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第743经的“读经拾得”整理如下:

“修四无量心可达成的最高世间定境”

外道修四无量心常是为了求生梵天,可以修定但无法生起观慧。佛弟子借由四无量心修七觉支,搭配四圣谛的观慧,最高能成就涅槃;纵使没有成就涅槃,在世间定境上也能达到超过梵天的层次。

修习慈无量心,基于愿众生安乐的发心,没有丝毫的厌恶,打破所有的界限,因此可能专注于遍(打破界限)净(不让人厌恶)的境界,基于乐禅支,最高达到遍净天的境界,也是遍满最高层次乐受的境界。但若要超越遍净天,必须放下慈无量心所生起的乐禅支,才能达到不苦不乐、舍念清净的第四禅。

修习悲无量心,基于救拔众生苦恼的发心,知道色的过患而可舍离一切色,能达到无量空入处的境界。但在无量空入处见不到色的过患,只修悲无量心就难以进一步提升定境。

修习喜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能随喜体会众生喜悦的识,打破无边众生人我的界限后,可达到无量识入处的境界。但若要超越无量识入处而达到无所有入处,则必须放下随喜众生的识。

修习舍无量心,没有讨厌的也没有喜欢的,冤亲平等、一视同仁,舍去一切,能达到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对象的“无所有入处”的境界。但若要超越无所有入处,达到非想非非想入处,则必须也放下对“无所有”的作意。

佛陀所说四无量心在世间定境的极致,让外道的定境相形见绌,更何况佛弟子借由四无量心修七觉支,能够断尽烦恼、证得涅槃,如卷二十一第567经所说。

净界、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的性质,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56经


Satipatthana Shi:

“修习慈无量心,基于愿众生安乐的发心,没有丝毫的厌恶,打破所有的界限,因此可能专注于遍(打破界限)净(不让人厌恶)的境界,基于乐禅支,最高达到遍净天的境界。”

“可能专注于遍(打破界限)净(不让人厌恶)的境界”,这句话怪怪的。很好奇你“遍净”的解说出处为何? (似乎是你结合南北传的自创说法)

“遍净”是关于《杂阿含743经》“于净最胜”的解说,据我所知北传注解是色界第三禅,即第三禅遍净天,遍净是“此天净光周遍”故名之。南传的注解则是指青等遍净色,即遍一切处的净色业处。南北传论典在“遍净”的解说不同,在实际修法上差异就很大了。论典出处如下:

《瑜伽师地论》卷12:“问如经言。善修习慈极于遍净。乃至广说。此何密意。答第三静虑。于诸乐中其乐最胜。忆念此乐。修习慈心。慈最第一故。说修慈极于遍净。”(CBETA, T30, no. 1579, p. 338b15-18)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83:“如契经说。修慈究竟极至遍净天。”(CBETA, T27, no. 1545, p. 430c22)

《大智度论》卷20:“佛说:“四无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极遍净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极虚空处;”(CBETA, T25, no. 1509, p. 211b26-28)

《清净道论》卷9:“慈住者不厌逆有情,如是〔彼对有情〕习熟而不厌逆故,对〔有情〕不厌逆之青等遍净色而彼心专注、彼心容易进入〔遍净色〕。”(CBETA, N68, no. 35, p. 165a5-6 // PTS.Vism.324)


David Chiou:

这段话是我试着将以前读经班上讨论的内容用白话描写,不过的确写得不好,而且我对遍净天没研究,不管是文字上或意义上,如果能建议更精准的写法,还请不吝指点

原先写的句子“可能专注于遍(打破界限)净(不让人厌恶)的境界”是试着将“慈无量心的修法”(打破界限、愿众生安乐→没有厌恶)与“遍净”连结,试着显示关连性,不过蛮拗口的,还有待专家指正。

法义上,我是依据什么禅定境界而对应什么天界这样的想法,例如证初禅自然对应到初禅天,从这个角度觉得南北传的论在这方面虽然一个是说“天”,一个是说“遍净色”(我解读为十遍处一类证得的最高境界),但如果是指同样的禅定程度,则算是相通的?例如同样要到三禅天程度,有各种不同的修法,慈无量心可到三禅天,十遍处、安般等等也都能到三禅天,因此修法上不限单一的方式。

这一段我写得不是很理想,不知道是否可能麻烦您给一段较精准的白话叙述,我再试着修正原文 :-) 谢谢!


