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使用方法

本书阅读方法

很多人不读经,可能是觉得经典太高深、或是文言文太难懂,而本书就是要协助一同学习佛法的读者(简称“同学”)克服这样的障碍。

就“经典太高深”而言,《阿含经》的内容都是佛陀向一般弟子开示的内容,如果连智商不足的周利槃特、没读过书的贱民除粪人尼提,都能听懂佛陀的教导并且进而悟道,识字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同学们,自然都应该能理解《阿含经》的内容。

若感到“文言文太难懂”,也不必怕。其实大多数佛经的文言文只要熟悉之后,比起一般的文言文还来得容易掌握。只要识字就可以读《阿含经》,在日积月累的练习读经之后,自然能熟习佛经的语法,充分掌握佛经的意涵、如同佛陀亲自向您说法。只是初学者常会遇到难词,需要翻查佛学辞典,可能比较繁琐,因此本书将难词一一注释,以方便同学们阅读经典。

初学者在阅读本书时,可先由“导读”学习基础知识,以方便进入经文的情境中、领会佛陀的开示。为了协助没有读过经的初学者,某些经文前还有“经文导读”,一小段、一小段地翻译、解释该经的内容,希望能让初学者熟悉佛经的体例以及文字,之后自己读其余经文就比较容易了。

阅读“经文”时若有难词,可查阅“注解”,了解难词或专有名词的意义。

读经更重要的是落实在生活中,因此在“读经拾得”中举例经文所载在现实生活的观察或应用,例如“六识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苦集灭道要如何应用到生活中?”、“十二因缘有什么实例?”协助读者了解佛法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周遭有什么紧密的结合,有什么平日就能理解或应用的情境。读者也可加上自己的心得笔记,举一反三。

《长阿含经》卷一记录过去七佛的事迹,有如历史课本般,尤其前半段比较不涉及佛法的义理,比较故事性,因此可借由阅读此卷来熟悉佛经的文言文及形式,阅读后面卷数时文字障碍或许就能减少一些。

【待增补。】

读经时可以神游其中,将自己融入经中,成为古代追随佛陀求法的佛弟子,看佛陀如何将一个观念或事件解释给我们这些古人们了解。解脱之道,就从菩提树下一一开展。

若在读经当中有疑问或想法,除了就近请教寺院或法师,Facebook 的用户也可加入“大家来读经”http://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 社团,一同研讨。没有 Facebook 账号的同学则可上“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http://buddhaspace.org 上的“狮子吼读经班”版,线上读经班于每周末进行线上语音讨论。

本书的线上版另有“进阶辨正”,提供复杂或有疑义的词句分析及详细辨正资讯。这些资讯由于较为深奥或芜杂,并没有在印出的书本上,有志寻根究柢者可径行参阅线上版。

佛陀教导我们“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就从今天开始,一天读一点、一天禅思一些,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长阿含经》的内容特色

四部《阿含经》主要是以长短来区分,《杂阿含经》的单经篇幅最短,而《长阿含经》的单经篇幅则最长。

篇幅短的经文,内容会比较多对原理的解说,犹如物理学公式、数学公式,自然是学校的课程中最简洁的。

篇幅长的经文,内容诸如历史记载,毕竟讲古的人常讲得没完没了。也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说明,以及和外道辩论的长篇大论,诸如此类主题的篇幅自然较长。

学术界一般认为《杂阿含经》较早结集成书、《长阿含经》较晚结集成书,毕竟先整理短篇的、原理性的内容,再整理长篇的内容,也是人之常情。这只是经典编辑自然会有的先后次序,不代表《长阿含经》就比《杂阿含经》不纯正。

另一方面,原理能够验证,例如圆周率π在唐代就解出为 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纵使经过了一千年,圆周率不会有所变化。佛经所载的四禅八定乃至四圣谛,都是可以亲自体证的。不管隔了多长的时间、不管在多遥远的国度,译经师只要透过修行亲身体证佛法,翻译解说原理的经文时就能把握住重点,而减少传抄中的失误。

然而史地一类资讯是受限于特定时空的,以《长阿含经》卷一所载的过去七佛事迹为例,动辄涉及几十亿年前的人事物,除了佛陀外极少有修行人的神通可以回溯到那么久以前,译经师只能依文解义,或是参考当时的其他传说,传抄当中的失误自然也会较多。因此在阅读《长阿含经》时如果有遇到难解的内容时,只要不涉及到佛法的修证就不必在意,把握住能理解的修行原则即可。

