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a:全拾得页]]

更新时间2025年1月22日 12:14:44

杂阿含经卷第一

(一)~(二)

[读经拾得]

本经中“于色当正思惟”是指什么?就是下一句话“观色无常如实知”。其余经中也有更详细的说明,例如《杂阿含经》卷十第259经中,舍利弗尊者说要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CBETA, T02, no. 99, p. 65, b14-15)

(三)~(八)

[读经拾得]

  • 《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根本分别品2〉第165经温泉林天经:“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CBETA, T01, no. 26, p. 697, a18-21)
  • 《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根本分别品2〉第166经释中禅室尊经:“若比丘不乐过去色,不欲、不着、不住,不乐过去觉、想、行、识,不欲、不着、不住,如是比丘不念过去……若比丘不乐未来色,不欲、不着、不住,不乐未来觉、想、行、识,不欲、不着、不住,如是比丘不愿未来……若比丘不乐现在色,不欲、不着、不住,不乐现在觉、想、行、识,不欲、不着、不住,如是比丘不受现在法。”(CBETA, T01, no. 26, p. 700, a23-b16)

(九)

[读经拾得]

  • 生活上的体验

除了从逻辑上分析外,也可从生活中体会此经所说的道理,例如:

  1. 色无常,无常即苦:身体会一直变化老去,有时健康有时生病,被无常逼迫着就是苦。人会喜爱一些事物,所喜爱的事物会因无常而消逝或不如预期,也是苦。
  2. 苦即非我:生病时痛不欲生,会宁愿没有这个病苦的身体、宁愿不把身体视为我。身体的病痛不是我所能完全主宰控制的,自然不是自在的“我”。
  3. 非我者亦非我所:究竟来看,既然连“我”都没有,哪还有什么东西是“我所拥有”的呢?
  • 进一步的修行

和此经同义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第120经说无常经中则有写道:“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修习三十七道品,无碍正思正念”(CBETA, T01, no. 26, p. 609, c10-11)。“当观色无常”后,还须搭配实际的修行(道品),而不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才能真实正观。

(一〇)~(一一)

[读经拾得]

本经中说“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表示由无常的东西组合起来的成品,自然也是无常的。

例如一栋大楼,它的组成是水泥、钢筋、砖头、木板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是永恒的,有一天会败坏,因此这些东西组合起来的大楼也不是永恒的。

同理,佛陀说我们认为的“我”,是由五阴组合起来的,我们要观察这些组合物是不是无常的?若是,则组合起来的“我”也是无常的。

(一二)~(一三)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卷二第41、42、58等经有定义味、患、离:“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CBETA, T02, no. 99, p. 14, c21-23)
  • 《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4〉第99经苦阴经 (CBETA, T01, no. 26, p. 585, c17-p. 586, a28) 有举出色及受的味、患、离的实例。《增壹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21〉第9经则以通俗的例子说明五欲及五阴的味、患、离。
  • 色、受、想、行、识之“味”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色味:漂亮的东西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受味:舒服的感受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想味:取相清晰,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行味:造作而成功,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识味:正确的识别,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什么是爱着于“识味”?以打坐时来举例,明明是要练习专注在打坐的方法上、放下其它一切,但是脑袋一直转、停不下来,也算是因为染著于识,无法放下。

  • 色、受、想、行、识之“患”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色患:漂亮的东西会毁坏。
  受患:舒服的感受会消逝。
  想患:取相不一定清晰。
  行患:造作可能失败。
  识患:识别可能错误。
  • 色、受、想、行、识之“离”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色离:见美不贪著,见丑不嫌恶。
  受离:受苦不生瞋,受乐不忘形。
  想离:心中不管浮现什么相,都不贪著。
  行离:自己的意志是否能贯彻、都不起烦恼。
  识离:不管识别正确或错误,都不执著。

在禅修中观照的实例,在卷八将有更细部的讨论,届时可参见卷八第198209经的“读经拾得”。

(一四)

[读经拾得]

“色离”应该能够离于苦,为什么于“色离”也要随顺觉?

《中阿含经》卷十八〈长寿王品2〉第75经净不动道经:“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乐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CBETA, T01, no. 26, p. 543, a16-20)

原来只要有执著,纵使只是执著于色离,就没办法般涅槃。这不是在字面上了解就可以,而是要实证的了。

(一五)~(一七)

[读经拾得]

本经从反面列举,什么是“非汝所应”:“色者非汝所应,宜速断除。如是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宜速断除。”

卷十第259经则有从正面列举,什么“是所应处”:“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CBETA, T02, no. 99, p. 65, b14-15)

(一八)~(二一)

[读经拾得]

若真能不被色受想行识所动摇,自然不受魔扰。《杂阿含经》卷三十九有许多实例,佛陀教导弟子面对魔扰的终极方法,就是观五阴无常,而不动摇、不系着。

(二二)~(二四)

[读经拾得]

众生对“我”的执著,不仅限于婆罗门教说的“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更是日常生活自以为的那个“我”,例如把身体当作我(色是我)的那个“我”、把身心当作我(五阴是我)的那个“我”、爱面子的那个“我”、自我保护的那个“我”、天人合一把大自然当作我的那个“我”,众生都执著“有我”而轮回生死,圣者则体证到这些都只是因缘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自然就没有了因“我”而起的种种烦恼乃至轮回。

另一方面,“无我”也不是说“我等于无”,那是断灭见,在卷二会说明那是另一种错误的见解。

(二五)~(三〇)

[读经拾得]

修行人一定是谦虚的,不过“无我”并不仅仅是“谦虚”,此经中提到的“我胜、我等、我劣”都是基于“我见”而有的比较。

(三一)~(三二)

[读经拾得]

五受阴与苦、集、灭、道的关系,进一步解说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二第41经(CBETA, T02, no. 99, p. 9b)

杂阿含经卷第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

(三三)~(三七)

[读经拾得]

《华严经》卷四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恒顺众生……随顺而转。”(CBETA, T10, no. 293, p. 845, c24-p. 846, a5)

佛陀不与世间诤,而随顺众生;但佛陀有智慧,因此随顺而转,将众生转向智慧、导向解脱。本经中,佛陀即随缘应和世间智者合乎佛法的部分,而不应和其不合乎佛法的部分。

(三八)

[读经拾得]

同一个东西,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名称,佛陀就随顺着不同地方的称呼而名之,而不会坚持如何称呼才对的。

但不论世间的东西如何称呼,佛陀更进一步的了知,它是无常、苦、变易法。

(三九)

[读经拾得]

  • 本经的譬喻怎么讲?

种子只要有土壤、有水分,就能开始生长。

此经中则譬喻如下:

  • 种子    = 执取四阴同在的识(取阴俱识)
  • 土壤(地界)= 色、受、想、行(四识住)
  • 水分(水界)= 贪喜四识住

识(种子)生长在色、受、想、行(土)中间,只要有贪喜(水),就会愈长愈大。

本经所说的解脱的次第为:

于色受想行界离“贪”、意生缚断、攀缘断 → “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 → 不作“行” → 住、知足、解脱、无所取、无所著、自觉涅槃。

  • 本经所说,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一个学生在没看过金庸小说之前,不会对金庸小说有特别的感觉。但看了一部金庸小说,上瘾了,就想要看更多的金庸小说,对小说的偏好和读小说的行为像滚雪球般,最后成为金庸小说迷。在这个例子中,读小说的身心运作增长了对于小说的喜爱及觉知,对小说的喜爱及觉知又促成更多读小说的身心运作。对金庸小说的识(觉知)在读小说的色、受、想、行当中,由于有贪喜,就会生长增广。

看电影也是如此,本来没有特别想看电影的人,可能在看了一部特定类型的片子后有了喜好,就想看更多该类型的片子,终于培养出对于该类电影的嗜好。这也是由于有贪喜,因此对该类电影的识在色、受、想、行中生长增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喜爱享受,如果执著,会更强化对享受的觉知,也是贪喜润泽,生长增广的结果。

(四〇)~(四一)

[读经拾得]

此经对五受阴的定义,列表如下:

五受阴 定义
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
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
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
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
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

此经所举的五受阴的“集”,列表如下:

因缘
喜爱
名色

喜爱能缘生五受阴,因此不只能缘生色,也能缘生受、想、行、识。此经中只以“色”为举例。

六根接收到六境,而会有六识。六识、六根、六境接“触”,就会有感“受”、心中映“想”、而有造作(“行”)。因此触集是受、想、行集。

就六根来看,因为应对了六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会产生。从人身来看,因为有身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能增长。因此名色集是识集。这也呼应了本卷前面第39经所说:“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CBETA, T02, no. 99, p. 9, a8-10)

(四二)

[读经拾得]

  • 本经所说五阴的集,在不同的微观、巨观上,有什么例子呢?

就当下的缘起而言,可举例如下:

  • 爱喜 → 色: 有贪爱,因此心中有了美女。
  • 触 → 受/想/行: 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对于美女的形象有感“受”、映“想”、造作。
  • 名色 → 识: 有眼根、又有影像,而产生视觉;识别美女的形象。

就三世轮回而言,可举例如下:

  • 爱喜 → 色: 投胎前的众生,贪爱任何事物或男女交合的景象,受业力牵引而入胎,而有卵子受精,开始形成胎儿。
  • 触 → 受/想/行: 感官接触了外境,因此胎儿开始有受、想、行的精神作用。
  • 名色 → 识: 身心的运作越多,六识就越能生长增广。

在卷八会分别就六根来看,举出更为详细的例子。

  • 七处善

此经中说的七处善,相当于卷一说五阴的“阴、集、灭、道”的定义的经文(第31、32经),加上卷一说五阴的“味、患、离”的经文(第13、14经),并取卷二的“因缘”相关经文(第45经开始)其中跟“五阴”直接相关的部分整理而成。

“阴、集、灭、道”与“味、患、离”是二组主题。“阴、集、灭、道”或许着重在四圣谛的真理,而“味、患、离”或许着重在生活上的观察。

另一方面,以“色阴”为例,色的“阴、集、灭、道”是分析色本身的生起和灭去,而色的“味、患、离”是分析色会导致的后续。

例如“色集”是“爱喜集”,而“色味”是“色因缘生喜乐”,有何不同?

“色集”是指色的起因、如何产生色的;“色味”则是指色的滋味、色的吸引力,若执著的话就会引致后续的因缘。前者是说色的“起因”,后者则会牵引到“后续”的因缘。

佛弟子如实知“阴、集、灭、道、味、患、离”这七处,而了解身心的本质并解脱于后续的因缘。

本卷第41经及58经都解释了五阴及五阴的集、味、患、离,卷三第59经也定义了五阴及五阴的集与灭。若对本经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加以比对参考。

  • 三观

此经中说的三观,可解为阴、界、入,是佛经中常用的对于一切事物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法、或三种不同的观察切入角度。举例来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空五阴);无眼、耳、鼻、舌、身、意(空内六入处);无色、声、香、味、触、法(空外六入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空十八界)”(CBETA, T08, no. 251, p. 848, c11-13)

(四三)

[读经拾得]

见五阴无我,不取著,就能“心不随境转”。

(四四)

[读经拾得]

本经说“若生则系着”,是指生了什么?

可见前一经(第43经)所说“取故生著”,可以指有“取”,也就是“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爱喜、赞叹、取著,于色是我、我所而取”,所以生系着。

(四五)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本经中的‘无觉’解为‘我是无’或‘我不存在’,那不是佛法说的‘无我’吗?”

凡夫主张“我不存在”,是睁眼说瞎话而讲“我等于无”,这是断灭见,不是正观因缘生灭而得知无我。卷六第133经的“读经拾得”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

(四六)

[读经拾得]

此经对五受阴的定义,列表如下:

五受阴 定义 例子
可阂可分 指所阂,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
诸觉相 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
诸想 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
为作相 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
别知相 识色,识声、香、味、触、法。

[读经拾得]

(四七)~(五三)

[读经拾得]

在十二因缘中,本经举例的为其中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爱 → 取 → 有 → 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也就是说,贪“爱”,而执“取”,执取而“有”了善恶业,而产“生”后续的身心变化。以下举几个例子:

  • 花瓶打破了

家中一个精美的花瓶打破了!由于对这个花瓶的喜“爱”,执“取”(我语取)认为这花瓶是“我所有”的却毁坏了,因为“有”这业力而产“生”忧悲恼苦的感觉。

如果有智慧,就知道花瓶是身外之物,设法解决问题,而不会心痛。

  • 执著于美味

对于喜爱美味的人而言,由于对美味贪“爱”,因此执“取”(欲取)想要保留或持续美味,由于执著在美味上,就“有”了必须要美食的缠缚,产“生”的心已变成美味的奴隶,担忧没有美味、吃到难吃的食物则会苦恼。

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缘,这些因缘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以及无尽的轮回。

(五四)

[读经拾得]

此经中佛陀以五阴的无常,对比宿命论的“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而让铁口直断的婆罗门自觉宿命论的不足。

“有种”,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为他们“有种”。古时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有种”,子女世袭父母的阶级。至于“将相本无种”,就是指将相是要靠科举成绩或汗马功劳,而不是继承父母的阶级。

经文中五阴“无种”是指五阴没有固定的生起根源或源头,而是由因缘而生灭。若五阴“有种”,就有不会变的主体。但因为五阴“无种”,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结果,预言就无法“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这么地完全正确,何况成了的事迟早也是会衰败的。婆罗门在了解这一点之后,就同意佛陀的见解比较高明。

(五五)

[读经拾得]

如同先前提过的,色、受、想、行、识合称“五阴”,有执著的五阴,又称为“五受阴”,又译为“五取蕴”。

(五六)~(五七)

[读经拾得]

在解说苦是如何生起的十二因缘中,本经举其中的第五支至八支为例:
六入处 → 触 → 受 → 爱

此经中将爱的结果,以行(身口意的造作)一语蔽之,并强调这些造作都是因为有“我见”等无明而产生的:
六入处 → 触 → 受 → 爱 → 无明 → 行

然而“无明”、“行”也是十二因缘的开始,因此继续生成十二因缘的各支、在十二因缘最后又生出新的无明、行,成为无尽的轮回。

六根、六境、六识接触,而有感受,因此而贪爱,就会造作各种行为、造各种业。

在“明”(智慧)的状况下,感官与外境接触虽然有感受,但是可以依据智慧来抉择(明触),不会贪爱,就不会造成苦果。进一步的分析,可发现六入处以及任何因缘生起的身心都是无我的,而得以解脱。

另外,此经中提到的五受阴、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漏尽,皆可纳入四圣谛的体系下,互为呼应:

  • 苦:五受阴。
  • 集:十二因缘。
  • 灭:漏尽。
  • 道:三十七道品。

(五八)

[读经拾得]

本经的“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一段,在《中阿含经》中也有一则内涵相似的问答,本经中的“受阴”在《中阿含经》中译为“盛阴”:

《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3〉第210经:“复问曰:“贤圣!阴说阴,盛阴说盛阴,阴即是盛阴,盛阴即是阴耶?为阴异、盛阴异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或阴即是盛阴,或阴非盛阴。云何阴即是盛阴?若色有漏有受,觉、想、行、识有漏有受,是谓阴即是盛阴。云何阴非盛阴?色无漏无受,觉、想、行、识无漏无受,是谓阴非盛阴。””(CBETA, T01, no. 26, p. 788, b17-23)

杂阿含经卷第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

(五九)

[读经拾得]

如同第41经,此经所举的因果例子可列表如下:

因缘
爱喜
名色

“爱喜”其实不只能缘生色,也能缘生受、想、行、识,此经中只是以色为举例。参见卷二第58经:“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CBETA, T02, no. 99, p. 14, b21-22))。

六根接收到六境,而会有六识。六根、六境、六识三者接“触”,而能生起感“受”、心中映“想”、反应及造作(“行”)。因此触集是受想行集。这个过程,在卷三第68经、卷八第218~229经、卷十一第273经、及卷三,都有进一步的分析:“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另一方面,“名色”可缘生“识”、“识”也可缘生“名色”,识与名色是辗转相依的,可见卷十二第288经:“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CBETA, T02, no. 99, p. 81, b8)

重点还是在如法的体会及实修上,了解五受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而不执著。照此经所说,则可举例:没有贪爱 → 没有色 → 没有识 → 没有触 → 没有受、想、行。五受阴不生,而不落轮回。

以后读到“十二因缘”时,还可见到佛陀对相关因缘的运作更详细的解说。

(六〇)~(六一)

[读经拾得]

五阴,又称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因为感官的功能是一系列的累积作用而来。初学者常无法将五阴衔接得很好,例如认为色(有个蛋糕)受(眼根看见蛋糕)想(意根浮现蛋糕好吃)行(动手拿来吃)识(舌识的确好吃),但这样子的五阴解法对于实修比较没有直接的帮助,也没有把握住“积聚”的根本意涵。因为在这种解法下,看见蛋糕和其它的动作反应分属不同的感官、分属不同的时间点,而不是同个感官的五阴积聚。

佛陀教导我们分析的五阴,则是在一刹那间即积聚完成。“色”是指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的一切事物,以“识别到热”为例,当环境的温度升高时,是四大中的火大增加,这时人的身心反应可对应到五阴:

  • 身根(皮肤)接收的色:温度上升。
  • 身识:产生触觉,识别是热。
  • 身触生受:感受热能(若过热,会不适而有苦受)。
  • 身触生想:对热取相(只量热能,不量光线、声音等境界)。
  • 身触生行:产生反应。

这一系列的累积就是五阴,因此而能识别到热。

身识只是单纯的觉知温度,还没有搀杂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是在此讯息传到意根时,由意识加以识别、意触生想加以取相温度的高低、意触生行而有意志造作,因此意根缘生的五阴也在一刹那间即积聚完成。如果此时对于温度不执著,就不会因温度上升这个现象而有后续的身心造作。

(六二)~(六三)

[读经拾得]

凡夫所经历的十二因缘,通常每一支都带有无明的成分。佛陀则教导我们,若离开了无明,“无明触”就变成“明触”,也就不是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六触入处”,而不会起烦恼。

(六四)

[读经拾得]

本经前半段讲如何“断五下分结”,也就是证三果。本经后半段讲如何进一步证得四果阿罗汉,彻底断除三毒,尤其是愚痴(无明),而得解脱。

本经中所说的“四识住”,可参见卷二第39经的说明。有同学问说:“五阴既然是积聚起来的,为何说‘四识住’,看似‘识’和‘色受想行’是不同组?”其实五阴在因缘中本来就有不同的次序,例如“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在因缘中因为有“色”,而有“识”,再有“受、想、行(思是最主要的行)”,刹那间积聚完成。

(六五)

[读经拾得]

本经及以下各经皆讲明要能如实观察,得先“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有禅定的基础。禅定的原理,可参考卷十四第347经的导读

(六六)~(六七)

[读经拾得]

此经举例断“爱”,即可灭掉十二因缘后续的苦果:
借由止观如实知五阴、不执著五阴 → 爱灭 → 取灭 → 有灭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六八)

[读经拾得]

本经指出,若“触”灭,即可灭掉十二因缘后续的苦果:
触灭 → 受灭 → 爱灭 → 取灭 → 有灭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既然触是要三事和合才会生起,抽掉其中一事也就可不生触。例如若在禅定中“关掉”六入处,就能暂时不生触。

另外,有同学曾问:“有‘眼’、‘色’,就有‘眼识’了,为什么佛经中在分析这个流程时,又要多一个‘触’?”

这是因为佛经中以此“触”的提出,强调“眼”、“色”、“眼识”三者都要有,后续的因缘才会产生。

(六九)~(七一)

[读经拾得]

本文中约略提到的比喻:“断关、度堑,超越境界,脱诸防逻,建圣法幢”,以及“断五枝,成六枝,守护一,依四种,弃舍诸谛,离诸求,净诸觉,身行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立梵行,无上士。”在卷十五第387经第388经的“读经拾得”有较为详细的比对。

(七二)

[读经拾得]

为什么阿罗汉“非有他世死、非无他世死、非有无他世死、非非有无他世死”?

不能说阿罗汉死后有来世(非有他世死),这很容易理解。

但是为什么不能说阿罗汉死后没有来世(非无他世死)?你认为呢?

这议题在经中多次出现,例如卷五第104经、106经,卷三十二第905经,有较详细的讨论。

(七三)~(七五)

[读经拾得]

此经前半表明了佛与阿罗汉的解脱没有差别,与《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揵连经呼应:“梵志瞿默目揵连即问曰:‘阿难,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三解脱有何差别?有何胜如?’ 尊者阿难答曰:‘目揵连,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三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CBETA, T01, no. 26, p. 655, c27-p. 656, a3)

此经后半则表明了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在于佛陀是这个世界、这个时期,第一位无师自悟佛法并教导给众生的觉者,而所有的声闻众乃至阿罗汉,则是听闻佛陀讲说佛法后,照着修行而得以解脱。在卷二十六第684经,则进一步阐述有“如来十力”,是佛陀超越声闻众的能力。

(七六)~(七九)

[读经拾得]

本经的南传译本,以及和本经意义雷同的《杂阿含经》卷一第8经、《中阿含经》“跋地罗帝偈”,都没有提到三世“色”的“有”或“无”。

(八〇)

[读经拾得]

本经的对应经典有《佛说法印经》及《佛说圣法印经》,这两部经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值得对三三昧有兴趣的同学深入研究。

综合这几部对应经典的内容,圣法印的几个重点整理如下:

三三昧 观法重心 解脱五阴的次第 三法印
空三昧 观五阴无常、本空 〔色、受〕 诸行无常
无相三昧 观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灭尽,离诸有想〔,无我相、无我所相〕 诸法无我
无作(无愿)三昧 观无所有、贪瞋痴断〔,观因缘生灭、无我、无我所〕 行、识〔,五蕴皆空,证法寂灭〕 涅槃寂灭

(本表为综合第80经及其对应经典而整理,细部的次第,例如上表内中括弧〔〕的部分,不同的经论略有出入,请以实修印证为依归。)

这里所讲的“圣法印”,也可以对应到用以判别是否为佛陀正法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如其余经律中所说:

  • 《杂阿含经》卷十第262经:“诸比丘语阐陀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CBETA, T02, no. 99, p. 66, b12-14)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九:“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槃,是名三法印。”(CBETA, T23, no. 1442, p. 670, c2-3)

(八一)

[读经拾得]

佛法中所说的众生“清净”,在于心的解脱。

(八二)~(八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

杂阿含经卷第四

(八八)~(九一)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教导在家众,如何在现世、未来世,都能安乐:

  • 在家四法得现法安乐:
    1. 方便具足:努力工作。
    2. 守护具足:保护财产。
    3. 善知识具足:亲近善友。
    4. 正命具足:量入为出。
  • 在家四法得后世安乐:
    1. 信具足:净信三宝。
    2. 戒具足:持守五戒。
    3. 施具足:清净布施。
    4. 慧具足:解脱智慧。

关于“正命具足”一段所说的“等入等出”,有的同学会质疑那是不是就不储蓄了?其实不是的,这段是指量入为出、量力而为,避免花的钱比赚的多(出多入少),或是吝啬、舍不得花钱(入多出少)。佛陀在其余经中有更详细的说明,例如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83经、《中阿含经》〈善生经〉、《长阿含经》〈善生经〉中,都有列举在家人可将收入做饮食维生、置产营生、投资求利、储蓄备用的配置。

(九二)~(九三)

[读经拾得]

长生婆罗门准备杀生进行祭祀大会,佛陀告诉他杀生这些身、口、意的恶业反而会有恶报。婆罗门教有事火(投供物入火中祭天)的修法,佛陀也因势利导以“火”为喻,告诉长生婆罗门应该要供养父母、家庭、修行人这三把火。同时还要灭了贪、瞋、痴三把火。

长身婆罗门领悟到杀生是错的,而放生时,希望他们:“随意自在,山泽旷野,食不断草,饮净流水,四方风中,受诸快乐。”不是为了自己而放生,而是为了让他们解脱系缚、生活快乐而放生。

(九四)~(九五)

[读经拾得]

佛陀并没有说施佛教才能得福,但有说施持戒的人得福较多。

在《中阿含经》卷四十七〈心品3〉第180经瞿昙弥经 (CBETA, T01, no. 26, p. 722, a19-c21),佛陀则有进一步说明“七施众”(供养圣众得大福)、“十四私施”(供养圣人得大福,尤其是解脱者)、及“三净施”(施者或受者是清净的,因此布施清净),有兴趣深究的同学可参照该经。

(九六)

[读经拾得]

本经中的婆罗门溺爱儿子,给他所有的财物、娶妻成家后,自己离家靠乞食维生,儿子却没想到要照顾年事已高的父亲。经中“曲杖为最胜……峙立不堕落”一段,是描述这位老婆罗门可以依赖拐杖,暗指他的儿子连拐杖都不如。儿子听了,赶快把父亲接回家了。

本经的对应经典中,则都描述是儿子娶妻时把财物拿走、赶走父亲,较本经所述更为不孝。偈诵的意义则与本经相同,结局也一样。

在印度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五十岁后要将家业交给儿子,自己离家修行苦行,乞食维生。这个家庭也算是照着习俗做,但这位老婆罗门却不见得适合修行,只是受苦,他儿子也不关心父亲。佛陀则不受限于婆罗门教习俗,将他们导向“应孝顺父母”的世间正见上,点醒了老婆罗门的儿子。

(九七)~(九八)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中有几则记载,佛陀若因说偈而得到原本不信佛的人的供养,则不接受这个供养,以表示佛陀不是为了求取供养而说偈的。

而见到食瑞应相(食著无虫水后烟起涌沸)的婆罗门们,各人反应不同:有些直接生起信心,要求出家;也有些吓到,赶紧回去拜拜收惊。

从这一经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佛陀接受供养的原则:不以说法来换取供养。

不过,这个原则并不是说法之后就不能接受供养;佛陀也曾在说法之后,默然接受食物供养。例如《杂阿含经》第1030经记载:有一次给孤独长者生病,佛陀前去探病,并且为长者说三受及四不坏净等法。说法后,长者请佛陀留下来接受食物供养,佛陀默然接受长者的邀请。

若细心去体会,会发现这两者情况大不相同:在第1030经中,给孤独长者平时就信仰佛法并供养三宝;而在本经中情况是,邀请者原本不信佛法,也不想供养三宝。但在佛陀说法之后,才相信佛法而发心供养。由这两个情况的差异,可以体会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供养是“因偈得食”。

另外,在《别译杂阿含经》卷五第99经中,则记载了佛陀“因偈得食,则不受”的原则:
“先无惠施情, 说法而后与,
 如斯之饮食, 不应为受取。
 常法封如是, 故我不应食,
 所以不受者, 为说法偈故。”(CBETA, T02, no. 100, p. 409, a25-28)

相关记载可参考本经、本卷第102经、卷四十二第1157经、卷四十四第1184经,以及《别译杂阿含经》卷五第99经。

(九九)~(一〇二)

杂阿含经卷第四

杂阿含经卷第五

(一〇三)

[读经拾得]

  • 病中修行

在《阿含经》中,有许多佛弟子在生病痛得死去活来时,进修于佛法的例子,有的人可以因为对于佛法的体悟,减轻甚至灭除病苦。以本经为例,差摩比丘在痛苦中,观察五受阴是无我的,因此虽然身痛,终于心得解脱,病也康复了。

《杂阿含经》卷二十还有几个类似的例子,佛弟子们在生病时修习四念处,或是依四不坏净(对佛、法、僧、戒的坚固信心)修习六念,而能减缓痛苦。

也有尊者在生病时,思惟苦集,观察苦的集与灭,观空,而能除断苦。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六〈利养品13〉第7经记载须菩提尊者观空灭病苦的经过。

也有尊者诵习七觉支,病竟然就好了,例如《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经记录均头尊者如何从重病好转。

若是绝症或身体已完全毁坏的,也能好走,证得涅槃。在《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25经就有记载一位刚出家的落魄比丘,生了重病,因为佛陀的一番教诫,他虽然仍过世了,但证得了阿罗汉,解脱轮回。

《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65~1266经和卷三十七第1023~1038经是“病相应”的内容,也有记录佛陀和弟子在探病时的说法。

  • 断身见,但还没解脱

初果圣者断身见、戒取、疑,其中“断身见”即断除“五阴是我”等见解。本经中差摩比丘已破除了“五阴是我”的见解,但还有我慢、我欲、我使的习气。就佛学的角度来看,差摩比丘当时应该最少已证初果,甚至可能断了五下分结而证三果,但尚未断尽烦恼,还不是阿罗汉。在经过和上座比丘们的佛法论辨后,于五受阴“增进思惟”四圣谛,差摩比丘才断尽烦恼,证得解脱。

  • 本经中花香譬喻什么?

本经中“花香”或许譬喻“我慢、我欲、我使”,“根茎叶须精麤”则譬喻“五受阴”。

差陀比丘不认为五阴是我,但还有“我慢、我欲、我使”的残余习气,犹如人们不认为花香等于花的某一部分构造,但就是闻得到花香。

科学上来看,花香源于花瓣中一种油细胞不断分泌带有香味的芳香油,芳香油随水分一起挥发,这就是人们闻到的花香。因此花香的确不是花的某一部分构造,而是分泌物挥发的味道。修行人纵使没有“我见”了,还可能有“我慢、我欲、我使”的残余习气继续散发。

另一方面,花香是因缘生灭的,我慢、我欲、我使也是因缘生灭的,可增进思惟四圣谛而灭之。

  • 为何上座在听差摩比丘说法后才证果?

“上座比丘”是出家年数较多的比丘,但不一定出家年数较多就已证果。本经中有很多位上座比丘,其中也有原先尚未证果的,在听闻差摩比丘说法后证果。

  • 瞻视病人

佛陀教导弟子要探望、关怀生病的弟子,佛陀本人也常探视病人,甚至说探望病人的功德和探视佛陀的功德一样,如《增壹阿含经》卷五〈壹入道品12〉第4经:“其有瞻视病者,则为瞻视我已;有看病者,则为看我已。”(CBETA, T02, no. 125, p. 569, c1-2)

本经正是佛弟子们彼此互相关心、探病,进而对法义有更进一步的体会的例子。

(一〇四)

[读经拾得]

此经指出“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是邪见。为什么这是邪见?

如果阿罗汉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是“我见”,若说命终后什么都没有了,则是“断见”。本卷第106经也讲说“如来死后是有、是无”是“无记”(不予回答)。这些问题是根基于“有一个生死轮回的主体”来问的,而在究竟的角度来看,阿罗汉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了,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

有这样的认知,般若经典的许多内容才能正确地理解,例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CBETA, T08, no. 235, p. 749, c7-10)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CBETA, T08, no. 235, p. 749, a21-25)

(一〇五)

[读经拾得]

  • 从此经可见佛陀有记说轮回。不过轮回是未解脱者的现象,解脱者则不轮回。

(一〇六)

[读经拾得]

本经的南传相当经文,最后还有一句:“从以前到现在,我只安立苦以及苦之灭。” 也有人翻译为“从以前到现在,我只教导苦以及苦的止息”。

这句为北传经文所无,相当的《瑜伽师地论》段落也没有提到这概念。这句话另外在南传的《中部尼柯耶》第22经出现,该经记载外道毁谤说佛教的解脱是断见,佛陀在澄清这毁谤时也提到:“从以前到现在,我只安立苦以及苦之灭。”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也没有这句话。

也就是说,此句话只零星见于南传巴利藏,有可能是古代南传部派论师的注释在传抄过程混入经文中。

虽然这句话可能非原经文,但其意义是说得通的。南传经文中说佛陀“只安立苦以及苦之灭”时,都是当外道基于常见、断见提出问题,若陷在其错误的框架中则难以正确的回应。因此佛陀跳出其错误框架,以佛法的“四圣谛”框架来回答,也可说是以“苦以及苦之灭”来回应。

另一方面,根据佛教的看法,佛陀并不只知道字面上的“苦以及苦之灭”,而是“正遍知”的,如《中阿含经》卷五十九第212经中所探讨。

(一〇七)~(一〇九)

[读经拾得]

  • 身见

本经列举了在禅定中一一观四大乃至五阴时,由于所见的境界,可能会臆测出五阴是我、异我、相在等邪见。例如得“地一切入处正受”时,感觉到身体内外的“地大”(坚固性)都统一了,没有边界,超越“小我”而有“大我”的体验,但佛陀告诉我们这“大我”也是无常、无我的。

同理,以水、火、风、青、黄、赤、白为所缘而入定,会感觉到身体内外的水、火、风、青、黄、赤、白遍及一切,例如身心乃至宇宙都融入无边无际、宁静安祥的白光之中,就是“白一切入处正受”。这是不错的定境,但一些人因此以为宁静安祥的白光就是“真我”,则是错误的臆测。《中阿含经》卷五十九第215经有对这些定境更多的说明。

有了佛法的正见,才能超越这些片面的见解,得证无我的智慧,获得解脱。从此经也可得知观五阴的无常、苦、空、非我,不只是要在概念上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在禅定中的谛观体验。

“我思故我在”,是将五阴的哪一阴当作了“我”?

  • 是我、异我、相在

本经中对于外道所认知的“五阴是我、五阴异我、我中五阴、五阴中我”有详细的定义。

凡夫执著认为在五阴中有“我”,例如就色(身体)与“我”的关系而言,凡夫可能误认:

  1. 色是我:身体就是“我”,至于受、想、行、识都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2. 色异我:身体之外有“我”。例如以为识(觉知)甚至所谓的“灵魂”是“我”,而身体是由这个“我”所拥有的东西。
  3. 我中色:身体处于“我”之中。例如以为有全知全能的造物主是永生的“大我”,造物主心中变现出宇宙的一切乃至人的身体。
  4. 色中我:“我”处于身体之中。例如以为识(觉知)是“我”,遍布于身体内的脑部及脑神经中。

其中“我中色”、“色中我”合称为色与我“相在”。

就逻辑来看,“色异我”、“我中色”、“色中我”都是认为色是我所(拥有的),其中“色异我”特指“色”和“我”各自独立,“我中色”特指“色”包含于“我”之中,而“色中我”特指“我”被包含、遍布于“色”之中。以糖和水来比喻,“色异我”就像分离的糖和水,“相在”就像糖溶在水中。糖虽然在水中,也与水无法区别,但糖毕竟不是水,就如“我”与“色”相在。

这些可以引申而含括外道的各种我见,例如一些外道认为大地之母(Earth Mother、Gaia、大我)是一种永恒的觉知(识),遍于一切物质(也包括身体)之中,一切物质都有大地之母在其中,这也属于“色中我”。

本经中所述各种身见的逻辑关系,可参见如下示意图:

上述二十种身见只是列举,逻辑上可有各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例如外道以为 “全部五阴为我”、“我在五阴之外”,甚至只有色受想是我,或是色受想异我等等。

佛陀则发现五阴都是因缘生灭的,一切的身心运作中没有不变的自我。

(一一〇)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佛世时的知识分子、聪明而高傲的萨遮尼犍子听说佛陀讲无我,就去拆台说五阴是我,结果反被拆台,可见有聪明不见得有智慧。

而此经中佛陀以国王对于国土应该要能自在,来破斥五阴是我的说法,可与卷二第33、34经的前半部对读:“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CBETA, T02, no. 99, p. 7, b23-25)

本经最后一段,比丘问佛:“离车族的人帮萨遮尼犍子办桌供佛,从哪边获得福报呢?萨遮尼犍子办桌供佛,从哪边获得福报呢?”佛陀回答:“这些离车族的人是为了萨遮尼犍子而准备饮食,所以将由萨遮尼犍子的因缘而得福,萨遮尼犍子则获得了供佛的福报。离车族的人布施所获得的是还有贪、瞋、痴的因缘果报,而萨遮尼犍子布施所获得的是无贪、瞋、痴的因缘果报。”可见布施所获得的福报,会因发心的不同而有差别。

杂阿含经卷第五

杂阿含经卷第六

(一一一)~(一二二)

[读经拾得]

“众生”的梵语sattva或巴利语satta,中文音译“萨埵”,又义译为“有情”。此经中的“众生”一词,一语双关,同时指其“众生”、“有情”两个意义。

(一二三)~(一三三)

[读经拾得]

本经中“六见处”可能是指:

  1. 色: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
  2. 识:见、闻、觉、识(得、求、忆、随觉、随观)
  3. 边见:常见(见言有我、有世间、有此世,常、恒、不变易法)、断见(见非此我、非此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

这六见处所见,通通都是“无我”的(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前五见处是经中常提的五阴,在第一个“色”及最后一个“识”额外有举例说明,这是佛经中常见的说法形式。

第六见处是说不管根据什么理论或见解,例如有人声称有“常恒不变易法”或“我是断灭不存在的”,不管怎么讲,圣者知道这些所描述的东西通通都是无我的。

说“我是断灭不存在的”,其实仍然是基于“我见”,因为这仍是由有“我见”的凡夫根据“我见”而作的臆测,硬说“我”是“断灭不存在”,不是如实观因缘生灭而无我。例如唯物论者主张死后一了百了的断灭见,但唯物论者不会没有“我见”或“我执”,也无法脱离轮回,只是由于唯物论者无法如实知轮回相续的现象而作错误的推论。

第六见处可以引申包含各种边见,像是若有新兴宗教声称其供奉的佛是超出三界的“造物主”,或发明某高于五阴的识是不灭的“真我”,声称:“这些不在五阴之内,因此佛陀说的‘五阴无我’不适用”,虽然号称不属于五阴(第一见处至第五见处),其实仍不出五阴,都属于第六见处的边见,佛陀两千六百年前就讲明这一切都是无我的。

卷三第63经就说了:“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有我。”(CBETA, T02, no. 99, p. 16, b15-16) 从佛教的角度,外道声称的我其实不出五阴。

相关的诸多经文佐证,可参照线上“进阶辨正”的内容。

(一三四)~(一三八)

杂阿含经卷第六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卷第七

(一三九)

[读经拾得]

本经意义同卷六第133经,注解也可参见该经。

(一四〇、一四一)~(一四七)

[读经拾得]

搭配上一经的“三受”来看,三受会有三苦,因此说“观受是苦”、“诸​受皆苦”。

(一四八)

[读经拾得]

民间小说相传,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次提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颇为得意,遣书僮送给他的好友佛印禅师。

禅师看了诗,挥毫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

苏东坡打开回文一看,竟然是“放屁”两个字,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渡江到了金山寺,谁知佛印禅师已外出云游去了。而禅师的门板上贴了一个联子,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这则故事不见于史传,然而也反应了佛经中所说的八风,早已为民间所熟悉。

唯有于五阴离我见、舍欲贪,才能不为八风所动。

(一四九)~(一五四)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否定因果论,是佛教“世间正见”的相反。关于“世间正见”,可参考卷四的导读。

(一五五)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张的宿命论,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

(一五六)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之一“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主张的唯物论、断灭论。认为人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造成,死后还归地、水、火、风,全部败坏,一了百了,没有来生。

这样的唯物论也是现代普遍的一种看法,认为一切就只是物质的运作而已。

(一五七)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中的“无因论”之一,主张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

(一五八)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中的“无因论”之一,主张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

(一五九)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中的“无因论”之一,主张万物都是无因无缘,不管好的、坏的事物的产生,都没有原因。

(一六〇)~(一六一)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迦罗拘陀迦栴延”的主张,认为众生的存在有七种成分是真实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成分不必靠任何条件产生,而能安住不变。因此,纵使用刀砍头,也不会死,因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过罢了。因此也没有挥刀的人,也没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恶观念、道德观念,也是一种唯物论。

此邪见所认为的“七身非作、非作所作、非化、非化所化”,意指外道认为这七种成分是最根本的元素,既不是由别的东西直接产生、也不会由别的东西辗转产生,因此这七种元素是不会消灭的。

(一六二)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富兰那迦叶”等所说,无道德论,否认善、恶的业报。认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事不会有罪报;作种种善事,也不会有好报。

(一六三)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张的宿命论,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经历过所有这些轮回,自然就会解脱。

本经中“我常持戒,受诸苦行,修诸梵行,不熟业者令熟,已熟业者弃舍,进退不可知”所述的,不管是苦行外道也好、佛教也好,都与宿命论主张的一切自有定数相冲突,于是被此类外道拿来当攻击的对象:就说一切都有定数了,还要持戒、修苦行、梵行做什么?所以这类外道认为“无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

现代也有一些前世今生的思想,承认有轮回的存在,表示轮回本身就是学习、就是修行,经历轮回自然就会到更高的境界。这种思想虽然通常是鼓励积极、正向的思考,但也接近于“经历过所有这些轮回,自然就会解脱”的见解。佛陀则表示轮回不一定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轮回再久也不会自然解脱,端看所造的业而决定轮回的去向。

(一六四)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就是外道六师的“先阇那毘罗胝子”主张的不可知论,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如同“白马非马论”一般。

(一六五)~(一六六)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基于“我见”而生起各种错误知见的一些列举。

(一六七)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基于“我见”而生起各种错误知见的一些列举。

(一六八)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即“十四无记”,佛陀不予回答的问题。

要如何正确地看待“十四无记”的问题?可参见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离于有、无的二边,离于断、常的二边,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

有同学会问说:“十四无记有‘世间无常’,佛教也认为‘世间无常’呀?”其实两者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实际的意义却不一样。十四无记所说的“世间无常”是将宇宙(世间)视为一个主体、大我,认为这个主体是无常,会消失而一了百了,属于断灭论。佛教所说的“世间无常”则是基于因缘的分析,描述人世间的迁流变化,而非有一个主体、大我。

至于“如来死后有”等问题,则可参见卷五第106经“导读”的说明。

关于佛教对于“十四无记”的看法,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五第106经、卷十六第408经、卷三十二第905经、卷三十四第962经,《中阿含经》卷六十第220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8经欢喜经。

(一六九)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的“常见”及“半常半无常论”的一些列举,都是以“我”为中心,而对世间的本质进行臆测。佛教则是从缘起来看世间,了知世间因缘生、因缘灭,而不是以“我”为中心。

(一七〇)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即是外道六十二见的“现世涅槃论”,有的认为能离开世间的五欲娱乐就是永远的烦恼的止息,有的认为四禅是永远的烦恼的止息。而佛陀发现,纵使是四禅也是因缘生灭的。

(一七一)

[读经拾得]

此经所记载的邪见,是外道六十二见的“死后有想论、无想论、非想非非想论”及“断灭论”的一些列举。

(一七二)~(一七三)

[读经拾得]

本经的各小经将过去、未来、现在(的各种排列组合)的五阴都一一表示为无常法而应断。例如不管是记忆中的、或是宿命通回忆的过去五阴,都是无常、不应该执著的;希求于未来的、或是天眼通预见的未来五阴,也是无常、不应该执著的。

这些经文和《杂阿含经》中常见的以下经文也相通:“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色爱除已,心善解脱。”(CBETA, T02, no. 99, p. 4, c26-29)

(一七四)~(一七六)

[读经拾得]

四念处是依据身、受、心、法而实修,参见卷二十四的说明。

(一七七)~(一七八)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以四正勤四正断)精进努力:(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而断无常。

《杂阿含经》的“正勤相应”在千年的传抄中已佚失,所以对此主题的探讨要多参考其他经典及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对应经卷。

(一七九)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应修行四如意足,精勤禅定成就神通,而断无常。

《杂阿含经》的“如意足相应”在千年的传抄中已佚失,因此对此主题的探讨要多参考其他经典及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对应经卷。

四如意足中:

  1. “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是依成就如意足。
  2. “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是依成就如意足。
  3. “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可依例如无量心三昧(慈喜舍四无量心)成就如意足。
  4. “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是依成就如意足。

依悲、智、愿、行所引发的禅定而成就神通、解脱,也是四如意足。

(一八〇)

[读经拾得]

五根是五种能转迷为悟的能力,详见卷二十六。

(一八一)

[读经拾得]

五力是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详见卷二十六。

(一八二)

[读经拾得]

七觉分是觉悟的七个要素,详见卷二十六、二十七。

(一八三)

[读经拾得]

八正道是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详见卷二十八。

(一八四)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应修习(四圣谛的)道谛,而断无常。

(一八五)~(一八六)

[读经拾得]

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不只是概念,更是需要实证的。实证的修法,最常见的就是“止观”:“止”是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例如专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与思虑,可以培养“定”;“观”是洞察,例如观无常,可以培养“慧”。止、观配合,则可以实证真理。

(一八七)

[读经拾得]

贪欲炽盛时,就会失去智慧,而不能够知道五阴无常。其余各种执著炽盛时也是如此。

杂阿含经卷第七

杂阿含经卷第八

(一八八)~(一九五)

[读经拾得]

  • 根境识和合的过程,如本卷第218经所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本经表示在这整个过程中,“眼”、“色”、“眼识”、“触”、“受”等等每一项因缘而生的东西,都是无常的。
  • 卷二第41经说受有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而本卷提到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只是分类法的不同,不相抵触:眼受、耳受等六受,可再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一九六)~(一九七)

[读经拾得]

本经的南传相当经文没有提到“三种示现教化”,而是直接解说“一切烧然”。但在其它南传经文(例如南传《增支部尼柯耶》3集61经,相当于《中阿含经》卷三十五〈梵志品2〉第143经伤歌逻经)也有讲述三种示现教化,并且表示三种示现教化中,以“教诫示现”为最上。

(一九八)

[读经拾得]

  • 本经可与卷五第103经的意涵(知无我后,要观五阴生灭,除我慢、我欲、我使)互相参照。
  • 此经最后一段列举六根可有各自相关或缘生的五阴,举例而言:
    • 眼的色:眼根(可能包括视网膜、视神经)。
    • 眼接收的色:光线反映出影像(眼睛见到的通常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
    • 眼识:产生视觉,识别到光线。
    • 眼触生受:感受光线。
    • 眼触生想:对光线进行取相(只取人看得到的光线,不会取红外线、紫外线、或是声波等人眼不认得的境)。
    • 眼触生行:意愿要看得更加清楚(由意根接着缘起)。

此时即有视觉。视觉(眼识)只是单纯的“看到”影像,还没有搀杂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是在此讯息(成为法境)传到意根时,由意识加以识别、意触生想加以取相、意触生行而有意志造作,人脑才识别出画面的意义。

眼根通俗的讲法是眼睛,而根据佛学及生理学,精确的来看可能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眼接收的色,通俗的来讲是影像,而根据物理学精确的说法是光线。同学们只要了解在修行上身心运作的原理即可,不必拘泥于生理学或物理学的用词,本书中也不特别加以区分。

感官接收的讯号传到最后,由意根作最后的反应,而会起心动念。当意触时如理作意而不生爱,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就不会导致后续无常的苦了。生活上如此,禅定也是一样。

(一九九)

[读经拾得]

本卷第213经:“何等为二?眼、色为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是名二法。”

如实观“无我”,当“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时,没有我、我所的执著,才能不起欲贪,也就是“越于二”;这或许也是“不二法门”在《阿含经》的定义。

六根遇六境不染著,六识就不会生长增广。

(二〇〇)

[读经拾得]

从本经可知,为他人讲解佛法,也是一种修行。

《长阿含经》卷八第9经众集经也提到,为他人说佛法,是“五解脱入”(从大师闻法、受持讽诵、为他人说、思惟分别、于法得定)之一,能让修行者分别法义后得法喜,得法喜后得轻安,得轻安后得定、得定后得实知见而解脱。(CBETA, T01, no. 1, p. 51, c3-12)

本经记载佛陀观察到罗睺罗“未堪任受增上法”,而要罗睺罗渐次为人讲解“五受阴”、“六入处”、“尼陀那”等法,这些法都有解说世间的运作。罗睺罗在为人解说的过程中,也加深了自己的修学基础,等到罗睺罗“堪任受增上法”后,佛陀向他深入解说“无常”等出世间解脱法(“增上法”),罗睺罗在闻、思、修后也就证阿罗汉了。对比之下,佛陀的确一向由浅入深地教导弟子,对于刚接触佛法的人,通常先由“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秽恶、漏、不净行”等人天善法开始解说,等到弟子心开意解,才教导苦集灭道等出世间法,弟子就得法眼净了。《增壹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24〉第2经(CBETA, T02, no. 125, p. 616, a2-9) 等许多经典都有记载佛陀由浅入深的说法次第。

本经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提到佛陀要求罗睺罗为人讲解“五受阴”、“六入处”、“尼陀那”,而是直接记录佛陀观罗睺罗解脱智熟后,说“一切无常”。南传经文另外记载佛陀开示后“许多跟在一起的天众们的远尘、离垢之法眼生起:‘凡任何集法都是灭法’”。

(二〇一)~(二〇三)

[读经拾得]

此经中的“一法”即“无明”;“一法断”,断无明,即“明生”。

如何照见“无明”以“明生”?可正观六根、六境、六识,因缘生起的六受,都是无常。

(二〇四)~(二〇七)

[读经拾得]

  • 止与观

“精勤系念”即“止”、“定”,“如实显现”即“观”、“慧”。

上一经及本经都说明了,要证知佛法深义,得因定发慧,止观俱修,而不只是在概念上了解。

  • 修无量三摩提

本经提到“修无量三摩提”,有二种可能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修各种不同的定,例如四禅及三三昧。

第二种解释是修无量心三昧,也就是基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一而修定的方法。

本经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无量”一词。

(二〇八)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卷八第211经:“汝等诸比丘亦复多逐过去五欲功德,现在、未来亦复微少……眼处灭,色想则离。耳、鼻、舌、身、意入处灭,法想则离。”(CBETA, T02, no. 99, p. 53, b4-c4)
  • 《杂阿含经》卷一第8经:“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CBETA, T02, no. 99, p. 1, c23-26)
  • 《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根本分别品2〉第166经释中禅室尊经:“若比丘不乐过去色,不欲、不着、不住,不乐过去觉、想、行、识,不欲、不着、不住,如是比丘不念过去……若比丘不乐未来色,不欲、不着、不住,不乐未来觉、想、行、识,不欲、不着、不住,如是比丘不愿未来……若比丘不乐现在色,不欲、不着、不住,不乐现在觉、想、行、识,不欲、不着、不住,如是比丘不受现在法。”(CBETA, T01, no. 26, p. 700, a23-b16)

(二〇九)

[读经拾得]

  • 问:六根各自缘生的五阴的“味”,有什么禅修时可应用的例子?

六根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根境触后,常使人心意动摇,产生后续的五阴。六根各自缘生的五阴,如何让人味着,以下为一些例子:

六根 色味 受味 想味 行味 识味
眼(见食物) 影像发生 有没看见 要不要看清 意愿要看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食物
耳(听音乐) 声响发生 有没听见 要不要听清 意愿要听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音乐
鼻(闻香水) 香味发生 有没闻到 要不要闻闻 意愿要闻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香味
舌(吃蛋糕) 滋味发生 吃得出来 要不要尝尝 意愿要尝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好吃
身(摸羊毛) 碰触发生 有没东西 是否可触摸 意愿要摸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柔软
意(想助人) (无色) 乐于助人 开始想助人 意愿要想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好事


在一个事件发生时,六根缘生的色、受、想、行、识不断的交替出现,直到事件终了。

色、受、想、行、识不一定全有,但最后一定会经由“意”,才会有意识的苦或乐。例如眼根接触影像、生眼识,而“看到”后,所看到的讯息由意根加以认知(意识)、执取。

这个过程,《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3〉第211经大拘𫄨罗经是说:“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意为彼依。”(CBETA, T01, no. 26, p. 791, b15-17)

也就是说,意根是由六根提供讯息,所谓“缘意、法,生意识”,这个“法”就是六根传来的“讯息”。佛教的论中一般认为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接收了前一个刹那的法境(受、想、思),如此念念生灭、念念相续。

这是每天无时无刻的起心动念,由意而执取,也能由意而舍弃。若意识能舍、能无我,就是解脱自在。(参见本卷第229经。)

打坐时想要专心,但念头一直不由自主的乱跑,是因为意根染著了哪些味?

(二一〇)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有地狱叫做“六触地狱”、有天界叫做“六触天”。另一方面,地狱之苦也是六触之苦,天界之乐也是六触之乐。

佛陀表示“莫乐莫苦”,不要向地狱之苦去,也不要沉迷于天界之乐。

(二一一)

[读经拾得]

  • 问:为什么自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少逐现在五欲功德,逐未来世转复微少?

此经中佛陀是描述他未成道前的经验。一般说来,打坐时的妄念是本于过去的经验而来的居多、对于正在用功的当下的妄念较少。若打坐时会思考到未来的计划,可能妄念已太粗重、而完全脱离了打坐所采用的所缘或方法了。因此若非心思散乱,打坐时追逐未来的妄念应该最少。

这些妄想会影响打坐,因此佛陀接着开示,要守护六根,进一步的则在禅定中灭除六根残余的执著或“关掉”六根,就能“色想即离……法想即离”。可注意的是这边的六根是微观的六根、念念生灭的六根,由前一刹那的身心(名色)而缘生的下一刹那的感官(六入处),因此可以灭除。关于念念生灭的六根的深义,有兴趣的同学可研究《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35经《第一义空经》(CBETA, T02, no. 99, p. 92, c12)

  • 问:阿难广说的,和佛陀略说的,都是要灭六根,似乎一模一样?

要了解阿难解释了什么,可将整篇经文的脉络贯串起来看,才能知道阿难如何用几个字画龙点精而广说:

佛陀提到了(a)打坐时有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妄想,因此努力守护六根,而能致涅槃。佛陀又进一步解释,(b)灭六入处可离色想乃至法想。

阿难解释说:“世尊略说者,即是灭六入处有余之说”,他的解释其实只多了“灭六入处有余”这几个字。灭除了六入处的有余、执著,断了六入处所缘生十二因缘的锁链,自然就将(a)和(b)串在一起,而能达到涅槃。

(二一二)~(二一三)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如实知“受”支,就能灭“爱”(贪欲身触、瞋恚身触)、“取”(戒取身触、我见身触)、“有”(恶不善法)等支,灭掉十二因缘后续的苦果。

能如实知,就从“无明触”变成“明触”,不再受苦,参见卷二第45经

(二一四)

[读经拾得]

本经在文字上写道“受、想、思(行)”是触已受、受已思、思已想,看似有次序。然而若由其余各经来看,其实是触“俱生”受想思。相当的南传经文则顺序为触已受、触已思、触已想。

(二一五)

[读经拾得]

  • “现法、灭炽然、不待时、正向、即此见、缘自觉”是形容佛法特质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详见本经线上“进阶辨正”中的比对。


  • 本经表面上看起来“现见法”是“若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如实知”,而“灭炽然……缘自觉”是“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好像“现见法”是有色贪、“灭炽然……缘自觉”是不起色贪?其实不是的。这里南传的版本较完整,叙述了:
  1. 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如实知……这样,法是直接可见的、即时的、请你来见的、能引导的、智者应该自己经验的。
  2. 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这样,法是直接可见的、即时的、请你来见的、能引导的、智者应该自己经验的。

  在六根识知六境时,从有贪到不起贪都如实知,就是当下体证佛法,就是“现法、灭炽然、不待时、正向、即此见、缘自觉”。

(二一六)

[读经拾得]

后世佛教徒将流转生死的无量身、口、意业称作海,例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一〈忉利天宫神通品1〉:“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CBETA, T13, no. 412, p. 779, a7-8),其原始定义可见本经。

如何能渡过“业海”?本经及下一经中,佛陀告诉了我们根本之道。

(二一七)

[读经拾得]

本经以大海比喻六根,海上的涛波比喻六境。

(二一八)

[读经拾得]

本经分析要有根、境、识,三事和合,才会有触,引发之后的因缘。

若“触”灭,即可灭掉十二因缘后续的苦果: 触灭 → 受灭 → 爱灭 → 取灭 → 有灭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有同学问:“触要怎么灭?”

最根本的,无明灭,则无明触灭,也就是由十二缘起的根源“无明”灭起。《杂阿含经》卷二第45经:“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CBETA, T02, no. 99, p. 11, b15-19)

另外,既然触是要三事和合,若没有三事和合,自然也就没有那个当下的触,例如禅定中关掉眼根,详见卷九第241经的经文导读。但暂时没有触不算是解脱,只能暂时不造新业,无间等的断无明才是治本之道。

苦灭道迹,微观的就是灭无明,巨观的就是行八正道。

(二一九)~(二二六)

[读经拾得]

本经中“我见色、眼我所、相属”即“眼是我、异我、相在”:

  • 我见色:认为“眼是我”,因此眼见色就是我见色。
  • 眼我所:认为“眼异我”,而是我所有的,因此眼是我所有的。
  • 相属:我在眼中,或眼在我中,就是“相在”的意思。

(二二七)

[读经拾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CBETA, T08, no. 235, p. 749, c21-22)

(二二八)~(二二九)

[读经拾得]

眼、耳、鼻、舌、身的运作,若不是在禅定中,一般人不易开关自如,遑论灭除其微观的受想行识。

意的运作,也就是起心动念,则较容易下手。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会传送给意根,这时意根有“明”、灭“无明”,就能解脱(出世间),因此本经说“出世间意”是无漏法。

关于“出世间意”的训练,在此引用南传《小部尼柯耶.优陀那》〈觉品1〉第10经巴希亚经以作参照。佛陀曾教导来求法的外道巴希亚:“巴希亚,你要如此的修习:
每当你看到影像的时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只听到就好了;
每当你五官感知的时候,只感知就好了……
每当你脑中认知的时候,只认知就好了。
那么,巴希亚,在这当中没有‘我’的存在。这当中没有‘我’的时候,你既不在这里、也不在远处、也不在中间。这就是苦的熄灭。”

《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12经也有类似的意涵。

杂阿含经卷第八

杂阿含经卷第九

(二三〇)~(二三一)

[读经拾得]

《佛说八大人觉经》:“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CBETA, T17, no. 779, p. 715, b7-8)

以本经中佛陀所解说的“世间”来看,前后呼应,的确是无常及危脆。

(二三二)

[读经拾得]

中国古代曾有一些论师说小乘是“我空、法不空”,而大乘是“我法皆空”。然而佛陀在《阿含经》就已开示了世间空的道理,可见一些论师说《阿含经》是小乘经的判教,恐怕有些误会。

另一方面,有些刚开始读经的初学者,因为南传相当于北传《杂阿含经》卷一“无常、苦、空、非我”的《相应部尼柯耶》经文是说“无常、苦、非我”,而误以为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完全不讲“空”,五阴、六根不“空”。其实,南传《相应部尼柯耶》也有经文清楚载明五阴、六根是“空”,例如本经相对应的南传经文: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六处相应35〉第85经空经。

而诸如《杂阿含经》卷五第110经:“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CBETA, T02, no. 99, p. 35, b4-5),相对应的南传经文为“如理思惟;五受阴无常、苦、病、痈、刺、痛、病、他、坏、空、无我”,其中“病……坏”可以解为是说明“苦”的,因此南传经文也同义于“无常、苦、空、非我”。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譬喻相应20〉第7经楔子经则记载,佛陀以鼓的朽坏为喻,说明“如来所说甚深、义之甚深、出世间、与空有关的经典”将被比丘们所忽略进而消失,也是佛法的式微。

由本经来看,佛教所说的“空”和“无我、无我所”是一体的二面。

很多的宗派论战,如同佛陀说的“瞎子摸象”比喻,摸到象鼻的,就说摸到象牙的不对,各各共诤。佛子还是要深入经藏,放下偏见,自洲自依、法洲法依,愿解如来真实义。

(二三三)~(二三五)

[读经拾得]

依据菩提比丘的注解,在巴利语中“师(阿阇梨)”和“行”(南传作“袭击”)可以是一语双关,“弟子(内住者)”和“边住”(南传作“住于他之内”)也可以是一语双关。另外,出家律中有“谏习近住法”(不应亲近恶友朋党,共同作恶或互相掩饰),和“近住(弟子)”字面或许也算相关。因此本经倒不是指“师”、“近住弟子”本身是不好的。

 

(二三六)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教导比丘如何在入世应对的行、住、坐、卧间,收摄心念,无有爱念染著,以作为入禅定的准备。当今社会的应对更为复杂,更需要在平日自净其意,修习禅定才能有成就。

对于在家居士而言,可在斋日受持八关斋戒,练习一日一夜学阿罗汉,“身在家、心出家”的修习。

(二三七)~(二三九)

[读经拾得]

  • 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是被绑住的东西(结所系法)。被什么绑?被欲贪绑(结法)。因为有欲贪,眼才会与色绑在一起,执著于其上。
  • 《杂阿含经》卷一第19经:“色是结所系法,是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结所系法,是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CBETA, T02, no. 99, p. 4, b13-16)

(二四〇)~(二四五)

[读经拾得]

本经的“四品法”是:

  1. 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著,比丘见已,欢喜、赞叹、乐着、坚住。
  2. 有眼识色不可爱、不可念、不可乐着、苦厌。比丘见已,瞋恚、嫌薄。
  3. 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著,比丘见已,知喜不赞叹、不乐着坚实。
  4. 有眼识色不可爱、念、乐着,比丘见已,不瞋恚、嫌薄。

也就是说:

  1. 遇到可爱的六境,起贪。
  2. 遇到不可爱的六境,起瞋。
  3. 遇到可爱的六境,不贪。
  4. 遇到不可爱的六境,不瞋。

前两项是凡夫的境界,后两项是圣者的境界。借着守护根门、离于执著等日常修持,而能转凡入圣。

无论是本经、无漏法经、律仪、守护根门,都教导我们:于可念六境不生贪,于不可念六境不生瞋。

这不但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禅修时也很好用,例如坐了一炷好香,或体验到好的境界,若要进阶到更高的层次,则可训练自己不起贪心。若坐得全身酸痛,或周围环境吵闹,也不要因此生气,反而可训练自己远离瞋心。

毕竟佛弟子修行的最重要目的并不在于求得特别高深的禅境或神通,而在于断除贪瞋痴。

因此,不管是可爱或不可爱的境界,都可以是修行的好道场。

(二四六)

[读经拾得]

天魔波旬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之一,只要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触入处的地方,放眼所见都是他的势力范围,而问佛陀:“看你能跑到哪儿?”

佛陀回答:“你有六触入处的势力范围,但没六触入处的地方你就到不了了,而我就到那边。”

“六触入处”直翻是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过程、时空、或情境。若是在无明的状态下的“六触”,就是“六触入处”,也就是“无明触”,会造成轮回,在魔王的掌握中。若有智慧,在根境识会遇时不因六触而心意动摇,也就是“明触”,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自然不在魔王的领地中。

(二四七)~(二四九)

[读经拾得]

可参照卷五第104106经,解脱后不是如一些论师说的“灰身灭智”或“焦芽败种”,而是不落入有、无二边,烦恼止息的涅槃。

(二五〇)

[读经拾得]

是什么让人玩物丧志?

有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同样一个东西,某些人就迷,某些人就不迷。为什么会迷,而无法放下?

