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本卷第365~370经属于《杂阿含经》的“因缘相应”,表示因缘法是诸佛同证的真理,要亲自体证因缘法则要修习止、观。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谓见法般涅槃ⓐ①。云何如来说见法般涅槃?”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为说见法般涅槃,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云何比丘得见法般涅槃?”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于老、病、死ⓒ,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见法般涅槃”,巴利本作 Diṭṭhadhammanibbāna。
ⓑ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 “死”,宋、元、明三本作“生”。
① 见法般涅槃:当生证得解脱涅槃。另译为“现法涅槃”、“现法般涅槃”。
本经承接卷十四第362~364经的脉络,但与这几经以及相当的南传经文相比较,本经的经文应该是省略了:“如是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这句话。
“过去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觉者:
依据佛经中的定义,“佛”是在无佛世界第一位觉悟且教导众生的觉者,过去七佛也都是在前一位佛的教法早已灭尽的无佛世界,自行证悟并且教导众生。听闻佛的教法而学佛的人,即是“声闻”弟子。
经中也有提到其他的佛,例如《增壹阿含经》等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定光如来(燃灯佛)时,被授记成佛。定光如来即远早于过去七佛。但七佛是此世界的过去佛中离我们时间最近的,因此在《阿含经》中通常以这七佛代表诸佛。
以下第366、369、370经表示过去七佛都是因为发现因缘法而成道,呼应了卷十二第287经中佛陀在发现因缘法后所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道迹,古仙人从此迹去,我今随去。”(CBETA, T02, no. 99, p. 80, c17-19)
这真理是本来就存在的,只待被发现,卷十二第296经就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CBETA, T02, no. 99, p. 84, b16-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毘婆尸佛ⓐ①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如是念:‘一切世间皆入生死,自生自熟,自灭自没,而彼众生于老死之上出世间道不如实知。’
逆观十二因缘即自观察:‘何缘有此老死?’如是正思惟②观察,得如实无间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缘生故有老死。’
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此生?’寻复正思惟,无间等起知:‘缘有故有生。’
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有?’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知:‘有取故有有。’
寻复正思惟:‘何缘故有取?’寻复正思惟,如实无间等起观察:‘取法味着顾念,缘触爱所增长③。’
当知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
譬如缘油炷而然灯,彼时时增油治炷,彼灯常明,炽然不息……”如前来叹譬④、城譬⑤广说。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毘婆尸佛,如是尸弃佛、毘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⑥,皆如是说。
ⓐ “毘婆尸”,巴利本作 Vipassin。
ⓑ “有”,宋、元、明三本作“言”。
ⓒ “尸弃佛,毘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巴利本作 Sikhī, Vessabhū, Kakusandha Koṇāgamana, Kassapa。
① 毘婆尸佛:过去七佛中,第一位的佛名。
② 正思惟:正确地思惟;如理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理作意”。
③ 取法味着顾念,缘触爱所增长:执取,就是贪著滋味而爱顾、眷念,会由于六触所缘生的爱而增长。
④ 来叹譬:即《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88经。
⑤ 城譬:即《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87经。
⑥ 尸弃佛、毘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过去七佛中,第二至六位的佛名,第七位即是释迦牟尼佛。
常有同学提问:“就当下的缘起(而非三世轮回)来看十二因缘,《杂阿含经》卷三第68经等许多经都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在此过程中‘识’是排在‘眼’(属于六入处)、‘色’(属于名色)之后,但为什么十二因缘中 (3) 识是在 (4) 名色 (5) 六入处之前?”
这个议题可分三点来说明:
一、立体的关系压成一直线来表达
十二因缘的重点在于所有事物都是相倚而生、因缘而生,只有缘生缘灭的过程,其中无我、无我所;学习十二因缘的目的,则是为了明白改变条件、断除十二因缘锁链才能不受苦果。
十二因缘从第一支数到第十二支的线性、直线的次序,只是因缘的一种呈现方式、一种简化的表达。实际上十二因缘的关系可说是立体的,时常是多支一起连动,而不单只与前一支、后一支互动而已,详见《杂阿含经》卷二、三的相关经文。把立体的连动关系压成一直线来表达,自然会有过度简化的地方。
二、“识”和“名色”辗转相依
卷十二第288经表示:“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CBETA, T02, no. 99, p. 81, b8) 也可参考卷二第39经深入分析“四识住”。
经上说“识”和“名色”是“辗转相依”,因此有时说“名色”在“识”之前、有时会说“识”在“名色”之前,都只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
比喻来说,一个圆圈上 A 与 B 两个点,既可以说 A 点在 B 点之前,也可以说 A 点在 B 点之后,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不过要特别注意“识”与“名色”每一次的辗转相依都会生出新的“名色”和“识”,并没有一个不变的“识”生出另一个不变的“名色”,因此也是无常的。图解如下:
名色1生识1 → 识1生名色2 → 名色2生识2 → 识2生名色3 ……
“名色”和“识”是不断刹那地相生然后灭去,所以《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35经说“此阴灭已,异阴相续”(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不变的实体。
三、逆顺观察十二因缘,而先见六入处
为什么在十二因缘中,(5)六入处会是在(3)识和(4)名色之后?
如前所说,十二因缘直线的次序只是因缘的一种呈现方式、一种简化的表达,因此(5)六入处在(3)识和(4)名色之后,也只是其中一种次序。但这种次序的由来为何?
本经、卷十二第285~287经、《长阿含经》卷十第13经大缘方便经等许多经典都记载,十二因缘是佛陀证道前反推回去的,也就是从谛观“老死”开始,然后一路往回找原因,由“老死”找到“生”,再由“生”往前找到“有”,再找到“取”…… 由这个顺序一路往前找,最后找到“无明”是始作俑者。卷十二第291、292经中,佛陀教导比丘如何思惟与观察苦的来源,也是逆着从“老死”开始回推,最后找到“无明”。
因此发掘十二因缘时,是先作逆观察、再作顺观察。所以《阿含经》中都是写“逆顺观察十二因缘”、“逆顺观察十二缘起”,而不是写“顺逆观察十二缘起”。
为什么“从后面往前推”的次第,会影响到十二因缘中“六入处”等支的次序呢?因为在这过程中有的人可能比较容易先找到“六入处”,然后找到“名色”,接着才观察到“识”:
首先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4经:“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此经中各支的次第也和“缘眼、色,生眼识”的顺序稍有不同,可见不须太执著十二因缘的直线次序。也可注意此经在讲“识身”与“名色”因缘生“触”时,特别提到眼、耳、鼻、舌、身、意,经中称呼“六识”是“眼识”等六识而不是“色识”等六识,“六触”是“眼触”等六触而不是“色触”等六触,可见“六入处”是“六入处、六境、六识”三者当中蛮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
因此佛陀在未成佛前,静坐观察什么是“老死”的原因?“生”。
什么是“生”的原因?“有”(出生前的积集业力)。
什么是“有”的原因?“取”(执取)。
什么是“取”的原因?“爱”(贪爱)。
什么是“爱”的原因?“受”(感受)。
什么是“受”的原因?“触”(接触)。
“触”是从“六入处、六境、六识”三事和合来的。但是在实修时,逆观会先观到“六入处、六境、六识”的哪个?
