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a:全导读页]]

更新时间2025年1月18日 18:13:34

杂阿含经卷第三

[导读:阴相应 (3/5)]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阴相应”,是解说五阴的相关经文。

(五九)

[导读:四果]

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及实践的层次,还可以亲身体证解脱。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阶位可略分为四果,果位愈高,已断的烦恼愈多、剩余轮回的束缚愈少: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其中一些名词的简略意义如下:

  • 身见:执著于有“我”。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贪:欲界众生的贪爱。
  • 瞋恚:生气。
  • 愚痴:无智;无明。


在证须陀洹果以前,趣向须陀洹果的修行路上,还区分为“随信行”、“随法行”这两种修行人,前者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后者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都能不堕恶道。

以下第60经、61经、64经,即会提到相关的一些名称或概念。

(六〇)~(六二)

[导读:十二因缘的还灭]

理论上,十二因缘中只要有一支断了,下一支就不生,而可从中切断十二因缘的锁链,这称为十二因缘的“还灭”。佛教的重点不只在于十二因缘造成流转生死的现象,更在于十二因缘的还灭、解脱。

然而十二因缘并不是每一支都容易下手断除的,例如已“生”了,就无法不“老死”。一般认为原理上可在触、受、爱、取这几支下手,有“明”以照见五阴,即可灭掉后续的苦果。

前面第62经讲述了什么是“明”,接下来几经则列举“还灭”的一些重点:

  • 第63经:解说如何将“明”应用在“触”的过程中。
  • 第64经:提到如何让辗转相依的“识、名色”不再增长。
  • 第65经:如实观察“受”支,就能灭“爱”支。
  • 第66、67经:如实观察五阴,就能灭“爱”支。
  • 第68经:灭“触”支。

而断除十二因缘的锁链。

实务上,贪爱执著不见得说断就能断,因此佛陀教导修行的方法,即“八圣道”,是让佛弟子能一步步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在卷二十八有进一步的说明。

(六三)~(六八)

[导读:五阴的四圣谛及十二因缘]

四圣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其中苦谛、集谛与十二因缘的流转相关。灭谛、道谛与十二因缘的还灭相关。

以下几经即在讲说五阴的四圣谛及十二因缘。

(六九)~(七九)

[导读:圣法印]

佛陀所阐述的真理可以透过禅定实证,其中的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这三种禅定,搭配佛法的智慧可以证得解脱,而能称作“三解脱门”。这三解脱门有实作的方法、明确的目标、和验证的条件,让每个人都能一步步实证佛法解脱的境地。由于是可以透过确实的流程让每个人都亲自验证的,佛陀就将修习这三解脱门证得的知见称为“圣法印”。

禅定的练习,在古印度已相当普遍,而佛教即将禅定修习加上四圣谛的智慧观察,证无我、无我所,而能解脱。

(八〇)~(八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

杂阿含经卷第四

[导读:世间正见]

佛法中的“正见”有“世间正见”,及“出世间正见”。

出世间正见就如前三卷所解说的像是“四圣谛”等圣人所见,能让人彻底解脱、没有烦恼执著、离苦得乐,解脱轮回。

世间正见则是处世要用的,虽然不能让人完全没有烦恼执著,但也能让人离苦得乐,往生善处。

《中阿含经》有整理世间正见的内容,如下表所列:

正见 解说
有施 布施是善的
有斋 供养是善的
有咒说 咒愿(祝福)是善的
有善恶行 有善行、有恶行
有善恶业报 有善业报、有恶业报
有此世彼世 有轮回
有父有母 有父母(要孝顺)
有众生受生世间 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
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 有办法证得涅槃


有世间正见,才能够少犯恶业,业障减轻,而作为出世间正见修习的基础。

在解脱之前,我们仍无法出离善业恶业,因此必须去恶向善,纵使还不能解脱,也要往生善处,而不要招致恶报。

《杂阿含经》“婆罗门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第四十二卷第1151~1163经、第四卷全卷、和第四十四卷第1178~1187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婆罗门(贵族或知识分子)的互动和说法,本卷即记载了佛陀和婆罗门们关于世间正见的讨论。

(八八)~(一〇〇)

[导读: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指人类以外的八种守护佛法的众生: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略为介绍如下:

1. 天:受善报而生于天界的众生。天界可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三大类。其中和人间一样在欲界的欲界天有四天王天、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天。出自(日) 土佐秀信‘增补诸宗佛像图汇’第二册,京都:文雕堂,明治19年(1886)出版。

2. 龙:形状似蛇、能呼风唤雨的众生,有福报但由于瞋或痴而堕龙身。其中最高级的为龙王,分为法行龙王(善龙)及非法行龙王(恶龙)两类。法行龙王能让天下风调雨顺,非法行龙王则会造成疾疫及水灾。

龙等。出自(日) 土佐秀信‘增补诸宗佛像图汇’第二册,京都:文雕堂,明治19年(1886)出版。

3. 夜叉:义译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类或守护正法的鬼类,行动极为迅速,有地行(在地面奔驰)、虚空(在天空飞行)及宫观飞行(有宫殿娱乐)等三种。《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319经即有记载佛陀及弟子们经过夜叉住处,受其招待而夜宿。

4. 乾闼婆:义译香神,很会弹琴,是音乐神。不食酒肉,以香气为食,其身也有香气。嗅觉敏感的修行者有时闻到一阵不知来处的檀香味,即可能是有乾闼婆经过。

5. 阿修罗:喜爱战斗的众生,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阿修罗有许多种,散布于天道、鬼道、畜道等各处,因此佛经中有时说众生分为“五道”即是指将“六道”中的“阿修罗道”并入其余各道中。阿修罗道爱喝酒却没有酒,男性三头六臂,女性则极为艳丽,因此阿修罗常与天界战斗以抢酒,天界若战胜则赢得美女。帝释天的第一天后是舍脂阿修罗女,极为美艳,《杂阿含经》卷四十第1106经即记载帝释天的名号之一叫舍脂钵低(舍脂的老公)。

6. 迦楼罗:义译金翅鸟,以吃龙维生。体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万里,但是人类肉眼见不到,相传因此有些外道将金翅鸟认为是有翅膀的天使。

7. 紧那罗:义译歌神,是头上长角的人形天众,其男性马头人身,很会唱歌,女性则是很漂亮的人形,很会跳舞。紧那罗的音乐极为动听,听的人会情不禁的起舞、修行人也暂时没有了神通。紧那罗与乾闼婆都常在诸天的法会奏乐,而也有许多紧那罗女嫁给乾闼婆。

8. 摩睺罗伽:义译大蟒神,蛇头人身。瞋心重、善谄媚。相传一心想求神通的学者若得其加持,容易神通精进但瞋心变重,若无法容许异己,则离正道日远。其礼佛方式如同蛇类的腹行。

八部众定期在人间巡查,和人类接近的机会较多,其中守护佛法的则为护法神,否则可为恶鬼神。在佛寺常可见到四大天王塑像的脚下各踏着两个鬼众,也是被降伏而顺从的部众。

(一〇一)~(一〇二)

杂阿含经卷第四

杂阿含经卷第五

[导读:老病死;阴相应 (5/5)]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老、病、死。本卷的各经,也教导我们如何从根本上面对老、病、死。

身苦时,如何心不苦?在第107经中,佛陀和舍利弗尊者教导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人,如何依着他衰老的身躯来修行。

生病时,是否能无我?在第103经中,长老们开导生了重病的差摩比丘,既然身心是“无我”的,能不能超越对我的身心的执著,而在身病时心不病,甚至借机修行?

第105、108、104、106经,则是有人问到众生命终、修行人命终、阿罗汉命终、如来命终之后的状况。都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实体。

对于老、病、死,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在于见到真理、断除苦集、去除身见。若能断尽一切烦恼、彻底止息痛苦,那就是达到了“涅槃”,也就是彻底的无病无恼。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阴相应”,是解说五阴的相关经文。

(一〇三)~(一〇五)

[第106经经文导读]

佛弟子们之间常常互相问法、论法,而外道也会有与佛弟子讨论的机会。此经就是外道找阿那律(此经译为“阿[少/兔]罗度”)尊者讨论的记录。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往诣阿[少/兔]罗度所,共相问讯。共相问讯已,于一面住,白阿[少/兔]罗度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解释不?”
阿[少/兔]罗度语诸外道言:“随所欲问,知者当答。”

有很多的外道出家人拜访阿那律尊者,互相问候请安后,各自就座,问阿那律尊者:“我们想要有所提问,您可有时间帮我们解释吗?”

阿那律尊者回答:“就照您们所想要提问的,我知道的话当然会回答。”

诸外道复问:“云何,尊者!如来死后为有耶?”
阿[少/兔]罗度言:“如世尊说,此是无记。”
又问:“如来死后为无耶?”
阿[少/兔]罗度言:“如世尊说,此亦无记。”

外道们问说:“如来(佛陀)死后常存吗?”

阿那律尊者答说:“照佛陀的说法,这是不加以讨论或回答的。”

外道们问说:“如来死后就没了吗?”

阿那律尊者答说:“照佛陀的说法,这也是不加以讨论或回答的。”

外道们是根据他们的“常见”或“断见”而提出这些问题。

又问:“如来死后有无耶?非有非无耶?”
阿[少/兔]罗度言:“如世尊说,此亦无记。”
复问阿[少/兔]罗度言:“云何,尊者!如来死后有耶?说言无记。死后无耶?说言无记。死后有无耶?非有非无耶?说言无记。云何,尊者!沙门瞿昙为不知、不见耶?”
阿[少/兔]罗度言:“世尊非不知、非不见。”
时,诸外道于阿[少/兔]罗度所说,心不喜悦,呵骂已,从座起去。

外道们又问:“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吗?”愈问愈玄虚了。

阿那律尊者还是说:“照佛陀的说法,这是不加以讨论或回答的。”

于是外道们就说了:“不管我们怎么问,你都说照佛陀的说法,这是不加以讨论或回答的。难道姓瞿昙的的那位出家人不知道、没有见解吗?”

阿那律尊者答道:“佛陀并不是不知道、没有见解的。”

外道们听了他的回答,心里不高兴,骂了他一顿,就离开了。

其实是外道的问题就有错,所以佛陀才不加以讨论或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如果认为如来死后就没了,那就是“断见”,而佛陀则发现且证知世间是“缘起缘灭”的:

不管身心,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叫做如来。而在究竟的角度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了,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那又怎么能说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没有呢?问题就错了,因此不予回答。

证悟了“无我”,就没有了烦恼,但不是人就突然不见了。在世间的角度来看,证悟的圣者还是随缘处世,但他的所作所为已都不再基于“我见”而有执著了,因此圣者死后也不再被轮回给绑住,已超越凡夫所能想像的,超越有或无地彻底解脱了。

卷三十二第905经中也有摩诃迦叶尊者对此议题较详细的解释。

(一〇六)~(一一〇)

杂阿含经卷第五

杂阿含经卷第六

[导读:罗陀尊者;罗陀相应]

罗陀尊者是佛陀的侍者之一,照顾佛陀的起居,因此有许多机会听闻佛陀的教导。

罗陀尊者是婆罗门种贵族出身,但晚年子女不奉养他,穷困潦倒,到佛陀的僧团打杂糊口。他想要出家,但其他的比丘看他年纪那么大,不知道是否还有学习佛法及戒律的能力,因此不敢答应。最后是佛陀的安排下,由舍利弗尊者剃度他。而他没多久就证阿罗汉了。

佛陀曾经以罗陀尊者为例,要大家学习他服从教导、接受批评、不生瞋恨的态度。或许因为他是年老潦倒后出家,历经世态炎凉,因此也特别顺从,不与人争。或许也因此,本卷记载了外道听了他说佛法后不信服,而恶言相向,他也没有回应,反而自己先反省是否有说错佛法。

罗陀尊者一向忍辱、不与人争,随时反省自身对佛法的理解,也是功不唐捐的。本卷第123经即记载罗陀尊者证得了阿罗汉。

《杂阿含经》“罗陀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11~129经,包含佛陀对罗陀尊者关于五阴的开示,跟《杂阿含经》前几卷的内容互相呼应。第113~119经即记载了外道向罗陀尊者询问为何要跟随佛陀出家,他所作的回答。

(一一一)~(一二九)

[导读:断知相应 (1/2)]

《杂阿含经》“断知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30~132经及卷七第172~187经,“断”知的“断”有二种意涵,一是“断除”,二是“彻底地”,因此“断知”指因舍断而彻底地了知五阴。

(一三〇)~(一三二)

[导读:证初果的条件;见相应 (1/2)]

修行人观察非我、非我所,能断除“身见”;自己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成就“四不坏净”:

  •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初果圣人(须陀洹)圣戒成就,自然对持戒有正确的见解,而断“戒取”,并且不造恶业,永不堕于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在天界与人间最多往返七次,就能证得涅槃。

因此证初果的条件是断三结:

  • 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杂阿含经》“见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33~138经及卷七第139~171经,也就是接下来的几经及卷七的前半部,破斥不如实知五阴而起的各种邪见。断了这些身见、戒取、疑,而能证得须陀洹果,入圣者之流。

(一三三)~(一三八)

杂阿含经卷第六

杂阿含经卷第七

[导读:见相应 (2/2)]

《杂阿含经》“见相应”的内容为卷六第133~138经及本卷第139~171经,阐述:

  • 为什么会产生邪见?
  • 邪见有哪些例子?
  • 如何破除邪见?

(一三九)~(一五一)

[导读:外道的见解]

古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认为有“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寻真我。另外还有六种主要的外道,是反对婆罗门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称为“外道六师”。

不管是婆罗门教的追寻真我,或是外道六师,都是错误的见解,佛弟子由于知道正法,而能不受这些邪见所缚,有了正确的见解,才会有正确的行为,并达成解脱。

外道六师是:

  1. 富兰那迦叶: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可说是无因果、无道德论者。(例如第162经所述的邪见。)
  2. 末迦梨瞿舍利子: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无论愚智,都要轮回受诸苦乐,直到八万四千大劫后,就自然得到解脱。因此也否定因果论,认为人所作的善事恶事都是徒然。可说是宿命论者。(例如第155、163经所述的邪见。)
  3.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认为人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造成,死后还归地、水、火、风,全部败坏,一了百了,没有来生。作善作恶都没有报应,所以不须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乐,而否定道德。可说是顺世派、唯物快乐主义者。(例如第154、156经所述的邪见。)
  4. 迦罗拘陀迦栴延:认为众生的存在有七种成分是真实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成分不必靠任何条件产生,而能安住不变。因此,纵使用刀砍头,也不会死,因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过罢了。因此也没有挥刀的人,也没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恶观念、道德观念。可说是无因论的实有论者。(例如第161经所述的邪见。)
  5. 先阇那毘罗胝子:认为所谓真理只不过是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于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类似中国的“白马非马论”。可说是怀疑论、不可知论者。(例如第164经所述的邪见。)
  6. 尼揵子: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其余五派相比,较类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在卷五、卷二十一等卷中都有相关记载。)

除了外道六师外,当时百家争鸣,对于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种不正确的见解,称为“外道六十二见”,可归纳为以下八类:

  1. 常论:主张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人死后自我再生于来世而以现状相续,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常见”,“灵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常见,则是婆罗门教的“梵我如一”,认为我与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体的,因此而不灭。(参见第152、153、166、167经,以及第168经部分所述的邪见。)
  2. 半常半无常论:主张大梵(造物主、大我)是常,众生则是无常的。(参见第165经以及第169经部分所述的邪见。)
  3. 有边无边论:执著认为宇宙有边界、没有边界、既有边界也没有边界、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等。(参见第168经部分,以及第169经所述的邪见。)
  4. 异问异答:问东答西,对事全无定见,专为不可捉摸之说。(外道六师中的先阇那毘罗胝子也是其中一种。)
  5. 无因论:主张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其中有一派认为万物没有任何原因即产生,另一派认为万物都是自然产生,没有其他的原因。(参见第157、158、159经,以及第169经部分所述的邪见。)
  6. 死后有想论、无想论、非想非非想论:讨论众生于未来死后是否仍保有感觉、认识、意志、思考等意识作用,属于执著未来所起之常见或断见。(参见第171经部分所述的邪见。)
  7. 断灭论:主张死后断灭,归于无有。(参见第171经所述的邪见,而外道六师中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也属于其中一种。)
  8. 现世涅槃论:以不究竟的快乐,认为是究竟的涅槃。例如主张五欲的快乐是最高的境界,或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或第四禅为最高的境界。(参见第170经所述的邪见。)

佛陀证悟后发现这些见解都是基于身见、基于爱欲、基于有限的观察或臆测而误认的,因此无法趋向解脱。初果圣者即已断身见、戒取、疑,而超越这些邪见。

佛法离于“常见”与“断见”这二边,说着十二因缘的中道。

(一五二)~(一七一)

[导读:断除对五阴执著的方法;断知相应 (2/2)]

《杂阿含经》“断知相应”的内容为卷六第130~132经及本卷第172~187经,当中佛陀教导我们如何因舍断而彻底地了知五阴。

佛陀说的舍断五阴,不是要人举刀自杀,而是断除对五阴的执著、断除十二因缘的锁链。那要如何才能断除对五阴的执着呢?在第174~186经中,佛陀为我们谆谆教诲,举了很多方法,在前几卷许多已经提过了:

  1. 亲近善知识:第174、175经
  2. 修习三十七道品:第176~183经
  3. 修习(四圣谛的)道谛:第184经
  4. 修习无贪、无瞋、无痴的教说:第185、187经
  5. 修习止、观:第186经

(一七二)~(一七四)

[导读:如救头燃]

曾参与寺院晚课的人,大多听过〈普贤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此偈后半段的意义可参见以下的经文。

(一七五)~(一八七)

杂阿含经卷第七

杂阿含经卷第八

[导读:六入处;六入处相应 (1/5)]

“六入处”是:

  • 眼:视觉器官。
  • 耳:听觉器官。
  • 鼻:嗅觉器官。
  • 舌:味觉器官。
  • 身:触觉器官。
  • 意: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六入处。又称为“六内入处”、“六根”。

六入处所接收的,是“六境”:

  • 色:影像。
  • 声:声音。
  • 香:香臭。
  • 味:味道。
  • 触:碰触。
  • 法:讯息。

六境又称为“六外入处”。由于六境能沾染身心,也称作“六尘”。

在名词的定义上,六境的“色”是指颜色、形色等影像,和五阴的“色”定义不同。六境的“触”是指粗细冷热湿滑等碰触的触感,和十二因缘的“触”定义完全不同。六境的“味”是指食物的滋味,和“味患离”的“味”定义也不相同,要加以明辨。

六入处接收到六境时,如果有欲贪,就会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轮回。如果没有欲贪,就能有智慧地辨明外境,心不随境转。

《杂阿含经》“六入处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第八、九、四十三、十一、十三卷,当中佛陀对我们开示六入处的性质、作用、为何会染著、如何防护、以及如何藉六入处修行解脱。

若已熟读之前的“阴相应”,就会发现“六入处相应”有许多类似的经文,只是将主题从“五阴”换成“六入处”,因为不论是五阴或是六入处,都是无常、苦、空、非我的。

本卷很多的专有名词在卷一、二已注释过,于本卷即不重复注释,若有需要的话可径行复习卷一、二的相关内容。

[第188经经文导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正观察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正观故生厌,生厌故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我说心正解脱。

佛陀教导弟子:“应该正确的观察眼(视觉感官)是无常的,照这样的观察,则是正确的见解。依正确的观察而修行,就不会贪得无厌(于视觉感官),而可离于喜爱和贪欲,心就能解脱。”

如是耳、鼻、舌、身、意,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比丘!我说心正解脱,

也要认清耳(听觉感官)、鼻(嗅觉感官)、舌(味觉感官)、身(触觉感官)、意(心作为感官;接收讯息的感官)也都是如此,而能离于贪欲、进而解脱。

例如在禅坐时脑中仍不停的有妄念,就是因为脑袋继续贪得无厌地接收、处理讯息,而无法舍弃这些妄念。观察无常则渐能舍弃这些妄念。

心正解脱者,能自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心已彻底解脱的人,则能够自己作证:“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如无常,如是苦、空、非我,亦如是说。

此经文中讲“无常”的观法,皆可以“苦”、“空”、“非我”替代入。举例而言:

  • 当正观察六根是苦:感官是受到逼迫的。
  • 当正观察六根是空:感官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的。
  • 当正观察六根非我:感官不是“我”。

修行人应该时常禅定,去观照、运用这些法义。

(一八八)~(一九四)

[导读:缘眼、色,生眼识]

六入处能接收六境: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视觉(眼识)。
  • 耳根接收声音(声)而有听觉(耳识)。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觉(鼻识)。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觉(舌识)。
  • 身根接收碰触(触)而有触觉(身识)。
  • 意根接收各种讯息(法)而有意识。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影像。

“受”可以举三种例子:

  • 苦受:苦的感受。
  • 乐受:乐的感受。
  • 不苦不乐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

以身根为例,太强的碰触会有苦受,柔和的抚摸会有乐受,没什么特别的触感,则有不苦不乐受。

而这些都随着因缘迁流变化,都是无常、苦、空、非我的。

(一九五)~(一九九)

[导读:十二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又称为“六内入处”,色、声、香、味、触、法则称为“六外入处”。六内入处加上六外入处,合称“十二入处”,广义的来看,就含括了人的身心乃至宇宙。

咦,人的身心乃至宇宙,不是也可以区分为“五阴”吗?的确,这些可以说是不同的分类法,将人的身心乃至宇宙作不同程度的解析:

  • “五阴”是将物质与精神层面,分类为物质的“色”,以及精神的“受、想、行、识”。在精神的层面作比较细的区分。
  • “六入处”或“十二入处”则是以感官功能来区分。但也可以说对物质层面作比较细的区分,像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都是对物质世界的感官功能的区分。意、法则是偏向精神层面的。

因此观察五阴,可以对精神的层面作较详细的分析,一一觉察到精神的各个部分都是无常、苦、空、非我的。观察六入处或十二入处,则可以对感官的层面及物质的层面作较详细的分析,一一觉察到感官及物质的各个部分也是无常、苦、空、非我的。观察完五阴和六入处后,就可以更加确认物质与精神层面都是无常、苦、空、非我的。

后世还有人想分析得更细,因此更多的分类法就层出不穷,像是论师依识的不同功能细分出了七识、八识,南、北传的论师们也都将身心乃至宇宙进一步的细分出将近一百种的各种法;单就“色”而言,现代科学家则细分出比四大分类精细的元素周期表,并发现了各种的物理及化学定律。佛陀则清楚地指出,所有因缘而生的万事万物,不管怎么分类、不管分类得多细,都是无常、苦、空、非我的。

(二〇〇)~(二〇八)

[导读:六入处无我]

“六入处”都是无我的。举例而言,心作为感官(“意根”)与“我”的真相是:

  • 非我(不是我):心这个感官不是“我”。
  • 非异我(不异我):心这个感官之外也没有“我”。(心这个感官也不是由“我”所拥有的东西。)
  • 不相在:“我”不是心这个感官的一部分;心这个感官不是“我”的一部分。

佛陀则证悟到“六入处”都无我的事实,都是因缘生灭,不管怎么分析感官、内外,都没有“我”。

(二〇九)~(二一二)

[导读:六入处与十二因缘]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光线……。

这个过程,在接下来的经文中描述为“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接着是十二因缘的“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些即是十二因缘的(6)~(12)支,如下所列:

(6) 触:(感官、识、外境的)接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7) 受:(接触后产生)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 爱:(对于感受产生)贪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9) 取:(由于贪爱,因此)执取。有四种:欲取、见取、戒取、我语取。
(10) 有:(因为执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有三种:欲有、色有、无色有。
(11) 生:(生命存在而)出生。例如众生的出生、身心的产生等。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出生后,自然会有)衰灭及苦果。

在这个过程当中,若六入处不与六境接“触”,或是不贪“爱”、不执“取”,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就不会导致忧悲恼苦。如果每个当下都能够洞察(“无间等”)地断除十二因缘锁链,那么即可不受后“有”,解脱了。

(二一三)~(二二五)

[导读:计]

许多禅师教导弟子不要有“分别心”。在《阿含经》的用词中,“分别”却通常是正面的词汇,代表解析,有分别才能分辨种种正见及邪见。佛陀一再教导弟子要善分别诸法,若不能善分别,反而是“痴”。

在《阿含经》中,“计”这个词的意义接近后世论师说的“分别心”一词。“计”是计度、思量、分别、认为的意思,尤指根据“我”而有的计度。由于认为有“我”,而有人、我的分别,也产生了种种对立。这正是经中说由于有我、我所,而产生贪、瞋、痴的原理。

第226经中,佛陀教我们如何“断一切计”,也可以说是断除分别心:断除分别心绝非没有知觉、没有智慧、不懂捡择,而是断除“是我、异我、相在”的“我见”,没有了我、我所的错误分别,而能于一切事不执著。

第227经讲“不计住”,不应该思量“是我、异我、相在”的“我见”,才能无所执取、无所染著,才能如卷二第39经等经所说的“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CBETA, T02, no. 99, p. 9, a18-19),也就是由“不计住”而“识无所住”,才能解脱。

卷十四第359经也说:“若不思量、不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CBETA, T02, no. 99, p. 100, a26-29)

佛弟子必须要能善巧的解析、分别诸法,同时断除我、我所的执著,而能以平等心待人接物,解脱自在的行走世间。

(二二六)~(二二九)

杂阿含经卷第八

杂阿含经卷第九

[导读:六入处因缘是世间;六入处相应 (2/5)]

人是透过六入处看世界的,所接触的都是六入处所感知的世界。因此佛陀说六入处因缘是“世间”(本卷第230经),十二入处是“一切”(卷十三第319经),十二入处因缘生“一切有”(卷十三第320经)、“一切法”(卷十三第321经)。

佛陀更进一步地分析,世间是危脆败坏的(本卷第231经),世间是空(本卷第232经)、一切无常、苦、空、非我、贪瞋痴火烧然……(卷八第196、197经)。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里里外外,何处不如此呢?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六入处相应”,是解说六入处的相关经文。

(二三〇)~(二三五)

[导读:善护根门]

六入处是感知外境的入口,如果从六入处起了贪著,就会导致十二因缘的相续。因此佛经中常讲“善护根门”,就是将六根(六入处)比喻为一扇门,把关得好,就不会遭小偷;如果门户洞开,不加以守护,家产就有危险了。

对于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有警觉心,不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就是智慧。

(二三六)~(二四〇)

[第241经经文导读]

不能善护根门,六根执著六境的结果,就是无法解脱、沉溺于轮回。因此佛陀常教导比丘,不要像凡夫般,沉迷于五欲,否则就白出家了。此经就是佛陀警告比丘们的开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比丘!宁以火烧热铜筹,以烧其目,令其炽然,不以眼识,取于色相、取随形好。所以者何?取于色相、取随形好故,堕恶趣中,如沈铁丸。”

那时,佛陀告诉比丘们:“比丘啊,即使是愚痴无闻的俗人,宁可拿烧红炙热的铜条来烧自己的眼睛,让眼睛烧起来,也不要以眼识去执取显著或微细的各种影像。为什么呢?因为执取各种影像,最终会导致堕于恶道,像铁球沉入水中。”

这边说的“眼识取于色相”,有二种层次:

  1. 眼根接触影像、生眼识,而“看到”,这是感官自动运作、生物本能的执取,得要睡眠时或禅定中关掉眼根,眼根才不会看到色相。
  2. 眼根接触影像、生眼识,而“看到”后,所看到的讯息由意根加以认知(意识)、执取。这是每天无时无刻的起心动念,由意而执取,也能由意而舍弃。若能舍、能无我,就是解脱自在。

