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著比丘访谈记录 (3)

光明想

Ken:‘福严会讯’上有和帕奥禅师的访谈,当中提到如何练习“光明想”。进入禅支,出禅支后,此时禅支会产生很强的光明,然后……

无著比丘:我认识帕奥禅师、曾和他当面见过。我相当了解他教导的禅修体系与方法,因此不须要重复一项项念给我听,而可以直接提出问题。

Ken:我想请问这方法有没有怪怪的?(其实,Ken 是将这方法与《中阿含72经》:“世尊!我等得光明便见色,彼见色,光明寻复灭。”(CBETA, T01, no. 26, p. 536, c16-17)两者相混淆。)

无著比丘:这没有“怪怪的”啦。这不是《尼柯耶》中讲明的修法,但是出自南传上座部所开发出来的方法。这也是好方法,虽然你不一定喜欢。我很尊敬帕奥禅师,他的系统也让很多人受益,就让他们继续修习其系统吧。

Ken:请问要怎么培养“光明想”呢?

无著比丘:如果你想要培养“光明想”,你可以跟帕奥禅师的系统学,取得其指导,我不教如何培养“光明想”;就我个人而言,由于《尼柯耶》中佛陀及其弟子没有特别去修此法门,因此我也没有特别培养这样的禅修系统。但有其他人喜欢修此法门、能从中受益,那也是好方法。

Ken:但《中阿含经》中有提过定中的“光明”呀?

无著比丘:《中阿含经》中提到定中的“光明”只是在定中自然发生的,是很自然发生的。当心念专注时,很多人都会有这“内在光”(inner light)的体验。帕奥禅师则不只用光明来开发定,而是进一步利用它来作为观察内在、外在的工具。

经中明载的“光明”是自然发生的,甚至连基督教也有灵光的体验,我的基督教朋友就曾跟我解释过这种现象。

你可以利用这光明而加深定境,透过知觉这光明,让这光明稳定、清晰,你和这光合为一体:你变成光的一部分、或会觉得光往你来涵盖,你和光两者合为一体,达成主、客的统一,对你来说就是全神贯注。

Ken:这会不会有点吓人?

无著比丘: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没什么好怕的。或许当你感到困惑时,会害怕,但并没什么真的值得害怕的。这是正面的,但并不是什么禅定成就,而只是一个征象,显示你是很集中的。也不是什么娱乐就是了,就像吃饱饭,有满足感,这只是自然的现象。

David:这样回想起来,《中阿含经》第72经中阿那律的确是用“光明”来判别自己在失去光明时,修定是出了什么状况?是因为昏沈?睡眠?掉举等不同的因素而失去光明,因此可以一一补强,而加强定境。

无著比丘:的确,就是如此,《中阿含经》第72经、《中部尼柯耶》第128经就是如此记载。上学期在德国汉堡大学所我开的一门中阿含经比较研究的课中(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lectures2013.htm ),就探讨过这则问题。这课的内容有提供线上下载,在Lecture 3(01:13:50开始)及 Lecture 4 中提到的。加上线上参与者,今年这课有47国来的450位学生。(不过下学期是另外主题的课了,而不是四阿含或五尼柯耶的课。)

会谈后记

《中阿含经》第卷十七第72经记载阿那律尊者定力增进时,心中生起光明,但过不久光明就退失了,而向佛陀请教。

佛陀说他在未成佛前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状况,因此指导阿那律尊者找出光明退失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疑”,因为以前没见过光明,而怀疑那光明是真有其事吗?对修法起了疑心,而退失光明。

排除了疑心后,光明又起,但不久后又退失了,代表定力的退失。于是佛陀指导阿那律尊者一项项地检查,一项项解决禅定时的各种缺失:无念、身病想、睡眠、太精勤、太懈怠、恐怖、喜悦、高心,生若干想,不观色心患。

因此可以用光明是否退失,作为定力是否退失的征相,每当光明退失了,就要找出禅定在哪里有缺失并加以改善,即可恢复定力及光明。

缺失都解决了,就能稳定地向初禅、第二禅……迈进。

细节不表,请径自参见原经文。

《阿含经》只有少数几经提到运用“禅相”(巴利文 nimitta)来修定,除了本经外,还有卷二十第81经、卷二十四第98经中“身念住”的光明: 《中阿含经》卷二十四〈4 因品〉:“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忆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CBETA, T01, no. 26, p. 583, a21-28)

巴利文 nimitta,英文的定义为: mark, sign; image; target, object; cause, condition. 一般翻译为“相”,例如“征相”,在禅坐时见到的相则译为“禅相”。