本经讲“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人不一定就会被物所绑住,物也不一定就会被人所绑住。“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由于有欲贪的关系,才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如果没有欲贪,就不会被物所役了,海阔天空,自由自在。

(二五一)

[读经拾得]

各经中关于“无明”的定义的整理,可参见卷十的导读。

 

(二五二)

[读经拾得]

  • 火宅喻:

此经偈中的“出火烧宅”,即后世以“出三界火宅”譬喻解脱,在《阿含经》中的出处。

  • 本经中对蛇的护咒:

本经在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对应经文没有偈诵和对蛇的护咒,因此有些人断言偈诵和对蛇的护咒是北传《杂阿含经》所增添的。殊不知此经护咒的部分,在南传是归类于律藏:南传律藏《小品》〈小事犍度5〉第6条对蛇之护咒。也就是说护咒并非北传所增添,而是在南传被归入律藏中。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同部派的经律分类不同,基于生活上遇到的状况而制订的律仪,许多是收录于律藏。此外,不同部派所传的《四分律》《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随勇尊者经》、南传《蕴护卫经》等经律也有记载本经中的事件,这些经律都有说护咒,且与本经的偈诵部分相似,但有半数不包含拼音的“坞耽婆隶”该句。

然而并不是念咒语就不会被蛇咬,重点是“慈一切众生”、“亦离烦恼生”的慈三昧,并祈请三宝加护,如同本经偈中所说。另外像《增壹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24〉第5经中也有记载佛陀以慈三昧渐除毒龙的瞋心,降伏了毒龙,不受毒龙所害,要防小蛇侵害自然是小事一桩。在本经中,佛陀毫不藏私的分享以慈三昧对治毒龙毒蛇的行法,这是实际可行的慈三昧的应用,而不是迷信或外道法。以优波先那比丘的修行,若当初知此行法,自然“则不中毒,身亦不坏”了。若有人只会诵咒却无慈心,妄想靠咒语就不被蛇咬,那无非是画虎类犬,学了皮毛却忘了根本,恐怕就没什么效果了。

  • 咒术章句:

佛陀在刚开始弘法时只教核心法义,大多弟子则很快地证果。但当弟子人数大增、素质不一后,为了让不同根器的弟子都能修行解脱,而施设不同的法门,对于弟子的律制也随须求而调整。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09经、南传《相应部尼柯耶》54相应9经载道,佛陀早期教导比丘打坐以不净观为主,但后来有比丘福慧不足,修不净观后过度厌世而自杀,因此佛陀改教比丘较温和的安那般那(观呼吸)法门。另外像《中阿含经》卷五十第193经、南传《中部尼柯耶》第21经记载,佛陀曾制戒要求比丘日中一食,每天只吃正午一餐,以节省耗费在吃饭的时间,精进修行。但后来可能因为不是每位弟子都适合日中一食,而放宽为过午不食,也就是今日的比丘戒的内容。

咒语的议题也是如此,早期佛弟子很快就能证果,没有了身见也就不会想要趋吉避凶《中阿含经》卷四十七〈心品3〉第181经多界经中佛陀即表示圣者不会持咒外求离苦。当时婆罗门教常以咒术办事或变神通,但佛陀则要弟子专心修习戒定慧,纵有神通也不在俗人前展示。但当弟子人数众多后,《四分律》卷二十七卷三十南传律藏《大分别》〈波逸提49〉皆记载,有比丘尼习诵各种外道咒术,或以咒术赚钱,因此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尼持诵外道咒术、或以咒术维持生计,同时佛陀也许可以咒语排除于世间的修行的阻碍,例如《四分律》卷二十七:“若诵治毒咒,以护身故,无犯。”、卷三十:“为自护,不以为活命,无犯。南传律藏《大分别》〈波逸提49〉:“学忆持、为守护而学咒文……不犯也”。

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2经阿吒曩胝经中毘沙门天王众发愿守护四众排除恶鬼神造成的障碍,表示若四众需要四天王天守护以避免非人的侵扰时,可以持诵此经,此经的北传译本《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9经大会经音译四天王天部众的名字,称为结咒。《佛说灌顶经》卷六也以这些名号作为咒语,并解说这咒语是“为诸凡夫(而不是圣者)而演说”,召请四天王天及其降伏的八部众,以排除恶鬼神所扰。实务上,很多护咒的内容即是皈依三宝并召请护法龙天守护。

这些咒语原本的巴利语或梵语都是有实际意涵的,由三宝的真实语或诸天的护持而有其功效,很多译师会义译一遍、音译一遍,而后人常以为音译才是咒语。依《五分律》卷十八等等律制,比丘在接受饮食供养后,要咒愿为施主祈福,说法后也要咒愿回向。《四分律》卷二十一等经律即记载佛陀本人在最初成道,接受商贾供养后,即咒愿回向之:“所为布施者,必获其利义;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九〈六重品37〉第4经等经中佛说咒愿有六德,《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41经则显示这些回向确实能为施主带来利益。《中阿含经》卷四〈业相应品2〉第20经波罗牢经《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第124经八难经等经则表示“有咒说”是世间正见之一。

实务上,除了北传有持咒的行法,南传《大护卫经》 也包含许多经,记载各种护咒。南传比丘在出家、接受布施、诵戒日、结夏安居日等场合有念诵护卫经的传统,许多寺院则将护卫经列入每日的课诵。在家众们则有在各婚丧喜庆场合邀请僧众念诵护卫经祈福回向的习俗,也常见以咒语诵念而修定的方法。南传《弥兰陀王问经》则记载并认可防护咒的使用,显示了上座部佛教自初期即有咒语的使用。《香光庄严》杂志第37期所翻译的〈消灾佛教〉一文,则以学术角度描述当今缅甸寺院持诵咒语的普遍情形。

近年一些学者为了避免迷信的观感,而在重新翻译南传相关经律时将“护卫咒”一词翻译为“护卫经”,虽然古代通常翻译为“咒”。南传寺院通常以巴利语持诵护卫咒,而不是以翻译后的本土语言为主,这和北传的相关行法也有类似处。至于南传有人认为其护咒行法较纯,北传也有人认为其持咒行法较强,这些宗派观点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咒语是祝福而不是保证,《阿含经》没有否定咒语在世间能有效果,但更强调修习四圣谛而解脱的核心法义,毕竟若因为咒语而增强了贪瞋痴,那离解脱就愈来愈远。像《长阿含经》卷十四第21经梵动经及各律中都禁止比丘以咒术求取名闻利养,现世也有很多沉迷咒术而走上歧路的例子。把握住佛教的核心、勤修戒定慧以求解脱才是最重要的。

诸天愿意帮忙四众排除障碍以利修行,但解脱则必须由行者自己达成。如同本经偈中所说,慈悲能化解诸恶,三宝能化解三毒,善修八正道,才能得到出世间的解脱。

(二五三)~(二五四)

[读经拾得]

  • 此经就是常见的佛学故事“佛陀向尊者二十亿耳说弹琴喻,修行不可太缓、亦不可太急”的出处。
  • 此经的解脱六处,在不同译本的翻译如下:
译本 总称 1 2 3 4 5 6
《杂阿含经》第254经 解脱六处 离欲解脱 离恚解脱 远离解脱 爱尽解脱 诸取解脱 心不忘念解脱
《中阿含经》第123经 乐此六处 乐于无欲 乐于无诤 乐于远离 乐于爱尽 乐于受尽 乐心不移动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6集第55经 倾心于六件事 / 胜解六处 倾心于离欲 倾心于不加害 倾心于独居 倾心于渴爱的灭尽 倾心于执取的灭尽 倾心于无痴
  • 经典中在讲述阿罗汉的资格时,通常是说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如卷三的“导读:四果”所述。此经中尊者二十亿耳自己领悟的解脱六处,是否也满足其余经中所述阿罗汉的资格呢?

我们将尊者二十亿耳领悟的解脱六处,和阿罗汉的资格作个比较,可发现如下连结:

也就是说尊者二十亿耳的领悟,也满足证得阿罗汉的资格。

  • 此经提到阿罗汉圣者“眼常识色,乃至意常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圣者仍然可以看东西,但看东西不会妨碍他的心解脱、慧解脱,他的心意不杂染、稳固、泰然,念念了知能看所看的都是因缘生灭的、都是无常的。

(二五五)

[读经拾得]

本经中,外道少年骂尊者摩诃迦旃延“是黑暗人,非世胜人”,可能会让一些人误以为摩诃迦旃延尊者出身种姓差。而摩诃迦旃延尊者的回复中,也只提到种姓不可恃。

实际上,“迦旃延”这个种姓为婆罗门十八姓之一;而依据《佛本行集经》〈那罗陀出家品〉,摩诃迦旃延出生于巨富人家,父亲富有到成为国师,而摩诃迦旃延学婆罗门教到处是第一名,成为仙人的接班人,并且在仙人过世后被视为仙人,只是仍贪名闻利养,最后因为无法回答别人的问题,去找佛陀,听了佛法而证道。

虽然他出身婆罗门贵族,却完全没见到他说“我的种姓比你尊贵得多”来回复外道少年的污辱,反而是一贯的认为四姓无别、种姓平等,贵族不可恃,而以论议佛法改变对方,可见尊者的确对佛法有彻底的了解,论议第一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

本经中一开始提到“鲁酰遮婆罗门,恭敬承事,如罗汉法”,或许鲁酰遮婆罗门一开始即是敬重摩诃迦旃延出身婆罗门贵族,且从佛出家前为婆罗门中最尊贵者,因此而恭敬承事他的。直到听了摩诃迦旃延尊者的论议,才对佛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对佛法产生净信。

杂阿含经卷第九

杂阿含经卷第十

(二五六)~(二五九)

[读经拾得]

  • 应当做的、不应当做的:

本经从正面列举,什么“是所应处”:“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

卷一第17经则从反面列举,什么是“非汝所应”:“色者非汝所应,宜速断除。如是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宜速断除。”(CBETA, T02, no. 99, p. 3, c19-21)

  • 阿罗汉思惟何等法:

本经中舍利弗说:“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

关于“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这点,在《杂阿含经》外其余的译本略有出入: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蕴相应22〉 第122经持戒者经:“阿罗汉应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苦、病、痈、刺、痛、病、他、坏、空、无我。友!阿罗汉不再有更进一步应作的,或对已作的增加什么。然而修习此诸法,多修习者,则资于现法乐住、正念正知。”(CBETA, N15, no. 6, p. 240, a7-10 // PTS.S.3.168 - PTS.S.3.169)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34〉第1经:“诸比丘问曰:‘阿罗汉比丘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报言:‘汝等所问何甚过乎?阿罗汉比丘所作已过,更不造行,有漏心得解脱,不向五趣生死之海,更不受有、有所造作。是故,诸贤!持戒比丘、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当思惟此五盛阴。’”(CBETA, T02, no. 125, p. 690, a5-11)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六〈摄事分〉:“若已证得阿罗汉果,更无未得为得乃至未证为证故,正勤修习但为现法乐住。”(CBETA, T30, no. 1579, p. 779, b22-24)

关于阿罗汉思惟“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或是阿罗汉修四念住,是南北传各经都一致的,例如:

《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43经:“尊者阿那律语比丘言:‘若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修四念处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CBETA, T02, no. 99, p. 141, a21-25)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阿那律相应52〉第5经荆棘(林)经第二:“无学之比丘,应具足四念处而住。何为四念处耶?友!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于受……于心……于诸法观法,以热诚、正知、正念,对世间之贪忧调伏而住。”(CBETA, N18, no. 6, p. 146, a14-p. 147, a2 // PTS.S.5.299)

  • 阿罗汉思惟何等法,也可和卷九第254经所述无学圣者“眼常识色,乃至意常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CBETA, T02, no. 99, p. 63, a24-27) 对照。

(二六〇)~(二六一)

[读经拾得]

执著而陷入因缘生起五阴而有“我见”,如同有镜子而可在镜中看到自己。

如实观五阴无常、无我,断除因缘的锁链,就不会有“我见”。

(二六二)

[读经拾得]

  • 学佛的我是谁

阐陀比丘的疑问是:“如果一切事物都是空寂、不可得的,学佛的这个我又是谁?”

除了本经中阿难不偏不倚的解说外,《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35经中佛陀也作了深入的说明:“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有兴趣深究的同学可在之后读该经时,仔细思考。

  • 问题出在实证上

本经中“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

这句话,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然而我的心不跃入于一切行的止(定),一切依著的舍弃,渴爱的灭尽、褪去、停止、涅槃;也没有获得自信、安稳、胜解。相反地,生起了战栗与执著,心退转而想:‘那谁是我的自我?’但见法者是不会这样的。”

南传的经文指出阐陀比丘尚未达成实证的定、慧,因此而有疑问。

我们纵使观念都理解且接受了,仍然必须经由止、观来实证,才是真正的没有疑惑。

(二六三)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本经中说‘若比丘修习随顺成就者,虽不欲令漏尽解脱,而彼比丘自然漏尽,心得解脱’,和《杂阿含经》第561、564经所说的‘依(善法)欲断爱’,是否有冲突呢?修行是要依欲断欲,还是要自然成就?”

在修行的开始的确是依(善法)欲断爱,有想要修行的动机,才会修行。本经中所要表达的是只要精进修行于三十七道品,自然能断尽烦恼,纵使没有想断尽烦恼、也会自然断尽烦恼,因此本经并没有要求佛弟子故意不想要断尽烦恼。另一方面,修行的成就也是急不得的,如同佛陀在前面卷九第254经向二十亿耳尊者说的“弹琴喻”:“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CBETA, T02, no. 99, p. 62, c16-18)。有正确的动机、用对了方法后,就日复一日的练习,自然会渐渐开花结果。

“修行”是从作中学,日起有功的。只要按照有效的方法与步骤,每天练习,偶然回头一看,或许会惊喜的发现,原来已经默默前进这么远了。

(二六四)

[读经拾得]

世尊说过,即使只有一念之间对众生修习慈心三昧,已有无量福报,何况佛陀过去世连续七年修习慈心三昧。

然而世间无常、五阴无我,无论有多少福报,终究有耗尽的一天。

(二六五)

[读经拾得]

  • 本经将五阴分别譬喻为:
  1. 色无坚实: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
  2. 受无坚实:大雨水泡,一起一灭。
  3. 想无坚实:野马流动。
  4. 行无坚实:芭蕉。
  5. 识无坚实:幻术。

这些譬喻也成为各经典中对于缘生法的譬喻的基础,例如: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70〈无所得品18〉:“不见诸法有觉有用,见一切法如幻事、如梦境、如像、如响、如光影、如阳焰、如空花、如寻香城、如变化事,都非实有。”(CBETA, T05, no. 220, p. 396, a11-14)
  •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1〈入真言门住心品1〉:“如幻、阳焰、梦、影、乾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CBETA, T18, no. 848, p. 3, c13-14)

(二六六)

[读经拾得]

  • 什么事情是真正地老天荒、海枯石烂都不会变的?是我们长夜的生死流转。除非剪断将我们绑在五阴上的绳子(无明、贪爱),才可能挣脱轮回的捆绑,得到真正的自由。
  • 本经中说的“长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等情形,可参考《长阿含经》卷二十一〈三灾品9〉第30经世记经所记载的小三灾,本经中要表达的是夜长梦多、长夜轮回生死的喻意。
  • 《杂阿含经》卷9:“有六魔钩。云何为六?眼味着色,是则魔钩,耳味着声,是则魔钩,鼻味着香,是则魔钩,舌味着味,是则魔钩,身味着触,是则魔钩,意味着法,是则魔钩。”(CBETA, T02, no. 99, p. 58, c10-14)

(二六七)

[读经拾得]

  •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或许为《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佛国品1〉:“随其心净,则佛土净”(CBETA, T14, no. 475, p. 538, c5) 所本。《维摩诘所说经》的说法可说是此篇结合卷九第230经的“世间”定义(六入处因缘)的衍生说法。
  •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也可以俗话说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举例。
  • “譬如画师”一段,在《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77、378经也有呼应的譬喻,表示众生因贪喜四食(能长养五阴)而沈陷轮回,犹如画师能以色彩造各种画作。这个譬喻,或许在《华严经》〈觉林菩萨偈〉“譬如工画师”一段,改作正面的引申说法,〈觉林菩萨偈〉的结尾“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CBETA, T10, no. 279, p. 102, b1),也和本经“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呼应,在研习本经后,或许更能掌握其意涵。
  • 《正法念处经》中,有关于本经所用譬喻的长篇说明,例如《正法念处经》卷5〈生死品2〉:“又彼比丘如是观察:云何众生,有种种色、种种形相、有种种道、种种依止?又彼观察,有种种心、种种依止、种种信解、有种种业。此如是等,种种诸色、种种形相、种种诸道、种种依止,譬如黠慧善巧画师,若其弟子观察善平坚滑好地,得此地已,种种彩色、种种杂杂、若好若丑、随心所作。”(CBETA, T17, no. 721, p. 23, b21-c1)

(二六八)~(二七〇)

[读经拾得]

  • 《增壹阿含经》卷32〈力品38〉:“当思惟无常想,广布无常想,已思惟无常想,广布无常想,便断欲爱、色爱、无色爱,尽断憍慢、无明。”(CBETA, T02, no. 125, p. 724, a9-11) 本经则进一步说明这是因为“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 本经中提到的“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也是阿罗汉所断的“五上分结”。

(二七一)

[读经拾得]

佛经中常有“行于正道”、“误入险道”的比喻,本经中解说了这比喻在修行上的意义。

杂阿含经卷第十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二七三)

[读经拾得]

佛陀解说眼内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也就是说眼和外面的世界一般,都是由四大所构成的,眼内没有一个特殊的、不灭的自我。

眼睛如何看到东西?佛陀将之比喻为拍手,两手拍在一起时击出掌声,但一拍完声音就不见了,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看到东西”的过程也类似,有眼睛、所看的东西,以及眼识三者和合,眼睛就看到东西,这个过程是因缘而生,也就因缘而灭,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不灭的自我。

不只眼见色如此,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识法,都是如此,因缘生灭。

(二七四)~(二七五)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67经记载难陀刚出家时喜欢衣着光鲜亮丽、嬉戏调笑,经过佛陀告诫后才一改态度,用心修行。《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18〉第7经也记载,难陀修行一阵子后还是无法忘怀他美艳的妻子,甚至想要还俗,因此佛陀善巧引导,让他上天看天女、下地看油锅,他了解了因果,也就调伏了心念,好好修行。

借由如下的修行,难陀尊者由一爱欲深重的男子汉,成为梵行清白的大丈夫:

  • 关闭根门
  • 饮食知量
  • 精勤修习
  • 正念正智

本经中的“关闭根门”,经中举例为“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眼睛视物但不执取,而不是说永远闭上眼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守护根门”,也是一样的意旨。

《增一阿含经》卷七〈火灭品16〉第1经记载难陀证阿罗汉后自然不受魔扰,佛陀称赞他:“端正比丘者,无有胜难陀比丘;诸根澹泊,亦是难陀比丘;无有欲心,亦是难陀比丘;无有瞋恚,亦是难陀比丘;无有愚痴,亦是难陀比丘;成阿罗汉,亦是难陀比丘。所以然者,难陀比丘端正,诸根寂静。”(CBETA, T02, no. 125, p. 579, a3-8)

(二七六)

[读经拾得]

  • 本经中佛陀要求资深的比丘轮流为比丘尼说法,轮到难陀尊者教导比丘尼时,一开始他并不愿意教,这可能是因为比丘会尽量避免接近女众,难陀当时或许有这个坚持。
  • 后世常拿刀、剑譬喻智慧能斩断烦恼,本经中“利刀者谓利智慧”可能是这类的譬喻在《阿含经》中的出处。

(二七七)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也和“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呼应。

(二七八)

[读经拾得]

当六根识六尘时,如果起了贪欲执著,就是“退法”,退诸善法。举例而言,眼睛看到了美色,如果起了贪著而不惜犯戒,修行自然就退步了。引申来说,修行人也会因为起了较强的贪瞋痴而退失定境甚至神通。

(二七九)

[读经拾得]

本经中说善摄根门则“于未来世必受乐报”,纵使还没有解脱,也能有善报。这在很多其余的经律中也有提到,例如《斋经》:“奉持八戒,习五思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兴善,后生天上,终得泥洹。”(CBETA, T01, no. 87, p. 911, c15-17)

(二八〇)

[读经拾得]

  • 如何辨别善知识?

佛陀常教导弟子如何辨别善知识,最常见的是以观察对方的“戒”作为开始: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4经表示应当依据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这五个条件,找到该亲近奉事的比丘。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教导我们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肤浅的表相。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相应于戒、定、慧,是否没有贪、瞋、痴。

《中阿含经》卷36〈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犍连经则列出十个条件:修习禁戒、广学多闻、作善知识、乐住远离、乐于燕坐、知足、常行于念、常行精进、修行智慧、诸漏已尽。

本经则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涩行”),才应奉事。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长寿王品2〉第85经真人经以及《增壹阿含经》卷8〈安般品17〉第9经则进一步表示:如果因为我出身高、长得帅、谈吐佳、有名气、诵经持律学论、行头陀行、持戒、清修、证得各种禅定,而“自贵贱他”,就不是善知识的作为。

这也呼应最前面佛陀说的“惭、愧”的条件,善知识不会自我抬举,而是修证无我。

至于神通感应、道场大小、捐款多少、宗派传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则不在条件之内。

(二八一)

[读经拾得]

  • 本经中佛陀开示如何从六触入处律仪下手,依次满足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以至于明、解脱的方法。其中六触入处律仪→三妙行→四念处的次第,等同于《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4经:“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 除了从六触入处律仪下手外,由《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0经可知,也可从安那般那念(观呼吸)开始,以达到四念处、七觉分的满足,乃至于明、解脱。因此可说有以下两种的入门:
  1. 《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81经:六触入处律仪→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明、解脱
  2.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0经:安那般那念→四念处→七觉分→明、解脱

前者即在日常行住坐卧时都可以修行不放逸,后者即是在打坐时专心修行。

(二八二)

[读经拾得]

  • 六根清净不是作盲人聋人

佛教的“善摄根门”并不是鸵鸟心态,求看不到、听不到,否则盲人、聋人的修为就高了。佛教的“善摄根门”是为了“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从慧得解脱”,凭借着六根而修行解脱,无入而不自得。

  • 清净六根的次第

对照相当的南传经文《增支部尼柯耶》集8〈慈品1〉第9经,本经所说的修习六根,以眼根为例,有以下的阶段:

圣法、律觉见迹(学人的行为)
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惭耻厌恶(有惭有愧)

贤圣法、律无上修根(学人进修六根的方法)
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
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故,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
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
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
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住正念、正智。
(前四句为对治的阶段,最后一句为离于厌恶、也离于不厌恶的平等心的阶段。)

贤圣法、律为贤圣修根(圣贤已修习六根的成就)
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尔尽灭,得离厌、不厌,舍。
(随时立刻达到离于厌恶、也离于不厌恶的平等心的阶段。)

  • 修如来厌离是为了对治贪,修如来不厌离是为了对治瞋,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则可对治痴,也可参考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5第144经底甘陀经的解说。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二八三)

[读经拾得]

  • 本经提到十二因缘其中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爱 → 取 → 有 → 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也就是说,贪“爱”,而执“取”,执取而“有”了善恶业,而产“生”后续的身心变化。以下粗略举两个生活上的例子:

  • 花瓶打破了

家中一个精美的花瓶打破了!由于对这个花瓶的喜“爱”,执“取”(我语取)认为这花瓶是“我所有”的却毁坏了,因为“有”这业力而产“生”忧悲恼苦的感觉。

如果有智慧,就知道花瓶是身外之物,设法解决问题,而不会心痛。

  • 执著于美味

对于喜爱美味的人而言,由于对美味贪“爱”,因此执“取”(欲取)想要保留或持续美味,由于执著在美味上,就“有”了必须要美食的缠缚,产“生”的心已变成美味的奴隶,担忧没有美味、吃到难吃的食物则会苦恼。

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缘,这些因缘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以及无尽的轮回。

(二八四)

[读经拾得]

  • 如何看待所会执著的事物?

上一经及本经说明,若对于事物起贪爱执著的心,身心的运作让感官(“六入处”)起作用,感官接“触”外境后,产生了觉“受”,觉受可能导致贪“爱”,因贪爱而执“取”,因执取而“有”身、口、意的造作,因此“生”起后续的身心变化以及“苦”。

若能善加修行无常观、生灭观、无欲观、灭观、厌观,则这一串产生苦的因缘即不生。实修上,这些观法可以各用一炷香的时间打坐思惟,例如打坐观身、受、心等等,由粗至细地观察身心的无常,也可以日日修习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观照。

  • 本经与十二因缘的对应

本经经文中“若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是在没有智慧之下的造作,可约略对应到十二因缘的 (1) 无明及 (2) 行;“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可约略对应到 (3) 识及 (4) 名色;接下来的“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即是十二因缘剩下的各支。

  • 当下的十二因缘,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1. 无明:没有智慧、看不清真相;
  2. 行:任何一个动作行为或意念;
  3. 识:识知;
  4. 名色:外观;
  5. 六入处:眼睛;
  6. 触:眼识看到外观;
  7. 受:觉得好看;
  8. 爱:贪爱所看到的;
  9. 取:执取要继续看;
  10. 有:有了要继续看的业力;
  11. 生:产生执取好看的身心;
  12. 老死:结束。

(二八五)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佛陀逆观十二因缘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佛陀在未成佛前,静坐观察什么是生、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是生、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接着观察什么是“有”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取”(执取)是“有”的原因。

佛陀接着观察什么是“取”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爱”(贪爱)是“取”的原因。

因此如果真能没有贪爱,就不再有执著,也就不会积集业力而导致后续的身心运作甚至下一世的出生,自然就能解脱身心的苦及下一世的轮回了。

知道是什么是贪爱的原因,也较有机会断除贪爱,在第287经中佛陀即进一步分析什么是贪爱的原因。

(二八六)

[读经拾得]

本卷中对于十二因缘的还灭并没有多作举例,有兴趣多加深入的同学也可搭配着读卷三第63~68经,有助于理解十二因缘的还灭。

(二八七)

[读经拾得]

  • 追查生老病死的原因,追查到识

佛陀在未成佛前,静坐观察什么是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出生),才会有老、病、死。

什么是“生”的原因?“有”(生命的存在、积集的善恶业)。

什么是“有”的原因?“取”(执取)。

什么是“取”的原因?“爱”(贪爱)。

什么是“爱”的原因?“受”(感受)。

什么是“受”的原因?“触”(感官、外境、识的接触)。

什么是“触”的原因?要有“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可对外境反应的感官)。

什么是“六入处”的原因?有“名色”(五阴,包含认知的对象)则六入处才能起作用。

什么是“名色”的原因?“识”(识知、觉知)能引生五阴。

  • 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追查到“识”就难以突破了,经中形容为“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这是因为如本卷第288经所述的“识”和“名色”辗转相依,成为一个循环,追查“名色”的原因找到“识”,追查“识”的原因又找到“名色”。

若只问“何法有故因缘有?”,单看“有”这一边,就容易误以为“识”是究竟、无法超越“识”。这也就是轮回会一直延续下去没有尽头的现象:只要有身心的运作(名色)就会继续增长攀缘的觉知(识),只要有攀缘的觉知就会产生更多身心的运作,因此“识”和“名色”辗转相生、没有尽头。

但佛陀毕竟不是省油的灯,不执著在“有”这一边,进一步思惟:“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如何才能把这些都灭掉,以解脱轮回?这次佛陀突破了“识”,发现“识”和“名色”辗转相依的循环是由“造业”(“行”)而来。要如何灭“行”呢?就是要灭除“无明”。

(二八八)

[读经拾得]

识与名色彼此“展转相依,而得生长”,表示身心的运作(名色)会增长觉知(识),而觉知也会产生更多的身心运作,因此识和名色辗转相生没有尽头。

这个现象在卷二第39经中,将识比喻为种子,种在色、受、想、行的土壤中,如果再加上贪喜、像水一般地灌溉润泽,识就会愈长愈大。

举例而言,一个学生在没看过金庸小说之前,不会对金庸小说有特别的感觉。但看了一部金庸小说,上瘾了,就想要看更多的金庸小说,对小说的偏好和读小说的行为像滚雪球般,最后成为金庸小说迷。在这个例子中,读小说的身心运作增长了对于小说的喜爱及觉知,对小说的喜爱及觉知又促成更多读小说的身心运作。对金庸小说的识(觉知)在读小说的色、受、想、行当中,由于有贪喜,就“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看电影也是如此,本来没有特别想看电影的人,可能在看了一部特定类型的片子后有了喜好,就想看更多该类型的片子,终于培养出对于该类电影的嗜好。

除了生活中的例子,在巨观上来看,识与名色的辗转相生也造成了难以止尽的生死轮回。

(二八九)

[读经拾得]

有的人因为见到了身体会增减、会变化,而认知到身体的过患,不再将身体视为恒常的我,却转而将心识视为恒常的我,执著在灵魂永生之类的概念上。

佛陀则表示,身体起码还能撑个几十年,心识却是不断地变异生灭,不应该将心识执著是我、或我所拥有的。

明了佛法的佛弟子会好好思惟观察缘起,以了解心识的缘生缘灭,在本经中即举观察十二因缘的触支、受支为例。

若要作学理上的分析,本经第一段的“彼长夜于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可说相当于十二因缘中的无明、行、识三支,“四大身”及“心意识”可说相当于名色支,有这些因缘才有本经第二段的触支、受支。

(二九〇)

[读经拾得]

心猿意马 经中常说“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88, a14-15),每一刹那缘生的意识都是新的,已经不同于前一个意识。本经以比喻说明,心、意、识不断地生灭变异,就好像猴子在树上荡来荡去,不断地放掉旧枝条、随即抓取新枝条:“譬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种种变易,异生异灭。”

在佛教的论中,一般认为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这也符合本经中“放一取一”的比喻。

每次辗转缘生的意根与意识都是新的、不同于前一个意识,所以意识也是无常、无我的。

(二九一)

[读经拾得]

  • 内触法

内心触发的原理,是觉察在面对可爱的境界时,如果有贪爱就会产生后有,导致不可避免的苦;如果观察、思惟此可爱境界的过患,而不起贪爱,就不会产生后有,也就不会有苦。

本经以十二因缘的“名色”支、“爱”支、“有”支、“苦”支来举例,虽然跳过了中间的“六入、触、受”与“取”支,但实际上这几支仍是发生了,例如要有“六入处”才看得到色境,只不过在本经的举例中没有特别提出来而已。

  • 有毒的饮料喝不喝?

当我们看到美色时,是否产生贪爱执著,进而作常想、恒想、安隐想、无病想、我想、我所想?佛陀说这样的问题,就好像是口渴时见到了清凉甘甜、却被下毒的池水,此时要喝还是不喝?

面对美色时,而能够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不起贪爱执著、进而修行解脱,这就好像能忍住干渴的人,虽然一开始会比较苦,但却避免因为喝了毒水而丧命的灾祸。

《杂阿含经》卷十八第490经:“欲者,谓眼所识色可爱、乐、念,染着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所识触可爱、乐、念,染著触。阎浮车!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CBETA, T02, no. 99, p. 127, b5-7) 美色本身只是世间的现象,凡夫心中错误的取相所导致的贪欲,才会带来后患。

(二九二)

[读经拾得]

“行缘识”的因果关系,本经举例为“作诸福行,善识生;作诸不福不善行,不善识生;作无所有行,无所有识生”,行善得善识、作恶得恶识,作无所有的行为得到无所有的识。

但凡夫不管是作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行为,都仍是基于无明而造作,如经中说:“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即使像是入于无色定的凡夫、或无色界的众生,好像什么事也没做,却仍是一种基于无明的行为,犹不能脱离轮回。

(二九三)~(二九四)

[读经拾得]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对应到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触这几支

本经所说:“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包含了十二因缘的无明、行(爱缘系)、识、名色、六入处(在身内)、触这几支。

本卷第284经:“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包含了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入处、触这几支。

这些经文将“名色”解释为可追逐的、身外的,也就是可以对应感知到的“六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前五者是物质的,也就是“色”,第六个“法境”是心理的,也就是“名”,因此“六境”也是一种“名色”。

《杂阿含经》卷三第68经等许多经都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尤其在十二因缘相关经文反复提及,但这个过程是对应到当下身心的十二因缘的哪几支?由于名色可对应到六境,而能合理推测根、境、识和合生触的过程可对应到识、名色、六入处、触这几支,如下图所示。

自此,对相关经文已熟悉的同学,就可找出当下的身心的十二因缘各支之间的关系,可由哪些《杂阿含经》经文对应解说了。

不过,在根、境、识和合生触的过程中,识是在六入处及名色之后,为什么十二因缘中 (3) 识是在 (4) 名色 (5) 六入处之前呢?这个议题牵涉到较复杂的逻辑,可参考卷十五第366经的“读经拾得”,或本经的“进阶辨正”。

(二九五)

[读经拾得]

身体不是自己(例如恒常不变的灵魂)所拥有,也不是其他人(例如造物主)所拥有,而是由过去六根接触六境时、身心造作的因缘相续所生的。

(二九六)

[读经拾得]

  • 本经说明了圣弟子不求过去世、不求未来世,心不犹豫,不着我见、众生见、寿命见,呼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CBETA, T08, no. 235, p. 751, b27-28)、“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CBETA, T08, no. 235, p. 750, b7)
  • 本经中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佛陀只是发现本来就存在的真理,本卷第299经也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CBETA, T02, no. 99, p. 85, b24-26)

(二九七)~(二九八)

[读经拾得]

本经将十二因缘展开,一一举例解说各支的意义,整理如下表:

第几支 名称 解说
1 无明 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暗、无明、大冥
2 身行、口行、意行
3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 名色 五阴
5 六入处 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6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7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 欲爱、色爱、无色爱
9 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10 欲有、色有、无色有
11 出生
12 老死 若发白露顶,皮缓根熟,支弱背偻,垂头呻吟,短气前输,柱杖而行,身体黧黑,四体班駮,暗钝垂熟,造行艰难羸劣;彼彼众生,彼彼种类没、迁移、身坏、寿尽、火离、命灭,舍阴时到


(二九九)~(三〇〇)

[读经拾得]

本卷先前第288经也说苦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而是因缘生灭。

这些外道认为的“自作自觉”、“他作他觉”,都是以“我”为中心,而对世间的本质进行臆测。佛教则是从缘起来看世间,了知世间因缘生、因缘灭,而不是以“我”为中心。

(三〇一)~(三〇二)

[读经拾得]

阿支罗迦叶问佛陀:“苦是自作的吗?是他作的吗?是自他作的吗?是无因作的吗?”佛陀对于这些问题都不予回答。

有人会想说:“‘自他作’是指‘部分是自己所作,部分是他人所作’,好像还算合理,为什么佛陀也不回答?”

无论是“自作”、“他作”还是“自他作”,都是以“我”为中心而对世间的本质进行臆测;佛陀则不以自己或他人的“我”为中心,而是以“缘起”来看世间,了知世间是因缘生、因缘灭。

因为阿支罗迦叶所问的问题本身就错了,所以佛陀没有回答。然而阿支罗迦叶并没有因此恼羞成怒,反而更谦逊地向佛陀请教,直到问对了问题,终于搞懂了因缘法,证得了阿罗汉。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三〇四)

[读经拾得]

  • 什么是“六六法”?

本经说的“六六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各依“根、境、识、触、受、爱”等六个缘生的项目来解说。

其实六根缘生的项目不见得要分为六个,例如常见的经文“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这句当中就将六根缘生的项目分为“根、境、识、触、受、想、思”七个,多了“想”、“思”,而少了“爱”。(当中的“思”和“爱”都是行阴的例子。)

因此“六六法”并不算是专有名词,只是本经为六根各自举例六个缘生的项目,作为观察身心运作的下手处。

  • 六六法无我

如果说眼睛是我,那是不成立的。因为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睛是我,眼睛坏死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进一步探讨,当光进入眼睛,产生视觉,并随之产生感受,如果说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那也是不成立的。因为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消失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同理可证,耳闻声而起的感受、鼻嗅香而起的感受、舌尝味而起的感受、身触物而起的感受、意识法而起的感受,都不是我。

如此,如实观察并了知“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而起的种种因缘相续都不是我,能够开启智慧,趣向涅槃。

(三〇五)

[读经拾得]

佛陀教我们观察自己的身心是如何的生起、灭去。感官接触外境时的贪瞋痴是如何缘起的?知道贪瞋痴是如何缘起的,也就可知道如何减少贪瞋痴的再次生起。

借由在生活中一次一次地观察,自然会知道自己习气是如何养成的,也就知道如何趋善避恶、趋吉避凶。

自己最重的恶习为何?怎样会加重这个恶习?怎样能减弱或避免这个恶习?佛陀是大医王,而借由佛陀教导的佛法,佛弟子都要能够自己的习气自己医。

(三〇六)

[读经拾得]

  • 陷于因缘的锁链而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陀表示在“缘眼、色生眼识”等一连串的因缘相生中,人们将缘生缘灭的五阴当作一个实体,称为“人”、称为“众生”;又因为六根的运作,例如我看了什么、我听了什么等等,进而推想出有实在的“我”。这些我、人、众生,迟早都会消逝,人们将之称作寿命的长短。

佛陀觉悟后发现这些都只有因缘的生灭,都是无常的,没有不变的实体。不陷于因缘的锁链,自然就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

(三〇七)~(三〇八)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卷二第41、42、58等经有以色阴(不是色境)为例定义味、患、离:“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CBETA, T02, no. 99, p. 14, c21-23)
  • 色境的集、灭、味、患、离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色集:美景是由四大因缘而生。
  色灭:美景的四大缘灭即消逝。
  色味: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色患:美景消逝让人苦恼。
  色离:见美不贪著,见丑不嫌恶。

  • 问:六根各自缘生的五阴的“味”,有什么禅修时可应用的例子?

六根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根境触后,常使人心意动摇,产生后续的五阴。六根各自缘生的五阴,如何让人味着?可以参考下表中的例子:

六根 色味 受味 想味 行味 识味
眼(见食物) 影像发生 有没看见 要不要看清 意愿要看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食物
耳(听音乐) 声响发生 有没听见 要不要听清 意愿要听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音乐
鼻(闻香水) 香味发生 有没闻到 要不要闻闻 意愿要闻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香味
舌(吃蛋糕) 滋味发生 吃得出来 要不要尝尝 意愿要尝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好吃
身(摸羊毛) 碰触发生 有没东西 是否可触摸 意愿要摸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柔软
意(想助人) (无色) 乐于助人 开始想助人 意愿要想得更加清楚 确定为好事


在一个事件发生时,六根缘生的色、受、想、行、识不断的交替出现,直到事件终了。

色、受、想、行、识不一定全有,但最后一定会经由“意”,才会有意识的苦或乐。例如眼根接触影像、生眼识,而“看到”后,所看到的讯息由意根加以认知(意识)、执取。

这个过程,《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3〉第211经大拘𫄨罗经是说:“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意为彼依。”(CBETA, T01, no. 26, p. 791, b15-17)

也就是说,意根是由六根提供讯息,所谓“缘意、法,生意识”,这个“法”就是六根传来的“讯息”。佛教的论中一般认为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接收了前一个刹那的法境(受、想、思),如此念念生灭、念念相续。

这是每天无时无刻的起心动念,由意而执取,也能由意而舍弃。若意识能舍、能无我,就是解脱自在。如卷八第229经所说:“云何无漏法?谓出世间意,若法、若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3-16)

打坐时想要专心,但念头一直不由自主的乱跑,是因为意根染著了哪些味?

(三〇九)~(三一〇)

[读经拾得]

本经说凡夫“欢喜集已则苦集”,承继前两经所说凡夫染著事物而生乐,当事物变化时就生苦,俗话说的“乐极生悲”也是一个例子。圣者则不染著,因此能常保安乐。

(三一一)

[读经拾得]

  • 富楼那尊者的忍辱波罗蜜

本经中,佛陀向富楼那尊者开示了六根应对六境不起贪爱执著而能解脱,富楼那尊者听完后,正准备前往西边的输卢那地区随缘渡化。

佛陀警告富楼那尊者,输卢那人性情暴恶爱骂人,要是被骂该怎么办?

富楼那尊者回答说他不会介意,而且还会庆幸输卢那人只是骂他而没有打他。

佛陀又进一步问,如果输卢那人打你、砍你、甚至杀死你的话,那又怎么办?

富楼那尊者说他不会介意,若是输卢那人杀他,则刚好可以早点解脱。

佛陀因此大大称赞富楼那尊者,说道:“善哉,富楼那!汝善学忍辱,汝今堪能于输卢那人间住止,汝今宜去度于未度,安于未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富楼那尊者就启程到输卢那,感召到五百位在家居士听他说法,大兴佛法,三个月后他具足了三明,就在输卢那入无余涅槃。

富楼那尊者是修行人行忍辱的榜样,更是修忍辱而到彼岸(忍辱波罗蜜)的实例。他的忍辱也可说是基于六根应对六境时不贪爱执著的修行,不贪爱也就没有瞋恚,不会被境界触扰。

(三一二)

[读经拾得]

  • 老年的鬘童子

有同学问:“为什么佛陀要泼摩罗迦舅的冷水后,才向他开示法义?”

因为这位“摩罗迦舅”就是爱问不着边际的问题的“鬘童子”,他曾问佛陀“世有常、无常,世有底、无底”等问题,还想说若佛陀不向他解说,他就要离开,可参见《中阿含经》卷六十第221经箭喻经

这位问题宝宝问到年老了,还是没有得道。照常理来看,如果他继续以往的习气而不发奋努力的话,不管佛陀再怎么向他开示,恐怕也难以对他有实际的效果。

因此佛陀先泼他的冷水,冷酷地指出他年纪一大把了,更难有所成就。等到他着急了,佛陀才以问答的方式引导他的见解,破除他的执著。而佛陀教他的下手处:“看到就只是看到,听到就只是听到,感觉就只是感觉,知道就只是知道”,自然也能对治他爱乱想的个性。由于佛陀的因材施教,摩罗迦舅终于证得阿罗汉。

  • 相关的教法

本经所载“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的教法,南传《小部尼柯耶.优陀那》〈觉品1〉第10经巴希亚经中佛陀也曾对外道巴希亚开示过:“巴希亚,你要如此的修习:
每当你看到影像的时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只听到就好了;
每当你五官感知的时候,只感知就好了……
每当你脑中认知的时候,只认知就好了。
那么,巴希亚,在这当中没有‘我’的存在。这当中没有‘我’的时候,你既不在这里、也不在远处、也不在中间。这就是苦的熄灭。”

不随色、声、香、味、触、法相续,心不随境转,这样的概念在佛经以及禅修教法中颇为常见,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 51〉第8经:“不起于色,亦不依色而起于识;不起于声,不依声而起于识;不起香,不依香而起于识;不起于味,不依味而起于识;不起细滑,不依细滑而起于识;不起意,不依意而起于识;不起今世、后世,不依今世、后世而起于识;不起于爱,莫依爱而起于识。”

甚至如果想要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务必细读本经。

(三一三)

[读经拾得]

大多人信宗教,是因为相信它、喜欢它、听信传说、理性深思它、或思考之后接受它。

佛陀教的解脱法不只是概念,而是能借由修行,亲自证知真理、证得涅槃。

(三一四)~(三一五)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眼生、住、转、出”、“眼灭、息、没”,并不是指长出眼睛或眼睛坏掉。经中常用“眼”代表眼见所缘生的一连串因缘,例如“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CBETA, T02, no. 99, p. 54, c22-24)

也可参考前一经所说:“当断欲,断眼欲已,眼则已断、已知”,“断眼”并不是要挖掉眼睛,而是断除眼欲。

(三一六)~(三一九)

[读经拾得]

本经说十二入处是“一切”,可以解释为何《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5〉第113经诸法本经说:“一切诸法以欲为本”(CBETA, T01, no. 26, p. 602, c4)

接下来二经解释“一切有”、“一切法”,意义皆类似。

(三二〇)~(三二二)

[读经拾得]

* 六内入处和六外入处的性质,整理如下表:

六内入处 是否是色? 可不可见? 有没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净色 不可见 有对
若心、意、识,非色 不可见 无对


六外入处 是否是色? 可不可见? 有没有对?
四大所造 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 不可见 有对
四大所造 不可见 有对
四大及四大造色 不可见 有对
(以上)十一入所不摄 不可见 无对


  • 前五根不可见

有同学问:“眼睛、耳朵、乃至身体是可以被看见的,为何此经中说眼根乃至身根不可见?”

古代论师将前五根区分为“浮尘根”及“胜义根”,“浮尘根”是指外观的眼睛、耳朵等构造,是可以被看见的。但真正关键的视觉、听觉的感官是“胜义根”,依于“浮尘根”而藏于体内,因此看不到。

举例而言,眼根的“胜义根”在生理学的用词为视网膜、视神经等组织;身根的“胜义根”在生理学的用词为触觉受器、压觉受器、热觉受器、及触觉神经系统,都是在外观上难以直接看到的。

  • 意根无对

意根的功能,和现代所谓的大脑功能相近,因此有同学就问道:“脑是占空间且具有障碍性的,那为何意根是无对?”

意根是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意根可以比喻为电脑软件,软件和硬件搭配才能运作,但软件本身是不占空间、不具障碍性的抽象的程式语言逻辑运算。意根虽然在身体上可能反映为大脑的运作,但身体的大脑(硬件)不算是意根(软件)。

(三二三)~(三三〇)

[读经拾得]

以上各经所提的名相以及彼此间的逻辑关系整理于下图,提供同学们复习经文时作为参考:

上图中橘色线条表示名相的定义,蓝色线条表示名相间的因果关系。

(三三一)~(三三四)

[读经拾得]

  • 什么是无明的原因?

有同学问:“无明缘行等等十二因缘。但什么缘无明?”

要了解无明为什么是十二因缘的第一位,可从佛陀悟道时的情境来看。佛陀是先看到有老病死,于是思惟什么造成老病死?生。什么造成出生?生命的存在(有)。什么造成有?执取。什么造成取?贪爱。……往前一直追,最后发现这些通通都是无明造成的,破了无明就断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因此对于凡夫,十二因缘每支都带无明,而不是说无明是第一因。

而本经也指出,无明也是有因有缘的,即“不正思惟”。

  • 眼因缘缚的次第

本经提到眼因缘缚的次第为:

  1. 缘眼、色时,不正思惟、痴、无明;
  2. 爱;
  3. 业;
  4. 眼根因缘缚。

经文中“谓眼有因、有缘、有缚……”这段是逆观因缘,从结果倒推回原因,而“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这段是顺观因缘,从原因推导到结果。

也可对应其他经中常见的根境识和合的因缘过程:

  1.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有“痴”则“无明”)触,触俱生受、想、思(含“不正思惟”);
  2. 缘受“爱”;
  3. 缘爱取(造“业”);
  4. 缘取有,缘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眼因缘缚”)。

关于“无明触”,可参见卷二第45经,整个根境识和合的过程,则可参见卷八第213经卷八第218经卷十一第273经

(三三五)

[读经拾得]

  •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视网膜、光线等条件都具足,我们才有视觉、才能看到东西;当条件不具足时,例如没有光线,自然就没有视觉、看不到东西。(为简化讨论,姑且不将没有光线时看到一片漆黑的情况称为有视觉。)

那没有视觉、看不到东西时,视觉跑去哪儿了?视觉没有跑去哪边,单纯就是因为条件不具足,视觉就灭去了。

同理,有视觉、看得到东西时,视觉也不是从哪个地方跑过来,单纯就是因为条件具足,视觉就生起了。

这个道理,在本经中描述为:(视觉生起时不是从哪个地方跑过来),(视觉没有跑去哪边)[……])

这个道理,在本经中描述为:

经文 白话举例
眼生时无有来处 视觉生起时不是从哪个地方跑过来。
灭时无有去处 视觉灭去时没有跑去哪边。
除俗数法 只有世俗上的现象称作“视觉”;“视觉”只是约定俗成的名称,用来描述条件具足而看到东西,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称作“视觉”而跑过来、跑过去。


(“眼”通常指“眼根”,不过在六入处相关的进阶经文中,也会把眼所缘生的身心运作都用“眼”一言以蔽之。以上为了方便理解,以视觉作为例子来说明,但若要用“眼根”说明也可。)

  • 有业报而无作者

世间有业力的运作,而没有一个真正的主宰。业力就像万有引力等自然现象,背后并没有主宰者在控制它,条件具足,事情就会发生。

身、心皆是持续变化的。在物质层面,从小到大的细胞组织持续地老死汰换,身体中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在精神层面更是如此,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思想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每一刹那的念头都在变化。身、心都是因缘而生,自然也会因缘而灭。

在因缘的分析下可发现没有真正主宰的“我”,“我”的概念只是粗略、暂时的世俗现象,遑论连生病时都会受到影响的六根感官,更不会实存有“我”。以“眼”为例,一堆相续的身心作用形成视觉的缘起,“眼”及视觉都不是固定的,只是世俗上将之视为一个单位。

大多人初步理解“空”时,是以渐进推理式的理解,例如推论有因缘生灭,因为会灭去所以是空。而本经则直指空的第一义是“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不必等到因缘灭了才空,当下就是空、每一刹那生灭的五阴都无我。打个比方,电影《骇客任务》(The Matrix)主角尼欧(Neo)发觉其世界是由计算机程序码构成的,那个世界虽然感官上觉得实在,却是由计算机程序码的因缘所建构而当下即空,并非世界败坏后才是由计算机程序码建构、才是空。

也因此,佛教修行的究竟并不是要体验空,而是证知所有的体验都是空。

  • 本经及无常、苦、空、无我

五阴是“无常”的,这人人都可观察,无常的变化中没有真正的主宰,所以“无我”。

这样有业报而无作者,本经称为“第一义空”。此“空”并不是指一切皆无,而是世间皆为因缘会合,十二因缘的最后一支即是“纯大苦聚”。

因此本经和无常、苦、空、无我也是贯通的。

  • “第一义空”的对应经典

本经中描述“第一义空”的经文,也有其余的对应经典,若在文字上仍有疑义,可以对读参考:

《增壹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37〉第7经:“云何名为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时则起,亦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号法、因缘法。”(CBETA, T02, no. 125, p. 713, c15-18)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51〉第8经:“若眼起时则起,亦不知来处;若眼灭时则灭,亦不知去处。无有而眼生,已有而眼灭,皆由合会诸法因缘。[……]名为空行第一之法也。”(CBETA, T02, no. 125, p. 819, c14-24)

《佛说胜义空经》:“云何名胜义空?谓:眼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眼灭时亦无少法离散可去。诸苾刍!其眼无实,离于实法。以要而言:有业有报,作者不可得,此蕴既终,复他蕴摄;别法合集,因缘所生。”(CBETA, T15, no. 655, p. 807, a1-5)

  • 因缘刹那间生灭

初学者常以为因缘是一个生一个,依时间先后而生。其实若就经典的本义来看,因缘在刹那间即完成,不一定要有时间之分。

经中常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俱生”即表示一起发生,也就是六根各自缘生的色、受、想、行、识,一刹那即完成。卷十一第273经中即比喻“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拍手没有办法区分哪只手先碰到、哪只手后碰到,而是两手同时碰到,拍在一起的同时产生了声音。在因果上来说,是因为有手拍掌而有声音,而在时间来看,在一刹那间即完成了因缘。

一个常见的误解:“既然‘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那么眼识是在受、想、行之前就发生的?”其实眼识与色、受、想、行一起发生,不分时间的先后。

举个进阶的例子,“一打针就痛得哇哇叫”这样的一件事,已包含了“身根”及“意根”的运作:皮肤感受针头的碰触是基于身根缘生的受、想、行、识,意根接收了身识的讯息(成为法境)而有意识,并俱生受、想、行(“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也就是说皮肤感受到打针后的反应是基于意根缘生的受、想、行、识,并且意根的因缘运作也是在一刹那间即完成。

在这个牵涉到身根及意根的例子中,身根的受只是单纯地接受碰触,如果碰触太强,则会刺痛(苦受),但皮肤不会哇哇叫。而意根生受则会进一步地由意识的判断,而有不同的反应及造作,例如打针时通常大人刺痛一下就过了,有的小孩则会呼天抢地。如果意根生受时没有执著,就趋向解脱。

在事情发生后,有的人还会一直回想,愈想愈多,作更多的思考。这些已是意根在下一个刹那的运作了:佛教的论一般认为前一个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个刹那的意根(也就是说,将前一个刹那的“念头”当作下一个刹那的“念头”的根),接收了前一个刹那的法境(受、想、思),而缘生新的受想行识,这新的意根生受想行识,也在刹那间生了而又灭了。如此每一刹那都产生新的意识的生灭,取代先前的意识。

巨观来说,我们会觉得有些时刻是受,有些时刻是想,有些时刻是行,但在微观来说,通常每一刹那都有受想行识生起,只是有些我们感受没有那么明显。

因此本经说“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因缘在刹那间即完成而“生已尽灭”,下一个刹那时已是“异阴相续”,不同于前一个眼的因缘了,所以“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卷十一第273经也表示“诸行(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事物)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因缘和合的法在刹那间生灭。

影片档案在播放时,每秒通常是播出约25至30帧不连续的影像,但由于人眼的限制、视觉暂留,就以为画面所示是完全连续的,而不知每25至30分之一秒就跳出一幅新影像,也合乎佛经中说的“诸识法如幻”。

在当下就可以完成一个起心动念的轮回。在禅修当中,可以更细微的观察到因缘的起灭,并从当下就断了因缘。解脱十二因缘的锁链,不必等到来世,当下就可以体证,也就是《杂阿含经》卷一即提到的“现法涅槃”。

(三三六)~(三三七)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身处负面的情境时,特别容易想骂人。这是属于受阴(意根的“忧受”),还是行阴(意根的“忧行”)?”

身心的运作是因缘和合的,处在一个令人忧恼的环境时,意根会有“忧受”,此时凡夫会本能地起“忧行”,甚至进而起瞋心骂人而造业。“受”只是单纯的感受,而“行”则是造作、造业,会造成后续的苦果。

有修行练习正念的人,则在“忧受”时,会有自觉而正思惟,试着以更有智慧的方法应对。

例如来人做错了事,许多人会生气骂人,修行人则会(心念处)发现起了瞋心而失去客观性,或(念戒)警觉到骂人会犯戒。有了正思惟,就能用更周全、更有效的方法应对。

从神经科学对大脑运作机制的研究来看,一般人在遇到负面的情境时,大脑的运作很容易退回动物的本能反应。正念的练习则能加强“左前额叶皮质”抑制脑中“杏仁核”(和负面的情绪及压力有关)活化的回路,帮助个体即时从挫折中恢复。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改善大脑的结构,也可说修行是一种心智的锻炼,持续地锻炼有助于如实知见,并作出恰当反应。

(三三八)

[读经拾得]

  • 在其他经中通常区分受为乐、苦、舍(不苦不乐)三种,但在这几经却将心受特别区分为喜、忧、舍,是否会矛盾?

其实不会,卷十七第485经中佛陀就说了:“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其中的“三受”就是“乐、苦、不苦不乐”受,“五受”就是“(身)乐、(心)喜、(身)苦、(心)忧、舍”受,佛陀并表示不同的分类法只要能正确地理解,就不会矛盾。

  • 有同学问:“舍受、舍行、舍无量心有何关系?”

“舍受”是不苦不乐的感受,属于五阴中的受阴;“舍行”是由舍受而有的造作,属于五阴中的行阴;“舍无量心”是四无量心之一,是种修定的方法,也可指依此方法而达成的心的状态,属于五阴中的识阴,

凡夫通常因为“舍受”而作“舍行”,但不会因此有“舍无量心”,“舍无量心”是要特别修定才能达成的。另一方面,苦受、乐受、舍受皆可以“舍无量心”应对。例如有“苦受”的人,若修“舍无量心”,则可等视众生,止息因苦受而起的瞋心。

(三三九)

[读经拾得]

本经的“六常行”与前一经的“六舍行”是不同的层次。

第336经“六喜行”的喜是遇到顺己意的境界而有,第337经“六忧行”的忧是遇到逆己意的境界而有,第338经“六舍行”的舍是遇到不顺也不逆己意的境界而有,但在遇到顺或逆己意的境界时,恐怕就不能舍了。而本经的“六常行”则是舍心住正念、正智,即使遇到顺境或逆境,也不会喜爱或忧愁。

六舍行时感到不苦不乐,纵使心肠如石头般无知无觉,仍有痴,还是会造业。六常行时舍心住正念、正智,没有贪、瞋、痴,而不造业。

凡夫基于生物本能或制约而对感受作出各种反应,即由喜受、忧受、舍受而生六喜行、六忧行、六舍行。圣者则不被生物本能或制约所限制,而是根据智慧采取行动。

(三四〇)~(三四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

(三四三)

[读经拾得]

  • 外道的见解也是因缘生

本经表示一切都从因缘生,连外道错误的知见也有其因缘。

《长阿含经》卷十四第21经梵动经就列举了外道产生错误知见的因缘,举例来说,这个世界刚成立时,有众生投生到梵天,成为梵天以下第一个众生。其他的众生后来才投生到这个世界,第一个众生因此认为自己是第一因、造物主,这是生起常见论的一种因缘。

而在佛教来看,一个行星系为一世界,宇宙中有无数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外道的见解是基于对于时间、空间的有限观察而作的错误推论。

  • 自作自受与缘起

本经举例“苦乐(受)”是缘于“触”而生,而根据卷十二第288经,不只“苦乐”是因缘而生,连“老死”、“生”等等十二因缘的每一环节,也都不是自作、不是他作,而是缘起所生。

有同学就提问:“佛教不是认为人的境遇是自作自受吗?为何这些经文中佛陀却不说自作自受?”

后世所谓因果“自作自受”,经中原文其实只是强调若有人有动机而造业,自然会受到业报,如《中阿含经》卷三〈业相应品2〉第15经思经:“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CBETA, T01, no. 26, p. 437, b26-28)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是可以说因果自作自受。但从究竟出世间法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只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造业受报的背后并没有一个永恒的“自我”在“自作自受”,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不变实体。

(三四四)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要证初果,就必须如实知不善法与不善根、善法与善根、食、漏、苦、十二因缘以及其中各支的集、灭、道。

(三四五)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说“舍利弗比丘善入法界”,以实修证入正法的境界,也是“入法界”的基本定义。

(三四六)

[读经拾得]

  • 惭愧、忏悔是离苦的第一步:

本经中导向解脱与背离解脱的关键差别,在于是否有“惭愧”,次第如下:

  1. 惭愧。
  2. 不放逸。
  3. 恭敬顺语、为善知识。
  4. 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
  5. 生信、顺语、精进。
  6. 不掉、住律仪、学戒。
  7. 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
  8. 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
  9. 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
  10. 不起贪、恚、痴。
  11. 堪能断老、病、死。


(三四七)

[读经拾得]

  • 盗法

须深被外道派作间谍,而以偷盗之心出家,这才是“盗法”、“盗密”,此定义与当今世俗一些人误以为“未经上师灌顶而修法是盗法”的说法不同。

  • 慧解脱阿罗汉的定力

经中常讲阿罗汉是无学圣者,心解脱、慧解脱,圆满三学(戒、定、慧),具足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在修学上,诸如《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64经都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以慧观入手而解脱烦恼的阿罗汉自然也应成就定力。

然而本经提到有比丘没证初禅却说:“我是慧解脱也。”造成了千年来不同宗派的论师对于慧解脱阿罗汉的禅定能力的争议。

就经、律的层级来看,同样记载本事件的《摩诃僧祇律》、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经文,都不是讲该比丘没有初禅至四禅,而是讲他没有神通和四无色定,因此没有违反其他经中所说的阿罗汉定慧兼具。

学术界一般认为《杂阿含经》由上座部的“说一切有部”所传,《相应部尼柯耶》由上座部的“分别说部”所传,而《摩诃僧祇律》由大众部所传,后两者的部派差距大,此处记载却一致,而与《杂阿含经》此处不同,因此一种合理的推论是此处相当的南传经文及《摩诃僧祇律》的记载可能较贴近史实。

另一方面,对此段经文见解歧异的论师多也主张慧解脱阿罗汉有一定程度的禅定能力,差别只在于定力的高低。

(三四八)

[读经拾得]

  • 自利利他

本经中佛陀告诉弟子们:“当观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学。”声闻弟子努力修行,可以自利及利他。

  • 佛教苦行与外道苦行的不同

一般认为佛教主张不享乐、不自苦的中道,然而也有许多经提到佛教的苦行,例如本经提到:“于正法、律精勤苦行”。

佛教的苦行是依于正见,修行时所遭遇到的苦,但修行者由于对于苦、苦集、苦灭的追寻理解而实践苦灭之道时,有其坚定的信念,因此以坚定的态度去面对、超越修行的苦。这当中又包括为了勤修戒、定、慧而自然要吃的苦,例如持戒而不享乐、例如打坐的腿痛等等;另外则是像头陀行(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炼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超出佛陀对一般出家人的要求,但为了砥励心志、为了去除执著、为了正法久住,而给自己的训练。

外道的苦行则是自找苦吃,误以为让自己多受苦就可以解脱,不知道四圣谛、不行于八正道,无法达到苦灭的目标。

(三四九)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难得之处已得,生于圣处,诸根具足”,同于《增壹阿含经》卷40〈九众生居品44〉:“如来出现世间,甚为难值,人身难得,生正国中,亦复难遭”(CBETA, T02, no. 125, p. 767, a23-24),应该是后世所谓“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中土难生”的概念,在《阿含经》的出处。“佛法难闻”在本经中是以十二因缘作为代表。

(三五〇)

[读经拾得]

本经所要表达的是多闻圣弟子已经没有了对于因缘的疑惑,已经自己证知因缘的道理。

(三五一)

[读经拾得]

此经所载即有名的“井水喻”,茂师罗尊者已能自证知见十二因缘、也知涅槃的存在,但还不是漏尽阿罗汉,如同看到了井水,但还没触碰到井水。

后世的论师对此各有不同的解读,而推测茂师罗尊者已证三果或初果。

(三五二)

[读经拾得]

本经在形式上为“逆观十二因缘”,例如第十二支“老死”的集是“生”,因此追到第十一支,这样一路往回追到第五支“六入处”。

(三五三)

[读经拾得]

本经和前一经的差别,主要在于前一经的形式上为“逆观十二因缘”,从第十二支往回追到第五支,而本经的形式上为“顺观十二因缘”,从第五支分析到第十二支。

佛陀表示修行人如果不如实知六入处法、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就不能如实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及其集、灭、道等因缘,也就不是真修行人。

人的生活无非是透过六入处交织而成,有自省的真修行人,自然对于六入处影响身心的因缘会有透彻的观察及了解,修行也才能得力。

(三五四)

[读经拾得]

依本经所说,如实知一支因缘,才能超脱接下来的因缘,因此实务上在禅修中可一次观一个环节。

如实知各缘起支及其集、灭、道等因缘,才能超脱老死。

各缘起支的集、灭、道是什么?可见下一经的举例说明。

(三五五)~(三五六)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四十四种智,可由 11 乘上 4 而数出,针对十二因缘扣掉“无明”后的十一支,对于每一支及其集、灭、道的四种智。

为什么扣掉“无明”?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根据卷十三第334经所说,“无明”的集是“不正思惟”,已包含在“无明”以外的的十一支中,例如“触”时不正思惟,便是“无明触”。广义地,说十二因缘的每支都包含无明,因此在以四圣谛正观前十一支时已含摄。

依本经所说,禅修中可轮流以四圣谛一次观一支因缘。

(三五七)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七十七种智,可由 11 乘上 7 而数出,针对十二因缘中由一支缘生下一支的十一种关系,观察思维每一种关系的七种智:

  1. “有这支才有下支”智。
  2. “没有这支就没有下支”智。
  3. “过去有这支才有下支”智。
  4. “过去没有这支就没有下支”智。
  5. “未来有这支才有下支”智。
  6. “未来没有这支就没有下支”智。
  7. “法住智(也是)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灭法断知”智。

相当的南传经文中,第七种智是“对于缘起法的体会(法住智;前六智)也是无常、不能执著的”。

南传注释书也表示这是指“了解法住智也是无常的”,而称之为“对观智的反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佛陀问须菩提:“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后来佛陀更说:“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8, no. 235, p. 751, a20-21)

以上这段经文与本经七十七种智中的“法住智无常、有为、心所缘生、尽法、变易法、离欲法、灭法断知”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相同的义理在《阿含经》时而可见,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44〉:“漏尽阿罗汉[……]至于涅槃,不着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坏淫、怒、痴之所致也。”(CBETA, T02, no. 125, p. 766, b5-10)

(三五八)~(三五九)

[读经拾得]

  • 本经中提到的“思量、妄想”可以说是“无明”状态下的“行”,因此在本经中至少提到了十二因缘中的第一至三支,以及后续的第十一、十二支:

  • 禅师教我们吃饭时专心吃饭,走路时专心走路,即能减少妄想的产生,少些“攀缘识住”,也就是卷十三第 312 经说的“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

(三六〇)

[读经拾得]

  • 本经中至少提到了十二因缘的第一至四支,以及后续的第十一、十二支:

无明、行 → 识 → 名色 → [……] → 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 因为“思量、妄想”等“行”支而能使“识”不断攀缘,所以衍生来说,如果能够把持好自己的行为,那么对识的攀缘也能有所管控。经中时常提到的正思惟、守护六根、饮食知量等等,都是把持自己行为的方法。

(三六一)~(三六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

(三六五)

[读经拾得]

本经承接卷十四第362~364经的脉络,但与这几经以及相当的南传经文相比较,本经的经文应该是省略了:“如是于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这句话。

(三六六)

[读经拾得]

  • 十二因缘中为何识在名色和六入处前?

常有同学提问:“就当下的缘起(而非三世轮回)来看十二因缘,《杂阿含经》卷三第68经等许多经都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在此过程中‘识’是排在‘眼’(属于六入处)、‘色’(属于名色)之后,但为什么十二因缘中 (3) 识是在 (4) 名色 (5) 六入处之前?”

这个议题可分三点来说明:

一、立体的关系压成一直线来表达

十二因缘的重点在于所有事物都是相倚而生、因缘而生,只有缘生缘灭的过程,其中无我、无我所;学习十二因缘的目的,则是为了明白改变条件、断除十二因缘锁链才能不受苦果。

十二因缘从第一支数到第十二支的线性、直线的次序,只是因缘的一种呈现方式、一种简化的表达。实际上十二因缘的关系可说是立体的,时常是多支一起连动,而不单只与前一支、后一支互动而已,详见《杂阿含经》卷二、三的相关经文。把立体的连动关系压成一直线来表达,自然会有过度简化的地方。

二、“识”和“名色”辗转相依

卷十二第288经表示:“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CBETA, T02, no. 99, p. 81, b8) 也可参考卷二第39经深入分析“四识住”。

经上说“识”和“名色”是“辗转相依”,因此有时说“名色”在“识”之前、有时会说“识”在“名色”之前,都只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

比喻来说,一个圆圈上 A 与 B 两个点,既可以说 A 点在 B 点之前,也可以说 A 点在 B 点之后,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不过要特别注意“识”与“名色”每一次的辗转相依都会生出新的“名色”和“识”,并没有一个不变的“识”生出另一个不变的“名色”,因此也是无常的。图解如下:

名色1生识1 → 识1生名色2 → 名色2生识2 → 识2生名色3 ……

“名色”和“识”是不断刹那地相生然后灭去,所以《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35经说“此阴灭已,异阴相续”(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不变的实体。

三、逆顺观察十二因缘,而先见六入处

为什么在十二因缘中,(5)六入处会是在(3)识和(4)名色之后?

如前所说,十二因缘直线的次序只是因缘的一种呈现方式、一种简化的表达,因此(5)六入处在(3)识和(4)名色之后,也只是其中一种次序。但这种次序的由来为何?

本经、卷十二第285~287经、《长阿含经》卷十第13经大缘方便经等许多经典都记载,十二因缘是佛陀证道前反推回去的,也就是从谛观“老死”开始,然后一路往回找原因,由“老死”找到“生”,再由“生”往前找到“有”,再找到“取”…… 由这个顺序一路往前找,最后找到“无明”是始作俑者。卷十二第291、292经中,佛陀教导比丘如何思惟与观察苦的来源,也是逆着从“老死”开始回推,最后找到“无明”。

因此发掘十二因缘时,是先作逆观察、再作顺观察。所以《阿含经》中都是写“逆顺观察十二因缘”、“逆顺观察十二缘起”,而不是写“顺逆观察十二缘起”。

为什么“从后面往前推”的次第,会影响到十二因缘中“六入处”等支的次序呢?因为在这过程中有的人可能比较容易先找到“六入处”,然后找到“名色”,接着才观察到“识”:

首先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4经:“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云何为六?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此经中各支的次第也和“缘眼、色,生眼识”的顺序稍有不同,可见不须太执著十二因缘的直线次序。也可注意此经在讲“识身”与“名色”因缘生“触”时,特别提到眼、耳、鼻、舌、身、意,经中称呼“六识”是“眼识”等六识而不是“色识”等六识,“六触”是“眼触”等六触而不是“色触”等六触,可见“六入处”是“六入处、六境、六识”三者当中蛮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

因此佛陀在未成佛前,静坐观察什么是“老死”的原因?“生”。

什么是“生”的原因?“有”(出生前的积集业力)。

什么是“有”的原因?“取”(执取)。

什么是“取”的原因?“爱”(贪爱)。

什么是“爱”的原因?“受”(感受)。

什么是“受”的原因?“触”(接触)。

“触”是从“六入处、六境、六识”三事和合来的。但是在实修时,逆观会先观到“六入处、六境、六识”的哪个?

