《长部尼柯耶》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经》 |
---|---|---|---|---|---|
1 | 成就信力 | 观身不净 | 修习无常想 | (同左) | N/A |
2 | 成就精进力 | 观食不净 | 修习无我想 | (同左) | N/A |
3 | 成就惭力 | 不乐世间 | 修习不净想 | (同左) | 起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习于禅行,忍诸法教 |
4 | 成就愧力 | 常念死想 | 修习过患想 | (同左) | N/A |
5 | 成就念力 | 起无常想 | 修习舍断想 | (同左) | N/A |
6 | 成就定力 | 无常苦想 | 修习离贪想 | (同左) | N/A |
7 | 成就慧力 | 苦无我想 | 修习灭想 | (同左) | N/A |
《长阿含经》和南传《长部尼柯耶》的内容是关于厌离生死世间的七想,《长阿含经》卷九称为“七生法”。
《中阿含经》的内容则不同,所提到的七力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8~691经,相当于五根成就产生的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加上惭力、愧力。
比丘的七不退法之六:
经典 | 《中阿含经》 | 《长阿含经》 | 南传《长部尼柯耶》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经》 |
---|---|---|---|---|---|
1 | 修念觉支 | 修念觉意 | 修习念觉支 | (同左) | N/A |
2 | 修择法觉支 | 修法觉意 | 修习择法觉支 | (同左) | N/A |
3 | 修精进觉支 | 修精进觉意 | 修习活力觉支 | (同左) | N/A |
4 | 修喜觉支 | 修喜觉意 | 修习喜觉支 | (同左) | N/A |
5 | 修息觉支 | 修猗觉意 | 修习轻安觉支 | (同左) | N/A |
6 | 修定觉支 | 修定觉意 | 修习定觉支 | (同左) | N/A |
7 | 修舍觉支 | 修护觉意 | 修习舍觉支 | (同左) | N/A |
这七个即修七觉支,《中阿含经》及《长阿含经》并表示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七觉支”的解说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二十七“觉支相应”。
比丘的七不退法,由前到后,大致是从初学渐近到成就的阶段。
《中阿含经》接下来还有列出七不衰法之七,即在僧团中妥善执行律制的七灭诤法:应与面前律与面前律、应与忆律与忆律、应与不痴律与不痴律、应与自发露与自发露、应与居与居、应与展转与展转、众中起诤,当以如弃粪扫止诤法止之。这一段是对应经典所没有的。
六不退法:
经典 | 《中阿含经》 | 《长阿含经》 | 南传《长部尼柯耶》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 《增壹阿含经》 |
---|---|---|---|---|---|
主题名 | 六慰劳法 | 六不退法 | 六不衰退法 | 六和睦法 | N/A |
1 | 慈身业向诸梵行 | 身常行慈,不害众生 | 对同梵行者公开地与私下地现起慈身业 | (同左) | N/A |
2 | 慈口业向诸梵行 | 口宣仁慈,不演恶言 | 对同梵行者公开地与私下地现起慈语业 | (同左) | N/A |
3 | 慈意业向诸梵行 | 意念慈心,不怀坏损 | 对同梵行者公开地与私下地现起慈意业 | (同左) | N/A |
4 | 若有法利,如法得利,自所饭食,至在钵中,如是利分,布施诸梵行 | 得净利养,与众共之,平等无二 | 是所有那些如法的如法所得利养,乃至包含自己钵里的,以像这样的利养与有戒的同梵行者平等地受用者、共同分享者 | (同左) | N/A |
5 | 若有戒不缺、不穿、无秽、无黑,如地不随他,圣所称誉,具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诸梵行 | 持贤圣戒,无有阙漏,亦无垢秽,必定不动 | 对所有无毁坏的、无瑕疵的、无污点的、无杂色的、自由的、智者所称赞的、不取著的、导向定的戒,在像这样的戒上与同梵行者公开地与私下地住于戒的一致 | (同左) | N/A |
6 | 若有见是圣出要,明了深达,能正尽苦,如是见分,布施诸梵行 | 见贤圣道,以尽苦际 | 对所有这圣的、出离的、带领那样的行为者到苦的完全灭尽之见,在像这样的见上与同梵行者公开地与私下地住于见的一致 | (同左) | N/A |
结果 | 是慰劳法,爱法乐法,令爱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摄,得沙门,得一心,得精进,得涅槃 | 令法增长,无有损耗 | 比丘们的增长应该可以被预期,而非减损 | 可爱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导致凝聚、无诤论、和合、一致性的六和睦法 | N/A |
这六不退法在《长阿含经》卷九又称为“六重法”,说明为“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
《长阿含经》接下来列出六不退法之二,即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这一段是对应经典所没有的。
因为跋祇国具足七法,当想出兵攻打跋祇国的阿阇世王派大臣禹舍向佛陀咨询后,警觉到自己无法攻下跋祇国。
所以阿阇世王转攻为守,派大臣禹舍在跋祇国对岸建立了巴陵弗城,如法治化,以作防御。佛陀也为巴陵弗城的人民说法,让他们能长治久安。
巴陵弗城即后来印度孔雀王朝的首都,孔雀王朝成为史上第一个统一印度的帝国,其第三代统治者阿育王更成就了印度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时期。
如果当初阿阇世王攻打跋祇国,而非着重于国内的励经图治,只会两败俱伤,也就不会有巴陵弗城的兴起。正由于阿阇世王听从佛陀的教诲,而种下了后世强盛的种子。
在两国的竞争中,佛陀并没有选边站,只有平等地以佛法教导各国怎么如法治化,才能长治久安。
尔时,世尊从跋祇游行至拘利村ⓐ,在一林下告诸比丘:“有四深法:一曰圣戒,二曰圣定,三曰圣慧,四曰圣解脱。此法微妙,难可解知,我及汝等,不晓了故,久在生死,流转无穷。”尔时,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戒、定、慧解上, 唯佛能分别;
离苦而化彼, 令断生死习。”
尔时,世尊于拘利村随宜住已、告阿难俱诣那陀村ⓑ。阿难受教,即着衣持钵,与大众俱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那陀村,止①犍椎处②ⓒⓓ。
依据法镜可知不堕恶道
尔时,阿难在闲静处,默自思惟:“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一名伽伽罗,二名加ⓔ陵伽,三名毘伽陀,四名伽梨ⓕ输,五名遮楼,六名婆耶楼,七名婆头楼,八名薮婆头楼,九名陀梨舍㝹,十名薮达利舍㝹,十一名耶输,十二名耶输多楼。此诸人等,今者命终,为生何处?复有五十人命终,又复有五百人命终,斯生何处?”作是念已,从静处起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向静处ⓖ,默自思惟ⓗ:‘此那陀村十二居士伽伽罗等命终,复有五十人命终,又有五百人命终,斯ⓘ生何处?’唯愿解说。”
佛告阿难:“伽伽罗等十二人,断五下分结③ⓙ,命终生天,于彼即般涅槃④,不复还此。五十人命终者,断除三结⑤ⓚ,淫、怒、痴薄,得斯陀含⑥ⓛ,还来此世,尽于苦本。五百人命终者,断除三结,得须陀洹⑦ⓜ,不堕恶趣,必定成道,往来七生,尽于苦际。阿难!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怪⑧?若一一ⓝ人死,来问我者,非扰乱耶?”
阿难答曰:“信尔,世尊!实是扰乱。”
佛告阿难:“今当为汝说于法镜⑨ⓞ,使圣弟子知所生处。三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亦能为他说如是事。阿难!法镜者,佛不坏信谓圣弟子得不坏信,欢喜信佛、如来、无所著、等正觉⑩,十号具足。法不坏信欢喜信法:真正微妙,自恣所说,无有时节,示涅槃道,智者所行。僧不坏信欢喜信僧,善共和同,所行质直⑪,无有谀ⓟ谄⑫,道果成就,上下和顺,法身具足。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四双八辈⑬,是谓如来贤圣之众,甚可恭敬,世之福田⑭。信贤圣戒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⑮。阿难!是为法镜,使圣弟子知所生处,三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亦能为他说如是事。”
佛陀为菴婆婆梨女说法
尔时,世尊随宜住已,告阿难俱诣毘舍离⑯ⓠ国。即受教行,着衣持钵,与大众俱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毘舍离,坐一树下。有一淫女,名菴婆婆梨⑰ⓡ,闻佛将⑱诸弟子来至毘舍离,坐一树下,即ⓢ严驾宝车,欲往诣佛所礼拜供养。未至之间,遥见世尊颜貌端正,诸根特异,相好备足,如星中月。见已欢喜,下车步进,渐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闻佛所说ⓣ,发欢喜心,即白佛言:“从今日始,归依三尊,唯愿听许于正法中为优婆夷⑲,尽此形寿⑳,不杀、不盗、不邪淫㉑、不妄语㉒、不饮酒。”又白佛言:“唯愿世尊及诸弟子明受我请,即于今暮止宿我园。”尔时,世尊默然受之。女见佛默然许可,即从座起,头面礼足,遶佛而归。
其去未久,佛告阿难:“当与汝等诣彼园观。”
对曰:“唯然。”佛即从座起,摄持衣钵,与众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诣彼园。
时,毘舍离ⓤ诸隶车辈㉓ⓥ,闻佛在菴婆婆梨园中止住,即便严驾五色宝车,或乘青车青马,衣、盖、幢㉔幡㉕、官属皆青,五色车马,皆亦如是。时,五百隶车服ⓦ色尽同,欲往诣佛,菴ⓧ婆婆梨辞佛还家,中路逢诸隶车。时,车行驰ⓨ疾,与彼宝车共相钩拨,损折幢盖而不避道,隶车责曰:“汝恃何势,行不避道,冲拨我车,损折幢ⓩ盖[*]?”
报曰:“诸贵!我已请佛明日设食,归家供办,是以行速,无容相避。”
诸隶车即语女曰:“且置汝请,当先与我,我当与汝百千两金?”
女寻答曰:“先请已定,不得相与。”
时,诸隶车又语女曰:“我更与汝十六倍百千两金,必使我先?”
女犹不肯:“我请已定,不可尔也。”
时,诸隶车又语女曰:“我今与汝Ⓐ中分国财,可先与我?”
女又报曰:“设使举国财宝,我犹不取;所以然者,佛住我园,先受我请,此事已了,终不相与。”
诸隶车等各振手叹咤㉖:“今由斯女阙我初福。”即便前进径诣彼园。
尔时,世尊遥见五百隶车,车马数万,填Ⓑ道而来,告诸比丘:“汝等欲知忉利诸天游戏园观,威仪容饰,与此无异。汝等比丘!当自摄心㉗,具诸威仪㉘。正念自摄其心云何比丘自摄其心?于是比丘内身身观㉙,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㉚;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观㉛,精勤不懈,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正知具诸威仪云何比丘具诸威仪?于是比丘可行知行,可止知止,左右顾视,屈伸俯仰,摄持衣钵,食饮汤药,不失仪Ⓒ则,善设方便,除去荫盖㉜Ⓓ,行住坐卧,觉寤㉝Ⓔ语默,摄心不乱,是谓比丘具诸威仪。”
尔时,五百隶车往至菴婆婆Ⓕ梨园,欲到佛所,下车步进,头面礼足,却坐一面。如来在座,光相独显,蔽诸大众,譬如秋月,又如天地清明,净无尘翳,日在虚空,光明独照。尔时,五百隶车围遶侍座Ⓖ,佛于众中,光相独明。是时,座[*]中有一梵志名曰并饩Ⓗ,即从座起,偏袒Ⓘ右臂㉞,右膝着地,叉手向佛,以偈赞曰:
“摩竭鸯伽㉟王, 为快得善利㊱,
身被宝珠铠, 世尊出其土。
威德动三千, 名显如雪山,
如莲花开敷Ⓙ, 香气甚微妙。
今睹佛光明, 如日之初出,
如月游虚空, 无有诸云翳。
世尊亦如是, 光照于世间,
观如来智慧, 犹暗睹庭燎㊲Ⓚ,
施众以明眼, 决了诸疑惑。”
时,五百隶车闻此偈已,复告并饩[*]:“汝可重说。”
尔时,并饩[*]即于佛前再三重说。时,五百隶车闻Ⓛ说偈已,各脱宝衣,以施并饩[*],并饩[*]即以宝衣奉上如来,佛愍彼故,即为纳受。
尔时,世尊告毘舍离诸隶车曰:“世有五宝甚为难得。何等为五?一者如来、至真出现于世,甚为难得。二者如来正法能演说者,此人难得。三者如来演法能信解者,此人难得。四者如来演法能成就者,此人难得。五者临Ⓜ危救厄知反复者㊳,此人难得。是谓五宝为难得也。”
时,五百隶车闻佛示、教、利、喜已Ⓝ,即白佛言:“唯愿世尊及诸弟子明受我请!”
佛告隶车:“卿已请我,我今便为得供养已,菴婆婆梨女先已请讫。”
时,五百隶车闻菴婆婆梨女已先请佛,各振手而言:“吾欲供养如来,而今此女已夺我先。”即从座起,头面礼佛,遶佛三匝,各自还归。
时,菴婆婆梨女即于其夜种种供办,明日时到,世尊即与千二百五十比丘整衣持钵,前后围遶,诣彼请所,就座而坐。时,菴婆婆梨女即Ⓞ设上馔Ⓟ,供佛及僧。食讫去钵,并除几Ⓠ案㊴。时,女手执金瓶,行澡水㊵毕,前白佛言:“此毘舍Ⓡ离城所有园观,我园最胜,今以此园贡上如来,哀愍我故,愿垂纳受。”
佛告女曰:“汝可以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㊶。所以然者?如来所有园林、房舍、衣钵六物,正使诸魔、释、梵、大神力天,无有能堪受此供者。”时,女受教,即以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佛愍彼故,即为受之,而说偈曰Ⓢ:
“起塔立精舍㊷, 园果施清凉;
桥船以渡人, 旷野施水草。
及以堂阁Ⓣ施, 其福日夜增;
戒具清净者, 彼必到善方。”
时,菴婆婆梨女取一小床于佛前坐,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大患,秽污Ⓤ不净,上漏为碍,出要㊸为上。尔时,世尊知彼女意柔软和悦,荫盖[*]微薄,易可开化,如诸佛法,即为彼女说苦圣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
时,菴婆婆梨女信心清净,譬如净洁白毡易为受色,即于座上Ⓥ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㊹,见法得法,决定正住,不堕恶道,成就无畏,而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是再三。“唯愿如来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夷!自今已后,尽寿不杀、不盗、不邪Ⓧ淫、不欺、不饮酒。”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尔时,世尊于毘舍离,随宜住已,告阿难言:“汝等皆严,吾欲诣竹林丛。”
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跋祇,至彼竹林。
时,有婆罗门名毘沙陀耶,闻佛与诸大众诣此竹林,默自思念:“此沙门瞿昙,名德流布㊺,闻于四方,十号具足,于诸天、释、梵⒜、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深奥,梵行具足。如此真人,宜往瞻睹。”
时,婆罗门出于竹丛,往诣世尊,问讯讫,一面坐,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婆罗门闻已欢喜,即请世尊及诸大众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婆罗门知已许可,即从座起,遶佛而归。即于其夜,供设饭⒝食。明日时到,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大众围遶往诣彼舍,就座而坐。时,婆罗门设种种甘馔㊻,供佛及僧。食讫去钵,行澡水毕,取一小床于佛前坐。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而作颂曰:
“若以饮食, 衣服卧具,
施持戒人, 则获大果。
此为真伴, 终始相随,
所至到处, 如影随形。
是故种善, 为后世粮㊼,
福为根基, 众生以安。
福为天护, 行⒟不危险⒠,
生不遭难, 死则上天。”
ⓐ “拘利村”,巴利本作 Koṭi-gāma。
ⓑ “那陀村”,巴利本作 Nādikā。
ⓒ “犍椎处”,大正藏原为“揵椎处”,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犍椎处”。[*]
ⓓ “犍椎处”,巴利本作 Giñjakāsatha。
ⓔ “加”,大正藏原为“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加”。
ⓕ “梨”,大正藏原为“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梨”。
ⓖ 宋、元、明三本无“处”字。
ⓗ “惟”,宋、元、明三本作“念”。
ⓘ “斯”,元、明二本作“所”。
ⓙ “五下分结”,巴利本作 Pañca-orambhāgiya-saṁyojana。
ⓚ “三结”,巴利本作 ti-saṁyojana。
ⓛ “斯陀含”,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n。
ⓜ “须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nna。
ⓝ “一一”,大正藏原为“二”,今依据高丽藏、房山石经、碛砂藏、福州藏四本改作“一一”。
ⓞ “法镜”,巴利本作 Dhammādāsa。
ⓟ “谀”,圣本作“偷”。
ⓠ “毘舍离”,巴利本作 Vesālī。
ⓡ “菴婆婆梨”,巴利本作 Ambapālī。
ⓢ 元本作“有一淫女名菴婆婆梨闻佛将诸弟子来至毘舍离坐一树下即”二十五字。
ⓣ “所说”,宋、元、明三本作“说法”。
ⓤ “离”,宋、元二本作“隶”。
ⓥ “隶车辈”,巴利本作 Licchavī。
ⓦ “服”,元本作“眼”。
ⓧ “菴”,元本作“菴罗”。
ⓨ “驰”,大正藏原为“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驰”。
ⓩ “幢”,大正藏原为“麾”,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幢”。
Ⓐ “汝”,大正藏原为“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 “填”,宋本作“顺”。
Ⓒ “仪”,大正藏原为“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仪”。
Ⓓ “荫盖”,元、明二本作“阴葢”。[*]
Ⓔ “寤”,宋、元、明三本作“寐”。
Ⓕ 宋本无“婆”字。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饩”,宋、元、明三本作“暨”。[*]
Ⓘ “袒”,宋、元二本作“礼”。
Ⓙ “开敷”,圣本作“敷开”。
Ⓚ “庭燎”,大正藏原为“锭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庭燎”。
Ⓛ 大正藏在“闻”字之后有一“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临”,大正藏原为“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临”。
Ⓝ “已”,圣本作“以”。
Ⓞ “即”,宋、元、明三本作“即便”。
Ⓟ “馔”,宋、元、明三本作“膳”。
Ⓠ “几”,大正藏原为“机”,今依据明本改作“几”。
Ⓡ “舍”,大正藏原为“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舍”。
Ⓢ “曰”,大正藏原为“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 “阁”,圣本作“阁”。
Ⓤ “污”,圣本作“行”。
Ⓥ “座上”,宋、元、明三本作“此座”。
Ⓦ 宋、元、明三本无“于”字。
Ⓧ 宋、元、明三本无“邪”字。
Ⓨ “秽垢消”,宋、元、明三本作“垢秽销”。
Ⓩ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在“梵”字之后有一“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饭”,大正藏原为“饮”,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饭”。
⒞ “时”,大正藏原为“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时”。
⒟ “行”,宋、元、明三本作“亦”。
⒠ “险”,大正藏原为“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险”。
① 止:抵达、停留。
② 犍椎处:敲打钟、磬、木板或木鱼,以通知众人集合的地方,在这里特指那陀村一座砖瓦建筑物。“犍椎”是钟、磬、木板或木鱼一类,可敲击出声的用具的通称。
③ 五下分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这一世结束后就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④ 般涅槃:完全灭除烦恼、生死。“般”为“完全”。
⑤ 三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断除三结,即为初果圣者。
⑥ 斯陀含: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的圣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称为一来果。
⑦ 须陀洹:见到真理,而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初果,又称为预流果。
⑧ 怪:“怪”的异体字。
⑨ 法镜:由佛法所成的镜子,指四不坏信(佛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圣戒成就)。按:四不坏信能让人得到清净正见,有如明镜能让人看清自己及世间。
⑩ 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即如来十号的前三个,“无所著”即“应供”、“阿罗汉”,“等正觉”即“正遍知”。此处以如来十号的前三个来称呼佛陀。
⑪ 质直:朴实正直。
⑫ 谀谄:阿谀谄媚。
⑬ 四双八辈:四组共八种圣人,即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洹向、斯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⑭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养应当供养的修行人能获得福报,如同农夫在田中播种,往后则能收成。
⑮ 三昧定:入定而不散乱。“三昧”是音译,“定”是义译。
⑯ 毘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耶离”、“鞞舍离”、“广严城”。
⑰ 菴婆婆梨: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名,跋耆国的绝世美女,多位王子曾争夺她,后来成为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的妃子。在佛陀晚年经过鞞舍离城时,她听佛说法而皈依佛,并将自己的园林布施给三宝,即为鞞舍离国的菴婆婆梨园(菴罗园)。菴婆婆梨女的儿子包括良医耆婆和证阿罗汉的无垢尊者,后来她听了无垢尊者说法后也出家,证得阿罗汉。“菴婆婆梨”又译为“菴罗”,是“芒果”的音译。
⑱ 将:率领。读音同“匠”。
⑲ 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⑳ 尽此形寿:终身;一辈子。
㉑ 邪淫:不正当的性关系。
㉒ 妄语:说谎。
㉓ 隶车辈:离车族人。“离车”是古代居住在毘舍离城的刹帝利种族名。佛世时此种族实施共和制,颇为富强,佛陀涅槃后,此族的民众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养。
㉔ 幢:高举的圆柱状旗帜,在旗柱顶端的圆顶周围系上丝帛或布幔,垂下后呈现圆筒状。
㉕ 幡:狭长、垂直悬挂的旗帜。
㉖ 振手叹咤:摆手痛惜。“咤”是“吒”的异体字,读音同“榨”。
㉗ 摄心:收摄心念而不外散。
㉘ 威仪:行为的规矩、仪态。
㉙ 内身身观:正念安住在身体内,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身观”是“四念处”中“身念处”的另译。“内身”指自身以内。
㉚ 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勤奋努力,觉知当下而不失念,舍离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㉛ 内外身观:正念安住在自身以内及以外(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㉜ 荫盖:指“五盖”,即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㉝ 觉寤:睡醒。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清醒”。
㉞ 偏袒右臂:将上衣挂于左肩,而露出右臂,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长者的方式之一,因这样子方便做杂务,代表当事人愿意为长者服务。
㉟ 摩竭鸯伽:摩竭国和鸯伽国。按:这两个国家都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国,鸯伽国位于摩竭国的东方,佛世时隶属于摩竭国。
