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七觉支”是觉悟的七个要素,因此要觉悟必须具备七觉支。以下的各经对七觉支作进一步分析,并解说培养七觉支的方法,是对实修相当重要的经文。
《杂阿含经》“觉支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六第704~711经和本卷,是解说七觉支的相关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如上说。差别者:“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如是说:‘无因、无缘众生无智、无见ⓐ①,无因、无缘众生智、见②’……”
如是广说,乃至无畏王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足而去。
ⓐ “无因、无缘众生无智、无见”,巴利本作 Natthi hetu natthi paccayo aññāṇāya adassanāya ahetu apaccayo aññānaṃ adassanaṃ hoti。
① 无因、无缘众生无智、无见:没有原因使得众生缺乏智慧、缺乏正确的见解。这里的“见”指见到道理。
② 无因、无缘众生智、见:没有原因使得众生有智慧,见到道理。
本经是接续卷二十六最后一经(第711经)。
“无因、无缘众生无智、无见,无因、无缘众生智、见”是外道的看法,外道主张众生缺乏智慧是没有原因的,众生有智慧也是没有原因的。
佛陀则表示众生缺乏智慧是有原因的,例如五盖;众生有智慧也是有原因的,例如七觉支,详见第711经。
想要获得智慧,可以多去除五盖、培养七觉支。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众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时未至,我等且过①诸外道精舍。”
众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与诸外道共相问讯慰劳,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已,诸外道问比丘言:“沙门瞿昙为诸弟子说法,断五盖:覆心、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转趣涅槃,住四念处,修七觉意②。我等亦复ⓑ为诸弟子说断五盖覆心、慧力羸,善住四念处,修七觉分。我等与彼沙门瞿昙有何等异?俱能说法。”
时,众多比丘闻外道所说,心不喜悦,反呵骂,从座起去。入舍卫城,乞食已,还精舍,举③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诸外道所说,具白世尊。
尔时,世尊告众多比丘:“彼外道说是语时,汝等应反问言:‘诸外道,五盖者,种应有十。七觉者,种应有十四。何等为五盖之十、七觉之十四?’如是问者,彼诸外道则自骇散,说ⓒ诸外道法,瞋恚、憍慢、毁呰④、嫌恨、不忍⑤心生,或默然低头,失辩潜思⑥。所以者何?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欢喜随顺⑦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于此闻者。
“诸比丘!何等为五盖之十?谓有内贪欲⑧、有外贪欲⑨,彼内贪欲者即是盖,非智非等觉,不转趣涅槃;彼外贪欲即是盖,非智非等觉,不转趣涅槃。谓瞋恚、有瞋恚相⑩,若瞋恚及瞋恚相即是盖,非智非等觉,不转趣涅槃。有睡、有眠,彼睡、彼眠即是盖,非智非等觉,不转趣涅槃。有掉、有悔,彼掉、彼悔即是盖,非智非等觉,不转趣涅槃。有疑善法、有疑不善法⑪,彼善法疑、不善法疑即是盖,非智非等觉,不转趣涅槃。是名五盖说十。
“何等为七觉分说十四?有内法心念住、有外法心念住⑫,彼内法念住即是念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外ⓓ法念住即是念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
“有择善法、择不善法⑬。彼善法择,即是择法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不善法择,即是择法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
“有精进断不善法,有精进长养善法。彼断不善法精进ⓔ,即是精进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长养善法精进,即是精进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
“有喜,有喜处⑭。彼喜即是喜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喜处,亦即是喜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
“有身猗息,有心猗息。彼身猗息,即是猗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心猗息,即是猗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
“有定,有定相⑮。彼定即是定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定相即是定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
“舍善法、舍不善法有舍善法⑯,有舍不善法。彼善法舍,即是舍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不善法舍,即是舍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是名七觉分说为十四。”
佛说此经已,众多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时有”,宋、元、明三本作“尔时”。
ⓑ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 宋、元、明、圣四本无“说”字。
ⓓ 圣本无“外”字。
ⓔ “进”,宋、元、明、圣四本在“进”之后有“即善法有精进长养善法彼断不善法精进”十七字。
① 过:拜访。
② 七觉意:即“七觉支”。
③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收拾衣钵。
④ 呰:毁谤。
⑤ 不忍:不接受。这里的“忍”是忍可、接受的意思。
⑥ 失辩潜思:失去辩解的能力,埋头思考。
⑦ 闻我所说欢喜随顺:听我所说后,能欢喜地接受、依从。
⑧ 内贪欲:自身以内的贪欲;对自身而起的贪欲。
⑨ 外贪欲:自身以外的贪欲;对外在人事物所起的贪欲。
⑩ 瞋恚、有瞋恚相:生气(的心)、表现出生气的表相。
⑪ 有疑善法、有疑不善法:有对善法的的怀疑犹豫,有对不善法的的怀疑犹豫(例如不确定是否要远离不善法)。
⑫ 有内法心念住,有外法心念住:有心念住于自身以内的事物,有心念住于自身以外的事物。即四念处的内身、外身、内受、外受、内心、外心、内法、外法的区别。
⑬ 择善法、择不善法:拣择、辨别善法(而修);拣择、辨别不善法(而远离)。
⑭ 喜处:造成喜心的所在。例如因为精进修行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即知道以后精进修行离于世俗的心念,即能重现欢喜)。
⑮ 定相:入定的相。例如初禅有觉、观、喜、乐、一心等五禅支(,观察到这五禅支,而可知是初禅)。
⑯ 舍善法:不执著善法。
外道自称如同佛陀教弟子断五盖、修七觉支,因此他们跟佛陀一样。比丘们听了不知如何辩解,而请示佛陀。
佛陀建议可反问外道:五盖可分成哪十种?七觉支可分成哪十四种?借由追问,可得知外道是不是真得懂这些名词?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或亲身的体验来解说?外道回答不了的话,代表只是鹦鹉学舌,而不是真的了解。
直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喜欢卖弄佛教的名相以显示自己不俗,实际上却不懂这些名词的真正内涵,也不能用白话让听众理解这些名相的正确意义。
五盖的这十种、七觉支的这十四种,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只是为了测验外道是否只会抄答案。例如本经将念觉支分成两种,其实念觉支更可分成四种(四念处)。
本经所举五盖之十、七觉支之十四,在南北传对应经典当中的例子不尽相同,表列如下:
项目 | 《杂阿含经》第713经 | 《相应部尼柯耶》第46.52经 | |
---|---|---|---|
五盖 | 贪欲盖 | 内贪欲 | 自身内之欲的意欲 |
外贪欲 | 外部之欲的意欲 | ||
瞋恚盖 | 瞋恚 | 自身内之恶意 | |
瞋恚相 | 外部之恶意 | ||
(昏沉)睡眠盖 | 睡 | 昏沉 | |
眠 | 睡眠 | ||
掉悔盖 | 掉 | 掉举 | |
悔 | 后悔 | ||
疑盖 | 疑善法 | 自身内之疑惑 | |
疑不善法 | 外部之疑惑 | ||
七觉支 | 念觉支 | 内法念住 | 对于自身内之法的念 |
外法念住 | 对于外部之法的念 | ||
择法觉支 | 择善法 | 对于自身内之法以慧考察、伺察、到达审虑 | |
择不善法 | 对于外部之法以慧考察、伺察、到达审虑 | ||
精进觉支 | 精进断不善法 | 有身体的活力 | |
精进长养善法 | 有心理的活力 | ||
喜觉支 | 喜 | 有寻、有伺的喜 | |
喜处 | 无寻、无伺的喜 | ||
猗觉支 | 身猗息 | 有身体的轻安 | |
心猗息 | 有心理的轻安 | ||
定觉支 | 定 | 有寻、有伺的定 | |
定相 | 无寻、无伺的定 | ||
舍觉支 | 舍善法 | 对于自身内之法的舍 | |
舍不善法 | 对于外部之法的舍 |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如上说。差别者:“有诸外道出家作如是说者,当复问言:‘若心微劣①犹豫②者,尔时应修何等觉分?何等为非修时?若复掉ⓐ心③者、掉[*]心犹豫者,尔时复修何等觉分?何等为非时?’如是问者,彼诸外道心则骇散,说诸异法,心生忿恚、憍慢、毁呰、嫌恨、不忍,或默然低头,失辩潜思。所以者何?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欢喜随喜④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于此闻者。