有人会先观到“六入处”,也就是前面所提到这三事和合当中可能最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触、受、爱、取、有等等都是在“身内”的,因此从“触”往前找,在身内的“六入处”容易较包含“外境”的“名色”来得先找到。另一方面,“六入处”是比“六识”来得具体的目标,因此有人会先观察到“六入处”。

因此,虽然若根据《杂阿含经》普遍的“缘眼、色,生眼识”说法,“六入处”似乎要摆在“名色”和“识”的前面,但由于十二因缘是从后面往前推的,有人会先观察到“六入处”,在此情况下“六入处”在十二因缘中是可以在离“触”较近的位置。

这不是唯一的选择,毕竟“六入处”、“六境”、“六识”三者都可以接着“触”被观察到;把立体的东西压成一直线,自然只能保留一种顺序,不代表其它的顺序不对。

继续推:

什么是“触”的原因?在“六入处”发生。

“六入处”和“名色”、“识”三者和合才有“触”,且“名色”、“识”是辗转相依(观到一个循环)。

那是什么造成这个循环?这个循环就是一种业力,“造业”(“行”)造成了这个循环。

为什么会造业?由于“无明”。

自此,十二因缘逆推完成。逆推出十二因缘,就可以顺着开始灭,从“无明”开始灭,一路灭到“老病死忧悲恼苦”,佛陀成等正觉,广度人天。

(三六七)

[读经拾得]

本经和下一经,类似卷八第206~207经、卷十六第428~429经,都有“当勤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及“当修无量三摩提,专精系念”以“如实显现”的经文。

这三卷中所举的如实显现例子,分别为:

  • 卷八:“于眼如实知显现,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如实知显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此诸法无常、有为,亦如是如实知显现。”(CBETA, T02, no. 99, p. 52, b24-27)
  • 本卷:“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
  • 卷十六:“此苦圣谛如实显现,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显现。”(CBETA, T02, no. 99, p. 112, a21-23)

(三六八)

[读经拾得]

  • 止与观

“精勤系念”即“止”(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能成就“定”;“如实显现”即“观”(洞察),能成就“慧”。

上一经及本经都说明了,要证知佛法深义,得因定发慧,止观俱修,而不只是在概念上了解。

  • 修无量三摩提

本经提到“修无量三摩提”,有二种可能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修各种不同的定,例如四禅及三三昧。

第二种解释是修无量心三昧,也就是基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一而修定的方法。

本经相当的南传经文没有“无量”一词。

(三六九)~(三七一)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十二因缘其中的第五支至八支,第十一支至十二支:

六入处 → 触 → 受 → 爱 → → 生 → 老病死忧悲恼苦

(三七二)

[读经拾得]

  • 本经说明轮回中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不变的实体,如同卷十三第335经〔第一义空经〕所述:“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 关于“是谁在○○?”或是“○○者是谁?”之类的问题,例如:受苦者是谁?是谁在轮回?

从本经中可看到,佛陀的回答是:“你问错问题了。”

学佛者应关心于事情发生的原因及让它产生或消灭的方法。当甲造成乙时,让甲发生则乙自然会发生(缘起;此生故彼生),让甲不发生则乙自然不会发生(还灭;此灭故彼灭),在这当中没有我见。

当明白了是什么原因(集)造成了人的困惑不安、痛苦烦恼(苦),而且学会并实践了止息的方法(道),自然就能灭除烦恼(灭),同时也不会再有“谁在轮回”的疑惑了。

  • 本经提到十二因缘其中的第五支至十二支:

六入处 → 触 → 受 → 爱 → 取 → 有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三七三)

[读经拾得]

  • 四食能资益众生,但也不应贪爱四食。四食的断知不是指不吃东西,而是指不起贪爱执著。

在心理层面而言,圣弟子的“触”是“明触”,而不会在心理生苦受,例如《杂阿含经》卷17:“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CBETA, T02, no. 99, p. 120, a22-25)。“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感官的触生受,是身体正常的功能之一;而“心受”则是意根的触生受,这是修行人能用功的所在。

  • 本经所提四食断知后,分别能断的是:
    • 麤抟食断知 → 五欲功德贪爱断(阿那含以上)
    • 细触食断知 → 三受断(阿罗汉)
    • 意思食断知 → 三爱断(阿罗汉)
    • 识食断知 → 名色断(阿罗汉)

(三七四)

[读经拾得]

  • 本经中说“识不住、不增长故,不入名色”,其中“不入名色”可以有两种解释:
    1. 不随着觉知而陷入身心的运作中。
    2. 死后轮回时没有执著,也就不会投生胞胎、产生后世的身心。
  • 本经字面上“识”、“名色”、“行”的顺序,看似和十二因缘中的次序不同,其实是将十二因缘中间“爱”、“取”等支都含括为“诸行(身口意的造作)增长”而一语带过了。

(三七五)~(三七六)

[读经拾得]

本经描述“北西长广,东西窗牖”的建筑,“日出东方,光照西壁”,为什么要说“北西长广”呢?

这是因为在北半球的国家,太阳常从东方偏南升起,而不一定是从正东方升起,尤其中国的领土大多数在北回归线以北,这种现象更为显著。

若是完全方正的屋子,当曙光从东侧的窗户照入时,依据太阳的入射角多么偏南,日光可能照在西侧的墙上,也可能照到北侧偏西的墙上。

若是照本经所说“北西长广”的屋子,如右图所示,则太阳的入射角纵使偏南,也是照在西侧的墙上了,即经文中说的“应照西壁”。

这是个因地制宜的譬喻,因此像南传的斯里兰卡(锡兰)位于赤道及北回归线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太阳最常由正东升起,冬季由东南东、夏季由东北东升起,就不适合用“北西长广”的屋子举例,所以相当的南传经文是另举“北、东、南有窗”的例子了。

佛陀强调佛法是要让人听懂后修习亲证的,而要求弟子以各国各地的方言传播佛法,不拘泥于原始佛说的语言,从本经譬喻在南北传经文的不同,也可见各地译经师的用心良苦。

(三七七)~(三七八)

[读经拾得]

本经的画师譬喻,和卷十第267经“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的譬喻呼应。本经说众生贪喜四食而沉陷轮回,卷十第267经则说众生不如实知、乐着五阴,而不得解脱。

(三七九)

[读经拾得]

  • 本经是著名的《转法轮经》,经中记载佛陀证道之后第一次向五比丘说法的内容。
  • 四谛三转十二行,综合本经及对应经典的内容,表解如下:
初转(谛智) 二转(作智) 三转(证智)
苦圣谛了知五受阴是苦苦谛当知苦谛已知
集圣谛了知无明、贪爱等等因缘导致苦的集起苦集当断苦集已断
灭圣谛了知苦的止息(涅槃)即是烦恼的永尽无余灭谛当证灭谛已证
道圣谛了知八正道是通往解脱的正确道路道谛当修道谛已修


  • 为何先称扬释迦牟尼佛的是地神,而不是其他天界的天人?

地神为居住于地上的祈祇,离人间较近,和人类的交集较多,《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8〉第30经世记经:“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CBETA, T01, no. 1, p. 135, a27-b1) 因此佛陀成道后由地神就近知道也是自然的,然后再层层上传至较远的天界。这样由地神先听闻、再层层上传到其他天界的叙述,在佛经中还蛮常见的。

(三八〇)~(三八七)

[读经拾得]

本经、《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中阿含经》卷五十四〈大品2〉第200经阿梨吒经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5〈战士品8〉第71经,都有以战士打胜仗比喻超脱轮回。这几经的主题、比喻项目,以及佛法的解说,整理如下表所示:

《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知有身、断有身集、证有身灭、修断有身道
胜仗比喻 断关度堑超越境界脱诸防逻建圣法幢
佛法解说 五下分结无明深堑究竟无始生死有爱我慢
《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87经: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
胜仗比喻 无有关键平治城堑度诸崄难解脱结缚建立圣幢
佛法解说 五下分结已断、已知断知无明无际生死,究竟苦边已断、已知我慢已断、已知
《中阿含经》卷五十四第200经:六见处无我、无我所,得涅槃
胜仗比喻 无门度壍破墎过壍圣智慧镜
佛法解说 五下分结已尽已知无明壍已尽已知无穷生死已尽已知有爱已尽已知我慢已尽已知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5第71经:心解脱者与慧解脱者
胜仗比喻 无门闩障碍已除去沟已填满柱已拔起圣者旗已落下、重担已落下、已分离
佛法解说 五下分结已被舍断无明已被舍断出生轮回的再有已被舍断渴爱已被舍断我慢已被舍断


(三八八)

[读经拾得]

本经、《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长阿含经》卷九第10经十上经、《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都有“断五支、成六支……”这十项比喻。这几经的主题以及比喻项目,整理如下:

《杂阿含经》卷三第71经:知有身,断有身集,证有身灭,修断有身道
断五枝成六枝守护一依四种弃舍诸谛离诸求净诸觉身行息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立梵行,无上士
《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88经: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
断五支成六分守护于一依倚于四舍除诸谛离四衢证诸觉想自身所作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清白,名为上士
《长阿含经》卷九第10经十上经:十难解法;十贤圣居
除灭五枝成就六枝舍一依四灭异谛胜妙求无浊想身行已立心解脱慧解脱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2经:圣贤所居之处有十事,三世诸圣常处其中
五事已除成就六事恒护一事将护四部众观诸劣弱平等亲近正向无漏依倚身行心善解脱智慧解脱
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救护品2〉第20经:十个过去、现在、未来圣者的住所
五支已舍断六支已具备有一个守护有四个倚靠各自真理已除去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无混浊意向身行已宁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南传《长部尼柯耶》第33经:十个圣者的住所
五支已舍断六支已具备有一个守护有四个倚靠各自真理已除去寻求已舍并彻底衰灭无混浊意向身行已宁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这十项比喻的佛法解说,已白话解释于“注解”中,若有兴趣探究各经、论中对这十项比喻的解说异同,可参考线上的“进阶辨正”。

(三八九)

[读经拾得]

  • 佛陀是大医王

佛陀以治疗疾病为例,说明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善知病:详实观察问题的现象。
  2. 善知病源:找出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3. 善知病对治:针对根本原因,探究解决方法。
  4. 当来更不动发:实施解决方案,解决当下的问题,并彻底避免未来问题再度发生。

将这样的方法,运用在每个人必然得面对的问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也就是四圣谛:

  1. 善知病:苦谛。
  2. 善知病源:集谛。
  3. 善知病对治:道谛。
  4. 当来更不动发:灭谛。
  • 佛陀不否定世间医疗的功效

由此经及许多律藏中的记载可知,对于世人生病,佛陀认为可由医师作适当的诊断及治疗,并未否定世间医疗的功效。“医方明”也是世间“五明”之一,是对于行走人间有帮助的学术。

究竟来看,佛陀则教导弟子以四圣谛从根本解决老病死忧悲恼苦的问题,而为大医王。

  • 现在以后就是“未来世”

有同学提问:“本经提到‘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有医师这么厉害,能预防下一辈子的病吗?”

其实在佛经中“未来世”不一定指下一辈子,只要是在“现在”以后的都可以是“未来世”。同理,十二因缘中的“生”不一定指下辈子的出生,对修行人来说任何一个起心动念都可能是新的出“生”,因此十二因缘是可现见的,而佛法是可现证的。

所以本经说“于未来世永不动发”只是说医生治好病、断了病根,就不复发了。本经也将此形容为“当来更不动发”,可见“未来世”即“当来”,在本经中并不是指下辈子的来世。

(三九〇)~(三九二)

[读经拾得]

  • 有同学问:“‘如于苦不解脱、解脱……’一段有一连串的对比,每个对比中的前者是不如实知四圣谛的结果,后者是如实知四圣谛的结果。为什么‘能自说得过人法自证’是该对比的前者?也就是说,为什么‘能自说得过人法自证’是不如实知四圣谛的结果?”

连漫画的超级英雄通常都要隐藏身份,为善不欲人知了(臭屁的钢铁人除外),何况是修行人,哪会要其他人知道他自己有多厉害

这是因为“自说得过人法自证”常常是贪名闻利养甚至诈财骗色的人在大妄语。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向未受大戒的人自说得过人法,纵使真的得过人法而说都犯戒,除非是在圆寂前说。如《五分律》卷六:“若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自说得过人法,言:‘我如是知,如是见。’实者,波逸提。[……]若受大戒人不问,而向说,语语突吉罗。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不犯者:泥洹时说;受具戒人问,而后说。”(CBETA, T22, no. 1421, p. 40, b30-c13)

至于没得过人法而自称得过人法的人,则犯死后必堕无间地狱的最重罪。

因此“自说得过人法自证”是由于不如实知四圣谛、不畏因果而造作的恶业,佛弟子皆应引以为戒。

(三九三)

[读经拾得]

佛陀表示初果至四果,乃至辟支佛果、佛果,都是以四圣谛为根本。本卷第402经也说:“于四圣谛平等正觉,名为如来、应、等正觉。”

(三九四)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48经:“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起定正受故,圣弟子心正解脱贪欲、瞋恚、愚痴,如是心善解脱。圣弟子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CBETA, T02, no. 99, p. 198, b6-12)

(三九五)

[读经拾得]

本经以佛陀以及佛说的四圣谛比喻日月,有日月而照破黑暗。

(三九六)

[读经拾得]

  • 依据本经,初果圣者得法眼(净)。
  • 初果圣者顶多于天界及人间往来七次,即能涅槃,但在这当中还是会有各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甚至因为初果尚未断贪、瞋、痴,而心中起忧苦,因此本经说“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可依禅定生起禅悦以润泽身心。
  • 有同学问:“初果仍会七有天人往生,三果才不再还生此世,为何本经在解说初果者证初禅后,说不还生此世?”

初禅是离欲、恶不善法,不和欲界相应,因此初果圣者若有稳固的初禅,即能往生色界天,甚至可能在色界天继续证得涅槃,成为本经说的“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

(三九七)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的经文记载四圣谛的无间等,有苦、集、灭、道的次第,也可参见卷十六第435~437经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灭、道都无间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结束。

(三九八)

[读经拾得]

经中形容证初果者,常描述如《杂阿含经》卷五第107经:“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心得无畏”。(CBETA, T02, no. 99, p. 33, b21-22)

因为已亲身证知佛法,因此不再受他人影响对佛法的理解,不会人云亦云。

(三九九)~(四〇四)

[读经拾得]

佛陀将他所说的法比喻为“手中树叶”般稀有,能帮助人向于涅槃;没说的法比喻为“大林中树叶”,虽然数量非常多,但是不能帮助人向于涅槃,因此佛陀才不说。这是一则知名的比喻。

市面上常见有人断章取义引用本经经文,作错误的解读。一种是附佛外道说:“佛陀说他所说的法只有手中的树叶,而另外有更多的树叶他还没讲。我们宗派讲的无上大法,就是佛陀没说出来的无上大法。”殊不知佛陀不讲的法是因为“彼法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

另一种是将本经经文作过为狭碍的解读,表示:“只有四圣谛是佛陀的手中树叶,其他纵使是《阿含经》的经文,只要不是直接解说四圣谛,就不是佛法,就是迷信。”其实佛陀所说法都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诸如对于三界六道的解说,都能够帮助佛弟子更正确地了解世间、避开歧路以证得涅槃。本经最后说“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表示应勤修以证四圣谛,并不是说没在解说四圣谛的经文就不是佛法。

亲自读过本经,自然就不会被断章取义的讲法所迷惑了。

(四〇五)~(四〇六)

[读经拾得]

本经以盲龟浮木喻人身难得,是知名的一个比喻。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

(四〇七)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过去有人在莲花池旁打坐后,思惟起世间,竟然看到战败的阿修罗大军躲进池里的莲藕孔中,而自以为发疯了。由这个例子,可见静坐到一定程度,姑且不论幻境,是可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事物。

然而能够看到太多也可能造成困扰,可能自以为发疯,或者被别人当成神经病,即使真的因神通而见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也不宜多谈。在律中记载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对未受大戒的人自称得到过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

(四〇八)

[读经拾得]

此经所载佛陀表示不应论议的十四个问题,即佛陀不予回答的“十四无记”。

  • 关于“十四无记”的问题,什么才是正确的见解?

可参见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不仅离于“有”与“无”的二边,也离于“断”与“常”的二边。

  • 有人会问:“佛教认为‘世间无常’,但为何十四无记中包括‘世间无常’?”

前后两个“世间无常”虽然字面看似一样,实际意义却不同。佛教所说的“世间无常”是基于因缘的分析,描述人世间的迁流变化,当中没有一个主体、大我。十四无记中所说的“世间无常”,则是将宇宙(世间)视为一个主体、大我,认为这个主体是无常,会消失而一了百了,属于“断见”。

有关“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的问题也是如此,假设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如果认为如来死后就没了,那就是“断见”,然而佛陀发现并证知身心都只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名为如来。从究竟的层次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只有因缘的生灭,既然都已经没有“我”的主体,那么又怎能问说如来死后是有还是没有呢?由于问题本身就已经错了,因此佛陀说这些问题不应论议。

关于佛陀应对“十四无记”的记载,多数收录于《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婆蹉种出家相应”和“外道出家相应”中,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五第106经、卷三十二第905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8经欢喜经

(四〇九)

[读经拾得]

八正道中的“正志(正思惟)”,在《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1〉第189经圣道经中定义为“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是谓正志。”(CBETA, T01, no. 26, p. 736, a1-2)

(四一〇)

[读经拾得]

  • 有“亲里觉、国土人民觉、不死觉”就不能“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 有同学提问:“修定的方法,例如慈心观,要观想对众生有慈心;但修四圣谛却要我们不起乡里觉、不起国土人民觉,这些是否抵触?”

慈心观等是修“定”的层次,四圣谛是“慧”的层次,是在不同阶段的修行,修行是“因定发慧”,因此是一个一个次第修,而不互相抵触。“观想对众生有慈心”是修慈心观的方法,要达成“慈无量心”则得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才能“无量”,在证知四圣谛的阶段则彻底超越了对众生的执著。这就是所谓的“筏喻”,在下一阶段时,超越前一阶段的层次。

(四一一)

[读经拾得]

即使经过了两千多年,如今打开新闻,仍然充斥着“王事、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

(四一二)

[读经拾得]

在《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八〈礼三宝品50〉第8经中佛陀也说不应以经文作竞诤的工具:“所以诵斯法者,从欲与人共竞诤,意计胜负,亦不自为己有所济及,彼诵法已,则犯制限。”(CBETA, T02, no. 125, p. 813, a19-21)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31〉第11经中佛陀则斥责两位弟子竞诤谁较会诵经:“汝等颇闻我说此法共竞诤乎?如此之法,何异梵志?”(CBETA, T02, no. 125, p. 673, b13-15)

(四一三)~(四一九)

[读经拾得]

初果圣者得法眼净,断除身见、戒禁取见、疑结,有四不坏净(对佛、法、僧、戒的坚固信心),因此自然对三宝没有疑惑、对四圣谛也没有疑惑。

(四二〇)~(四二一)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若不如实知四圣谛,就会堕入十二因缘的轮回中,比堕入深渊还危险。另一方面,在学理上,十二因缘即四圣谛的“集”谛。

(四二二)~(四二四)

[读经拾得]

佛经上说一个有众生居住的行星系(“如日游行,照诸世界”)是一个“世界”;而一千个世界的集合称为一个小千世界,像是“髻”一般的围绕着,如《起世经》卷一〈1阎浮洲品〉所说:“此千世界,犹如周罗(周罗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这样的比喻符合今日所知的银河系构造。

本经更说小千世界“中间暗冥”,天文物理上则推论银河系中央是一黑洞。

南传的对应经典虽然将此经所述的位置省略了,但也这么描述:“有无盖、无底之暗黑,具如是大神力、大威力之日月光,亦不能及于其中间。”(CBETA, N18, no. 6, p. 357, a13-14 // PTS.S.5.454)

没有盖、没有底,也就没有上下。天文物理上对于黑洞的理解,则是个空间极端扭曲、连光线都逃不出来的地方。

(四二五)~(四二八)

[读经拾得]

此经及下一经都提到“因定发慧”的次第。

(四二九)~(四三二)

[读经拾得]

若不如实知四圣谛,会在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等五道之间不断地轮回。

经中强调轮回“而速旋转”,因为在宇宙的尺度下生命是非常短暂的,也可以解读为日常生活中心境随时会陷入五道之间而轮回。

这可以说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在《杂阿含经》中的出处。

(四三三)~(四三五)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说四圣谛是次第而证,本经及接下来两经都说苦圣谛无间等后才能集圣谛无间等,集圣谛无间等后才能灭圣谛无间等,灭圣谛无间等后才能道圣谛无间等:
苦圣谛无间等→集圣谛无间等→灭圣谛无间等→道圣谛无间等

卷十五第397经也提到苦、集、灭圣谛无间等后,才能道圣谛无间等:
苦圣谛无间等、集圣谛无间等、灭圣谛无间等→道圣谛无间等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灭、道圣谛都无间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结束:
苦圣谛无间等、集圣谛无间等、灭圣谛无间等、道圣谛无间等→苦的完全结束

(四三六)~(四三八)

[读经拾得]

本经相当的南传经文,多了一段话:“同样地,比丘们!苦界是广大的,比丘们!在这么广大的苦界中解脱、见具足者如实了知‘这是苦’[......]如实了知‘这是导向苦灭道迹’。”

也就是以大海中无数无量的众生,比喻苦是无数无量的,要如实知四圣谛才能解脱这些苦。

(四三九)~(四四三)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正思惟“四圣谛”得生“正见”。

(四四四)

[读经拾得]

  • 佛陀并没有要求弟子不分东西,反而要弟子“当善界学,善种种界”,详加分别。
  • 佛陀比喻以直径七、八公里的眼药丸,掐成一小粒一小粒来放,每个界放一粒,很快就放完了,但界的数量远远超过于此。用这样来表示各种界的数量之多。

为什么要用“眼药丸”来比喻各种界?可能是因为眼药丸能让眼睛能看得更清楚,以此比拟看清楚各种界。

古印度的眼药丸常用来提神或美化眼神,外道甚至声称有密方眼药丸能让人隐形并看见肉眼看不见的众生。眼药丸可吃、可抹(例如涂在眼睛四周或额上,像印度女人额的中间),因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眼神会不同于常人,古印度人认为那样的眼神很有“神”,因此一些王公贵族将之视为一种男性化妆品。不过这种眼药丸只是迷幻药,吃下后的迷幻效果可达数十天之久,配方有很多种,用涂的毒性较轻,吃的毒性较大。

不管外道声称眼药丸的效果多强,仍然无法看清种种界,但学佛的人还是要学着分别种种界。

接着本经之后,佛陀以众生界比喻“心的界”,除了众生界之外,还有善界、不善界等种种心的状态,都是修行人要时时觉察的。

(四四五)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同类相聚(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也表示要善加分别种种心的状态。

本经中所列的不善心、善心、胜心、鄙心等心的状态,只是举例,以下第449、450经有更多的举例。

(四四六)

[读经拾得]

除了要善加观察种种心的状态,也要精进让心处于好的状态。

(四四七)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物以类聚,例如多闻的比丘们常聚在一起、苦行的比丘们常聚在一起、大智的比丘们常聚在一起等等,而恶人们也常聚在一起,因此要善分别种种界。

(四四八)~(四五二)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的缘生的项目,和卷十一第304经说的“六六法”相同。“六六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各依“根、境、识、触、受、爱”等六个缘生的项目来举例解说,作为观察身心运作的下手处。

(四五三)~(四五四)

[读经拾得]

  • 本经大意:

由于中文的“欲”、“觉”、“热”、“求”在《杂阿含经》中一字多义,要了解本经意义可参照相当的南传经文:“缘种种界生起种种想;缘种种想生起种种意向;缘种种意向生起种种意欲;缘种种意欲生起种种焦热;缘种种焦热生起种种遍求。”

所表达的是在根境识接触后,心中的意念由小而大如滚雪球般增长而执著的现象。

  • 各经对照:

(为方便对照,本文中十八界以色呈现,触以绿色呈现,受阴以色呈现,想阴以色呈现,行阴以色呈现。)

《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73经等经记载:“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俱生。”(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在这个例子中,“思”是一种行阴的例子。

这个十八界(根、境、识)因缘和合而产生心理状态的过程,在本卷第452经举例为:

在此例中“爱”是一种行阴的例子。

本卷第454、455经举例为:

此例中的“想”即想阴,“欲、觉、热、求”则都是行阴的例子。

根境识缘起产生的心理状态,不管如何举例,都不出于受阴、想阴、行阴的例子,这也符合经中所说身心乃至一切皆不出于五阴。

卷十七第458经则进一步举例,基于不同的欲、觉、热、求,会表现出更多的身、口、意的造作,则是后续的行阴的例子。

  • 念念不忘:

当六根对六境时不如理作意,念念不忘,心中的执著会如滚雪球般增长。所以《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5〉第113经诸法本经说:“一切诸法以欲为本”,以下经文也都有相关的意涵:

  •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52经:“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CBETA, T02, no. 99, p. 199, a1-5)
  • 《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 5〉第115经蜜丸喻经:“缘眼及色,生眼识,三事共会便有更触,缘更触便有所觉,若所觉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别。”(CBETA, T01, no. 26, p. 604, b2-5)
  • 南传《长部尼柯耶》卷二十一帝释所问经:“欲以寻为缘,由寻而起,由寻而生,以寻为源,寻有时,欲有,寻灭时,即欲灭。[……]寻以妄想诸支为缘,由妄想诸支而起,由妄想诸支而生,以妄想诸支为源。妄想诸支有时,寻有,妄想诸支灭时,寻灭。”(CBETA, N07, no. 4, p. 262, a12-p. 263, a3 // PTS. D. 2. 277)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五五)

[读经拾得]

参见卷十六第454经的“读经拾得”。

(四五六)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七种境界可如何得知?修什么定而得?

这七种境界中,光界、净界是属于三界中的色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属于三界中的无色界;灭界则是出世间的层次。

如何得知各境界?一般说来,可从与其超越的境界比较而得知:

  1. 光界:可由超越黑暗得知。
  2. 净界:可由超越不净得知。
  3. 无量空入处界:可由超越色(物质及物理现象)而得知。禅修上可将色法观空,以无边的空间为所缘,而修无量空入处定。通俗地说,将东西放进、移出特定的空间,该空间都完全不受影响,因此空间是可超越色的。
  4. 无量识入处界:可由超越空间而得知。禅修上可观察修无量空入处定时的心识,以此“无量空入处禅心”为所缘,修无量识入处定。通俗地说,在空间上从台湾移动到美国,是需要时间的,但意识从台湾切换到美国,只需要一瞬间,因此识是可超越空间的。
  5. 无所有入处界:可由超越“有”而得知。禅修上可作意心识的“不存在”,修无所有入处定。通俗地说,只要存在都可能被干扰,不存在则不被干扰,因此无所有是可超越有的。但要注意这时只是作意不存在,心中还是有个相叫“不存在”。
  6. 非想非非想入处界:禅修上可观察修无所有入处定时的心识,以此“无所有入处禅心”的寂静、殊胜(“有第一”)为所缘,加深定力,达到世间定境的极致,没有了一般粗重的“想阴”(心中浮现的相)。
  7. 灭界:也就是灭尽定(灭受想定)的境界,是圣者在世时练习涅槃的出世间定境,超越生命的存在(“有身”)。

修什么定能得各境界?

  1. 光界:以光为所缘而修定。
  2. 净界:以净为所缘而修定。
  3. 无量空入处界:以无边的空间为所缘而修定。
  4. 无量识入处界:以无边的识为所缘而修定。
  5. 无所有入处界:以不存在为所缘而修定。
  6. 非想非非想入处界:精进加深定力达成世间定境的极致,压住一般的想阴(而为“非想”),但由于没有断我见、没有彻底断贪,因此生命还是存在着(而为“非非想”),不能脱离轮回。
  7. 灭界:依佛法修灭尽定(灭受想定)而得。


  • 除了《杂阿含经》及《相应部尼柯耶》外,《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六、《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八十五也有关于本经段落的讨论,其中关于如何得知七界的说明,比较于下表中:
七界 《杂阿含经》 《相应部尼柯耶》 《瑜伽师地论》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
何因缘可知光界? 黑暗 黑暗
何因缘可知净界? 不净 不净 不净 不净
何因缘可知无量空入处界? 色趣 色趣
何因缘可知无量识入处界? 内空 虚空无边处 有量狭小境识 边际
何因缘可知无所有入处界? 所有 识无边处 少所有 所有
何因缘可知非想非非想入处界? 有第一 无所有处 一切有最胜现前 有身
何因缘可知灭界? 有身 有无上由萨迦耶所有相应诸烦恼断 有身灭


(四五七)

[读经拾得]

本经中“缘界故生说、缘界故生见、缘界故生想”的意思,可参见下一经的举例。

(四五八)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有因生出要想,非无因。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谓出要界,缘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觉、出要热、出要求”。

对于解脱所抱持的“取相、欲望、意向、热忱、渴求”虽然也是欲望,但是这些善法欲(对善法的喜爱)有助于我们持续精进,基于善法欲所行的身、口、意善业,也能引致善果报而让人投生于人天善趣。

善法欲就如同人们乘坐以渡河的筏,在上岸后即可舍离;在修行得力后,修行人能渐渐提升到“无所求”的层次。若能彻底无所求,就不再投生人天,而证得涅槃。

(四五九)

[读经拾得]

本经所载的婆罗门原先认同“无因论”,认为万物都没有原因,既不是自己所作而造成,也不是他人所作而造成。

佛陀因此问他:有没有见过努力的人?有没有见过一直保持努力的人?不屈不挠地努力的人?努力超越现况的人?努力后积极进取的人?

这些人的努力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成就,这就是一种因果的展现。既然从生活上就可以看到因果的展现,那么“无因论”主张万物都没有原因,自然是不合理的。

(四六〇)~(四六四)

[读经拾得]

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不只是概念,而须要实证。实证的修法包含“止”与“观”:“止”是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例如:专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与思虑,可以培养“定”;“观”是洞察,例如:观无常,可以培养“慧”。

本经中上座告诉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佛弟子修行“止”,最终由于有“观”而能圆满成就;修行“观”,最终由于有“止”而能圆满成就,“止观”俱修而能解脱。关于止与观的次第,也可参考卷二十一第560经中阿难尊者所作的归纳。

由本经可以发现,不同的阿罗汉解脱圣者,解脱境界都是相同的。

(四六五)~(四六六)

[读经拾得]

了知受的起因,只要受的起因灭,受也就跟着灭了。

佛陀以分析因缘的方法,来断除我见、我慢。这也是佛教常用来看待事物以及修行的方法。

(四六七)~(四六八)

[读经拾得]

一般人喜爱乐受,因此在经历乐受时,被“贪”所役使。

一般人讨厌苦受,因此在经历苦受时,被“瞋”所役使。

对于不苦不乐受,虽然没有什么好恶,但仍然是基于“自己”而受,也就是我见、我执还在,因此在经历不苦不乐受时,仍是被“痴”所役使。

对于这些状况,修行人都应该善加观察。

(四六九)

[读经拾得]

凡夫受身苦时会引生心苦,而忧伤悲叹、怨天尤人、心中狂乱,由瞋心而导致更多的苦。修行人受身苦时则平静地承受它,能忍身苦,而不生更多的心苦。

衍生来看,凡夫受身乐时会贪著于乐,甚至乐极生悲,而且由于乐受是无常的,所以若是贪著于乐,那么当乐受消失时心里便生忧恼,可谓自讨苦吃。修行人受身乐时,因为不贪著于乐,当乐受消失时自然也不会忧恼。

(四七〇)

[读经拾得]

“受”是修行的下手处之一,如实了知诸受的集、灭、味、患、离,便不会被苦乐牵着走,在经历诸受时仅有身受而可以不生心受,所以不再对于诸受生起贪、瞋、痴,终而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四七一)

[读经拾得]

  • 诸受如风

各种感受有如各种风,来无影、去无踪,也是无常,因此无须执著于感受,就好像不会想要紧握住风一样。

  • 本经中对于受的分类举例于下表:
类别 乐受 苦受 不苦不乐受
身的 细滑的感受 刺痛的感受 接触而没特别感受
心的 欣喜的感受 忧伤的感受 舍的感受
食的 感到好吃;感到好听 感到难吃;感到刺耳 吃饱而感到不想多吃了
无食的 发现相对论的快乐 解不开数学难题的苦闷 打坐的舍受
贪的 贪吃而感到好吃 贪吃而吃不到好吃的苦 贪吃但吃饱感到不想多吃了
出要的 持戒修定而轻安喜乐 持八关斋戒而不能看电影的苦受 解脱的舍受


进阶的例子可见本卷第483经。

  • 本经中食、无食的对比,一种可能的解读是欲界、非欲界的差别;贪、出要的对比则是执著与出离的差别。举例来说,色界、无色界的众生已超出五欲因此他们的受是无食的,但色界、无色界众生仍会依贪著而起受。

南传经典关于受的经文中则只有“世俗(肉体)、非世俗(精神)”的区别,没有“贪、出要”的区别,可能南传经文定义中“世俗(肉体)”包含了“贪”、“非世俗(精神)”包含了“出要”的意义。这些只是分类文字上的差别,不影响实际修行。

  • 有同学提问:“为什么有苦出要受?出离不是能离苦吗?”

本经中对于受有不同的分类法,其中一种是将受区分为因贪而起的、或是因出离而起的。举例来说:为了出离,练习打坐因而感到腿痛,也算是一种因出离而起的苦受。纵然因出离也会有苦受,但也如风一般,无需执著。

(四七二)

[读经拾得]

身体上的各种感受变化无常,有如旅馆中的各种房客来来去去,都只是过客。

既然感受是来去无常的,便也无须为某个感受而特别激动或困扰。

(四七三)

[读经拾得]

《阿含经》定义四念处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而在中国更为人所熟知的是龙树说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最常见的实修四念处的方法是单纯地觉知以摄心,例如修“受念住”时单纯地觉知目前所感受的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加以人为的思考。例如禅定有乐受,就觉知乐受(在如此能增益善法、减少不善法的前提下),而能收摄心念、提升定力。直到修“法念住”时而能体悟出苦、空、非我的真相。

也有的修法是以正见代入而修观,例如“不净观”是“观身不净”,本卷第467经也载:“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CBETA, T02, no. 99, p. 119, a27-29)

本经则显示这二类修法在佛教都是可行的,佛陀表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和“诸受是苦”并不违背。

因此,实修时看修行的目的,有什么程度就依次第而修,亲自体证,而不是口头禅。

四念处的修习有各个层次,例如《杂阿含经》卷十九第536经就提到超越“厌离”最后是“厌离不厌离俱舍”的层次:“若比丘于内身起厌离想,于内身起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作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连!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CBETA, T02, no. 99, p. 139, b28-c5)

(四七四)

[读经拾得]

  • 诸受皆苦

holzfigur-980784_640.jpg

在修行四念处时,要如实了知当下的身心状态,例如:清楚明白地觉知当下的受是苦受、乐受还是不苦不乐受。既然有苦受也有乐受,但佛陀却又表示所有受都是苦,阿难尊者觉得有点矛盾,因而向佛陀请问。

佛陀则向阿难尊者说明,因为诸行无常所以说诸受都是苦;也因为诸行渐次寂灭、止息,所以说诸受都是苦。

  • 为什么诸行渐次寂灭、止息,可以说诸受都是苦?

因为禅定的过程是放下粗重烦恼、让心念升华的过程,如果要进阶到更高层次的禅定,迟早要放下前一层次的禅定境界(寻、伺、喜心甚至呼吸等等),才不会成为提升层次的障碍。所以即使是禅定境界也会一一寂灭、也是无常的,何况是世俗的各种受。(既然是无常,便呼应了前面所说“诸行无常所以说诸受都是苦”。)

通俗地说,禅定层次愈高,感受愈是轻安快乐,每提升一个层次的禅定境界,都会发现前一层次的境界是较粗糙、较苦的。

修行人最终证得涅槃,以寂灭为乐,相较之下一切诸受当然都是苦的。

  • 九次第定由初禅至灭受想定的定义和所寂灭的诸行,整理于下表中:

正受定义渐次寂灭的诸行
灭界灭受想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想受寂灭
无色界 非想非非想入处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无所有入处想寂灭
无所有入处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识入处想寂灭
识入处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空入处想寂灭
空入处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色想寂灭
色界 第四禅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出入息寂灭
第三禅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喜心寂灭
第二禅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觉观寂灭
初禅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言语寂灭

本表整理自本经、本卷第463经、卷十四第347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 4〉第97经大因经。

(四七五)

[读经拾得]

  • 本经提到过去七佛皆观察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

其中“诸受、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是分析受本身的生起和灭去,而“受味、受患、受离”则是分析受所引生的后续。

举例来说,“受集”是“触集”,而“受味”是“受因缘生乐喜”,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

“受集”是指受的起因、如何产生受的;“受味”则是指受的滋味、受的吸引力,若执著于受味就会引生后续的因缘。前者是说受的“起因”,后者则会牵引到“后续”的因缘。

除了本经的分析外,也可参考卷二第42经所讲述如实知五阴的“七处善”,其中“如实知受”的部分即与本经相当类似。

  • 本经说:“若于受爱乐、赞叹、染著、坚住,是名受集道迹。”如果爱乐于受,将来就会生起更多的受,轮回受苦。

(四七六)~(四八一)

[读经拾得]

受如水上泡

佛陀表示众生所有的受都是由因缘而生的。

产生受的心理因缘,本经以欲、觉、触为例:

  • 欲:想要。例如想要吃好吃的,吃到了就有乐受,没吃到就有苦受。
  • 觉:即“寻”,把心投向目标,也就是念头。例如将心思投向美好的记忆,回忆的滋味是甜美的,但离开甜美的回忆就是苦受了。
  • 触:根、境、识和合而生。经文例如“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欲”通常较偏向对于将来的渴求,“觉”的念头不只可以投向现在,也可以投向过去,“触”则是当下的三事和合而生,因此欲、觉、触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能让人生受的原因都含括列举了。

欲、觉、触这三者,不管寂灭或不寂灭,都会缘生“受”:

  • 三者都不寂灭:缘生欲界众生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 只有欲寂灭:缘生初禅“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念持喜安”的乐受。
  • 欲、觉都寂灭,触不寂灭:缘生二禅“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的乐受。
  • 三者都寂灭:这里的“触寂灭”应是特指“无明触”的寂灭,那么如卷三第63经所述:“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集起。”(CBETA, T02, no. 99, p. 16, c2) 因此而缘生圣者的受,没有烦恼、执著的成分。

在实践上,八正道及其产生的解脱、解脱知见(合称为十正行、十无学法,参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1〉第189经圣道经),能让人离苦得乐,而有乐受或舍受;反之则造成苦受。

因此在本经中,对于产生受的因缘,佛陀从微观的心理层面上,以及巨观的实践层面上,都一一解说了。

(四八二)

[读经拾得]

  • 学佛不只是作善事

佛陀勉励给孤独长者虽然因为供养僧众三月的关系会有极大的善报,但不要只是快乐地受报,而是要努力修行,时常学着远离世间而亲身体证禅定的喜乐。

  • “远离五法”的五法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远离世间而体证禅悦时,所远离的五法:“欲所长养喜、欲所长养忧、欲所长养舍、不善所长养喜、不善所长养忧”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因为游玩、娱乐而快乐,是“欲所长养喜”;娱乐总会结束,而会忧心没有娱乐的时候怎么办?娱乐结束时也会有失落感,都是“欲所长养忧”;玩到不想多玩了,或是吃美食吃饱了而不想多吃了,是“欲所长养舍”。

偷别人的钱而可以买奢侈品,感到高兴,是“不善所长养喜”;偷了钱因此怕被抓,是“不善所长养忧”。

要证入初禅必须离欲、恶不善法,因此离于五欲及不善法造成的诸受,而且有禅定而生的各种轻安快乐。

  • “修满五法”与禅定和七觉支的关系

佛陀提到远离世间而体证禅悦时,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这五法。

在卷十八第495经中,佛陀也说明以持戒为基础,渐次满足这五法,再进修以得到涅槃的次第:“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乐;得信乐已,心得欢喜寂静三昧、如实知见、厌离、离欲、解脱;得解脱已,悉能疾得无余涅槃。”(CBETA, T02, no. 99, p. 129, a18-21)

卷二十四第615经记载修习四念处能满足这五法:“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已生;其心喜已,身则猗息;身猗息已,则受身;受身乐已,其心则。”(CBETA, T02, no. 99, p. 172b16-18)

卷三十三第931经记载修习六念也可以渐次满足这五法:“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受乐已,其心;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崄众生中,无诸罣碍,入法流水,乃至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3-29)

念戒是六念之一,因此第495经所说的持戒自然也包含于第931经所说的六念之一,“因戒生定”而能修满这五法,正确地成就禅定。

对照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本经中佛陀教导给孤独长者“莫得默然乐受此法”是择法觉支,“汝当精勤,时时学远离”是精进觉支,“修满五法”的内容含括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给孤独长者依此修行,即可达成正定,能好好地修习七觉支的最后一支——舍觉支了。

(四八三)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的各种层次及其面向,整理于如下表所示:

层次\面向 解脱
五欲的念 五欲的乐 五欲的舍 色界
无食 初禅的念 二禅的乐 三禅的舍 无色界
无食无食 二禅的念 三禅的乐 四禅的舍 解脱贪瞋痴


相当的南传经文举例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层次\面向 平静 解脱
肉体 五欲的喜 五欲的乐 五欲的平静 有关于色的
精神 初禅、二禅的喜 初禅、二禅、三禅的乐 四禅的平静 有关于无色的
比精神还精神 解脱贪瞋痴


以上两个表格中,无论在层次上(每一列从上而下)、面向上(每一栏从左而右),都是循序渐进、愈来愈高深的境界。虽然因为千年的传诵,南北传的经文在所举例子的细节上略有不同,但两者的重点都在于修行应该一步一步地提升层次,终至解脱贪、瞋、痴。

(四八四)

[读经拾得]

阿难尊者问跋陀罗尊者:什么是眼见的第一名?什么是耳听的第一名?什么是快乐的第一名?……。

跋陀罗尊者的回答是基于当时社会主流的见解:

眼见的第一名是什么?见到传说中的造物主,没有更神奇的了。虽然佛教知道没有梵天造物这回事,然而婆罗门教认为梵天造物,也代表当时梵天之上的天界和人间几乎没有互动,梵天大概就是外道能见的天人的极限了。

耳听的第一名是什么?天界的声音比人间的声音美妙,初禅“言语寂灭”(参见本卷第474经)、二禅是“圣默然”(参见卷十八第501经),二禅天人(例如光音天人)以发光代替声音来沟通,二禅以上可能没有声音可言了。因此“离生喜乐”的初禅众生的声音,可能是最高级的声音。(相当的南传经文则说“光音天”的声音第一,和北传经文不同,但可能也是根据二禅是“圣默然”而作的推论。)

快乐的第一名是什么?“离喜之乐”是三禅的境界(参见卷十四第347经),四禅则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没有喜乐可言。因此三禅的乐是世间乐的极致。

想的第一名是什么?佛陀之前的印度禅修者认为“非想非非想入处定”没有想阴而是世间定的极致,因此比“非想非非想入处定”低一层次的“无所有入处定”,从当时外道禅修者的观点来看,大概是最精细的想了。(不过佛陀发现“非想非非想入处定”虽然没有了一般粗重的想阴,但还没断尽想阴,因此佛教对此定的称呼中有“非非想”这个叙述。)

有的第一名是什么?本卷第456经说“非想非非想入处界者,缘有第一(最寂静、殊胜的存在)故可知”,这可说是世间最殊胜的存在了。

阿难尊者则表示,当一个人可对于他所眼见的、耳闻的、受乐的、心想的、存有的,能彻底解脱、断尽一切烦恼时,才是真正的第一名。

(四八五)

[读经拾得]

佛陀有时说有一受(诸受皆苦)、有时说有二受(身受、心受)、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等,这些不同的说法只是分类与观察角度上的不同,彼此之间不会互相抵触。

就好像瞎子摸象的比喻,众人因为看不到大象的全貌,因而各执一端互相诤论。对于见到法的人,因为明白佛陀说法的全貌,自然不会执著于名相分类上,而是能将佛法实际应用于修行解脱。

(四八六)

[读经拾得]

佛陀表示若能离于一法、二法……,或十法,就能漏尽解脱。

一如本卷第485经中提到的概念,这一法至十法只是分类或观察角度上的不同,彼此之间不会互相抵触。

(四八七)~(四八九)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

(四九〇)

[读经拾得]

  • 阎浮车询问老朋友舍利弗尊者有什么方法能达到各种修行的目标?舍利弗尊者的回答则都是依循“八正道”,也就是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
    1. 正见:正确的见解;布施是善的、咒愿(祝福)是善的、供养是善的、有善行恶行、有善恶业报、有轮回、有父母(要孝顺)、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有办法证得涅槃,以及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
    2. 正志: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译为“正思惟”。
    3.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4.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
    5. 正命: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6.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已生的恶令断,未生的恶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又译为“正精进”、“正勤”。
    7.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8. 正定:正确的禅定。

经中对于“八正道”的进一步解说,详见卷二十八

  • 本经中舍利弗尊者说“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呼应其余经中的说法,例如:
    • 《杂阿含经》卷八第229经:“云何无漏法?谓出世间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3-16)
    • 《杂阿含经》卷九第250经:“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 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CBETA, T02, no. 99, p. 60, b3-5)
    • 《杂阿含经》卷九第254经:“若眼常识色,终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乃至无常。”(CBETA, T02, no. 99, p. 63, a18-20)
  • 本经中舍利弗尊者说:“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是”,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能否举例修习八正道而调伏贪欲的过程?

以对美色的贪欲为例,人美并没有错,我们看到美女不一定就有贪欲(“此功德非欲”),然而如果看到美女之后,觉得很受吸引而想要一亲芳泽(“觉想、思惟者”)则是贪欲。身为欲界众生常会有欲望,有欲望不一定会犯五戒,然而如果是已婚者因为贪欲而外遇,那么不仅犯了戒,也因此会有后续的苦果。 修习八正道的人了知贪欲的后患,有正确的见解(“正见”),因此见到美女时不起非分之想,能有正确的思惟(“正志”),不会为了勾引美女而花言巧语(“正语”),也不会调戏美女或外遇(“正业”),从事正当的工作(“正命”)。同时精进修行(正方便),时时观察心中是否有贪欲,体会贪念无常的本质,解析了贪念生起与灭去的因缘,进而减轻对贪欲的执著(“正念”)。在这样的基础上禅定得力(“正定”),所获得的轻安快乐胜于世间五欲,也就较能调伏贪欲。

根据卷二十八第785经,八正道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世间八正道”及“出世间八正道”,在家人及出家人的行法也有所不同,要根据自己的程度而采取适当的次第,避免好高骛远、也避免走错方向。

(四九一)~(四九二)

[读经拾得]

即使已经证得了稳固的“定”境,修行者仍必须修习无我的智“慧”,才能脱离轮回。

(四九三)

[读经拾得]

在本经的比喻中,修行功夫浅的人就好像在爱欲的河流中,划著船想要逆流而上,当然会深感费力;修行功夫深的人,则像是在解脱的河流中(入流了)顺水行舟,相对地就很自然了。

已证得离欲解脱的修行人,不会被五欲所吸引,反过来说,如果对于境界或是合意的影像生起爱欲,代表功夫还不够深。

(四九四)

[读经拾得]

前一经(第493经)中,舍利弗尊者提供了在内心试炼自己是否真得已离欲解脱的方法;在本经中,也可说舍利弗尊者间接提供了在外境上试炼自己是否真得有神通的方法。

时下许多附佛外道都自称六通俱足,但如果连“点石成金”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不仅连世俗的神通都称不上,更不用说是证得漏尽通了。

(四九五)

[读经拾得]

本经中“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乐;得信乐已,心得欢喜寂静三昧”即因戒生定而达成卷十七第482经所载“修满五法”(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的过程。

(四九六)

[读经拾得]

本经提醒在检举的过程中,犯罪的人以及举罪的人该有的自省与心态:犯罪的人应该忏悔过自己的过失,举罪的人则应该见不贤而内自省,双方都应了解举罪是对事不对人,尽量超脱于自身我执立场之外,而以正、法律为依归。

(四九七)

[读经拾得]

  • 指陈他人过失时须具备的五法

指陈他人的过失时,要把握住“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不麁涩,慈心、不瞋恚”的原则,希望双方都从中受益。

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僧团的举罪,也可应用在生活上需要纠正他人的场景。

指陈他人过失时须具备的这五法,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 真修行人对于他人指出我的过失时的反应

真正的修行人因为他人指出我的过失可说是减少我造作恶业的忠告,有助于我修行,而能欣然接受,不会愤怒以对,如本经说:“如是比丘闻我举罪,欢喜顶受,如饮甘露”。

(四九八)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三世诸佛都是教导弟子住四念处,修七觉分,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当的南传经文同样强调四念处与七觉分的重要性,不过内容上略有差异,南传经文中说的是三世诸佛都是住四念处、修七觉分,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卷二十四第635经也说:“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76, a11-18)

(四九九)

[读经拾得]

提婆达多教导弟子“心法修心”,仅止于离五欲;舍利弗尊者表示应更进一步地“心法修心”,也就是离五欲之外,应更进一步离贪、恚、痴,以证得涅槃。

(五〇〇)

[读经拾得]

  • 佛教的出家人如法乞食为生,不贪图利养,而是清净的修行人。因此不管是利用自己的知识或技术替人谋划、仰观星历以预测未来、为人做信差或跑腿、或是帮人开药治病等等,出家人只要以这些工作贪图利养,就是邪命、不清净。至于在家众的戒并没有禁止赚钱谋生,只要不违五戒,便可用世间的各种技术与正当方式合理求财。
  • 本经中的“净口外道出家尼”原本执著于外道的禁忌,十分讲究吃东西时脸所朝的方向,像这样执著于无益于解脱的禁戒、禁忌,即是“戒禁取见”。舍利弗尊者引导这位净口外道出家尼,从原本执迷于表相的禁忌,转而注重心念、动机是否清净。这种同时着重心念与行为的修行,正是佛教持戒的殊胜处。

(五〇一)

[读经拾得]

  • 有同学提问:“卷十七第474经说‘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为何本经却说第二禅才叫“圣默然”?”

“言语寂灭”与“圣默然”在层次上仍有不同。“言语寂灭”是指在“有觉(寻)有观(伺)”的初禅状态时,寻、伺完全专注在禅定的所缘上,没有分心的念头可说话,所以言语寂灭。

本经所说的“圣默然”不仅言语寂灭,更舍离了言语的源头:寻、伺。《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8经:“有觉、有观名为口行”,由此可知必须到了“无觉无观”的第二禅才真正舍离了口行,成就“圣默然”。

  •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本经中大目揵连尊者说:“我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其余经中也有说清净的僧众是佛真子,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第121经:“谓汝等辈是我真子,从口而生,法法所化,汝当教化,转相教诃。”(CBETA, T01, no. 26, p. 610, a17-18)、《杂阿含经》卷四十五第1212经:“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CBETA, T02, no. 99, p. 330, a13-14)

后代有些论师以《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3〉:“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CBETA, T09, no. 262, p. 10, c13-14) 衍生主张佛陀的声闻弟子不是佛子,菩萨才是佛真子,这恐怕是种误解。

(五〇二)~(五〇三)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

(五〇四)~(五〇五)

[读经拾得]

大目揵连尊者考天帝释之前问佛陀“爱尽解脱”的理解,天帝释忙于俗事而已忘了,因此大目揵连尊者用足趾触地震动天宫,以警醒天帝释。

天界太乐而难以修行,地狱太苦而难以修行,因此诸佛都出于人间,如《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34〉第3经所述:“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CBETA, T02, no. 125, p. 694, a2-5)

本经中,被天帝释所忘记的关于“爱尽解脱”的开示,记载于《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88经,也可参考《增壹阿含经》卷十〈劝请品19〉第3经

(五〇六)

[读经拾得]

  • 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本经记载佛陀曾经前往三十三天,以三个月的时间为母亲及天人说法。无论是北传或南传的佛教,都有知名的经论依记载是佛陀在这段期间所说的法,由天界回传至人间,因此可说“天界回传”这佛法回传的途径受到佛教各主要部派的认可,纵然有学者视为怪力乱神而不予承认。另一方面,一些后人的伪作也有可能号称为天界回传而鱼目混珠,因此得谨慎地捡择法义。

三十三天不只大目犍连尊者可到达,经中提到一位异比丘(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比丘)也在三十三天座间,参与了佛陀、大目犍连尊者、天帝释的谈话。与会的天众中,更包含很多已证初果而往生天界的圣者。

本经提到“我欲为诸天说法,彼即来集,欲令其去,彼即还去”,天人有他心通,知道佛要说法了,会随着自己的心意前来听法,想来的就来、散会自然离去。

  • 成就四不坏净之一,即能成就初果

成就初果的条件是断身见、戒禁取见、疑结,其中断疑结与成就四不坏净是一体的两面。

由本经可知,成就四不坏净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即能成就初果。举例来说,佛陀在鹿野苑教导最初的五比丘时,佛教还没有僧团,不算有“僧不坏净”的条件,但五比丘毕竟证悟了;或者有人不认识佛陀,不算有“佛不坏净”的条件,只是间接地听到佛法、依佛法修行就证得初果,即是依“法不坏净”而成就的例子。经中最常见的,还是同时成就四不坏净的例子,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1经提到,给孤独长者第一次拜见佛陀即得四不坏净。

(五〇七)~(五〇八)

[读经拾得]

  • 本经中目犍连尊者因为了知所见恶道众生的业报因缘本末所以微笑,并不是因为幸灾乐祸而笑。
  • 对于各种恶业所导致的恐怖恶果,目犍连尊者没有在到王舍城的路上,就直接回答勒叉那尊者,而是等到返回僧团,在佛陀的印证下才回答;佛陀也没有主动提出,而是等到弟子提问才说明。佛陀与目犍连尊者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顾及听法者的善根,避免听的人觉得难以置信而疑谤、不信佛,由此愚痴导致长久的恶报。

(五〇九)~(五一二)

[读经拾得]

在子宫中发育至第三周的胎儿,在佛教的用词中也称为“肉段”,经中“举体无皮,形如肉段”是形容全身没有皮肤,就像尚未发育完成就被堕掉的胎儿。

过去世的恶心、恶行,感得饿鬼面目峥狞的恶形恶报。

(五一三)

[读经拾得]

古代的调象士、调马士、调牛士,为了驯服难以调服的对象,会采取激烈的手段,造下许多伤害的恶业,甚至因为杀害那些无法驯服的对象,而造下杀业。有关于调象士及调马士的手段,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09经、卷三十三第923经,以及《中阿含经》卷五十二〈大品2〉第198经调御地经的叙述。

(五一四)~(五一七)

[读经拾得]

到本经为止,大目犍连所见的恶道众生,都是因为杀人或杀生,造下了恶业中最重的杀业,而曾经“百千岁堕地狱中”。自下一经开始所记载的其他恶道众生,他们所造的恶业虽然没有杀生那么严重,却也曾在“地狱中受无量苦”。

(五一八)

[读经拾得]

锻铜师本身是正当的行业,但卖假货“伪器欺人”是恶业,而有恶报。

(五一九)~(五二〇)

[读经拾得]

占卜师若“欺妄惑人,以求财物”,因为妄语害人的恶因而会得恶报。

(五二一)~(五二八)

[读经拾得]

斧头上剩下的石蜜,偷吃了竟然因此下地狱,有这么严重吗?

石蜜在古代一些地方是高价品,而律中有载偷盗高价品的罪更重;另一方面,偷窃僧团物资的恶业甚大,远大于一般的偷盗,当引以为戒。

(五二九)

[读经拾得]

这几经所提到偷窃僧团物资的严重恶报,近于《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一〈观众生业缘品3〉:“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CBETA, T13, no. 412, p. 780, a4-6)

(五三〇)

[读经拾得]

并不是只有比丘、比丘尼才有可能对僧团造下堕地狱的恶业,如本经所提到:“如比丘,如是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亦复如是。”大家都得警惕。

(五三一)~(五三四)

[读经拾得]

以上各经记载比丘犯戒的地狱恶报之所以那么严重,可能有两个原因:

  1. 对僧团造恶业:例如偷盗僧物、破和合僧、恶口向僧众,这些都是大恶业,因为对象不是一般的凡夫,而是包括贤圣的僧团。
  2. 戒罪:受戒又犯戒,明知故犯,除了原先的恶业外,还要再加上犯戒的戒罪。

(五三五)~(五三六)

[读经拾得]

  • 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

四念处有各个次第,不光是字面上的“观身不净”等,到后来是“厌离不厌离俱舍”。

起厌离想是为了对治贪,起不厌离想是为了对治瞋,厌离不厌离俱舍想则对治痴,也可参考卷十一第282经,或是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5第144经底甘陀经的解说。

基于这个原理也有各种实作法,例如《中阿含经》卷五十九〈例品4〉第251经第一得经中所说的八除处(八胜处)的次第,或是在《禅秘要法经》中,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三种反复地运用,都是基于本经所说四念处的原理。

  • 内、外、内外

本经中提到身念处在观察“内身”后,可以观察“外身、内外身”;受念处在观察“内受”后,可以观察“外受、内外受”;心念处和法念处也是如此。

这是说四念处的修习是先观察自己、再观察他人或外界。

然而《阿含经》中没有详细的定义“外身、内外身”乃至“外法、内外法”,论典大多主张四念处的“外”是指“他人”,“内外”则是对观察的对象作如实的理解,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以念住“外身”为例,可以观察他人的身体甚至自身以外一切的色,例如就修习“不净观”来说,观察他人的身体也是“不净”的;就修习“四界分别观”来说,观察身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构成的。觉知“内外身”则已不计较是身内还是身外,不是由自我中心来区分,而是客观地观察物理世界的本质、组成成分都是一样的。有禅定能力的人可借由禅定而觉知,尚没有禅定能力的人,则依据科学也能理解身体和外界的组成成分都是一样的。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五三七)

[读经拾得]

阿那律尊者是“天眼第一”,天眼所见能及一千个行星系(围绕某恒星公转的各种天体的集合,例如太阳系)的范围,而这神通是修习四念处所成就的。

(五三八)~(五四〇)

[读经拾得]

  • 心住四念处,而能安忍大苦,正念、正知

阿那律尊者心住四念处,而能安忍大苦,正念、正知。例如在病苦时,修“受念住”观察“苦受”,可将“痛苦”从主观的经验变成客观的观察对象,而能不陷溺于痛苦中,保持正念、正知。

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五第107经:“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33, b14-19) 以及卷十七第470经:“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CBETA, T02, no. 99, p. 120, a25-27)

(五四一)~(五四三)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阿罗汉是‘无学’圣者,为什么还要修四念处?”

四念处是将心念栓住,将心念摆在身、受、心、法上,而不会散乱。阿罗汉的心念已经不会散乱,自然也住于四念处。

(五四四)~(五四五)

[读经拾得]

本经说持续地修行四念处,自然水到渠成、向于涅槃。以下两经也表达类似的概念:

  •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27经:“彼田夫随时耕磨、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今日果实,今日成熟,若明日、后日也。’[……]伏鸡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后日,当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儿安隐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CBETA, T02, no. 99, p. 212, a27-b15)

(五四六)

[读经拾得]

  • 世上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来自对于贪欲的执著;出家人之间的斗争,来自对于见解的执著。佛陀没有这些执著,达到真正的清净。
  • 有同学问:“择善固执算不算是见欲系着?”

世俗所谓的“择善固执”有导向解脱、离贪瞋痴的,也可能有导向贪瞋痴的。佛弟子自然是导向解脱、离贪瞋痴的择善固执。

佛弟子以善法欲(对善法的喜爱)精进修行,达成解脱后自然连善法欲也如筏一般地舍离了,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1经中说:“圣弟子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断爱,爱断已,彼欲亦息。修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爱尽,爱尽已,思惟则息。”(CBETA, T02, no. 99, p. 147, b4-9)

(五四七)

[读经拾得]

大迦旃延尊者指出“不贪五欲”才是真正的资深。虽然年长,若贪爱染著于感官之欲,实际上心智是较不成熟的;即使年少,若对于感官之欲不贪爱染著,心智上则是较成熟的。

(五四八)~(五四九)

[读经拾得]

  • 本经中提到的“一切入处正受”,在《中阿含经》中较多解说,例如“地一切入处正受”是以地大为所缘,观想使其周遍于一切处的修定法。本经中摩诃迦旃延尊者即解说在定境之上,要能结合四圣谛的谛观,才能有真正的解脱。也就是因定发慧。
  • 有同学问:“本经引用的偈子中,为何好像佛陀在强调他没有朋友?”

这偈子在原经文中是回应爱欲天女(魔女)的诱惑,天魔波旬的女儿想作佛陀的女朋友,佛陀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因此这偈子乍看讲得比较绝,以显示佛陀不受魔女的诱惑。而摩诃迦旃延尊者更进一步地解释,这是因为因定发慧的圣者不染著于一切,自然也不染著于世俗的伴党。

(五五〇)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记载的念佛行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十、三十三所记载念佛是“念如来事”,并以如来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例。卷三十第857经并强调最好行、住、坐、卧随时念佛。

《增壹阿含经》卷二记载念佛是以观如来形象入手,思惟佛的功德,如五分法身(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及觉他的层面。在实作上是以坐姿念佛为主。

其中《杂阿含经》的念如来十号,或许是后世持名念佛的本源;《增壹阿含经》的观如来形象,或许是后世观想念佛的本源;《杂阿含经》卷五十第1349经甚至提到天神观佛陀的足迹以念佛。各经所载可说是相通的,次第无非是以持名或者观佛形象,带入对佛功德的思惟(十号是说觉者的功德,五分法身是说无学圣者的功德),基于此而成就念住。


  • 天人并没有真正地解脱,为何要“念天”?

天人虽然尚未解脱,但在清净的程度、福报、甚至定力上还是远胜于一般人,也是来世善有善报的好例子。也有天人会帮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圣者,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经记载未来佛弥勒菩萨现在位于兜率天。

念天的重点在于忆念天人的德性,念有信、戒、施、闻、慧的修行人命终得生天上,因此我也要有信、戒、施、闻、慧,有为者亦若是。

念天如同六念当中任何一个,可以使心正直、获得轻安、进而心定,乃至因定发慧。以“念施”为例,布施本身不等于解脱,但可以清净施作为入手处,清净心意,而获得更高的成就。


  • 为何六念时“离贪欲觉、离瞋恚觉、离害觉”,而不直接“离贪、瞋、痴”?

“欲觉、恚觉、害觉”的“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寻伺在二禅以上就会寂灭了。以修行的过程来说,经上常要求初学者“不起欲觉、恚觉、害觉”,例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46经有一段用炼金比喻修行历程的记述,层次是:

  1. 净心进向比丘麁烦恼缠、恶不善业、诸恶邪见渐断令灭,如彼生金,淘去刚石坚块。[……]
  2. 除次麁垢,欲觉、恚觉、害觉。[……]
  3. 次除细垢,谓亲里觉、人众觉、生天觉。[……]
  4. 有善法觉,思惟除灭,令心清净。[……]
  5. 于诸三昧有行所持。[……]
  6. 得诸三昧,不为有行所持。[……] 离诸觉观,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禅。如是正受,纯一清净,离诸烦恼,柔软真实不动。于彼彼入处,欲求作证悉能得证。

可见“欲觉、恚觉、害觉”是“粗垢”,除掉后修定才能更上一层楼。至于断除“贪、瞋、痴”较进阶,真正彻底断尽“痴”(无明)则是阿罗汉了。

修行六念可以断除“欲觉、恚觉、害觉”这些恶的念头,将心意调柔,进而断除“贪、瞋、痴”。

也有别经的经文直接写六念或十念时不起贪、瞋、痴,或许是比较约略的说法。


  • 佛法的特质

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如佛经中一再出现的句子:“圣弟子念于正法,念于世尊现法、律,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实证佛法不须要等到死后,而是此生此时此刻就可体验的。

这定型句是佛经中常见形容佛法的特质的标准说法,在《杂阿含经》中出现多次,义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细节整理于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以方便同学们对照参考。

(五五一)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世尊义品答摩揵提所问偈’中说‘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好像佛陀不鼓励人际互动?”

