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刹利相应 (2/2)]

《杂阿含经》“刹利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四十六第1226~1240经和本卷第1145~1150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刹利众(掌管政治及军事的国王及武士阶级)的互动和说法。

(一一四五)[0304a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应施何等人?”

佛言:“大王!随心所乐处。”

波斯匿王复白佛言:“应施何处,得大果报?”

佛言:“大王!此是异问。所问‘应施何处?’此问则异。复问‘施何处,应得大果?’此问复异。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大王!譬如此国临阵战斗,集诸战士,而有一婆罗门子,从东方来,年少幼稚,柔弱端正,肤白发黑,不习武艺,不学术策,恐怖退弱,不能自安,不忍敌观,若刺若射,无有方便,不能伤彼。云何?大王!如此士夫,王当赏不?”

王白佛言:“不赏,世尊!”

“如是,大王!有刹利童子从南方来,鞞舍童子从西方来,首陀罗童子从北方来,无有技术,皆如东方婆罗门子,王当赏不?”

王白佛言:“不赏,世尊!”

“佛告大王,此国集军临战斗时,有婆罗门童子从东方来,年少端正,肤白发黑,善学武艺,知斗术法,勇健无畏,苦战不退,安住谛观,运戈能伤,能破巨敌。云何?大王!如此战士,加重赏不?”

王白佛言:“重赏,世尊!”

“如是,刹利童子从南方来,鞞舍童子从西方来,首陀罗童子从北方来,年少端正,善诸术艺,勇健堪能,苦战却敌,皆如东方婆罗门子。如是战士,王当赏不?”

王白佛言:“重赏,世尊!”

佛言:“大王!如是沙门、婆罗门远离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福利,得大果报。舍离五支何等为舍离五支?所谓贪欲盖,瞋恚、睡眠、掉悔、疑盖,已断已知,是名舍离五支。成就五支何等为成就五支?无学戒身成就,无学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是名成就五支。大王!如是舍离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施此田者,得大果报。”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运戈猛战斗,  堪能勇士夫,
 为其战斗故,  随功重加赏,
 不赏名族胄,  怯劣无勇者。
 忍辱修贤良,  见谛建福田,
 贤圣律仪备,  成就深妙智,
 族胄虽卑微,  堪为施福田。
 衣食钱财宝,  床卧等众具,
 悉应以敬施,  为持净戒故。
 人表林野际,  穿井给行人,
 溪涧施桥梁,  迥路造房舍,
 戒德多闻众,  行路得止息。
 譬如重云起,  雷电声振耀。
 普雨于壤土,  百卉悉扶踈
 禽兽皆欢喜,  田夫并欣乐。
 如是净信心,  闻慧舍悭垢,
 钱财丰饮食,  常施良福田。
 高唱增欢,  如雷雨良田,
 功德注流泽,  霑洽施主心。
 财富名称流,  及涅槃大果。”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波斯匿”,巴利本作 Pasenadi。

“鞞舍”,巴利本作 Vessa。

“首陀罗”,巴利本作 Sudda。

“技”,大正藏原为“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技”。

“振”,明本作“震”。

“踈”,宋本作“蔬”。

“欢”,元、明二本作“劝”。

“受”,大正藏原为“爱”,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霑”,宋、元、明三本作“沾”。

[注解]

波斯匿: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城主、拘萨罗国的国王,相传与佛陀同年纪。年长后继承王位,早年暴恶无信,后来因末利夫人的引导,笃信佛法,治理拘萨罗国及迦尸国,国威强盛。他将妹妹为韦提希夫人嫁给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女儿胜鬘夫人嫁给阿逾阇国友称王。又译为“胜军”。

异问:不同的问题。

婆罗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方便:努力;可达成目标的方法。

鞞舍:

沙门、婆罗门:修行人的统称。

福田:能生福德的田地,譬喻供养应当供养的修行人能获得福报,如同农夫在田中播种,往后则能收成。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弟子布施不求回报,只要布施给自己愿意帮助的人即可,不会计较果报。因此波斯匿王问佛应该施给谁时,佛陀回答:“随心所乐处”。

在现实上,布施给修行有成的人所获得的果报最大。因此当波斯匿王问:“应施何处,得大果报?”时,佛陀表示这是不同的问题。

什么叫做修行有成?即远离五盖,成就五分法身。布施给这样的修行人,福报特别大。

佛陀教导我们布施可因施主而清净,也可因受者而清净,如《中阿含经》卷四十七〈心品3〉第180经瞿昙弥经:“或有布施,因施主净,受者亦然。”(CBETA, T01, no. 26, p. 722, c1-2) 佛弟子不会以功利的考量只布施给修行有成者,而能清净布施。

[进阶辨正]

(一一四六)[0304b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世尊!为婆罗门死还生自姓婆罗门家,刹利、鞞舍、首陀罗家耶?”