有人会先观到“六入处”,也就是前面所提到这三事和合当中可能最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触、受、爱、取、有等等都是在“身内”的,因此从“触”往前找,在身内的“六入处”容易较包含“外境”的“名色”来得先找到。另一方面,“六入处”是比“六识”来得具体的目标,因此有人会先观察到“六入处”。
因此,虽然若根据《杂阿含经》普遍的“缘眼、色,生眼识”说法,“六入处”似乎要摆在“名色”和“识”的前面,但由于十二因缘是从后面往前推的,有人会先观察到“六入处”,在此情况下“六入处”在十二因缘中是可以在离“触”较近的位置。
这不是唯一的选择,毕竟“六入处”、“六境”、“六识”三者都可以接着“触”被观察到;把立体的东西压成一直线,自然只能保留一种顺序,不代表其它的顺序不对。
继续推:
什么是“触”的原因?在“六入处”发生。
“六入处”和“名色”、“识”三者和合才有“触”,且“名色”、“识”是辗转相依(观到一个循环)。
那是什么造成这个循环?这个循环就是一种业力,“造业”(“行”)造成了这个循环。
为什么会造业?由于“无明”。
自此,十二因缘逆推完成。逆推出十二因缘,就可以顺着开始灭,从“无明”开始灭,一路灭到“老病死忧悲恼苦”,佛陀成等正觉,广度人天。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勤方便①修习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②。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方便:努力;采用方法以达成目标。
② 如实显现:契合真理地洞察、了知。
本经和下一经,类似卷八第206~207经、卷十六第428~429经,都有“当勤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及“当修无量三摩提,专精系念”以“如实显现”的经文。
这三卷中所举的如实显现例子,分别为: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无量三摩提①,专精系念②。修无量三摩提,专精系念已,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谓老死如实显现,乃至行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是如实显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三摩提: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昧,义译为正定、正受。
② 系念:心念连续不断地系于一处。
“精勤系念”即“止”(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能成就“定”;“如实显现”即“观”(洞察),能成就“慧”。
上一经及本经都说明了,要证知佛法深义,得因定发慧,止观俱修,而不只是在概念上了解。
本经提到“修无量三摩提”,有二种可能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修各种不同的定,例如四禅及三三昧。
第二种解释是修无量心三昧,也就是基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一而修定的方法。
本经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无量”一词。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觉时,住菩提所①,不久成佛②,诣菩提树下,敷草为座,结跏趺坐③,端坐正念,一坐七日,于十二缘起逆顺观察,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缘生有老死,及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
“彼毘婆尸佛正坐七日已,从三昧④觉,说此偈言:
“‘如此诸法生, 梵志⑤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 知因缘生法。
若知因生苦, 知诸受ⓐ灭尽,
知因缘法尽, 则知有漏尽。
如此诸法生, 梵志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 知有因生苦。
如此诸法生, 梵志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 知诸受灭尽。
如此诸法生, 梵志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 知因缘法尽。
如此诸法生, 梵志勤思禅,
永离诸疑惑, 知尽诸有漏。
如此诸法生, 梵志勤思禅,
普照诸世间, 如日住虚空。
破坏诸魔军, 觉诸结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毘婆尸佛,如是尸弃佛、毘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亦如是说。
ⓐ “受”,宋本作“爱”。
① 菩提所: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的地方。
② 不久成佛:即将成佛。
③ 结跏趺坐:禅坐时,将两脚盘于大腿上的坐法。
④ 三昧: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摩地”、“三摩提”,义译为“等持”。
⑤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净的修行)的人,音译为“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佛陀则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① 郁毘罗:摩揭提国的村名,佛陀曾苦行六年的地方,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 Urel 村,义译为“苦行林”,又译为“郁鞞罗”、“优楼频螺”。
② 尼连禅河:恒河支流。位于中印度摩竭提国伽耶城的东方,相当于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帕尔古河。又译为“尼连然河”。
古印度认为有四类食物能长养身心,即四食:
第一次听闻“四食”的说法时,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形而上的食物?这是因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据“长养五阴”来讲的:
人是五阴的集合体,因此便将能够长养五阴的,归纳为四食了。
修行四念处(参见卷二十四)可以如实知四食,进而对治对四食、五阴的执著:
《杂阿含经》“食相应”的内容即本卷第371~378经,是跟四食相关的经文,尤其探讨四食相关的因缘。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①长养。何等为四?谓一、麤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触?谓此诸食爱因、爱集、爱生、爱触。此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触?谓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触。此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触?谓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触。此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触?谓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触。六入处集是触集,触集是受集,受集是爱集,爱集是食集,食集故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
“如是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食灭,食灭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摄受:吸取。
本经提到十二因缘其中的第五支至八支,第十一支至十二支:
六入处 → 触 → 受 → 爱 → 食 → 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麤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时,有比丘名曰颇求那ⓑ①,住佛后扇佛,白佛言:“世尊!谁食此识②?”
佛告颇求那:“没有不变的实体,只有因缘我不言有食识者,我若言有食识者,汝应作是问。我说识是食,汝应问言:‘何因缘故有识食?’我则答言:‘能招未来有,令相续生,有有故有六入处,六入处缘触。’”
颇求那复问:“为谁触?”
佛告颇求那:“我不言有触者,我若言有触者,汝应作是问:‘为谁触?’汝应如是问:‘何因缘故生触?’我应如是答:‘六入处缘触,触缘受。’”
复问:“为谁受?”
佛告颇求那:“我不说有受者,我若言有受者,汝应问:‘为谁受?’汝应问言:‘何因缘故有受?’我应如是答:‘触缘故有受,受缘爱。’”
复问:“世尊!为谁爱?”
佛告颇求那:“我不说有爱者,我若说言有爱者,汝应作是问:‘为谁爱?’汝应问言:‘何ⓒ缘故有爱?’我应如是答:‘缘受故有爱,爱缘取ⓓ。’”
复问:“世尊!为谁取?”