其实摩诃迦旃延尊者在本经中即作了说明,佛陀不鼓励的是出家人卷入在家人的生活,不赞成“在家、出家共相习近,同喜、同忧、同乐、同苦,凡所为作,悉皆共同”。在《杂阿含经》卷五十第1342经以及许多律中,都有提到此点。

佛陀鼓励出家人多到阿练若处(寂静无人处)以利修定,像禅七通常禁语也是一样的意思。佛陀也建议出家人不要常跟世俗的在家人杂处,例如跟着在家人一起谈政治、看戏等等,以免影响出家威仪或卷入是非、挑起欲望,不利修行,交往到后来甚至就还俗了。

但佛陀鼓励良好的人际互动,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67经:“四摄事:惠施、爱语、行利、同利。”(CBETA, T02, no. 99, p. 184, c28-29)

(五五二)

[读经拾得]

诃梨聚落主长者问摩诃迦旃延尊者,佛陀曾在界隔山石窟向天帝释开示时提到的爱尽解脱是什么?尊者表示对于六根、六境、六识等的贪著,尽、无欲、灭、息、没,即为解脱。

这则佛陀对天帝释的开示,出自《中阿含经》卷三十三第134经大品释问经,另译可见《长阿含经》卷十第14经释提桓因问经。

《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88经则记载天帝释也曾向佛陀询问上次开示时提到的爱尽解脱是什么?佛陀则表示如实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集、灭、味、患、离后,观其无常、无欲、灭、舍离,而得解脱。

本经是佛弟子说的法,卷三十五第988经是佛陀说的法,两经字面上的入手处不太相同,或许是说法者视发问者的情境而以最适合的角度切入,以让发问者受益,然而两经所载的修行法同样都能达到爱尽解脱。

(五五三)~(五五四)

[读经拾得]

摩诃迦旃延尊者先要长者修四不坏净,长者回报说自己已成就四不坏净后,尊者才说“当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可见对佛法僧戒的清净信心是修习六念的基础。

(五五五)~(五五八)

[读经拾得]

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但由于担任佛陀的侍者忙上忙下,没有时间修定,因此僧团内许多人知道阿难尊者禅定功夫不深,在佛陀涅槃前已证初果但还没证阿罗汉。

这位异比丘自己证得无相心三昧,想要就近找“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印证,问无相心三昧继续修、修到稳固的终点为何?然而,如果阿难尊者反问他:“你得到无相心三昧了吗?”他不知如何回答较好,因为他不想炫耀(褒己),也不想让阿难尊者在对比下显得定力差(贬他),所以不想肯定地回复,但也不能妄语而否定。

于是异比丘宁愿等其他人问,就待在阿难尊者旁边,等别人讨论到这个问题时,自然就知道答案了。只是没想到一等就是六年,没人跟阿难尊者讨论这个问题,最后他还是自己向阿难尊者提问了。

阿难尊者这时果然反问他“你得到无相心三昧了吗?”异比丘不愿炫耀,所以默然而住,客气到说不出口,但也相当于默认得到无相心三昧。还好阿难尊者不是省油的灯,的确是“多闻第一”,以佛陀曾作的开示正确地回答:无相心三昧稳固后终点是“智果、智功德”(得究竟智)。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五五九)

[读经拾得]

入定后,由于专心,除了所专注的对象外,没有知觉到其他外境。例如专注在所缘上,因此没听到外界的噪音。即使在定中仍有想阴认知的作用,但不觉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等存在的事物(有法),本经描述为“有想于有而不觉知”。本经以“初禅”至“无所有入处”的定境为例,对应的南传经文则是举“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的定境为例。

无相三昧是观色、声、香、味、触、法相断,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在无相三昧中,对于存在的事物不去认知取相、心中不浮现对应的相,没有“想于有法”,自然也不知觉外境,而“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佛教的“无相三昧”是一种止观融合并行的修法,契合于佛法的“无相三昧”能够生起究竟解脱的智慧,也就是“智果、智功德”。

(五六〇)

[读经拾得]

本经中阿难用他自己的话归纳出四种可成就阿罗汉的修学次第:

  • 先止后观:先着重修止(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接着修观(分别于法、量度)。另外像佛世时外道已修禅定,但不知道四圣谛,听了佛法后开启智慧而能成道。
  • 先观后止:先着重修观(思惟,于法选择、思量),接着修止(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观一心、等受)。例如先着重观无常,有观慧后而能舍,舍掉各种妄念,因此修定得力。
  • 掉乱所持后止:被掉乱所把持,克服之后修止。
  • 止观并行:止与观融合并行地修。例如三三昧(空、无相、无愿)的修习,可以具有止与观的功能。

这四种次第都和止、观有关,根据阿难所说,可知阿罗汉不会只有观而没有止,也不会只有止而没有观,一定具有止与观,只是入手处的不同。这也呼应卷十七第464经:“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其中“掉乱所持后止”(南传经文为“心意被对法的掉举紧紧地握持”)这一种次第,有多种解读。一种主流的解读是根据南传《无碍解道》论中所述,有十种“观随染”(光明、智、喜、轻安、乐、极度的信心、极度的精进、现起、舍、欲求)能让人执著,不如实知其无常,而无法彻底地洞察。执著“观随染”也就是“对法的掉举”,而无法证道。若能正坐住心、调伏了这种掉举,才能证道。另一种解读是这边的“掉举”特指“对了悟佛法的极度渴望而带来的焦虑”,一旦解决或放下而得定时,则可能产生洞见。

对这一种次第,南北传其余的各种解读则收录在线上的“进阶辨正”中。

(五六一)

[读经拾得]

  • 依于欲而断爱

婆罗门质疑阿难尊者所说“以修习善法的欲望来断爱欲”,不就一直有欲望、没完没了吗?

阿难尊者就打了个比方:来到寺院之前,要有来寺院的欲望,才能成行。当抵达寺院后,来寺院的欲望自然就消失了。

“以修习善法的欲望来断爱欲”也是如此,依四如意足成就神通、解脱,达成解脱后修习善法的欲望自然就消失了,因此不是一直有欲望,不会没完没了。

可注意描述四如意足的经文是以“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作结,四如意足的定境、神通,毕竟都只是过程。就如佛陀常说的“筏喻”,修行中每一个阶段的成就,在更高的阶段时得要放下。

本经“依于欲”的“(善法)欲”在后世也有称作“愿”。

(五六二)

[读经拾得]

依据“是否有助于调伏贪瞋痴?”可以判断所说的法是否为佛法、善向。

依据“修行之后是否减轻了贪瞋痴、还是加重了贪瞋痴?”可以检视是否行于正道、还是入了魔道。

(五六三)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具足净戒、禅定、智慧,才是彻底离苦的方法,苦行本身则不能离苦;耆那教想要以苦行来消业,佛教则是以戒定慧来消业。

怎么消业、灭业?依据本经所说,最根本的就是修行戒定慧。

本经提到的戒定慧次第,也同于《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34经:“此圣弟子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受持学戒,受持学戒具足已;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如实知,此苦灭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如实知。”(CBETA, T02, no. 99, p. 239, a17-22)

(五六四)

[读经拾得]

本经中说的“断食”并不是不吃饭,而是不贪著食物,在卷十一第275经也有同样的说明。中国的寺院在进食前也有所谓“食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本经中说的“依慢断慢”、“依爱断爱”即“有为者亦若是”。后世一些宗派有“观想自己如佛”的修法,本义是如佛而应离贪瞋痴、具足慈悲与智慧,若能因此而勤修戒定慧,也算是种“依慢断慢”的应用。

(五六五)

[读经拾得]

  • 本经提到的四种清净是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解脱清净,对这四种清净次序的说明可见《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 5〉第42经何义经:“因持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阿难!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CBETA, T01, no. 26, p. 485, b8-15) 勤奋于这四种清净的最终成果,可以对应到无学圣者(佛及阿罗汉)所证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前四个;“五分法身”的第五个“解脱知见”是“知道自己已解脱”的意思,有了前四个自然就有第五个,完成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
  • 从本经中“见清净”的段落可知纵使没遇到大师,也能够依法修证。

(五六六)

[读经拾得]

那伽达多尊者请质多罗长者解读一个偈子,有点像是哑谜:

“枝青以白覆,一辐转之车,离结观察来,断流不复缚。”

质多罗长者想了想,就把哑谜解开了。既然是哑谜,就不是有系统的正式说法,也不一定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而需要靠意义的联想或是相似的字音、字形,才能解出。但是这哑谜毕竟是用佛世时的俗语讲的,既不是梵语、也不是巴利语、更非中文,翻译成中文后自然更不容易解,就像中文的哑谜翻成英文后许多就无法解了,因此中文的读者看不懂也不必太在意。

“枝青以白覆”,质多罗长者解为“枝青”代表“戒”,“白覆”代表“解脱”。意义上,没有戒就没有解脱。

从中文看不出来为什么“枝青”解为“戒”,巴利本则不是作“枝青”,而是作“各部分无缺陷的”,比较容易联想,虽然比较难视觉化。

“一辐转之车”,质多罗长者解“一辐”为“身念住”。“辐”是轮子中间衔接轮轴和轮圈的板条,一般的轮子有五、六个甚至更多个辐,时至今日的轿车轮胎上也可见到轮辐。《杂阿含经》卷十六第432经将轮回五道比喻为“五辐车轮”,所谓“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地快速轮回,人的起心动念也是随时陷入五道之间而轮回,要在这轮回中收摄心念,就要靠“身念住”,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1经所说的以身念处来立桩、收摄心念。因此从凡夫轮转五道的五辐,收摄为身念住的一辐,就是日常生活间的修行法。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711经表示以念觉支为基础,可以渐次完成七觉支,也就是完成止观的修习,因此“车”可解为“止观”。对应的南传经文则是将“一辐”解为“念”、“车”解为“身”,一辐的车即是“念身”,和北传经文整体的意义类似但拆解方法不同。

“离结观察来、断流不复缚”则是讲阿罗汉的状态。“结”是结使、烦恼,把绑着的结解开了,就能解脱、见到了解脱;“流”是贪爱之流、生死之流,断了这流,不被束缚,就是阿罗汉。

四句一起看,第一句讲“戒”和“解脱”,第二句在讲身念住以得到“止、观”或是“定、慧”,第三、四句讲阿罗汉的“解脱”及“解脱知见”,这四句含摄了佛陀及阿罗汉所证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和前一经(第565经)相通。

(五六七)

[读经拾得]

  • 佛教中各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无贪瞋痴

单就定的层次来看,印度当时也有外道修到和本经提到的三昧相近的定力,例如佛陀在成道前的外道仙人老师修无色定,或是婆罗门教修四无量心定。但在佛法中,这些三昧结合了四圣谛的观照,而能启发智慧、获得解脱。

因此在佛法中这些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无贪、无瞋、无痴。

  • “慈无量心”有什么渐进的入门方法?

“慈无量心”的修法要发起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让慈心没有限制、没有边际。

首先要发起慈心,可以忆想能激起自己慈心的文句或是画面,例如一个小孩或可爱的动物的画面,接着将这慈贯注身心,充盈满溢。

成为盈满的慈心稳定后,开始散发慈心:就像被帘子遮盖的一盏灯,首先掀开前方的帘子,慈心就如光线般自然映射前方无边无际的空间。

如同太阳光的照耀没有边际,也像大法螺吹起时的宏伟音声瞬间远近皆闻,只要我们不自己设限、不加上边界,自然就没有边界,向无边无际的前方散发慈心。

这样稳定后,以顺时钟方向掀开右方的帘子,即能向右方无边无际的空间散发慈心。接着一一掀开后方、左方、上方、下方的帘子,以无边无际的慈心遍满十方。

之后也可以呼吸为辅助,在无边无际地散发慈心时,吸气时意念稍微着重于“慈”,呼气时意念稍微着重于“无量”(无边无际地散发),持续于慈无量心。

修习慈无量心可以练习到对人事物的第一反应即为慈心,甚至最终可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所以称为“无量”,这样达成的定境即称为“(慈)无量心三昧”。

这个慈无量心的修法,是无著比丘基于四无量心相关经典的研究所整理而成。

慈心对治瞋恚,修习慈无量心能让脾气火爆的人较不易生气,对人更为和善,因而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及善缘。在遇到逆境甚至打坐腿痛时,修习慈心也能让人较不烦躁。

  • “空三昧”有什么渐进的入门方法?

《杂阿含经》卷三第80经提到“空三昧”是观五阴无常、本空,而入的定境,能让修行人印证“诸行无常”,本经则解说空三昧可以“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来修习。也可参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 1〉第190经小空经、第191经大空经。

一种浅尝的方法是以空无边处(以无边的空间为所缘而修定)入手:在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三拜后,观想身体分解成为游离分子,将分子全部释放,然后视角离开地球、进入太空,太空无边无际,只有极远处点点的星光,心念专注于无边无际的空间。

这过程中如果有想到身体、或是心中起杂念,都知道是无常的,一切都会消逝,剩下无边无际的空间。睡前也可作这种观想而入睡。

(五六八)

[读经拾得]

  • 本经中质多罗长者所问的“行”,即十二因缘的“行”,也就是“造作”,人活在世间的各种造作,包含身、口、意的造作。

伽摩比丘举了例,“身的造作”如呼吸,“口的造作”如有寻(投向的注意力)、伺(持续的注意力)而说话,“意的造作”如想(取相;认知)、思(意志活动)。

  • 有同学提问:“本经说‘觉、观已,发口语’,经上常说初禅‘有觉有观’,与卷十七第474经说‘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是否矛盾?”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有“觉(寻)”与“观(伺)”,例如说话时要先将心念投向要讲的话,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放在要讲的话,就是“伺”。

初禅时也是“有觉(寻)有观(伺)”,但寻、伺完全摆在所缘上,没有分心的念头可说话,自然就“言语寂灭”了。

本经说“觉、观已,发口语”,可见言语的源头在于寻、伺,这寻、伺在第二禅“无觉无观”才会真正舍离,因此卷十八第501经说第二禅是“圣默然”。

  • 对比卷十七第474经所说:“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以及本经所说:“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可知,从根源灭口行而能入第二禅,灭身行而能入四禅,灭意行而能入灭尽定(灭受想定)。
  • 《阿含经》中关于灭尽定的记载,还可以参见《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0经法乐比丘尼经、第211经大拘𫄨罗经,《中阿含经》卷五〈舍梨子相应品 3〉第22经成就戒经。

(五六九)

[读经拾得]

有同学提问:“质多罗长者问什么是种种界,为什么上座比丘们答不出来?为什么梨犀达多尊者以十八界作答?”

有兴趣探究的同学,可参考《杂阿含经》“界相应”(卷十六第444~454经,卷十七第455~465经)的脉络。在“界相应”中,佛陀在卷十六第444经表示:“当知诸界,其数无量”,有无数的界(差别、分类)。之后的经文则收敛到以“十八界”等修行能入手的界为主,以观察身心运作的因缘。

有无数的界,或许因此上座比丘一时也不知从何下手回答,而梨犀达多尊者则效法佛陀说法的脉络,以“十八界”作为范例而解说,让质多罗长者有个分析感官运作的下手处。

如果对于感官运作的分析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参阅《杂阿含经》卷八等“六入处相应”的内容。

(五七〇)

[读经拾得]

  •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质多罗长者问道:“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从何而来?也可以说是问“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等世间知见从何而来?

答案是从有“我”的见解(“身见”)而来。

凡夫执著于身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处处计较我和他人的分别,产生业与轮回,造成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 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的区别

就逻辑来看,“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都是认为色是我所(拥有的),其中“色异我”特指“色”和“我”各自独立,“色中我”特指“我”被包含、遍布于“色”之中,“我中色”特指“色”包含于“我”之中。以糖和水来比喻,“色异我”就像分离的糖和水,“我中色”或“色中我”就像糖溶在水中。糖虽然在水中,也与水无法区别,但糖毕竟不是水。

这些可以引申而含括外道的各种我见,例如一些外道认为大地之母(Earth Mother、Gaia、大我)是一种永恒的觉知(识),遍于一切物质(也包括身体)之中,一切物质都有大地之母在其中,这也属于“色中我”。

  • 供养障碍

质多罗长者是富人,又不遗余力供养僧众,给僧众一辈子(尽形寿)吃得好、住得好,但有的比丘却会因为太过安逸而障碍了修行。下一经中摩诃迦尊者则对供养障碍有所警觉,因此不继续待着受供养。

(五七一)

[读经拾得]

  • 呼风唤雨

摩诃迦尊者以神通“起云雨微风”,这是借由三昧操控四大中的水大及风大。后来“烧其积薪都尽,唯白㲲不然”,这是操控四大中的火大。

  • 有同学问:“佛陀制戒,禁止僧众向未受大戒的人说自己得了过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为何摩诃迦尊者向质多罗长者显露神通?”

佛陀后来的确制戒禁止僧众向未受大戒的人说过人法,可能因为类似的考量,摩诃迦尊者一开始连续三次不答应质多罗长者的请求。然而从本卷其他经文可知,质多罗长者本身也有过人的禅定及果证,不是一般的俗人,可能因此摩诃迦尊者基于切磋的立场而以特例处理。另一方面,此事件后摩诃迦尊者即永远离开该地,没再去找过质多罗长者受供养,可见其不着利养。

(五七二)

[读经拾得]

男子看到美丽的女子,视线离不开美女,这不是因为眼睛绑着美女,也不是因为美女绑着眼睛,而是因为欲贪让视线离不开美女。

(五七三)~(五七五)

[读经拾得]

质多罗长者已断五下分结,证三果,因此往生五净居天之中,将在天界证得涅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五七六)~(五七七)

[读经拾得]

在本经的几部对应经典中,都将来访佛陀者称为“夜叉”,这一经在南传巴利藏中则归于“夜叉相应”而不是“诸天相应”。夜叉是住在地上或空中,行动极为迅速,以威势恼害人类的鬼类,但也有皈依佛教而守护正法的夜叉。

害人的无形众生通常不喜欢佛陀教化众生,因为佛陀的教导会使得世间的善人变多,由于善人的心性平稳,这些无形众生自然就少了很多见缝插针而害人的机会;人间的善人愈多,也表示未来将投生于天界的人也愈多,相对地害人的无形众生的势力就会减弱。

本经中的夜叉可能因此而不希望佛陀说法,并将佛陀对众生说法讲成是佛陀执著于教化他人。佛陀则表明他是因为悲悯众生而说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中更说明佛陀是以“明净心教诫他人”,而不是“被怜悯与同情束缚”,也就是说佛陀教化他人的同时并没有执著。

佛陀的说服力一向很强,让这位夜叉最后不得不佩服佛陀。

(五七八)

[读经拾得]

佛陀指出常有惭愧心的人很稀有,这样的人能调御自己的心而不作恶。

《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表示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CBETA, T02, no. 99, p. 96, b16-23)

(五七九)

[读经拾得]

本经中天人所说的邪见:“不习近正法,乐着诸邪见,睡眠不自觉,长劫心能悟”,类似外道六师的“末迦梨瞿舍利子”主张的宿命论,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轮回本身就是学习、就是修行,经历过所有这些轮回,自然就会解脱。在《杂阿含经》卷七第163经即有记载这种外道见解。

有些持有邪见的人,因为过去生所造的善业或是此生所造的其他善行,死后往生天界而成为天人,并不是因为邪见而往生天界。然而如果只看到表相而不明白因缘本末,这些天人也可能误以为自己是因为邪见而生天。

(五八〇)

[读经拾得]

本经中天人所说“不堕于诸见”的见解,与外道六师之一“先阇那毘罗胝子”主张的怀疑论类似,认为所谓的真理只不过是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于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作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如同中国的“白马非马论”一般。可说是怀疑论、不可知论者。在《杂阿含经》卷七第164经即有记载这种外道见解。

(五八一)~(五八二)

[读经拾得]

阿罗汉在日常言谈中也会使用“我”、“我的”这类惯用语,采用这些世间假立的名字是为了方便沟通,阿罗汉并不会执著于“我”或是“我所”。

(五八三)

[读经拾得]

  • 罗睺罗阿修罗王和月天子的战事

《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8〉:“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CBETA, T01, no. 1, p. 135, a29-b3)

“月天子”是依于月球为名的天人,天人和阿修罗时常征战,《杂阿含经》卷四十即有许多相关记载。至于经典流传中是否因为翻译者或传抄者的解读,而影响到一些用词,则不得而知。

常有人联想到本经所述是否和月蚀有关?佛教早期即知道月亮圆缺的原理,是由于月亮运行到离太阳近的地点时,影子朝向着我们而造成。其实日、月本身并没有变化,因此本经所述应该不是指一般的月蚀成因,详见本经线上“进阶辨正”收录的讨论。

  • 佛陀的祝愿

本经中佛陀“说咒偈”有效,一般是认为圣者口业清净,所说的为“真实语”,因此祝愿(咒愿)特别有效,这是各佛教部派都承认的一个现象。

(五八四)

[读经拾得]

经中的“无有族本”意思是指佛陀已经不入轮回、不再有亲眷的缠缚,而不是说佛陀没有世间的母亲及家人。

(五八五)

[读经拾得]

  • 现代的出家人有时是晚上打坐太冷所以以衣覆头,看来佛世时就如此了。
  • 释迦牟尼佛像的发型

由本经说“世尊新剃须发”,可知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以比丘形象行走人间,也就是剃除须发理光头。其他经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例如:

《杂阿含经》卷四十四第1184经:“尔时,世尊剃发未久,于后夜时,结跏趺坐,正身思惟,系念在前,以衣覆头。”(CBETA, T02, no. 99, p. 320, b22-24)

因为婆罗门教的修行人蓄发的较多,有的外道会以“秃头沙门”、“剃头沙门”来骂佛陀,例如: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7经:“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作是念:‘秃头沙门何故数来,贪美食耶?’”(CBETA, T02, no. 99, p. 308, a7-9)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8经:“为鬼著耶?无有此义,舍诸三明大德婆罗门,而称叹彼秃头沙门。”(CBETA, T02, no. 99, p. 308, c3-4)

《杂阿含经》卷四十四第1180经:“时,婆罗门长者悉集堂上,遥见世尊,共相谓言:‘彼剃头沙门竟知何法?’”(CBETA, T02, no. 99, p. 319, a24-26)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36〉第5经:“此二龙王便生此念:‘秃头沙门恒在我上飞,我等当共制之,令不陵虚。’”(CBETA, T02, no. 125, p. 703, b28-c1)

佛陀强调他也是僧众的一分子,经中也有记载许多人遇到佛陀却不知道他是释迦牟尼佛,只知道他是僧团的一分子。僧众的穿着都很朴素,佛陀平日穿着也如此,因此外人才分不出来。

那么为何北传、南传、藏传,包含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少见比丘形象的释迦牟尼佛像呢?

因为佛世时不流行造佛像,当时的弟子通常以菩提树代表佛陀成道,法轮代表佛陀说法,足印代表佛陀游化,佛塔代表佛陀涅槃,礼佛通常就礼佛陀本人,或是礼这些象征物,自然很少真正的佛陀造像。(至于网络谣言号称诸如大英博物馆所收录佛陀在世时的绘像,其实都是假的。)

佛像是在像法时期才开始盛行的,佛像旨在让人有忆念佛陀的目标,但是塑像并不等同佛陀。此时距离佛陀的时代已过了约五百年,塑造佛像的艺术家只能从经典中提到佛陀的“三十二相”找寻灵感,其中的“顶上肉髻”相就具相化成为“螺丝发型”,搭配犍陀罗、秣菟罗等地的造像艺术,而有了典雅庄严的佛像。因此释迦牟尼佛像上的“螺丝发型”其实不是头发,更不是发型,而是“顶上肉髻”相的视觉化。

佛陀刚出生还没头发时,就被看出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古印度的命相用语,为凸显特定表征的讲法,不是写实的叙述。就如同中国古代命相所说的“断掌”并不是说手掌断掉了。根据命相用语所作的视觉化,自然不会是精确的佛陀形象。

无论如何,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发型如何都不影响佛陀的慈悲与智慧,佛像只要能让人忆念佛陀,就能发挥其功效,而在念佛时我们心中去除贪瞋痴、生起慈悲与智慧,就是佛像最大的价值。

(五八六)

[读经拾得]

调伏贪欲可超越欲界,往生高层次的天界。断除身见则可超凡入圣,证得初果,最后将能解脱轮回。

(五八七)

[读经拾得]

根据南传注释书的说法,这位天神前世是一位过度精进而常不吃、不睡的比丘,因此导致风病而过世,往生忉利天。他一出生在忉利天,就被一群天女所围绕,天女们引诱他一起玩乐。因为这个转换太快了,他将天女们视为引诱他的恶鬼,而跑去向佛陀求助。

(五八八)~(五九〇)

[读经拾得]

天神可助人,但常是看心情、有条件的,天神通常较会帮助清净的人。

本经比喻初果圣者相对于阿罗汉有如在睡眠中的人,也就是说阿罗汉相对于初果圣者是醒悟的人;凡夫相对于初果圣者有如在睡眠中的人,也就是说初果圣者相对于凡夫是醒悟的人。

" id="五九一"> (五九一

[读经拾得]

有位居士很会说法,但都要求别人,自己则沉迷五欲。有位天神看到了,就现身警醒他,要他说到做到。这位居士颇有慧根,从此出家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

修行人得将佛法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上、时时检讨自己,而不是拿佛法要求别人。

护持佛法的天人有的会提醒修行者用功,在《杂阿含经》卷五十“林相应”的经文中有许多这类例子。

(五九二)

[读经拾得]

upload.wikimedia.org_wikipedia_commons_e_e9_jetvan_bharhut.jpg

  • 给孤独长者

给孤独长者是佛世时著名的在家居士及布施者,也是位证果的圣者,在经典中留下许多记载。例如长者以黄金铺地,买地修建“祇树给孤独园”供养佛陀,就是众所周知的事迹之一。

本经则记载了长者最初皈依佛的因缘。他第一次听说佛陀,就非常欢喜,并且至心希望拜访佛陀。他至心地念佛入睡,因此起了明相,以为天亮了。一位城门神提供照明,让给孤独长者在半夜极暗时能见路找到佛所,帮助了他的皈依佛。

长者初次见佛即证得初果,由于对佛、法、僧、戒的信心充满,给孤独长者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实践佛法、推广三皈五戒,常行布施回向,让全家族的人都因而得益,详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41经。

日后给孤独长者曾生重病,在病中长者对阿难尊者、舍利弗尊者这两位长年的好友兼善知识,仍经常津津乐道于自己当初皈依佛的情景。佛陀及尊者们探病的相关记载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0~1032经、《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51〉第8经、《中阿含经》卷六〈舍梨子相应品3〉第28经教化病经。

后来给孤独长者疾病命终,往生天界,往生后第一件事仍是回来谒见佛陀,详见下一经。

  • 佛陀对刚接触佛法的人说法次第

佛陀对于刚接触佛法的人,说法是有次第性的,如同本经所说:“诸法无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远离之福。”

在《增壹阿含经》及《长阿含经》所载的次第也一样,佛陀通常先说“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再说“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等到听法的人心开意解后,才说“诸佛所可常说法者,苦、集、灭、道”等解脱法。

先谈如何做个好人,才谈如何做个圣人 :-)

(五九三)

[读经拾得]

  • 给孤独长者往生兜率天

本经显示给孤独长者往生兜率天,呼应《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 51〉第7经记载佛陀预言长者来世将随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生,并随佛出家,证得阿罗汉。

若依《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0经、《十诵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所载(南传巴利藏则无此记载),佛陀曾授记给孤独长者证得三果。如果这记载无误,则三果圣者虽然不还生欲界,但也可能因愿力而有例外。

  • 修行果位愈高不必然往生愈高的天界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5经等经表示初果圣者永不堕于三恶道,最多七次往返人间、天界,就能自证涅槃;二果圣者则最多一次往返人、天,就必定解脱。初果、二果圣者所往生的天界不一定是哪一天,果位愈高所往生的天界也不必然愈高。

从下表的例子中,可看出同样是往生兜率天,就有凡夫、初果、二果的修行人。

圣者名字 修行成就 往生天界 经典记载
净口外道出家尼 于尊者舍利弗所生信心 (欲界)兜率天 《杂阿含经》卷十八第500经
富兰那、梨师达多 二果 (欲界)兜率天 《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90经
给孤独长者 初果(依南传经载)或三果(依北传经载) (欲界)兜率天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3经
旷野长者(手天子) 对佛、法、僧无厌足;三果 (色界)无热天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4经
难提婆罗 三果 (色界)无烦天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5经
质多罗长者 三果 (色界)不烦热天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75经


阿罗汉则是不受后有,彻底解脱轮回。

  • 给孤独长者和舍利弗尊者的因缘

本经记载,给孤独天子回到人间拜访佛陀时,特别称赞舍利弗尊者,这是因为舍利弗尊者常指导给孤独长者。

例如建立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就是派舍利弗尊者配合给孤独长者建园(《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等律及《大般涅槃经》所载);给孤独长者发愿往生兜率天弥勒菩萨处,也是在和舍利弗尊者的谈话时所作的决定(《贤愚经》卷十〈须达起精舍品41〉);给孤独长者重病时,舍利弗尊者向他开示如何观察六根、六尘、六识而没有执著,让他解脱烦恼(《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32经)。

因此当给孤独长者往生兜率天,证实舍利弗尊者所言不虚后,除了向佛陀报平安,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舍利弗尊者,自然也是很合理的。

(五九四)

[读经拾得]

  • 旷野长者往生色界无热天,立刻回地球问候佛陀,不过因为色界天人的细致形体不耐地球的重力,而“犹如酥油委地”,站不起来。佛陀教他把身形变粗后,才能站立。
  • 旷野长者往生成为手天子,在无热天说法,经上记载他:“为诸天人大会说法,彼诸天众悉受修学。”虽然一般天界太乐了而难以修行,不过此处是五净居天之一,是三果圣者才能往生的天界,自然都是修行人。
  • 有同学提问:“本经记载旷野长者见佛无厌足、于佛法无厌足、供养众僧无厌足,而得以往生无热天。对佛、法、僧、戒有不坏的信心,是证初果的条件,那么旷野长者为什么能证三果并往生无热天?”

这是因为旷野长者不仅对三宝有不坏的信心,而且“无厌足”,勇猛精进地依三宝所教而修行,如本经偈子中提到的“受持贤圣法,调伏悭著垢”。断除了五下分结,证得三果,才得以往生无热天。

(五九五)

[读经拾得]

  • 难提婆罗陶师

《中阿含经》卷十二〈王相应品 6〉第63经鞞婆陵耆经记载佛陀经过拘萨罗国一个地方时,欣然微笑,原来在迦叶佛时代那个地方叫鞞跋楞伽村,有迦叶佛的讲堂,迦叶佛有位在家弟子叫难提婆罗陶师,父母的眼睛都瞎了,为了照顾父母而不出家,以在家的身分做出家的修行,修行得相当好。

难提婆罗陶师是释迦牟尼佛前世优多罗童子的好朋友,费了一番努力才让优多罗童子拜访迦叶佛,优多罗童子因此而从迦叶佛出家。

由本经可知难提婆罗陶师在迦叶佛时代证得三果,命终后往生无烦天,因此也认识释迦牟尼佛往生无烦天的几位弟子,并且前来人间向老朋友打招呼,表示释迦牟尼佛“世世为我友,我亦彼知识,如是等大士,宿命共和合”,而且他们两人终于都已“善修于身心,持此后边身”。

  • 天界的时间过得慢,在色界天的层次,迦叶佛涅槃到现在还没有过太久。
  • 三果圣者已断尽贪、瞋,但仍有无明(痴),因此经文写“贪、瞋恚已尽”。

(五九六)

[读经拾得]

勤修戒、定、慧,是彻底离苦的不二方法。

(五九七)

[读经拾得]

修习戒定慧,能报得殊胜的身相、能解脱烦恼、能为诸天所礼敬。

(五九八)

[读经拾得]

如果因为睡眠、打哈欠、不欣乐、饱食而昏沉、懈怠而耽误了修行,就要以精进心克服,而能继续进步。

“以精进心克服”实际的作法如何?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15经“读经拾得”中的整理。

(五九九)

[读经拾得]

建立戒、修智慧,能解缠缚。

(六〇〇)

[读经拾得]

善护六根,如龟藏六,能不沉沦。

“如龟藏六”,心要藏哪里?有什么实际的作法?

可参见卷二十四的导读:“四念处与善摄根门”。

(六〇一)

[读经拾得]

  • 如何逆生死之流、不落入轮回?

六根不染著、没有后续的身心(名色)相续,而能解脱。

(六〇二)

[读经拾得]

不贪著六境,而能解脱。

(六〇三)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的信、不放逸、精进、智慧的次第关系,也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起贪、恚、,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六〇五)

[读经拾得]

  • 四念处:身、受、心、法的相互关系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修习身念处,觉知身体的状态或本质纯熟之后,可进一步觉知身体带来的苦、乐、不苦不乐等受,也就是受念处;在修习受念处纯熟之后,则可以更细致地觉知因为这些感受而带来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等心念,也就是心念处;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妨碍修行的心念、有助觉悟的觉支,体悟诸法背后的因缘等真理,也就是法念处。

“身”体会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心”不一定要回应以贪、瞋、痴,而能灭除五盖、培养七觉支的“法”念处。如《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0经所述,圣者“身受”,但可以“不生心受”;而凡夫“身受”后又“心受”,等于中两支毒箭。

(六〇六)

[读经拾得]

  • 四念处念的“身”与六入处的“身根”有何异同?

学理上,四念处念的“身”指“身体”,自然包含六入处中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范围较大;六入处的“身根”,只是六入处之一,通常指身体的触觉器官,范围较小。

实务上,四念处的“身念处”修习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一些方法是念住在整个身体,也有一些方法是念住在身体的一部分。


(六〇七)

[读经拾得]

佛陀刚成道不久时,即曾这么思惟。可对照《杂阿含经》卷四十四第1189经

(六〇八)

[读经拾得]

  • 身念处有什么入门的方法?

身念处有很多种方法,以下是结合了念身、不净观、四界分别观、死尸观的简化入门法:

一、不净观:皮、肉、骨等

坐下后,先具念全身,觉知全身是坐着的,以收摄心念,这就是“念身”。在接下来的各步骤中,也要保持对全身大致的觉知。

然后觉知身体外层的皮,把觉知放在皮肤上,先从觉知头部的皮肤开始……然后从上而下,扫描脸部的皮肤……脖子……肩膀……两手……身体……腿……脚的皮肤。

扫描时,觉知各部分所在的位置,初学者有时能很清晰地觉知,有时没有那么清晰地觉知,这没有关系。

接着觉知身体中的肉,先觉知脚,这里有脚的肉,从觉知脚的肉开始……然后从下而上,觉知腿的肉……腹腔的肉……上半身的肉……手和手臂的肉……脖子肉……头部各处的肉。

接着觉知骨,觉知头骨,从上而下,观察头部的骨骼……牙齿……肩胛骨……臂骨……胸部肋骨……脊椎……骨盆……腿骨……脚骨。

这样做了三次的身体扫描,觉知皮、肉、和骨。皮包含了头发和指甲,肉包含了所有内脏,骨包含了牙齿,这三部分包含了整个身体。

这样的扫描能够收摄心念于身体上,并且了解身体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而能正观:每一部分的身体都对存活有重要性,但认为充满种种不净的身体有诱惑力、吸引力的想法,只是心的投射。

不净观完成后,可进行四界分别观。

二、四界分别观:地、水、火、风

四界是古代印度人将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区分成的四种组成:地界(坚固性)、水界(湿润性)、火界(温热性)、风界(移动性)。

四界的第一个是地界,坚固性。整个身体坚固的特性,在骨头特别明显。

在这阶段,要觉知身体的地界。先前“不净观”的阶段只扫描骨,现在则对整个身体都觉知,但自然着重在骨头上,因为骨头特别坚实、特别能彰显地界。

四界的第二个是水界,液体性、湿润性,在血肉特别明显。

在这阶段,要觉知身体的水界。先前“不净观”的阶段只扫描肉,现在则要觉知肉加上整个身体。

四界的第三个是火界,温热性。整个身体都有温热,但最明显的是皮肤,皮肤能感觉到冷热。

在这阶段,要觉知身体的火界。先前“不净观”的阶段只扫描皮,现在则要觉知皮还有整个身体。

第四个是风界,移动性。身体随时在动,每一个细胞、组织、循环系统都随时在动。在打坐时,最容易观察到的移动性通常是呼吸。

在这阶段,要觉知整个身体的移动性,特别是呼吸。觉知吸……呼……吸……呼……气息的进出。

一一观察这四界时,就能正观:这个身体跟外面的自然界成分实在是一样的,例如头壳的地界和大地的地界是一样的。简言之,这身体没有独存的自我。

觉知风界后,可接着作死尸观。

三、死尸观

作死尸观时,可以先忆念任一个骷髅或死尸的照片或影像,提醒自己死亡的必然性。

《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五〈七日品 40〉第8经说人命在呼吸之间,忆念死尸的影像后,可与呼吸作个结合:在吸气时,觉知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吸气,这即是“念死”,在呼气的时候则修习“放下”;每一次的吸气时就念死,而每一次的呼气时则放下。

这也是为死亡所作的练习,在临终时也应该这样应对,而懂得放下。死亡必须要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才能接受它。当认知到死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时,也才能完全地活着、不虚掷生命。

万一修习念死造成了恐惧,则多着重在呼气以及放下,能够将心镇定下来,以回复到平衡。相反地,如果逐渐懒散了,则多着重在吸气以及念死,可以更精进,让自己彻底活在当下。

一开始提到的“念身”,是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因此在打坐完后,平日的行动中,仍可念身以收摄心念,衔接打坐修行与日常生活。

以上入门方法是由无著比丘依据南北传经典综合整理,其经文根据、学术分析、以及进一步的修法,可参考本卷末线上“进阶辨正”的连结。

(六〇九)

[读经拾得]

  • 四念处的因缘生灭

本经将四念处一一配合因缘观,对于身、受、心、法,一一观察其存在的因缘,如何集起的、如何灭没的,洞察起灭的无常,没有什么恒常的依靠,没有一个“我”的存在,进而能不执著。

本经中分析四念处的集,和卷二第41经分析五阴的集,颇有交集:

本经(四念处的集) 卷二第41经(五阴的集)
食集则身集 于色喜爱,是色集
触集则受集 触集,是受、想、行集
名色集则心集 名色集,是识集
忆念集则法集 (无对应)


实修上,打坐时在修每一念处的阶段,觉知所专注的对象纯熟后,也可接着一一观察所专注对象的集起以及灭没。

  • 为什么“受”是单独一个念处?

实务上,“受”可以说介于“身”、“心”之间,“身”的变化由于有“受”而影响到“心”。因此在身、心的念处之间插入受念处,有助于观察上的衔接。


  • “心念处”和“法念处”有何不同?

“心念处”只觉知“心”,着重在觉知心的状态,例如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等等,单纯客观地觉知,自然能体会心的无常,没有一个恒常的心识或灵魂。

“法念处”则着重在整体认知,例如觉知五盖、七觉支等诸法及其因缘,体悟身心变化的法则,自然迈向解脱。

(六一〇)

[读经拾得]

本经中提到身念处在观察“内身”纯熟后,可以观察“外身、内外身”;受念处在观察“内受”纯熟后,可以观察“外受、内外受”;心念处和法念处也是如此。

这是说四念处的修习是先观察自己、再观察他人或外界。

然而《阿含经》中没有详细地定义“外身、内外身”乃至“外法、内外法”,论典大多主张四念处的“内”是指“自己”,“外”是指“他人”,“内外”则是对观察的对象作如实的理解,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以念住“外身”为例,可以观察他人的身体甚至自身以外一切的色,例如就修习“不净观”来说,观察他人的身体也是“不净”的;就修习“四界分别观”来说,观察身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构成的。觉知“内外身”则已不计较是身内还是身外,不是由自我中心来区分,而是客观地观察物理世界的本质、组成成分都是一样的。有禅定能力的人可借由禅定而觉知,尚没有禅定能力的人,则依据科学也能理解身体和外界的组成成分都是一样的。

以念住“外受”为例,要完全觉知他人的受,需要有他心通。没有他心通的人,则可以透过观察他人的身体行为、表现(也就是觉知“外身”纯熟),以发展对于他人的感受的觉知。觉知“内外受”则已不计较是自己的受还是他人的受,不是由自我中心来区分,而是客观地观察受的本质。

没有他心通的人,也能透过观察他人的外表而推敲他人的内心状态,这个概念在经典中有提到,例如《中阿含经》卷四十八〈双品4〉第186经求解经:“缘于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当以二事求解如来:一者眼知色,二者耳闻声。”(CBETA, T01, no. 26, p. 731, b9-11)

(六一一)

[读经拾得]

  • 五盖的区分

在六根接触六境时,追逐为贪欲盖,排斥为瞋恚盖。自心状态的高低来看,沉闷怠惰是睡眠盖,浮动不安是掉悔盖,自心犹豫不明则是疑盖,如右图所示。

  • 排除睡眠盖不是完全不睡觉

睡眠盖指昏沉和嗜睡,因为昏沉和嗜睡让人无法集中精神修行。排除睡眠盖是要避免在禅修时昏沉和嗜睡,而不是硬撑著完全不睡觉,毕竟完全不睡觉会带来更严重的睡眠盖。

正确地去除睡眠盖,可以由规律的睡眠作息、减少食量、保持环境的光亮、张眼、洗脸、走到户外、经行等方式,经中提到的方法可见本卷第615经的“读经拾得”。

(六一二)

[读经拾得]

本经从“如人执持四种强弓”一直到“名、句、味身亦复无量,无有终极”,内容和《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 2〉第163经分别六处经、南传《中部尼柯耶》〈狮子吼品2〉 第12经狮子吼大经相同,是强调佛陀可以无穷尽地说无量的佛法:假设有超强学习能力、学习没有任何障碍的四众弟子,除了吃喝拉撒睡外都在听佛说法,一听就懂而不须重复教,佛陀说法说到这些弟子一百岁都说不完。

本经则加了一句解说,表示佛陀之所以可说无量的佛法,是因为四念处可以举一反三百,可以从身、受、心、法的念住中开展无量无边的法义。

(六一三)~(六一五)

[读经拾得]

  • 四念处是修定的基础

卷十七第482经说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五法能得禅定,这五法也就是本经所说的“悦……喜……猗息……乐……定”,可见四念处是修定的基础。

  • 四念处是七觉支的基础

本经显示四念处是七觉支的基础,这七觉支和本经经文的对应关系如下:

  • 念觉支:身身观念住(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若身耽睡,心法懈怠(五盖的昏沉盖),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
  • 喜觉支:其心则悦,悦已生喜。
  • 猗觉支:身则猗息,则受身乐。
  • 定觉支:其心则定。
  • 舍觉支:舍念乐住,乐住已,如实知。

也就是说四念处就是七觉支之首的“念觉支”,别经中所举“念觉支”的例子也可说在四念处的范畴之中,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31经以“六念”切入七觉支,《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6经以“念无杀盗淫妄心”切入七觉支,《中阿含经》卷四〈业相应品2〉第20经波罗牢经以“念十善业道”切入七觉支。

本经表明四念处都对七觉支有益,另外像卷十一第281经及《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5〉第52经食经所举的修学次第是:三妙行 → 四念处 → 七觉支 → 明、解脱。《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0经则是:修习安般 → 满足四念处 → 满足七觉支 → 满足明、解脱。

《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4〉第98经念处经等经典中,则将五盖、七觉支列为法念处的主要觉知内容。

关于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的详细说明,可见卷二十六、二十七的“觉支相应”内容。

  • 什么是“取于净相”?

本经提到打坐爱睡时可以取于净相:“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在卷二十七第715经也说:“彼明照思惟,未生睡眠盖令不起,已生睡眠盖令灭。”(CBETA, T02, no. 99, p. 192, c11-12)

什么是“取于净相”?例如光明想(参见 《中阿含经》卷二十〈长寿王品2〉第81经念身经)、念佛的功德(参见《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第1经),也可引申至持诵佛号(参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8经)、礼佛(参见《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32〉第3经),能让人欢喜或愉悦,而提神醒脑。这原理有点像在沉闷的课堂上老师会讲些笑话,大家就不会睡了。

如果睡意太浓,无法靠取于净相来解除,还有其他的方法,在《中阿含经》卷二十〈长寿王品2〉第83经长老上尊睡眠经中佛陀就开示可依序采用的方法包括:“不修会导致睡眠的相”、“诵习佛法”、“为他说法”、“思惟佛法”、“掐耳朵”、“洗脸”、“到室外看星空”、“室外经行”、“室外打坐”,如果还是太困,就先好好睡一觉了。

佛陀除了教在心念昏沉低下时要提振心情,也教在心念掉举亢奋时要让心情宁静下来,这些对治跟七觉支的平衡有关,详见卷二十七第714经、715经,卷四十七第1247经。

(六一六)

[读经拾得]

  • 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

本经中的“取自心相”即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有四念处(念觉支)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因此能促成择法觉支,进而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

本经中说“取内心已,然后取于外相”,举前一经的例子就是先了知自心是不是有散乱、昏沉等状态,若有昏沉则取净相来对治。如果不知道内心的状态,只靠外境来提神,纵使一时没有了昏沉,也是误打误撞,治标而不治本。

  •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有什么入门的方法?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可以承接身念处作连续的练习,也可以单独分开练习。由于这四个念处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细致,平日工作或生活会让心散乱掉的人,可先以身念处收摄身心,心不太散乱后才能清楚觉知较抽象的受、心、法。如同行住坐卧可随时“念身”,在修受念处乃至法念处各步骤时,也保持对全身的觉知在背景来帮助系心。

  • 受念处:苦、乐、不苦不乐

在修身念处时觉知不同身体部分的感受,或是觉知当下呼吸的感受,就是“受”。因此自然能从身念处转向受念处。

修受念处时,要能知道此时感受是苦、乐、还是中性的不苦不乐。持续知道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三者的哪一种。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1经说感受就像是风,有时吹东风、有时吹西风、有时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有时强、有时弱,但我们通常不会因为风怎么吹而心烦意乱,不会执著风要从东边来,也不会因为风较强而生气,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事。“受”也是如此,苦、乐、不苦不乐的受来来去去,不须要执著。不需要太在意“啊!我真是快乐呀!”或是“啊!我真伤心呀!”乐与苦并不是永恒的,受就只是受,这个正观可逐渐地减弱感受触发激烈反应的力道。

例如打坐时腿痛,修受念处时,可将主观的痛觉转作客观的分析对象,腿痛有时就不会那么难耐,痛而不一定苦。

  • 心念处:贪、瞋、痴等

修受念处时觉知感受的,知道苦、乐、不苦不乐的,就是“心”。因此能从受念处转向心念处。

心念处的练习须要知道内心当下的状态,心的状态有很多种,初学者可以先练习知道贪、瞋、痴的有与无,要知道目前心中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

当觉知有贪、瞋、痴时,初步还不须要立刻就否定贪、瞋、痴,第一步要做的是认知贪、瞋、痴,了解目前的心里面发生了什么?

如果贪、瞋、痴变少了,也要认知到。

因此在修心念处时,不只要知道什么时候做错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做对了,两者对心念处都一样重要。正如照镜子能让人发现要如何增进自己的外貌,照见自己的心镜能让人发现如何增进心的状态。

四念处在练习时,要一一标记(知道)当下的状态,以收摄心念;等到觉知已经稳固后,可不再须要特别一一标记当下的状态,只要轻松地、客观地觉知,维持纯粹的知和持续的念。《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经念经讲述在谷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让牛跑进田地内乱吃、乱撞,就像我们要断除贪、瞋、痴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祸患。但在谷物收成后,田地一片干净,牧牛人就可以在树下轻松坐着,这就像没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时的状态,是很开阔的、现前的心,是放松的、放下的。

  • 法念处: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心念处修得好时,五盖自然会减轻。

要知道这五盖的有与无。

认出一个盖现前的同时,也应该认出导致生起这个盖的原因,以及能除去它的原因。这是法念处的特点。

当五盖都没有时,自然就会有喜悦。“喜”是一个觉支(觉悟的一个要素),这“喜觉支”可在四念处修得好时生起。

修习四念处就是“念觉支”;在修念处时判断在哪种状态,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努力修行念处,就是“精进觉支”;发现没有五盖时,就会有“喜觉支”生起;这没有了烦恼的喜悦能让身心都轻安,是“猗觉支”;自然内心就能定了下来,而是“定觉支”;心里愈来愈专注,在平等的状态,成就“舍觉支”。这些就是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

同样地,要知道这七觉支的有与无。

观察这七觉支的起因、条件,也就是因缘。

因此而可借由四念住的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体悟因缘法而成道。

练习入门的方法纯熟后,也可参考本卷末线上“进阶辨正”所收录更为详细的说明。

(六一七)~(六一九)

[读经拾得]

本经以一人在下、一人在上的竹竿特技表演为喻,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照顾好自己,自然就帮了别人;同时两人间还是要互相照应,取得平衡。

要照顾自己、照顾他人,就要好好修行四念处。由于修四念处,而能善摄自己的根门,体证佛法;由于有四念处,而能不害他人、慈悲待人。

在四念处的经文中,常提到一步步地观内、外、内外,其中的“内”可对应到“己”,“外”可对应到“他”。四念处由内观到外,最后内外平衡,也和这个比喻呼应。

本经的线上版并提供了“缘幢伎师”表演特技的影片连结。

(六二〇)~(六二一)

[读经拾得]

  • 从年少比丘到阿罗汉,都应该修四念处

本经与卷二十第543经都提到,即使是阿罗汉,也都继续不放逸地继续修习四念处。卷十第259经则提到,阿罗汉仍继续于五阴正思惟。

经中处处可见佛陀及阿罗汉们,是如何用生命在精进修行。就连佛陀本身在临涅槃前不久,身体衰败到必须躺着的时候,一听见阿难尊者说七觉支,也坚持勉力坐直身体听法,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7经所载。

可见真正的修行是时时刻刻地努力,这种持续的精进,并不因为证得了圣果而有差别。

  • 修习四念处而能如实知五阴

《杂阿含经》卷一有许多关于观察五阴的经文,例如第9经:“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 (CBETA, T02, no. 99, p. 2, a3-5)

实作方式之一即是以四念处来正念、正知:

  1. 身念处:色阴。
  2. 受念处:受阴。
  3. 心念处:识阴。
  4. 法念处:一切诸法。

(不同的实作方式可能对应会略有不同,例如将心念处对应到想、行、识阴也是一种合理的对应)

为什么是四个念处,而不是三个或五个念处?因为修习四念处可对治众生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

四念处 觉知对象 结论 对治四种颠倒
身念处 身体 身不净
受念处 感受:苦、乐、不苦不乐 受是苦
心念处 心念:贪、瞋、痴等 心无常
法念处 诸法:五盖、七觉支等 法无我

" id="六二二"> (六二二

[读经拾得]

本经中定义:

  • 勤摄心住: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而摄心。
  • 正智: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
  • 正念:四念住。

这三者也跟七觉支的前三支相关:念觉支即正念,择法觉支和正智相关,精进觉支即勤摄心住。

经上常形容修四念处时“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忧悲”,也和七觉支的前四支相关。

(六二三)

[读经拾得]

本经以手中捧著一碗油满满的钵经过市集,钵漏出一滴就会被杀头,来勉励要善摄根门、修行四念处,做到滴水(油)不漏。

日常生活中可以“念身”,走路时觉知正在走路,站着时觉知正在站着,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或外境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并进一步“正知”,而善摄根门。

(六二四)

[读经拾得]

这位郁低迦尊者跟随佛陀出家前,是在外道出家,喜欢玄言玄语,问不着边际的问题,如卷三十四第965经所载。

看来他随佛出家后没有改掉外道的习气,因此佛陀先泼他冷水,告诉他这样下去学佛有害无益。等到他着急了,再三请教,佛陀才教他修行要“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持戒清净,见解正直,身、口、意三业清净,才能脚踏实地,去除外道玄言玄语的习气,也算去除了业障。接着修四念处,让他能活在当下,真正进修于佛法。

佛陀不愧为对症下药的大医王,终于让郁低迦尊者脚踏实地修行,证得阿罗汉。

卷十三第312经中,佛陀也对爱问不着边际的问题的鬘童子有类似的对治,可见必须要放下玄言玄语,学佛才可能有所成就。

(六二五)~(六二八)

[读经拾得]

佛陀为弟子说戒是为了修四念处的准备。

可对照本卷第636经的“读经拾得”:“正定前的准备”。

(六二九)~(六三三)

[读经拾得]

一切法都可含摄在四念处中,因为修行不外乎以身、受、心、法作下手处。

因此四念处不只是四个方法,而是许多法门都可以应用而渐次提升觉知的四个层次,卷二十七就有提到可以用不净观、随死念、四无量心、四空定、观呼吸、无常想等等方法修念处而圆满念觉支。

后世的禅师也以这样的原理开展各种法门,例如曹洞宗的“默照禅”法门可以观呼吸下手至心念沉静后才修,即是以身念处入手,导引至心念处的修法,可避免直接观心时妄念过多的状况。知道了原理后,也能根据自己的状况搭配调整,例如修默照禅的人若贪欲过重,则可以不净观取代观呼吸入手;若身体有无法排除的痛导致如坐针毡甚至起瞋心时,也可先以慈无量心等方法入手以放松身心并舒缓痛苦。

(六三四)~(六三五)

[读经拾得]

四念处贯串修行的大方向,从持戒清净开始,一直到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智)。

(六三六)

[读经拾得]

  • 正定前的准备

本经详细解释完成四念处的主要次第。分析本经,可知八正道的前六个正道可帮助第七个正道(正念,也就是四念处),而成为正定的基础。(如果不知道“八正道”是什么,可参见卷二十八)

本经中所举的修学次第是:从佛闻法得净信心 → 出家学道 → 正业、正语、正命、持戒 → 守护根门,护心正念 → 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行住坐卧正智、正念 → 断五盖。

《中阿含经》卷三十五〈梵志品2〉第144经算数目揵连经中说得更详细,摘要如下:

初来学道 → 身、口、意护命清净 → 观身、受、心、法 → 身念处莫念欲相应念、法念处莫念非法相应念 → 守护诸根……守护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 → 行住坐卧皆正知之 → 断五盖 → 得正定 → 漏尽。

八正道的最后二个是“正念”及“正定”。在“正念”中,“身念处”的基础是持戒,而从守护根门开始,“法念处”的修行从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开始;七觉支之首的“念觉支”即四念处,“念觉支”能次第促成其余各觉支后达成“定觉支”,最后成就“舍觉支”。

  • 善摄根门 = 律仪 = 无漏法经 = 四品法经

佛陀常教导我们遇到可爱的六境不起贪,遇到不可爱的六境不起瞋。

这也就是“善摄根门”、就是第一等的“律仪”、就是“无漏法经”、就是“四品法经”:

善摄根门:

本经:“守诸根门,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今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176, b4-7)

《杂阿含经》卷九第255经:“多闻圣弟子眼见色已,于可念色不起缘著,不可念色不起瞋恚;常摄其心住身念处,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于彼所起恶不善法寂灭无余,于心解脱、慧解脱而得满足;解脱满足已,身触恶行悉得休息,心得正念,是名初门善调伏守护修习。如眼及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64, a29-b7)

律仪:

《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0经:“云何律仪?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CBETA, T02, no. 99, p. 313, a8-12)

无漏法经:

《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6经:“云何无漏法经?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乐着,不可念色不起憎恶,系念而住,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于彼已起恶不善法无余灭尽;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316, b27-c3)

四品法经:

《杂阿含经》卷九第245经:“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著,比丘见已,知喜不赞叹、不乐着坚实,有眼识色不可爱、念、乐、著,比丘见已,不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不随魔,自在,乃至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比丘四品法经。”(CBETA, T02, no. 99, p. 58, c26-p. 59, a2)

(六三七)~(六三八)

[读经拾得]

  • 依于四念处

纵使佛陀和大师们人不在了,佛弟子们更是要依法修行以自行体证佛法。

由本经可知自依、法依,依的不是己见,而是依佛法修四念处以自证。“念觉支”(即四念处)是“七觉支”的第一个,要有念觉支为基础,根基于其上发展其余各觉支,其余各觉支才不是空中楼阁。因此四念处的确像洲渚般,是实修佛法所依靠的基础。

  • “洲”和“灯”

梵文的 dvīpa 或巴利文的 dīpa 有“洲”、“灯”两个意思,因此“自洲”在其他经中也有翻译为“自炽然”,例如在其余《阿含经》中:

《中阿含经》卷十五〈王相应品 1〉第70经:“当自然法灯,自归己法,莫然余灯,莫归余法。”(CBETA, T01, no. 26, p. 520, b19-21)

《增壹阿含经》卷十二〈三供养品22〉第3经:“云何,比丘!当自炽然,当自修行,得修行法,获无比法?于是,比丘!内自观身,外自观身,内外自观身而自游戏;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而自游戏。”(CBETA, T02, no. 125, p. 607, b17-22)

《长阿含经》卷二第2经游行经:“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阿难!比丘观内身精勤无懈怠,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内身外身,精勤不懈怠,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CBETA, T01, no. 1, p. 15, b7-12)

“自炽然”是比喻修行自证的智慧犹如灯明,和其他经中以“灭炽然”比喻灭除像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当中的“炽然”是作不同的比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

(六四〇)

[读经拾得]

  • 本经记载佛陀将佛法同时付嘱于人、天共同流传。
  • 本经预示法灭时的历史。法灭前有国王大布施供养比丘,许多比丘却因贪著利养而堕落,于是佛法灭于比丘,优婆塞及诸天则是最后防线。
  • “从今去已后,无有说法者,毘尼别解脱,不复在于世”,即使记载着经、律的经本与戒本还留存于世上,但如果没有了说正法与行净戒的人,那么正法、律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 参考《摩诃摩耶经》卷二对本经提到法灭事件的描述:“千五百岁,俱睒弥国有三藏比丘善说法要,徒众五百;又一罗汉比丘善持戒行,徒众五百。[……]即以利刀杀彼三藏。天龙八部莫不忧恼,恶魔波旬及外道众踊跃欢喜,竞破塔寺、杀害比丘。一切经藏皆悉流移至鸠尸那竭国,阿耨达龙王悉持入海,于是佛法而灭尽也。”(CBETA, T12, no. 383, p. 1013, c19-p. 1014, a3) 本经所说的“法灭”可能发生在佛灭后约一千年至一千五百年的印度,并不是指佛法全灭,而是指一个时期的终结。至于事件的详情除了本经所载外已不可考,因为印度传统上没有编纂史书的习惯,现代对印度历史的了解及考据,多为经由宗教典籍的描述以及中国僧人在西域的见闻所拼凑而成,《阿育王传》也是学术界用以推估印度历史的重要依据。
  • 诸行无常,佛教的发展也不例外。西元五世纪末起白匈奴(嚈哒)等国入侵北印度,毁坏塔寺、杀害众僧,在七世纪玄奘法师西行时佛教已残破不堪,玄奘法师曾遇到的戒日王统一中印度三十年,他是印度教徒但也重视佛法,因此佛教曾短暂恢复兴盛,至八世纪印度教商羯罗破佛,印度的佛教终为印度教所取代。在印度之外,锡兰的南传佛教自七世纪起也曾多次被灭,西藏的藏传佛教经历西元 840 至 842 年的朗达玛灭佛,中国的汉传佛教有西元 842 至 845 年的会昌法难等佛教流传的断层。之后各国的正统佛教修法,都是由高僧大德们根据三藏经典研习佛法并实修出心得,而再次开展各法门,继续佛法的流布,也可见深入经藏的重要性。

(六四一)

[读经拾得]

  •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转轮王,至死护持佛法。但是他的一位后裔则是大恶王,奸臣并跟他说要留名百世的话,可以“遗臭万年”比较容易。因此太子登基后毁灭佛法、破佛塔寺,只为成为千古名人。实际上,后世只记载阿育王的后裔一败涂地,在本经外这位恶王早被人遗忘。
  • 大恶王基于过去的福报而有大鬼神守护(或许也受到阿育王广植福田的庇荫),不易横死,但守护的鬼神一旦疏忽,横死的几率就会增加,终于被其他鬼神所害。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六四二)

[读经拾得]

还没有了知却想要了知真理(四圣谛)而精进修行的佛弟子有“未知当知根”,朝向解脱。

证初果而有法眼净的圣者有“知根”,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正确地朝向解脱。

证阿罗汉而所作已办的无学圣者有“无知根”,不只清楚明白地知道真理,且已实证断除一切烦恼,自然已解脱了。

因此这三者称为“三无漏根”,能导向无漏智慧。

(六四三)

[读经拾得]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可说是修行的基础,因此修行要修得好,就要检视、反省自己的五根,例如:

  1. 对于佛法是否有清净的信心?
  2. 修行是否够精进?
  3. 日常生活行住坐卧是否有正念?还是浑浑噩噩地度日?
  4. 修定的程度如何?
  5. 观慧的程度如何?

(六四四)~(六四七)

[读经拾得]

本经对五根的定义,整理如下表:

五根 代表 解说
信根 四不坏净 于如来所起净信心,根本坚固,余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世间,无能沮坏其心。
精进根 四正断 已生恶不善法令断,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已生善法住不忘,修习增广,生欲、方便、摄心、增进。
念根 四念处 内身身观住,殷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
定根 四禅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乃至第四禅具足住。
慧根 四圣谛 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六四八)~(六五〇)

[读经拾得]

修行人要观察自己的信、精进、念、定、慧,会因为哪些因素而增强?会因为哪些因素而退步?

知道能够增强或削弱自己五根的因素,才能为修行营造适当的条件,增进修行的进展。

每个人的状况不尽相同,因此要多反省检查,找出适合自己的因素,例如定时的早课、礼佛、打坐,参与读经班,或是参加禅七。

经论中也有列出一些常见的因素,例如四预流支(四个证得初果的因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详见卷三十第843经)可增强信根,增强其他几根的因素也可参见卷二十七第715经

(六五一)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本经说佛陀如实知五根及其集、没、味、患、离,五根也会集没生灭吗?也有过患及出离吗?”

就五根的集、没而言,五根虽然为一切善法的根本,但也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了解增长五根的因缘就能够培养五根,了解五根消失的因缘就能够防范五根的衰败。另一方面,将五根培养成为能破烦恼的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才比较不会进进退退。

五根的过患及出离,举例来说,信根的过患是盲信,信根的出离是已亲自作证,就不再须要相信,而是直接见到了。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74经记载:“质多罗长者语尼犍若提子:‘我已求得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三昧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我昼亦住此三昧,夜亦住此三昧,终夜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为?’”(CBETA, T02, no. 99, p. 152, c15-19)

精进根太过则患掉乱,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1〉第123经所载佛陀对二十亿耳尊者所说的弹琴喻:“极大精进,令心掉乱;不极精进,令心懈怠”(CBETA, T01, no. 26, p. 612, a28-29),精进根的出离则如二十亿耳尊者取得平衡,或是究竟而言、以筏喻来看,阿罗汉不会执著精进的表相。甚至究竟而言,连慧根也有出离,如同本卷第642经所说的“无知根”。

(六五二)~(六五六)

[读经拾得]

本经以栋梁比喻慧根,相当的南传经文则是以盖尖屋顶的房子时装上屋顶比喻慧根,表示屋顶吊起时,支持屋顶的椽也才固定,表示慧根生起时,其余四根才成就。

(六五七)~(六五八)

[读经拾得]

  • 有同学问:“本经表示定根是四禅,那定根是否包含四禅以上的四空定?”

四禅是定根的代表,但定根广义上不限于四禅,例如下一经即说:“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只要是学佛而修的定,就可以是定根。

(六五九)

[读经拾得]

有的人以为《阿含经》中没有提到“发菩提心”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是有的。本经中说“于如来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而有信根,乃至产生五根,卷三第61经也说初果圣者未来必成正觉:“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6, a12-13),卷二十一第571经说修行人:“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51, c18-19)。至于如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十八第498经:“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31, a16-17) 卷二十四第635经:“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02, no. 99, p. 176, a11-18)

(六六〇)

[读经拾得]

“根相应”的上半在《杂阿含经》中已佚失,因此在本经的“进阶辨正”提供佚失部分《相应部尼柯耶》“根相应”的经文中译。

(六六一)

[读经拾得]

“数力”是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力量,“惭愧”是数力的根本,“忏悔”为培养数力的一种具体作法。

(六六二)

[读经拾得]

  • 反省检查自己,减轻贪瞋痴,才能修行得力。
  • 学佛要有闻思修三慧,其中思慧能产生“数力”,修慧能产生“修力”。

(六六三)~(六六四)

[读经拾得]

俗人纵使偶尔有信、精进、念、定、慧,一旦遇到境界就退失了,而不能转化烦恼。例如自认为对于佛、法、僧、戒有信心,但只要被人骂,就会忘了五戒而骂回去,并生起一连串的烦恼。

五根增长产生五力,即能断烦恼。例如基于对三宝和戒律的信心、基于精进、基于正念,当被人骂时,会持戒而不恶口,观察自己被骂时苦受及瞋心的生灭,进而以智慧给予适切的应对,而能转化烦恼甚至大事化小、化敌为友,趋吉避凶。

(六六五)~(六六八)

[读经拾得]

“同利(同事)最胜者”,与“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果然是最好的同事。

(六六九)~(六七〇)

[读经拾得]

这五恐怖的逻辑关系,可归类如下:

  • 对现在世的恐惧
    • 身体层面的恐惧:不活恐怖
    • 心理层面的恐惧
      • 基于自我的恐惧:恶名恐怖
      • 基于他人的恐惧:众中恐怖
    • 身心都被终结的恐惧:死恐怖
  • 对未来世的恐惧:恶趣恐怖

也就是不外乎对现在世或未来世,由于对身体或心理的执著,基于自我或他人,而有的恐怖。

(六七一)~(六七二)

[读经拾得]

“力相应”的经文中分别提到“数力、修力”,以及“觉力、精进力”,其中“数力”和“觉力”有点类似,“修力”和“精进力”有点类似,有何异同?

“数力”是省察的力量,包含世俗及出世的,例如第692经提到的“计数多闻力”也算是一种世间的“数力”;“觉力”则专指出世的、觉悟的力量,经中以“如实知”善法、不善法、有为法、无为法等为例,也以大智慧为例。

“修力”是依据“数力”所省察的结果而修习所产生的力量,经中也以修三十七道品为例;“精进力”则专指四正断的断恶修善的力量。

(六七三)~(六七五)

[读经拾得]

本经对于“五力”的定义,和第646经对于“五根”的定义,字面上可说是一样的,两者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五根增长而产生的力量称为五力,因此五根是因,着重在强调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五力是果,强调五根增强后能推动、贯彻修行,而断烦恼的力量。

(六七六)~(六七七)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惭愧似乎让人懦弱,为什么会是力量?”

惭愧能让人反省,较能跳出自我的主观,客观地分析事件,有助于产生智慧,并破除自己的恶习。卷十四第346经就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也就是说,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有惭愧才能面对自己的缺点,因此不仅不懦弱,而是勇敢面对现实。

若从论藏的角度来分析,无惭、无愧通一切不善心所,也就是说一切的不善心都有无惭、无愧在其中。所以只要有惭愧心,就能避免不善心的生起,生起的自然都是善心了。因此惭力、愧力当然是修行上相当重要的力量。

(六七八)~(六八三)

[读经拾得]

《华严经》卷十四〈贤首品 12〉:“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CBETA, T10, no. 279, p. 72, b18) 如同本经所表示的信根能增上善法、信力能破不善法。

依据本经,除了信以外,精进、惭、愧、慧也都有这样的功效。

(六八四)

[读经拾得]

本经表明佛陀与阿罗汉都一样解脱于五阴。佛陀与阿罗汉的不同则在于佛陀是在没有佛法的世界中,第一位自行证悟佛法,并说法教导四众弟子的觉者。卷三第75经也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分析。

另外,只有佛陀已完全具足“如来十力”这十种有助于广度众生智力。

(六八五)~(六九四)

[读经拾得]

从本经的经文比较难区别阿罗汉的八力是指哪八者,相当的南传经文多了“善见一切行无常”,少了“四正勤”、“五力”。

《瑜珈师地论》的对应段落则写道:“诸阿罗汉成就八力,如实领受贪、瞋、痴等永尽无余,不造诸恶,修习诸善。谓心趣向远离、出离、般涅槃故,厌背后有;厌背因缘,不造恶业。又见诸欲,犹如一分热炭火故,厌背诸欲;厌背因缘,不造恶业。由此二力,不造诸恶,不造恶故,复由六门修习诸善,谓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CBETA, T30, no. 1579, p. 864, a12-19) 表示阿罗汉的八力,是基于以下前二力,而修习后六门:(1)心向离、出、涅槃、(2)见五欲如火坑,以修(3)四念处、(4)四正勤、(5)四如意足、(6)五根五力、(7)七觉分、(8)八正道。

(六九五)~(七〇三)

[读经拾得]

  • 外道要弟子谄媚上师,佛陀则表示要“不谄不伪”。
  • “力相应”中提到的各种力,整理比较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的整理可以看到佛陀最常提到的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这五种力,其次则是惭力、愧力。这些都是能够支持我们贯彻断恶修善、达成解脱的力量。

常觉得力不从心、无法贯彻修行的想法?那么应该好好检视“力相应”当中提到的各种力,思考该培养哪些力量以克服修行的障碍。

(七〇四)

[读经拾得]

  • “正思惟”能灭五盖、增广七觉支:

本经表示“正思惟”能灭五盖、增广七觉支。遇到五盖时正思惟,就会想办法分析、找方法排除五盖,而不是沉迷于五盖随波逐流,自然逐渐能灭五盖、增长七觉支了。

至于面对五盖、七觉支,能如何一一正思惟?可见卷二十七第715经

  • 五盖有什么可在打坐时观察的例子?