“诸比丘!心微劣犹豫不宜修猗、定、舍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增其微劣故。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燋ⓓ炭⑤。云何?比丘!非为增炭令火灭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微劣犹豫,若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者,此则非时,增懈怠故。起掉心犹豫不应修择法、精进、喜若掉[*]心起,若掉[*]心犹豫,尔时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掉[*]ⓔ心起、掉[*]心ⓕ犹豫,以此诸法能令其增。譬如炽火,欲令其灭,足其干薪⑥,于意云何?岂不令火增炽燃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掉[*]心生、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增其掉心。诸比丘!心微劣犹豫应修择法、精进、喜若微劣心生、微劣犹豫,是时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示、教、照、喜。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其干薪。云何?比丘!此火宁炽燃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示、教、照、喜。起掉心犹豫宜修猗、定、舍若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犹豫,此等诸法能令内住一心⑦摄持。譬如燃火,欲令其灭,足其燋[*]炭,彼火则灭。如是,比丘!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喜,则非时,修猗、定、舍觉分ⓗ,自此则是ⓘ时,此等诸法内住一心摄持。
“念觉分者,一切兼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掉”,大正藏原为“悼”,今依据前后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改作“掉”。*
ⓑ 圣本无“生”字。
ⓒ “燃”,圣本作“然”。
ⓓ “燋”,宋、元、明三本作“樵”。*
ⓔ “掉”,宋、元、明三本作“若”。
ⓕ “心起、掉心”,宋、元、明三本作“掉心、掉心”,圣本无此四字。
ⓖ “此”,宋、元、明三本作“其”。
ⓗ “喜,则非时,修猗、定、舍觉分”,宋、元、明三本作“觉分、喜觉分,则非时,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十八字。
ⓘ “是”,大正藏原为“非”,今依据前后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改作“是”。
① 微劣:沉滞、萎靡不振。
② 犹豫:怀疑、不确定,在这里引申为修行没什么进展。
③ 掉心:心浮动不安。
④ 随喜:见到他人行善而随之心生欢喜。
⑤ 燋炭:引火的火把的余烬,似炭状、尚未成灰的部分。“燋”是用来引火的火把,读音同“焦”。
⑥ 足其干薪:添加易燃的干柴。
⑦ 一心:专注、纯一的心。是“定”的别名之一,又译为“心一境性”。
七觉支 | 心微劣时修 | 掉心时修 |
---|---|---|
念觉支 | 〇 | 〇 |
择法觉支 | 〇 | X |
精进觉支 | 〇 | X |
喜觉支 | 〇 | X |
猗觉支 | X | 〇 |
定觉支 | X | 〇 |
舍觉支 | X | 〇 |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盖、七觉分,有食①、无食,我今当说。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如是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②。五盖的滋养物贪欲盖以何为食?谓触相③,于彼不正思惟④ ,未起贪欲令起,已起贪欲能令增广,是名欲爱盖之食。
“何等为瞋恚盖食?谓障碍相⑤,于彼不正思惟,未起瞋恚盖令起,已起瞋恚盖能令增广,是名瞋恚盖食。
“何等为睡眠盖食?有五法。何等为五?微弱⑥、不乐⑦、欠呿⑧、多食⑨、懈怠,于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盖令起,已起睡眠盖能令增广,是名睡眠盖食。
“何等为掉悔盖食?有四法。何等为四?谓亲属觉⑩、人众觉⑪、天觉⑫、本所经娱乐ⓐ觉⑬。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⑭,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广,是名掉悔盖食。
“何等为疑盖食?有三世。何等为三?谓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于过去世犹豫⑮、未来世犹豫、现在世犹豫,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盖令起,已起疑盖能令增广,是名疑盖食。
“譬如身依于食而得长养,非不食。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依食长养,非不食。
“七觉支如何不滋养何等为念觉分不食?谓四念处不思惟,未起念觉分不起,已起念觉分令退,是名念觉分不食。
“何等为ⓑ择法觉分不食?谓ⓒ于善法撰择,于不善ⓓ法撰择,于彼不思惟,未起择法觉分令不起,已起择法觉分令退,是名择法觉分不食ⓔ。
“何等为精进觉分不食?谓四正断,于彼不思惟,未起精进觉分令不起,已起精进觉分令退,是名精进觉分不食。
“何等为喜觉分不食?有喜,有喜处法⑯,于彼不思惟,未起喜觉分不起,已起喜觉分令退,是名喜觉分不食。
“何等为猗ⓕ觉分不食?有身猗[*]息及心猗息,于彼不思惟,未生猗觉分不起,已生猗觉分令退,是名猗觉分不食。
“何等为定觉分不食?有四禅,于彼不思惟,未起定觉分不起,已起定觉分令退,是名定觉分不食。
“何等为舍觉分不食?有三界,谓断界、无欲界、灭界⑰,于彼不思惟,未起舍觉分不起,已起舍觉分令退,是名舍觉分不食。
“五盖如何不滋养何等为贪欲ⓖ盖不食?谓不净观⑱,于彼思惟,未起贪欲盖不起,已起贪欲盖令断,是名贪欲盖不食。
“何等为瞋恚盖不食?彼慈心⑲思惟,未生瞋恚盖不起,已生瞋恚盖令灭,是名瞋恚盖不食。
“何等为睡眠盖不食?彼明照⑳思惟,未生睡眠盖ⓗ不起,已生睡眠盖令灭,是名睡眠盖不食。
“何等为掉悔盖不食?彼寂止ⓘ㉑思惟,未生掉悔盖不起,已生掉悔盖令灭,是名掉悔盖不食。
“何等为疑盖不食?彼缘起法思惟,未生疑盖不起,已生疑盖令灭,是名疑盖不食。
“譬如身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依食而立。
“七觉支的滋养物何等为念觉分食?谓四念处思惟已,未生念觉分令起,已生念觉分转生令增广,是名念觉分食。
“何等为择法觉分食?有择善法,有择不善法,彼思惟已,未生择法觉分令起,已生择法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择法觉分食。
“何等为精进觉分食?彼四正断思惟,未生精进觉分令起,已生精进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精进觉分食。
“何等为喜觉分食?有喜,有喜处,彼思惟,未生喜觉分令起,已生喜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喜觉分食。
“何等为猗觉分食,有身猗息、心猗息思惟,未生猗觉分令起,已生猗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猗觉分食。
“何等为定觉分食?谓有四禅ⓙ思惟,未生定觉分令生起,已生定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定觉分食。
“何等为舍觉分食?有三界。何等为ⓚ三?谓断界、无欲界、灭界,彼思惟,未生舍觉分令起,已生舍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舍觉分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乐”,宋、元、明、圣四本作“未”。
ⓑ “何等为”,宋、元、明三本作“云何”。
ⓒ 宋、元、明三本无“谓”字。
ⓓ “非不食。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依食长养,非不食。何等为念觉分不食?谓四念处不思惟,未起念觉分不起,已起念觉分令退,是名念觉分不食。何等为择法觉分不食?谓于善法撰择,于不善”,圣本作“非食。何等为食觉分不食?谓四食处不思惟,未起食觉分不起,已起食能觉令退,是名食觉分不食。于盖法撰择,于不盖”。
ⓔ “食”,圣本作“退”。
ⓕ “猗”,圣本作“倚”。[*]
ⓖ “贪欲”,宋本作“五”。
ⓗ “盖”,宋、元、明三本作“盖令”。
ⓘ “止”,圣本作“正”。
ⓙ 圣本无“何等为定觉分食谓有四禅”十一字。
ⓚ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① 食:这里是以“食物”比喻(五盖、七觉支的)滋养物。
② 五盖依于食而立,非不食:五盖依于滋养物而存在,并非没有滋养物(而存在)。
③ 触相: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而感受到的相,例如眼睛看外境而见到的影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净相”,指令人喜爱的影像。
④ 正思惟:正确地思惟;如理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理作意”。
⑤ 障碍相:阻碍的相;违逆、不顺心的境界。
⑥ 微弱:萎靡不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心的退缩”。
⑦ 不乐:没有兴趣。
⑧ 欠呿:打呵欠。“呿”指张口,读音同“区”。
⑨ 多食:吃太多。
⑩ 亲属觉:思念亲属。“觉”在这里指念头,也是“有觉有观(有寻有伺)”的“觉(寻)”,把心投向目标。禅定时心投向专注的目标,日常生活里心则投向各种不同的目标。又译为“亲里觉”。
⑪ 人众觉:思念民众、国事。又译为“国土人民觉”。
⑫ 天觉:思念升天。又译为“生天觉”、“不死觉”。
⑬ 本所经娱乐觉:思念过去愉快的事。
⑭ 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前面这四种觉是)自己思念或他人引发的思念。
⑮ 犹豫:怀疑;不确定。
⑯ 喜处法:造成喜心的所在、方法。例如因为精进修行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
⑰ 断界、无欲界、灭界:三个层次的解脱境界,其中“断界”指断身见、戒禁取见、疑结等烦恼的境界,“无欲界”指断除爱欲的境界,“灭界”指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事物灭尽的境界,参见卷十七第464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舍觉支处之法”,即造成舍觉支的所在、方法。
⑱ 不净观:观察与思惟身体是由皮肤、各种血肉器官、乃至骨头等等所组成的,而得知美丽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实是不净的。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又译为“不净想”、“不净恶露想”、“恶露不净想”、“观身不净”。