决定身坏命终后往生善恶趣的不是出身,而是身口意行佛言:“大王!何得如是?大王当知,有四种人。何等为四?有一种人,从冥入冥;有一种人,从冥入明;有一种人,从明入冥;有一种人,从明入明。

“大王!云何为一种人从冥入冥?谓有人生卑姓家,若生旃陀罗、鱼猎家、竹作家车师家,及余种种下贱工巧业家,贫穷短命,形体憔悴,而复修行卑贱之业,亦复为人下贱作使,是名为冥。处斯冥中,复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当生恶趣,堕泥梨中。犹如有人从暗入暗,从厕入厕,以血洗血,舍恶受恶;从冥入冥者亦复如是。是故名为从冥入冥。

“云何名为从冥入明?谓有世人生卑姓家,乃至为人作诸鄙业,是名为冥。然其彼人于此冥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登跨马,从马昇象;从冥入明亦复如是。是名有人从冥入明。

“云何有人从明入冥?谓有世人生富乐家,若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家、长者大姓家,及余种种富乐家生,多诸钱财,奴婢、客使,广集知识,受身端正,聪明黠慧,是名为明。于此明中,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恶趣,堕泥梨[*]中。譬如有人从高楼下乘于大象,下象乘马,下马乘,下舆坐床、下床堕地,从地落坑,从明入冥者亦复如是。

“云何有人从明入明?谓有世人生富乐家,乃至形相端严,是名为明。于此明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从楼观至楼观。如是,乃至从床至床;从明入明者亦复如是。是名有人从明入明。”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贫穷困苦者,  不信增瞋恨,
 悭贪恶邪想,  痴惑不恭敬。
 见沙门道士,  持戒多闻者,
 毁而不誉,  障他施及受。
 如斯等士夫,  从此至他世,
 当堕泥梨[*]中,  从冥入于冥。
 若有贫穷人,  信心少瞋恨
 常生惭愧心,  惠施离悭垢
 见沙门梵志,  持戒多闻者,
 谦虚而问讯,  随宜善供给。
 劝人令施与,  叹施及受者,
 如是修善人,  从此至他世。
 善趣上生天,  从冥而入明,
 有富乐士夫,  不信多瞋恨。
 悭贪嫉恶想,  邪惑不恭敬,
 见沙门梵志,  毁呰[*]而不誉[*]。
 障他人施惠,  亦断受施者,
 如是恶士夫,  从此至他世。
 当生苦地狱,  从明入冥中,
 若有富士夫,  信心不瞋恨。
 常起惭愧心,  惠施离瞋姤
 见沙门梵志,  持戒多闻者。
 先奉迎问讯,  随宜给所须,
 劝人令供养,  叹施及受者。
 如是等士夫,  从此至他世,
 生三十三天,  从明而入明。”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旃陀罗”,巴利本作 Caṇḍāla。

“短”,宋、元、明三本作“活”。

“憔悴”,宋、元、明三本作“憔悴”。

“业”,大正藏原为“家”,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业”。

“泥梨”,宋、元、明三本作“泥犁”。[*]

“呰”,明本作“訾”。[*]

“誉”,圣本作“与”。[*]

“恨”,圣本作“恚”。

“垢”,圣本作“妒”。

“生天”,明本作“天生”。

“嫉”,大正藏原为“疾”,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嫉”。

“姤”,宋、元、明三本作“妒”。

[注解]

床:坐卧用的台座,可分为坐床及卧床。

黠慧:聪明有智慧。“黠”读音同“狭”,聪明的意思。

沙门梵志:修行人的统称。梵志是有志修梵行(清净的修行)的人,音译为“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佛陀则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对应经典]

 

(一一四七)[0305b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身蒙尘土,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佛言:“大王!从何所来?”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彼灌顶王,人中自在,精勤方便。王领大地,统理王事,周行观察,而来至此。”

佛告大王:“今问大王,随意答我。譬如有人从东方来,有信有缘,未曾虚妄,而白王言:‘我东方来,见一石山,极方广大,不穿不坏,亦无缺坏,磨地而来,一切众生草木之类悉磨令碎。’南、西、北方亦有人来,有信有缘,亦不虚妄,而白王言:‘我见石山,方广高大,不断不坏,亦不缺坏,磨地而来,众生草木悉皆磨碎。’大王!于意云何?如是像貌大恐怖事,恶相杀,众生运尽,人道难得,当作何计?”

王白佛言:“若如是者,更无余计,唯当修善,于佛法、律专心方便。”

佛告大王:“何故说言:‘崄恶恐怖于世卒起,众生运尽,人身难得,唯当行法、行义、行福,于佛法教专精方便。’何以不言:‘灌顶王位为众,堪能自在。’王于大地,事务众人,当须营理耶?”