贪欲盖为感官欲望,只要是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欲望即是贪欲盖。例如打坐时听到悦耳的声音,在没有贪欲盖时,声音只是声音,心念会拉回打坐的方法上,不会因为悦耳的声音而多起心动念;但如果对悦耳的声音起了贪欲,念念不忘甚至余音绕梁,就不可能专注在方法上了。另一种情况是打坐时想起了过去某件美好愉悦的事物,忘不了,跟着跑,这也是因为放不下贪欲盖。

瞋恚盖是在面对违逆、不顺心的境界时所产生。例如打坐时窗外有机车经过的噪音,在没有瞋恚盖时,噪音只是噪音,也是无常的一种世间现象,船过水无痕。但如果听到噪音而起瞋心,心中开始抱怨:“为什么那机车骑士没有公德心,吵我打坐!”那就是生起了瞋恚盖,心就无法平静。另一个例子是打坐时腿痛,在没有瞋恚盖时,腿痛只是痛,也是无常的一种世间现象。但如果因此而厌恶腿痛,心开始烦躁,就是生起了瞋恚盖,腿痛就会造成心中的苦。

睡眠盖是昏沉和嗜睡,心沉闷怠惰。只要开始打瞌睡而忘了专注、忘了方法、忘了念头,浑浑噩噩地度过打坐的时光,通常就是起了睡眠盖。

掉悔盖是心浮动静不下来。举凡打坐时想东想西,回忆过去或是想像未来,妄念纷飞,心中像开运动会,心难以定在所缘上,都是起了掉悔盖。

疑盖是疑惑,尤其是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初学者自然会有各种疑惑,例如对修行方法的疑惑,这类疑惑问清楚就解决了。但还有一些难以彻底解决的疑惑,例如:“这样修行下去真得能解脱吗?”则要证果的圣者才能完全无疑。纵使是对佛法已有深入了解的老参,理智上知道如何才对修行有益,只要有疑盖,自心犹豫不明,对佛法还没有坚固不坏的净信心,面对欲望或各种外境时就容易动摇。

因此这五盖的确是会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打坐时透过觉察五盖的现前,能让五盖的力量减弱甚至消失;佛陀更教导我们观察因缘,亲身观察并思考什么原因造成自己生起了五盖,了解五盖的成因,消极来说就能尽量避免生起五盖的原因,积极来说就能够对治五盖。当打坐能持续地没有五盖时,就能渐次生起七觉支。

(七〇五)~(七〇八)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修习多修习”七觉支,能够达到不退转的程度,这是因为七觉支圆满后能证悟,而且七觉支修得好时,自然没有五盖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也呼应本卷第705经说五盖是“退法”、七觉支是“不退法”。

(七〇九)~(七一〇)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因此可定义心解脱为离贪欲,慧解脱为离无明。另一方面,真正离贪欲者为阿罗汉,阿罗汉自然也离无明。

(七一一)

[读经拾得]

五盖因缘能让众生烦恼,七觉支因缘能让众生清净。

本经更清楚解释七觉支的次第:

  1. 修行四念处,时时正念觉知、安住在当下,就是念觉支;
  2. 有念觉支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支;
  3. 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进觉支;
  4. 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即是喜觉支;
  5. 欢喜能让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支;
  6. 身心轻松安稳伴随着更高层次的乐,而容易得定,是定觉支;
  7. 有了定后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是舍觉支。


细部来说,修行四念处而能活在当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正念也成为最佳的指导者,因为清楚明白身心的状态而能调整修行的脚步及次第,或是对于较弱的觉支加以补强,如卷二十七第714、715经所述。这样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支。有了择法觉支,对内可以发现心中的贪、瞋、痴等不善及其原因而舍离,辨别不贪、不瞋、不痴的状态以自励,对外也可以辨别三毒炽盛的恶知识而远离、观察息灭三毒的善知识而学习。基于择法觉支以生起、增进有益的善法(“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舍弃、避免无益的恶法(“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就是四正断,也就是精进觉支。

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培养这心中的欢喜(以及能增进这非世俗的欢喜的原因),有助于生起后续的觉支。例如有的人念佛能心生欢喜、读经可心生欢喜、感恩三宝而心生欢喜、布施而心生欢喜、静坐离于俗务而心生欢喜。愈修行愈欢喜因而能身心轻松安稳,相较之下世俗五欲的吸引力也就减轻,更能专注在修行上不乱攀缘。“身心轻松安稳”即是猗觉支,“更专注在修行上不乱攀缘”自然修定时能更加专心、稳定,有助于成就定觉支。

在具足正“念”地“择法”因此“精进”而有“喜”的鼓励时,身心轻安(“猗”)稳“定”,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体会觉悟所需的舍离,彻底放下,即舍觉支。

这样子即可从修习四念处开始,渐次圆满七觉支。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

(七一二)

[读经拾得]

本经是接续卷二十六最后一经(第711经)。

“无因、无缘众生无智、无见,无因、无缘众生智、见”是外道的看法,外道主张众生缺乏智慧是没有原因的,众生有智慧也是没有原因的。

佛陀则表示众生缺乏智慧是有原因的,例如五盖;众生有智慧也是有原因的,例如七觉支,详见第711经。

想要获得智慧,可以多去除五盖、培养七觉支。

(七一三)

[读经拾得]

外道自称如同佛陀教弟子断五盖、修七觉支,因此他们跟佛陀一样。比丘们听了不知如何辩解,而请示佛陀。

佛陀建议可反问外道:五盖可分成哪十种?七觉支可分成哪十四种?借由追问,可得知外道是不是真得懂这些名词?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或亲身的体验来解说?外道回答不了的话,代表只是鹦鹉学舌,而不是真的了解。

直至今日,仍有许多人喜欢卖弄佛教的名相以显示自己不俗,实际上却不懂这些名词的真正内涵,也不能用白话让听众理解这些名相的正确意义。

五盖的这十种、七觉支的这十四种,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只是为了测验外道是否只会抄答案。例如本经将念觉支分成两种,其实念觉支更可分成四种(四念处)。

本经所举五盖之十、七觉支之十四,在南北传对应经典当中的例子不尽相同,表列如下:

项目《杂阿含经》第713经《相应部尼柯耶》第46.52经
五盖贪欲盖内贪欲自身内之欲的意欲
外贪欲外部之欲的意欲
瞋恚盖瞋恚自身内之恶意
瞋恚相外部之恶意
(昏沉)睡眠盖昏沉
睡眠
掉悔盖掉举
后悔
疑盖疑善法自身内之疑惑
疑不善法外部之疑惑
七觉支念觉支内法念住对于自身内之法的念
外法念住对于外部之法的念
择法觉支择善法对于自身内之法以慧考察、伺察、到达审虑
择不善法对于外部之法以慧考察、伺察、到达审虑
精进觉支精进断不善法有身体的活力
精进长养善法有心理的活力
喜觉支有寻、有伺的喜
喜处无寻、无伺的喜
猗觉支身猗息有身体的轻安
心猗息有心理的轻安
定觉支有寻、有伺的定
定相无寻、无伺的定
舍觉支舍善法对于自身内之法的舍
舍不善法对于外部之法的舍

(七一四)

[读经拾得]

  • 本经重点列表如下:
七觉支 心微劣时修 掉心时修
念觉支
择法觉支
精进觉支
喜觉支
猗觉支
定觉支
舍觉支


  • 本经教导我们在心浮动散乱时,不宜用能振奋心情的方法,而要用能沉淀心情的方法;在心萎靡不振时,要用能振奋心情的方法,不宜用能沉淀心情的方法。例如修定,当无论如何都很昏沉时,要用能提神醒脑的方法作个改变,而不是继续修定而更加昏沉。
  • 《杂阿含经》卷九第254经:“佛告二十亿耳:‘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CBETA, T02, no. 99, p. 62, c16-18) 也符合本经所说的原理。

(七一五)

[读经拾得]

本经取食物能滋养身体的比喻,来分析五盖、七觉支分别由什么滋养,而可从这些原因下手以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表格整理如下:

五盖 以何不正思惟为食(生活中的例子) 于何思惟为不食
贪欲盖 触相(眼见美色) 不净观
瞋恚盖 障碍相(意见冲突) 慈心
睡眠盖 微弱(萎靡不振)、不乐(没兴趣)、欠呿(打呵欠后没试着振作)、多食(吃太多)、懈怠(懒散) 明照
掉悔盖 亲属觉(想家人)、人众觉(想国事)、天觉(想有好报能升天)、本所经娱乐觉(回忆快乐往事) 寂止
疑盖 过去世犹豫(过去造了什么孽?)、未来世犹豫(未来是否能有钱?)、现在世犹豫(打坐有用吗?) 缘起法


这些都在“不正思惟”的前提下,才会滋养五盖,例如眼见美色不一定就会滋养贪欲盖,而是眼见美色后“不正思惟”,才滋养贪欲盖。

七觉支 以何思惟为食 于何思惟为不食
念觉支 四念处 四念处
择法觉支 择善法、择不善法 择善法、择不善法
精进觉支 四正断 四正断
喜觉支 喜、喜处 喜、喜处
猗觉支 身猗息、心猗息 身猗息、心猗息
定觉支 四禅 四禅
舍觉支 断界、无欲界、灭界 断界、无欲界、灭界


相当的南传经文解说略有不同,如下表所示:

五盖 以何不如理作意为食 于何如理作意为离食
贪欲盖 净相 不净相
瞋恚盖 嫌恶相 慈心解脱
昏沉睡眠盖 不乐、倦怠、打哈欠、餐后的睡意、心的退缩 发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掉悔盖 心的不平息 心的平息
疑盖 疑惑处之法 善、不善法,有罪过、无罪过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有对比法


七觉支 以何如理作意为食 于何不如理作意为离食
念觉支 念觉支处之法 念觉支处之法
择法觉支 善、不善法,有罪过、无罪过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有对比法 善、不善法,有罪过、无罪过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有对比法
精进觉支 发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发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喜觉支 喜觉支处之法 喜觉支处之法
猗觉支 身体的轻安、心的轻安 身体的轻安、心的轻安
定觉支 止相、不混乱相 止相、不混乱相
舍觉支 舍觉支处之法 舍觉支处之法


南传巴利义注中参考此经的南传经文(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觉支相应46〉第51经食经) 高达23次,总计1208个连结、连到652段文字,可见此经被后世所引用的频繁程度以及其实用性。

在实修上来说,初学者打坐通常都会被五盖困扰,仔细思考本经的内容,即可找到对治的方法。由于每个人各五盖的轻重程度不一,因此一定要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反省、分析,而能突破自己修行的瓶颈,进而生起七觉支,更上一层楼。

(七一六)

[读经拾得]

正思惟(又译为“如理作意”)有助于四正断,即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有择法觉支,基于正见而辨明各种善、不善法,而能正思惟,有助于四正断,即精进觉支。

(七一七)~(七一八)

[读经拾得]

七觉支是觉悟的七个要素,因此要觉悟必须具备七觉支。本经中舍利弗尊者以自己对七觉支的熟练为例,显示修行人要能熟练修习七觉支,并了知自己当前的觉支状态。

(七一九)

[读经拾得]

五盖和七觉支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无法克服五盖,就很难生起七觉支;如果调服了五盖,就容易获得七觉支。因此修习七觉支时,要先观察、调伏五盖。

(七二〇)~(七二一)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世间有佛,才能发现七觉支。

七觉支不仅是自觉的七个部分,也是菩萨道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成佛的基础,六度是基于七觉支处世修行而成就的实例。

七觉支和六度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呢?

同学们可自行思惟,或可参考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

(七二二)~(七二三)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供养奉事诸尊长老而闻法修行,可以圆满七觉支。要圆满七觉支,可由本经所说的供养奉事诸尊长老开始,自修时进一步依本卷第715经所说而加强每个觉支的滋养物。

本经所载的次第,可对应到“四预流支”(四个证得初果的因素):

  1. 亲近善士:年少比丘供养奉事长老比丘。
  2. 听闻正法:时时得闻深妙之法。
  3. 内正思惟:闻深法已,二正事成就,身正及心正。
  4. 法次法向:尔时修念觉分,修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念觉满足已,于法选择,分别于法,思量于法。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

从本经可见四预流支有相生的关系,由于亲近善士因此能听闻正法,由于听闻正法因此能内正思惟,由于内正思惟因此依据正确的次第修证佛法。并非亲近善士就没事了,而是要基于亲近善士的因缘,进一步听闻正法乃至修行成道。

(七二四)

[读经拾得]

  • 如何辨别善知识?

佛陀常教导弟子如何辨别善知识,最常见的是以观察对方的“戒”作为开始:

本经表示应当依据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这五个条件,找到该亲近奉事的比丘。其中前四个条件多少可由观察其言行得知。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教导我们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肤浅的表相。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相应于戒、定、慧,是否没有贪、瞋、痴。

《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揵连经则列出十个条件:修习禁戒、广学多闻、作善知识、乐住远离、乐于燕坐、知足、常行于念、常行精进、修行智慧、诸漏已尽。

《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80经则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涩行”),才应奉事。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长寿王品2〉第85经真人经以及《增壹阿含经》卷八〈安般品17〉第9经则进一步表示:如果因为我出身高、长得帅、谈吐佳、有名气、诵经持律学论、行头陀行、持戒、清修、证得各种禅定,而“自贵贱他”,就不是善知识的作为。

这也呼应最前面佛陀说的“惭、愧”的条件,善知识不会自我抬举,而是修证无我。

至于神通感应、道场大小、捐款多少、宗派师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都不在条件之内。

(七二五)~(七二六)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纯一满净,梵行清白”,也就是完全清净修行,才堪为真正的善知识。至于市面上常见吹捧神迹、大收供养的名师,并没有“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依本经来看并不是善知识。

本经和前面几经的义理是连贯的,例如本经说:“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而第725经定义:“纯一满净者,是七觉分故”;本经中佛陀说:“我为善知识故,有众生于我所取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等同于第721、722经所说:“如来出兴于世,有七觉分现于世间”;本经提到善知识是全梵行,而第724经解说应该亲近“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的比丘、第723经表示供养奉事诸尊长者的益处。

本经和《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68经、卷四十六第1238经的意义大致为:“只有部分清净修行的人仍不算善知识,完全清净修行的人才是善知识”。另外,南传《相应部尼柯耶》〈道相应45〉第2经以及《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44〉第10经在文字上和本经有部分重复,但意义不同,较接近为:“善知识之谊不是一半的梵行,而是全部的梵行”,意指善知识能成全我们的修行,例如南传经文说道:“当比丘有善友、善伴侣、善同志时,这应该可以被预期:他必将修习八支圣道、必将多修习八支圣道。”这些可能本来就为意义不同的两经,或在佛经早期传抄时即有两种不同解读的版本流传。实务上,这两种不同的解读都可以应用在修行:说法者应该自我期许全梵行,而学法者应该感恩良师益友成全自己的修行。

日后,佛陀将再次对波斯匿王忆念起本经,记录于卷四十六第1238经

(七二七)

[读经拾得]

  • 修习四念处的方向

念觉分(四念处)的修行是观身如身,直到观法如法。修四念处是客观觉知身、受、心、法,例如觉知五盖时,透过认出五盖,将五盖转为修习对象,觉察它的现前,轻的五盖自然消失,重的五盖再对治即可。有附佛外道对于“客观觉知”断章取义,宣称四念处不须持戒、号称持戒或舍离执著是压抑,因此变相鼓吹在纵欲中修行。这是违背佛说的。

如同卷二十四第624、628、636、637经强调,修行四念处前要先持戒,才能有所成就。本经也说“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四念处的修行是为了舍离执著,这才是正确的四念处修行方向,也是正确的七觉分修行方向。

  • 七觉支减缓病痛

本经发生于佛陀背疾时,又提到了七觉支、强调精进觉支;其余经中也有提到佛陀及弟子的病痛因七觉支或精进觉支而减缓甚至痊愈,例如《长阿含经》卷二第2经游行经:“于后夏安居中,佛身疾生,举体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举身痛甚,而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则非我宜,今当精勤自力以留寿命。’”(CBETA, T01, no. 1, p. 15, a17-20)。就七觉支来看,念觉支生择法觉支、择法觉支生精进觉支、精进觉支生喜觉支,或许因此精进后产生的喜悦能对病痛有对治的效果。

(七二八)~(七二九)

[读经拾得]

修七觉支时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知苦谛而依远离、断集谛而依无欲、证灭从依灭、修道即向于舍,也就是相应于四圣谛而修七觉支。

(七三〇)~(七三六)

[读经拾得]

比对本经、本卷第740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7经清净经、及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觉支相应46〉第3经戒经,可知七种福利是:
  1. 得现法智证乐:当生证得涅槃。
  2. 若命终时:临终时证得涅槃。

如果临终时没证涅槃,但证得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往生天界,也可得以下五种福利:
  3. 中般涅槃:中阴阶段(人间死后、天界出生前)即证得涅槃。
  4. 生般涅槃:出生于天界即证得涅槃。
  5. 无行般涅槃:出生于天界后没有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6. 有行般涅槃:出生于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7. 上流般涅槃:出生于天界后,命终后往生更高层次的天,最后在最高层次的天证得涅槃。

其中“中般涅槃”有二种解释:

  1. 北传各经论普遍解释为于中阴阶段得般涅槃,也是后世不同宗派在临终助念或中阴阶段成道的可能性的理论基础。
  2. 南传注释书解释这是生到净居天后,在其生命期的一半内证阿罗汉,但菩提比丘表示照其字面意义,应为在此生到下一生当中证涅槃(类似北传的解释)。

(七三七)~(七四一)

[读经拾得]

淫欲重的人适合修不净观以对治,以不净观修身念处的入门法,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08经的“读经拾得”中“不净观”的部分。

不净观的主要修法是在身念处的范畴,不过在修不净观纯熟后,也可以修习受念处:将觉知转向感受是苦、乐或是中性的不苦不乐;持续知道当下的感受,即可修受念处。例如不净观修得好时,身心轻安会有乐受(相较下也减轻了淫欲的吸引力),这是受念处觉知的范畴。

修受念处时觉知感受的,知道苦、乐、不苦不乐的,就是“心”。心念处的练习须要知道内心当下的状态,心的状态有很多种,初学者可以先练习知道贪、瞋、痴的有与无。例如不净观修得好,不起贪心,修心念处时即可觉知。另一方面,进阶的不净观修法会到墓地观察死尸,到墓地时会先作慈心观之后才作不净观,有慈心观则不起瞋心,也是心念处的范畴。

心念处修得好时,五盖会减轻,修法念处可从觉知这五盖的有与无开始,认出一个盖现前的同时,也应该认出导致生起这个盖的原因,以及如何去除它的方法。观察五盖的起因、条件,也就是法念处的观察因缘。

持续修不净观到正念专注在当下,念念分明,即是以不净观修成“念觉支”。在修念处时判断在哪种状态,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努力修行不净观,就是“精进觉支”;发现没有五盖时,就会有“喜觉支”生起;这没有了烦恼的喜悦能让身心都轻安,是“猗觉支”;自然内心就能定了下来,而是“定觉支”;心里愈来愈专注,在平等的状态,成就“舍觉支”。

像这样依序练习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乃至七觉支的方法,也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16经的“读经拾得”。

如果有意专修不净观,进一步的说明可参见《坐禅三昧经》卷一、《达摩多罗禅经》卷二,不同状况的对治则可参见《禅秘要法经》。

(七四二)

[读经拾得]

随死念可警醒修行者不该虚掷光阴,而应精进修行。随死念的入门法,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08经的“读经拾得”中“死尸观 ”的部分。

修随死念也可以从念觉支开始,一一成就七觉支。

(七四三)

[读经拾得]

  • 修四无量心可达成的最高世间定境

外道修四无量心常是为了求生梵天,可以修定但无法生起观慧。佛弟子借由四无量心修七觉支,搭配四圣谛的观慧,最高能成就涅槃;纵使没有成就涅槃,在世间定境的最高成就也能超过梵天的层次。

修习慈无量心,将愿众生安乐的心遍满十方,能生起胜妙的乐(乐禅支)。禅定时基于乐禅支,能提升定境最高至三禅(超越三禅则须放下乐禅支),三禅天的最高天为遍净天,也是遍满最高层次乐受的天界,因此修慈无量心可达到遍净天的境界。

修习悲无量心,基于救拔众生苦恼的发心,知道色的过患而可舍离一切色,能达到无量空入处的境界。

修习喜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能随喜体会众生喜悦的识,打破无边众生人我的界限后,可达到无量识入处的境界。

修习舍无量心,没有讨厌的也没有喜欢的,怨亲平等,不起人我的分别,舍去一切,而能达到无所有入处的境界。

佛陀所说四无量心在世间定境的极致,让外道的定境相形见绌,更何况佛弟子借由四无量心修七觉支,能够断尽烦恼、证得涅槃,如卷二十一第567经所说。

净界、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的性质,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56经。四无量心、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各别的实修法,详见本经线上版的进阶辨正。

(七四四)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若借由慈无量心修念觉支,接下来的择法觉支要如何操作?修慈无量心时,心的所缘是假想的无量众生,要如何择法呢?”

在修习慈无量心时,也可觉知身、受、心、法,例如修慈心观时感到快乐是受念处,有慈心而没有瞋心或是起了贪心等,是心念处,接着到法念处觉知是否有五盖,并分析五盖的因缘,而能加以对治,渐渐就能培养七觉支。

慈无量心在佛法的体系下,并不仅是一直观想慈无量,而会引导入佛教的四念处及七觉支修行,观想慈无量只是慈无量心在修定的方法而已。

那么如何借由慈无量心培养择法觉支?最明显的是因为有身、受、心、法的体会,就能择慈心、去除瞋心;对贪心、散乱心等等心的状态的觉知或拣择,也会在修慈无量心时更加清晰,如同静止的湖面任何动静都很清楚,因此就能够择善法、去除不善法,接着精进修行(精进觉支),自然就会因慈心产生喜悦(喜觉支),以及更进一步地身心都轻安(猗觉支),在这轻安之下就容易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定觉支),乃至达到平等、舍离一切(舍觉支),进而证知四圣谛。

(七四五)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的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是无色界层次的四种禅定,可见卷十七第456经的“读经拾得”。

空入处定(空无边处定)的入门方法,可参见卷二十一第567经的“读经拾得”。

(七四六)

[读经拾得]

如何借由观呼吸而修四念处、七觉支?详见卷二十九“安那般那念相应”经文、《大安般守意经》、或南传《安那般那念经》的十六步骤。

(七四七)

[读经拾得]

修无常想,要时时刻刻作无常的观察或观想。在打坐时,可观察所觉知的一切身心都是无常的;在日常生活中,也随时观察当下所经历的人、事、物以及自己一切身心反应,都是无常的,尤其自己会执著的事物,更要看清其无常的本质。如果当下无法观察到无常,例如石像摆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则可观想在巨观的时间尺度上,石像终归崩坏,或是在微观的量子尺度上,物质都是刹那变易的。

不仅是修无常想时要将练习带入日常生活中,各种打坐所练习的方法或观察的对象,也要试着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例如打坐修慈无量心得力后,可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维系慈无量心来待人接物(此时要搭配智慧,才不会行事不合理或受骗,或是增长贪欲);打坐修不净观得力后,可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想自己及所有眼前的人都是不净的(此时要避免因此增长瞋恚);打坐修念佛得力后,可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念佛(只适合简单的持名念佛或忆念佛陀功德,难作较复杂的观想念佛)。不过一些着重修定以止息思绪的方法,则不见得适合在都市的日常生活中太过投入,例如在马路上观呼吸,太过专心而忘了周遭环境则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打坐时减少五盖及培养七觉支,也可在下座后守护六根而或多或少维持,例如在修念觉支的阶段,下座后仍要试着专注清楚;在修择法觉支的阶段,下座后仍要择善法、去除不善法;在修精进觉支的阶段,下座后只要有适合的时机还是精进修行;在喜觉支、猗觉支的阶段,下座后如果不起贪瞋痴,甚至继续练习,则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喜悦、轻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七四八)

[读经拾得]

本经说“正见”是解脱的前兆,卷十五第394经则说“知四圣谛”是解脱的前兆:“譬如日出,明相先起。如是正尽苦亦有前相起,谓知四圣谛。何等为四?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CBETA, T02, no. 99, p. 106, b25-28) 正见包含知四圣谛,因此两经相通。

(七四九)

[读经拾得]

  • 惭愧生已,能生八正道

本经表示生起了智慧(“起明”)而随生“惭愧”,“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次第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脱。

  • 八正道依序生起

本经说八正道可由正见开始次第而起,最后成就正定。《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1〉第189经圣道经也表示正见促成正志,再一一促成其余各正道:“正见生正志,正志生正语,正语生正业,正业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贤圣弟子如是心正定,顿尽淫、怒、痴,贤圣弟子如是正心解脱,顿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中正见最在其前。”(CBETA, T01, no. 26, p. 735, c8-13)

有正确的见解(正见),而能有正确的意向、动机(正志),有正确的言行(正语、正业)、从事正当的工作(正命)、适切地努力(正方便),才能心安理得,培养清澈的觉知(正念),最终达成真正的禅定(正定)。

八正道中正志、正语、正业即正确的意业、正确的口业、正确的身业。有正见才会知道要时时保持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有正见并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面对大环境,而能选择、从事正命及正方便;有清净的身口意而观照身心,才能有正念及正定。

  • 正见促成正志等圣道,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举个极端的例子:若有人邪见认为钱是人生的一切,就会不择手段、用不合法的手段赚钱,例如意图种植毒品以赚大钱(邪志)造作意的恶业,心动后就行动,造作语的恶业(邪语)、身的恶业(邪业),以贩毒维生(邪命),努力贩毒(邪方便),念念不忘贩毒赚大钱(邪念),自然害人害己,往生恶道。

有正见的人,若遇到容易被骗的愚夫愚妇,纵然有骗对方的机会,但有正志而不会想去骗对方,做正当的工作而不做金光党骗财,努力在正道上,进修正念乃至正定,修行也就能有所成就。

(七五〇)

[读经拾得]

无明即“没有智慧”。没有什么智慧?对于四圣谛不了解,不知道五阴及六入处的无常、苦、空、非我,而迷昧于其中,就是无明。没有世间及出世间的正见,对于佛、法、僧没有知见,就是无明。

本经即解说什么是“无明”,下表则整理了《阿含经》中不同经文对“无明”的定义:

经号无明的定义
杂阿含经251六触入处无常、生灭法不如实知、不见、不无间等、愚痴、无明、大冥。
杂阿含经256五受阴无常、磨灭法、生灭法不如实知、不见、无无间等、愚、暗、不明。
杂阿含经257五受阴、五受阴集、灭、道迹不如实知、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不明。
杂阿含经258五受阴、五受阴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不如实见、不无间等、若暗、若愚。
杂阿含经十八490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中际无知;佛、法、僧宝无知,苦、集、灭、道无知;善、不善、无记无知,内无知、外无知,若于彼彼事无知暗障。
杂阿含经二十八750无知,于善、不善法不如实知,有罪、无罪,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不如实知。
增壹阿含经四十六49-5不知苦,不知习,不知尽,不知道。


本经表示有了“明”,能如实知善恶及真理,即有“正见”,能次第生起八正道。

(七五一)~(七五二)

[读经拾得]

  • 以下经文和本经一样,都表示“色、身、香、味、触”不是爱欲,对它们的贪爱染著才是爱欲:
    • 《杂阿含经》卷十八第490经:“欲者,谓眼所识色可爱、乐、念,染着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所识触可爱、乐、念,染著触。阎浮车!此功德非欲,但觉想思惟者。”(CBETA, T02, no. 99, p. 127, b5-7)
    • 《杂阿含经》卷九第250经:“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CBETA, T02, no. 99, p. 60, b10-12)
    • 《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86经:“非世间众事,是则之为欲,心法驰觉想,是名士夫欲。”(CBETA, T02, no. 99, p. 354, b18-19)
    •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51〉:“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CBETA, T02, no. 125, p. 815, c15-16)


  • 本经说“贪欲觉想者,是则士夫欲”,当六根对六境时不如理作意,念念不忘,心中的执著会如滚雪球般增长。所以《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5〉第113经诸法本经说:“一切诸法以欲为本”,以下经文也都有相关的意涵:
    • 《杂阿含经》卷十六第454经:“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CBETA, T02, no. 99, p. 116, b15-19)
    • 《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 5〉第115经蜜丸喻经:“缘眼及色,生眼识,三事共会便有更触,缘更触便有所觉,若所觉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别。”(CBETA, T01, no. 26, p. 604, b2-5)
    • 南传《长部尼柯耶》卷二十一帝释所问经:“欲以寻为缘,由寻而起,由寻而生,以寻为源,寻有时,欲有,寻灭时,即欲灭。[……]寻以妄想诸支为缘,由妄想诸支而起,由妄想诸支而生,以妄想诸支为源。妄想诸支有时,寻有,妄想诸支灭时,寻灭。”(CBETA, N07, no. 4, p. 262, a12-p. 263, a3 // PTS. D. 2. 277)


  • 本经说“世间杂五色,彼非为爱欲,贪欲觉想者,是则士夫欲”,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能否举例修习八正道而调伏贪欲的过程?

以对美色的贪欲为例,人美并没有错,我们看到美女不一定就有贪欲(“世间杂五色,彼非为爱欲”),然而如果看到美女之后,觉得很受吸引,念念不忘想要一亲芳泽,则是贪欲(“贪欲觉想者,是则士夫欲”)。身为欲界众生常会有欲望,有欲望不一定会犯五戒,然而如果是已婚者因为贪欲而外遇,那么不仅犯了戒,也因此会有后续的苦果。

修习八正道的人了知贪欲的后患,有正确的见解(“正见”),因此见到美女时不起非分之想,能有正确的思惟(“正志”),不会为了勾引美女而花言巧语(“正语”),也不会调戏美女或外遇(“正业”),从事正当的工作(“正命”)。同时精进修行(正方便),时时观察心中是否有贪欲,体会贪念无常的本质,解析了贪念生起与灭去的因缘,进而减轻对贪欲的执著(“正念”)。在这样的基础上禅定得力(“正定”),所获得的轻安快乐胜于世间五欲,也就较能调伏贪欲。

根据本卷第785经,八正道可分为在世间的正道与出世间的正道,佛教有在家修行的方法也有出家修行的方法,要根据自己的程度而采取适当的次第,避免好高骛远、也避免走错方向。


  • 对于有修行止观的人,可以发现享受五欲虽然快乐,却也时时有苦。以享受米其林五星级美食为例,想要美食的当下,这个渴望就有“求不得苦”;享受美食的当下,在色香味俱全麻痹感官的背后是“五阴炽盛苦”;享受完美食,吃完了,则是“爱别离苦”。


  • 有同学问:“为何本经只说五根对五境后的欲,而不说意根对法境的贪?”

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官接收的讯号传到最后,由意根作最后的反应,而会起心动念,因此五根识五境时的欲也都可说是意根对法境的贪。

另一方面,五欲是最明显的,超越了五欲也就超越了欲界。至于对法境的执著也是一种贪,这些都要能超越才能解脱轮回。

(七五三)~(七五四)

[读经拾得]

  • “正定”要哪些基础?

本经说要得到正确的禅定,得要有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的扎实基础,约略地说即卷二十四第624经所述:“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然后修四念处(正念)。”(CBETA, T02, no. 99, p. 175, a7-8)

修习“正念”后如何生起“正定”甚至觉悟的原理,则详见卷二十六第711经对于“七觉支”次第的解说。

  • “邪定”有什么实例?

举个极端的例子:催眠诱导、药物影响、或外力触发脑部,都可能让人产生某种定境,并有喜乐的感觉,但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轻则成瘾,重则幻视、幻听甚至以假为真、人格分裂。

这些定境并不是基于正念(对当前身心客观、清澈的觉知)所生,而常是由于邪念(被引导而产生的主观或扭曲的妄想)所生,是应该避免的邪定。

更常见的是外道基于邪见、不守戒律、或没有正念而生的定境,这些有违于八正道而生的定境都无法导向解脱,不是佛教的正定。

(七五五~七)~(七五八)

[读经拾得]

凡夫怕火灾、水灾、战争会让母子失散,而佛陀说老、病、死更该怕,纵然是母子也无法代对方受老、病、死。

解决之道,在于精勤修行八正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一〈地狱名号品第五〉:“父子至亲,岐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CBETA, T13, no. 412, p. 782, a29-b1) 和“无母子畏”的比喻类似。

(七五九)

[读经拾得]

本经说的“断此三受”,可与以下经文对照:

  • 《杂阿含经》卷五第107经:“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33, b14-19)
  •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0经:“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CBETA, T02, no. 99, p. 120, a25-27)

(七六〇)~(七六一)

[读经拾得]

学佛的成就上,是在学的阶段还是毕业了,要看八正道的修习,是在学的阶段还是毕业了。

(七六二)~(七六四)

[读经拾得]

修八正道时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知苦谛而依远离、断集谛而依无欲、证灭从依灭、修道即向于舍,也就是相应于四圣谛而修八正道。

(七六五)~(七六八)

[读经拾得]

和本经文句类似的经典的比较,可参见卷二十七第726经的“读经拾得”。

(七六九)

[读经拾得]

八正道是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能让人到彼岸,因此本经说八正道是“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是最棒的运输工具。

(七七〇)~(七七五)

[读经拾得]

  • 正思惟(如理作意)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经过生猛海鲜店时,有的人会起贪欲而走进去大快朵颐,但能如理作意的人,则可能对即将被活宰的众生心生怜悯,或是忆念佛陀鼓励不食不净肉(见到为我而杀、听闻为我而杀、怀疑是为我而杀),因此不起贪欲,不逞口腹之欲。

遇到曾有过冲突的人时,有的人会记恨而起瞋心甚至口出恶言,但能如理作意的人,则可能客观看待以往的冲突,认知到过去的冲突只是因缘生灭,因为所处的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立场;纵使对方真的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也会对他愚痴造业受苦感到可怜,因此不会一味地憎恨对方,也不会挑衅对方。

精进修行者的如理作意,则例如《杂阿含经》卷九第241经所述:“彼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今宁以炽然铁枪以贯其目,不以眼识取于色相,堕三恶趣,长夜受苦。我从今日当正思惟:“观眼无常、有为、心缘生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有为、心缘生法。”’”(CBETA, T02, no. 99, p. 58, a29-b5)

  • 八正道的“正志”(有时也译为“正思惟”)和四预流支的“内正思惟”(又译为“正思惟”、“如理作意”)是否相同?

八正道的“正志”(有时也译为“正思惟”)和四预流支的“内正思惟”(又译为“正思惟”、“如理作意”)两者的梵文或巴利文原文不同,意义也不太相同。

八正道的“正志”是正确的意向、意图、动机,有“正志”而能带动正确的行为。

四预流支的“内正思惟”是遇到情境时正确地思惟、如理地思惟,有“内正思惟”而能在遇到事情时作出有智慧的反应。

(七七六)~(七七八)

[读经拾得]

社会新闻上常有家长形容作奸犯科的儿子:“我儿子很乖,都是交到坏朋友害的。”

几千年前佛陀就说“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会让人行于邪道,到现代仍是如此。

(七七九)~(七八四)

[读经拾得]

  • “八正道”的定义

本经详细地定义了八正道,如下表所整理:

八正道 定义 白话
正见 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 正确的见解(详见下表)
正志 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 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
正语 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正业 离杀、盗、淫 正确的行为;不杀生、偷盗、淫欲
正命 如法求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非不如法 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正方便 欲、精进,方便出离,勤竞堪能,常行不退 正确的努力;意愿勤奋上进,努力地超越(恶),勤奋地成就(善),持续修行不退
正念 念、随顺念,不妄不虚 心念专注、心念安住在当下,没有妄想、虚假
正定 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 心安住不乱,稳定维持,寂静安定、心专注于一境(音译)、心专注于一境(义译)


本经中,“正见”的定义包含各种世间的善法,至于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当然也是正见,也有其他经典将四圣谛列举于正见的定义中。

“正方便”又译为“正精进”,在本经中的定义,通于其他经中定义的“四正勤”,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正念”在本经中的定义可说类似于“活在当下”,其余经中则有定义为“四念处”。

“正定”在本经中的定义是对于“定”的各种描绘,本卷第754经则定义为基于前七正道而生的禅定。

  • “正见”的定义

本经定义“正见”的经文,可和《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1〉第189经圣道经的经文比对如下:

《杂阿含经》经文 《中阿含经》经文 白话
有施 有施 布施是善的
有说 有咒说 咒愿(祝福)是善的
有斋 有斋 供养是善的
有善行、有恶行 有善恶业 有善行、有恶行
有善恶行果报 有善恶业报 有善业报、有恶业报
有此世、有他世 有此世彼世 有轮回
有父母 有父有母 有父母(要孝顺)
有众生生 有众生受生世间 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
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 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 有办法证得涅槃


(七八五)

[读经拾得]

  • 依本经所述,世间及出世间八正道的定义,表列如下:
八正道 世间 出世间
正见 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 四圣谛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
正志 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 四圣谛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
正语 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四圣谛思惟,除邪命贪、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着,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
正业 离杀、盗、淫 四圣谛思惟,除邪命贪、身三恶行、诸余身恶行数,无漏、心不乐着,固守、执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
正命 如法求衣、食、卧具、随病汤药,非不如法 四圣谛思惟,于诸邪命无漏、不乐着,固守、执持不犯,不越时节,不度限防
正方便 欲、精进,方便超出,坚固建立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 四圣谛思惟,无漏忆念相应,心法欲、精进,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坚固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
正念 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 四圣谛思惟,无漏思惟相应,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
正定 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四圣谛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简言之,相应于四圣谛、没有烦恼地行于八正道,即是出世间八正道,能证得涅槃。

  • 南传《中部尼柯耶》〈不断品2〉第117经大四十经、〈分别品4〉第141经谛分别经中对于世间及出世间八正道的定义,表列如下供对读:
八正道 世间(南传《中部尼柯耶》) 出世间(南传《中部尼柯耶》)
正见 有布施,有供养,有供物,有善作的、恶作的业之果与报,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众生,在世间中有正行的、正行道的沙门、婆罗门以证智自作证后而宣说此世、他世 凡有圣心、无烦恼心、具足圣道、修习圣道者的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道支
正志 离欲的意向、无恶意的意向、无加害的意向 凡有圣心、无烦恼心、具足圣道、修习圣道者的思索、寻、意向、专注、细专注、心的导向、语行
正语 戒绝妄语、戒绝离间语、戒绝粗恶语、戒绝杂秽语 凡有圣心、无烦恼心、具足圣道、修习圣道者的四种语恶行之远离、弃离、回避、戒绝
正业 戒绝杀生、戒绝未给予而取、戒绝邪淫 凡有圣心、无烦恼心、具足圣道、修习圣道者的三种身恶行之远离、弃离、回避、戒绝
正命 舍断邪命后,以正命营生 凡有圣心、无烦恼心、具足圣道、修习圣道者的邪命之远离、弃离、回避、戒绝
正方便 为了未生起的恶不善法之不生起而生欲、努力、生起活力、尽心、勤奋;为了已生起的恶不善法之舍断而生欲、努力、生起活力、尽心、勤奋;为了未生起的善法之生起而生欲、努力、生起活力、尽心、勤奋;为了已生起的善法之存续、不消失、增加、扩大、圆满修习而生欲、努力、生起活力、尽心、勤奋
正念 住于在身上随观身,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婪、忧;住于在受上随观受,……(中略)住于在心上随观心,……(中略)住于在法上随观法,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婪、忧
正定 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以喜的褪去与住于平静,有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于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具念、住于乐者’的第三禅;以乐的舍断与苦的舍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念遍净的第四禅


  • 打坐时的体悟,要试着带入日常生活中。对于修行熟练的人,在平日以八正道待人处世时,能随时观照、不起贪瞋痴等烦恼,即是修习出世间八正道。

(七八六)~(七八八)

[读经拾得]

本经偈中说“正见增上者……终不堕恶趣”,似乎是与《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一〈忉利天宫神通品1〉:“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CBETA, T13, no. 412, p. 778, b7) 有些相近的祝愿偈语。这是祝福而不是打包票,限于“正见增上者”,不造三恶道业,甚至最终证得初果,自然不堕恶趣。

(七八九)

[读经拾得]

  • “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的差别,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布施”是世间正见、是善行,但很多人布施是为了求回报,那是“不净施”,有善报,但和四圣谛不相应,有来有往、有进有出,始终不出世间,无法解脱。

若拥有出世间正见,基于四圣谛则知道我及我所有的(所施之物),以及所有因缘而生的事物(例如未来的善报)都是无常的,有择法觉知而不执著,那么布施除了利他外,也是舍去悭啬甚至我执,才是清净、解脱的布施。

(七九〇)~(七九一)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正道”即十善业道(十善业迹),可对应到八正道的正见、正志、正语、正业。行十善可以往生善道。

综合本经所说,以及《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1〉第189经圣道经所说的八正道次第关系(正见生正志、正志生正语等等,前者生后者),可知在修行四念处(正念)及禅定(正定)前,应具备有十善业道。这也呼应卷二十四第624等经所强调修行四念处前要先持戒,修四念处才能有所成就。

“八正道”、“十善业”等名词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可见八正道含摄五戒、十善,涵盖身口意三业:

(七九二)

[读经拾得]

本经所举例的“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即“五逆罪”,是最重的恶行,将感召阿鼻地狱(无间地狱)果报。

(七九三)~(七九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七九七)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证得四果的条件,整理如下表:

果位 条件
须陀洹果 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至于证得四果的方法,就是八正道。

(七九八)~(八〇一)

[读经拾得]

佛陀解说有益于修入出息念的五法,表列如下:

方法 原理
持戒 心易安定、没有悔恨
少欲、少事、少务 心习惯于不向外攀缘
饮食知量 较不易昏沉、减少贪欲
初夜、后夜不着睡眠 较多时间修行
离诸愦闹 减少外缘干扰


其中“初夜、后夜不着睡眠”并不是不睡觉,而是早睡早起、不赖床;中夜、中后夜(约晚间九点至凌晨三点)仍应该要睡眠,让身体休息。

各道场常见依《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称“小止观”)教导修习止观的“具缘”: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也和本经内容有部分相近。

(八〇二)

[读经拾得]

本经介绍修入出息念的效用,其中“身止息”对应到以下第803经的“身念处”阶段的成果,“心止息”对应到“受念处”阶段的成果,“有觉有观寂灭”对应到“心念处”阶段的成果,“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对应到“法念处”阶段的成果,也就是说修入出息念能够圆满四念处、止观双运、证得解脱的智慧。

(八〇三)

[读经拾得]

  •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与四念处

经藏中对于入出息念的教学,以本经所列的步骤最为详细,先由觉知吸气与呼气、呼吸的长短、呼吸与全身、全身平静轻松的“身念处”,次修觉知喜、乐、心的活动、心的活动平息的“受念处”,再修觉知心、心悦、心定、心解脱的“心念处”,最后达成观察无常、断、无欲、灭的“法念处”。

第810经也提到这十六个步骤和四念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后世的论师们将本经的文字区分为十六个步骤,以方便记忆,由于经文本身并没有一一标示十六个步骤,不同论师所区分出的步骤都不太相同,上图也只是其中一种编号法。大原则都是由较粗显的目标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目标,如同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也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

初学者可以将十六个步骤的关键字,例如:“进出、长短、全身、平息身行”,“喜、乐、心行、平息心行”,“心,心悦、心定、心解脱”,“无常、断、无欲、灭”背起来,以方便打坐时依序练习。

  • 入出息念的入门方法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一个步骤比一个步骤微细,可在每一个步骤熟悉后,练习下一个步骤。熟悉后才进入下一个步骤,可避免心念太粗而不易觉察较微细的目标;在熟悉后进入更微细的步骤,也可避免永远停留在同一步骤所可能造成的无聊感。

本经微言大义,十六个步骤对于不同修行阶段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应用,因此各宗派、传承就发展出不同的实修法。以下仅依经文介绍一种适合初学者的方法:

准备阶段

“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

平日要持戒及守护根门,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打坐才能有所进展。

日常生活中可以“念身”,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例如走路时,觉知正在走路;站着时,觉知正在站着;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或外境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而守护根门。“念身”的修法,详见卷二十四的“导读”及“读经拾得”。

打坐前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三拜,有助于收摄心念,这也是以六念中的“念佛”来收摄身心。

“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

在不易有噪音干扰、不会有人打扰的地方打坐。

“端身正坐”

初学打坐的坐姿,只要背打直、身体放松即可。可以席地盘腿坐,也可以坐椅子上。脚掌和膝盖要保持温暖,所以一般会用毯子盖着。

盘腿坐时,臀部要坐上适当高度的蒲团,让臀部高于膝盖(髋关节高于膝关节)。腿盘起来,腰提起来、不要弯腰驼背,能确保呼吸顺畅。双手掌心向上,一手放在另一手上地交叠,放在肚脐下方,手背自然搁在大腿或脚上。

坐椅子上的人,则将两手自然平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所坐的椅子,椅面要和地面平行,以四支椅脚稳稳地支持椅面。椅面的高度要使得坐着时大腿和小腿呈直角,并且脚掌平贴在地面上。为了维持清醒及呼吸顺畅,坐时腰要挺起来,背部直立不要靠着椅背。

然后在不弯腰驼背的前提下,全身从上到下依次放松各处的肌肉,尤其要留意放松眼睛、肩膀、小腹这三处打坐时容易紧张的地方。保持放松很重要,也是许多人常忽略的重点。

“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

心念专注于当前,远离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对于已根据卷二十四所载修习四念处,而体验过“正念”或“念住”的人,可先回味正念的体验,进而提起正念,心念专注于当前。

根据本经所载,五盖淡薄后修入出息念较容易进步。如何去除五盖?前面卷二十六第704经的“读经拾得”有观察五盖的例子,卷二十四第608经第611经第616经的“导读”或“读经拾得”有修四念处以对治五盖的方法,卷二十七第715经提到削弱五盖的法门,例如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心观对治瞋恚。

五盖是打坐进展的重要指标,万一在打坐时有神奇的境界出现,但五盖却愈来愈强,那是修行偏差的警讯,请务必亲赴教授禅坐的寺院询问,以调整修行的心态及方法。

身念处阶段

1. 觉知呼吸进出:“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

觉知吸气,知道吸进了空气,觉知呼气,知道呼出了空气。

练习吸气时觉知吸气,呼气时觉知呼气,了了分明。

2. 觉知呼吸长短:“息长息短”

觉知吸气与呼气的长短。

开始练习时,通常先进行一次深长的呼吸,在吸满空气后才将空气吐出。这是长的呼吸,好好观察长呼吸的过程,以及长呼吸带给身体什么影响,以能分辨长呼吸的状态。

深长的呼吸后,让身体自然呼吸,不要控制呼吸,观察呼吸自然变成较短、较轻柔的呼吸。

呼吸的长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知道相对的长短即可。在这过程中要带着好奇心观察,有助于减少分心,也是在培养择法觉支。

觉知呼吸的长短。吸气长时觉知吸气长,呼气长时觉知呼气长,吸气短时觉知吸气短,呼气短时觉知呼气短,每一次吸气及呼气都清楚知道长短,了了分明。

这前两个步骤是单纯修定的阶段,自下个步骤开始则不只一个所缘(专注的对象),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个所缘境,因此不单是修定的方法了,而是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的方法,端看修行者着重在止或观。

3. 呼吸时觉知全身:“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

觉知全身的状态,包含呼吸对全身的影响。此时觉知的范围较宽阔,主要放在全身,同时也延伸到呼吸上。

这也是卷二十四的导读及读经拾得中提到的“念身”在坐姿的应用。平日如果有在行、住、坐、卧练习“念身”的人,日常生活中心念虽然主要放在做事上,也可时时将对身体的觉知摆在背景,将心淡淡地定锚在身体,打坐在进入较深定境前也可以将对身体的觉知摆在背景;在这个步骤时,则心念主要放在对身体的觉知,呼吸则摆在背景,也可说将呼吸及觉知全身的优先级对调。不论是对身体的觉知或对呼吸的觉知,自然都是较宽阔的觉知的一部分。

十六个步骤都要有对呼吸的觉知:在前两个步骤,心念专注于呼吸上,在这个步骤则心念主要放在觉知全身,对呼吸的觉知则自这个步骤开始逐渐退居辅助的角色,但后续各步骤仍然要隐隐地觉知呼吸的变化。

4. 呼吸时平息身行:“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全身后将任何的紧张、僵硬、酸疼等等都放松、放下,深度放松,而可达到身体的平静、轻松。

初学时只需要能放松即可,在五盖愈来愈少、身心愈来愈安定后,自然能愈来愈平静、轻松。

呼吸时觉知全身平静、轻松,了了分明。

受念处阶段

5. 呼吸时觉知喜

五盖淡薄,身体平静、轻松后,心中自然会渐渐感受到欢喜。

初学时只须要试着静心感受到丝毫的、隐约的欢喜即可,例如活在当下的喜。如果心中还无法在修入出息念时自然生起欢喜,可以用邀请欢喜、迎来欢喜的柔软心态来生起欢喜,或是忆念曾作的善行来生起欢喜,或是忆念这十六个步骤正是佛陀本人常修行的方法(参见本卷第807经)而欢喜。只要所生起的欢喜是非世俗的、不是从五欲引起的即可,只要能激起一丝欢喜就可以。

从四念处的层次来看,这时已提升到觉知感受的层次,也就是受念处的层次。受念处的这四个步骤,让修行者觉知当下的感受,以及这些感受如何影响心的活动。受念处包含了觉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何这几个步骤只提到觉知乐受?可能是因为在这步骤前,经由修行而减轻了五盖、身体平静、轻松了,因此相对之下乐受较明显。

呼吸时觉知欢喜的感受,了了分明。

6. 呼吸时觉知乐

感受欢喜后,不执著在欢喜上,能生起更轻柔的快乐。

一个技巧是知足自然能生起轻柔的快乐(即“知足常乐”),而且纵使在前一步骤无法生起欢喜时,也不必灰心,只要知足于现况,自然有知足之乐。

呼吸时觉知快乐的感受,了了分明。

7. 呼吸时觉知心行

先前第三步骤时已将呼吸放至背景,此时将上个步骤的乐受也放至背景,犹如在心中腾出一片空间,然后看着这心中的活动。

像旁观者般轻松地看着这些心的活动或妄念,不参与其中、也不需因为有妄念而生气,就像一位母亲看着小孩玩沙堆,堆了又拆、拆了又堆,就只是旁观著,不跟着一起玩沙堆。

我们不须要和妄念作战,只要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追着妄念跑、不将妄念视为“我的”妄念而执著不放,就能在呼吸以及快乐的隐隐陪伴下,用放松的态度看着心中的活动终究有如船过水无痕。

对于顺利掌握这个步骤的修行者,在背景的乐受也是一个有用的工具:每当我们参与到妄念中、追着妄念跑,就不再如放松的旁观者,就不再活在当下了,乐受也会消失,因此提醒我们回到旁观者轻松客观的立场。另一方面,在妄念较严重的状态下,可以先观察心在活动时的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因为感受比较单纯,可避免直接觉知所有心的活动但妄念太多时,念头跟着妄念跑不停。

呼吸时觉知心的活动,了了分明。

8. 呼吸时平息心行

客观地看着心中的活动后,妄念或念头会自然渐渐沉淀,内心达到轻安(平静、轻松)。

步骤4是让身体平静、轻松,这步骤则是让内心平静、轻松。

《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经念经讲述在谷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让牛跑进田地内乱吃、乱撞,就像我们要断除贪、瞋、痴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祸患。但在谷物收成后,田地一片干净,牧牛人就可以在树下轻松坐着,这就像没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时的状态,是很开阔的、现前的心,是放松的、放下的。

呼吸时觉知心的活动平息,了了分明。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中有喜、乐、轻安产生,让人愈修愈快乐,因此就会多加修习,这也是一种以奖励为基础的学习过程(reward-based learning)。因此对修行过程中的快乐,只要不是世俗的快乐或五欲,不必急着立刻放下,可以适当地享受修行的过程,虽然最终这快乐也要放下。

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中都要有对呼吸的觉知。前两个步骤觉知完全专注在呼吸上,之后的各个步骤还是要有对呼吸的觉知,但愈接近入定时,心的专注会愈来愈单一,相对之下呼吸持续变换的韵律则逐渐淡化为背景。虽然淡化为背景,但对呼吸变换的觉知持续提示无常的特性,有助于培养我们对无常的体会。

心念处阶段

9. 呼吸时觉知心

前一个步骤“平息心行”中,妄念已自然渐渐沉淀,心不随境转后,主要剩下纯粹的知道的功能,如同南传《中部尼柯耶》〈根本法门品1〉 第10经念住经所说的:“纯粹的知和持续的念”。

纯粹的知是一般人未曾有的体验,能让人惊奇于其澄静。初学者虽然达不到这样的状态,仍然可以试着体验妄念渐渐沉淀后,较为纯粹的觉知,而任何的念头也都是心所变现的一部分。

呼吸时觉知心,了了分明。

10. 呼吸时觉知心悦

在纯粹觉知的心中自然有悦乐,此时只要留意悦乐的这个面向,即可觉知心的悦乐,甚至增进悦乐。

步骤5的“喜”、步骤6的“乐”,以及本步骤的“悦”,都属于乐受,差别在于步骤5的“喜”较活跃、步骤6的“乐”较轻柔,本步骤的“悦”则更深层、静止。

呼吸时觉知心的悦乐,了了分明。

11. 呼吸时觉知心定

纯粹觉知而有悦乐的心,自然能安定,此时只要留意定的这个面向,即可觉知心的安定、统一,甚至增进心的安定、统一。

呼吸时觉知心的安定,了了分明。

12. 呼吸时觉知心解脱

放下执著,觉知心解脱于执著。

这里的“解脱”可以有两种方向,一种是解脱于“我”,放下对自我的执著,“有呼吸但没有一个自我在呼吸”。另一种是进入更深的定,例如初禅时心解脱了五盖,二禅时心解脱了寻与伺,三禅时心解脱了喜,四禅时心解脱了乐。

两种方向皆可,平日可以“解脱于我”来练习,而如果要入定,则以进入更深的定来练习。

呼吸时练习放下,觉知心解脱于执著,了了分明。

前面“受念处阶段”步骤4至8中已经觉知过喜、乐、心的活动、心的活动平息,而在“心念处阶段”步骤9至12的觉知心、心悦、心定、心解脱。两个阶段在体会的性质上有相似处,差别在于“受念处阶段”只看感受或感受直接引生的心的活动,即五阴中的受、想、行阴;而“心念处阶段”时内心已更澄静,觉知的的层次也更细致,即五阴中的识阴,因此是由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的过程。

法念处阶段

13. 呼吸时观察无常

观察事物的无常、迁流变化。

观察的对象可以是呼吸,也可以是五阴或一切事物。

以五阴作观察的对象为例,可一一观察五阴的无常,例如色阴是身体的呼与吸,包含了第1至4步骤的对象;受阴是对呼吸苦乐的感受,乃至第5、6步骤的喜、乐等感受;想阴是对呼吸的认知,行阴是意志专注于呼吸,想阴、行阴包含了第7、8步骤心的活动;识阴是对呼吸的觉知,包含了第9至12步骤的对象。

这些都迁流变化,也都是因缘而生、有条件才能成立,条件改变就会变化乃至消灭,因此观察并觉悟无常。

呼吸时观察无常,了了分明。

14. 呼吸时观察断

既然无常,也就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我,自然也没有烦恼是我所拥有的,而舍断烦恼,放下身见、戒禁取见、疑结等烦恼。

呼吸时观察断烦恼,了了分明。

15. 呼吸时观察无欲

既然无常、舍断烦恼,即可厌离,体悟到没有什么好执著的,而能离贪,无欲爱、色爱、无色爱。

前面步骤对于无常的体悟愈深、对于舍断的实践愈扎实,这一步骤的无欲愈彻底。

呼吸时观察无欲,了了分明。

16. 呼吸时观察灭

所有当前的感官经历都会灭去,所有事物也都会灭去、终止。

以呼吸为例,呼吸很快就灭去,一下就没有了,而且如果呼吸停止,没多久生命也会终结。

因为无常、舍断烦恼、无欲,而灭苦,涅槃寂灭。

呼吸时观察寂灭,了了分明。

第14至16步骤可以对应到其他经中所提的“四法本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行苦,涅槃寂灭。相当于“三法印”加上“一切行苦”,也有人称为“四法印”。如此契合真理地修观能解脱烦恼、证得涅槃。

南传的对应经文在第14至16步骤的次序和《杂阿含经》不同,而是“随观无常,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弃舍”,可对应到其他经中所提“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也可以成为一种修行的次第,能让人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证知四圣谛。法念处的这四个步骤依南传次第的修法,可参见线上版的“进阶辨正”。

(八〇四)

[读经拾得]

本经说“安那般那念修习多修习者,断诸觉想”,入出息念特别能对治散乱的思绪,这可能也是因为呼吸没有颜色或外形,是一种较平淡的所缘,相对之下比较不会激发心里的幻想。再者,入出息念的修习过程有喜、乐、轻安产生,愈修愈快乐,有利于让心专注在修行上而不乱跑。

(八〇五)

[读经拾得]

阿梨瑟吒比丘自己修行入出息念,已“于内外对碍想善正除灭”,一种解读是达成内心与外境的统一,有不错的定力。另一种解读为舍离了瞋恚。相当的南传经文接下来还有一句,表示他修入出息念的方法为“只具念地吸气、只具念地呼气”。

佛陀则进一步教他“胜妙过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即第803经所解说以入出息念修习四念处的十六个步骤,既能修止也能修观,进而由法念处觉悟解脱智慧。

(八〇六)~(八〇七)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佛陀曾连续两个月闭关修习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进入一个比一个深的定境,并且在出关后称赞这个法门,特别推荐给大家。

(八〇八)

[读经拾得]

断五盖有助于入定及培养七觉支,但五盖不包含“无明”等深层的烦恼,在因缘具足时仍会新生五盖。因此本经说有学圣者的安住是多保持断五盖,佛陀则不但断尽五盖,更断了五盖的根本──无明及所有的烦恼。

(八〇九)

[读经拾得]

本经介绍佛陀开始教入出息念的因缘,是因为有弟子修不净观太过猛烈,修到厌世自杀,因此佛陀教导较温和的入出息念。

(八一〇)

[读经拾得]

  • 入出息念如何增进七觉支

综合本经及第803经,可知入出息念的十六个步骤与四念处的关系(如在第803经的“读经拾得”中所分析)。进一步地,这十六个步骤也能增进七觉支,整体上四念处的每一个念处都能增进七觉支,细部来看某些步骤较容易增进某些觉支,举例如下:

  1. 念觉支:从准备阶段或步骤1开始的所有步骤。
  2. 择法觉支:步骤2(明辨、研究呼吸的长短)。
  3. 精进觉支:步骤3(努力让觉知包括呼吸和全身)开始或是全部的步骤。
  4. 喜觉支:步骤5等。
  5. 猗觉支:步骤4(身猗息)及步骤8(心猗息)。
  6. 定觉支:步骤11。
  7. 舍觉支:步骤12开始。


  • 入出息念至解脱的次第

本经详述修入出息念 → 四念处 → 七觉支 → 明、解脱的次第。也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15经“读经拾得”所述修四念处、七觉分的次第。

  • 佛教的入出息念与外道的控制呼吸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 31〉第8经记载佛陀在成道前,苦行六年时,曾经尝试各种外道的修法,其中包括控制呼吸的方法,类似外道的练气法,例如:“我今以数出入息,觉知有气从耳中出,是时风声如似雷鸣。尔时,复作是念:‘我今闭口塞耳,使息不出。’”(CBETA, T02, no. 125, p. 671, a13-16) 修到最后却导致身体衰弱,甚至濒临死亡,最后佛陀彻底抛弃了这些无益解脱的苦行,才成正觉。

外道的练气法控制呼吸,不但无益解脱,以佛陀的经验来看甚至终究有危险性;佛教的入出息念则不控制呼吸,而是客观地觉知呼吸,进而以四念处收摄心念并开启智慧。“控制呼吸”与“入出息念”的对比,可见一斑。佛弟子在修入出息念时也可能有风大或气脉的觉受,而从佛陀的经验来看,风大或气脉的觉受都无关紧要,应避免执著或操控气脉。

(八一一~八一二)~(八一三)

[读经拾得]

佛陀譬喻入出息念修行身、受、心、法四念处时,如同从东、南、西、北乘车经过道路中的土堆,自然将土堆辗压而过,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至于恶、不善法自然也在四念处之下被辗压而过了。

(八一四)

[读经拾得]

初禅有寻(觉)、伺(观)、喜、乐、一心等五禅支,对比第803经所述的入出息念十六个步骤中,第1、2步骤着重寻,第3步骤开始着重伺,第5、6步骤等为喜、乐,第11步骤为一心。

入出息念十六个步骤只有前两个步骤是单一所缘境,第3个步骤开始则不只一个所缘境,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个所缘境,因此不是单纯修止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后面的步骤中呼吸持续变换的韵律逐渐淡化为背景,因此想多修止的修行者还是能专注在单一所缘境而修定。

相对地,想多修观的话则可多练习法念处的几个步骤,也就是说入出息念十六个步骤可以用来修止也可以用来修观,对于定及慧都能有帮助。

(八一五)

[读经拾得]

  • 贪欲重,可修不净观对治。
  • 瞋恚重,可修慈心观对治。
  • 我慢重,可修无常想对治。
  • 杂念重,可修入出息念对治。

(八一六)~(八一七)

[读经拾得]

梵语及巴利语 citta 译为“心”,也可译为“意”,因此“增上意学”即“增上心学”;本经说“增上意学”是修四禅,也就是“增上定学”。

(八一八)

[读经拾得]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此戒修得好的人,定、慧还不一定修好了;戒、定修得好的人,慧还不一定修好了;慧修得好的人,戒、定一定修好了。

(八一九)~(八二〇)

[读经拾得]

  • 原理上,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此,要加强定,得先加强戒,然后加强定;要加强慧,得先加强戒、定,然后加强慧。

所以本经说“增上意(定)学”是“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要加强定自然着重在加强戒、定。而“增上慧学”是“重于戒,戒增上,重于定,定增上,重于慧,慧增上”,要加强慧自然戒、定、慧都要加强了。

由此也可知,如果有人持戒不净也不发露忏悔,却自称证得四禅甚至证果,那是不可能的事。

  • 本经中说“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的人修行能证初果,不等于初果没有定、慧,只是定、慧尚未圆满。依据本经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戒修好了,定、慧为辅,可证初果及二果;戒、定修好了,慧为辅,可证三果;戒、定、慧都圆满,可证阿罗汉。
  • 有同学提问:“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即为三果圣者(阿那含),为何本经中说三果圣者的戒、定都要修得好?”

三果圣者断的五下分结中包含“欲贪”,超越了欲界,三果圣者不再生于欲界,自然最少要有初禅(色界定)以上的定力。

(八二一)

[读经拾得]

从随信行开始到阿罗汉,每个阶段性成就都须要戒增上,因此成就随信行以上的果位,皆不堕恶道。

本经提到的各种修行阶位的意义,可参见卷二十六的导读“四向四果”。

(八二二)

[读经拾得]

将修行的重心区分为戒定慧三学,是大致的分类,其他经中也有更为细部的次第列举,例如《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其中也包含戒定慧三学。

(八二三)~(八二六)

[读经拾得]

本经第一段提到受持学戒的利益,和律藏中说的“制戒十益”大同小异,“制戒十益”为:摄僧、极摄僧、令僧安乐、折伏无羞人、有惭愧人得安稳住、不信者令得信、已信者增益信、于现法中得漏尽、未生诸漏令不生、正法得久住。

(八二七)

[读经拾得]

本经以农夫耕田不会想着当天收成,时间到了,自然能够生成,譬喻修习戒定慧,不要想着立刻就能够解脱烦恼,持续修习,时间到了,自然能够成就。

(八二八)~(八二九)

[读经拾得]

有同学提问:“跋耆子尊者诵戒有困难,却表示可以随时学三学。三学包含了增上戒学,增上戒学包含了诵戒,怎么三学会比诵戒容易?”