⑲ 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
⑳ 明照:能令人欢喜的光明、清净相(例如光明想、念佛的功德等),参见卷二十四第615经。
㉑ 寂止:寂静安定。按:“寂止思惟”不见得指某特定的方法,而是指任何能让心念寂静安定的思惟或方法,例如放松身心或各种修止的方便。
本经取食物能滋养身体的比喻,来分析五盖、七觉支分别由什么滋养,而可从这些原因下手以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表格整理如下:
五盖 | 以何不正思惟为食(生活中的例子) | 于何思惟为不食 |
---|---|---|
贪欲盖 | 触相(眼见美色) | 不净观 |
瞋恚盖 | 障碍相(意见冲突) | 慈心 |
睡眠盖 | 微弱(萎靡不振)、不乐(没兴趣)、欠呿(打呵欠后没试着振作)、多食(吃太多)、懈怠(懒散) | 明照 |
掉悔盖 | 亲属觉(想家人)、人众觉(想国事)、天觉(想有好报能升天)、本所经娱乐觉(回忆快乐往事) | 寂止 |
疑盖 | 过去世犹豫(过去造了什么孽?)、未来世犹豫(未来是否能有钱?)、现在世犹豫(打坐有用吗?) | 缘起法 |
这些都在“不正思惟”的前提下,才会滋养五盖,例如眼见美色不一定就会滋养贪欲盖,而是眼见美色后“不正思惟”,才滋养贪欲盖。
七觉支 | 以何思惟为食 | 于何不思惟为不食 |
---|---|---|
念觉支 | 四念处 | 四念处 |
择法觉支 | 择善法、择不善法 | 择善法、择不善法 |
精进觉支 | 四正断 | 四正断 |
喜觉支 | 喜、喜处 | 喜、喜处 |
猗觉支 | 身猗息、心猗息 | 身猗息、心猗息 |
定觉支 | 四禅 | 四禅 |
舍觉支 | 断界、无欲界、灭界 | 断界、无欲界、灭界 |
相当的南传经文解说略有不同,如下表所示:
五盖 | 以何不如理作意为食 | 于何如理作意为离食 |
---|---|---|
贪欲盖 | 净相 | 不净相 |
瞋恚盖 | 嫌恶相 | 慈心解脱 |
昏沉睡眠盖 | 不乐、倦怠、打哈欠、餐后的睡意、心的退缩 | 发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掉悔盖 | 心的不平息 | 心的平息 |
疑盖 | 疑惑处之法 | 善、不善法,有罪过、无罪过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有对比法 |
七觉支 | 以何如理作意为食 | 于何不如理作意为离食 |
---|---|---|
念觉支 | 念觉支处之法 | 念觉支处之法 |
择法觉支 | 善、不善法,有罪过、无罪过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有对比法 | 善、不善法,有罪过、无罪过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有对比法 |
精进觉支 | 发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发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喜觉支 | 喜觉支处之法 | 喜觉支处之法 |
猗觉支 | 身体的轻安、心的轻安 | 身体的轻安、心的轻安 |
定觉支 | 止相、不混乱相 | 止相、不混乱相 |
舍觉支 | 舍觉支处之法 | 舍觉支处之法 |
南传巴利义注中参考此经的南传经文(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觉支相应46〉第51经食经) 高达23次,总计1208个连结、连到652段文字,可见此经被后世所引用的频繁程度以及其实用性。
在实修上来说,初学者打坐通常都会被五盖困扰,仔细思考本经的内容,即可找到对治的方法。由于每个人各五盖的轻重程度不一,因此一定要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反省、分析,而能突破自己修行的瓶颈,进而生起七觉支,更上一层楼。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恶不善法令生,已生恶不善法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不生,已生则退,所谓不正思惟①。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生贪欲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瞋恚、睡眠、掉悔、疑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念觉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所谓ⓖ正思惟。比丘!正思惟者,未生贪欲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瞋恚、睡眠、掉悔、疑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念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能令”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生令”,宋、元、明、圣四本作“令生”。
ⓒ 大正藏无“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令退”,大正藏原为“重生令增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令退”。
ⓕ “法”,宋、元、明三本作“法令”。
ⓖ 大正藏无“所谓”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此”,宋、元、明、圣四本作“是”。
① 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恶不善法令生,已生恶不善法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不生,已生则退,所谓不正思惟:在自己的诸法中,我没见到比起不正思惟还来得能让还没生起的恶的、不善的事情生起,让已生起的恶的、不善的事情再生并增加、扩大,让还没生起的善的事情不生起,已生的则退灭。其中“内法”是相对于“外法”来说,例如自心的“不正思惟”是内法,而外境的“坏朋友”则是外法。
正思惟(又译为“如理作意”)有助于四正断,即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有择法觉支,基于正见而辨明各种善、不善法,而能正思惟,有助于四正断,即精进觉支。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外法①中,我不见一法,未生恶不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善法令不生,已生者令退,如恶知识、恶伴党②。恶知识、恶伴党者,未生贪欲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瞋恚、睡眠、掉悔、疑盖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念觉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不生,已生者令退。
“诸比丘!我不见一法,未生恶不善法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善法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③者,若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未生贪欲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瞋恚、睡眠、掉悔、疑盖令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念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生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外法:外境的诸法;在外的事物。
② 恶知识、恶伴党:坏朋友、坏伙伴。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
③ 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好的朋友、好的伙伴、好的同行的人。“善知识”字面的意思是“好的朋友”,在佛教中特指能帮助众生舍恶修善的人。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有七觉分。何等为七?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此七觉分决定而得①,不勤而得②,我随所欲,觉分正受③。若晨朝时、日中时、日暮时,若欲正受,随其所欲,多入正受。譬如王大臣,有种种衣服,置箱箧ⓐ中,随其所须,日中所须、日暮所须,随欲自在。如是,比丘!此七觉分,决定而得,不勤而得,随意正受。我此念觉分,清净纯白,起时知起,灭时知灭,没时知没,已起知已起,已灭知已灭,如是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亦如是说。”
尊者舍利弗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 “箧”,大正藏原为“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箧”。
① 决定而得:确定能获得。
② 不勤而得:不费力就能获得。
③ 我随所欲,觉分正受:我(舍利弗尊者)可以随心所欲,获得七觉支及正确地到达定境。也有解为我可以随心所欲,正确地获得七觉支。其中“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又译为“等至”、“正定现前”,音译为“三摩钵底”。
七觉支是觉悟的七个要素,因此要觉悟必须具备七觉支。本经中舍利弗尊者以自己对七觉支的熟练为例,显示修行人要能熟练修习七觉支,并了知自己当前的觉支状态。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尔时,尊者优波摩ⓐ①、尊者阿提目多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尊者阿提目多晡时ⓑ②从禅觉③,诣尊者优波摩所,共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问尊者优波摩:“尊者!能知七觉分方便,如是乐住正受,如是苦住正受④?”