Satipatthana Shi:

建议的白话叙述如下:

“修习慈无量心,基于愿众生安乐的发心,心与慈俱无恚无恨、无怨无恼,极其广大无量善修,慈为乐因缘,三界中第三禅遍净天其乐最胜,故慈无量乐行相转,最殊胜达乐受极至之第三禅遍净天,此遍净天中乐受遍满身心究竟无余。慈心解脱基于愿众生受种种乐,而能得最胜遍净报,但若执著于乐,无法入第四禅(因为要放下第三禅的乐禅支,才能入第四禅舍念清净)。”

这里“遍净”采用《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和《佛说立世阿毘昙论》的解说,即“意地受乐,说名为净”,第三禅遍净天中身心受乐遍满,故名遍净。

《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21:“意地受乐,说名为净,于自地中此净最劣,故名少净。此净转增量难测故,名无量净。此净周普,故名遍净,意显更无乐能过此。”(CBETA, T29, no. 1562, p. 456b23-26) 《佛说立世阿毘昙论》卷6:“。云何第三名曰遍净?是中受乐遍满身心究竟无余,寂静受乐与三禅相应,诸天受此,故名遍净。”(CBETA, T32, no. 1644, p. 198b18-20) 《一切经音义》卷9:“首诃既那天(此云遍净天是第三禅中第三天也以乐净周普故名遍净也)。”(CBETA, T54, no. 2128, p. 357c4)

南传注释书和《清净道论》的说法是住慈心者易专注在“遍净色”,而能达该清净色遍处的清净解脱,也就是从慈心解脱转成遍处修法以成就色界禅。我同意菩提比丘在南传对应经典的注脚中说:此是《显扬真义》被迫而做此费力解说。换句话说,“遍净色”的解说是牵强的。慈心解脱本身就可以成就色界禅定,将所缘境从慈无量心转成遍净色来成就色界禅定,这已经不是佛陀所教导的慈心解脱,故不建议纳入慈无量心修法的解说中。但在《阿含经》的注脚中,则应比较说明南北传论典的差异。(你加减参考了)


Satipatthana Shi:

遍净天的境界:以无边的清净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成就的定境

这是遍处定的修法。

MĀ 79 清楚说明“大心解脱”、“无量心解脱”:此二解脱义既异,文亦异。
“大心解脱”:遍处定的修法。
“无量心解脱”:指四梵住。

这二种修法依经来说义异,文亦异,是南传注释书“被迫辛苦地解说”将“于净最胜”说成是成遍处定修法。


David Chiou:

改写为以下白话:

修习慈无量心,将愿众生安乐的心遍满十方,能生起胜妙的乐(乐禅支)。禅定时基于乐禅支最高能提升定境至三禅,三禅天的最高天为遍净天,也是遍满最高层次乐受的天界,因此修慈无量心最高达到遍净天的境界。但若执著于乐,不能放下第三禅的乐,则无法进一步提升至舍念清净的第四禅。

以上直接改入第743经的读经拾得。详细的出处及讨论则会收录于“进阶辨正”中,让有兴趣的人能进一步查阅。

另外有些网友以前的讨论可见“世尊与外道的四无量心有何差异?”这讨论串。


Satipatthana Shi:

建议最高境界的叙述调整一些如下,供你参考,或是后段禅心相应的果报略去亦可。

修习慈无量心[……]但若要超越遍净天,必须放下慈无量心所生起的乐禅支,才能达到不苦不乐、舍念清净的第四禅。

修习慈无量心[……]但若有所乐着,不得究竟解脱,则感三禅天的果报。

修习悲无量心[……]但在无量空入处见不到色的过患,只修悲无量心就难以进一步提升定境。

修习悲无量心[……]但若有所执取,不得究竟解脱,则感无量空入处的天报。

修习喜无量心[……]但若要超越无量识入处而达到无所有入处,则必须放下随喜众生的识。

修习喜无量心[……]但若有所取著,不得究竟解脱,则感无量识入处的天报。

修习舍无量心,没有讨厌的也没有喜欢的,冤亲平等、一视同仁,舍去一切,能达到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对象的“无所有入处”的境界。但若要超越无所有入处,达到非想非非想入处,则必须也放下对“无所有”的作意。

修习舍无量心,没有讨厌的也没有喜欢的,冤亲平等、一视同仁,[于有情住平等舍,不起人我分别,专注于无所有、无所取,可达到无所有入处的境界],专注舍离一切,能达到以无所有为意念专注对象的无所有入处的境界。但若有所住着,不得究竟解脱,则感无所有入处的天报。


Jiss Ye:

“修四无量心和四无色定为何有关?”