“禅相”是在南传的修定法门中很普遍的一个方便,例如打坐练习定力到一个程度后,出现了光明,接下来可以这光明为所缘来修定。这光明并不是圣境,只是想阴的一种呈现,因为可以很稳定,而可作所缘修定用。在南传的不同派别中,对这个方法有很多的发扬,而北传的观想法或是真言法也有很多相通的方法,例如《观无量寿佛经》的日轮观,或是《楞严经》提到“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以下经文所说的“所相、所标”,应该也是 nimitta: 《中阿含经》卷46〈3 心品〉:“若有比丘所行、所相、所标,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复次,比丘所行、所相、所标,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标,唯行厌相应念想无欲具。”(CBETA, T01, no. 26, p. 716-718) 修无色定不是以光明为相,因此从以上经文也可知 nimitta 不一定是光明。

无著比丘在德国汉堡大学开的“原始佛典与定、慧的修习”课,实际内容则是《中阿含经》、《中部尼柯耶》中关于定、慧修持的比较研究: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lectures2013.htm 其中 Lecture 3 01:13:50 开始以及 Lecture 4 中有探讨蛮多《中阿含经》第72经中光明(禅相)的议题。

除了经文本身以外,无著比丘的课中有些讨论值得参考,记录如下,供有兴趣但无法亲自听的人参考:

* 从《阿含经》中只有很少的经文提到禅相,可合理推论禅相不是必要的,但对于有禅相的人,可以利用禅相来加深定力。

* 从经中的原理来看,禅相甚至不一定是光明或是形色,也可以“喜”作禅相(因为初禅、二禅有喜支),例如很多打坐的人不会生起光明,但会生起“喜”。只是对于禅修指导老师来说,学生以“光明”为禅相比较容易指导,因为这是很容易描述的;学生以“喜”为禅相就比较难指导,因为较难描述,要够经验的老师。 (David注:原来之前我访谈时问的“喜心的观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info/permalink/462876907155327/ 似乎就是这种状况。)

* 入定时是否能观照?我们在台湾看到的翻译的南传论是认为不行,因为入定是“心一境性”,不会“分心”,而要在出定时观照。但在这课堂上显然学者对此有各种不同的意见,台湾听到的翻译是主流看法,但不代表巴利学者全部的看法。

无著比丘表示“三摩地”的特性并不单只是“心一境性”,还有其它的特性(他引用一部巴利经但我没记下),例如心念住、法念住时。

无著比丘个人的看法是(他有强调是个人看法):完全地投入禅支时,没有办法“观照”;而刚出禅支时,像是人先潜到水里,然后把头提到水面上,这时是可以“观”的。这时算是在水里吗?也算。算是在水上吗?也算。这时可以观照是合理的,只是文字解释上的问题。

部分学者提出有巴利经描述佛弟子在入定时,也有提到观照,无著比丘的看法是早期经典的特性是不会非常严谨的厘清一些文字细节,而是“指月指”,因为那时的人照着做很快就会了,看到月亮就不须要多说,不像后代论师讲究文字细节。

* nimitta 是“相”的意思(用在禅定当中出现的征相才称作禅相),很多经典强调“不能执着相”,原文就是不能执著 nimitta。涅槃则是 a-nimitta,无相的。另外还有“无相三昧”等,其中的“相”就是 nimitta。

* Lecture 3 41:30~42:30 时段,课堂讨论提到一点很有趣的:依据《尼柯耶》许多经中的记载,人死亡、舍报的时候,如果在生时有修习佛法,是极有可能昇进、获得佛法上的突破的时机。(不过尼柯耶中似乎没有将此原理作太多说明?北传这方面则着墨很多。)

一些笔记提供给对“禅相”这主题在尼柯耶中经载有兴趣的同学的参考。

讨论

From: DC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运用“似相”这概念非常普遍,但我没印象《阿含经》中提到打坐时运用“似相”的修法,请问有人知道阿含经中哪些地方有提到“似相”的吗?

我不是否定似相的修法,纯粹好奇,毕竟达成定、慧是目的,手段的细节倒其次,用“似相”能达到这目的自然很好。这“似相”的修法也与北传许多修定法门中的观想方法(不是毗婆舍那)有相通的地方。


From: Linus Hsao

虽然似相这名词在大正藏中没讲,但我们依四大教法来检验,依世尊说的止观教法来看或许有点端倪。

如果依照似相的作法(以前KE好像说过),那是在修四念处的观身/受时,能维持住心一处(如观呼吸,世尊比喻将五种小动物栓紧),住心一处不只是字面上的意义先忽略。接着自动进入观心,此时五根已经开始进入休息状况不会产生干扰(如听不见外界普通声音),脑海里平静无波无有任何一丝念头。这时会达到初步的定,但还离初禅很远。