佛告颇求那:“我不说言有取者,我若说言有取者,汝应问言:‘为谁取?’汝应问言:‘何缘故有取?’我应答言:‘爱缘故有取,取缘有。’”
复问:“世尊!为谁有?”
佛告颇求那:“我不说有有者,我若说有有者,汝应问言:‘为谁有?’汝今应问:‘何缘故有有?’我应答言:‘缘取故有有,能招当来有触生是名有。有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谓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集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资”,宋、元、明三本作“利”。
ⓑ “颇求那”,巴利本作 Phagguna。
ⓒ “何”,宋、元、明三本作“何因”。
ⓓ “爱缘取”,宋、元、明三本作“缘爱有取”。
① 颇求那:比丘名,在重病临终时听佛陀开示,而在命终时证三果,详见卷三十七第1023经。又译为“叵求那”、“破群”。
② 谁食此识:是谁在以这觉知作用来资益身心?
从本经中可看到,佛陀的回答是:“你问错问题了。”
学佛者应关心于事情发生的原因及让它产生或消灭的方法。当甲造成乙时,让甲发生则乙自然会发生(缘起;此生故彼生),让甲不发生则乙自然不会发生(还灭;此灭故彼灭),在这当中没有我见。
当明白了是什么原因(集)造成了人的困惑不安、痛苦烦恼(苦),而且学会并实践了止息的方法(道),自然就能灭除烦恼(灭),同时也不会再有“谁在轮回”的疑惑了。
六入处 → 触 → 受 → 爱 → 取 → 有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云何为四?谓一、麤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观察抟食云何比丘观察抟食?修行人为活命而吃,断贪吃譬如有夫妇二人,唯有一子,爱念将养,欲度旷野崄①道难处,粮食乏尽,饥饿困极,计无济理②,作是议言:‘正有一子,极所爱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难,莫令在此三人俱死。’作是计已,即杀其子,含悲垂泪,强食其肉,得度旷野。云何?比丘!彼人夫妇共食子肉,宁取其味,贪嗜美乐与ⓐ不?”
答曰:“不也,世尊!”
复问:“比丘!彼强食其肉,为度旷野崄道与[*]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凡食抟食,当如是观。如是观者,抟食断知③,抟食断知已,于五欲功德④贪爱则断,五欲功德贪爱断者,我不见彼多闻圣弟子于五欲功德上有一结使而不断者,有一结系故,则还生此世。
“观察触食云何比丘观察触食?譬如有牛,生剥其皮,在在处处,诸虫唼⑤食,沙土坌⑥尘,草木针刺,若依于地,地虫所食,若依于水,水虫所食,若依空中,飞虫所食,卧起常有苦毒此身。如是,比丘,于彼触食,当如是观。如是观者,触食断知。触食断知者,三受则断。三受断者,多闻圣弟子于上无所复作,所作已作故。
“观察意思食云何比丘观察意思食?譬如聚落城邑边有火起,无烟无炎⑦,时有士夫聪明黠慧,背苦向乐,厌死乐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无烟无炎,行来当避,莫令堕中,必死无疑。’作是思惟,常ⓑ生思愿,舍远而去。观意思食,亦复如是。如是观者,意思食断。意思食断者,三爱则断。三爱断者,彼多闻圣弟子于上更无所作,所作已作故。
“观察识食诸比丘!云何观察识食?譬如国王,有防逻者,捉捕劫盗,缚送王所……”如前须深经⑧广说。“以彼因缘,受三百矛苦觉,昼夜苦痛,观察识食,亦复如是。如是观者,识食断知。识食断知者,名色断知。名色断知者,多闻圣弟子于上更无所作,所作已作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与”,元、明二本作“以”。[*]
ⓑ “常”,明本作“当”。
① 崄:“险”的异体字。
② 计无济理:估计没有度过的可能。
③ 断知:(舍断而)彻底地了知。
④ 五欲功德: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欲的功能。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五种欲”。
⑤ 唼:虫咬东西。读音同“煞”。
⑥ 坌:灰尘。读音同“笨”。
⑦ 无烟无炎:没有烟也没有明显的火焰,例如烧红的炭火,得要有警觉心的人才知道其高热。
⑧ 须深经:即《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7经。
在心理层面而言,圣弟子的“触”是“明触”,而不会在心理生苦受,例如《杂阿含经》卷17:“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CBETA, T02, no. 99, p. 120, a22-25)。“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感官的触生受,是身体正常的功能之一;而“心受”则是意根的触生受,这是修行人能用功的所在。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
“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诸行增长,行增长故,当来有增长,当来有增长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贪无喜故,识不住、不增长,识不住、不增长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长,行不增长故,当来有不生不长,当来有不生长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起。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喜”,宋、元、明三本作“欲”。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诸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则有忧悲、有尘垢①,若于四食无贪无喜,则无忧悲,亦无尘垢。”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尘垢:指烦恼。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
“诸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纯大苦聚集。譬如楼阁宫殿,北西长广,东西窗牖①,日出东方,光照西壁。如是,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如前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
“若于四食无贪无喜……”如前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譬如,比丘!楼阁宫殿,北西长广,东西窗牖,日出东方,应照何所?”
比丘白佛言:“应照西壁。”
佛告比丘:“若无西壁,应何所照?”
比丘白佛言:“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如是,比丘!于此四食无贪无喜,识无所住,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北西长广,东西窗牖:北侧和西侧较宽广,东侧和西侧有窗户。其中“窗”是“窗”的异体字,“牖”是窗户,读音同“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北、东、南有窗”。
本经描述“北西长广,东西窗牖”的建筑,“日出东方,光照西壁”,为什么要说“北西长广”呢?
这是因为在北半球的国家,太阳常从东方偏南升起,而不一定是从正东方升起,尤其中国的领土大多数在北回归线以北,这种现象更为显著。
若是完全方正的屋子,当曙光从东侧的窗户照入时,依据太阳的入射角多么偏南,日光可能照在西侧的墙上,也可能照到北侧偏西的墙上。
若是照本经所说“北西长广”的屋子,如右图所示,则太阳的入射角纵使偏南,也是照在西侧的墙上了,即经文中说的“应照西壁”。
这是个因地制宜的譬喻,因此像南传的斯里兰卡(锡兰)位于赤道及北回归线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太阳最常由正东升起,冬季由东南东、夏季由东北东升起,就不适合用“北西长广”的屋子举例,所以相当的南传经文是另举“北、东、南有窗”的例子了。
佛陀强调佛法是要让人听懂后修习亲证的,而要求弟子以各国各地的方言传播佛法,不拘泥于原始佛说的语言,从本经譬喻在南北传经文的不同,也可见各地译经师的用心良苦。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诸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纯大苦聚集。譬如。比丘!楼阁宫殿,北西长广,东西窗牖,日出东方,应照何所?”
