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的法数与对应的翻译、经文、论文、相关经文,整理如下表:

众集经:一法 (共2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一切众生皆仰食存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一切众生皆由行住 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众集经:二法 (共12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名、色 名、色 增支部2集90经
痴、爱 无明、有爱
有见、无见 有见、无有见 增支部2集92经
无惭、无愧 无惭、无愧 增支部2集93经
有惭、有愧 惭、愧 增支部2集94经
尽智、无生智 尽智、无生智
二因二缘生于欲爱:一者、净妙色,二者、不思惟 增支部2集124经
二因二缘生于瞋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 增支部2集125经
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 增支部2集126经
二因二缘生于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 增支部2集127经
二因二缘:一者、学解脱,二者、无学解脱
二因二缘:一者、有为界,二者、无为界


众集经:三法 (共37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三不善根:贪欲,瞋恚,愚痴 三不善根: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 增支部3集70经/不善根经
三善根:不贪,不恚,不痴 三善根: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
三不善行:不善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 增支部3集6经/不善经、增支部3集147经/不善经
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 增支部3集6经/不善经、增支部3集147经/不善经
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 三恶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 增支部3集9经/被伤害经,增支部3集17经/自己的恼害经
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三妙行: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 增支部3集17经/自己的恼害经
三不善想:欲想、瞋想、害想
三善想:无欲想、无瞋想、无害想
三不善思:欲思、恚思、害思
三善思:无欲思、无恚思、无害思
三福业:施业、平等业、思惟业 三福业事: 施类福业事、戒类福业事、修类福业事 增壹阿含21品2经
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 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增支部3集77经/有经第一
三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 三漏者: 欲漏、有漏、无明漏
三火:欲火、恚火、愚痴火 三火,贪火、瞋火、痴火;应奉事火、应给施火、应供养火
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 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
三增盛: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 三增上:世增上、自增上、法增上 增支部3集40经/增上经
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欲界、恚界、害界
三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 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
三界:色界、无色界、尽界 色界、无色界、灭界
三聚:戒聚、定聚、慧聚 三修,修戒、修定、修慧
三戒:增盛戒、增盛定、增盛慧 三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
三相:止息相、精勤相、舍相 杂阿含经1247经
三明:自识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尽智明 三明者: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无学死生智作证明、无学漏尽智作证明
三变化:一者、神足变化,二者、知他心随意说法,三者、教诫 三示导者:神变示导、记心示导、教诫示导 增支部3集126经/乔答摩葛塔庙经、增支部3集145经/喂孔雀处经第二
三欲生本: 一者、由现欲生人天,二者、由化欲生化自在天,三者、由他化欲生他化自在天 三欲生者,有诸有情乐受现前诸妙欲境,彼于现前诸妙欲境富贵自在转,谓人全、天一分,是第一欲生。有诸有情乐受自化诸妙欲境,彼于自化诸妙欲境富贵自在转,谓乐变化天,是第二欲生。有诸有情乐受他化诸妙欲境,彼于他化诸妙欲境富贵自在转,谓他化自在天,是第三欲生。
三乐生:一者、众生自然成办,生欢乐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时。二者、有众生以念为乐,自唱善哉,如光音天。三者、得止息乐,如遍净天 三乐生者,有诸有情,即如是身,离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而住,谓梵众天,是第一乐生。有诸有情,即如是身,定生喜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而住,谓极光净天,是第二乐生。有诸有情,即如是身,离喜之乐之所滋润遍滋润、适悦遍适悦、充满遍充满,滋润乃至遍充满已安乐而住,谓遍净天,是第三乐生。
三苦:行苦、苦苦、变易苦 三苦性,苦苦性、坏苦性、行苦性
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三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本事经〈三法品〉
三堂:贤圣堂、天堂、梵堂 三住,天住、梵住、圣住
三发:见发、闻发、疑发 三举罪事,见举罪事、闻举罪事、疑举罪 杂阿含经924经
三论:过去有如此事,有如是论;未来有如此事,有如是论;现在有如此事,有如是论 三言依,过去言依、未来言依、现在言依 增支部3集68经/谈论之基础经
三忧:身忧、口忧、意忧
三长老:年耆长老、法长老、作长老 三长老: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
三眼:肉眼、天眼、慧眼 三眼,肉眼、天眼、圣慧眼