㊱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㊲ 庭燎:照明用的火把。这里指佛陀的智慧如黑暗中的光明。
㊳ 知反复者:知道感恩的人。
㊴ 几案:桌子。
㊵ 行澡水:饭前洗手以及饭后漱口、洗手用水。
㊶ 招提僧:游化四方的僧人。
㊷ 精舍:僧众的住处,为寺院的别称。
㊸ 出要:出离;离欲。
㊹ 诸法法眼生:得到看见一切事物本质的法眼,指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又译为“得法眼净”。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㊺ 流布:流传散布。
㊻ 甘馔:美味的食物。
㊼ 粮:“粮”的异体字。
四不坏信是佛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圣戒成就,也就是对佛、法、僧的不坏信心加上持戒清净。
凡夫对于三宝的信心有进有退,持戒时好时坏,而初果圣者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对于三宝的不坏的信心,并且持戒清净。因此四不坏信是初果圣者的成就之一。
本经提到成就四不坏信的佛弟子即能自记说入流,自己就如同拥有明镜般清楚地知道(不堕恶趣、入于涅槃之流等),不须要他人告知。
经中常提到证得各果位是“自知作证”,自己证知,不须要他人告知。相反地,坊间的附佛外道则会册封果位给弟子。
佛陀准备入灭的因缘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说微妙法,示、教、利、喜已,从座而去。于时彼土谷贵饥馑,乞求难得,佛告阿难:“敕此国内现诸比丘尽集讲堂。”
对曰:“唯然。”即承教旨,宣令远近普集讲堂。
是时,国内大众皆集,阿难白佛言:“大众已集,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诣于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此土饥馑,乞求难得,汝等宜ⓐ各分部,随所知识①,诣毘舍离及越祇国,于彼安居,可以无乏。吾独与阿难于此安居。所以然者?恐有短乏。”是时,诸比丘受教即行,佛与阿难独留。
于后夏安居②中ⓑ,佛身疾生,举躯ⓒ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举身痛甚,而诸弟子皆悉ⓓ不在,若取涅槃,则非我宜,今当精勤自力以留寿命。”
尔时,世尊于静室出,坐清凉处。阿难见已,速疾往诣,而白佛言:“今观尊颜,如有少ⓔ损。”
阿难又言:“世尊有疾,我心惶惧,忧结荒迷,不识方面,气息未绝,犹少ⓕ醒悟。默思:‘如来未即灭度,世眼未灭,大法未损,何故今者不有教令于众弟子乎?’③”
应修四念住而自皈依、法皈依佛告阿难:“众僧于我有所须耶?若有自言:‘我持众僧,我摄众僧④。’斯人于众应有教令ⓖ,如来不言:‘我持于众,我摄于众。’岂当于众有教令乎?阿难!我所说法,内外已讫,终不自称所见通达⑤。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车⑥,方便修治⑦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留住ⓘ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⑧,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是故,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⑨。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阿难!比丘观内身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内身ⓜ外身,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谓,阿难!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佛告阿难:“吾灭度后,能有修行此ⓞ法者,则为我真ⓟ弟子第一学者。”
佛告阿难:“俱至遮婆罗塔ⓠ。”
对曰:“唯然。”
如来即起,着衣持钵,诣一树下,告阿难:“敷座⑩,吾患背痛,欲于此止。”
对曰:“唯然。”寻即敷座。
佛陀暗示可住世一劫 如来坐已,阿难敷一小座⑪于佛前坐。佛告阿难:“诸有修四神足⑫,多修习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⑬,可得不死一劫有余。阿难!佛四神足已多修习ⓡ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如来可止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尔时,阿难默然不对⑭,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时阿难为魔所蔽,懞懞ⓢ不悟⑮,佛三现相而不知请。
佛告阿难:“宜知是时。”阿难承佛意旨,即从座起,礼佛ⓣ而去。去佛不远,在一树下静意思惟。
其间未久,时,魔波旬⑯ⓤ来白佛:“佛ⓥ意无欲,可般涅槃⑰,今正是时,宜速灭度。”
佛告波旬:“且止!且止!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槃,须我诸比丘集,有ⓦ能自调,勇捍ⓧ无怯,到安隐处,逮得己利⑱,为人导师,演布经教,显于句义⑲。若有异论⑳,能以正法而降伏之。又以神变,自身作证。如是弟子皆悉未集。又诸比丘、比丘ⓨ尼㉑、优婆塞、优婆夷,普皆如是,亦复未集。今者要当广于梵行,演布觉意,使诸天人普见神变㉒。”
时,魔波旬复白佛言:“佛昔于郁鞞罗㉓ⓩ尼连禅㉔Ⓐ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我时至世尊所,劝请如来可般涅槃:‘今正是时,宜速灭度。’尔时,如来即报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槃,须我诸弟子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乃取灭度。’佛今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今正是时,何不灭度?”
佛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时不久住也,是后三月,于本生处拘尸那竭㉕娑罗园双树㉖间,当取灭度。”时,魔即念:“佛不虚言,今必灭度。”欢喜踊跃,忽然不现。
魔去未久,佛即于遮婆Ⓓ罗塔,定意三昧,舍命住寿㉗。当此之时,地大震动,举国人民莫不惊怖,衣毛为竖㉘,佛放大光,彻照无穷,幽冥之处,莫不蒙明,各得相见。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有无二行中, 吾今舍有为㉙;
内专三昧定, 如鸟出于卵。”
尔时,贤者阿难心惊毛竖,疾行诣佛,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怪哉!世尊!地动乃尔,是何因缘?”
地震有八种原因 佛告阿难:“凡世地动,有八因缘。何等八?夫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有时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动,是为一也。复次,阿难!有时得道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自试Ⓔ力,则普地动,是为二也。复次,阿难!若始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地为大动,是为三也。复次,阿难!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动,是为四也。复次,阿难!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当于此时,地大震动,是为五也。复次,阿难!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所不能转,则普地动,是为六也。复次,阿难!佛教将毕,专念不乱,欲舍性命,则普地动,是为七也。复次,阿难!如来于无余涅槃㉚界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是为八也。以是八因缘,令地大动。”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上二足尊, 照世大沙门;
阿难请天师, 地动何因缘?
如来演慈音Ⓘ, 声如迦毘陵;
我说汝等听, 地动之所由。
地因水而止, 水因风而住;
若虚空风起, 则地为大动。
比丘比丘尼, 欲试神足力;
山海百草木, 大地皆震动。
释梵诸尊天, 意欲动于地;
山海诸鬼神, 大地为震动。
菩萨二足尊, 百福相已具;
始入母胎时, 地则为大动。
十月处母胎, 如龙卧茵蓐;
初从右胁生, 时则大地Ⓙ动。
佛为童子时, 消Ⓚ灭使缘缚;
成道胜无量, 地则为大动。
升仙转法轮, 于鹿野苑㉛中;
道力降伏魔, 则地大为Ⓛ动。
天魔频来请, 劝佛般泥洹;
佛为舍性命, 地则为大动。
人尊大导师, 神仙尽后有;
难动而取灭, 时地则大动。
净眼Ⓜ说诸缘, 地动八种事Ⓝ;
有此亦有余, 时地皆震动。”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
ⓐ 宋、元、明三本无“宜”字。
ⓑ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夏”。
ⓒ “躯”,大正藏原为“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躯”。
ⓓ “皆悉”,大正藏原为“悉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皆悉”。
ⓔ “如有少”,大正藏原为“疾如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如有少”。
ⓕ “少”,宋、元、明三本作“小”。
ⓖ “令”,大正藏原为“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 “且”,大正藏原为“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且”。
ⓘ “留住”,大正藏原为“少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留住”。
ⓙ “当自”,宋、元、明三本作“自当”。
ⓚ “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巴利本作 Atta-dāpā viharatha atta-saraṇā anañña-saranā, Dhamma-dīpā Dhamm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anañña-saraṇā。
ⓛ “懈”,宋、元、明三本作“懈怠”。[*]
ⓜ 大正藏无“身”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二本无“当”字。
ⓞ “此”,宋、元、明三本作“如此”。
ⓟ “我真”,大正藏原为“真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我真”。
ⓠ “遮婆罗塔”,巴利本作 Cāpāla-cetiya。
ⓡ 大正藏无“习”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懞懞”,大正藏原为“曚曚”,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懞懞”。
ⓣ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足”。
ⓤ “魔波旬”,巴利本作 Māra pāpiman。
ⓥ 宋、元、明、圣四本无“佛”字。
ⓦ “有”,大正藏原为“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 “捍”,宋、元、明三本作“悍”。
ⓨ 大正藏无“比丘”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郁鞞罗”,巴利本作 Uruvelā。
Ⓐ “尼连禅”,巴利本作 Nerañjarā。
Ⓑ “阿游波尼俱律”,巴利本作 Ajapāla-nigrodha。
Ⓒ “取”,宋、元、明三本作“即”。
Ⓓ “婆”,宋、元、明三本作“波”,圣本作“娑”。
Ⓔ “自试”,大正藏原为“知试”,宋、元、明三本作“自试”,圣本作“知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自试”。
Ⓕ “始”,圣本作“如”。
Ⓖ 大正藏无“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震”,大正藏原为“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震”。
Ⓘ “音”,宋、元、明三本作“旨”。
Ⓙ “则大地”,大正藏原为“地则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则大地”。
Ⓚ “消”,宋、元、明三本作“销”。
Ⓛ “则地大为”,宋、元、明三本作“地则大为”,圣本作“则地为大”。
Ⓜ “眼”,宋、元、明三本作“明”。
Ⓝ “种事”,大正藏原为“事动”,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种事”。
Ⓞ 宋、元、明、圣四本无“佛说”二字。
Ⓟ 圣本在“二”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① 知识:认识的人;朋友。
②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出家众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又译为“结夏安居”、“结夏坐”、“夏坐”。
③ 世尊有疾,我心惶惧,忧结荒迷,不识方面,气息未绝,犹少醒悟。默思如来未即灭度,世眼未灭,大法未损,何故今者不有教令于众弟子乎:佛陀生病时,我的心惶恐惊惧,被忧伤占据,如同在荒野中迷路,无法分辨方向。然而我还有一丝气息,想到佛陀毕竟还没有灭度,深妙的佛法尚未有损失,只是为什么佛陀今日没有给弟子指示呢?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世尊生病时,我的身体就像被麻醉般,无法分辨四方,对佛法也不清楚了。但是我仅有的安慰是,我想世尊不会在还没作出一些对比丘僧团的宣布前,就这样子般涅槃。”
④ 我持众僧,我摄众僧:我掌握僧团,我统辖僧团。
⑤ 我所说法,内外已讫,终不自称所见通达:我所说的佛法,不管是对身内(身心)和身外(世间),都完整了,但我不会自称我才是对的(而命令、使唤僧团,把僧团当作是我的)。按:佛陀教导修行的方法,愿意出家修行的人则受出家戒加入僧团,不愿意修行的人则还俗退出僧团,这些都是当事人自己的抉择,而不是佛陀基于自己才是对的而向僧团下命令,要求照办。在解读“终不自称所见通达”这句时,要衔接前句“如来不言:‘我持于众,我摄于众。’岂当于众有教令乎?”来看,才不会错误解读为佛陀所见不通达,其实佛陀只是不以自称所见通达而命令僧团。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所说之法,于内于外悉无区别;阿难!如来所说之法,于弟子是无隐秘、握拳不教。[……]如来不如是思惟:‘我引导比丘众’”。
⑥ 故车:旧车。
⑦ 修治:整理保养。
⑧ 无想定:即“无相三昧”,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详见《杂阿含经》卷三第80经、卷十八第502经。按:经中记载“无想定”是外道的定,“无相心定”或“无相三昧”是佛教修行的定,但古代“想”、“相”两字常混用,在不同时代的翻译中容易混淆,本经中的“无想定”特指佛教修行的“无相心定(无相三昧)”,而不是外道的“无想定”。又译为“无相心定”、“无相三昧”、“无相心正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无相心定”。
⑨ 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应当靠观察自己的身心而修证佛法,依靠正法的教导而修证佛法,不必外求。按:梵文的 dvīpa 或巴利文的 dīpa 有“灯”(炽燃)、“洲”、两个意思,因此“自炽然”在其他经中也有翻译为“自洲”。又译为“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⑩ 敷座:铺设座位。
⑪ 小座:矮的座位。又译为“小床”、“卑床”。
⑫ 四神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又译为“四如意足”。
⑬ 在意所欲:如果想要的话。
⑭ 默然不对:沉默没有回应。
⑮ 懞懞不悟:糊涂、心里不明白。“懞”是“懵”的异体字。
⑯ 波旬:恶魔的名字,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一位天主。
⑰ 般涅槃:“般”为完全,“涅槃”为灭除烦恼、生死。这里特指解脱者的去世。
⑱ 逮得己利:达到、获得佛法对自己的利益。“逮”是“达到”的意思。
⑲ 演布经教,显于句义:弘扬传授佛经教法,解说文句与意义。
⑳ 异论:错误的见解。
㉑ 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
㉒ 今者要当广于梵行,演布觉意,使诸天人普见神变:应该要先等到我教导的清净修行广于流传,弘扬传授,觉悟众生的心意,让各天界和人间都见到(清净修行可造成的心中的或外界的)神奇变化(我才会灭度)。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将不般涅槃,除非直到我的这个梵行成为成功的、繁荣的、广大流传的、人多的、广大的,在天与人中被善说明”。
㉓ 郁鞞罗:摩揭提国的村名,佛陀曾苦行六年的地方,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 Urel 村,义译为“苦行林”,又译为“郁毘罗”、“优楼频螺”。
㉔ 尼连禅:恒河支流。位于中印度摩竭提国伽耶城的东方,相当于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帕尔古河。又译为“尼连然河”。
㉕ 本生处拘尸那竭:末罗国末罗种族的发源地,叫作拘尸那竭的城市。“拘尸那竭”是古代印度末罗国的城名,在中印度的东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罗园双树间圆寂。又作拘尸、拘夷那竭、鸠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本生处”指出生地、故乡,在这里特指拘尸那竭城为末罗国末罗种族的发源地,而在城名加上“本生处”,不是指佛陀的出生地。
㉖ 娑罗园双树:两株并立的娑罗树。娑罗树是南亚常见的龙脑香科娑罗属高大乔木。
㉗ 定意三昧,舍命住寿:入定后舍弃能让生命持续的寿命。其中“定意”在南传作“心定”,和“三昧”同义;“三昧”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按:经上表示寿(寿命;业力造成的生命持续期间)、暖(体温;肉体)、识(心识;精神)这三个互相依持,生命才得以持续,因此佛陀舍弃寿命后,生命就会终止。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具念、正知地舍弃寿行”。
㉘ 衣毛为竖: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
㉙ 有为:有造作的;因缘而生的。“为”是“造作”的意思。
㉚ 无余涅槃:完全断绝烦恼、生死。
㉛ 鹿野苑:中印度波罗㮈城的地名,当地林中有许多鹿,因此称鹿野苑。佛陀成道后,在此地度化憍陈如等五位比丘证阿罗汉。
本经提到若阿难请佛住世,则佛陀有能力住世一劫,但阿难没请佛住世,这事同《相应部尼柯耶》、《长部尼柯耶》所载。
另一方面,《增壹阿含经》卷九〈惭愧品18〉第8经记载:“尔时,大爱道瞿昙弥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曰:“愿世尊长化愚冥,恒护生命。” 世尊告曰:“瞿昙弥!不应向如来作是言:‘如来延寿无穷,恒护其命。’”(CBETA, T02, no. 125, p. 592, c11-15)
佛陀在该经中强调精进修行更为重要,不应祈求佛陀长生不死。本经中提到的则是佛陀可以神通住世一劫,而不是长生不死。
本经中记载地震成因的第一种:“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有时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动”,从现代地球科学来看,有合理的对应现象: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分别代表坚固性、湿润性、温热性、移动性,是古代印度人认为物质的四种特性。固体中的地大特别明显,液体中的水大特别明显,热能即火大,动能即风大。
人们是居住在露出海面的地壳上,而地下有地下水层,支撑着地表,因此超抽地下水的地方就会地层下陷。更大范围来看,地壳的底部是岩浆,大陆板块在岩浆上的缓慢漂移,造就了火山、地震等现象。再大范围来看,整个地球是在太空的空间中,由万有引力支配其运动。这样的关系也同于《中阿含经》卷九〈未曾有法品 4〉第36经所说:“此地止水上,水止风上,风依于空。”
佛经中的“风大”指移动性、动能。地球在宇宙中的转动及其动能,是板块漂移的根本原因,即地震成因中的“大风有时自起”,板块在岩浆上移动,造成了地震,这个过程当中地下水层也常参与而产生交互作用,都算是“大水扰则普地动”。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佛化身佛告阿难:“世有八众。何谓八?一曰刹利众,二曰婆罗门众,三曰居士①众,四曰沙门众,五曰四天王众,六曰忉利天众,七曰魔众,八曰梵天ⓓ众。我自忆念:‘昔者,往来与刹利众坐起言语,不可称数,以精进定力,在所能现。彼有好色,我色胜彼;彼有妙声,我声胜彼;彼辞我退,我不辞彼②;彼所能说,我亦能说;彼所不能,我亦能说。’阿难!我广为说法,示、教、利、喜已,即于彼没③,彼不知我是天、是人?如是至梵天众,往返ⓔ无数,广为说法,而莫知我谁。”
阿难白佛言:“甚奇!世尊!未曾有也,乃能成就如是。”
佛言:“如是微妙希有之法,阿难!甚奇!甚特!未曾有也,唯有如来能成此法。”
又告阿难:“如来能知受起、住、灭,想起、住、灭,观起、住、灭④,此乃如来甚奇甚特未曾有法,汝当受持。”
佛陀宣布三个月后入灭
尔时,世尊告阿难:“俱诣香塔ⓕ,在一树下,敷座而坐。”
佛告阿难:“香塔左右ⓖ现诸比丘,普敕令集讲堂。”
阿难受教,宣令普集。阿难白佛:“大众已集,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诣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四念处⑤、四意断⑥、四神足、四禅⑦、五根⑧、五力⑨、七觉意⑩、贤圣八道⑪。’汝等宜当于此法中和同敬顺,勿生诤讼⑫,同一师受,同一水乳⑬,于我法中宜勤受学,共相炽然,共相娱乐⑭。比丘当知我于此法自身作证,布现于彼,谓:‘贯经⑮、祇ⓗ夜经⑯、受记经⑰、偈经⑱、法句经⑲、相应经⑳、本缘经㉑、天本经㉒、广经㉓、未曾有经㉔、证喻经㉕、大教经㉖。’汝等当善受持㉗,称量分别,随事修行。所以者何?如来不久,是后三月当般泥洹。”
诸比丘闻此语已,皆悉愕然㉘,殒绝迷荒,自投于地,举声大呼曰:“一何驶ⓘ哉㉙!佛取灭度。一何痛哉!世间眼灭。我等于此,已为长衰。”或有比丘悲泣躃㉚踊㉛,宛转㉜嗥ⓙ咷㉝,不能自胜㉞,犹如斩蛇,宛转回遑,莫知所凑㉟ⓚ。
佛告诸比丘曰:“汝等且止,勿怀忧悲。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我亦先说恩爱无常㊱,合会有离,身非己有,命不久存。”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我今自在, 到安隐处;
和合大众, 为说此义。
吾年老矣, 余命无几;
所作已办, 今当舍寿。
念无放逸, 比丘戒具;
自摄定意, 守护其心。
若于我法, 无放逸者;
能灭苦本, 尽生老死。”
又告比丘:“吾今所以诫汝者何?天魔波旬向来请我:‘佛意无欲,可般泥洹,今正是时,宜速灭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时,须我诸比丘集,乃至诸天普见神变。’波旬复言:‘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佛道,我时白佛:佛意无欲,可般涅槃ⓜ,今正是时,宜速灭度。尔时,如来即报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灭度,须我诸弟子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乃取灭度。今者如来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今正是时,宜可灭度。’我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时,不久住也,是后三月当般涅槃。’时,魔即念:‘佛不虚言,今必灭度。’欢喜踊跃,忽然不现。魔去未久,我ⓞ即于遮波罗塔,定意三昧,舍命住寿。当此之时,地大震动,天人惊怖,衣毛为竖,佛放大光,彻照无穷,幽冥之处,莫不蒙明,各得相见。我时颂曰:
“‘有无二行中, 吾今舍有为;
内专三昧定, 如鸟出于卵。’”
尔时,贤者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㊲,右膝着地,长跪叉手白佛言:“唯愿世尊留住一劫,勿取灭度,慈愍众生,饶益天人。”
尔时,世尊默然不对,如是三请,佛告阿难:“汝信如来正觉道不?”