比丘白佛言:“应照西壁。”
佛告比丘:“如是,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于四食无贪无喜,亦无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譬如,比丘!画师、画师弟子集种种彩色,欲妆ⓑ画虚空,宁能画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彼虚空者,非色、无对、不可见①。”
“如是,比丘!于此四食无贪无喜,亦无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妆”,宋、元、明三本作“庄”。[*]
① 非色、无对、不可见:不是物质、没有障碍性、看不到。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意思食,四者识食。诸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纯大苦聚集。譬如。比丘!画师、若画师弟子集种种彩,欲妆[*]画于色①,作种种像。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画师、画师弟子宁能妆[*]于色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能妆[*]画色。”
佛告比丘:“于此四食有贪有喜,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集。诸比丘!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有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比丘!譬如画师、画师弟子集种种彩,欲离于色有所妆[*]画,作种种像,宁能画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
“如是,比丘!若于四食无贪无喜,无有识住增长,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元二本无“此”字。
① 妆画于色:绘画在物质材料上。这里的“色”指物质,例如白布、白板、或地面。
本经的画师譬喻,和卷十第267经“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的譬喻呼应。本经说众生贪喜四食而沉陷轮回,卷十第267经则说众生不如实知、乐着五阴,而不得解脱。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四圣谛”即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
《杂阿含经》“谛相应”的内容为本卷后半(第379~406经)及卷十六第407~443经,当中佛陀再三提醒弟子不只要理解四圣谛,还要努力修行以如实知四圣谛、于四圣谛无间等(洞察)。
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告五比丘④:“初转此苦圣谛⑤,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⑥,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二转苦圣谛智当复知,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苦集圣谛⑦已知当断,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苦集灭,此苦灭圣谛⑧已知当ⓑ作证,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以此苦灭道迹圣谛⑨已知当修,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比丘!三转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苦灭圣谛已知、已作证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出,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诸比丘!我于此四圣谛⑩三转十二行⑪ 不生眼、智、明、觉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亦不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⑫。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憍陈如⑬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尔时,世尊告尊者憍陈如:“知法未?”
憍陈如白佛:“已知,世尊!”
复告尊者憍陈如ⓓ:“知法未?”
拘邻⑭白佛:“已知,善逝!”
尊者拘邻已知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邻ⓔ⑮。
尊者阿若拘邻知法已,地神⑯举声唱言:“诸仁者!世尊于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三转十二行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所未曾转,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哀愍世间,以义饶益⑰,利安天人,增益诸天众,减损阿修罗众⑱。”
地神唱已,闻虚空神天⑲、四天王天⑳、三十三天㉑、炎摩ⓕ天㉒、兜率陀天㉓、化乐天㉔、他化自在天㉕展转传唱,须臾之间,闻于梵天㉖身ⓖ。梵天乘声唱言:“诸仁者!世尊于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三转十二行法轮,诸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及世间闻法未所曾转,多所饶益,多所安乐,以义饶益诸天世人,增益诸天众,减损阿修罗众。”世尊于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转法轮,是故此经名转法轮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在“当”字之后有一“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智”,宋本作“知”。
ⓓ “憍陈如”,巴利本作 Koṇḍañña。
ⓔ “阿若拘邻”,巴利本作 Aññāta koṇḍañña。
ⓕ “摩”,大正藏原为“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 “身”,明本作“自”。
① 波罗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十公里处的恒河河畔,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迦尸国的首都。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迦尸国又称为波罗㮈国。另译为“波罗奈”。
② 鹿野苑:中印度波罗㮈城的地名,当地林中有许多鹿,因此称鹿野苑。佛陀成道后,在此地度化憍陈如等五位比丘证阿罗汉。
③ 仙人住处:传说鹿野苑是远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处鹿野苑”。
④ 五比丘:佛最早度化的五位比丘,分别是憍陈如(又译作“拘邻”)、拔提(又译作“跋提释迦王”)、摩诃男(又译作“摩诃男拘隶”)、婆破(又译作“惒破”)、阿湿波誓(又译作“马胜”、“马师”)。
⑤ 苦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受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⑥ 眼、智、明、觉:形容圣者证果时见到真理。“眼”指看见真理,“智”指体证智慧,“明”指显明真理,“觉”指觉悟真理,都是从不同角度比喻见到真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⑦ 苦集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⑧ 苦灭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烦恼熄灭的涅槃。
⑨ 苦灭道迹圣谛:圣者所证的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⑩ 四圣谛:四项圣者所证的真理:苦、集、灭、道。
⑪ 三转十二行:佛陀初转法轮,三次循序地解说四圣谛。另译为“三转十二说”。
⑫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⑬ 憍陈如:比丘名,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当中第一位证果的,佛陀称赞他“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第一。
⑭ 拘邻:即“憍陈如”的另译,同为音译。
⑮ 阿若拘邻:已了知的憍陈如。“阿若”为音译,义译为“已了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阿若憍陈如”。
⑯ 地神:行走于地面的神祇。
⑰ 以义饶益:以真义带来帮助。
⑱ 增益诸天众,减损阿修罗众:增加天众的势力,减弱阿修罗众的势力。因为行善的动机要清净才能往生天界,动机不纯正则往生为阿修罗甚至入三恶道,佛陀教导清净的佛法,使得人心向善且往生天界的人增加。“阿修罗”是六道众生之一,喜爱战斗,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
⑲ 虚空神天:飞行于空中的神祇。
⑳ 四天王天:欲界六天的第一天,位于须弥山腰。
㉑ 三十三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于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又称为“忉利天”。
㉒ 炎摩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译为“焰摩天”、“夜摩天”、“艳天”。
㉓ 兜率陀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译为“兜率天”、“兜率哆天”,义译为“知足天”。
㉔ 化乐天:欲界六天的第五天。此天天人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出五欲的境界而自娱乐,因此称为“化乐”。
㉕ 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能以较其低的天所变化出的欲境,自由拿来给自己娱乐,因此称为“他化自在”。又译为“他化乐天”。
㉖ 梵天:色界的初禅天之一,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
初转(谛智) | 二转(作智) | 三转(证智) | |
---|---|---|---|
苦圣谛 | 了知五受阴是苦 | 苦谛当知 | 苦谛已知 |
集圣谛 | 了知无明、贪爱等等因缘导致苦的集起 | 苦集当断 | 苦集已断 |
