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五根”包含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它们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因此称为“根”。
《杂阿含经》“根相应”前半部的内容经考据可能已佚失,后半部的内容即本卷第642~660经,大多是解说五根的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根①——未知当知根②、知根③、无知根④。”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觉知学地⑤时, 随顺直道⑥进,
精进勤方便, 善自护其心,
如自知生尽, 无碍道已知,
以知解脱已, 最后得无知⑦,
不动意解脱⑧, 一切有⑨能尽,
诸根悉具足, 乐于根寂静⑩,
持于最后身, 降伏众魔怨。”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三根:即“三无漏根”,指三种能导向无漏智慧的素质。
② 未知当知根:还没有清楚明白地知道,而想要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对于真理的求知欲。又译为“未知欲知根”。
③ 知根: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四圣谛)。又译为“已知根”。
④ 无知根:这里特指“无”学圣者的了“知”;没有仍须知道的法。指阿罗汉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且已实证断除一切烦恼。又译为“具知根”、“知已根”。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完全智状态之根”。
⑤ 学地:在修学戒定慧的“有学”阶段。佛弟子中尚未证阿罗汉的圣者,还有法须修学,因此称为“有学”。(阿罗汉则是“无学”,已毕业了。)
⑥ 直道:没有分岔的直达道路。
⑦ 无知:这里特指“无”学圣者的了“知”;没有仍须知道的法。
⑧ 意解脱:即“心解脱”,心自由了,解脱于贪爱等束缚。
⑨ 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⑩ 根寂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静。
还没有了知却想要了知真理(四圣谛)而精进修行的佛弟子有“未知当知根”,朝向解脱。
证初果而有法眼净的圣者有“知根”,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正确地朝向解脱。
证阿罗汉而所作已办的无学圣者有“无知根”,不只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且已实证断除一切烦恼,自然已解脱了。
因此这三者称为“三无漏根”,能导向无漏智慧。
ⓐ “住”,大正藏原为“在”,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住”。
ⓑ “五根”,巴利本作 Pañcindriyānī。
ⓒ “信根”,巴利本作 Saddhindriya。
ⓓ “精进根”,巴利本作 Viriyindriya。
ⓔ “念根”,巴利本作 Satindriya。
ⓕ “定根”,巴利本作 Samādhindriya。
ⓖ “慧根”,巴利本作 Paññindriya。
① 信根:对佛、法、僧、戒的信心。
② 精进根:勇猛精勤修行。
③ 念根:修习四念处而不忘。
④ 定根:入定而不散乱。
⑤ 慧根:智慧。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可说是修行的基础,因此修行要修得好,就要检视、反省自己的五根,例如: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若比丘于此五根如实善观察,如实善观察者,于三结①断知②,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不堕恶趣③法,决定正ⓑ向于正觉④,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⑤。”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须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tti。
ⓑ 宋、元、明、圣四本无“正”字。
① 三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断除三结,即为初果圣者。
② 断知:因舍断而彻底了知。
③ 恶趣:坏的往生处,即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④ 决定正向于正觉:必定正确地趋向正觉,指初果圣者不会退转,迟早会证得涅槃。
⑤ 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到达苦的尽头(涅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五根如实观察者,不起诸漏,心得离欲解脱,是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①,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逮得己利:达到、获得佛法对自己的利益。“逮”是“达到”的意思。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四圣谛”即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
以下第646经表示“五根”中的“慧根”以四圣谛为代表。“慧”梵语prajña、巴利语paññā,音译为“般若”。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根的内涵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①;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②;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③;定根者,当知是四禅④;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四不坏净:对佛、法、僧、戒的坚固信心。
② 四正断: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其中“断”指决断,引申为勤奋的意思。另译为“四正勤”。
③ 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对象而不散乱,在佛经中最常提到的禅定是“四禅”,其定义整理于下表中:
层次 | 定义 | 白话 |
---|---|---|
初禅 |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 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
第二禅 | 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 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 |
第三禅 | 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 | 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 |
第四禅 | 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 | 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 |
四禅的要点略为解释如下:
初禅:
在初禅的定义中,“离欲、恶不善法”是初禅的成果,也是达成初禅的条件之一。要达成初禅还有其他的条件,约略地说如卷二十四第624经:“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正见),具足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然后修四念处(正念)。”从“正念”如何生起“正定”甚至觉悟,则详见本卷第711经中关于“七觉支”次第的解说。
经文中提到“有觉有观”,其中的“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当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例如呼吸)而达到初禅后,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第二禅:
在初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随着功力渐深,渐渐地,“寻”、“伺”显得是刻意、多余的了,反而是进入更深定境的阻碍,因此放下了初禅的“寻”、“伺”,则能进入第二禅。
此时内心更加地澄净(“内净”),达成专注、纯一的心(“一心”)。这时的定力能产生喜乐,又胜过初禅的喜乐。
第三禅:
在第二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渐渐发现先前定力所生的“喜”能让人执著,执著于“喜”则因无常而有忧,所以放下“喜”心,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清澈的觉知)、正知(清晰的理解)中,则能入于第三禅。
这时一方面内心安住在“舍”,一方面体验到比粗糙的“喜”更胜妙的“乐”,这是第三禅的境界。
第四禅:
在第三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除了先前已经放下的“喜”外,渐渐连第三禅的“乐”也都彻底放下,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成就第四禅。
有许多修定的方法可以让人达到初禅甚至第四禅的层次,例如观呼吸、四无量心、念佛、观想等等各种法门。前文已用“观呼吸”法门举过例子,在此就不赘述,而再举其他法门的例子。
以念佛法门为例,修念佛法门的人,持戒清净、善护根门,离于感官的欲乐,也远离了种种恶的、不善的事情后,将心念投向念佛法门中专注的对象,即是“寻”;接着持续地专注在对象上,即是“伺”。日久功深,“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能逐步提升定境。
若是修以观想来收摄心念的法门,以观想火珠为例,初禅可有稳定的火珠,第二禅时火珠会变成圆月,没有火焰闪动,第三禅则完全没有珠,只有一片淡淡的光而保持稳定,此时意识是清醒的,正念、正知的。
以下第647经提到五根中的“定根”以这四禅为代表。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根何等为信根?若比丘于如来所起净信心①,根本坚固,余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者,是名信根。
“精进根何等为精进根?已生恶不善法②令ⓐ断,生欲③、方便、摄心④、增进;未生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已生善法住不忘⑤,修习增广,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是名精进根。
“念根何等为念根?若比丘内身身观住⑥,殷勤方便⑦,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是名念根。
“定根何等为定根?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乃至第四禅具足住,是名定根。
“慧根何等为慧根?若比丘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⑧圣谛如实知,是名慧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元、明三本无“令”字。[*]
① 净信心:清净的信心。
② 恶不善法:恶的、不善的事情。
③ 生欲:生起向善的愿望。
④ 摄心:收摄心念而不外散。
⑤ 住不忘:稳固不忘失。
⑥ 内身身观住:正念安住在身体内,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身观住”是“四念处”中“身念处”的另译。“内身”指自身以内。
⑦ 殷勤方便:勤奋努力。
⑧ 道迹:途径。
本经对五根的定义,整理如下表:
五根 | 代表 | 解说 |
---|---|---|
信根 | 四不坏净 | 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余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 |
精进根 | 四正断 | 已生恶不善法令断,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已生善法住不忘,修习增广,生欲、方便、摄心、增进。 |
念根 | 四念处 | 内身身观住,殷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 |
定根 | 四禅 |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乃至第四禅具足住。 |
慧根 | 四圣谛 | 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比丘于此五根如实观察已,于三结断知。何等为三?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不堕恶趣,决定正向三菩提①,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三菩提:为音译,义译为“正觉”,另译作“三佛”,指真正的觉悟。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比丘于此五根如实观察已,得尽诸漏,离欲解脱,是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诸比丘!若我于此信根、信根集、信根灭、信根灭道迹不如实知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中,为出、为离、心离颠倒①,亦不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
“诸比丘!如实观察五根及其集灭道我于此信根正智如实观察故,信根集、信根灭、信根灭道迹正智如实观察故,我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为出、为离、心离颠倒,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信根,精进、念、定、慧根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颠倒:违反真理的见解。
修行人要观察自己的信、精进、念、定、慧,会因为哪些因素而增强?会因为哪些因素而退步?
知道能够增强或削弱自己五根的因素,才能为修行营造适当的条件,增进修行的进展。
每个人的状况不尽相同,因此要多反省检查,找出适合自己的因素,例如定时的早课、礼佛、打坐,参与读经班,或是参加禅七。
经论中也有列出一些常见的因素,例如四预流支(四个证得初果的因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详见卷三十第843经)可增强信根,增强其他几根的因素也可参见卷二十七第71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诸比丘!我此信根集①、信根没②、信根味③、信根患④、信根离⑤不如实知者,我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心离颠倒,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
“诸比丘!如实知五根及其集没味患离我于信根、信根集、信根没、信根味、信根患、信根离如实知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心离颠倒,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集:起因。
② 没:消失、终了。
③ 味:快乐的滋味,能让人回味、爱着。
④ 患:祸患。
⑤ 离:解脱束缚。
有同学问:“本经说佛陀如实知五根及其集、没、味、患、离,五根也会集没生灭吗?也有过患及出离吗?”