通常1要在禅定中才能训练关掉,而2则是在行住坐卧间都能以正念避免执取。

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是如此,就不一一重复解说了。

“诸比丘!睡眠者是愚痴活、是痴命,无利、无福,然诸比丘宁当睡眠,不于彼色而起觉想;若起觉想者,必生缠缚诤讼,能令多众起于非义,不能饶益安乐天人。”

“比丘们,睡眠是愚痴地过活、是虚度生命,没有利益、没有福报,但是比丘们宁可睡眠,也不要对色相而生起思想;若生起思想的话,就会生起贪欲缠缚、瞋恚争辩,使得众人得不到利益、不能利益世间。”

佛陀之前比喻说宁可破坏眼、耳、鼻、舌、身,也不要执著于色、声、香、味、触。那意根呢?意根是无形的,不像前五根能用物理手段破坏,因此这边以睡眠来比喻宁可减少意根的作用,也不要执著。

这里说“不于彼色而起觉想”,为什么在谈意根的时候提到“色”?如同上段导读中2提到的,意根所认知的,是前一刹那的六根所传来的讯息(例如眼见色),执著了就会有后续的思想。所谓“意根”识知“法”,六根所传来的讯息都是“法”。

“若起觉想者,必生缠缚诤讼”,其中“起觉想”是痴,“缠缚”是贪,“诤讼”是瞋。

“彼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今宁以炽然铁枪以贯其目,不以眼识取于色相,堕三恶趣,长夜受苦。我从今日当正思惟:“观眼无常、有为、心缘生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有为、心缘生法。”’耳、鼻、舌、身入处当如是学:‘宁以铁枪贯其身体,不以身识取于触相及随触好故,堕三恶道。我从今日当正思惟:“观身无常、有为、心缘生法,若触、身识、身触、身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有为、心缘生法。”’”

“有智慧的佛弟子要作这样的学习:‘我今天宁可以炽热的铁枪穿刺眼睛,也不要以眼识执取色相,堕入三恶道,长夜受苦。我从今天开始应当正确的思惟:“观察眼根是无常的、是因缘造作的有为法、是缘于心而生的法;而眼根所接触的色境、眼根接触色境生起的眼识、由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生起的眼触,而由眼触缘生的感受,内心觉得苦、乐、不苦不乐,这些都是无常的、是因缘造作的有为法、是缘于心而生的法。”’对耳、鼻、舌、身等入处也都要作这样的学习。”

本段讲多闻圣弟子对于前五根该有的正思惟,下段则讲对于第六根(意根)该有的正思惟:

“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睡眠者是愚痴活、痴命,无果、无利、无福,我当不眠,亦不起觉想,起想者生于缠缚诤讼,令多人非义饶益,不得安乐。’”

“有智慧的佛弟子作这样的学习:‘睡眠是愚痴地过活、是虚度生命,没有利益、没有福报,我不该贪睡,也不要对六境生起思想,若生起思想的话,就会生起贪欲缠缚、瞋恚争辩,使得众人得不到利益、不能安乐。”

睡眠中,虽然前五根关闭了,意根的作用也减弱,但作梦时意根仍能运作。前面佛陀曾打比方说“宁当睡眠,不于彼色而起觉想”,但当然用功修行的佛弟子,并不会贪睡,醒时也尽量避免意根起觉想。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眼生厌,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有智慧的佛弟子作这样的观察的话,于眼根厌足、不再执著,而眼根所接触的色境、眼根接触色境生起的眼识、由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生起的眼触,而由眼触缘生的感受,内心觉得苦、乐、不苦不乐,也都厌足,而不爱乐,不爱乐而能自在解脱。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二四一)~(二四二)

[导读:魔的势力范围]

“魔”是音译“魔罗”的简称,有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的意思,让人在世间不得解脱的恶势力自然就可称为魔。

六入处是世间,六入处的染著,障碍人的慧命、使人沉于生死,自然就是魔的势力范围。

接下来这几经中,佛陀告诉我们魔是如何能让人无法解脱:

  • 第243经: 爱着于十二入处的滋味,不得解脱于魔。
  • 第244经: 六根味着六境,是魔钩钩住喉咙。
  • 第245经: 六根识可爱的六境而起贪,六根识不可爱的六境而起瞋,于魔不得自在。
  • 第246经: 六触入处是魔的势力。
  • 第247经: 六根亲近六境,就落入魔的势力。

(二四三)~(二四七)

[导读:六入处在世间]

本卷最后这八经,是佛和佛弟子在世间行走时,关于六入处的应机讨论,从各层面探讨六入处:

  • 第248经:六入处无我。
  • 第249经:六触入处尽,得般涅槃。
  • 第250经:欲贪系根境。
  • 第251经:不如实知六触入处,是无明。
  • 第252经:十二入处无我、无我所。
  • 第253经:六入处因缘生苦乐,也因缘灭。
  • 第254经:阿罗汉六根识六境,不妨解脱。
  • 第255经:善护根门得解脱。

(二四八)~(二五五)

杂阿含经卷第九

杂阿含经卷第十

[导读:无明;阴相应 (2/5)]

许多人都曾听过“无明”这个词,但到底什么是无明?

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没有什么智慧?对于四圣谛不了解,不知道五阴及六入处的无常、苦、空、非我,而迷昧于其中,就是无明。没有世间及出世间的正见,对于佛、法、僧没有知见,就是无明。

或许有人会问:“我现在知道五阴及六入处都是无常、苦、空、非我的,我也有正见,是不是就没了无明?”严格说来,概念上的“知道”,和禅定的“如实知”,是有距离的,必须要证知了,才是如实知。另外,当下有智慧,就可能去除当下的一些无明,不过若要解脱,必须有实修的功夫,每个当下都能够洞察(“无间等”),那么就真的能断除无明了。

本卷第256~258经即有解说什么是“无明”,下表则整理了《阿含经》中不同经文对“无明”的定义:

经号无明的定义
杂阿含经251六触入处无常、生灭法不如实知、不见、不无间等、愚痴、无明、大冥。
杂阿含经256五受阴无常、磨灭法、生灭法不如实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
杂阿含经257五受阴、五受阴集、灭、道迹不如实知、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不明。
杂阿含经258五受阴、五受阴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不无间等、若暗、若愚。
杂阿含经十八490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中际无知;佛、法、僧宝无知,苦、集、灭、道无知;善、不善、无记无知,内无知、外无知,若于彼彼事无知暗障。
杂阿含经二十八750无知,于善、不善法不如实知,有罪、无罪,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不如实知。
增壹阿含经四十六49-5不知苦,不知习,不知尽,不知道。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阴相应”,是解说五阴的相关经文。

(二五六)~(二六一)

[导读:常见与断见二边]

许多人执著于世间的有,认为自己的灵魂、或造物主、或万物,可以永恒的存在。这种见解,称为“常见”,或是“世间有”。

也有人执著于世间的无,认为杀人放火都没关系,反正人死后就一了百了,只是早死晚死的差别。这种见解,称为“断见”,或是“世间无”。

佛陀则告诉我们,执著于“世间有”、“世间无”都不能解脱,要观世间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为了知世间是因缘而生,所以不执著“无”,因为了知世间会因缘而灭,所以不执著“有”。所以有此千古名言:“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即出自本卷第262经,以及卷十二第301经。

[第262经经文导读]

阐陀长老是悉达多太子(佛陀未修行前的身分)出家修道时,驾马车载太子出城的仆从。他后来随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贵族,傲慢而且常犯戒,一直没有证果。阐陀长老也曾因犯戒而被僧团默摈(大家都不跟他交谈),他诚心忏悔过错,放下身段,认真修学佛法,而再次被大家接受。

有天阐陀长老向其他比丘请教佛法:

处处请诸比丘言:“当教授我,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我当如法知、如法观。”
时,诸比丘语阐陀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比丘们回答:“物质及精神都是无常的,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一切的事物都没有‘我’,涅槃是寂灭的。”这也就是“三法印”的内容。

阐陀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阐陀复言:“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

阐陀长老在僧团这么久,也知道这三法印,但是他质疑,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寂、不可得的,学佛的这个我又是谁?

大家怎么讲他都不听,最后他想起了名闻十方的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为人温文儒雅,人缘好、又是“多闻第一”,一定能解答他的疑惑。于是他就造访阿难尊者,请教这个问题。阿难尊者也很高兴阐陀能放下身段,来请教佛法:

时,尊者阿难语阐陀言:“善哉,阐陀!我意大喜,我庆仁者能于梵行人前,无所覆藏,破虚伪刺。阐陀!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汝今堪受胜妙法,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尊者先是称赞阐陀长老能承认自己的怀疑,把问题摊开来问,而不是虚伪的装作了解。

时,阐陀作是念:“我今欢喜得胜妙心、得踊悦心,我今堪能受胜妙法。”

由于阿难尊者的鼓励,阐陀长老很欢喜,而心甘情愿的聆听阿难的解说。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

阿难尊者就举了他曾听到佛陀教导“议论第一”的摩诃迦旃延尊者的内容,来教导阐陀长老:世间的人执著于“有”或“无”这二边,都是因为内心执著外境,而起的错误见解。

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如果能够完全的不执著自我,在苦生起时了知、在苦还灭时了知,不怀疑、不困惑、不依赖他人就能自知,这样就是正确的见解:因为了知世间是因缘而生,所以不执著“无”,因为了知世间会因缘而灭,所以不执著“有”。

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这也就是佛陀离于“有”与“无”二边,而说的“中道”。所谓:这里存在,所以那里存在;这里生起,所以那里生起;也就是十二因缘的集起乃至消灭。

由于明白缘起法,知道如果有无明、贪爱,就会有生死轮回,因此不会误以为世间是“无”的。另一方面,如果灭除无明、贪爱,生死轮回就可以止息了,因此也不会执著世间是“有”的。

借由这番开示,阐陀长老终于彻底了解了无我法及因缘法!

我今从尊者阿难所,闻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槃,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不复见我,唯见正法。

同样的一句话,阐陀在证道前不喜欢听,但经过阿难的解说后,他了解其意义,而发现佛说的的确是没错的,因此不再有我见,只见到因缘法的真理。

(二六二)

[导读:智者因譬得解]

佛陀不仅能解说深奥的义理,也会用譬喻深入浅出的让弟子抓到重点。

本卷接下来的各经,记录佛陀在解说五阴时,举各种譬喻,帮助弟子理解法义。

(二六三)~(二七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导读:六入处的运作;六入处相应 (4/5)]

“六入处”是:

  • 眼:视觉器官。
  • 耳:听觉器官。
  • 鼻:嗅觉器官。
  • 舌:味觉器官。
  • 身:触觉器官。
  • 意: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六入处,又称为“六内入处”、“六根”。

六入处当中的眼、耳、鼻、舌、身在人体有对应器官,这些器官也是由物质所构成的。佛经用语中,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称为“色阴”,古印度人认为色阴是由“四大”以及四大所造成的物质及物理现象所构成的。四大是:

  • 地大:坚固性。
  • 水大:湿润性。
  • 火大:温热性。
  • 风大:移动性。

例如视觉器官有眼球等固体,是眼的“地”大;有眼内的津液、血液,是眼的“水”大;有体温,是眼的“火”大;而眼球的转动则是“风”大的作用。

六入处所接收的,是“六境”:

  • 色:影像。
  • 声:声音。
  • 香:香臭。
  • 味:味道。
  • 触:碰触。
  • 法:讯息。

六境又称为“六外入处”。由于六境能沾染身心,也称作“六尘”。

六入处能接收六境: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视觉(眼识)。
  • 耳根接收声音(声)而有听觉(耳识)。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觉(鼻识)。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觉(舌识)。
  • 身根接收碰触(触)而有触觉(身识)。
  • 意根接收各种讯息(法)而有意识。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动。这个过程经文叙述为:“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感官所感知的,都是因缘而生,也就都会因缘而灭(“无常”),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非我”)。我们对自我的认定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都是透过感官,而所有感官感知的都是因缘生灭而无常的,自我以及世界也是因缘生灭而无常,没有什么可以永远执著不放的。

《杂阿含经》“六入处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第八、九、四十三、十一、十三卷,当中佛陀对我们开示六入处的性质、作用、为何会染著、如何防护、以及如何藉六入处修行解脱。由于本卷的内容较复杂,如果读起来太过吃力,可以先复习或研习卷八,即能循序渐进地理解本卷的义理。

(二七三)~(二七四)

[导读:六入处与善摄根门]

佛陀常告诫我们要“善摄根门”、“关闭根门”,好好地守护六根,因为六根是对外的门户。当我们透过六根接触到外境时,也就是根、境、识和合生触的当下,此时如果有智慧、具足正念,心就不会随着外境而转,自然不会生起烦恼。

关于正念与善摄根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念处相应”中有更深入的阐述,佛陀表示有持戒则四念处(正念)才修得好;基于正念,对于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有警觉心,不会沉迷其中,这也算是“正智”的作用。心不向外驰骋,有正念、正智,才能够专一安定,进而觉悟解脱的智慧。

(二七五)~(二七七)

[导读:六入处与三毒]

凡夫执著于感官欲望,有如被外境牵着走,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我所喜爱的却得不到、或是违逆于我,就生瞋恚;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因为执著感官欲望而产生的种种烦恼当中,最重要的有三种:

  •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 瞋恚:生气;愤怒。
  • 愚痴:无智;无明。

简称“贪、瞋、痴”或是“贪、恚、痴”,统称为“三毒”。

(二七八)~(二八〇)

[导读:四念处、七觉分]

“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 身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2. 受念处: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3. 心念处: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状态。
  4. 法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分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分、证知四圣谛。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修习身念处,觉知身体的姿势、动作、器官、四大等状态或本质纯熟之后,可进一步觉知身体带来的苦、乐、不苦不乐等受,也就是受念处;在修习受念处纯熟之后,则可以更细致地觉知因为这些感受而带来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心念,也就是心念处;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妨碍修行的心念、培养资助修行的觉支,觉知诸法而体悟真理,也就是法念处。

四念处的修法详见卷二十四。

四念处是“七觉分”的基础,七觉分即觉悟的七个部分。“分”即“部分”、“要素”的意思,“修念觉分”即“修习念觉的部分”。

“七觉分”是:

  1. 念觉分: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
  2. 择法觉分: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3. 精进觉分:勇猛精勤,修习四正勤
  4. 喜觉分: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
  5. 猗觉分: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除觉分、轻安觉分。
  6. 定觉分:入定而不散乱。
  7. 舍觉分: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修行四念处,时时正念觉知、安住在当下,就是念觉分,能促成后续的其他觉分;有念觉分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分;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进觉分;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即是喜觉支;欢喜能让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分;身心轻松安稳伴随着更高层次的乐,而容易得定,是定觉分;有了定后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是舍觉分。

“七觉分”修法详见卷二十六、二十七。

什么是四念处、七觉分的基础呢?即包含善摄根门(六触入处律仪),详见以下第281经。

(二八一)~(二八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导读:因缘是什么;因缘相应 (1/3)]

为什么会有苦的集起?简言之,因为没有智慧(“无明”),因为有贪爱、执著。

若作更细部的解析,可分解为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缘”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条件。

十二因缘的各支,简单解释如下:

第几支 名称 意义 举例
1 无明 没有智慧 不如实知四圣谛
2 造作、造业 身行(身体的造作)、口行(言语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3 识知、觉知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 名色 即色、受、想、行、识五阴
5 六入处 (观察五阴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可对外境反应的感官
6 (感官、外境、识三者的)接触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7 (接触后产生)感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 (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色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无色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
9 (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欲取(执著欲贪)、见取(执著邪见)、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我语取(执著认为“有我”)
10 (因为执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欲有(欲界的存在)、色有(色界的存在)、无色有(无色界的存在)
11 (生命存在而)出生 众生的出生、身心的产生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 (出生后,自然会有)衰灭及苦果


前者不一定直接产生后者,也可能只是后者成立的间接条件;但能确定的是,若没有前者,后者就不会生起。

在后世佛教的用词中,“因”与“缘”通常分别指直接的“原因”和间接的“助缘”,两者有所区别;但在《阿含经》的翻译上,通常“因”、“缘”混用,不特别区分,常简称为“缘”。例如“爱缘取”代表由于有“爱”,因此而有“取”。

佛陀开示因缘的重点在于解释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灭,是无常的,因此没有不变的自我。另一方面,由于感官接触到外境时起贪爱执著,这样的因缘缠缚众生。

经中讲述因缘时,时常只举几支为例,不一定都讲十二支。这就好像防盗监视器的录影画面,有的防盗器一秒纪录十二个画面,有的一秒只记录十个,甚至只有两个画面,都可以用来抓小偷;同样地,根器特别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缘的用意是要解析并断除贪爱、执著,立刻能禅观并了知,就证知无我、悟道了。而我们一般人,则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从头检查到尾,作较深入的了解,为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准备。

《杂阿含经》“因缘相应”的内容为现今版本的本卷、卷十四、和卷十五第 365~370 经,当中佛陀为我们开示什么是因缘。

[导读:因缘与烦恼的关系]

第283、284、286经中,佛陀为我们分析烦恼是如何从小树长大到根深蒂固的因缘,并教导我们如何能制止烦恼壮大,甚至让烦恼不再生出。

(二八三)~(二八四)

[导读:因缘是如何被发现的?]

佛陀在出家前,见到了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寻真理而出家修行,最后了悟了生、老、病、死的根源而证道。

从生、老、病、死开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后回追到无明的过程,称为“逆观十二因缘”;至于从无明开始一支支往后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则称为“顺观十二因缘”。

第285及287经中,佛陀分享了他如何“逆观十二因缘”而洞察十二因缘的过程,并说明十二因缘并非他的发明,而是他的发现,佛陀及过去诸佛都走过相同的真理之道。

(二八五)

[导读:十二因缘的还灭]

理论上,十二因缘中只要有一支断了,下一支就不生,而可从中切断十二因缘的锁链,这称为十二因缘的“还灭”。佛教的重点不只在于十二因缘造成流转生死的现象,更在于十二因缘的还灭、解脱。

然而十二因缘并不是每一支都能下手断除的,例如已“生”了,就无法不“老死”。一般认为原理上可在触、受、爱、取这几支下手,有智慧而不陷入十二因缘的锁链,即可灭掉后续的苦果。例如守护六根不攀缘,而减少六入处与六境接“触”,或在身体“受”苦时内心不随着起烦恼,“受”乐时不贪“爱”、不执“取”,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就不会导致忧悲恼苦。如果每个当下都能够洞察(“无间等”)地断除十二因缘锁链,即可不受后“有”,解脱了。

实务上,贪爱执著不见得说断就能断,因此佛陀教导修行的方法,即“八圣道”,是让佛弟子能一步步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

  1. 正见:正确的见解;布施是善的、咒愿(祝福)是善的、供养是善的、有善行恶行、有善恶业报、有轮回、有父母(要孝顺)、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有办法证得涅槃,以及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
  2. 正志: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
  3.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4.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
  5. 正命: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6.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已生的恶令断,未生的恶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
  7.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8. 正定:正确的禅定。

“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在卷二十八有进一步的说明。

(二八六)~(二八八)

[导读:因缘能如何应用?]

第 289 及 290 经以因缘分析身心随时都在变化,不应执著为我,并且要练习觉知“触支”及“受支”,拆解种种感受产生的原因。

第 291 经则表示可练习断“爱支”,观察世间可爱的的事物,其后患如同疾病、脓疮、毒刺、凶器。

第 292 经要我们以十二因缘思量观察如何能彻底地断尽苦,当中提到凡夫不管是作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行为,都是基于“无明”而造作,断“无明”才能断尽苦、彻底解脱生死轮回。

[导读:五阴与我]

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 色: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
  •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 识:识知;觉知。

以上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凡夫执著认为在五阴中有恒常不变的“我”。举例而言,就“身体”与“我”的关系而言,凡夫可能误认:

  • 身体是“我”:身体就是恒常不变的“我”,至于受、想、行、识都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 身体异“我”:身体之外有恒常不变的“我”。例如以为“识”甚至所谓的“灵魂”是“我”,而身体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 身体和“我”互相含摄:“我”处于身体之中,或是身体处于“我”之中。例如认为有造物主(大我)遍于一切物质(也包括身体)之中,一切物质都有造物主在其中,但造物主却又不是物质。

以上三类认为有“我”的见解,佛经中称为“色是我”、“色异我”、“相在”。

佛陀则发现五阴都是因缘生灭的,一切的身心运作中没有不变的“我”。例如人的身体属于色阴,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内的细胞早因新陈代谢而不一样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迁流变化的,没有恒常不变的色阴。心理也是如此,刹那生灭,更没有恒常不变的“我”。

执著于五阴而引起烦恼实在不智。于是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认清真相,修证无我的智慧,才能彻底地放下自我(无我),也不挂念身外之物(无我所),断除烦恼执著,解脱生死轮回,获得真正的自由。

若想要深入了解五阴相关的法义,也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一等“阴相应”的内容。

(二八九)~(二九四)

[导读:当下的因缘与三世的轮回]

在《杂阿含经》中,十二因缘主要用来解释当下身心的因缘;在其他的经论中,也有以十二因缘来解释三世的轮回。

用十二因缘解释当下身心的因缘,详见《杂阿含经》卷二、三相关各经。以经中所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为例,在根缘境生识而触的当下,就已经完成了一次的十二因缘,但由于我们误认其中有我、我所,起了贪爱,造下了业,而让这些心识不断地相互攀缘、增长扩大。

每一次的十二因缘虽然当下就已经完成,但这不表示未来就不会有作用。这就好像在推骨牌,从微观的角度,每一个骨牌撞击下一个骨牌都是在一刹那间发生;从巨观的角度来看,就会看到骨牌的推动与相叠持续不断地发生,延续成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用十二因缘解释三世的轮回,则有如下的说法:

第几支 分类 名称 意义
1 过去因 无明 (过去世的)没有智慧
2 过去因 (过去世的)身行、口行、意行所造的业
3 现在果 投胎而有新的一生的识
4 现在果 名色 有胎形,初步的身心,但尚未长出六入处
5 现在果 六入处 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长成
6 现在果 出胎与外境接触;六触
7 现在果 (接触后产生)感受
8 现在因 (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9 现在因 (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10 现在因 (因为执取,所以有)积集的善恶业,能感招未来的果报
11 未来果 (未来世的)出生
12 未来果 老病死忧悲恼苦 (未来世的)衰灭及苦果


一念之起,当下轮回,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缘,这些因缘累积起来,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乃至三世的轮回。

图片出自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8/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1920px-NautilusCutawayLogarithmicSpiral.jpg

数学或物理造诣较深的同学,也可用“碎形”或“复杂系统”的“自相似性”来理解这样的现象:鹦鹉螺切中间一小块来看,其数学构成符合黄金比例,累积起来的大块也符合黄金比例,整个螺形也是黄金比例,这就是“自相似性”。在数学上,具有自相似性的碎形的生成是基于一个不断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种基于递回的反馈系统。类似地,人们当下的身心运作符合十二因缘的模式,而当下的因缘长久累积之后,造就了宏观的轮回生死,也具有自相似性而符合十二因缘的模式。

阿罗汉破除无明、有智慧,则在根缘境生识而触的当下,生起明触,触生受、想但不造业,也不见我、我所,而能不受后有,解脱当下的因缘及三世的轮回。

(二九五)~(二九六)

[导读:因缘与中道]

许多人执著于世间的“有”,认为自己的灵魂、或造物主、或万物,可以永恒的存在。这种见解,称为“常见”。

也有人执著于世间的“无”,认为杀人放火都没关系,反正人死后就一了百了,只是早死晚死的差别。这种见解,称为“断见”。

佛陀则告诉我们,执著于“常见”、“断见”都不能解脱,要观世间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为了知世间是因缘而生,所以不落入“断见”,因为了知世间会因缘而灭,所以不落入“常见”,这就是所谓“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即出自本卷第297、300、301经,及卷十第262经。

由于不知道因缘法,外道产生了五花八门的邪见,例如有外道主张“命即是身”,认为生命即是身体,也就是将肉体认为是“我”,生命的一切就是肉体机能的展现。如此一来肉体死亡后就一了百了,属于“断见”。另外也有外道主张“命异身异”,认为生命是一回事、身体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认为有个灵魂一类的东西才是“我”,肉体不是“我”,两者可以分离,灵魂不需要肉体即可独自长存,属于“常见”。

佛陀则发现身心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肉体败坏后还是会由于因缘而轮回,因此不能说“命即是身”;身体和心理交互影响、互相缘生,不能单独存在,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且可独自长存的灵魂作为自我,因此不能说“命异身异”。(附带一提,人摸不到鬼的形体,并不是因为鬼只有灵魂没有身体,而是因为鬼和人的身体组成不同,就像不同频率的电台不互相干扰。)

知道缘起缘灭的中道,就不会落入这些邪见,也才能确实地对症下药,断除因缘的锁链而解脱轮回。

(二九七)~(三〇三)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导读:六根缘生的身心运作;六入处相应 (5/5)]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可以引发身心的运作,以眼所缘生的五阴为例:

  • 眼的色:眼根(可能包括视网膜、视神经)。
  • 眼接收的色:光线反映出影像(眼睛见到的通常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
  • 眼识:产生视觉,识别到光线。
  • 眼触生受:感受光线。
  • 眼触生想:对光线进行取相(只取人看得到的光线,不会取红外线、紫外线、或是声波等人眼不认得的境)。
  • 眼触生行:意愿要看得更加清楚(由意根接着缘起)。

此时即有视觉。视觉(眼识)只是单纯地“看到”影像,还没有搀杂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是在此讯息(成为法境)传到意根时,由意识加以识别、意触生想加以取相、意触生行而有意志造作,人脑才识别出画面的意义。

眼根通俗的讲法是眼睛,而根据佛学及生理学,精确的来看可能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眼接收的色,通俗的来讲是影像,而根据物理学精确的说法是光线。同学们只要了解在修行上身心运作的原理即可,不必拘泥于生理学或物理学的用词,本书中也不特别加以区分。

感官接收的讯号传到最后,由意根作最后的反应,而会起心动念。当意触时如理作意而不生爱,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就不会导致后续无常的苦了。生活上如此,禅定也是一样。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六入处相应”,是解说六入处的相关经文。

(三〇四)~(三一五)

[导读:无常、苦、无我]

凡夫执著世间以为常、执著感受以为乐、执著身心以为有我。

以六根为例,凡夫可能以为六根是恒常的、是快乐的、有我。

如果六根是恒常的,那么六根不应该会受逼迫痛苦,但是六根会受逼迫、会痛苦,可见六根不是恒常的。

如果六根总是快乐的,则不应该会有痛苦,可见六根不总是快乐的。

如果六根是我,应该能完全的自主,我想使眼成为什么样子、眼就成为那样;我想使眼不成为什么样子、眼就不成为那样,但六根无法自主,因此六根无我。

(三一六)~(三一八)

[导读:十二入处是一切]

十二入处包含了人的身心乃至一切的外境,因此佛陀说十二入处是“一切”(本卷第319经),十二入处因缘生“一切有”(本卷第320经)、“一切法”(本卷第321经)。另一方面,人是透过六入处看世界的,所接触的都是六入处所感知的世界,因此佛陀说六入处因缘是“世间”(卷九第230经)。

佛陀更进一步地分析,一切无常、苦、空、非我、贪瞋痴火烧然(卷八第196、197经),世间是危脆败坏的(卷九第231经),世间是空(卷九第232经)等等。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里里外外,何处不如此呢?