灭圣谛 | 了知苦的止息(涅槃)即是烦恼的永尽无余 | 灭谛当证 | 灭谛已证 |
道圣谛 | 了知八正道是通往解脱的正确道路 | 道谛当修 | 道谛已修 |
地神为居住于地上的祈祇,离人间较近,和人类的交集较多,《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8〉第30经世记经:“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CBETA, T01, no. 1, p. 135, a27-b1) 因此佛陀成道后由地神就近知道也是自然的,然后再层层上传至较远的天界。这样由地神先听闻、再层层上传到其他天界的叙述,在佛经中还蛮常见的。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国”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接下来的几经可说都和三转法轮的内容相关,第381、382经表示应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二转),第383~388经则表示已知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三转)的人则已达成修行的目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修无间等,起增上欲①,方便堪能②,正念、正知③,应当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增上欲:加强的意愿。
② 方便堪能:努力精进以有能力。
③ 正念、正知: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当知、当解,于苦ⓐ集圣谛当知、当断,于苦灭圣谛当知、当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当知、当修。”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则断爱欲,转ⓐ去诸结,于慢无间ⓑ等①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转”,宋、元、明三本作“缚”。
ⓑ “间”,大正藏原为“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间”。
① 于慢无间等:(洞察而)完全地破除我慢。这边的“无间等”是止灭的意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①,正智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尽诸有结:灭尽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缚,也就是不再有来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边际、究竟边际、离垢边际,梵行已终,纯一清白,名为上士①。”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上士:上等人。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无有关键ⓐ,平治城壍,度诸崄难,解脱结缚①,名为贤圣,建立圣幢②。”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键”,宋、元、明三本作“揵”。[*]
① 无有关键,平治城壍,度诸崄难,解脱结缚:不为关卡所阻碍,平定城池,度过各种险难,解脱各种束缚。这个战士打胜仗的比喻常用来形容佛弟子打破生死轮回、证阿罗汉。
② 幢:在高举的竿柱系上丝帛作圆桶状的旗帜。原为战场上用来统领军队、显扬军威的物品,在佛教则用以显示三宝威德、让人忆念三宝。
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及实践的层次,还可以亲身体证解脱。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为四果:
证得果位的条件以及剩余轮回的束缚,如下表所述:
果位 | 条件 | 轮回的束缚 |
---|---|---|
须陀洹果 | 断身见、戒取、疑 |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
斯陀含果 |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
阿那含果 |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
阿罗汉果 |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
其中一些名词的简略意义如下: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无有ⓐ关键[*],平治城堑,度诸峻难,名为贤圣,建立圣幢。诸比丘!云何无有关键[*]?谓五下分结①已断ⓑ、已知,是名离关键[*]。云何平治城堑?无明谓之深堑,彼得断知,是名平治城堑。云何度诸崄难?谓无际生死,究竟苦边,是名度诸崄难。云何解脱结缚?谓爱已断、已知。云何建立圣幢?谓我慢已断、已知,是名建立圣幢。”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本无“有”字。
ⓑ “断”,大正藏原为“离”,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断”。
① 五下分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
本经、《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中阿含经》卷五十四〈大品2〉第200经阿梨吒经、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5〈战士品8〉第71经,都有以战士打胜仗比喻超脱轮回。这几经的主题、比喻项目,以及佛法的解说,整理如下表所示:
《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知有身、断有身集、证有身灭、修断有身道 | |||||
---|---|---|---|---|---|
胜仗比喻 | 断关 | 度堑 | 超越境界 | 脱诸防逻 | 建圣法幢 |
佛法解说 | 断五下分结 | 度无明深堑 | 究竟无始生死 | 有爱尽 | 我慢尽 |
《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87经: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 | |||||
胜仗比喻 | 无有关键 | 平治城堑 | 度诸崄难 | 解脱结缚 | 建立圣幢 |
佛法解说 | 五下分结已断、已知 | 断知无明 | 无际生死,究竟苦边 | 爱已断、已知 | 我慢已断、已知 |
《中阿含经》卷五十四第200经:六见处无我、无我所,得涅槃 | |||||
胜仗比喻 | 无门 | 度壍 | 破墎 | 过壍 | 圣智慧镜 |
佛法解说 | 五下分结已尽已知 | 无明壍已尽已知 | 无穷生死已尽已知 | 有爱已尽已知 | 我慢已尽已知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5第71经:心解脱者与慧解脱者 | |||||
胜仗比喻 | 无门闩 | 障碍已除去 | 沟已填满 | 柱已拔起 | 圣者旗已落下、重担已落下、已分离 |
佛法解说 | 五下分结已被舍断 | 无明已被舍断 | 出生轮回的再有已被舍断 | 渴爱已被舍断 | 我慢已被舍断 |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是名比丘断五支①,成六分②,守护于一③,依倚ⓐ于四④,舍除诸谛⑤,离四衢⑥,证诸觉想⑦,自身所作⑧,心善解脱⑨,慧善解脱⑩,纯一清白⑪,名为上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倚”,大正藏原为“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倚”。
① 断五支:断除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② 成六分:成就对六根的守护;当六根对六境时,不喜不忧而安住于舍,有正念、正知。
③ 守护于一:以正念守护心。
④ 依倚于四:依于四种事;《成实论》表示可解读四种事为着粪扫衣、常行乞食、依树下坐、服陈弃药,也可解读为熟思而远离(恶象、恶马等)、熟思而习近(衣服、饮食等)、熟思而除遣(散乱、疲劳等)、熟思而忍受(寒热等)。相当的南传经文解释为后者。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解释作四神足。
⑤ 舍除诸谛:舍弃外道以为真实的各种邪见。
⑥ 离四衢:远离种种的希求、执著。“四衢”是十字路口,《杂阿含经》卷十第265经将“识无坚实”比喻为幻师在四衢道头变出各种幻境,其中“四衢”可对应到卷二第39经所说的“四识住”。
⑦ 证诸觉想:契合真理地了知各种念头;舍断欲贪的念头(欲觉)、生气的念头(恚觉)、加害的念头(害觉)。
⑧ 自身所作:对应经典作“身行猗息”、“离身行”,指入第四禅。
⑨ 心善解脱:心彻底地解脱。
⑩ 慧善解脱:以智慧彻底地断除烦恼而解脱,即断无明。
⑪ 纯一清白:完全清净的修行。又译为“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本经、《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长阿含经》卷九第10经十上经、《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都有“断五支、成六支……”这十项比喻。这几经的主题以及比喻项目,整理如下:
《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知有身,断有身集,证有身灭,修断有身道 | |||||||||
---|---|---|---|---|---|---|---|---|---|
断五枝 | 成六枝 | 守护一 | 依四种 | 弃舍诸谛 | 离诸求 | 净诸觉 | 身行息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纯一立梵行,无上士 |
《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88经: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 | |||||||||
断五支 | 成六分 | 守护于一 | 依倚于四 | 舍除诸谛 | 离四衢 | 证诸觉想 | 自身所作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纯一清白,名为上士 |
《长阿含经》卷九第10经十上经:十难解法;十贤圣居 | |||||||||
除灭五枝 | 成就六枝 | 舍一 | 依四 | 灭异谛 | 胜妙求 | 无浊想 | 身行已立 | 心解脱 | 慧解脱 |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圣贤所居之处有十事,三世诸圣常处其中 | |||||||||