优波摩答言:“尊者阿提目多!比丘善知方便修七觉分,如是乐住正受,如是苦住正受。”
复问:“云何比丘善知方便,修七觉分?”
优波摩答言:“调伏五盖以修七觉分比丘方便修念觉分时知思惟:‘彼心不善解脱,不害睡眠⑤,不善调伏掉悔ⓒ,如我念觉处法思惟,精勤ⓓ方便,不得平等⑥。’如是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亦如是说。若比丘念觉分方便时先思惟:‘心善解脱,正害睡眠,调伏掉悔,如我于此念觉处法思惟已,不勤方便,而得平等⑦。’如是,阿提目多!比丘知方便修七觉分,如是乐住正受,如是不乐住正受。”
时,二正士共论义已,各从座起而去。
ⓐ “优波摩”,巴利本作 Upavāṇa。
ⓑ “晡时”,巴利本作 Sāyaṇhasamayaṃ。
ⓒ 大正藏在“悔”字后有“不害睡眠”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勤”,大正藏原为“进”,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勤”。
① 优波摩:比丘名,佛陀称赞他“计我无常,心无有想”第一,曾担任佛陀的侍者。又译为“优头槃”、“优波摩那”、“梵摩那”、“白净”。
② 晡时:黄昏时分,约下午三点至五点多。
③ 从禅觉:禅坐完毕。
④ 能知七觉分方便,如是乐住正受,如是苦住正受:怎样能知道努力于七觉支,如何是安乐地正确地获得,如何是艰苦地(而难以)正确地获得?
⑤ 不害睡眠:不除去睡眠。
⑥ 精勤方便,不得平等:勤奋努力仍然难以心平等、寂静。
⑦ 不勤方便,而得平等:不特别费力努力,心就能平等、寂静。
五盖和七觉支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无法克服五盖,就很难生起七觉支;如果调服了五盖,就容易获得七觉支。因此修习七觉支时,要先观察、调伏五盖。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亦住舍卫国松林精舍①。
时,有众多比丘诣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语尊者阿那律:“尊者知方便修七觉分时生乐住②不?”
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我知比丘方便修七觉分时生乐住。”
诸比丘问尊者阿那律:“云何知比丘方便修七觉分时生乐住?”
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比丘方便修念觉分,善知思惟,我心善解脱,善害睡眠,善调伏掉悔。如此念觉分处法思惟已,精勤方便,心不懈怠,身猗息不动ⓐ乱,系心令住,不起乱念,一心正受。如是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亦如是说,是名知比丘方便修七觉分时生乐住。”
时,众多比丘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 “动”,宋、元、明三本作“能”。
ⓑ 大正藏无“喜”字,今依据宋、元、明、碛砂四本补上。
① 松林精舍:祇树给孤独园内的一栋建筑。
② 生乐住:导致安乐地稳固(于七觉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导向安乐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转轮圣王①出世②之时,有七宝现于世间,金轮宝③、象宝④、马宝⑤、神珠宝⑥、玉女宝⑦、主藏臣宝⑧、主兵臣宝⑨。如是,如来出世,亦有七觉分宝现,斋戒处楼观⑩上,大臣围遶,有金轮宝从东方出,轮有千辐,齐毂⑪圆辋⑫,轮相具足,有此吉ⓐ瑞,必是转轮圣王,我今决定为转轮王。即以两手承金轮宝,著左手中,右手旋转,而说是言:‘若是转轮圣王金轮宝者,当复转轮圣王古ⓑ道而去。’于是轮宝即发,王蕃⑬前随,而于东方乘虚而逝,向于东方,游古圣王正直之道。王随轮宝,四兵亦从,若所至方,轮宝住者,王于彼住,四兵亦住。东方诸国处处小王,见圣王来,悉皆归伏。
“如来出兴于ⓒ世,有七觉分现ⓓ于世间,所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吉”,圣本作“古”。
ⓑ “古”,宋本作“右”。
ⓒ 宋、元、明三本无“兴于”二字。
ⓓ 圣本无“归伏。如来出兴于世,有七觉分现”十三字。
①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空中飞来轮宝(即本经中的“金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圣王。又作“转轮王”。
② 出世:出现于世间。
③ 金轮宝:转轮王的宝器,能在转轮王前飞行引导,使转轮王所向无敌。
④ 象宝:能日行千里的白象王。
⑤ 马宝:能日行千里的紫马王。
⑥ 神珠宝:纯净无瑕的夜明珠。
⑦ 玉女宝:体态秾纤合度,性情端正温柔的美女。
⑧ 主藏臣宝:天生能见得到地中宝藏的大臣。
⑨ 主兵臣宝:勇健又有智谋,善于统领军队的大臣。
⑩ 楼观: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
⑪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读音同“谷”。
⑫ 辋:车轮的外框。读音同“网”。
⑬ 王蕃:国王的护卫。“蕃”通假为“藩”。
本经表示世间有佛,才能发现七觉支。
七觉支不仅是自觉的七个部分,也是菩萨道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成佛的基础,六度是基于七觉支处世修行而成就的实例。
七觉支和六度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呢?
同学们可自行思惟,或可参考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转轮圣王出于世时,有七宝现于世间。云何转轮圣王出于世时,金轮宝现有?时,刹利①灌顶圣王②,月十五日,沐浴清净,受持斋戒,于楼阁上,大臣围遶。有金轮宝从东方出,轮有千辐,齐毂圆辋,轮相具足,天真金③宝。王作是念ⓐ:‘古昔传闻,刹利灌顶大王月十五日布萨④时,沐浴清净,受持斋福ⓑ⑤,有轮宝现。’今既如古有斯吉瑞,当知我是转轮圣王。即以两手承金轮宝,著左手中,右手旋转,而作是言:‘若是转轮圣王金轮宝者,当复转轮圣王古道而去。’作是语讫,于是轮宝即从王前乘虚而逝,向于东方游古圣王正直之道,王及四兵随轮去住。东方诸国处处小王,见圣王来,皆称:‘善哉ⓒ,善来大王!此是王国,此国安隐,人民丰乐,愿于中止,教化国人,我则随ⓓ从。’圣王答言:‘诸聚落主,汝今但当善化国人,有不顺者,当来白我,当如法化,莫作非法,亦令国人善化非法,若如是者,则从我化。’于是圣王从东海度,乘古圣王道,至于南海;乘古圣王之道ⓔ,度于南海,至于ⓕ西海;乘于古昔圣王之道,度于西海,至于北海。南、西、北方诸小国王奉迎启请,亦如东方广说。于是金轮宝,圣王随从,度于北海,还至王宫正治殿上,住虚空中,是为转轮圣王出兴于世,金轮宝现于世间。
“云何为转轮圣王出兴于世,白象宝现于世间?若刹利灌顶大王纯白ⓖ之象,其色鲜好,七支拄ⓗ地⑥,圣王见已,心则欣悦,今此宝象,来应于我,告善调象师,令速调此宝象,调已送来。象师受命,不盈⑦一日,象即调伏,一切调伏相悉皆具足,犹如余象经年调者,今此象宝一日调伏亦复如是。调已送诣王所,上白大王:‘此象已调,唯ⓘ王自知时。’尔时,圣王观察此象调相已备,即乘宝象,于晨旦⑧时周行四海,至日中时还归王宫,是名转轮圣王出兴于世,如此象宝现于世间。
“何等为转轮圣王出兴于世,马宝现于世间?转轮圣王所有马宝纯一青色,乌头朱ⓙ尾,圣王见马,心生欣悦,今此神马来应我故,付调马师,令速调之,调已送来。马师奉教,不盈一日,其马即调,犹如余马经年调者,马宝调伏亦复如是。知马调已,还送奉王,白言:‘大王,此马已调。’尔时,圣王观察宝马调相已备,于晨旦时乘此宝马周行四海,至日中时还归王宫,是名转轮圣王出兴于世,马宝现于世间。
“何等为转轮圣王出兴于世,摩尼宝珠ⓚ现于世间?若转轮圣王所有宝珠,其形八楞⑨,光泽明照,无诸类隙ⓛ,于王宫内,常为灯明。转轮圣王察试宝珠,阴雨之夜,将四种兵入于园林,持珠前导,光明照耀,面一由旬⑩,是为转轮圣王出兴于世,摩尼宝珠现于世间。
“何等为转轮圣王出兴于世,贤玉女宝现于世间?转轮圣王所有玉女,不黑不白、不长不短、不麁不细、不肥不瘦,肢ⓜ体端正,寒时体暖、热时体凉,身体柔软如迦陵伽⑪衣,身诸毛孔,出栴檀⑫香,口鼻出息,作优钵罗⑬香。后卧先起⑭,瞻王意色,随宜奉事ⓝ⑮,软言爱语,端心正念,发王道意,心无违越,况复身、口,是为转轮圣王宝女。
“云何为转轮圣王主藏臣宝现于世间?谓转轮圣王主藏大臣本行施故,生得天眼,能见伏藏⑯,有主无主、若水若陆、若远若近,悉能见之,转轮圣王ⓞ须珍宝,即便告敕,随王所须,辄以奉上。于是圣王有时试彼大臣,观其所能,乘船游海,告彼大臣:‘我须宝物。’臣白王言:‘小住岸边,当以奉上。’王告彼臣:‘我今不须岸边之宝,且须画时ⓟ⑰与我。’于是大臣即于水中出四金瓮⑱,金宝满中,以奉圣王,随ⓠ王所须即取用之,若取足已,余则还归水中。圣王出世,则有如此主藏之臣现于世间。
“云何圣王出兴于ⓡ世,有主兵之臣现于世间?谓有主兵臣聪明智辩。譬如世间善思量成就者,圣王所宜,彼则悉从,宜去、宜住、宜出、宜入。圣王四种兵行,道里顿止,不令疲倦⑲,悉知圣王宜所应作,现法后世功德之事,以白圣王。转轮圣王出兴于世,有如是主兵之臣。
“如是如来、应、等正觉出兴于[*]世,有七觉分现于世间。何等为七?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王作是念”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斋福”,大正藏原为“福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斋福”。