(三一九)~(三二一)

[导读:六入处集是苦集]

六根对六境而生六识的过程,如卷十一第273经所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这是说“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这是影像,而有意“思”、意志活动。

这也是苦的集起的过程,如卷八第218经所说:“云何苦集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

以下各经分别提到这些名词,例如“六识”即是依照六根的哪一根所缘生的识,来将识区分为六种(六识身;这里“身”是指“种类”的意思)。触、受、想等等心理运作也都可依照是六根的哪一根所缘生的,而区分为六种:

  • 第322经:六内入处、六外入处的解说。
  • 第323经:六内入处:眼、耳、鼻、舌、身、意。
  • 第324经:六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
  • 第325经: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第326经: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 第327经:六受: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
  • 第328经:六想:眼想、耳想、鼻想、舌想、身想、意想。
  • 第329经:六思:眼思、耳思、鼻思、舌思、身思、意思。
  • 第330经:六爱:眼爱、耳爱、鼻爱、舌爱、身爱、意爱。


以下这两经则形容六境能让人执著:

  • 第331经:六顾念:色顾念、声顾念、香顾念、味顾念、触顾念、法顾念。
  • 第332经:六覆:色覆、声覆、香覆、味覆、触覆、法覆。

“六识”乃至“六爱”等词在佛经中常出现,但“六顾念”及“六覆”这两个词并非专有名词,在其他经中不会再出现。

(三二二)~(三三二)

[导读:十二入处与四圣谛]

在前面的经文中,佛陀说明了十二入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而苦是从何而来?能如何解脱?

这就是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四圣谛”):

  1. 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2. 集:苦的起因,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3. 灭:苦的止息。
  4. 道: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

第333经着重在十二入处的苦圣谛,十二入处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因此无常、苦、空、非我,不须要执著。

第334经讲解了十二入处的集圣谛,分析六根生起因缘而缠缚众生的过程。

第335经则关于十二入处的灭圣谛,也为佛教所说的“空”下了基本定义。佛教为何说世间空?十二入处为什么是空?若要了解“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什么意思,务必细读此经。

本卷的最后几经则和十二入处的道圣谛相关,可说是于十二入处修习解脱之道的片段。

(三三三)~(三三五)

[导读:心受的喜、忧、舍]

“受”可区分为“乐受”、“苦受”、“舍受”(即“不苦不乐受”),也可区分为“身受”与“心受”。其中身受为生理的感受,由身体所引起,也就是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缘生,心受则为心理的感受,由心理所引起,也就是由意根所缘生。

有的经中则将遇舒适的境界时心的乐受特别称为“喜受”,遇违逆的境界时心的苦受特别称为“忧受”。因此将受区分为五种:(身)乐受、(身)苦受、(心)喜受、(心)忧受、舍受,如下图所示:

乐受 苦受 舍受
喜受 忧受

凡夫执著于受而造业,以下第336经讲的“六喜行”即是心遇舒适的境界时的造作,第337经的“六忧行”则是心遇违逆的境界时的造作,第338经的“六舍行”则是心遇不苦不乐的境界时的造作。

这六喜行、六忧行、六舍行,在《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2〉第162经分别六界经中,总称为“十八意行”。

第339至342经讲的“六常行”,则是六根对六境时没有贪、瞋、痴,而能舍心(放下一切而没有执著)并且保持正念(清澈觉知)、正智(清晰理解)。

(三三六)~(三四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

[导读:因缘相应 (2/3)]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因缘相应”,是跟十二因缘相关的经文。

(三四三)~(三四六)

[导读:四禅]

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对象而不散乱,在佛经中最常提到的禅定是“四禅”,其定义整理于下表中:

层次 定义 白话
初禅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第二禅 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
第三禅 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 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
第四禅 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 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


四禅的要点略为解释如下:

初禅:

在初禅的定义中,“离欲、恶不善法”是初禅的成果,也是达成初禅的条件之一。要达成初禅还有其它的条件,约略地说如卷二十四第624经:“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正见),具足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然后修四念处。”(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经文中提到“有觉有观”,其中的“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当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例如呼吸)而达到初禅后,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第二禅

在初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随着功力渐深,渐渐地,“寻”、“伺”显得是刻意、多余的扰动,因此放下了初禅的“寻”、“伺”,则能进入第二禅。

此时内心更加地澄净(“内净”),达成专注、纯一的心(“一心”)。这时的定力能产生喜乐,又胜过初禅的喜乐。

第三禅

在第二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渐渐发现先前定力所生的“喜”能让人执著,执著于“喜”则因无常而有忧,所以放下“喜”心,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清澈的觉知)、正知(清晰的理解)中,则能入于第三禅。

这时一方面内心安住在“舍”,一方面体验到比粗糙的“喜”更胜妙的“乐”,这是第三禅的境界。

第四禅

在第三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除了先前已经放下的“喜”外,渐渐连第三禅的“乐”也都彻底放下,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成就第四禅。

  • 四禅与各种修定法门

有许多修定的方法可以让人达到初禅甚至第四禅的层次,例如观呼吸、四无量心、念佛、观想等等各种法门。前文已用“观呼吸”法门举过例子,在此就不赘述,而再举其他法门的例子。

以念佛法门为例,修念佛法门的人,持戒清净、善护根门,离于感官的欲乐,也远离了种种恶的、不善的事情后,将心念投向念佛法门中专注的对象,即是“寻”;接着持续地专注在对象上,即是“伺”。日久功深,“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能逐步提升定境。

若是修以观想来收摄心念的法门,以观想火珠为例,初禅可有稳定的火珠,第二禅时火珠会变成圆月,没有火焰闪动,第三禅则完全没有珠,只有一片淡淡的光而保持稳定,此时意识是清醒的,正念、正知的。

  • 止与观

佛教同时着重“定”与“慧”,修止可得定,修观可得慧,止观俱修而能解脱。

实务上,除了止观融合并行的修法外,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止后修观,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观后修止,不同法门的次第有所差异。以先着重修止后修观的法门为例,在修行次地上先着重修止,具备了初禅甚至第四禅的定力之后,再以定力为基础修观、进而证悟。

(三四七)~(三五一)

[导读:六入处与轮回]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如何能让人陷于生死轮回中呢?可见十二因缘第五至十二支的分析:

(5) 六入处:(观察五阴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
(6) 触:(感官、识、外境的)接触。
(7) 受:(接触后产生)感受。
(8) 爱:(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9) 取:(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10) 有:(因为执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11) 生:(生命存在而)出生,例如众生的出生、身心的产生。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出生后,自然会有)衰灭及苦果。

以下第352至354经,都表示要如实知这几支及其集、灭、道,才是真修行人。

(三五二)~(三五八)

[导读:思量]

许多禅师教导弟子不要有“分别心”。在《阿含经》的用词中,“分别”却通常是正面的词汇,代表解析,有分别才能分辨种种正见及邪见。佛陀一再教导弟子要善分别诸法,若不能善分别,反而是“痴”。

在《阿含经》中,“思量”、“计”这些词的意义接近后世论师说的“分别心”一词,接下来第359、360、361经中说:“若思量、若妄想者,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CBETA, T02, no. 99, p. 100, b3-6)

这原理在于基于有“我”的思量,而有对于五阴的执著,陷于十二因缘的锁链。

卷八也有相关的说明,第226经中佛陀教我们如何“断一切计”,也可以说是断除分别心:断除分别心绝非没有知觉、没有智慧、不懂拣择,而是断除“是我、异我、相在”的“我见”,没有了我、我所的错误分别,而能于一切事不执著。第227经讲“不计住”,不应该思量“是我、异我、相在”的“我见”,才能无所执取、无所染著,才能如卷二第39经等经所说的“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CBETA, T02, no. 99, p. 9, a18-19),也就是由“不计住”而“识无所住”,才能解脱。

这正应和了本卷接下来几经所说的:“若不思量、不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CBETA, T02, no. 99, p. 100, a26-29)

(三五九)~(三六一)

[导读:佛法之所以为佛法]

佛法之所以为佛法,而不同于外道法,在于可实证的核心法义。常见外道采用佛教的名词或仪轨,但核心义理迥异于佛教;若是佛教的名词或仪轨,自然会呼应佛教的核心法义。

佛陀在接下来的第362~364经,以及卷十五第365经、卷一第25~29经中,都解释了同样的名词,比如“多闻”、“法次法向”。在卷一中的说明,强调听闻、宣说、或实证于五阴生厌、离欲、灭尽;接下来的这几经则强调听闻、宣说、或实证十二因缘的厌、离欲、灭尽,也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虽然切入的点不同,都相应于佛教的核心法义。

(三六二)~(三六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

[导读:因缘相应 (3/3)]

本卷第365~370经属于《杂阿含经》的“因缘相应”,表示因缘法是诸佛同证的真理,要亲自体证因缘法则要修习止、观。

(三六五)

[导读:过去七佛]

“过去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觉者:

  1. 毘婆尸佛。
  2. 尸弃佛(又译为“式诘如来”)。
  3. 毘湿波浮佛(又译为“毘舍婆如来”、“毘舍罗婆如来”)。
  4. 迦罗迦孙提佛(又译为“拘楼孙如来”)。
  5. 迦那迦牟尼佛(又译为“拘那含如来”、“拘那含牟尼如来”)。
  6. 迦叶佛。
  7. 释迦牟尼佛。

依据佛经中的定义,“佛”是在无佛世界第一位觉悟且教导众生的觉者,过去七佛也都是在前一位佛的教法早已灭尽的无佛世界,自行证悟并且教导众生。听闻佛的教法而学佛的人,即是“声闻”弟子。

经中也有提到其他的佛,例如《增壹阿含经》等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定光如来(燃灯佛)时,被授记成佛。定光如来即远早于过去七佛。但七佛是此世界的过去佛中离我们时间最近的,因此在《阿含经》中通常以这七佛代表诸佛。

以下第366、369、370经表示过去七佛都是因为发现因缘法而成道,呼应了卷十二第287经中佛陀在发现因缘法后所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道迹,古仙人从此迹去,我今随去。”(CBETA, T02, no. 99, p. 80, c17-19)

这真理是本来就存在的,只待被发现,卷十二第296经就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CBETA, T02, no. 99, p. 84, b16-18)

(三六六)~(三七〇)

[导读:四食;食相应]

古印度认为有四类食物能长养身心,即四食:

  • 麤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
  • 细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细触食。
  •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系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第一次听闻“四食”的说法时,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形而上的食物?这是因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据“长养五阴”来讲的:

  • 麤抟食:和“色阴”相关。
  • 细触食:和“受阴”相关。
  • 意思食:和“想阴、行阴”相关。
  • 识食:和“识阴”相关。

人是五阴的集合体,因此便将能够长养五阴的,归纳为四食了。

修行四念处(参见卷二十四)可以如实知四食,进而对治对四食、五阴的执著:

  • 身念处:对治对“麤抟食”的执著。
  • 受念处:对治对“细触食”的执著。
  • 心念处:对治对“意思食”的执著。
  • 法念处:对治对“识食”的执著。

《杂阿含经》“食相应”的内容即本卷第371~378经,是跟四食相关的经文,尤其探讨四食相关的因缘。

(三七一)~(三七八)

[导读:四圣谛;谛相应 (1/2)]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四圣谛”即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

  1.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会令人执著的五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2. 集:苦的起因,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详见卷十二)。
  3. 灭:苦的止息,称为“涅槃”。
  4. 道: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即“八正道”(详见卷二十八二十九)。

《杂阿含经》“谛相应”的内容为本卷后半(第379~406经)及卷十六第407~443经,当中佛陀再三提醒弟子不只要理解四圣谛,还要努力修行以如实知四圣谛、于四圣谛无间等(洞察)。

(三七九)~(三八〇)

[导读:三转法轮与修行的目标]

接下来的几经可说都和三转法轮的内容相关,第381、382经表示应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二转),第383~388经则表示已知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三转)的人则已达成修行的目标:

  • 第383经:则断爱欲,转去诸结,于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 第384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
  • 第385经:边际、究竟边际、离垢边际,梵行已终,纯一清白,名为上士。
  • 第386经:无有关键,平治城壍,度诸崄难,解脱结缚,名为贤圣,建立圣幢。
  • 第387经:无有关键,平治城壍,度诸崄难,解脱结缚,名为贤圣,建立圣幢的解释。
  • 第388经:断五支,成六分,守护于一,依倚于四,舍除诸谛,离四衢,证诸觉想,自身所作,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清白,名为上士。

(三八一)~(三八六)

[导读:四果]

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及实践的层次,还可以亲身体证解脱。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为四果:

  1. 初果:须陀洹果。
  2. 二果:斯陀含果。
  3. 三果:阿那含果。
  4. 四果:阿罗汉果。

证得果位的条件以及剩余轮回的束缚,如下表所述: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其中一些名词的简略意义如下:

  • 身见:执著于有“我”。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贪:欲界众生的贪爱。
  • 瞋恚:生气。
  • 愚痴:无智;无明。

(三八七)~(三八八)

[导读:如实知四圣谛]

接下来的几经都围绕着“如实知四圣谛”:

  • 第389经:佛陀如实知四圣谛,以治疗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本,而为大医王。
  • 第390经:如实知四圣谛才是修行人中的修行人。
  • 第391经:如实知四圣谛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 第392经:如实知四圣谛而解脱于苦,舍恶趣解脱,不舍戒退减,不能自说得过人法自证,不能于此外求良福田,不能于此外求大师,堪能越苦,堪能脱苦。
  • 第393经:应如实知四圣谛,而能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果、佛果。
  • 第394经:如实知四圣谛是明相初光。
  • 第395经:佛说四圣谛,有如日月照破黑暗。
  • 第396经:佛弟子得法眼见四圣谛,有如日出照破黑暗。
  • 第397经:四圣谛是渐次无间等。
  • 第398经:如实知四圣谛就不会人云亦云,如因陀罗柱不随风动。
  • 第399经:如实知四圣谛就不会被外道动摇,如石柱不随风动。

(三八九)~(三九九)

[导读:四圣谛无间等的重要性]

以下各经都强调应该要努力修行,以于四圣谛得无间等,因为:

  • 第400经:四圣谛修习无间等,比救火烧头衣还重要,以灭长夜三恶道的苦。
  • 第401经:四圣谛修习无间等,值得每天受三百枪一百年,以灭长夜三恶道的苦。
  • 第402经:于四圣谛平等正觉,名为如来、应、等正觉。
  • 第403经:于四圣谛顺知、顺入,能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
  • 第404经:佛陀说的法如手中树叶般稀有,能帮助人向于涅槃。
  • 第405经:如实知四圣谛比神射手射中百分之一毛还难。
  • 第406经:人身比盲龟浮木还难得。

(四〇〇)~(四〇六)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

[导读:应思惟四圣谛,莫思惟世间思惟;谛相应 (2/2)]

本卷第407~415经,记载了佛陀要比丘不要思惟、谈论俗事,而要思惟四圣谛:

  • 第407经:为何比丘不应思惟世间思惟,而应思惟四圣谛。
  • 第408经:不应论议十四无记,而应论议四圣谛。
  • 第409经:不应起贪、瞋、害的想法,而应起四圣谛的想法。
  • 第410经:不应起亲里、国土人民、不死的想法,而应起四圣谛的想法。
  • 第411经:不应谈论王事等世俗事,而应论四圣谛。
  • 第412经:不应褒己贬他,自称知法、律而诤论,而应论说四圣谛。
  • 第413经:不应谈论哪个国王较有力、较有钱,而应说四圣谛。
  • 第414经:不应谈论过去生的事,而应说四圣谛。
  • 第415经:不应谈论哪位施主所布施的饮食较好、较差,而应说四圣谛。

佛陀如此告诫比丘,是因为谈论这些俗事无法导致解脱;比丘们是为了解脱而出家修行,自然应该思惟四圣谛。

佛经中说世界、说众生、说各种世间现象的经文,目的也不外乎为了帮助佛弟子修行,例如佛经对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描述,可避免佛弟子将某些定境误认为涅槃,而走入了歧路。

《杂阿含经》“谛相应”的内容为卷十五第379~406经及本卷第407~443经,是解说四圣谛的相关经文。

(四〇七)~(四一五)

[导读:四圣谛就是真理,别无分号]

接下来的几经中,佛陀强调四圣谛就是真理,别无分号:

  • 第416经:纵使是大家不熟悉的比丘(异比丘),只要能受持四圣谛,就是佛陀所称赞的比丘。
  • 第417经:四圣谛就是真理(如)。
  • 第418经:没有另外的四圣谛。
  • 第419经:对三宝有疑惑,则对四圣谛有疑惑;对三宝没有疑惑,则对四圣谛没有疑惑。
  • 第420经:对四圣谛有疑惑,则对三宝有疑惑;对四圣谛没有疑惑,则对三宝没有疑惑。

(四一六)~(四二〇)

[导读:不如实知四圣谛的危险]

第421~426、430~432经,都是以譬喻说明不如实知四圣谛而堕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危险:

  • 第421经:比堕大断崖还危险。
  • 第422经:比大热地狱还热。
  • 第423经:比大暗地狱还暗。
  • 第424经:比小千世界中间的大暗冥还暗冥。
  • 第425经:比中千世界中间的大暗冥还暗冥。
  • 第426经:比大千世界中间的大暗冥还暗冥。
  • 第430经:堕三恶道,如掷杖到空中,可能上、中、下端触地。
  • 第431经:生善趣或恶趣,如掷杖到空中,可能掉到净地或不净地。
  • 第432经:轮回五道,有如快速旋转的五辐车轮。

(四二一)~(四三二)

[导读:四圣谛是上等的法]

以下第433经表示四圣谛是佛陀的增上说法,第434经表示如实知四圣谛就是聪明有智慧。

第435~437经则承继上一卷第397经所说,表示四圣谛是渐次无间等。

(四三三)~(四三七)

[导读:如实知四圣谛极珍贵稀有]

在上一卷第404经中,佛陀曾将所说的法比喻为手中树叶,其数量相较于整座树林的树叶来说,是非常稀少的。接下来几经也用类似的比喻,表示:

  • 第438经:如实知四圣谛才能解脱无数无量的苦。
  • 第439经:如实知四圣谛的人如手中土石般稀有。
  • 第440经:如实知四圣谛的人所剩余的苦如毛端的水滴。
  • 第441经:如实知四圣谛的人如手中团土般稀有。
  • 第442经:有机会修行的人如爪甲上土般稀有。

从这几经可以知道,有机会听闻四圣谛是非常难得的,因此更要努力修行,以于四圣谛得无间等。

(四三八)~(四四三)

[导读:界相应 (1/2)]

古文中“界”指差别、分类。

《杂阿含经》“界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444~454经,及卷十七第455~465经,是解说各种“界”的相关经文,尤其探讨各种“界”相关的因缘。

为什么经中要解说各种“界”?

因为佛教重视智慧,而不是盲信。要能有智慧,就要先观察、认清世间人、事、物乃至自己身心的各种状态、境界,了解这些境界缘起缘灭的因果,才能进而超脱这些境界。

(四四四)~(四五〇)

[导读: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

六入处能接收六境,而有六识: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视觉(眼识)。
  • 耳根接收声音(声)而有听觉(耳识)。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觉(鼻识)。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觉(舌识)。
  • 身根接收碰触(触)而有触觉(身识)。
  • 意根接收各种讯息(法)而有意识。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才有后续的心理运作,例如感“受”影像、忆“想”起影像的意义,“思”维要怎么做。

这个过程在《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73经等经记载为:“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为了能够清楚觉察身心状态生成、灭去的因缘,修行人必须先清楚明白其“界”(差别、分类)。接下来的几经说明了六入处、六境、六识,合称为“十八界”。

(四五一)~(四五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导读:界相应 (2/2)]

《杂阿含经》“界相应”的内容为卷十六第444~454经,及本卷第455~465经,是解说各种界(差别、分类)的相关经文,尤其探讨各种界相关的因缘。

上一卷解说了世间有各种差别,心也有各种状态,感官的境界则有十八界等因缘。本卷则进一步提到禅定的不同层次及其因缘,修行人终究要洞察种种界都是无我的,而超越种种界。

(四五五)

[导读:天界]

天界是六道当中最殊胜的一道,包含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诸天,从下到上如下表所示:

无色界四天 非想非非想入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
无所有入处天(无所有处天)
识入处天(无量识处天)
空入处天(无量空处天)
色界十八天 四禅天 五净居天(只有三果圣者能往生):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云天(少福天)、福生天、广果天(因性果实天)、无想天
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欲界六天 他化自在天
化乐天(化自在天)
兜率天(兜率陀天)
焰摩天(炎摩天)
忉利天(三十三天)
四天王天

这些天的境界都可借由修行而体验到。

行善但没有禅定能力的人,在命终时往生欲界天;有禅定修为的人则依定境的不同,得以往生对应的色界、无色界天。

解脱的圣者在世时即能入“灭尽定”,灭去六识及其缘生的受、想、行,以下第456经称这个境界为灭界。

(四五六)~(四六四)

[导读:六界无我]

古印度有时将人的身心乃至宇宙区分为六界,也就是六种特性:

  1. 地:坚固性。
  2. 水:湿润性。
  3. 火:温热性。
  4. 风:移动性。
  5. 空:空间。
  6. 识:觉知。

例如骨、肉属于地界;血、尿属于水界;体温属于火界;呼吸、移动属于风界;空隙、空间属于空界;种种心识作用则属于识界。详细的说明可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2〉第162 经分别六界经。

既然人的身心乃至宇宙都是由这六界组成,因此透过分析与观察这六界,就能知道人的身心乃至宇宙的本质。

凡夫可能误认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者为我,并且执取这个“我”。以六界中的“识界”为例,凡夫可能产生以下几种“我”的错误认知:

  • 心识是“我”:心识就是“我”,例如:以为“识”是我,或“灵魂”是“我”。
  • 心识异“我”:心识之外有“我”。例如:以为大脑或身体是“我”,而心识则是这个“我”所拥有的。
  • 心识和“我”互相含摄:“我”处于心识之中,或是心识处于“我”之中。例如:认为有宇宙意识(大我)包含了一切众生的心识。

以上三类认为有“我”的见解,佛经中称为“识是我”、“识异我”、“相在”,这几个名词详细的逻辑定义及探讨,可参见卷五第109经 (CBETA, T02, no. 99, p. 34, b15)

佛陀发现这六界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都是无常的,因此人的身心乃至宇宙都是无常的,没有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修证无我的智慧,才能彻底地放下自我(无我),也不挂念身外之物(无我所见),去除贡高我慢(我慢系着)等烦恼的束缚。

(四六五)

[导读:受相应]

“受”即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世俗上常说人有“身”、“心”,而“受”可视为身与心之间的媒介。有了“受”作为媒介,身体的感官才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进一步影响身体。

四念处的第二个为“受念处”,即位于“身念处”和“心念处”之间。在念住时,“受念处”可作为从较明显的“身念处”进入较抽象的“心念处”之间的衔接。

凡夫执著为我的“五阴”当中,“受”是第二个,同时“受”也是十二因缘的第七支,由于它能引生“爱”支,因此了解受的本质,对于洞察贪爱以及苦的生起有其必要。

《杂阿含经》“受相应”的内容为本卷 466~489 经,其中前几经是教导“受”的根本义理,第 469、470 经则指出修行人在身受时可以不生心受,而不执著于受。为什么不应执著受呢?因为受是飘忽无常的,如第 471~474 经所解说。第 475~481 经则分析无常背后受的因缘,第 482 经至卷末则解释较高层次的受以及进阶的名相。

(四六六)~(四七三)

[导读: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分类中,初禅至第四禅的定力都属于色界定的层次。四禅的原理,可见卷十四第347经的导读

无色界也有四种定,称为“四无色定”:(无量)空入处定、(无量)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色定的说明,可见本卷前面第456经的“读经拾得”。

四禅加上四无色定合称为“八定”。

就证果而言,四禅的定力搭配佛法的观慧已经足够,四无色定不是必须的。

灭受想定(又译为“想受灭正受”、“灭尽定”)为圣者才能证得的定,八定加上灭受想定合称为“九次第定”。

(四七四)~(四八九)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

[导读:舍利弗相应]

舍利弗尊者原先依外道出家,七天即精通外道的法,成为其大弟子。佛陀成道后不久,阿湿波誓(又译为马师、马胜)尊者有次入城乞食,舍利弗尊者见到阿湿波誓尊者的威仪端正、行步稳重,就问他的老师是谁?学什么法?阿湿波誓尊者回答说他的老师是佛陀,佛陀教他诸法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才听完转述,舍利弗尊者就得法眼净、证初果了,于是他从佛出家,证阿罗汉。

《杂阿含经》“舍利弗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490~500经,记录了舍利弗尊者的说法。舍利弗尊者以“智慧第一”闻名,这些经也记录了舍利弗尊者以智慧清楚地说明法义,精准地辨析什么才是正法,并指引出确实可行的修行之道。

(四九〇)~(四九四)

[导读: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规范,有防非止恶的功用,音译为“尸罗”、“尸赖”。

依据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异,佛教的戒会有不同的规范,比如在家居士的“五戒”、沙弥的“十戒”、出家人的“具足戒”等等。

由于戒的规范与保护,持戒的人不会去造作恶行,避免了因恶行而招致的恶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则要立刻警觉、忏悔,避免未来再犯,以求离恶向善。

修行人在见到外境时,心不贪著、不向外驰骋,而可持戒清净。心不驰骋、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与平稳,安定的心能够保持专一,得以进一步修习禅定,进而开启智慧。所以说“戒”是“定”与“慧”的基础。

佛陀要求出家弟子每半个月聚集一次说戒,如果有弟子犯了戒,在说戒之后可以于僧众前“发露忏悔”,表白自己所犯的过失。其他出家弟子也可以就事论事地“举罪”,揭发不合宜的行为。这些不外乎是为了砥励修行,也为了维持僧团的清净。

接下来第495经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强调戒的重要性,再次表明了戒是定与慧的基础。在第496、497经中,舍利弗尊者则教导大家,在举罪时检举人与被检举人所该具备的自省及心态,好让正法、律得以真正发挥安心与增益修行的作用。

更多关于戒的重要性的经文,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三十“学相应”的内容,至于戒律的详细制定以及缘由,则收录于律藏中。

(四九五)~(四九七)

[导读:住四念处,修七觉分]

修行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 身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2. 受念处: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3. 心念处: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状态。
  4. 法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分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分、证知四圣谛。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修习身念处,觉知身体的状态或本质纯熟之后,可进一步觉知身体带来的苦、乐、不苦不乐等受,也就是受念处;在修习受念处纯熟之后,则可以更细致地觉知因为这些感受而带来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心念,也就是心念处;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妨碍修行的心念、培养资助修行的觉支,觉知诸法而体悟真理,也就是法念处。

修行四念处,自然能培养七觉分:四念处即是七觉分中的念觉分,能促成后续的其他觉分;有念觉分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分;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进觉分;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并产生喜悦,而为喜觉分;喜悦能让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分;身心轻松安稳伴随着更高层次的乐,而容易得定,是定觉分;有了定后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是舍觉分。

关于四念处的详细说明,可见卷二十四“念处相应”内容;关于调伏五盖、培养七觉分的详细说明,可见卷二十六、二十七的“觉支相应”内容。

(四九八)~(五〇〇)

[导读:目犍连相应 (1/2)]

目揵连尊者与舍利弗尊者从小就是朋友,原先都是外道的大弟子,两人曾经互相约定,谁先证悟真理的话要通知对方。舍利弗尊者在听了马胜尊者转述的佛陀说法后,便证得了初果,然后依约通知目揵连尊者,于是两人一同带着弟子从佛出家,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从此舍利弗尊者、目揵连尊者即成为协助佛陀弘法的左右手。

《杂阿含经》“目揵连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501~503经及卷十九第504~534经,是跟目揵连尊者相关的经文。目揵连尊者以“神通第一”闻名,神通是以禅定为基础而产生的,以下几经即记录了目揵连尊者超凡的禅定与神通。

(五〇一)~(五〇三)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

[导读:目犍连相应 (2/2)]