此时就可能会观察到‘心流’,此观察不因眼根。而所谓的心流是隐藏在平时我们所能觉知的念头之下的微细”东西”。

这也是为甚馍必须要修禅定的关系,当我们以为自己心平静下来了没有苦了,事实上只是把锅盖盖紧而已,锅里水还是强强滚。

当心流稳定不再跳动后,依个人适合修习的法门不一定而”择法”。有的行者此时能保持清净态(无相)没多久就能入初禅如除粪比丘这类行者。有人虽然无法马上达到清净态(无相),但能观察到一个稳定不再跳动的”相”,这可能就是南传有修止道那一派所谓的似相(以真言法门的观法来说,就是直接一开始选择一个固定的”相”观得很熟练,但基本原理都一样)。

将心接着专注在那个相上,让心继续沈静而在往后入初禅。

每次想到世尊所说得止观二道时,心中不免唏嘘。以前推崇净土的时代,狂热者说止观太难众生不可能会,所以都来念佛。现在推崇南传时,又变成止观很简单大家只要专心观察身体动作不再苦就解脱。

世尊所说的是,解脱道就是八正道。但每个人的八正道走得方式都不太一样。所以世尊至少介绍十念清净法门,世尊没说‘非我所说都不是解脱法’,那是通天我最大观念的产物,世尊说的是‘甚馍是符合解脱道修习次第的条件’。


From: Bowen Ke

似相是一种禅相,可能是有些经文中说的 相、标。不过我还没看过经中有进一步的解释。所以不确定实际的意思是否如此。例如,中阿含117经: “若有比丘所行、所相、所标,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

此经也说要用正确的方法,念住在相、标上,专注一意,使禅定稳固。 “彼受此行,念此相、标,立念如法,令住一意。彼比丘应当知:‘我生此法,不退、不进,亦复不厌,我生此法能令我住,而我此定必得久住。’彼比丘应如是知。”


From: Bowen Ke

来当一下剪贴工,提供一点参考资料。最近刚好狮子吼的佛教新消息板有连载 无著比丘 的访谈,所以就节录 无著比丘 著作【念住:通往证悟的直接之道】中对于念与定的说明。

念:

不涉入且超然的接纳,是“念”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形成一些现代禅修老师和学者教学的重要层面。他们强调:“念”的目的,是仅仅让事物被意识到;而不是除去事物。“念”默默地观察─像在戏台旁的观众,绝不干预。有人将“念”这种不加反应的特点,视为“无拣择”的觉知。“无拣择”意谓著:以这样的觉知,修习者保持不偏不倚的觉察,而不作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这样沉默且无反应的观察,有时候已经足以抑制不善法,因此,“念”的应用,能产生非常有效的结果。然而,“念”的活动,仅止于超然的观察,也就是─“念”不改变经验;“念”深化经验。(page 72)

定:

“定”的独特素质是去“引导”,并且,将“心”运用在“聚焦”于单一的对象上,以便排除其他的一切。所以,定的发展,是要促成一种转移─从“主- 客体”二元性的一般经验结构,转向“合一”的经验。不过,“定”,因此排除了对于外境、及外境的交互关系的广泛觉知。(page 79)

念与定的差异与配合: 从《相应部.念住相应》( Satipaṭṭhāna Saṃyutta)的一段经文中所用的字汇来看,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很明显了。在这段经文中,佛陀劝告:修习者在修习念住时,如果正好分心或昏沈,那就应当暂时转换自己的修习,并且开发一个“定”( samatha)的对象,以培养内在的喜悦和平静。对于这一点,佛陀称之为“‘被引导’的禅修形式”( paṇidhāyabhāvanā)。如果,一旦心已经变得平静,修习者就可以回到“‘非引导’的禅修形式”( appaṇidhāya bhāvanā),也就是念住的修习。从《相应部.念住相应》这部经典提出“引导式”与“非引导式”禅修模式的差别,暗示著:就它们自身而论,这两种禅修模式显然是不同的。然而,这整部经所关注的却是:这两者在技巧上的相关性;并且清楚地显示出:不论两者的差异有多大,这两者可以相互关联且彼此支持。(page 78)


From: 凡僧云水

请问“似相”和“相似相”指的是同一回事吗?