ⓒ 大正藏无“福有轮宝现今既如古有斯吉瑞当知我是转轮圣王即以两手承金轮宝著左手中右手旋转而作是言若是转轮圣王金轮宝者当复转轮圣王古道而去作是语讫于是轮宝即从王前乘虚而逝向于东方游古圣王正直之道王及四兵随轮去住东方诸国处处小王见圣王来皆称善哉”一百一十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其中“古”字,宋本作“右”。
ⓓ “则随”,宋、元、明三本作“等皆是天尊翼”。
ⓔ “乘古圣王之道”,大正藏原为“至于南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乘古圣王之道”。
ⓕ 大正藏无“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白”,大正藏原为“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白”。
ⓗ “拄”,圣本作“驻”。
ⓘ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 “朱”,大正藏原为“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朱”。
ⓚ “宝珠”,大正藏原为“珠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宝珠”。
ⓛ “类隙”,元、明二本作“瑕隙”,圣本作“垢秽”。
ⓜ “肢”,大正藏原为“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肢”。
ⓝ “事”,明本作“侍”。
ⓞ “王”, 宋本作“王若”,元、明二本作“主若”。
ⓟ “须画时”,大正藏原为“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须画时”。
ⓠ 大正藏无“随”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于”,明本作“于”。[*]
① 刹利: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阶级,掌管政治及军事。又译为“刹帝利”。
② 灌顶圣王:完成登基仪式的国王。
③ 天真金:天界的真金,形容超脱世俗的极品黄金。
④ 布萨:说戒、忏悔的集会。
⑤ 受持斋福:借由受持斋戒的福报。
⑥ 七支拄地:大象的四支腿、两支象牙、一条尾巴,支撑在地上。
⑦ 盈:足;满。
⑧ 晨旦:约早上六点到九点。又译为“晨朝”、“清旦”。
⑨ 八楞:八角。“楞”同“棱”。
⑩ 由旬:长度单位,公牛挂轭行走一日的距离,约七、八公里。另译作“由延”。
⑪ 迦陵伽:鹿名,皮毛名贵,可制为加工品。
⑫ 栴檀:檀香。
⑬ 优钵罗:青莲花。
⑭ 后卧先起:(比国王)晚睡早起。
⑮ 瞻王意色,随宜奉事:观察国王的意态神色,随时适切地服侍。
⑯ 本行施故,生得天眼,能见伏藏:由于过去世布施的善报,天生有天眼通,能够见到埋于地里的宝藏。
⑰ 画时:立刻。
⑱ 瓮:“瓮”的异体字,口小腹大,用以盛东西的器具。
⑲ 倦:“倦”的异体字。
亲近善知识,除了能多学习佛法,也能因为善知识的潜移默化,让我们见贤思齐而精进修行。本卷前面第717经即表示善知识有助于我们精进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另一方面,自己不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道理,也通常见不到自己的盲点,因此有善知识的提点容易进步。
以下几经即解说了亲近善知识的几个重要层面:
这几经值得仔细研读,以了解亲近善知识的正确意义。
佛陀说能让人证得初果的四个要素(“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详见卷三十第843经),第一个即为亲近善知识。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哉,比丘!依ⓐ人闻法,诸年少比丘供养奉事诸尊长老。所以者何?年少比丘供养奉事长老比丘者,时时得闻深妙之法,闻深法已,二正事成就,身正及心正。尔时修念觉分,修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念觉满足已,于法选择,分别于法,思量于法。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依”,大正藏原为“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依”。
本经表示供养奉事诸尊长老而闻法修行,可以圆满七觉支。要圆满七觉支,可由本经所说的供养奉事诸尊长老开始,自修时进一步依本卷第715经所说而加强每个觉支的滋养物。
本经所载的次第,可对应到“四预流支”(四个证得初果的因素):
从本经可见四预流支有相生的关系,由于亲近善士因此能听闻正法,由于听闻正法因此能内正思惟,由于内正思惟因此依据正确的次第修证佛法。并非亲近善士就没事了,而是要基于亲近善士的因缘,进一步听闻正法乃至修行成道。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该亲近奉事的比丘若比丘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① ,见此人者,多得果报。若复闻者,若随忆念者、随出家者,多得功德,况复亲近恭敬奉事。所以者何?亲近奉事如是人者,时时得闻深妙之法;得闻深法已,成就二正,身正及心正,方便修习定觉分;修习已,修习满足,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成真实法:成就正法;修习佛法有成。“真实法”即正法。
佛陀常教导弟子如何辨别善知识,最常见的是以观察对方的“戒”作为开始:
本经表示应当依据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这五个条件,找到该亲近奉事的比丘。其中前四个条件多少可由观察其言行得知。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教导我们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肤浅的表相。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相应于戒、定、慧,是否没有贪、瞋、痴。
《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揵连经则列出十个条件:修习禁戒、广学多闻、作善知识、乐住远离、乐于燕坐、知足、常行于念、常行精进、修行智慧、诸漏已尽。
《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80经则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涩行”),才应奉事。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长寿王品2〉第85经真人经以及《增壹阿含经》卷八〈安般品17〉第9经则进一步表示:如果因为我出身高、长得帅、谈吐佳、有名气、诵经持律学论、行头陀行、持戒、清修、证得各种禅定,而“自贵贱他”,就不是善知识的作为。
这也呼应最前面佛陀说的“惭、愧”的条件,善知识不会自我抬举,而是修证无我。
至于神通感应、道场大小、捐款多少、宗派师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都不在条件之内。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说不善积聚者,所谓五盖,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不善聚者,谓五盖故。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说善积聚者,谓七觉分,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满净者,是七觉分故。何等为七?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夹谷精舍。尔时,尊者阿难亦在彼住。
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如是念:“半梵行者①,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
时,尊者阿难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
佛告阿难:“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我为善知识故,有众生于我所取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②。如是择法觉分,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以是故当知,阿难,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非恶伴党、非恶随从。”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净”,大正藏原为“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净”。[*]
① 半梵行者:只有部分清净修行的人;没有完全清净修行的人。