《杂阿含经》“目犍连相应”的内容为卷十八第501~503经及本卷第504~534经,是跟目犍连尊者相关的经文。

目犍连尊者以“神通第一”闻名,以下各经即记录了目犍连尊者借由神通所见到的六道真相。

(五〇四)~(五〇五)

[导读:证初果的条件]

证得初果的条件是断三结:

  • 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初果圣人证得无我、没有了“身见”,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四不坏净”:

  •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初果圣人圣戒成就,自然对持戒有正确的见解,即断“戒取”,并且不造恶业,永不堕于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在天界与人间最多往返七次,就能证得涅槃。

(五〇六)~(五〇七)

[导读:恶业众生]

没有正见、造作恶业的众生,不但无法解脱轮回,还会下三恶道。

本卷第508至534经记载了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在乞食途中见到的恶道众生,这些众生因为过去所造下的恶业曾经堕至地狱道受苦,如今虽然已经脱离了地狱,却仍因余罪未了而继续沦落于饿鬼道等恶趣。这些众生过去世造作了什么恶业,以至于感召如此漫长而痛苦的果报?值得我们警惕。

《阿含经》的记载是以佛陀及弟子在人间的说法或遭遇为主,本卷所载也是大目犍连尊者在人间行走时以天眼所见。至于六道的各种现象及轮回的因缘,可参见《长阿含经》卷十八第30经世记经中佛陀的解说。

(五〇八)~(五二五)

[导读:恶有恶报]

如前面各经所述,以杀生为业的人会因为所造下的恶业堕于地狱中千百年,脱离地狱之后又会因为残余的业报,转生于饿鬼道继续受苦,整理如下表:

经号 恶因 恶果
508 屠牛 百千岁堕地狱中;从地狱出,身如楼阁,啼哭号呼,忧悲苦痛,乘虚而行
509 屠牛 百千岁堕地狱中;筋骨相连,举身不净,臭秽可厌,乌、鵄、雕、鹫、野干、饿狗随而擭食,或从胁肋探其内藏而取食之,极大苦痛,啼哭号呼
510 屠羊 百千岁堕地狱中;举身无皮,纯一肉段,乘空而行,乌、鵄、雕、鹫、野干、饿狗随而擭食,或从胁肋探其内藏而取食之,苦痛切迫,啼哭号呼
511 屠羊 百千岁堕地狱中;举体无皮,形如脯腊,乘虚而行
512 自堕其胎 百千岁堕地狱中;举体无皮,形如肉段,乘虚而行
513 调象;调马;调牛;好才人;苦切人 百千岁堕地狱中;举体生毛,毛如大针,针皆火然,还烧其体,痛彻骨髓
514 好乐战诤,刀剑伤人 百千岁堕地狱中;举身生毛,毛利如刀,其毛火然,还割其体,痛彻骨髓
515 射诸禽兽 百千岁堕地狱中;遍身生毛,其毛似箭,皆悉火然,还烧其身,痛彻骨髓
516 屠猪 百千岁堕地狱中;举体生毛,毛如䂎矛,毛悉火然,还烧其身,痛彻骨髓
517 好断人头 百千岁堕地狱中;无头,两边生目,胸前生口,身常流血,诸虫唼食,痛彻骨髓
519 捕鱼;捕鸟;网兔 地狱中受无量苦;以铜铁罗网自缠其身,火常炽然,还烧其体,痛彻骨髓,乘虚而行


偷盗、邪淫、妄语为业的人,也会堕到地狱中受苦,之后转生饿鬼道继续受残余的业报:

经号 恶因 恶果
518 伪器欺人;斗秤欺人 地狱中受无量苦;阴卵如瓮,坐则踞上,行则肩担
520 转敕卜占,欺妄惑人,以求财物 地狱中受无量苦;顶有铁磨,盛火炽然,转磨其顶,乘虚而行
521 为卜占师,误惑多人,以求财物 地狱中受无量苦;其身独转,犹若旋风,乘虚而行
522 好行他淫 地狱中受无量苦;伛身藏行,状如恐怖,举体被服,悉皆火然,还烧其身,乘虚而行


有人表面上号称要供养僧众,或侍奉国王,却言行不一,而由其恶心感得恶报:

经号 恶因 恶果
523 以不清净心请比丘,瞋恚以不净水洒比丘身 地狱中受无量苦;举体脓坏,臭秽不净,乘虚而行,乌、鵄、雕、鹫、野干、饿狗随逐擭食,啼哭号呼
524 起瞋恚心,以然灯油洒王身上 地狱中受无量苦;举体火然,乘虚而行,啼哭号呼,受诸苦痛
525 以憎嫉心,请迦叶佛声闻僧,以粪著饭下,试恼众僧 地狱中受无量苦;举体粪秽,以涂其身,亦食粪秽,乘虚而行,臭秽苦恼,啼哭号呼


对僧团造恶业有特别严重的果报,以下几经即记录过去迦叶佛时犯戒的出家人,至今仍受恶报:

经号 恶因 恶果
526 不时分油,待客比丘去,然后乃分 地狱中受无量苦;头上有大铜镬,炽然满中,洋铜流灌身体,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527 次守众僧果园,盗取七果,持奉和尚 地狱中受无量苦;有炽热铁丸从身出入,乘虚而行,苦痛切迫,啼哭号呼
528 以斧破石蜜,供养众僧,著斧刃者,盗取食之 地狱中受无量苦;其舌广长,见有利斧,炎火炽然,以斧其舌,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529 持石蜜[麸-夫+并]供养众僧,盗取二[麸-夫+并]著于掖下 地狱中受无量苦;有双铁轮在两胁下,炽然旋转,还烧其身,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530 为众僧乞衣食,供僧之余,辄自受用 地狱中受无量苦;以炽然铁鍱以缠其身,衣被床卧悉皆热铁,炎火炽然,食热铁丸,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532 呵责诸比丘,让先住比丘悉皆舍去,客僧闻之亦复不来 地狱中受无量苦;其舌长广,炽然铁钉以钉其舌,乘虚而行,啼哭号呼
533 恶口形名诸比丘,或言此是恶秃,此恶风法,此恶衣服,以彼恶口故,先住者去,未来不来 地狱中受无量苦;比丘之像,皆著铁鍱以为衣服,举体火然,亦以铁钵盛热铁丸而食之
534 好起诤讼,斗乱众僧,作诸口舌,令不和合,先住比丘厌恶舍去,未来者不来 同上


人生在世要避免以触恼其他众生为业,否则怎样对待其他众生,来世就会被怎样对待,例如:

经号 恶因 恶果
531 驾乘牛车以自生活 地狱中受无量苦;炽然铁车而驾其颈,拔其颈筋,及连四脚筋以勒其颈,行热铁地,乘虚而去,啼哭号呼


这些三恶道报不外乎是由于不行于八正道,而行于八邪行: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等等所造成,学佛人必须引以为戒。

(五二六)~(五三四)

[导读:修习四念处;阿那律相应 (1/2)]

阿那律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闻名。他的天眼通为什么这么厉害?因为他勤修四念处。

如同在前一卷的导读“住四念处,修七觉分”所探讨过的,修行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 身念处(又作“身身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2. 受念处(又作“受受观念处”):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3. 心念处(又作“心心观念处”):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状态。
  4. 法念处(又作“法法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支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

其中“身身”、“受受”、“心心”、“法法”的重复,是用来表示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当下的实际状态。

佛陀曾说过一切法都可含摄在四念处中,因此四念处自然包含了各种的实作修法,例如:

一、身念处:身念处有很多种方法,每个人最适合的方法不同,但都着重在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以收摄心念,进一步则可以正念观察身体的本质。

  • 念身: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例如走路时,觉知正在走路;站着时,觉知正在站着;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内,并进一步“正知”,而善摄根门。
  • 不净观:观察与思惟身体是由皮肤、各种血肉器官、乃至骨头等等所组成的,而得知美丽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实是不净的。
  • 四界分别观:分别观察身体的构成成分如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和构成外在物质的成分并没有不同,其实身体中无我。
  • 死尸观:观察尸体的腐化过程,而能体会无常,并放下执著。
  • 观呼吸:将心念专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乱,例如觉知目前是吸气或呼气,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然后觉知目前的吸气和呼气是长的还是短的,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驾轻就熟后,更敏锐地觉知呼吸与全身,最后可觉知全身平静轻松。


二、受念处

  • 觉知当下的受是苦、乐、还是不苦不乐,单纯地觉知是哪种受,发现受一直在生灭变化,没有一个“我”在里面。


三、心念处

  • 觉知当下的心念是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乃至散乱等状态,客观地分析心念的变化、发现是无常的。


四、法念处

  • 觉知诸法,例如障碍修行的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助于觉悟的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


以上所述的各方法、各步骤,皆一语带过,然而在实际修习时,通常反复再三练习一个步骤以至纯熟,初学时甚至需要以“天”计的较长久的时间,才进展到下一个步骤,不只是文义上的理解,而要清楚、现前地觉知。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修习身念处,觉知身体的姿势、动作、器官、四大等状态或本质纯熟之后,可进一步觉知身体带来的苦、乐、不苦不乐等受,也就是受念处;在修习受念处纯熟之后,则可以更细致地觉知因为这些感受而带来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散乱等心念,也就是心念处;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妨碍修行的心念、培养资助修行的觉支,觉知诸法而体悟真理,也就是法念处。

卷二十四有更多关于四念处的说明,“阿那律相应”当中提到了一些重点,算是一个序幕。

《杂阿含经》“阿那律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535~536经及卷二十第537~545经,记录了阿那律尊者的说法,也记载到阿那律尊者常向大家说修习四念处的好处。

(五三五)~(五三六)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导读:阿那律相应 (2/2)]

《杂阿含经》“阿那律相应”的内容为卷十九第535~536经及本卷第537~545经,记录了阿那律尊者的说法,也记载到阿那律尊者常向大家说修习四念处的好处。

(五三七)~(五四五)

[导读:大迦旃延相应]

日本兴福寺像

摩诃迦旃延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出生于西印度阿槃提国,是该国国师婆罗门之子。从佛出家而证阿罗汉后,他大多在当时佛法尚未普及的西印度弘法。

常有佛弟子听到了佛陀精简的说法,听不懂的,向摩诃迦旃延尊者请教,他都能详细解说,让人了解佛法的义理,因此以“善解经律,而能论义”闻名。

《杂阿含经》“大迦旃延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546~555经,记录了摩诃迦旃延尊者的说法。

(五四六)~(五四七)

[导读:十恶、十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佛经通常列举十恶业及十善业。十恶是:

  1. 杀生:杀人、畜。
  2. 偷盗:偷窃。
  3. 邪淫:不正当的性关系。
  4. 妄语:说谎。
  5. 两舌:离间。
  6. 恶口:骂人。
  7. 绮语:花言巧语。
  8. 贪欲:贪心。
  9. 瞋恚:生气。
  10. 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


十恶又称为十不善业迹、十恶业道,行十恶会感召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

相反的则是十善:

  1. 不杀生:不杀人、畜,悲念众生。
  2. 不偷盗:不偷窃。
  3. 不邪淫: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
  4. 不妄语:不说谎。
  5. 不两舌:不离间。
  6. 不恶口:不骂人。
  7. 不绮语:不花言巧语。
  8. 不贪欲:不贪心。
  9. 不瞋恚:不生气。
  10. 正见:正确的见解。


十善又称为十善业迹、十善业道,行十善会感召天道或人道,甚至成为解脱的基础。

十善或十恶中,前三个是属于身业,接着的四个是属于口业,最后三个是属于意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业力的运作是世间自然的法则,自然也不会因为人的身分、阶级而有任何差别。

(五四八)~(五四九)

[导读:六念]

“六念”是六种能收摄心念乃至证得涅槃的禅修方法,包括:

  1. 念佛:忆念佛陀的德性,例如如来十号。念佛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他人的意向,不染著于五欲,安住于正念、正智,直心没有后悔,而能身心轻松安稳,进而心定,乃至成就涅槃。
  2. 念法:忆念正法、律能让人离欲,解脱烦恼,当下体证。念法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3. 念僧:忆念圣众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应当恭敬供养。念僧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4. 念戒:忆念戒德,成就清净戒。念戒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5. 念施:忆念布施,高兴地离于吝啬与贪心,没有执著,平等布施。念施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6. 念天:忆念天人的德性,念有信、戒、施、闻、慧的修行人命终得生天上,我也应该要有信、戒、施、闻、慧。念天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修行六念能将心摆在能引导解脱的善念上,此时自然就不会犯戒,也不会有不好的念头,渐渐而能得定,再因定发慧。

本卷第550经是《杂阿含经》中解说六念的重要经文,并可对读卷三十第857经卷三十三第931经《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的解说。

《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中将六念再加上“念休息(念寂静)”、“念安般”、“念身”、“念死”,成为“十念”,不论“六念”或“十念”都是佛教中很常见的修法。

修行六念有什么好处?经上说修习六念或十念可以“出苦处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五五〇)~(五五五)

[导读:无相心三昧;阿难相应 (1/2)]

“无相心三昧”即三三昧当中的“无相三昧”,“无相”是指心中不取一切相、面对境界心中不浮现对应的相,因此“无相心三昧”是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

关于三三昧作为圣法印的解说,详见《杂阿含经》卷三第80经。简言之,三三昧搭配四圣谛的谛观,即可证得究竟的智慧。

接下来的经文也提到,若能依据佛法而稳固地证入无相三昧并获得解脱,即可得到出世间智慧的果报及功德。

《杂阿含经》“阿难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556~558经及卷二十一第559~565经,记录了阿难尊者的说法。

(五五六)~(五五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导读:止与观;阿难相应 (2/2)]

佛教的修行讲究“止”与“观”:

“止”是专注于一对象(所缘)而不散乱,能成就定力。“止”的程度,根据定力的深浅,可以区分为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灭尽定等。(如果想了解这些不同深浅的定,可参见卷二十六的导读“四禅”,以及卷二十九的导读“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观”是洞察,依据佛法而观察事物的本质,能成就智慧。

实务上,根据法门的不同,修行止与观的次序会有所差异,如本卷第560经所归纳,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止后修观,有的法门是先着重修观后修止,有的修法可止观融合并行。以先着重修止后修观的法门为例,在修行次第上先着重修止,具备了初禅甚至四禅的定力之后,再以定力为基础修观、进而证悟。

《杂阿含经》“阿难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第556~558经及本卷第559~565经,记录了阿难尊者的说法。阿难尊者担任佛陀侍者长达二十五年,平日忙于帮佛陀打理大小杂事,直到佛陀涅槃后为了结集经典才精进证得阿罗汉。但他很早就证得初果,并且对于佛陀的说法都谨记在心,接下来的几经也记录了阿难尊者清楚分别止观的境界和归纳止观修行的次第,可见阿难尊者在百忙之中仍不忘实修并颇有体悟,也难怪他在佛陀涅槃后能立刻证得阿罗汉。

[第559经经文导读]

“阿难相应”的内容记录了阿难尊者的说法,本经即记载阿难尊者回答迦摩尊者的提问。

时,尊者迦摩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难:“奇哉!尊者阿难!有眼有色、有耳有声、有鼻有香、有舌有味、有身有触、有意有法,而有比丘有是等法,能不觉知。云何?尊者阿难!彼比丘为有想不觉知,为无想故不觉知?”

迦摩尊者拜访阿难尊者,互相问候请安、寒暄后在一边坐下,问阿难尊者:“阿难尊者,真奇妙,一般人是有眼睛又有色境(而看到)、有耳根又有声境(而听到)、有鼻根又有香臭(而嗅到)、有舌根又有味道(而尝到)、有身根又有触境(而触碰到)、有意根又有讯息(而意识到),但有些修行人却在有这些事物(有眼睛也有眼睛可看到的色境等)的状况下,能够不知觉。请问阿难尊者,这些修行人是有认知而不知觉外境,还是没有认知而不知觉外境?”

其中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即六个接收外境的感官,所接收的外境即为色、身、香、味、触、法,详见卷八的介绍。当感官在运作且有外境时,一般人自然会感受而知道外境,然后起各种反应。迦摩尊者则见到入定的出家人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对外界不起反应,如如不动地一路打坐到底,因此觉得很奇妙而询问阿难尊者背后的原理。

迦摩尊者提到的“想”在佛经中指人心里的“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要注意的是佛经用语中的“想”和现代用语中“想东想西”的“想”意义不太一样。“想阴”(想的积聚)是“五阴”之一,详见卷一的介绍。

迦摩尊者好奇这些修行人在入定而不受外界影响时,心中是否有想阴(取相;认知)的运作?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有想者亦不觉知,况复无想。”

阿难尊者回答他:“有认知(的定中)都能够不知觉外境了,何况是没有认知(的定中)。”

复问尊者阿难:“何等为有想于有而不觉知?”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如是第二、第三、第四禅,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

迦摩尊者问阿难尊者:“什么情况是对于存在的事物有认知,却能够(对外境)不知觉?”

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阿难尊者的回答中“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禅定时“初禅”的层次,是在持戒而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后,将注意力投向打坐的所缘(例如观呼吸)、持续不断地将注意力摆在所缘上,最后心中会因为舍离于世俗五欲的粗重负担,而生起喜乐的感觉。

阿难尊者接着提到的“第二、第三、第四禅……无所有入处具足住”是心更加专注的禅定层次。这些入定的层次仍有想的运作,但是心都持续不断地专心在所缘上,因此没知觉到所缘以外的外境。例如心无旁骛地观呼吸,因此没听到外界的噪音,这时仍对呼吸有取相、认知,但是不知觉其余外境。

“云何无想有法而不觉知?”

“如是比丘一切想不忆念,无想心三昧身作证具足住,是名比丘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什么情况是对于存在的事物不去认知取相,而不知觉?”

阿难尊者所回答的“无想心三昧”即其他经中说的“无相三昧”,是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入了“无相三昧”的定境时,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等事物(“有法”),不会取相、心中不浮现对应的相,而不知觉外境。

“一切想不忆念”是描述入了“无相三昧”的定境时不念一切相,离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身作证具足住”的意思是“亲身体证且已稳固”,表示稳固地入了这个定境。

尊者迦摩比丘复问尊者阿难:“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迦摩尊者进一步追问阿难尊者:“如果修行人修到无相三昧,不会躁动而冲出定境、不会沉没而丧失定境,完成解脱而稳固,稳固而完成解脱,佛陀说这是什么成就?有什么功用?”

阿难尊者回答他:“如果修行人修到无相三昧,不会躁动而冲出定境、不会沉没而丧失定境,完成解脱而稳固,稳固而完成解脱,佛陀说这是出世间智慧的成就、出世间智慧的功用。”

佛教的“无相三昧”是一种止观融合并行的修法,契合于佛法的“无相三昧”能够生起究竟解脱的智慧。

本经是两位高手对于入定境界的切磋探讨,还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大致知道原理即可,要亲自打坐入定后,这些探讨才对自己有实质意义。

(五五九)~(五六一)

[导读:三毒]

我们会沉陷于生死轮回,无法解脱,是因为有种种的烦恼。这些烦恼当中,最重要的有三种:

  1.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2. 瞋恚:生气;忿怒。
  3. 愚痴:无智;无明。

简称贪、瞋、痴或是贪、恚、痴,统称为“三毒”。

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我所喜爱的拿不到、有违逆我的,就生瞋恚。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修行到最后能不被贪欲、瞋恚、愚痴所束缚,而能解脱自在。

(五六二)

[导读:三学]

“三学”是指戒、定、慧三种修学,又称作“三增上学”。佛教的各种修行内容,都可说含括在三学之中:

  1. 戒学:受持戒律,断恶修善。
  2. 定学:入定而不散乱。
  3. 慧学:领悟真理,断除烦恼。

“慧学”以如实知“四圣谛”为代表。“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四圣谛”即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

  1. 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会令人执著的五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2. 集圣谛:苦的起因,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3. 灭圣谛:苦的止息,叫做“涅槃”。
  4. 道圣谛: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即“八正道”(详见卷二十八二十九)。

以下第563经中佛陀对三学的内容作了一些举例,而在卷二十九、卷三十“学相应”的经中有更多的探讨。

(五六三)~(五六五)

[导读:质多罗相应]

质多罗长者是一位富有的长者,住在舍卫城附近的城市摩师山的芒果林旁。有一次他到舍卫城,见到佛陀最先度化的五比丘中的摩诃男尊者,感佩于尊者的威仪而供养,又听了尊者说法而证得初果。于是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奉献给僧团,后来也陆续终身供养许多僧众。

质多罗长者不只勤于供养三宝,也勤修戒定慧,证得三果。佛陀称赞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许多在家弟子也以他为榜样。

质多罗长者参与的一些法义问答,即收录于《杂阿含经》“质多罗相应”,本卷第566~575经。

(五六六)

[导读:打坐的方法]

打坐修行有许多方法,例如四无量心、三三昧、观呼吸等等:

  •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这四种修定的方法。其中“慈无量心”的修法要发起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让慈心没有限制、没有边际,以无边无际的慈心遍满十方,最终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所以称为“无量”,这样达成的定境即称为“无量心三昧”。
  • 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无作)三昧。例如“空三昧”是观五阴无常、本空,而入的定境,详见卷三第80经。三三昧是止与观融合并行的法门。
  • 观呼吸:将心念专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乱,例如觉知目前是吸气或呼气,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然后觉知目前的吸气和呼气是长的还是短的,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驾轻就熟后,更敏锐地觉知呼吸与全身,最后可觉知全身平静轻松。

打坐前要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三拜,一则念佛有助于正念乃至正定(参见卷三十三第931经),二则别于外道修法,祈请三宝加被而修行于正道。

单就“定”的层次来看,打坐修“止”可成就不同深浅的定力,例如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等,如本卷开头的导读所提到。

依据佛法修“止”,终究会配合“观”而成就,进而达成解脱的智慧,离于贪、瞋、痴。

[第567经经文导读]

佛弟子常彼此切磋法义,不是打高空地谈玄说理,而是依据自己所亲自实证的止观境界,和其他高手们验证。

本经即记载了那伽达多尊者和质多罗长者之间的讨论:

尊者那伽达多告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云何?长者!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

那伽达多尊者问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这些定境。请问长者,这些是因为有种种不同的义理,因此而有种种不同的名称?还是一样的义理,只是有种种不同的名称?”

质多罗长者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为世尊所说?为尊者自意说耶?”

尊者那伽达多答言:“此世尊所说。”

质多罗长者问那伽达多尊者:“我们讨论的这些三昧,是佛陀所说的吗?还是依尊者您自己的意见所定义的名词?”

佛世时外道也有类似名称、甚至类似步骤的定境,但和佛教的正定不同,外道的修定方法通常搭配了错误的认知,例如外道也有修定的方法是对一切众生散发慈心、超越人我的界限,但目的是为了和梵天(造物主)的“神我”(大我)融为一体,以为打破自己的“小我”、融入梵天的“神我”后,就能永生不灭了。

现今有更多附佛外道,采用名称或步骤跟佛教修法类似但基于外道邪见的修法,混淆世人。佛弟子还是得回归经、律中的定义,以辨明哪些才是能引致正定及开启智慧的修法。

因此质多罗长者要先确认所讨论的这些名词,是依佛教的定义,还是有别的定义?定义确定了,讨论才不会鸡同鸭讲。

那伽达多尊者回答:“这些是佛陀所说的。”自然是依佛教的定义。

质多罗长者语尊者那伽达多:“听我小思惟此义,然后当答。”

须臾思惟已,语尊者那伽达多:“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有法一义种种味。”

质多罗长者跟那伽达多尊者说:“让我稍微思考一下这些义理,然后回答您。”

稍事思考后,他回答那伽达多尊者:“这些名词背后,有不同的义理、不同的词句、不同的文句,也有一样的义理、不同的文句。”

也就是说这些定境有各自不同的义理,但也有共通的义理。

复问长者:“云何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

长者答言:“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云何为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云何无所有心三昧?谓圣弟子度一切无量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心住,是名无所有心三昧。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

那伽达多尊者又问质多罗长者:“什么是您所指的不同的义理、不同的词句、不同的文句?”

长者即一一解释这些三昧各自的意义:

无量(心)三昧,以其中的慈无量心三昧为例,是修行人心中有慈,没有怨恨、没有讨厌、没有忿怒,心胸宽广,无边无际地以这慈心平等对待一切,将慈心充满一方,再像这样地将慈心充满二方、三方、四方、上下方,将慈心平等充满一切世间。

无相三昧,是修行人不念一切相(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等),亲身作证心中无相的定境。

无所有心三昧,是修行人超越“无量识入处”(以无边的识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成就的定境)后,什么都没有(以“什么都没有”为意念专注的对象),稳固于心中“什么都没有”的定境。

空三昧,是修行人专注在世间一切皆无常、是空的,契合真理地观察世间没有实质的自体,没有“我”、没有“我”所拥有的,而成就的定境。

这些定境各自有各自的修法以及境界,也就是有不同的义理。

复问长者:“云何法一义种种味?”

答言:“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无相。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

那伽达多尊者又问质多罗长者:“什么是您所指的一样的义理、不同的文句呢?”