就五根的集、没而言,五根虽然为一切善法的根本,但也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了解增长五根的因缘就能够培养五根,了解五根消失的因缘就能够防范五根的衰败。另一方面,将五根培养成为能破烦恼的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才比较不会进进退退。
五根的过患及出离,举例来说,信根的过患是盲信,信根的出离是已亲自作证,就不再须要相信,而是直接见到了。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74经记载:“质多罗长者语尼犍若提子:‘我已求得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三昧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我昼亦住此三昧,夜亦住此三昧,终夜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为?’”(CBETA, T02, no. 99, p. 152, c15-19)
精进根太过则患掉乱,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第123经所载佛陀对二十亿耳尊者所说的弹琴喻:“极大精进,令心掉乱;不极精进,令心懈怠”(CBETA, T01, no. 26, p. 612, a28-29),精进根的出离则如二十亿耳尊者取得平衡,或是究竟而言、以筏喻来看,阿罗汉不会执著精进的表相。甚至究竟而言,连慧根也有出离,如同本卷第642经所说的“无知根”。
修道的阶位粗分为四果,也可进一步细分,例如将四果各自之前的阶段拆出来成为四向,而成为四向四果: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又称为四双或八辈。
果位愈高,剩余轮回的束缚愈少,例如:
阶位 | 轮回的束缚 |
---|---|
须陀洹向,包括“随信(心修)行”、“随法(智修)行” | 不堕恶道。 |
须陀洹果,又称为“七有” |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七次就能涅槃。 |
须陀洹果中进度快的又名“家家” | 天界与人间总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须陀洹在天界与人间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 |
斯陀含果 |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一次就能涅槃。 |
斯陀含果中进度快的又名“一种” | 只须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 |
阿那含果 |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
阿那含果中的“上流般涅槃” | 先往生于色界的初禅天(色界天中较低层次的),渐次往生到色界最高层次的色究竟天而证得涅槃。 |
阿那含果中的“无行般涅槃” | 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
阿那含果中的“有行般涅槃” | 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
阿那含果中的“生般涅槃” | 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 |
阿那含果中的“中般涅槃” | 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 |
阿罗汉果 |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
其中,阿那含果往生色界天者,依证涅槃的速度,由快到慢分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这五种。
此外,经中也有以入门的性向、是否得所有八解脱(舍去对色与无色的贪欲的八种禅定)定力、是否断尽烦恼,来描述初果以上的圣者:
阶位 | 入门的性向 | 圆满八解脱 | 断尽烦恼 | 和四果的关系 |
---|---|---|---|---|
信解脱 | 由“随信行”入门 | X | X | 初果以上、未满四果 |
见到 | 由“随法行”入门 | X | X | 初果以上、未满四果 |
身证 | (不区分) | 〇 | X | 三果以上、未满四果 |
慧解脱 | (不区分) | X | 〇 | 四果 |
俱解脱 | (不区分) | 〇 | 〇 | 四果 |
以下第652、653经以及卷二十九第821经即提到这些名称。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比丘于此五根若利①、若满足,得阿罗汉。若软、若劣②,得阿那含。若软、若劣,得斯陀含。若软、若劣,得须陀洹。满足者成满足事③,不满足者成不满足事,于此五根不空无果④,若于此五根一切无者,我说彼为外道凡夫之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利:利根;根器敏锐、悟性高。
② 若软、若劣:较弱的。
③ 满足者成满足事:五根圆满的人,成就圆满(即证得阿罗汉)。
④ 于此五根不空无果:有这五根就不会徒劳无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像这样,五根是功不唐捐的”。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比丘于彼五根增上明利①满足者,得阿罗汉俱分解脱②。若软、若劣者,得身证③。于彼若软、若劣,得见到④。于彼若软、若劣,得信解脱⑤。于彼若软、若劣,得一种⑥。于彼若软、若劣,得斯陀含。于彼若软、若劣,得家家⑦。于彼若软、若劣,得七有⑧。于彼若软、若劣,得法行⑨。于彼若软、若劣,得信行⑩。是名比丘根波罗蜜因缘知果波罗蜜⑪,果波罗蜜因缘知人波罗蜜⑫。如是满足者作满足事,减少者作减少事ⓐ,彼诸根则不空无果,若无此诸根者,我说彼为作凡夫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事”,宋、元、明三本作“事于”。
① 明利:聪明利根。
② 俱分解脱:具有完整“八解脱”(舍去对色与无色的贪欲的八种禅定)定力,且已断尽烦恼,因此定、慧都圆满。又译为“俱解脱”。
③ 身证:“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具有完整“八解脱”(舍去对色与无色的贪欲的八种禅定)定力,但还没断尽烦恼者,已曾亲“身”入灭尽定(八解脱之一)而“证”得近似涅槃的寂灭,因此名为“身证”。
④ 见到:由“随法行”修行,证得初果但尚未证得四果的圣人中,不具有完整“八解脱”定力,也还没断尽烦恼者。因为先前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见到”真理而证果,所以名为“见到”。另译为“见至”。
⑤ 信解脱:由“随信行”修行,证得初果但尚未证得四果的圣人中,不具有完整“八解脱”定力,也还没断尽烦恼者。因为先前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修行而证果、趣向“解脱”,所以名为“信解脱”。
⑥ 一种:“斯陀含果”的圣人中,只须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者,只剩出生一次的种子,因此名为“一种”。又译为“一种子道”。
⑦ 家家:“须陀洹果”的圣人中,只须天界及人间总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须陀洹在天界与人间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为从人间的“家”生于天界的“家”、又从天界的“家”生于人间的“家”没几次就能涅槃,所以名为“家家”。
⑧ 七有:即“须陀洹”,断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⑨ 法行: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又译为“随法行”。
⑩ 信行: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又译为“随信行”。
⑪ 根波罗蜜因缘知果波罗蜜:由五根圆满的程度,而能知道果位圆满的程度。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同的根有不同的果”。“波罗蜜”为音译,义译为到彼岸,指究竟、圆满。
⑫ 果波罗蜜因缘知人波罗蜜:由果位圆满的程度,而能知道人圆满的程度。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同的果有不同的人”。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根,一切皆为慧根所摄受①。譬如堂阁众材②,栋③为其首,皆依于栋,以摄持故。慧为五根之首如是五根,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摄受:引领;前导。
② 堂阁众材:盖房子的各种木材。
③ 栋:房屋的正梁。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此诸功德,一切皆是慧为其首,以摄持故。”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慧根引领并与其余四根相辅相成若圣弟子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信根成就,信根成就,即是慧根①。如信根,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是故就此五根,慧根为其首,以摄持故。譬如堂阁,栋为其首,众材所依,以摄持故。如是五根,慧为其首,以摄持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信根成就,即是慧根:信根圆满的成果,也就是慧根。
本经以栋梁比喻慧根,相当的南传经文则是以盖尖屋顶的房子时装上屋顶比喻慧根,表示屋顶吊起时,支持屋顶的椽也才固定,表示慧根生起时,其余四根才成就。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若圣弟子成就信根者,作如是学。圣弟子无始生死,无明所著,爱所系,众生长夜生死,往来流驰,不知本际①,有因故有生死,因永尽者,则无生死,无明大暗聚障碍,谁般涅槃?唯苦灭、苦息、清凉、没。如信根,如是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说。此五根,慧为首,慧所摄持。譬如堂阁,栋为首,栋所摄持。”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本际:源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何等为信根?谓圣弟子于如来所起信心,根本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法所不能坏,是名信根。何等为精进根?谓四正断。何等为念根?谓四念处。何等为定根?谓四禅。何等为慧根?谓四圣谛,此诸功德,皆以慧为首。譬如堂阁,栋为其首。”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禅是定根的代表,但定根广义上不限于四禅,例如下一经即说:“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只要是学佛而修的定,就可以是定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发菩提心与五根何等为信根?若圣弟子于如来发菩提心①,所得净信心②,是名信根。何等为精进根?于如来发菩提心,所起精进方便,是名精进根。何等为ⓐ念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念,是名念ⓑ根。何等为定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何等为慧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智慧,是名慧根。所余ⓒ堂阁,譬ⓓ如上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是名念”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所余”,元、明二本作“譬如”,圣本作“四余”。
ⓓ “譬”,元、明二本作“余”。
① 菩提心:求正觉的心;上求佛道的心。
② 圣弟子于如来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佛弟子对着佛陀发求正觉的心,所得的清净信心。
有的人以为《阿含经》中没有提到“发菩提心”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是有的。本经中说“于如来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而有信根,乃至产生五根,卷三第61经也说初果圣者未来必成正觉:“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6, a12-13),卷二十一第571经说修行人:“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51, c18-19)。至于如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十八第498经:“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31, a16-17) 卷二十四第635经:“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76, a11-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于此五根修习多修习,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苦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害诸色:破除色阴的束缚。