② 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依从远离,依从离欲,依从寂灭,修行通往弃舍之道。按:这可解为知道烦恼的苦果而远离烦恼,了解而想断除苦果的起因而离欲,体验(暂时的)苦灭而立志证得(永久的)寂灭,修行于正道而放下一切执著。也可说修行不染著、相应于四圣谛:知“苦”而依远离、断“集”而依无欲、证“灭”而依灭、修“道”而向于舍。相对来看,即修行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不是为了满足欲望、不是为了拥有更多、不会再加深执著,否则是修错了方向。
本经表示“纯一满净,梵行清白”,也就是完全清净修行,才堪为真正的善知识。至于市面上常见吹捧神迹、大收供养的名师,并没有“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依本经来看并不是善知识。
本经和前面几经的义理是连贯的,例如本经说:“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而第725经定义:“纯一满净者,是七觉分故”;本经中佛陀说:“我为善知识故,有众生于我所取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等同于第721、722经所说:“如来出兴于世,有七觉分现于世间”;本经提到善知识是全梵行,而第724经解说应该亲近“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的比丘、第723经表示供养奉事诸尊长者的益处。
本经和《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68经、卷四十六第1238经的意义大致为:“只有部分清净修行的人仍不算善知识,完全清净修行的人才是善知识”。另外,南传《相应部尼柯耶》〈道相应45〉第2经以及《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44〉第10经在文字上和本经有部分重复,但意义不同,较接近为:“善知识之谊不是一半的梵行,而是全部的梵行”,意指善知识能成全我们的修行,例如南传经文说道:“当比丘有善友、善伴侣、善同志时,这应该可以被预期:他必将修习八支圣道、必将多修习八支圣道。”这些可能本来就为意义不同的两经,或在佛经早期传抄时即有两种不同解读的版本流传。实务上,这两种不同的解读都可以应用在修行:说法者应该自我期许全梵行,而学法者应该感恩良师益友成全自己的修行。
日后,佛陀将再次对波斯匿王忆念起本经,记录于卷四十六第1238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力士聚落①人间游行,于拘夷那竭②城希ⓐ连河中间住,于聚落侧告尊者阿难:“令四重襞ⓑ叠③敷世尊郁多罗僧④,我今背疾,欲小卧息。”
尊者阿难即受教敕,四重襞[*]叠敷郁多罗僧已,白佛言:“世尊!已四重襞叠敷郁多罗僧,唯[*]世尊知时。”
尔时,世尊厚襞[*]僧伽梨⑤枕头,右胁而卧⑥,足足相累⑦,系念明相ⓒ⑧,正念、正智,作起觉想⑨,告尊者阿难:“汝说七觉分。”
时,尊者阿难即白佛言:“世尊!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告阿难:“汝说精进耶?”
阿难白佛:“我说精进,世尊!我ⓓ说精进,善逝!”
佛告阿难:“唯精进,修习多修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是语已,正坐端身系念。
时,有异比丘即说偈言:
“乐闻美妙法, 忍疾告人说,
比丘即说法, 转于七觉分。
善哉尊阿难, 明解巧便说,
有胜白净法⑩, 离垢微妙说。
念、择法、精进、 喜、猗、定、舍觉,
此则七觉分, 微妙之善说。
闻说七觉分, 深达正觉味,
身婴大苦患⑪, 忍疾端坐听,
观为正法王ⓔ, 常为人演说,
犹乐闻所说, 况余未闻者,
第一大智慧, 十力所礼者,
彼亦应疾疾⑫, 来听说正法,
诸多闻通达, 契经⑬阿毘昙⑭,
善通法律者, 应听况余者,
闻说如实法, 专心黠慧⑮听,
于佛所说法, 得离欲欢喜,
欢喜身猗息, 心自乐亦然,
心乐得正受, 正观有事行,
厌恶三趣者ⓕ, 离欲心解脱,
厌恶诸有趣, 不集⑯于人天,
无余犹灯灭, 究竟般涅槃⑰,
闻法多福利, 最胜之所说,
是故当专思, 听大师所说。”
异比丘说此偈已,从座起而去。
ⓐ “希”,圣本作“凞”。
ⓑ “襞”,宋本作“辟”。[*]
ⓒ “相”,宋、元、明、圣四本作“想”。
ⓓ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王”,宋、元、明三本作“主”。
ⓕ “者”,宋本作“有”。
① 力士聚落: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中印度恒河北部,首都为拘夷那竭。音译为“末罗”。
② 拘夷那竭:古代印度城名,在中印度的东北方,佛陀在这城北边希连河西岸的娑罗园双树间圆寂,详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79经、卷四十四第1197经、《中阿含经》卷十四〈王相应品 1〉第68经大善见王经、《长阿含经》卷四第2经游行经。又作拘尸那竭、拘尸城、鸠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③ 襞叠:折叠。“襞”读音同“毕”。
④ 郁多罗僧:上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之一,作法事入众时所披的。“郁”是“郁”在古代的俗字。
⑤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所必须穿着。
⑥ 右胁而卧:向右侧躺。“胁”是胸部两侧,由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
⑦ 足足相累:(膝盖弯曲)将左脚放在右脚上。
⑧ 系念明相:连续不断地念著光明的相。又译为“系念明想”、“系心在明”。
⑨ 作起觉想:作要醒起来的想法,不贪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意念作起身想”。
⑩ 白净法:清净法。
⑪ 身婴大苦患:身体被许多苦所缠绊。“婴”是缠、绊的意思。
⑫ 疾疾:快速。
⑬ 契经:佛经。音译为“修多罗”。
⑭ 阿毘昙:为音译,义译为“论”,指为阐明法义的问答论议,后来也指佛弟子对经的论述,和经、律合称三藏。又译作“阿毘达磨”。
⑮ 黠慧:聪明有智慧。“黠”读音同“狭”,聪明的意思。
⑯ 集:栖息。
⑰ 般涅槃:完全灭除烦恼、生死。“般”为“完全”。
念觉分(四念处)的修行是观身如身,直到观法如法。修四念处是客观觉知身、受、心、法,例如觉知五盖时,透过认出五盖,将五盖转为修习对象,觉察它的现前,轻的五盖自然消失,重的五盖再对治即可。有附佛外道对于“客观觉知”断章取义,宣称四念处不须持戒、号称持戒或舍离执著是压抑,因此变相鼓吹在纵欲中修行。这是违背佛说的。
如同卷二十四第624、628、636、637经强调,修行四念处前要先持戒,才能有所成就。本经也说“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四念处的修行是为了舍离执著,这才是正确的四念处修行方向,也是正确的七觉分修行方向。
本经发生于佛陀背疾时,又提到了七觉支、强调精进觉支;其余经中也有提到佛陀及弟子的病痛因七觉支或精进觉支而减缓甚至痊愈,例如《长阿含经》卷二第2经游行经:“于后夏安居中,佛身疾生,举体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举身痛甚,而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则非我宜,今当精勤自力以留寿命。’”(CBETA, T01, no. 1, p. 15, a17-20)。就七觉支来看,念觉支生择法觉支、择法觉支生精进觉支、精进觉支生喜觉支,或许因此精进后产生的喜悦能对病痛有对治的效果。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觉分。何等为七?谓念觉分,乃至舍觉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七觉分。何等为修七觉分?谓念觉分,乃至舍觉分,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修七觉支时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知苦谛而依远离、断集谛而依无欲、证灭从依灭、修道即向于舍,也就是相应于四圣谛而修七觉支。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诸比丘!过去已如是修七觉分,未来亦当如是修七觉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念觉分清净鲜白,无有支节①,离诸烦恼,未起不起,除佛调伏教授②,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诸比丘!念觉分清净鲜白,无有支节,离诸烦恼,未起而起,佛所调伏教授,非余③,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无有支节:没有分支;不走岔路。
② 未起不起,除佛调伏教授:未生起的(觉支)不能生起,除非遵从佛陀在戒律上的教导。“调伏”在这里指戒律。
③ 未起而起,佛所调伏教授,非余:未生起的(觉支)要生起,应遵从佛陀在戒律上的教导,别无他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谓觉分。世尊!云何为觉分?”