王白佛言:“世尊!为复闲时言:‘灌顶王位为众人首,王于大地,多所经营,以言斗言,以财斗财,以象斗象,以车斗车,以步斗步。当于尔时,无有自在,若胜若伏。’是故我说:‘崄恶恐怖卒起之时,众生运尽,人身难得,无有余计,唯有行义、行法、行福,于佛法教专心归依。’”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经常磨迮,谓恶劫、老、病、死,磨迮众生。当作何计?正当修义、修法、修福、修善、修慈,于佛法中精勤方便。”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如有大石山,  高广无缺坏,
 周遍四方来,  磨迮此大地。
 非兵马咒术,  力所能防御,
 恶劫老病死,  常磨迮众生。
 四种大族姓,  栴陀罗猎师,
 在家及出家,  持戒犯戒者。
 一切皆磨迮,  无能救护者,
 是故慧士夫,  观察自己利。
 建立清净信,  信佛法僧宝,
 身口心清净,  随顺于正法。
 现世名称流,  终则生天上。”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日”,圣本作“白”。

“彼”,宋本作“波波”,元、明二本作“从彼”。

“灌顶王”,巴利本作 Khattiyamuddhāvasittarājan。

宋、元、明、圣四本无“亦”字。

“方”,宋、元、明、圣四本作“石”。

“崄”,圣本作“险”。

“专精”,圣本作“精专”。

“为众”,大正藏原为“众人”,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为众”。

圣本无“人”字。

“死”,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死”。

[注解]

日日:此处特指中午。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于日中时”,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中午”。

灌顶王法:国王所该做的事。古代印度国王即位时,以海水灌顶,作为登基仪式,因此称为“灌顶王”。

有信有缘:有信用的、认识的人。

崄:“险”的异体字。

卒起:仓猝生起;突然生起。

磨迮:压迫。“迮”读音同“则”,逼迫的意思。

现世名称流:在今生有好的名誉流传。

[对应经典]

 

(一一四八)[0305c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有尼干子七人、阇祇罗七人、一舍罗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门外。

时,波斯匿王遥见斯等彷徉门外,即从座起,往至其前,合掌问讯,王自称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萨罗王。”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称姓名,合掌问讯?”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间若有阿罗汉者,斯等则是。’”

应谨慎辨别是否为阿罗汉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罗汉、非阿罗汉,不得他心智故。且当亲近观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当用智慧,不以不智。经诸苦难,堪能自辨交契计挍,真伪则分,见说知明,久而则知,非可卒识,当须思惟,智慧观察。”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说斯理,言:‘久相习,观其戒行,乃至见说知明。’我有家人,亦复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国,而复来还,舍其被服,还受五欲。是故当知世尊善说,应与同止,观其戒行,乃至言说知有智慧。”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不以见形相,  知人之善恶,
 不应暂相见,  而与同心志,

 有现身口密,  俗心不敛摄。
 犹如𨱎石铜,  涂以真金色,
 内怀鄙杂心,  外现圣威仪,
 游行诸国土,  欺诳于世人。”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尼干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阇祇罗”,巴利本作 Jaṭila。

“一舍罗”,巴利本作 Ekasāṭaka。

“王”,大正藏原为“三”,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王”。

“洛”,元本作“络”,明、圣二本作“终”。

“莫”,元、明、圣三本作“慕”。

“辨”,大正藏原为“辩”,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辨”。圣本作“能辩”。

“当须”,宋、元、明三本作“须自”。

“知”,大正藏原为“如”,今依据圣本、高丽藏二本改作“知”。

“现”,圣本作“见”。

“经”,宋、元、明三本作“语”。

[注解]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审谛:仔细考察。

洛莫:冷落疏离。

交契:交情。

计挍:即“计较”。

𨱎石铜:“𨱎石”即“黄铜”,是红铜及锌的合金,颜色似黄金。“𨱎”读音同“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如何辨别真修行人?

波斯匿王见到几位行苦行的外道就拜,认为他们是阿罗汉。

佛陀则告诫他:“你又没有他心智,怎么知道他们是阿罗汉?”

佛陀教导波斯匿王,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

本经的各对应经典中所教的方法,整理于下表:

译本 《杂阿含经》第1148经 《别译杂阿含经》第71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拘萨罗相应3〉第11经结发行者经
观察一 亲近观其戒行。 持戒破戒;净行不净。 共住而知其戒、知其清净。
观察二 经诸苦难,堪能自辨。 若其父母,亲里眷属,有死亡者;若遭厄难,为人强逼,令行杀害,或为女人私处逼迫,而不犯戒。 灾祸能知其刚毅。
观察三 交契计挍,真伪则分,见说知明。 欲试其智,听其所说。 交谈能知其慧。
样本数 久而可知,勿速自决;审谛观察,勿但洛莫;当用智慧,不以不智。 如共久处,用意观察,尔乃可知。 长时间而非暂时,以作意而非不作意,以有慧者而非劣慧者。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没有贪、瞋、痴,是否相应于戒、定、慧。

纵使没有他心智,善于观察的人还是能辨别来人的善恶,如孔子也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不要随便相信人

本经偈颂:“不以见形相,知人之善恶;不应暂相见,而与同心志”,不只能作为拜师求法的提醒,也可作日常生活识人的参考。

许多信仰宗教的人心性单纯,容易相信人,但佛陀反而告诫弟子,纵使是大师,也不要随便相信,要以智慧作判断。

  • 默认仍是大妄语

让人以为自己已证圣果圣法,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是大妄语,必堕地狱。

如果有人传说某人是圣人,某人其实未证圣果却不澄清,而默认了,是否仍犯大妄语戒呢?