{杂阿含743}
有外道对比丘说:[我们和你们佛教.都一样的修四无量心.所以我们的法都一样.]
比丘听后不悦.又无从反驳.于是去问佛陀.佛说:[外道不知修四无量心为何所胜?]
佛说:【心与慈俱,多修习,于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

南传:相应部46相应54经}
【如何修习慈心解脱?什么是其所趣?什么是其最胜?什么是其果?什么是其终结?...
比丘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舍弃的圆熟,与慈俱行修习念觉支……(中略)
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舍弃的圆熟,与慈俱行修习平静觉支,
如果他希望‘愿在不厌拒上住于厌拒想’,在那里,他住于厌拒想;
如果他希望‘愿在厌拒上住于不厌拒想’,在那里,他住于不厌拒想;
如果他希望‘愿在不厌拒与厌拒上都住于厌拒想’,在那里,他住于厌拒想;
如果他希望‘愿在厌拒与不厌拒上都住于不厌拒想’,在那里,他住于不厌拒想;
如果他希望‘愿在不厌拒与厌拒两者上都避免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在那里,他住于平静,正念、正知,或者,进入后住于清净的解脱,
比丘们!这里,对未通达更上解脱的有慧比丘,我说慈心解脱者以清净为最胜。 】

这两篇经文.我看不懂?

(1) 为何修[四无量心].会和[四无色定]扯上关系呢?

(2) 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舍弃的圆熟]这是什么意思呢?

(3) ‘愿在不厌拒上住于厌拒想.愿在厌拒上住于不厌拒想.愿在不厌拒与厌拒上都住于厌拒想.愿在厌拒与不厌拒上都住于不厌拒想.愿在不厌拒与厌拒两者上都避免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

这是什么意思呢?能否举例说明?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四无量心&path=SA0743.htm


Heaven Chou:

在庄春江居士处理的经文中, 有一些注解, 不知您有没有看到? 他有一些解释如下:

“于净最胜”

“于净最胜”,南传作“以清净为最胜”(Subhaparamāh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以美的东西为其顶点”(has the beautiful as its culmination),并解说,这是对以慈心观修色界禅而无法证入解脱者来说的。 尼柯耶中并无明确地说明四梵住相当于第几禅,但有许多地方说到四梵住是往生梵天或色界的方法,因此注释书被迫辛苦地解说本经令人费解的各个到达无色界之“最胜”(upper limit)。 摘要来说(i)住于慈心观者容易将心运用在“清净色遍处”(a beautiful colour kasiṇa),迅速达到该清净色遍处的“清净解脱”。(ii)住于悲心观者理解到色的过患,因而脱离色,修习空无边处。(iii)住于利他喜悦观者“理解众生的喜悦识”(apprehends the joyful consciousness of beings),因而容易进入识无边处。(iv)住于平等观者熟练于转移苦与乐,因而容易转移到缺乏任何具体的实体的无所有处。

清静道论也有如下解释.

(四梵住所达的最高处)如是依照(前)三禅及四禅并依照其余的一禅而成立为二种的四梵住,当知根据其最高的清净(解脱)等是有互相不同的特殊的威力的。即如郁金布经中依照此等(四梵住)的最高的清净(解脱)等而区别的说︰“诸比丘!(1)我说慈心解脱以清净(解脱)为最上︰诸比丘!(2)我说悲心解脱以空无边处为最上……诸比丘!(3)我说喜心解脱以识无边处为最上……诸比丘!(4)我说舍心解脱以无所有处为最上”。

为什么此等(四梵住)要这样说呢?因为是它们的近依(强因)之故。即︰

(1)慈住者是不厌恶有情的。当他(对有情)熟练不厌恶,而专注其心于不厌恶的青等的遍净之色时则他的心进入那(遍净色)中而无困难了。如是则慈为清净解脱的近依(强因),更无过上,所以说(慈)以清净解脱为最上。