众集经:四法 (共36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四恶行:一者、妄语,二者、两舌,三者、恶口,四者、绮语 四语恶行,虚诳语、离间语、麁恶语、杂秽语 增支部4集82经/妄语经
口四善行:一者、实语,二者、软语,三者、不绮语,四者、不两舌 四语妙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麁恶语、离杂秽语 增支部4集82经/妄语经
四不圣语: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觉言觉,不知言知 四非圣言,见言不见、闻言不闻、觉言不觉、知言不知
四圣语:见则言见,闻则言闻,觉则言觉,知则言知
四种食:抟食、触食、念食、识食
四受:有现作苦行后受苦报,有现作苦行后受乐报,有现作乐行后受苦报,有现作乐行后受乐报 四法受,有法受能感现乐后苦异熟、有法受能感现苦后乐异熟、有法受能感现苦后苦异熟、有法受能感现乐后乐异熟
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 四取者,一、欲取;二、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语取 相应部45相应174经/取经
四缚:贪欲身缚、瞋恚身缚、戒盗身缚、我见身缚 四身系,贪身系、瞋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执取身系 相应部45相应175经/束缚经
四刺:欲刺、恚刺、见刺、慢刺
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四念处:于是,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
四意断:于是,比丘未起恶法,方便使不起;已起恶法,方便使灭;未起善法,方便使起;已起善法,方便思惟,使其增广
四神足:于是,比丘思惟欲定灭行成就;精进定、意定、思惟定,亦复如是
四禅:于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四梵堂: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四无色定:于是,比丘越一切色想,先尽瞋恚想,不念异想,思惟无量空处,舍空处已入识处,舍识处已入不用处,舍不用处已入有想无想处
四法足:不贪法足、不瞋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 四法迹,无贪法迹、无瞋法迹、正念法迹、正定法迹 增支部4集29经/法足经、增支部4集30经/游行者经
四贤圣族:于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恶不忧,不染不着,知所禁忌,知出要路;于此法中精勤不懈,成办其事,无阙无减,亦能教人成办此事,是为第一知足住贤圣族。从本至今,未常恼乱。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及世间人,无能毁骂。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皆悉知足,亦复如是 四圣种:有苾刍,随得衣服、饮食、卧具,便生喜足,爱断乐断精勤随学于断爱乐、爱修乐修精勤随学于修爱乐。...(中略) 中阿含86经/说处经(长寿王品)
四摄法:惠施、爱语、利人、等利 四摄事,布施摄事、爱语摄事、利行摄事、同事摄事 中阿含40经/手长者经(上)
四须陀洹支:比丘于佛得无坏信,于法、于僧、于戒得无坏信 四证净,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圣所爱戒
四受证:见色受证、身受灭证、念宿命证、知漏尽证 四应证法,或有法是身应证、或复有法是念应证、或复有法是眼应证、或复有法是慧应证 增支部4集189经/应该被作证经
四道:苦迟得、苦速得、乐迟得、乐速得 四行,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 增壹阿含31品3经,增支部4集162经,增支部4集166-168经
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圣谛 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趣苦灭道圣谛。 中阿含86经/说处经(长寿王品)
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四沙门果者,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中阿含86经/说处经(长寿王品)
四处:实处、施处、智处、止息处 四处,慧处、谛处、舍处、寂静处。 中阿含163经(分别六处经) ,中部137经
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 四智,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 / 苦智、集智、灭智、道智 本事经〈二法品〉(法智、类智)
四辩才:法辩、义辩、词辩、应辩 增壹阿含29品5经(苦乐品)、增支部5集95经/不动的经
四识住处:色识住、缘色、住色,与爱俱增长;受、想、行中亦如是住 四识住,色识住、受识住、想识住、行识住。
四扼: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 四轭者: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 相应部45相应173经/轭经(道相应/大篇/修多罗)、增支部4集10经/轭经
四无扼:无欲扼、无有扼、无见扼、无无明扼 四离系,于欲轭离系、于有轭离系、于见轭离系、于无明轭离系 增支部4集10经/轭经
四净: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 四蕴,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
四知:可受知受、可行知行、可乐知乐、可舍知舍 四依,思择一法应远避、思择一法应受用、思择一法应除遣、思择一法应忍受。 增支部9集2经/依止经、增支部10集20经/圣者的住所经第二;具体内容参考:中阿含10经,增壹阿含40品6经,中部2经
四威仪:可行知行、可住知住、可坐知坐、可卧知卧
四思惟: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 四想,小想、大想、无量想、无所有想 中阿含86经/说处经(长寿王品)
四记论:决定记论、分别记论、诘问记论、止住记论 四记问,应一向记问、应分别记问、应反诘记问、应舍置记问 中阿含119经、增支部3集68经
佛四不护法:如来身行清净,无有阙漏,可自防护;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亦复如是 中阿含182经、南传:中部39经