答案是肯定的,如《十诵律》卷五十九:“有人问比丘言:“汝是阿罗汉不?[……]”若默然受,得偷兰遮(大罪)。”(CBETA, T23, no. 1435, p. 439, b8-10)

[进阶辨正]

(一一四九)[0306a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为首,并七国王及诸大臣悉共集会,作如是论议:“五欲之中,何者第一?”有一人言:“色最第一。”又复有称声、香、味、触为第一者。中有人言:“我等人人各说第一,竟无定判,当诣世尊,问如此义。如世尊说,当共忆持。”

尔时,波斯匿王为首,与七国王、大臣、眷属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七王与诸大臣如是论议:‘五欲功德,何者为胜?’其中有言色胜、有言声胜、有言香胜、有言味胜、有言触胜,竟无决定。来问世尊,竟何者胜?”

佛告诸王:“各随意适,我悉有余说,以是因缘,我说五欲功德。然自有人于色适意,止爱一色,满其志愿,使过上有诸胜色,非其所爱,不触不视,言己所爱最为第一,无过其上。如爱色者。声、香、味、触亦皆如是。当其所爱,辄言最胜,欢喜乐着,虽更有胜过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触不视,唯我爱者最胜最妙,无比无上。”

尔时,座中有一优婆塞,名曰栴檀,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善说,世尊!善说,善逝!”

佛告优婆塞:“善说,栴檀!快说,栴檀!”

时,栴檀优婆塞即说偈言:

“央伽族姓王,  服珠璎珞铠,
 摩竭众庆集,  如来出其国。
 名闻普流布,  犹如雪山王,
 如净水莲华,  清净无瑕秽。
 随日光开敷,  芬香熏其国,
 央耆国明显,  犹如空中日。
 观如来慧力,  如夜然炬火,
 为眼为大明,  来者为决疑。”

时,诸国王叹言:“善说,栴檀优婆塞!”

尔时,七王脱七宝上衣,奉优婆塞。

时,彼七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尔时,栴檀优婆塞知诸王去已,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今七国王遗我七领上衣,唯愿世尊受此七衣,以哀愍故。”

尔时,世尊为哀愍故,受其七衣,栴檀优婆塞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竟”,宋、元、明三本作“意”。

“判”,元本作“刺”。

“如”,宋、元、明三本作“知”。

“止”,圣本作“正”。

“正”,圣本作“政”。

“视”,圣本作“观”。

“己”,宋、元、明三本作“色”。

“栴檀”,巴利本作 Candanaṅgalika。

“珠璎珞”,圣本作“诸缨络”。

“竭”,圣本作“揭”。

“央耆”,巴利本作 Aṅgirasa。

“整”,圣本作“政”。

[注解]

忆持:记忆受持而不忘失也。

正使:纵使。

璎珞:以玉编缀的饰品,通常挂在脖子上。

哀愍故:因为悲悯的缘故。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五欲之中何者第一?答案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一五〇)[0306c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其体肥大,举体流汗,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气息长喘。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身体极肥盛。”

大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患身肥大,常以此身极肥大故,惭耻厌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人当自系念,  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  安消而保寿。

时,有一年少,名郁多罗,于会中坐。时,波斯匿王告郁多罗:“汝能从世尊受向所说偈,每至食时,为我诵不?若能尔者,赐金钱十万,亦常与食。”

郁多罗白王:“奉教当诵。”

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郁多罗知王去已,至世尊前,受所说偈,于王食时,食食为诵,白言大王:“如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而说斯偈:

“‘人当自系念,  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  安消而保寿。’”

如是,波斯匿王渐至后时,身体佣细,容貌端正,处楼阁上,向佛住处合掌恭敬,右膝着地,三说是言:“南无敬礼世尊、如来、应、等正觉,南无敬礼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与我现法利益、后世利益、现法后世利益,以其饭食知节量故。”

[校勘]

“王”,宋、元二本作“不”。

[注解]

诸受薄:各种(苦的)感受较轻。

郁多罗:婆罗门名。又译为“乌答”。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可说是减肥经,要修行减肥的人可参考。

[导读:婆罗门相应]

《杂阿含经》“婆罗门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1151~1163经、第4卷全卷、和第44卷第1178~1187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婆罗门(贵族或知识分子)的互动和说法。

婆罗门原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本卷中的婆罗门也都是出身于尊贵种姓的人。另一方面,佛陀表示婆罗门不应以出生来界定,而要以行为来界定,因此在别卷中婆罗门也可指修行人。

(一一五一)[0306c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

时,有年少阿修罗来诣佛所,于佛面前麁恶不善语,瞋骂呵责。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不怒胜瞋恚,  不善以善伏,
 惠施伏悭贪,  真言坏妄语。
 不骂亦不虐,  常住贤圣心,
 恶人住瞋恨,  不动如山石
 起瞋恚能持,  胜制狂马车
 我说善御士,  非彼摄绳。”