对曰:“唯然,实信。”
佛言:“汝若信者,何故三来触娆㊳ⓟ我为?汝亲从佛闻,亲从佛受:诸有能修四神足,多修习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余。佛四神足已多习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可止不死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汝ⓠ尔时,何不劝请如来ⓡ,使不灭度?再闻尚可,乃至三闻,犹不劝请留住一劫,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今汝方言,岂不过ⓢ耶?吾三现相,汝三默然,汝于尔时,何不报我:‘如来可止一劫,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且夫ⓣ!阿难!吾已舍性命,已弃已吐,欲使如来自违言者,无有是处㊴。譬如豪贵长者,吐食于地,宁当复ⓤ肯还取食不?”
对曰:“不也。”
“如来亦然,已舍已吐,岂当复自还食言乎?”
佛告阿难俱诣菴婆罗㊵村,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菴婆罗村,在一山林。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说戒、定、慧。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脱,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已得解脱,生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于菴婆罗村,随宜住已。
佛告阿难:“汝等皆严!当诣瞻婆村、揵荼ⓥ村、婆梨婆ⓦⓧ村及诣负弥城。”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跋祇渐至他城,于负弥城北,止尸舍婆㊶林。
判断是否为佛说的四大教法
佛告诸比丘:“当与汝等说四大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诸比丘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何谓为四?号称佛所说,应依经律辨别是否相应佛说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诸贤!我于彼村、彼城、彼国,躬㊷从佛闻,躬受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㊸。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㊹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㊺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一大教法也。
“号称僧团所说,应依经律辨别是否相应佛说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和合众僧、多闻耆旧㊻,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彼众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持此,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者何?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二大教法也。
“号称许多出家人所说,应依经律辨别是否相应佛说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众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㊼,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众多比丘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是为第三大教法也。
“号称一出家人所说,应依经律辨别是否相应佛说复次,比丘作如是言:‘我于彼村、彼城、彼国,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一比丘所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法、依律,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当勤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是为第四大教法也。”
佛陀入灭前最后一次接受食物供养
尔时,世尊于负弥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㊽Ⓐ城,对曰:“唯然。”即严衣钵,与诸大众侍从世尊,路由末罗㊾至波婆[*]城阇头园㊿中。时,有工师⑴子,名曰周那Ⓑ,闻佛从彼末罗来至此城,即自严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佛渐为周那说法正化,示、教、利、喜,周那闻佛说法,信心欢喜,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周那知佛许可,即从座起,礼佛而归。寻于其夜供设饭食,明日时到,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法服持钵,大众围遶,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那寻设饭Ⓒ食,供佛及僧,别煮栴檀树耳⑵,世所奇珍,独奉世尊。
佛告周那:“勿以此耳与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辄与。
时,彼众中有一长老比丘,晚暮出家,于其座上以饮取器⑶Ⓓ。
尔时,周那见众食讫,并除钵器,行澡水毕,即于佛前以偈问曰:
“敢问大圣智, 正觉二足尊,
善御上调伏, 世有几沙门?”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四种沙门如汝所问者, 沙门凡有四;
志趣各不同, 汝当识别之。
一行道殊胜, 二善说道义,
三依道生活, 四为道作秽。
何谓道殊胜? 善说于道义,
依道而生活, 有为道作秽?
胜道沙门能度恩爱剌, 入涅槃无疑;
超越天人路, 说此道殊胜。
示道沙门善解第一义⑷, 说道无垢秽;
慈仁决众疑, 是为善说道。
命道沙门善敷演法句, 依道以自生;
遥望无垢场, 名依道生活。
污道沙门内怀于姧邪, 外像如清白;
虚诳无诚Ⓔ实, 此为道作秽。
云何善恶俱? 净与不净杂,
相似现外好, 如铜为金涂。
俗人遂见此, 谓圣智弟子,
余者不尽尔, 勿舍清净信⑸。
一人持大众, 内浊而外清⑹;
现闭姧邪迹, 而实怀放荡。
不要看外表就拜师勿观Ⓕ外容貌, 卒见便亲敬;
现闭姧邪迹, 而实怀放荡。”
尔时,周那取一小座于佛前坐,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已,大众围遶,侍从而还。中路止一树下,告阿难言:“吾患背痛,汝可敷座。”对曰:“唯然。”寻即敷座,世尊止息⑺。时,阿难又敷一小座于佛前坐。
佛告阿难:“向者⑻周那无悔恨意耶?设有此意,为由何生?”
阿难白佛言:“周那设供,无有福利。所以者何?如来最后于其舍食便取涅槃。”
佛告阿难:“勿作是言!勿作是言!今者周那为获大利,为得寿命,得色,得力,得善名誉,生多财宝,死得生天,所欲自然。所以者何?佛初成道能施食者,佛临灭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无异。汝今可往语彼周那:‘我亲从佛闻,亲受佛教,周那设食,今获大利,得大果报。’”
时,阿难承佛教旨,即诣彼所,告周那曰:“我亲从佛闻,亲受佛教Ⓗ,周那设食,今获大利,得大果报。所以然者?佛初得道能饭食者,及临灭度能饭食者,此二功德正等无异。”
周那舍食已, 始闻如此言;
如来患甚笃⑼, 寿行今将Ⓘ讫。
虽食栴檀耳, 而患犹更增;
抱病而涉路, 渐向拘夷城。
ⓐ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原为“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圣本无“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十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大正藏无“第一分”三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中”,宋、元、明、圣四本作“之二”。
ⓓ 圣本无“天”字。
ⓔ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 “香塔”,巴利本作 Kūṭāgāra。
ⓖ “左右”,宋、元、明三本作“右左”。
ⓗ “祇”,圣本作“揭”。
ⓘ “驶”,圣本作“𫘝”。
ⓙ “嗥”,大正藏原为“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嗥”。
ⓚ “凑”,大正藏原为“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凑”。
ⓛ 大正藏在“禅”字之后有一“河”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涅槃”,大正藏原为“泥洹”,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涅槃”。
ⓝ “见”,宋、元、明三本作“现”。
ⓞ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触娆”,宋、元、明三本作“触桡”。
ⓠ 大正藏无“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劝请如来”,大正藏原为“重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劝请如来”。
ⓢ “过”,大正藏原为“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过”。
ⓣ “夫”,大正藏原为“止”,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夫”。
ⓤ 大正藏在“复”字之后有一“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荼”,大正藏原为“茶”,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荼”。
ⓦ “婆梨婆”,宋、元、明三本作“波梨娑”,圣本作“婆梨娑”。
ⓧ “婆梨婆”,巴利本作 Pāvā。
ⓨ 大正藏无“是律”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其”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 “婆”,圣本作“波”。[*]
Ⓑ “周那”,巴利本作 Cunda。
Ⓒ “饭”,大正藏原为“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饭”。
Ⓓ “饮取器”,大正藏原为“余器取”,元、明二本作“饮耳器”,圣本作“余取器”,今依据宋本改作“饮取器”。
Ⓔ “诚”,大正藏原为“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诚”。
Ⓕ “观”,大正藏原为“视”,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观”。
Ⓖ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受佛教”,大正藏原为“从佛受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受佛教”。
Ⓘ “将”,宋、元、明三本作“待”。
① 居士:在家的修行人。
② 彼辞我退,我不辞彼:对方告辞,我也就告退,我则不会(累了而先)告辞。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如彼威仪礼节,我威仪礼节亦然”。
③ 没:消失。
④ 受起、住、灭,想起、住、灭,观起、住、灭:感受(受蕴)的生起、持续、灭去,取相(想蕴)的生起、持续、灭去,观察这行为(属于行蕴)的生起、持续、灭去。按:六根接触到外境时,如果没有动念而取相(认知),则只有生起感受,感受持续之后就灭去。如果取相(认知)了,则会有取相(认知)的生起、持续、灭去。此时如果还有造作,例如观察,这则造作也有生起、持续、灭去的过程。例如美女走过眼前时,如果没有动念取相,则只看到光影的生起、持续、灭去;如果动念取相,就会认知到是美女,这个认知持续之后就灭去;这时如果警觉到动念而观察心中的运作,这观察本身在生起后也会持续然后灭去。相当的南传经文则是提到“八胜处”及“八解脱”。
⑤ 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⑥ 四意断: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其中“断”指决断,引申为勤奋的意思。另译为“四正勤”。
⑦ 四禅: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等四个禅定层次。
⑧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⑨ 五力: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即:(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⑩ 七觉意:觉悟的七个要素:(1)念觉分、(2)择法觉分、(3)精进觉分、(4)喜觉分、(5)轻安觉分、(6)定觉分、(7)舍觉分。又译为“七觉支”、“七觉分”。
⑪ 贤圣八道:即“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圣者的道路。又译为“八正道”。
⑫ 诤讼:争执;争辩是非。
⑬ 同一师受,同一水乳:同一个老师所教授,如同水乳交融没有分别。
⑭ 共相炽然,共相娱乐:一起精进,互相鼓励。
⑮ 贯经:佛陀所说法中简单散文形式的经文。又译为“契经”、“正经”,音译为“修多罗”。按:这段的贯经、祇夜经……大教经即十二部经,是将佛陀说法依据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的佛经。“契经”可广义地指全部的佛经,在这里则是狭义地指十二部经之一。
⑯ 祇夜经:为音译,义译为“歌咏”,本意是“可以唱出来的”,但在文学形式里是指以韵文形式的偈颂来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经文。例如经中的摄颂(结集经典时将佛经中的关键名词以偈颂代表,以避免遗漏、并方便记忆,常见将每十经的关键名词整理为一摄颂),以及在《杂阿含经》以八众为说法对象的经文(八众诵)中,常见佛陀在问答后所说的偈颂。又译为“祇夜”。
⑰ 受记经:原指佛陀说法中进一步详细解说教理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的部分,后转指佛陀确知地预言弟子将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又译为“受记”、“授记”、“记说”、“记别”、“授决”。
⑱ 偈经:这是一种只有韵文的文学形式,例如《法句经》、《长老偈》、《长老尼偈》等。又译为“偈咃”、“偈”,音译为“伽陀”。
⑲ 法句经:佛陀有感而发、不问自说的法。佛陀通常是应别人的请求而说法,未经他人请求而自己说出来的法即为自说经。按:一般所谓的《法句经》是大正藏第四册的一部经典,属于祇夜,这里疑似《长阿含经》译者将十二部经中的“说”译为较文绉绉的“法句”一词。又译为“说”、“自说”、“此说”、“无问自说”、“广演”,音译为“优陀那”。
⑳ 相应经:过去佛的世界所发生的故事或过去转轮王的故事;过去世所发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萨行的过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过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译为“本起”、“本事”、“本末”、“如是语”,音译为“伊帝目多伽”。
㉑ 本缘经: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经》、《六度集经》等。又译为“本生经”、“生经”、“生处”,音译为“阇多伽”。
㉒ 天本经:经典中说明佛陀说法及制定戒律由来的部分。另译为“因缘”,音译为“尼陀那”。
㉓ 广经:广说种种甚深的法义,也指大乘经典。又译为“广解”、“方等”、“方广”,音译为“毘富罗”、“毘佛略”。
㉔ 未曾有经:佛陀所说希有而不可思议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经》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经文。又译为“未曾有”、“未曾有法”,音译为“阿浮多达摩”。
㉕ 证喻经: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杰出的表现,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这样将过去、现在以因果业报串连起来的故事。又译为“譬喻”、“撰录”,音译为“阿波陀那”。
㉖ 大教经:对佛陀所说经典的注释说明,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2经。又译为“广普”、“论议”、“说义”,音译为“优波提舍”。
㉗ 受持:接受不忘,依循实践。
㉘ 愕然:惊讶。
㉙ 一何驶哉:怎么这么快。
㉚ 躃:仆倒、跌倒。“躄”的异体字。
㉛ 踊:跳跃。
㉜ 宛转:翻来覆去。
㉝ 嗥咷:大声哭叫。“嗥”是“嗥”的异体字。
㉞ 不能自胜:不能承受。
㉟ 犹如斩蛇,宛转回遑,莫知所凑:犹如要斩蛇时,惶恐地游走,不知该怎么靠近。
㊱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㊲ 偏袒右肩:将袈裟挂于左肩,而露出右肩,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长者的方式之一,因这样子方便做杂务,代表当事人愿意为长者服务。
㊳ 触娆:扰乱。
㊴ 无有是处:没有这样的情形。
㊵ 菴婆罗:摩竭国的村名,“芒果”的音译。
㊶ 尸舍婆:印度黄檀,为豆科黄檀属的落叶大乔木,原产于印度。又译为“申恕”、“身恕”、“尸摄惒”。
㊷ 躬:亲身;亲自。
㊸ 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应该依据各佛经来推断法义是否正确,依据律典、律法来对照探究事件的脉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好好地学习那些文句,它们应该能被进入经中,应该在律中能被对照”。
㊹ 谬:错误。
㊺ 捐舍:舍弃、抛弃。
㊻ 和合众僧、多闻耆旧:相处融洽的僧团,有多闻的德高望重长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上座、有上首的僧团住在名叫像那样的住处”。
㊼ 众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许多持诵经藏、持诵律藏、遵守戒律的出家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众多多闻、通晓阿含、持法、持律、持本母的上座比丘们住在名叫像那样的住处”。
㊽ 波婆:城名,是十六大国之一末罗国的城市,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恒河北岸,邻近拘尸那竭城。又译为“波梨耶”。
㊾ 末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迦毘罗卫城的东边,中印度北部。“末罗”为音译,义译是“力士”,本来是当地人的族名,后来也作国名,该族人发源自拘尸那竭城。又译为“摩罗”。
㊿ 阇头园:周那的芒果树园。其中“阇头”为“周那”的另译。又译为“阇头菴婆园”。
⑴ 工师:工匠。
⑵ 栴檀树耳:栴檀树上长出的木耳(茸)。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猪喜欢的菇蕈类”。按:巴利文sūkaramaddavaṃ可逐字译为“猪-喜欢的”或“猪-柔软”,巴利藏此词的意义自古即无定论。
⑶ 晚暮出家,于其座上以饮取器:年纪很大了才出家,在他的座位上趁著喝东西时偷拿器皿藏起来。相当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内容作“罪恶苾刍,遂窃铜椀藏着腋下”。
⑷ 第一义:第一的义理;究竟的真理。
⑸ 余者不尽尔,勿舍清净信:其余的僧众不都像这位(假修行人),不要因此而失去对三宝的清净信心。
⑹ 一人持大众,内浊而外清:一个内心污秽、外表干净的假修行人,对抗僧团的大众。
⑺ 止息:停下来休息。
⑻ 向者:刚才;不久前。
⑼ 笃:病势沉重。
本经讲“世有八众”的第一段,在相当的《中阿含经》及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长部尼柯耶》经文也有对应的经文,例如《中阿含经》卷九〈未曾有法品 4〉第36经地动经:“我往诣无量百千刹利众,共坐谈论,令可彼意,共坐定已,如彼色像,我色像亦然;如彼音声,我音声亦然;如彼威仪礼节,我威仪礼节亦然;若彼问义,我答彼义。复次,我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即彼处没,我既没已,彼不知谁,为人,为非人?阿难!如是甚奇!甚特!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成就功德,得未曾有法。如是梵志众、居士众、沙门众。”(CBETA, T01, no. 26, p. 478, a9-18)
也就是说佛陀有能力可以“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早课的课诵本及二时临斋仪上写道“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许也是基于这类记载。
在世俗的角度,也可说佛陀基于佛法的修证,能在各领域都出类拔萃,做什么像什么,达成四摄法当中的“同事”(与他人共事;又译为“同利”),以接引他人,也类似《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68经所说:“同利最胜者,谓阿罗汉以阿罗汉、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须陀洹以须陀洹、净戒者以净戒而授于彼。”(CBETA, T02, no. 99, p. 185, a7-10)
佛陀告诉我们,不管从哪边听来的佛法,不管号称是谁的说法:佛说的也好,高僧大德带领的僧团说的也好、有修行的许多出家人说的也好、有修行的一位出家人说的也好,都要客观地“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
也就是要以经藏、律藏的内容交叉比对,以经解经来厘清佛法义理,以律所载来厘清事件脉络,来判断是否符合佛说。
其中的“依法、依律”在这里指的是律藏及律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为“应该在律中能被对照”),而不包括论藏。至于为什么要依律来“究其本末”(探究事件的脉络)?因为律藏中记载了佛陀制戒的各种缘起(本末),也就是特定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对于通盘地了解佛教人事物的全局能有帮助,也可间接揭露断章取义的叙述。
“四大教法”虽然名称有“四大”,其实并不是要佛弟子依照哪四种伟大的教法,而是要我们不管号称说法的人有多大的来头,纵使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四种大善知识所说,都必须“依经、依律”,依法不依人地来判别这个说法是否真的符合佛说。
佛陀说沙门有四种:
眼前的修行人到底是哪一种,不是透过外表就能轻易看出来的,因此佛陀在偈中说:“勿观外容貌,卒见便亲敬”,不要看到像大师的人就拜,而要长期观察其言行,对于其说法也要依四大教法判定是否为佛说,这样才能无后顾之忧地信受奉行。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小复前行,诣一树下,又告阿难:“吾背痛甚,汝可敷座。”
对曰:“唯然。”寻即敷座,如来止息。阿难礼佛足已,在一面坐。
入深定时听不到外界
时,有阿罗汉弟子①,名曰福贵,于拘夷那竭②ⓐ城向波婆[*]城,中路见佛在一树下,容貌端正,诸根寂定,得上调意第一寂灭。譬如大龙,亦如澄水,清净无秽,见已欢喜,善心生焉。即到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出家之人在清净处,慕乐闲居,甚奇特也。有五百乘车经过其边,而不闻见,我师一时在拘夷那竭城、波婆[*]城,二城中间道侧树下,静默而坐,时有五百乘车经过其边,车声轰轰觉而不闻。是时,有人来问我师:‘向③群车过,宁见不耶?’对曰:‘不见!’又问:‘闻耶?’对曰:‘不闻!’又问:‘汝在此耶?在余处耶?’答曰:‘在此!’又问:‘汝醒悟耶?’答曰:‘醒悟!’又问:‘汝为觉寐④?’答曰:‘不寐!’彼人默念:‘是希有也!出家之人专精乃尔,车声轰轰觉而不闻。’即语我师曰:‘向有五百乘车从此道过,车声震ⓑ动,尚且ⓒ不闻,岂他闻哉!’即为作礼,欢喜而去。”
佛告福贵:“我今问汝,随意所答,群车震[*]动觉而不闻,雷动天地觉而不闻,何者为难?”