“根相应”的上半在《杂阿含经》中已佚失,因此在本经的“进阶辨正”提供佚失部分《相应部尼柯耶》“根相应”的经文中译。
《杂阿含经》“力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661~703经,提到各种能推动、贯彻事情的力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种力。何等为二?谓数力①及修力②。何等为数力?谓圣弟子空ⓐ闲林中树下,作如是思惟:‘省察的力量身恶行,现法③、后世受于恶报。我若行身恶行者,我当自悔教ⓑ④,他亦悔我,大师亦当悔我,大德梵行亦当悔我,以法责我;恶名流布,身坏命终,当生恶趣泥犁ⓒ⑤中。’如是现法、后ⓓ报身恶行断,修身善行⑥。如身恶行,口、意恶行亦如是说,是名数力。何等为修力?若比丘学于数力,圣弟子数力成就已,随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空”,宋、元、明三本作“坐”。
ⓑ “悔教”,圣本作“教悔”。
ⓒ “犁”,圣本作“梨”。
ⓓ “后”,圣本作“复”。
① 数力:省察的力量;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力量。又译为“思择力”、“晓制力”。
② 修力:修习的力量。又译为“修习力”、“行念力”。
③ 现法:这一生。
④ 悔教:悔过、改过。
⑤ 泥犁:“地狱”的音译。
⑥ 现法、后报身恶行断,修身善行:这一生与来生都不再造恶,转修善行。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舍断身恶行后修习身善行”。
“数力”是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力量,“惭愧”是数力的根本,“忏悔”为培养数力的一种具体作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省察而减轻贪瞋痴后修行得力圣弟子学数力成就已,贪、恚、痴若节①若尽。如是圣弟子依于数力,尽立数力,随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节:控制、约束。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修力?谓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又译为“四神足”。
② 七觉分:觉悟的七个要素:(1)念觉分、(2)择法觉分、(3)精进觉分、(4)喜觉分、(5)轻安觉分、(6)定觉分、(7)舍觉分。
③ 八圣道分:即“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④ 四道:修行通往涅槃的四种模式:(1)苦迟通行(由五受阴的逼迫,厌离苦而生起软弱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2)苦速通行(由五受阴的逼迫,厌离苦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3)乐迟通行(由禅定的安乐而生起软弱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4)乐速通行(由禅定的安乐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又译为“四通行”。也可解为卷二十一第560经中解说止观顺序的四道。
⑤ 四法句:不贪、不瞋、正念、正定。又译为“四法足”。
⑥ 止: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⑦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增长而产生的力量称为五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种力。何等为三?谓信力①、精进力②、慧力③。复次三力。何等为三?谓信力、念力④、慧力。复次三力。何等为三?谓信力、定力⑤、慧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住”,圣本作“在”。[*]
① 信力:对佛、法、僧、戒的净信,能破邪信。
② 精进力:彻底地断恶生善,能破懈怠。
③ 慧力:证得四圣谛的智慧,能破无明。
④ 念力:修习四念处而不忘,能破邪念。
⑤ 定力:入四禅等定境,能破散乱。
俗人纵使偶尔有信、精进、念、定、慧,一旦遇到境界就退失了,而不能转化烦恼。例如自认为对于佛、法、僧、戒有信心,但只要被人骂,就会忘了五戒而骂回去,并生起一连串的烦恼。
五根增长产生五力,即能断烦恼。例如基于对三宝和戒律的信心、基于精进、基于正念,当被人骂时,会持戒而不恶口,观察自己被骂时苦受及瞋心的生灭,进而以智慧给予适切的应对,而能转化烦恼甚至大事化小、化敌为友,趋吉避凶。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力,谓信力、精进力、慧力。如是,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信力、精进力、慧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精进力,念力、定力,亦如是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力——信力、念力、慧力。何等为信力?谓圣弟子于如来所入于净信,根本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同法所不能坏,是名信力。何等为精进力?谓修四正断。何等为慧力?谓四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余二力如上说。
四摄是四种能摄引他人的方法,即惠施、爱语、行利、同利,能让大众和谐相处。这四摄在每一部《阿含经》以及许多其他经典都有提到,在《杂阿含经》的“力相应”中则说是“摄力”,有摄受众生的力量。
四摄的另译、意义、及最高级的方法,整理如下表所示:
项目 | 另译 | 意义 | 最高级的方法 |
---|---|---|---|
惠施 | 布施 | 施福利与人 | 法施 |
爱语 | 爱言、爱敬、仁爱 | 亲切好听的话 | 有人想听法时,应机说法 |
行利 | 利行、以利、利人 | 利他的行为 | 帮助人成就信、戒、施、智慧 |
同利 | 等利、同事 | 与他人共事 | 阿罗汉以阿罗汉、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须陀洹以须陀洹、净戒者以净戒而授于彼 |
常行四摄的人,如同俗话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然和大众相处比较融洽,因此而能摄受他人的能力即称为摄力。相反地,自私自利的人事事只为自己着想,就很少人会真心想帮助他。
以下几经有关于四摄的解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力。何等为四?谓信力、精进力、念力、慧力。复次四力——信力、念力、定力、慧力。复次四力——觉力①、精进力、无罪力②、摄力③。”
此诸经如上三力说。差别者:“何等为觉力?于善、不善法如实知,有罪、无罪,习近④、不习近,卑法⑤、胜法⑥,黑法⑦、白法⑧,有分别法⑨、无分别法⑩,缘起法⑪、非缘起法⑫如实知,是名觉力。何等为精进力?谓四正断……”如前广说。“何等为无罪力?谓无罪身、口、意,是名无罪力。何等为摄力?谓四摄事⑬,惠施、爱语⑭、行利⑮、同利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觉力:觉悟的力量。
② 无罪力:身口意清净远离罪恶的力量。
③ 摄力:摄受众生的力量,是由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有的感召力。
④ 习近:亲近,指应该修习或亲近的。
⑤ 卑法:低下的法。
⑥ 胜法:优越的法。
⑦ 黑法:恶法。
⑧ 白法:善法;对自己和他人有帮助的法。
⑨ 有分别法:有(善恶等)分别的法,会导致善、恶业果报。也有解为善、恶夹杂的法。
⑩ 无分别法:没有(善恶等)分别的法。例如阿罗汉的心念,不与贪、瞋、痴相应,不造业、不导致果报。
⑪ 缘起法:由因缘(种种条件)而生的事物,即“有为法”。
⑫ 非缘起法:不是由因缘而生的事物,即无为法。例如涅槃。
⑬ 四摄事:即“四摄”,四种能摄引他人的方法。又译为“四摄法”。
⑭ 爱语:随他人的根性说亲切好听的话,而摄引归于正道。
⑮ 行利:行善利益他人,而摄引归于正道。又译为“利行”。
⑯ 同利:与他人同甘共苦,借机给予启发,摄引归于正道。又译为“等利”、“同事”。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最好的四摄若最胜施者,谓法施。最胜爱语者,谓善男子乐闻,应时说法。行利最胜者,谓ⓐ不信者能令入信,建ⓑ立于信;立戒者以净戒,悭者以施,恶智者以正智令入建立。同利最胜者,谓阿罗汉以阿罗汉①、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须陀洹以须陀洹、净戒者以净戒ⓒ而授于彼。”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谓”,大正藏原为“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谓”。
ⓑ 圣本无“建”字。
ⓒ 大正藏无“戒”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① 阿罗汉以阿罗汉:对和阿罗汉共事能得利的人,自己成为阿罗汉而一同修行或分享修行心得。
“同利(同事)最胜者”,与“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果然是最好的同事。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所有法,是众之所取①,一切皆是四摄事。或有一取施者,或一取爱语者,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者。过去世时,过去世众,以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未来世众,当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或一取施者,或一取爱语,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布施及爱语, 或有行利者ⓐ,
同利诸行生, 各随其所应。
以此摄世间, 犹车因釭ⓑ②运。
世无四摄事, 母恩子养忘,
亦无父等尊, 谦下之奉事。
以有四摄事, 随顺之法故,
是故有大士③, 德被④于世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者”,圣本作“行”。
ⓑ “釭”,宋、元、明、圣四本作“工”。
① 取:接受。
② 釭:车轮的中心穿轴用的金属圈。读音同“缸”。
③ 大士:伟大、超凡的人。
④ 被:遍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成就四力,离五恐怖有四力。何等为四?谓觉力、精进力、无罪力、摄力……”如上说。“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得离五恐怖。何等为ⓐ五?谓不活恐怖①、恶名恐怖②、众中恐怖③、死恐怖④、恶趣恐怖⑤,是名五恐怖。”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① 不活恐怖:无法存活下去的恐惧。
② 恶名恐怖:怕自己名誉被破坏的恐惧。
③ 众中恐怖:面对群众胆怯的恐惧。
④ 死恐怖:对死亡的恐惧。
⑤ 恶趣恐怖:往生三恶道的恐惧。
这五恐怖的逻辑关系,可归类如下:
也就是不外乎对现在世或未来世,由于对身体或心理的执著,基于自我或他人,而有的恐怖。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圣弟子成就此四力者,当作是学。我不畏不活,我何缘畏不活?若身行不净行、口不净行、意不净行,作诸邪贪,不信、懈怠、不精进、失念、不定、恶慧、悭、不摄者,彼应畏不活。我有四力,谓觉力、精进力、无罪力、摄力,有此四力成就故,不应畏如不活畏。如是恶名畏、众中畏、死畏、恶趣畏亦如上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力——觉力、精进力、无罪力、摄力。何等为觉力?谓慧、大慧、深慧、难胜慧①,是名觉力。何等为精进力?精进力即四正断的力量若于不善法不善数②、黑黑数③、有罪有罪数④、不应亲近不应亲近ⓐ数⑤,离此诸法已,若诸余善善数、白白数、无罪无罪数、应亲近ⓑ应亲近数,如此等修习,增上精勤、欲⑥、方便堪能⑦,正念、正知ⓒ而学,是名精进力。无罪力、摄力如上修多罗⑧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近”,宋、元、明、圣四本作“近不应”。
ⓑ “近”,圣本作“近数”。
ⓒ “知”,圣本作“智”。
① 大慧、深慧、难胜慧:大智慧、高深的智慧、胜出的智慧。这些都是形容觉悟的智慧。
② 不善法不善数:恶的事物、恶的条目。指一切的恶。
③ 黑黑数:恶的(事物)、恶的条目。
④ 有罪有罪数:有罪的(事物)、有罪的条目。例如杀生、偷盗等犯戒、犯罪的事。
⑤ 不应亲近不应亲近数:不应该亲近的(事物)、不应该亲近的条目。例如恶朋友、邪见等佛弟子不应该亲近的事物。
⑥ 欲:意愿、欲望,这里特指善法欲(对善法的喜爱)。
⑦ 方便堪能:努力精进以有能力。
⑧ 修多罗:契经;佛经。“修多罗”是音译,原义为“线”,比喻佛经能贯穿法义、使法义不散失。
“力相应”的经文中分别提到“数力、修力”,以及“觉力、精进力”,其中“数力”和“觉力”有点类似,“修力”和“精进力”有点类似,有何异同?