时,年少阿修罗白佛言:“瞿昙!我今悔过,如愚如痴,不辨不善,于瞿昙面前诃骂毁辱。”如是忏悔已,时,阿修罗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山石”,宋、元、明三本作“石山”。

“马车”,宋、元、明三本作“车马”。

“绳”,圣本作“乘”。

“辨”,大正藏原为“辩”,今依据圣本改作“辨”。[*]

[注解]

年少阿修罗:被人称为阿修罗(脾气火爆)的少年。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摩纳名阿脩罗盐”,相当的一卷《杂阿含经》经文作“名为阿遬轮子婆罗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阿修罗王者婆罗堕若婆罗门”。

我说善御士,非彼摄绳者:我说善于调御的人,不是操绳驾马的那种人(而是能调御瞋心的人)。

[对应经典]

 

(一一五二)[0307a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宾耆迦婆罗门来诣佛所,于世尊面前作麁恶不善语,瞋骂呵责。

尔时,世尊告年少宾耆迦:“若于一时吉星之日,汝当会诸宗亲眷属耶?”

宾耆白佛:“如是,瞿昙!”

佛告宾耆:“若汝宗亲不受食者,当如之何?”

宾耆白佛:“不受食者,食还属我。”

佛告宾耆:“汝亦如是,如来面前作麁恶不善语,骂辱呵责,我竟不受,如此骂者,应当属谁?”

宾耆白佛:“如是,瞿昙!彼虽不受,且以相赠,则便是与。”

佛告宾耆:“如是不名更相赠遗,何得便为相与?”

宾耆白佛:“云何名为更相赠遗,名为相与?云何名不受相赠遗,不名相与?”

佛告宾耆:“若当如是骂则报骂,瞋则报瞋,打[*]则报打[*],斗则报斗,名相赠遗,名为相与。若复,宾耆!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斗不报斗,若如是者,非相赠遗,不名相与。”

宾耆白佛:“瞿昙!我闻古昔婆罗门长老宿重行道大师所说:‘如来、应、等正觉,面前骂辱,瞋恚诃责,不瞋不怒。’而今瞿昙有瞋恚耶?”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无瞋何有瞋,  正命以调伏,
 正智心解脱,  慧者无有瞋。
 以瞋报瞋者,  是则为恶人,
 不以瞋报瞋,  临敌伏难伏。
 不瞋胜于瞋,  三偈如前说。”

尔时,年少宾耆白佛言:“悔过,瞿昙!如愚、如痴,不辨[*]、不善,而于沙门瞿昙面前麁恶不善语,瞋骂呵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注解]

吉星之日:

[对应经典]

 

(一一五三)[0307b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诣讲堂东荫荫中,露地经行

时,有健骂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来诣佛所,世尊面前作麁恶不善语,骂詈呵责。世尊经行,彼随世尊后行。世尊经行已竟,住于一处,彼婆罗门言:“瞿昙伏耶?”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胜者更增怨,  伏者卧不安,
 胜伏二俱舍,  是得安隐眠。

婆罗门白言:“瞿昙!我今悔过,如愚、如痴,不辨[*]、不善,何于瞿昙面前作麁恶不善语,骂詈呵责?”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校勘]

“健骂婆罗豆婆遮”,巴利本作 Akkosaka-bhāradvāja。

“彼”,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彼”。

“即”,元、明二本作“而”。

[注解]

露地:户外没有遮蔽物的地方。

经行:在一定的路径上专心地往返步行,是一种能调剂身心、减少昏沉的修行方法。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一一五四)[0307b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健骂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作麁恶不善语,瞋骂呵责,把土佛。时有逆风,还吹其土,反自坌身。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人无瞋恨,  骂辱以加者,
 清净无结垢,  彼恶还归己,
 犹如土坌彼,  逆风还自污。

时,彼婆罗门白佛言:“悔过,瞿昙!如愚、如痴,不善、不[*]辩,何于瞿昙面前麁恶不善语,瞋骂呵责?”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校勘]

“婆罗豆婆遮”,巴利本作 Bhāradvāja。

[注解]

坌:洒灰尘。读音同“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75经:“不于不瞋人,而加之以瞋,清净之正士,离诸烦恼结。于彼起恶心,恶心还自中,如逆风扬尘,还自坌其身。”(CBETA, T02, no. 99, p. 350, c18-21)
  • 《四十二章经》:“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坋人,尘不污彼,还坋于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也。”(CBETA, T17, no. 784, p. 722, b22-24)

(一一五五)[0307c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婆罗门名曰违义,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作是念:“我当往诣沙门瞿昙所,闻所说法,当反其义。”作是念已,往诣精舍,至世尊所。

尔时,世尊无量眷属围绕说法。世尊遥见违义婆罗门来,即默然住。

违义婆罗门白佛言:“瞿昙说法,乐欲闻之。”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违义婆罗门,  未能解深义,
 内怀嫉恚心,  欲为法留难
 调伏违反心,  诸不信乐意,
 息诸障碍垢,  则解深妙说。”

时,违义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已知我心。”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校勘]

“违义”,巴利本作 Paccanīkasāta。

“碍”,圣本作“阂”。

[注解]

眷属:亲友,此处特指佛教四众弟子。

留难:阻留、刁难。

[对应经典]

 

(一一五六)[0307c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时,有不害婆罗门来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名不害[*],为称实不?”