福贵白佛言:“千万车声,岂等雷电?不闻车声未足为难,雷动天地觉而不闻,斯乃为难。”
佛告福贵:“我于一时游阿越村,在一草庐。时有异云暴起,雷电霹雳⑤,杀四特牛⑥、耕者兄弟二人,人众大聚。时,我出草庐,彷徉经行⑦,彼大众中有一人来至我所,头面礼足,随我经行⑧ⓓ,我知而故问:‘彼大众聚何所为耶?’其人即问:‘佛向在何所?为觉寐耶?’答曰:‘在此!时,不寐也。’其人亦叹希闻得定如佛者也,雷电霹雳,声聒⑨天地,而独寂定觉而不闻。乃白佛言:‘向有异云暴起,雷电霹雳,杀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彼大众聚ⓔ,其正为此。’其人心悦即得法喜,礼佛而去。”
尔时,福贵被二黄金㲲⑩ⓕ,价直百千,即从座起,长跪叉手而白佛言:“今以此夷㲲ⓖ奉上世尊,愿垂纳受。”
佛告福贵:“汝以一㲲[*]施我,一施阿难。”尔时,福贵承佛教旨,一奉如来,一施阿难。佛愍彼故,即为纳受。时,福贵礼佛足已,于一面坐,佛渐为说法,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大患、不净、秽污,上漏为碍,出要为上。
时,佛知福贵意,欢喜柔软,无诸盖、缠⑪,易可开化,如诸佛常法,即为福贵说苦圣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时,福贵信心清净,譬如净洁白㲲[*],易为受色,即于座上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见法得法,决定正住,不堕恶道,成就无畏,而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如来听⑫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
又白佛言:“世尊!游化若诣波婆城,唯愿屈意过贫聚中。所以然者?欲尽家所有ⓗ饮食、床卧、衣服、汤药,奉献世尊,世尊受已,家内获安。”
佛言:“汝所言善!”
佛陀入灭前的准备
尔时,世尊为福贵说法,示、教、利、喜已。即从座起,头面礼足,欢喜而去。其去未久,阿难寻以黄金㲲[*]奉上如来,如来哀愍,即为受之,被于身上。尔时,世尊颜貌从ⓘ容,威光炽盛,诸根清净,面色和悦。阿难见已,默自思念:“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见佛面色光泽,发明如今ⓙ。”即从座起,右膝着地,叉手合掌,前白佛言:“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见佛光色如今[*],不审何缘?愿闻其意!”
佛告阿难:“有二因缘,如来光色有殊于常:一者佛初得道,成无上正真觉时;二者临欲灭度,舍于性命般涅槃时。阿难!以此二缘,光色殊常。”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金色衣光悦, 细软极鲜净;
福贵奉世尊, 如雪白毫光。”
佛命阿难:“吾渴欲饮,汝取水来。”
阿难白言:“向有五百乘车于上流渡,水浊未清,可以洗足,不中⑬饮也。”
如是三敕:“阿难!汝取水来。”
阿难白言:“今拘孙河去此不远,清冷可饮,亦可澡浴。”
时,有鬼神居在雪山,笃信佛道,即以钵盛八种净水,奉上世尊。佛愍彼故,寻为受之,而说颂曰:
“佛以八种音⑭, 敕阿难取水,
吾渴今欲饮, 饮已诣拘尸;
柔软和雅音, 所言悦众心。
给侍佛左右, 寻白于世尊:
向有五百车, 截流渡彼岸,
浑浊于此水, 饮恐不便身⑮;
拘孙ⓚ河不远, 水美甚清冷;
往彼可取饮, 亦可澡浴身。
雪山有鬼神, 奉上如来水;
饮已威势强, 众中师子步。
其水神龙居, 清澄无浊秽;
圣颜如雪山, 安详ⓛ渡ⓜ拘孙。”
尔时,世尊即诣拘孙河,饮已澡浴,与众而去。中路止息在一树下,告周那⑯曰:“汝取僧伽梨⑰四牒⑱ⓝ而敷,吾患背痛,欲暂止息。”周那受教,敷置已讫,佛坐其上。周那礼已,于一面坐,而白佛言:“我欲般涅槃!我欲般涅槃!”
佛告之曰:“宜知是时。”于是,周那即于佛前便般涅槃,佛时颂曰:
“佛趣拘孙河, 清凉无浊秽,
人中尊入水, 澡浴渡[*]彼岸。
大众之元ⓞ首, 教敕于周那:
吾今身疲极⑲, 汝速敷卧具;
周那寻受教, 四牒[*]衣而敷;
如来既ⓟ止息, 周那于前坐。
即白于世尊: 我欲取灭度,
无爱无憎处, 今当到彼方。
无量功德海, 最胜告彼曰:
汝所作已办ⓠ, 今宜知是时。
见佛已听许, 周那倍精勤ⓡ;
灭行无有余, 如灯尽火灭。”
时,阿难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佛灭度后,葬法云何?”
佛告阿难:“汝且默然,思汝所业,诸清信士自乐为之⑳。”
时,阿难复重三启:“佛灭度后,葬法云何?”
佛言:“欲知葬法者,当如转轮圣王。”
阿难又白:“转轮圣王葬法云何?”
佛告阿难:“圣王葬法,先以香汤㉑洗浴其体,以新劫贝㉒周遍缠身,以五百张㲲[*]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㉓中,栴檀香椁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㉔而阇维㉕之。讫收舍利㉖,于四衢道㉗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国行人皆见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饶益。阿难!汝欲葬我,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劫贝周遍缠身,以五百张㲲[*]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中,旃檀香椁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之。讫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生获福利,死得上天。”于时,世尊重观此义,而说颂曰:
“阿难从座ⓢ起, 长跪白世尊,
如来灭度后, 当以何法葬?
阿难汝且默, 思惟汝所行;
国内诸清信, 自当乐为之。
阿难三请已, 佛说转轮葬,
欲葬如来身, 㲲[*]裹内棺椁;
四衢起塔庙, 为利益众生,
诸有礼敬者, 皆获无量福。”
佛告阿难:“可为四种人起塔供养天下有四种人,应得起塔,香花缯盖㉘,伎乐㉙供养。何等为ⓣ四?一者如来应得起塔,二者辟支佛㉚,三者声闻人,四者转轮王。阿难!此四种人应得起塔,香华缯盖,伎乐供养。”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佛应第一塔, 辟支佛声闻,
及转轮圣王, 典领四域主ⓥ。
斯四应供养, 如来之所记ⓦ,
佛、辟支、声闻, 及转轮王塔。”
尔时,世尊告阿难:“俱诣拘尸城,末罗㉛ⓧ双树间。”
对曰:“唯然。”即与大众围遶世尊,在道而行。
时ⓨ,有一梵志从拘尸城趣波婆[*]城,中路遥见世尊颜貌端正,诸根寂定,见已欢喜,善心自生,前至佛所,问讯讫,一面住,而白佛言:“我所居村去此不远,唯愿瞿昙于彼止宿,清旦㉜食已,然后趣城。”佛告梵志:“且止!且止!汝今便为供养我已。”
时,梵志殷勤三请,佛答如初,又告梵志:“阿难在后,汝可语意。”
时,梵志闻佛教已,即诣阿难,问讯已,于一面立,白阿难言:“我所居村去此不远,欲屈瞿昙于彼止宿,清旦食已,然后趣城。”
阿难答ⓩ曰:“止!止!梵志!汝今已为得供养已。”
梵志复请,殷勤至三,阿难答曰:“时既暑热,彼村远迥,世尊疲极,不足劳娆。”
尔时,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净眼前进路, 疲极向双树;
梵志遥见佛, 速诣而稽首,
我村今在近, 哀愍留一宿;
清旦设微供, 然后向彼城。
梵志我身倦Ⓐ, 道远不能过Ⓑ;
监藏者在后, 汝可往Ⓒ语意。
承佛教旨已, 即诣阿难所:
唯愿至我村, 清旦食已去。
阿难曰止止, 时热不相赴。
三请不遂愿, 忧恼心不悦Ⓓ。
咄此有为法, 流迁不常住;
今于双树间, 灭我无漏身。
佛、辟支、声闻, 一切皆归灭;
无常无选Ⓔ择, 如火焚山林。”
尔时,世尊入拘尸城,向本生处末罗双树间,告阿难曰:“汝为如来于双树间敷置床座,使头北首Ⓕ,面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当久住北方㉝。”
对曰:“唯然。”即敷座,令北首[*]。
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胁㉞如师子王,累Ⓗ足㉟而卧。
时,双树间所有鬼神笃信佛者,以非时花㊱布散于地。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此双树神以非时华供养于我,此非供养如来。”
阿难白言:“云何名为供养如来?”
佛Ⓘ语阿难:“修行是真正的供佛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㊲。”佛观此义,而说颂曰:
“佛在双树间, 偃卧㊳心不乱;
树神心清净, 以花散佛上。
阿难白佛言: 云Ⓙ何名供养?
受法而能行, 觉华而为供。
紫金华如轮, 散佛未为供;
阴、界、入无我, 乃名第一供。”
尔时,梵摩那㊴在于佛前执扇扇佛,佛言:“汝却㊵,勿在吾前。”
时,阿难默自思念:“此梵摩那常在佛左右,供给㊶所须,当尊敬如来,视无厌足㊷。今者末后㊸须其瞻视,而Ⓚ命使却,意将何因?”于是,阿难即整衣服,前白佛言:“此梵摩那常在佛左右,供给所须,当尊敬如来,视无厌足。今者末后须其瞻视,而命使却,将有何因?”
佛告阿难:“此拘尸城外左右Ⓛ十二由旬,皆是诸大神天之所居宅,无空缺处。此诸大神皆嫌此比丘当佛前立:‘今佛末后垂当灭度,吾等诸神,冀一奉觐㊹Ⓜ,而此比丘有大威德,光明暎蔽㊺,使我曹㊻等不得亲近礼拜供养。’阿难!我以是缘,故命使却。”
阿难白佛:“世尊Ⓝ!此尊比丘本积何德,修何行业,今者威德乃如是乎?”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毗婆尸,时此比丘以欢喜心,手执草炬㊼,以照彼塔,由此因缘,使今Ⓞ威光上彻二十八天,诸天神光所不能及。”
ⓐ “拘夷那竭”,巴利本作 Kusinārā。
ⓑ “震”,大正藏原为“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震”。[*]
ⓒ “且”,大正藏原为“自”,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且”。
ⓓ 圣本无“中有一人来至我所,头面礼足,随我经行”十六字。
ⓔ “时,我出草庐,彷徉经行......耕者兄弟二人,彼大众聚”共一百十八字,元本重复出现。
ⓕ “黄金㲲”,大正藏原为“黄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黄金㲲”。[*]
ⓖ “夷㲲”,大正藏原为“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夷㲲”。[*]
ⓗ “家所有”,大正藏原为“有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家所有”。
ⓘ “从”,大正藏原为“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从”。
ⓙ “今”,大正藏原为“金”,宋、元、明三本作“令”,圣本作“今”,今依据圣本改作“今”。[*]
ⓚ “孙”,大正藏原为“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孙”。
ⓛ “详”,宋、元二本作“庠”。
ⓜ “渡”,大正藏原为“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渡”。[*]
ⓝ “牒”,元、明二本作“艺”。[*]
ⓞ “元”,大正藏原为“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元”。
ⓟ “既”,宋、元、明三本作“即”。
ⓠ “办”,大正藏原为“辨”,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改作“办”。
ⓡ “勤”,宋、元、明三本作“进”。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 “颂”,大正藏原为“说”,今依据高丽藏改作“颂”。
ⓥ “域主”,圣本作“城王”。
ⓦ “记”,圣本作“说”。
ⓧ “末罗”,巴利本作 Mallā。
ⓨ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答”,大正藏原为“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答”。
Ⓐ “倦”,宋、元、明三本作“极”。
Ⓑ “过”,圣本作“回”。
Ⓒ “往”,大正藏原为“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往”。
Ⓓ “心不悦”,大正藏原为“不悦乐”,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心不悦”。
Ⓔ “选”,大正藏原为“撰”,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选”。
Ⓕ “北首”,宋、元、明、圣四本作“南首”。[*]
Ⓖ “西”,宋、元、明、圣四本作“北”。
Ⓗ “累”,宋、元二本作“垒”。
Ⓘ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云”,大正藏原为“斋”,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云”。
Ⓚ “而”,大正藏原为“乃”,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 “左右”,大正藏原为“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左右”。
Ⓜ “觐”,宋、元、明、圣四本作“现”。
Ⓝ 大正藏无“世尊”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今”,宋、元、明三本作“令”。
① 阿罗汉弟子:名字叫阿罗汉的修行人的弟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阿罗逻迦罗摩的弟子”。按:根据相当的南传经文及本经其他译本,福贵原是外道仙人“阿罗逻迦罗摩”的弟子,经历本经记载的事件而皈依佛陀。
② 拘夷那竭:古代印度城名,在中印度的东北方,佛陀在这城北边希连河西岸的娑罗园双树间圆寂。又作拘尸那竭、拘尸城、鸠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③ 向:刚才。
④ 觉寐:醒著还是睡着。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睡觉”。
⑤ 霹雳:急而响的雷。
⑥ 特牛:公牛。
⑦ 彷徉经行:来回缓步经行。“彷徉”读音同“旁羊”。
⑧ 经行:在一定的路径上专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种能调剂身心、减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⑨ 聒:喧哗。
⑩ 㲲:细致的棉布。读音同“叠”。
⑪ 盖、缠:覆盖、缠缚,指烦恼。
⑫ 听:任由,读音为四声。这里有准许的意思。
⑬ 中:适合。
⑭ 八种音:形容佛陀说话声音的八种特色,《中阿含经》卷四十一第161经作“甚深、毘摩楼簸、入心、可爱、极满、活瞿、分了、智”,《一切经音义》解说为“极好、柔软、和适、尊慧、不女、不误、深远、不竭”,南传作“流畅、明了、美妙、和雅、充满、不乱、甚深、广博”。
⑮ 便身:便利、助益自己。
⑯ 周那:比丘名,七岁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灭外道六十二见后证得阿罗汉果,参见《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 47〉第9经。又译为“大周那”、“摩诃周那”、“均头”、“大均头”、“纯陀”、“大纯陀”。按:本经前面提到的工匠之子周那,和这边的周那尊者是同名的不同人。
⑰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所必须穿着。
⑱ 四牒:折成四折。
⑲ 疲极:疲倦。这里的“极”特指“倦”的意思。
⑳ 汝且默然,思汝所业,诸清信士自乐为之:你们(出家人)沉静无声即可,从事出家人该做的事,在家的佛教徒们自然会发心处理(佛陀的遗体)。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对如来的遗体供养,你们应该是不作为的,来吧!阿难!你们应该在核心利益上努力,你们应该在核心利益上实践,你们应该在核心利益上住于不放逸的、热心的、自我努力的,阿难!有对如来极净信的贤智刹帝利、贤智婆罗门、贤智屋主,他们将作如来的遗体供养”。
㉑ 香汤:加入香料煮成的热水。
㉒ 劫贝:棉花的音译,在这里指棉花所织的布。
㉓ 椁:棺材外面的套棺。读音同“果”。
㉔ 积众名香,厚衣其上:在上面堆积各种高贵的香料。
㉕ 阇维:为音译,即火葬。又译为“荼毘”。
㉖ 舍利:遗骸;遗体火化后的遗骨。
㉗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读音同“渠”。
㉘ 缯盖:以丝绸覆盖的伞盖。“缯”是丝织品的总称。
㉙ 伎乐:音乐。
㉚ 辟支佛:没有老师教导而自己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又译为“独觉”、“缘觉”。
㉛ 末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迦毘罗卫城的东边,中印度北部。“末罗”为音译,义译是“力士”,本来是当地人的族名,后来也作国名,该族人发源自拘尸那竭城。又译为“摩罗”。
㉜ 清旦:清早。
㉝ 使头北首,面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当久住北方:让头在北、脚朝南,右侧卧而面向西方。为什么呢?因为佛法会在北方长久流传。其中“吾法流布,当久住北方”这几个字,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作“吾灭度后,佛法当在北天竺,以此因缘故,使敷座北向”,相当的《杂阿含经》、《佛般泥洹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以及南传经文则只有提到“北首”,没有说明原因。
㉞ 偃右胁:向右侧躺。“偃”是卧倒,“胁”是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
㉟ 累足:两脚合并相叠。
㊱ 非时花:不是当季应该开的花。
㊲ 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能够受持佛法、修行佛法的人,才能称作真正地供养如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凡比丘或比丘尼或优婆塞或优婆夷住于法随法行、如法而行、随法行者,他以最高的尊敬而恭敬、尊重、尊敬、礼拜、崇拜如来”。
㊳ 偃卧:躺卧。
㊴ 梵摩那:比丘名,佛陀称赞他“计我无常,心无有想”第一,曾担任佛陀的侍者。又译为“优波摩那”、“优波摩”、“优头槃”、“白净”。
㊵ 却:退开。
㊶ 供给:供应。
㊷ 厌足:满足。
㊸ 末后:最后。
㊹ 冀一奉觐:希望能尊敬地进见佛陀一次。
㊺ 暎蔽:“暎”是“映”的异体字。
㊻ 我曹:我们。
㊼ 草炬:草束做成的火把。
真正的供养如来,并不在供的花有多大朵,而是能受持并修行佛法。
而在所有供养中的第一名,是能于(五)阴(十八)界(十二)入无我,也就是证知四圣谛。
拘尸城曾为转轮王的首都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叉手而白佛言:“佛ⓐ莫于此鄙陋小城荒毁之土取灭度也。所以者何?更有大国——瞻婆①ⓑⓒ大国、毗舍离②国、王舍城③、娑ⓓ祇④国、舍卫国、迦维罗卫⑤国、波罗奈⑥ⓔⓕ国,其土人民众多,信乐佛法,佛灭度已,必能恭敬供养舍利。”
佛言:“止!止!勿造斯观,无谓此土以为鄙陋。所以者何?昔者,此国有王名大善见ⓖ,此城尔ⓗ时名拘舍婆提ⓘ,大王之都城,长四百八十里,广二百八十里。是时,谷米丰贱,人民炽盛⑦,其城七重,遶城栏楯⑧亦复七重,雕文刻镂⑨,间悬宝铃。其城下基深三仞⑩,高十二仞,城上楼观高十二仞,柱围三仞,金城银门,银城金门;琉璃⑪ⓙ城水精⑫门,水精城琉璃[*]门。
“其城周围ⓚ四宝庄严,间错栏楯亦以四宝。金楼银铃,银楼ⓛ金铃,宝壍七重,中生莲花:优钵罗花、钵头摩花、俱物头花、分陀利花。下有金沙布现其底,夹ⓜ道两边生多邻ⓝ树,其金树ⓞ者,银叶花实;其银树者,金叶花实;水精树者,琉瑠[*]花实;琉璃[*]树者,水精花实。多邻树间有众浴池,清流恬淡ⓟ,洁净无秽,以四宝塼间砌其边。金梯银隥⑬ⓠ,银梯金隥[*],琉璃梯金隥[*],琉璃梯ⓡ陛水精为隥[*],水精梯陛琉璃为隥[*]。周匝⑭栏楯,辽ⓢ遶相承,其城处处生多邻树,其金树者,银叶花实,其银树者,金叶花实,水精树者,琉ⓣ璃花实,琉ⓤ璃树者,水精花实。树间亦有四种宝池,生四种花。街巷齐整,行伍相当,风吹众花,纷ⓥ纷路侧。微风四起,吹诸宝树,出柔软音,犹如天乐。其国人民,男女大小,共游树间,以自娱乐⑮。其国常有十种声:贝声、鼓声、波罗⑯声、歌声、舞声、吹声、象声、马声、车声、饮食戏笑声。