“数力”是省察的力量,包含世俗及出世的,例如第692经提到的“计数多闻力”也算是一种世间的“数力”;“觉力”则专指出世的、觉悟的力量,经中以“如实知”善法、不善法、有为法、无为法等为例,也以大智慧为例。
“修力”是依据“数力”所省察的结果而修习所产生的力量,经中也以修三十七道品为例;“精进力”则专指四正断的断恶修善的力量。
ⓐ “信力”,巴利本作 Saddhābala。
ⓑ “精进力”,巴利本作 Viriyabala。
ⓒ “念力”,巴利本作 Satibala。
ⓓ “定力”,巴利本作 Samādhibala。
ⓔ “慧力”,巴利本作 Paññābala。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勤加精进,成就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彼信力,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力者,当知是四正断。念力者,当知是ⓐ四念处。定力者,当知是四禅。慧力者,当知是四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明本补上。
本经对于“五力”的定义,和第646经对于“五根”的定义,字面上可说是一样的,两者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五根增长而产生的力量称为五力,因此五根是因,着重在强调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五力是果,强调五根增强后能推动、贯彻修行,而断烦恼的力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成就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惭”是羞耻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愧”是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
在汉文佛典中,“惭”较着重在自己反省而羞耻,例如“自惭形秽”;“愧”较着重在面对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对父母”。
佛陀表明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如卷十四第346经中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这个次第值得细细品味。
本卷第661、662经也显示有惭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恶行,能减轻贪瞋痴,使得修行得力。卷二十八第749经则讲说有“明”(“无明”的对称;智慧)能随着生起惭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脱。
经中在在表示有惭、有愧而真诚忏悔,才能持戒清净,离欲、恶不善法,成为初禅的基础,进而证得更深的禅定乃至发起无漏的智慧。
① 学力:需要学习、成就的力量;学人的力量。这里的“学”指“学人”,指佛弟子中尚未证阿罗汉的圣者,还有法须修学,因此称为“学人”或“有学”。
② 惭力:羞耻于起恶不善法或各种烦恼而有的力量。“惭”较着重在自己反省而羞耻。
③ 愧力:愧疚于起恶不善法或各种烦恼而有的力量。“愧”较着重在面对他人而愧怖。
有同学问:“惭愧似乎让人懦弱,为什么会是力量?”
惭愧能让人反省,较能跳出自我的主观,客观地分析事件,有助于产生智慧,并破除自己的恶习。卷十四第346经就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也就是说,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有惭愧才能面对自己的缺点,因此不仅不懦弱,而是勇敢面对现实。
若从论藏的角度来分析,无惭、无愧通一切不善心所,也就是说一切的不善心都有无惭、无愧在其中。所以只要有惭愧心,就能避免不善心的生起,生起的自然都是善心了。因此惭力、愧力当然是修行上相当重要的力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信力是学力、成就精进力是学力、成就惭力是学力、成就愧力是学力、成就慧力是学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信力是学力?于如来所善入于信,根本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同法所不能坏。何等为精进力是学力?谓四正断……”如前广说。“惭力何等为惭力是学力?谓羞耻,耻于起恶不善法诸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惭力是学力。愧力何等为愧力是学力?谓诸可愧事而愧,愧起诸恶不善法烦恼数,受诸有炽然苦报,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愧力是学力。何等为慧力是学力?谓圣弟子住于智慧,成就世间生灭智慧,贤圣出厌离,决定正尽苦,是名慧力是学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苦恼”,宋、元、明、圣四本作“恼苦”。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所ⓐ说。差别者:“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信力是学力,精进力、惭力、愧力、慧力是学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元、明三本无“所”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善法若变、若退、若不久住者,他人当ⓐ以五种白ⓑ法①来呵责汝。何等为五?言汝不以信入于善法,若依信者,能离不善法,修诸善法。汝无精进、无惭、无愧、无慧入于善法故。若依慧者,能离诸不善法,修诸善法。
“若比丘于正法不变、不退、久住者,他人当以五种白[*]法来庆慰汝。何等为五?正信入于善法,若依信者,离不善法ⓒ,修诸善法,精进、惭、愧、慧入于善法,若依慧者,离不善法,修诸善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当”,大正藏原为“审”,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当”。
ⓑ “白”,宋、元、明三本作“自”。[*]
ⓒ “法”,圣本作“汝”。
① 白法:善法;对自己和他人有帮助的法。本经中第一段的“白法”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法的非难语”,第二段的“白法”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法的”。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还戒①者、退戒者,他人当以五种白[*]法来呵责汝。何等为五?若比丘不以信入于善法,若依信者,离不善法,修诸善法。不以精进、惭、愧、慧入于善法;若依慧者,离不善法,修诸善法。若比丘尽其寿命,纯一满净,梵行清白②者,他人当以五种白[*]法来庆慰汝……”如上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还戒:舍弃出家戒律而还俗。又译为“退戒”、“舍戒”。
② 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完全清净地修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若不欲令恶不善法生者,唯有信善法,若信退减ⓐ者,不信永住,诸不善法则生。乃至欲令恶不善法不生者,唯有精进、惭、愧、慧,若精进、惭、愧、慧力退减[*],恶慧永住者,恶不善法则生。若比丘依于信者,则离不善法,修诸善法,依精进、惭、愧、慧者,则离不善法,修诸善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减”。[*]
《华严经》卷十四〈贤首品 12〉:“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CBETA, T10, no. 279, p. 72, b18) 如同本经所表示的信根能增上善法、信力能破不善法。
依据本经,除了信以外,精进、惭、愧、慧也都有这样的功效。
“如来十力”是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
一、处、非处智力: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
例如了知不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有道理、可能的;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持戒清净造成心中安定,这是有道理、可能的;作奸犯科造成心中安定,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佛陀一向说实话,这是有道理、可能的;佛陀会说谎话,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
又译为“是处、非处智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可能是可能、不可能是不可能”。
二、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
例如了知过去世的什么因,造成现在或未来的什么果;过去世做的什么事,造成现在的什么乐果,却在未来造成什么苦果(举例来说,过去世布施资助外道宣扬邪见,布施的业报是现在世有钱,邪见的业报是未来世愚痴);过去世做了很多的什么事,造成现在或未来多还是少的什么果(举例来说,过去世做了很多的布施,却因为布施时心念不净,导致现在或未来得到的善果很少)。
又译为“自以乐受智力”。
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或成就这些定境。
例如了知什么因缘会让人起烦恼而无法入定;良好的指导或自己如理作意能让心意清净而入定;如何能从一种禅定切换到另一种禅定;止和观如何能互相成就;借由止观如何能解脱。不管是哪种禅定境界,佛陀都能完全掌握、随意进出,并教授弟子。
四、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
例如了知某人的根器好还是差;某人容易起贪、瞋、还是痴;某人的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如何;某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好坏,诸如此类能如同根生茎叶般加强影响众生的作用。“根”的更多举例可参见本卷“根相应”的内容。
借由根上下智力,佛陀能根据众生的根器来说法,例如某人可以由行布施而修好持戒,佛陀就多教他布施;某人可以行持戒而修好布施,佛陀就多教他持戒;某人目前没有能力理解佛法而修行,佛陀就暂时不跟他说法;某人修行佛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佛陀就谆谆教诲他。
又译为“根胜劣智力”。
五、种种意解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