长者回答:“尊者!所谓贪欲是有量(有限)的,无烦恼是最究竟的无量(没有限制)。所谓贪欲是有相的(贪于色、声、香、味、触、法),瞋恚、愚痴是有相的,无烦恼是无相的。贪欲是有的,瞋恚、愚痴是有的,无烦恼是什么都没有。再来,无烦恼即空,空于贪欲,空于瞋恚、愚痴,没有实质的自体,没有“我”、没有“我”所拥有的。这就是一样的义理、不同的文句。”

“无烦恼”即无贪欲、无瞋恚、无愚痴。在佛法中无贪欲、无瞋恚、无愚痴是这些三昧共通的最高境界。

(五六七)~(五六八)

[导读:六根、六境、六识]

“六根”是:

  • 眼:视觉器官。
  • 耳:听觉器官。
  • 鼻:嗅觉器官。
  • 舌:味觉器官。
  • 身:触觉器官。
  • 意: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又称为“六入处”。

六根所接收的,是“六境”:

  • 色:影像。
  • 声:声音。
  • 香:香臭。
  • 味:味道。
  • 触:碰触。
  • 法:讯息。

六根接收六境,而产生六识: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视觉(眼识)。
  • 耳根接收声音(声)而有听觉(耳识)。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觉(鼻识)。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觉(舌识)。
  • 身根接收碰触(触)而有触觉(身识)。
  • 意根接收各种讯息(法)而有意识。

举例来说,“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都有,而有后续的心理运作。

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把这些解析清楚后,即会发现不管是视觉、听觉…乃至意识的过程,都是由一连串的因缘条件而产生。这时如果有欲贪,就会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轮回。如果没有欲贪,就能有智慧地辨明外境,心不随境转。

(五六九)

[导读:五阴无我]

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 色: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
  •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 识:识知;觉知。

以上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凡夫执著认为有“我”的范畴,不出色、受、想、行、识这五阴。举例而言,就“色”(例如身体)与“我”的关系,凡夫可能误认:

  • 色是我:身体就是“我”,至于受、想、行、识都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 色异我:身体之外有“我”。例如以为识(觉知)甚至所谓的“灵魂”是“我”,而身体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 色中我:“我”处于身体之中。例如以为识(觉知)是“我”,遍布于身体内的脑部及脑神经中。
  • 我中色:身体处于“我”之中。例如以为有全知全能的造物主是永生的“大我”,造物主心中变现出宇宙的一切乃至人的身体。

这些见解的逻辑关系,如以下图例所示:

如果初学者一时看不懂这些逻辑关系,只要知道凡夫通常认为宇宙及身心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也就是不管以上五阴的图怎么画,凡夫都会画出一块认为是恒常不变的“我”,但都是错误的见解。若有兴趣探讨这方面详细的逻辑定义,可参见卷五第109经。

佛陀悟道时,发现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例如人的身体属于色阴,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内的细胞早因新陈代谢而不一样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迁流变化的,没有恒常不变的色阴。心理也是如此,刹那生灭,更没有恒常不变的“我”。

(五七〇)~(五七三)

[导读:初禅与第二禅]

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在佛经中最常提到的禅定是“四禅”,四禅的前两个是:

层次 定义 白话
初禅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第二禅 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


当中的要点略为解释如下:

初禅:

在初禅的定义中,“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当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例如呼吸)而达到初禅后,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第二禅:

在初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随着功力渐深,渐渐地,“寻”、“伺”显得是刻意、多余的扰动,因此放下了初禅的“寻”、“伺”,则能进入第二禅。

此时内心更加地澄净(“内净”),达成专注、纯一的心(“一心”)。这时的定力能产生喜乐,又胜过初禅的喜乐。

本卷的经文中即有提到初禅、第二禅的境界,至于第三禅、第四禅等更深定境的说明,可参见卷二十六的导读“四禅”。

(五七四)~(五七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导读:诸天相应 (2/4)]

《杂阿含经》“诸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三十六第995~1022经、本卷、卷四十八、和卷四十九第1294~1318经,是和诸天众有关的经文。

天道是六道之一,以清净心行善的人命终后往生天界,自然天人也有其习性。正面来说,天人通常已离开粗重的欲望,将五欲升华到较高的禅乐的层次,心怀仁慈、乐于行善助人,沉浸在喜悦中(初禅即“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念持喜安”)。负面来说,天人也可能沉迷于做善事或是追逐禅乐,而没有兴趣解脱。

在“诸天相应”的经文中,即可见天人分享天界如何快乐,佛陀则表示解脱才是真正的快乐无忧;天人赞叹世间的善法,而佛陀则引导他们进一步到解脱的层次;天人鼓吹禅定,佛陀则开示智慧。

虽然许多天人沉迷在天界的乐境,但也有对佛法有兴趣、护持三宝的天人,《杂阿含经》的“诸天相应”和“林相应”就记载了满多天人与佛陀和佛弟子的问答及互动。

不是所有的天人都信佛,有些连“佛”是什么都没有概念,甚至有少数是来踢馆的,但绝大多数的天人对于佛陀以及圣者都相当恭敬,也会随缘帮助佛弟子,不吝指点修行的路,甚至直接、间接促使佛弟子证得圣果。

《杂阿含经》本卷及卷三十六至卷五十当中含有大量偈子的部分卷数,相当于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有偈篇”,也是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第一篇,因此虽然内容看似较不具组织,却深受南传学人重视。

[第576经经文导读]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容貌极为好看的天人,在后夜(凌晨三点至六点期间)拜访佛陀,五体投地礼拜佛陀,以头触及佛陀的双足后,退到一旁坐下。天人身上发出的光明照遍了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不处难陀林,终不得快乐,忉利天宫中,得天帝名称。”

这时,那位天人以偈诵向佛说:“没有到过忉利天上提供娱乐的难陀林,就不知道什么才是快乐的所在,这园林所位于的忉利天宫,有着享有名望及称誉的天帝。”

忉利天是行善的人命终后可往生的天界之一,忉利天有四大园林,其中的难陀林又称欢喜园,当中的景致极为美妙,能让人自然而然就快乐了起来。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童蒙汝何知,阿罗汉所说,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生者既复灭,俱寂灭为乐。”

这时,佛陀以偈诵回答他:“幼稚无知的你,又怎么知道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所说的: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都无常,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由因缘离散而消灭;凡是生起的都会再灭去,没有生和灭的涅槃才是真正的快乐。”

世间甚至天界的娱乐都是因缘而生的,自然也会因缘而灭,例如天人因为欢喜园的景致而快乐,离开欢喜园这快乐自然就淡去;阿罗汉证得涅槃,灭除烦恼、生死,才是真正的快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这时,天人再说偈回答道:“好久不见如此的修行人,达到了完全的涅槃,度过了一切的怖畏,永远超越世间的恩爱。”

许多人希望享有天界的快乐,但不管天界多快乐,拉长时间来看总是无常的,证得解脱才能永远地无忧无虑。

(五七六)~(五七八)

[导读:四果]

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及实践的层次,还可以亲身体证解脱。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为四果:

  1. 初果:须陀洹果。
  2. 二果:斯陀含果。
  3. 三果:阿那含果。
  4. 四果:阿罗汉果。

证得果位的条件以及剩余轮回的束缚,如下表所述: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其中一些名词的简略意义如下:

  • 身见:执著于有“我”。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贪:欲界众生的贪爱。
  • 瞋恚:生气。
  • 愚痴:无智;无明。

初果圣者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称为“见法”而有“法眼净”。初果以上的二果、三果、四果则是根据贪、瞋、痴断除的彻底程度来区分。

四果阿罗汉有时中文简称作“罗汉”,阿罗汉的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又称为“漏尽”。

(五七九)~(五八九)

[导读:十二因缘]

佛陀在出家前,见到了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寻真理而出家修行,最后了悟了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源而证道。

什么是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源呢?简言之,因为没有智慧(“无明”),因为有贪爱、执著。

若作更细部的解析,可分解为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十二因缘的各支,简单解释如下:

第几支 名称 意义 举例
1 无明 没有智慧 不如实知四圣谛
2 造作、造业 身行(身体的造作)、口行(言语的造作)、意行(意念的造作)
3 识知、觉知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 名色 “名”是“受、想、行、识”,加上“色”,也就是五阴
5 六入处 (观察五阴的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可对外境反应的感官
6 (感官、外境、识三者的)接触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7 (接触后产生)感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 (对于感受产生)贪爱 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色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无色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
9 (由于贪爱,因此)执取 欲取(执著欲贪)、见取(执著邪见)、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我语取(执著认为“有我”)
10 (因为执取,所以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欲有(欲界的存在)、色有(色界的存在)、无色有(无色界的存在)
11 (生命存在而)出生 众生的出生、身心的产生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 (出生后,自然会有)衰灭及苦果


“缘”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前者不一定直接产生后者,也可能只是后者成立的间接条件;但能确定的是,若没有前者,后者就不会生起。

从生老病死等开始一路追本溯源,最后回追到无明的过程,称为“逆观十二因缘”;至于从无明开始一支支往后分析到生老病死等,则称为“顺观十二因缘”。佛陀是先逆观找出十二因缘,然后再顺观列出十二因缘,这个过程称为“逆顺观察”十二因缘。佛弟子在观察十二因缘时,也可以追随这个过程,先逆观十二因缘、之后顺观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的义理很深,不是读过以上这张表格就能懂的,同学若目前还无法完整了解因缘没关系,可先了解“由于感官接触到外境时起贪爱执著,这样的因缘才会缠缚众生”,以及“一切事物是相依而生、而灭,是无常的,因此没有不变的自我”即可。

如果对于十二因缘的详细义理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参阅《杂阿含经》卷十二等“因缘相应”的内容。

(五九〇)~(五九二)

[导读:天界]

天界是六道当中最殊胜的一道,包含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诸天,从下到上如下表所示:

无色界四天 非想非非想入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
无所有入处天(无所有处天)
识入处天(无量识处天)
空入处天(无量空处天)
色界十八天 四禅天 五净居天(只有三果圣者能往生):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云天(少福天)、福生天、广果天(因性果实天)、无想天
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欲界六天 他化自在天
化乐天(化自在天)
兜率天(兜率陀天)
焰摩天(炎摩天)
忉利天(三十三天)
四天王天

这些天的境界都可借由修行而体验到。

行善但没有禅定能力的人,在命终时往生欲界天;有禅定修为的人则依定境的不同,得以往生对应的色界、无色界天。

至于解脱的阿罗汉则能超越三界,不再有烦恼、生死。

(五九三)

[导读:五净居天]

三果(阿那含)圣者断尽贪、瞋,只剩微弱的无明,自然不会再感召欲界果报、不会还生人间,因此三果又称为“不还果”。

五净居天位于色界第四禅天之中,三果圣者才能往生五净居天,在此处修行后证得阿罗汉而入涅槃,因此五净居天又称为“五不还天”。

五净居天包括以下五个天:

  1. 无烦天:没有烦忧。
  2. 无热天:没有热恼。
  3. 善现天:善于显现(果报、殊胜身形等)。
  4. 善见天:善于看见(所见世界清澈)。
  5. 色究竟天:色界天中最殊胜。

(五九四)~(六〇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导读:阿育王传]

《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及卷二十五,是《阿育王传》(又译为《阿育王经》)第一、二、五、十品的内容混杂入《杂阿含经》写本中,这种情况不时发生于古代经典的传抄过程,因为古代经卷以贝叶或竹简撰写,若有散落的情况,就会造成经卷的次序变动甚至经典之间某些章节的错置。

虽然《阿育王传》不是原先《杂阿含经》的内容,阿育王本身为公元前三世纪、佛灭百年左右的人物,比起佛经从口语流传转换至书写的时间还早许多,《阿育王传》的成书时间也甚早,因此有助于了解早期佛教流传的历史。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统治者,孔雀王朝是史上第一个统一印度的帝国,阿育王更成就了印度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时期。他原先性情暴恶,信奉佛教后痛改前非,以正法治国,为孔雀王朝的颠峰时期,并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政权,遣使弘化佛教的范围跨及亚洲、北非、欧洲地中海一带。但因为印度人没有撰写及保存史书的习惯,印度本土缺乏记录阿育王生平的典籍,除了近代出土的考古遗迹外,就属汉译的《阿育王传》对阿育王的记录最为丰富,因此《阿育王传》是印度史学者极为重视的典籍。

第604经为《阿育王传》〈本施土缘1〉、〈阿育王本缘2〉这二品的内容,当中除了记载阿育王皈依佛教的因缘、造八万四千佛舍利塔的经过,也整理了许多重要的佛教史迹和佛陀大弟子们最为人称道的事件。以下地图则标示出其中较重要的地名,方便同学们按图索骥。

由于本经内容较长,因此特别用斜体字标题分段,以方便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导读:四念处;念处相应 (1/2)]

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 身身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2. 受受观念处: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3. 心心观念处: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等状态。
  4. 法法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支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

其中“身身”、“受受”、“心心”、“法法”的重复,是用来表示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成分,因此四念处又译为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也可简称为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或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六〇五)~(六〇七)

[导读:修习四念处]

本卷是“念处相应”的前半段,多为谈四念处的福利、譬喻,详细的修行方法可参考《增壹阿含经》卷五〈壹入道品12〉第1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4〉第98经念处经,及南北传其余相关经典,以下列举这些经中最常提到的四念处修习法:

一、身念处:身念处有很多种方法,每个人最适合的方法不同,但都着重在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以收摄心念,进一步则可以正念观察身体的本质。

  • 念身: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例如走路时,觉知正在走路;站着时,觉知正在站着;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或外境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并进一步“正知”,而善摄根门
  • 不净观:观察与思惟身体是由皮肤、各种血肉器官、乃至骨头等等所组成的,而得知美丽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实是不净的。
  • 四界分别观:分别观察身体的构成成分如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和构成外在物质的成分并没有不同,其实身体中无我。(有人会问道:“物理学证实宇宙是由夸克等粒子或是周期表上的元素所构成的,为什么要观四界?”这是因为禅修时,观察四界远比观察元素周期表的一百多个元素来得容易。)
  • 死尸观:观察尸体的腐化过程,了解身体是会死亡、崩解的,而能体会无常,并放下执著。
  • 观呼吸:将心念专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乱,例如觉知目前是吸气或呼气,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然后觉知目前的吸气和呼气是长的还是短的,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驾轻就熟后,更敏锐地觉知呼吸与全身,最后可觉知全身平静轻松。


二、受念处

  • 觉知当下的受是苦、乐、还是不苦不乐,单纯地觉知是哪种受。长久观察之后,会发现受一直在生灭变化,没有一个“我”在里面。


三、心念处

  • 觉知当下的心念是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等等状态,客观地分析心念的变化。最后则会发现心是无常的。


四、法念处

  • 觉知诸法,例如首先可觉知障碍修行的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知道当下的心念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睡眠昏沉、无睡眠昏沉、有掉悔、无掉悔、有疑、无疑。
  • 觉知这五盖时,除了知道五盖的有或无,还可进一步了解其起因、条件,也就是因缘。例如当我对某人生气时,为什么生气?要如何不生气?如何避免再发作?这也是观察因缘,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体验的。
  • 当心中没有这五盖时,自然可以生起助于觉悟的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时还可进一步了解七觉支的起因、条件,也就是因缘。我有念住,是如何得到的?要如何保持?依此类推。
  • 法念住可说是觉悟、解脱的方法:借由四念住的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即是精简版的解脱公式。


以上所述的各方法、各步骤,皆一语带过,然而在实际修习时,通常反复再三练习一个步骤以至纯熟,初学时甚至需要以“天”计的较长久的时间,才进展到下一个步骤,不只是文义上的理解,而要清楚、现前地觉知。

已修习四念处纯熟的人,若因日常生活的烦忧而使心散乱掉了,可先回到身念处收摄身心,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1经所述,心念较安定后才进阶到其余念处。

精勤修习四念处,能在行、住、坐、卧时都修行,并促成正定,终至成就道果。

(六〇八)~(六一〇)

[导读:五盖]

五盖是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1. 贪欲盖:感官欲望。
  2. 瞋恚盖:生气。
  3. 睡眠盖:昏沉和嗜睡。
  4. 掉悔盖:心浮动静不下来。“掉”又译为“掉举”,心浮动不安;“悔”即“追悔”,于所做的事心怀忧恼。
  5. 疑盖:疑惑。

五盖会阻碍入定,也阻碍七觉支的建立,去除五盖并且培养七觉支是证悟的必要条件。为方便在实修中检视并对治五盖,要熟记五盖的项目及意义,也可参见以下第611经“读经拾得”中的图示。

依据《增壹阿含经》卷五〈壹入道品12〉第1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4〉第98经念处经等经典,在修习“法念处”时,要觉知五盖。可以透过认出五盖,将障碍转为修习对象,觉察它的现前,甚至能够让它消失;如果仍然不够让它消失,则可以用如不净观、守护根门、适量饮食等种种方法对治五盖。

觉察五盖生灭的因缘,进而去除造成五盖的原因、避免五盖生起,而调伏五盖,是修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本卷大略提到了四念处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的关系。而卷二十六“觉支相应”的经文,会深入地解说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的重要性。

(六一一)~(六一四)

[导读:七觉支]

“七觉支”指觉悟的七个要素。“支”即要素、部分的意思,“念觉支”即“觉悟的念的要素(部分)”。

七觉支包括:

  1. 念觉支: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
  2. 择法觉支: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3. 精进觉支:勇猛精勤,修习四正断
  4. 喜觉支: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
  5. 猗觉支: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除觉支、轻安觉支。
  6. 定觉支:入定而不散乱。
  7. 舍觉支: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修行四念处,时时正念觉知、安住在当下,就是念觉支,能促成后续的其他觉支;有念觉支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进觉支;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即是喜觉支;欢喜能让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支;身心轻松安稳伴随着更高层次的乐,而容易得定,是定觉支;有了定后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是舍觉支。

(六一五)~(六一六)

[导读:四念处与善摄根门]

身念处的修行,从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以收摄心念开始,例如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并进一步“正智”,而“善摄根门”: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入处)是感知外境的入口,如果从六根起了贪著,就会导致因缘的相续。“善摄根门”是将六根比喻为门,把关得好,就不会遭小偷;如果门户洞开,不加以守护,家产就有危险了。

对于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有警觉心,不会沉迷其中,这也算是“正智”的作用。

本卷第617、620经中佛陀警惕比丘勿染著五欲境界,第622、623经则警惕勿染著美色,这些都可由身念处作下手处、各个击破,由受念处体察乐受的无常,由心念处觉知贪心,由法念处调伏贪欲。

(六一七)~(六二三)

[导读:持戒后修四念处]

佛教的戒律可以“防非止恶”,犯戒的人自害害人,恶业招致恶果,修行自然更难有成就。

本卷第624、628、636、637经强调修行四念处前要先持戒、有正见,清净身、口、意三业,修四念处才能有所成就。

持戒之后得以修四念处,接着如第615经所解释,有正念而可渐次开发七觉支,最后两觉支为定觉支(正定)及舍觉支(能舍离),完成七觉支即完成觉悟的七个要素,由此简化而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实务上戒、定、慧在各个修行的阶段都是需要的,只是修行的重心随着阶段的不同会渐次提升。

(六二四)~(六二八)

[导读:多修四念处的益处]

修行四念处有什么益处?以下几经表示,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让人:

  • 629:得不退转。
  • 630:得清净,转增光泽。
  • 631:得度彼岸。
  • 632:得阿罗汉。
  • 634:贤圣出离;正尽苦、究竟苦边、得大果、得大福利、得甘露法、究竟甘露、甘露法作证。
  • 635:得清净、增光泽、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633经更说一切法可含摄在四念处中。

(六二九)~(六三九)

[导读:三十七道品]

要快速证悟并除灭烦恼,可以整理出三十七类通往涅槃的方法,称为“三十七道品”,包括:

  • 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 四正勤:正确的勤奋于四个层面 (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 (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 (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佛经中另外有定义的“五根”为“眼、耳、鼻、舌、身”,与这里的“五根”意义不同。)
  • 五力:由五根进修而产生的力量 (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 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 (1)念觉分、(2)择法觉分、(3)精进觉分、(4)喜觉分、(5)轻安觉分、(6)定觉分、(7)舍觉分。
  • 八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 (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三十七道品之间会有一些重叠的项目,并不是严谨区隔的方法,例如“四念处”也是“五根”中的“念根”。这是因为三十七道品是为了实用而作的归纳口诀,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分类,能依之修行才是重点。三十七道品当中的一些相关性如下图所示:

《杂阿含经》卷二十四至卷三十即关于三十七道品的经文,属于《杂阿含经》“道品诵”的一部分。本卷即为“念处相应”的上半,可惜“念处相应”的下半、“正勤相应”、“如意足相应”、及“根相应”的上半,在《杂阿含经》中已佚失,相关内容得参考其余经典。

因此在本卷后附上相当于《杂阿含经》佚失部分的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念住相应”、“正勤相应”、“神足相应”的中译。至于相当于佚失部分的“根相应”上半的中译,则附在卷二十六“根相应”的最后一经(第660经)后。

本卷末线上版的“进阶辨正”也提供四念处实修方法的一些介绍,供有志实修的同学作入门的参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

[导读:阿育王传优波掘多因缘]

优波掘多尊者生于佛陀涅槃后约一百年后,即卷二十三中教导阿育王以正法治化,并带他参访佛教圣地的优波崛多尊者。

第640经的内容相当于《阿育王传》〈优波毱多因缘10〉的一部分,这段讲的是优波掘多尊者涅槃之后很久的事了,包含佛教传播的记录及预示。

(六四〇)

[导读:阿育王传半阿摩勒果因缘]

第641经的内容相当于《阿育王传》〈半菴罗果因缘5〉,讲述阿育王命终前的行谊,至其后代灭亡的历史。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导读:五根;根相应 (2/2)]

“五根”包含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它们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因此称为“根”。

  • 信根:信心,以四不坏净为代表:对佛、法、僧、戒的坚固信心。
  • 精进根:(由于信佛法,)勇猛精勤修行,以四正断为代表: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 念根:(由于精进修行,)修习念处而不忘,以四念处为代表: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 定根:(由于修习念处,)入定而不散乱,以四禅为代表: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 慧根:(基于定而生起)智慧,以四圣谛为代表: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杂阿含经》“根相应”前半部的内容经考据可能已佚失,后半部的内容即本卷第642~660经,大多是解说五根的经文。

(六四二)~(六四五)

[导读:四圣谛]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四圣谛”即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

  1.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会令人执著的五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2. 集:苦的起因,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详见卷十二)。
  3. 灭:苦的止息,称为“涅槃”。
  4. 道: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即“八正道”(详见卷二十八二十九)。

以下第646经表示“五根”中的“慧根”以四圣谛为代表。“慧”梵语prajña、巴利语paññā,音译为“般若”。

(六四六)

[导读:四禅]

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对象而不散乱,在佛经中最常提到的禅定是“四禅”,其定义整理于下表中:

层次 定义 白话
初禅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第二禅 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离于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
第三禅 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 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
第四禅 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 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


四禅的要点略为解释如下:

初禅:

在初禅的定义中,“离欲、恶不善法”是初禅的成果,也是达成初禅的条件之一。要达成初禅还有其他的条件,约略地说如卷二十四第624经:“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正见),具足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然后修四念处(正念)。”从“正念”如何生起“正定”甚至觉悟,则详见本卷第711经中关于“七觉支”次第的解说。

经文中提到“有觉有观”,其中的“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当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例如呼吸)而达到初禅后,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第二禅:

在初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随着功力渐深,渐渐地,“寻”、“伺”显得是刻意、多余的了,反而是进入更深定境的阻碍,因此放下了初禅的“寻”、“伺”,则能进入第二禅。

此时内心更加地澄净(“内净”),达成专注、纯一的心(“一心”)。这时的定力能产生喜乐,又胜过初禅的喜乐。

第三禅:

在第二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渐渐发现先前定力所生的“喜”能让人执著,执著于“喜”则因无常而有忧,所以放下“喜”心,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清澈的觉知)、正知(清晰的理解)中,则能入于第三禅。

这时一方面内心安住在“舍”,一方面体验到比粗糙的“喜”更胜妙的“乐”,这是第三禅的境界。

第四禅:

在第三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除了先前已经放下的“喜”外,渐渐连第三禅的“乐”也都彻底放下,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成就第四禅。

  • 四禅与各种修定法门

有许多修定的方法可以让人达到初禅甚至第四禅的层次,例如观呼吸、四无量心、念佛、观想等等各种法门。前文已用“观呼吸”法门举过例子,在此就不赘述,而再举其他法门的例子。

以念佛法门为例,修念佛法门的人,持戒清净、善护根门,离于感官的欲乐,也远离了种种恶的、不善的事情后,将心念投向念佛法门中专注的对象,即是“寻”;接着持续地专注在对象上,即是“伺”。日久功深,“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能逐步提升定境。

若是修以观想来收摄心念的法门,以观想火珠为例,初禅可有稳定的火珠,第二禅时火珠会变成圆月,没有火焰闪动,第三禅则完全没有珠,只有一片淡淡的光而保持稳定,此时意识是清醒的,正念、正知的。

以下第647经提到五根中的“定根”以这四禅为代表。

(六四七)~(六五一)

[导读:四向四果]

修道的阶位粗分为四果,也可进一步细分,例如将四果各自之前的阶段拆出来成为四向,而成为四向四果: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又称为四双或八辈。

果位愈高,剩余轮回的束缚愈少,例如:

阶位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向,包括“随信(心修)行”、“随法(智修)行” 不堕恶道。
须陀洹果,又称为“七有”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七次就能涅槃。
须陀洹果中进度快的又名“家家” 天界与人间总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须陀洹在天界与人间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一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中进度快的又名“一种” 只须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上流般涅槃” 先往生于色界的初禅天(色界天中较低层次的),渐次往生到色界最高层次的色究竟天而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无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有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生般涅槃” 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中般涅槃” 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其中,阿那含果往生色界天者,依证涅槃的速度,由快到慢分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这五种。

此外,经中也有以入门的性向、是否得所有八解脱(舍去对色与无色的贪欲的八种禅定)定力、是否断尽烦恼,来描述初果以上的圣者:

阶位 入门的性向 圆满八解脱 断尽烦恼 和四果的关系
信解脱 由“随信行”入门 初果以上、未满四果
见到 由“随法行”入门 初果以上、未满四果
身证 (不区分) 三果以上、未满四果
慧解脱 (不区分) 四果
俱解脱 (不区分) 四果


以下第652、653经以及卷二十九第821经即提到这些名称。

(六五二)~(六六〇)

[导读:力相应]

《杂阿含经》“力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661~703经,提到各种能推动、贯彻事情的力量。

(六六一)~(六六三)

[导读:五根增长,产生五力]

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增长而产生的力量称为五力:

  • 信力:对佛、法、僧、戒的净信,能破邪信。
  • 精进力:彻底地断恶生善,能破懈怠。
  • 念力:修习四念处而不忘,能破邪念。
  • 定力:入四禅等定境,能破散乱。
  • 慧力:证得四圣谛的智慧,能破无明。

(六六四)~(六六六)

[导读:四摄]

四摄是四种能摄引他人的方法,即惠施、爱语、行利、同利,能让大众和谐相处。这四摄在每一部《阿含经》以及许多其他经典都有提到,在《杂阿含经》的“力相应”中则说是“摄力”,有摄受众生的力量。

四摄的另译、意义、及最高级的方法,整理如下表所示:

项目 另译 意义 最高级的方法
惠施 布施 施福利与人 法施
爱语 爱言、爱敬、仁爱 亲切好听的话 有人想听法时,应机说法
行利 利行、以利、利人 利他的行为 帮助人成就信、戒、施、智慧
同利 等利、同事 与他人共事 阿罗汉以阿罗汉、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须陀洹以须陀洹、净戒者以净戒而授于彼


常行四摄的人,如同俗话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然和大众相处比较融洽,因此而能摄受他人的能力即称为摄力。相反地,自私自利的人事事只为自己着想,就很少人会真心想帮助他。

以下几经有关于四摄的解说。

(六六七)~(六七六)

[导读:惭愧]

“惭”是羞耻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愧”是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

在汉文佛典中,“惭”较着重在自己反省而羞耻,例如“自惭形秽”;“愧”较着重在面对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对父母”。

佛陀表明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如卷十四第346经中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这个次第值得细细品味。

本卷第661、662经也显示有惭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恶行,能减轻贪瞋痴,使得修行得力。卷二十八第749经则讲说有“明”(“无明”的对称;智慧)能随着生起惭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脱。

经中在在表示有惭、有愧而真诚忏悔,才能持戒清净,离欲、恶不善法,成为初禅的基础,进而证得更深的禅定乃至发起无漏的智慧。

(六七七)~(六八三)

[导读:如来十力]

“如来十力”是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种智力:

一、处、非处智力:完全了知什么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处”),什么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无有是处”)。

例如了知不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有道理、可能的;杀生造成长寿的果报,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持戒清净造成心中安定,这是有道理、可能的;作奸犯科造成心中安定,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佛陀一向说实话,这是有道理、可能的;佛陀会说谎话,这是没道理、不可能的。

又译为“是处、非处智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可能是可能、不可能是不可能”。

二、业异熟智力:完全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因果业报。

例如了知过去世的什么因,造成现在或未来的什么果;过去世做的什么事,造成现在的什么乐果,却在未来造成什么苦果(举例来说,过去世布施资助外道宣扬邪见,布施的业报是现在世有钱,邪见的业报是未来世愚痴);过去世做了很多的什么事,造成现在或未来多还是少的什么果(举例来说,过去世做了很多的布施,却因为布施时心念不净,导致现在或未来得到的善果很少)。

又译为“自以乐受智力”。

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种禅定境界,这些定境要怎么入手、有哪些深浅的层次、有哪些因缘能阻碍或成就这些定境。

例如了知什么因缘会让人起烦恼而无法入定;良好的指导或自己如理作意能让心意清净而入定;如何能从一种禅定切换到另一种禅定;止和观如何能互相成就;借由止观如何能解脱。不管是哪种禅定境界,佛陀都能完全掌握、随意进出,并教授弟子。

四、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好坏。

例如了知某人的根器好还是差;某人容易起贪、瞋、还是痴;某人的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如何;某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好坏,诸如此类能如同根生茎叶般加强影响众生的作用。“根”的更多举例可参见本卷“根相应”的内容。