转轮王具足七宝“尔时,大善见王七宝具足,王有四德,主ⓦ四天下。何谓七宝?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居士宝,七、主兵宝。金轮宝云何善见大王成就金轮宝?王常以十五日月满时,沐浴香汤,昇高殿上,婇女围遶,自然轮宝忽现在前,轮有千辐,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真金所成,轮径丈四。大ⓧ善见王默自念言:‘我曾从先宿耆ⓨ旧闻如是语:若ⓩ刹利王水浇头种⑰,以十五日月满时,沐浴香汤,昇宝殿上,婇女围遶,自然金轮忽现在前,轮有千辐,光色具足,天匠所造,非世所有,真金所成,轮径丈四,是则名为转轮圣王。今此轮现,将无是耶?今我宁可试此轮宝。’
“时,大善见王即召四兵,向金轮宝偏露右臂,右膝着地,以右手摩扪⑱Ⓐ金轮,语言:‘汝向东方,如法而转,勿违常则⑲。’轮即东转。时,善见王即将Ⓑ四兵随其后行,金轮宝前有四神引Ⓒ导,轮所住处,王即止驾。尔时,东方诸小国王见大王至,以金钵盛银粟,银钵盛金粟,来趣王所,拜首白言:‘善来,大王!今此东方土地丰乐,人民炽盛,志性⑳仁和,慈孝忠Ⓓ顺。唯愿圣王于此治政Ⓔ,我等当给使㉑左右,承受所Ⓕ当。’时,善见大王语小王言:‘止!止!诸贤!汝等则Ⓖ为供养我已,但当以正法治,勿使偏枉Ⓗ,无令国内有非法行,此即名曰我之所治。’
“时,诸小王闻此教已,即从大王巡行诸国,至东海表;次行南方、西方、北方,随轮所至,其诸国王各献国土,亦Ⓘ如东方诸小王。比Ⓙ时,善见王既随金轮,周行四海,以道开化,安慰民庶已,还本国拘舍婆城。时,金轮宝在宫门上虚空中住,大善见王踊Ⓚ跃而言:‘此金轮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金轮宝成就。
白象宝“云何善见大王成就白象宝?时,善见大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象宝忽现在前,其毛纯白,七处平住,力能飞行,其首杂色,六牙纤佣,真金间填。时,王见已,念言:‘此象贤良,若善调者,可中御乘。’即试调习,诸能悉备。时,善见大王欲自试象,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时㉒已还。时,善见王踊[*]跃而言:‘此白象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象宝成就。
马宝“云何善见大王成就马宝?时,善见大王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马宝忽现在前,马Ⓛ绀青色,朱毛Ⓜ尾,头颈如乌Ⓝ,力能飞行。时,王见已,念言:‘此马贤良,若善调者,可中御乘。’即试调习,诸能悉备。时,善见王欲自试马宝,即乘其上,清旦出城,周行四海,食时已还。时,善见王踊[*]跃而言:‘此绀马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绀马宝成就。
神珠宝“云何善见大王神珠宝成就?时,善见大王于清旦在正殿上坐,自然神珠忽现在前,质色清彻,无有瑕秽。时,王见已,言:‘此珠妙好,若有光明,可照宫内。’时,善见王欲试此珠,即召四兵,以此宝珠置高幢上,于夜冥中赍㉓幢出城,其珠光明,照诸军众,犹如昼日。于军众外周匝,复能照Ⓞ一由旬。现城中人皆起作务,谓为是昼。时,王善见踊[*]跃而言:‘今此神珠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神珠宝成就。
玉女宝“云何善见大王成就玉女宝?时,玉女宝忽然出现,颜色从Ⓠ容,面貌端正,不长不短,不麤㉔不细,不白不黑,不刚不柔,冬则身温,夏则身凉,举身毛孔出栴檀㉕香,口出优钵罗华香,语言Ⓡ柔软,举动安详,先起后坐㉖,不失仪Ⓢ则。时,王善见清净无著,心不暂念,况复亲近。时,王善见踊[*]跃而言:‘此玉女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玉女宝成就。
居士宝“云何善见大王居士宝成就?时,居士丈夫忽然自出,宝藏自然,财富无量。居士宿福眼,能彻视地中伏藏,有主无主,皆悉见知。其有主者,能为拥护,其无主者,取给王用。时,居士宝往白王言:‘大王!有所给与,不足为忧,我自能办。’时,善见王欲试居士宝,即敕严船于水游戏,告居士曰:‘我须金宝,汝速与我。’居士报曰:‘大王小待,须至岸上。’王寻逼言:‘我停须用,正尔得Ⓣ来。’时,居士宝被王严敕,即于船上长跪,以右手内著水中,水中宝瓶随手而出,如虫缘树。彼居士宝,亦复如是,内手水中,宝缘手出,充满船上,而白王言:‘向须Ⓤ宝用,为须几许?’时,善见王Ⓥ语居士言:‘止!止!吾无所须,向相试耳!汝今便为供养我已。’时,彼居士闻王语已,寻以宝物还投水中。时,善见王踊[*]跃而言:‘此居士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是为居士宝成就。
主兵宝“云何善见大王主兵宝成就?时,主兵宝忽然出现,智谋雄猛,英略独决,即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讨伐Ⓦ,王不足忧,我自能办。’时,善见大王欲试主兵宝,即集四兵而告之曰:‘汝今用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严者严,已严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㉗。’时,主兵宝闻王语已,即令四兵,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严者严,已严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时,善见王踊[*]跃而言:‘此主兵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阿难!是为善见转轮圣王成就七宝。
四神德“何谓四神德?一者长寿不夭,无能及者。二者身强无患,无能及者。三者颜貌端正Ⓨ,无能及者。四者宝藏盈溢Ⓩ,无能及者。是为转轮圣王成就七宝及四功德。
“阿难!时,善见王久乃命驾,出游后园,寻告御者:‘汝当善御,安详而行。所以然者?吾欲谛观国土人民安乐无患。’时,国人民路次观者,复语侍人:‘汝且徐行,吾欲谛观圣王威颜。’阿难!时,善见王慈育民物,如父爱子,国民慕王,如子仰父,所有珍奇尽以贡王,愿垂纳受,在意所与。时王报曰:‘且止!诸人!吾自有宝,汝可自用。’复于异时,王作是念:‘我今宁可造作宫观。’适生是意,时,国人民诣王善见,各白王言:‘我今为王造作宫殿。’王报之曰:‘我今以为得汝供养,我有宝物,自足成办。’时,国人民复重启王:‘我欲与王造立宫殿。’王告人民:‘随汝等意。’时,诸人民承王教已,即以八万四千两⒜车,载金而来,诣拘舍婆城,造立法殿。时,第二忉利妙匠天子默自思念:‘唯我能堪与善见王起正法殿。’
正法殿“阿难!时,妙匠天造正⒝法殿,长六十里,广三十里,四宝庄严,下基平整,七重宝塼以砌其阶;其正[*]法殿柱有八万四千,金柱银栌㉘,银柱金栌,琉璃[*]、水精栌柱亦然。绕殿周匝,有四栏楯,皆四宝成,又四阶陛㉙亦四宝成。其正[*]法殿上有八万四千宝楼,其金楼者银为户牖㉚,其银楼者金为户牖,水精、琉璃[*]楼⒞户亦然。金楼银床,银楼金床,綩𫄧㉛⒟细软,金缕㉜织成,布其座上,水精、琉璃[*]楼床亦然。其殿光明,眩曜人目,犹日盛明,无能视者。时,善见王自生念言:‘我今可于是殿左右起多邻园池。’即造园池,纵广一由旬。
法池“又复自念:‘于正[*]法殿前造一法池。’寻即施造⒠,纵广一由旬,其水清澄,洁净无秽,以四宝塼厕砌其下,绕池四边,栏楯周匝,皆以黄金、白银、水精、琉璃[*]四宝合成。其池水中⒡生众杂华:优钵罗华、钵⒢头摩华、拘勿⒣头华、分陀利华,出微妙香,馚馥四散。其池四面陆地生华:阿酰物多华、瞻卜⒤华、波罗罗华、须曼陀华、婆师迦华、檀俱摩梨华。使人典池,诸行过者将入洗浴,游戏清凉,随意所欲。须浆与浆,须食与食,衣服、车马、香华、财宝,不逆人意。
“阿难!时,善见王有八万四千象,金银交⒥饰,络用宝珠,齐⒦象王为第一。八万四千马,金银交[*]饰,络用宝珠,力马王为第一。八万四千车,师子革络,四宝庄严,金轮宝为第一。八万四千珠,神珠宝为第一。八万四千玉女,玉女宝为第一。八万四千居士,居士宝为第一。八万四千刹利,主兵宝为第一。八万四千城,拘尸婆提城为第一。八万四千殿,正法殿为第一。八万四千楼,大正楼为第一。八万四千床,皆以黄金、白银、众宝所成,氍氀⒧㉝毾𣰆㉞,綩𫄧[*]⒨细软,以布其上。八万四千亿衣,刍⒩摩衣㉟、迦尸衣㊱、劫贝⒪衣㊲为第一。八万四千种食,日日供设,味味各异。
“阿难!时,善见王八万四千象,乘齐[*]象上,清旦出拘尸城,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须臾之间,还入城食。八万四千马,乘力马宝,清旦出游,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须臾之间,还入城食。八万四千车,乘金轮车,驾力马宝,清旦出游,案行天下,周遍⒫四海,须臾之间,还入城食。八万四千⒬珠,以神珠宝,照于宫内,昼夜常明。八万四千玉女,玉女宝善贤给侍左右。八万四千居士,有所给与,任居士宝。八万四千刹利,有所讨伐[*],任主兵宝。八万四千城,常所治都,在拘尸城。八万四千殿,王所常止,在正法殿。八万四千楼,王所常止,在大正楼。八万四千座,王所常止,在颇梨㊳座,以安禅故。八万四千亿衣,上妙宝饰,随意所服,以惭愧故㊴。八万四千种食,王所常食,食自然饭,以知足故。
慈心护生“时,八万四千象来现,王时蹋蹈㊵冲突,伤害众生,不可称数。时王念言:‘此象数来,多所损伤,自今而后,百年听现一象。’如是转次百年现一,周而复始。”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
ⓐ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瞻婆”,元、明二本作“瞻波”。
ⓒ “瞻波”,巴利本作 Campā。
ⓓ “娑”,大正藏原为“婆”,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娑”。
ⓔ “波罗奈”,大正藏原为“波罗㮈”,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波罗奈”。
ⓕ “波罗奈”,巴利本作 Bārāṇasi。
ⓖ “大善见”,巴利本作 Mahā-Sudassana。
ⓗ 大正藏无“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拘舍婆提”,巴利本作 Kusāvati。
ⓙ “琉璃”,圣本作“流离”。[*]
ⓚ “围”,大正藏原为“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围”。
ⓛ “楼”,宋本作“镂”。
ⓜ “夹”,大正藏原为“侠”,宋、元、明三本作“夹”,圣本作“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夹”。
ⓝ 大正藏在“邻”字之后有一“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树”,宋本作“种”。
ⓟ “恬淡”,大正藏原为“深潭”,宋、明二本作“恬淡”,元本作“铦淡”,圣本作“沾潭”,今依据宋、明二本改作“恬淡”。
ⓠ “隥”,大正藏原为“蹬”,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隥”。[*]
ⓡ 宋、元、明三本无“金蹬,琉璃梯”五字。
ⓢ “辽”,元、明二本作“绕”。
ⓣ “琉”,大正藏原为“瑠”,今依据高丽藏改作“琉”。
ⓤ “琉”,大正藏原为“瑠”,今依据高丽藏改作“琉”。
ⓥ “纷”,圣本作“纭”。
ⓦ “主”,宋、元、明三本作“王”。
ⓧ 宋、元、明三本无“大”字。
ⓨ “耆”,大正藏原为“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耆”。
ⓩ 大正藏无“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摩扪”,大正藏原为“摩抆”,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摩扪”。
Ⓑ “将”,宋、元、明三本作“持”。
Ⓒ 宋、元、明三本无“引”字。
Ⓓ “忠”,大正藏原为“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忠”。
Ⓔ “政”,宋、元、明三本作“正”。
Ⓕ 大正藏在“所”字之后有一“宜”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宋本无“则”字。
Ⓗ “枉”,圣本作“抂”。
Ⓘ 大正藏无“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比”,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比”。
Ⓚ “踊”,圣本作“勇”。[*]
Ⓛ 大正藏无“”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毛”,大正藏原为“髦”,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毛”。
Ⓝ “乌”,大正藏原为“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乌”。
Ⓞ 宋、元、明、圣四本无“诸军众,犹如昼日。于军众外周匝,复能照”十六字。
Ⓟ 大正藏无“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从”,宋、圣二本作“纵”。
Ⓡ “语言”,大正藏原为“言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语言”。
Ⓢ “仪”,大正藏原为“宜”,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仪”。
Ⓣ “尔得”,大正藏原为“今得”,宋、元、明三本作“尔得”,圣本作“尔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尔得”。
Ⓤ “须”,圣本作“复”。
Ⓥ “善见王”,大正藏原为“王善见”,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善见王”。
Ⓦ “伐”,大正藏原为“罚”,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伐”。[*]
Ⓧ “已”,圣本作“以”。
Ⓨ “正”,圣本作“政”。[*]
Ⓩ “溢”,圣本作“逸”。
⒜ “两”,宋、元、明、圣四本作“量”。
⒝ 大正藏无“正”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楼”,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补上。
⒟ “𫄧”,元、圣二本作“𫄧筵”。[*]
⒠ “造”,宋、元、明三本作“功”。
⒡ “水中”,大正藏原为“中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水中”。
⒢ “钵”,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钵”。
⒣ “拘勿”,大正藏原为“俱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拘勿”。
⒤ “瞻卜”,宋、元、明三本作“占匐”。
⒥ “交”,大正藏原为“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交”。[*]
⒦ “齐”,宋、元、明三本作“赍”。[*]
⒧ “氀”,大正藏原为“𭯫”,宋、元、明三本作“氀”,圣本作“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氀”。
⒨ “毾𣰆綩𫄧”,圣本作“塔登菀莚”。
⒩ “刍”,大正藏原为“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刍”。
⒪ “劫贝”,大正藏原为“劫波”,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劫贝”。
⒫ “周遍”,宋、元、明三本作“周游”。
⒬ 大正藏在“千”字之后有一“神”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宋、元、明、圣四本无“佛说”二字。
⒮ 圣本在“三”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①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鸯伽国的首都,位于恒河南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鸯伽国又称为瞻波国,为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陀国的东北边,曾隶属于摩竭陀国。又译为“瞻波”、“占波”。
② 毗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祇国又称为毗舍离国。另译为“鞞舍离”、“毘舍离”、“毘耶离”、“广严城”。
③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
④ 娑祇: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拘萨罗国的旧都城,位于当时的中印度,舍卫城的南方,和拘萨罗国以南的阿逾阇城隔河相望。又译为“娑鸡帝”。
⑤ 迦维罗卫:古代中印度国名、城名,位于当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译为“迦毘罗越”、“迦毘罗卫”。
⑥ 波罗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十公里处的恒河河畔,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迦尸国的首都。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迦尸国又称为波罗㮈国。另译为“波罗㮈”。
⑦ 炽盛:繁盛。
⑧ 栏楯:栏杆。直的木条是栏,横的木条是楯。
⑨ 雕文刻镂:精美的雕刻、修饰。
⑩ 仞: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⑪ 琉璃:青色的宝石。
⑫ 水精:水晶。
⑬ 隥:阶梯、石阶。通“蹬”。
⑭ 周匝:环绕一周。
⑮ 自娱乐: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又译为“具足住”、“成就游”。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入后住于”。
⑯ 波罗:小鼓。
⑰ 刹利王水浇头种:以水淋头上的灌顶仪式登基的刹帝利种国王。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顶生刹利王”。
⑱ 摩扪:抚摸、拿持。“扪”读音同“门”。
⑲ 常则:一定的规则。
⑳ 志性:心性;心念。
㉑ 给使:差遣、使唤。
㉒ 食时:吃饭的时间,在佛经中常指中午以前或是午时。
㉓ 赍:拿着;带着。
㉔ 麤:“粗”的异体字。
㉕ 栴檀:檀香,为檀香科檀香属的常绿小乔木,有白檀、赤檀等种类。原产于印度,株高可达十二米,心材黄褐色,有强烈香味,可作香料、药用、或雕刻材料。
㉖ 先起后坐:比王早起身、比王晚坐下,指有礼节。
㉗ 未集者集,已集者放;未严者严,已严者解;未去者去,已去者住:让尚未集合的士兵集合,让已集合的士兵解散;让尚未肃敬的士兵肃敬,让已肃敬的士兵稍息;让尚未出行的士兵出行,让已出行的士兵止住。指练兵迅速确实。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欲合军众,便能合之,欲解便解,欲令大天王四种军众不使疲乏,及劝助之,诸臣亦然”。
㉘ 栌:斗拱。架在柱上以支撑屋梁的方木。读音同“炉”。
㉙ 阶陛:台阶。
㉚ 户牖:门窗。
㉛ 𫄧筵:线织成的席子。
㉜ 缕:线。
㉝ 氍氀:读音同“渠驴”,毛织品、毛织的地毯。
㉞ 毾𣰆:另作“毾㲪”,读作“踏登”,质料上佳的毛被与毛席。
㉟ 刍摩衣:精细的亚麻衣。另译为“初摩衣”。
㊱ 迦尸衣:丝绸衣。另译为“缯衣”。
㊲ 劫贝衣:棉布所织的衣服。
㊳ 颇梨:玻璃;水晶。
㊴ 以惭愧故:穿衣服是为了避免赤身露体、不好意思。(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光鲜亮丽。)
㊵ 蹋蹈:踩踏、践踏。“蹋”通“踏”。“蹈”读音同“到”。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布施、持戒、禅思报得转轮王