五事已除 | 成就六事 | 恒护一事 | 将护四部众 | 观诸劣弱 | 平等亲近 | 正向无漏 | 依倚身行 | 心善解脱 | 智慧解脱 |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十个过去、现在、未来圣者的住所 | |||||||||
五支已舍断 | 六支已具备 | 有一个守护 | 有四个倚靠 | 各自真理已除去 | 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 | 无混浊意向 | 身行已宁静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 |
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十个圣者的住所 | |||||||||
五支已舍断 | 六支已具备 | 有一个守护 | 有四个倚靠 | 各自真理已除去 | 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 | 无混浊意向 | 身行已宁静 | 心善解脱 | 慧善解脱 |
这十项比喻的佛法解说,已白话解释于“注解”中,若有兴趣探究各经、论中对这十项比喻的解说异同,可参考线上的“进阶辨正”。
接下来的几经都围绕着“如实知四圣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①。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痰癊ⓐ②起、涎唾③起、众冷④起、因现事⑤起、时节⑥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⑦、应下⑧、应灌鼻⑨、应熏⑩、应取汗⑪。如是比⑫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痰癊”,大正藏原为“癖阴”,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痰癊”。
① 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名为大医王的人,所应要具备的、所应有的要素。
② 痰癊:痰或水大在胸腹积聚不散的病。
③ 涎唾:口水、唾液。“涎”读音同“闲”,口水、唾液。
④ 众冷:受寒。
⑤ 现事:现在、眼前的事物。
⑥ 时节:季节。
⑦ 吐:催吐的疗法,吐出有害物质以解除中毒或缓和病势。
⑧ 下:泻下的疗法,可通便秘、退水肿、或清热泻火。
⑨ 灌鼻:以药物或酥油脂灌鼻的疗法,可治鼻病、眼病、头痛。
⑩ 熏:以药物烟熏供吸气入口的疗法,可治风寒、咳嗽、眼痛。
⑪ 取汗:发汗的疗法,可以解除体表的病邪(例如风寒),去风湿、消水肿、疏通血脉。
⑫ 如是比:这样类比的;像这类的。
佛陀以治疗疾病为例,说明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将这样的方法,运用在每个人必然得面对的问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也就是四圣谛:
由此经及许多律藏中的记载可知,对于世人生病,佛陀认为可由医师作适当的诊断及治疗,并未否定世间医疗的功效。“医方明”也是世间“五明”之一,是对于行走人间有帮助的学术。
究竟来看,佛陀则教导弟子以四圣谛从根本解决老病死忧悲恼苦的问题,而为大医王。
有同学提问:“本经提到‘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有医师这么厉害,能预防下一辈子的病吗?”
其实在佛经中“未来世”不一定指下一辈子,只要是在“现在”以后的都可以是“未来世”。同理,十二因缘中的“生”不一定指下辈子的出生,对修行人来说任何一个起心动念都可能是新的出“生”,因此十二因缘是可现见的,而佛法是可现证的。
所以本经说“于未来世永不动发”只是说医生治好病、断了病根,就不复发了。本经也将此形容为“当来更不动发”,可见“未来世”即“当来”,在本经中并不是指下辈子的来世。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此苦集圣谛不如实知,此苦灭圣谛不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此非沙门之沙门,非婆罗门之婆罗门,彼亦不于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若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如实知,此苦灭圣谛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沙门之沙门、婆罗门之婆罗门,于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无间等当起增上欲,精勤堪能,方便修学。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广说如上。差别者:“于四圣谛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非沙门数①、非婆罗门数②;于四圣谛如实知者,是沙门数、是婆罗门数。”乃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沙门数:在修行人之中;真正的修行人。“沙门”在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② 婆罗门数:在修行人之中;真正的修行人。“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佛陀则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不如实知,苦灭圣谛不如实知,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不得脱苦。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如实知,于苦集圣谛如实知,于苦灭圣谛如实知,于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解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于苦不解脱、解脱。如是舍恶趣①不解脱、解脱,堪能舍戒退减、不舍戒退减,能自说得过人法②自证、不能自说得过人法作证,能于此外求良福田、不能于此外求良福田③。
“能于此外求大师、不能于此外求大师,不能越苦、堪能越苦,不堪能脱苦、堪能脱苦。”
如是上诸经重说悉继以偈:
“若不知苦者, 及彼众苦因,
一切诸苦法, 寂灭永无余。
若不知道迹, 能思一切苦,
心解脱于苦, 慧解脱亦然。
不能越众苦, 令苦究竟脱,
若如实知苦, 亦知众苦因。
及一切诸苦, 永灭尽无余,
若复如实知, 息苦之道迹。
意解脱具足, 慧解脱亦然,
堪能越众苦, 究竟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恶趣:坏的往生处,即地狱、饿鬼、畜牲三恶道。
② 过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
③ 不能于此外求良福田:不能于如实知四圣谛的人之外找到更好的值得供养的对象。
这是因为“自说得过人法自证”常常是贪名闻利养甚至诈财骗色的人在大妄语。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向未受大戒的人自说得过人法,纵使真的得过人法而说都犯戒,除非是在圆寂前说。如《五分律》卷六:“若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自说得过人法,言:‘我如是知,如是见。’实者,波逸提。[……]若受大戒人不问,而向说,语语突吉罗。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不犯者:泥洹时说;受具戒人问,而后说。”(CBETA, T22, no. 1421, p. 40, b30-c13)
至于没得过人法而自称得过人法的人,则犯死后必堕无间地狱的最重罪。
因此“自说得过人法自证”是由于不如实知四圣谛、不畏因果而造作的恶业,佛弟子皆应引以为戒。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①,彼一切所应当知四圣谛法。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修无间等,如此章句②,一切四圣谛经,应当具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悉应当说。又三结③尽,得须陀洹④,一切当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当知、如是当见、无间等⑤。”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若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⑥,彼一切皆于四圣谛如实知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当知、如是当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五下分结尽,生般涅槃⑦阿那含⑧,不还此世,彼一切知四圣谛。何等为四?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若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彼一切悉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若得辟支佛⑨道证,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若得无上等正觉,彼一切知四圣谛故。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基于正信从家出离,出家修行。其中“正信非家”可诠释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终的归宿”。
② 章句:章节、句子。“章”是意义完整的一个段落,“句”是语意完全的词组。
③ 三结:身见、戒取、疑。
④ 须陀洹:见到真理,而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初果,又称为预流果。
⑤ 如是当知、如是当见、无间等:这里可能有经文脱落,原文可能为“如是当知、如是当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⑥ 斯陀含: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的圣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称为一来果。
⑦ 生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色界天即证得涅槃者。
⑧ 阿那含: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的圣人,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称为不还果。
⑨ 辟支佛:没有老师教导而自己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又译为“独觉”、“缘觉”。