(2)悲住者,是对于为杖所击等的色相而观有情之苦生起悲愍的,故能善知色的危险。当他熟悉了色的危险,离去任何地遍等,而专注其心于出离了色的虚空之时,则他的心进入那(虚空)而无困难了。‧如是则悲为空无边处的近依,更无过上,所以说(悲)以空无边处为最上。

(3)喜住者,因为随观由于各种可喜的原因而生喜悦的有情的识而生起喜,所以他的心是非常的理解于识的。当他次第的超越空无边处而专注其心于虚空境相的识的时候,则他的心很容易的进入那识了。

如是喜为识无边处的近依,更无过上,所以说(喜)以识无边处为最上。

(4)舍住者,因为没有思虑“愿有情乐,或愿其解脱痛苦,或愿其不脱离所得的幸福及因为于胜义中解脱苦与乐等的执取、所以他的心(于胜义中)是不存在着执取之苦的。当他的心熟练了自胜义中解脱(苦乐等的)执取及自胜义中不存在着执取之苦而次第的超越识无边处专注其心于胜义中的无有识的自性存在之时,则他的心不难进入于无识了。如是则舍为无所有处的近依,更无过上,所以说(舍)以无所有处为最上。


Jiss Ye:

感谢 Heaven Chou 法友 您的说明

依论及注释书.是这么解释没有错.看来是有道理的! 但依修[四无色定]的实修方法来看.又感觉到这样解释.好像是牵强附会? 感觉到您文中所言:【注释书被迫辛苦地解说本经令人费解】的各个到达无色界之最胜.

(1)如文中所言:[住于悲心观者理解到色的过患,因而脱离色,修习空无边处].

那么修[十种不净观]岂不是更直接的:[理解到色的过患,因而脱离色,修习空无边处]? 佛陀有说:[修不净观.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吗? (修四无色禅定的法友们.会觉得四无色禅定与四无量心禅定有关系吗?)

(2经文:[世尊告诸比丘:...如是问时,彼诸外道出家心则骇散,...或默然萎熟低头,失辩思惟而住,所以者何?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随顺乐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

外道也会修[四无色定]啊.外道也无此说啊? 依据论及注释书所说之意.佛陀岂能依此折服外道?

总觉得佛陀此说.另有深意.是不共外道的才对啊?否则佛陀就不会说:[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方能识得此意!

阿含经与尼柯耶.其他经典中.是否有对此提出说明?总希望能够以经典解释经典才好!~


Jiss Ye:

另外请教Heaven Chou 法友

‘愿在不厌拒上住于厌拒想.愿在厌拒上住于不厌拒想.愿在不厌拒与厌拒上都住于厌拒想.愿在厌拒与不厌拒上都住于不厌拒想.愿在不厌拒与厌拒两者上都避免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

这是什么意思呢?能否举例说明?


Heaven Chou:

厌拒与不厌拒那段, 这部经文有较详细的解说.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004.htm \\AN.5.144


David Chiou:

随喜各位精进的讨论法义。

Heaven Chou 其实回得差不多了,我简单补充,提供作参考,或许大家早知道了。

这经的情境来看,就是说连外道最高的各种境界,佛陀(及弟子)都一清二楚,因此外道会惊讶。当时印度外道最厉害的就是四无色定,佛陀在证道前也有拜过四无色定的老师,他们都以为是涅槃了,却没有涅槃。佛陀证道后一开始想要度化的是这些老师,因为这些老师只差四圣谛就能证涅槃了,程度很好,可惜这些老师都刚过世了,佛陀才转而找五比丘,这五比丘加上佛陀成为此世最早的六位阿罗汉。

“唯除如来及声闻众,随顺乐者”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在外道来说,无量心三昧已经是最高的法了,但佛竟然清楚地说这些三昧的最高“限制”,也就是这些还不是最高的法,自然外道会觉得不高兴,不随顺乐。要能知道该法的限制,自然是已经超越该法,也就是说佛陀的定境比无量心三昧还高。

不净观的修法和慈无量心的修法不一样。我记得不净观在定境上也是有限制的,但没去查细节(有须要可查,是某些古代论中说的)。

我认同清净道论等对于这四无量心最高境界的限制的原因的解释。不过我也只能在脑袋上觉得有道理,没修到那定前也只能想像了。还好就佛教谛观四谛而言,四禅就已经缀缀有余,甚至初禅也有机会,也就是说依无量心三昧而有的定境来悟四谛应该是缀缀有余的。