From: David Chiou

回凡僧云水,这些词都不是经典上的,而是后代的论师发明的,因此的确是没有标准。

在南传来说,就我所知,一般说来称取来观想的物体在心中清楚呈现的影像作“取像”;打坐定力深后心中自然冒出的光明或形相为“似像”。这些都是“禅相”。

《中阿含经》第72经中,阿那律尊者以定中的光明来加深定境,这些后代论师就称作是以似相或禅相来修定。

照《中阿含经》来看,的确是有这种修法,但这也不是唯一的修法。而照《楞严经》的记载,这是属于色阴区宇,甚至会有相似神通的副作用,因此“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似相或禅相是“定”的修法,还必须接着慧观才能依定生慧。究竟来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From: 周福福

说的真好,其实还是要依照戒定慧的方法,其实无论眼前出现光球,或是眼前亲见本尊(本尊现前)其实都只是一种禅相(清净道论所说的似相),无论是本尊凝结成形,或是光球凝结成形,都只是‘定’的工具,禅相现前时也只是近行定,要专注投入禅相,才能禅定正受。

除了潜水的比喻,我也有另外一种比喻‘禅定’与‘观慧’就像是锻炼宝剑的‘火炉’与‘气动捶’,靠着禅定的火炉把身心加热的红热软化的状态,然后用观慧的气动捶,敲打锻炼,火炉的加热是快速的,但是气动捶的敲打锻炼也能带来物理性的形变的热能,温度也不会衰退太多,而且锻炼,本来就是反复进出火炉与敲打。入定然后出定观慧,等到内在言语太多太明显时,身心不够专注时,再入定,然后再出定观慧。


From: David Chiou

有网友询问靠禅相或光明想来修行,是“四念住”吗?

像光明之类的禅相不是“必须”的,但佛弟子也不须要对禅相恐惧、更不应贪求,禅相只是修定当中可能遇到的现象之一,知道如何应对的人可以运用禅相而加强念住,不知道的人走别的路也可以。到头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方法都是阶段性的,迟早要舍。

其实,《中阿含经》第98经中,佛陀话讲得很白,光明想也是“身念住”的一种修法:“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忆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以光明想修行的方法,记载于《中阿含经》第72经,如前所述,对禅相或光明想有兴趣的朋友务必仔细参考经文,以之去除“疑患,彼得心清净,无念、身病想、睡眠、太精勤、太懈怠、恐怖、喜悦、高心,生若干想,不观色心患”。

四念住有很多的面向,例如十念也是在念住的方法内,而十念又有各种变形,光是《阿含经》中佛陀教导弟子的四念住的变形就非常多,像教阿难陀的(上天堂看美女然后下地狱看油锅)当中有用到念天的变形,或是教周利槃特的(认真扫地)也是身念住至心念住的变形,这些各种方法广义来说都可以归纳回四念住,四念住毕竟是一个基础,能“念住”是重点,而不在于名相。


From: David Chiou

之前贴出访谈后,在别的社团有好心的网友说这是“小乘”才有的修法,“大乘”就不会着相。

是这样吗?

《楞严经》卷5:“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提,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俱𫄨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瑠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CBETA, T19, no. 945, p. 126, c22-p. 127, a1)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读《楞严经》时,完全看不懂这段在讲什么,怎么安那般那念在二十五圆通中的解说,会有“鼻息成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

不知道史上有多少读诵《楞严经》的大德,知道这就是修安那念得“禅相”的标准现象?这段讲的完全是实修经验,而不是文学家编出来的神话,而且这方法佛陀在《中阿含经》就作过解说。知道这原理,二十五圆通中许多提到的过程,跟后面五阴区宇就一气呵成了。

当然,不知道这原理,还是可以修,有些天才是自己硬著头皮修完了才终于看懂《楞严经》这段讲什么,但这样子的天才毕竟是少之又少。照《中阿含经》记载,大多人在看到这种现象时首先会有“疑”,然后就退失了,平白跳过一个藉以省思定力的机会。

这不够大乘吗?《楞严经》卷5:“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CBETA, T19, no. 945, p. 126, a27-b3)

这方法叫“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很强大啊 :)

还有进一步的应用,就像南传教光明想的宗派把光明想当强力探照灯的应用了:

《楞严经》卷5:“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CBETA, T19, no. 945, p. 127, c29-p. 128, a9)

如果不知道原理,才会把这经文看成神话;看懂了原理,这就是实修的叙述。但这种方法会有许多副作用,因此才有五阴区宇的说明,再三提醒避免歧路。

其它我就不一一提了。前晚把《楞严经》又看了一遍,这些年来把《阿含经》读熟后,没想到《楞严经》讲的义理不再生涩难懂,很顺的像在看科普读物。这不是因为有什么证量所以读得懂,而是学佛有该有的基础就读得懂。所以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说:“如果真想看佛经,应该先由阿含经看起。”诚哉斯言。

 
agama2/研討_定中的光明禪相.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4:1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6265068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