佛告比丘:“所谓觉分者,谓七道品法①。然诸比丘七觉分渐次而起②,修习满足。”
异比丘白佛:“世尊!云何觉分渐次而起,修习满足?”
佛告比丘:“若比丘内身身观住,彼内身身观住时,摄心系念不忘。彼当ⓐ尔时,念觉分方便修习,方便修习念觉分已,修习满足;满足念觉分已,于法选择、分别、思量③。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方便,修方便已,修习满足,如是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如内身身观念住,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当于尔时专心系念不忘,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如是住者,渐次觉分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彼当”,圣本作“当于”。
① 七道品法:七类修道的主题,即七觉分。
② 渐次而起:一项一项依次序生起。
③ 于法选择、分别、思量:拣择、分辨、解析事物。
ⓐ 大正藏无“说”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上说。差别者:“如是比丘修习七觉分已,多修习已,得四种果、四种福利。何等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异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住”,宋、元、明三本作“在”。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上说。差别者:“若比丘修习七觉分,多修习已,当得七种果、七种福利。何等为七?是比丘得现法智证乐①,若命终时②。若不得现法智证乐,及命终时而得五下分结③尽,中般涅槃④。若不得中般涅槃,而得生般涅槃⑤。若不得生般涅槃,而得无行般涅槃⑥。若不得无行般涅槃,而得有行般涅槃⑦。若不得有行般涅槃,而得上流般涅槃⑧。”
佛说此经已,异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现法智证乐:这一生便以智慧证入涅槃的快乐,即证得阿罗汉。
② 若命终时:或者在命终时(得到现法智证乐)。
③ 五下分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
④ 中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从人间命终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者。因为在“中”阴阶段“般涅槃”,所以名为“中般涅槃”。
⑤ 生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者。因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为“生般涅槃”。
⑥ 无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者。因为“无”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为“无行般涅槃”。
⑦ 有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者。因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为“有行般涅槃”。
⑧ 上流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先往生色界较低层次的天,命终后往生更高层次的天,甚至色界或无色界最高天而证得涅槃者。因为往更“上”层的天界“流”转后“般涅槃”,所以名为“上流般涅槃”。又译为“上流色究竟”。
比对本经、本卷第740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7经清净经、及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觉支相应46〉第3经戒经,可知七种福利是:
1. 得现法智证乐:当生证得涅槃。
2. 若命终时:临终时证得涅槃。
如果临终时没证涅槃,但证得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往生天界,也可得以下五种福利:
3. 中般涅槃:中阴阶段(人间死后、天界出生前)即证得涅槃。
4. 生般涅槃:出生于天界即证得涅槃。
5. 无行般涅槃:出生于天界后没有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6. 有行般涅槃:出生于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7. 上流般涅槃:出生于天界后,命终后往生更高层次的天,最后在最高层次的天证得涅槃。
其中“中般涅槃”有二种解释: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谓觉分。何等为觉分?”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七觉分者,谓七道品法。诸比丘!此七觉分渐次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
诸比丘白佛:“云何七觉分渐次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
“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彼身身观念住已,专心系念不忘,当于尔时方便修念觉分;方便修念觉分已,修习满足,谓修念觉分已,于法选择,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方便,修择法觉分方便已,修习满足。如是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亦如是说。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专心系念不忘,当于尔时方便修念觉分,方便修念觉分已ⓑ,修习满足。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是名比丘七觉分渐次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在“丘”字之后有“比丘尼”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方便”。
ⓐ “果”,圣本作“界”。
① 得现法智有余涅槃及阿那含果:获得这一生以智慧证入,灭除烦恼、生死,但在入灭前还余有今生果报的身体(的阿罗汉果),以及阿那含果。即获得阿罗汉果及阿那含果。“有余涅槃”通常形容入灭前的阿罗汉,因为还在人间行走的阿罗汉已断绝一切烦恼及未来生死的起因,只余有今生果报的身体。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比丘修习七觉分,多修习已,当得四果。何等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上说。差别者:“若比丘修习此七觉分,多修习已,当得七果。何等为七?谓现法智有余涅槃,及命终时,若不尔者,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槃。若不尔者,得生般涅槃。若不尔者,得无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得上流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念处不只是四个方法,而是许多法门都可以应用而渐次提升觉知的四个层次;七觉支不只是七个项目,而是修佛教法门自然可渐次觉悟的七个层面。
第741经开始即列举以下诸多法门,皆可从四念处(念觉支)入手,完成七觉支: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不净观ⓐ,多修习已,当得大果大福利。云何修不净观?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不净观俱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不净观”,巴利本作 Asubhasaññā(不净想)。
淫欲重的人适合修不净观以对治,以不净观修身念处的入门法,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08经的“读经拾得”中“不净观”的部分。
不净观的主要修法是在身念处的范畴,不过在修不净观纯熟后,也可以修习受念处:将觉知转向感受是苦、乐或是中性的不苦不乐;持续知道当下的感受,即可修受念处。例如不净观修得好时,身心轻安会有乐受(相较下也减轻了淫欲的吸引力),这是受念处觉知的范畴。
修受念处时觉知感受的,知道苦、乐、不苦不乐的,就是“心”。心念处的练习须要知道内心当下的状态,心的状态有很多种,初学者可以先练习知道贪、瞋、痴的有与无。例如不净观修得好,不起贪心,修心念处时即可觉知。另一方面,进阶的不净观修法会到墓地观察死尸,到墓地时会先作慈心观之后才作不净观,有慈心观则不起瞋心,也是心念处的范畴。
心念处修得好时,五盖会减轻,修法念处可从觉知这五盖的有与无开始,认出一个盖现前的同时,也应该认出导致生起这个盖的原因,以及如何去除它的方法。观察五盖的起因、条件,也就是法念处的观察因缘。
持续修不净观到正念专注在当下,念念分明,即是以不净观修成“念觉支”。在修念处时判断在哪种状态,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努力修行不净观,就是“精进觉支”;发现没有五盖时,就会有“喜觉支”生起;这没有了烦恼的喜悦能让身心都轻安,是“猗觉支”;自然内心就能定了下来,而是“定觉支”;心里愈来愈专注,在平等的状态,成就“舍觉支”。
像这样依序练习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乃至七觉支的方法,也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16经的“读经拾得”。
如果有意专修不净观,进一步的说明可参见《坐禅三昧经》卷一、《达摩多罗禅经》卷二,不同状况的对治则可参见《禅秘要法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随死念ⓐ①,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随死念?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修随死念俱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随死念”,巴利本作 Maraṇasaññā(死想)。
① 随死念:将心念放在死亡这件必然会发生的事上,我必定会死,而且人命呼吸间,随时可能死亡。又译为“念死”、“死想”、“死随念”。
随死念可警醒修行者不该虚掷光阴,而应精进修行。随死念的入门法,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08经的“读经拾得”中“死尸观 ”的部分。
修随死念也可以从念觉支开始,一一成就七觉支。
四无量心是基于:
起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没有限制、没有边界,遍满十方,最终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所以称为“无量”,这样达成的定境即称为“无量心三昧”。
四无量心能对治烦恼:慈能对治瞋恚,悲能对治恼害,喜能对治嫉妒,舍能对治爱憎,令心得到清净安乐。
四无量心是印度自古即有的修定法,但佛陀进一步教导弟子借由四无量心修七觉支,也能达到解脱,如前面卷二十一第567经和以下第743、744经所述。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释氏黄枕邑ⓐ。时,众多比丘晨朝着衣持钵,入黄枕邑乞食。
时,众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时未至,我等可过外道精舍。”尔时,众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与诸外道出家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
诸外道出家言:“沙门瞿昙为诸弟子说如是法不:‘断五盖恼心、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善ⓑ摄其心,住四念处。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充满;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习充满,如是修习。’悲、喜、舍心俱亦如是说。我等亦复为诸弟子作如是说,我等与彼沙门瞿昙有何等异?所谓俱ⓒ能说法。”
时,众多比丘闻诸外道出家所说,心不喜悦,默然不呵,从座起去。入黄枕邑,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彼外道出家所说广白世尊。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彼外道出家所说,汝等应问:‘修习慈心,为何所胜①?修习悲、喜、舍心,为何所胜?’如是问时,彼诸外道出家,心则骇散,或说外异事②,或瞋慢、毁呰、违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头失辩,思惟而住。所以者何?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随顺乐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比丘!四无量心的最高世间定境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③;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④;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⑤;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⑥。”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黄枕邑”,巴利本作 Kaliyānaṃ nigama。
ⓑ “善”,大正藏原为“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善”。
ⓒ 圣本无“俱”字。
ⓓ 大正藏无“往”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① 为何所胜:被哪个境界所限制?即最高能达到什么境界?