当然,四无量心本身若没有四圣谛,则不能真正解脱,连“舍”都可以是一种微细的执著:

[连舍也不能执著] <中阿含、十八、七、七五>

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 阿难!若比丘乐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这些就是实证境界了,希望赶快证一证才有用


David Chiou:

另外,大家可能还记得,四无量心又称四梵住,在婆罗门教来说可修到梵我一如的最高境界,却被佛陀说有极限,而且极限还是在无色界,超越梵天。因此对于当时印度传统宗教信仰“婆罗门教”的信徒来说,听到佛陀说四梵住的极限,自然张口结舌。

婆罗门教是当时的传统宗教,而外道六师则是当时的新兴宗教或思想家,绝大多数程度都不高(不到无色界)。佛陀在证道前拜师的修到无色界的老师,是“仙人”等级的(经中都称为某某仙人),已不是一般外道徒众了。


Jiss Ye:

(1)如论及注书所言:[住于悲心观者理解到色的过患,因而脱离色,修习空无边处]. 那么修[十种不净观]岂不是更直接的:[理解到色的过患,因而脱离色,修习空无边处]? 佛陀有说:[修不净观.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吗?

不单是不净观;就是四无量心.也是同样的要以色法为所缘啊! 因此我才质疑:为何修[四无量心].会和[四无色定]扯上关系呢?

(2)您说:[“唯除如来及声闻众,随顺乐者”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在外道来说,无量心三昧已经是最高的法了]

这也说不通啊? 因为外道也会修[四无色定]啊.佛陀岂能依四无色定折服外道?

(3)您于[佛法、佛学与佛教社团]说:[四无量心若没搭配四圣谛则只是世俗定,还要再搭配四圣谛才能证得解脱。]我想这是原始佛教的[共识]吧~

如果佛陀是对外道说:[修四无量心以转修四圣谛为最胜].那么就可以毫无疑虑了! 然而佛陀却是说:[修四无量心以四无色定为最胜].这就令我费解啦~

请邱法友您.以及诸位深入经藏的法友们.能不吝赐教喔~


Heaven Chou:

Jiss Ye 法友, 这些问题我也没有答案, 对此事我也仅只知道清净道论有解释而已, 没看过其他经文有更多的说明, 难怪庄春江居士会认为【注释书被迫辛苦地解说本经令人费解的各个到达无色界之“最胜”】. 而底下只能提出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参考了.

那么修[十种不净观]岂不是更直接的:[理解到色的过患,因而脱离色,修习空无边处]?

我想, 大概是因为这一段并不是在谈 “何者” 是最适合修习安无边处的. 而是在谈 “悲无量心” 的最胜是什么. 所以才会说“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

再者, 不净观也不一定是理解色的过患, 也许只是知道不净色的过患, 有可能却贪著净色呢. (纯猜想 ^^)

(修四无色禅定的法友们.会觉得四无色禅定与四无量心禅定有关系吗?)

这应该是在问您那些擅长[四无量心]及[四无色定]的法友吧, 希望你能邀请他们来与大家结缘, 成为大家的善知识, 感恩!!

外道也会修[四无色定]啊.外道也无此说啊?
依据论及注释书所说之意.佛陀岂能依此折服外道?

大刚兄提到的一些观点, 我也觉得蛮有道理的.

第一是也许那些只是专修四梵住的外道, 他们不知四梵住有更高的胜处可及.

第二是就算外道也修到四梵住及四无色定, 但他们不知这其中有许多细微的精要, 只有佛陀可以一一道出.

[为何修四无量心和四无色定会扯上关系呢?]

用之前谈的例子来看, 修不同法门的人, 可能会有不同的习性. “也许” 修不净观的人, 比较容易贪著净色(此为纯粹为了举例用的猜想). 而修悲无量心的人, 也许比较不会贪染色法, 因此在修空无边处时, 比修不净观的人来得容易. 这是我想到四无量心与四无色定扯上关系的可能性.