《长阿含经》的主题分类

《长阿含经》分为四分。第一分叙述过去佛和释迦牟尼佛的事迹及因缘,第二分收录佛陀说法的纲要及一些修行事项,第三分记载佛陀与外道的问答,以辨析正见与邪见,第四分概述六道众生所居世界的特色及其成住坏空。每一分当中包含几个小经,整体结构如下所示:

  • 第一分            对应卷数
    • (一)大本经        一
    • (二)游行经        二、三、四
    • (三)典尊经        五
    • (四)阇尼沙经       五
  • 第二分
    • (五)小缘经        六
    • (六)转轮圣王修行经    六
    • (七)弊宿经        七
    • (八)散陀那经       八
    • (九)众集经        八
    • (十)十上经        九
    • (十一)增一经       九
    • (十二)三聚经       十
    • (十三)大缘方便经     十
    • (十四)释提桓因问经    十
    • (十五)阿㝹夷经      十一
    • (十六)善生经       十一
    • (十七)清净经       十二
    • (十八)自欢喜经      十二
    • (十九)大会经       十二
  • 第三分
    • (二十)阿摩昼经      十三
    • (二一)梵动经       十四
    • (二二)种德经       十五
    • (二三)究罗檀头经     十五
    • (二四)坚固经       十六
    • (二五)倮形梵志经     十六
    • (二六)三明经       十六
    • (二七)沙门果经      十七
    • (二八)布吒婆楼经     十七
    • (二九)露遮经       十七
  • 第四分
    • (三十)世记经       十八~二十二


由于《长阿含经》每一经的经文较长,为了方便同学们阅读,本书中将特别长的经文进一步区分为更细的主题段落,用诸如 (1/5)、(2/5)、(3/5)、(4/5)、(5/5) 的方式作区分。

【《好读 长阿含经》上册包含前两分的内容、下册包含后两分的内容。】

凡例

导读

将接下来几经当中,将会一再出现的词或概念,做简洁扼要的说明,方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法义重点。

相应教、卷数、经号、大正藏页栏资讯

本书的卷数、经号,皆依照大正藏的编排,另于各卷标示该卷属于何相应教,以方便读者将属于同样相应教的卷数一并参照。

考量到本书读者中包括佛学研究者,于每经开头的大正藏经号旁,另外标注大正藏页栏资讯,方便学者于论文中标示出处或翻查大正藏。

本经的关键摘句

重要的经文摘句会以亮色凸显,并且通常会给予一个摘句标题,以提纲契领。所摘句的段落,是根据“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读经班多年来由各读经者所贡献的摘句整理。

注解

以数字 表示。

本书原则上只在每册中第一次出现某专有名词或难词时,加以注解。若难词于不同册再次出现时,则会再次注解,但较基本的专有名词不会于不同册重复注解。

线上版在难词于不同卷再次出现时,会有超链接以供快速查询,这则是书本版难以实现的设计。

校勘

以英文 表示。

校勘是比对大正藏(以高丽藏二刻为底本)、思溪藏(宋本)、普宁藏(元本)、嘉兴藏(明本)、正仓院圣语藏(圣本)等大藏经间的不同用字。

同一校勘若于同一经或邻近页面出现多次者,仅在第一次出现时作校勘,并于其校勘文字之后加上“[*]”符号,其余各字不再重复处理,仅于经文该字后方标上“[*]”表示同前。

对应经典

列出与本经意义相同或大同小异的其它“对应经典”。另外,与本经经文一部分意义相同的“参考经典”,则标示“参考”。

读经拾得

收录本经的义理分析、相关经文、读经心得、生活应用。

进阶辨正

提供经文疑义的辨正或进阶议题的探讨,通常篇幅较长,仅列于WWW线上版供有志寻根究柢者参阅。

引用

本书中若引用经文,例如“读经拾得”中引用相关经文,皆注明经目以及CBETA凡例。例如

《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根本分别品2〉第165经温泉林天经:“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
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CBETA, T01, no. 26, p. 697, a18-21)

其中,

  • 《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根本分别品2〉第165经温泉林天经:代表引用自《中阿含经》卷四十三,第2品〈根本分别品〉,第165经,温泉林天经。
  • (CBETA, T01, no. 26, p. 697, a18-21):代表引用自CBETA经文,大正藏第1册,第26经,第697页,a栏(第一栏)第18~21行。
 
agama3/本書使用方法.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2/03 22:0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5696890354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