借由根上下智力,佛陀能根据众生的根器来说法,例如某人可以由行布施而修好持戒,佛陀就多教他布施;某人可以行持戒而修好布施,佛陀就多教他持戒;某人目前没有能力理解佛法而修行,佛陀就暂时不跟他说法;某人修行佛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佛陀就谆谆教诲他。

又译为“根胜劣智力”。

五、种种意解智力:完全了知众生的各种意向。

例如了知某人目前起贪心、接着会有瞋恚的意向(举例来说,贪爱第一名,第一名却由别人得到,因此会有瞋恚的意向);某人的意向是趋向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某人的意向会让他修成邪定、正定、还是解脱。

又译为“种种胜解智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众生的不同倾向之状态”。

六、种种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间与众生的各种差别、分类。

例如了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四界(地、水、火、风)、十八界(眼、色、眼识等)、涅槃界等等世间的各种差别乃至心的各种状态。“界”的更多举例可参见卷十六、卷十七“界相应”的内容。

七、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么途径能通往什么结果。

例如了知某人还须要多加教导才能证果,因此教导他,让他证果;哪些因缘会造成贪欲的生起,因此要排除或对治;某些情况借由修正身的造作(身行)而能够清净,但修正语、意的造作则帮助不大;某些情况借由修正语的造作(语行)而能够清净,但修正身、意的造作则帮助不大(举例来说,某人要和他的仇人用言语沟通,才能化解仇恨,但若只是打不还手、或只是自己心中有慈心但不沟通,则帮助不大)。

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实了知导向一切处之路”。

八、宿住随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忆念自己及众生的过去世。

例如能够忆念任何众生无穷尽的过去世,过去世的身分、境遇、所作所为、甚至心念,以及这些心念如何辗转相续影响到这一世。

九、死生智力:完全了知众生未来世的往生去处,以及导致往生这些去处的善恶因缘。

例如能够以天眼见到在任何世界的任何众生,往生到善道或恶道,以及是什么原因让他往生到善道或恶道。

又译为“天眼通作证智力”。

十、漏尽智力:完全自知自证得漏尽,断尽烦恼。

因为圆满这十力,佛陀能够在没有佛法的世界自觉觉他,并对弟子因材施教,度化无数的众生。

佛陀的许多大弟子也有这十力中一部分的能力,但完全具备十力的则只有佛陀。以“宿住随念智力”为例,许多佛弟子的宿命通可回溯几百世,但佛陀的宿命通可以回溯无穷尽的过去世。

完整具备十力须要长久的修行以及极大的福报,佛陀久远前就发成佛大愿,已累世修行,所以渐渐圆满这十力。不过证悟本身并不须要完全具备这十力,佛弟子们纵使没有具备十力也能证得涅槃。

(六八四)~(七〇三)

[导读:七觉支间的关系;觉支相应 (1/2)]

“七觉支”指觉悟的七个要素。“支”即要素、部分的意思,“念觉支”即“觉悟的念的要素(部分)”。

七觉支包括:

  1. 念觉支: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
  2. 择法觉支: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3. 精进觉支:勇猛精勤,修习四正断。
  4. 喜觉支: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
  5. 猗觉支: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除觉支、轻安觉支。
  6. 定觉支:入定而不散乱。
  7. 舍觉支: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七觉支又译为七觉分、七觉意。这七觉支是实修时相当重要的原理,要依次序熟记。

七觉支之间可以有次第的关系,例如念觉支修得好,自然能增进择法觉支,详见以下第711经的说明。另一方面,也可以着重在修行特定的觉支以对治修行上的不平衡,详见卷二十七第714经的说明。

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和七觉支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五盖增长,七觉支就薄弱;五盖减轻,就能增长七觉支。因此要生起七觉支,首先得对治五盖。

《杂阿含经》“觉支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704~711经和卷二十七,是解说七觉支的相关经文。

(七〇四)~(七一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

[导读:觉支相应 (2/2)]

“七觉支”是觉悟的七个要素,因此要觉悟必须具备七觉支。以下的各经对七觉支作进一步分析,并解说培养七觉支的方法,是对实修相当重要的经文。

《杂阿含经》“觉支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六第704~711经和本卷,是解说七觉支的相关经文。

(七一二)~(七二二)

[导读: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除了能多学习佛法,也能因为善知识的潜移默化,让我们见贤思齐而精进修行。本卷前面第717经即表示善知识有助于我们精进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另一方面,自己不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道理,也通常见不到自己的盲点,因此有善知识的提点容易进步。

佛陀及弟子像.敦煌莫高45窟西壁仿制

以下几经即解说了亲近善知识的几个重要层面:

  • 第723经:亲近诸尊长老的益处。
  • 第724经:如何辨别该亲近奉事的比丘。
  • 第726经:完全清净修行才堪为真正的善知识。

这几经值得仔细研读,以了解亲近善知识的正确意义。

佛陀说能让人证得初果的四个要素(“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详见卷三十第843经),第一个即为亲近善知识。

(七二三)~(七四〇)

[导读:以各法门修七觉支]

四念处不只是四个方法,而是许多法门都可以应用而渐次提升觉知的四个层次;七觉支不只是七个项目,而是修佛教法门自然可渐次觉悟的七个层面。

jungle-1807476_640.jpg

第741经开始即列举以下诸多法门,皆可从四念处(念觉支)入手,完成七觉支:

  • 第741经:不净观。
  • 第742经:随死念。
  • 第744经:四无量心。
  • 第745经: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
  • 第746经:安那般那念。
  • 第747经: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尽想、断想、无欲想、灭想、患想、不净想、青瘀想、脓溃想、膖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空想。

(七四一)~(七四二)

[导读: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是基于:

  1. :与乐;愿众生安乐。
  2. :拔苦;救拔众生苦恼。
  3. :随喜;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
  4. :怨亲平等、一视同仁。

起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没有限制、没有边界,遍满十方,最终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所以称为“无量”,这样达成的定境即称为“无量心三昧”。

四无量心能对治烦恼:慈能对治瞋恚,悲能对治恼害,喜能对治嫉妒,舍能对治爱憎,令心得到清净安乐。

四无量心是印度自古即有的修定法,但佛陀进一步教导弟子借由四无量心修七觉支,也能达到解脱,如前面卷二十一第567经和以下第743、744经所述。

(七四三)~(七四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导读:圣道分相应 (1/2);八正道]

“八正道”是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又译为“八圣道”。

八正道一般定义为:

  1. 正见:正确的见解;布施是善的、咒愿(祝福)是善的、供养是善的、有善行恶行、有善恶业报、有轮回、有父母(要孝顺)、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有办法证得涅槃,以及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
  2. 正志: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
  3.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4.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
  5. 正命: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6.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已生的恶令断,未生的恶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又译为“正精进”、“正勤”。
  7.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四念处。
  8. 正定:正确的禅定;基于前七正道而生的禅定。

“四圣谛”当中的“道谛”(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即以“八正道”为代表,广义而言“道谛”也包括整个三十七道品。

《杂阿含经》“圣道分相应”的内容为本卷和卷二十九第797~800经,是解说八正道的相关经文。

(七四八)~(七七二~四)

[导读:正思惟及善知识能增益八正道]

要行走在正道上,接下来的第775~777经教导我们在内心要有“正思惟”(如理作意),第778~781经则教导我们对外要亲近“善知识”,并表示这两者分别是在内及在外最能让人增益八正道的方法。前一卷的第716、717经也有说过,内心的正思惟及对外亲近善知识是最能增益七觉支的方法。

这和“四预流支”(四个证得初果的因素,参见卷三十第843经)也有所对应,四预流支是:

  1. 亲近善士
  2. 听闻正法
  3. 内正思惟
  4. 法次法向

四预流支的第一个“亲近善士”即为“亲近善知识”,第三个“内正思惟”等同“正思惟”,第二个“听闻正法”能导致正见,第四个“法次法向”即一步步地进修八正道。

(七七五)~(七八四)

[导读:八正道在世间与出世间]

以八正道待人处世,能够去恶向善、离苦得乐。

行八正道时如果能相应于四圣谛、没有贪瞋痴等烦恼,则能日渐解脱,证得涅槃。

以下第785经即解说世间与出世间的八正道。

(七八五)~(七九〇)

[导读:十恶、十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佛经通常列举十恶业及十善业。十恶是:

  1. 杀生:杀人、畜。
  2. 偷盗:偷窃。
  3. 邪淫:不正当的性关系。
  4. 妄语:说谎。
  5. 两舌:离间。
  6. 恶口:骂人。
  7. 绮语:花言巧语。
  8. 贪欲:贪心。
  9. 瞋恚:生气。
  10. 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


十恶又称为十不善业迹、十恶业道,行十恶会感召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

相反的则是十善:

  1. 不杀生:不杀人、畜,悲念众生。
  2. 不偷盗:不偷窃。
  3. 不邪淫: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
  4. 不妄语:不说谎。
  5. 不两舌:不离间。
  6. 不恶口:不骂人。
  7. 不绮语:不花言巧语。
  8. 不贪欲:不贪心。
  9. 不瞋恚:不生气。
  10. 正见:正确的见解。


十善又称为十善业迹、十善业道,行十善会感召天道或人道,甚至成为解脱的基础。

十善或十恶中,前三个是属于身业,接着的四个是属于口业,最后三个是属于意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七九一)~(七九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导读:圣道分相应 (2/2)]

《杂阿含经》“圣道分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八和本卷第797~800经,是解说八正道的相关经文。

(七九七)~(八〇〇)

[导读:安那般那念相应]

“安那般那”是音译,义译是“入出息”,即呼吸。

“安那般那念”近代也有人译为“观呼吸”,将心念专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乱。呼吸是身体的状态之一,因此安那般那念属于以身念处入手的方法,也可说是佛教中自古以来最受广泛采用的打坐方法。

在修安那般那念时,要专注在目前是吸气或呼气,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然后觉知目前的吸气和呼气是长的还是短的,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稳定后,更广泛地觉知呼吸及全身,之后可觉知呼吸平静轻松。

安那般那念作为身念处纯熟后,则如同四念处的修行次第,可以一步步提升觉知的层次到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的层次,如卷二十四所介绍的四念处修法。

《杂阿含经》“安那般那念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801~815经,是解说安那般那念的相关经文,也是《阿含经》中最详细教授安那般那念的经文。

(八〇一)~(八一三)

[导读:四禅、八定、九次第定]

定的层次从低至高,可分为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

欲界定为尚未离淫欲的人可达成的粗浅定力,打坐若能长时间没有杂念,身体舒服不费力地就坐直,但没有生起轻安快乐,通常在欲界定的范畴。在欲界定的层次有时会突然觉得一部分的身体不见了,或是身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这些境界都容易退失。

色界定有四种,即初禅至第四禅等“四禅”。四禅的说明,可见卷二十六第647经的导读

无色界定也有四种,称为“四无色定”:(无量)空入处定、(无量)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无色定的说明,可见卷十七第456经的“读经拾得”。

四禅加上四无色定合称为“八定”。

就证果而言,四禅的定力搭配佛法的观慧已经足够,四无色定不是必须的。

灭尽定(又译为“灭受想定”、“想受灭正受”)为圣者才能证得的定,八定加上灭尽定合称为“九次第定”。

(八一四)~(八一五)

[导读:三学;学相应 (1/2)]

“三学”是指戒、定、慧三种修学,又称作“三增上学”。佛教的各种修行内容,都可说含括在三学之中:

  1. 戒学:受持戒律,断恶修善。以持比丘戒为代表。
  2. 定学:入定而不散乱。以得到四禅为代表。
  3. 慧学:领悟真理,断除烦恼。以如实知四圣谛为代表。

各个修行的阶段都需要戒、定、慧,只是修行的重心随着阶段的不同会渐次提升:先要将戒修好,戒修好后定才能修好,定修好后慧才能修好,因此简称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杂阿含经》“学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816~829经和卷三十第830~832经,是解说戒、定、慧三学的相关经文。

(八一六)~(八一八)

[导读: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规范,有防非止恶的功用,音译为“尸罗”、“尸赖”。

依据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异,佛教的戒会有不同的规范,比如在家居士的“五戒”、沙弥的“十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具足戒)”等等。

由于戒的规范与保护,持戒的人不会去造作恶行,避免了因恶行而招致的恶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则要立刻警觉、忏悔,避免未来再犯,以求离恶向善。

修行人在见到外境时,心不贪著、不向外驰骋,而可持戒清净。心不驰骋、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与平稳,安定的心能够保持专一,得以进一步修习禅定,进而开启智慧。所以说“戒”是“定”与“慧”的基础。

佛陀要求出家弟子每半个月聚集一次说戒,如果有弟子犯了戒,在说戒之后可以于僧众前“发露忏悔”,表白自己所犯的过失。其他出家弟子也可以就事论事地“举罪”,揭发不合宜的行为。这些不外乎是为了砥砺修行,也为了维持僧团的清净。

(八一九)~(八二九)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

[导读:学相应 (2/2)]

《杂阿含经》“学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九第816~829经和本卷第830~832经,是解说戒定慧三学的相关经文。

(八三〇)~(八三二)

[导读:不坏净相应 (2/3)]

四不坏净是:

  1.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2.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3.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4.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凡夫对于三宝的信心有进有退,持戒时好时坏,而初果圣者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对于三宝的不坏的信心,并且持戒清净。因此四不坏净是初果圣者的成就之一。

《杂阿含经》“不坏净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三十一第902~904经、本卷第833~860经、卷四十一第1121~1135经,是佛陀解说四不坏净的经文。

(八三三)~(八四三)

[导读:证初果的条件]

证得初果的条件是断三结:

  • 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初果圣人证得无我、没有了“身见”,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四不坏净”:

  •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初果圣人圣戒成就,自然对持戒有正确的见解,即断“戒取”,并且不造恶业,永不堕于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在天界与人间最多往返七次,就能证得涅槃。

(八四四)

[导读:三皈五戒]

学佛要接受三皈依,并且最好能受持五戒。

三皈依相当于上学前先向学校注册,包括:

  1. 皈依佛:归向、依靠佛陀。
  2. 皈依法:归向、依靠佛法。
  3. 皈依僧:归向、依靠圣众。皈依僧的对象是全体圣众,传授皈依的法师只是协助作证。

五戒是在家人学佛要受持的戒律,包括:

  1. 不杀生:不杀人、畜。
  2. 不偷盗:不偷窃。
  3. 不邪淫: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
  4. 不妄语:不说谎。
  5. 不饮酒:不喝酒。饮酒本身虽然不一定就是造恶,但可能让人酒后乱性,犯了其他的戒。佛教首重智慧,所以有不饮酒戒。

如果因为工作等因素而不能受持全部的五戒,则可先受持其中自己可守的戒,守一分的戒就有一分防非止恶的力量,等到因缘成熟再渐次受持完整的五戒。

受持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开始,也是离苦得乐的开始。

(八四五)~(八五六)

[导读:六念]

“六念”是六种能收摄心念乃至证得涅槃的禅修方法,包括:

  1. 念佛:忆念佛陀的德性,例如如来十号。念佛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他人的意向,不染著于五欲,安住于正念、正智,直心没有后悔,而能身心轻松安稳,进而心定,乃至成就涅槃。
  2. 念法:忆念正法、律能让人离欲,解脱烦恼,当下体证。念法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3. 念僧:忆念圣众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应当恭敬供养。念僧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4. 念戒:忆念戒德,成就清净戒。念戒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5. 念施:忆念布施,高兴地离于吝啬与贪心,没有执著,平等布施。念施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6. 念天:忆念有信、戒、施、闻、慧的修行人,命终得生天上,我也应该要有信、戒、施、闻、慧。念天时自然不起贪欲、瞋恚、加害别人的意向……乃至成就涅槃。

修行六念能将心摆在能引导解脱的善念上,此时自然就不会犯戒,也不会有不好的念头,渐渐而能得定,再因定发慧。

《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中将六念再加上“念休息(念寂静)”、“念安般”、“念身”、“念死”,成为“十念”,不论“六念”或“十念”都是佛教中很常见的修法。

本卷第857至第859经提到六念的功能,至于六念的实际修法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0经卷三十三第931经《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的解说。

修行六念有什么好处?经上说修习六念或十念可以“出苦处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八五七)~(八六〇)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导读:天相应 (2/2);天道]

天道是六道中生活最为快乐的一道,层次由高至低可分为三类:

天界种类 说明
无色界天 超越物质,没有感官之欲的渴爱、没有物质的渴爱,但还有精神的渴爱的天
色界天 离于淫欲和食欲,身体及宫殿等物质相当殊胜精致的天
欲界天 有淫欲和食欲的天


天道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二十八天:

天界种类 各天名称
无色界四天 非想非非想入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
无所有入处天(无所有处天)
识入处天(无量识处天)
空入处天(无量空处天)
色界十八天 四禅天 五净居天(只有三果圣者能往生):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云天(少福天)、福生天、广果天(因性果实天)、无想天
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欲界六天 他化自在天
化乐天(化自在天)
兜率天(兜率陀天)
焰摩天(炎摩天)
忉利天(三十三天)
四天王天

《杂阿含经》“天相应”前半部的内容经考据可能已佚失,后半部的内容即本卷第861~872经,是佛陀解说天界的经文。在“天相应”中,佛陀说明了天界的一些特性,例如天界与人间时间的换算。佛陀并表示纵使天人极为长寿,命终后随业仍可能堕于三恶道,唯有修习佛法的圣弟子才能真正安稳,得以生天乃至涅槃。

至于佚失的“天相应”前半部的可能内容,则提供于本卷“天相应”的最后一经(第872经)后

(八六一)~(八六三)

[导读:往生天界的资格]

行善及持戒得以往生欲界天,有初禅以上定力的修行人,则得以依定力往生对应的色界、无色界天。

行善的发心愈清净、持戒愈好者,福报就愈大,而得以往生愈高的欲界天,例如往生忉利天的人福报比起往生四天王天的人来得大。

但是如果行善的发心不清净,则会堕于阿修罗道甚至畜生道。举例而言,有布施但贪欲、愚痴重,则生为高级的畜生,像是有好主人的宠物;瞋恚、愚痴重,则生为龙族;作大布施甚至精进修行,但以自我为中心,瞋恚、邪见重,则生为阿修罗。《正法念处经》卷二十〈畜生品第五之三〉记载,一切忍阿修罗王前世曾布施给持戒精进第一的修行人,却一边布施一边问有多少功德,还顺便羞辱对方。布施给持戒精进者有大福报,布施时不清净的发心却让他堕于阿修罗道,成为阿修罗王。

依据《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根本分别品2〉第168经意行经,有初禅以上禅定力的人,则可往生到对应的色界、无色界天。例如色界初禅三天,可说是有初禅定力的人依其初禅能力的上、中、下,而往生至对应的天界。

能够往生色界天的人,自然必须具备往生欲界天的资格,也就是行善、不造恶。这也对应到证得初禅的条件之一:“离欲、恶不善法”当中的“恶不善法”。平日习于犯戒、造恶的人,要证得初禅则是难上加难。因此卷二十四第624经中佛陀教郁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清净身、口、意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第864经经文导读]

佛教的修行讲究“止”与“观”:

“止”是专注于一对象(所缘)而不散乱,例如专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与思虑,能成就定力。

“观”是洞察,依据佛法而观察事物的本质,例如观无常,能成就智慧。

第864经经文首先简单描述了修“止”而证𢔽初禅的定境: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

“若行、若形、若相”即禅定的修习、境界、目标。这是指修行禅定时,经历入定前的状态、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上,而能渐渐入定。

入初禅定境的修行人,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离欲、恶不善法”即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

“有觉有观”指觉与观两者皆有,其中的“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描述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进入(达成)并保持在初禅的境界。

初禅是色界四个禅定层次的第一个层次,进一步关于这四个禅定层次的说明,可参见本卷稍后的“导读:四禅”。

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于彼色、受、想、行、识法,作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思惟,于彼法生厌、怖畏、防护;

有定的心中如同清澈静止的湖面,而可进一步修“观”。

“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指此时不再入定,而是以清净的心念来分析、洞察身心乃至世间一切事物(“色、受、想、行、识法”)的本质。

什么本质呢?

世间虽然有许多可爱、让人执著的事物,但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必然会因缘灭去,执著不放就会造成心中的苦。因此看似可爱的表相背面却也“如病(疾病)、如痈(脓疮)、如刺(毒刺)、如杀(凶器)”,能引起苦,本质上是“无常(迁流变化)、苦(受到逼迫)、空(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非我(无我)”的。

这样地思惟能生起智慧,而能看穿事物的本质,自然就不再贪得无厌,知道世间的可畏,而能够舍离以守护内心的清净。

生厌、怖畏、防护已,以甘露门而自饶益,如是寂静,如是胜妙,所谓舍离,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成就了智慧,也就是以佛法利益自己,证得没有烦恼、没有苦的寂静和殊胜的境界。因此而能彻底放下,断尽剩余的贪爱,没有贪欲,灭尽烦恼,不再生死,获得真正的自由。

本经以及接下来几经以先修止后修观的次序来作为例子,实务上止观的修习不限于这种次序,卷二十一第560经即提到先着重修止后修观、先着重修观后修止、止观融合并行等不同的止观修习次序。

(八六四)~(八六五)

[导读:四果]

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的层次,也不只能成就定力、往生天界,更能成就智慧而亲身体证解脱。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阶位可略分为四果,果位愈高,剩余轮回的束缚愈少:

阶位 简称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初果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二果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三果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四果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在证须陀洹果以前,趣向须陀洹果的修行路上,还区分为“(随)信行”、“(随)法行”这两种修行人,前者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后者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都能不堕恶道。

阿那含果往生色界天者,依证涅槃的速度,由慢到快可分为以下五种:

阿那含果中的阶位 轮回的束缚
上流般涅槃 先往生于色界的初禅天(色界天中较低层次的),渐次往生到色界最高层次的色究竟天而证得涅槃。
无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有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生般涅槃 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
中般涅槃 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


以下第886、892等经中即提到这些名称。

(八六六)

[导读:四禅]

禅定能让心专注于一对象而不散乱,在佛经中最常提到的禅定是“四禅”,其定义整理于下表中:

层次 定义 白话
初禅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
第二禅 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止息了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
第三禅 离贪喜,舍住正念、正智,觉身乐,圣人能说能舍念乐住 离于喜,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
第四禅 离苦息乐,前忧喜已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 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


四禅的要点略为解释如下:

初禅:

在初禅的定义中,“离欲、恶不善法”是初禅的成果,也是达成初禅的条件之一。要达成初禅还有其它的条件,约略地说如卷二十四第624经:“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正见),具足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然后修四念处。”(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经文中提到“有觉有观”,其中的“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当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例如呼吸)而达到初禅后,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第二禅

在初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随着功力渐深,渐渐地,“寻”、“伺”显得是刻意、多余的扰动,因此放下了初禅的“寻”、“伺”,则能进入第二禅。

此时内心更加地澄净(“内净”),达成专注、纯一的心(“一心”)。这时的定力能产生喜乐,又胜过初禅的喜乐。

第三禅

在第二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渐渐发现先前定力所生的“喜”能让人执著,执著于“喜”则因无常而有忧,所以放下“喜”心,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清澈的觉知)、正知(清晰的理解)中,则能入于第三禅。

这时一方面内心安住在“舍”,一方面体验到比粗糙的“喜”更胜妙的“乐”,这是第三禅的境界。

第四禅

在第三禅的基础下继续修定,除了先前已经放下的“喜”外,渐渐连第三禅的“乐”也都彻底放下,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成就第四禅。

先前第864经提到了初禅,后续的第867经、第869经、第870经则分别提到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八六七)~(八七二)

[导读:修证相应]

《杂阿含经》“修证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873~891经,是佛陀期勉弟子应努力修证的经文。

(八七三)

[导读:五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规范,有防非止恶的功用。依据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异,佛教的戒会有不同的规范,比如在家人可持守“五戒”:

  1. 不杀生:不杀人、畜。
  2. 不偷盗:不偷窃。
  3. 不邪淫: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
  4. 不妄语:不说谎。
  5. 不饮酒:不喝酒。饮酒本身虽然不一定就是造恶,但可能让人酒后乱性,犯了其他的戒。佛教首重智慧,所以有不饮酒戒。

如果因为工作等因素而不能受持全部的五戒,则可先受持其中自己可守的戒,守一分的戒就有一分防非止恶的力量,等到因缘成熟再渐次受持完整的五戒。

由于戒的规范与保护,持戒的人不会去造作恶行,避免了因恶行而招致的恶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则要立刻警觉、忏悔,避免未来再犯,以求离恶向善。

持戒清净的人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恶行,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与平稳,安定的心能够保持专一,得以进一步修习禅定,进而开启智慧。所以说“戒”是“定”与“慧”的基础。

(八七四)

[导读:四正断]

“四正断”是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以断恶生善:

  1. 断断:已经生起的恶,让它断除。
  2. 律仪断:还没生起的恶,不让生起。
  3. 随护断:还没生起的善,让它生起。
  4. 修断:已经生起的善,让它增长。

“四正断”又译为“四正勤”、“四意断”。

能断恶、并让恶不复生,生善、并让善更加增长,自然愈修愈好,而是正确的勤奋。

相当的南传经文以及《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对于断断、律仪断的说明和《杂阿含经》以下第877、878经所述的次序对调,对于随护断、修断的说明也是次序对调,可能是传抄时的解读不同所致。两种解读都说得通,只要能勤奋于全部四个层面,则文字上的不同解读自然无碍修行。

(八七五)~(八七八)

[导读:善护根门]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感知外境的入口,如果从六根对外境起了贪著,就会追逐外境,导致因缘相续,最后引起苦果。因此佛经中常讲“善护根门”,就是将六根比喻为一扇门,把关得好,就不会遭小偷;如果门户洞开,不加以守护,家产就有危险了。

对于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有警觉心,不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能持戒清净,也是正确的勤奋。

(八七九)~(八八〇)

[导读:三毒]

我们会沉陷于生死轮回,无法解脱,是因为有种种的烦恼。这些烦恼当中,最重要的有三种:

  1.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2. 瞋恚:生气;忿怒。
  3. 愚痴:无智;无明。

简称贪、瞋、痴或是贪、恚、痴,统称为“三毒”。

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我所喜爱的拿不到、有违逆我的,就生瞋恚。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修行到最后能不被贪欲、瞋恚、愚痴所束缚,而能解脱自在。

(八八一)~(八八三)

[导读:三明]

三明是阿罗汉所能通达无碍的三种智慧神通:

  1. 宿命明:了知自己及他人过去世的种种的智慧。
  2. 天眼明:了知自己及他人未来世的种种的智慧。
  3. 漏尽明:了知四圣谛、解脱烦恼及轮回的智慧。

宿命明能让人了解“因”,知道过去苦而厌离;天眼明能让人了解“果”,知道未来苦而厌离;漏尽明则能让人断尽烦恼而解脱。再者,宿命明可破除常见,天眼明可破除断见,漏尽明则远离这二边而安住于中道。

常有人问:“阿罗汉能有的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中,为何只有三个称为明?”