从佛教律制经过时间的演进,或许可以了解其背景。

佛陀早期收的弟子根器非常好,对答几句就悟道了,也不会做任何坏事,因此一开始僧团还没有条列戒律,只须要把握住大方向,教导要善摄根门、守护身口意,自然就能断恶修善。这就是最早的“增上戒学”。

后来僧团愈来愈大、弟子愈来愈多后,龙蛇混杂而有各种状况。当弟子犯错后,即会制定对应的戒律以避免再犯,这叫做“随犯随制”,累积一条一条的戒律,最后比丘戒累积约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戒累积超过三百条戒。后来甚至有了“律师”的角色,因为几百条戒的开、遮、持、犯,各戒的缘起以及背后用意,都要背起来的话满不容易的。当时没有纸本书,全部要记在脑中,并不简单。

比丘戒既然是保有比丘身分的基础,就非得记得不可,但不是每个人的记性都这么好,全部要记起来而且日常得注意是否犯哪一条戒,对于记性不好的人就成为沉重的负担。

在本经中,佛陀对跋耆子尊者讲述“三学”,即意指早期大方向的教导:要守护身心、断恶修善,然后就能成就定、慧。先抓住大方向,提纲契领,之后再补上细节就容易了。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

(八三〇)

[读经拾得]

  • 赞许重视戒律的人,不赞许不重视戒律的人

佛陀表示纵使是资深的上座比丘,只要不重视戒律,佛陀就不会称赞他,否则新进比丘就会有样学样,招致戒律的破败、团体的堕落。

在世俗上,企业团体当中愈是资深的干部,愈可能认为自己不必如新手受规矩束缚。然而,愈资深的干部不守规矩,就愈容易上梁不正下梁歪,群起仿效,造成整个团体的败坏。本经中佛陀所开示的原则也适用于企业管理,若有资深干部不守规矩,则不宜赞许。相反地,该赞许守规矩的人,制度才能建立、团体才能运作顺畅。

  • 忏悔而后能守净戒

本经中迦叶氏比丘向佛陀忏悔他先前轻视、不接受戒律的过失后,佛陀则肯定他能忏悔改过,表示忏悔而后能守净戒。真正了解错误及错误带来的后果,并加以忏悔,自然就比较不容易再犯了。

(八三一)

[读经拾得]

戒律不只是个人修行的基础,也是团体相处的规则。要重视、持守戒律,才有可能自利利他。

(八三二)~(八三三)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若圣弟子成就四不坏净者,欲求寿命,即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即得。”

有四不坏净的人,净信三宝,自然行于正道,而感得人天善果甚至解脱;奉持净戒,自然不造恶业,不生恶果。因此成就四不坏净者有种种的善报,能自在如意。

这也是各经中说净信三宝有殊胜善报的根本原因,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CBETA, T13, no. 412, p. 778, b6-7) 若净信三宝最终得四不坏净、证得初果,自然有殊胜善报。但若只是见神拜神、见佛求佛,却没有对三宝的净信及符合八正道的修行,果报自然大打折扣。

证得初果后不再造三恶道业,但在证初果前曾造的恶业仍可能成熟,造成不如意。这些有各自的因果,与本经所说并不抵触。

有同学问:“修行通常要去除世俗的欲望,本经为何提这些好处?”其实本经单纯是讲“善果”,善果不等同欲望。例如给孤独长者很有钱,有钱并不是“原罪”,善用钱财的话也可成为修行上的资粮:给孤独长者以他的钱财布施行善、护持佛法,增加修行的资粮,促成他成就圣果。

(八三四)~(八三六)

[读经拾得]

  • 佛陀要我们对众生起悲悯、慈悲心,而教众生信佛、法、僧、戒,这是在对方乐于听闻接受的前提下(而不是硬塞佛法给他人)。若能信佛、法、僧、戒,众生终究能离苦得乐,获得大利益。
  • 初果圣者才能真正成就四不坏净,而初果圣者不堕恶道,也呼应本经说成就四不坏净者不可能堕恶道。

(八三七)

[读经拾得]

佛陀表示信人有五种过失:

  1. 当所信奉的人违背戒律而被僧团嫌弃时,盲目的追随者会因此对僧团不满,而不入寺院、不敬僧众、不得闻法、退失善法。
  2. 当所信奉的人违背戒律而被僧团举发时,盲目的追随者会因此对僧团不满,而不入寺院、不敬僧众、不得闻法、退失善法。
  3. 当所信奉的人出远门时,盲目的追随者会因此不入寺院、不敬僧众、不得闻法、退失善法。
  4. 当所信奉的人还俗时,盲目的追随者会因此不入寺院、不敬僧众、不得闻法、退失善法。
  5. 当所信奉的人过世后,盲目的追随者会因此不入寺院、不敬僧众、不得闻法、退失善法。

“信人的五种过失”是佛陀在介绍“四不坏净”的经文中一并解说的,可见“依法不依人”与“四不坏净”不相违背,要有“依法不依人”的智慧,才能真正的敬信三宝。

根据《阿含经》诸多经文,“皈依僧”是皈依“圣众”,而不仅单一个人;具有对三宝的净信,不因单一个人的行为而动摇,才能成就四不坏净。

(八三八)~(八四〇)

[读经拾得]

对于佛、法、僧的不坏信心,清净布施,还有圣戒成就,都能带来滔滔不绝的福德、善法、安乐。

“不偷盗戒”的进一步积极面即“布施”,因此“圣戒成就”和“清净布施”也有所关联。

(八四一)

[读经拾得]

本经比喻四不坏净的功德如同五大河汇流大海的水量,不只百瓶、千瓶、百千万瓶水,而是多到无法计算,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世间所有的福德果报都是缘起缘灭,不是永恒的。相较之下,证得初果、得四不坏净,能够永不堕恶道,自然远远超过一般会退失的人天福德。

(八四二)~(八四三)

[读经拾得]

  • 常有同学在读本卷经文时提出:“这些经文都是说四不坏净的好处,但要如何修到四不坏净呢?”答案就在本经中。

本经所说的“入流分”又称为“四预流支”,是证得初果的四个要素,为:

  1. 亲近善士。
  2. 听闻正法。
  3. 内正思惟。
  4. 法次法向。

我们可从善知识学习(“亲近善士”)而多加了解正法(“听闻正法”),进一步依循正法而如理地思惟(“内正思惟”),一步步地按照次第修行(“法次法向”)。经由四预流支得以修证至初果,而能有四不坏净。

  • “内正思惟”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不免有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甚至是找自己麻烦的仇家。如果没有内正思惟,遇到这种人,心中自然就会起瞋心,纵然对方什么事都还没做;如果有内正思惟,就可能了解这个人找自己麻烦的因缘而不起瞋心,或是怜悯他造作恶业的愚痴,以智慧应对他,而不是以瞋心应对他,进而减少冤冤相报的循环。

(八四四)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断了对佛法僧戒的疑、成就四不坏净,即得初果。

成就四不坏净即证初果,听起来简单,实际上还是要有实证断三结(身见、戒禁取见、疑结)的工夫。因为亲自断了身见,体证佛法,才能有对三宝的不坏信心,也就没有了疑;因为了知苦的集起与灭去,也就是因缘法,不会自讨苦吃,而持戒清净,并且不会执著错误的禁戒、禁忌。

大多人信宗教,是因为相信它、喜欢它、听信传说、理性深思它、或思考之后接受它,而《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13经则表明除了这些以外,佛弟子还能亲自证知真理,也呼应以上所说。

(八四五)~(八四六)

[读经拾得]

初果圣者断三结(身见、戒禁取见、疑结),成就法眼净,自然如实知四圣谛。四圣谛当中的集谛即本经中所提的十二因缘,道谛即本经中所提的八圣道。因此自然如本经所说,初果圣者如实知见八圣道、十二因缘。

(八四七)

[读经拾得]

“诸天天道”一词,一方面可说“天道”有高尚的意涵,如同经中说佛法为“天乘、婆罗门(贵族)乘、大乘”,另一方面也是往生天界的方法,往生天界须要行十善道甚至一定程度的定力。接下来几经即描述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戒而得以舍恶修善、证得禅定,自然也具备成为天人的资格。

(八四八)

[读经拾得]

  • 对佛、法、僧的净信以及圣戒成就,是修行的方法(念佛、法、僧、戒),也是修行的成就(初果得四不坏净)。


  • “诸天天道”的修行次第

本经说的“诸天天道”包括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以念佛为例,修行次第是: 念佛(例如忆念如来名号) → 随喜 → 心欢悦 → 身猗息 → 觉受乐 → 定 → 不起瞋恚。

精进念佛时安住在当下,能离于世俗的心念,并随着念佛而心生欢喜;这样自然心中喜悦;心中喜悦后身体轻松安稳;身体轻松安稳后感受到更高层次的乐;在安乐的状态下容易得定;基于定力能不起瞋心,如同天人般。


  • “诸天天道”和“念天”

本经所述相当于“六念”或“十念”当中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的修法,也与“念天”相关。

《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讲述“念天”的重点是念诸天“身、口、意净,不造秽行,行戒成身”(CBETA, T02, no. 125, p. 555, c11-12),也就是效法其身、口、意清净、成就净戒。

诸天离于欲贪、调伏瞋恚,如同本经所说的“诸天天道”。

  • “诸天天道”和“修满五法”

本经和《杂阿含经》卷十七第842经所说呼应:“若使圣弟子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得远离五法,修满五法。云何远离五法?谓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舍、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养忧,是名五法远离。云何修满五法?谓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CBETA, T02, no. 99, p. 123, a14-19)

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五法能得禅定,也就是本经所说“念如来故,心生随喜……欢悦……身猗息……觉受乐……三昧定”。

  • 佛法的特质

佛法是可即身体证的,如佛经中一再出现的句子:“如来说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涅槃,即身观察,缘自觉知”。实证佛法不须要等到死后,而是此生此时此刻就可体验的。

这定型句是佛经中常见形容佛法的特质的标准说法,在《杂阿含经》中出现多次,义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细节整理于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以方便同学们对照参考。

(八四九)

[读经拾得]

  • “诸天天道”与“七觉支”

前经和本经所述的修行内容,除了可以和能得禅定的“修满五法”对应,也相通于卷二十六第711经所解说由念觉支次第生起的“七觉支”。

佛弟子修行念住后,逐渐完成七觉支,以“念佛”为例:

  • 念觉支:念如来事,如是: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彼如是念如来事已,则断恶贪,及断心恶不善过;
  • 喜觉支:念如来故,心生随喜;随喜已,心欢悦;
  • 猗觉支:心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
  • 定觉支:觉受乐已,三昧定;
  • 舍觉支:于世间若怖若安,不起瞋恚。

(八五〇)~(八五二)

[读经拾得]

本经的对应经典另外提到成就四不坏净的佛弟子即能自记说入流,自己就如同拥有明镜般清楚地知道(不堕恶趣、入于涅槃之流等),不须要他人告知。

经中常提到证得各果位是“自知作证”,自己证知,不须要他人告知,本卷第833经也强调这点。相反地,坊间的附佛外道则会册封果位给弟子。

(八五三)~(八五四)

[读经拾得]

本经说“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表示不管佛陀是否出世,真理(缘起法)是永远一样的,佛陀只是发现本来就存在的真理。这也等同卷十二第299经所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CBETA, T02, no. 99, p. 85, b24-26)

(八五五)

[读经拾得]

凡夫完全没有五根。佛弟子纵使有四不坏净(即成就五根中的信根甚至念根),仍必须精进成就五根,否则仍算是放逸。

由此可知纵使佛弟子对佛、法、僧之一有深厚的信心,或是持戒清净,但不精进修行以致于无法得定,都还是不够的。

成就了四不坏净的佛弟子,进而成就五根及七觉支,则是真正的不放逸。

本经经文和五根、七觉支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本经经文五根七觉支
圣弟子成就于佛不坏净信根、念(佛法僧戒)根念觉支、择法觉支
其心不起知足想。于空闲林中,树下露地,昼夜禅思,精勤方便,能起胜妙出离随喜精进根精进觉支
随喜已,生欢喜,生欢喜已,身猗息喜觉支
身猗息已,觉受乐猗觉支
觉受乐已,心则定定根定觉支
(没有对应慧根)(没有对应舍觉支)

本经强调完成“五根”的重要性,下一经(第856经)强调完成“四不坏净”的重要性,南传《相应部尼柯耶》〈预流相应55〉第40经难提经经文类似,则强调完成“四预流支”(四个证得初果的要素)的重要性。根据本卷第843经,四预流支能成就四不坏净,因此南北传这三小经之间虽然强调的重点不同,义理仍是互相衔接的。

(八五六)~(八五七)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五种欢喜之处为:

  1. 念佛
  2. 念法
  3. 念僧
  4. 念(自持)戒(事)
  5. 念(自行)施(事)

本经说“此五支定若住、若行、若坐、若卧,乃至妻子俱,常当系心此三昧念”,也就是说最好于行、住、坐、卧随时能系心念佛、法、僧、戒、施,做到极致也就是定境(三昧),例如证得念佛三昧,一切时、一切处皆在念佛。

佛陀也在其他经教我们可随时忆念三宝,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80经:“尔时,世尊告诸贾客:‘汝等当行于旷野中,有诸恐怖,心惊毛竖。尔时,当念如来事,谓如来、应、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如是念者,恐怖则除。又,念法事,佛正法、律,现法能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亲近,缘自觉知。又,念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乃至世间福田。如是念者,恐怖即除。’”

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是否能在念佛时起欢喜心,心意柔软?是否成功地尝试过,从起床到就寝前一整天都系心念佛?

(八五八)

[读经拾得]

  • 见不到佛陀时的修行法

本经教导我们不论是否见得到佛或善知识,应随时修六念:

  1. 念佛
  2. 念法
  3. 念僧
  4. 念(自所持)戒
  5. 念(自所行)施
  6. 念(诸)天

对照本卷第854经所说:“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CBETA, T02, no. 99, p. 217, c8-9),虽然佛陀已入灭,佛弟子还是应当修习六念,遵循佛陀的教诲,修习多修习。

(八五九)~(八六〇)

[读经拾得]

波斯匿王的大臣骑着大象载国王的宫女入园,他的前面坐着一位宫女、后面也坐一位宫女,当象走下坡时,宫女一位攀着他的背、一位拉着他的脖子,此时大臣完全不敢乱想,因为若不正思惟,要不就迷路、要不就起邪念被国王杀头、要不就害宫女掉下大象摔死,想要平安无事就得要坐怀不乱,所以他“无一刹那不正思惟”。

佛陀因此称赞他“能善护心”,这也值得作为在家人于世间行走时护心的借镜。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八六一)

[读经拾得]

人们根据际遇而造作不同的善恶业,因为所造的善业而升天,因为所造的恶业而堕三恶道,一再地轮回。因此本经说愚痴无闻凡夫在天界命终后堕于三恶道。

多闻圣弟子知道要行善、不造恶,积极修行,不造引生三恶道的恶因,才能够不堕于三恶道。

民间传说“天上一天、人间百年”,“天相应”的经文也有这类的记载。根据《杂阿含经》及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一日一夜,分别相当于人间的50年、100年、200年、400年、800年、1600年,详见下表所示。大致上每高一个层次的天界,天寿倍增,以人间时间来计则增为四倍。

位置 天界 1天相当于人间多久 天寿(以天界时间计) 天寿(以人间时间计)
欲界第六层天 他化自在天 1600 年 16000 岁 92 亿岁
欲界第五层天 化乐天 800 年 8000 岁 23 亿岁
欲界第四层天 兜率天 400 年 4000 岁 5亿7千6百万岁
欲界第三层天 焰摩天 200 年 2000 岁 1亿4千4百万岁
欲界第二层天 忉利天 100 年 1000 岁 3千6百万岁
欲界第一层天 四天王天 50 年 500 岁 9百万岁

(八六二)~(八六四)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是在证得初禅后出定,基于定力的余势而作慧观,也就是“因定发慧”。

(八六五)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因定发慧”的最终成果是断除一切的烦恼,证得涅槃。

(八六六)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三天为色界的初禅天,是有初禅定力的人可往生的天界。

依于佛法而行止、观的佛弟子,纵使还没有证果,也能往生到其禅定力所对应的天界。

(八六七)~(八六八)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三天为色界的二禅天,是有第二禅定力的人可往生的天界。

(八六九)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三天为色界的三禅天,是有第三禅定力的人可往生的天界。

(八七〇)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因性果实天、福生天、少福天为色界的四禅天,是有第四禅定力的人可往生的天界。

最后一句“如是四无色定,亦如是说”,是说有四无色定禅定力的人,可往生无色界四天。

(八七一)

[读经拾得]

  • 影响天气的因素

《杂阿含经》〈天相应〉第871经,提到风云天、焰电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热天等天神能影响天气。南传《相应部尼科耶》〈云相应32〉则列举寒云天神、热云天神、黑云天神、风云天神、雨云天神等能影响天气的云众天神。

有同学提出:“从科学来看,天气不是由鬼神影响的,而是由陆地、海洋之间水分、热量的流动等因素所造成的。”

其实《长阿含经》中表示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其一就是物理世界(四大:地、水、火、风)的交互影响。

例如《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8〉提到,虚空云中不同位置的不同电相触而造成闪电:“东方电名身光,南方电名难毁,西方电名流炎,北方电名定明。以何缘故,虚空云中有此电光?有时身光与难毁相触,有时身光与流炎相触,有时身光与定明相触,有时难毁与流炎相触,有时难毁与定明相触,有时流炎与定明相触。以是缘故,虚空云中有电光起。”(CBETA, T01, no. 1, p. 136, c29-p. 137, a6)

在物理学来看,闪电是云层与其他的云、与地面、或与周围的空气之间有电位差,而造成的放电现象。“不同位置的电位差”这概念在经文中是以“不同位置的不同电”来表示,三千年前的听法者要听得懂“电位差”的概念,简直是天方夜谭,能翻译成这样也算神翻译了。

经中并说此时四大中两两相触,产生了雷声。在物理学来看,雷声是由于闪电时强大的电流产生高温,使得通路中的气体急速膨胀,膨胀速度超过音速而产生的音爆现象。而佛经由古代不懂物理学的人们多次传抄及翻译后,说雷声是四大中两两相触所造成,也是不简单了。

然而,佛经表示天气除了受到物理世界的因素影响外,也会受到具有特定神通的众生影响。因为有这些种种的因素互相影响,天气预报“有五因缘不可定知”(CBETA, T01, no. 1, p. 137, a11-12),即包括各种物理的因缘及众生的因缘。这天气预报“不可定知”的看法,刚好符合MIT气象学教授罗伦兹以电脑推算气象后,发现“蝴蝶效应”并创立“混沌理论”的观测。

本经所说的风云天、焰电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热天等即是有能力影响天气的欲界天神。这些天神的名字怎么来的?

《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8〉:“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CBETA, T01, no. 1, p. 135, a29-b3)

只要有名号,就会有依附的鬼神;只要有人立庙祭拜,也就会有对应的鬼神。自古人类崇拜各种自然界的力量,立之为神,也就会有相关能力的鬼神接受祭拜,食人香火。

简言之,佛教的观点是天气的变化固然有物理的层面,也会受到众生的因缘影响,这些则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 风云等天影响天气的方法

南传《相应部尼科耶》〈云相应32〉第56经风云经记载:“有名叫风云的天神,当他们这么想:‘让我们住于自己的喜乐。’时,随他们的心愿而有风。”

南传注释书则表示反常的气候变化,例如在通常不吹风的时节吹起风,即是风云天神的威力造成的。

  • 往生风云等天的因缘

南传《相应部尼科耶》〈云相应32〉第13~52经表示有众生生前听说风云天神长寿、好看、又快乐,因此行善后想:“愿我死后往生,与风云天神为同伴。”命终之后就真得成为风云天神之一。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lest it come true!”(小心你的所愿,因为可能就会实现。)

(八七二)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梵天、释提桓因(帝释天)、以及四大天王,各个都是一方之王、甚至一教之主,有许多信徒的祭拜,而这些天主则护持佛教的圣者,追随其后。

(八七三)~(八七四)

[读经拾得]

父母不犯五戒,儿子也不犯五戒,是跟从父母的儿子;父母犯五戒,儿子不犯五戒,是胜过父母的儿子;父母不犯五戒,儿子犯五戒,是劣于父母的儿子。

本经如同佛陀一贯的立场,是以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所造的善恶业,而不是以其出生(父母甚至种姓),来判定一个人的优劣。

本经提到的“信、戒、施、闻、慧”俗称“在家五法”,是优秀的在家佛教徒应该具足的五个条件,其定义详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27经

(八七五)~(八七九)

[读经拾得]

如何正确地勤奋以实践“四正断”的四个层面,有各种方法,本经作了一种实践上的阐释:

  1. 断断:勤奋于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将前述四正断都列于“断断”之中。)
  2. 律仪断:善护六根,自然未生恶就不会生。
  3. 随护断:守护已得的定相,不要退失,因定发慧自然未生善会生起。
  4. 修断:修四念处,四念处作为念觉支可渐次增长七觉支,自然已生善会增长。也可以修其余的三十七道品。(四正断在三十七道品中,因此四正断也可是“修断”。)

如何正确地勤奋、日起有功,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的方法,各种方法都可灵活运用。例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三〈秽品 3〉第95经住法经也提供了另一种实践的方法:修行增加善法,而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状态,包含烦恼的状态以及善法的状态。知道有哪些烦恼,则可采用方法,精进修行,正念正智,以灭去烦恼。和本经相较,两经提供的实践方法都重视精勤不退、正念(四念处)、正智(善护六根),以及采用方法灭去烦恼(三十七道品)。

本经只是举例,并非唯一的标准,因此四正断不只可分四个层面,也可全算作“断断”的方法或“修断”的方法。

(八八〇)

[读经拾得]

本经说修习禅法一切皆依不放逸,那么怎么样能不放逸呢?

可见《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

“以惭愧故不放逸”,要羞耻、愧疚于作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才会不放逸。如果没有羞耻心,没有想要出离烦恼,自然就会继续放逸下去,浑浑厄厄于生死轮回。

(八八一)~(八八二)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因为天魔波旬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之一,自然他有欲界最高的神通。也因此不应依据是否有神通来判断是否为善知识,否则小则被魔术所骗,大则误入魔道,都与解脱无缘。

(八八三)

[读经拾得]

禅定有各种别名,像“三昧”、“正受”都是禅定的别名,这些名词通常可以互用,但各名词间又有些细微意义的差别,本经即指出“三昧”和“正受”的差别:

“三昧”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

“正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

依据修行的方法,可以将禅定区分为非常多种法门,例如三三昧、四无量心、十遍处、入出息念、不净观等,可成就各种三昧。除此之外,像《增壹阿含经》〈弟子品 4〉记载各比丘分别精通金光三昧、金刚三昧、日光三昧、雷电三昧等各种三昧。三昧除了修定外,也可能达成特殊的功能,像金光三昧就可以将任何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十诵律》卷八则记载波斯匿王有官兵修习了慈心三昧后,曾以慈心三昧折伏了叛贼。《杂阿含经》卷十九第505经则记载大目揵连入三昧,而以脚趾就震动了天帝释的天宫。这些是由定力引发神通的作用,不须要多深的定境,甚至是在欲界定的层次就能发起一些神通。

根据定力的深浅,可以将禅定区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灭尽定等,不外乎欲界层次的定、色界层次的定、无色界层次的定,以及解脱的定。

同一种“三昧”可以修到不同的定力深浅,例如修慈心三昧可能入初禅、二禅、或更深的定境。符合佛法的目标而达成的“正定”,则称为“正受”。

举例来说,金光三昧可以将任何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这是一种“三昧”,但由金光三昧将心力专注在所缘境,以证得初禅至四禅,甚至证得涅槃,则称为“正受”。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的举例,外道无想定及佛教灭尽定因为灭了心识,没有“心专注于一境”,所以是“正受”但不是“三昧”;各种三昧在未到初禅的欲界层次时是“三昧”但不是“正受”;四禅及四无色定则既是“三昧”也是“正受”。

在区分了“三昧”和“正受”的差别后,本经中接着进一步提到修习禅定时其余面向的善巧,例如是否能自在地持续入定、自在地出定等等,这些都是须要勤加练习才能熟练的禅定技巧。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举例十一个面向的善巧:定的善巧(等持的善巧)、等至的善巧、持续的善巧、出定的善巧、顺意的善巧、所缘的善巧、行境的善巧、引发的善巧、谨慎彻底的作者、常作者、随顺有益的作者。南传经文结构和北传不同,南传注释书的诠释也不太相同,但都是表达禅定有不同层面的技巧需练习。

(八八四)~(八八六)

[读经拾得]

婆罗门教的三明为家世好、学问好、外貌好。

佛教的三明则为对解脱有帮助的三种能力。

(八八七)

[读经拾得]

“信、戒、施(舍)、闻、慧”俗称“在家五法”,是优秀的在家佛教徒应该具足的五个条件。

信、戒、施、闻、慧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要有信、要持戒、要布施、要闻法、要有智慧,第二种解释是信仰“戒、施、闻、慧”然后实践。

第一种解释在经中较常见,例如卷三十三第927经,至于本经及《增壹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8〉第8经则为第二种解释。两种解释是相通的,因为通常要信佛后才会正确地持戒、布施、闻法、发慧。

经中谈在家五法时,通常施、舍是同一回事,以下第888、889经也不区分两者,本经中将施、舍拆开而成为六法则很罕见。

(八八八)~(八九〇)

[读经拾得]

“八圣道”为什么是能让人涅槃的途径,详见卷二十八“圣道分相应”经文的说明。

(八九一)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见真谛”是初果圣者的成就,初果圣者不堕三恶道,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虽然在证阿罗汉、彻底解脱前还是有苦,但已断了轮回无数生的苦海了,因此“所余之苦如毛端渧水”。

(八九二)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修行的进程和观察六内入处的能力,关系如下:

  • 信行:观察、忍。
  • 法行:增上观察、忍。
  • 须陀洹:正智观察。
  • 阿罗汉: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脱。

其中“(随)信行”、“(随)法行”,是两种不同根性的人证得初果的路径:“随信行”是特别有信心的人,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基于信心观察六内入处,体悟并接受真理而证得初果;“随法行”是天生智慧高的人,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基于智慧更犀利地观察六内入处,体悟并接受真理而证得初果。因此“随法行”是“增上”观察,有更为犀利的观察力。至于初果圣者须陀洹已见证真理,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而是“正智”观察。四果圣者阿罗汉则进一步已修行断尽一切烦恼,因此“不起诸漏,离欲解脱”。

本经的叙述可和卷三第61经对照,会更加清楚:“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是名随法行;超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
比丘!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八九三)

[读经拾得]

根据本经所说,有业因,但无烦恼、爱、见、无明,就像有种子但是没有土壤和水,则无法发芽,不必然有果,而能切断轮回的锁链。佛教的因果论不是宿命论,如果能没有烦恼、贪爱、邪见、无明,并不是每一个因都必然会有果,也才有可能解脱于无止尽的轮回。

十二因缘是 (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处、(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病死忧悲恼苦,有前面的才会生起后面的,因此灭了无明等等就能灭去后面的苦果。关于十二因缘的详细说明,可参见卷十二

(八九四)

[读经拾得]

人是透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入处看世界的,所接触的都是六入处所感知的世界,因此佛陀在卷九第230经说六入处因缘是“世间”。

对于这个六入处因缘的世间,佛陀清楚地洞察它,也洞察它的集(生起)、灭(灭没)、味(快乐的滋味)、患(祸患)、出(出离),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关于这几个名词更细部的解说,可参见卷八第209经

(八九五)~(八九九)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眼生、住、成就、显现”、“眼灭、息、没”,并不是指长出眼睛或眼睛坏掉。经中有时会用“眼”代表眼见所缘生的一连串因缘,例如以下这一连串的因缘:“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CBETA, T02, no. 99, p. 54, c22-24)

也可参考前一经所说:“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眼断不是指眼睛坏掉,而是指眼的欲贪断除了。

(九〇〇)~(九〇一)

[读经拾得]

虽然烦恼会依眼、耳、鼻、舌、身、意而生起,善法也会依眼、耳、鼻、舌、身、意而生起。依六根生起烦恼还是善法,就看智慧如何。

这个道理不只适用于六根,也适用于六境、五阴等世间的一切。

(九〇二)~(九〇三)

[读经拾得]

一般凡夫如果没有主见,通常只会人云亦云。佛教讲“无我”,佛弟子如果没有我执,是否也会人云亦云呢?

不会的,因为佛弟子虽然不以我执为依归,但是以佛、法、僧、戒为依归,也可说是以四不坏净取代我执,以戒定慧取代贪瞋痴,而能成就初果、入圣道之流。由于亲证佛法,而不会人云亦云,经中常描述为:“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CBETA, T02, no. 99, p. 6, b26-27)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九〇五)

[读经拾得]

此经指出“如来有后生死”、“如来无后身死”、“如来有后无后”、“如来非有后非无后”等问题都是无记(不予回答)。为什么是无记?

外道们是根据他们的“常见”或“断见”而提出这些问题:

  • “常见”:认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的见解,例如认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恒不变的见解,又称为“有见”。
  • “断见”:断灭的见解,例如认为“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一无所有”的见解,又称为“无见”。

要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无记的问题?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离于有、无的二边,离于断、常的二边,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不管身心,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叫做如来。

有同学会问说:“‘如来无后身死’是无记,但佛教也认为‘如来死后涅槃’呀?”

如果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若说命终后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是“断见”。这些问题是根基于“有一个生死轮回的主体”来问的,而在究竟的角度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了,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那又怎么能说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没有呢?问题就错了,因此不予回答。

也因此,“如来有后无后”、“如来非有后非无后”的问题也错了,甚至是更玄虚的文字游戏,不值得认真讨论。

证悟了“无我”,就没有了烦恼,但不是人就突然不见了。在世间的角度来看,证悟的圣者还是随缘处世,但他的所作所为已都不再基于“我见”而有执著了,因此圣者死后也不再被轮回给绑住,已超越凡夫所能想像的,超越有或无地彻底解脱了。

有这样的认知,般若经典的许多内容才能正确地理解,例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CBETA, T08, no. 235, p. 749, c7-10)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CBETA, T08, no. 235, p. 749, a21-25)

“以身相见如来”类似本经所否定的“若说如来后有生死者,是则为色”,以色视为如来,是错误的。

关于佛陀应对“十四无记”的记载,多数收录于《杂阿含经》卷三十四“婆蹉种出家相应”和“外道出家相应”中,也可参考《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8经欢喜经

(九〇六)

[读经拾得]

  • 为何制戒渐多但清净的修行人渐少?

大迦叶尊者问佛陀:“为何以前制的戒少而乐于清净修行的人多,现在制的戒多但乐于清净修行的人少?”

佛陀答道是因为众生身口意恶业多、善法退减。根据戒律“随犯随制”的原则,这时制定的戒条自然会较多。

然而乐于受持戒律的比丘渐减、相似法出现、比丘对五者不恭敬,终究会造成正法的衰退。

  • 如何让正法久住?

要让正法久住,得对以下五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

  1. 大师:佛陀。
  2. 法:佛法。
  3. 学:戒律。
  4. 随顺教:教学。
  5. 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清净的修行人。

由本经也可得知佛法中“尊师重道”和“依法不依人”不相违背。

(九〇七)

[读经拾得]

  • 增长三毒非善业,颠倒是非为邪见

众生的贪、瞋、痴三毒造成了无止尽的轮回,刻意引发众生的三毒,甚至以此维生,自然不是善业。

自古以来歌舞团聚落的耆老主张歌舞艺人让观众嬉笑,是做好事,死后能因此升天。

佛陀则指出如果让观众嬉笑只是让他们增长三毒,更加放逸,则不是做好事,不会因此升天。

至于主张“歌舞艺人让观众嬉笑,是做好事,死后能因此升天”则是邪见,明明不知道却乱讲,误导众人,因此会有无智的地狱报或畜生报。

常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激发、强化众生的三毒,例如商人企图唤起消费者对最新最炫款式的追求,以刺激消费;政客试图以种族对立挑起民众的瞋心,以巩固选票;神棍指示信徒奉献财产甚至身心才能消业治病,以满足私欲。众生因此被牵着鼻子走,身心受制。

在这样的世间,佛弟子们要如何明哲保身呢?

借由观察自己是如何被外境牵着走,看清引起三毒的因缘,或许就能较为清醒些。也可守护六根,如卷十一第279经所教的:“可意不生欲,不可不憎恶”,对于可爱的事物不贪求、对于不可爱的事物不憎恶,才能自在地行走于世间。

  • 理性推论的佛教

聚落主曾从耆老听说:“歌舞艺人让观众嬉笑,是做好事,死后能因此升天”,而请教佛陀的看法。

佛陀从原理、本质的角度,透过问题及比喻,让聚落主能够自行思考,作出合理的推论。

由此可见佛教“依法不依人”的原则,独立思考、理性推论,不是因为某人(甚至是佛陀)说了什么,就相信那个说法。而是透过道理的铺陈,让有兴趣了解的人,能够自行推导出结论。

(九〇八)

[读经拾得]

战士聚落的首领曾听闻耆老主张:“上战场努力杀敌的人能够升天”,而请教佛陀的看法。

佛陀则指出上战场杀人的身、口、意是恶业,只会有恶报。首领这时才发觉以前都被耆老唬了。

历史上,多有假借宗教“圣战”之名而行杀戮之实的假道学。然而,早在三千年前,佛陀便已明确指出,往生三善道或堕入三恶道,取决于个人行善或造恶的业果;盲信自己会升天,并无任何实质助益。

(九〇九)

[读经拾得]

本经中说的“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也就是佛陀所教导对于恶性比丘(素行不良又不受教的坏比丘)要“默摈”治之。

(九一〇)

[读经拾得]

人称“凶恶”的首领问佛陀:“少修了什么,会容易生气?生气会骂人,进而被人称为‘凶恶’。”

看来这位首领常生气,但也苦于生气造成的种种后果,因此才请教佛陀。

佛陀跟他说这是因为不修八正道的关系,如果修八正道,则能不生气、有好名声、被称作善人。

有同学提问:“为何不修八正道,会导致生气及对他人恶言相向?”

举例而言,

  • 不修正见:没有正确的见解,认为生气及骂人才能推动他人做事。
  • 不修正志:没有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因此起瞋心时不会节制或反省。
  • 不修正语:没有离于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因此骂人时百无禁忌。
  • 不修正业:没有正确的行为,习惯骂人。
  • 不修正命:没有正当的谋生,例如加入黑道,以暴力解决问题。
  • 不修正方便:不努力去恶向善而改变生气及骂人的习惯。
  • 不修正念:没有正念,一被触恼就反射性地生气。
  • 不修正定:没有正定的喜乐柔软身心,因此较容易被激怒。

八正道的详细解说可参见《杂阿含经》圣道分相应的内容,即卷二十八二十九

(九一一)~(九一二)

[读经拾得]

  • 欲乐与自苦二边

本经表示众生依于二边:一边是享受欲乐、一边是折磨自己。

享受欲乐的人,由最差到最好是:

  1. 用不合法的手段求财(例如诈欺取财),不使用在能让自己安乐的事情上(例如将钱花在犯法的事情上),也不分享给亲友乃至修行人。
  2. 有时用合法、有时用不合法的手段求财,使用在能让自己安乐的事情上,也分享给亲友乃至修行人。
  3. 用合佛法的手段、适量求财,使用在能让自己安乐的事情上,也分享给亲友乃至修行人。

折磨自己的人,由最差到最好是:

  1. 从事无益的苦行,且犯戒,没有证得任何善法。
  2. 从事无益的苦行,不犯戒,没有证得任何善法。
  3. 从事无益的苦行,不犯戒,证得某些善法(例如禅定)。

智者既不执著五欲,也不从事无益的苦行,而是行于八正道、离于贪瞋痴,当下就能离苦、当下就得安乐。

  • 佛法的特质

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如佛经中一再出现的句子:“于现法中,远离炽然,不待时节,亲近涅槃,即此身现,缘自觉知”。实证佛法不须要等到死后,而是此生此时此刻就可体验的。

这定型句是佛经中常见形容佛法的特质的标准说法,在《杂阿含经》中出现多次,义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细节整理于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以方便同学们对照参考。

(九一三)

[读经拾得]

本经的重点,类似作家金庸在《神雕侠侣》和《飞狐外传》曾引用《妙色王因缘经》的一偈:“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本经也是知名偈子中“犹如莲花不着水”一语在《阿含经》的出处。

(九一四)

[读经拾得]

  • 乞食的利益

尼揵外道教唆有刀师氏聚落主,以一个似是而非的陷阱题来让佛陀无从回答。

这个问题是:“佛陀是否希望大众获得利益?”如果佛陀回答“不”,就不是什么好人。若回答“是”,就会被质疑:出家人靠乞食维生是否减少了在家人的食物供应,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从而陷入自相矛盾。

面对这陷阱题,佛陀坦然应对,直接表明自己确实希望大众能够获得利益。同时指出,在家人供养出家人,不仅不损害利益,反而能借由布施获得福报,这对在家人具有深远的好处。这是不只看眼前利益,还看长远的利益,而有的正确因果观。

  • 如何不损财

本经提到九种损财的原因,至今仍常造成损失,要存钱维生就得留意守护好财物。

本经的“抵债不还”在现代相当于投资血本无归,所谓投资一定有风险。另一方面,纵使钱存在银行,仍会由于通货膨胀而渐渐贬值,也算是一种“藏自消减”。若国家进行量化宽松(QE)大举印钞票,更会造成储蓄贬值,等于是政府变相惩罚存钱的人,或许也算是一种“王所逼”,让钱越存越薄。

有什么投资或储蓄是不会贬值的?

答案是清净(不带烦恼)的布施。《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999经、卷四十八第1291经以及《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1〉第41经燃烧经等经都表示一切的财产无法带到来世,除了当中拿来清净布施的善业。本经也提到布施能带来富有的果报。

就更长远来看,福报虽然能带到来生,仍会由于“无常”而逐渐耗尽,如本经所说第九种损财的原因。三界如火宅,究竟解脱才能得到没有保存期限的安乐。

(九一五)

[读经拾得]

此经中的“漏器”譬喻,在后世的论中常出现,比喻资格不够的人无法好好承受正法。

(九一六)

[读经拾得]

  • 修定前要忏悔、持戒

本经表示基于对佛的信心,知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是恶业,因此忏悔恶业,得以持戒离恶业。

这样将犯戒的心行转为持戒的心行,甚至进一步修得四无量心定,也可说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正确地成就禅定(正受)。


  • “慈无量心”有什么渐进的入门方法?

“慈无量心”的修法要发起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让慈心没有限制、没有边际。

首先要发起慈心,可以忆想能激起自己慈心的文句或是画面,例如一个小孩或可爱的动物的画面,接着将这慈贯注身心,充盈满溢。

成为盈满的慈心稳定后,开始散发慈心:就像被帘子遮盖的一盏灯,首先掀开前方的帘子,慈心就如光线般自然映射前方无边无际的空间。

如同太阳光的照耀没有边际,也像大法螺吹起时的宏伟音声瞬间远近皆闻,只要我们不自己设限、不加上边界,自然就没有边界,向无边无际的前方散发慈心。

这样稳定后,以顺时钟方向掀开右方的帘子,即能向右方无边无际的空间散发慈心。接着一一掀开后方、左方、上方、下方的帘子,以无边无际的慈心遍满十方。

之后也可以呼吸为辅助,在无边无际地散发慈心时,吸气时意念稍微着重于“慈”,呼气时意念稍微着重于“无量”(无边无际地散发),持续于慈无量心。

修习慈无量心可以练习到对人事物的第一反应即为慈心,甚至最终可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所以称为“无量”,这样达成的定境即称为“(慈)无量心三昧”。

这个慈无量心的修法,是无著比丘基于四无量心相关经典的研究所整理而成。

慈心对治杀业、也对治瞋恚,修习慈无量心能让脾气火爆的人较不易生气,对人更为和善,因而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及善缘。在遇到逆境甚至打坐腿痛时,修习慈心也能让人较不烦躁。


  • 满足五法成就四无量心

本经说明从持戒清净、没有任何杀心和瞋心,以修四无量心的方法为:“若不有心杀生,无怨无憎,心生随喜;随喜已,欢喜生;欢喜已,心猗息;心猗息已,心受;受乐已,则心;心定已,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嫉,无有瞋恚,广大无量,满于一方,正受住。二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嫉,无有瞋恚,广大无量,善修习,充满诸方,具足正受住。”

这个过程呼应卷十七第482经中,佛陀提到远离世间而体证禅悦时,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定)”这五法。

这个过程也可以对应到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本经中“观察所起少有心杀生、多有心不杀生”是念觉支,“若于有心杀生,当自悔责,不是不类。若不有心杀生,无怨无憎”是择法觉支,“随时昼夜”是精进觉支,“心生随喜;随喜已,欢喜生”是喜觉支,“欢喜已,心猗息”是猗觉支,“心猗息已,心受乐;受乐已,则心定”是定觉支。依此修行,即可达成正定,好好地修习七觉支的最后一支——舍觉支了。七觉支的解说可参见卷二十六第704经开始至卷二十七“觉知相应”的内容。


  • 修四无量心超越恶业

佛陀表示慈无量心可超越杀生恶业、悲无量心可超越偷盗恶业、喜无量心可超越邪淫恶业、舍无量心可超越妄语恶业。

四无量心之所以有助于四戒,可理解如下:

  1. 有慈无量心,希望给众生安乐的人,自然不会杀生。
  2. 有悲无量心,能体恤他人失去物品的苦的人,自然不乐偷盗。
  3. 有喜无量心,已有更高层次的喜乐的人,自然不贪著低级的邪淫。
  4. 有舍无量心,什么都可放下、没什么好隐藏的人,自然不须妄语。


  • 佛陀说法的次第

有同学问:“为什么这经佛陀说的修法次第,没有特别讲述四圣谛这些佛法与外道不共的部分?”

这是因为佛陀对于刚接触佛法的人,说法是有次第性的,如同许多经典记载的,先说“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再说“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等到听法的人心开意解后,才说“诸佛所可常说法者,苦、集、灭、道”等解脱法。本经的聚落主刚接触佛法,等皈依三宝后,自然会再学习四圣谛的细节。

另一方面,本经说的次第是大的项目,其中一些次第的细部内容即有关于四圣谛的修习,例如七觉支修行到后来即可觉悟四圣谛,因此聚落主实际从佛修行时自然会学到四圣谛。

(九一七)

[读经拾得]

佛陀以良马比喻修行人:

良马最重要的是速度,如同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证悟。

良马外貌骏美,能让看到的人心生欢喜,如同修行人解说佛法和戒律,能让听闻的人生起法喜。

良马粮草充足所以体态高大,如同修行人获得足够的供养而能专心修行。

可留意的是本经提到的三种良马都是“捷疾具足”,也就是说良马比喻的三种修行人都是证悟的修行人。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九一九)~(九二〇)

[读经拾得]

良马最重要的是速度,如同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证得解脱。

良马外貌骏美,能让看到的人心生欢喜,如同修行人持戒清净、威仪具足,能让见到的人心生敬仰。

良马体力充裕而愈跑愈远,如同修行人以四正勤精进修行,而愈修愈好。

前面几经和本经的良马喻,列表比较如下:

良马喻 捷疾(速度) 色(外貌) 形体(体态) 力(体力)
第 917~919 经 证果(初果、三果、四果) 解说佛法和戒律 获得供养
第 920 经 证果(四果) 持戒清净 四正勤

(九二一)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善男子最终可成就四德:无学戒身、无学定身、无学慧身、无学解脱身。其中戒、定、慧、解脱的定义可参见《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65经的说明,这四者的次序则可见《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 5〉第42经何义经:“因持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阿难!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这四德可对应到无学圣者(佛及阿罗汉)所证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前四个;“五分法身”的第五个“解脱知见”是“知道自己已解脱”的意思,有了前四个自然就有第五个,完成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

(九二二)

[读经拾得]

第一等的修行人,听说外地有人老苦、病苦、死苦,就会起惊悚心,发觉无常的可怕,因此生起正确的思惟而精进修行。

第二等的修行人,听了没感觉,要看到外地有人老苦、病苦、死苦,才会精进修行。

第三等的修行人,听说、看到外地有人老苦、病苦、死苦,都没有感觉,要看到自己亲友老苦、病苦、死苦,才会精进修行。

第四等的修行人,不见棺材不掉泪,要自己受到了老苦、病苦、死苦时,才会精进修行。

佛陀未出家前生长在无忧无虑的环境,只因为见到了城门边的生、老、病、死,就精进修行直到证悟,实在是上等的修行人。

我们自己是第几等的修行人呢?

(九二三)~(九二四)

[读经拾得]

修行差的人,当被指责过失时,有八种恶质的反应:

  1. 反骂回去。
  2. 反说对方犯戒。
  3. 恼羞成怒而跳针、答非所问。
  4. 号称忘了。
  5. 不理会而离开。
  6. 和长老争辩而不谦卑。
  7. 不回答而造成他人困扰。
  8. 大不了不干了而舍戒。

这些无非是不承认自己有错,不惭愧忏悔的耍赖行为。修行差的人如此,品性不佳的学生、同事、亲友也是如此,我们在待人处世上自应戒之。

相对而言,真正的修行人会将他人指出的过失视为帮助自己减少造作恶业的忠告,认为这对修行有益,因而能心怀感激地接受,不会愤怒以对,详见卷十八第497经的解说。

(九二五)

[读经拾得]

  • 贤良的修行人有哪些特质

贤良的修行人具备八个特质:

  1. 持戒清净。
  2. 个性好而合群。
  3. 乞食平等不执著。
  4. 厌离身口意恶业。
  5. 有过即发露忏悔。
  6. 好学,不论同学如何。
  7. 行八正道。
  8. 努力不懈。

有为者亦若是。

  • 贤良修行人的特质与四弘誓愿的一些关系

本经提到“丈夫心生厌离于身恶业,口、意恶业,恶不善法及诸烦恼……”可对应到四弘誓愿中的“烦恼无尽誓愿断”。

再者,本经描述“丈夫学心具足,作如是念:‘设使余人学以不学,我悉当学。’”可说是“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基础。

(九二六)

[读经拾得]

  • 真实禅的原理

禅定的修习方法,通常是先对治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选择一种所缘(专注的对象,例如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无边无际的空、无边无际的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这些境界的定义参见卷十七第456经)而修定,随着定力的增进可转用更精细的所缘修更高阶的定境,也可以进一步修观而增进智慧。

本经则进一步表示修禅定真正重要的是超越各种所缘、不执著一切境界。具体的作法则是调伏各种世间的想:“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

要怎么调伏各种世间的想?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想阴。想阴是心理运作中“取相”的功能,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

从正面来说,因为有想阴的运作,所以人们可以在瞬间依据过往的经验而起反应。从负面来说,想阴完全是根据成见来运作,常造成偏见、歧视、错误的认知,让人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见到远方肤色黝黑的人,有的人会起种族歧视,认为对方不如自己,结果走近一看,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心中的成见完全不同。也因为想阴等运作,人们在遇到事物时常会本能地生起贪、瞋、痴的反应,无法以慈悲及智慧来应对,陷于轮回而不得解脱。

调伏各种世间的想,则是要解构这些成见,解构了成见才有机会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即修行“真实禅”。

调伏世间诸想的这段经文,在《别译杂阿含经》为:“若有比丘深修禅定,观彼大地悉皆虚伪,都不见有真实地想,水火风种,及四无色,此世、他世、日月星辰、识知见闻、推求觉观、心意境界,及以于彼智不及处,亦复如是,皆悉虚伪,无有实法,但以假号,因缘和合,有种种名,观斯空寂,不见有法,及以非法。”

对应的南传经文为:“关于地,地想消失了;关于水,水想消失了;关于火,火想消失了;关于风,风想消失了;关于虚空无边处,虚空无边处想消失了;关于识无边处,识无边处想消失了;关于无所有处,无所有处想消失了;关于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想消失了;关于此世,此世想消失了;关于他世,他世想消失了;这里,凡关于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被意所随行之想,也在那里消失了。”

这些经文值得细细品味,重点在于看穿一切的相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无常现象,本质是空的,而能够一一放下。培育这样的智慧,才能解脱于各种世间相,超越世间。

  • 真实禅的修法

修真实禅要能观外境和内心都虚妄不实,调伏世间的一切想、放下世间的一切相。

极为利根的人可以直接这样观照修行,打坐如此观、念念如此观,时时放下一切。

严格来说,初果以上的圣者对这样一次到位的修法才能驾轻就熟,因为根据另外几篇南传经文,以涅槃为所缘的定境可以调伏世间诸想,而修行人在证初果时才见到涅槃,而能以涅槃为所缘而修定。参见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效益品1〉第7经:“我的一个想生起,另一个想被灭:‘有之灭为涅槃,有之灭为涅槃。’”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11〈依止品1〉第8经:“这里,比丘这样作意:‘这是寂静的,这是胜妙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断念、渴爱的灭尽、离贪、灭、涅槃。”

那一般人要怎么修?

一般还有五盖的人,自以为放下一切想时,很容易落入五盖,浑浑噩噩,对定、慧都不会有帮助。因此还是要先打下基础,如卷二十四第624经所教的,先持戒、有正见,清净身、口、意三业,然后修四念处,调伏了五盖后,才有修禅定的基础。

接下来,《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 1〉第190经小空经提供了渐进地调伏诸想而修空的一种具体方法,从较浅的层次开始,一个境界熟练后,超越这个境界、调伏这个境界的想。将这样的方法应用在本经,即为如下的次序:调伏五盖 → 地想(地遍处想) → 水想(水遍处想) → 火想(火遍处想) → 风想(风遍处想) → 无量空入处想(空无边处想) → 无量识入处想(识无边处想) → 无所有入处想 → 无相三昧调伏一切相 → 解脱。

每一阶段皆以较细致的想取代前一阶段较粗糙的想、以较轻的疲劳取代前一阶段较重的疲劳,跳出前一阶段而且不依靠前一阶段。直到去除一切的想,然后去除一切的执著、一切的疲劳。

《中阿含经》小空经用以下的比喻来说明:就好比在禅修道场中,只有在修行的人,没有摊贩、艺人、路人这些闲杂人等。所以空了摊贩、艺人、路人这些闲杂人等,不空的是在修行的人。摊贩乃至路人这些闲杂人等,相对于在修行的人更难管理、须要更多照顾,因此先空了闲杂人等,留下在修行的人,就能少些疲劳。

调伏五盖

打坐时先放下最粗重的世俗妄念:对于社会的妄念、对于人事的妄念,觉得这些世俗的妄念都是疲劳,因此而放下这些粗重的妄想,只想着没事(“无事想”),沉淀心情。

如果没法放松在“无事想”上,可以先修行四念处,详见卷二十四。

没有粗重的世俗妄想、五盖较轻后,觉知这个“无事想”也是疲劳,而进入到下一阶段。

地想(地遍处想)

观察身体、大地等等一切都有地大(坚固性),身内的地大、身外的地大都是一样的。此时不要在意地面有高低不平、有各种东西,心念放在平整、干净的地大,来取代先前的无事想。

地想稳定后,曾经研习过七觉支的同学,可检查七觉支是否圆满:具念于没有边际的地大,安住在当下,即是念觉支;检查是否有地大之外的其他想法,若有其他想法则空去、若有五盖则对治,是择法觉支;接着精进修行于地想,是精进觉支;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是喜觉支;欢喜能让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支;身心轻松安稳而容易得定,心中与没有边际的地大合而为一,是定觉支;有了定后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世俗的妄念及五盖,是舍觉支。

有七觉支而能助于觉悟,七觉支的内容详见卷二十六“觉支相应”的经文,未曾研习过七觉支的同学可暂时跳过这个检查。

除了最后阶段的无相三昧外,前面各阶段所修的都是“想”而没有严格要求“定”,例如是修“地想(地遍处想)”而不是“地定(地遍处定)”,没有严格要求修到入定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因此初学者只要熟练一个阶段后,就能练习下一阶段,只要在每一阶段发现日常未曾留意的事实,体会每一阶段的疲劳比前一阶段的疲劳轻,借此练习跳出前一阶段而不执著于前一阶段,以这样的体会来解构成见、带来认知上的转变。另一方面,每一阶段修得愈彻底、体会自然也能更真切,在精进禅修时,通常每一阶段会花一天以上的时间练习,甚至长期深入修习。

当自己觉得可进入下一阶段时,试着或多或少将“没有边际”的印象以及七觉支带入下一个阶段。

水想(水遍处想)

地大依靠湿润性、凝聚性(水大),才不会散掉。例如海滩上的沙雕,要有些水分或是黏性,才不会倒塌。

观察身体中遍满水分、环境中充满湿润性或凝聚性、乃至空气中也有湿气,一切都有水大,包括各大海,又广又深。心念安住于没有边际的水大,来取代先前的地想。

水想稳定后,曾经研习过七觉支的同学,可检查七觉支是否圆满。

当自己觉得可进入下一阶段时,试着或多或少将“没有边际”的印象以及七觉支带入下一个阶段。

火想(火遍处想)

水大依靠适当的温热性(火大),才能保持特定的湿润性、凝聚性。否则像沸腾的水,热量太多了就会蒸发逸散。

观察身体中遍满温热、环境中也都有温度,一切都有火大(温热性)。心念放在没有边际的火大,来取代先前的水想。

火想稳定后,曾经研习过七觉支的同学,可检查七觉支是否圆满。

当自己觉得可进入下一阶段时,试着或多或少将“没有边际”的印象以及七觉支带入下一个阶段。

风想(风遍处想)

火大依靠移动性(风大)而生起,例如磨擦生热,如果没有任何形式的移动性,就不会有火大。

观察身体中遍满风大,不管是呼吸的风、心脏的跳动、血液的移动性、细胞组织的运动,一切都有风大(移动性)。心念安住于没有边际的风大,来取代先前的火想。

风想稳定后,曾经研习过七觉支的同学,可检查七觉支是否圆满。

当自己觉得可进入下一阶段时,试着或多或少将“没有边际”的印象以及七觉支带入下一个阶段。

无量空入处想(空无边处想)

有空间,才能有风大的移动性;如果没有任何空间,就不可能移动。

观察一切风大都是在空间中,专注于空间,而将风大空掉(不再留意风大),只剩下没有边际(无量)的空间。一一观察前方、右方、后方、左方、上方、下方都是没有边际的空间,有如太空般没有边际的空间,心念安住于没有边际的空间。

人们常忽略了空间无所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观察自己和所看的物体之间有空间,到处充斥着空间但我们通常只注意到物体。再者,将物体在空间中换个位置后,物体的位置变了,空间本身依旧如如不动,完全不受物体影响;有物体的地方一定有空间,有空间的地方则不一定有物体。近代物理更发现物质除了基本粒子外都是空间,而由于基本粒子的体积极小,物质中几乎都是空间。

相对于风想的粗糙,无量空入处想更加轻盈、更少疲劳,因此能放下风想,专注于无量空入处想。

无量空入处想稳定后,可检查七觉支是否圆满:具念于没有边际的空间,安住在当下,即是念觉支;检查心中所想是否有任何物质,若有物质则空去,是择法觉支;接着精进修行于无量空入处想,是精进觉支;精进修行于无量空入处想,放下了所有的物欲疲劳,会生起微微的欢喜,是喜觉支;心中只有空间而没有物质的重量,自然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支;心中与无边无际的空间合而为一,是定觉支;心无欲无忧,舍离一切关于物质的想法而平等、寂静,是舍觉支。

修无量空入处想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观空,先从观察物体之间的空间、物体所占的空间开始,乃至观察空间的无边无际。无量空入处想修得好的人容易去除五盖,犹如在空中五盖无法攀附。在他人与我对立的情境下,认知到彼此之间还有很多空间,视野就不会持续缩小到只剩冲突点,则较能保持开放的心胸,而不须像被逼到墙角的动物般激动地回应。

当自己觉得可进入下一阶段时,试着或多或少地维持“无量”(没有边际的空间感)以及七觉支,带入下一个阶段。

无量识入处想(识无边处想)

“识”是五阴之一,在《阿含经》中通常同义于心、觉知,是认知过程的因缘中的一个环节,例如经中常分析“缘眼、色,生眼识(视觉)”乃至“缘意、法,生意识”。有研习过五阴的同学,以及修习过四念处里心念处的同学,即可了解“识”的意义。

觉知前一阶段“无量空入处”的,就是“识”,这个阶段返观自心,观察这个意识。由于意识所觉知的是无量空(无边际的空),因此形容这时的识为无量识(无边际的识)。在这个步骤,可以一一觉知前方、右方、后方、左方、上方、下方没有边际的空间,都是没有边际的心所觉知的,心念安住于没有边际的心。

这个阶段中,觉知的对象从外在的四大、空间等事物转而向内,觉知自己的心、识。将注意力向内看,有助于让心不被外境牵着走。纯粹地觉知心的方法,也可参考南传《小部尼柯耶.优陀那》〈觉品1〉第10经巴希亚经:“每当你看到影像的时候,只看到就好了;每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只听到就好了;每当你五官感知的时候,只感知就好了……每当你脑中认知的时候,只认知就好了。”

从理论上来看,此时从原先二元对立的观察(打坐的人是主体,观察的事物是客体),变成主体看着自己而成为客体,主体、客体是一体的,超出了二元对立。这可以造成殊胜的定境,但尚未空掉“无量识入处想”的疲劳,不是究竟。

有同学会提问:“这个识为什么是无边际的?”其实识本来就没有形状、没有边界,除非我们给识假想一个边界。现代人常下意识地将意识定位在头脑、以头脑为意识的形状;古代人则常下意识地将意识定位在心脏,以心脏为意识的形状。然而识无形无状,只是由根、境和合而生。这时所觉知的是觉知无边际的空的识,所以形容为无边际的识,也顺便打破人们以心脏、头脑为意识的形状、位置的错觉,以避免修这一阶段时将意识错误地定位缩小至头脑或心脏。

修无量识入处想的时候,不必然要有明确的无边际的空间感,只要确保无量识(无边际的识)含纳了所有的觉知即可,同时任何念头也都是心识所变现的一部分。从自己的主观来看,外界的一切在被识知之前,可说对于自己是不存在的,因此也可说主观上无量识含摄了一切。之所以要确保无量识含纳了所有的觉知,是因为在后续阶段中,会将无量识所代表的“我”整个去除,无量识包含了所有的觉知,才能确保最后去除“我”时去除干净,而不会认为还有另外的觉知是“我”。

无量识入处想稳定后,可检查七觉支是否圆满:具念于没有边际的识,安住在当下,即是念觉支;检查是否有无量识之外的其他想法,若有其他想法则空去,是择法觉支;接着精进修行于无量识入处想,是精进觉支;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放下了前面阶段较粗重的想的疲劳,会生起微微的欢喜,是喜觉支;心中只有无量识而没有重量,自然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支;心中统一于无边际的识,是定觉支;舍离所有外境、超出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而平等、寂静,是舍觉支。

修无量识入处想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返观自心,观察一切由心,而不被外境带着走,得以安住在无事处、宁静中。

当自己觉得可进入下一阶段时,试着或多或少将七觉支带入下一个阶段。

无所有入处想

佛陀教导我们修习“无所有入处想”时,可结合我空、我所空的观察,如《中阿含经》卷十八〈长寿王品 2〉第75经净不动道经、南传《中部尼柯耶》第106经所述:“‘这我或我所是空。’当他这么行、时常[这么]住时,心在[此]处上明净。当有净信时,他当下到达无所有处,或以慧胜解。他以身体的崩解,死后那作用识会[往生]到达无所有处,这是可能的。比丘们!这被说为第二个随应于无所有处之道迹。”

佛教的“无所有入处想”,着重在观察一切无我,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当中没有恒常不变的我,因此无我。既然无我,也就没有我所拥有的事物了(“无我所”)。无我因此应该放下自我、自尊等我的产物;没有我所拥有的事物,因此也不该将殊胜的禅定境界当作是我所有的,不因为禅定境界而认为自己多厉害而强化自我。

这个阶段中,观察前一阶段无边际的识,只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当中没有我,而放下自我。因为前一阶段无边际的识已含纳了所有的觉知,此时即可一把抓住无边际的识,以“无我”这把慧剑切除。

实务上,修行到能放下自我时,如同秋天树叶落下那么自然,不是用力打掉,也不像死树系着枯叶不放。

无所有入处想稳定后,可检查七觉支是否圆满:具念于无我,安住在当下,即是念觉支;检查是否有无我之外的其他想法,若有其他想法则空去,是择法觉支;接着精进修行于无所有入处想,是精进觉支;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放下了前面阶段较粗重的想的疲劳,会生起微微的欢喜,是喜觉支;无我则少了许多自我带来的负担,自然轻松安稳,是猗觉支;心定于无所有入处想,是定觉支;舍离了自我而平等、寂静,是舍觉支。

无所有入处想修得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能放下自我的重担,不论时间、情境都能试着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处世,跳脱了自我中心,生命更加宽广自由。

“无我”是真理,但这个“无所有入处想”毕竟是“想”出来的,尚未空掉“相”造成的疲劳,不是究竟。

当自己觉得可进入下一阶段时,试着或多或少将七觉支带入下一个阶段。

本经经文接下来提到“非想非非想处”,然而一般认为非想非非想处难以修观,《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 1〉第190经小空经的次第中即没有“非想非非想处”,而是接着修“无相三昧”,因此这个练习中以无相三昧作为下一阶段。

无相三昧调伏一切相

想阴是心理运作中“取相”的功能,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为了方便辨识,人们通常会留意不变的相,例如曾见过某人,再次见到他时会根据他较不易变化的特征(性别、肤色、脸型、身材、疤痕)、而不是容易变化的特征(衣服颜色、头发长度等),以认出来他。因此人们会下意识觉得相是不变的。人们有根据刻板印象或成见来取相,以合理化事物的倾向。

修“无相三昧”时不念一切相,空掉前一阶段“没有我”的相。无相三昧的练习,有如以智慧的剑斩断东西(无事想到无所有入处想)后,将剑(相)也丢掉。

日常生活中偶尔也有可用以比喻“无相”的例子,例如路上突然有人向我们打招呼,我们却一时之间认不出他是谁,脑袋一片空白,这是因为这时心中没有浮现这个人的相(但还是有其他相,因此不是彻底的“无相”)。修无相三昧时则要常在类似状态,不念一切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

修无相三昧时由于无相,因此难以检查七觉支。无相三昧的强度由前面的修习来决定,无相三昧的进展由前面修习造成的惯性所推动。重点不在于先前修习时“无量”有多宽广,而在于有多清晰地理解“疲劳”而志求解脱。

无相三昧时心仍有运作,但不处理感官经验了,因此也无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在佛教中是为了证得解脱而修此定,毕竟涅槃也有无相的特性。

解脱

无相三昧持续修行,机缘到时可体悟无相三昧也是心的造作,而是无常的、会磨灭的,这样的理解可以导向涅槃,毕竟涅槃是非造作的。因此而可断尽烦恼、解脱轮回。

这个修法是以定入手,定中的体验是寂静安稳的,“无常”较不容易彰显,因此最后要加强观无常。

修到后面的阶段时,偶尔也可以回到前面的阶段,比较不同细致程度的“疲劳”,以更清楚体会以较轻疲劳取代较重疲劳的差别。整个修空过程的重点并不在追求某个“空”的经验,而在以这样的经验来空掉烦恼、空掉执著、空去一切系缚而解脱。

以上次第调伏诸想的技巧,是参照无著比丘对于《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 1〉第190经小空经的教学。

  • 天人不知依何等禅

跋迦利尊者提到天人赞叹的偈子:“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何所依而禅?”表示天人们不知尊者们所入的出世间定。

其意义同于《增壹阿含经》卷七〈火灭品 16〉第9经、卷四十五〈十不善品 48〉第6经等经中,诸天人赞叹阿罗汉尊者们的偈子:“归命人中上,众人所敬奉;我等今不知,为依何等禅?”

(九二七)

[读经拾得]

  • 在家五法

依本经所述,优秀的在家佛教徒在受三皈依(信)、持五戒(戒)的基础上,应该要具足信、戒、闻、施(舍)、慧,即俗称的“在家五法”,如本经、本卷第929经、及卷三十一第888、889经所载:

  1. 信具足:坚固信佛。
  2. 戒具足:持守五戒。
  3. 闻具足:听闻受持佛法。
  4. 施(舍)具足:离悭、清净施舍。
  5. 慧具足:如实知四圣谛。


这五法在不同的经中有一些变形,例如卷四第91经记载能令后世安乐的在家四法为:“信、戒、施、慧”,卷三十一第887经记载的六法为:“信、戒、施、闻、舍、慧”,本卷第933经记载的六法为:“信、戒、施、闻、空、慧”。

(九二八)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在家人修行后断除烦恼而证得初果、二果、三果,那么在家修行最高是否能证得四果阿罗汉?

有的论师依据《中部尼柯耶》第71经三明与婆蹉经:“没有任何在家人未舍断家的结后,以身体的崩解而得到苦的结束”,认为阿罗汉没有对家的执著,已超越三界,自然不“在家”。这些论师也承认佛世时许多人在家修行能证到四果,只是证到四果后就出家,因此论师不将他们视为在家人。

在佛世时印度各宗教的文化下,出家是很平常的事,例如当时的习俗要求婆罗门种在子女长大成人后出家。阿罗汉一定是精进的修行人,而当时精进的修行人都会出家,在家人如果证了阿罗汉也会自发地转换身份为出家人。

前述经文提到不能证阿罗汉的在家人是“未舍断家的结”的人。至于证得阿罗汉者必定没有贪、瞋、痴,不染著于世间,也必然舍断世间一切的结缚(包含对家的结缚),自然不称为在家人。

也有的论师依据《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5〉第116经瞿昙弥经当中阿难问佛:“女人可得第四沙门果耶?”的问答,认为假使佛陀当年没有答应女性出家,女性在家若能如出家人般清净修行也可证得阿罗汉。既然女性在家清净修行可证得阿罗汉,男性在家清净修行当然也可证得阿罗汉。

依据经、律来看,这个议题的重点不在于表相上的身份,或是文字上的称呼。关键在于阿罗汉必然是已“心出家”的人,必然已断除贪、瞋、痴。

(九二九)

[读经拾得]

本经说行为圆满的在家人具足八法,这八法和优秀的在家人应具足的“在家五法”以及证初果的要素“四预流支”有密切的关系:

  1. 信    (在家五法之一)
  2. 戒    (在家五法之二)
  3. 施    (在家五法之三)
  4. 常往诣沙门(四预流支之一:亲近善士)
  5. 一心听法 (四预流支之二:听闻正法)
  6. 闻则能持 (在家五法之四)
  7. 观察深义 (四预流支之三:内正思惟)
  8. 法次法向 (四预流支之四:法次法向)

在观察深义、法次法向,满足证初果的要素后,终究能如实知四圣谛,也就是“在家五法”中的第五个“慧”。

具足八法的在家人中,有的自利但不利他、有的自利又利他。自利又利他的在家人自己具足八法,并且教会他人八法,加起来成就十六法,佛陀说这样的在家人相当难得,犹如太阳般照耀大众。

(九三〇)

[读经拾得]

  • 命终的去处

对于凡夫命终后会往生到哪里,佛陀常强调业力是根本,例如本经所说:“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中阿含经》卷三〈业相应品2〉第17经伽弥尼经则以重石沈水比喻恶贯满盈的人:“十种不善业道,黑有黑报,自然趣下,必至恶处。”

随业受报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例如《中阿含经》卷四十四〈根本分别品2〉第171经分别大业经:“或复死时生善心,心所有法正见相应,彼因此缘此,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中。”也就是说临终时的心念也会有所影响,尤其忆念三宝或六念有助于往生善处,如《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二〈力品38〉第10经所说:“众生身、口、意行恶,彼若命终,忆如来功德,离三恶趣,得生天上;正使极恶之人,得生天上,是谓第六如来功德。”

相对地,横死或被陷害而死的人,由于不甘愿或瞋心,也可能对往生去向造成负面影响。释氏摩诃男怕遭遇这种意外而问佛,佛陀则表示释氏摩诃男已长久修习念佛、念法、念僧,长久熏习信,戒、施、闻、慧,所以纵使意外身亡,也会往生善处。

后世的论师也有将这些因素整理为随重、随习、随念,例如提婆达兜造五逆恶业而堕地狱是随重,本经提到释氏摩诃男长期熏习佛法而上升天界是随习,临终时忆念三宝或六念而往生善处则为随念。

平日持之以恒地修习佛法,不仅能确保本经所提到的随习去向,也能预防重大恶业,甚至成就禅定等重大善业,并成为临终时随念的基础。

  • 释氏摩诃男舍身救人

从本经中释氏摩诃男的提问来看,他可能性格较为小心谨慎,深怕任何的意外导致命终时不能往生善道。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34〉第2经《出曜经》卷三〈无常品1〉下《五分律》卷二十一等经律记载,流离王挥兵入释迦族的城中屠城时,释氏摩诃男请求流离王在他潜入水中的这段时间让释迦族人逃生,浮起后才继续杀戮。流离王答应后,释氏摩诃男潜到水底,将头发绑在树根上而溺毙,不再浮起,因此救了非常多释迦族人,并让流离王生起了一丝悔意。

若就释氏摩诃男小心谨慎的个性,纵然可以救许多人,或许也不敢溺毙自己,毕竟这可能算是某种程度的自杀,而自杀通常会感召地狱恶报。或许,佛陀在本经的这番开示,让他更深入了解因果的原理,也才能从容赴义、无所畏惧地舍己救人,不再担忧往生去处。

(九三一)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记载的念佛行法

《杂阿含经》本卷及卷二十、三十所记载的念佛是“念如来事”,并以如来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例。卷三十第857经并强调最好行、住、坐、卧随时念佛。

《增壹阿含经》卷二记载念佛是以观如来形象入手,思惟佛的功德,如五分法身(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及觉他的层面。在实作上是以坐姿念佛为主。

其中《杂阿含经》的念如来十号,或许是后世持名念佛的本源;《增壹阿含经》的观如来形象,或许是后世观想念佛的本源;《杂阿含经》卷五十第1349经甚至提到天神观佛陀的足迹以念佛。各经所载可说是相通的,次第无非是以持名或者观佛形象,带入对佛功德的思惟(十号是说觉者的功德,五分法身是说无学圣者的功德),基于此而成就念住。


  • 僧宝的定义

本经定义“念僧”的“僧”为“四双八辈贤圣”,也就是所有的圣众,而不只单一位师父。贤圣自然戒行清净,并且定、慧都有所成就,而不会成为错误的榜样。


  • 天人并没有真正地解脱,为何要“念天”?