佛告婆罗门:“如是称实者,若身不害[*],若口不害[*],若心不害[*],则为称实。”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心不杀害,  口意亦俱然,
 是则为离害,  不恐怖众生。”

佛说此经已,不害[*]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复道而去。

[校勘]

“不害”,巴利本作 Ahiṃsaka。

“害”,宋、元、明三本作“虗”。[*]

[注解]

不害:不加害别人的念头。

[对应经典]

 

(一一五七)[0308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次第行乞至火与婆罗门舍。

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即具众美饮食,满钵与之。

如是二日、三日,乞食复至其舍。

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作是念:“秃头沙门何故数来,贪美食耶?”

尔时,世尊知火与婆罗门心念已,即说偈言:

“王日日雨,  田夫日夜耕,
 数数种子,  是田数收谷。
 如人数怀妊,  乳牛数怀犊,
 数数有求者,  则能数惠施。
 数数惠施故,  常得大名称,
 数数弃死尸,  数数哭悲恋。
 数数生数死,  数数忧悲苦,
 数数以火烧,  数数诸虫食。
 若得贤圣道,  不数受诸有,
 亦不数生死,  不数忧悲苦。
 不数数火烧,  不数诸虫食。”

时,火与婆罗门闻佛说偈,还得信心,复以种种饮食满钵与之,世尊不受,以因说偈而施故,复说偈言:

“因为说偈法,  不应受饮食,
 当观察自法,  说法不受食。
 婆罗门当知,  斯则净命活,
 应以余供养,  纯净大仙人。
 已尽诸有漏,  秽法悉已断,
 供养以饮食,  于其良福田。
 欲求福德者,  则我田为良。”

火与婆罗门白佛:“今以此食,应着何所?”

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有能食此信施,令身安乐。汝持是食去弃于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时,婆罗门即以此食持着无虫水中,水即烟出,沸声啾啾;譬如铁丸烧令火色,掷著水中,水即烟起,沸声啾啾,亦复如是。婆罗门持此饮食著水中,水即烟出,沸声啾啾,于时火与婆罗门叹言:“甚奇!瞿昙!大德大力,能令此食而作神变。”

时,火与婆罗门因此饭食神变,得信敬心,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

彼即出家已,作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校勘]

“饮”,宋、元、明三本作“饭”。

“王”,宋、元、明三本作“上”。

“王天”,巴利本作 Devarājan。,

“王天”,圣本作“天王”。

“植”,大正藏原为“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植”。

“妊”,圣本作“任”。

“即”,圣本作“则”。

“须发”,大正藏原为“发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须发”。

[注解]

数数:频繁地。

怀妊:怀孕。

信施:基于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中有几则记载,佛陀若因说偈而得到别人的供养,则不接受这个供养,以表示佛陀不是为了求取供养而说偈的。

而见到食瑞应相(食著无虫水后烟起涌沸)的婆罗门们,各人反应不同:有些直接生起信心,要求出家;也有些吓到,赶紧回去拜拜收惊。

从这一经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佛陀接受供养的原则:不以说法来换取供养。

不过,这个原则并不是说法之后就不能接受供养;佛陀也曾在说法之后,默然接受食物供养。例如《杂阿含经》第1030经记载:有一次给孤独长者生病,佛陀前去探病,并且为长者说三受及四不坏净等法。说法后,长者请佛陀留下来接受食物供养,佛陀默然接受长者的邀请。

若细心去体会,会发现这两者情况大不相同:在第1030经中,给孤独长者平时就信仰佛法并供养三宝;而在本经中情况是,邀请者原本不信佛法,也不想供养三宝。但在佛陀说法之后,才相信佛法而发心供养。由这两个情况的差异,可以体会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供养是“因偈得食”。

另外,在《别译杂阿含经》卷五第99经中,则记载了佛陀“因偈得食,则不受”的原则:
“先无惠施情, 说法而后与,
 如斯之饮食, 不应为受取。
 常法封如是, 故我不应食,
 所以不受者, 为说法偈故。”(CBETA, T02, no. 100, p. 409, a25-28)

相关记载可参考本经、卷四第98经、卷四第102经、卷四十四第1184经,以及《别译杂阿含经》卷五第99经。

(一一五八)[0308b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舍卫国中婆肆吒婆罗门女信佛、法、僧,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于佛、法、僧已离狐疑,于苦习尽道亦离疑惑;见谛得果,得无间。其夫是婆罗豆婆遮种姓婆罗门,每至左右所为作时,有小得失,即称南无佛,向如来所住方面,随方合掌,三说是言:“南无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身纯金色,圆光一,方身圆满,如尼拘律树;善说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师。”

时,夫婆罗门闻之,瞋恚不喜,语其妇言:“为鬼著耶?无有此义,舍诸三明大德婆罗门,而称叹彼秃头沙门。黑暗之分,世所不称。我今当往共汝大师论议,足知胜如。”

妇语夫言:“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诸神、世人能共世尊、如来、应、等正觉,金色之身,圆光一寻,如尼拘律树圆满之身,言说微妙,仙人上首,我之大师共论议者。然今婆罗门且往,自可知之。”

时,婆罗门即往诣佛所,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为杀于何等,  而得安隐眠?
 为杀于何等,  令心得无忧?
 为杀于何等,  瞿昙所称叹?”