报得转轮王大福的因缘尔时,佛告阿难:“时王自念:‘我本积何功德,修何善本,今获果报,巍巍①如ⓓ是?’复ⓔ自思念:‘以三因缘,致此福报。何谓为ⓕ三?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禅思,以是因缘,今获大报。’王复自念:‘我今已受人间福报,当复进修天福之业,宜自抑损②,去离愦闹,隐处闲居,以崇道术。’时,王即命善贤宝女,而告之曰:‘我今已受人间福报,当复进修天福之业,宜自抑损,去离愦闹,隐处闲居,以崇道术。’女言:‘唯诺!如大王教。’即敕内外,绝于侍觐③。
“时,王即昇法殿,入金楼观,坐银御床,思惟贪淫欲、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第一禅④;除灭ⓖ觉、观,内信欢悦,敛ⓗ心专一,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⑤;舍喜守护,专念ⓘ不乱,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乐行,得第三禅⑥;舍灭苦、乐,先除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得第四禅⑦。时,善见王起银御床,出金楼观,诣大正楼,坐琉璃床,修习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周遍广普无二无量⑧,除众瞋ⓙ恨,心无嫉恶,静默慈柔以自娱乐,悲、喜、舍心,亦复如是。
“时,玉ⓚ女宝默自念言:‘久违颜色⑨,思一侍觐,今者宁可奉现⑩大王。’时,宝女善贤告八万四千诸婇女曰:‘汝等宜各沐浴香汤,严饰衣服,所以然者?我等久违颜色,宜一奉觐ⓛ。’诸女闻已,各严衣服,沐浴澡洁。时,宝女善贤又告主兵宝臣集四种兵:‘我等久违朝觐,宜一奉现。’时,主兵臣即集四兵,白宝女言:‘四兵已集,宜知是时。’于是,宝女将八万四千婇女,四兵导从,诣金多邻园,大众震动,声闻于王,王闻声已,临窗⑪而观,宝女即前,户侧而立。
玉女劝轮王住世受用福报“时,王见女,寻告之曰:‘汝止勿前,吾将出观。’时,善见王起颇梨座,出大正楼,下正法殿,与玉女宝诣多邻园,就座而坐。时,善见王容颜光泽有逾⑫于常,善贤宝女即自念言:‘今者大王色胜于ⓜ常,是何异瑞?’时,女寻白大王:‘今者颜色异常,将非异瑞,欲舍寿耶?今此八万四千象,白象宝为第一。金银交饰,珞⑬用宝珠,自王所有,愿少⑭留意,共相娱乐,勿便舍寿,孤弃万民。又八万四千马,力马王为第一;八万四千车,轮宝为第一;八万四千珠,神珠宝第一;八万四千女,玉女宝第一;八万四千居士,居士宝第一;八万四千刹利,主兵宝第一;八万四千城,拘尸城第一;八万四千殿,正法殿第一;八万四千楼,大正楼第一;八万四千座,宝饰座ⓝ第一;八万四千亿衣,柔软衣ⓞ第一;八万四千种食,味味珍异。凡此众宝,皆王所有,愿少留意,共相娱乐,勿便舍寿,孤弃万民。’
转轮王悟得世间众乐皆悉无常“时,善见王答宝女曰:‘自汝昔来恭奉于我,慈柔敬顺,言无麤漏今者何故,乃作此语?’女白王曰:‘不审所白有何不顺?’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而劝我留,岂是顺耶?’女白王言:‘不审慈顺当何以言?’王告女曰:‘汝若能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着,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命未几⑮当就后世,夫生有死,合会有离,何有生此而永寿者?宜割恩爱以存道意,斯乃名曰敬顺言也。’
“阿难!时,玉女宝闻王此教,悲泣号啼ⓠ,扪⑯ⓡ泪而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着,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寿未ⓢ几当就后世,夫生有死,合会有离,何有生此而永寿者?宜割恩爱以存道意。’
众宝随王命终自然消逝“阿难!彼玉女宝抚此言顷,时,善见王忽然命终,犹如壮士美饭一飡⑰,无有苦恼,魂神上生第七梵天。其王善见死七日后,轮宝、珠宝自然不现,象宝、马宝、玉女宝、居士宝、主兵宝同日命终,城池、法殿、楼观、宝饰、金多邻园,皆变为土木。”
佛曾六度葬身于此佛告阿难:“此有为法,无常变易,要归磨ⓣ灭⑱,贪欲⑲无厌,消ⓤ散人命ⓥ,恋着恩爱,无有知足。唯得圣智,谛⑳见道者,尔乃知足。阿难!我自忆念,曾于此处六返ⓦ,作转轮圣王,终措㉑骨于此。今我成无上正觉,复舍性命,措身于此,自今已后,生死永绝,无有方土,措吾身处,此最后边,更不受有。”
尔时,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处,娑罗园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告阿难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诸末罗:‘诸贤!当知如来夜半于娑罗园双树间当般涅槃,汝等可往咨问所疑,面受教诫,宜及是时,无从后悔。’”
佛陀为五百末罗说法
是时,阿难受佛教已,即从座起,礼佛而去。与一比丘埀㉒泪而行,入拘尸城,见五百末罗以少因缘㉓,集在一处。
时,诸末罗见阿难来,即起作礼,于一面立,白阿难言:“不审尊者今入此城,何甚ⓧ晚暮,欲何作为?”
阿难垂泪言:“吾为汝等,欲相饶益,故来相告。卿等当知,如来夜半当般涅槃,汝等可往咨问所疑,面受教诫,宜及是时,无从后悔。”
时,诸末罗闻是言已,举声悲号,宛转躃地,绝而复苏㉔ⓨ,譬如大树根拔,枝条摧折,同举声言:“佛取灭度,何其驶哉!佛取灭度,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
是时,阿难慰劳诸末罗言:“止!止!勿悲!天地万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而常存者,无有是处。佛不云乎?合会有离,生必有尽。”
时,诸末罗各相谓言:“吾等还归,将诸家属,并持五百张白㲲ⓩ,共诣双树间Ⓐ。”
时,诸末罗各归舍已,将诸家属,并持白㲲[*],出拘尸城,诣双树间,至阿难所。阿难遥见,默自念言:“彼人众多,若一一见佛,恐未周闻,佛先Ⓑ灭度。我今宁可使于前夜,同时见佛。”即将五百末罗及其家属,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阿难前白佛言:“某甲某甲诸末罗等及其家属,问讯世尊起居增损。”
佛报言:“劳汝等来,当使汝等寿命延长,无病无痛。”阿难乃能将诸末罗及其家属,使见Ⓒ世尊。
时,诸末罗头面礼足,于一面坐。尔时,世尊为说无常,示、教、利、喜。时,诸末罗闻法欢喜,即以五百张白Ⓓ㲲[*],奉上世尊,佛为受之,诸末罗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佛陀为梵志须跋说法
是时,拘尸城内,有一梵志㉕,名曰须跋㉖Ⓔ,年百二十,耆旧多智㉗,闻沙门瞿昙今夜于双树间当取灭度,自念言:“吾于法有疑,唯有瞿昙能解Ⓕ我意,今当及时自力而行。”即于其夜,出拘尸城,诣双树间,至阿难所,问讯已Ⓖ,一面立,白阿难曰:“我闻瞿昙沙门今夜当取灭度,故来至此,求一相见。我于法有疑,愿见瞿昙,一决我意,宁有闲暇得相见不?”
阿难报言:“止!止!须跋!佛身有疾,无劳扰也。”
须跋固请,乃至再三:“吾闻如来时一出世,如优昙钵㉘花时时乃出,故来求现,欲决所疑,宁有闲暇暂相见不?”
阿难答曰Ⓗ如初:“佛身Ⓘ有疾,无劳扰也。”
时,佛告阿难Ⓙ:“汝勿遮止㉙!听使来入,此欲决疑㉚,无娆乱㉛也,设闻我法,必得开解㉜。”
阿难乃告须跋:“汝欲觐佛,宜知是时。”
须跋即入,问讯已毕,于Ⓚ一面坐,而白佛言:“我于法有疑,宁有闲暇一决所滞不?”
佛言:“恣㉝汝所问。”
须跋即问:“云何?瞿昙!诸有别众,自称为师,不兰迦叶㉞ⓁⓂ、末伽梨憍舍梨㉟ⓃⓄ、阿浮陀翅舍金披罗㊱ⓅⓆ、波浮迦旃㊲Ⓡ、萨若毘耶梨弗㊳Ⓢ、尼揵子㊴Ⓣ,此诸师等,各有异法,瞿昙沙门能尽知耶?不尽知耶?㊵”
佛言:“止!止!用论此为,吾悉知耳。今当为汝说深妙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须跋受教,佛告之曰:“具有八圣道才能解脱若诸法中,无八圣道㊶者,则无第一沙门果㊷,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须跋!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须跋!今我法中有八圣道,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外道异众无沙门果。”尔时,世尊为须跋而说颂曰:
“我年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须跋我成佛, 今已五十年。
戒定智慧行, 独处而思惟;
今说法之要, 外道Ⓤ无沙门。”
是时,须跋白阿难言:“诸有能Ⓥ从沙门瞿昙已行梵行,今行、当行者,为得大利。阿难!汝于如来所修行梵行,亦得大利,我得面觐如来,咨问所疑,亦得大利。今者,如来则为以弟子莂Ⓦ而莂Ⓧ我已㊺。”
即白佛言:“我今宁得于如来法中出家受具戒不?”
佛告须跋:“若有异学㊻梵志于我法中修梵行者,当试四月,观其人行,察其志性,具诸威仪无漏失者,则于我法得受具戒。须跋!当知在人行耳㊼。”
须跋复白言:“外道异学于佛法中当试四月,观其人行,察其志性,具诸威仪无漏失者,乃得具戒。今我能于佛正法中四岁使役,具诸威仪,无有漏失,乃受具戒㊽。”
佛告须跋:“我先已说在人行耳。”
于是,须跋即于其夜,出家受戒,净修梵行,于现法㊾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得如实智㊿,更不受有⑴。时,夜未久,即成罗汉,是为如来最后弟子,便先灭度而佛后焉⑵。
ⓐ “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原为“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宋、元、明三本作“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圣本无“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十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姚秦三藏法师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大正藏无“第一分”三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后”,宋、元、明、圣四本作“之三”。
ⓓ “如”,宋、元、明三本作“若”。
ⓔ “复”,宋、元、明、圣四本作“覆”。
ⓕ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灭”,大正藏原为“减”,今依据高丽藏、碛砂藏二本改作“灭”。
ⓗ “敛”,大正藏原为“捡”,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敛”。
ⓘ “念”,宋、元、明、圣四本作“心”。
ⓙ “瞋”,大正藏原为“结”,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瞋”。
ⓚ “玉”,宋本作“王”。
ⓛ “觐”,宋、元、明三本作“现”。
ⓜ “色胜于”,宋、元、明三本作“光色胜”。
ⓝ 大正藏无“座”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衣”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肴”,圣本作“饭”。[*]
ⓠ “号啼”,大正藏原为“𨂜啼”,高丽藏作“号啼”,宋、元、明、圣四本作“歔欹”,今依据高丽藏改作“号啼”。
ⓡ “扪”,元、明二本作“抆”。
ⓢ “寿未”,宋、元、明三本作“未命”,圣本作“未寿”。
ⓣ “磨”,宋、元、圣三本作“摩”。
ⓤ “消”,宋、元、明三本作“销”。
ⓥ “命”,宋、元、明、圣四本作“念”。
ⓦ “返”,宋、元、明三本作“反”。[*]
ⓧ “甚”,宋、元、明三本作“其”。
ⓨ “苏”,大正藏原为“甦”,今依据圣本改作“苏”。
ⓩ “㲲”,大正藏原为“叠”,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㲲”。[*]
Ⓐ 大正藏无“间”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先”,元、明二本作“当”。
Ⓒ “见”,宋、元、明三本作“现”。
Ⓓ 大正藏无“白”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须跋”,巴利本作 Subhadda。
Ⓕ “解”,宋、元、明三本作“知”。
Ⓖ “已”,大正藏原为“巳”,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已”。
Ⓗ 大正藏无“曰”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元二本无“身”字。
Ⓙ “阿难”,宋、元、明三本作“阿难曰”。
Ⓚ 大正藏无“毕于”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不兰迦叶”,宋、元、明三本作“富兰迦叶”。
Ⓜ “不兰迦叶”,巴利本作 Pūraṇa-Kassapa。
Ⓝ “末伽梨憍舍梨”,大正藏原为“末伽梨憍舍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末伽梨憍舍梨”。
Ⓞ “末伽梨憍舍梨”,巴利本作 Makkhali-Gosāla。
Ⓟ “阿浮陀翅舍金披罗”,宋、元二本作“阿浮多翅舍钦婆罗”,明本作“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 “阿浮陀翅舍金披罗”,巴利本作 Ajita-Kesakambalā。
Ⓡ “波浮迦旃”,巴利本作 Pakudha-Kaccāyana。
Ⓢ “萨若毘耶梨弗”,巴利本作 Sañjaya Belaṭṭhi-putta。
Ⓣ “尼揵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Nātha-putta。
Ⓤ “外道”,大正藏原为“此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外道”。
Ⓥ 大正藏无“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莂”,宋本作“别”。[*]
Ⓧ “莂”,大正藏原为“别”,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莂”。
① 巍巍:崇高雄伟的样子。
② 抑损:制止;减少。
③ 觐:下级人员进见君王或长官。
④ 思惟贪淫欲、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第一禅:思惟贪欲、淫欲等感官欲乐,是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达到初禅的境界。其中“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时将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省察呼吸,就是“伺”。“初禅”是色界的四个禅定层次的第一个层次。
⑤ 除灭觉、观,内信欢悦,敛心专一,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止息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达到第二禅的境界。
⑥ 舍喜守护,专念不乱,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乐行,得第三禅: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达到圣者追求的:‘舍、念、住于乐’的第三禅。
⑦ 舍灭苦、乐,先除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得第四禅: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达到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的第四禅。
⑧ 周遍广普无二无量:遍满十方,没有差别,没有界限。
⑨ 久违颜色:一段时间没见到大王。颜色在这边指面容。
⑩ 奉现:疑为“奉觐”的讹误,指尊敬地觐见、拜会。
⑪ 窗:“窗”的异体字。
⑫ 逾:越过、超过。同“逾”。
⑬ 珞:以玉编缀的饰品,通常挂在脖子上。
⑭ 少:略微、稍微。
⑮ 未几:不久。
⑯ 扪:抚;摸。“扪”读音同“门”。
⑰ 飡:“餐”的异体字。
⑱ 磨灭:消散。
⑲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简称“贪”。
⑳ 谛:真实。
㉑ 措:安置。
㉒ 埀:“垂”的异体字。
㉓ 以少因缘:因为一些缘故。
㉔ 复苏:再度苏醒。也作“复苏”。
㉕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净的修行)的人。
㉖ 须跋:比丘名,是佛陀灭度前最后一位亲自教导而证得阿罗汉果的弟子。又译为“须跋陀罗”。
㉗ 耆旧多智:德高望重,年长又有智慧。
㉘ 优昙钵:聚果榕,为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果实长在树干上,由没有叶子的小枝簇生,如同无花果般为隐花果,因此人们认为它不开花而结果,印度古代以优昙钵开出花朵(基因突变)引申为极为稀有的意思。
㉙ 遮止:拦阻、阻止。
㉚ 决疑:解决疑惑。
㉛ 娆乱:扰乱。
㉜ 开解:心开意解;解开疑惑而领悟。
㉝ 恣:任凭;听任。
㉞ 不兰迦叶:外道六师之一,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可说是无因果、无道德论者。又译为“富兰那迦叶”。
㉟ 末伽梨憍舍梨:外道六师之一,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无论愚智,都要轮回受诸苦乐,直到八万四千大劫后,就自然得到解脱。因此也否定因果论,认为人所作的善事恶事都是徒然。可说是宿命论者。又译为“末迦梨瞿舍利子”、“瞿耶楼”。
㊱ 阿浮陀翅舍金披罗:外道六师之一,认为人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造成,死后还归地、水、火、风,全部败坏,一了百了,没有来生。作善作恶都没有报应,所以不须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乐,而否定道德。可说是顺世派、唯物快乐主义者。又译为“阿耆多枳舍钦婆罗”、“阿夷耑”。
㊲ 波浮迦旃:外道六师之一,认为众生的存在有七种成分是真实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成分不必靠任何条件产生,而能安住不变。因此,纵使用刀砍头,也不会死,因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过罢了。因此也没有挥刀的人,也没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恶观念、道德观念。可说是无因论的实有论者。又译为“婆浮陀伽旃那”、“伽拘罗迦毡延”、“迦罗拘陀迦栴延”。
㊳ 萨若毘耶梨弗:外道六师之一。认为所谓真理只不过是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于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如同中国的“白马非马论”一般。可说是怀疑论、不可知论者。又译为“删阇耶毘罗胝子”、“散阇耶毘罗胝子”、“散若夷毘罗梨沸”、“先阇那毘罗胝子”、“娑若鞞罗迟子”、“删阇耶毘罗坻子”、“先比卢持”。
㊴ 尼揵子:外道六师之一。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其余五派相比,较类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又译为“尼揵陀若提子”、“尼干子”、“尼乾陀若提子”、“尼揵连陀阇提弗多罗”。
㊵ 此诸师等,各有异法,瞿昙沙门能尽知耶?不尽知耶:这些老师各自主张不同的真理,姓瞿昙的出家人全部知道吗?不全知道吗?其余译本的意义不同,相当的《杂阿含经》经文作“各作如是宗:‘此是沙门,此是沙门。’云何?瞿昙!为实各各有是宗不?”,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斯等六师各各自称已为世尊竟,为实得一切智不?”,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他们对自己自称的全部证知?全部都不证知?或者一些证知,一些不证知?”