天人虽然尚未解脱,但在清净的程度、福报、甚至定力上还是远胜于一般人,也是来世善有善报的好例子。也有天人会帮助修行者,甚至天人本身是圣者,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3经记载未来佛弥勒菩萨现在位于兜率天。

念天的重点在于忆念天人的德性,念有信、戒、施、闻、慧的修行人命终得生天上,因此我也要有信、戒、施、闻、慧,有为者亦若是。

念天如同六念当中任何一个,可以让人不起恶念、放下粗重的烦恼,进而使心正直、获得轻安,甚至得定,乃至因定发慧。以“念施”为例,布施本身不等于解脱,但可以清净施作为入手处,清净心意,而获得更高的成就。


  • “六念”与“四不坏净”互相成就

对佛、法、僧的净信以及圣戒成就,是修行的方法(念佛、法、僧、戒),修到圆满也是修行的成就(初果得四不坏净):

  • 六念中的前四念,可成就四不坏净:本经中六念中前四念的经文,和《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48经、“不坏净相应”中的经文,几乎一模一样。
  • 可依四不坏净修习六念:《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4经:“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汝当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


  • 由“六念”而“修满五法”得禅定

本经内容呼应于《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82经所说:“若使圣弟子学远离喜乐,具足身作证,得远离五法,修满五法。云何远离五法?谓断欲所长养喜、断欲所长养忧、断欲所长养舍、断不善所长养喜、断不善所长养忧,是名五法远离。云何修满五法?谓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

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这五法能得禅定,也就是本经中的“随喜心……欢悦……身猗息……觉受乐……心定”。


  • 由“六念”而完成“七觉支”

本经显示了修六念可依次达成觉悟的要素“七觉支”,乃至涅槃。以“念佛”为例:

  • 念觉支: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
  • 喜觉支: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
  • 猗觉支:欢悦已,身猗息;
  • 定觉支:身猗息已,觉受乐;受乐已,其心定;
  • 舍觉支: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崄众生中,无诸罣碍,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以上经文描述了由六念而生起七觉支的次第关系。

关于七觉支的解说,可参见《杂阿含经》“觉支相应”的经文,尤其是卷二十六第711经对于七觉支次第的说明。


  • 修习六念是为了证得涅槃

佛陀说修习六念的目的是让人不起贪欲、瞋恚、愚痴,进而昇进涅槃。因此在实际修行六念时,可检视自身的贪瞋痴有无增减,以确认自己是否仍修行在正道上。

举例来说,若修念佛而贪瞋痴渐渐减轻,则是在正确的道路上;但若修念佛时过度执著在表相上而加重了贪、瞋或痴,例如心向于佛却容易对眼前的人事物起瞋心,那么恐怕过度执著在手段上却忘掉了目的,应仔细审视、修正自己的修行,莫忘初衷。

(九三二)

[读经拾得]

  • 见不见得到佛,都应依五法修六念

佛陀在迦毘罗卫国结夏安居的三个月期间,释氏摩诃男可以时常拜见佛陀,但等到结夏安居结束,佛陀要离开以游历各个地方而随缘度化时,释氏摩诃男反而为佛陀的离开而悲伤。

这时佛陀就教导释氏摩诃男:不管见不见得到佛陀或僧众,应该要修习五法(信、戒、闻、施、慧),并进而修习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对照《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54经:“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如今虽然佛陀已入灭,佛弟子若能遵循佛陀的教诲修习多修习,成就五法及六念,还是能证涅槃。

另外,本经和《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58经非常相近,第858经说不管见不见得到佛陀及善知识,应随时修习六念,本经则说应依五法修六念。


  • 修习六念要以什么步骤或方法?

六念的方法很多,以念佛为例,最常见的即有持名念佛、观想念佛等等,因此常有人问怎么样的步骤或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由本经可知,佛陀教导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即可修六念,因此不要把六念当成照表操课的“技术”,而是要先培养六念的“态度”。例如念佛的重点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有对佛陀的忆念和景仰,至于用什么步骤来念佛这些技术细节则是其次,只要一个方法能协助自己时常忆起对佛陀的景仰就是好方法,也因此每个人最适合的方法不见得相同。如果太在意步骤等技术细节,只着重机械性重复某些步骤,心却是麻痹的,修行就比较难有所进展。到头来,六念不外乎心(念)。

同时,本经也表示要依信、戒、闻、施、慧这五法来修习六念。五法有助于正确地修习六念,避免修错方向,例如盲信鬼神当作念佛、将附佛外道当作僧宝、依戒禁取见而念戒之类误入歧途的状况。


  • 母鸡孵蛋的譬喻

本经以母鸡孵蛋譬喻成就五法及六念的人,这譬喻也用在其他经中,比喻勤修佛法,例如:

  • 《杂阿含经》卷十第263经:“何所修习?谓修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如彼伏鸡善养其子,随时荫馏,冷暖得所,正复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诸子自能方便安隐出㲉。”
  •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27经:“譬如,比丘!伏鸡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后日,当以口啄,若以爪刮,令其儿安隐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如是,比丘善学三学,随其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晡利多品3〉第206经心秽经:“犹如鸡生十卵,或十二,随时覆盖,随时温暖,随时看视,鸡设有放逸者,彼中或鸡子以𭪿以足,啄破其卵,自安隐出者,彼为第一。如是比丘成就此堪任等十五法自受者,必知必见,必正尽觉,必至甘露门,近住涅槃,我说无不得至涅槃。”

这些譬喻都是讲述母鸡有耐心地时时照顾鸡蛋,假以时日,小鸡自然会破壳而出,在这之前母鸡干着急也没有用。同样地,修行人要有耐心地勤修佛法,假以时日,终究会得到果证。

相较于前述三经,本经的譬喻中多了这句:“正复中间放逸,犹能以爪以口啄卵,得生其子。”

这个叙述乍看之下较为突兀,母鸡怎么可能啄鸡蛋来帮小鸡孵化?但若对孵蛋有所研究,就能理解这个描述的合理性:小鸡从蛋内破壳遇上困难时,母鸡仍有机会以爪子或嘴啄蛋壳,帮助小鸡破壳而出。

鸡胚发育到孵化的前一天,小鸡会在蛋壳内啄破气室的薄膜,开始呼吸气室内的氧气。如果气室过小则氧气不够,或是胎位不正则啄不到气室而窒息。当小鸡在蛋内缺氧时会急速鸣叫,挣扎着想立刻破壳,警觉性高的母鸡能及时从外面啄破蛋壳,帮助小鸡破壳而出,以避免小鸡在蛋内窒息而死。

母鸡若在孵蛋期间疏于照顾,“中间放逸”,会增加气室过小或胎位不正的几率。但如果母鸡能够“随时消息,善爱护”,还有机会在最后的破壳阶段及时“以爪以口啄卵”,试着补救。

前述三则经文的母鸡孵蛋譬喻中都没有这个叙述,只有本经这么说,可能是因为前述三则经文都是佛陀向出家人的开示,而本经是佛陀特别为在家人释氏摩诃男的开示。在家学佛容易受到外缘的影响而“中间放逸”,但若能“随时消息,善爱护”,修习在家五法和六念,就能试着补救。

(九三三)

[读经拾得]

本经和前经的主要差别在于前经讲的在家五法:“信、戒、施、闻、慧”,在本经中略为扩展为:“信、戒、施、闻、空、慧”。

(九三四)

[读经拾得]

  • 常有同学读完本经后问:“为何佛陀不回答摩诃男?阿难回答了释氏摩诃男的问题吗?”

本经的情境是释氏摩诃男提出两个很大的主题“定”和“解脱”。他表示,既然在因果上“定”有助于“解脱”,那么是否在时间上“定”应先于“解脱”?

然而,定的种类繁多,解脱也有不同层次,且入定本身也能暂时解脱某些烦恼。如果将各种定、各种解脱混为一谈,可能会造成误解。阿难尊者考量到当时佛陀才病愈不久,体力不足以长篇大论、逐一解释,因此就主动代为说明。

释氏摩诃男的问题是:“是否先正受而后解脱?”这就好比有人问:“是否工作时间长,工作的报酬就高?”虽然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对的,但是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报酬(例如清洁工工作十小时的报酬,通常并不高于医师工作九小时的报酬),报酬也有不同的种类(例如固定薪资与绩效奖金的差异),如果将这些情况一概而论,可能会引发误解。因此,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厘清其脉络。

阿难尊者将“定”和“解脱”这两个主题,先整体区分出“学人”和“无学”的不同,然后分别以戒、定、慧、解脱的次第来说明,可说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从慧得解脱”。其中定又分四禅等定、解脱有分断五下分结(证三果)与五上分结(证四果)等层次,这样将脉络理清楚,释氏摩诃男自然就不会再通通混为一谈了。

举例而言,成就三果的“学解脱”会先于成就四果的“无学三昧”,只看这部分的话“学解脱”较早于“无学三昧”,也可说不见得“先正受而后解脱”。另外再举一例,“灭尽定”是一种三果以上圣者才能入的定,因此如果只看灭尽定,不见得能说是先(灭尽)定后解脱。再者,灭尽定在佛学名词分类上是“正受”而不是“三昧”(详见卷三十一第883经的“读经拾得”),虽然释氏摩诃男的问题是以“正受”来称呼定,阿难尊者的回答中则是以“三昧”来称呼定,精准地确保了回答当中没有任何逻辑漏洞。(这段看不懂的话没关系,只是文字上的枝微末节,不影响实修。)

从阿难尊者的回答,也可推论出戒、定、慧、解脱的次第并不是完全分割的,例如并不是说先修戒到完全圆满之后才能开始修定,先修定到完全圆满之后才能开始修慧,否则当被问到“是否先定后解脱”(本经提问的重点)或“是否先定后慧”(南传对应经典提问的重点)时,阿难尊者直接回答“是”就好了。根据《杂阿含经》卷二十九“学相应”的经文,虽然戒、定、慧三学的次第有“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因果关系,但各个修行的阶段都需要这三学,只是修行的重心随着阶段的不同会渐次提升:初果以前三学都要但多着重戒,然后到三果仍是三学都要但多着重在戒、定,最后三学全都加强而证得四果。

  • 三果的“学解脱”和四果的“无学解脱”有什么不同?

本经提到了戒、定、慧、解脱的修行次第。其中三果圣者阿那含证得的是“(有)学”的版本,四果圣者阿罗汉证得的是“无学”的版本。

阿那含永不再生于人间,可视为从欲界“解脱”,但还须要于色界或无色界天继续修行以证得阿罗汉,因此仍在“学”,还没有毕业。所以阿那含的解脱是“(有)学解脱”。

阿罗汉则已解脱于三界,不再轮回,真正毕业了,而是“无学”,获得“无学解脱”。

“无学解脱”证得涅槃是究竟的解脱,但佛教也有说禅定是心暂时解脱于烦恼,例如初禅(入定时)解脱于五盖,因此“解脱”这个用词并不限于究竟的解脱,称阿那含的解脱为“学解脱”也就其来有自了。

(九三五)

[读经拾得]

释氏摩诃男表示初果的成就为“四不坏净”。然而释迦族人沙陀记错初果的成就为“三不坏净”。

这时沙陀表示如果其他人说的和佛说的有所抵触,则以佛陀所说的为准:“或有如是像类法起,一者世尊,一者比丘尼僧、优婆塞、优婆夷、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我宁随世尊,不随余众”。

这样的态度是佛弟子们辨明正法的基准,在别部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例如《中阿含经》卷六〈舍梨子相应品3〉第27经梵志陀然经中,舍利弗尊者对要皈依他的人说:“汝莫归我,我所归佛汝应自归”,《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32〉第7经中,国王要皈依那罗陀尊者,尊者也说:“莫自归我,当自归于佛”,显示尊者们谦逊并教导弟子们以佛陀为依归的态度。

四不坏净中也包含对圣众的不坏信心,圣众指证果的贤圣,初果即有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因此圣众对于解脱法义的理解自然和佛陀也是一致的。

回到是“四不坏净”还是“三不坏净”的问题:佛陀表示初果成就的是“四不坏净”,也就是说初果圣者除了对三宝的不坏信心外,必须“圣戒成就”。《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20经也说明在证得初果前,修习戒定慧三学时要多着重戒学,随时犯戒则随时忏悔,终究能持戒圆满,并断身见、戒取、疑三结,而证得初果。

(九三六)

[读经拾得]

  • 临终的努力

百手释氏在世时会喝酒,犯“不饮酒戒”。因此当佛陀记说百手释氏命终证得初果后,有释迦族人感到怀疑,毕竟初果圣人“圣戒成就”而不会犯“不饮酒戒”。所以他们请摩诃男帮忙询问佛陀以释疑。

佛陀表示百手释氏是在临终时放下了对饮酒的执著,终于能持戒清净,然后证得初果而命终。

佛教强调平日造业是影响往生去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修行人临终时还是可以继续精进,放下一切,以求解脱。

  • 长久皈依三宝的熏习

本经中“善逝大师”起,描述圣弟子皈依佛、法、僧的三个段落,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中作“凡长久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团的那位优婆塞,他如何会走入下界呢?”

这段相当的南传经文,有助于让我们理解为何本经中突然出现描述圣弟子皈依佛、法、僧这三个段落。

由于长久皈依三宝的熏习,百手释氏虽然有饮酒的毛病,但也会持续地去恶向善,在临终时才有基础能更上一层楼。

  • 阿罗汉俱解脱、慧解脱的差别

“俱解脱”的阿罗汉具有完整“八解脱”(舍去对色与无色的贪欲的八种禅定)定力,且已断尽烦恼,因此定、慧都圆满。八解脱包含能调伏三界一切贪欲的定力,可说是修行定力的极致。

“慧解脱”的阿罗汉已断尽烦恼,但还不具有完整的八解脱定力,例如已获得色界的定力,就依此定力而成就了解脱智慧,但还没有修无色定。慧解脱阿罗汉虽然尚未修完所有的八解脱,仍然有超凡的定力,才能因定发慧。

(九三七)~(九三九)

[读经拾得]

以上第937至939经对于无始轮回生死的描述如下:

  • 937:过去世流血多过大海。
  • 938:过去世流泪多过大海。
  • 939:过去世出生喝奶、死流脓血多过大海。

为离生死,要观无常,观察非我、非我所,以求解脱。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九四〇)~(九四五)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如果见到人时,喜欢对方,则要念对方过去世曾是我的亲友,而生死轮回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要精进断除生死轮回。

许多其他经典也有相关的叙述,或许是基于这类概念而转化,例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2〉:“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以上第940至945经的重点条列如下:

  • 940:过去世的父母多过大地上的草木片数。
  • 941:过去世的父母多过大地可作泥丸数目。
  • 942:见众生受乐,念我过去世也受乐无数。
  • 943:见众生受苦,念我过去世也受苦无数。
  • 944:见众生而害怕,念我过去世曾害对方。
  • 945:见众生而喜欢,念对方曾为过去亲友。

因此要精进断除生死轮回。

(九四六)

[读经拾得]

  • 明日何其多

一位婆罗门询问佛陀:“未来将有多少佛?”佛陀回答说:“未来将有如无量恒河沙的诸佛。”婆罗门就高兴地准备离开了。

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提到婆罗门听到佛陀的回答后,觉得反正未来还有无数的佛能教他修行,那就不急着修行了。

转念之间,婆罗门想到要问佛陀:“过去已有多少佛?”佛陀回答说:“过去也已有如无量恒河沙的诸佛。”

婆罗门这时警觉到,纵然过去已有如无量恒河沙的诸佛,自己都错过了,不曾亲近学习,那么未来难保不会继续错过如无量恒河沙的诸佛,还是把握此生跟随释迦牟尼佛修行吧。

于是他跟着释迦牟尼佛出家,精进修行,即在此生证得阿罗汉。

  • 还有多少佛

本经表示三世有无数的佛。就无始轮回来看,过去、未来都有无数的佛是数学上的必然,其中过去七佛的事迹在《阿含经》和《尼柯耶》中多有记述。

至于佛所教化的范围,《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州品1〉定义:“尔所中千千世界,是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败,众生所居名一佛刹。”一个大千世界是一佛刹,也就是一位佛的教化范围,大约是十的九次方个恒星的范围。这样的范围里,在没有任何佛法流传的时代,第一位成等正觉并教化众生的觉者,就叫做佛。之后直到佛法灭尽为止,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都叫做声闻,而不能称为佛。因此在释迦牟尼佛的佛土中,直到未来法灭尽前,根据佛经的定义,真正的觉悟者不会自称为佛。

另一方面,南传在巴辣甘波布(Parakkamabahu)王统一锡兰后,铲除大寺派之外的传承,并销毁当时《尼柯耶》之外所有在锡兰流传的经典,因此南传国家现今保存的经典并无记载他方佛土。北传国家则流传有记载他方佛土的经典,表示有十方诸佛,是在另外的大千世界成佛的觉者。

纵然三世有无数的佛,不论是否有十方诸佛,本经明白表示了只有自己此生勤修佛法,才能确保不空过此生。

(九四七)~(九五〇)

[读经拾得]

以上第946至950经的重点条列如下:

  • 946:三世无数佛,但能把握的只有此生。
  • 947:一劫里生死的白骨积如山高。
  • 948:一劫长于每百年捡一粒积满铁城的芥子,捡光的时间。
  • 949:一劫长于每百年拂一次大石山,拂尽石山的时间。
  • 950:过去已有无数劫。

其中第947至949经表示一劫是极长的时间,而第950经则表示过去已有无数劫,也就是我们已生死轮回那么长久的时间。因此为了从无穷无尽的苦中解脱,要精进修行以断除生死轮回。

(九五一)~(九五四)

[读经拾得]

本经第一部分是从空间来看,四方都有无数的国土在成、住、坏、空的某个阶段,有如遍及天下的大雨般密密麻麻,有无数的众生在生死轮回。

第二部分是从时间来看,轮回时迟早会落入三恶道,有如棒子掉到地上,要不是头着地、要不是尾着地、要不就是棒身着地。

第二部分棒子掉地上譬喻的意旨在对应经典不太相同: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表示轮回必然落到六道之一,相当的南传经文则表示有时从这个世界轮回到其它世界,有时从其它世界轮回到这个世界。

(九五五)

[读经拾得]

常有同学提问:“以我们主观的体验,人生并不是一下子就死了,为何本经说众生生死轮回‘常转不息’,前面第953经说众生生而又死‘譬如大雨滴泡,一生一灭’,卷十六第432经也说‘轮回五趣,而速旋转’呢?”

这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解读是从宇宙的宏观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只是短短的时间,就如人类看蜉蝣朝生暮死很短命,在宇宙中一百年也只是一下子的事。另一种解读则是从心念的角度来看,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当我们心中充满贪欲时就是在畜生道,心中充满善心时就是在天道,日常生活中时常轮回各道,常转不息。

(九五六)

[读经拾得]

  • 为什么只有过去四佛遗迹,而非过去七佛遗迹?

本经提到的四佛为“过去七佛”的第四至七佛,也就“贤劫”的这四佛。“贤劫”之所以称为“贤劫”,是因为这一大劫中佛出世的频率相较于其他大劫来得高。因此这四佛之间的时间间距相对较短,也才可能有过去四佛的遗迹。

至于过去七佛的前三佛诞生于上一个大劫“庄严劫”,当时的物理世界经历过成、住、坏、空已完全灭去了,自然现今不会留有遗迹。

  • “厌离、离欲、解脱”怎么说?

本经提到应对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修“厌离、离欲、解脱”,直接对应卷一第1经:“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 重点整理

以上第951至956经的重点条列如下:

  • 951:无始生死中没有一处没生死过的地方。
  • 952:无始生死中没有一处没亲友过的地方。
  • 953:众生有如大雨溅起的水泡,频繁生死。
  • 954:四方都有无数国土成败中,无数众生生死中,如同棒子落地,迟早落三恶道。
  • 955:众生轮回五道不停,有如车轮常转不停。
  • 956:一切行无常,高山、人民、佛都会灭去。

因此要修厌离、离欲、解脱,断除生死轮回。

(九五七)~(九五八)

[读经拾得]

前一经中婆蹉问佛陀十四无记中第13、14个问题。

本经中婆蹉问大目犍连尊者十四无记中第9至12个问题,关于如来死后的有无。这些问题中将如来视为一个主体、灵魂,探讨这个灵魂死后的有无。

然而世间是缘起缘灭的,身心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叫做如来。而在究竟的角度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了,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那又怎么能说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呢?问题就错了,因此不予回答。

该问的不是如来死后的存在状况,而是:“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叫做如来吗?”

因此大目犍连尊者说讨论这些问题的外道不如实知五阴及其集、灭、味、患、出(离),而执著在这些错误的问题上。如果如实知五阴无我,就不会执著在这些问题上了。

(九五九)

[读经拾得]

婆蹉问诜陀迦旃延尊者,为何佛陀不回答如来死后有无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中将如来视为一个主体、灵魂,探讨这个灵魂死后的有无。

诜陀迦旃延尊者则举例,如果一件人事物的所有相关因缘都已消失殆尽,连怎么称呼它的相关因缘都已消失殆尽,没有任何人知道一丝线索,那么还有人能探讨它是有还是无吗?这个探讨还有意义吗?

当然没有意义。就像如果有人问:“没有人知道的、无法知道的宝藏在哪里?”既然没有人知道、无法知道,那还问什么?问题本身就矛盾了,自然不需回答。

(九六〇)

[读经拾得]

婆蹉拿十四无记的问题问佛陀、大目揵连尊者、诜陀迦旃延尊者,得到的回复都是“无记”,不予回答。

这三位分别是最先觉悟佛法的人、出家已久的人、刚出家三年的人,答复却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真理,所以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命题错误,属于无记的问题。

而且三人也都不约而同地将婆蹉引导到因缘、执著的议题上,试着将他从十四无记的戏论里拉出来,让他一点一滴地接触佛法正见。

佛陀和两位尊者对十四无记问题的回应,也能作为我们在面对此类问题时该如何应对,带来启发。

(九六一)

[读经拾得]

外道出家人婆蹉问佛陀:“有我吗?”

问了三次,佛陀都没有回答他。

因为外道仍有根深谛固的“我”的邪见,自认有一个不变的主体就是“我”。如果跟他说“有我”,则加强他的邪见;如果跟他说“无我”,他会理解为这个不变的主体突然就不存在了,和他的主观认知不符,让他更加混乱。佛陀觉察在这个时间点怎么说都无法让他舍弃“我”的邪见,都无法让他不根基于“我这个不变的主体”来探寻,发问的预设立场就错了,因此宁愿不回答。

认为有一个生死轮回的不变主体,是一种“常见”;认为这个不变的主体突然就不存在了,否定因缘相续的事实,则是一种“断见”。

在佛法来看,只有因缘的生灭,没有不变的主体。一切事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是无常的,没有不变的自我。

佛陀如何应对婆蹉的提问,也可作为我们的藉镜:回答问题时要视对方的根基,看答案是否能利益对方。如果对方不可能接受正确的答案,只会被扰乱,则宁可暂时不说,静待适当的机缘。

(九六二)

[读经拾得]

如果有人问:“地球的最东边是什么样子?”我们该怎么回答?

其实地球是圆的,没有最东边,因此这个问题是基于错误的假设,无法加以回答。如果一定要回答,最好的回答大概是:“地球是圆的”,而不是给地球的最东边作任何描述。

十四无记也是如此,问题本身是基于错误的假设,因此无法加以回答。如果一定要回答,最好的回答是告知能彰显问题错误的真理,而不是给予错误问题下的任何回复。

这也是面对十四无记的问题时,佛陀及弟子们的回复方式。

另一方面,完全无法理解“地球是圆的”这些事实的人,却可能误以为不回答的人是在闪躲问题。这也是当佛陀不回复十四无记的问题时,外道常见的一种反应。婆蹉则虽然一时听不懂,仍抱持着正面的态度,才能渐渐获得法益。

(九六三)

[读经拾得]

佛陀说因为对五阴无知,所以作十四无记的见解。真正知五阴,就不会作十四无记的见解了。

这是因为如实知身心乃至万物是由五阴所构成,则能客观地分析身心乃至万物生起、灭去的因缘,不以恒常不变的“我”为前提。见到因缘法,才能不陷于十四无记的戏论中。

(九六四)

[读经拾得]

  • 婆蹉大结局

在外道出家的婆蹉一直执著在十四无记的戏论上,因此佛陀差点不再回他无益的问题了。

但佛陀考量到婆蹉是个直心且诚实的人,问十四无记的问题是因为真的不懂,而不是故意来捣蛋,因此后来还是让婆蹉再发问。

这次婆蹉总算问十四无记以外的问题了,他问:“什么是善法?”而佛陀也乘机将离贪瞋痴的十善业道介绍给婆蹉。

婆蹉问佛有没有人因为这善法而得到利益、得到解脱的?

不但有人得到解脱,而且有非常多人得到解脱!佛法能让人亲自体验,实在比起十四无记的戏论好太多了!因此婆蹉赶紧从佛出家,精勤修习,也亲身得证,成为人、天皆礼敬的阿罗汉。

  • 亲自体证佛法的人们

婆蹉询问佛教的四众中是否有人证得以下成就,佛陀则回答说每一种成就都有非常多人亲自证得:

  • 比丘、比丘尼证得阿罗汉;
  • 行梵行的在家男、女众证得三果;
  • 受五欲的在家男众证得二果;
  • 受五欲的在家女众证得初果。

前两类都行梵行,离于男女之欲,但出家人证得阿罗汉的数目看来多得多,毕竟出家人专精修行,在大量时间及心力的投入下,才能彻底断除贪瞋痴,证得阿罗汉。

后两类似乎男女有别,然而在对应的《别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经文中男女没有差别,都是非常多人证得初果。

(九六五)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一切得解脱的众生都是由佛法正道而解脱的,因为能达成解脱的正道只有这一条。就如同一个坚固而只有一个门的城,没有任何其他缝隙能让人钻入,因此纵使守门人没特别注意有哪些人进出,也知道出入城的人一定都经过这个门。

另一方面,本经也提到佛陀不会特别关注佛法让多少人觉悟。我们在分享佛法时,也不需以拼业绩的心态,在意帮助了多少人。

(九六六)

[读经拾得]

佛陀教导我们断除我见(执著于有“我”的见解)、我慢(自我中心、傲慢)、邪慢(无德却自认为有德,而起的傲慢),但不教断灭见。

(九六七)

[读经拾得]

本经中阿难所说的“见可见处,见所起处,见缠断处”,也可对应到四圣谛的前三个:

  • 见可见处:苦谛
  • 见所起处:集谛
  • 见缠断处:灭谛

见到四圣谛的真理,自然不是不知不见了。

(九六八)

[读经拾得]

在给孤独长者和外道的交谈中,外道各自主张十四无记当中的某些见解,各自认为“此是真实,余则虚妄”,自己主张的见解才是对的,不同的见解都是错的。

给孤独长者的见解则是世间一切因缘而生,凡缘起的当然是无常的,凡无常的当然是苦的,因此给孤独长者“于一切见都无所得”,不执著一切见解,不从任何见解得到什么。

相较之下,外道执著于十四无记的见解,这样的见解也是无常的,凡无常的当然是苦的,因此执著外道的见解会导致更多的苦。

一位外道反问给孤独长者:“既然你的见解是一切因缘而生,都无常,无常的则是苦的,那么你的见解不也会导致愈来愈多的苦吗?”

给孤独长者问对方,是不是有听到给孤独长者先前说“于所见无所得”呢?

“于所见无所得”,不从任何见解得到什么。什么都没得到,当然也没得到苦。

给孤独长者巧妙地结合了佛法的义理和辩论的技巧,在和外道的论议中胜出。

(九六九)

[读经拾得]

长爪外道自称不接受一切见解,佛陀反问他:“那你接受‘不接受一切见解’这个见解吗?”结果他回答:“我也不接受。”佛陀则顺势告诉他:“很多人都会这么说,但真正能舍离一切见解的话,就是世间少有的人。”

佛陀因势利导,从“不接受一切见解”引导到“能舍离一切见解”,表示真正能舍离一切见解的话,则不相应于贪、瞋、痴。而佛弟子不管原先有什么见解,被人质疑的话也都能舍离这些见解,也就是离于贪、瞋、痴。

佛陀接着教他观察四大所构成的身体的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也就是从“能舍离一切见解”进一步升华到“能舍离对身体的执著”。

佛陀接着引导他观察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并观察三受集起和灭去的因缘,乃至观察三受的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也就是进一步升华到“能舍离对感受的执著”和观察因缘。

这些即四念住当中的身念住、受念住、及法念住,舍利弗尊者这时刚随佛出家半个月,听到佛陀的这番开示就证得阿罗汉了。而长爪外道则得法眼净,证得初果,接着随佛出家,最后证得阿罗汉。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

(九七〇)~(九七一)

[读经拾得]

外道出家说的一口好修行。

佛陀跟他说,如果你真的照着你说的,言行如一,那你就是位好修行人。

佛陀解说了外道出家所说的偈子,尤其提到了:“善摄于住处,不令放逸者,是则名随顺,调伏及寂止。”

“善摄于住处”指收摄心念而安住在该安住的地方,例如心念安住在身、受、心、或法的四念住,就是具体的实作方法。

“不令放逸者,是则名随顺,调伏及寂止”的意思是达成念住则心能够不放逸,才能真正地调伏身心、进入禅定。

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原本态度高傲的外道出家听完佛陀的解说,就知道佛陀不像他只会耍嘴皮子,而是真正精通修行的方法并知道外道出家的实际状况,当下决定随佛出家,随后也证得了阿罗汉。

(九七二)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佛陀见到很多印度传统婆罗门教的出家人在讨论什么才是真理,因此佛陀强调传统婆罗门教符合佛法的部分,试着随顺而转变他们的观念。

婆罗门教有“不杀生”戒,但为了取悦天神、求得保祐,却可以宰杀畜生以作牲礼。因此佛陀先肯定婆罗门教的“不杀生”戒,再强调对一切众生不分贵贱的慈心才是不杀生的关键,不应该基于自我而牺牲掉不杀生戒以求保祐。

婆罗门教认为世间的事物都会灭去,要融入大梵天才能得永生。佛陀肯定世间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要婆罗门实际观察一切皆因缘生灭,故意跳过了婆罗门教误以为大梵天永生的观点。

婆罗门教认为自己以及尘世的事物都是幻影,大梵天才是真我。佛陀肯定自我及世间都是虚妄的,故意跳过了婆罗门教误以为有真我的观点。

有善根的人听到这番开示,就可能进修三学:

  1. 不杀生(“不害一切众生”)是“戒学”,
  2. 修慈无量心(“于一切世间作慈心色像”)是“定学”,
  3. 观一切皆因缘生灭(“所有集法皆是灭法”)而无我、无我所(“无我处所及事都无所有”)是“慧学”。


可惜在场的婆罗门教出家人没有一人想通而修行佛法,就只能继续流转生死了。

(九七三)

[读经拾得]

贪欲、瞋恚、愚痴,能障蔽我们的心,让我们丧失智慧而自害害他,招致现在或将来的苦果,内心忧虑。因此修行要断贪欲、瞋恚、愚痴。

断贪欲、瞋恚、愚痴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八正道。

(九七四)~(九七五)

[读经拾得]

本经第一段提到外道认为佛陀“智慧犹如空舍,不能于大众中建立论议”,可能是指对于外道热衷论议的十四无记问题,佛陀不加以讨论或回答,如上一卷第965967等经所载。由于佛陀不讨论十四无记的问题,外道便主张佛陀没有足够的智慧论议这些问题。

然而佛陀之所以不讨论十四无记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没有智慧,而是因为有大智慧,知道这些问题犹如儿戏,修行人不应该在这些问题上浪费时间。

至于什么是修行人应该努力的主题呢?佛陀举例如下:

  1. 令其清净:戒
  2. 令调:六根
  3. 令得正受:(正)定
  4. 令得解脱:贪瞋痴
  5. 令断:无明、有爱
  6. 令知:名色
  7. 令修:止、观
  8. 令得:般涅槃

前四个即持戒而守护根门,并进一步修定、慧而解脱贪瞋痴,也就是基于三增上学的实修。

后四个可分别对应到四圣谛的集谛、苦谛、道谛、灭谛,也就是真理。

(九七六)~(九七七)

[读经拾得]

  • 受苦受乐的原因,以及离苦的方法

本经中佛陀解说人生在世受多少苦、受多少乐的境遇,并不全由过去世的业力所造成。以身体的病苦来说,除了过去造业的果报,还有以下各种原因:

  • 身体四大不调(风、痰、涎唾、三者混合因素)
  • 自害(苦行自虐)
  • 他害(他人加害)
  • 节气(气候变化)


身体有这些感受,内心不必然忧苦。心中的忧苦从何而来?

  1. 贪欲
  2. 瞋恚
  3. 睡眠
  4. 掉悔

也就是“五盖”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没有了五盖,就能生起七觉支,走在觉悟解脱的道路上。

如何心中能不生忧苦?则要离于五盖、行八正道。

虽然本经没有强调过去所作业的重要性,而是指出今生的内外各因素也会造成影响,但综合各经所说,业力还是今生所受果报的主因,卷十七第481经即详细地分析产生各种受的微观及巨观的因缘。对于业报的法则有兴趣的同学,也可研读《中阿含经》卷三〈业相应品2〉第11经盐喻经

  • 错误的因果观

依本经所说,主张“今生所有的遭遇全都源自于过去所造业”的宿命论是错误的,主张“吃足够苦就能消完过去的业,并不再造新业就能解脱”的自虐苦行也不正确。这种错误的知见是耆那教的看法,可能让信徒在面对事情前不好好准备、事后消极不加以补救,基于错误的因果观而一味地逆来顺受,不知可由八正道积极地开创未来。

佛教则不是宿命论,而是因缘观,除了过去的业力外,此生甚至当下的物理因素和心的染著都会影响我们的际遇;由于此生能行八正道,乃至当下能解脱五盖等烦恼,终究能“现法得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亲证解脱。

由佛陀对身体病因的分析,也可知“生病不要看医生吃药,只要拜佛”一类的观点是错误的。佛陀曾苦行六年导致终身背疾,这也是本经中提到“自害(苦行自虐)”造成的病痛;三藏中有许多佛陀看医生以缓解背疾的记载,连有转轮王福报的佛陀都要看医生了,何况一般人。相反地,如果该就医却不就医而导致死亡,称为“得病无医”导致的“横死”。

也由于人生的境遇并不全由过去世的业力所造成,对于遭逢厄运的人,例如天灾受灾户,佛弟子不会主张他们是过去世做了坏事而活该受灾,而是以慈悲心应对。我们不知道对方受灾是因业力还是气候变化所造成,但我们自己是以善心还是恶心来应对,将决定自己是行于八正道还是陷于五盖中。

  • 经文对照

造成今世感受的原因,本经及其余的相当经文对比如下:

项目 《杂阿含经》第977经 《别译杂阿含经》第211经 《相应部尼柯耶》36.21
主题 若人有所知觉 随所作业 凡这个人感受任何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
原因1
原因2
原因3 涎唾 胆(汁)
原因4 等分 四大增损 集合
原因5 自害 自己所作 不正确的姿势、行为
原因6 他害 从他作苦 他人突然的袭击
原因7 节气 风冷 季节变化
原因8 (未明列) (未明列) 过去的业


其中包括古代印度医学对身体病因的看法,也可见卷十五第389经:“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痰癊起、涎唾起、众冷起、因现事起、时节起”,《增壹阿含经》卷十二〈21 三宝品〉第7经:“风为大患,痰为大患,冷为大患”。

  • 为何苦乐不全由业力所造成?

常有同学读了本经后提问:“佛教有因果律,论中更主张‘果必由因’,为何本经表示人生的苦乐不全由业力所造成?若由物理学来看物理世界的因果,如果能掌握所有的物理因素,也将能掌握物理世界变化的结果?”

佛教的确主张因果,但佛教的因果并非单一线性因果(甲原因必然造成乙后果),而且要考虑“心”是否故意造作,没有故意造作的行为不见得有果报。后世各宗派对于因果理论各自有其拓展,甚至拓展到涵盖世间一切,但在《阿含经》中记载的因果是基于“十二因缘(无明、贪爱、执著等等造成苦果及轮回)”以及“故作业必受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着重在心的造作对于后世受苦受乐的影响,并没有将世间一切全都纳入因果律的阐述范围中。像本经提到的“四大不调”及“节气(气候变化)”,不见得是由故意造作产生的后果,也就不见得由业力所造成。

再者,我们每一个当下的决定,都造就新的“因”,使得因果不断受到新因素的影响,像本经提到的“自害(苦行自虐)”及“他害(他人加害)”,就可能是现在世的新影响。

“如果能掌握所有的物理因素,也将能掌握物理世界变化的结果”这在物理学中叫做“决定论”,主张宇宙在任何特定时间的状态和物理基本定律完全决定了宇宙向后的历史和向前的演化。“决定论”在十九世纪的古典物理曾为显学,但量子物理的发现早已让“决定论”走下神坛。举例而言,“电子双狭缝实验”发现测量本身就会影响测量的结果:波动性和粒子性是互斥的,但测量波动性时会显示波动性,测量粒子性时会显示粒子性。进一步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则表明不能准确预测测量的结果,量子态的波函数在与外界发生某些作用(如测量或观察)时才塌缩到单一本征态,在量子塌缩前则是未定的几率分布,只知道可能性而非单一结果,也就是说量子的世界并不是“决定论”的。

因此不论从佛学角度还是物理学角度,“宿命论”或“决定论”都无法完善描绘这个世界的运作。

(九七八)

[读经拾得]

那罗聚落的村民们都恭敬供养一位一百二十岁的外道出家人,有如阿罗汉般供养他。这位外道叫做“商主”,也就是曾为商人们的领袖,不管在家时、出家后,在社会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商主外道有位亲戚升天后,知道佛陀才是真正的大觉者,因此想要好康倒相报,告诉商主外道。但是他顾虑到如果自己叫商主外道去跟随佛陀修行,商主外道恐怕很难相信他所说而放下身段以追随佛陀,毕竟当时佛陀还蛮年轻的。

因此这位天人想到一招:教商主外道以心中默念的方式来向各大师发问,不是用嘴巴讲话来发问,能清楚回答并解说的大师就是值得商主外道追随的师父。这样就要有他心通又知道答案的大师才能回答问题了。

商主外道于是启程拜访外道六师,但每一位大师连他的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何况是回答了。

商主外道于是发现这些大师们原来都中看不中用,没一位值得他追随,心灰意冷之际,觉得自己干脆还俗行善好了,起码善有善报不会错,不像这些大师们没一位真正有修行。

这时商主外道终于想到了释迦牟尼佛。他本来觉得佛陀这么年轻,哪能有什么本事?但已没有其他的选择了,而且也曾听说有的年轻出家人修行特别好,因此就前往拜访佛陀。

没想到佛陀真的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而给出了答案。商主外道这时才发现佛陀比起外道六师都有修行,于是随佛出家,证得阿罗汉。

天人教商主外道以心中默念的方式来发问,相当于考验大师们是否能看透表相而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至于所问的问题本身,则进一步涉及了如何辨别心口不一、身口意不相应的假善知识?我们自己又应如何善待善知识犹如善待自己?为什么要断舍离?如何能灭欲火?

这四个问题有助于四预流支(四个证得初果的因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的确是内行的好问题。

(九七九)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明确表示具有八正道才能证得解脱,没有八正道则不能证得解脱。卷三十四第965经也说:“众生正尽苦,究竟苦边者,一切皆悉从此道出”。

八正道为:

  1. 正见:正确的见解。
  2. 正志:正确的意向。
  3. 正语:正确的言语。
  4. 正业:正确的行为。
  5. 正命:正当的谋生。
  6.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
  7.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8. 正定:正确的禅定。


以在家修行人的生活为例:

  • “正见”可由读经、闻法来学习。没有正见的人为了名或利可能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自害害人;有正见的人知晓因果,知道要将心力放在自利利他的作为上,同时舍离“戒禁取见”(执著无益解脱的禁戒或禁忌),不会对世俗仪式或忌讳过度钻牛角尖,而能在各种情境下知道正确的用功方向。
  • 基于正见而能有正确的心态(意业),言语(语业)、行为(身业),即“正志”、“正语”、“正业”。举例而言,有“正志”的人不会让自害害人的念头在心中如滚雪球般增长,而能常惭愧、知感恩,烦恼自然渐渐减轻;有“正语”的人不会乐于欺骗人或辱骂人,所说的话也就愈来愈有说服力,别人也乐于与他沟通;有“正业”的人不会动手害人,也就不会犯法甚至伤害他人,行为愈来愈没有过失,更进一步还能行善助人。
  • 不管自己的身语意如何,在家人都得在世间谋生养活自己,所以得“正命”,正确地谋生,不选择会逼自己犯罪的工作。
  • 除了谋生以外,还得多找机会修行,也就是“正方便”,才不会虚度光阴,才会一点一滴地、积沙成塔地修行。
  • 在世间生活有许多引发贪、瞋、痴的情境,必需培养“正念”,觉知身心的现况,才能在有三毒时客观审视,也能在没有三毒时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能生起欢喜心,愈修愈快乐,乐于修行。
  • 有以上的各项基础,而能去除五盖、培育七觉支,内心轻安稳定,修得“正定”,进而依定发慧、证得解脱。

由这样整个修行的进程来看,的确具有八正道才能解脱,没有八正道或违反任何正道就不能解脱。当然,这样的修行并不一定只能称为八正道,例如卷三十四第965经所说“众生正尽苦,究竟苦边者,一切皆悉从此道出”的“此道”,相当的南传经文描述为断除五盖、建立四念住、修习七觉支,正是八正道中最重要的修行内容。

(九八〇)

[读经拾得]

本经中佛陀教商人们在旷野觉得恐怖时可念三宝,也可和其他教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六念”的经文互相参照,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57经:“若住、若行、若坐、若卧,乃至妻子俱,常当系心此三昧念。”

另外如卷三十第849经等经所述,佛弟子修行六念可逐渐完成七觉支,以“念佛”为例,念佛成就念觉支,念觉支可增长择法觉支、精进觉支,进一步则能长养喜觉支等。有念觉支则清楚明白地觉知眼前、当下,自然不被心中幻想出的恐惧所左右;有择法觉支而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就能明辨恐惧、放下恐惧,甚至有喜觉支因烦恼减轻而生的欢喜自然完全没有恐惧,因此从理论上的分析也可知念佛能除去恐惧心。

实务上,念佛若不能提起正念(念觉支),则代表还未能掌握念佛的诀窍,须要多加练习,或改练习六念中的其他项(例如念戒),直到能将六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以减少贪瞋痴。

(九八一)

[读经拾得]

前一经是教商人们在旷野觉得恐怖时可念三宝,因为商人旅行各处常经过人迹罕至的地方;本经是教出家众在没有人烟的地方若觉得恐怖也可念三宝,因为出家众常会在阿练若处(寂静无人的地方)独自修行。

(九八二)~(九八四)

[读经拾得]

本经中提到的十八爱行,列表如下所示:

程度   \   形容 欲 (常存的)尔 (如此的)异 (相异的)有 (现存的)无 (不存在的)
我   (我是)我欲我尔我异我有我无
我当  (我应当要是)我当欲我当尔我当异我当有我当无
或……我(我可以是)或欲我或尔我或异我或我
或……然(我可能是的样子)或欲然或尔然或异然或然


由十八爱行的例子也可知众生对“我”的执著,不仅限于婆罗门教说的“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更是日常生活自以为的那个“我”,例如将身心视为自在的那个“我”、盲从于族群认同的那个“我”、不安于现状的那个“我”、自我保护的那个“我”,不想面对现实的那个“我”……众生都基于贪爱而执著“我”,因此起了种种烦恼乃至轮回生死。

十八爱行是列举凡夫基于贪爱而产生的各种自我概念,并不是真理,戏论要多少有多少,并没有唯一标准可言,因此古来各论对于十八爱行的定义和举例也大相径庭,本书的注解及举例也仅为一种参考。

(九八五)

[读经拾得]

  • 本经所说的四种爱恨交织,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1. 从爱生爱:有共同的兴趣、嗜好,而成为好友、情人、甚至夫妻。
  2. 从爱生恚:我爱的他不爱,因此敌视对方,例如某些一神教信徒敌视异教徒。
  3. 从恚生爱:俗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4. 从恚生恚:我不爱的他爱,因此敌视对方,例如热衷政治的人敌视政治立场相反的人。


  • 四禅可断爱恨交织的根本吗?

本经提到证得初禅至四禅,而能对于爱恨交识“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无复生分,于未来世成不生法”。然而佛法一般是说初禅至四禅对于爱恨的舍离不是永久的,出定后还是会缘生爱恨,为何此经说可“已断已知,断其根本”?

相当的南传经文是说证得初禅至四禅“这时”不起爱恨交织,直到证阿罗汉后才“已断已知,断其根本”,次序较为合理。

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86经,天人说:“犹如利剑害,如头火燃,断除贪欲火,正念求远离。”佛陀则表示应该要:“断除于后身,正念求远离。”

(九八六)

[读经拾得]

本经说在家人若能离于群众并且舍离衣服、饮食、床卧、各种生活用品等物质享受,是难能更贵的。在家佛弟子通常持守五戒,若如本经所说乐于独居,“不邪淫”可进一步为“不淫欲”,而达成八关斋戒的前五戒,独居也易于持守八关斋戒的第六戒“不涂香华鬘、不歌舞观听”;本经所说的舍离“衣、食、床卧、资生众具”,则可对应到八关斋戒的第七、八戒“不坐卧高广大床”和“不非时食”。也可以说,持八关斋戒的在家人即为佛陀赞叹难能可贵的在家人。

出家人出离于家室而断贪爱,当然也是难能可贵的。

简言之,佛陀赞叹“身在家、心出家”及“身出家、心出家”这两种修行人。

(九八七)

[读经拾得]

本经所述与“四正勤”意义相近,四正勤是 (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九八八)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佛陀为天帝释讲解爱尽解脱之义:如实知三受的集、灭、味、患、离后,观其无常、无欲、灭、舍离,而得解脱。

从十二因缘的分析来看,觉悟而彻底切断了“受”支的执著,自然不生“爱”支,而得以“爱尽解脱”。

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经文有时可看到不同角度的侧写。例如《杂阿含经》卷十九第505经提到,大目揵连尊者想知道天帝释随喜佛陀解说“爱尽解脱”的背景,就以神通上三十三天请问天帝释。可惜,天帝释已经忘记了。《增壹阿含经》卷十〈劝请品19〉第3经以及南传《中部尼柯耶》〈双大品4〉第37经爱尽小经的记载,则是将佛陀讲解“爱尽解脱”以及大目揵连尊者请问天帝释这两段事件,合在同一经中记录。

《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2经则记载诃梨聚落主长者想多了解佛陀所说爱尽解脱的法义,而请教摩诃迦旃延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则表示对于六根、六境、六识等的贪著,尽、无欲、灭、息、没,即为解脱。这回答在字面上和佛陀所说的入手处不太相同,或许是说法者视发问者的情境而以最适合的角度切入,以让发问者受益,然而两经所载的修行法同样都能达到爱尽解脱。

天帝释所提到佛陀曾在界隔山石窟的开示,出自《中阿含经》卷三十三第134经大品释问经,又译为《长阿含经》卷十第14经释提桓因问经

(九八九)~(九九〇)

[读经拾得]

  • 不宜评断别人的优劣

本经表示不宜评断别人的优劣,能否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才是优劣的关键。而唯佛能完全了知众生的根器差别(“如来十力”的第四力)、众生往生的去处(“如来十力”的第九力)。

表相上是犯戒、持戒、掉举、瞋恨、重贪的人,在事件或情绪过后,有的人在此世终究能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有的人不能于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这两种人的资质以及修行成果有很大的差异,但一般人难以区分。

  • 佛陀说法真实不二

本经记载佛陀表明:“如来说法,若有二者,无有是处”,其余各经典也这么说,例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提到的“不异语”。

佛陀说法真实不二,佛所说各经的法义是相通的,偶尔考量到当场听众的根基而说较简单的法义,所说仍然是修行众多次第当中的一个次第,不会自打嘴巴。

因此若对特定的法义有所疑义,可以透过各经典的交叉比对,从各个面向了解佛陀想教导我们的意涵,这也是以经解经的原理。

其基础则在于深入经藏,客观详实地拜读经典,尽量去除自己的成见,也避免断章取义的缺失。

[读经拾得]

(九九一)

[读经拾得]

  • 多闻正法、调伏诸见、起解脱心法

本经表示不宜评断别人的优劣,能否乐于多闻正法、调伏诸见、起解脱心法才是优劣的关键。具体上:

没有断除瞋心和我慢,时常起贪心或恶口的人当中:

  • 有的不听正法,仍有邪见,无法时常心中不起烦恼;
  • 有的乐于多闻正法,具足正见,时常心中暂时没有烦恼。

佛陀说前者下劣,后者胜妙。

合群又乐于亲近善知识的好人当中:

  • 有的不听正法,仍有邪见,无法时常心中不起烦恼;
  • 有的乐于多闻正法,具足正见,时常心中暂时没有烦恼。

佛陀说前者能往生人天善道,后者则进一步有悟入正法的资质。后者的行为显然符合“四预流支”(四个入解脱之流、证得初果的因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 善调伏见

本经提到有的人时常起贪心或恶口,但借由多闻正法、善调伏见之后的修学,能时常心中暂时没有烦恼(“起解脱心法”)。入定就是一种暂时没有烦恼的状态。

很多人都会问道:“时常起贪心或恶口的人,怎么可能时常心中暂时没有烦恼甚至入定?”

首要的前提是这个人多闻佛法、善调伏见,知道如何善巧地调伏自心。借由四念住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常能觉知心的状态,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二〈秽品3〉第87经秽品经提到,如实知心中是否有污秽的人,远胜于不能如实知心中是否有污秽的人。当起贪心或恶口后,如实知自己起了恶念甚至犯了戒,而不是为恶念或犯戒找借口,这时看到恶念或犯戒的过患而真心忏悔,才有可能清净内心,清净内心后才可能暂时没有烦恼。恶业重的人,容易由于习气而时常再起贪心或恶口,因此时常得反省自心,有如衣服脏了就洗,却又弄脏,于是再洗。然而在锲而不舍地修学下,借由深切见到恶念的过患,起恶念的频率将能渐渐降低,烦恼也将愈来愈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九九三)

[读经拾得]

念僧和念佛的方法,《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0经记载为:

  • 念僧:忆念圣众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应当恭敬供养。……
  • 念佛:忆念佛陀的德性,例如如来十号: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婆耆舍尊者的诵偈也包含了这些项目。

(九九四)

[读经拾得]

  • 过去七佛只出现在过去九十一劫的其中三劫,其他劫并无佛出世

本经提到过去九十一劫中,只有过去第九十一劫、过去第三十一劫、现在贤劫这三劫中有佛出世,其余都无佛。

这和其他各经所述是一致的,例如《长阿含经》卷一第1经大本经:“过九十一劫,有毘婆尸佛。次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即于彼劫中,毘舍如来出。今此贤劫中,无数那维岁,有四大仙人,愍众生故出:拘楼孙、那含、迦叶、释迦文”,《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4经:“我忆九十一劫以来,不见一人施一比丘,有尽有减。”

  • 真正的供养

本经提到:“供养大师毕,所作者已作。”呼应了《长阿含经》卷三第2经游行经所说:“佛在双树间,偃卧心不乱;树神心清净,以花散佛上。阿难白佛言:‘云何名供养?’‘受法而能行,觉华而为供。紫金华如轮,散佛未为供;阴、界、入无我,乃名第一供。’”

真正的供养如来,不是比供的花有多大朵,而是能听闻信受并修行佛法。

所有供养中的第一名,则是能于“阴界入无我”:于五“阴”(色、受、想、行、识)、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如实知无我,乃至证得涅槃。

(九九五)

[读经拾得]

  • 清净的修行人气色特别好

天人提到清净的修行人“颜色特鲜明”,气色特别好,也可以说清净修行有打从心底美容的效果。

《佛说八大人觉经》:“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陷入欲求或掉悔等五盖,容易令人疲劳枯槁。相对地,清净修行能自然产生喜乐(七觉支中的喜觉支),让人身心安康。

  • “忏悔”与“不忧悔”

本经表示圣人不会“过去追忧悔”,打坐时“掉悔”也是五盖之一,但佛教又强调修行人应常惭愧、忏悔,这是否有冲突呢?

其实这是修行的先后次第,并没有冲突,《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等经都记载学佛要从惭愧开始,忏悔得清净后即不再犯戒,不犯戒且有正念正知,自然也就能去除导致打坐时追悔的过去事了。

  • 跋地罗帝偈

本经所述可与《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根本分别品13〉第165经温泉林天经的“跋地罗帝偈”相对照: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
 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
 若学圣人行,孰知愁于死,我要不会彼,大苦灾患终。
 如是行精勤,昼夜无懈怠,是故常当说,跋地罗帝偈。”

(九九六)

[读经拾得]

在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中,本经提到的“正受”即“定学”,“明智善分别,解脱一切缚”即“慧学”。

前一经的“饭食系念”则可算是善摄根门的一部分,善摄根门才能持戒清净,成就“戒学”。在见到外境时,心不贪著、不向外驰骋。心不驰骋才能安定,进一步修习禅定,甚至开启智慧,所以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九九七)

[读经拾得]

升天的基础在于止恶行善,持戒能够止恶,布施则为一种善行,因此布施、持戒得以生天。

本经提到种树护林有功德,符合现今环保与减碳的潮流。种这些树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让后人乘凉。本经提到的造井、造桥、建福德舍,也都是基于善心的无私善行,才能有升天的功德。

同样是造井,如果违法挖井给鱼塭抽地下水,为了私利而导致地层下陷,贻害他人,则是造作恶业。

不管是种树、造井、造桥、建福德舍,都是舍去自己能用以长年生财的资源而布施给大众,能持续地日日嘉惠众生,或许因此而说这样的布施可日夜增长功德。

(九九八)

[读经拾得]

布施食物能让人身体有力气,果报则是有大力。

布施衣服能庄严衣不蔽体的人,果报是身相庄严。

布施车船能让人安全舒适地往返,果报是得到安乐。

布施灯明能让人半夜还看得清楚,果报是眼睛明亮。

布施舍宅能让人有安身的根据地,因此可称一切施。

然而真正在一切的层面给人帮助的,是教人佛法,助人解脱而了生死。

以上所列举的布施,包括“财施”及“法施”。要获得怎么样的果报,要先做那么样的布施。

(九九九)

[读经拾得]

本经强调要以净信心、舍悭(离贪)、无垢(清净)布施,那么所获得的福报如影随行,能从此世带至后世。

卷四十八第1291经也表示行善所得的福报,无论火灾、风灾、水灾、盗贼,都抢不走。

(一〇〇〇)

[读经拾得]

佛陀说:“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识”。我们所造的功德,将成为在后世帮助自己的好朋友。

(一〇〇一)

[读经拾得]

  • 有哪些恐怖?如何不恐怖?

本经提到老、病、死“令人大恐怖”,因此要断除对世间的贪爱执著。

卷二十八第758经则提到老、病、死三种“无母子畏”,这是指能让母子永不相见而令人畏惧的事情;修行“八正道”能断这三种“无母子畏”。

卷二十六第670经则提到另外五个恐怖:不活恐怖(无法存活下去的恐惧)、恶名恐怖(怕自己名誉被破坏的恐惧)、众中恐怖(面对群众胆怯的恐惧)、死恐怖(对死亡的恐惧)、恶趣恐怖(往生三恶道的恐惧);若成就四力:觉力(觉悟的力量)、精进力(彻底地断恶生善的力量)、无罪力(身口意清净远离罪恶的力量)、摄力(四摄法与人为善的感召力),则能离此五恐怖。

卷三十第845经则称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五种罪业因缘而生的恶报为五恐怖,不做这五种罪业就不会有这五恐怖,即“五恐怖怨对休息”。

卷三十七第1031经表示没有四不坏净而有恐怖,有四不坏净则能不恐怖。

卷五第107经表示不如实知五阴的集、灭、味、患、离,因此贪爱执著,就会在五阴变异时苦恼、恐怖,身心都苦;如果能如实知而不贪爱执著,则心不随五阴变异而转,就能不恐怖,身苦而心不苦。

(一〇〇二)

[读经拾得]

本经经文中的几个“五”,不同的经论举了不同的例子,列表如下供参照:

出处断五舍五修五超越五
《杂阿含经》第1002经 五根 五和合
《杂阿含经》第1312经 五种积聚
《别译杂阿含经》第140经 五盖 五欲 五根 (成就)五分法
《别译杂阿含经》第311经 五欲受阴 五盖 五根 (成就)五分身
《尊婆须蜜论》卷十 五盖 五下分结 五根 五上分结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1〉第5经 五执著
南传注释书《显扬真义》 五下分结 五上分结 五根 贪执著、瞋执著、痴执著、慢执著、见执著

(一〇〇三)

[读经拾得]

本经经文中的几个“五”,不同的经论举了不同的例子,列表如下供参照:

出处于眠觉于觉眠取尘垢得清净
《杂阿含经》第1003经 五人 五人 五人 五人
《别译杂阿含经》第141经 五戒 五恶 五盖 无学五分身
《尊婆须蜜论》卷十 五根 五邪见 五见 五根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1〉第6经
南传注释书《显扬真义》 五根 五盖 五盖 五根

(一〇〇四)

[读经拾得]

  • 我所拥有的喜乐与忧愁

天人赞颂拥有孩子、财产而得到喜乐,佛陀则表示拥有孩子、财产也会得到忧愁。

喜乐由因缘而生,喜乐因缘灭时常生忧愁,经中的说明诸如卷三十二第913经:“若一爱念无常变异者,则一忧苦生”,卷二十二第585经:“烦恼生欢喜,喜亦生烦恼”。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恶魔相应4〉第8经欢喜经则记载天魔波旬也宣扬本经中天人赞颂的偈子。

  • 母子相忧

本经提到“母子更相忧”,母子因为彼此而忧虑的实例可见卷二十八第758经所说的“无母子畏”,也就是能让母子永不相见而令人畏惧的事情:

  • 凡夫重视的“无母子畏”:刀兵灾、水灾、火灾。(其实这些都还算“有母子畏”,因为灾难之后,母子还是可能有相见的一天。)
  • 佛陀重视的“无母子畏”:老、病、死。

(一〇〇五)~(一〇〇六)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天人说:‘财无贵于牛’,佛陀答道:‘财无过于谷’,为什么谷比牛是更重要的财产?”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86经:“一切众生由食而存”,谷物是主食,可说是生存的必需品。印度民间认为牛是神圣的而不吃牛肉,只吃牛乳制品,算是奢侈品。谷物养活的生命显然远远多于牛乳制品养活的生命,或许因此可说谷比牛是更重要的财产。

也有同学问:“本经说‘光明无过慧’,智慧的光明看得到吗?”

光明可消除黑暗,让我们看东西看得清楚,智慧则能消除无明,让我们看清楚事物的本质。

(一〇〇七)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曾听说婆罗门是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阶级者,为何此经中天人说‘刹利两足尊’?”

印度在不同时代的种性分类及排行不太相同,本经中天人称刹帝利种姓为两足尊,可能是着重于刹帝利是王族及武士的种姓,在世俗中最有权力。本经中的天人认为尊贵的,着重在力量、出身,因此以刹帝利种为第一。佛陀对于尊贵的看法,则着重在觉悟以及利他,因此以“正觉”为第一。

在卷四十四第1190经中:“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绝妙色身,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于诸种姓中,刹利两足尊,明行具足者,天人中最胜!’”该经中“刹利两足尊”只是形容佛陀,而不是指刹帝利种性特别优越,佛陀就没有反对,而回答“如是”。

另一方面,本经中天人说犎牛(美洲野牛同种)是四脚动物中的第一,佛陀则说生马(悍马)是第一,这可能是考量到生马驯服后即可服务人,作为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

(一〇〇八)

[读经拾得]

  • 六入处因缘是世间

本经中天人问到:“世间几法起?几法相顺可?世几法取爱?世几法损减?”当中的“等起、顺可、取爱、损减”或可部分对应到世间万物的“生、住、异、灭”。

回答中提到各种“六法”,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04经:“何等为六六法?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

《杂阿含经》卷九第230经也说六入处因缘是世间:“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

虽然乍看之下本经各译本和论所举的“六法”例子都不同,但无非都是六入处相关的因缘,讲述六入处因缘是世间:

出处等起顺可取爱损减
《杂阿含经》第1008经 六法 六法 六法 六法
《别译杂阿含经》第235经 六爱 六触 六受 六情
《尊婆须蜜论》卷十例一 六爱身 六病身 内六入 外六入
《尊婆须蜜论》卷十例二 六受身 外六入 造六尘 六痛身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1〉第70经
南传注释书《显扬真义》 六内入处 六外入处 六内入处 六外入处


  • 天人能忆念自己的前世

天人能忆念自己的前世,但在贪著于享天福后则可能忘失前世。经上即记载了一些天人记得前世的例子:

  •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4经:旷野长者往生无热天(圣者所居的五净居天之一)后立刻回人间拜访佛陀,说“本人间时,有所闻法,不尽得者,今亦忆念。”
  •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3经:给孤独长者一往生兜率天,马上回人间拜访佛陀并说偈。
  • 《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999经:悉鞞梨天子能忆念自己的前世为乐善好施的国王。

天人会因为前世的习性而有偏见,佛陀则是客观地以智慧看世间。

(一〇〇九)

[读经拾得]

本经说:“心持世间去,心拘引世间,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或许也可说和《华严经》〈觉林菩萨偈〉:“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关。这心也是因缘生灭的,不应误解为外道的梵我,以为有个常住的真我。

《法句经》:“诸法意为导,意主意造作。人若清净意、或语或〔身〕行,乐事则随彼,如影之随形。”也有类似的意义。

虽然世间因缘生灭,佛教却非宿命论,佛弟子不应消极、被动地等死。相反地,由于心能制御世间,精进修行才能够超脱轮回。

(一〇一〇)~(一〇一三)

[读经拾得]

有智慧的生活,才是最高尚的生活。

(一〇一四)~(一〇一五)

[读经拾得]

  • 本经说“功德贼不夺”,其他许多经典也提到类似的义理,例如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1〉第41经燃烧经表示一切财产都可能为盗贼或国王夺走,火烧掉或遗失,只有布施的善果别人抢不走。卷四十八第1291经也表示行善所得的福报,无论火灾、风灾、水灾、盗贼,都抢不走。
  • “正戒善至老,净信善建立,智慧为人宝,功德贼不夺”,人生在世也可以正戒、净信建立心中的净土,以智慧、功德成就七宝庄严。
  • 有同学问“功德贼不夺,那为何功德可以回向?”一般是认为功德回向犹如点灯,不管点多少灯都不损自身的光明。

(一〇一六)~(一〇一七)

[读经拾得]

本经说“业者可依怙”,如同第1005经所说“业为众生依”。

(一〇一八)

[读经拾得]

第1016、1017、1018三经几乎一样,彼此间只有一句差别:

  • 第1016经:苦法不解脱。
  • 第1017经:业者可依怙。
  • 第1018经:业为甚可畏。

业虽然是众生所依,但也是甚为可畏的,沈迷于轮回的人即无法出离苦,而不得解脱。

(一〇一九)~(一〇二〇)

[读经拾得]

人的身心运作可以区分为五阴,其中色阴是“色法”,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是“名法”。

在《阿含经》中通常心、意、识三者相通,只是描述的角度有时彰显不同的作用面向。

由于“名法”当中的“识阴”也可说是“心”,第1009经中说“心制御世间”,也就可以如本经说“名法制御世间”。

(一〇二一)

[读经拾得]

本经相当于以说偈时的身心运作,作为前几经所述义理的举例:想要(“欲”)说偈,有心理运作(“名法”),而组合优美的文字(“文字庄严偈”),造作出偈来(“造作为偈体”)。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一〇二三)

[读经拾得]

  • 临终证果

本经中佛陀举例在病苦或临终时听闻、思维佛法的效益:

  1. 听闻佛亲自说法,先前没断五下分结者断五下分结(证阿那含)。
  2. 听闻佛弟子说法,先前没断五下分结者断五下分结(证阿那含)。
  3. 思维以前听过的佛法,先前没断五下分结者断五下分结(证阿那含)。
  4. 听闻佛亲自说法,先前断五下分结者漏尽解脱(证阿罗汉)。
  5. 听闻佛弟子说法,先前断五下分结者漏尽解脱(证阿罗汉)。
  6. 思维以前听过的佛法,先前断五下分结者漏尽解脱(证阿罗汉)。

这显示了病苦或临终者听闻、思维佛法的重要性。

  • 善相圆寂

有同学问:“叵求那比丘‘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气色好像不错的样子,为何还会死呢?”