David Chiou:

也要看对方是哪种外道,像梵我一如的婆罗门教,四梵住(四无量心)就可到他们和梵天合一的终极理想了,没在修四无色定。而外道六师,在我印象中除了尼揵子(苦行)外其余似乎没在修定。能四无色定的外道很少,经中称为仙人了。

此经中的外道教四无量心,才问佛陀说他们也有四无量心,佛教的又有何不同?因此我猜可能是梵我一如的婆罗门教,以梵我一如为终极目标,因此四无色定不是他们的境界。

佛陀要折服外道的方法很多,像您说的用四圣谛当然是无敌绝招必杀技,例如《杂阿含经》卷16:“若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如沙门瞿昙所说苦圣谛,我当舍,更立苦圣谛’者,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CBETA, T02, no. 99, p. 110, c20-23)

或是像宾头卢尊者现神通折服也是种方法(不过被佛陀所禁止)。在此经中,我觉得只是顺着外道的话说,外道自称在教四无量心,因此继续问他们四无量心的终极为何。此经只是作定的探讨,没有特别再提到四圣谛,但在其他非常多的经中,佛陀都教了四圣谛。佛陀说法会应机而教,我觉得不是说每次一定要搬出四圣谛才算教完啦

像以下这经就是个例子:

[对于信奉梵天者,可善巧教导梵天法] <中阿含、六、二、二七>

尊者舍梨子告曰:“陀然!世尊、知、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四梵室,谓族姓男、族姓女修习多修习,断欲、舍欲念,身坏命终,生梵天中。云何为四?陀然!多闻圣弟子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是谓,陀然!世尊、知、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四梵室,谓族姓男、族姓女修习多修习,断欲、舍欲念,身坏命终,生梵天中。”

于是,尊者舍梨子教化陀然,为说梵天法已,从坐起去。尊者舍梨子从王舍城出,未至竹林加兰哆园,于其中间,梵志陀然修习四梵室,断欲、舍欲念,身坏命终,生梵天中。

[... ...]

世尊告曰:“舍梨子!汝何以不教梵志陀然过梵天法,若上化者,速知法如法?”

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实有梵天,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应。”

佛说如是。

教他四圣谛不是更好吗?但这位外道快死了,舍利弗就只教他梵天法,让他起码能往生天界,因为“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实有梵天,为我梵天”,观念一下子还转不过来,就不一定要硬碰硬了,佛教徒不强迫传教。

(3) 您说得有道理,此经单纯只是探讨定的层面,没有比较慧的层面。其余如前所述。

如果没有这一经,佛弟子还真的不知道四无量心在“定”的层面的最高境界为何呢。所以个人觉得这经有其价值。

也祝您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Heaven Chou:

[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舍弃的圆熟]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只会抄资料而已. 庄春江居士注解如下:

“依止远离”

“依远离;依离”,南传作“依止远离”(vivekanissit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基于隔离”(is based upon seclusion),并引注释书的解说(论师们的“五重远离”说):
1.由练习毘婆舍那而达暂时的“彼分远离”(tadaṅga viveka)。
2.由入禅定而达暂时的“镇伏远离”(vikkhambhana viveka)。
3.由出世间道而达永久的“断远离;根除远离”(samuccheda viveka)。
4.由证果位而达永久的“安息远离;平息远离”(paṭippassaddh viveka)。
5.由证涅槃而达永久的“出离远离;逃脱远离”(nissaraṇa viveka)。

“舍弃的圆熟”

“向于舍;舍于进趣(SA);趣至出要;愿至非品;趣非品;趣向非品(MA);舍诸恶法(AA)”,南传作“舍弃的圆熟”(vossaggapariṇāmi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解开上成熟”(maturing in release),并解说“舍弃”(vossagga)有双重含义:“永舍之舍弃”(pariccāga vossagga)与“跃进之舍弃”(pakkhandana vossagga),前者是舍断杂染:从练习毘婆舍那的“彼分”(tadaṅgavasena)到出世间道的“断”(samucchedavasena),后者是进入涅槃:由练习毘婆舍那时倾向它(tadninnabhāvena),以及在圣道中作为所缘(ārammaṇakaraṇena)。舍断杂染而进入涅槃,就是“舍弃的圆熟”。而“舍弃”(vossagga)与“断念;定弃”(paṭinissagga),在词源与含意上是紧密关连的,但用在《尼柯耶》中,一个细微的差异似乎将它们分离。“断念”主要用在毘婆舍那阶段,对所有有为法经由洞察无常而积极消除杂染,发生在“安那般那念”的第十六阶(参看《杂阿含803经》),“舍弃”则用在圣道成熟,可能意味着完全放弃所有执著的最后状态,因此在意义上与涅槃紧接。


Satipatthana Shi:

因此佛陀以外道修四无量心的极致来对比外道所不足。

→ 如是四无量,但圣人所得,非凡夫。

《瑜伽师地论》卷12:“问如经言。善修习慈极于遍净。乃至广说。此何密意。答第三静虑。于诸乐中其乐最胜。忆念此乐。修习慈心。慈最第一故。说修慈极于遍净。忆念空处。修习悲心。亦最第一。以修悲者乐欲拔苦。无色界中。远离众苦断坏等苦。彼都无故。是故忆念无边空处。修悲等至。作如是念。当令一切有苦有情。到无众苦及所依处。修喜定者。亦常忆念无边识处。庆诸有情所得安乐。作如是念。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受无量乐。犹如识处。识无限量。是故忆念识无边处。修习喜定。为最第一。修舍定者。亦常忆念无所有处。作如是念。无所有处无漏心地最为后边。舍最第一。如阿罗汉苾刍一切苦乐不苦不乐现行位中皆无染污。当令一切有情之类得如是舍。是故忆念无所有处。修习舍定为最第一。如是一切皆是圣行。唯圣能修。故经宣说觉分俱行。”(CBETA 2019.Q3, T30, no. 1579, p. 338a25-c4)

《大智度论》卷20:“佛说:“四无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极遍净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极虚空处;喜心好修、善修,福极识处;舍心好修、善修,福极无所有处。”云何言“慈果报应生梵天上”?

答曰:

诸佛法不可思议,随众生应度者如是说。

复次,从慈定起,回向第三禅易;从悲定起,向虚空处;从喜定起,入识处;从舍定起,入无所有处易故。复次,慈心愿令众生得乐,此果报自应受乐,三界中遍净最为乐故,言福极遍净。

悲心观众生老、病、残害苦,行者怜愍心生,云何令得离苦?若为除内苦,外苦复来;若为除外苦,内苦复来。行者思惟:有身必有苦;唯有无身,乃得无苦。虚空能破色,是故福极虚空处。

喜心欲与众生心识乐,心识乐者,心得离身,如鸟出笼;虚空处心,虽得出身,犹系心虚空;识处无量,于一切法中皆有心识,识得自在无边,以是故喜福极在识处。

舍心者,舍众生中苦乐,苦乐舍故,得真舍法,所谓无所有处;以是故,舍心福极无所有处。如是四无量,但圣人所得,非凡夫。(CBETA, T25, no. 1509, p. 211b26-c18)


David Chiou:

我之前听到的说法是说四梵住在印度当时的外道也有,不过我也没好好研究过这点,谢谢您的指出。我找到一经是《中阿含经》卷6〈舍梨子相应品 3〉中舍利弗尊者教他老友修四梵室,他老友因此往生于梵天,而“世尊告曰:“舍梨子!汝何以不教梵志陀然过梵天法,若上化者,速知法如法。”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实有梵天,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应。””(CBETA, T01, no. 26, p. 458, b20-25)

感觉上舍利弗尊者的老友还没有达到贤圣的境界?

《中阿含经》卷14〈王相应品 1〉:“尔时大善见王修习四梵室,舍念欲已,乘是命终,生梵天中。”(CBETA, T01, no. 26, p. 518, b6-7) 当中提到佛陀过去世不知解脱法时,修四梵室而生梵天。

“如是四无量,但圣人所得,非凡夫”会不会是指结合七觉支的四无量心修法的极致,是圣人所得?


Satipatthana Shi:

因此佛陀以外道修四无量心的极致来对比外道所不足。

菩提比丘:注脚#111: Spk: This teaching is brought in for one who is unable to reach arahanttship after exploring formations based on jhāna through lovingkindness.

南北传一致说到是圣者基于四无量心修止观的极致,未达究竟解脱而受相应禅心的果报(凡夫佛弟子修有止观的四无量心应该也可得相应禅心),不同于外道凡夫修四无量心是达梵天世界的果报。

中部83经/麻额提婆经(王品[9])(庄春江译)
修习四梵住后,以身体的崩解,死后成为到达梵天世界者。

叶均《清净道论》:(四梵住与色界诸禅的关系)如是无量之境虽然为此等(四梵住)的同一特相,但前面三(梵住)仅属于(四种禅中的前)三禅及(五种禅中的前)四禅。何以故?彼等与喜相应故。怎么与喜相应呢?因为出离了自忧等而起的瞋恚等之故,而后者(舍梵住)则仅属于其余的一禅(第四禅或第五禅)。何以故?与舍受相应故;因为(舍梵住)是对诸有情以中立的行相而起,所以梵住舍若无舍受则不起。