例如了知某人目前起贪心、接着会有瞋恚的意向(举例来说,贪爱第一名,第一名却由别人得到,因此会有瞋恚的意向);某人的意向是趋向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某人的意向会让他修成邪定、正定、还是解脱。
又译为“种种胜解智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众生的不同倾向之状态”。
六、种种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
例如了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四界(地、水、火、风)、十八界(眼、色、眼识等)、涅槃界等等世间的各种差别乃至心的各种状态。“界”的更多举例可参见卷十六、卷十七“界相应”的内容。
七、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
例如了知某人还须要多加教导才能证果,因此教导他,让他证果;哪些因缘会造成贪欲的生起,因此要排除或对治;某些情况借由修正身的造作(身行)而能够清净,但修正语、意的造作则帮助不大;某些情况借由修正语的造作(语行)而能够清净,但修正身、意的造作则帮助不大(举例来说,某人要和他的仇人用言语沟通,才能化解仇恨,但若只是打不还手、或只是自己心中有慈心但不沟通,则帮助不大)。
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导向一切处之路”。
八、宿住随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忆念自己及众生的过去世。
例如能够忆念任何众生无穷尽的过去世,过去世的身分、境遇、所作所为、甚至心念,以及这些心念如何辗转相续影响到这一世。
九、死生智力:完全了知众生未来世的往生去处,以及导致往生这些去处的善恶因缘。
例如能够以天眼见到在任何世界的任何众生,往生到善道或恶道,以及是什么原因让他往生到善道或恶道。
又译为“天眼通作证智力”。
十、漏尽智力:完全自知自证得漏尽,断尽烦恼。
因为圆满这十力,佛陀能够在没有佛法的世界自觉觉他,并对弟子因材施教,度化无数的众生。
佛陀的许多大弟子也有这十力中一部分的能力,但完全具备十力的则只有佛陀。以“宿住随念智力”为例,许多佛弟子的宿命通可回溯几百世,但佛陀的宿命通可以回溯无穷尽的过去世。
完整具备十力须要长久的修行以及极大的福报,佛陀久远前就发成佛大愿,已累世修行,所以渐渐圆满这十力。不过证悟本身并不须要完全具备这十力,佛弟子们纵使没有具备十力也能证得涅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佛与阿罗汉的相同若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解脱,是名阿罗诃三藐三佛陀①。受、想、行、识亦如是说。若复比丘于色生厌、离欲、不起、解脱者,是名阿罗汉慧解脱。受、想、行、识亦如是说。诸比丘!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种种别异?”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②,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与阿罗汉的不同如来、应、等正觉者,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自ⓐ知,得三菩提,于未来世能说正法,觉诸声闻,所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说道,为众将导,然后声闻成就随法随道③,乐奉大师教诫ⓑ、教授,善于正法,是名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种种别异。
“复次,五学力、如来十力④。何等为学力?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什么是如来十力何等为如来十力?处、非处智力谓如来处、非处如实知⑤,是名如来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⑥,转于梵轮⑦,于大众中能师子吼⑧而吼。
“业异熟智力复次,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业法,受ⓒ因事报如实知⑨,是名第二如来力。如来、应、等正觉成就此力,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而吼。
“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复次,如来、应、等正觉禅、解脱、三昧、正受,染恶、清净、处净如实知⑩,是名如来第三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
“根上下智力复次,如来知ⓔ众生种种诸根差别如实知⑪,是名如来第四力。若成就此力,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
“种种意解智力复次,如来悉知众生种种意解如实知⑫,是名第五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
“种种界智力复次,如来悉知世间众生种种诸界如实知⑬,是名第六如来力。若于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
“遍趣行智力复次,如来于一切至处道如实知⑭,是名第七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
“宿住随念智力复次,如来于过去宿命种种事忆念:‘从一生至百千生,从一劫至百千劫。我尔时于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乐觉、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⑮。我于彼处死、此处生,此处死、彼处生ⓕ,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实知,是名第八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
“死生智力复次,如来以天眼净过于人眼,见众生死时、生时,妙色、恶色、下色、上色,向于恶趣、向于善趣、随业法受悉如实知:‘此众生身恶业成就,口、意恶业成就,谤毁贤圣,受邪见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堕恶趣,生地狱中。此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业法受;彼因彼缘,身坏命终,生善趣天上。’悉如实知,是名第九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
“漏尽智力复次,如来诸漏已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第十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
“如此十力,唯如来成就,是名如来与声闻种种差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自”,大正藏原为“身”,今依据高丽藏改作“自”。
ⓑ “诫”,宋、元、明三本作“戒”。
ⓒ “受”,圣本作“爱”。
ⓓ 大正藏无“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知”,圣本作“他”。
ⓕ “此处死、彼处生”,大正藏原为“彼处生、此处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此处死、彼处生”。
① 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佛陀。“阿罗诃”是如来十号中第二个“应供”的音译,“三藐三佛陀”是如来十号中第三个“等正觉”的音译,此处以这二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② 法根、法眼、法依:佛法的根源、佛法的导引、佛法的皈依。
③ 随法随道:跟随着佛陀所说的法修行,跟随着佛陀所说的道修行。
④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
⑤ 处、非处如实知: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例如了知不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有道理、可能的;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持戒清净造成心中安定,这是有道理、可能的;作奸犯科造成心中安定,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佛陀一向说实话,这是有道理、可能的;佛陀会说谎话,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可能是可能、不可能是不可能”。
⑥ 得先佛最胜处智:得到过去诸佛所证到的最高的智慧。
⑦ 梵轮:即“法轮”,指佛法。佛法能摧破众生的烦恼,犹如巨轮能碾压经过的地方,又不停滞于一地,辗转传人,有如车轮,所以比喻为“法轮”,佛法清净广大,因此又称“梵轮”。
⑧ 师子吼:以百兽之王狮子的吼声,形容圣者说法内容真实且具震撼力。
⑨ 于过去、未来、现在业法,受因事报如实知: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例如了知过去世的什么因,造成现在或未来的什么果;过去世做的什么事,造成现在的什么乐果,却在未来造成什么苦果(举例来说,过去世布施资助外道宣扬邪见,布施的业报是现在世有钱,邪见的业报是未来世愚痴);过去世做了很多的什么事,造成现在或未来多还是少的什么果(举例来说,过去世做了很多的布施,却因为布施时心念不净,导致现在或未来得到的善果很少)。
⑩ 禅、解脱、三昧、正受,染恶、清净、处净如实知: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成就、或维持这些定境。其中“禅”义译为“静虑”,“解脱”指依禅定而舍去对色与无色的贪欲(例如“八解脱”),“三昧”指心专注而不散乱,“正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都是“定”的不同名称或面向。
⑪ 知众生种种诸根差别如实知: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例如了知某人的根器好还是差;某人容易起贪、瞋、还是痴;某人的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如何;某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好坏,诸如此类能如同根生茎叶般加强影响众生的作用。“根”的更多举例可参见本卷“根相应”的内容。
⑫ 悉知众生种种意解如实知: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例如了知某人目前起贪心、接着会有瞋恚的意向(举例来说,贪爱第一名,第一名却由别人得到,因此会有瞋恚的意向);某人的意向是趋向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某人的意向会让他修成邪定、正定、还是解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众生的不同倾向之状态”。