佛陀表示初果至四果,乃至辟支佛果、佛果,都是以四圣谛为根本。本卷第402经也说:“于四圣谛平等正觉,名为如来、应、等正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日出,明相①先起。如是正尽苦②亦有前相起,谓知四圣谛。何等为四?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 “谛”,明本作“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 明本无“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十五字。
① 明相:日出前,东边的天空开始亮起来的景像。
② 正尽苦:彻底地断尽所有的苦。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日月不出世间者,一切众星亦不出于世间①,昼夜、半月、一月、时节、岁数、刻ⓐ②数、须臾,皆悉不现,世间常冥,无有明照,唯有长夜,纯大暗苦现于世间。若如来、应供、等正觉不出世间时,不说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现于世间,世间盲冥,无有明照。如是长夜,纯大暗冥现于世间。
“若日月出于世间,众星亦现,昼夜、半月、一月、时节、岁数、刻[*]数、须臾,悉现世间,长夜明照,出于世间。如是,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说苦圣谛现于世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现于世间,不复暗冥,长夜照明,纯一智慧现于世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刻”,大正藏原为“克”,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刻”。[*]
① 一切众星亦不出于世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则大光明、大光耀尚未现”。
② 刻:计时的单位,古代以一昼夜分一百刻,但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几经修改,清朝之后以一昼夜分九十六刻,即十五分钟为一刻。
本经以佛陀以及佛说的四圣谛比喻日月,有日月而照破黑暗。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坏诸暗冥,光明显照。如是,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①,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②,作苦边。彼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听彼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③具足住④。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⑤。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是故,比丘于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所有集法,一切灭已:(见到)所有生起的一切都会灭去。这句话前可能经文脱落一“见”字。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这八个字。
② 七有天人往生:(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为证得“须陀洹果”者。
③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达到初禅的境界。
④ 具足住:进入(达成)并保持着。又译为“成就游”。
⑤ 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果在那时圣弟子死了,则没有那个圣弟子被结缚而会回这个世间的结”。
初禅是离欲、恶不善法,不和欲界相应,因此初果圣者若有稳固的初禅,即能往生色界天,甚至可能在色界天继续证得涅槃,成为本经说的“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作是说,我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未无间等。而言我当得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①。所以者何?无是处故。
“若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未无间等,而欲ⓐ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譬如有人言我欲取佉提罗ⓑ②叶,合集作器,盛水持行者,无有是处。所以者何?无是处故。如是言我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未无间等,而欲得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若复有言我当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无间等已得,复得苦灭道迹圣谛者,斯则善说。所以者何?有是处故。
“若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无间等已,而欲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譬如有言我以纯昙摩ⓒ叶③、摩楼迦ⓓ叶④,合集盛水持ⓔ行者,此则善说。所以者何?有是处故。如是若言我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无间等已,而欲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则善说。所以者何?有是处故。若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无间等已,而欲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故。”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元、明三本无“欲”字。
ⓑ “佉提罗”,巴利本作 Khadira。
ⓒ “纯昙摩”,巴利本作 Paduma。
ⓓ “摩楼迦”,巴利本作 Māluvā。
ⓔ “持”,宋、元、明三本作“持将”。
① 我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未无间等。而言我当得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如果自己尚未洞察苦谛、集谛、灭谛,而自称能洞察道谛,是没有这种事的。相当的南传经文略有不同,而是:“若作如是言:‘我对苦圣谛,不能如实现观;对苦集圣谛,不能如实现观……对苦灭圣谛,不能如实现观;对顺苦灭道圣谛,不能如实现观,作正苦之边际。’无有此理。”
② 佉提罗:儿茶树,为豆科金合欢属落叶小乔木,其叶为羽状复叶,小而脆弱。
③ 纯昙摩:红莲花。
④ 摩楼迦:葛藤,为豆科葛属多年生蔓草,是一种藤蔓植物,其叶宽卵形。会缠绕树木,甚至造成树木缺少阳光而死亡。
《杂阿含经》的经文记载四圣谛的无间等,有苦、集、灭、道的次第,也可参见卷十六第435~437经。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灭、道都无间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结束。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小绵丸、小劫贝华①丸,置四衢道②头,四方风吹,则随风去向于一方。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于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彼沙门、婆罗门常观他面,常随他说,以不如实知故,闻彼所说,趣说而受,当知此人不宿修习智慧故。
“譬如因陀罗柱③,铜铁作之,于深入地中,四方猛风不能令动。如是,如实知四圣谛,就不会人云亦云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当知是沙门、婆罗门不视他面,不随他语。是沙门、婆罗门智慧坚固,本随习故,不随他语。是故,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元、明三本无“修”字。
经中形容证初果者,常描述如《杂阿含经》卷五第107经:“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心得无畏”。(CBETA, T02, no. 99, p. 33, b21-22)
因为已亲身证知佛法,因此不再受他人影响对佛法的理解,不会人云亦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石柱,长十六肘①,八肘入地,四方风吹,不能令动。如是,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斯等沙门、婆罗门至诸论处,无能屈。其心解脱、慧解脱者,能使余沙门、婆罗门反生忧苦。如是如实知、如实见,皆是先世宿习故,使智慧不可倾动。是故,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以下各经都强调应该要努力修行,以于四圣谛得无间等,因为: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有人火烧头衣①,当起增上欲②,急救令灭。”
佛告比丘:“莫作是说。当置头衣,于四圣谛起增上欲③,勤加方便④,修无间等。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修无间等。所以者何?比丘!长夜炽然,地狱、畜生、饿鬼。诸比丘!不见极苦,如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未无间等者,是比丘当忍苦、乐、忧、悲,于四圣谛勤加精进,方便修习无间等,应当是ⓒ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大正藏无“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大正藏无“是”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① 火烧头衣:火烧到头发和衣服。
② 增上欲:加强的意愿。
③ 莫作是说。当置头衣,于四圣谛起增上欲:不要这么说(也就是说火烧到头发和衣服可以不急着救)。可以不去管火已经烧到头发和衣服,而要对四圣谛升起加强的意愿。
④ 勤加方便:勤奋努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士夫年寿百岁,有人语言:‘士夫若欲闻法,当日日三时受苦,晨朝时受百枪苦,日中、晡时亦复如是。于一日中受三百枪苦。如是日日,至于百岁,然后闻法,得无间ⓐ等,汝宁能不?’