古印度认为人要活着必须具足煖(身)、寿(命)、识(心),也就是说除了身心正常运作外,业力带来的寿命还要够长。

叵求那比丘会死亡自然是因为寿命已尽,但由于忆念佛法,所以他死时身苦而心不苦,没有一般重病死者五官扭曲变形、痛苦挣扎的死相,而是安祥地圆寂,因此“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

卷九第252经也记载优波先那比丘中了蛇毒快死时,面容完全没有异状,即是因为:“眼非我、我所;乃至识阴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诸根无有变异。”

(一〇二四)

[读经拾得]

重病会让人无法入定,阿湿波誓尊者在重病时无法像平日入定,而遗憾无法入定,这遗憾可能又让人心无法专注,而更难入定,类似五盖的掉悔盖的作用。

佛陀教导阿湿波誓尊者把心念放在觉知五阴无我、贪瞋痴永尽的解脱上,毕竟智慧是不退失的,这“念觉支”也促成“喜觉支”、“轻安觉支”等觉支,让身心轻安快乐,终至七觉支满足。诸如《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经等经也提到七觉支有某种程度的治病效果,阿湿波誓尊者的病因而也痊愈了。

一个可供对比的例子是卷三十六第994经记载的婆耆舍尊者,他在重病时还能“心解脱已,是故不染、不着、不污、离诸颠倒,正受而住”。其中“正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代表婆耆舍尊者在重病时仍能入定。在身体遭受极大的病苦时,婆耆舍尊者定力稳定而在见佛说偈后入灭,阿湿波誓尊者定力丧失而在见佛闻法后痊愈,相同的是两位都证得阿罗汉而解脱轮回。

(一〇二五)

[读经拾得]

在和重病比丘的对话中,如果重病比丘有遗憾,佛陀总是先问他“汝得无犯戒耶?”一方面这反映了持戒的重要性,二方面持戒清净则不堕三恶道,重病到死的最差状况都不怕了,何必遗憾?若是遗憾尚未证果的佛弟子,佛陀则为他开示,依佛所教而了知真理、解脱烦恼,自然也就没有遗憾了。(若是犯戒的弟子,则要先忏悔,忏悔后心意柔软,才可能较为安乐。)

本经记载的年轻新学比丘在临终重病时还没有得过人法(超过凡人的解脱或神通),但命终时即证得涅槃,可反映临终时听闻、思维佛法是有用的。

(一〇二六)

[读经拾得]

本经疑似有重复的赘句,如同卷三十五第982经的情形。

(一〇二七)~(一〇二八)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要随时具有正念、正智,当有感受时:

  1. 如果是乐受:观察乐受是由于有身体而因缘所生,是无常的,观察生灭、离欲、灭尽、弃舍,而能永不再起对于身体以及乐受的贪欲烦恼。
  2. 如果是苦受:观察苦受是由于有身体而因缘所生,是无常的,观察生灭、离欲、灭尽、弃舍,而能永不再起对于身体以及苦受的瞋恚烦恼。
  3. 如果是不苦不乐受:观察不苦不乐受是由于有身体而因缘所生,是无常的,观察生灭、离欲、灭尽、弃舍,而能永不再起对于身体以及不苦不乐受的无明烦恼。


其中观察生灭无常能让人“知苦”,观察离欲以“断集”、观察灭尽以“证灭”、观察弃舍以“修道”,因此而能证知四圣谛。

本经在义理上贯串了前几经所说:随时具有正念、正智,以观察第1024经所说的五阴无我、1025经说的六根因缘而生三受,因缘生灭所以无我,以及第1026、1027经所说的离贪欲、瞋恚、愚痴等一切烦恼。(划底线的内容为本经及下一经中直接提到的佛学名词。)

(一〇二九)

[读经拾得]

本经偈中说:“智慧多闻者,非不觉诸受”,表明智者并非没有感觉,反而是“分别谛明了”,清楚明白,但智者不执著、不起烦恼。

经偈说:“若于苦乐受,分别谛明了。……于乐不染著,于苦不倾动”。这当中的原理,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五第107经:“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〇三〇)~(一〇三三)

[读经拾得]

本经教导我们可依四不坏净而进修六念,卷二十第554经也说:“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

修习六念的经文可见卷三十三第931经,其中解说前四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的经文,和卷三十第848经中关于四不坏净(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圣戒成就)的经文,几乎一模一样。

修习四不坏净,即为修习六念中的前四个。因此在修习四不坏净的基础上,加修念施、念天,即可进修六念。

(一〇三四)

[读经拾得]

  • 临终陪伴者的智慧

当长寿童子重病时,他心中放不下祖父树提长者,但树提长者劝他放下眷念,只要忆念佛陀的教法。在临终之际,陪伴者的智慧也很重要,有智慧的陪伴者能引导家人放下留恋,减轻执著,助其安然面对生死。

  • 常现在前

长寿童子说:“我于一切诸行当作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常现在前。”其中的“常现在前”就是“无间等”,没有任何间隔、差距地以智慧观察,又译作“现观”。这是证果所须要的功夫。

  • 明分想

本经的“六明分想”为:一切行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

“明分”指生起“明”(“无明”的对称)的成分,“明分想”指能生起明的成分的观察与思惟,因此只要能达成这个目的,就算是明分想,不限于本经所列的六种,例如其余经中有列出类似意义但不同数目的想:

  • 七想:《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5〉第113经诸法本经:“若比丘得习出家学道心者,得习无常想,得习无常苦想,得习苦无我想,得习不净想,得习恶食想,得习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得习死想。”
  • 九想:《长阿含经》卷九第10经十上经:“云何九生法?谓九想:不净想、观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尽想、无欲想。”
  • 十想:《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46〉第9经:“其有修行十想者,便尽有漏,通作证,渐至涅槃。云何为十?所谓白骨想、青瘀想、膖胀想、食不消想、血想、啖想、有常无常想、贪食想、死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 二十想:《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47经:“如无常想,如是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尽想、断想、无欲想、灭想、患想、不净想、青瘀想、脓溃想、膖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空想,一一经如上说。”

就各经的听众来看,本经“六明分想”的听众是在家人,而其他经中数量较多的七、九、十、二十想的听众则以出家人为主,多出“六明分想”的部分,为不净观的各种方法以及无欲想、空想,可说主要适用于断淫欲的出家人。

另外,《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02经表示修习安那般那念也能成就明分想:“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一〇三五)~(一〇三六)

[读经拾得]

修习五喜处,即随时修习念佛、念法、念僧、念(自己的持)戒、念(自己的布)施,修习这五种事能让人心生欢喜。

念佛、念法、念僧能让人心生欢喜,这已耳熟能详。

念戒能心生欢喜,因为持戒清净则不会做会让自己后悔的行为,守护六根则能减轻被外境拉着走所带来的疲劳,烦恼减轻自然心生欢喜。纵使只是短期持戒,例如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在事后念自己曾清净持戒,也有助于让心念回到清净的状态,而心生欢喜。本卷第1024、1025等经中,佛陀面对遗憾于重病而无法入定的弟子们,也借由询问他们:“汝得无破戒耶?”来让他们肯定自身持戒清净的事实,让心境从遗憾转为欢喜,进而思惟佛法以“心得解脱,欢喜踊悦”或“诸根喜悦”。

念施能心生欢喜,因为为善最乐,不求回报的布施能让人放下贪心和吝啬的心,利人又利己,烦恼减轻自然心生欢喜。可参见卷三十第857经对念(自己的布)施的说明:“随时忆念:‘我得己利,我于悭垢众生所,当多修习离悭垢住,修解脱施、舍施、常炽然施、乐于舍,平等惠施,常怀施心’”。在布施事后,忆念曾作的清净布施,也有助于心生欢喜,而有利修定。

这五喜处在卷三十第857经称为“五种欢喜之处”、“五支定”、“三昧念”,显示修习五喜处不只能让人心生欢喜,也有助于成就禅定,毕竟“七觉支”当中“喜觉支”有助于“轻安觉支”,“轻安觉支”有助于“定觉支”。

如果能行、住、坐、卧,随时都将心念放在五喜处之一,则随时都是善心或清净心,甚至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修得三昧,如同古今中外许多成就念佛三昧的修行人。

五喜处也可以作为打坐时的工具,例如刚入座时如果五盖较重,可以先念五喜处之一,让自己生起欢喜,只要有一丝的欢喜就能有所助益:这样的欢喜能让心中轻松安稳,有助于安定身心,接下来的打坐就比较容易进入状况了。

常有同学提问:“布施不是要‘三轮体空’吗?可以念自己的布施吗?”

布施的确不应执著,念施也只是单纯地忆念布施的善行,并不执著,才能依此自然心生欢喜。念施时不应计较布施数量是多还是少?这个布施能让自己增加什么光环?接受布施的人该怎么答谢自己?才因此增加贪、瞋、痴、慢、疑等烦恼。

另一方面,念施是修行的一个方法、一个过程,并不是修行的终点。六念都是修行的“筏”,最终是要放下的,但这个筏对于初学者还是非常好用的,可以搭这个筏过一段河,不急着在还没搭过筏之前就把筏放下了。

(一〇三七)~(一〇三九)

[读经拾得]

  • 本经中对十恶、十善的定义,以表格整理对比如下:
十(善)恶 十恶定义 十善定义
(不)杀生 手常血腥,心常思惟挝捶杀害,无惭无愧,悭贪悋惜,于一切众生乃至昆虫,不离于杀。 离杀生,舍刀杖,惭愧,悲念一切众生。
(不)偷盗 于他财物、聚落、空地,皆不离盗。 远离偷盗,与者取,不与不取,净心不贪。
(不)邪淫 行诸邪淫,若父母、兄弟、姊妹、夫主、亲族,乃至授花鬘者,如是等护,以力强干。 若父母护,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强干起于邪淫。
(不)妄语 不实妄语,或于王家、真实言家、多众聚集,求当言处,作不实说:不见言见,见言不见,不闻言闻,闻言不闻,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因自因他,或因财利,知而妄语,而不舍离。 审谛实说。
(不)两舌 两舌乖离,传此向彼,传彼向此,递相破坏,令和合者离,离者欢喜。 不传此向彼,传彼向此,共相破坏,离者令和,和者随喜。
(不)恶口 不离恶口骂詈,舍软语等,而作刚强,多人所恶、不爱、不适意、不顺三昧说。如是等言,不离麁涩。 远离恶口,不刚强,多人乐其所说;软语,悦耳心喜、方正易知、乐闻无依说、多人爱念、适意、随顺三昧。
(不)绮语 绮饰坏语,不时言、不实言、无义言、非法言、不思言。 离于坏语,谛说、时说、实说、义说、法说、见说。
(不)贪欲 不舍离贪,于他财物而起贪欲,言:‘此物我有者好。’ 不于他财、他众具作己有想,而生贪著。
(不)瞋恚 不舍瞋恚弊恶,心思惟言:‘彼众生应缚、应鞭、应杖、应杀,欲为生难。’ 不作是念:‘挝打缚杀,为作众难。’
(不)邪见 不舍邪见颠倒,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报、无福,无善行恶行、无善恶业果报,无此世、无他世,无父母、无众生生世间,无世阿罗汉等趣等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不颠倒见,有施、说,有报、有福,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世阿罗汉于此世他世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十善的内容,可说包含了五戒的前四个,至于五戒的不饮酒戒是“遮戒”,遮止喝酒降智后所造的恶业,不直接列于十善之内。十善的其他六个虽然不在五戒中,然而只要作恶行就会有恶果,不管有没有受戒。
  • “绮语”不只包括花言巧语,其实包括了:“不时言、不实言、无义言、非法言、不思言”,即时机不对的言语、虚假的言语、没有利益的言语、违反正法的言语、不经大脑的废话。
  • 本经中所列的“正见”是“世间正见”,进阶的“出世间正见”即四圣谛,如卷二十八第785经所说:“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

(一〇四〇)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的这位外道婆罗门以为洗头、披白色棉衣这些仪式是修行,叫做“舍法”。佛陀则教导他这些不是贤圣所说的修行,不是舍法。贤圣所说的修行舍法,从舍去十恶开始。

(一〇四一)

[读经拾得]

布施祭祀已投生六道的亲属,只有投生于入处饿鬼道的亲属能直接收到供品,如果指名祭祀的亲属不在饿鬼道,则由其余在饿鬼道的亲朋好友收到供品。纵使完全没有亲朋好友在饿鬼道,布施的果报也不会消失,布施者在未来会受用布施的善报。纵使布施者因为造十恶业而入恶道,仍可由于布施的善报而有较好的处境,例如生于畜生道,但成为养尊处优的宠物。无论如何,布施是功不唐捐的。

相当的南传经文在“完全没有亲朋好友在饿鬼道”这主题下多了一句,表示不可能完全没有亲朋好友在饿鬼道,因为无穷无尽的轮回中必有过去世的亲朋好友在各道。(接下来则与北传经文同义:假使完全没有亲朋好友在饿鬼道,布施的果报也不会消失,布施者在未来会受用布施的善报。)

本经起于外道婆罗门对于祭祀亲属的问题,因此佛陀先基于祭祀亲属来回答,再扩增含括到布施修行人(“施者不失达嚫”、“施诸沙门、婆罗门,乃至贫穷、乞士”)。佛门中为已往生的亲属祈福则有不同于世俗祭祀的作法,例如布施三宝后,以布施三宝的功德回向给已往生的亲属,由于布施圣贤的功德远大于布施一般人的功德,这样祈福的效益可能更大。

(一〇四二)

[读经拾得]

  • 善恶有报

本经表示生地狱的人是因为行十恶业,生天上的人是因为行十善业。

细部而言,随着行十善者所愿,可以在人中出身富贵;若加上持戒清净,则可往生欲界天(四天王天至他化自在天);若再加上心离爱欲(满足初禅天“离欲、恶不善法”等定力的条件),则可往生色界天(初禅天至四禅天)甚至无色界天(四空天)、证得初禅至四禅、四无色定、初果至四果,获得六神通等果报。

《正法念处经》中则表示,十善业当中的身业三戒、口业四戒修习多修习,得以往生欲界天,如同本经所说的“持(身、口)戒清净”。若要超出欲界天,则意业三戒(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要更为清净,也符合本经所说的“心离爱欲”条件。

要有这种种善报,得先行十善、持戒、离欲。

  • 所愿必得

本经提到清净修行后“所愿必得”,是指求生某层次的天界或欲得某层次的定境,达到对应的修行则所愿必得。例如往生欲界天的条件是持戒修福,还不须要断欲贪,但往生色界天则还须要断欲贪及对应的定力,因此后者的经文叙述中增加了“心离爱欲”的条件。

(一〇四三)~(一〇四四)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自通之法”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具有同理心的换位思考:

自己不喜欢别人对我们作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恶行,同样地,别人也不会喜欢我们对他们作这些恶行,因此不要作恶。

不作恶的极致为圣戒成就,若再达成对佛、法、僧的不坏信心,就是四不坏净成就,也是初果所能达成的成就。

(一〇四五)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卷十六第447经:“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与界俱?谓众生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〇四六)

[读经拾得]

若在世时行为像爬行的畜生而行十恶,死后会投生地狱道或畜生道。若行十善,则可投生天道或人道。

(一〇四七)~(一〇四八)

[读经拾得]

  • 本经所载的十恶、十善及其业报,表列如下:
恶因多习多行 恶果 善因修习多修习 善果
杀生 生地狱/生人中短寿 离杀生 生天/生人中长寿
不与取 生地狱/生人中钱财多难 不盗 生天/生人中钱财不丧
邪淫 生地狱/生人中所有妻室为人所图 不邪淫 生天/生人中妻室循良
妄语 生地狱/生人中多被讥论 不妄语 生天/生人中不被讥论
两舌 生地狱/生人中亲友乖离 不两舌 生天/生人中亲友坚固
恶口 生地狱/生人中常闻丑声 不恶口 生天/生人中常闻妙音
绮语 生地狱/生人中言无信用 不绮语 生天/生人中言见信用
贪欲 生地狱/生人中增其贪欲 不贪欲 生天/生人中不增爱欲
瞋恚 生地狱/生人中增其瞋恚 不恚 生天/生人中不增瞋恚
邪见 生地狱/生人中增其愚痴 正见 生天/生人中不增愚痴


《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48〉第1经所讲述的十恶果报与本经相近,表列如下以供参照:

恶因 恶果
杀生 生三恶道/生人中寿命极短
盗他物 生三恶道/生人中恒遭贫匮,食不充口,衣不盖形
喜贪泆 生三恶道/生人中门不贞良,窃盗淫泆
妄语 生地狱/生人中为人所轻,言不信受,为人所贱
两舌 生三恶道/生人中心恒不定,常怀愁忧
麤言 生三恶道/生人中为人丑弊,常喜骂呼
斗乱彼此 生三恶道/生人中多诸怨憎,亲亲离散
嫉妒 生三恶道/生人中乏诸衣裳
起害意 生三恶道/生人中恒多虚妄,不解至理,心乱不定
邪见 生三恶道/生人中乃在边地,不生中国,不睹三尊道法之义,或复聋盲喑哑,身形不正,不解善法、恶法之趣


  • 习惯成自然

今生的贪瞋痴习性由过去世的贪瞋痴行所造成,贪瞋痴本身也是恶报,如本经中说:“贪欲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增其贪欲。瞋恚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增其瞋恚。邪见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增其愚痴。”

今生修行调伏贪瞋痴,也能让未来世不增贪瞋痴,如本经中说:“不贪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爱欲。不恚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瞋恚。正见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愚痴。”

(一〇四九)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了十恶的根源来自于贪、瞋、痴,而十善的根源来自于不贪、不瞋、不痴。

这是因为人们是先有意念,然后有身、口的行为:恶的意念造就了恶的身行、口行,善的意念造就了善的身行、口行。

因此是否犯戒,也要看动机。像四摄法有“爱语”,十恶业有“绮语”。虽然表面上都是好听的话,实则“爱语”是在智慧与慈悲的心态下鼓励他人向善,“绮语”则是基于贪欲而试图迷惑他人以图利自己,基于瞋惑而试图掩饰恶意以不利对方,或基于愚痴而讲不正经的废话。

(一〇五〇)~(一〇五二)

[读经拾得]

  • 为何十善是真实法?

有同学提问:“为何十善是真实法?真实法听起来似乎较像是出世间、涅槃一类的法?”

“真实法”巴利文作saddhamma,指正法、真实的教义,是恶法、邪法的对称。

十善是正法,自然也是真实法。

又如“正见”包含“世间正见”(有施、有斋等)及“出世间正见”(四圣谛),两者都是正法、都是真实的教义,虽然“出世间正见”才是佛法的独特处。

  • 十善属于八正道的哪几个?

十善可对应到“八正道”的前四个:

  • 正见:正见。
  • 正志:不贪欲、不瞋恚。
  • 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 正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一〇五三)~(一〇五九)

[读经拾得]

以上第1056经记载十恶十善各“十法”,第1057经扩展为“自作、教人作”而成为善恶各“二十法”,第1058经扩展为“自作、教人作、赞叹”而成为善恶各“三十法”,第1059经扩展为“自作、教人作、赞叹、见作随喜”而成为善恶各“四十法”。

(一〇六〇)~(一〇六一)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一〇六二)~(一〇六三)

[读经拾得]

不应以貌取人,外貌丑陋的出家人也可能是已证漏尽的阿罗汉。

(一〇六四)~(一〇六七)

[读经拾得]

难陀尊者在佛陀告诫后,一改态度而用心修行,因此在卷十一第275经中佛陀称赞他:“而今难陀关闭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正智成就,堪能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一〇六八)~(一〇七〇)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一位出家不久的年轻比丘,没有多多帮助别的比丘缝制衣物,只在修行的空档协助缝制衣物。世俗的职场上,通常会认为新人就该多做些杂事,或许因此有的比丘认为他不合群,而向佛陀告状。佛陀则告知大众其实这位年轻比丘已证阿罗汉,不是一般新鲜人了,大家不应轻视他。

本经也呼应前面第1063经所说的勿以貌取人,不应认定年轻的比丘就没修行,也可见佛陀重视修行自证,而不看重表相。

(一〇七一)

[读经拾得]

卷十三第309经解说什么是一一住(最好的止住),与本经相通:“若眼识色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彼比丘见已,喜乐、赞叹、系着住,爱乐、赞叹、系着住已,心转欢喜,欢喜已深乐,深乐已贪爱,贪爱已厄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鹿纽!有如是像类比丘,正使空闲独处,犹名第二住。所以者何?爱喜不断不灭故,爱欲不断、不知者,诸佛如来说第二住。若有比丘,于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已,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贪爱故不厄碍。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为一一住。”

(一〇七二)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僧迦蓝尊者出家后俗家妻子苦苦纠缠的事件,以及佛陀知道后所说的偈子。另外,《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邪聚品35〉第10经提到记载他证阿罗汉后,俗家丈母娘带着妻子来纠缠,而他不为所动,被佛陀称赞为:“欲平等论阿罗汉,当言僧迦摩比丘是也。能降伏魔官属者,亦是僧迦摩比丘”。

(一〇七三)

[读经拾得]

一般人在谈植物的香气时,第一个会想到花香,但本经中为什么特别会举出根、茎、花这三香?

有根才能长出茎,有茎才能开花,才能结果。这三者是次第的关系。而在佛法中,戒是修行的基础,有戒才能生定、发慧,也是次第的关系。

经文的前半只提到“五戒”,但偈子中可说是提到了后续:

 斯等净戒香, =戒
 不放逸正受。 =定
 正智等解脱, =慧
 魔道莫能入,

 是名安隐道,
 是道则清净。
 正向妙禅定, =因戒生定
 断诸魔结缚。 =因定发慧

另外,香花可以供佛,燃香也可庄严道场。但对于佛陀来说,有人“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因此将“香”和“戒”拿在一起比较,有多重的意义。

至于为什么只提到五戒?这是因为在家戒、出家戒,都包含了五戒,五戒是个开始。从偈中可看出,本经要表达的不仅限于五戒,而是可延伸至具足戒、定、慧的修行解脱。

花香只能在三界之中,而基于持戒而得到的解脱,却能断诸魔结缚,超出三界,自然远远胜于花香了。

(一〇七四)~(一〇七五)

[读经拾得]

慈地比丘觉得陀骠摩罗子比丘给他吃的食物三番两次都很难吃,以为陀骠摩罗子比丘是故意针对他的,而串通他的姊妹蜜多罗比丘尼陷害陀骠摩罗子比丘,诬告他性侵蜜多罗比丘尼。

陀骠摩罗子比丘早就证阿罗汉了,并不在意被诬告,因此只说:“佛陀知道的。”也没辩驳。佛陀知道陀骠摩罗子比丘没犯戒,但为了僧团的管理,而公开问他是否真有此事?他才说没有。

罗睺罗尊者一开始不知道这是诬告,而跟着骂性侵的行为真不像话,于是佛陀告诉大众其实是慈地比丘及蜜多罗比丘尼妄语,并呵责妄语的恶行。

(一〇七六)

[读经拾得]

对于一些出家人为何想在佛前涅槃的原因,论中表示通常是因为他们过去世曾发愿要在佛前般涅槃,而不是因为有烦恼才导致入灭。

(一〇七七)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杀人魔魔央瞿利摩罗归化佛教的故事,“央瞿利摩罗”这也就是大家较熟悉的“央掘魔罗”。他因为邪师教导他杀人可成道,而曾杀了许多人,最后杀佛不成,反而归依佛陀出家,证阿罗汉。这也是一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〇七八)

[读经拾得]

凡夫的见解是即时行五欲之乐,而圣者的见解是即时行涅槃妙乐。

本经中第一偈:

“众生随爱想,  以爱想而住,
 以不知爱故,  则为死方便。”

说的是“知爱(造成生死轮回)”,但天人没听懂。

第二偈:

“若知所爱者,  不于彼生爱,
 彼此无所有,  他人莫能说。”

说的是“知所爱(虚妄不实)”,但天人也没听懂。

第三偈:

“见等胜劣者,  则有言论生,
 三事不倾动,  则无软中上。”

说的是“我见、我慢(引发执著)”,但天人也没听懂。

最后佛陀算是将答案都讲出来了:

“断爱及名色,  除慢无所系,
 寂灭息瞋恚,  离结绝悕望,
 不见于人天,  此世及他世。”

由于贪爱(第一偈的主题)所爱(第二偈的主题;所爱的事物都只在名色之中),由于有我见、我慢(第三偈的主题),因此有生死轮回。断除了这些,才能不再轮回。

因此本经一开始天人所赞叹的五欲娱乐,在认清爱和所爱后,并不是真乐,涅槃才是真乐。天人在此时终于听懂了。

(一〇七九)~(一〇八〇)

[读经拾得]

本经的这位比丘本来把托钵当逛街,不摄持诸根,远远见到佛陀时才赶快摄心,这也有如念佛一般的摄心效果。

什么是比丘于乞食时摄持诸根?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九第236经:“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 ...] 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CBETA, T02, no. 99, p. 57, b16-25) 不只是比丘乞食时如此,持八关斋戒的居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如此。

佛陀后来赞许这位比丘在见到佛后摄持了诸根,更进一步教他不只要见佛时收摄心念,而是见到任何四众都要如此。这和《华严经》<净行品>将日常生活所见皆回归到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一〇八一)

[读经拾得]

对于有修行止观的人,可以发现享受五欲虽然快乐,却也时时有苦。以享受米其林五星级美食为例,想要美食的当下,这个渴望就有“求不得苦”;享受美食的当下,在色香味俱全麻痹感官的背后是“五阴炽盛苦”;享受完美食,吃完了,则是“爱别离苦”。

(一〇八二)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比丘打坐时起了欲念,此时在附近的天人借由和比丘的问答,引导比丘自己找出解决方法,也就是以正念、正智(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来回复到修行上。

也可参考《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4〉第102经念经(即南传《中部尼柯耶》师子吼品第19经二种寻经):“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复作一分。”(CBETA, T01, no. 26, p. 589, a15-16) 所说的辨识欲念、恚念、害念的念头而舍之,留下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这样才能渐次得到初禅至四禅,并因定发慧。

(一〇八三)

[读经拾得]

  • 东施效颦

上一卷第1070经中有一位年轻比丘看似不合群而被告状,佛陀则告知大众其实这位年轻比丘已证得阿罗汉;本经则相反,年轻比丘不遵守挨家挨户逐一乞食的戒律(而挑选乞食的人家),被告诫后还顶嘴说也有上座比丘没有逐一乞食,佛陀则要求这位没有证量的比丘要好好守戒,可见佛陀的因材施教。

佛陀比喻健壮的大象拔起莲藕冲一冲就可吃下去,但瘦弱的象没洗干净莲藕,和著泥土一起吃容易消化不良甚至病死。相似地,已有证量的上座比丘身心清净不染,对于戒律的细节就不需要太过重视,但未证的新学比丘则必须先着重戒律,以训练身心清净不染,否则修行容易出状况。

  • 僧团的作息表

从这几经可整理出佛世时僧团的日常作息表。古印度有一天八时或六时的两种时间系统,下表是依一天八时的系统大致的时间作参考用:

佛陀日常生活作息表
时间 作息 加注
06:00 ~ 08:59﹝晨朝﹞ 着衣,持钵,乞食 乞食后有时间则坐禅,或有弟子发问,佛陀也会开示。
09:00 ~ 11:59﹝日中﹞ 用餐,返回住处,洗钵,衣钵放好,洗脚洗好。
12:00 ~ 14:59﹝日中(2)﹞ 入室坐禅,或入林坐禅 或有弟子发问,佛陀也会开示。
15:00 ~ 17:59﹝晡时﹞ 结束禅坐,起坐到大众集会的地方,开示说法或解答问题。
18:00 ~ 20:59﹝初夜﹞ 禅坐或经行 经行多在户外,故经行完,“洗足入室”。
21:00 ~ 23:59﹝中夜﹞ 就寝休息,右胁而卧。
00:00 ~ 02:59﹝中夜后﹞ 休息。 特别精进的则起床用功。
03:00 ~ 05:59﹝后夜﹞ 禅坐或经行。


乞食,要到有在家众的地方,从僧团居住的郊外通常有一段路。一路上就捧著钵,脚步稳稳地走,眼睛看着前方要走的路上,嘴巴禁语,心念安住在自己身体的动作上,或是所修的法门上。这就是第1080经的背景。

到了村落后,戒律规定要一家家依序乞食,不因贫富贵贱而挑选对象,这是第1083经的背景。

乞得食物后吃饭,心安住在吃饭的动作上,不因食物的味道产生喜爱或讨厌的分别。用完餐后通常会在室内或是树林中打坐,若起了贪、瞋、痴。就必须提起正念、正智。这是第1081经、1082经的背景。

佛陀教导僧众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每件事情上练习著正念、正智,一天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修行上面了。

(一〇八四)~(一〇八七)

[读经拾得]

本经中波旬要捣蛋,而表示佛陀既已证涅槃又何必休息?

纵使有禅定力的人不须要多少睡眠,佛陀不会故意显示他很神勇、不须睡觉,而是如同正常人般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行、住、坐、卧都正念正智,示现四众皆可实践的修行。

(一〇八八)~(一〇九〇)

[读经拾得]

本经偈中提到的“百枪”,出自杂阿含经卷十五第401经,形容宁愿每天凌晨、中午、黄昏各受百枪的苦一百年,也要闻法证道,于四圣谛无间等,因为能解脱无量世的三恶道苦。

(一〇九一)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瞿低迦尊者从“意解脱身作证”的定境退转六次后,第七次为避免再次退转,而以刀自杀。

“意解脱身作证”是一种禅定,瞿低迦尊者退转的是定力。菩提比丘将此译为“他达到暂时性心的释放”,并引注释书解说这是“世间等至”,也就是禅定与色界定。生病可能造成这样的定力退失,但解脱智慧不会退失。

综合绝大多数经、律的看法,阿罗汉的解脱是不退的。那么瞿低迦尊者是在何时证得阿罗汉?古来即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北传的传统一般认为他是在临命终时或中阴阶段证般涅槃(“中般涅槃”),只有少数如《大毗婆沙论》认为有的阿罗汉可能短暂退转,但命终时必定再次证得阿罗汉,并举瞿低迦尊者为例。南传的注释书则认为瞿低迦尊者在以刀自杀时是凡夫,在临命终时证阿罗汉。

瞿低迦尊者以刀自杀的行为古来也有许多争议,毕竟佛教戒律禁止杀生,亦不许自杀。然而对于圣者而言,佛陀在证悟后曾考虑直接入涅槃,也有很多阿罗汉随缘入火光三昧自取灭度,可见圣者可以坐脱立亡、自在生死。不过这些是圣者程度的特例,凡夫东施效颦会有严重的恶果,就像第1083经中说健壮的大象拔起莲藕冲一冲就可吃下去,但瘦弱的象没洗干净莲藕,和著泥土一起吃容易消化不良甚至病死。

就相关的经载而言,卷三十七第1024经记载阿湿波誓尊者在重病时无法像平日入四禅,而遗憾无法入定,佛陀教导他把心念放在觉知五阴无我、贪瞋痴永尽的解脱上,他就因为法喜而痊愈了。卷四十七第1265经1266经另有两位比丘以刀自杀但证得阿罗汉的记载,重点不在于怎么死的,而在于是否能彻底解脱于五阴。

(一〇九二)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了知名的佛陀成道时天魔波旬及三魔女依序试练佛陀的事件。

波旬试着怂恿佛陀,先是说“何不习近人?”要佛陀不要在清净处修行,要去和人群混在一起。佛陀不为所动,表示已得解脱之乐因此不需要和人群混在一起求娱乐。于是波旬再尝试相反的方向,表示“独善无为乐,何为强化人?”要佛陀不为众生说法。佛陀也不为所动,表示随缘说正确的答案,来人精进则自然解脱自在、出脱魔境。

也就是说佛陀既不染著于群众,也不会吝于随缘教化,让众生得解脱。波旬徒劳无功,只好低着头走了,接着由其三位女儿爱欲、爱念、爱乐试练佛陀。当然,佛陀也早看破了爱欲、爱念、爱乐,而不为所动。

(一〇九三)~(一〇九六)

[读经拾得]

本经记载佛陀希望比丘们在人间随缘教化时,不须要结伴同行,可以各自一一而去,这样能接触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蒙受佛法的利益,也可见佛陀教化众生的慈悲。

(一〇九七)

[读经拾得]

波旬化作的少年质疑佛陀说法是否是因为有执著?佛陀当然不执著,而是哀愍众生所以说法,有智慧的人自然会哀愍众生。

不只波旬曾这么质疑,卷二十二第577经记载曾有天人也问佛陀为何要说法?佛陀回答:“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善逝哀愍故,常教授众生,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CBETA, T02, no. 99, p. 153, c27-p. 154, a1) 意义和本经偈诵相同。

许多人说法是为了获得认同,甚至是为了名闻利养,那么来人排斥说法就起瞋心、来人接纳说法就起贪心,而无法解脱。相较之下,佛弟子说法是为了解脱而自利利他,也可参照《中阿含经》卷八〈未曾有法品4〉第33经侍者经:“我从如来受持八万法聚,初无是心:‘我受此法,为教语他。’诸贤!但欲自御自息,自般涅槃故。”(CBETA, T01, no. 26, p. 473, b5-7)

(一〇九八)

[读经拾得]

由本经的问答可以推测:佛陀思考有无推行正法律的国王,是为了教化的思考,而不是为了自己要有权势而思考国王的作为。

(一〇九九)~(一一〇〇)

[读经拾得]

遇到魔扰时不要惊慌失措,正念系心于佛而不为所动,觉察到异象是魔所幻化,魔自知无趣,便会退去。

本经中佛陀没有帮比丘赶走魔,而是教他如何对治。不只给他一条鱼,而是给他钓竿,这样子比丘才能真正地超越魔境。

(一一〇一)~(一一〇二)

[读经拾得]

知五阴非我、非我所有,不执著于五阴,便超出其束缚,而不住于魔境。

(一一〇三)

[读经拾得]

不贪著于六境而能超越魔境。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

(一一〇四)

[读经拾得]

天帝释之所以成为三十三天的天主,是因为过去世受持七法,这七法在各译本的记载是:

《杂阿含经》第1104经 《别译杂阿含经》第33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
供养父母 孝顺父母 奉养父母
供养家诸尊长 恭敬尊长 尊敬家中年长
和颜软语 所言柔软 柔和语
不恶口 不起瞋恚,设生嫌恨,寻思灭之 没愤怒者,如果我的愤怒生起,会急速地排除
不两舌 断于两舌 离离间语
常真实言 恒修实语,终不欺诳 真实语
于悭悋世间,虽在居家而不悭惜,行解脱施,勤施,常乐行施,施会供养,等施一切 好施、无悭 以离悭垢之心住于在家,自在地施舍,亲手施与,乐于舍,回应乞求,乐于均分与布施

(一一〇五)

[读经拾得]

摩诃利问了一个表面的问题:佛陀能否看到天帝释?

佛陀不只能看到天帝释,还知道天帝释为何能成为天帝释的因缘:奉行七法,生忉利天。

(一一〇六)~(一一〇七)

[读经拾得]

靠瞋恚壮大的鬼故意坐在天帝释的座位上,现丑陋容貌,让大家生气。

三十三天众感到生气,于是靠瞋恚壮大的鬼得到滋养,相貌越来越端正。

天帝释不生气,恭敬地对待他,鬼就逐渐变回丑陋的容貌乃至消失。

《中阿含经》卷十七〈长寿王品2〉第72经长寿王本起经:“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CBETA, T01, no. 26, p. 532, c14-15)

(一一〇八)~(一一一二)

[读经拾得]

本经说“若复在居家,奉持于净戒,如法修布萨,亦复应敬礼”,天帝释也会向持八关斋戒,身在家、心出家的居士敬礼。

(一一一三)~(一一一四)

[读经拾得]

天帝释得知阿修罗军要攻打过来了,就请宿毘梨天子备战,但宿毘梨天子回天宫享乐就把备战一事置之脑后,天帝释讲了三次,他也忘了三次,甚至说起偈来,感叹有没有地方可以不做事就得安乐?

天帝释答道:“如果有这样的地方,我一定跟你去!”意指没有这么好康的地方。

宿毘梨天子用不同的言词,讲了五次类似意思的偈子,种种颓废,就是不想做事。最后天帝释说这种地方也不是完全没有,涅槃就是,赶快精进求涅槃吧!

宿毘梨天子接不下去,只好去备战了,而佛陀也以此故事表示应该要精进。

(一一一五)~(一一一七)

[读经拾得]

每半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还有神变月,四天王天的大臣、太子、天王会轮流巡视人间,看看有哪些人行善、持八关斋戒的?

如果看到人间做坏事的人多、做善事的人少,诸天就彼此通报代志大条了,升天的人少、变阿修罗的人多,因此天界的势力减弱、阿修罗的势力增长。

因为四天王天的一日一夜是人间的五十年,现在爱做坏事的人,对四天王天来说,明天就死了,而投生恶道或修罗道。反之亦然。

不只诸天赞叹持八关斋戒,佛陀更是赞叹持八关斋戒。

  • 本经所说的每半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就是每月所谓的“六斋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 经文说“今世间人,不贤不善,不好不类,无真实行,不供养父母,乃至不受戒布萨。缘斯罪故,诸天众减,阿修罗众当渐增广。”不贤不善,不好不类的人不是会入三恶道吗?为何阿修罗众会增加?

行恶的人会入三恶道,有布施、持戒却瞋心重的,则会入阿修罗道而非天道。

  • 天帝释所说的八支斋,和阿罗汉所说的八支斋,有何不同?

主要是在于“如我所修行”一句,天帝释所说的八支斋是要效法天帝释,修成后得以生天,而效法阿罗汉持八支斋则最终可以获得解脱、无贪瞋痴,自然更为殊胜。

(一一一八)

[读经拾得]

阿修罗幻法是阿修罗研发的的独特战斗技术,三十三天没有此技术,但三十三天的医学技术比阿修罗发达,能治阿修罗所不能治的病。因此阿修罗王得重病时,不得已而请天帝释医治他,天帝释则要求以阿修罗幻法作为交换。

《金有陀罗尼经》:“天帝百施白佛言:‘世尊!我入战阵而斗战时,以阿修罗幻惑咒术药力堕于负处。’”(CBETA, T85, no. 2910, p. 1455, c21-23)

阿修罗王不想交出阿修罗幻法,因此欺骗天帝释说学阿修罗幻法的代价是堕地狱,天帝释是好人所以相信这个说词,就被骗了,不再要求以阿修罗幻法作为交换。

佛弟子宁愿作好人,也不应欺骗人。

(一一一九)

[读经拾得]

本经最后佛陀总结的偈语意思大致是:只要精勤努力,人人都可以得到利益、满足自己。除了每个人自己的利益外,和众生和谐共处是最棒的,但这些也都是无常的,修行忍耐才是至高无上的。

From Boris:觉得这里非常法是非常态的意思,而不是无常的意思。所以这一经只是单纯地说努力可以得到各种利益的满足,但要世和合则需靠修忍,因为世和合不是一个常态。

(一一二〇)

[读经拾得]

天帝释受戒修忍辱、打不还手,阿修罗王听说天帝释打不还手,就来攻打天帝释,但被天帝释捉住了。天帝释要求阿修罗王发誓以后不捣乱,才放了他。

佛弟子修行忍辱,但也要有正确的防护,保护自己也避免让人造业。就以财物而言,可见《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CBETA, T02, no. 99, p. 23, b2-6)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一一二一)

[读经拾得]

佛陀问释迦族人是不是每逢斋日、神变月就持八关斋戒及修行?

释迦族人答说他们有时有持八关斋戒,有时没有持。

佛陀就告诫他们,不管有多少财富,都无法换取禅定的成就,持八关斋戒修行则能获得禅定甚至证果的成就,因此最好每逢斋日就持八关斋戒修行,

在家人在世间打滚,要有禅定的成就甚至证果太难了,相当须要于斋日持八关斋戒修行,一日一夜效法阿罗汉,没有贪、瞋、痴地行走人间,修行才容易有进展。

近代在家众一般是前往佛寺近住一日一夜以持八关斋戒,但有工作的人得请假才有一日一夜的空档,持八关斋戒的人就很有限。

住佛寺清修一日一夜固然有利修行,但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也持八关斋戒,则有助于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

持戒清净是得正定乃至证果的基础,因此持八关斋戒修行实在是在家人解脱的基础,也是佛陀再三提醒在家众的行法。

(一一二二)

[读经拾得]

佛陀教导我们,如何开导生病而痛苦、甚至重病的在家众的次第:

  1. 要对佛、法、僧有坚固的信心。
  2. 要舍除对于父、母、妻、子、财、物的顾念,毕竟不会因为顾念这些就不会病死。
  3. 要舍除对于人间五欲的顾念。天上五欲比人间五欲更胜妙,不如志愿天上五欲。
  4. 要舍除对于天上五欲的顾念。天上妙欲也无常、苦、空、变坏,还有更高级的天界(有身)。
  5. 要舍除对于有身欲的顾念。有身欲,无常、变坏。
  6. 乐于涅槃寂灭。

这些是次第的关系,无法一步登天,而是渐次提升听法者对于佛法的体悟。借由一步步的提升,在家众也能得到跟出家众一样的成就,证得涅槃。

(一一二三)

[读经拾得]

佛陀表示能作佛陀的亲属并不算好康的,能有对于佛、法、僧的不坏信心、成就圣戒,才是真正好康的。

实务上来看,佛陀的亲戚当中有证涅槃的,也有犯戒的六群比丘,甚至有下地狱的提婆达兜,佛陀的亲戚以外则有更多的四众证得涅槃,因此作为佛陀的亲戚并不是解脱的保证,证果才是解脱的保证。

(一一二四)

[读经拾得]

本经佛陀说明,对于佛、法、僧坚信不移,成就圣戒,能够生于天界。

(一一二五)

[读经拾得]

  • 本经所说的“四种须陀洹道分”又称为“四预流支”,是证得初果的四个要素,为:
  1. 亲近善士。
  2. 听闻正法。
  3. 内正思惟。
  4. 法次法向。
  • “内正思惟”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不免有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甚至是找自己麻烦的仇家。如果没有内正思惟,遇到这种人,心中自然就会起瞋心,纵然对方什么事都还没做;如果有内正思惟,就可能了解这个人找自己麻烦的因缘而不起瞋心,或是怜悯他造作恶业的愚痴,以智慧应对他,而不是以瞋心应对他,进而减少冤冤相报的循环。

(一一二六)

[读经拾得]

大多人信宗教,是因为相信它、喜欢它、听信传说、理性深思它、或思考之后接受它,而《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13经则表明除了这些以外,佛弟子还能亲自证知真理,像初果圣者证法眼净,即能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

(一一二七)~(一一三〇)

[读经拾得]

于行、住、坐、卧,保持正念正知,能够成就四果。

(一一三一)

[读经拾得]

如同四食滋养众生,四不坏净滋润福德、善法,带来平安、快乐。

(一一三二)~(一一三四)

[读经拾得]

本经前后几经的内容,和《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41经的前后几经相近。本经提到的“五河譬经”应为《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41经,比喻四不坏净的功德如同五大河汇流的水量,不只百瓶、千瓶、百千万瓶水,而是多到无法计算。

世间所有的福德果报都是缘起缘灭,没有永恒的。相较之下,证得初果、得四不坏净,能够永不堕恶道,自然远远超过一般会退失的人天福德。

(一一三五)

[读经拾得]

本经中记载了许多天子,有的是成就佛不坏净,有的是成就法、僧不坏净,有的是圣戒成就,而证初果,命终往生天界。

难道四不坏净可以只成就一项?

这边只是就入手处的名相的区分。例如佛陀在成道后不久,为五比丘说法时,那时还不算有僧众,也还不算有戒律(因为戒律是随犯随制,没人犯错前的僧团不需戒律),但五比丘在听佛说法后亲自见到了真理,就有了对于佛陀和佛法的不坏信心。

(一一三六)

[读经拾得]

  • 如月譬住

Moon from Wiki Common

本经中佛陀教导比丘乞食时“当如月譬住,如新学,惭愧软下,摄心敛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临深登峰,摄心敛形,难速前进。”

在对应的经典中,《佛说月喻经》对“月譬住”解读为“如世所见,皎月圆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而诸苾刍,不破威仪”,《别译杂阿含经》则解读为“汝等皆当勤修善行,渐渐增长,如月初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汝等入于在俗之家,当如月喻,整身调心而走近”,如同《杂阿含经》般没有特别解读。

《杂阿含经》卷四第94经的偈诵:“譬如月无垢,周行于虚空,一切诸星中,其光最盛明。”(CBETA, T02, no. 99, p. 25, c28-29) 类似《佛说月喻经》的解读,而该经的经文则类似《别译杂阿含经》的解读:“譬如明月净分光明,色泽日夜增明,乃至月满,一切圆净。如是,善男子于如来法、律得净信心,乃至正见真净增明,戒增、施增、闻增、慧增,日夜增长;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闻说正法,内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化生天上。婆罗门!是故善男子譬如月。”(CBETA, T02, no. 99, p. 25, c20-27)

  • 说法不应为名闻利养,而是基于慈悲、欲令正法久住

本经说:“若有比丘作如是心为人说法:‘何等人于我起净信心,为本已当得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如是说者,名不清净说法。”

说佛法或讨论佛法不该为了名闻、利养,亦即不是为了自己无形的面子,更不是为了有形的好处,而是要放下自我,如本经中所说:“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为人说,是名清净说法。”

  • 佛法的特质

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如佛经中一再出现的句子:“世尊显现正法、律,离诸炽然,不待时节,即此现身,缘自觉知,正向涅槃”。实证佛法不须要等到死后,而是此生此时此刻就可体验的。

这定型句是佛经中常见形容佛法的特质的标准说法,在《杂阿含经》中出现多次,义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细节整理于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以方便同学们对照参考。

(一一三七)

[读经拾得]

  • 不期待也不怕受伤害

佛陀教导比丘化缘时,要有“施主没什么欠我的”这种心理准备,因此不期待,也就不会有所失望。

在家人也可以应用这样子的心态,当需要别人的帮助甚至投资时,往往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若能抱持佛陀在本经所说的豁达的心态,也能减少得失心。

(一一三八)

[读经拾得]

  • 不应以经文作竞诤的工具

有两位比丘诤论谁背经文比较厉害,吵了起来,想要一较高下。

大迦叶尊者看不下去,而反映给佛陀。佛陀于是找来这两位比丘,问他们是否有拿经文想要一较高下?两位比丘承认了。

佛陀接着问他们在诤论时,是在受持十二部经当中所说的教诲吗?也就是说十二部经有教过他们该诤论谁背经文比较厉害吗?

当然没有。

佛陀所说的法都是为了让人“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槃”的,而不是让人比胜负的。

佛弟子在引用经文而议论佛法时,也要思考:是否放下自我,以经文来修正自己、而不是为自己脸上贴金?是否如实客观地引用经文、而不是断章取义?是否以经、律为师,而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槃?

除了本经的对应经典外,其他经典中也常这么强调,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八〈礼三宝品50〉:“若有愚人习于法行,所谓契经、祇夜、偈、授决、因缘、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说、广普;虽诵斯法,不解其义;以不观察其义,亦不顺从其法,所应顺法终不从其行。所以诵斯法者,从欲与人共竞诤,意计胜负,亦不自为己有所济及,彼诵法已,则犯制限。犹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恶蛇,彼若见极大之蛇,到已,以左手摩抆其尾,然彼蛇回头螫蜇其手,由此缘报,便致命终,此亦如是,若有愚人玩习其法,十二部经靡不斟酌,亦不观察其义。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义故。”(CBETA, T02, no. 125, p. 813, a15-27)

  • 大迦叶尊者为何要阿难别说了?

本经中大迦叶尊者将问题反映给佛陀时,阿难尊者要大迦叶尊者不要理他们,但大迦叶尊者却要阿难尊者别说了。

为什么?

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尊者迦叶语阿难言:“尔止!阿难!汝莫僧中作偏党语。”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及南传经文则没有此句。

若根据《杂阿含经》及《别译杂阿含经》的经文,或许阿难尊者心肠较软,因此大迦叶尊者不希望他为弟子开脱,而是由佛陀制止不当的行为,回归律制,也可作为后世佛弟子的前车之鉴。

(一一三九)

[读经拾得]

第1136经说不应由于“贪”而说法,第1138经表示不应基于“瞋”而论法。本经则表示听法的人的心态也很重要,要有信敬心、精进、惭愧、智慧,离于五盖,这样听了法才会有用,才能日起有功。

(一一四〇)

[读经拾得]

清净的僧团中,比丘们赞叹有以下德性的比丘:阿练若、乞食、粪扫衣、少欲知足、修行远离、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智慧漏尽、身作证。

年少比丘见到了,也见贤思齐,而能得到修行的安乐及利益。

不清净的僧团中,比丘看到有人能感得财利、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而叹其福德,用有多少供养来判断谁的修行好。这样让年少比丘有样学样,修行就不妙了。

(一一四一)~(一一四四)

[读经拾得]

  • 佛也是阿罗汉

日本镰仓大佛

本经引述佛说:“我今知故言知,见故言见,真阿罗汉言阿罗汉,真等正觉言等正觉。”

佛陀是等正觉,也是阿罗汉。阿罗汉又译为“应供”,是“如来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的第二个,而等正觉是第三个称号。

依据经中所说,阿罗汉和佛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佛的资格(应供)之一。

《阿含经》中多次提及佛也是阿罗汉,例如:

《增壹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24〉第5经:“是时,五比丘尽成阿罗汉。是时,三千大千刹土有五阿罗汉,佛为第六。”(CBETA, T02, no. 125, p. 619, b24-25)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第190经:“如来阿罗呵以无取故,而得成于无上正觉。”(CBETA, T02, no. 100, p. 443, b7-8)

大藏经中其余的经典也常将如来十号的“应供”译为“阿罗诃”(阿罗汉):

真谛、留支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赞我住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CBETA, T08, no. 237, p. 763, a16-17)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切如来、阿罗呵、三藐三勃陀,无量众生自然解脱。何以故?以一切趣不坚牢,如幻、如阳炎。”(CBETA, T10, no. 300, p. 907, a2-4)

《大威德陀罗尼经》:“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21, no. 1341, p. 756, c23-24)

经中表示佛陀和阿罗汉的解脱没有差别,如《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揵连经:“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二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CBETA, T01, no. 26, p. 656, a1-3)

当然,佛并不全等于阿罗汉,毕竟佛陀长久以来修行六波罗蜜,而能在无佛世界觉悟佛法后又教导他人。佛陀和阿罗汉的差别,可见《杂阿含经》卷三第75经:“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能复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CBETA, T02, no. 99, p. 19, c3-10)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4经有更广泛的说明,列出如来十力的殊胜,对此有主题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参阅。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一一四五)

[读经拾得]

佛弟子布施不求回报,只要布施给自己愿意帮助的人即可,不会计较果报。因此波斯匿王问佛应该施给谁时,佛陀回答:“随心所乐处”。

在现实上,布施给修行有成的人所获得的果报最大。因此当波斯匿王问:“应施何处,得大果报?”时,佛陀表示这是不同的问题。

什么叫做修行有成?即远离五盖,成就五分法身。布施给这样的修行人,福报特别大。

佛陀教导我们布施可因施主而清净,也可因受者而清净,如《中阿含经》卷四十七〈心品3〉第180经瞿昙弥经:“或有布施,因施主净,受者亦然。”(CBETA, T01, no. 26, p. 722, c1-2) 佛弟子不会以功利的考量只布施给修行有成者,而能清净布施。

(一一四六)~(一一四八)

[读经拾得]

  • 如何辨别真修行人?

波斯匿王见到几位行苦行的外道就拜,认为他们是阿罗汉。

佛陀则告诫他:“你又没有他心智,怎么知道他们是阿罗汉?”

佛陀教导波斯匿王,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

本经的各对应经典中所教的方法,整理于下表:

译本 《杂阿含经》第1148经 《别译杂阿含经》第71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拘萨罗相应3〉第11经结发行者经
观察一 亲近观其戒行。 持戒破戒;净行不净。 共住而知其戒、知其清净。
观察二 经诸苦难,堪能自辨。 若其父母,亲里眷属,有死亡者;若遭厄难,为人强逼,令行杀害,或为女人私处逼迫,而不犯戒。 灾祸能知其刚毅。
观察三 交契计挍,真伪则分,见说知明。 欲试其智,听其所说。 交谈能知其慧。
样本数 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终慕;当用智慧,不以不智。 如共久处,用意观察,尔乃可知。 长时间而非暂时,以作意而非不作意,以有慧者而非劣慧者。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没有贪、瞋、痴,是否相应于戒、定、慧。

纵使没有他心智,善于观察的人还是能辨别来人的善恶,如孔子也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不要随便相信人

本经偈颂:“不以见形相,知人之善恶;不应暂相见,而与同心志”,不只能作为拜师求法的提醒,也可作日常生活识人的参考。

许多信仰宗教的人心性单纯,容易相信人,但佛陀反而告诫弟子,纵使是大师,也不要随便相信,要以智慧作判断。

  • 默认仍是大妄语

让人以为自己已证圣果圣法,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是大妄语,必堕地狱。

如果有人传说某人是圣人,某人其实未证圣果却不澄清,而默认了,是否仍犯大妄语戒呢?

答案是肯定的,如《十诵律》卷五十九:“有人问比丘言:“汝是阿罗汉不?[……]”若默然受,得偷兰遮(大罪)。”(CBETA, T23, no. 1435, p. 439, b8-10)

(一一四九)

[读经拾得]

五欲之中何者第一?答案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一五〇)

[读经拾得]

本经可说是减肥经,要修行减肥的人可参考。

(一一五一)~(一一五三)

[读经拾得]

(一一五四)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75经:“不于不瞋人,而加之以瞋,清净之正士,离诸烦恼结。于彼起恶心,恶心还自中,如逆风扬尘,还自坌其身。”(CBETA, T02, no. 99, p. 350, c18-21)
  • 《四十二章经》:“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坋人,尘不污彼,还坋于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也。”(CBETA, T17, no. 784, p. 722, b22-24)

(一一五五)~(一一五七)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中有几则记载,佛陀若因说偈而得到别人的供养,则不接受这个供养,以表示佛陀不是为了求取供养而说偈的。

而见到食瑞应相(食著无虫水后烟起涌沸)的婆罗门们,各人反应不同:有些直接生起信心,要求出家;也有些吓到,赶紧回去拜拜收惊。

从这一经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佛陀接受供养的原则:不以说法来换取供养。

不过,这个原则并不是说法之后就不能接受供养;佛陀也曾在说法之后,默然接受食物供养。例如《杂阿含经》第1030经记载:有一次给孤独长者生病,佛陀前去探病,并且为长者说三受及四不坏净等法。说法后,长者请佛陀留下来接受食物供养,佛陀默然接受长者的邀请。

若细心去体会,会发现这两者情况大不相同:在第1030经中,给孤独长者平时就信仰佛法并供养三宝;而在本经中情况是,邀请者原本不信佛法,也不想供养三宝。但在佛陀说法之后,才相信佛法而发心供养。由这两个情况的差异,可以体会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供养是“因偈得食”。

另外,在《别译杂阿含经》卷五第99经中,则记载了佛陀“因偈得食,则不受”的原则:
“先无惠施情, 说法而后与,
 如斯之饮食, 不应为受取。
 常法封如是, 故我不应食,
 所以不受者, 为说法偈故。”(CBETA, T02, no. 100, p. 409, a25-28)

相关记载可参考本经、卷四第98经、卷四第102经、卷四十四第1184经,以及《别译杂阿含经》卷五第99经。

(一一五八)~(一一六一)

[读经拾得]

古代婆罗门教传统的三明是指祖上七代的血统清净、诵诸经典、容色端正。

这位婆罗门或许也依据传统,而询问佛陀关于三明婆罗门(“罗汉婆罗门”)的条件:

  1. 该什么清净?(“尸罗”,婆罗门教认为该七代血统清净。)
  2. 该内修什么功德及业?(“云何为功德?云何名为业?”婆罗门教认为该诵诸闱陀经典。)
  3. 以及外在该有什么仪态?(“正威仪”,婆罗门教认为是“容色端正”。)

而佛陀的回答则导向佛教的三明的定义,即以宿命明替代宿世的血统,漏尽明替代内在的诵诸闱陀经典,天眼明替代外在的容色端正。

(一一六二)

[读经拾得]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论宿世福德或根器如何,不努力就不会有成就,越早开始努力成就能越大。由本经分析的例子,也可见佛教不是宿命论。

《南传法句经》〈老品〉第155、156偈:“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萎灭。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卧如破折弓,悲叹于过去。”应该也是根据本经的记载。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一一六四)

[读经拾得]

本经的例子原则上表示要看破“二边”,不执著“中间”,或许能理解为顺着河川流下时,不能在两岸搁浅,但也不能停在中间。

本卷第1174经的譬喻:“此大树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沈水底,不阂洲渚”(CBETA, T02, no. 99, p. 314, c16-19),卷四十九第1316经也譬喻:“谁度于诸流,昼夜勤不懈,不攀无住处,云何不没溺?”(CBETA, T02, no. 99, p. 361, b27-28) 或许能作为类比。

(一一六五)

[读经拾得]

  • 对治淫欲

血气方刚的年轻比丘如何能对治淫欲,而能轻安自在地修行?

  1. 见老者作母想,长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
  2. 不净观。
  3. 善护根门。

第一种方法是移情,第二种方法是解离对象,第三种是从起心动念下手,根本不取。这三种方法一个比一个精细。

  • 不净观的简化

本经在讲述不净观当中的各个解剖的部分时,先简单表示为“骨干肉涂,覆以薄皮”,也就是骨、肉、皮三个大项,然后再细部一一说明各解剖的部分。不净观的实修上也可这么做,先观较大的分类,纯熟后才一一观较细的各解剖的部分。

(一一六六)~(一一六七)

[读经拾得]

将收摄六根比喻为“如龟藏六”是佛教中常见的譬喻,例如卷二十二第600经也提到这个譬喻。

(一一六八)

[读经拾得]

  • 六入处的冲击

本经将六入处冲击人的身心,比喻为六位壮汉搥打大麦,而对未来世的希求则如同第七位壮汉,又加了一重重击。

  • 不动

本经表示思量以下这些,也就是“动摇”、“爱”:我、我所、未来当有、未来当无、当复有色、当复无色、当复有想、当复无想、当复非有想非无想。

要八风吹不动、如如不动,自然就不能被这些所动摇。

《杂阿含经》卷一第21经:“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CBETA, T02, no. 99, p. 4, c11-12) 也与本经义理相同。

  • 侦测心念的随身监狱

本经譬喻中提到三十三天抓到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后,侦测他的心念以控制他,一旦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有逃跑的意图时,就自动将他五花大绑并且对他关掉所有的娱乐设施,但若阿修罗王没有逃跑的意图时、认同天界时,就让他随便玩。这有点像是用制约反应来为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洗脑。

三十三天都能侦测阿修罗王的心念以控制他了,何况欲界最高天的天魔波旬,更能利用人们的心念而将人们控制在欲界中。

(一一六九)

[读经拾得]

在《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4〉第102经念经对本经的守田者(牧牛儿)的譬喻有更深入的、次第的修行上的解说。

(一一七〇)~(一一七一)

[读经拾得]

本经描述六只不同的动物,每只都被一条链子绑着,六条链子在中间打结在一起。 每只动物都试着向不同的方向逃跑。最强壮的一只会拖着其他只一起,直到它累了,那时另一只就会取代它,拖着其他只向着另一个方向。

当绑着这六只动物的链子被固定在一个稳固的桩上时,情况就改变了。不管这些动物如何拉扯,桩都维持稳固。最后这六只动物会停止向不同方向拉扯,而停留在桩旁。

这六只动物比喻六根,而桩代表身念住。这个比喻说明了身念住可如何成为一个稳固的桩,收摄六根、净念相继。因此在四念处的实修法当中,日常生活六根对外境时,可以身念处避免意念全然被外境拖着走;经过一整天的工作而意念散乱时,也能以身念处收摄心念。

要如何修身念处以收摄六根呢?基本的作法可参考《中阿含经》卷二十〈长寿王品2〉第81经念身经:“云何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CBETA, T01, no. 26, p. 555, a11-a24)

(**“ 每只动物都试着向不同的方向逃跑。最强壮的一只会拖着其他只一起,直到它累了,那时另一只就会取代它,拖着其他只向着另一个方向。 ”经文以及其他对应经典中看来似乎都是同时间六个方向在拉扯,没有一只接一只、一只取代一只的意思?? ywliu)

(一一七二)

[读经拾得]

本经以生动的比喻,说明身受四大、五阴、六爱喜、外六入处的逼迫,八正道就像筏,能帮助我们从恐怖的此岸 (有身) 渡过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欲爱、色爱、无色爱之河 (超脱三界),到达安隐快乐的彼岸 (无余涅槃)。

(一一七三)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佛弟子如实知四圣谛,观察五欲如同火坑,因此不贪爱五欲,而能够防避五欲,寂静舍离,趣向涅槃。

(一一七四)~(一一七五)

[读经拾得]

  • 下手处的不同

一位比丘向其他比丘询问要怎么才能见到真理?

有人告诉他要如实知“六触入处”的集、灭、味、患、离,有人说要从“六界”下手,有人说要从“五受阴”下手……这位比丘觉得很烦恼,怎么有不同的答案?于是询问佛陀。

佛陀于是以胶虫树为喻:没见过胶虫树的人问别人胶虫树是什么样子?有人说黑的、有人说红的、有人说像放大放宽的扁豆,有人说其叶子大大的像孟加拉榕。

怎么听起来都不一样?原来胶虫树花苞绒黑色,未开花前远看像是黑色的花,开花后花冠橘红色,结的荚果状似放大放宽的扁豆,没有花果时则以大片圆卵形的叶子为特征。因此没见过的人从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描述,就头大了。

由六触入处、六界、五受阴下手,都可以修习佛法而见到真理,只是下手处的不同,而不是互相违逆的。唯有自己实际看过真理,才不会有疑惑。

  • 城喻

(本则待整理)

杂阿含常提及“四念处”及“观”五阴无常。在本经中将“四念处”比喻为守门者,“止观”为使者,“止观”(使者)透过“四念处”的告知,能清楚找到城主(识),从而听到四圣谛,找到正确的八圣道。将修习的架构、次第清楚明白的比喻出来。

一使者想要找城主,传达本国指令(指四圣谛)的如实语,而经过了四个门,询问守门者,再从正方相交道路上找到城主,最后返回道路而回自己国家。 譬喻中:正确的见解:是最外面的,对于佛法的追寻,要从正确的见解开始,虽然是最外面,但也是最基础

接着,通过四门,四门也就是四识住(色、受、想、行:见杂阿含39经),而有四个守门者(四念住:身、受、心、法),理解为:要将四圣谛转告给城主(城主是识)了知,要先通过四念住在四识住上的守护、盘检, 这里Russ学友也提到,或许四念住不只是防护不好的念进来影响到识,也要防护城主乱跑到四门,城主跑到四门可能会被外来刺客给暗杀之类的,而我再比对一下前文,其实 正见 也不只是修道的开始,正见也是防护 识乱跑的最外层防护(EX:不要用恶的见解去标注事物)。

最后,通过了正方相交的道路即六入处(要见到识,要从六入处来用功),到达道路的尽头见到了城主(识),止观(即是使者)见到识后,将四圣谛转达给识,使者完满的到达目标(比对杂阿含287经,佛陀成道前,不是现在常见的12因缘整理,进行缘起逆观察,从老病死苦回推到识,齐识而还,确认了众生轮回的法则),走回返回的路线,但不同于使者刚到此城,使者已经很清楚的知道本城道路的配置,故走回去的道路就是八正道。

因此可以发现,止观(使者)是从 概念性的 四圣谛开始,四圣谛是 缘起概念逆推演的操作,而到了最后,从六根止观真正体验到了识的生死轮回后,确认了 八正道(此时对于 圣道的理解,已经从概念性转化为 体验性了)(这里观念的启发 来自于 菩提比丘 八正道)

有学友提问:为何八正道是最后才确认呢?八正道不正是我们一开始学佛上路的资粮吗?

我的感想是:这边使用四念住、正见、八正道、止观分开讲,我觉得用途是 强调“功能性” 的差异,在实修上的不同,如四念住:强调直接的观察善念、恶念并且分辨之;正见:修道上一开始必经过程;止观:要从修行的开始到最后,都要使用的方法;八正道:由于已经走完全程,回首来时路,就更清楚 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方法在于问题完全解决时,才被确认 何者为正确的方法”

Alex 学友分享: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时的体验,却是我们修学的原点

为何“彼使闻已,悉诣城主,受其教令,各还本处”?

(一一七六)

[读经拾得]

佛背痛,请大目揵连尊者为诸比丘说法,尊者就为大众说了《无漏法经》,并对大家说,这一经是他曾亲自听佛所说的。而当时的情形,就记载于《杂阿含经》卷九第245经四品法经:“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著,比丘见已,知喜不赞叹、不乐着坚实,有眼识色不可爱念乐着,比丘见已,不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不随魔,自在,乃至解脱魔系。”(CBETA, T02, no. 99, p. 58, c26-p. 59, a1)

以下两经则解说“无漏法”的意义:

《杂阿含经》卷二第56经:“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爱、恚,是名无漏法。”(CBETA, T02, no. 99, p. 13, b26-c3)

《杂阿含经》卷八第229经:“谓出世间意,若法、若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4-16)

(一一七七)

[读经拾得]

“中有一人不愚不痴者,谓菩萨摩诃萨”指即将于无佛世界觉悟而成佛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