应部46相应54经/慈俱行经(觉支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慈心解脱如何被修习?什么是其所趣?什么是其最胜?什么是其果?什么是其完结?比丘们!这里,比丘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舍弃的圆熟,与慈俱行修习念觉支……(中略)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舍弃的圆熟,与慈俱行修习平静觉支,如果他希望‘愿在不厌逆上住于厌逆想’,在那里,他住于厌逆想;如果他希望‘愿在厌逆上住于不厌逆想’,在那里,他住于不厌逆想;如果他希望‘愿在不厌逆与厌逆上都住于厌逆想’,在那里,他住于厌逆想;如果他希望‘愿在厌逆与不厌逆上都住于不厌逆想’,在那里,他住于不厌逆想;如果他希望‘愿在不厌逆与厌逆两者上都避免后,住于平静,具念、正知’,在那里,他住于平静,具念、正知,或者,进入后住于清净的解脱,比丘们!这里,对未贯通更上解脱的有慧比丘,我说慈心解脱者以清净为最胜。

中部52经/八城人经(屋主品[6])(庄春江译)
比丘以与慈俱行之心遍满一方后而住,像这样第二方,像这样第三方,像这样第四方,像这样上下、横向、到处,对一切如对自己,以与慈俱行之心,以广大、以出众、以无量、以无怨恨、以无恶意之心遍满全部世间后而住,他像这样深虑:‘这慈心解脱也是被造作的、被思所制造的。’他了知:‘凡任何被造作的、被思所制造的都是无常的、灭法。’当他在那里住立时,……(中略)未达无上离轭安稳的他到达。

[当他在那里住立时,到达诸烦恼的灭尽。如果因为那法贪、那法喜而没达到诸烦恼的灭尽,则以五下分结的灭尽而为化生者,在那里入了究竟涅槃,为不从彼世转回者。这是一法被有知、有见的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讲述:当比丘住于不放逸、热心、自我努力时,未解脱的心被解脱,未灭尽的烦恼来到遍尽,未达无上离轭安稳的他到达。]

菩提比丘:注脚#111: Spk: This teaching is brought in for one who is unable to reach arahanttship after exploring formations based on jhāna through lovingkindness.

Spk explains idhapaññassa as if it were a bahubbihi compound meaning “one of mundane wisdom” (lokiyapaññaassa); the expression also occurs at Dhp 375b and AN V 300,14. Mp V 78,10-11 explains it as “wisdom in regard to this teaching” (imasmiṃ sāsane pañña), which sounds more convincing than Spk’s gloss.

In the commentaries the four divine abodes are regarded as practices that lead to form-sphere jhāna (see Vism 111,15-16; Ppn 3:107). While the Nikayas do not draw explicit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divine abodes and levels of jhāna, in several places they describe the divine abodes as means to rebirth in the brahmā world or the form realm (see n. 109).

Thus Spk is compelled to give a laboured explanation of the puzzling stipulations made here about the “upper limit” of each meditation subject, particularly in regard to the formless attainments; the passage is also at Vism 324-25 (Ppn 9:120-23). In brief: (i) one who abides in lovingkindness can easily apply his mind to a beautiful colour kasiṇa and quickly attain the beautiful liberation (i.e., jhāna based on a colour kasiṇa);
住于慈心者容易将心运用在“净色遍处”(a beautiful colour kasiṇa),迅速达到该清净色遍处的“清净解脱”。

(ii) one who abides in compassion recognizes the danger in form and thus develops the base of the infinity of space, which is the escape from form;

(iii) one who abides in altruistic joy apprehends the joyful consciousness of beings and thus easily enters the base of the infinity of consciousness; and

(iv) one who abides in equanimity is skilled in diverting his mind from pleasure and pain, and thus can easily divert it to the absence of any concrete entity in the base of nothingness.


David Chiou:

未达究竟解脱而受相应禅心的果报(凡夫佛弟子修有止观的四无量心应该也可得相应禅心)

我了解您的意思了,我再想想如何改得较精确,谢谢!

 
agama/研討_修四無量心可達成的最高世間定境.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7103080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