② 说外异事:说外道法或顾左右而言他(企图转移话题)。
③ 于净最胜:最高能到清净的境界,或许指色界三禅天中最高天遍净天的境界(身心清净光明,充分体验胜妙的快乐)。
④ 空入处最胜:最高能到无量空入处(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一天的层次)。
⑤ 识入处最胜:最高能到无量识入处(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二天的层次)。
⑥ 无所有入处最胜:最高能到无所有入处(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
外道修四无量心常是为了求生梵天,可以修定但无法生起观慧。佛弟子借由四无量心修七觉支,搭配四圣谛的观慧,最高能成就涅槃;纵使没有成就涅槃,在世间定境的最高成就也能超过梵天的层次。
修习慈无量心,将愿众生安乐的心遍满十方,能生起胜妙的乐(乐禅支)。禅定时基于乐禅支,能提升定境最高至三禅(超越三禅则须放下乐禅支),三禅天的最高天为遍净天,也是遍满最高层次乐受的天界,因此修慈无量心可达到遍净天的境界。
修习悲无量心,基于救拔众生苦恼的发心,知道色的过患而可舍离一切色,能达到无量空入处的境界。
修习喜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能随喜体会众生喜悦的识,打破无边众生人我的界限后,可达到无量识入处的境界。
修习舍无量心,没有讨厌的也没有喜欢的,怨亲平等,不起人我的分别,舍去一切,而能达到无所有入处的境界。
佛陀所说四无量心在世间定境的极致,让外道的定境相形见绌,更何况佛弟子借由四无量心修七觉支,能够断尽烦恼、证得涅槃,如卷二十一第567经所说。
净界、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的性质,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56经。四无量心、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各别的实修法,详见本经线上版的进阶辨正。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有同学问:“若借由慈无量心修念觉支,接下来的择法觉支要如何操作?修慈无量心时,心的所缘是假想的无量众生,要如何择法呢?”
在修习慈无量心时,也可觉知身、受、心、法,例如修慈心观时感到快乐是受念处,有慈心而没有瞋心或是起了贪心等,是心念处,接着到法念处觉知是否有五盖,并分析五盖的因缘,而能加以对治,渐渐就能培养七觉支。
慈无量心在佛法的体系下,并不仅是一直观想慈无量,而会引导入佛教的四念处及七觉支修行,观想慈无量只是慈无量心在修定的方法而已。
那么如何借由慈无量心培养择法觉支?最明显的是因为有身、受、心、法的体会,就能择慈心、去除瞋心;对贪心、散乱心等等心的状态的觉知或拣择,也会在修慈无量心时更加清晰,如同静止的湖面任何动静都很清楚,因此就能够择善法、去除不善法,接着精进修行(精进觉支),自然就会因慈心产生喜悦(喜觉支),以及更进一步地身心都轻安(猗觉支),在这轻安之下就容易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定觉支),乃至达到平等、舍离一切(舍觉支),进而证知四圣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空入处①,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空入处,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空入处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空入处:以无边的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一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空入处”、“空处”、“空无边处”。
② 识入处: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二天的层次。又译为“无量识入处”、“识处”、“识无边处”。
③ 无所有入处: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是无色界第三天的层次。又译为“无所有处”。
④ 非想非非想入处:没有一般粗重的想阴,但想阴仍未真正断尽的定境。犹如油已经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来了,但表面还是黏着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处已几乎没有想阴,但又不能说断尽想阴。是无色界天的最高层次。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①,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安那般那念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安那般那念”,巴利本作 Ānāpānasati。
ⓑ 圣本无“于”字。
① 安那般那念:将心念专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乱。是音译,又译为“安般”,义译为“念出入息”、“观呼吸”。
如何借由观呼吸而修四念处、七觉支?详见卷二十九“安那般那念相应”经文、《大安般守意经》、或南传《安那般那念经》的十六步骤。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无常想ⓐ①,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无常想,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口与无常想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得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常想,如是无常苦想②、苦无我想③、观食想④、一切世间不可乐想⑤、尽想⑥、断想⑦、无欲想⑧、灭想⑨、患想⑩、不净想、青瘀想、脓溃想、膖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⑪、空想⑫,一一经如上说。
ⓐ “无常想”,巴利本作 Aniccasaññā。
① 无常想:观察与思惟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缘生灭。又译为“一切行无常想”。
② 无常苦想:观察与思惟事物无常变异,所以是逼迫的、苦的。参见《杂阿含经》卷一第9经:“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③ 苦无我想:观察与思惟事物是逼迫的、苦的,让我不得自在,可见没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④ 观食想:观察与思惟四食(麤抟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只为了活命而不贪著,因此舍断而彻底地了知四食,详见卷十五第373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舍断想”。
⑤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观察与思惟世间一切没有什么可爱乐贪著的。
⑥ 尽想:观察与思惟灭尽烦恼,止息一切苦的涅槃。
⑦ 断想:观察与思惟断除烦恼,能止息一切苦而证涅槃。
⑧ 无欲想:观察与思惟无爱欲能离烦恼生死。
⑨ 灭想:即“尽想”。
⑩ 患想:观察与思惟事物和欲望的过患;观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是无常及苦的。
⑪ 青瘀想、脓溃想、膖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观尸体变色、流脓腐烂、肿胀、裂坏、蛆虫鸟兽啃咬、脓血流溢、筋断骨离、皮肉已尽只留白骨,这些腐败的阶段,属于不净观的一种作法。其中“膖”是肿胀的意思,读音同“乓”。
⑫ 空想:观察与思惟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
修无常想,要时时刻刻作无常的观察或观想。在打坐时,可观察所觉知的一切身心都是无常的;在日常生活中,也随时观察当下所经历的人、事、物以及自己一切身心反应,都是无常的,尤其自己会执著的事物,更要看清其无常的本质。如果当下无法观察到无常,例如石像摆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则可观想在巨观的时间尺度上,石像终归崩坏,或是在微观的量子尺度上,物质都是刹那变易的。
不仅是修无常想时要将练习带入日常生活中,各种打坐所练习的方法或观察的对象,也要试着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例如打坐修慈无量心得力后,可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维系慈无量心来待人接物(此时要搭配智慧,才不会行事不合理或受骗,或是增长贪欲);打坐修不净观得力后,可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想自己及所有眼前的人都是不净的(此时要避免因此增长瞋恚);打坐修念佛得力后,可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念佛(只适合简单的持名念佛或忆念佛陀功德,难作较复杂的观想念佛)。不过一些着重修定以止息思绪的方法,则不见得适合在都市的日常生活中太过投入,例如在马路上观呼吸,太过专心而忘了周遭环境则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打坐时减少五盖及培养七觉支,也可在下座后守护六根而或多或少维持,例如在修念觉支的阶段,下座后仍要试着专注清楚;在修择法觉支的阶段,下座后仍要择善法、去除不善法;在修精进觉支的阶段,下座后只要有适合的时机还是精进修行;在喜觉支、猗觉支的阶段,下座后如果不起贪瞋痴,甚至继续练习,则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喜悦、轻安。
ⓐ 圣本在“七”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