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 Kao:

《长阿含经》卷三:

尔时,世尊法服持钵,大众围遶,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那寻设饭Ⓒ食,供佛及僧,别煮栴檀树耳,世所奇珍,独奉世尊。

佛告周那:“勿以此耳与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辄与。时,彼众中有一长老比丘,晚暮出家,于其座上以余器取Ⓓ。

尔时,周那见众食讫,并除钵器,行澡水毕,即于佛前以偈问曰:

“敢问大圣智,  正觉二足尊,
 善御上调伏,  世有几沙门?”

“时,彼众中有一长老比丘,晚暮出家,于其座上以余器取。”这是什么意思?


David Chiou:

照大正藏的字面来说,大多人看了,可能会联想是不是这位年纪很大了的比丘,在他的座位上以其它的器皿偷取专门供佛的枬檀树耳。

可留意相当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内容作:“罪恶苾刍,遂窃铜椀藏着腋下”。

因为有比丘偷盗铜椀,被周那看到了,佛陀才跟周那说有四种沙门,告诉周那不要因为有恶比丘就对僧团失去信心。

大正藏这个“余器取”的校勘特别复杂:

  1. 宋本:饮取器
  2. 元本:饮耳器
  3. 明本:饮耳器
  4. 圣本:余取器
  5. 大正藏:余器取

可留意1至4字型都相近。一种可能性是编大正藏的教授当初觉得改为“余器取”比较说得通,所以改动了原文,但他们没读过对应的律藏内容,不知事件本末。

若要和律藏搭配,宋本的解读相对之下较合理:

  • 晚暮出家,于其座上以饮取器:年纪很大了才出家,在他的座位上趁著喝东西时偷拿器皿藏起来。

南传《长部尼柯耶》经文没有这一段,不过这种让比丘丢脸的事,南传有时不会收录在经藏,而会收录于律藏内。因此得查查南传律藏是否有这段记载。


root:

佛告周那:“勿以此耳与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辄(辄)与。时,彼众中有一长老比丘,晚暮出家,于其座上以余器取。

以此经文上下文意来看,可能有二:

A.世尊不让栴檀树耳给其他比丘食用,但长老比丘却用另外自己的钵来取栴檀树耳。

B.世尊不让栴檀树耳给其他比丘食用,但长老比丘却用把人家提供的铜钵都收为己有。

我是觉得此段在主要在讲栴檀树耳,也许A解法上下文意比较连贯。

各种可能解法,讨论看看怎么解才好。


David Chiou:

如果是B解法,则这段要断成前后两段,以饮取器是趁著喝东西而偷器皿,然后接下面四种沙门的段落。


root:

会让周那问世尊有几种沙门,那应该不会只有A解法那种不给吃栴檀树耳去自己拿来吃这种小事。应该是程度上更严重的事。

照David B解法,应这样拆解经文:

佛告周那:“勿以此耳与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辄与。

—下一段,就是有讲到钵器

时,彼众中有一长老比丘,晚暮出家,于其座上以【饮取器】。

尔时,周那见众食讫,并除钵器,行澡水毕,即于佛前以偈问曰:

“敢问大圣智,  正觉二足尊,\\
 善御上调伏,  世有几沙门?”

Ruwen:

僧众受供时,通常是不能走动的,所以就只能请白衣供者邦拿。

还有受供时,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当场吃,一个是托钵后回去吃。


root:

那这样应是长老比丘需要饮食 ,白衣供者用铜钵装好饮食奉上,然后长老比丘把钵收为己有。

栴檀树耳不让比丘食用,所以白衣供者不会把它放入钵裹给比丘食用。


David Chiou:

相当的《佛般泥洹经》经文:“比丘中有一恶比丘,取所饮水器坏之”(CBETA 2022.Q3, T01, no. 5, p. 167c17-18)

不过这文字和大正藏任何一个校勘都无法完全对映 :-P

但先前选的宋本“饮取器”三个字都有出现,只是三个字凑起来后的意义不同。看来在经典传抄很早期,这几个字就很难解了。

 
agama3/什麼是_以餘器取.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10/29 12:2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2496128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