㊶ 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圣者的道路。又译为“八正道”。
㊷ 沙门果:修行的成果,即初果至四果。又称为“四沙门果”。
㊸ 自摄:(修行八圣道而)收摄自己的身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正住”。
㊹ 罗汉不空:不会没有阿罗汉。“罗汉”为“阿罗汉”的简称,即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㊺ 今者,如来则为以弟子莂而莂我已:今天佛陀如同灌溉、照顾弟子般,已经灌溉、照顾了我。其中“莂”可指植物生长太密而移栽,也可指古代写在简帛上,从中剖开、双方各执一半的契约。相当的《般泥洹经》经文作“今受圣恩,乃闻是法”,相当的《杂阿含经》经文作“为大师雨,雨灌其顶”,相当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内容作“于诸师中灌顶最上,由师力故我亦善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大德!这个我归依世尊、法、比丘僧团[……]凡在这里,以内住弟子之灌顶在大师面前被灌顶”。
㊻ 异学:泛称佛弟子以外的修行者,另译作“外道”。
㊼ 当知在人行耳:应该要知道事在人为(所以要看新人的实际行为,而不必然只看时间。)
㊽ 今我能于佛正法中四岁使役,具诸威仪,无有漏失,乃受具戒:如今我有信心能在佛陀的正法中让人使唤四年,具有威德、合乎仪则、没有缺失,通过这样的考核后才受出家戒。按:这是指须跋有信心不只能表现良好四个月,要考核他四年都没问题。
㊾ 现法:这一生。“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所以“现法”即现在的事物,表示这一生。
㊿ 如实智:契合真理的智慧。
⑴ 更不受有:不会再受轮回。
⑵ 便先灭度而佛后焉:须跋便先于佛陀圆寂前,自取圆寂。
佛陀在回答须跋时,明确表示具有八圣道才能证得解脱,外道们没有八圣道,则无法解脱。《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965经也说:“众生正尽苦,究竟苦边者,一切皆悉从此道出”。
八圣道为:
以在家修行人的生活为例:
由这样整个修行的进程来看,的确具有八圣道才能解脱、没有八圣道就不能解脱。当然,这样的修行进程并不一定只能称呼为八圣道,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965经所说“众生正尽苦,究竟苦边者,一切皆悉从此道出”的“此道”,相当的南传经文描述为断除五盖、建立四念住、修习七觉支,正是八圣道中最重要的修行内容。
是时,阿难在佛后立,抚床悲泣,不能自胜,歔欷①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曀②,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学地③,所业未成,而佛灭度。”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阿难比丘今为所在?”
时,诸比丘白如来曰:“阿难比丘今在佛后抚床悲泣,不能自胜,歔欷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曀,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所以者何?我蒙佛恩,得在学地,所业未成,而佛灭度。’”
佛告阿难:“止!止!勿忧莫悲泣也。汝侍我以ⓐ来,身行有慈,无二无量;言行有慈,意行有慈,无二无量。阿难!汝供养我,功德甚大,若有供养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及汝者。汝ⓑ但④精进,成道不久。”
阿难四奇特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诸佛给侍弟子⑤亦如阿难,未来诸佛给侍弟子亦如阿难。然过去佛给侍弟子,语然后知;今我阿难,举目即知:如来须是,世尊须是。此是阿难未曾有法,汝等持之。转轮圣王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四?圣王行时,举国民庶皆来奉迎⑥,见已欢喜,闻教亦喜,瞻仰威颜,无有厌足。转轮圣王若住、若坐,及与ⓒ卧时,国内臣民尽来王所,见王欢喜,闻教亦喜,瞻仰威颜,无有厌足,是为转轮圣王四奇特法。今我阿难亦有此四奇特之法,何等四?阿难默然入比丘众,见ⓓ皆欢喜,为众说法,闻亦欢喜,观其仪容,听其说法,无有厌足。复次,阿难默然至比丘尼众中、优婆塞众中、优婆夷众中,见俱欢喜,若与说法,闻亦欢喜,观其仪容,听其说法,无有厌足,是为阿难四未曾有奇特之法。”
尔时,阿难偏露右肩,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现在四方沙门耆旧多智ⓔ,明解经律,清德高行⑦者来觐世尊,我因ⓕ礼敬,亲觐ⓖ问讯。佛灭度后,彼不复来,无所瞻对,当如之何?”
佛告阿难:“汝勿忧也。诸族姓子⑧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三曰念佛转法轮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阿难!我般泥洹后,族姓男女念佛生时,功德如是。佛得道时,神力如是。转法轮时,度人如是。临灭度时,遗法如是。各诣其处,游行礼敬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佛陀交待僧团事务
佛告阿难:“我般涅槃后,诸释种⑨来,求为道者,当听出家,授具足戒,勿使留难。诸异学梵志来求为道,亦听出家受ⓗ具足戒,勿试四月。所以者何?彼有异论⑩,若小稽留⑪,则生本见⑫。”
尔时,阿难长跪叉手,前白佛言:“阐怒⑬ⓘⓙ比丘虏扈⑭ⓚ自用⑮,佛灭度后,当如之何?”
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彼阐怒[*]不顺威仪,不受教诫,汝等当共行梵坛⑯罪ⓛⓜ,敕诸比丘不得与语,亦勿往返[*]教授从事⑰。”
是时,阿难复白佛言:“佛灭度后,诸女人辈未ⓝ受诲者,当如之何?”
佛告阿难:“莫与相见。”
阿难又白:“设相见者,当如之何?”
佛言:“莫与共语。”
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
佛言:“当自捡心。阿难!汝谓佛灭度后,无复覆护,失所持ⓞ耶?勿造斯观,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持ⓟ。阿难!自今日始,听诸比丘舍小小戒,上下相和ⓠ,当顺礼度,斯则出家敬顺之法。”
佛告诸比丘:“汝等若于佛、法、众有疑,于道有疑者,当速咨问,宜及是时,无从后悔,及吾现存,当为汝说。”时诸比丘默然无言。
佛又告曰:“汝等若于佛、法、众有疑,于道有疑,当速咨问,宜及是时ⓡ,无从后悔,及吾现存,当为汝说。”时,诸比丘又复默然。
佛复告曰:“汝等若自惭愧,不敢问者,当因⑱知识,速来咨问,宜及是时,无从后悔。”时,诸比丘又复默然。
阿难白佛言:“我信此众皆有净信⑲,无一比丘疑佛、法、众,疑于道者。”
佛告阿难:“我亦自知今此众中最小比丘皆见道迹⑳,不趣㉑恶道,极七往返㉒[*],必尽苦际。”尔时,世尊即记莂㉓千二百弟子所得道果。
时,世尊披郁多罗僧㉔,出金色臂,告诸比丘:“汝等当观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尔时,世尊重观此义,而说偈言:
“右臂紫金色, 佛现如灵瑞;
去来行无常, 现灭无放逸。
佛陀入定入灭
“是故,比丘!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于是,世尊即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四禅起,入空处定㉕;从空处ⓤ定起,入识处定㉖;从识处ⓥ定起,入不用定㉗;从不用定起,入有想无想定㉘;从有想无想定起,入灭想定㉙。
是ⓦ时,阿难问阿那律㉚ⓧ:“世尊已般涅槃耶?”
阿那律言:“未也,阿难!世尊今者在灭想定。我昔亲从佛闻,从四禅起,乃般涅槃。”
于时ⓨ,世尊从灭想定起,入有想无想定;从有想无想定起,入不用定;从不用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空处定;从空处定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第三禅;从三禅起,入第二禅;从二禅起,入第一禅;从第一禅起,入第二禅;从二禅起,入第三禅;从三禅起,入第四禅;从四禅起,佛般涅槃。当于尔时,地大震动,诸天、世人皆大惊怖。诸有幽冥日月光明所不照处,皆蒙大明,各得相见,迭相㉛谓言:“彼人生此!彼人生此!”其光普遍,过ⓩ诸天光。
天人及出家人的追思
时,忉利天于虚空中,以曼陀罗Ⓐ花、优钵罗、钵头摩Ⓑ、拘摩头Ⓒ、分陀利花散如来上,及散众会。又以天末栴Ⓓ檀而散佛上,及散大众。佛灭度已,时,梵天王于虚空中以偈颂曰:
“一切昏萌类㉜, 皆当舍诸阴;
佛为无上尊, 世间无等伦。
如来大圣雄, 有无畏神力;
世尊应久住, 而今般涅槃Ⓔ。”
尔时,释提桓因㉝Ⓕ复作颂曰:
“阴行无有常, 但为兴衰法㉞;
生者无不死, 佛灭之为乐。”
尔时,毘沙门王㉟复作颂曰:
“福树大丛林, 无上福娑罗;
受供之良田, 双树间灭度。”
尔时,阿那律复作颂曰:
“佛以无为住, 不用出入息;
本由寂灭来, 灵曜㊱于是没。”
尔时,梵摩Ⓖ那比丘复作颂曰:
“不以懈慢心, 约己修上慧;
无著无所染, 离爱Ⓗ无上尊。”
尔时,阿难比丘复作颂曰:
“天人怀恐怖, 衣毛为之竖㊲;
一切皆成就, 正觉取灭度。”
尔时,金毘罗神㊳复作Ⓘ颂曰:
“世间失覆护, 群生永盲冥Ⓙ;
不复睹正觉, 人雄释师子㊴。”
尔时,密迹力士㊵复作颂曰:
“今世与后世, 梵世诸天人;
更不复睹见, 人雄释师子。”
尔时,佛母摩耶㊶Ⓚ复作颂曰:
“佛生楼毘园㊷, 其道广流布;
还到本生处, 永弃无常身。”
尔时,双树神复作颂曰:
“何时当复以, 非时花散佛;
十力功德具, 如来取灭度。”
尔时,娑罗园林神复作颂曰:
“此处最妙乐, 佛于此生长;
即此转法轮, 又于此灭度。”
尔时,四天王㊸复作颂曰:
“如来无上智, 常说无常论;
解群生㊹苦缚, 究竟入寂灭。”
尔时,忉利天王复作颂曰:
“于亿千万劫, 求Ⓛ成无上道;
解群生苦缚, 究竟入寂灭。”
尔时,焰Ⓜ天㊺王复作颂曰:
“此是最后衣, 缠裹如来身;
佛既灭度已, 衣当何处Ⓝ施。”
尔时,兜率陀天王复作颂曰:
“此是末后身, 阴、界于此灭;
无忧无喜想Ⓞ, 无复老死患。”
尔时,化自在天㊻王复作颂曰:
“佛于今后夜, 偃右胁而卧;
于此娑罗园, 释师子灭度。”
尔时,他化自在天王复作颂曰:
“世间永衰冥, 星王月奄坠㊼;
无常之所覆, 大智日永翳。”
尔时,异Ⓟ比丘㊽而作颂曰:
“是身如泡沫, 危脆谁当乐?
佛得金刚身, 犹为无常坏。
诸佛金刚体, 皆亦归无常;
速灭如少雪, 其余复何冀㊾Ⓠ?”
佛般涅槃已。时,诸比丘悲恸殒绝,自投于地,宛转号咷㊿,不能自胜,歔欷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譬如大树根拔,枝条摧折。又如斩蛇,宛转回遑,莫知所凑Ⓢ。”
时,诸比丘亦复如是,悲恸殒绝,自投于地,宛转号咷,不能自胜,歔欷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
尔时,长老阿那律告诸比丘:“止!止!勿悲,诸天在上,傥有怪责⑴。”
时,诸比丘问阿那律:“上有几天?”
阿那律言:“充满虚空,岂可计量?皆于空中徘徊骚扰,悲号躃踊,埀泪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譬如大树根拔,枝条摧折,又如斩蛇,宛转回遑,莫知所凑[*]。’是时,诸天亦复如是,皆于空中徘徊骚扰,悲号躃踊,埀泪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
末罗民众瞻仰遗容
时,诸比丘竟夜达晓⑵,讲法语已,阿那律告阿难言:“汝可入城,语诸末罗:‘佛已灭度,所欲施作,宜及时为。’”
是时,阿难即起,礼佛足已,将一比丘,涕泣入城,遥见五百末罗以少因缘,集在一处。诸末罗见阿难来,皆起奉迎,礼足而立,白阿难言:“今来何早?”
阿难答言:“我今为欲饶益汝故,晨来至此。汝等当知:如来昨夜已取灭度,汝欲施作,宜及时为。”
时,诸末罗闻是语已,莫不悲恸⑶,扪泪而言:“一何驶哉!佛般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
阿难报曰:“止!止!诸君勿为悲泣,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佛已先说:‘生者有死,合会有离;一切恩爱,无常存者。’”
时,诸末罗各相谓言:“宜各还归,办诸香花及众伎乐,速诣双树,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⑷Ⓣ持幡盖,烧香散华,伎乐供养,入东城门,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西城门,诣高显处而阇维Ⓥ之。”时,诸末罗作此论已,各自还家,供办香华及众伎乐,诣双树间,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诸末罗等来共Ⓦ举床Ⓧ,皆不能胜⑸。
时,阿那律语诸末罗:“汝等且止!勿空疲劳,今者诸天欲来举床。”
诸末罗曰:“天以何Ⓨ意,欲举此床?”
阿那律曰:“汝等欲以香花伎乐供养舍利,竟一日已,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烧香散花,伎乐供养,入东城门,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西城门,诣高显处而阇维之。而诸天意欲留舍利七日之中,香花伎乐,礼敬供养;然后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散花烧香,作众伎乐,供养舍利。入东城门,遍诸里巷,使国人民皆得供养;然后出城北门,渡凞连禅河⑹,到天冠寺而阇维之。是上天意,使床不动。”
末罗曰:“诺!快哉斯言⑺!随诸天意。”
时,诸末罗自相谓言:“我等宜先入城,街里巷陌⑻Ⓩ,平治⑼道路,扫洒烧香,还来至此,于七日中供养舍利。”时,诸末罗即共入城,街里巷陌[*],平治道路,扫洒烧香,讫已出城,于双树间,以香花伎乐供养舍利。讫七日已,时日向暮⑽,举佛舍利置于床上,末罗童子奉举⒜四角,擎持幡盖,烧香散花,作众伎乐,前后导从,安详而行。
时,忉利诸天以曼陀罗[*]花、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摩头[*]花、分陀利花、天末栴檀散舍利上,充满街路。诸天作乐,鬼神歌咏。时,诸末罗自相谓言:“且置人乐,请设天乐供养舍利。”
于是,末罗奉床渐进,入东城门,止诸街巷,烧香散花,伎乐供养。时,有路夷末罗女笃信佛道,手擎金花,大如车轮,供养舍利。时,有一老母举声赞曰:“此诸末罗为得大利,如来末后于此灭度,举国士民快得供养。”
ⓐ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 宋、元、明三本无“汝”字。
ⓒ “与”,宋、元、明三本作“举”。
ⓓ “见”,大正藏原为“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见”。
ⓔ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 大正藏在“因”字之后有一“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觐”,圣本作“现”。
ⓗ “受”,圣本作“授”。
ⓘ “阐怒”,宋、元、明、圣四本作“阐弩”。[*]
ⓙ “阐怒”,巴利本作 Channa。
ⓚ “扈”,大正藏原为“𭟊”,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扈”。
ⓛ “梵坛罪”,大正藏原为“梵檀罚”,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梵坛罪”。
ⓜ “梵坛罪”,巴利本作 Brahma-daṇḍa。
ⓝ “未”,宋、元、明三本作“来”。
ⓞ “持”,宋、元、明、圣四本作“恃”。
ⓟ “持”,元、明二本作“恃”。
ⓠ “和”,大正藏原为“呼”,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和”。
ⓡ “是时”,宋、元、明三本作“时为”,圣本作“时”。
ⓢ 大正藏在“禅”字之后有一“定”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宋、元、明三本无“第”字。
ⓤ 宋、元、明三本无“处”字。
ⓥ 宋、元、明三本无“处”字。
ⓦ “是”,明本作“起”。
ⓧ “阿那律”,巴利本作 Aunruddha。
ⓨ “时”,宋、元、明三本作“是”。
ⓩ “过”,宋、元、明三本作“遏”。
Ⓐ “曼陀罗”,大正藏原为“文陀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曼陀罗”。[*]
Ⓑ “钵头摩”,大正藏原为“波头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钵头摩”。[*]
Ⓒ “拘摩头”,宋、元、明三本作“拘勿头”,圣本作“拘头摩”。[*]
Ⓓ “栴”,圣本作“旃”。
Ⓔ “涅槃”,宋、元、明三本作“泥洹”。
Ⓕ “释提桓因”,巴利本作 Sakka devānam inda。
Ⓖ “摩”,宋、元、明三本作“魔”。
Ⓗ “爱”,圣本作“受”。
Ⓘ 圣本无“作”字。
Ⓙ “冥”,宋、元、明三本作“暝”。
Ⓚ “摩耶”,宋、元、明三本作“摩诃摩耶”。
Ⓛ “求”,明本作“永”。
Ⓜ “焰”,宋、元、明三本作“炎”。
Ⓝ “处”,宋、元、明三本作“所”。
Ⓞ “想”,圣本作“相”。
Ⓟ “异”,宋、元、明三本作“诸”。
Ⓠ “冀”,宋、元、明三本作“异”。
Ⓡ “驶”,圣本作“𫘝”。[*]
Ⓢ “凑”,大正藏原为“奉”,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凑”。[*]
Ⓣ “擎”,圣本作“摬”。[*]
Ⓤ “人民”,宋、元、明、圣四本作“民人”。
Ⓥ “阇维”,巴利本作 Jhāpeti。
Ⓦ “来共”,大正藏原为“众来”,宋、元、明三本作“来共”,圣本作“来”,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来共”。
Ⓧ “床”,圣本作“轝床”。
Ⓨ “以何”,宋、元、明三本作“何以”。
Ⓩ “巷陌”,大正藏原为“街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巷陌”。[*]
⒜ “奉举”,宋、元、明三本作“捧举”。[*]
① 歔欷:悲泣抽噎。也作“嘘唏”。
② 曀:阴暗;昏暗。读音同“易”。
③ 学地:在修学戒定慧的“有学”阶段。佛弟子中尚未证阿罗汉的圣者,还有法须修学,因此称为“有学”。(阿罗汉则是“无学”,已毕业了。)
④ 但:只要;尽管。
⑤ 给侍弟子:侍者。
⑥ 奉迎:迎接。
⑦ 高行:高尚的品行。
⑧ 族姓子:原义为婆罗门大族的子弟,引申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译为“善男子”。
⑨ 释种:姓释迦的一族。
⑩ 异论:错误的见解。
⑪ 稽留:耽搁、停留。
⑫ 则生本见:加深本来的见解。
⑬ 阐怒:悉达多太子出家修道时,驾马车载太子出城的仆从。佛陀成道六年后,随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贵族而轻贱诸比丘,爱骂人,是结党不守戒律的六位恶比丘之一。佛灭度后从阿难学道,终证阿罗汉。又译为“阐陀”、“车匿”。
⑭ 虏扈:自大、骄慢。
⑮ 自用:固执自己的意见。
⑯ 梵坛:意译为默摈。
⑰ 从事:交往。
⑱ 因:经由;透过。
⑲ 净信:坚固的信心。
⑳ 道迹:圣道的途径。
㉑ 趣:归向、导向。
㉒ 极七往返:最多七次往返(人天)。
㉓ 记莂:即“授记”,佛陀确知地预言弟子将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又译为“记别”。
㉔ 郁多罗僧:三法衣中的上衣。礼拜、听法、听戒时加披于内衣之外。
㉕ 空处定:超越色,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一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空入处”、“空处”、“空无边处”。
㉖ 识处定:超越空间,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二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识入处”、“识处”、“识无边处”。
㉗ 不用定:超越“有”,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又译为“无所有处”。
㉘ 有想无想定:没有一般粗重的想阴,但想阴仍未真正断尽的定境。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处已几乎没有想阴,但又不能说断尽想阴。是无色界天的最高层次。
㉙ 灭想定:灭了想阴、受阴的禅定境界,是解脱的圣者才能证得的定。又译为“灭受想定”、“想受灭正受”。
㉚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闻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译为“阿那律陀”。
㉛ 迭相:互相。“迭”读音同“跌”,交替、轮流之意。
㉜ 萌类:众生。“萌”是以草木刚发芽来比喻众生智慧还未开。
㉝ 释提桓因:欲界六天当中,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的天主。又译为“天帝释”。
㉞ 兴衰法:生灭法,指“无常”。
㉟ 毘沙门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门天的天王。此天率领夜叉、罗刹等二神众守护道场、听闻佛法,因此又称为“多闻天”。
㊱ 灵曜:太阳,此处指佛陀。
㊲ 衣毛为之竖: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
㊳ 金毘罗神:名为金毘罗的护持佛法的鬼神部众,即药叉大将的一部。又译为“钦婆罗夜叉”、“金婆罗鬼神”、“宫毘罗大将”。
㊴ 人雄释师子:佛陀之美称。佛为人中之雄者,犹如狮子为百兽之王。
㊵ 密迹力士:??