⑬ 悉知世间众生种种诸界如实知: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例如了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四界(地、水、火、风)、十八界(眼、色、眼识等)、涅槃界等等世间的各种差别乃至心的各种状态。“界”的更多举例可参见卷十六、卷十七“界相应”的内容。
⑭ 于一切至处道如实知: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例如了知某人还须要多加教导才能证果,因此教导他,让他证果;哪些因缘会造成贪欲的生起,因此要排除或对治;某些情况借由修正身的造作(身行)而能够清净,但修正语、意的造作则帮助不大;某些情况借由修正语的造作(语行)而能够清净,但修正身、意的造作则帮助不大(举例来说,某人要和他的仇人用言语沟通,才能化解仇恨,但若只是打不还手、或只是自己心中有慈心但不沟通,则帮助不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导向一切处之路”。
⑮ 寿分齐:寿命的尽头。“分齐”指分际、界限。
本经表明佛陀与阿罗汉都一样解脱于五阴。佛陀与阿罗汉的不同则在于佛陀是在没有佛法的世界中,第一位自行证悟佛法,并说法教导四众弟子的觉者。卷三第75经也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分析。
另外,只有佛陀已完全具足“如来十力”这十种有助于广度众生智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婴儿,父母生已,付其乳母,随时摩拭,随时沐浴,随时乳哺ⓐ,随时消息①。若乳母不谨慎者,儿或以草、以土诸不净物著其口中,乳母当即教令除去。能时除却者善ⓑ,儿不能自却者,乳母当以左手持其头,右手探其哽ⓒ②,婴儿当时虽苦,乳母要当苦探其哽[*],为欲令其子长夜安乐故。”
佛告诸比丘:“若婴儿长大,有所识别,复持草、土诸不净物著口中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婴儿长大,有所别知,尚不以脚触诸不净物,况著口中。”
佛告比丘:“婴儿小时,乳母随时料理消息,及其长大,智慧成就,乳母放舍,不勤消息,以其长大不自放逸故。如是,比丘!若诸声闻始学,智慧未足,如来以法随时教授而消息之;若久学智慧深固,如来放舍,不复随时殷勤教授,以其智慧成就不放逸故。是故,声闻五种学力,如来成就十种智力……”如上广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哺”,大正藏原为“晡”,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哺”。
ⓑ “善”,圣本作“若”。
ⓒ “哽”,元、明二本作“鲠”。[*]
① 消息:照顾。
② 哽:卡在喉咙不能下咽的阻塞物。音同“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有六种力。若六种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智,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谓处、非处如实知,如来初力。复次,过去、未来、现在心乐法受如实知①……”如上广说,“是名第二如来力。复次,如来禅、解脱、三昧、正受如实知……”如上广说,“是名如来第三力。复次,如来过去种种宿命之事如实知……”如上广说,“是名如来第四力。复次,如来天眼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死此生彼……”如上广说,“是名如来第五力。复次,如来结漏②已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如上广说,乃至“于众中师子吼而吼,是名如来第六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过去、未来、现在心乐法受如实知:即“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例如过去世做的什么事,造成现在心能受乐的果报。
② 结漏:烦恼。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有来问我如来处、非处力,如如来处、非处智ⓐ力所知见觉,成等正觉,为彼记说。
“若复来问如来自以乐受智力,如如来自以乐受ⓑ智力所知见觉,成等正觉,为彼记说,是名第二如来智力。
“若有来问如来禅定、解脱、三昧、正受智力,如如来禅定、解脱、三昧、正受,为彼记说。
“若有来问宿命所更智力,如如来宿命所更所知见觉,为彼记说。
“若有来问如来天眼智力,如如来天眼所见,为彼记说。
“若有来问如来漏尽智力,如如来漏尽智力所知见觉,为彼记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智”,圣本作“知”。
ⓑ 圣本无“受”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力。何等为七?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信力精进力, 惭力及愧力,
正念定慧力, 是说名七力,
成就七力者, 得尽诸有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力……”如上说。差别者:“是故,比丘!当如是学:‘我当成就信ⓐ力。’如是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亦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信”,宋、元、明、圣四本作“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力……”如上说。差别者,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信力精进力, 及说惭愧力,
念力定慧力, 是名为七力。
七力成就者, 疾断诸有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住”,圣本作“在”。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力。何等为七?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何等为信力?于如来所起信心,深入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同法所不能坏,是名信力。何等为精进力?谓四正断……”如上广说。“何等为惭力?谓耻恶不善法……”如上说。“何等为愧力?于可愧事愧,愧起恶不善法……”如上说。“何等为念力?谓四念处……”如上说。“何等为定力?谓四禅……”如上说。“何等为慧力?谓四圣谛……”如上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八力。何等为八?谓自在王者ⓐ力①、断事大臣力②、结恨女人力③、啼泣婴儿力④、毁呰愚人力⑤、审谛黠慧力⑥、忍辱出家力⑦、计数多闻力⑧。”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圣本无“者”字。
① 自在王者力:国王在自己国家有随心所欲的权力。
② 断事大臣力:大臣有裁决事情的能力。
③ 结恨女人力:女人对于所结怨的人事不善罢干休的力量。
④ 啼泣婴儿力:婴儿哭闹以博取众人注意的力量。
⑤ 毁呰愚人力:愚痴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毁谤的力量。
⑥ 审谛黠慧力:聪明有智慧的人思虑周密的力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贤智者的审虑力”。
⑦ 忍辱出家力:出家人谦卑无怨恨地忍受侮辱的力量。
⑧ 计数多闻力:博学多闻的人检视和评估的力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多闻者的省察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谓自在王力者,王者现自在威力。断事大臣力者,大臣现断事之ⓐ力ⓑ。结恨女人力者,女人之法现结恨力。啼泣婴儿力者,婴儿之法现啼泣力。毁呰愚人力者,愚人之法触事毁呰①。审谛黠慧力者,智慧之人常现审谛。忍辱出家力者,出家之人常现忍辱。计数多闻力者,多闻之人常现思惟计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之”,宋、元、明、圣四本作“之功”。
ⓑ “力”,圣本作“力几关巧力造几关者见其力刀剑盗贼力盗贼必现刀剑力计数多闻力者凡思惟计数现多闻之力”共四十字。
① 触事毁呰:遇到事情就毁谤。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漏尽比丘有几力?”
佛告舍利弗:“漏尽比丘有八力。何等为八?谓漏尽比丘心顺趣于离、流注ⓐ于离、浚输ⓑ①于离,顺趣于出、流注[*]于出、浚输ⓒ[*]于出,顺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若见五欲,犹见火坑。如是见已,于欲ⓓ念、欲受、欲著,心不永住,修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佛说此经已,尊者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注”,圣本作“住”。[*]
ⓑ “浚输”,圣本作“后轮”。[*]
ⓒ 大正藏在“输”字有重复的校勘编号,今依据前后文删去此校勘编号。
ⓓ “欲”,宋、元、明三本作“欲欲”。
① 浚输:输通、通往。
从本经的经文比较难区别阿罗汉的八力是指哪八者,相当的南传经文多了“善见一切行无常”,少了“四正勤”、“五力”。
《瑜珈师地论》的对应段落则写道:“诸阿罗汉成就八力,如实领受贪、瞋、痴等永尽无余,不造诸恶,修习诸善。谓心趣向远离、出离、般涅槃故,厌背后有;厌背因缘,不造恶业。又见诸欲,犹如一分热炭火故,厌背诸欲;厌背因缘,不造恶业。由此二力,不造诸恶,不造恶故,复由六门修习诸善,谓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CBETA, T30, no. 1579, p. 864, a12-19) 表示阿罗汉的八力,是基于以下前二力,而修习后六门:(1)心向离、出、涅槃、(2)见五欲如火坑,以修(3)四念处、(4)四正勤、(5)四如意足、(6)五根五力、(7)七觉分、(8)八正道。
如尊者舍利弗问ⓐ经。如是异比丘问佛。
ⓐ “问”,元、明二本作“闻”。
问诸比丘ⓐ经亦如上说。
ⓐ “丘”,宋、元、明、圣四本作“丘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九力。何等为九力?谓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数力、修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九力。何等为九?谓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数力、修力。何等为信力?于如来所起正信心,深入坚固……”如上说。“何等为精进力?谓四正断……”如上说。“何等为惭力?……”如上说。“何等为愧力?……”如上说。“何等为念力?谓内身身观住……”如上说。“何等为定力?谓四禅。何等为慧力?谓四圣谛。何等为数力?谓圣弟子若于闲房、树下作如是学:‘身、口恶行者于现法后世当受恶报……’”如上广说。“何等为修力ⓐ?谓修四念处……”如前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圣本无“力”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十ⓐ力。何等为十[*]?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①、刀剑贼盗力②、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计数多闻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十”,宋、元、明、圣四本作“九”。[*]