因为这三种神通修到透彻时能让人了知过去、现在、未来的集起及灭去,有了这智慧能帮助人解脱。

以下第884至887经即为解说阿罗汉所得“三明”定义的经文。这几经将阿罗汉(“无学”圣者)的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分别称为“宿命智证通”、“生死智证通”、“漏尽智证通”。

(八八四)

[导读: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陀悟到的四个真理:

  1.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会令人执著的五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2. 集:苦的起因,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详见卷十二)。
  3. 灭:苦的止息,称为“涅槃”。
  4. 道: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即“八正道”(详见卷二十八二十九)。

了知四圣谛,即见到了真理,进一步依于真理而勤修,最终能断尽一切烦恼而解脱,即三明中的漏尽明。

(八八五)~(八九一)

[导读:入界阴相应]

《杂阿含经》“入界阴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892~901经,是佛陀提到六内外“入”处、十八或六“界”、五“阴”的一些经文。

这些经文以六内入处(眼、耳、鼻、舌、身、意)的分析为起点,表示如果能洞察六内入处,就能成为圣贤。洞察六内入处的什么?我们由六内入处认知世间的过程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是无常、苦、空、非我的,如果贪爱、执著于六内入处所接受的境界,会引生种种烦恼、造成了苦,因此不再贪爱、执著,即可不生烦恼而灭苦。这些细部的说明可参见卷八。

同理也可分析六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卷八第218经等许多经说道“缘眼、色,生眼识”(眼根接收到影像,而会有视觉),六内入处对应到六外入处即生起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加起来就是十八界。

同理也可分析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和五阴(色、受、想、行、识),所以这些经文归类于“入界阴相应”。

“界”是差别、分类的意思,“十八界”为: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六界”则为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不管是“十八界”或“六界”,取其联集则含括宇宙乃至身心的一切,一切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因此“入界阴”相应的“界”解为“十八界”或“六界”都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阴、界、入”是佛经中常用的对于一切事物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法,或三种不同的观察切入角度。举例来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空五阴);无眼、耳、鼻、舌、身、意(空六内入处);无色、声、香、味、触、法(空六外入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空十八界)。”

[第892经经文导读]

有内六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内六入处”是:

  • 眼:视觉器官。
  • 耳:听觉器官。
  • 鼻:嗅觉器官。
  • 舌:味觉器官。
  • 身:触觉器官。
  • 意: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内六入处”,又称为“六内入处”、“六根”。

“内六入处”所接收的,是“外六入处”:

  • 色:影像。
  • 声:声音。
  • 香:香臭。
  • 味:味道。
  • 触:碰触。
  • 法:讯息。

又称为“六外入处”、“六境”。由于“外六入处”能沾染身心,也称作“六尘”。

“内六入处”接收到“外六入处”时,如果有贪爱、执著,就会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轮回。如果没有贪爱、执著,就能有智慧地辨明外境,心不随境转。

以智慧洞悉内六入处而修行,则可依次证得各种修行的阶位,例如前面“导读:四果”当中提到在证须陀洹果以前,趣向须陀洹果的修行路上的“(随)信行”:

于此六法观察、忍,名为信行,超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

对于眼、耳、鼻、舌、身、意,基于信心而以智慧彻底观察并且接受(观察所得到的洞见),称为“(随)信行”,离开凡夫境界而超昇入圣道,朝向出离生死的方向。持续这样地修行,只要没有中途死去,总有一天能证得须陀洹果,成为初果圣人。

智慧更强的修行人,则可证得“(随)法行”:

若此诸法增上观察、忍,名为法行,超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

如果对于六内入处,基于更犀利的智慧彻底观察并接受(观察所得到的洞见),则称为“(随)法行”,离开凡夫境界而超昇入圣道,朝向出离生死的方向。持续这样地修行,只要没有中途死去,总有一天能证得须陀洹果(初果):

若此诸法如实正智观察,三结已尽、已知,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不堕决定恶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如果对于六内入处,契合真理地以正智(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观察,已断除并彻底了知三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就叫作须陀洹。须陀洹绝对不会堕于恶道,一定朝向真正的觉悟迈进,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到达苦的尽头(涅槃)。

甚至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此等诸法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脱,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对于六内入处,契合真理地以正智观察,并进一步修行而能不起各种烦恼,离于贪欲而解脱,就叫做阿罗汉。阿罗汉已没有了各种烦恼,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没有了各种负担,获得佛法对自己的利益,灭尽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缚(也就是不再有来生),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并能心彻底地解脱。

从初果到四果,证得果位的条件以及剩余轮回的束缚,总结于下表: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三结(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三结,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其中一些名词的简略意义如下:

  • 身见:执著于有“我”。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贪:欲界众生的贪爱。
  • 瞋恚:生气。
  • 愚痴:无智;无明。

(八九二)~(九〇一)

[导读:不坏净相应 (1/3)]

四不坏净是:

  1.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2.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3.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4.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凡夫对于三宝的信心有进有退,持戒时好时坏,而初果圣者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对于三宝的不坏的信心,并且持戒清净。因此四不坏净是初果圣者的成就之一。

有四不坏净的人,净信三宝,自然行于正道,而感得人天善果甚至解脱;奉持净戒,自然不造恶业,不生恶果。因此经中说成就四不坏净者有种种的善报,能自在如意。

《杂阿含经》“不坏净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902~904经、卷三十第833~860经、卷四十一第1121~1135经,是佛陀解说四不坏净的经文。

(九〇二)~(九〇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导读:大迦叶相应 (2/2)]

大迦叶尊者像,取自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

“大迦叶”又译为“摩诃迦叶”,“摩诃”是“大”的音译,“迦叶”是这位尊者的种姓,在僧团几位迦叶种姓的尊者中他最为德高望重,所以称呼他为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出身于王舍城的有钱人家,是婆罗门种贵族,还没出家前就常念世间苦、志在出家,被父母安排婚事后,夫妇两人相约分房居住、清净修行,十二年后他的父母都过世了,就舍去所有的财宝,出家求道。佛成道后第三年,大迦叶尊者在王舍城北方的那罗聚落遇到正在打坐的佛陀,就认定佛陀是他的老师,随佛出家八天后即证得阿罗汉果。

大迦叶尊者已累世苦行,纵使佛陀没有出世,他也会自行证悟,成为辟支佛(没有老师教导而自己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因此也带有独觉圣者的特有气质,坚持在没有人烟的地方独自苦行,以少欲知足、常行“头陀行”闻名。“头陀行”是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练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有十二项苦行的规定,这样的苦行超过佛陀对于出家人的要求,但大迦叶尊者甘之如饴。佛陀称赞他“十二头陀,难得之行”第一,并曾在轻视大迦叶尊者衣服破烂的比丘前,分自己座位的一半给他坐,以示尊重。

佛陀涅槃后,大迦叶尊者为免正法失传或错乱,在王舍城召集五百阿罗汉,进行佛经第一次的正式大规模结集,对于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贡献。

《杂阿含经》“大迦叶相应”的内容为卷四十一第1136~1144经及本卷第905~906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大迦叶尊者的互动和说法。

(九〇五)~(九〇六)

[导读:聚落主相应]

《杂阿含经》“聚落主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907~916经,当中记录佛陀和村落的首领们的互动和说法。

村落的首领们官大学问大,有各种具影响力的想法,这些想法有的是由耆老们相传、有的是由自己的经验所推论、有的是道听涂说、有的是外道大师所教、有的是自身对人生课题的思考。首领们在遇到佛陀时也会提出讨论,在首领们的经历与佛陀的真理相会时,就能激荡出思辩的火花。

(九〇七)~(九一六)

[导读:马相应 (1/2)]

古人要在陆地上快速移动,必须骑马,因此有许多譬喻以马作主题,例如“心猿意马”就是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训练自己的心意,也有如调伏野马。修行人要行于八正道,则像是马车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杂阿含经》“马相应”中,收录了佛陀以马作譬喻的经文,包括本卷第917~918经和卷三十三第919~926经。

(九一七)~(九一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导读:马相应 (2/2)]

古人要在陆地上快速移动,必须骑马,因此有许多譬喻以马作主题,例如“心猿意马”就是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训练自己的心意,也有如调伏野马。修行人要行于八正道,则像是马车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杂阿含经》“马相应”中,收录了佛陀以马作譬喻的经文,包括卷三十二第917~918经和本卷第919~926经。

(九一九)~(九二五)

[导读:五盖]

五盖是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1. 贪欲盖:感官欲望。
  2. 瞋恚盖:生气。
  3. 睡眠盖:昏沉和嗜睡。
  4. 掉悔盖:心浮动静不下来。“掉”又译为“掉举”,心浮动不安;“悔”即“追悔”,于所做的事心怀忧恼。
  5. 疑盖:疑惑。

五盖会阻碍入定,也阻碍证悟。为方便在实修中检视并对治五盖,要熟记五盖的项目及意义,也可参考右图以帮助记忆。

(九二六)

[导读:释氏相应]

《杂阿含经》“释氏相应”即本卷第927~936经,记录佛陀和释迦族人的互动及说法。

这些经中所载的释迦族在家人,和现代的在家人一样俗务缠身,因此他们问佛陀的问题,也特别值得现代的在家佛教徒参考,例如:

  • 在家的佛教徒该具足什么法?
  • 不能常见佛,该修什么法?
  • 在家学佛能有什么成就?
  • 遇到意外而命终,是否会因惊恐而堕三恶道?
  • 临终前忏悔而持戒,是否对修行有实质上的帮助?

这些都是“释氏相应”中释迦族人曾请教过佛陀的问题。

(九二七)~(九三〇)

[导读:六念]

“六念”是六种能收摄心念乃至证得涅槃的禅修方法,包括:

  1. 念佛:忆念佛陀的德性,例如如来十号。念佛的时候,自然不起贪、瞋、痴等恶念,心正直而不会后悔。这样放下粗重的烦恼,信受佛陀、佛法而随之心生欢喜。在欢喜中身心轻松安稳,自然感受到快乐。在安稳、快乐的状态下,心比较容易安定、统一。得定后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没有放不下的牵挂,进而证得初果甚至涅槃。
  2. 念法:忆念正法、律能让人离欲,解脱烦恼,当下体证。念法的时候,自然不起贪、瞋、痴等恶念……甚至涅槃。
  3. 念僧:忆念圣众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应当恭敬供养。念僧的时候,自然不起贪、瞋、痴等恶念……甚至涅槃。
  4. 念戒:忆念戒德,成就清净戒。念戒的时候,自然不起贪、瞋、痴等恶念……甚至涅槃。
  5. 念施:忆念布施,高兴地离于吝啬与贪心,没有执著,平等布施。念施的时候,自然不起贪、瞋、痴等恶念……甚至涅槃。
  6. 念天:忆念天人的德性,念有信、戒、施、闻、慧的修行人命终得生天上,我也要有信、戒、施、闻、慧。念天的时候,自然不起贪、瞋、痴等恶念……甚至涅槃。

修行六念能将心摆在能引导解脱的善念上,此时自然就不会犯戒,也不会有不好的念头,渐渐而能得定,再因定发慧。

《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57经表示最好于行、住、坐、卧随时能系心六念,而可成就定境(三昧),例如证得念佛三昧,一切时、一切处皆在念佛。

本卷第931经是《杂阿含经》中解说六念的重要经文,并可对读《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0经卷三十第857经《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的解说。

《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中将六念再加上“念休息(念寂静)”、“念安般”、“念身”、“念死”,成为“十念”,不论“六念”或“十念”都是佛教中很常见的修法。

修行六念有什么好处?经上说修习六念或十念可以“出苦处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CBETA, T02, no. 99, p. 143, b21-23),“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0),“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554, a9-11)

(九三一)~(九三五)

[导读:四向四果]

修道的阶位粗分为四果,也可进一步细分,例如将四果各自之前的阶段拆出来成为四向,而成为四向四果: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又称为四双或八辈。

果位愈高,剩余轮回的束缚愈少,例如:

阶位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向,包括“随信(心修)行”、“随法(智修)行” 不堕恶道。
须陀洹果,又称为“七有”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七次就能涅槃。
须陀洹果中进度快的又名“家家” 天界与人间总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须陀洹在天界与人间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一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中进度快的又名“一种” 只须在欲界天中受生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上流般涅槃” 先往生于色界的初禅天(色界天中较低层次的),渐次往生到色界最高层次的色究竟天而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无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有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生般涅槃” 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
阿那含果中的“中般涅槃” 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此外,经中也有以入门的性向、是否得所有八解脱(舍去对色与无色的贪欲的八种禅定)定力、是否断尽烦恼,来描述初果以上的圣者:

阶位 入门的性向 圆满八解脱 断尽烦恼 和四果的关系
信解脱 由“随信行”入门 初果以上、未满四果
见到 由“随法行”入门 初果以上、未满四果
身证 (不区分) 三果以上、未满四果
慧解脱 (不区分) 四果
俱解脱 (不区分) 四果


第936经即定义了以上第一个表格中“须陀洹向”所包括的“随信行”、“随法行”,以及第二个表格中“信解脱”、“见到”、“身证”、“慧解脱”、“信解脱”等名词。

(九三六)

[导读:无始相应 (1/2);五阴无我]

《杂阿含经》“无始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937~939经和卷三十四第940~956经,是描述“无始生死”的相关经文。由于一切有为法是因缘所生,往前辗转推究是找不到一个起始点的,因此称作“无始”。

为什么会有这找不到起始点、又漫长不知终点的生死轮回呢?

因为众生执著认为在五阴中有“我”。举例而言,就“身体”与“我”的关系而言,可能误认:

  • 身体是“我”:身体就是“我”,至于受、想、行、识都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 身体异“我”:身体之外有“我”。例如以为“识”甚至所谓的“灵魂”是“我”,而身体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 身体和“我”互相含摄:“我”处于身体之中,或是身体处于“我”之中。例如认为有造物主(大我)遍于一切物质(也包括身体)之中,一切物质都有造物主在其中,但造物主却又不是物质。

以上三类认为有“我”的见解,佛经中称为“色是我”、“色异我”、“相在”。若有兴趣探讨这方面详细的逻辑定义,可参见卷五第109经

因为没有觉悟的智慧(“无明”)而执迷于有“我”,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有违逆“我”的,就生瞋恚,诸如此类产生种种“我的”烦恼而无法解脱,因此众生沉迷于生死轮回之中。

佛陀悟道时,则发现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例如人的身体属于色阴,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内的细胞早因新陈代谢而不一样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迁流变化的,没有恒常不变的色阴。心理也是如此,刹那生灭,更没有恒常不变的“我”。

修证无我的智慧,才能离于贪爱,断除烦恼执著,解脱无始轮回,获得究竟的解脱。

(九三七)~(九三九)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导读:无始相应 (2/2)]

《杂阿含经》“无始相应”的内容为卷三十三第937~939经和本卷第940~956经,是描述“无始生死”的相关经文。由于一切有为法是因缘所生,往前辗转推究是找不到一个起始点的,因此称作“无始”。

生死长远,无穷无尽,只有精进修行才能解脱轮回。

(九四〇)~(九五六)

[导读:十四无记;婆蹉种出家相应]

十四无记是十四个佛陀不予回答的问题:

  1. 世间常:宇宙的主体是永恒不变的吗?
  2. 世间无常:宇宙的主体是无常的,会消失而一了百了(断灭论)吗?
  3. 世间亦常亦无常:宇宙的主体是常也是无常吗?
  4. 世间非常非无常:宇宙的主体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吗?
  5. 世间有边:宇宙有边界吗?
  6. 世间无边:宇宙没有边界吗?
  7. 世间亦有边亦无边:宇宙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吗?
  8.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宇宙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吗?
  9. 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常存吗?
  10. 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不存在吗?
  11. 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
  12. 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吗?
  13. 命即是身: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吗?
  14. 命异身异: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吗?

外道的问题是基于错误的假设,不是从因缘观如实地看世间,所以佛陀才不加以讨论或回答这些问题。

十四无记的第2个“世间无常”和佛教所说“世间无常”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实际的意义却不一样。十四无记所说的“世间无常”是将宇宙(世间)视为一个主体、大我,认为这个主体是无常,会消失而一了百了,属于断灭论。佛教所说的“世间无常”则是基于因缘的分析,描述世间的迁流变化,而非有一个主体、大我。

十四无记中第10个“如来死后无”和佛教所说的“涅槃”也不相同。十四无记所说的“如来死后无”是将如来视为一个主体、灵魂,认为这个灵魂会消失而一了百了,属于断灭论。

如果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如果认为如来死后就没了,那就是“断见”,而佛陀则发现且证知世间是“缘起缘灭”的:身心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叫做如来。而在究竟的角度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了,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那又怎么能说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没有呢?问题就错了,因此不予回答。

十四无记中第14个“命异身异”和佛教所说的“轮回转世”意义也不同。十四无记的“命异身异”认为有个永生不变的灵魂,佛教则认为身心都是持续因缘变化的,所谓“意生身”或“中阴身”的暂态也是因缘生灭。再者,解脱的圣者即不再轮回,超越了“命异身异”的命题。

要如何正确地看待“十四无记”的问题?可参见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佛陀离于有、无的二边,离于断、常的二边,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

关于佛陀应对“十四无记”的记载,多数收录于本卷“婆蹉种出家相应”和“外道出家相应”中,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05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8经欢喜经

《杂阿含经》“婆蹉种出家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957~964经,记录一位种姓为婆蹉的外道出家人多次拜访佛陀和佛弟子询问十四无记的问题时,双方的互动。婆蹉原先再三执迷于十四无记的问题上,后来佛陀引导他离于十四无记的戏论,依于佛法观察世间,并亲自体证佛法,他发现佛法的利益后也从佛出家,后来证得阿罗汉。

[第957经经文导读]

一位种姓为婆蹉的外道出家人来请教佛陀一个又一个问题,都是十四无记的问题:

婆蹉种出家白佛言:“云何?瞿昙!命即身耶?”

“瞿昙”是释迦牟尼佛俗家古代的族姓,因为外道们不认为释迦牟尼佛是觉悟者,不像佛弟子般尊称佛陀为“世尊”,而只以佛陀未出家前的族姓称呼他。

婆蹉问佛陀是否同意“命即是身”?白话意思是:“生命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吗?”

“命即是身”的观点,将肉体认为是“我”,生命的一切就是肉体机能的展现。

佛告婆蹉种出家:“命即身者,此是无记。”

佛陀回说这是“无记”,也就是佛陀不予回答的问题。

身心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肉体败坏后还是会由于因缘而轮回,因此生命并不等同于肉体。但肉体是生命存在的因缘条件之一,并不能否定肉体对生命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人通常对于“生命”有错误的认知,忽视了因缘法则之下完整的生命轮回现象。在命题错误的情况下,佛陀对此不加以讨论,也就是“无记”。

“云何?瞿昙!为命异身异耶?”

婆蹉接着问佛陀是否同意十四无记中的另一主张“命异身异”,白话意思是:“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吗?”

“命异身异”的观点,认为有个灵魂一类的东西才是“我”,肉体不是“我”,两者是可以分离的,灵魂不需要肉体即可独自长存。

佛告婆蹉种出家:“命异身异者,此亦无记。”

佛陀回答说这也是“无记”。

讨论这个问题的人通常将生命(灵魂)视为一个独自存在且不变异的自我,因此命题错误,基于错误命题的讨论容易沦为鸡同鸭讲,而不加以讨论。

就以现代来说,也有“灵魂永生”一类的说法。常有人问佛法是否认为“灵魂永生”?这不是一个字“对”或“错”就能讲清楚的。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有众生轮回的现象没错,但并没有永恒不变、能独自存在的灵魂,而且解脱的圣者即不再轮回。面对相信错误命题的发问者,不宜直接跳进错误的命题中回答“对”或“错”,以免加深对方错误的认知。

婆蹉种出家白佛:“云何?瞿昙!命即身耶?答言:‘无记’。命异身异?答言:‘无记’。沙门瞿昙有何等奇?弟子命终,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彼处。’彼诸弟子于此命终舍身,即乘意生身生于余处。当于尔时,非为命异身异也?”

婆蹉不了解为何佛陀不回答这些问题,更举例他曾听说佛陀记说弟子死亡后往生到别处。婆蹉认为这些轮回的例子,不就支持“命异身异”?轮回的例子似乎支持“生命和肉体是两回事,可以分离”的“命异身异”观点。

佛告婆蹉:“此说有余,不说无余。”

佛陀回答他:“这些谁往生到哪里的例子是在讲有执著的人,而不是说已没有残余执著的人。”

也就是说谁往生到哪里的例子,是“个案”的层次而不是“真理”的层次,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状况,像阿罗汉就不会再转生到哪里。既然这些个案无法放诸四海皆准,就不能说是真理。

举例来说,地球上一切万物都会朝地面落下,因此有无数的个案支持“万物朝地面落下”这个现象。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太空中的物体就不一定朝地面落下了,也可能被别的大型天体重力吸引。因此在讨论物理学定律(物理学的真理)时,要发掘的是“万有引力定律”,而不是“万物朝地面落下”的无数个案。

借由这一句回复,佛陀试着将婆蹉由陷入个案、陷入错误命题的钻牛角尖中拉出来,提升到对于事物本质、真理的讨论上。

婆蹉白佛:“瞿昙!云何说有余,不说无余?”

佛告婆蹉:“譬如火,有余得然,非无余。”

婆蹉听不懂前面那一句话,因此请佛陀说明。

佛陀就以火为例,如果没有任何残存的东西,火就不会继续烧。有残余执著的人就会轮回,没残余执著的人则不轮回。

婆蹉白佛:“我见火无余亦然。”

佛告婆蹉:“云何见火无余亦然?”

婆蹉白佛:“譬如大聚炽火,疾风来吹,火飞空中,岂非无余火耶?”

佛告婆蹉:“风吹飞火,即是有余,非无余也。”

婆蹉白佛:“瞿昙!空中飞火。云何名有余?”

佛告婆蹉:“空中飞火依风故住,依风故然;以依风故,故说有余。”

婆蹉以为没有任何残存的东西,火仍然会继续燃烧,并以他看到大风将火吹到空中时,火在空中燃烧为例。

佛陀则表示纵使被大风吹到空中的火会燃烧,最少也有依著风,而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是在没有任何残存东西的真空中,火是烧不起来的。

婆蹉白佛:“众生于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余处。云何有余?”

佛告婆蹉:“众生于此处命终,乘意生身生于余处,当于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余。”

了解了比喻后,婆蹉询问让众生在命终后轮回到别的地方的残存东西是什么?

佛陀答道残存的是执著:“因爱故取,因爱而住”,众生因为贪爱而有执著,因为贪爱持续著轮回。

在这样一系列的问答中,可以见到佛陀成功地将婆蹉从十四无记的错误命题里拉出来,让他问起真正重要的问题,也可见佛陀教化的善巧。

该问的不是“命即是身”、“命异身异”的对错,而是:“什么造成了生死轮回?”

(九五七)~(九六〇)

[导读:常见与断见二边]

许多人执著于世间的“有”,认为自己的灵魂、或造物主、或万物,可以永恒的存在。这种见解,称为“常见”。

也有人执著于世间的“无”,认为杀人放火都没关系,反正人死后就一了百了,只是早死晚死的差别。这种见解,称为“断见”。

像前面第957经提到的“命即是身”,认为生命即是身体,身体死亡后就一了百了,有这样看法的人通常持有“断见”;至于“命异身异”,认为灵魂不需要肉体即可独自长存,有这样看法的人通常持有“常见”。

佛陀则告诉我们,执著于“常见”、“断见”都不能解脱,要观世间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为了知世间是因缘而生,所以不落入“断见”,因为了知世间会因缘而灭,所以不落入“常见”,这就是所谓“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知道缘起缘灭的中道,就不会陷入十四无记,也才能确实地对症下药,断除因缘的锁链而解脱轮回。

(九六一)~(九六四)

[导读:外道出家相应 (1/2)]

《杂阿含经》“外道出家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965~969经和卷三十五第970~979经,记录佛陀或佛弟子与外道出家人的互动和说法。

(九六五)~(九六九)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

[导读:外道出家相应 (2/2)]

《杂阿含经》“外道出家相应”的内容为卷三十四第965~969经和本卷第970~979经,记录佛陀或佛弟子与外道出家人的互动和说法。

(九七〇)~(九七六)

[导读:外道六师]

古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认为有“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寻真我、融入大梵天才能得永生。

佛世时还有六种主要的外道,是反对婆罗门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称为“外道六师”。

外道六师是:

  1. 富兰那迦叶: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可说是无因果、无道德论者。
  2. 末迦梨瞿舍利子: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无论愚智,都要轮回受诸苦乐,直到八万四千大劫后,就自然得到解脱。因此也否定因果论,认为人所作的善事恶事都是徒然。可说是宿命论者。
  3. 删阇耶毘罗坻子:认为所谓真理只不过是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于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类似中国的“白马非马论”。可说是怀疑论、不可知论者。
  4. 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认为人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造成,死后还归地、水、火、风,全部败坏,一了百了,没有来生。作善作恶都没有报应,所以不须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乐,而否定道德。可说是顺世派、唯物快乐主义者。
  5. 迦罗拘陀迦栴延:认为众生的存在有七种成分是真实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成分不必靠任何条件产生,而能安住不变。因此,纵使用刀砍头,也不会死,因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过罢了。因此也没有挥刀的人,也没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恶观念、道德观念。可说是无因论的实有论者。
  6. 尼乾陀若提子: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其余五派相比,较类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

佛陀证悟后发现这些见解都是基于身见、基于爱欲、基于有限的观察或臆测而误认的,因此无法趋向解脱。

接着的第977经提到尼乾陀若提子的邪见,第978、979经则提到外道六师的名字。

(九七七)~(九七九)

[导读:杂相应 (1/2)]

《杂阿含经》“杂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980~992经和卷四十七第1241~1245经,“杂”有“小而花样多”的意思,也是这些经文的特色。

(九八〇)~(九九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导读:婆耆舍尊者;婆耆舍相应 (2/2)]

婆耆舍尊者是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诗人,常以即兴的诗偈赞叹三宝。

《杂阿含经》“婆耆舍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四十五第1208~1221经和本卷第993~994经,收录有婆耆舍尊者所作诗偈的经文。

从这些记载也可见到婆耆舍尊者的修学历程,从赞佛、赞僧,到观察自己的心念并舍去恶念,乃至亲自证得三明,甚至第994经记载他圆寂前也不忘说偈赞佛,不愧是佛陀称赞能造偈颂的诗人兼修行人。

(九九三)~(九九四)

[导读:诸天相应 (1/4)]

《杂阿含经》“诸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995~1022经、卷二十二、卷四十八、和卷四十九第1294~1318经,是和诸天众有关的经文。《杂阿含经》后半段这些有大量偈子的内容,相当于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有偈篇”,也是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第一篇,因此虽然内容看似较不具组织,却深受南传学人重视。

天界不是仍在六道中吗?那佛陀和天人的问答有什么重要性?

因为佛陀说法是有次第性的,先谈如何做个好人,才能谈如何做个圣人:佛陀对于刚接触佛法的人,通常先说“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再说“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等到听法的人心开意解后,才说“诸佛所可常说法者,苦、集、灭、道”等解脱法。

《杂阿含经》“诸天相应”本卷的内容,大致也是这样的次序,先说持戒、布施,而能升天,才说如何能进一步解脱,并解说是什么让人不得解脱?什么能让人解脱?

且看佛陀与诸天子的问答,将做好人到成圣人的次第,一一为我们显露出来。

(九九五)~(九九六)

[导读:布施、持戒,得以生天]

如法布施及持戒得以往生欲界天,布施的发心愈清净、福报愈大者,往生愈高的欲界天。(至于往生色界、无色界天则还须要禅定的工夫。)

第997至1000经即教导我们如法布施:

  • 997:布施、持戒得生天。
  • 998:财施、法施的举例。
  • 999:净信心、清净施。
  • 1000:所修功德利益来世。

(九九七)~(一〇〇〇)

[导读:布施之后]

布施能让人生天,但单靠布施仍无法解脱。如同先前提到的,佛陀在说完“生天之论”后,会再说“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等到听法的人心开意解后,才说“诸佛所可常说法者,苦、集、灭、道”等解脱法。这些就是本卷自1001经开始所提到的一些重点。

虽然前面几经都赞叹布施,第1001经至1003经中佛陀教导如何超越布施:

  • 1001:作功德(布施)是不够的,断贪爱、证涅槃才能解脱老病死。
  • 1002:断五、舍五、修五、超越五,而能解脱。
  • 1003:持五戒、去五盖、证五分法身,而能觉悟。


自1004经开始则分析是什么让人不得解脱?什么能让人解脱?