尔时,世尊知婆罗门心之所念,而说偈言:

“杀于瞋恨者,  而得安隐眠,
 杀于瞋恚者,  而心得无忧。
 瞋恚为毒本,  能害甘种子,
 能害于彼者,  贤圣所称叹。
 若能害彼者,  其心得无忧。”

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佛所说,示、教、照、喜,次第说法,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说欲味着为灾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随顺福利清净,分别广说;譬如清净白,易为染色。如是,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于座上,于四圣谛得无间等,所谓苦、集、灭、道。

是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律得无所畏。即从座起,偏露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今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已,尽其寿命为优婆塞,证知我。”

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还归自家。

其妇优婆夷遥见夫来,见已,白言:“已与如来、应、等正觉,纯金色身,圆光一寻,如尼拘律树圆满之身,妙说之上,仙人之首,大牟尼尊,为我大师共论议耶?”

其夫答言:“我未尝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诸神、世人有能与如来、应、等正觉,真金色身,圆光一寻,如尼拘律树圆满之身,妙说之上,诸仙之首,牟尼之尊,汝之大师共论议[*]也。汝今与我作好法衣,我持至世尊所出家学道。”

时,妇悉以鲜洁白㲲[*],令作法衣

时,婆罗门持衣往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于世尊法中出家学道,修梵行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此法、律出家学道,修诸梵行。”

即出家已,独静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校勘]

“习”,元、明、圣三本作“集”。

“间”,宋、元、明三本作“闻”。

“南无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巴利本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大正藏无“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㲲”,圣本作“叠”。[*]

“间”,大正藏原作“阂”,宋、元、明三本作“碍”,今依据圣本改作“间”。

“议”,圣本作“义”。[*]

“有”,元、明二本作“不”。

“衣”,圣本作“服”。

“佛”,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注解]

见谛得果:见到真理,得法眼净,而证初果。

无间慧:(无间慧即无间等。??)

每至左右所为作时,有小得失:每当服侍先生,做了些错事时。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为夫所使,足趺倒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为婆罗堕若姓婆罗门送食物,跌倒后”。

寻:长度单位,是伸张两臂后左右手之间的宽度。

三明大德婆罗门:婆罗门教所谓三明婆罗门的条件是祖上七代的血统清净、诵诸经典、容色端正。参见卷三十一第886经。

出要:出离;离欲。

㲲:细致的棉布。读音同“叠”。

无所畏:了然于心,有自信而无所畏惧。

[对应经典]

 

(一一五九)[0309a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魔瞿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于家中常行布施,若一人来,施于一人;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与。我如是施,得多福不?”

佛告婆罗门:“汝如是施,实得大福。所以者何?以于家中常行布施,一人来乞,即施一人,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与故,即得大福。”

时,魔瞿婆罗门即说偈言:

“在家所为作,  布施复大会,
 因此惠施故,  欲求大功德。
 今问于牟尼,  我之所应知,
 同梵天所见,  为我分别说。
 云何为解脱,  胜妙之善趣?
 云何修方便,  得生于梵世?
 云何随乐施,  生明胜梵天?”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施者设大会,  随彼爱乐施,
 欢喜净信心,  攀缘善功德。
 以其所建立,  求离诸过恶,
 远离于贪欲,  其心善解脱。
 修习于慈心,  其功德无量,
 况复加至诚,  广施设大会。
 若于其中间,  所得诸善心,
 正向善解脱,  或余纯善趣。
 如是胜因缘,  得生于梵世,
 如是之惠施,  其心平等故。
 得生于梵世,  其寿命延长。”

时,魔瞿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校勘]

“魔瞿”,巴利本作 Māgha。

“爱”,宋、元、明、圣四本作“受”。

[注解]

[对应经典]

 

(一一六〇)[0309b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持、著导从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无非婆罗门,  所行为清净,
 刹利修苦行,  于净亦复
 三典婆罗门,  是则为清净,
 如是清净者,  不在余众生。”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不知清净道,  及诸无上净,
 于余求净者,  至竟无净时。”

婆罗门白佛:“瞿昙说清净道及无上清净耶?何等为清净道?何等为无上清净?”