ⓑ “怨”,明本作“结”。
① 机关工巧力︰工程师制作精巧的机械器具的力量。
② 刀剑盗贼力︰盗贼以刀剑武器使他人就范的力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谓自在王力者,王者现自在威力。断事大臣力者,大臣现断事之功力。机关工巧力,造机关者现其工巧力。刀剑盗贼力,盗贼必现刀剑力。计数多闻力者,凡思惟计数现多闻之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计数多闻力者,凡思惟计数现多闻之力”,宋、元、明三本作“结恨女人力者女人之法现结恨力啼泣婴儿力者婴儿之法现啼泣力毁呰愚人力者愚人之法触事毁呰审谛黠慧力者智慧之人常现审谛忍辱出家力者出家之人常现忍辱计数多闻力者多闻之人常现思惟计数”共八十六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十种如来力。若此力成就,如来、应、等正觉得先佛最胜处,能转梵轮,于大众中师子吼而吼。何等为十?谓如来处、非处如实知,是名初力……”乃至漏尽,如上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有来问如来处、非处智力,如如来处、非处智力所知所见所觉,成等正觉,为彼记说。如是乃至漏尽智力……”广说如上。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所有法,彼彼意解作证,悉皆如来无畏智所生①。不谄不伪,质直心生若比丘来为我声闻,不谄不伪ⓐ,质直②心生,我则教诫、教授为其说法。晨朝为彼教诫、教授说法,至日中时得胜进处③;若日暮时为彼教诫、教授说法,至晨朝时得胜进处。如是教授已,彼生正直心,实则知实、不实知不实,上则知上、无上则知无上,当知、当见、当得、当觉者,皆悉了知,斯有是处。
“谓五学力、十种如来力。何等为五学力?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如来十种力。何等为十?谓是处如实知非处……”如上十力广说。“若有来问处、非处智力者,如如来处、非处智等正觉所知所见所觉,为彼记说,乃至漏尽智力,亦如是说。诸比丘!处、非处智力者,我说是定④非不定,乃至漏尽智者,我说是定非不定,定者正道,非定者邪道。”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伪”,宋、元、明三本作“曲”。
① 若所有法,彼彼意解作证,悉皆如来无畏智所生:凡是所有佛法,能够一一理解及亲身体证的,皆出自于佛陀无所畏惧的大智慧。
② 质直:朴实正直。
③ 胜进处:比前阶段更殊胜的境界。
④ 定:确定的。如同在“定理”一词中的用法。
由上表的整理可以看到佛陀最常提到的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这五种力,其次则是惭力、愧力。这些都是能够支持我们贯彻断恶修善、达成解脱的力量。
常觉得力不从心、无法贯彻修行的想法?那么应该好好检视“力相应”当中提到的各种力,思考该培养哪些力量以克服修行的障碍。
“七觉支”指觉悟的七个要素。“支”即要素、部分的意思,“念觉支”即“觉悟的念的要素(部分)”。
七觉支又译为七觉分、七觉意。这七觉支是实修时相当重要的原理,要依次序熟记。
七觉支之间可以有次第的关系,例如念觉支修得好,自然能增进择法觉支,详见以下第711经的说明。另一方面,也可以着重在修行特定的觉支以对治修行上的不平衡,详见卷二十七第714经的说明。
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和七觉支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五盖增长,七觉支就薄弱;五盖减轻,就能增长七觉支。因此要生起七觉支,首先得对治五盖。
《杂阿含经》“觉支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704~711经和卷二十七,是解说七觉支的相关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不正思惟增五盖、退七觉支若不正思惟者,未起贪欲盖则起,已起贪欲盖重生令增广①;未起瞋恚、睡眠、掉悔、疑盖则起,已起瞋恚、睡眠、掉悔、疑盖重生令增广。未起念觉支②不起,已起念觉支则退;未起择法③、精进④、猗ⓐ⑤、喜⑥、定⑦、舍觉支⑧不起,已起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则退。
“若比丘正思惟者,未起贪欲盖不起,已起贪欲盖令灭;未起瞋恚、睡眠、掉悔、疑盖不起,已起瞋恚、睡眠、掉悔、疑盖则断。未起念觉支则起,已起者重生令增广;未起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则起,已起者重生令增广。”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猗”,圣本作“倚”。[*]
① 重生令增广:让它再生并增加、扩大。
② 念觉支: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其中“念”是专注清楚,“觉”即觉悟,“支”即分支、部分。“念觉支”即“觉悟的念的要素(部分)”,由修习四念处而成。
③ 择法:即“择法觉支”,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④ 精进:即“精进觉支”,勇猛精勤修行。
⑤ 猗:即“猗觉支”,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除觉分、轻安觉分。
⑥ 喜:即“喜觉支”,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
⑦ 定:即“定觉支”,入定而不散乱。
⑧ 舍觉支: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本经表示“正思惟”能灭五盖、增广七觉支。遇到五盖时正思惟,就会想办法分析、找方法排除五盖,而不是沉迷于五盖随波逐流,自然逐渐能灭五盖、增长七觉支了。
至于面对五盖、七觉支,能如何一一正思惟?可见卷二十七第715经。
贪欲盖为感官欲望,只要是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欲望即是贪欲盖。例如打坐时听到悦耳的声音,在没有贪欲盖时,声音只是声音,心念会拉回打坐的方法上,不会因为悦耳的声音而多起心动念;但如果对悦耳的声音起了贪欲,念念不忘甚至余音绕梁,就不可能专注在方法上了。另一种情况是打坐时想起了过去某件美好愉悦的事物,忘不了,跟着跑,这也是因为放不下贪欲盖。
瞋恚盖是在面对违逆、不顺心的境界时所产生。例如打坐时窗外有机车经过的噪音,在没有瞋恚盖时,噪音只是噪音,也是无常的一种世间现象,船过水无痕。但如果听到噪音而起瞋心,心中开始抱怨:“为什么那机车骑士没有公德心,吵我打坐!”那就是生起了瞋恚盖,心就无法平静。另一个例子是打坐时腿痛,在没有瞋恚盖时,腿痛只是痛,也是无常的一种世间现象。但如果因此而厌恶腿痛,心开始烦躁,就是生起了瞋恚盖,腿痛就会造成心中的苦。
睡眠盖是昏沉和嗜睡,心沉闷怠惰。只要开始打瞌睡而忘了专注、忘了方法、忘了念头,浑浑噩噩地度过打坐的时光,通常就是起了睡眠盖。
掉悔盖是心浮动静不下来。举凡打坐时想东想西,回忆过去或是想像未来,妄念纷飞,心中像开运动会,心难以定在所缘上,都是起了掉悔盖。
疑盖是疑惑,尤其是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初学者自然会有各种疑惑,例如对修行方法的疑惑,这类疑惑问清楚就解决了。但还有一些难以彻底解决的疑惑,例如:“这样修行下去真得能解脱吗?”则要证果的圣者才能完全无疑。纵使是对佛法已有深入了解的老参,理智上知道如何才对修行有益,只要有疑盖,自心犹豫不明,对佛法还没有坚固不坏的净信心,面对欲望或各种外境时就容易动摇。
因此这五盖的确是会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打坐时透过觉察五盖的现前,能让五盖的力量减弱甚至消失;佛陀更教导我们观察因缘,亲身观察并思考什么原因造成自己生起了五盖,了解五盖的成因,消极来说就能尽量避免生起五盖的原因,积极来说就能够对治五盖。当打坐能持续地没有五盖时,就能渐次生起七觉支。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退法①。何等为五?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盖,是则退法。若修习七觉支,多修习令增广,是则不退法。何等为七?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猗[*]觉支、喜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是名不退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退法:让人退步、堕落的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能为黑暗,能为无目,能为无智ⓐ,能羸①智慧,非明、非等觉,不转趣②涅槃。何等为五?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如此五法能为黑暗,能为无目,能为无智,非明、非正觉,不转趣涅槃。
“若有七觉支,能作大明,能为目,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何等为七?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猗觉支、喜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为明、为目ⓑ,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智”,圣本作“知”。
ⓑ “目”,圣本作“眼”。
① 羸:衰弱。读音同“雷”。
② 不转趣:不导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障ⓐ、五盖ⓑ,烦恼于心,能羸智慧,障碍ⓒ之分,非明、非正觉,不转趣涅槃。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如此五盖,为覆为盖,烦恼于心,令智慧羸,为障碍[*]分①,非明、非等觉,不转趣涅槃。
“若七觉支,非覆非盖,不恼于心,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何等为七?谓念觉支等……”如上说,乃至舍觉支。“如此七觉支,非翳②非盖,不恼于心,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尔时,世尊即说偈曰ⓔ:
“贪欲瞋恚盖, 睡眠掉悔疑,
如此五种盖, 增长诸烦恼,
此五覆世间, 深著难可度,
障蔽于众生, 令不见正道。
若得七觉支, 则能为照明,
