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什么是四食?四种食物?为什么有触食等等不能吃的食物?那还是食物吗?


David Chiou:

古印度认为有四类食物能长养身心,即四食:

  • 麤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
  • 细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细触食。
  •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系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第一次听闻“四食”的说法时,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形而上的食物?这是因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据“长养五阴”来讲的:

  • 麤抟食:和“色阴”相关。
  • 细触食:和“受阴”相关。
  • 意思食:和“想阴、行阴”相关。
  • 识食:和“识阴”相关。

人是五阴的集合体,因此便将能够长养五阴的,归纳为四食了。

修行四念处(参见卷二十四)可以如实知四食,进而对治对四食、五阴的执著:

  • 身念处:对治对“麤抟食”的执著。
  • 受念处:对治对“细触食”的执著。
  • 心念处:对治对“意思食”的执著。
  • 法念处:对治对“识食”的执著。

《杂阿含经》“食相应”是跟四食相关的经文,尤其探讨四食相关的因缘。


舒亦: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93/bj093387656.pdf

生命的四食

向智尊者 著 香光书乡编译组 译

佛陀在《子肉经》中(按:《杂阿含经》第373经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373.html),提出他对四种“生命之食”的关注。他以简洁、甚至令人吃惊的说法、譬喻,深思熟虑地述说四食的每一观点,使我们从身心资食表面上很单调的作用中,对法产生了深刻的洞察。

“诸比丘!比丘于一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何等为一法耶?一切众生依食而住。诸比丘!比丘于此一法而正厌患、正离贪、正解脱、正观边际、正现观其义,于现法而尽苦际。”(AN10: 27)

佛陀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sabbe sattA AhAraTTthitika)”这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事实,最重要的是,它应当被忆念、深思及了解。如果了解足够深广的话,就会发现佛陀这句话揭示了导致生死轮回的根本,以及断除此根本的真理。同时,这也印证了古代经典所说的,佛陀是一位“透视根本而了解一切”的人。

食的定义—滋养、助长及维系生命的延续

“食”(1)字在巴利语的意思与英文一样,在一般论述里意指滋养色身的食物。但在佛陀的教义里,“食”的概念具有更深广的意义,泛指包括心理与生物一切最基本的生命维持。佛陀以段食、触食、思食 及识食等四食来教示此一事实;这些通称为“食”,因为它们滋养、助 长,并维系每个生命的延续。

爱欲与吸收同化是食的共同因素

尽管方式不同,无论是物质或心理的一切食物,摄取的过程皆统摄 于相同的基本原理,每种形式的“食”显然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事实。 首先是无情地挥舞着鞭子的饥饿,它隐藏在食物摄取过程的背后。从 出生到死亡,色身无止尽地追求物质的食物;心灵同样热切渴望它自 己所需要的滋养,渴望永远有新的感官印象以及不断扩张见解的领 域。所以就食的广义而言,爱欲(taNhA)是任何食物“摄取”或“执取” (upAdAna)(2)的主要条件。这是物质或心理各种食物的首要共同因素。

第二个共同因素是食物的吸收同化过程。在吃与消化的过程中,外取的食物变成内在的;本不相关的东西变成自体所有,与自己的存在融为一体。有一句谚语说“人吃什么就是什么。”这也同样适用于心灵食粮。如同身体一般,我们的心也以“外在”的物质为食粮,如:感官印象及多样化的体验、人类所累积知识宝库的内涵,以及从这些来源所产生的沉淀。就当下一念而言,成为心所缘的记忆只是外在的,就像书里读到的观念一样,不能被吸收的部分就会被抛弃。

因此,在心与身里,有一个不断攫取与排斥、同化与异化、与自己融合或疏离的过程。如果仔细观察物质与心理滋养的过程,我们将注意到,在吸收的过程中不仅是进食者在消耗食物,食物也吞噬了进食者。因此,它们之间有一个相互吸收同化的过程。我们知道有许多人随着他们所吸收或好或坏的观念而改变,最后,却是这些观念吸收并吞噬了他们。

从摄取食物过程体悟无我、无常、苦与缘起

这些支配物质及心理食粮的法则,足以让一位细心沉思的观察者体悟到,“不变的我或本体”的观念是如何地虚幻不实。摄取食物的过程印证了佛陀所揭示、透彻革命性的“无我”教义。

如同德籍佛学作家保罗‧达尔基(Paul Dahlke)所称:“个体的生命既非形而上的“我”(根据宗教的灵魂说,我是指纯灵、纯主宰),亦非仅仅是物理的过程(根据科学的物质论观点,指纯肉体、纯客观),而是一种滋养的过程。如此,个体的生命既非本身或由其本身所造,亦非由外因所造,而是某种能维持生命本身的东西,亦即所谓高层次思考与觉受的机能,它们是吃的不同样态,维持生命的不同样态。”

除了印证无我思想之外,面对另两项生命的特质—无常与苦,食的过程也是具有说服力的老师。无常是摄食过程的真正根源,它要求不断补充被消耗的粮食。只要我们活着,这无底的大窟窿就必须不断地被填补,心理的饥渴也同样渴求食物的更替与多样化。维持生命的迫切需求重复著千篇一律的摄食过程,这已足以显示生命的苦迫(dukkha)—反复吃了又饿,饿了又吃的循环疲乏。因而,中世纪一位犹太哲人有感而发地说:“我实在受够了一再地饥饿,我渴望最终一次的饱足。”(3)

苦迫在食的运作中是如此与生俱来,却因我们习惯视之为日常生活里最基本的要素而不自觉。这需要反思来揭穿这种假象,并揭露寻觅与获取食物的具体痛苦。于是,我们就能理解动物世界里“互相吞噬法则”的那份无声之苦:为了食物,人们让动物面临被屠杀的恐惧;为了土地、为了夺取“世界市场”,人类争斗的暴行;还有,在穷人以及挨饿孩童哭喊之间饥荒的折磨。尽管当今供给人类的资源已有相当的成长,但即便有能力,人类仍旧无法控制饥荒的发生。再者,因为世界人口急骤增加的威胁,现今所有粮食生产的进展面临短缺的危机。粮食断缺的问题就要发生于当今人类身上;如果可利用的食物与人口增加的差异达到临界点时,问题可能会变得相当严重。当此一临界点来临时,我们不知道将会产生什么可怕的后果,除非人类能团结,才可能以和谐的行动及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由此,关于人类的未来,昔日老师所教诫的法依然是真理:觅食是苦始终存在的根源。当我们从食物的观点思惟自己的本性,思惟我们对食物无止尽的需求,以及思惟我们置身于一个以食物为生命忠实伙伴的世界,如此,我们的危机意识就能被唤起。

苦与食物之间的省思,可以延伸出与四圣谛相对应关系的思考。生命的四食象征第一苦真谛;对四食的渴求是苦的起源,此为第二真谛;渴求的止息、断绝对物质与心理食物持续攫取,是苦的终止,此为第三真谛;第四真谛—八正道,是灭苦的方法。

(参阅《中部‧正见经》https://suttacentral.net/mn9/zh/zhuang

非常重要正见经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93/bj093386364.pdf

我们发现,经由摄取物质与心理粮食的过程,而证明一切存在的缘起本质,揭示了法的三个特质—无常、苦、无我,以及四圣谛。

 
agama/什麼是_四食.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71209907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