八正道是清净道;贪瞋痴等一切烦恼永断是无上清净佛告婆罗门:“正见者为清净道,正见修习多修习,断贪欲、断瞋恚、断愚痴。若婆罗门贪欲永断,瞋恚、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是名无上清净。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清净道;正定修习多修习已,断贪欲、断瞋恚、断愚痴。若婆罗门贪欲永断,瞋恚、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是名无上清净。”

婆罗门白佛言:“瞿昙说清净道、无上清净耶?瞿昙!世务多事,今且辞还。”

佛告婆罗门:“宜知是时。”

持华盖着舍勒导从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华”,大正藏原为“金”,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华”。

“舍”,圣本作“金”。

“净”,大正藏原为“静”,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净”。*

“诸”,圣本作“说”。

“净”,大正藏原为“静”,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净”。

[注解]

华盖:以花装饰的遮阳伞盖。

舍勒:为音译,义译为衣、内衣。

有持华盖、著舍勒导从婆罗门:有位有撑著以花装饰的遮阳伞盖、穿着衣的随从的婆罗门。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刹利波罗毘空婆罗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清净者婆罗堕若婆罗门”。

乖:违背。

三典:婆罗门传统的三类圣典,即“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

[对应经典]

 

(一一六一)[0309c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云何为尸罗?  云何正威仪?
 云何为功德?  云何名为业?
 成就何等法,  罗汉婆罗门?”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宿命忆念智,  见生天恶趣
 得诸受生尽,  牟尼明决定。
 知心善解脱,  解脱一切贪,
 具足于三明,  三明婆罗门。”

佛说此经已,异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校勘]

“正”,元本作“三”。

[注解]

尸罗:清凉,佛教引申指“净戒”,因为戒能让人避免造引起热恼的恶业。

宿命忆念智:指宿命通。

见生天恶趣:指天眼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古代婆罗门教传统的三明是指祖上七代的血统清净、诵诸经典、容色端正。

这位婆罗门或许也依据传统,而询问佛陀关于三明婆罗门(“罗汉婆罗门”)的条件:

  1. 该什么清净?(“尸罗”,婆罗门教认为该七代血统清净。)
  2. 该内修什么功德及业?(“云何为功德?云何名为业?”婆罗门教认为该诵诸闱陀经典。)
  3. 以及外在该有什么仪态?(“正威仪”,婆罗门教认为是“容色端正”。)

而佛陀的回答则导向佛教的三明的定义,即以宿命明替代宿世的血统,漏尽明替代内在的诵诸闱陀经典,天眼明替代外在的容色端正。

(一一六二)[0310a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尊者阿难从世尊后。

命中的福报,仍得精进才有时,有二老男女,是其夫妇,年耆根熟,偻如钩,诣里巷头,烧粪扫处,俱蹲向火。

世尊见彼二老夫妇,年耆愚老,偻[*]背如钩,俱蹲向火,犹如老,欲心相视。见已,告尊者阿难:“汝见彼夫妇二人,年耆愚老,偻背如钩,俱蹲向火,犹如老鹄,欲心相视不?”

阿难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此二老夫妇,于年少时盛壮之身,勤求财物者,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一富长者;若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精勤修习者,亦可得阿罗汉第一上果。于第二分盛壮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二富者;若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阿那含果证。若于第三分中年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斯陀含果证。若于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为须陀洹果证。彼于今日,年耆根熟,无有钱财,无有方便,无所堪能,不复堪能,若觅钱财,亦不能得胜过人法。”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不行梵行故,  不得年少财,
 思惟古昔事,  眠地如曲弓。
 不修于梵行,  不得年少财,
 犹如老鹄鸟,  守死于空池。”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陀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尔时”,大正藏无“尔时”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男”,元本作“对”。

“偻”,宋、元、明三本作“伛”。[*]

“背”,圣本作“[月*背]”。[*]

“诣”,大正藏原为“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诣”。

“偻背”,宋、元、明三本作“背伛”,圣本作“[月*背]偻”。

“阿那含果证。若于第三分中年之身,懃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大正藏原无“阿那含果证。若于第三分中年之身,懃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三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五十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大正藏在“得”字之下有一“为”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若于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为须陀洹果证”,大正藏原无“若于第四分老年之身,勤求财物,亦可得为舍卫城中第四富者;若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者,亦可得为须陀洹果证”五十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鹄:天鹅。读音同“胡”。

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基于正信从家出离,出家修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论宿世福德或根器如何,不努力就不会有成就,越早开始努力成就能越大。由本经分析的例子,也可见佛教不是宿命论。

《南传法句经》〈老品〉第155、156偈:“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萎灭。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卧如破折弓,悲叹于过去。”应该也是根据本经的记载。

(一一六三)[0310b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上说。差别者,唯说异偈言:

“老死之所坏,  身及所受灭,
 唯有惠施福,  为随己资粮。
 依于善摄护,  及修禅功德,
 随力而行施,  钱财及饮食。
 于群则眠觉,  非为空自活。”

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则”,圣本作“财”。

“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宋、元、明三本无“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二十一字。

[注解]

于群则眠觉,非为空自活:在人群中觉醒(而行善、布施),才不是白白空过地活一遭。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悭贪不布施,是名常睡眠;修施济匮乏,是名为觉悟。”

[对应经典]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06/20 17:5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75746417045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