唯此真谛③言, 等正觉所说,
念觉支为首, 择法正思惟,
精进猗喜觉, 三昧舍觉支,
如此七觉支ⓕ, 牟尼④之正道,
随顺大仙人⑤, 脱生死怖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障”,巴利本作 Āvaraṇa。
ⓑ “盖”,巴利本作 Nīvaraṇa。
ⓒ “碍”,大正藏原为“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碍”。[*]
ⓓ “恚”,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高丽藏补上。
ⓔ “曰”,宋、元、明、圣四本作“言”。
ⓕ “支”,圣本作“分”。
① 障碍分:障碍的要素、部分。
② 翳:遮蔽;障蔽。
③ 真谛:真实。
④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圣贤,在这里特指释迦牟尼佛。
⑤ 大仙人:在这里特指佛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族姓子舍诸世务,出家学道,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如是出家,而于其中,有愚痴士夫依止聚落城邑,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不善护身,不守根门,不摄其念,观察女人少壮好色而生染著,不正思惟,心驰取相①,趣色欲想,为欲心炽盛,烧心烧身,返ⓑ俗还戒而自退没。厌离俗务,出家学道而反染著,增诸罪业而自破坏,沈翳没溺。
“有五种大树,其种至微,而树ⓒ生长巨大,而能映障②众杂小树,荫翳萎悴③,不得生长。何等为ⓓ五?谓揵遮耶ⓔ树④、迦捭多罗ⓕ树⑤、阿湿波他ⓖ树⑥、优昙钵罗ⓗ树⑦、尼拘留他ⓘ树⑧。如是五种心树,种子至微,而渐渐长大,荫覆诸节,能令诸节荫覆堕卧。何等为五?谓贪欲盖渐渐增长,睡眠、掉悔、疑盖渐渐增长,以增长故,令善心荫覆堕卧。
“若ⓙ修习七觉支,多修习已,转成不退。何等为七?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如是七觉支,修习多修习已,转成不退转。”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衣”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返”,宋、元、明、圣四本作“反”。
ⓒ “树”,宋、元、明三本作“渐”。
ⓓ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揵遮耶”,巴利本作 kacchaka。
ⓕ “迦捭多罗”,巴利本作 Kapitthaka。
ⓖ “阿湿波他”,巴利本作 Assattha。
ⓗ “优昙钵罗”,巴利本作 Udumbara。
ⓘ “尼拘留他”,巴利本作 Nigrodha。
ⓙ “若”,宋、元二本作“苦”。
① 心驰取相:心奔驰于外境、执著于外相。
② 映障:遮蔽障碍。
③ 荫翳萎悴:阳光被遮挡了而枯萎、长不好。
④ 揵遮耶树:红椿树,为楝科香椿属的落叶大乔木,株高可达三十五米,基部有板根。
⑤ 迦捭多罗树:梨树,株高可达二十米。
⑥ 阿湿波他树:菩提树的别名,为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株高可达二十米。
⑦ 优昙钵罗树:聚果榕,为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果实长在树干上,由没有叶子的小枝簇生,如同无花果般为隐花果,因此人们认为它不开花而结果,印度古代以优昙钵罗开出花朵(基因突变)引申为极为稀有的意思。
⑧ 尼拘留他树:孟加拉榕,为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原产于印度,株高可达十八米以上,叶大片,长十至二十公分,宽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椭圆形。枝叶繁茂,向四方蔓生,气根常自侧枝发生,深入地下,致成支柱,用以支持树体,因此一树可以成林,被称为独木林。又译为尼拘娄陀树、尼拘树、尼拘陀树、尼拘律树。
本经提到“修习多修习”七觉支,能够达到不退转的程度,这是因为七觉支圆满后能证悟,而且七觉支修得好时,自然没有五盖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也呼应本卷第705经说五盖是“退法”、七觉支是“不退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若比丘专一其心,侧听①正法,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转进满足。何等为断五法?谓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是名五法断。何等修习七法?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猗[*]觉支、喜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修此七法,转进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侧听:侧着耳朵仔细听。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睡眠、掉悔、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净信者,谓心解脱;智者,谓慧解脱;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①,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间”,明本作“明”。
① 慢无间等:洞察而完全地破除我慢。又译为“正慢无间等”、“正无间等”。
本经提到“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因此可定义心解脱为离贪欲,慧解脱为离无明。另一方面,真正离贪欲者为阿罗汉,阿罗汉自然也离无明。
如是我闻:
时,有无畏王子ⓑ②,日日步涉,仿佯ⓒ③游行,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作如是说:‘无因、无缘众生烦恼,无因、无缘众生清净。’世尊复云何?”
佛告无畏:“沙门、婆罗门为其说ⓓ,不思而说,愚痴、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作如是说:‘无因、无缘众生烦恼,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所以者何?有因、有缘众生烦恼,有因、有缘众生清净故。何因、何缘众生烦恼?何因、何缘众生清净?谓众生贪欲增上,于他财物、他众具而起贪言:‘此物于我有者,好、不离、爱乐。’于他众生而起恨心、凶心,计挍④、欲打、欲缚、欲伏,加诸不道⑤。为造众难,不舍瞋恚,身睡眠、心懈怠、心掉动⑥,内不寂静,心常疑惑,过去疑、未来疑、现在疑。无畏。如是因、如是缘众生烦恼。如是因、如是缘众生清净。”
无畏白佛:“瞿昙!一分之盖,足烦恼心,况复一切?”无畏白佛:“瞿昙!何因、何缘众生清净?”
七觉支的解说及次第佛告无畏:“若婆罗门有一胜念⑦,决定成就,久时所作,久时所说,能随忆念,当于尔时习念觉支,修念觉已,念觉满足。念觉满足已,则于选择分别思惟⑧,尔时择法觉支修习,修择法觉支已,择法觉支满足。彼选择、分别、思量法已,则精进方便⑨,精进觉支于此修习,修精进觉支已,精进觉支满足。彼精进方便已,则欢喜生,离诸食⑩想,修喜觉支,修喜觉支已,则喜觉支满足。喜觉支满足已,身心猗息⑪,则修猗觉支,修猗觉支已,猗觉满足。身猗息已,则爱乐,爱乐已心定,则修定觉支,修定觉支已,定觉满足。定觉满足已,贪忧灭,则舍心生,修舍觉支,修舍觉支已,舍觉支满足。如是,无畏!此因、此缘众生清净。”
无畏白瞿昙:“若一分满足,令众生清净,况复一切?”无畏白佛:“瞿昙!当何ⓕ名此经?云何奉持?”
佛告无畏王子:“当名此为觉支经。”
无畏白佛:“瞿昙!此为最胜觉分。瞿昙!我是王子,安乐亦常ⓖ求安乐,而希出入⑫,今来上山,四体疲极⑬,得闻瞿昙说觉支经,悉忘疲劳。”
佛说此经ⓗ已,王子无畏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稽首礼佛足而去。
ⓐ “耆阇崛”,巴利本作 Gijjhakūṭa。
ⓑ “无畏王子”,巴利本作 Abhaya rājakumāra。
ⓒ “仿佯”,宋本作“彷徉”,元、明二本作“仿徉”。
ⓓ “说”,元、明二本作“者”。
ⓔ “辨”,圣本作“辩”。
ⓕ 圣本无“何”字。
ⓖ “常”,圣本作“当”。
ⓗ 大正藏无“经”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① 耆阇崛山:为音译,义译为“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角。
② 无畏王子:优婆塞名,频婆娑罗王的儿子、阿阇世王的弟弟。原信奉外道,后皈依佛。又译为“阿婆耶”。
③ 仿佯:游荡;遨游。
④ 计挍:即“计较”。
⑤ 加诸不道:施加各种不好的行为。
⑥ 掉动:即“掉举”,心躁动不安。
⑦ 胜念:最好的念,即“正念”。“正念”指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⑧ 选择分别思惟:拣择、分辨、解析。
⑨ 方便:努力;采用方法以达成目标。
⑩ 食:这里指“世俗的”。
⑪ 猗息:轻松安稳,又译为“轻安”。“猗”是轻松美好的意思,读音同“依”;“息”是休息、停止的意思。
⑫ 希出入:很少出外活动。
⑬ 疲极:疲倦。这里“极”是“倦”的意思。
五盖因缘能让众生烦恼,七觉支因缘能让众生清净。
本经更清楚解释七觉支的次第:
细部来说,修行四念处而能活在当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正念也成为最佳的指导者,因为清楚明白身心的状态而能调整修行的脚步及次第,或是对于较弱的觉支加以补强,如卷二十七第714、715经所述。这样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支。有了择法觉支,对内可以发现心中的贪、瞋、痴等不善及其原因而舍离,辨别不贪、不瞋、不痴的状态以自励,对外也可以辨别三毒炽盛的恶知识而远离、观察息灭三毒的善知识而学习。基于择法觉支以生起、增进有益的善法(“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舍弃、避免无益的恶法(“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就是四正断,也就是精进觉支。
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培养这心中的欢喜(以及能增进这非世俗的欢喜的原因),有助于生起后续的觉支。例如有的人念佛能心生欢喜、读经可心生欢喜、感恩三宝而心生欢喜、布施而心生欢喜、静坐离于俗务而心生欢喜。愈修行愈欢喜因而能身心轻松安稳,相较之下世俗五欲的吸引力也就减轻,更能专注在修行上不乱攀缘。“身心轻松安稳”即是猗觉支,“更专注在修行上不乱攀缘”自然修定时能更加专心、稳定,有助于成就定觉支。
在具足正“念”地“择法”因此“精进”而有“喜”的鼓励时,身心轻安(“猗”)稳“定”,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体会觉悟所需的舍离,彻底放下,即舍觉支。
这样子即可从修习四念处开始,渐次圆满七觉支。
ⓐ 圣本在“六”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