“时,彼士夫为闻法故,悉堪能受。所以者何?人生于世,长夜受苦,有时地狱,有时畜生,有时饿鬼,于三恶道空受众苦,亦不闻法,是故我今为无间等故,不以终身受三百枪为大苦也。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得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间”,大正藏原为“闻”,今依据高丽藏改作“间”。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四圣谛平等正觉①,名为如来、应、等正觉。何等为四?所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于此四圣谛平等正觉,名为如来、应、等正觉。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平等正觉:完全觉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现正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①国人间游行,于王舍城波罗利弗是中间竹林聚落,国王于中造福德舍②。尔时,世尊与诸大众于中宿止。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与汝等于四圣谛无知、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者,应当长夜ⓐ驱驰生死。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我与汝等于四圣谛无知、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者,应当长夜驱驰生死。以我及汝于此苦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③,尽诸生死,不受后有。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修无间等。”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我常与汝等, 长夜涉生死,
不见圣谛故, 大苦日增长。
若见四圣谛, 断有大海流ⓑ,
生死永已除, 不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长夜”,宋、元、明三本作“长夜流浪”。
ⓑ “海流”,大正藏原为“流海”,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海流”。
ⓒ “有”,大正藏原为“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① 摩竭: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提”、“摩竭陀”。
② 福德舍:供应旅人及贫人的宿舍。
③ 有流:生命存在的相续。“有”即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之管道”。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国人间游行,王舍城波罗利弗是中间竹林聚落,大王于中作福德舍。尔时,世尊与诸大众于中止宿。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行,共至申恕①林。”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到申恕林,坐树下。
尔时,世尊手把树叶,告诸比丘:“此手中叶为多耶?大林树叶为多?”
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树叶甚少,彼大林中树叶无量,百千亿万倍,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
“如是,诸比丘!佛陀说的法如手中树叶般稀有,能帮助人向于涅槃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定说者,如手中树叶。所以者何?彼法义饶益②、法饶益③、梵行饶益④、明、慧、正觉、向于涅槃。如大林树叶,如我成等正觉,自知正法,所不说者,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明、慧、正觉、正向涅槃故。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宋、元、明三本无“故”字。
① 申恕:印度黄檀,为豆科黄檀属的落叶大乔木,原产于印度。又译为“身恕”、“尸舍婆”、“尸摄惒”。
② 义饶益:有利益。其中“义”是“利益”的意思。
③ 法饶益:对正法的修学有帮助。
④ 梵行饶益:对清净修行(梵行)有帮助。
佛陀将他所说的法比喻为“手中树叶”般稀有,能帮助人向于涅槃;没说的法比喻为“大林中树叶”,虽然数量非常多,但是不能帮助人向于涅槃,因此佛陀才不说。这是一则知名的比喻。
市面上常见有人断章取义引用本经经文,作错误的解读。一种是附佛外道说:“佛陀说他所说的法只有手中的树叶,而另外有更多的树叶他还没讲。我们宗派讲的无上大法,就是佛陀没说出来的无上大法。”殊不知佛陀不讲的法是因为“彼法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
另一种是将本经经文作过为狭碍的解读,表示:“只有四圣谛是佛陀的手中树叶,其他纵使是《阿含经》的经文,只要不是直接解说四圣谛,就不是佛法,就是迷信。”其实佛陀所说法都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诸如对于三界六道的解说,都能够帮助佛弟子更正确地了解世间、避开歧路以证得涅槃。本经最后说“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表示应勤修以证四圣谛,并不是说没在解说四圣谛的经文就不是佛法。
亲自读过本经,自然就不会被断章取义的讲法所迷惑了。
如是我闻:
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钵,入毘舍离城乞食。时,有众多离车ⓐ③童子晨朝从城内出,至精舍门,持弓箭,竞射精舍门孔,箭箭皆入门孔。
尊者阿难见已,以为奇特,彼诸离车童子能作如是难事。入城乞食,还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着衣持钵,入毘舍离城乞食,见有众多离车童子从城内出,至精舍门,竞射门孔,箭箭皆入。我作是念:‘此甚奇特!诸离车童子能为难事。’”
佛告阿难:“于意云何?离车童子竞射门孔,箭箭皆入,此为难耶?破一毛为百分,而射一毛分,箭箭悉中,此为难耶?”
阿难白佛:“破一毛百分,射一分之毛,箭箭悉中,此则为难。”
佛告阿难:“未若于苦圣谛生如实知,此则甚难。如是,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见,此则甚难。”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一毛为百分, 射一分甚难,
观一一苦阴, 非我难亦然④。”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离车”,巴利本作 Licchavī。
① 毘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耶离”、“鞞舍离”、“广严城”。
② 重阁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在毘舍离城北边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讲堂。又译为“高楼台观”、“大林精舍”。
③ 离车:古代居住在毘舍离城的刹帝利种族名。佛世时此种族实施共和制,颇为富强,佛陀涅槃后,此族的民众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养。
④ 观一一苦阴,非我难亦然:于一一具有苦的特性的五阴,皆能洞察非我,也是这么难。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出其头,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其头,当得遇此孔不?”
阿难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龟若至海东,浮木随风,或至海西,南、北四维围遶亦尔,不必相得。”
佛告阿难:“人身比盲龟浮木还难得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①,暂复人身,甚难于彼。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行其义、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实,展转杀害,强者凌ⓐ弱,造无量恶故。是故,比丘!于四圣谛当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凌”,大正藏原为“陵”,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凌”。
① 五趣:众生往生的五种去处,即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因为“六道”中阿修罗道散布于其余道中,因此经中有时说“六道”、有时说“五道”。
本经以盲龟浮木喻人身难得,是知名的一个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