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杂阿含经》卷六(一三三) “如是,比丘,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头,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是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这边的“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是何义? David Chiou:
简言之,从粗到细的知觉,通通都无我。 其中“得、求、忆”是意根缘于过去、未来、现在的法尘而生的意识的造作。“觉、观”新译为“寻、伺”。寻是粗的心相,伺是细的心相,都算是进入更深一层定境的障碍。 以下列出相关的记载,可支持以上结论:
□‘丁福保佛学辞典’:见闻觉知
□‘丁福保佛学辞典’:觉观
□‘丁福保佛学辞典’:寻伺
□南传相应部24相应2经/这是我所经(庄春江居士译) 菩提比丘英译为“被见、听、感觉、认识、获得、寻求、以心徘徊(衡量)”(is seen, heard, sensed, cognized,attained, sought after, and ranged over by the mind),并解说“所得、所求、心之所思惟”是前四者的详述(elaboration)。 □《杂阿含》第139经 “若复见、闻、觉、识,起、求、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杂阿含经》卷33:“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三项 增壹阿含经 “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念)瞋恚、 睡眠、掉悔、疑缠,……不以疑缠而求正受”。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 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非)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诜陀!比丘如是修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 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若觉、若观,悉伏彼想。跋迦利 !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 经中先说明,要离贪欲等五盖,不可以五盖来求正受(三昧)。修禅要先离五盖,是佛法中修禅的一般定律。次说修禅者应不依一切而修禅;如不依一切而修,那就印度的大神,天主Indra 是帝释天,伊湿波罗I^s/vara是自在天(梵天异名),波阇波提Praja^pati是生主,都 不能知道“依何而禅定”。原来一般的禅定,必有所依缘的禅境,所以有他心通的诸天,能知禅 者的心境。现在一无所依,这就不是诸天世俗心境所能知道了。接着,佛为跋迦利(Bhakali^‘ 增支部’作诜陀)说明:不依一切而修,是于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依一切法离一切想,就是无所依的深禅。经中所说不依的一切,也就是一般的禅法。地、水、火、风,依此四大而修的,如地、水、火、风──四种遍处;如观身四大的不净,如“持息念”的依风而修。空、 识,也是遍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是四无色定。此世、 他世、日、月:一般世俗禅定,或依此世界,或依其他世界,或依日轮,或依月轮而修。这都是 有依有想的世俗定,与‘楞伽经’所说的“愚夫所行禅”:“譬如日月形,钵头摩深险(莲华海 ),如虚空火烬,修行者观察。如是种种相,外道道通禅”相合。见、闻、觉、识(知),是 六根识。在禅法中,有依根识的直观而修的。得与求,是有所求、有所得,甚深禅是无求无得而 修的。随觉、随观,觉观即新译的寻、伺。依世俗定说,二禅以上,没有寻、伺。约三界虚妄说 ,三界都是寻、伺所行。这所说的一切,都不依止,离一切想的深禅,与大乘所说,般若现证时 能所双忘,没有所缘缘影像相,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Ness Chen: 看到的经文有点出入,请问是“求、得、随忆、随觉、随观”,还是“得、求、忆、随觉、随观”? David Chiou: 大正藏原为“求、得、随忆、随觉、随观”,但宋、元、明版藏经以及相当的各经典意义都是“得、求、忆、随觉、随观”,因此校勘后改作“得、求、忆、随觉、随观”,可见校勘注。 Ness Chen: 请问“得、求、忆、随觉、随观”这些,似乎是行蕴的造作,而不是识蕴? David Chiou: 关键在于,若用论的词汇,“心王”(识阴)和“心所”(受阴、想阴、行阴)是俱生的。也就是说一般不会只有意识独存,却没有意受、意想、意行。 这一句全文若要详细标点,甚至也可能标为“见、闻、觉、识(得、求、忆、随觉、随观)”,其中第四个“识”字,文字上可能指“识阴”,也可能指“意识”。此处经文撰写时特别举例“得、求、忆、随觉、随观”,这几个是由粗到细列举“意识”俱生的造作,因此用来指出第四个“识”字是指“意识”,而不是整体的识阴。 因此虽然“得、求、忆、随觉、随观”本身应归类于行阴,但其用意是在于指出前一“识”字是特指“意识”。 另外,“得、求、忆、随觉、随观”是意根缘于过去、未来、现在、粗、细……的法尘而生的意识的造作。和在讲“色阴”时所说的“过去、未来、现在、或粗、或细……”,刚好也是相近的句型。或许要说“意识”跟过去、未来、现在、粗、细相关,太过抽象,但用其造作来举例,就比较具象、容易理解了。 论中的看法诸如《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38:“诸有见闻觉知等。谓识蕴。问见闻觉知其义已具。若得若求意随寻伺。更何所显。答前广今略。前别今总。前开今合。前渐今顿。是谓所显防诸漏经复作是说。”(CBETA, T27, no. 1545, p. 713, b26-29) 谢谢 Ness 的指出,会在注释略为解说。 Nass Chen: 一点感想:得求忆随观觉观,依师兄您的意思,指的是列举 [意识]的用, 而我依师兄您所提,想到的部分是:意识本身脱离不了识蕴,但意识的造作却有可能通于行蕴,讲起来有些矛盾,不过印导也曾说过 区分这些心理作用也只是为了修行,区分并非为了切割而存在。 与师兄您的讨论,我联想到了所谓 性相体用之争,这个是大乘名词,不过也可能是在讨论心的作用时创出的XD David Chiou: 六根都可以缘生五阴,而五阴是因缘生(不会只有识阴却没有其它阴),因此的确是蛮复杂的 :) 像意根,也可以缘生一系列的五阴,估且称作意根缘生的五阴。人的身心,用五阴来切是一种分法,用六根的缘生来切也是另一种分法。相关的分析可参考: http://buddhaspace.org/agama/8.html#导读_十二入处 http://buddhaspace.org/agama/8.html#二〇九 (读经拾得) “意识的造作为行蕴”是因为识阴自然会缘生行阴,经文是“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行)”或是“名色缘识、识缘名色,辗转相依”。 的确如你所说,这些都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而建立的名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