众集经:五法 (共15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五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五盖: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调戏盖、疑盖
五下结:身见结、戒盗结、疑结、贪欲结、瞋恚结
五上结:色爱、无色爱、无明、憍慢、调
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五灭尽支:一者比丘信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二者比丘无病,身常安隐。三者质直无有谀谄,能如是者,如来则示涅槃径路。四者自专其心,使不错乱,昔所讽诵,忆持不忘。五者善于观察法之起灭,以贤圣行,尽于苦本
五发:非时发、虚发、非义发、虚言发、无慈发 《杂阿含经》497经
五善发:时发、实发、义发、和言发、慈心发 《杂阿含经》497经
五憎嫉:住处憎嫉、檀越⒚憎嫉、利养憎嫉、色憎嫉、法憎嫉
五趣解脱:一者身不净想,二者食不净想,三者一切行无常想,四者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者死想
五出要界:一者比丘于欲不乐、不动,亦不亲近,但念出要,乐于远离,亲近不怠,其心调柔,出要离欲,彼所因欲起诸漏缠,亦尽舍灭而得解脱,是为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出要、身见出要,亦复如是
五喜解脱入:若比丘精勤不懈,乐闲静处,专念一心,未解得解,未尽得尽,未安得安。何谓五?于是,比丘闻如来说法,或闻梵行者说,或闻师长说法,思惟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隐,身心安隐已,则得禅定,得禅定已,得实知见,是为初解脱入。于是,比丘闻法喜已,受持讽诵,亦复欢喜,为他人说,亦复欢喜,思惟分别,亦复欢喜,于法得定,亦复如是
五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


众集经:六法 (共14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内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外六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
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
六触身:眼触身,耳、鼻、舌、身、意触身
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
六想身: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
六思身: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思
六爱身:色爱身,声、香、味、触、法爱身
六诤本:若比丘好瞋不舍,不敬如来,亦不敬法,亦不敬众,于戒穿漏,染污不净;好于众中多生诤讼,人所憎恶,娆乱净众,天、人不安。诸比丘!汝等当自内观,设有瞋恨,如彼娆乱者,当集和合众,广设方便,拔此诤本;汝等又当专念自观,若结恨已灭,当更方便,遮止其心,勿复使起。诸比丘!佷戾不谛、悭吝嫉妒、巧伪虚妄、自因己见、谬受不舍、迷于邪见、与边见俱,亦复如是
六界:地界、火界、水界、风界、空界、识界
六察行:眼察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察法
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瞋恚。’余比丘语言:‘汝勿作此言,勿谤如来,如来不作是说:欲使修慈解脱,更生瞋恚想,无有是处。佛言:除瞋恚已,然后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脱,生憎嫉心;行喜解脱,生忧恼心;行舍解脱,生憎爱心;行无我行,生狐疑㋫心;行无想行,生众乱想。’亦复如是
六无上:见无上、闻无上、利养无上、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
六思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


众集经:七法 (共7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七非法:无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多忘、无智
七正法:有信、有惭、有愧、多闻、精进、总持、多智
七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识住;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识住;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识住;或有众生,空处住、识处住、不用处住
七勤法:一者比丘勤于戒行,二者勤灭贪欲,三者勤破邪见,四者勤于多闻,五者勤于精进,六者勤于正念,七者勤于禅定
七想:不净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
七三昧具: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
七觉意:念觉意、法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


众集经:八法 (共4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瞋恚想住空处解脱,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住想知灭,八解脱
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八人: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罗汉向、阿罗汉


众集经:九法 (共1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复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复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居。 九有情居:有色有情,有种种身有种种想,如人及一分天,是第一有情居。有色有情,有种种身有一种想,如梵众天劫初起位,是第二有情居。有色有情,有一种身有种种想,如光音天,是第三有情居。有色有情,有一种身有一种想,如遍净天,是第四有情居。有色有情,无想无别想,如无想有情天,是第五有情居。无色有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如空无边处天,是第六有情居。无色有情,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如识无边处天,是第七有情居。无色有情,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如无所有处天,是第八有情居。无色有情,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如非想非非想处天,是第九有情居


众集经:十法 (共1法)
《众集经》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 《长部》结集经 (庄春江译) 《大集法门经》 相关经文
十无学法 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无学正思惟、无学正语、无学正业、无学正命、无学正勤、无学正念、无学正定、无学正解脱、无学正智


 
agama/眾集經_法數_整理.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8/02 21:2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851693153381