㊶ 摩耶:悉达多太子的母亲,是古代中印度天臂城善觉王的女儿、净饭王的夫人,生下悉达多太子七日后逝世,往生于忉利天。又译为“摩诃摩耶夫人”。
㊷ 楼毘园:中印度迦毘罗卫国的园林,是悉达多太子的外祖父善觉王为其夫人蓝毘尼建造的花园,靠近罗摩村,悉达多太子诞生于园内的无忧树下。又译为“蓝毘尼园”、“隆频林”。
㊸ 四天王:欲界六天当中,四天王天的四位天王,各守护一方的天下,包括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又译为“四大天王”。
㊹ 群生:众生。
㊺ 焰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译为“炎摩天”、“夜摩天”、“艳天”。
㊻ 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第五天。此天天人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出五欲的境界而自娱乐,因此称为“化自在”。又译为“化乐天”。
㊼ 奄坠:忽然、匆促地坠落。
㊽ 异比丘: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比丘。
㊾ 冀:希望。
㊿ 号咷:大声哭。也作“嚎咷”。
⑴ 傥有怪责:或者会责怪。“傥”同“倘”;“怪”是“怪”的异体字。
⑵ 竟夜达晓:一整夜直到天明。
⑶ 悲恸:悲伤;悲痛。恸:过度悲伤,读音同“痛”。
⑷ 擎:高举、支撑。
⑸ 胜:负荷、承受。
⑹ 凞连禅河:??
⑺ 快哉斯言:说得太好了。
⑻ 巷陌:街巷。
⑼ 平治道路:铺平、整治道路。
⑽ 向暮:傍晚。
大迦叶尊者主持火葬
时,诸末罗设供养已,出城北门,渡凞连禅河,到天冠寺,置床于地,告阿难曰:“我等当复应ⓐ以何供养?”
阿难报曰:“我亲从佛闻,亲受佛教,欲葬ⓑ舍利者,当如转轮圣王葬法。”
又问阿难:“转轮圣王葬法云何?”
答曰:“圣王葬法,先以香汤洗浴其身,以新劫贝周遍缠身,五百张㲲[*]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中,栴檀香椁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之。收拾ⓒ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国行人皆见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饶益。‘阿难!汝欲葬我,先以香汤洗浴,用新劫贝周匝缠身,以五百张㲲[*]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毕,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中,栴檀香椁次重于外,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之。收拾[*]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生获福利,死得上天,除得道者。’”
时,诸末罗各相谓言:“我等还城,供办葬具、香花、劫贝、棺椁、香油及与白叠。”时,诸末罗即共入城,供办葬具已,还到天冠寺,以净香汤洗浴佛身,以新劫贝周匝缠身,五百张㲲[*]次如缠之。内身金棺,灌以香油,奉举[*]金棺置于第二大铁椁中,栴檀木椁重衣其外,以众名香而𧂐①其上。
时,有末罗大臣名曰路夷,执大炬火,欲燃佛𧂐ⓔ,而火不燃。又有诸ⓕ大末罗次前燃𧂐ⓖ,又火ⓗ不燃。时,阿那律语诸末罗言:“止!止!诸贤!非汝所能,火灭不燃,是诸天意。”
末罗又问:“诸天何故使火不燃?”
阿那律言:“天以大迦叶②ⓘ将五百弟子从波婆ⓙ国来,今在半道,及未阇维,欲见佛身,天知其意,故使ⓚ火不燃。”
末罗又言:“愿遂此意!”
尔时,大迦叶将五百弟子从波婆[*]国来,在道而行,遇一尼干子③手执曼陀罗[*]花。时,大迦叶遥见尼干子,就往问言:“汝从何来?”
报言:“吾从拘尸城来。”
迦叶又言:“汝知我师ⓛ乎?”
答曰:“知。”
又问:“我师存耶?”
答曰:“灭度已来,已经七日,吾从彼来,得此天华。”迦叶闻之,怅然不悦。时,五百比丘闻佛灭度,皆大悲泣,宛转号咷,不能自胜,扪泪而言:“如来灭度,何其驶[*]哉!世尊灭度,何其疾哉!大法沦翳,何其速哉!群生长衰,世间眼灭。譬如大树根拔,枝条摧折,又如斩蛇,宛转回遑,莫知所凑[*]。”
恶比丘高兴从此无人管束时,彼众中有释种子④,字跋ⓜ难陀,止诸比丘言:“汝等勿忧,世尊灭度,我得自在。彼者ⓝ常言:‘当应行是,不应行是。’自今已后,随我所为。”
迦叶闻已,怅然不悦,告诸比丘曰:“速严衣钵,时诣双树,及未阇维,可得见佛。”
时,诸比丘闻大迦叶语已,即从座起,侍从迦叶,诣拘尸城,渡尼连禅ⓞⓟ河水,到天冠寺ⓠ,至阿难所。问讯已,一面住,语阿难言:“我等欲一面觐舍利,及未阇维,宁可见不?”
阿难答言:“虽未阇维,难复可见。所以然者?佛身既洗ⓡ以香汤缠以劫贝,五百张㲲[*]次如缠之。藏于金棺,置铁椁中,栴檀香椁重衣其外,以为佛身难复可睹。”
迦叶请至三,阿难答如初:“以为佛身难复得见。”
时,大迦叶适ⓢ向香𧂐ⓣ,于时佛身从重椁ⓤ内双出两足,足有异色,迦叶见已,怪问阿难:“佛身金色,足ⓥ何故异?”
阿难报曰:“向者,有一老母悲哀而前手抚佛足,泪堕其上,故色异耳。”
迦叶闻已,又大不悦,即向香𧂐,礼佛舍利。时,四部众及上诸天同时俱礼,于是佛足忽然不现。
时,大迦叶绕𧂐三匝,而作颂曰:
“诸佛无等等, 圣智不可称;
无等之圣智, 我今稽首⑤礼。
无等等沙门, 最上无瑕秽;
牟尼⑥绝爱枝, 大仙天人尊ⓦ;
人中第一雄, 我今稽首礼。
苦ⓧ行无等侣, 离著而教人;
无染无垢尘, 稽首无上尊。
三垢⑦垢已尽, 乐于空寂行;
无二无俦ⓨ匹⑧, 稽首十力尊。
善ⓩ逝⑨为最上, 二足尊中尊;
觉四谛止息, 稽首安隐智。
沙门中无上, 回⑩邪令入正;
世尊施Ⓐ寂灭, 稽首湛然⑪迹。
无热无瑕郄Ⓑ, 其心当寂定;
练除诸尘秽, 稽首无垢尊。
慧眼无限量, 甘露威Ⓒ名称;
希有难思议, 稽首无等伦⑫。
吼声如师子, 在林无所畏;
降魔越四姓Ⓓ, 是故稽首礼。”
大迦叶有大威德,四辩⑬具足,说此偈已,时,彼佛𧂐不烧自燃,诸末罗等各相谓言:“今火猛炽,焰盛难止,阇维舍利,或能消Ⓔ尽,当于何所求水灭之?”时,佛𧂐侧有娑罗树神,笃信佛道,寻以神力灭佛𧂐火。
时,诸末罗复相谓言:“此拘尸城左右十二由旬,所有香花,尽当采取,供佛舍利。”寻诣城侧,取诸香花,以用供养。
各国分别供养舍利
时,波婆[*]国末罗民众,闻佛于双树灭度,皆自念言:“今我宜往,求舍利分,自于本土,起塔供养。”时,波婆[*]国诸末罗即下国中,严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到拘尸城,遣使者言:“闻佛众祐⑭,止此灭度,彼亦我师,敬慕之心,来请骨分,当于本国起塔供养。”
拘尸王答曰:“如是!如是!诚如君Ⓕ言,但为世尊垂降此土,于兹灭度,国内士民,当自供养,远劳诸君,求Ⓖ舍利分终Ⓗ不可得。”
时,遮罗颇Ⓘ国诸跋离Ⓙ民众,及罗摩伽Ⓚ国拘利Ⓛ民众、毘留提Ⓜ国婆罗门众、迦维罗卫国释种民众、毘舍离国离车Ⓝ民众,及摩竭王阿阇世Ⓞ,闻Ⓟ如来于拘尸城双树间而取灭度,皆自念言:“今我宜往,求[*]舍利分。”
时,诸国王阿阇世等,即下国中,严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进渡Ⓠ恒水,即敕婆罗门香姓⑮Ⓡ:“汝持我名,入拘尸城,致问诸末罗等:‘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吾于诸贤,每相宗敬,邻境义和,曾无诤讼。我闻如来于君国内而取灭度,唯无上尊,实我所天,故从远来,求[*]请骨分,欲还本土,起塔供养。设与我者,举国重宝,与君共之。’”
时,香姓婆罗门受王教已,即诣彼城,语Ⓢ诸末罗曰:“摩竭大王致问无量:‘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吾于诸君,每相宗敬,邻境义和,曾无诤讼。我闻如来于君国内而取灭度,唯无上尊,实我所天,故从远来,求[*]请骨分,欲还本土,起塔供养。设与我者,举国重宝,与君共之。’”
时,诸末罗报香姓曰:“如是!如是!诚如君言。但为世尊埀降此土,于兹灭度,国内士民自当供养,远劳诸君,求[*]舍利分终[*]不可得。”
时,诸国王即集群臣,众共立议,作颂Ⓣ告曰:
“吾等和议Ⓤ, 远来拜首,
逊言求分, 如不见与,
四兵在此, 不惜身命,
义而弗获, 当以力取。”
时,拘尸国即集群臣,众共立议,以偈答曰:
“远劳诸君, 屈辱拜首,
如来遗形, 不敢Ⓥ相许,
彼欲举兵, 吾斯亦有,
毕命相抵, 未之有畏。”
时,香姓婆罗门晓众人曰:“诸贤!长夜⑯受佛教诫,口诵法言,心服仁化,一切众生常念欲安,宁可争Ⓦ佛舍利共相残害Ⓧ?如来遗形欲Ⓨ以广益,舍利现在但当分取Ⓩ。”
众咸称善,寻复议言:“谁堪分者?”
皆言⒜香姓婆罗门仁智平⒝均,可使分也。
时,诸国王即命香姓:“汝为我等分佛舍利,均作八分。”
于时,香姓闻诸王语已,即诣舍利所,头面礼毕,徐前取佛上牙,别置一面。寻遣使者,赍佛上牙,诣阿阇世王所,语使者言:“汝以我声,上白大王:‘起居轻利,游步强耶?舍利未至,倾迟⑰无量耶?今付使者如来上牙,并⑱可供养,以慰企望⑲,明星出时,分舍利讫,当自奉送。’”
时,彼使者受香姓语已,即诣阿阇世王所,白言:“香姓婆罗门致问无量:‘起居轻利,游步强耶?舍利未至,倾迟无量耶?今付使者如来上牙,并可供养,以慰企望,明星出时,分舍利讫,当自奉送。’”
尔时,香姓以一瓶受⒞石许,即分舍利,均为八分已,告众人言:“愿以此瓶,众议见与,自欲于舍起塔供养。”
皆言:“智哉!是为知时,即共听与。”
时,有毕钵村人白众人言:“乞地燋炭⑳,起塔供养。”皆言:“与之。”
尔⒟时,拘尸国人得舍利分,即于其土起塔供养。
波婆[*]国人、遮罗国、罗摩伽国、毘留提国、迦维罗卫国、毘舍离国、摩竭国阿阇世王等,得舍利分已,各归其国,起塔供养。香姓婆罗门持舍利瓶归起塔庙,毕钵村⒠人持地燋炭归起塔庙。
当于尔时,如来舍利起于八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生时发塔。
何等时佛生?何等时出家⒡?何等时成道?何等时灭度?沸⒢星㉑出时生,沸星出出家,沸星出成道,沸星出灭度(丹本注云问中应有何等时出家诸本并阙)⒣。
何等生二足尊? 何等出丛林㉒苦?
何等得最上道? 何等入涅槃城?
沸星生二足尊, 沸星出丛林苦,
沸星得最上道, 沸星入涅槃城。
八日如来生, 八日佛出家,
八日成菩提㉓, 八日取灭度。
八日生二足尊, 八日出丛林苦,
八日成最上道, 八日入泥洹㉔城。
二月如来生, 二月佛出家,
二月成菩提, 二月⒤取涅槃。
二月生二足尊, 二月出丛林苦,
二月得最上道, 二月[*]入涅槃城。
娑罗花炽盛, 种种光相照;
于其本生处, 如来取灭度。
大慈⒥般涅槃, 多人称赞礼;
尽度诸恐畏, 决定取灭度。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四⒧
ⓐ 大正藏无“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葬”,宋、元、明三本作“瘗”。
ⓒ “收拾”,元、明、圣三本作“牧敛”。[*]
ⓓ “王”,圣本作“佛”。
ⓔ “𧂐”,大正藏原为“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𧂐”。
ⓕ 大正藏无“诸”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𧂐”,大正藏原为“其积”,宋、元、明三本作“𧂐”,圣本作“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𧂐”。
ⓗ “火又”,大正藏原为“又火”,高丽藏、宋、元、明、圣五本作“火又”,今依据高丽藏、宋、元、明、圣五本改作“火又”。
ⓘ “大迦叶”,巴利本作 Mahā-kassapa。
ⓙ “婆”,圣本作“波”。[*]
ⓚ 大正藏无“使”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在“师”字之后有一“问”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跋”,大正藏原为“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跋”。
ⓝ “者”,宋、元、明三本作“老”。
ⓞ “尼连禅”,宋、元、圣三本作“尼连”,明本作“熙连”。
ⓟ “尼连禅”,巴利本作 Hiraññavatī。
ⓠ “天冠寺”,巴利本作 Makuṭa-bandhana。
ⓡ “洗”,宋、元、明三本作“洗浴”。
ⓢ “适”,元、明二本作“回”。
ⓣ “向香𧂐”,圣本作“香向𧂐”。
ⓤ “椁”,宋、元、明三本作“棺”。
ⓥ “足”,大正藏原为“是”,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足”。
ⓦ “尊”,圣本作“等”。
ⓧ “苦”,明本作“若”。
ⓨ “俦”,大正藏原为“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俦”。
ⓩ “善”,大正藏原为“远”,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善”。
Ⓐ “施”,元、明二本作“于”。
Ⓑ “隙”,大正藏原为“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隙”。
Ⓒ “威”,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威”。
Ⓓ “姓”,宋、元、明三本作“性”。
Ⓔ “消”,宋、元、明三本作“销”。
Ⓕ “君”,大正藏原为“所”,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君”。
Ⓖ 大正藏无“求”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大正藏无“终”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遮罗颇”,巴利本作 Allakappa。
Ⓙ “跋离”,巴利本作 Bulayo。
Ⓚ “罗摩伽”,巴利本作 Rāmagāma。
Ⓛ “拘利”,巴利本作 Koliyā。
Ⓜ “毘留提”,巴利本作 Veṭhadīpa。
Ⓝ “离车”,巴利本作 Licchavī。
Ⓞ “阿阇世”,巴利本作 Ajāta-sattu。
Ⓟ “闻”,圣本作“王”。
Ⓠ “渡”,宋、元、明三本作“度”。
Ⓡ “香姓”,巴利本作 Doṇa。
Ⓢ “语”,宋、元、明三本作“谓”。
Ⓣ “颂”,明本作“讼”。
Ⓤ “议”,圣本作“义”。
Ⓥ “敢”,圣本作“取”。
Ⓦ “争”,大正藏原为“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争”。
Ⓧ “害”,圣本作“割”。
Ⓨ “欲”,圣本作“所”。
Ⓩ “取”,圣本作“耳”。
⒜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 “平”,宋、元、明三本作“乎”。
⒞ 大正藏在“受”字之后有一“一”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 大正藏无“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毕钵村”,巴利本作 Pipphalivana。
⒡ 大正藏无“何等时出家”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沸”,圣本作“佛”。
⒣ 宋、元、明、圣四本无“丹本注云问中应有何等时出家诸本并阙”十七字。
⒤ “二月”,大正藏原为“八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二月”。[*]
⒥ “慈”,圣本作“悲”。
⒦ 宋、元、明、圣四本无“佛说”二字。
⒧ 圣本在“四”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① 𧂐:堆积的燃料。“𧂐”通“积”字。
② 大迦叶:【需统合】
③ 尼干子:一位耆那教徒。
④ 释种子:释迦族血统的人,这里指佛陀的弟子。
⑤ 稽首:以头顶礼受礼者的脚或地(五体投地、最高礼法)。
⑥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圣贤,在这里特指释迦牟尼佛。
⑦ 三垢:贪、瞋、痴,又译为“三毒”。
⑧ 无俦匹:无可匹敌、相比。
⑨ 善逝:指佛陀。“善逝”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之一,意思是彻底地到达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此处以这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⑩ 回:掉转、返回。
⑪ 湛然:清明莹澈的样子。
⑫ 无等伦:无可比肩;引申为最上、最胜者。等伦:同辈。
⑬ 四辩:善于说法的四种才智,包含义辩(分别义理)、法辩(明白诸法)、辞辩(通达方言)、应辩(不畏惧说法)。又译为“四辩才”。
⑭ 众祐:佛陀的十号之一,世尊 (梵:bhagavān,巴:bhagavā)的古代意译,“祐”是福祐、福德、功德的意思,众祐的意思为“众多福德”(详见: 从“众祐”谈起“世尊”),又译为薄伽梵、婆伽婆。(此条注解似可统一、择一上传)
⑮ 香姓:佛陀灭度后,均分佛舍利给诸国而平息战祸的婆罗门。
⑯ 长夜:长时间。
⑰ 倾迟:殷切期待。
⑱ 并:“并”的异体字。
⑲ 企望:盼望。
⑳ 燋炭:引火的火把的余烬,似炭状、尚未成灰的部分。“燋”是用来引火的火把,读音同“焦”。
㉑ 沸星:二十八星宿中的鬼宿,相传此星出时最为吉祥。又译作“富沙”、“弗沙”。
㉒ 丛林:指五欲功德。
㉓ 菩提:为音译,义译为“觉”,即觉悟、证悟。
㉔ 泥洹:即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