  • 1004:有余众生忧,无余则无忧。
  • 1005:业为众生依。
  • 1006:光明无过慧。
  • 1007:正觉最尊贵。
  • 1008:三明及三宝最上,六入处因缘是世间。
  • 1009:心制御世间。

(一〇〇一)~(一〇〇九)

[导读:爱欲缠缚众生]

贪、瞋、痴、慢、疑是凡夫常见的烦恼:

  1. 贪欲: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
  2. 瞋恚:我所喜爱的拿不到、有违逆我的,就生瞋恚。
  3. 愚痴: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痴),也就是无明。
  4. 我慢:自我中心、傲慢。
  5. 疑结:对正法的疑惑。

感官接触到外境时起贪爱执著等烦恼,这样的因缘才会缠缚众生,造成生老病死的轮回。若作更细部的解析,可分解为十二因缘:

(1) 无明 → (2) 行 → (3) 识 → (4) 名色 → (5) 六入处 → (6) 触 → (7) 受 → (8) 爱 → (9) 取 → (10) 有 → (11) 生 →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

以下第 1010 至 1012 三经提到一些相关于十二因缘的名词:

  1. 第1010经:爱欲绑住世间,无欲则解脱。
  2. 第1011经:爱欲绑住众生,老、死围绕世间,因缘法建立世间。
  3. 第1012经:无明、爱欲、隐覆(或瞋恚)、我慢。

这几经可说是对应到佛陀说法次第中“欲为不净,断漏为上”的阶段。

至于十二因缘的详述可见卷十二等“因缘相应”的经文。

(一〇一〇)~(一〇一二)

[导读:信戒施闻慧]

佛陀表示优秀的在家佛教徒应该要具足信、戒、施、闻、慧,俗称“在家五法”:

  1. 信具足:坚固信佛。
  2. 戒具足:持守五戒。
  3. 施具足:清净布施。
  4. 闻具足:听闻受持佛法。
  5. 慧具足:如实知四圣谛。

当然,这五法并不仅在家众要具足,出家众更是要具足。这五法的详细介绍可见卷三十三第927、929经所载。

以下第 1013 至 1015 三经提到一些相关的名词:

  1. 第1013经:信心、正法、真谛、智慧。
  2. 第1014经:信心、智慧、涅槃。
  3. 第1015经:正戒、净信、智慧、功德。

自第1014经开始,或许可大略对应到佛陀说法次第中“出家为上”的阶段,表示比丘能断各种的束缚。

(一〇一三)~(一〇一五)

[导读:心理的运作]

人的心理运作可以区分为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例如贪爱、造业都属于行阴的范畴;而在《阿含经》的用词中通常心、意、识三者相通,只是作用略有不同,都属于识阴的范畴。

本卷自第1016经开始即结合先前提到的“心持世间去、心制御世间”、“因缘生烦恼与轮回”等义理:众生由心(意)为先导,起贪爱等烦恼而造业,形成生老病死的轮回。

这些经文的属性可约略对应到佛陀说法次第中“苦、集、灭、道”当中的“苦、集”的阶段,表示生死为苦,并略为探究苦生起的原因。“诸天相应”在本卷之外的其他卷,则可约略对应到“灭、道”的阶段。

(一〇一六)~(一〇二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导读:病中修行;病相应 (2/2)]

生病时的痛苦往往令人难以忍受,而这正是考验一个人对佛法体悟有多深的关键时刻。无论是“无我”或“四圣谛”等教义,是否只是口头禅,还是能够切实应用于应对病苦,便在此时见真章。

即使是修行深厚的人,在重病之下也可能丧失定力,如本卷第1024经记载阿湿波誓尊者的情况,此时赤裸裸地面对病痛与死亡,只能靠究竟的智慧来度过难关。

经典中记载了许多佛弟子在生病痛得死去活来时进修佛法,有的人在体悟了佛法时可减轻甚至灭除病苦。例如卷五第103经的差摩比丘,在极大的痛苦中观察五受阴是无我的,因此虽然身体痛苦,心却得以解脱,最终病痛也痊愈了。此外,许多佛弟子在生病时依“四不坏净”修习六念,或修四念处、七觉支,或思惟苦的集与灭,进而断苦,详见“病相应”的各经、卷二十第540经、554经、《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经、《增壹阿含经》卷六〈利养品13〉第7经等经文。

即使是面临绝症或身体完全衰败的情况,佛弟子仍可能借此觉悟,甚至证得涅槃,如本卷第1023经和1025经所载。

《杂阿含经》“病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四十七第1265~1266经和本卷第1023~1038经,记录佛陀和弟子在探病时的说法。

(一〇二三)~(一〇二七)

[导读:四念处]

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 身身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2. 受受观念处: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3. 心心观念处: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等状态。
  4. 法法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支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

其中“身身”、“受受”、“心心”、“法法”的重复,是用来表示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成分。

经上记载身念处在观察“内身”纯熟后,可以观察“外身、内外身”;受念处在观察“内受”纯熟后,可以观察“外受、内外受”;心念处和法念处也是如此。这是说四念处的修习是先观察自己(“内”),再观察他人或外界(“外”),最后同时观察自身以内及以外(“内外”),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四念处的修习方法详见《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等“念处相应”的经文。

(一〇二八)~(一〇二九)

[导读:在家人重病临终该如何开导]

从前几经可见,当比丘在重病甚至临终时,佛陀通常为他们说解脱法,表示五阴无我(第1024、1026经)、六入处、六受等因缘生灭故无我(第1025经)、应离贪瞋痴(第1027经),持戒清净的比丘们常常也能因此而解脱了。

当在家人重病甚至临终时,佛陀则通常要他们忆念四不坏净:于佛、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如以下各经所载。

这可能是因为古印度的习俗中,婆罗门年老就该出家,精进修行的人出家很自然,在家人多为有世俗牵绊而难以修行的人,佛陀对一般在家人的要求也就较低,只要他们受三皈五戒。

精进的在家人重病或临终时,佛陀或大弟子则会给他们进一步提升修行层次的指导:

  • 第1036经:依四不坏净,进修五喜处:念佛、念法、念僧、念(自持)戒、念(自行)施。
  • 第1033经:依四不坏净,进修六随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 第1034经:依四不坏净,进修六明分想:一切行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
  • 第1038经:住四念处。
  • 第1032经:不执著六根、六境、六界、五阴而生贪欲识。

精进的在家人在进一步的开导后,有什么层次的领悟也就能证什么层次的果位,功不唐捐。

(一〇三〇)~(一〇三八)

[导读:十恶、十善;业报相应]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佛经通常列举十恶业及十善业:

十恶是:

  1. 杀生:杀人、畜。
  2. 偷盗:偷窃。
  3. 邪淫:不正当的性关系。
  4. 妄语:说谎。
  5. 两舌:离间。
  6. 恶口:骂人。
  7. 绮语:花言巧语。
  8. 贪欲:贪心。
  9. 瞋恚:生气。
  10. 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


相反的则是十善:

  1. 不杀生:不杀人、畜,悲念众生。
  2. 不偷盗:不偷窃。
  3. 不邪淫: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
  4. 不妄语:不说谎。
  5. 不两舌:不离间。
  6. 不恶口:不骂人。
  7. 不绮语:不花言巧语。
  8. 不贪欲:不贪心。
  9. 不瞋恚:不生气。
  10. 正见:正确的见解。


前三个是属于身业,接下来四个是属于口业,最后三个是属于意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杂阿含经》“业报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039~1061经,是解说善恶业的相关经文。

(一〇三九)~(一〇五二)

[导读:自作、教人作、赞叹、见作随喜]

第1053开始的几经表示不只自己行善,也教人行善,或赞叹、随喜他人行善,这样是更好的。另一方面,自己行善、教人行善、赞叹、随喜他人行善都是有功德的。

反之,纵使自己不亲手行恶,但教唆他人行恶,或是见他人行恶时加以赞叹、随喜,都是造恶业。

(一〇五三)~(一〇六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导读:比丘相应 (1/2)]

《杂阿含经》“比丘相应”的内容为本卷和卷三十九第1081~1083经,是和比丘众有关的经文。

佛教僧团接纳各种诚心出家的人,不管其出身、种姓,比丘有帅的、有丑的,有佛陀的亲戚、有不认识的人,有合群的、有独住的。不管这些比丘的身分背景如何,佛陀都教导他们持戒清净、如法修行、证得涅槃。

(一〇六二)~(一〇八〇)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导读:乞食;比丘相应 (2/2)]

上一卷的最后一经(1080)到本卷的前三经(1081、1082、1083),都可说关于比丘托钵乞食的日常生活中可注意的事项:从乞食托钵时的摄持诸根(1080),乞食的过程遵守戒律,托钵不挑选对象(1083),乃至乞食后打坐时应舍离欲心(1081、1082),都是关于比丘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修行的经典。

在家居士要工作讨生活,为五斗米折腰,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乞食。志求解脱的在家居士也可参考这些经文,以行走人间。

《杂阿含经》“比丘相应”的内容为卷三十八第1062~1080经和本卷第1081~1083经,是和比丘众有关的经文。

(一〇八一)~(一〇八三)

[导读:天魔波旬;魔相应]

天魔波旬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一位天主,可说整个欲界都在他的掌握中,每当有人得以脱离欲界、投奔自由时,就代表他能掌握的人又少一位。没有国家希望自己的人民叛逃,波旬自然也是如此,喜欢考验能够脱离欲界的修行者,或鼓吹五欲的娱乐、或给僧团制造一些事件,希望人们乖乖地享受欲界,不要比他还强。

《杂阿含经》“魔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084~1103经,记载和魔波旬有关的事件。

(一〇八四)~(一〇九九)

[导读:无敌驱魔大法]

本卷记载了许多天魔波旬骚扰佛弟子的事件,而佛陀也教导弟子面对天魔波旬的解法,首先要看穿魔扰,像佛陀直接叫出波旬的名字后通常他就退下了,如同网络上的骇客被纠出本尊后通常就会收敛。纵使叫不出名字,知道是魔扰也能处理,例如卷四十五“比丘尼相应”记载很多比丘尼纵使不知道来者名号是天魔波旬,但知道是魔扰而不为所动。

最重要的是守护根门而于六境不系着,正念、正知五阴无我而不动摇。

  • 第1100经:知是魔扰,正念念佛,觉魔为幻化。
  • 第1102经:知五阴无我、无我所,而无所著。
  • 第1103经:于六境不贪、不系着。


卷九第243至247经也解说超越六境即解脱魔系:“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著,比丘见已,知喜不赞叹、不乐着坚实,有眼识色不可爱、念、乐、著,比丘见已,不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不随魔,自在,乃至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58, c26-p. 59, a1) 卷一第21经则表示不为五阴动摇则解脱波旬:“若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如是受、想、行、识动摇,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CBETA, T02, no. 99, p. 4, c15-18) 都和本卷相呼应。

(一一〇〇)~(一一〇三)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

[导读:帝释相应 (1/2)]

天界有分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其中欲界天有六天,最接近人间的是四天王天,其上是忉利天。

忉利天以天帝释为天主,居于中央的善见城,四方各有八天,总共三十三天,因此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

天帝释的大福报是由过去世的善业所造成,是由哪些善业所造成的呢?第1104、1105经即记载让天帝释有这些福报的因缘,而第1106经则记载天帝释名字的因缘。

《杂阿含经》“帝释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104~1120经和卷四十六第1222~1225经,是和天帝释有关的经文。

(一一〇四)~(一一〇六)

[导读:不瞋而胜]

三十三天常得和阿修罗打仗,天帝释却可以不瞋而打胜仗,这样的能耐值得在五浊恶世的佛弟子效法。

如何不瞋而胜?可好好思考以下第1107经至1110经所记载天帝释的不瞋、忍辱与善论。

(一一〇七)~(一一一〇)

[导读:天帝释的四不坏净]

本卷接下来的经文大致围绕着佛、法、僧、戒的主题:

  • 1111: 恭敬于佛
  • 1112: 恭敬于法、僧、持净戒者
  • 1113: 恭敬于僧
  • 1114: 精进
  • 1115: 恭敬梵行者
  • 1116: 不瞋
  • 1117: 八关斋戒、如阿罗汉
  • 1118: 不幻不伪,贤善质直
  • 1119: 忍耐
  • 1120: 不娆乱

佛、法、僧、戒也是四不坏净(对佛、法、僧、戒的坚固信心)的主题。咦,四不坏净不是初果圣者达成的吗?和天帝释有什么关系?

根据《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品1〉第134经释问经、《长阿含经》卷十释提桓因问经等经记载,天帝释曾和佛请法,听完法后他也证得法眼净而得初果了。因此他在学佛后的所行能跟四不坏净相应。

(一一一一)~(一一二〇)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导读:不坏净相应 (3/3)]

四不坏净是:

  1.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2.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3.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4.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凡夫对于三宝的信心有进有退,持戒时好时坏,而初果圣者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对于三宝的不坏的信心,并且持戒清净。因此四不坏净是初果圣者的成就之一。

有四不坏净的人,净信三宝,自然行于正道,而感得人天善果甚至解脱;奉持净戒,自然不造恶业,不生恶果。因此经中说成就四不坏净者有种种的善报,能自在如意。

《杂阿含经》“不坏净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三十一第902~904经、卷三十第833~860经、本卷第1121~1135经,是佛陀解说四不坏净的经文。

(一一二一)~(一一二四)

[导读:初果]

要如何修行以证得初果呢?大致可归纳为“四预流支”:

  1. 亲近善士。
  2. 听闻正法。
  3. 内正思惟(内心正确的思惟)。
  4. 法次法向(依著一个修行法、下一个修行法的实践方向顺序修行)。

波罗蜜果。取自 Wikimedia Commo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ackfruit_ചക്ക.JPG

证初果的条件是断三结:

  1. 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2.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3.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初果圣者自己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四不坏净”:

  1.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2.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3.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4.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一一二五)~(一一二八)

[导读:四果]

波罗蜜果。取自 Wikimedia Commo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ackfruit_wkm_2.jpg

以解脱的程度而衡量,修道的阶位可以分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等四果。证得果位的条件以及剩余轮回的束缚,如下表所述: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一一二九)~(一一三〇)

[导读:四食]

古印度认为有四类食物能长养身心,即四食:

  • 麤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
  • 细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细触食。
  •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系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很多人在刚得知“四食”的说法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形而上的食物?其实,佛教的四食是根据“长养五阴”来讲的:

  • 麤抟食:和“色阴”相关。
  • 细触食:和“受阴”相关。
  • 意思食:和“想阴、行阴”相关。
  • 识食:和“识阴”相关。

人是五阴的集合体,因此能长养五阴的,就归纳为四食了。

(一一三一)~(一一三五)

[导读:大迦叶相应 (1/2)]

“大迦叶”又译为“摩诃迦叶”,“摩诃”是“大”的音译,“迦叶”是这位尊者的种姓,在僧团几位迦叶种姓的尊者中他最为德高望重,所以称呼他为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出身于王舍城的有钱人家,是婆罗门种贵族,还没出家前就常念世间苦、志在出家,被父母安排婚事后,夫妇两人相约分房居住、清净修行,十二年后他的父母都过世了,就舍去所有的财宝,出家求道。佛成道后第三年,大迦叶尊者在王舍城北方的那罗聚落遇到正在打坐的佛陀,就认定佛陀是他的老师,随佛出家八天后即证得阿罗汉果。

大迦叶尊者已累世苦行,纵使佛陀没有出世,他也会自行证悟,成为辟支佛(没有老师教导而自己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因此也带有独觉圣者的特有气质,坚持在没有人烟的地方独自苦行,以少欲知足、常行“头陀行”闻名。“头陀行”是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练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有十二项苦行的规定,这样的苦行超过佛陀对于出家人的要求,但大迦叶尊者甘之如饴。佛陀称赞他“十二头陀,难得之行”第一,并曾在轻视大迦叶尊者衣服破烂的比丘前,分自己座位的一半给他坐,以示尊重。

佛陀涅槃后,大迦叶尊者为免正法失传或错乱,在王舍城召集五百阿罗汉,进行佛经第一次的正式大规模结集,对于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贡献。

《杂阿含经》“大迦叶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136~1144经及卷三十二第905~906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大迦叶尊者的互动和说法。

[导读:惭愧]

“惭”是羞耻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愧”是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

在汉文佛典中,“惭”较着重在自己反省而羞耻,例如“自惭形秽”;“愧”较着重在面对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对父母”。

佛陀表明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如卷十四第346经中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这经也明白指出,导向解脱与背离解脱的关键差别,在于是否“惭愧”。

卷二十六第661、662经也显示有惭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恶行,能减轻贪瞋痴,使得修行得力。卷二十八第749经则讲说有“明”(“无明”的对称;智慧)能随着生起惭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脱。

因此卷四十七第1243经中,佛陀形容惭愧为能护世间的二净法,世间有惭愧才不会像畜牲道般混乱,有惭愧才能增长清净道、永闭生死门。

经中在在表示有惭、有愧而真诚忏悔,才能持戒清净,离欲、恶不善法,成为初禅的基础,进而证得更深的禅定乃至发起无漏的智慧。

(一一三六)~(一一四四)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导读:刹利相应 (2/2)]

《杂阿含经》“刹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四十六第1226~1240经和本卷第1145~1150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刹利众(掌管政治及军事的国王及武士阶级)的互动和说法。

(一一四五)~(一一五〇)

[导读:婆罗门相应]

《杂阿含经》“婆罗门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1151~1163经、第4卷全卷、和第44卷第1178~1187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婆罗门(贵族或知识分子)的互动和说法。

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本卷中的婆罗门也都是出身于尊贵种姓的人。另一方面,佛陀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别卷中婆罗门也可指修行人。

(一一五一)~(一一六三)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导读:六入处相应 (3/5)]

“六入处”是:

  • 眼:视觉器官。
  • 耳:听觉器官。
  • 鼻:嗅觉器官。
  • 舌:味觉器官。
  • 身:触觉器官。
  • 意: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六入处。又称为“六内入处”、“六根”。

六内入处所接收的,是“六外入处”:

  • 色:影像。
  • 声:声音。
  • 香:香臭。
  • 味:味道。
  • 触:碰触。
  • 法:讯息。

六外入处又称“六境”,由于能沾染身心,也称作“六尘”。

六内入处接收到六外入处时,如果有欲贪,就会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轮回。如果没有欲贪,就能有智慧的辨明外境,心不随境转。

六内入处是感知外境的入口,如果起了贪著,就会导致十二因缘的相续。因此佛经中常讲“善护根门”,就是将六内入处比喻为一扇门,把关得好,就不会遭小偷;如果门户洞开,不加以守护,家产就有危险了。本卷所说即是围绕着“善护根门”这个主题。

《杂阿含经》“六入处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第八、九、四十三(本卷)、十一、十三卷,当中佛陀对我们开示六入处的性质、作用、为何会染著、如何防护、以及如何藉六入处修行解脱。

(一一六四)~(一一七七)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导读:婆罗门相应 (3/3)]

本卷第1178~1187经属于《杂阿含经》的“婆罗门相应”,记录佛陀和婆罗门(贵族或知识分子)的互动和说法。

(一一七八)~(一一八七)

[导读:梵天相应]

《杂阿含经》“梵天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188~1197经,是和梵天有关的经文。

(一一八八)~(一一九七)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导读:比丘尼相应]

《杂阿含经》“比丘尼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198~1207经,记载比丘尼众在禅修时,魔波旬如何以似是而非的话试图干扰其修行,而有正见的比丘尼则如何一一退魔。

(一一九八)~(一二〇七)

[导读:婆耆舍尊者;婆耆舍相应 (1/2)]

婆耆舍尊者是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诗人,常以即兴的诗偈赞叹三宝。

《杂阿含经》“婆耆舍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1208~1221经和卷三十六第993~994经,收录有婆耆舍尊者所作诗偈的经文。

从这些记载也可见到婆耆舍尊者的修学历程,从赞佛、赞僧,到观察自己的心念并舍去恶念,乃至亲自证得三明,甚至卷三十六中他圆寂前也不忘说偈,不愧是佛陀称赞能造偈颂的诗人兼修行人。

(一二〇八)~(一二二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

[导读:帝释相应 (2/2)]

《杂阿含经》“帝释相应”的内容为卷38第1104~1120经和本卷第1222~1225经,是和天帝释有关的经文。

(一二二二)~(一二二五)

[导读:刹利相应 (1/2)]

《杂阿含经》“刹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1226~1240经和卷四十二第1145~1150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刹利众(掌管政治及军事的国王及武士阶级)的互动和说法。

(一二二六)~(一二四〇)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导读:杂相应 (2/2)]

《杂阿含经》“杂相应”的内容为卷三十五第980~992经和本卷第1241~1245经,“杂”有“小而花样多”的意思,也是这些经文的特色。

(一二四一)~(一二四五)

[导读:譬喻相应]

《杂阿含经》“譬喻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246~1264经,记录佛陀以各种譬喻的说法。

(一二四六)~(一二六四)

[导读:病相应 (1/2)]

《杂阿含经》“病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1265~1266经和卷三十七第1023~1038经,记录佛陀和弟子在探病时的说法。

(一二六五)~(一二六六)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

[导读:诸天相应 (3/4)]

《杂阿含经》“诸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三十六第995~1022经、卷二十二、本卷、和卷四十九第1294~1318经,是和诸天众有关的经文。

(一二六七)~(一二八二)

[导读:在家居士的理财观念]

出家人以解脱为业,因此不赚钱、不蓄财;在家人则要有居家生活,需要赚钱谋生。

佛陀在《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表示:“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CBETA, T02, no. 99, p. 23, a26-28)

“方便具足”即努力工作以种种技能谋生,“守护具足”即管好财物以避免不必要的减损,“正命具足”即以正当的方法谋生,该花的钱就花、不该花的钱不花。四个能让在家人此生安乐的方法中,有三个都与理财有关,可见正确理财的重要性。

我们应如何正确地求财?取得财物后该如何分配?如何避免财物不必要的减损?对财物应避免怎样的心态?佛陀都曾向居士们一一开示,整理如下:

◎ 正确的求财方法

在家居士需要营生求财,才能照顾自己及他人,但该怎么求财呢?

以下第1283经说“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经善生经也说:“初当学技术,于后求财物。”(CBETA, T01, no. 26, p. 642, a2) 也就是要先有一技之长,努力工作。

《增支部尼柯耶》集4〈轮品4〉第31经轮经则提到要赚大钱的话,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好的地点,依止善人、正确的愿求、过去行善的福德。

最好以怎样的心态求财呢?《中阿含经》卷三十〈大品1〉第126经行欲经这么说:“居士!若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财物,彼如法以道求财物已,自养安隐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养沙门、梵志,令昇上与乐俱而受乐报,生天长寿。得财物已,不染不着,不缚不缴,不缴已染著,见灾患,知出要而用者,此行欲人于诸行欲人为最第一。”(CBETA, T01, no. 26, p. 615, c9-15)

要如法求财、不能违法,得到财物后除了自养外,也要分享及供养,进而不染著于财物,知道财物的无常,而作妥善的运用。

若要追本溯缘,不作贪、瞋、怖、痴的行为,即能多福禄,如《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经善生经所说:“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云何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痴。”(CBETA, T01, no. 26, p. 639, b13-14)

举例而言,不贪而能投资进退有节,不瞋有慈心而和气生财,不怖才能积极进取做事,不痴则智慧清明,自然洞烛机先。经中也常提到清净布施、慈心、斋戒能成就后世的大福报。

◎ 适当的财物分配

如法获取财物后,该如何作资产配置呢?《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经、《长阿含经》卷十一第16经善生经、《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83经中都有记载佛陀为善生童子开示的方向,将个人所得大致分为四份:一份供应生活所需(饮食)、一份要存起来,二份作赚钱的资本(例如一份投入工作所需、一份则可投资或借给他人)。第1283经也有相关的说明。详情可参考之前的讨论串 → http://0rz.tw/ofBe5 (本段待进一步整理。)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亦提供过去久远时某一长者的财物分配法,也可作为参考。

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赡家业;
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
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
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

两者相较下,可以发觉无论怎么分配,日常生活的费用需保留,发展事业的费用亦需保留,剩下的则是看要存在地上的银行,或是天上的银行(布施),随个人所好。 ^_^

◎ 聪明地避免财物减损

获取并配置好财物后,也要减少财物不必要的损失。佛陀告诫我们有六种错误的行为会破财,见《中阿含经》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经善生经:“居士子!求财物者,当知有六非道。云何为六?一曰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二曰非时行求财物者为非道。三曰饮酒放逸求财物者为非道。四曰亲近恶知识求财物者为非道。五曰常喜妓乐求财物者为非道。六曰懒惰求财物者为非道。”(CBETA, T01, no. 26, p. 639, b18-23)

十赌九输,纵使赢了也不安稳。生活不正常,工作不稳且难以建立信用。放逸于灯红酒绿或混迹于狐群狗党,随时就会出事。纵欲或懒惰自然坐吃山空,累积不了财富。

《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4经提到了九个造成财物减损的原因:“王所逼、贼所劫、火所焚、水所漂、藏自消减、抵债不还、怨憎残破、恶子费用、[……]无常。”(CBETA, T02, no. 99, p. 230, c6-9) 以下第1283经中佛陀也教我们“不付老子财,不寄边境民,不信奸狡人,及诸悭悋者,亲附成事者,远离不成事”。

佛弟子并不会傻傻地让人将钱财偷走或抢走,而会适切地守护财物。

◎ 错误的贪着心态

虽然钱财是生活所需,但成为金钱的奴隶或因多财而放逸也会深受其害,如《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2经中说:“彼诸世人得胜财利,于财放逸,而起贪著,作邪行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CBETA, T02, no. 99, p. 336, c3-5)

无法节制自己而乱花钱,或是过于吝啬而不肯花钱,都不出贪及痴,《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即说:“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华,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CBETA, T02, no. 99, p. 23, b16-21)

《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2经即记载一位长者多财巨富,但是完全不肯花钱而生活得像个穷人,也不帮助他人、施与他人,这就是因为太贪而对自己及他人都吝啬,受不到福报的利益,福报用完即堕三恶道。

了解财物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正确看待财富的因缘生灭,自然能妥善地运用及累积钱财,而得到现世的安乐。

(一二八三)~(一二九三)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导读:诸天相应 (4/4)]

《杂阿含经》“诸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三十六第995~1022经、卷二十二、卷四十八、和本卷第1294~1318经,是和诸天众有关的经文。

(一二九四)~(一三一八)

[导读:夜叉相应 (1/2)]

《杂阿含经》“夜叉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319~1324经和卷50第1325~1330经,是和夜叉众有关的经文。

(一三一九)~(一三二四)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

[导读:夜叉相应 (2/2)]

《杂阿含经》“夜叉相应”的内容为卷四十九第1319~1324经和本卷第1325~1330经,是和夜叉众有关的经文。

(一三二五)~(一三三〇)

[导读:林相应]

《杂阿含经》“林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331~1362经,记录林中曾发生的一些事,例如林中的天神勉励比丘精进修行的事件。

c.f. 天人对佛弟子的帮忙 (连结已失效 ywliu)

(一三三一)~(一三五二)

[导读:处处见佛法]

以下各经记录了俗人说偈以抒发自身的烦恼,内容依所处的情境而不同;比丘说偈则化烦恼为菩提,反映了修行佛法的体悟。两相对照,颇富趣味。

面对各种世间情境及烦恼,修行人都能如理思惟,不但不被外境所转,还能反思而精进修行。

(一三五三)~(一三六二)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

 
登入为: evan
agama/全导读页.txt · 上一次变更: 2009/02/01 21:10 来自 eva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
© 1995- 卍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